TWM473685U - 附鰭片型吸散熱器 - Google Patents

附鰭片型吸散熱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73685U
TWM473685U TW102205675U TW102205675U TWM473685U TW M473685 U TWM473685 U TW M473685U TW 102205675 U TW102205675 U TW 102205675U TW 102205675 U TW102205675 U TW 102205675U TW M473685 U TWM473685 U TW M47368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n
cavity
plate member
heat sink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056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ao-quan Chen
Original Assignee
chao-quan C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o-quan Chen filed Critical chao-quan Chen
Priority to TW1022056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73685U/zh
Publication of TWM4736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73685U/zh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附鰭片型吸散熱器
本創作是與熱交換裝置有關,特別是指使用於具發熱體之裝置如伺服器、桌上型電腦、手提電腦、個人數位助理(PDA)、發光二極體(LED)燈具或機器設備等之中央處理器(CPU)或電子元件之一種附鰭片型吸散熱器。
一電子設備或一機器設備之吸散熱的作法已有風扇吹送空氣冷卻方式及/或熱管(heat pipe)冷卻方式,進一步有液體冷卻方式,用以應付這些設備的電子元件所產生的高熱,這些電子元件外側通常須設置一吸散熱器(heat sink),用以迅速地將熱導引出來並散熱。
如第一圖所示,習用一均熱板(Vapor Chamber)(91)的功效是迅速地將熱導引出來並擴大熱的分佈,用以迅速地將熱導引出,均熱板基本原理是一個內部具一微結構(毛細結構)(92)的真空腔體,當熱由熱源傳導至蒸發區時,該腔體裡面的液體工質在低真空度的環境中,便會開始產生液相變氣相的現象,此時工質吸收熱能並且體積迅速膨脹,氣相的工質會很快充滿整個腔體,當氣相工質接觸到一個比較冷的區域如該均熱板(91)之一外側面抵接一散熱鰭片(93)時便會產生凝結的現象,藉由凝結的現象釋 放出在蒸發時累積的熱,凝結後的液相工質會藉由該微結構(92)的毛細現象再回到蒸發熱源處,此運作將在腔體內週而復始進行,這就是均熱板(或稱均溫板)的運作方式。
另外,由於工質在蒸發時微結構可以產生毛細力,所以均熱板的運作可不受重力的影響。
然而,一冷卻系統之一吸散熱器的結構係影響該冷卻系統之散熱效率,如何更降低該吸散熱器之熱阻值(Thermal Resistance Value)係業者所努力的目標,對於一液體冷卻系統,如何有效地導引一流體在一吸散熱器內部的流動方向或/及提升該流體與該吸散熱器的熱交換效率,更是能提升該液體冷卻系統之散熱效率。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種附鰭片型吸散熱器,其具有較佳的吸散熱效率。
