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1546B - 膜構造體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膜構造體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1546B
TWI791546B TW107123083A TW107123083A TWI791546B TW I791546 B TWI791546 B TW I791546B TW 107123083 A TW107123083 A TW 107123083A TW 107123083 A TW107123083 A TW 107123083A TW I791546 B TWI791546 B TW I79154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aforementioned
piezoelectric
piezoelectric film
form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30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07030A (zh
Inventor
木島健
濱田泰彰
本多祐二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Krystal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Krystal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Krystal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07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70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15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154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30/0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 H10N3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N30/87Electrodes or interconnections, e.g. leads or terminals
    • H10N30/877Conductive materials
    • H10N30/878Conductive materials the principal material being non-metallic, e.g. oxide or carbon bas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30/0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 H10N3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N30/85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active materials
    • H10N30/853Ceramic compositions
    • H10N30/8548Lead-based oxides
    • H10N30/8554Lead-zirconium titanate [PZT] bas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30/0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 H10N30/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10N30/06Forming electrodes or interconnections, e.g. leads or terminals
    • H10N30/067Forming single-layered electrodes of multilayered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par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30/0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 H10N30/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10N30/07Forming of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parts or bodies on an electrical element or another base
    • H10N30/074Forming of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parts or bodies on an electrical element or another base by depositing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layers, e.g. aerosol or screen print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30/0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 H10N30/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10N30/07Forming of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parts or bodies on an electrical element or another base
    • H10N30/074Forming of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parts or bodies on an electrical element or another base by depositing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layers, e.g. aerosol or screen printing
    • H10N30/076Forming of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parts or bodies on an electrical element or another base by depositing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layers, e.g. aerosol or screen printing by vapour phase de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30/0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 H10N30/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10N30/07Forming of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parts or bodies on an electrical element or another base
    • H10N30/074Forming of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parts or bodies on an electrical element or another base by depositing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layers, e.g. aerosol or screen printing
    • H10N30/077Forming of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parts or bodies on an electrical element or another base by depositing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layers, e.g. aerosol or screen printing by liquid phase deposition
    • H10N30/078Forming of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parts or bodies on an electrical element or another base by depositing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layers, e.g. aerosol or screen printing by liquid phase deposition by sol-gel de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30/0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 H10N30/5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having a stacked or multilaye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30/0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 H10N30/704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based on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films or coatings
