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7478B - 光學成像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設備 - Google Patents

光學成像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7478B
TWI807478B TW110142011A TW110142011A TWI807478B TW I807478 B TWI807478 B TW I807478B TW 110142011 A TW110142011 A TW 110142011A TW 110142011 A TW110142011 A TW 110142011A TW I807478 B TWI807478 B TW I80747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imaging system
optical imaging
optical
optical axi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20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19796A (zh
Inventor
周蔣云
陳忠君
楊雅筑
葉肇懿
麥宏全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大陸商業成光電(深圳)有限公司
大陸商業成光電(無錫)有限公司
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大陸商業成光電(深圳)有限公司, 大陸商業成光電(無錫)有限公司, 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197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97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74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747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our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6Panoramic objectives; So-called "sky lenses" including panoramic objectives hav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 Cameras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Photographic Or Optical Apparatuses (AREA)
  • Camera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揭露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設備,光學成像系統包含由物側至像側沿光軸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鏡、光欄、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紅外濾光片與第四透鏡,其中第一透鏡與第三透鏡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鏡具有負光焦度,且光學成像系統滿足-10<f3/f4<0、-5<f/f2<10以及-5<f/f4<0,其中f為光學成像系統之總有效焦距,f2為第二透鏡之有效焦距,f3為第三透鏡之有效焦距,f4為第四透鏡之有效焦距。紅外濾光片位於第三透鏡之像側面與第四透鏡之物側面之間,以抑制光線到紅外濾光片的入射角度在20度以內,進而減少入射光線之光譜的中心截止波長之偏移量。

Description

光學成像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設備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光學成像技術,且特別係關於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設備。
這幾年隨著國產手機的崛起,各大手機廠商掀起了一股手機廣角相機普及的熱潮。廣角鏡頭拍攝具有超大的取景範圍,拍攝不僅能增強畫面縱深感、空間感,更具有誇張的拉長放大的效果,給人感覺“近大遠小”的視覺衝擊。各種節日聚會,廣角相機拍照視野更廣,能拍攝多人合照。廣角鏡頭固然市場應用優勢大,但是隨著手機製作越來越輕薄,廣角鏡頭光學系統的設計和成像端之圖像感測器的尺寸受技術與工業水準的限制,當鏡頭的焦距縮短才能獲得大視場景象。短焦距的廣角鏡頭的光學設計成為目前工業鏡頭設計的熱點之一,然而短焦距的廣角鏡頭光學系統,隨著其後焦距的變短,入射到像面端的主光角(CRA)會變大。
由於手機攝像鏡頭的圖像感測器對人眼所不能看到的近紅外光產生較為敏感的反應,導致數位訊號處理器無法正確計算出顏色,會產生嚴重的偏色。所以一般光學系統在透鏡和感測器之間會加上紅外濾光片,此濾光片的作用是濾除非可見光紅外線感光波段,以降低雜訊提高可見光波段影像品質,規格一般為650奈米之波長附近的透過率為50%。現有技術之光學系統之紅外濾光片都是設置在光學系統的所有光學透鏡之後。光學薄膜的製作一般是按照光線的正入射角時設計的,因此入射角度改變會使膜層的光學性能隨之變化,入射角度變大,中心波長向短波長方向偏移,使光線透過率變低。也就是說,紅外濾光片具有光譜偏移特性,因此當光線經過紅外濾光片時隨著周邊大視場入射光角度的增大,其截止波長會發生漂移物理現象,0-35°角入射時偏移量將增加為50奈米左右。當主光角為35度時,中心和邊緣的截止波長差異導致邊緣紅光進入少,造成圖像中心發紅且邊緣發青的色彩陰影(color shading)現象。為解決這些問題,現有技術主要通過對濾光片進行鍍膜的方式,但是這種方式,一方面鍍膜會比較困難,工藝複雜,製作成本高,另一方面,無法完全解決光譜偏移的問題,還是會引起色差問題。
