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9912B - 薄膜電晶體 - Google Patents

薄膜電晶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9912B
TWI839912B TW111140470A TW111140470A TWI839912B TW I839912 B TWI839912 B TW I839912B TW 111140470 A TW111140470 A TW 111140470A TW 111140470 A TW111140470 A TW 111140470A TW I839912 B TWI839912 B TW I83991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gate
lightly doped
gate insulating
insulat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404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418402A (zh
Inventor
張國瑞
陳文泰
江啟聖
廖昱筌
翁健森
孫銘偉
Original Assignee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US18/073,48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20240136420A1/en
Priority to CN202310143346.6A priority patent/CN1159543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99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9912B/zh
Publication of TW2024184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18402A/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種薄膜電晶體,包括基板、半導體層、閘極絕緣層、 閘極、源極以及汲極。半導體層位於基板之上。閘極絕緣層位於半導體層上。閘極位於閘極絕緣層之上,且重疊於半導體層。閘極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第一部分沿著閘極絕緣層的表面延伸,且直接接觸閘極絕緣層。第二部分分離於閘極絕緣層。以閘極絕緣層的表面為基準,第二部分的頂面高於第一部分的頂面。第三部分連接第一部分至第二部分。源極以及汲極電性連接至半導體層。

Description

薄膜電晶體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薄膜電晶體。
一般而言,電子裝置中都包含有許多的主動元件。舉例來說,顯示裝置中常包含有許多薄膜電晶體,且這些薄膜電晶體是利用在基板上沉積各種不同的薄膜(例如半導體、金屬、介電層等)來形成。在顯示裝置中,薄膜電晶體可以設置於畫素結構中,也可設置於驅動電路中。
隨著科技的進步,各種製程技術的臨界尺寸(Critical size)逐漸縮小。閘極與半導體層之間的間距越來越小,因此,閘極所產生的電場容易影響半導體層之間的載子,進而導致薄膜電晶體的效能變差。
本發明提供一種薄膜電晶體,能改善垂直電場所造成的漏電問題。
本發明的至少一實施例提供一種薄膜電晶體。薄膜電晶 體包括基板、半導體層、閘極絕緣層、閘極、源極以及汲極。半導體層位於基板之上。閘極絕緣層位於半導體層上。閘極位於閘極絕緣層之上,且重疊於半導體層。閘極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第一部分沿著閘極絕緣層的表面延伸,且直接接觸閘極絕緣層。第二部分分離於閘極絕緣層。以閘極絕緣層的表面為基準,第二部分的頂面高於第一部分的頂面。第三部分連接第一部分至第二部分。源極以及汲極電性連接至半導體層。
本發明的至少一實施例提供一種薄膜電晶體。薄膜電晶體包括基板、半導體層、閘極絕緣層、閘極、源極以及汲極。半導體層位於基板之上。閘極絕緣層位於半導體層上。閘極位於閘極絕緣層之上,且重疊於半導體層。第一部分的閘極直接接觸閘極絕緣層,且第二部分的閘極與閘極絕緣層之間具有真空空隙。源極以及汲極電性連接至半導體層。
100:基板
110:半導體層
110’:半導體圖案
112:源極區
114:第二輕摻雜區
115,115’:通道區
116:第一輕摻雜區
118:汲極區
120:閘絕緣層
130:閘極
130’:閘極圖案層
130”:閘極材料層
132:第一部分
132a,134a,136a:底面
132b,134b,136b:頂面
134:第三部分
136:第二部分
