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41556B - 樹脂薄膜之剝離片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樹脂薄膜之剝離片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41556B
TWI841556B TW108111029A TW108111029A TWI841556B TW I841556 B TWI841556 B TW I841556B TW 108111029 A TW108111029 A TW 108111029A TW 108111029 A TW108111029 A TW 108111029A TW I841556 B TWI841556 B TW I84155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resin film
concave
layer
res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10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42258A (zh
Inventor
蕨南祐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本瑞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本瑞翁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本瑞翁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42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22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15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1556B/zh

Links

Abstract

一種樹脂薄膜之剝離片之製造方法,其包含於基材薄膜上形成樹脂薄膜而獲得多層薄膜的工序(1)、以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加壓前述多層薄膜而於前述樹脂薄膜形成龜裂的工序(2),與自前述基材薄膜剝離前述樹脂薄膜而獲得剝離片的工序(3)。工序(2)以在加壓壓力100 MPa以下進行為佳。樹脂薄膜以由光固化性液晶組成物的固化物而成為佳。樹脂薄膜以膽固醇樹脂層為佳。

Description

樹脂薄膜之剝離片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樹脂薄膜之剝離片之製造方法。
以往以來,已知有將樹脂薄膜粉碎之碎片作為顏料使用的技術。此種顏料一般藉由於基材薄膜上形成樹脂薄膜,在將此樹脂薄膜自基材薄膜剝離之後,將剝下之樹脂薄膜粉碎來製造(參照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公開第2001-261739號公報(對應公報:美國專利申請公開第2002/017633號說明書)
然而,在以往的方法中,有難以有效率進行自基材薄膜剝離樹脂薄膜之工序的問題。
已研究在彎折具有樹脂薄膜之基材薄膜而形成龜裂之後,自基材薄膜剝離樹脂薄膜來製造樹脂薄膜之剝離片的方法,作為解決此種問題者。根據該製造方法,可有效率製造剝離片,但有時會混有粒度為大者。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形成於基材薄膜上之樹脂薄膜之剝離片之製造方法,其可有效率製造粒度分布較以往者還銳利的剝離片。
本發明人為能解決前述問題而潛心研究的結果,發現藉由以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加壓而於樹脂薄膜形成有龜裂再剝離樹脂薄膜,能有效率製造粒度分布較以往者還銳利的剝離片,進而完成本發明。
亦即,本發明係如以下內容。
[1]一種樹脂薄膜之剝離片之製造方法,其包含: 於基材薄膜上形成樹脂薄膜而獲得多層薄膜的工序(1)、 將前述多層薄膜以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加壓而於前述樹脂薄膜形成龜裂的工序(2),與 自前述基材薄膜剝離前述樹脂薄膜而獲得剝離片的工序(3)。
[2]如[1]所記載的樹脂薄膜之剝離片之製造方法,其中在加壓壓力100 MPa以下進行前述工序(2)。
[3]如[1]或[2]所記載的樹脂薄膜之剝離片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樹脂薄膜由光固化性液晶組成物的固化物而成。
[4]如[1]~[3]之任一項所記載的樹脂薄膜之剝離片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樹脂薄膜係膽固醇樹脂層。
[5]如[1]~[4]之任一項所記載的樹脂薄膜之剝離片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工序(3)包含: 對前述樹脂薄膜形成有前述龜裂之部分噴淋流體,將形成有前述龜裂之前述樹脂薄膜噴飛的工序(3A)、 將經噴飛之樹脂薄膜回收的工序(3B),與 粉碎所回收之樹脂薄膜的工序(3C)。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形成於基材薄膜上之樹脂薄膜之剝離片之製造方法,其可有效率製造粒度分布較以往者還銳利的剝離片。
以下揭示實施型態及示例物以詳細說明本發明。惟本發明並非受限於以下所揭示之實施型態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及其均等之範圍的範圍內,得任意變更而實施。
在以下說明中,所謂「長條狀」的薄膜,係謂相對於薄膜之幅寬具有5倍以上之程度的長度者,以具有10倍或其以上之長度為佳,具體上係謂具有可捲繞成輥狀儲存或搬運之程度的長度者。長條狀的薄膜之長度的上限並無特別限制,得定為例如相對於幅寬10萬倍。
並且,在以下說明中,所謂元件的方向為「平行」、「垂直」及「正交」,除非特別註記,否則在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的範圍內,亦可包含在例如±5°之範圍內的誤差。再者,所謂「沿」某方向,意謂「平行於」某方向。
並且,在以下說明中,所謂「(甲基)丙烯酸」,包含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及此些之組合。並且,「(甲基)丙烯酸酯」包含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及此些之組合。並且,所謂「(硫代)環氧基」,包含環氧基、硫代環氧基及此些之組合。並且,所謂「異(硫)氰酸酯」,包含異氰酸酯、異硫氰酸酯及此些之組合。
[實施型態1:樹脂薄膜之剝離片之製造方法]
[1.樹脂薄膜之剝離片之製造方法的概要]
以下參照圖1~11,同時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型態1相關之樹脂薄膜之剝離片之製造方法。
本實施型態之樹脂薄膜之剝離片之製造方法包含:於基材薄膜上形成樹脂薄膜而獲得多層薄膜的工序(1)、以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加壓多層薄膜而於樹脂薄膜形成龜裂的工序(2),與自基材薄膜剝離前述樹脂薄膜而獲得剝離片的工序(3)。
圖1係繪示在本發明之實施型態1相關之樹脂薄膜之剝離片之製造方法中使用之製造裝置的側視示意圖。此製造裝置係在本發明之製造方法的工序(1)~(3)之中實施工序(2)~(3)的裝置。圖2係在本實施型態中使用之多層薄膜的剖面圖。
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型態中使用之樹脂薄膜之剝離片之製造裝置100具備:順出多層薄膜10的順出裝置101、加壓多層薄膜10以形成龜裂的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115、自多層薄膜10剝離樹脂薄膜的剝離裝置130,與回收樹脂薄膜經剝離之基材薄膜12的基材薄膜回收部105。
順出裝置101係用以將在工序(1)中製造之多層薄膜10以期望之送出速度送出的裝置。於順出裝置101,能夠裝設已沿長條方向收捲多層薄膜10的薄膜輥。順出裝置101具有得自所裝設之薄膜輥將多層薄膜10往長條方向送出的結構。
多層薄膜10如同圖2所示,具備基材薄膜12與形成於基材薄膜上的樹脂薄膜11。在圖1中,多層薄膜10在自順出裝置101順出而運送往剝離裝置130的時間點上,係以樹脂薄膜11側之面成為上側的方式運送。
自順出裝置101順出之多層薄膜10係沿A1方向運送,利用運送輥102運送至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所運送之多層薄膜10藉由夾於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與支撐部件120之間並受到加壓,而於樹脂薄膜11形成龜裂,再藉由夾於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5與支撐部件125之間並受到加壓,而於樹脂薄膜11形成龜裂(工序(2))。
形成有龜裂的多層薄膜10運送至剝離裝置130。在剝離裝置130中,自基材薄膜12剝離樹脂薄膜11,獲得剝離片11A(工序(3))。
於本實施型態,在剝離裝置130中,對樹脂薄膜11形成有龜裂之部分自噴嘴131噴淋流體,將形成有龜裂之樹脂薄膜11(剝離片11A)噴飛(工序(3A))。經如此操作而噴飛之樹脂薄膜11(剝離片11A),會往回收路徑132移動而回收(工序(3B))。所回收之樹脂薄膜11(剝離片11A)得因應使用之用途供至粉碎之工序(工序(3C))。在本發明中,工序(3A)、工序(3B)及工序(3C)係任意工序。
以下詳細說明各工序。
[2.工序(1)]
工序(1)係於基材薄膜上形成樹脂薄膜而獲得多層薄膜的工序。在工序(1)中,於基材薄膜上塗布包含用以形成樹脂薄膜之樹脂的組成物,設置好組成物膜之後,使該組成物膜固化而形成樹脂薄膜,藉此得製造多層薄膜。以下說明在工序(1)中使用的材料及在工序(1)中的操作。