緣是,為達成前述之目的,本創作係提供一種附鰭片型吸散熱器,其至少包含有一第一板件、一第二板件、一毛細結構、一工作流體及複數散熱鰭片;該第二板件係與該第一板件結合而形成一密閉腔體,該毛細結構係設於該第二板件內側面,該工作流體係設於該腔體,其可吸收熱能轉變成氣態,氣態之工作流體經冷卻而流向該第二板件內側面;該些散熱鰭片係可以鏟削方式一體成形於及位於該第一板件外側面之一鰭片區域。
以下,茲舉本創作之若干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做進一步 詳細說明如后:
91‧‧‧均熱板
92‧‧‧微結構
93‧‧‧散熱鰭片
11‧‧‧第一板件
12‧‧‧第二板件
13‧‧‧毛細結構
14‧‧‧工作流體
15‧‧‧散熱鰭片
22‧‧‧腔體
24‧‧‧鰭片區域
31‧‧‧第三板件
32‧‧‧腔體
33‧‧‧流體入口
34‧‧‧流體出口
35‧‧‧工作流體
第一圖為習用均熱板之剖視圖。
第二圖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一)之部分分解立體圖。
第三圖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一)之正視圖。
第四圖為第三圖在A-A方向之剖視圖。
第五圖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二)之剖視圖。
第六圖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三)之立體圖
請參閱第二至四圖,本創作所揭附鰭片型吸散熱器,其至少包含有一第一板件(11)、一第二板件(12)、一毛細結構(13)、一工作流體(14)及複數散熱鰭片(15)。
該第一板件(11)係概成矩形。
該第二板件(12)係概成矩形,其周邊係二次延伸彎折,用以結合該第一板件(11)周邊而形成一密閉腔體(22)。
該毛細結構(13)係設於該第二板件(12)內側面。
該工作流體(14)係設於該腔體(22),其可吸收熱能轉變成氣態,氣態之工作流體(14)經冷卻而流向該第二板件(12)內側面。
該第一板件(11)之外側面係設有一鰭片區域(24)。
該些散熱鰭片(15)係可以鏟削方式一體成形於該第一板件 外側面之該鰭片區域(24)。
請再參閱第四圖,本創作所揭附鰭片型吸散熱器,其中各該散熱鰭片(15)係概成矩形而間隔排列。
對應該鰭片區域(24)之該第二板件(12)外側面係用以抵接一熱源。
本創作藉由該些散熱鰭片(15)及該毛細結構(13)的多工效應而具有較佳熱傳導效率。
本創作所揭附鰭片型吸散熱器,其中該毛細結構(13)可為粉末燒結或網目式之多孔質結構,亦可為混合粉末燒結及網目式之多孔質結構,其中該粉末係可設為銅粉末。
請參閱第五圖,本創作所揭附鰭片型吸散熱器,其中該第一板件(11)在該鰭片區域(24)內之厚度係小於該鰭片區域(24)外之厚度,用以更加快熱傳導效率。
請參閱第六圖,本創作所揭附鰭片型吸散熱器,其中該第一板件外側面,係設有一第三板件(31)及一另一工作流體(35);該第三板件係以預定形狀緊密結合於該第一板件(11)周邊而形成一另一腔體(32),該另一腔體(32)並設有一流體入口(33)及一流體出口(34);該另一工作流體(35)係由該流體入口(33)進入該另一腔體(32),而與該散熱鰭片(15)接觸並產生熱交換,再將熱由該流體出口(34)帶出該另一腔體(32),使本創作具較佳之散熱效果。
11‧‧‧第一板件
12‧‧‧第二板件
13‧‧‧毛細結構
14‧‧‧工作流體
15‧‧‧散熱鰭片
22‧‧‧腔體
24‧‧‧鰭片區域