140:層間介電層
142,144,162,164,OP:開口
152:源極
154:汲極
160:保護層
GP:真空空隙
ND:法線方向
PR,PR’:光阻圖案層
SE,SE’:犧牲層
SE”:犧牲圖案層
T:厚度
TFT:薄膜電晶體
圖1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薄膜電晶體的剖面示意圖。
圖2A至圖2I是圖1的薄膜電晶體的製造方法的剖面示意圖。
圖1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薄膜電晶體TFT的 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1,薄膜電晶體TFT包括基板100、半導體層110、閘極絕緣層120、閘極130、源極152以及汲極154。在一些實施例中,薄膜電晶體TFT還包括層間介電層140以及保護層160。
基板100之材質可為玻璃、石英、有機聚合物或不透光/反射材料(例如:導電材料、金屬、晶圓、陶瓷或其他可適用的材料)或是其他可適用的材料。若使用導電材料或金屬時,則在基板100上覆蓋一層絕緣層(未繪示),以避免短路問題。
半導體層110位於基板100之上。在本實施例中,半導體層110直接形成於基板100上,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半導體層110與基板100之間還包括其他絕緣層及/或遮光層。
半導體層110為單層或多層結構,其材料包含非晶矽、多晶矽、微晶矽、單晶矽、有機半導體材料、氧化物半導體材料(例如:銦鋅氧化物、銦鎵鋅氧化物或是其他合適的材料、或上述材料之組合)或其他合適的材料或上述材料之組合。在本實施例中,以半導體層110為多晶矽為例。
半導體層110包括汲極區118、第一輕摻雜區116、通道區115、第二輕摻雜區114以及源極區112。第一輕摻雜區116以及第二輕摻雜區114分別連接通道區115的兩端。第一輕摻雜區116位於汲極區118與該通道區115之間,且第二輕摻雜區114位於源極區112與通道區115之間。
在本實施例中,在薄膜電晶體TFT為關閉(OFF)的狀態下,通道區115的電阻率大於第一輕摻雜區116以及第二輕摻雜區114的電阻率,且第一輕摻雜區116以及第二輕摻雜區114的電阻率大於汲極區118以及源極區112的電阻率。舉例來說,汲極區118以及源極區112經摻雜而具有低於第一輕摻雜區116以及第二輕摻雜區114的電阻率,且第一輕摻雜區116以及第二輕摻雜區114經摻雜而具有低於通道區115的電阻率。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輕摻雜區116、第二輕摻雜區114、汲極區118以及源極區112皆為N型半導體,且具有相同的摻子(Dopant),然而汲極區118以及源極區112的摻雜濃度大於第一輕摻雜區116以及第二輕摻雜區114的摻雜濃度。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輕摻雜區116的電阻率大於第二輕摻雜區114的電阻率。換句話說,第一輕摻雜區116的摻雜濃度小於第二輕摻雜區114的摻雜濃度。
閘極絕緣層120位於半導體層130上,且覆蓋半導體層130。在一些實施例中,閘極絕緣層120包括氧化矽、氮化矽、氮氧化矽、氧化鉿、氧化鋁等無機絕緣材料、有機絕緣材料或其他合適的有機或無機的高介電常數絕緣材料。
閘極130位於閘極絕緣層120之上,且在基板100的法線方向ND上重疊於半導體層110。在本實施例中,通道區115在法線方向ND上重疊於閘極130,而第一輕摻雜區116、第二輕摻雜區114、汲極區118以及源極區112則在法線方向ND上不重疊於閘極130。
在一些實施例中,閘極130為單層或多層結構,且其材料例如包括鉻、金、銀、銅、錫、鉛、鉿、鎢、鉬、釹、鈦、鉭、鋁、鋅、鎳等金屬、上述合金、上述金屬氧化物、上述金屬氮化物或上述之組合或其他導電材料。
在本實施例中,閘極130包括階梯結構。具體地說,閘極130包括第一部分132、第二部分136以及第三部分134,且第一部分132、第二部分136以及第三部分134共同組成階梯結構。第一部分132沿著閘極絕緣層120的表面延伸,且直接接觸閘極絕緣層120。具體地說,第一部分132的底面132a接觸閘極絕緣層120。
第二部分136分離於閘極絕緣層120。具體地說,第二部分136的底面136a與閘極絕緣層120分離,且第二部分136的底面136a與閘極絕緣層120之間具有真空空隙GP。在本實施例中,真空空隙GP中的壓力小於1大氣壓,且真空空隙GP中可以為低真空、中真空或高真空。在本實施例中,以閘極絕緣層120的表面為基準,第二部分136的頂面136b高於第一部分132的頂面132b。換句話說,第二部分136的頂面136b與閘極絕緣層120之間的距離大於第一部分132的頂面132b與閘極絕緣層120之間的距離。在本實施例中,汲極區118相較於源極區112更靠近第二部分136以及真空空隙GP。在一些實施例中,真空空隙GP的厚度T為20奈米至150奈米。