    • H10N30/706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based on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films or 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underlying bases, e.g. substrates
    • H10N30/708Intermediate layers, e.g. barrier, adhesion or growth control buffer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30/0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 H10N3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N30/87Electrodes or interconnections, e.g. leads or terminals
    • H10N30/871Single-layered electrodes of multilayer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e.g. internal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30/0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 H10N3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N30/87Electrodes or interconnections, e.g. leads or terminals
    • H10N30/877Conductive mater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 Inorganic Compounds Of Heavy Metals (AREA)
  • Crystals, And After-Treatments Of Crystals (AREA)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 Compositions Of Oxide Ceramics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膜構造體(10),具有:包含由(100)面構成的上面(11a)的矽基板之基板(11),包含在上面(11a)上立方晶(100)配向的氧化鋯膜之配向膜(12),與包含在配向膜(12)上立方晶(100)配向的鉑膜之導電膜(13)。

Description

膜構造體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膜構造體及其製造方法。
作為具有基板、被形成於基板上的導電膜、被形成於導電膜上的壓電膜之膜構造體,已知有具有基板、被形成於基板上的含鉑之導電膜,及被形成於導電膜上的含鈦鋯酸鉛(PZT)的壓電膜之膜構造體。   於國際公開第2016/009698號公報(專利文獻1),揭示著於強介電體陶瓷,具備Pb(Zr1-A TiA )O3 膜、被形成於該Pb(Zr1-A TiA )O3 膜上的Pb(Zr1-x Tix )O3 膜,A及x滿足0≦A≦ 0.1及0.1<x<1之技術。   於日本特開2014-84494號公報(專利文獻2),揭示著於矽基板(Si)上預先依序層積YSZ(8%Y2 O3 +92%ZrO2 )、CeO2 、LaSrCoO3 之膜而形成的緩衝層上形成PZT(鈦鋯酸鉛)薄膜的技術。特別是在專利文獻2,揭示了LaSrCoO3 (LSCO)對其他膜旋轉45°晶格之技術。   於非專利文獻1,揭示了在矽基板上,形成依序被層積YSZ、CeO2 、La0.5 Sr0.5 CoO3 (LSCO)、SrRuO3 (SRO)的緩衝層,於該緩衝層上,被形成c軸配向之0.06Pb(Mn1/3 ,Nb2/3 )O3 -0.94Pb(Zr0.5 Ti0.5 )O3 (PMnN-PZT)磊晶(epitaxial )薄膜之技術。於非專利文獻1,揭示了PMnN-PZT之晶格在面內方向對矽旋轉45°之技術。   於非專利文獻2,揭示了使用氧化鎂單晶坩鍋藉由助熔劑(flux)法育成的PbTiO3 之相對介電常數在室溫下為150,為純粹的PbTiO3 單晶之相對介電常數的1.5倍之技術。