[2.1.基材薄膜]
多層薄膜之製造中所使用之基材薄膜,係用以支撐樹脂薄膜的薄膜。此基材薄膜以在於樹脂薄膜形成龜裂的工序(2)中,具有不會破損之程度之強機械性強度的薄膜為佳。並且,作為基材薄膜,就可藉由輥對輥法有效率製造的觀點而言,以長條狀的薄膜為佳。
作為此種基材薄膜,得使用具備由樹脂而成之基材層的薄膜。若要舉出形成基材層之樹脂所包含的聚合物之例,可列舉:鏈烯烴聚合物、環烯烴聚合物、聚碳酸酯、聚酯、聚碸、聚醚碸、聚苯乙烯、聚乙烯醇、乙酸纖維素系聚合物、聚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酯等。
於此,樹脂可使用包含單獨1種聚合物者,亦可使用以任意比率組合2種以上之聚合物而包含者。並且,樹脂只要不顯著損及本發明之效果,亦可包含任意摻合劑。
並且,基材薄膜可為僅具備一層之單層結構的薄膜,亦可為具備二層以上之層體之多層結構的薄膜。因此,基材薄膜可為僅具備前述基材層的薄膜,亦可為除了前述基材層以外還具備任意層體的薄膜。
舉例而言,在使用液晶組成物作為形成樹脂薄膜之組成物的情況下,就使液晶組成物良好定向的觀點而言,基材薄膜亦可具有定向膜。定向膜得藉由包含例如:聚醯亞胺、聚乙烯醇、聚酯、聚芳酯、聚醯胺醯亞胺、聚醚醯亞胺、聚醯胺等聚合物的樹脂來形成。並且,此些聚合物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以任意比率組合2種以上使用。定向膜得藉由塗布包含前述聚合物的溶液,使之乾燥,施以摩擦處理來製造。
定向膜的厚度以0.01 μm以上為佳,以0.05 μm以上為較佳,且以5 μm以下為佳,以1 μm以下為較佳。
在對基材薄膜賦予定向限制力的時候,基材薄膜可為除了基材層以外還具有定向膜者,亦可為不具有定向膜者。舉例而言,得對基材層直接進行摩擦處理,獲得具有定向限制力的基材薄膜。
基材薄膜可為未經延伸之未延伸薄膜,亦可為經延伸之延伸薄膜。
並且,基材薄膜可為各向同性的薄膜,亦可為具有各向異性的薄膜。
再者,基材薄膜亦可為其單面或雙面經施以表面處理者。藉由施以表面處理,可提升與直接形成於基材薄膜表面之其他層體的密合性。作為表面處理,可列舉例如:能量線照射處理及化學處理等。
基材薄膜的厚度,就製造時之處理性、材料之成本、薄型化及輕量化的觀點而言,以1 μm以上為佳,以5 μm以上為較佳,且以500 μm以下為佳,以200 μm以下為較佳。
[2.2.樹脂薄膜]
樹脂薄膜係藉由樹脂於基材薄膜之表面所形成之膜。樹脂薄膜得直接形成於基材薄膜之表面。基材薄膜與樹脂薄膜之間亦可設置其他層體。並且,樹脂薄膜可為僅具有1層的單層結構膜,亦可為具有2層以上之層體的多層結構膜。
作為樹脂薄膜,就易於進行自基材薄膜剝離樹脂薄膜的觀點而言,以與基材薄膜之剝離強度為小者為佳。基材薄膜與樹脂薄膜之間的具體剝離強度,以500 N/m以下為佳,以100 N/m以下為較佳,以10 N/m以下為更佳。並且,對於下限並無特別限制,但通常為1 N/m以上。
於此,基材薄膜與樹脂薄膜之間的剝離強度得藉由以下方法來量測。
準備玻璃板。並且,準備依序具備作為保護薄膜之剝離襯料、黏合劑層及剝離襯料之3層結構的黏合薄片。
將黏合薄片切成與玻璃板相同的尺寸。將黏合薄片之其中一剝離襯料剝離,使黏合劑層之表面露出。使用荷重1 Kg的軋輥將此露出之黏合劑層之表面貼合至玻璃板。
將黏合薄片之另一剝離襯料剝離,使黏合劑層之表面露出。使用荷重1 Kg之軋輥將此露出之黏合劑層之表面與具備基材薄膜及樹脂薄膜的多層薄膜之樹脂薄膜側之面貼合。之後,將多層薄膜之自玻璃板超出的部分切除。藉此,獲得依序具備玻璃板、黏合劑層、樹脂薄膜及基材薄膜的樣本。
將前述樣本夾於拉伸試驗機(例如IMADA製之「MX-500N-L550-E」)的治具而固定。將此樣本之基材薄膜,遵循JIS-K6854-1沿90°方向(亦即,玻璃板之表面的法線方向)拉伸,藉此自樹脂薄膜剝下基材薄膜,量測其剝離強度。量測時的拉伸速度定為20 mm/分鐘。
樹脂薄膜的厚度以0.1 μm以上為佳,以1 μm以上為較佳,以2 μm以上為尤佳,且以200 μm以下為佳,以100 μm以下為較佳,以10 μm以下為尤佳。藉由將樹脂薄膜的厚度做成下限值以上,可在形成龜裂時防止基材薄膜的破損,且藉由將樹脂薄膜的厚度做成上限值以下,可有效率進行剝離作業。
作為樹脂薄膜,得使用例如由固化物而成之膜,所述固化物係使用光固化性液晶組成物作為包含樹脂之組成物並使之固化者。亦即,作為形成樹脂薄膜的樹脂,得使用例如光固化性液晶組成物的固化物。光固化性液晶組成物的固化物較脆而有容易因應力而受到破壞的傾向。因此,由光固化性液晶組成物的固化物而成之膜,適合於上已述剝離片之製造方法。於此便宜上稱作「液晶組成物」的材料,不僅2種以上之物質的混合物,亦包含由單一物質而成的材料。
並且,作為樹脂薄膜,亦可使用例如膽固醇樹脂層。所謂膽固醇樹脂,係謂具有膽固醇規則性的樹脂層。所謂具有膽固醇規則性之樹脂層所具有的膽固醇規則性,係如同「在一平面上分子軸沿一定方向排列,然在與其重疊之下個平面上分子軸之方向些微錯開角度,並在再下個平面上角度更為錯開」一般,隨著依序穿透重疊排列的平面而前進,該平面中之分子軸的角度錯開(扭轉)的結構。亦即,在層體內部的分子具有膽固醇規則性的情況下,分子會在樹脂層內以成為多數個分子層體的態樣對齊。在此種多數個分子層體之中的某層體A中,分子以分子之軸呈某一定方向的方式對齊,在與之鄰接之層體B中,分子沿與層體A中之方向夾一角度而錯開之方向對齊,而在更與之鄰接的層體C中,分子沿與層體B中之方向夾一角度而更為錯開之方向對齊。如此,在多數個分子層體中,分子之軸的角度連續錯開,形成分子扭轉的結構。如此分子軸之方向扭轉的結構呈光學掌性結構。
膽固醇樹脂層通常具有圓偏光分離功能。亦即,具有使右旋圓偏光及左旋圓偏光之其中一種圓偏光穿透,並使另一種圓偏光之一部分或全部反射的性質。並且,在膽固醇樹脂中的反射,會將圓偏光在維持其掌性之狀態下就此反射。膽固醇樹脂層盡可能具有高反射率,其結果,以在應該反射之波長範圍中的平均反射率為高者為佳。藉此,在將樹脂薄膜之剝離片作為偽造防止物品的材料使用之情況下,會使真實性之識別變得明確。並且,在將樹脂薄膜之剝離片作為裝飾性物品之材料使用的情況下,可提高設計的自由度。
發揮圓偏光分離功能之波長,一般取決於膽固醇樹脂層中之螺旋結構的間距。所謂螺旋結構的間距,係在螺旋結構中分子軸之方向隨著穿進平面而角度逐漸連續性錯開,然後再次返回直至原本的分子軸方向之平面法線方向的距離。藉由改變此螺旋結構之間距的大小,可改變發揮圓偏光分離功能的波長。在寬廣之波長範圍中得發揮圓偏光分離功能的膽固醇樹脂層,可列舉例如:(i)使螺旋結構之間距的大小分段性變化的膽固醇樹脂層、(ii)使螺旋結構之間距的大小連續性變化的膽固醇樹脂層等。
在使用如同前述般之膽固醇樹脂層作為樹脂薄膜的情況下,可藉由本實施型態之製造方法,有效率製造運用了圓偏光分離功能的樹脂薄膜之剝離片。
以下說明由光固化性液晶組成物的固化物而成之膽固醇樹脂層作為合適之樹脂薄膜之一例。此種膽固醇樹脂層,舉例而言,可於基材薄膜上設置光固化性液晶組成物膜,將此液晶組成物膜固化而獲得。此時,作為液晶組成物,得使用例如:含有液晶性化合物且於基材薄膜上形成膜時得呈現膽固醇液晶相的組成物。
於此,作為液晶組成物所包含之液晶性化合物,得使用具有聚合性的液晶性化合物。藉由使具有此種聚合性的液晶性化合物在呈現膽固醇規則性的狀態下聚合,可使前述液晶組成物膜固化,獲得在呈現膽固醇規則性的狀態下就此固化之非液晶性的膽固醇樹脂層。
作為此種液晶組成物之中合適之例,可列舉:含有由下述式(1)所示之化合物及特定棒狀液晶性化合物的液晶組成物。
R1 -A1 -B-A2 -R2 (1)
在式(1)中,R1 及R2 分別獨立為選自由碳原子數1個~20個之直鏈狀或支鏈狀的烷基、碳原子數1個~20個之直鏈狀或支鏈狀的環氧烷基、氫原子、鹵素原子、羥基、羧基、亦可中介有任意連結基的(甲基)丙烯醯基、環氧基、巰基、異氰酸酯基、胺基及氰基而成之群組之基。
前述烷基及環氧烷基亦可未經取代或者經鹵素原子取代1個以上。再者,前述鹵素原子、羥基、羧基、(甲基)丙烯醯基、環氧基、巰基、異氰酸酯基、胺基及氰基亦可與碳原子數1個~2個的烷基及環氧烷基鍵結。
作為對R1 及R2 而言為良佳之例,可列舉:鹵素原子、羥基、羧基、(甲基)丙烯醯基、環氧基、巰基、異氰酸酯基、胺基及氰基。
並且,R1 及R2 之至少一者以反應性基為佳。藉由具有反應性基作為R1 及R2 之至少一者,由前述式(1)所示之化合物可在固化時固定於膽固醇樹脂層中,形成更加強固之層體。於此所謂反應性基,可列舉例如:羧基、(甲基)丙烯醯基、環氧基、巰基、異氰酸酯基及胺基。
在式(1)中,A1 及A2 分別獨立表示選自由1,4-伸苯基、1,4-伸環己基、1,4-伸環己烯基、4,4’-伸聯苯基、4,4’-伸聯環己基及2,6-伸萘基而成之群組之基。前述1,4-伸苯基、1,4-伸環己基、1,4-伸環己烯基、4,4’-伸聯苯基、4,4’-伸聯環己基及2,6-伸萘基,亦可未經取代或者經鹵素原子、羥基、羧基、氰基、胺基、碳原子數1個~10個的烷基、鹵化烷基等取代基取代1個以上。在A1 及A2 中,各自在存在2個以上之取代基的情況下,此些可相同亦可相異。
作為對A1 及A2 而言為尤佳者,可列舉:選自由1,4-伸苯基、4,4’-伸聯苯基及2,6-伸萘基而成之群組之基。此些芳環骨架相較於脂環骨架較為剛性,與棒狀液晶性化合物之液晶原(mesogen)的親和性高,定向均勻性變得更高。
在式(1)中,B選自由單鍵、-O-、-S-、-S-S-、-CO-、-CS-、-OCO-、-CH2 -、-OCH2 -、-CH=N-N=CH-、-NHCO-、-O-(C=O)-O-、-CH2 -(C=O)-O-及-CH2 O-(C=O)-而成之群組。
作為對B而言為尤佳者,可列舉:單鍵、-O-(C=O)-及-CH=N-N=CH-。
由式(1)所示之化合物以至少一種具有液晶性為佳,並且,以具有掌性為佳。並且,由式(1)所示之化合物以組合多個光學各向異性體來使用為佳。舉例而言,亦可使用多種鏡像異構物的混合物、多種非鏡像異構物的混合物,或者鏡像異構物與非鏡像異構物的混合物。由式(1)所示之化合物之至少一種以其熔點為50℃~150℃之範圍內為佳。
在由式(1)所示之化合物具有液晶性的情況下,以折射率各向異性Δn高為佳。藉由使用折射率各向異性Δn高的液晶性化合物作為由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可提升包含其之液晶組成物的折射率各向異性Δn,可製作能反射圓偏光之波長範圍寬廣的膽固醇樹脂層。由式(1)所示之化合物之至少一種的折射率各向異性Δn,以0.18以上為佳,以0.22以上為較佳。於此,折射率各向異性Δn得藉由塞拿蒙法來量測。舉例而言,自對固化樹脂層使用光學顯微鏡(於ECLIPSE E600POL(穿透/反射型)裝設靈敏色板、λ/4波長板、塞拿蒙補償器、GIF濾器546 nm,Nikon公司製)觀察消光位(θ)一事,藉由Re=λ(546 nm)×θ/180之計算式算出延遲(Re),可自另外求得之液晶層的膜厚(d)藉由計算式Δn=Re/d算出Δn。