第三部分134的底面134a接觸閘極絕緣層120,且第三 部分134連接第一部分132至第二部分136。在本實施例中,第三部分134從閘極絕緣層120的表面往遠離閘極絕緣層120的方向延伸,使得連接第三部分134之第二部分136遠離閘極絕緣層120。第三部分134的頂面134b與第二部分136的頂面136b對齊。
基於前述設計,藉由使第二部分136遠離閘極絕緣層120,可以降低閘極130與汲極區118之間的垂直電場,進而改善半導體層110中之漏電流的問題。
層間介電層140位於閘極絕緣層120上,且覆蓋閘極130的第一部份132、第二部分136以及第三部分134。層間介電層140、閘極絕緣層120以及閘極130包圍真空空隙GP。更具體地說層間介電層140、閘極絕緣層120、第二部分136以及第三部分134包圍真空空隙GP。在一些實施例中,層間介電層140的材料包括氧化矽、氮化矽、氮氧化矽等無機絕緣材料、有機絕緣材料或其他合適的有機或無機的低介電常數絕緣材料。在本實施例中,層間介電層140不填入第二部分136與閘極絕緣層120之間。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部分層間介電層140填入第二部分136與閘極絕緣層120之間,使真空空隙GP的側壁往第三部分134的方向內縮。
源極152以及汲極154位於層間介電層140上,且電性連接至半導體層110。在本實施例中,源極152以及汲極154分別電性連接至源極區112以及汲極區118。第二部分136以及真空空隙GP相較於第一部分132更靠近汲極154。
在一些實施例中,源極152以及汲極154各自為單層或多層結構,且其材料例如包括鉻、金、銀、銅、錫、鉛、鉿、鎢、鉬、釹、鈦、鉭、鋁、鋅、鎳等金屬、上述合金、上述金屬氧化物、上述金屬氮化物或上述之組合或其他導電材料。
保護層160位於層間介電層140上,且至少部分覆蓋源極152以及汲極154。在本實施例中,保護層160具有暴露出源極152的開口162以及暴露出汲極154的開口164,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保護層160完全覆蓋源極152的頂面以及汲極154的頂面。在一些實施例中,保護層160的材料包括氧化矽、氮化矽、氮氧化矽等無機絕緣材料、有機絕緣材料或其他合適的有機或無機的低介電常數絕緣材料。
圖2A至圖21是圖1的薄膜電晶體TFT的製造方法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2A,形成半導體圖案110’於基板100上。形成閘絕緣層120於半導體圖案110’上。形成犧牲圖案層SE”於閘絕緣層120上。犧牲圖案層SE”具有重疊於半導體圖案110’的開口OP。在一些實施例中,犧牲圖案層SE”的材料包括銦錫氧化物、其他金屬氧化物或其他合適之無機、有機或金屬材質的犧牲層材料。
請參考圖2B,形成閘極材料層130”於犧牲圖案層SE”以及閘絕緣層120上,部分閘極材料層130”填入犧牲圖案層SE”的開口OP中。形成光阻圖案層PR’於閘極材料層130”上。光阻圖案層PR’重疊於部分犧牲圖案層SE”。部分犧牲圖案層SE”位 於光阻圖案層PR’與半導體圖案110’之間。
請參考圖2C,以光阻圖案層PR’為遮罩,蝕刻閘極材料層130”以及犧牲圖案層SE”,以形成閘極圖案層130’以及犧牲層SE’。在本實施例中,犧牲圖案層SE”可以用於保護閘絕緣層120,減少閘絕緣層120在前述蝕刻製程中所受到的損傷。在本實施例中,犧牲層SE’位於閘極圖案層130’與閘絕緣層120之間,且重疊於部分半導體圖案110’。閘極圖案層130’從閘絕緣層120的表面沿著犧牲層SE’的側面延伸至犧牲層SE’的頂面,使閘極圖案層130’具有階梯結構。
請參考圖2D,以光阻圖案層PR’、閘極圖案層130’以及犧牲層SE’為遮罩,對半導體圖案110’執行重摻雜製程(例如離子植入製程),以形成源極區112以及汲極區118。源極區112以及汲極區118之間的半導體圖案110’則被定義成通道區115’。
請參考圖2E,再次執行蝕刻製程,以移除部分光阻圖案層PR’、部分閘極圖案層130’以及部分犧牲層SE’,以形成光阻圖案層PR、閘極130以及犧牲層SE。閘極130包括第一部分132、第二部分136以及第三部分134,其中第三部分134接觸犧牲層SE的側壁,且第二部分136接觸犧牲層SE的頂面。
在本實施例中,光阻圖案層PR的側壁以及閘極130的側壁在蝕刻製程中內縮,使得部分通道區115’在法線方向ND上不重疊於光阻圖案層PR的側壁以及閘極130。
在本實施例中,部分犧牲層SE在前述蝕刻製程後被閘極 130以及光阻圖案層PR暴露出來。
請參考圖2F,以閘極130以及犧牲層SE為遮罩,對源極區112、汲極區118以及通道區115’執行輕摻雜製程(例如離子植入製程),以形成第一輕摻雜區116以及第二輕摻雜區114,並定義出位於第一輕摻雜區116以及第二輕摻雜區114之間的通道區115。在本實施例中,由於犧牲層SE在法線方向ND上重疊於第一輕摻雜區116,因此犧牲層SE會阻擋摻子進入第一輕摻雜區116,使第一輕摻雜區116的摻雜濃度小於第二輕摻雜區114的摻雜濃度。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輕摻雜區116的摻雜劑量為第二輕摻雜區114的摻雜劑量的三分之一倍到四分之三倍。