因此,本發明係在針對上述的困擾,提出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設備,以解決習知所產生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設備,其抑制光線到紅外濾光片的入射角度實質上在20度以內,進而減少入射光線之光譜的中心截止波長之偏移量,從而改善廣角鏡頭之光學系統的因紅外濾光片的截止光譜中心波長往短波長方向偏移,而引起的色彩陰影(color shading)等影像品質失真問題,而且也大大縮小了紅外濾光片之尺寸,無需採用複雜工藝製作,以降低製作成本。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包含由物側至像側沿光軸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鏡、光欄、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紅外濾光片與第四透鏡,其中第一透鏡與第三透鏡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鏡具有負光焦度,且光學成像系統滿足:-10<f3/f4<0;-5<f/f2<10;以及-5<f/f4<0,其中f為光學成像系統之總有效焦距,f2為第二透鏡之有效焦距,f3為第三透鏡之有效焦距,f4為第四透鏡之有效焦距。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第二透鏡具有正光焦度或負光焦度。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之物側面與像側面皆為非球面。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紅外濾光片之物側面與像側面為球面。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第一透鏡之物側面近光軸與圓周的位置均為凸面,第一透鏡之像側面近光軸與圓周的位置為凹面。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第二透鏡之物側面近光軸的位置為凸面,第二透鏡之像側面近光軸與圓周的位置均為凹面。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第三透鏡之物側面近光軸與圓周的位置均為凹面,第三透鏡之像側面近光軸與圓周的位置均為凸面。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第四透鏡之物側面近光軸的位置為凸面,第四透鏡之像側面近光軸的位置為凹面。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一種取像裝置包含光學成像系統與一感光元件,其中感光元件位於光學成像系統之像側。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一種電子設備包含取像裝置與一設備主體,其中取像裝置安裝於設備主體上。
基於上述,光學成像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設備將紅外濾光片位於第三透鏡之像側面與第四透鏡之物側面之間,以抑制光線到紅外濾光片的入射角度在20度以內,進而減少入射光線之光譜的中心截止波長之偏移量,從而改善廣角鏡頭之光學系統的因紅外濾光片的截止光譜中心波長往短波長方向偏移,而引起的色彩陰影等影像品質失真問題,而且也大大縮小了紅外濾光片之尺寸,無需採用複雜工藝製作,以降低製作成本。
茲為使 貴審查委員對本發明的結構特徵及所達成的功效更有進一步的瞭解與認識,謹佐以較佳的實施例圖及配合詳細的說明,說明如後:
本發明之實施例將藉由下文配合相關圖式進一步加以解說。盡可能的,於圖式與說明書中,相同標號係代表相同或相似構件。於圖式中,基於簡化與方便標示,形狀與厚度可能經過誇大表示。可以理解的是,未特別顯示於圖式中或描述於說明書中之元件,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技術者所知之形態。本領域之通常技術者可依據本發明之內容而進行多種之改變與修改。
當一個元件被稱為『在…上』時,它可泛指該元件直接在其他元件上,也可以是有其他元件存在於兩者之中。相反地,當一個元件被稱為『直接在』另一元件,它是不能有其他元件存在於兩者之中間。如本文所用,詞彙『及/或』包含了列出的關聯項目中的一個或多個的任何組合。
於下文中關於“一個實施例”或“一實施例”之描述係指關於至少一實施例內所相關連之一特定元件、結構或特徵。因此,於下文中多處所出現之“一個實施例”或 “一實施例”之多個描述並非針對同一實施例。再者,於一或多個實施例中之特定構件、結構與特徵可依照一適當方式而結合。
揭露特別以下述例子加以描述,這些例子僅係用以舉例說明而已,因為對於熟習此技藝者而言,在不脫離本揭示內容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揭示內容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在通篇說明書與申請專利範圍中,除非內容清楚指定,否則「一」以及「該」的意義包含這一類敘述包括「一或至少一」該元件或成分。此外,如本揭露所用,除非從特定上下文明顯可見將複數個排除在外,否則單數冠詞亦包括複數個元件或成分的敘述。而且,應用在此描述中與下述之全部申請專利範圍中時,除非內容清楚指定,否則「在其中」的意思可包含「在其中」與「在其上」。在通篇說明書與申請專利範圍所使用之用詞(terms),除有特別註明,通常具有每個用詞使用在此領域中、在此揭露之內容中與特殊內容中的平常意義。某些用以描述本揭露之用詞將於下或在此說明書的別處討論,以提供從業人員(practitioner)在有關本揭露之描述上額外的引導。在通篇說明書之任何地方之例子,包含在此所討論之任何用詞之例子的使用,僅係用以舉例說明,當然不限制本揭露或任何例示用詞之範圍與意義。同樣地,本揭露並不限於此說明書中所提出之各種實施例。