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6/00969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4-84494號公報   [非專利文獻1]S. Yoshida et al.,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arge figure-of-merit epitaxial PMnN-PZT/Si transducer for piezoelectric MEMS sensors”, Sensors and Actuators A 239 (2016) 201-208   [非專利文獻2] 小舟正文、其他1人、「根據MgO單晶製坩鍋之PbTiO3 單晶之育成及評估」、窯業協會誌、1987年、第95卷、第11號、p.1053-1058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於含鈦鋯酸鉛的壓電膜,在壓電膜的結晶性等品質並非良好的場合,壓電膜的壓電特性會降低。另一方面,壓電膜的結晶性等品質良好的場合,壓電膜的壓電特性提升,而壓電膜的相對介電常數不會變小的話,例如在把該壓電膜作為壓力感測器使用的場合,會因為例如壓力感測器的容量變大等理由,而使壓力感測器的檢測感度降低,而有該壓力感測器的檢測電路的設計變得困難之虞。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前述之從前技術的問題點而完成之發明,目的在於提供於具有含鈦鋯酸鉛的壓電膜的膜構造體,可以使壓電膜的壓電特性提高,而且可以提高使用了該壓電膜的壓力感測器的檢測感度之膜構造體。 [供解決課題之手段]   於本說明書所揭示的創作之中,具有代表性者的概要內容簡單說明如下。   作為本發明之一態樣之膜構造體,具有:包含由(100)面構成的主面之矽基板、被形成於主面上,具有立方晶之結晶構造,且包含(100)配向的氧化鋯膜之第1膜。此外,該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具有被形成於第1膜上,具有立方晶的結晶構造,且包含(100)配向的鉑之第1導電膜。   此外,作為其他態樣,該膜構造體,具有被形成於第1導電膜上,具有正方晶的結晶構造,且包含(001)配向之第1鈦鋯酸鉛膜之第1壓電膜亦可。   此外,作為其他態樣,於根據使用了CuKα線之θ-2θ法得到的第1壓電膜之X線繞射圖案,當鈦鋯酸鉛之(004)面的繞射峰之繞射角度為2θ004 ,第1壓電膜的介質常數為εr 時,2θ004 滿足下列式(數式1),εr 滿足下列式(數式2)亦可;
Figure 02_image001
Figure 02_image003
。   此外,作為其他態樣,第1壓電膜的殘留分極值為Pr 時,Pr 滿足下列式(數式3)亦可。
Figure 02_image005
。   此外,作為其他態樣,該膜構造體,亦可為具有被形成於第1壓電膜上的第2導電膜,相對介電常數,係對第1導電膜與第2導電膜間施加具有1kHz的頻率的交流電壓而測定的。   此外,作為其他態樣,第1壓電膜,包含被形成於第1導電膜上,具有正方晶的結晶構造,且包含(001)配向之第2鈦鋯酸鉛膜之第2壓電膜,與被形成於第2壓電膜上的包含第3鈦鋯酸鉛膜之第3壓電膜亦可。第2壓電膜具有壓縮應力,第3壓電膜具有拉伸應力亦可。   此外,作為其他態樣,第2鈦鋯酸鉛膜,包含以下列一般式(化學式1)表示的由鈦鋯酸鉛所構成的第1複合氧化物,第3鈦鋯酸鉛膜,包含以下列一般式(化學式2)表示的鈦鋯酸鉛所構成的第2複合氧化物亦可。
Figure 02_image007
x滿足0.32≦x≦0.52,y滿足0.32≦y≦0.52亦可。   此外,作為其他態樣,具有被形成於第1導電膜上,以下列一般式(化學式3)表示,且包含以擬立方晶表示為(100)配向之第3複合氧化物的第2膜亦可。
Figure 02_image009
第1壓電膜在第1導電膜上中介著第2膜而形成,z滿足0≦z≦1亦可。   作為本發明之一態樣之膜構造體,具有:包含由(100)面構成的主面之矽基板、被形成於主面上,具有立方晶之結晶構造,且包含(100)配向的氧化鋯之第1膜。此外,該膜構造體,具有被形成於第1膜上,具有立方晶的結晶構造,且包含(100)配向之鉑的第1導電膜,與被形成於第1導電膜上,具有正方晶的結晶構造,且包含(001)配向之鈦鋯酸鉛的第1壓電膜。於根據使用了CuKα線之θ-2θ法得到的第1壓電膜之X線繞射圖案,當鈦鋯酸鉛之(004)面的繞射峰之繞射角度為2θ004 ,第1壓電膜的介質常數為εr 時,2θ004 滿足下列式(數式1),εr 滿足下列式(數式2)。
Figure 02_image011
Figure 02_image013
。   此外,作為其他態樣,第1壓電膜的殘留分極值為Pr 時,Pr 滿足下列式(數式3)亦可。
Figure 02_image015
。   此外,作為其他態樣,該膜構造體,亦可為具有被形成於第1壓電膜上的第2導電膜,相對介電常數,係對第1導電膜與第2導電膜間施加具有1kHz的頻率的交流電壓而測定的。   此外,作為其他態樣,第1壓電膜,包含含有由被形成於第1導電膜上的鈦鋯酸鉛所構成的第1複合氧化物之第2壓電膜,與含有被形成於第2壓電膜上的由鈦鋯酸鉛所構成的第2複合氧化物之第3壓電膜亦可。第2壓電膜具有壓縮應力,第3壓電膜具有拉伸應力亦可。   此外,作為其他態樣,亦可為第2壓電膜包含以下列一般式(化學式1)表示的第1複合氧化物,第3壓電膜包含以下列一般式(化學式2)表示的第2複合氧化物。
Figure 02_image017
x滿足0.32≦x≦0.52,y滿足0.32≦y≦0.52亦可。   此外,作為其他態樣,該膜構造體,具有被形成於第1導電膜上,以下列一般式(化學式3)表示,且包含以擬立方晶表示為(100)配向之第3複合氧化物的第2膜亦可。
Figure 02_image019