請參考圖2G,移除犧牲層SE。舉例來說,透過蝕刻製程移除犧牲層SE。
請參考圖2H,形成層間介電層140於閘極絕緣層120以及閘極130上。在本實施例中,在形成層間介電層140之後,執行圖案化製程以於層間介電層140以及閘極絕緣層120中形成暴露出源極區112的開口142以及暴露出汲極區118的開口144。
請參考圖2I,形成源極152以及汲極154於層間介電層140上,其中源極152填入開口142並接觸源極區112,且汲極154填入開口144並接觸汲極區118。
最後請回到圖1,形成保護層160於源極152以及汲極154上。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薄膜電晶體中,閘極的第二部分 分離於閘極絕緣層,藉此增加閘極與汲極區之間的垂直距離,進而改善垂直電場所造成之漏電流的問題。
100:基板
110:半導體層
112:源極區
114:第二輕摻雜區
115:通道區
116:第一輕摻雜區
118:汲極區
120:閘絕緣層
130:閘極
132:第一部分
132a,134a,136a:底面
132b,134b,136b:頂面
134:第三部分
136:第二部分
140:層間介電層
152:源極
154:汲極
160:保護層
162,164:開口
GP:真空空隙
ND:法線方向
T:厚度
TFT:薄膜電晶體

Claims (11)

  1. 一種薄膜電晶體,包括:一基板;一半導體層,位於該基板之上;一閘極絕緣層,位於該半導體層上;一閘極,位於該閘極絕緣層之上,且重疊於該半導體層,其中該閘極包括:一第一部分,沿著該閘極絕緣層的表面延伸,且直接接觸該閘極絕緣層;一第二部分,分離於該閘極絕緣層,其中以該閘極絕緣層的表面為基準,該第二部分的頂面高於該第一部分的頂面,其中該第二部分與該閘極絕緣層之間具有一真空空隙;一第三部分,連接該第一部分至該第二部分;一源極以及一汲極,電性連接至該半導體層;以及一層間介電層,覆蓋該第一部份、該第二部分以及該第三部分,且該源極以及該汲極位於該層間介電層上,其中該層間介電層、該閘極絕緣層以及該閘極包圍該真空空隙。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薄膜電晶體,其中該半導體層包括:一通道區,在該基板的一法線方向上重疊於該閘極;一第一輕摻雜區以及一第二輕摻雜區,分別連接該通道區的兩端;以及 一源極區以及一汲極區,其中該第一輕摻雜區位於該汲極區與該通道區之間,且該第二輕摻雜區位於該源極區與該通道區之間,其中該汲極區相較於該源極區更靠近該第二部分。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薄膜電晶體,其中該半導體層包括:一通道區,在該基板的一法線方向上重疊於該閘極;一第一輕摻雜區以及一第二輕摻雜區,分別連接該通道區的兩端;以及一源極區以及一汲極區,其中該第一輕摻雜區位於該汲極區與該通道區之間,且該第二輕摻雜區位於該源極區與該通道區之間,第一輕摻雜區的摻雜濃度小於該第二輕摻雜區的摻雜濃度。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薄膜電晶體,其中該第二部分相較於該第一部分更靠近該汲極。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薄膜電晶體,其中該第一部分、該第二部分以及該第三部分共同組成階梯結構。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薄膜電晶體,其中該第一部分的底面以及該第三部分的底面接觸該閘極絕緣層,且該第二部分的底面與該閘極絕緣層分離。
  7. 一種薄膜電晶體,包括:一基板;一半導體層,位於該基板之上;一閘極絕緣層,位於該半導體層上; 一閘極,位於該閘極絕緣層之上,且重疊於該半導體層,其中第一部分的該閘極直接接觸該閘極絕緣層,且第二部分的該閘極與該閘極絕緣層之間具有一真空空隙;一源極以及一汲極,電性連接至該半導體層;以及一層間介電層,覆蓋該閘極,且該源極以及該汲極位於該層間介電層上,其中該層間介電層、該閘極絕緣層以及該閘極包圍該真空空隙。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薄膜電晶體,其中該半導體層包括:一通道區,在在該基板的一法線方向上重疊於該閘極;一第一輕摻雜區以及一第二輕摻雜區,分別連接該通道區的兩端;以及一源極區以及一汲極區,其中該第一輕摻雜區位於該汲極區與該通道區之間,且該第二輕摻雜區位於該源極區與該通道區之間,其中該汲極區相較於該源極區更靠近該真空空隙。