作為對由式(1)所示之化合物而言為尤佳之具體例,可列舉例如下述化合物(A1)~(A10)。並且,此些可使用單獨1種,亦可以任意比率組合2種以上使用。
『化1』
在上述化合物(A3)中,「*」表示掌性中心。
作為與由前述式(1)所示之化合物組合而使用的棒狀液晶性化合物,以折射率各向異性Δn為0.18以上且在1個分子中具有至少2個以上之反應性基的棒狀液晶性化合物為佳。作為此種棒狀液晶性化合物,可列舉例如由式(2)所示之化合物。
R3 -C3 -D3 -C5 -M-C6 -D4 -C4 -R4 式(2)
在式(2)中,R3 及R4 係反應性基,分別獨立表示選自由(甲基)丙烯醯基、(硫代)環氧基、氧呾基、硫呾基、吖𠰂基、吡咯基、乙烯基、烯丙基、反丁烯二醯氧基、桂皮醯基、㗁唑啉基、巰基、異(硫)氰酸酯基、胺基、羥基、羧基及烷氧矽基而成之群組之基。藉由具有此些反應性基,可在使液晶組成物固化時,獲得具有在實際使用時得耐受之膜強度的固化物。於此,所謂在實際使用時得耐受之膜強度,以鉛筆硬度(JIS K5400)計,通常為HB以上,以H以上為佳。藉由將膜強度如此提高,可使之不易損傷,故可提高處理性。
在式(2)中,D3 及D4 表示選自由單鍵、碳原子數1個~20個之直鏈狀或支鏈狀的烷基及碳原子數1個~20個之直鏈狀或支鏈狀的環氧烷基而成之群組之基。
在式(2)中,C3 ~C6 表示選自由單鍵、-O-、-S-、-S-S-、-CO-、-CS-、-OCO-、-CH2 -、-OCH2 -、-CH=N-N=CH-、-NHCO-、-O-(C=O)-O-、-CH2 -(C=O)-O-及-CH2 O-(C=O)-而成之群組之基。
在式(2)中,M表示液晶原基。具體而言,M表示非取代或亦可具有取代基之將選自甲亞胺類、氧偶氮類、苯基類、聯苯基類、聯三苯基類、萘類、蒽類、苄酸酯類、環己烷甲酸苯酯類、氰基苯基環己烷類、氰基取代苯基嘧啶類、烷氧基取代苯基嘧啶類、苯基二氧𠮿類、二苯乙炔類、烯基環己基苄腈類之群組之2個~4個的骨架,藉由-O-、-S-、-S-S-、-CO-、-CS-、-OCO-、-CH2 -、-OCH2 -、-CH=N-N=CH-、-NHCO-、-O-(C=O)-O-、-CH2 -(C=O)-O-及-CH2 O-(C=O)-等鍵結基來鍵結之基。
作為前述液晶原基M得具有之取代基,可列舉例如:鹵素原子、亦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1個~10個的烷基、氰基、硝基、-O-R5 、-O-C(=O)-R5 、-C(=O)-O-R5 、-O-C(=O)-O-R5 、-NR5 -C(=O)-R5 、-C(=O)-NR5 R7 或-O-C(=O)-NR5 R7 。於此,R5 及R7 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個~10個的烷基。在R5 及R7 為烷基的情況下,亦可於該烷基中介有-O-、-S-、-O-C(=O)-、-C(=O)-O-、-O-C(=O)-O-、-NR6 -C(=O)-、-C(=O)-NR6 -、-NR6 -或-C(=O)-(惟排除2個以上-O-及-S-分別鄰接而中介的情形。)。於此,R6 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個~6個的烷基。
作為前述「亦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1個~10個的烷基」中的取代基,可列舉例如:鹵素原子、羥基、羧基、氰基、胺基、碳原子數1個~6個的烷氧基、碳原子數2個~8個的烷氧烷氧基、碳原子數3個~15個的烷氧烷氧烷氧基、碳原子數2個~7個的烷氧羰基、碳原子數2個~7個的烷羰氧基、碳原子數2~7個的烷氧羰氧基等。
並且,棒狀液晶性化合物以非對稱結構為佳。於此所謂非對稱結構,係謂在式(2)中,以液晶原基M為中心,R3 -C3 -D3 -C5 -與-C6 -D4 -C4 -R4 相異的結構。藉由使用非對稱結構者作為棒狀液晶性化合物,可更加提高定向均勻性。
棒狀液晶性化合物的折射率各向異性Δn以0.18以上為佳,以0.22以上為較佳。若使用折射率各向異性Δn為0.30以上的棒狀液晶性化合物,雖然有時候紫外線吸收光譜之長波長側的吸收端會及於可見光區域,但即使該光譜的吸收端及於可見光區域,只要不對期望之光學性能造成負面影響,仍能夠使用。藉由使用具有此種高折射率各向異性Δn的棒狀液晶性化合物,可獲得具有高光學性能(例如圓偏光的選擇反射性能)的膽固醇樹脂層。
作為棒狀液晶性化合物的良佳具體例,可列舉以下化合物(B1)~(B10)。並且,此些可使用單獨1種,亦可以任意比率組合2種以上使用。
『化2』
由(由式(1)所示之化合物的合計重量)/(棒狀液晶性化合物的合計重量)所示之重量比,以0.05以上為佳,以0.1以上為較佳,以0.15以上為尤佳,且以1以下為佳,以0.65以下為較佳,以0.45以下為尤佳。藉由將前述重量比定於前述範圍之下限值以上,可在液晶組成物膜中提高定向均勻性。並且,藉由定於上限值以下,可提高定向均勻性。並且,可提高液晶組成物之液晶相的穩定性。再者,由於可提高液晶組成物的折射率各向異性Δn,故可穩定獲得具有期望之光學性能(例如圓偏光的選擇反射性能)的膽固醇樹脂層。於此,所謂合計重量,在使用1種的情況下表示其重量,在使用2種以上的情況下,表示合計的重量。
並且,在將由式(1)所示之化合物與棒狀液晶性化合物組合使用的情況下,以由式(1)所示之化合物的分子量未達600為佳,以棒狀液晶性化合物的分子量為600以上為佳。藉此,由式(1)所示之化合物可滲入於分子量較其還大之棒狀液晶性化合物的縫隙,故可提升定向均勻性。
液晶組成物為了提升固化後的膜強度及提升耐久性,得任意含有交聯劑。作為交聯劑,可適當選用會在液晶組成物膜之固化時同時反應、在固化後進行熱處理來促進反應,或者因濕氣而反應自然進行,可提高膽固醇樹脂層的交聯密度且不會使定向均勻性惡化者。因此,可合適使用例如:會因紫外線、熱、濕氣等而固化的任意交聯劑。作為交聯劑,可列舉例如:三(甲基)丙烯酸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新戊四醇酯、四(甲基)丙烯酸新戊四醇酯、六(甲基)丙烯酸二新戊四醇酯、丙烯酸-2-(2-乙烯氧基乙氧基)乙酯等多官能丙烯酸酯化合物;(甲基)丙烯酸環氧丙酯、乙二醇二環氧丙基醚、丙三醇三環氧丙基醚、新戊四醇四環氧丙基醚等環氧化合物;參[3-(1-吖𠰂)丙酸]-2,2-雙羥甲基丁酯、4,4’-雙(伸乙亞胺基羰基胺基)二苯基甲烷、三(β-吖𠰂丙酸)三羥甲基丙烷等吖𠰂化合物;二異氰酸六亞甲酯、自二異氰酸六亞甲酯衍生之三聚氰酸酯型異氰酸酯、縮二脲型異氰酸酯、加成型異氰酸酯等異氰酸酯化合物;於側鏈具有㗁唑啉基的聚㗁唑啉化合物;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N-(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環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N-(1,3-二甲基亞丁基)-3-(三乙氧基矽基)-1-丙烷胺等烷氧基矽烷化合物。並且,交聯劑可使用單獨1種,亦可以任意比率組合2種以上使用。再者,亦可因應交聯劑的反應性使用眾所周知的觸媒。藉由使用觸媒,除了提升膽固醇樹脂層的膜強度及耐久性以外,還可提升生產性。
交聯劑的量,以在將液晶組成物膜固化而獲得之膽固醇樹脂層中之交聯劑的量呈0.1重量%~15重量%的方式來訂定為佳。藉由將交聯劑的量定於前述範圍之下限值以上,可有效提高交聯密度。並且,藉由定於上限值以下,可提高液晶組成物膜的穩定性。
並且,液晶組成物由於具有光固化性,故通常含有光起始劑。作為光起始劑,可使用例如因紫外線或可見光線而使自由基或酸產生之眾所周知的化合物。作為光起始劑的具體例,可列舉:安息香、二甲基縮二苯乙二酮、二苯基酮、聯乙醯、苯乙酮、米其勒酮、二苯乙二酮、苄基異丁基醚、一或二硫化四甲基胺甲硫醯基、2,2-偶氮雙異丁腈、2,2-偶氮雙-2,4-二甲基戊腈、過氧化苯甲醯基、過氧化二(三級丁基)、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2-羥基-2-甲基-1-苯基丙-1-酮、1-(4-異丙苯基)-2-羥基-2-甲基丙-1-酮、9-氧硫𠮿 星、2-氯-9-氧硫𠮿 星、2-甲基-9-氧硫𠮿 星、2,4-二乙基-9-氧硫𠮿 星、苯甲醯基甲酸甲酯、2,2-二乙氧基苯乙酮、β-紫羅酮、β-溴苯乙烯、重氮胺基苯、α-戊基桂皮醛、對二甲胺基苯乙酮、對二甲胺基苯丙酮、2-氯二苯基酮、4,4’-二氯二苯基酮、4,4’-雙(二乙胺基)二苯基酮、安息香乙基醚、安息香異丙基醚、安息香正丙基醚、安息香正丁基醚、硫化二苯基、氧化雙(2,6-二甲氧基苯甲醯基)-2,4,4-三甲基戊膦、氧化-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膦、氧化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膦、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N-𠰌啉基)丙-1-酮、2-苄基-2-二甲胺基-1-[4-(N-𠰌啉基)苯基]丁-1-酮、蒽、α-氯蒽醌、二硫化二苯基、六氯丁二烯、五氯丁二烯、八氯丁烯、1-氯甲基萘、1,2-辛二酮-1-[4-(苯硫基)-2-(O-苯甲醯肟)]或1-[9-乙基-6-(2-甲基苯甲醯基)-9H-咔唑-3-基]乙酮-1-(O-乙醯肟)等咔唑肟化合物、六氟磷酸(4-甲基苯基)[4-(2-甲基丙基)苯基]錪、六氟銻酸-3-甲基-2-丁炔基四甲基鋶、六氟銻酸二苯基(對苯硫基苯基)鋶等。並且,此些可使用單獨1種,亦可以任意比率組合2種以上使用。再者,亦可視需求使用眾所周知之作為光敏化劑或聚合促進劑的三級胺化合物來控制固化性。
光起始劑的量以在液晶組成物中0.03重量%~7重量%為佳。藉由將光起始劑的量定於前述範圍之下限值以上,可提高聚合度,故可提高膽固醇樹脂層的膜強度。並且,藉由定於上限值以下,可優化液晶性化合物的定向,故可穩定液晶組成物的液晶相。