第1壓電膜在第1導電膜上中介著第2膜而形成,z滿足0≦z≦1亦可。   此外,作為其他態樣,第1膜,磊晶成長於主面上,第1導電膜,磊晶成長於第1膜上,第1壓電膜磊晶成長於第1導電膜上亦可。   作為本發明之一態樣之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具有:準備包含由(100)面構成的主面之矽基板的(a)步驟、於主面上,形成具有立方晶之結晶構造,且包含(100)配向的氧化鋯膜之第1膜的(b)步驟。此外,該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具有於第1膜上,形成具有立方晶的結晶構造,且包含(100)配向的鉑膜之第1導電膜的(c)步驟。   此外,作為其他態樣,該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具有於第1導電膜上,形成具有正方晶的結晶構造,且包含(001)配向之第1鈦鋯酸鉛膜之第1壓電膜的(d)步驟亦可。   此外,作為其他態樣,於根據使用了CuKα線之θ-2θ法得到的第1壓電膜之X線繞射圖案,當鈦鋯酸鉛之(004)面的繞射峰之繞射角度為2θ004 ,第1壓電膜的介質常數為εr 時,2θ004 滿足下列式(數式1),εr 滿足下列式(數式2)亦可;
Figure 02_image021
Figure 02_image023
。   此外,作為其他態樣,第1壓電膜的殘留分極值為Pr 時,Pr 滿足下列式(數式3)亦可。
Figure 02_image025
。   此外,作為其他態樣,該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亦可為具有於第1壓電膜上形成第2導電膜之(e)步驟,相對介電常數,係對第1導電膜與第2導電膜間施加具有1kHz的頻率的交流電壓而測定的。   此外,作為其他態樣,(d)步驟,亦可包含於第1導電膜上,形成具有正方晶的結晶構造,且包含(001)配向之第2鈦鋯酸鉛膜之第2壓電膜的(f)步驟,與於第2壓電膜上形成包含第3鈦鋯酸鉛膜之第3壓電膜的(g)步驟。在(f)步驟,形成具有壓縮應力的第2壓電膜,在(g)步驟,形成具有拉伸應力的第3壓電膜亦可。   此外,作為其他態樣,第2鈦鋯酸鉛膜,包含以下列一般式(化學式1)表示的由鈦鋯酸鉛所構成的第1複合氧化物,第3鈦鋯酸鉛膜,包含以下列一般式(化學式2)表示的鈦鋯酸鉛所構成的第2複合氧化物亦可。
Figure 02_image027
x滿足0.32≦x≦0.52,y滿足0.32≦y≦0.52亦可。   此外,作為其他態樣,亦可在(f)步驟,藉由濺鍍法形成第2壓電膜。(g)步驟,包含在第2壓電膜上,藉由塗布含有鉛、鋯、及鈦的第1溶液,形成包含第2複合氧化物的第1前軀體之第2膜的(g1)步驟、藉由熱處理第2膜,形成第3壓電膜的(g2)步驟亦可。   此外,作為其他態樣,在(f)步驟,亦可以425~475℃之溫度,且0.29nm/s以下之第1成膜速度,形成包含第1複合氧化物之第3膜,形成由被成膜的第3膜構成的第2壓電膜。   此外,作為其他態樣,(f)步驟,亦可包含以425~475℃之溫度,且0.29nm/s以下之第2成膜速度,形成包含第1複合氧化物之第4膜的(f1)步驟,以及於第4膜上,以425~475℃之溫度,且比第2成膜速度更小的第3成膜速度,形成包含第1複合氧化物的第5膜,形成由被成膜的第4膜及第5膜構成的第2壓電膜的(f2)步驟。   此外,作為其他態樣,(f)步驟,亦可包含:在(c)步驟之後,在真空室內藉由基板保持部保持矽基板的(f3)步驟、在(f3)步驟之後,在真空室內藉由濺鍍含有鈦鋯酸鉛的靶的表面而於第1導電膜上形成第2壓電膜的(f4)步驟。基板保持部,亦可藉由被安裝於真空室的支撐部來支撐,支撐部與基板保持部之間,或者真空室與支撐部之間,有第1絕緣性構件中介,在(f3)步驟,在矽基板的外周部與基板保持部接觸,且矽基板的中央部與基板保持部隔離的狀態下,保持矽基板。   此外,作為其他態樣,(f)步驟,亦可包含:在(c)步驟之後,在真空室內藉由基板保持部保持矽基板的(f5)步驟、在(f5)步驟之後,在真空室內藉由濺鍍含有鈦鋯酸鉛的靶的表面而於第1導電膜上使成膜材料附著形成第2壓電膜的(f6)步驟。亦可為在(f6)步驟,藉由被安裝於真空室的第1導電性構件所構成的防附著板,防止成膜材料附著於基板保持部,真空室與防附著板之間,有第2絕緣性構件中介,防附著板為電氣浮動狀態。亦可在(f5)步驟,在矽基板的外周部與基板保持部接觸,且矽基板的中央部與基板保持部隔離的狀態下,保持矽基板。   此外,作為其他態樣,該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亦可在(c)步驟之後,(d)步驟之前,於第1導電膜上,形成包含以下列一般式(化學式3)表示,且擬立方晶表示(100)配向之第3複合氧化物的第6膜之具有步驟。
Figure 02_image029
z滿足0≦z≦1亦可。   作為本發明之一態樣之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具有:準備包含由(100)面構成的主面之矽基板的(a)步驟、於主面上,形成具有立方晶之結晶構造,且包含(100)配向的氧化鋯之第1膜的(b)步驟此外,該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具有:於第1膜上,形成具有立方晶的結晶構造,且包含(100)配向之鉑的第1導電膜之(c)步驟,與於第1導電膜上,形成具有正方晶的結晶構造,且包含(001)配向之鈦鋯酸鉛的第1壓電膜之(d)步驟。於根據使用了CuKα線之θ-2θ法得到的第1壓電膜之X線繞射圖案,當鈦鋯酸鉛之(004)面的繞射峰之繞射角度為2θ004 ,第1壓電膜的介質常數為εr 時,2θ004 滿足下列式(數式1),εr 滿足下列式(數式2)。