  9. 如請求項7所述的薄膜電晶體,其中該半導體層包括:一通道區,在該基板的一法線方向上重疊於該閘極;一第一輕摻雜區以及一第二輕摻雜區,分別連接該通道區的兩端;以及一源極區以及一汲極區,其中該第一輕摻雜區位於該汲極區 與該通道區之間,且該第二輕摻雜區位於該源極區與該通道區之間,第一輕摻雜區的摻雜濃度小於該第二輕摻雜區的摻雜濃度。
  10. 如請求項7所述的薄膜電晶體,其中該第二部分的該閘極相較於該第一部分的該閘極更靠近該汲極。
  11. 如請求項7所述的薄膜電晶體,其中該閘極包括階梯結構。
TW111140470A 2022-10-24 2022-10-25 薄膜電晶體 TWI8399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8/073,484 US20240136420A1 (en) 2022-10-24 2022-12-01 Thin film transistor
CN202310143346.6A CN115954382A (zh) 2022-10-25 2023-02-21 薄膜晶体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39912B true TWI839912B (zh) 2024-04-21
TW202418402A TW202418402A (zh) 2024-05-0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327353A1 (en) 2008-01-29 2010-12-30 Atsushi Shoji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327353A1 (en) 2008-01-29 2010-12-30 Atsushi Shoji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29992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ransistor
CN108573956B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20230095169A1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panel
US11804496B2 (en) Transistor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8077065A1 (zh)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阵列基板、显示面板
CN111627933B (zh) 主动元件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TW201310150A (zh) 形成接觸窗的方法
TWI839912B (zh) 薄膜電晶體
TW202418402A (zh) 薄膜電晶體
CN108122824B (zh)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US20240136420A1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TWI422035B (zh) 半導體元件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TWI717820B (zh) 元件基板及其製造方法
US20230014890A1 (en) Active device substrate
TWI804302B (zh) 半導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I839009B (zh) 半導體裝置
US20230187559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US20230183858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230187484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0334869B1 (ko) 반도체 소자의 게이트 전극 형성방법
CN115050762A (zh)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5188827A (zh)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6344554A (zh) 半导体装置
CN115377211A (zh)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5000177A (zh) 阵列基板的制备方法及阵列基板、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