液晶組成物得任意含有界面活性劑。作為界面活性劑,得適當選用例如不阻礙定向者。作為此種界面活性劑,可合適列舉例如:於疏水基部分含有矽氧烷或氟化烷基的非離子系界面活性劑。其中,以在1個分子中擁有2個以上之疏水基部分的寡聚物尤為合適。作為此些界面活性劑的具體例,可使用:OMNOVA公司之PolyFox之PF-151N、PF-636、PF-6320、PF-656、PF-6520、PF-3320、PF-651、PF-652;NEOS公司之FTERGENT之FTX-209F、FTX-208G、FTX-204D;AGC Seimi Chemical Co., Ltd.之Surflon之KH-40;等。並且,界面活性劑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以任意比率組合2種以上使用。
界面活性劑的量以在將液晶組成物膜固化而獲得之膽固醇樹脂層中之界面活性劑的量呈0.05重量%~3重量%的方式來訂定為佳。藉由將界面活性劑的量定於前述範圍之下限值以上,可提高在空氣界面的定向限制力,故可防止定向缺陷。並且,藉由定於上限值以下,可防止因過剩的界面活性劑滲入液晶分子間所致之定向均勻性的下降。
液晶組成物得任意含有掌性劑。通常,膽固醇樹脂層的扭轉方向可因所使用之掌性劑的種類及結構而適當選擇。可藉由在欲將扭轉做成向右的情況下,使用賦予右旋性的掌性劑,在欲將扭轉方向做成向左的情況下,使用賦予左旋性的掌性劑來實現。作為掌性劑的具體例,可適當使用:日本專利公開第2005-289881號公報、日本專利公開第2004-115414號公報、日本專利公開第2003-66214號公報、日本專利公開第2003-313187號公報、日本專利公開第2003-342219號公報、日本專利公開第2000-290315號公報、日本專利公開第H6-072962號公報、美國專利第6468444號公報、國際專利公開第98/00428號、日本專利公開第2007-176870號公報等所揭示者,例如可取得為BASF公司Paliocolor的LC756。並且,掌性劑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以任意比率組合2種以上使用。
掌性劑的量得在不使期望之光學性能降低的範圍任意設定。掌性劑之具體的量,在液晶組成物中通常為1重量%~60重量%。
液晶組成物得視需求更含有其他任意成分。作為此任意成分,可列舉例如:溶媒、用以提升適用期的聚合抑制劑、用以提升耐久性的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光穩定劑等。並且,此些任意成分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以任意比率組合2種以上使用。此些任意成分的量得在不使期望之光學性能降低的範圍任意設定。
液晶組成物之製造方法並不特別受限,可藉由混合上述各成分來製造。
在準備好前述光固化性液晶組成物之後,於基材薄膜上設置此液晶組成物膜。通常,藉由將液晶組成物塗布於基材薄膜之表面,設置液晶組成物膜。並且,在基材薄膜具有定向膜的情況下,通常於定向膜上設置液晶組成物膜。再者,亦可在塗布液晶組成物前,視需求對基材薄膜之表面施以電暈放電處理及摩擦處理等處理。
液晶組成物的塗布可藉由眾所周知的方法,例如:擠製塗布法、正向凹版塗布法、反向凹版塗布法、模具塗布法、棒塗法等來實施。
於基材薄膜上設置好液晶組成物膜之後,亦可視需求進行定向處理。定向處理得藉由例如將液晶組成物膜在50℃~150℃加熱0.5分鐘~10分鐘來進行。藉由施以定向處理,可使膜中的液晶組成物良好定向。
之後,為了使液晶組成物膜固化,進行固化處理。固化處理可藉由例如1次以上之光照射與加熱處理的組合來進行。
舉例而言,加熱條件得定為在通常為40℃以上,以50℃以上為佳,並且,通常為200℃以下,以140℃以下為佳之溫度下,通常為1秒以上,以5秒以上為佳,並且,通常為3分鐘以下,以120秒以下為佳之時間。
並且,所謂光照射所使用之光線,不僅可見光,亦包含紫外線及其他電磁波。光照射可藉由例如照射波長200 nm~500 nm之光線0.01秒~3分鐘來進行。此時,所照射之光線的能量得定為例如0.01 mJ/cm2 ~50 mJ/cm2
藉由交互重複多次0.01 mJ/cm2 ~50 mJ/cm2 之微弱的紫外線照射與加熱,可獲得「已使螺旋結構之間距的大小連續性大幅變化並具有反射帶寬廣之圓偏光分離功能」的膽固醇樹脂層。再來,在進行過利用上述微弱的紫外線照射等之反射帶的擴張後,照射50 mJ/cm2 ~10,000 mJ/cm2 等較強的紫外線,使液晶性化合物完全聚合,藉此可獲得機械性強度高的膽固醇樹脂層。上述反射帶的擴張及強紫外線的照射可在空氣下進行,或者亦可其工序之一部分或全部在已控制氧氣濃度的氣體環境(例如氮氣環境下)中進行。
如前所述之液晶組成物之塗布及固化的工序並不受限於1次,亦可重複進行塗布及固化多次。藉此,可形成包含2層以上的膽固醇樹脂層。惟藉由使用上述例中已說明之液晶組成物,即使僅透過1次之液晶組成物的塗布及固化,仍可輕易形成包含已良好定向之棒狀液晶性化合物且5 μm以上等厚度的膽固醇樹脂層。
[2.3.多層薄膜的構造]
在工序1中獲得之多層薄膜10得做成圖2所示之構造。此多層薄膜10將供至工序2。
[3.工序(2)]
工序(2)係將多層薄膜以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加壓而於樹脂薄膜形成龜裂的工序。於本實施型態,在工序(2)中,將多層薄膜10夾在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與支撐部件120之間並加壓,於多層薄膜10之樹脂薄膜11形成龜裂之後,進一步將多層薄膜10夾在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5與支撐部件125之間並加壓,於多層薄膜10之樹脂薄膜11形成龜裂。
參照圖1及圖3~圖11同時說明工序(2)。圖3係繪示在本實施型態之樹脂薄膜之剝離片之製造方法中得使用之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之一例的立體示意圖。圖4係繪示圖3所示之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的立體示意圖。圖5係繪示將圖4之部件以X1―X1線剖切並展開之狀態的俯視示意圖。圖6係圖5在Y1―Y1線上之局部剖面圖。圖7係繪示在本實施型態之樹脂薄膜之剝離片之製造方法中得使用之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5的立體示意圖。圖8係繪示將圖7之部件以X2―X2線剖切並展開之狀態的俯視示意圖。圖9係圖8在Y2―Y2線上之局部剖面圖。圖10係繪示藉由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形成有龜裂之多層薄膜的俯視示意圖。圖11係繪示藉由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形成有龜裂之多層薄膜的剖面示意圖。
[3.1.在工序(2)中使用之部件]
於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之外側面(與多層薄膜10接觸的面),如圖3所示,設置有凹凸。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5之外側面,亦如圖7所示,設置有凹凸。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及115如圖4及圖7所示為圓筒狀,能在多層薄膜10上旋轉移動。
配置於多層薄膜10之基材薄膜側之面(圖示下側面)的支撐部件120,係與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一同夾住多層薄膜10並加壓的部件。配置於多層薄膜10之基材薄膜側之面(圖1所示之下側面)的支撐部件125,係與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5一同夾住多層薄膜10並加壓的部件。支撐部件120及125分別為圓筒狀,能在多層薄膜10之下側旋轉移動。
多層薄膜10之面之中,與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115接觸之側之面(圖示上面)係形成有樹脂薄膜11之面。若將多層薄膜10夾在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與支撐部件120之間,則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之凸部110T會與樹脂薄膜11接觸。藉由在將多層薄膜10以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與支撐部件120夾住的狀態下加壓,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之凸部110T會進入樹脂薄膜11的內部,而形成有龜裂10C(10C1)。再者,若將多層薄膜10夾在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5與支撐部件125之間,則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5之凸部115T會與樹脂薄膜11接觸。藉由在將多層薄膜10以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5與支撐部件125夾住的狀態下加壓,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5之凸部115T會進入樹脂薄膜11的內部,而形成有龜裂10C(10C2)。經如此操作可獲得形成有龜裂10C的多層薄膜10(參照圖10及圖11)。
將多層薄膜10以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115加壓時之加壓壓力,以1 MPa以上為佳,以5 MPa以上為較佳,且以100 MPa以下為佳,以70 MPa以下為較佳。藉由將加壓壓力定為下限值以上,可於樹脂薄膜形成深度充足的龜裂,藉由將加壓壓力定為上限值以下,可防止基材薄膜的破損以及於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之凹部110D、115D嵌有樹脂薄膜一事。將多層薄膜10以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加壓時之加壓壓力與將多層薄膜10以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5加壓時之加壓壓力,可相同亦可相異。