Figure 02_image031
。   此外,作為其他態樣,第1壓電膜的殘留分極值為Pr 時,Pr 滿足下列式(數式3)亦可。
Figure 02_image033
。   此外,作為其他態樣,該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亦可為具有於第1壓電膜上形成第2導電膜之(e)步驟,相對介電常數,係對第1導電膜與第2導電膜間施加具有1kHz的頻率的交流電壓而測定的。   此外,作為其他態樣,(d)步驟,亦可包含:於第1導電膜上,形成包含由鈦鋯酸鉛所構成的第1複合氧化物之第2壓電膜的(f)步驟,以及於第2壓電膜上,形成包含由鈦鋯酸鉛所構成的第2複合氧化物之第3壓電膜之(g)步驟。在(f)步驟,形成具有壓縮應力之第2壓電膜,在(g)步驟,形成具有拉伸應力之第3壓電膜亦可。   此外,作為其他態樣,亦可在(f)步驟,形成包含以下列一般式(化學式1)表示的第1複合氧化物之第2壓電膜,在(g)步驟,形成包含以下列一般式(化學式2)表示的第2複合氧化物的第3壓電膜。
Figure 02_image035
x滿足0.32≦x≦0.52,y滿足0.32≦y≦0.52亦可。   此外,作為其他態樣,亦可在(f)步驟,藉由濺鍍法形成第2壓電膜。(g)步驟,包含在第2壓電膜上,藉由塗布含有鉛、鋯、及鈦的第1溶液,形成包含第2複合氧化物的第1前軀體之第2膜的(g1)步驟、藉由熱處理第2膜,形成第3壓電膜的(g2)步驟亦可。   此外,作為其他態樣,在(f)步驟,亦可以425~475℃之溫度,且0.29nm/s以下之第1成膜速度,形成包含第1複合氧化物之第3膜,形成由被成膜的第3膜構成的第2壓電膜。   此外,作為其他態樣,(f)步驟,亦可包含以425~475℃之溫度,且0.29nm/s以下之第2成膜速度,形成包含第1複合氧化物之第4膜的(f1)步驟,以及於第4膜上,以425~475℃之溫度,且比第2成膜速度更小的第3成膜速度,形成包含第1複合氧化物的第5膜,形成由被成膜的第4膜及第5膜構成的第2壓電膜的(f2)步驟。   此外,作為其他態樣,該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亦可在(c)步驟之後,(d)步驟之前,於第1導電膜上,形成包含以下列一般式(化學式3)表示,且擬立方晶表示(100)配向之第3複合氧化物的第6膜之具有步驟。
Figure 02_image037
z亦可為滿足0≦z≦1。   此外,作為其他態樣,亦可在(b)步驟,形成磊晶成長於主面上的第1膜,在(c)步驟,形成磊晶成長於第1膜上的第1導電膜,在(d)步驟,形成磊晶成長於第1導電膜上的第1壓電膜。   藉著適用本發明之一態樣,於具有含鈦鋯酸鉛的壓電膜的膜構造體,可以使壓電膜的壓電特性提高,而且可以提高使用了該壓電膜的壓力感測器的檢測感度。
以下,使用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型態。但本發明並不以下列說明為限,在不逸脫本發明的要旨及其範圍的情況下,可將其形態或者詳細內容加以種種變更,這對熟悉該項技藝者而言應屬容易理解的範圍。亦即,本發明之並不限定解釋為如下所示的實施型態的記載內容。   此外,圖式可使說明更為明確,與實施的態樣相比,各部分的寬幅、厚度、形狀等亦有模式表示的場合,其終究只是一例示而已,並非用於限定本發明之解釋。   此外,於本說明書與各圖式,關於已經圖示而與先前所述相同的要素會被賦予同一符號而適當省略詳細說明。   進而,於實施型態使用的圖式,亦有因應於圖式而省略供區別構造物之用而賦予的影線(網線)的情形。   又,於以下的實施型態,以A~B來顯示範圍的場合,在沒有特別說明的情況下,係指A以上B以下。 (實施型態) <膜構造體>   首先,說明本發明之一實施型態之實施的型態之膜構造體。圖1係實施型態之膜構造體之剖面圖。圖2係實施型態之膜構造體具有作為上部電極之導電膜的場合之膜構造體之剖面圖。圖3係由圖2所式的膜構造體除去基板及配向膜的場合膜構造體之剖面圖。圖4係實施型態之膜構造體之其他例之剖面圖。   如圖1所示,本實施型態之膜構造體10,具有基板11、配向膜12、導電膜13、膜14、壓電膜15。配向膜12,被形成於基板11上。導電膜13,被形成於配向膜12上。膜14,被形成於導電膜13上。壓電膜15,被形成於膜14上。   又,如圖2所示,本實施型態之膜構造體10,亦可具有導電膜18。導電膜18,被形成於壓電膜15上。此時,導電膜13,係作為下部電極之導電膜,導彈膜18,係作為上部電極之導電膜。此外,如圖3所示,本實施型態之膜構造體10,亦可不具有基板11(參照圖2)及配向膜12(參照圖2),而僅具有作為下部電極之導電膜13、膜14、壓電膜15、與作為上部電極之導電膜18。   此外,如圖4所示,本實施型態之膜構造體10,亦可僅具有基板11、配向膜12、導電膜13。這樣的場合,可以把膜構造體10作為供形成壓電膜15之用的電極基板來使用,可以在導電膜13上磊晶成長,且可容易形成具有良好壓電特性的壓電膜15。   基板11,係由矽(Si)單晶所構成的矽基板。作為矽基板之基板11,包含由(100)面構成的主面之上面11a。配向膜12,被形成於上面11a,具有立方晶之結晶構造,且包含(100)配向之氧化鋯。導電膜13,具有立方晶之結晶構造,且包含(100)配向之鉑。藉此,壓電膜15,在包含具有鈣鈦礦(perovskite)型構造的複合氧化物的場合,可以使壓電膜15,在基板11上,成為以正方晶表示之(001)配向或以擬立方晶表示之(100)配向。   