可了解如在此所使用的用詞「包含(comprising)」、「包含(including)」、「具有(having)」、「含有(containing)」、「包含(involving)」等等,為開放性的(open-ended),即意指包含但不限於。另外,本發明的任一實施例或申請專利範圍不須達成本發明所揭露之全部目的或優點或特點。此外,摘要部分和標題僅是用來輔助專利文件搜尋之用,並非用來限制發明作之申請專利範圍。
在此所使用的用詞「實質上(substantially)」、「大約(around)」、「約(about)」或「近乎(approximately)」應大體上意味在給定值或範圍的20%以內,較佳係在10%以內。此外,在此所提供之數量可為近似的,因此意味著若無特別陳述,可用詞「大約」、「約」或「近乎」加以表示。當一數量、濃度或其他數值或參數有指定的範圍、較佳範圍或表列出上下理想值之時,應視為特別揭露由任何上下限之數對或理想值所構成的所有範圍,不論該等範圍是否分別揭露。舉例而言,如揭露範圍某長度為X公分到Y公分,應視為揭露長度為H公分且H可為X到Y之間之任意實數。
以下將提出一種本發明之光學成像系統,其將紅外濾光片位於第三透鏡之像側面與第四透鏡之物側面之間,以抑制光線到紅外濾光片的入射角度在20度以內,進而減少入射光線之光譜的中心截止波長之偏移量,從而改善廣角鏡頭之光學系統的因紅外濾光片的截止光譜中心波長往短波長方向偏移,而引起的色彩陰影(color shading)等影像品質失真問題,而且也大大縮小了紅外濾光片之尺寸,無需採用複雜工藝製作,以降低製作成本。
第1圖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光學成像系統之結構示意圖。以下請參閱第1圖,以介紹光學成像系統100。光學成像系統100包含由物側至像側沿光軸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鏡L1、光欄S1、第二透鏡L2、第三透鏡L3、紅外濾光片L5與第四透鏡L4。光軸以虛線表示。光欄S1的主要是作為限制成像光線的寬度、位置和成像範圍的光孔。為了抑制光線到紅外濾光片L5的入射角度在20度以內,並達到廣角的取像目的,第一透鏡L1與第三透鏡L3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鏡L4具有負光焦度,因為正光焦度具有光線匯聚作用,負光焦度則具有光線發散作用。光學成像系統100滿足:-10<f3/f4<0;-5<f/f2<10;以及-5<f/f4<0,其中f為光學成像系統100之總有效焦距,第一透鏡L1之有效焦距以f1表示,f2為第二透鏡L2之有效焦距,f3為第三透鏡L3之有效焦距,f4為第四透鏡L4之有效焦距。此外,第二透鏡L2具有正光焦度或負光焦度,其可根據需求而設計。此光學成像系統100可應用於輕薄手機之短焦距寬視場(FOV)的廣角、超廣角相機模組、短焦距的超廣角監控攝像頭或光學模組。
第一透鏡L1、第二透鏡L2、第三透鏡L3與第四透鏡L4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其大面積且彎曲的特徵,可以讓足夠多的光線收斂聚焦到光學成像系統100之像側,並利用足夠多被匯聚的光訊號,使得影像的產生更加迅速。第一透鏡L1、第二透鏡L2、第三透鏡L3與第四透鏡L4均具圓周。第一透鏡L1可為塑膠材質,第一透鏡L1之物側面S2與像側面S3可皆為非球面。較佳地,第一透鏡L1之物側面S2近光軸與圓周的位置可均為凸面,能夠加強承擔光學成像系統100主要成像功能的第一透鏡L1的正光焦度,有利於模組小型化。第一透鏡L1之像側面S3近光軸與圓周的位置可為凹面。第一透鏡L1採用非球面透鏡,有利於匯聚光線與成像,可以容易製作成球面以外的形狀,以獲得更多的控制變數與良好成像效果,並利於矯正像差。第二透鏡L2可為塑膠材質,第二透鏡L2之物側面S4與像側面S5可皆為非球面。較佳地,第二透鏡L2之物側面S4近光軸的位置可為凸面,第二透鏡L2之像側面S5近光軸與圓周的位置可均為凹面。第二透鏡L2採用非球面透鏡,有利於匯聚光線與成像,可以容易製作成球面以外的形狀,以獲得更多的控制變數與良好成像效果,並利於矯正像差。第三透鏡L3可為塑膠材質,第三透鏡L3之物側面S6與像側面S7可皆為非球面。較佳地,第三透鏡L3之物側面S6近光軸與圓周的位置可為凹面,第三透鏡L3之像側面S7近光軸與圓周的位置可為凸面。第三透鏡L3可以有效減小系統場曲和畸變,提高成像品質。第三透鏡L3採用非球面透鏡,有利於匯聚光線與成像,可以容易製作成球面以外的形狀,以獲得更多的控制變數與良好成像效果,並利於矯正像差。第四透鏡L4可為塑膠材質,第四透鏡L4之物側面S10與像側面S11可皆為非球面。較佳地,第四透鏡L4之物側面S10近光軸的位置可為凸面,第四透鏡L4之像側面S11近光軸的位置可為凹面,以利於調節後焦距。第四透鏡L4之像側面S11面向成像面S12。第四透鏡L4之像側面S11設計成曲率半徑由凹變凸的變化趨勢是為了更好地修正離軸視場的像差,以抑制光線到成像面S12的入射角度,能更精準地匹配感光元件。紅外濾光片L5可為玻璃材質,紅外濾光片L5之物側面S8與像側面S9可皆為球面。紅外濾光片L5用以過濾掉可見光以外的其它波段的光,以降低雜訊提高可見光波段影像品質。