於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之外側面形成有凹凸形狀。凹凸形狀如圖5所示,係沿相對於L1所示之方向傾斜了角度θx份量之方向延伸的凸部110T與凹部110D,在相對於凸部110T之形成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交互重複形成的形狀。θx並無特別限定,得做成例如45°。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之凹凸形狀,如圖5所示,係自紙面上觀看時,左上右下之直線所排列的形狀。相鄰之2個凸部110T間的距離(圖6所示之110T1與110T2之間的距離Q1)可適當設定。在圖4及圖5中,111、112係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的端部。
凸部110T如圖6所示,得做成在剖面視角具有銳角狀之頂點110T1的山形狀。在圖6中,θ1係凸部之頂點的角度。θ1以小者為佳,但得做成例如10°~90°。在凸部之截面形狀中,內切於凸部之尖端部分之圓(中心為P1之圓)的半徑R1(參照Z1部分的放大圖)以小者為佳,得做成例如1 μm以下。半徑R1得藉由例如顯微鏡或雷射顯微鏡來量測。凸部110T之頂點形狀只要能夠於樹脂薄膜形成龜裂,亦可為帶圓弧之形狀或倒角形狀。藉由調整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之相鄰凸部間的距離Q1、凸部之頂點的角度θ1、前述半徑R1的大小,得控制剝離片之粒度分布。
剝離片之粒度分布的量測,得藉由Sysmex公司製之流動式粒度分布量測裝置來進行。
於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5之外側面形成有凹凸形狀。凹凸形狀如圖8所示,係沿相對於L2所示之方向傾斜了角度θy份量之方向延伸的凸部115T與凹部115D,在相對於凸部115T之形成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交互重複形成的形狀。θy並無特別限定,得做成例如45°。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5之凹凸形狀,如圖8所示,係自紙面上觀看時,右上左下之直線所排列的形狀。相鄰之2個凸部115T間的距離(圖9所示之115T1與115T2之間的距離Q2)可適當設定。在圖7及圖8中,116、117係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5的端部。
凸部115T如圖9所示,得做成在剖面視角具有銳角狀之頂點115T1的山形狀。在圖9中,θ2係凸部115T之頂點的角度。θ2以小者為佳,但得做成例如10°~90°。圖9之Z2部分之放大圖所示之R2係內切於凸部之尖端部分之圓(中心為P2之圓)的半徑。半徑R2以小者為佳,得做成例如1 μm以下。半徑R2得藉由例如顯微鏡或雷射顯微鏡來量測。凸部115T之頂點形狀只要能夠於樹脂薄膜形成龜裂,亦可為圓角形狀或倒角形狀。藉由調整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5之相鄰凸部間的距離Q2、凸部之頂點的角度θ2、前述半徑R2的大小,得控制剝離片之粒度分布。
作為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115之材料及支撐部件120、125之材料,得採用具有即使將多層薄膜加壓亦不產生破損之強度並能夠形成凹凸結構的材料。作為此種材料之例,可列舉:碳鋼或不鏽鋼。並且,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115及支撐部件120、125就提高耐腐蝕性或強度、熱傳導率之目的等,亦可於表面具有1層或2層以上之多層的皮膜。作為此種皮膜並不特別受限,但可列舉例如:鎳、鎳磷、矽、銅等的鍍皮膜或藉由陶瓷熔射來形成之皮膜等。於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115亦可安裝有例如使用加熱器、熱介質、介電加熱、感應加熱等的加熱工具或對抗靜電用之除電裝置、接地等。
[3.2.在工序(2)所獲得之形成有龜裂的多層薄膜]
藉由進行工序(2),於多層薄膜10之樹脂薄膜11如圖10及圖11所示形成有龜裂10C。形成有龜裂10C之多層薄膜10將供至工序(3)。
龜裂10C之形狀反映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之凸部的形狀。舉例而言,在將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其展開形狀為圖5所示之形狀──以圖5之L1方向與多層薄膜之長邊方向呈平行的方式配置而加壓的情況下,可相對於多層薄膜10之長邊方向沿斜向方向形成龜裂。隨此之後,若將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5──其展開形狀為圖8所示之形狀──以圖8之L2方向與多層薄膜之長邊方向呈平行的方式配置而加壓,即得形成如圖10所示般之格子狀之龜裂10C。在圖10中,向右下方之直線狀之龜裂10C1係反映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之凸部的形狀者,向左下方之直線狀之龜裂10C2係反映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5之凸部的形狀者。
[4.工序(3)]
工序(3)係自基材薄膜剝離樹脂薄膜而獲得剝離片的工序。在本實施型態中,工序(3)包含對形成有龜裂之多層薄膜噴淋流體並將形成有龜裂之樹脂薄膜噴飛的工序(3A)、將經噴飛之樹脂薄膜回收的工序(3B),與粉碎所回收之樹脂薄膜的工序(3C)。
藉由以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加壓來形成有龜裂的樹脂薄膜,運送至剝離裝置130內。於剝離裝置130內設置有得噴射流體的噴嘴131。自噴嘴131噴射之流體的壓力,係設定成可將形成有龜裂之樹脂薄膜11自基材薄膜12噴飛之程度的高壓。並且,噴嘴131的設置方向係以藉由自噴嘴131噴射之流體朝向於後敘述之回收路徑132使樹脂薄膜11噴飛的方式設定。
作為對形成有龜裂之多層薄膜噴淋之流體,並無特別限定,但可列舉:空氣等氣體及水等液體。流體相對於基材薄膜12的噴射角度,得定於可剝離樹脂薄膜11之程度的角度。
藉由噴淋流體,經噴飛之樹脂薄膜11(剝離片11A)往設置於剝離裝置130之回收路徑132移動而被回收。此回收路徑132接續於未圖示之回收器,具有可將藉由自噴嘴131噴射之空氣的氣流送來的樹脂薄膜11引導至回收器的構造。作為此種回收器,得使用例如旋風型之分離器及各種濾器。
樹脂薄膜11剝離後之基材薄膜12,係藉由運送輥103運送至基材薄膜回收部105。基材薄膜回收部105係以可將基材薄膜12沿長條方向收捲成輥狀而回收的方式設置。在本實施型態中,基材薄膜回收部105具備用以將基材薄膜12收捲的捲芯,於此捲芯接續有作為得旋轉驅動該捲芯之驅動裝置的馬達(未圖示)。藉由此馬達,捲芯具有以期望之回收速度收捲基材薄膜12的結構。
所回收之樹脂薄膜的粉碎,通常使用粉碎機進行。作為粉碎機,可列舉例如:球磨機、珠磨機、輥磨機、棒磨機、石臼式粉碎機等。
藉由粉碎而獲得之樹脂薄膜的剝離片之平均粒徑,在獲得裝飾性上,以1 μm以上為佳,並且,在獲得薄膜的成形性或印刷適性上,以500 μm以下為佳,以100 μm以下為較佳。
藉由本實施型態之製造方法獲得之樹脂薄膜之剝離片之平均粒徑的量測,得藉由例如Sysmex公司製之流動式粒度分布量測裝置等影像處理式粒度分布量測裝置來進行。「平均粒徑」為體積基準。
[5.樹脂薄膜之剝離片的用途]
藉由於上已述之製造方法製造之樹脂薄膜的剝離片,可作為顏料應用於塗料。此塗料包含分散介質與分散於此分散介質之樹脂薄膜的剝離片(顏料)。以下將以樹脂薄膜的剝離片作為顏料應用者稱為樹脂薄膜顏料。
藉由將包含樹脂薄膜顏料之塗料塗布於物品並使之乾燥,可將包含樹脂薄膜顏料之層體形成於物品之表面。具有包含樹脂薄膜顏料之層體的物品,可運用樹脂薄膜顏料所具有之特性,使用於各種用途。舉例而言,在樹脂薄膜為膽固醇樹脂層的情況下,包含由此樹脂薄膜所製造之樹脂薄膜顏料之層體,與樹脂薄膜自身相同,具有圓偏光分離功能。因此,藉由使用「使用由膽固醇樹脂層而成之樹脂薄膜所製造」的塗料,可於物品之表面輕易形成具有圓偏光分離功能之膜。
作為包含樹脂薄膜顏料之層體的適用對象,可列舉例如:偽造防止物品、保全(security)物品、裝飾性物品等。
作為偽造防止物品,可列舉例如:真實性識別用的標籤、貼紙、顯示媒介等。
作為保全物品,可列舉例如:消費券、提貨券、票券、證明書、保全卡等認證媒介等。
作為裝飾性物品,列舉例如:裝飾品、文具、家具、汽車(內外裝)、家電、個人電腦(PC)、化妝品包裝等。
其中,在樹脂薄膜顏料具有圓偏光分離功能的情況下,以應用於真實性識別用的顯示媒介為佳。
[6.本實施型態之作用、效果]
根據本實施型態,樹脂薄膜由於係在形成龜裂後自基材薄膜剝離,故能夠較在將樹脂薄膜自基材薄膜剝離之後粉碎該已剝離之樹脂薄膜,還易於製造樹脂薄膜的剝離片。並且,根據本實施型態,由於將多層薄膜以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加壓而於樹脂薄膜形成龜裂,故可將龜裂做成具規則性的形狀者,能夠將所獲得之剝離片之粒度分布做成較「將多層薄膜彎折而形成龜裂」還銳利者。其結果,根據本實施型態,能夠提供有效率製造粒度分布較以往者還銳利之剝離片的製造方法。
再者,在本實施型態,由於包含對形成有龜裂之多層薄膜噴淋流體並將形成有龜裂之樹脂薄膜噴飛的工序(3A),與將經噴飛之樹脂薄膜回收的工序(3B),故可有效率製造且有效率回收樹脂薄膜的剝離片。
並且,根據本實施型態,由於包含粉碎所回收之樹脂薄膜的工序(3C),故可製造粒度分布更加銳利的剝離片。
[實施型態2:樹脂薄膜之剝離片之製造方法]
以下參照圖12~16,同時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型態2相關之樹脂薄膜之剝離片之製造方法。