Claims (17)

  1. 一種附鰭片型吸散熱器,其至少包含有:一第一板件;一第二板件,其與該第一板件結合而形成一密閉腔體;一毛細結構,其係設於該第二板件內側面上;一工作流體,其係設於該腔體,其可吸收熱能轉變成氣態,氣態之工作流體經冷卻而流向該第二板件內側面;其特徵在於:一鰭片區域係設於該第一板件外側面上;複數散熱鰭片係設於該鰭片區域。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附鰭片型吸散熱器,其中各該散熱鰭片係以鏟削方式一體成形於該鰭片區域。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附鰭片型吸散熱器,其中各該散熱鰭片係概成矩形而間隔排列。
  4.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附鰭片型吸散熱器,其中該毛細結構係選自由粉末燒結結構、網目式之多孔質結構及結合前述二項所成組群。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附鰭片型吸散熱器,其中該毛細結構係選自由粉末燒結結構、網目式之多孔質結構及結合前述二項所成組群。
  6.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附鰭片型吸散熱器,其中該第一板件在該鰭片區域內之厚度係小於該鰭片區域外之厚度。
  7. 如請求項3所述之附鰭片型吸散熱器,其中該第一板件在該鰭片區域內之厚度係小於該鯺片區域外之厚度。
  8. 如請求項4所述之附鰭片型吸散熱器,其中該第一板件在該鰭片區域內之厚度係小於該鰭片區域外之厚度。
  9. 如請求項5所述之附鰭片型吸散熱器,其中該第一板件在該鰭片區域內之厚度係小於該鰭片區域外之厚度。
  10.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附鰭片型吸散熱器,其中該第一板件外側面,係設有一第三板件及一另一工作流體;該第三板件係與該第一板件周邊結合而形成一另一腔體,該另一腔體並設有一流體入口及一流體出口;該另一工作流體係分別由該流體入口及該流體出口進出該另一腔體。
  11. 如請求項3所述之附鰭片型吸散熱器,其中該第一板件外側面,係設有一第三板件及一另一工作流體;該第三板件係與該第一板件周邊結合而形成一另一腔體,該另一腔體並設有一流體入口及一流體出口;該另一工作流體係分別由該流體入口及該流體出口進出該另一腔體。
  12. 如請求項4所述之附鰭片型吸散熱器,其中該第一板件外側面,係設有一第三板件及一另一工作流體;該第三板件係與該第一板件周邊結合而形成一另一腔體,該另一腔體並設有一流體入口及一流體出口;該另一工作流體係分別由該流體入口及該流體出口進出該另一腔體。
  13. 如請求項5所述之附鰭片型吸散熱器,其中該第一板件外側面,係設有一第三板件及一另一工作流體;該第三板件係與該第一板件周邊結合而形成一另一腔體,該另一腔體並設有一流體入口及一流體出口;該另一工作流體係分別由該流體入口及該流體出口進出該另一腔體。
  14. 如請求項6所述之附鰭片型吸散熱器,其中該第一板件外側面,係設有一第三板件及一另一工作流體;該第三板件係與該第一板件周邊結合而 形成一另一腔體,該另一腔體並設有一流體入口及一流體出口;該另一工作流體係分別由該流體入口及該流體出口進出該另一腔體。
  15. 如請求項7所述之附鰭片型吸散熱器,其中該第一板件外側面,係設有一第三板件及一另一工作流體;該第三板件係與該第一板件周邊結合而形成一另一腔體,該另一腔體並設有一流體入口及一流體出口;該另一工作流體係分別由該流體入口及該流體出口進出該另一腔體。
  16. 如請求項8所述之附鰭片型吸散熱器,其中該第一板件外側面,係設有一第三板件及一另一工作流體;該第三板件係與該第一板件周邊結合而形成一另一腔體,該另一腔體並設有一流體入口及一流體出口;該另一工作流體係分別由該流體入口及該流體出口進出該另一腔體。
  17. 如請求項9所述之附鰭片型吸散熱器,其中該第一板件外側面,係設有一第三板件及一另一工作流體;該第三板件係與該第一板件周邊結合而形成一另一腔體,該另一腔體並設有一流體入口及一流體出口;該另一工作流體係分別由該流體入口及該流體出口進出該另一腔體。
TW102205675U 2013-03-27 2013-03-27 附鰭片型吸散熱器 TWM4736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05675U TWM473685U (zh) 2013-03-27 2013-03-27 附鰭片型吸散熱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05675U TWM473685U (zh) 2013-03-27 2013-03-27 附鰭片型吸散熱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73685U true TWM473685U (zh) 2014-03-01

Family

ID=50822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05675U TWM473685U (zh) 2013-03-27 2013-03-27 附鰭片型吸散熱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7368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5540A (zh) * 2018-06-08 2018-09-04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带有均热板的电子元器件散热装置
TWI640554B (zh) * 2016-11-28 2018-11-11 林紫綺 均溫擠壓成型系統及其均溫滾輪結構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0554B (zh) * 2016-11-28 2018-11-11 林紫綺 均溫擠壓成型系統及其均溫滾輪結構
CN108495540A (zh) * 2018-06-08 2018-09-04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带有均热板的电子元器件散热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61309B2 (en) Loop heat pip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650522B (zh) 冷媒式散熱裝置
JP3119117U (ja) 熱管散熱器の構造
US7106589B2 (en) Heat sink,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king
US8371700B2 (en)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20120018137A1 (en) Heat-dissipating assembly
US20190078846A1 (en) Parallel-connected condenser and cool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I645155B (zh) 散熱裝置
Elnaggar et al. Heat pipes for computer cooling applications
US20150129175A1 (en) Thermosyphon heat sink
TWM493087U (zh) 封閉循環式散熱模組
TWM473685U (zh) 附鰭片型吸散熱器
TWM455152U (zh) 微型迴路式均溫散熱裝置
US20050135061A1 (en) Heat sink,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king
JP2016072604A (ja) 放熱モジュール
CN201039655Y (zh) 散热器结构
JP2006310742A (ja) 電子機器用冷却装置
TWM456523U (zh) 多功型吸散熱器
CN111366018B (zh) 半导体制冷用散热组件及半导体制冷设备
TWM513991U (zh) 冷媒式散熱裝置
CN102480899A (zh) 散热装置
TWI603443B (zh) 散熱裝置
TWM498303U (zh) 均溫板
US20110146953A1 (en) Heat sink
TWM461300U (zh) 散熱模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