第2圖為本發明之入射角為20度之紅外濾光片之光譜中心截止波長曲線圖。如第1圖與第2圖所示,因為紅外濾光片L5位於第三透鏡L3之像側面S7與第四透鏡L4之物側面S10之間,加上條件-10<f3/f4<0、-5<f/f2<10以及-5<f/f4<0被滿足,故可抑制光線到紅外濾光片的入射角度實質上在20度以內,在入射光之波長為640奈米時的透過率實質上為50%,使中心截止波長之偏移量為10奈米左右,此相較現有技術於入射角實質上為35度時的中心截止波長之偏移量的50奈米有明顯變小,故能減少入射光線之光譜的中心截止波長之偏移量,從而改善廣角鏡頭之光學系統的因紅外濾光片的截止光譜中心波長往短波長方向偏移,而引起的色彩陰影等影像品質失真問題,而且也大大縮小了紅外濾光片L5之尺寸,以提升材料使用率。紅外濾光片L5無需採用複雜的鍍膜工藝,以降低製作成本。
第3(a)圖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不同色光在子午(Tangential)方向的場曲圖,第3(b)圖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不同色光在弧矢(Sagittal)方向的場曲圖,第4圖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不同色光之畸變圖。如第1圖、表一與表二所示,以下介紹光學成像系統100之第一實施例,其滿足表一與表二之條件。
透鏡規格參數
有效焦距=2.69毫米        光圈數(Fno)=1.9       鏡頭總長=4.05毫米
表面 編號 表面 名稱 表面 類型 曲率 半徑 厚度 材料 折射率 阿貝數
物面   球面 無限 無限      
S1 光欄 球面 無限 -0.003
S2 第一透鏡 非球面 1.688 0.405 塑膠 1.523 54.828
S3 非球面 3.031 0.325      
S4 第二透鏡 非球面 9.888 0.257 塑膠 1.642 22.408
S5 非球面 9.371 0.335      
S6 第三透鏡 非球面 -2.282 0.581 塑膠 1.553 68.797
S7 非球面 -1.159 0.050      
S8 紅外濾光片 球面 無限 0.2 玻璃 1.508 64.20
S9 球面 無限 0.050      
S10 第四透鏡 非球面 1.121 0.474 塑膠 1.534 56.228
S11 非球面 0.866 1.374      
成像面   球面 無限        
表一
非球面係數
面序號 S2 S3 S4 S5 S6 S7 S10 S11
K -13.734 -89.657 8.349 75.718 2.369 -2.037 -0.876 -1.133
A4 0.2564 0.2190 -0.0743 0.0635 0.3045 0.0275 -0.2773 -0.3299
A6 -0.2961 -0.5085 -0.1003 -0.2391 -0.5905 -0.5722 0.0870 0.2041
A8 0.2963 0.7581 -0.1837 0.2010 0.6631 1.1355 -0.0121 -0.1055
A10 -0.2114 -0.7175 0.3962 -0.0869 -0.0698 -1.2402 -2.4461E-03 0.0388
A12 0.0950 0.3400 -0.4210 -0.1603 -0.5301 0.7861 6.2039E-05 -9.3424E-03
A14 -0.0226 -0.0633 0.1591 0.1689 0.3443 -0.3139 4.6977E-04 1.2487E-03
A16 0.0000 0.0000 0.0000 -0.0439 -0.0420 0.0663 -7.8806E-05 -6.6908E-05
表二
在表二中,K為非球面圓錐係數,A4-A16分別為各表面之第4-16階非球面係數。如第3(a)圖、第3(b)圖與第4圖所示,分別代表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子午方向場曲圖、弧矢方向場曲圖和畸變曲線圖,其中實線代表波長為656奈米,平均長度的虛線代表波長為587奈米,長短線代表波長為486奈米。由第3(a)圖、第3(b)圖與第4圖可知,光學成像系統之第一實施例的像差控制在合理範圍內,以保證了成像品質。
第5(a)圖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不同色光在子午方向的場曲圖,第5(b)圖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不同色光在弧矢方向的場曲圖,第6圖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不同色光之畸變圖。如第1圖、表三與表四所示,以下介紹光學成像系統100之第二實施例,其滿足表三與表四之條件。
透鏡規格參數
有效焦距=2.40毫米     光圈數(Fno)=1.7      鏡頭總長=4.11毫米
表面 編號 表面 名稱 表面 類型 曲率 半徑 厚度 材料 折射率 阿貝數
物面 球面 無限 無限
S1 光欄 球面 無限 -0.368
S2 第一透鏡 非球面 1.941 0.223 塑膠 1.553 68.798
S3 非球面 3.966 0.524
S4 第二透鏡 非球面 4.792 0.841 塑膠 1.509 56.317
S5 非球面 10.027 0.372
S6 第三透鏡 非球面 -2.683 0.424 塑膠 1.523 59.766
S7 非球面 -1.144 0.050
S8 紅外濾光片 球面 無限 0.200 玻璃 1.508 64.20
S9 球面 無限 0.080
S10 第四透鏡 非球面 1.469 0.768 塑膠 1.509 56.317
S11 非球面 0.912 0.631
成像面 球面 無限
表三
非球面係數
面序號 S2 S3 S4 S5 S6 S7 S10 S11
K -13.734 -89.657 8.3485 75.718 -1.5061 -2.2318 -0.876 -1.1328
A4 0.2564 0.2190 -0.0743 0.0635 0.3452 0.0633 -0.2773 -0.3299