本實施型態之製造方法,在工序(2)使用1種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這點及該部件之凹凸形狀與實施型態1相異。與實施型態1同樣的構造會附上相同的符號,省略重複的說明。
圖12係繪示在本實施型態之樹脂薄膜之剝離片之製造方法中使用之裝置的側視示意圖。此製造裝置係在本發明之製造方法的工序(1)~(3)之中實施工序(2)~(3)的裝置。圖13係繪示在本實施型態之製造方法中得使用之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的立體示意圖。圖14係繪示將圖13之部件以X3―X3線剖切並展開之狀態的俯視示意圖。圖15係圖14在Y3―Y3線上之局部剖面圖。圖16係繪示藉由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形成有龜裂之多層薄膜的俯視示意圖。圖17係繪示藉由圖13之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形成有龜裂之多層薄膜的俯視示意圖。
[本實施型態之製造方法的概要]
如圖12所示,在本實施型態中使用之樹脂薄膜之剝離片之製造裝置150具備:順出多層薄膜10的順出裝置101、加壓多層薄膜10以形成龜裂的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60、自多層薄膜10剝離樹脂薄膜的剝離裝置130,與回收樹脂薄膜經剝離之基材薄膜12的基材薄膜回收部105。
在本實施型態中使用之多層薄膜10,係如同圖2所示,具備基材薄膜12與形成於基材薄膜上的樹脂薄膜11。在圖12中,多層薄膜10在自順出裝置101順出而運送往剝離裝置130的時間點上,係以樹脂薄膜11側之面成為上側的方式運送。
自順出裝置101順出之多層薄膜10係沿A1方向運送,利用運送輥102運送至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60。所運送之多層薄膜10夾於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60與支撐部件170之間並受到加壓,藉此於樹脂薄膜11形成有龜裂(工序(2))。
形成有龜裂的多層薄膜10運送至剝離裝置130。在剝離裝置130中,對樹脂薄膜11形成有龜裂之部分自噴嘴131噴淋流體,將形成有龜裂之樹脂薄膜11(剝離片11A)噴飛(工序(3A))。經如此操作而噴飛之樹脂薄膜11(剝離片11A),會往回收路徑132移動而被回收(工序(3B))。所回收之樹脂薄膜11(剝離片11A)得因應所使用之用途而供至粉碎之工序(工序(3C))。
[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60及龜裂的形狀]
在本實施型態之工序(2)中使用之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60及支撐部件170係圓筒狀,能在多層薄膜10上旋轉移動。於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60之外側面如圖13所示形成有凹凸形狀。凹凸形狀如圖14所示,係沿L3所示之方向延伸的凸部160T與凹部160D,在相對於L3所示之方向垂直之方向上交互重複形成的形狀。相鄰之2個凸部160T間的距離(圖15所示之160T1與160T2之間的距離Q3)可適當設定。在圖13及圖14中,161、162係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60的端部。
凸部160T如圖15所示,得做成在剖面視角具有銳角狀之頂點160T1的山形狀。在圖15中,θ3係凸部160T之頂點的角度。θ3以小者為佳,但得做成例如10°~90°。圖15之Z3部分之放大圖所示之R3係內切於凸部之尖端部分之圓(中心為P3之圓)的半徑。半徑R3以小者為佳,得做成例如1 μm以下。半徑R3得藉由例如顯微鏡或雷射顯微鏡來量測。凸部160T之頂點形狀只要能夠於樹脂薄膜形成龜裂,亦可為圓角形狀或倒角形狀。藉由調整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60之相鄰凸部間的距離Q3、凸部之頂點的角度θ3、前述半徑R3的大小,得控制剝離片之粒度分布。
作為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60之材料及支撐部件170之材料,可列舉與在實施型態1中使用之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115同樣之材料。
藉由進行工序(2),於多層薄膜10之樹脂薄膜11形成之龜裂10C的形狀反映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60之凸部的形狀。舉例而言,在將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60──其展開形狀為圖14所示之形狀──以圖14之L3方向與多層薄膜之長邊方向呈平行的方式配置而加壓的情況下,可如圖16所示,形成平行於多層薄膜10之長邊方向(圖示上下方向)的龜裂。並且,若在將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60──其展開形狀為圖14所示之形狀──以圖14之L3方向與多層薄膜之長邊方向呈平行的方式配置而加壓之後,將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60以L3方向與多層薄膜之幅寬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而加壓,即得形成如圖17所示般之格子狀之龜裂10C。
[本實施型態之作用、效果]
在本實施型態中,亦如同實施型態1,樹脂薄膜係於形成龜裂之後自基材薄膜剝離,將多層薄膜以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加壓,而於樹脂薄膜形成龜裂,故亦能提供有效率製造粒度分布較以往者還銳利的剝離片之製造方法。
[其他實施型態]
(1)在上述實施型態中,揭示包含:對形成有龜裂之多層薄膜噴淋流體並將形成有龜裂之樹脂薄膜噴飛的工序(3A)、將經噴飛之樹脂薄膜回收的工序(3B),及粉碎所回收之樹脂薄膜的工序(3C)之例,但不含此些工序的製造方法亦為本發明所包含。舉例而言,即使不進行粉碎所回收之樹脂薄膜的工序(3C),在本發明中仍將多層薄膜以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加壓而於樹脂薄膜形成龜裂,故可將龜裂做成具規則性的形狀者,可獲得粒度分布銳利的剝離片。
(2)在上述實施型態中,揭示形成沿長邊方向延伸之直線狀之龜裂、格子狀之龜裂作為龜裂之形狀的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但龜裂形狀並不受限於此。舉例而言,亦可為如圖18所示般之點狀的龜裂10C。龜裂之形狀係反映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的凹凸形狀,故在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中,藉由凸部做成散布之態樣,得形成如圖18所示般之龜裂。
(3)在上述實施型態中,揭示使用圓筒狀的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115、160之例,但亦可使用以下變形例所示的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代替該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115、160。
(變形例1)
圖19係繪示在變形例1中使用之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的立體示意圖。變形例1之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210為橢圓筒狀。配置於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210之夾住多層薄膜10之相反側的支撐部件220亦為橢圓筒狀。在使用本例之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210的情況下,可藉由將多層薄膜10夾在該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210與支撐部件220之間並加壓,於樹脂薄膜形成龜裂。
(變形例2)
圖20係繪示在變形例2中使用之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的立體示意圖。變形例2之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310整體為板狀。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310之與多層薄膜10接觸之側之面(圖示下側面)係凹凸形狀,相反側之面(圖示上側面)係扁平面。配置於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310之夾住多層薄膜10之相反側的支撐部件320係平板狀。在使用本例之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310的情況下,可藉由將多層薄膜10夾在該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310與支撐部件320之間並加壓,於樹脂薄膜形成龜裂。
『實施例』
以下揭示實施例以具體說明本發明。惟本發明並非受限於以下所示之實施例者。
在以下說明中,表示量之「%」及「份」,除非另有註記,否則為重量基準。並且,以下所說明之操作,除非另有註記,否則在常溫及常壓的條件下進行。
[試劑的說明]
在以下實施例中使用之試劑係如以下內容。
作為光聚合性液晶性化合物1,使用具有下述結構的化合物。
『化3』 光聚合性液晶性化合物1
作為光聚合性液晶性化合物2,使用具有下述結構的化合物。
『化4』 光聚合性液晶性化合物2
作為光聚合性非液晶性化合物,使用具有下述結構的化合物。