A6 -0.2961 -0.5085 -0.1003 -0.2391 -0.6171 -0.4513 0.0870 0.2041
A8 0.2963 0.7581 -0.1837 0.2010 0.6333 0.9466 -0.0121 -0.1055
A10 -0.2114 -0.7175 0.3962 -0.0869 -0.0984 -1.1473 -2.4461E-03 0.0388
A12 0.0950 0.3400 -0.4210 -0.1603 -0.4863 0.8219 6.2039E-05 -9.3424E-03
A14 -0.0226 -0.0633 0.1591 0.1689 0.4191 -0.3088 4.6977E-04 1.2487E-03
A16 0.0000 0.0000 0.0000 -0.0439 -0.1043 0.0471 -7.8806E-05 -6.6908E-05
表四
在表四中,K為非球面圓錐係數,A4-A16分別為各表面之第4-16階非球面係數。如第5(a)圖、第5(b)圖與第6圖所示,分別代表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子午方向場曲圖、弧矢方向場曲圖和畸變曲線圖,其中實線代表波長為656奈米,平均長度的虛線代表波長為587奈米,長短線代表波長為486奈米。由第5(a)圖、第5(b)圖與第6圖可知,光學成像系統之第二實施例的像差控制在合理範圍內,以保證了成像品質。
第7圖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取像裝置之結構示意圖。請參閱第7圖,以下介紹取像裝置200。此取像裝置200包含光學成像系統100與一感光元件20,其中感光元件20位於光學成像系統100之像側。感光元件20可以為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補式金氧半(CMOS)感測器。光學成像系統100已於前面敘述過了,於此不再贅述。
第8圖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電子設備之結構示意圖。請參閱第8圖,以下介紹電子設備300。電子設備300包含取像裝置200與一設備主體30,其中取像裝置200安裝於設備主體30上。電子設備300包含但不限於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數位相機、智能手環、智能手錶或智能眼鏡。
根據上述實施例,光學成像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設備將紅外濾光片位於第三透鏡之像側面與第四透鏡之物側面之間,以抑制光線到紅外濾光片的入射角度在20度以內,進而減少入射光線之光譜的中心截止波長之偏移量,從而改善廣角鏡頭之光學系統的因紅外濾光片的截止光譜中心波長往短波長方向偏移,而引起的色彩陰影等影像品質失真問題,而且也大大縮小了紅外濾光片之尺寸,無需採用複雜工藝製作,以降低製作成本。
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故舉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述之形狀、構造、特徵及精神所為之均等變化與修飾,均應包括於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0…光學成像系統 200…取像裝置 20…感光元件 300…電子設備 30…設備主體 L1…第一透鏡 L2…第二透鏡 L3…第三透鏡 L4…第四透鏡 L5…紅外濾光片 S1…光欄 S2、S4、S6、S8、S10…物側面 S3、S5、S7、S9、S11…像側面
第1圖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光學成像系統之結構示意圖。 第2圖為本發明之入射角為20度之紅外濾光片之光譜中心截止波長曲線圖。 第3(a)圖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不同色光在子午(Tangential)方向的場曲圖。 第3(b)圖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不同色光在弧矢(Sagittal)方向的場曲圖。 第4圖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不同色光之畸變圖。 第5(a)圖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不同色光在子午方向的場曲圖。 第5(b)圖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不同色光在弧矢方向的場曲圖。 第6圖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不同色光之畸變圖。 第7圖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取像裝置之結構示意圖。 第8圖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電子設備之結構示意圖。
100…光學成像系統 L1…第一透鏡 L2…第二透鏡 L3…第三透鏡 L4…第四透鏡 L5…紅外濾光片 S1…光欄 S2、S4、S6、S8、S10…物側面 S3、S5、S7、S9、S11…像側面

Claims (9)

  1. 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包含由物側至像側沿光軸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鏡、光欄、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紅外濾光片與第四透鏡,其中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三透鏡具有正光焦度,該第四透鏡具有負光焦度,且該光學成像系統滿足:-10<f3/f4<0;-5<f/f2<10;以及-5<f/f4<0,其中f為該光學成像系統之總有效焦距,f2為該第二透鏡之有效焦距,f3為該第三透鏡之有效焦距,f4為該第四透鏡之有效焦距,其中該第一透鏡之物側面近該光軸與圓周的位置均為凸面,該第一透鏡之像側面近該光軸與圓周的位置均為凹面;其中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之間呈無結構設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成像系統,其中該第二透鏡具有正光焦度或負光焦度。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成像系統,其中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之物側面與像側面皆為非球面。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成像系統,其中該紅外濾光片之物側面與像側面為球面。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成像系統,其中該第二透鏡之物側面近該光軸的位置為凸面,該第二透鏡之像側面近該光軸與圓周的位置均為凹面。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成像系統,其中該第三透鏡之物側面近該光軸與圓周的位置均為凹面,該第三透鏡之像側面近該光軸與圓周的位置均為凸面。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成像系統,其中該第四透鏡之物側面近 該光軸的位置為凸面,該第四透鏡之像側面近該光軸的位置為凹面。
  8. 一種取像裝置,包含:一請求項1至7任一項所述之光學成像系統;以及一感光元件,位於該光學成像系統之該像側。
  9. 一種電子設備,包含:一設備主體;以及一請求項8所述之取像裝置,安裝於該設備主體上。
TW110142011A 2021-11-04 2021-11-11 光學成像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設備 TWI8074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99636.7A CN113960758B (zh) 2021-11-04 2021-11-04 光学成像***、取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2111299636.7 2021-11-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9796A TW202319796A (zh) 2023-05-16
TWI807478B true TWI807478B (zh) 2023-07-01

Family

ID=79469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2011A TWI807478B (zh) 2021-11-04 2021-11-11 光學成像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設備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60758B (zh)
TW (1) TWI8074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4712B (zh) * 2022-03-25 2023-08-25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光学量测设备及其校正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43422A (en) * 2011-04-19 2012-11-01 Ability Entpr Co Ltd Zoom lens
US20200209598A1 (en) * 2018-12-27 2020-07-02 Tamron Co., Ltd. Optical system and imaging apparatus
CN112748511A (zh) * 2019-10-16 2021-05-04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取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53430B2 (ja) * 1992-01-30 1999-02-0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非球面フーリエ変換レンズ
KR100703469B1 (ko) * 2005-07-07 2007-04-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촬상용 광학계
JP4948232B2 (ja) * 2007-03-30 2012-06-0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撮影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4505765B2 (ja) * 2008-04-23 2010-07-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TWM347577U (en) * 2008-05-28 2008-12-21 E Pin Optical Industry Co Ltd Four lenses imaging pickup system