『化5』 光聚合性非液晶性化合物
作為掌性劑,使用BASF公司製之「LC756」。
作為光聚合起始劑,使用Ciba Japan公司製之「Irgacure OXEO2」。
作為界面活性劑,使用NEOS公司製之「FTERGENT 209F」。
[評價方法]
[評價方法的說明]
(自基材薄膜之樹脂薄膜之剝離強度的量測方法)
準備玻璃板(大小:25 mm幅寬×長度100 mm,厚度2 mm)。並且,將黏合薄片(日東電工製之「LUCIACS CS9621T」,厚度25 μm)切成與此玻璃板相同尺寸。此黏合薄片係依序具備作為保護薄膜之剝離襯料、黏合劑層及剝離襯料之3層結構的薄膜。
剝離黏合薄片之一剝離襯料,使黏合劑層之表面露出。將此露出之黏合劑層之表面,使用荷重1 Kg的軋輥貼合至玻璃板。
剝離黏合薄片之另一剝離襯料,使黏合劑層之表面露出。將此露出之黏合劑層之表面,使用荷重1 Kg的軋輥,與具備基材薄膜及樹脂薄膜之多層薄膜之樹脂薄膜側的面貼合。之後,切除自多層薄膜的玻璃超出的部分。藉此,獲得依序具備玻璃板、黏合劑層、樹脂薄膜及基材薄膜的樣本。
將前述樣本夾在拉伸試驗機(IMADA製之「MX-500N-L550-E」)的治具而固定。將此樣本之基材薄膜遵循JIS K6854-1沿90°方向(亦即,玻璃板之表面的法線方向)拉伸,藉此自樹脂薄膜剝下基材薄膜,量測其剝離強度。量測時,作為荷重單元,使用最大荷重5 N者。並且,量測時的拉伸速度定為20 mm/分鐘。
(樹脂薄膜之剝離片之粒度分布的量測方法)
使用Sysmex公司製之流動式粒度分布量測裝置(FPIA-3000)量測在各例中獲得之樹脂薄膜之剝離片的粒度分布,透過以下基準進行評價。
[樹脂薄膜之粒度分布的評價基準]
比較藉由各例獲得之剝離片的粒度分布與藉由比較例1獲得之剝離片的粒度分布,透過以下判定基準予以評價。 「良」:粒度分布較比較例1之剝離片的粒度分布還銳利。 「不良」:粒度分布較比較例1之剝離片的粒度分布還不銳利,或與比較例1之剝離片的粒度分布同等。
[實施例1]
(1-1.光固化性液晶組成物的製備)
以表1所示之比率混合光聚合性液晶性化合物1、光聚合性非液晶性化合物、掌性劑、光聚合起始劑、界面活性劑及環戊酮,製備光固化性液晶組成物。
(1-2.長條之多層薄膜的製造)
準備面內之折射率為各向同性且為長條狀的聚對酞酸乙二酯薄膜(東洋紡公司製之「PET薄膜A4100」;厚度100 μm)作為基材薄膜。將此基材薄膜安裝於薄膜運送裝置的順出部,在將該基材薄膜沿長條方向運送的同時進行以下操作。首先,沿與運送方向平行之長條方向施以摩擦處理。其次,於已施以摩擦處理的面,使用模塗機塗布在(1-1)中製備好的液晶組成物。藉此,於基材薄膜的單面,形成未固化狀態的液晶組成物膜。
對所獲得之液晶組成物膜在100℃施以定向處理5分鐘,對於該膜重複2次由利用0.1 mJ/cm2 ~45 mJ/cm2 之微弱之紫外線的照射處理,與繼而在100℃下1分鐘的加熱處理而成之程序。之後,對液晶組成物膜,在氮氣環境下照射800 mJ/cm2 之紫外線,使液晶組成物膜完全固化。藉此,於長條狀之基材薄膜的單面,獲得具備表1所示之厚度之樹脂薄膜的多層薄膜。對於所獲得之多層薄膜,以於上已述之方法,量測樹脂薄膜自基材薄膜之剝離強度。
(1-3.樹脂薄膜之剝離片的製造)
準備圖1所示之具備順出裝置101、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及115、剝離裝置130的裝置100。剝離裝置130具備得對藉由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及115加壓後之多層薄膜噴射空氣的噴嘴131。
於順出裝置101將樹脂薄膜11配置於上側,安裝在(1-2)製造之多層薄膜10,送出多層薄膜10,以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與支撐部件120自上下方向夾住多層薄膜10並加壓後,再以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5與支撐部件125自上下方向夾住多層薄膜10並加壓。使用凸部之尖端部的半徑R1及R2分別為0.9 μm、凸部間的距離Q1及Q2分別為100 μm、θx及θy分別為45°者作為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115。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115所致之加壓壓力的大小,皆設定為30 MPa。
藉由以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加壓,於多層薄膜10之樹脂薄膜11側之面,形成有相對於多層薄膜10之幅寬方向傾斜45°之直線狀之龜裂。之後藉由進一步以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5加壓,沿相對於藉由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形成之直線狀之龜裂垂直的方向形成有直線狀之龜裂,其結果,形成有格子狀之龜裂(參照圖10)。該格子狀之龜裂係多個四邊形規則排列的形狀。於加壓後之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115之凹部幾乎未嵌有樹脂薄膜。
其次,將多層薄膜10運送直至噴嘴131,自噴嘴131噴淋空氣。來自噴嘴131之空氣的噴射壓力定為0.5 MPa。藉由對多層薄膜10噴淋空氣,形成有龜裂之樹脂薄膜11會剝離,可獲得剝離片11A。
將所獲得之樹脂薄膜11的剝離片11A藉由回收器(3M公司製之全聚丙烯製濾器)回收,藉由上述方法量測粒度分布並評價。
[實施例2]
除了在實施例1之(1-3)中,使用凸部之尖端部的半徑R1及R2分別為0.9 μm、凸部間的距離Q1及Q2分別為50 μm、θx及θy分別為45°者作為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115,以及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115所致之加壓壓力的大小,皆設定為50 MPa以外,進行與實施例1相同的操作,製造剝離片,量測所獲得之剝離片之粒度分布並進行評價。
在本例中亦如同實施例1,以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加壓之後,藉由以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5加壓,於多層薄膜10之樹脂薄膜11側之面形成有如圖10所示之格子狀之龜裂。該格子狀之龜裂係多個四邊形規則排列的形狀。在本例中,於加壓後之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115之凹部幾乎未嵌有樹脂薄膜。
[實施例3]
除了在實施例1之(1-3)中將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115所致之加壓壓力的大小設定成120 MPa以外,進行與實施例1相同的操作,製造剝離片,量測所獲得之剝離片的粒度分布並進行評價。
在本例中亦如同實施例1,以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加壓之後,藉由以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5加壓,於多層薄膜10之樹脂薄膜11側之面形成有如圖10所示之格子狀之龜裂。該格子狀之龜裂係多個四邊形規則排列的形狀。於加壓後之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115之凹部的一部分雖確認嵌有樹脂薄膜,但無礙於形成龜裂。
[實施例4]
(4-1.光固化性液晶組成物的製備)
以表1所示之比率混合光聚合性液晶性化合物2、光聚合性非液晶性化合物、掌性劑、光聚合起始劑、界面活性劑及環戊酮,製備光固化性液晶組成物。
(4-2.長條狀之多層薄膜的製造)
除了在實施例1之(1-2)中使用在上述(4-1)中製備的光固化性液晶組成物代替在實施例1之(1-1)中製備的液晶組成物,及將樹脂薄膜的膜厚做成5.2 μm以外,進行與實施例1之(1-2)相同的操作,獲得長條狀之多層薄膜。對於所獲得之多層薄膜,以於上已述之方法,量測自基材薄膜之樹脂薄膜的剝離強度。
(4-3.樹脂薄膜之剝離片的製造)
除了在實施例1之(1-3)中使用在(4-2)中製造的多層薄膜代替在(1-2)中製造的多層薄膜,及將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115所致之加壓壓力的大小設定成70 MPa以外,進行與實施例1相同的操作,製造剝離片,量測所獲得之剝離片的粒度分布並進行評價。
在本例中亦如同實施例1,以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加壓之後,藉由以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5加壓,於多層薄膜10之樹脂薄膜11側之面形成有如圖10所示之格子狀之龜裂。該格子狀之龜裂係多個四邊形規則排列的形狀。於加壓後之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0、115之凹部幾乎未嵌有樹脂薄膜。
[比較例1]
使用在實施例1之(1-2)中製造的多層薄膜,使用圖21所示之製造裝置,藉由以下方法製造樹脂薄膜之剝離片。所獲得之剝離片作為用以評價實施例之剝離片之粒度的對比對象。
(樹脂薄膜之剝離片的製造)
圖21係繪示在比較例1中使用之剝離片之製造裝置的側視示意圖。如圖21所示,準備具備薄膜送出部420、剝離部430及薄膜回收部440的製造裝置400。剝離部430具備:具有設置成銳角之角部分435的棒434及設置在角部分435之鄰近下游之得噴射空氣的噴嘴436。此時,棒434之角部分435的角度設定成以角度θ(60°)折返多層薄膜10。角部分呈R=0.2 mm~0.3 mm的倒角結構。
於薄膜送出部420,在棒434之角部分435上以使樹脂薄膜11較基材薄膜12還外側而折返多層薄膜10之方向上,安裝多層薄膜10。然後,在藉由薄膜回收部440對於多層薄膜10沿運送方向賦予張力的狀態下,自薄膜送出部420將多層薄膜10送出。此時,對多層薄膜10賦予之張力的大小設定成80 N/m。並且,自噴嘴436使空氣以壓力0.5 MPa噴射。
多層薄膜10在棒434之角部分435上折返,形成多處龜裂。之後,藉由自噴嘴436噴射之空氣形成有龜裂的樹脂薄膜11剝離而噴飛,獲得剝離片11A。量測所獲得之剝離片的粒度分布。
前述實施例及比較例的評價結果揭示於下述表1。
『表1』 表1
[結果]
如表1所揭示,根據實施例1~4,可有效率製造粒度分布銳利的剝離片。
10‧‧‧多層薄膜 10C‧‧‧龜裂 11‧‧‧樹脂薄膜 11A‧‧‧剝離片 12‧‧‧基材薄膜 100、150‧‧‧樹脂薄膜之剝離片之製造裝置 101‧‧‧順出裝置 102、103‧‧‧運送輥 105‧‧‧基材薄膜回收部 110、115、160、210、310‧‧‧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 110D、115D、160D‧‧‧凹部 110T、115T、160T‧‧‧凸部 110T1、110T2、115T1、115T2、160T1、160T2‧‧‧凸部的頂點 111、112、116、117、161、162‧‧‧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的端部 120、125、170、220、320‧‧‧支撐部件 130‧‧‧剝離裝置 131‧‧‧噴嘴 132‧‧‧回收路徑
〈圖1〉係繪示在實施型態1之樹脂薄膜之剝離片之製造方法中使用之裝置的側視示意圖。 〈圖2〉係繪示在實施型態1之製造方法中使用之多層薄膜的剖面圖。 〈圖3〉係繪示在實施型態1之製造方法中得使用之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之一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4〉係繪示圖3所示之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5〉係繪示將圖4之部件以X1―X1線剖切並展開之狀態的俯視示意圖。 〈圖6〉係圖5在Y1―Y1線上之局部剖面圖。 〈圖7〉係繪示在實施型態1之製造方法中得使用之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115的立體示意圖。 〈圖8〉係繪示將圖7之部件以X2―X2線剖切並展開之狀態的俯視示意圖。 〈圖9〉係圖8在Y2―Y2線上之局部剖面圖。 〈圖10〉係繪示藉由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形成有龜裂之多層薄膜的俯視示意圖。 〈圖11〉係繪示藉由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形成有龜裂之多層薄膜的剖面示意圖。 〈圖12〉係繪示在實施型態2之樹脂薄膜之剝離片之製造方法中使用之裝置的側視示意圖。 〈圖13〉係繪示在實施型態2之製造方法中得使用之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14〉係繪示將圖13之部件以X3―X3線剖切並展開之狀態的俯視示意圖。 〈圖15〉係圖14在Y3―Y3線上之局部剖面圖。 〈圖16〉係繪示藉由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形成有龜裂之多層薄膜的俯視示意圖。 〈圖17〉係繪示藉由圖13之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形成有龜裂之多層薄膜的俯視示意圖。 〈圖18〉係繪示藉由在其他實施型態說明之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形成有龜裂之多層薄膜的俯視示意圖。 〈圖19〉係繪示變形例1之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20〉係繪示變形例2之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21〉係繪示在比較例1中使用之剝離片之製造裝置的側視示意圖。
10‧‧‧多層薄膜
11‧‧‧樹脂薄膜
11A‧‧‧剝離片
12‧‧‧基材薄膜
100‧‧‧樹脂薄膜之剝離片之製造裝置
101‧‧‧順出裝置
102、103‧‧‧運送輥
105‧‧‧基材薄膜回收部
110、115‧‧‧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
120、125‧‧‧支撐部件
130‧‧‧剝離裝置
131‧‧‧噴嘴
132‧‧‧回收路徑
A1‧‧‧方向

Claims (5)

  1. 一種樹脂薄膜之剝離片之製造方法,其包含:於基材薄膜上形成樹脂薄膜而獲得多層薄膜的工序(1);將前述多層薄膜以具有凹凸形狀之部件加壓而於前述樹脂薄膜形成格子狀之龜裂的工序(2);與自前述基材薄膜剝離前述樹脂薄膜而獲得剝離片的工序(3)。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樹脂薄膜之剝離片之製造方法,其中在加壓壓力100MPa以下進行前述工序(2)。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樹脂薄膜之剝離片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樹脂薄膜由光固化性液晶組成物的固化物而成。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樹脂薄膜之剝離片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樹脂薄膜係膽固醇樹脂層。
  5. 如請求項1至4之任一項所述之樹脂薄膜之剝離片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工序(3)包含:對前述樹脂薄膜形成有前述龜裂之部分噴淋流體,將形成有前述龜裂之前述樹脂薄膜噴飛的工序(3A);將經噴飛之樹脂薄膜回收的工序(3B);與粉碎所回收之樹脂薄膜的工序(3C)。
TW108111029A 2018-03-30 2019-03-28 樹脂薄膜之剝離片之製造方法 TWI8415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69667 2018-03-30
JP2018-069667 2018-03-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2258A TW201942258A (zh) 2019-11-01
TWI841556B true TWI841556B (zh) 2024-05-1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2250B (zh) 2011-01-05 2015-07-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2250B (zh) 2011-01-05 2015-07-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42714B2 (ja) 樹脂薄膜の剥離片の製造方法、樹脂薄膜顔料の製造方法、塗料、偽造防止物品、セキュリティ物品及び加飾性物品
US11975557B2 (en) Identification medium, authenticity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article
EP3330079B1 (en) Cholesteric resin laminate, production method, and use
JP2019124923A (ja) 偏光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7099519B2 (ja) 樹脂薄膜の剥離片の製造方法
JP7187764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WO2016002765A1 (ja) 識別媒体、識別媒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識別媒体の使用方法
WO2020261923A1 (ja) 表示媒体、真正性判定方法、及び表示媒体を含む物品
JP6800359B2 (ja) 積層体
JP6349699B2 (ja) 光学積層体および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2007114270A (ja)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WO2016098799A1 (ja) 転写用光反射シートおよび光学部材の製造方法
WO2021187099A1 (ja) 円偏光板及び光学積層体
CN105579873A (zh)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JP7272351B2 (ja) 樹脂薄膜の剥離片の製造方法
TWI841556B (zh) 樹脂薄膜之剝離片之製造方法
JP2009180830A (ja) 輝度向上フィルム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1699652B1 (ko) 광학 필름 재료, 광학 필름, 편광판의 제조 방법, 및 편광판
TWI840375B (zh) 辨識媒介、真實性判定方法及被辨識物品
WO2023189966A1 (ja) 識別媒体及び物品
JP2021152641A (ja) 円偏光板及び光学積層体
KR102030270B1 (ko) 유기 el 화상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JP2011112720A (ja) 反射型円偏光分離素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23189967A1 (ja) 識別媒体
JP7400224B2 (ja) 光学用転写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位相差板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