JP4887507B1 (ja) * 2011-01-31 2012-02-29 株式会社AAC Technologies Japan R&D Center 撮像レンズ
CN103995341B (zh) * 2013-02-18 2016-07-06 高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总成
US9864168B2 (en) * 2014-06-23 2018-01-09 Genius Electronic Optical Co., Ltd. Near-infrared lens for cameras in mobile devices
KR102388071B1 (ko) * 2019-08-01 2022-04-19 주식회사 제이투씨 렌즈 광학계
CN110531490B (zh) * 2019-08-16 2021-04-09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0596870A (zh) * 2019-09-17 2019-12-20 长春长光智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可见-红外双波段光学***
JP2022003379A (ja) * 2020-06-23 2022-01-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43422A (en) * 2011-04-19 2012-11-01 Ability Entpr Co Ltd Zoom lens
US20200209598A1 (en) * 2018-12-27 2020-07-02 Tamron Co., Ltd. Optical system and imaging apparatus
CN112748511A (zh) * 2019-10-16 2021-05-04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取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9796A (zh) 2023-05-16
CN113960758A (zh) 2022-01-21
CN113960758B (zh) 2023-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14812B (zh) 廣視角光學鏡組
TWI417596B (zh) 廣視角攝影鏡頭
TWI710793B (zh) 光學攝影系統及電子裝置
WO2020019705A1 (zh) 摄像镜头、摄像模组及终端
TWI582458B (zh) 成像光學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202115453A (zh) 取像用光學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WO2022052018A1 (zh) 光学***、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1007930A1 (zh) 一种近距离成像用微型成像镜头
TW202037957A (zh) 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11308667A (zh) 光学***、镜头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13391430A (zh) 光学***、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TWI807478B (zh) 光學成像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設備
WO2022061676A1 (zh) 光学镜头、取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WO2021087669A1 (zh) 光学***、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WO2023071480A1 (zh) 光学透镜***、取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166949B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智能终端
CN114509862B (zh) 光学***、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06959499A (zh) 光学镜头
WO2022160121A1 (zh) 光学成像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859508A (zh) 光学***、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3960757A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TW202232185A (zh) 光學成像系統、取像模組及電子裝置
CN112327457A (zh) 成像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TWI847785B (zh) 成像透鏡組及攝像模組
TWI783686B (zh) 攝像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