在此,所謂配向膜12為(100)配向,是指具有立方晶的結晶構造之配向膜12的(100)面,係沿著矽基板之基板11的作為由(100)面構成的主面之上面11a,較佳為平行於矽基板之基板11的(100)面所構成的上面11a。此外,配向膜12之(100)面平行於基板11之(100)面所構成的上面11a,是指不僅是配向膜12的(100)面完全平行於基板11的上面11a的場合,也包含完全平行於基板11的上面11a的面與配向膜12的(100)面之夾角在20°以下的場合。此外,不僅配向膜12,其他層之膜的配向也是相同的。   或者是,作為配向膜12,替代由單層膜所構成的配向膜12,改為由層積膜構成的配向膜12被形成於基板11上亦可。   較佳為配向膜12,磊晶成長於基板11的上面11a上,導電膜13,磊晶成長於配向膜12上。藉此,壓電膜15,在包含具有鈣鈦礦(perovskite)型構造的複合氧化物的場合,可以使壓電膜15磊晶成長於導電膜13上。   膜14,以下列一般式(化學式4)表示,且包含以擬立方晶表示為(100)配向之複合氧化物。
Figure 02_image039
在此,z為滿足0≦z≦1。又,在以下,亦有把z滿足z=0時之Sr(Ti1-z Ruz )O3 亦即SrTiO3 稱為STO,z滿足0<z<1時之Sr(Ti1-z Ruz )O3 稱為STRO,z滿足z=1時之Sr(Ti1-z Ruz )O3 亦即SrRuO3 稱為SRO之情形。   SRO具有金屬導電性,STO具有半導性或絕緣性。因此,z越接近1,越提高膜14的導電性,可以把膜14作為包含導電膜13的下部電極的一部分使用。   此處,膜14是藉由濺鍍法形成的場合,z以滿足0≦z≦0.4為佳,以滿足0.05≦z≦0.2為更佳。z超過0.4的場合,前述一般式(化學式4)表示的複合氧化物變成粉,有無法充分固化之虞,要製造濺鍍靶會變得困難。   另一方面,膜14,例如藉由溶膠凝膠法等塗布法來形成的場合,即使z>0.4也可以容易形成。   以前述一般式(化學式4)表示,具有鈣鈦礦(perovskite)型構造的複合氧化物以擬立方晶表示為(100)配向,意味著如以下所述的場合。   首先,包含被排列為3次元的單位晶格,以一般式ABO3 表示的鈣鈦礦(perovskite)型構造的晶格,考慮單位晶格含有1個原子A,1個原子B及3個氧原子的場合。   這樣的場合,以擬立方晶表示之(100)配向,意味著該單位晶格具有立方晶的結晶構造,而且為(100)配向的場合。此時,把該單位晶格的1邊的長度作為晶格常數ac 。   另一方面,考慮以前述一般式(化學式4)表示,具有鈣鈦礦(perovskite)型構造的複合氧化物,具有斜方晶的結晶構造的場合。接著,考慮斜方晶的3個晶格常數之中的第1個晶格常數ao 約略等於擬立方晶的晶格常數ac 的21/2 倍,斜方晶的3個晶格常數之中的第2個晶格常數bo 約略等於擬立方晶的晶格常數ac 的2倍,斜方晶的3個晶格常數之中的第3個晶格常數co 約略等於擬立方晶的晶格常數ac 的21/2 倍的場合。又,在本案說明書,數值V1與數值V2約略相等,是指數值V1與數值V2之差的比,相對於數值V1與數值V2的平均而言在5%程度以下。   此時,以擬立方晶表示為(100)配向,意味著以斜方晶表示為(101)配向或(020)配向。   膜14,由於以前述一般式(化學式4)表示,滿足0≦z≦1,所以擬立方晶之晶格常數ac 滿足0.390nm≦ac ≦0.393nm,可以使膜14在導電膜13上以擬立方晶表示被(100)配向。   壓電膜15,中介著膜14被形成於導電膜13上,具有正方晶之結晶構造,而且包含作為(001)配向的複合氧化物之鈦鋯酸鉛(PZT)。或者是,包含於壓電膜15的鈦鋯酸鉛(PZT),包含具有正方晶的結晶構造的部分,與具有菱面體晶的結晶構造的部分的場合,壓電膜15中介著膜14被形成於導電膜13上,而且包含作為以擬立方晶表示為(100)配向的複合氧化物之鈦鋯酸鉛(PZT)亦可。   壓電膜15包含鈦鋯酸鉛(PZT),意味著壓電膜15包含以下列一般式(化學式5)表示的複合氧化物。
Figure 02_image041
u滿足0<u<1。   此外,壓電膜15,具有正方晶之結晶構造,而且在包含(001)配向的鈦鋯酸鉛(PZT)的場合,在本實施型態,於根據使用CuKα線的θ-2θ法之壓電膜15的X線繞射圖案,鈦鋯酸鉛的正方晶表示之(004)面的繞射峰的繞射角度為2θ004 時,2θ004 滿足下列式(數學式1)。
Figure 02_image043
藉此,鈦鋯酸鉛之正方晶表示之(004)面的間隔變長。或者是壓電膜15中之具有正方晶結晶構造,且(001)配向(c軸配向)之鈦鋯酸鉛的含有率,可以比具有正方晶之結晶構造,且(100)配向(a軸配向)之鈦鋯酸鉛的含有率還要大。亦即,包含於壓電膜15的複數晶粒之各個之分極方向可以排整齊,所以可提高壓電膜15的壓電特性。   另一方面,壓電膜15,包含擬立方晶表示(100)配向之鈦鋯酸鉛(PZT)的場合,可以考慮如下。   包含於壓電膜15的鈦鋯酸鉛,具有正方晶之結晶構造,正方晶的2個晶格常數為at 及ct ,at 及ct 滿足ct >at ,單位晶格考慮相互正交的3個邊的長度為at 、at 及ct 之直方體的場合。接著,考慮正方晶的晶格常數at 約略等於擬立方晶的晶格常數ac ,正方晶的晶格常數ct 約略等於擬立方晶的晶格常數ac 的場合。這樣的場合,鈦鋯酸鉛以擬立方晶表示成(100)配向,是指鈦鋯酸鉛在正方晶表示成(100)配向(a軸配向),或者(001)配向(c軸配向)。   另一方面,考慮包含於壓電膜15的PZT,具有菱面體晶的結晶構造,菱面體晶的晶格常數為ar 的場合。接著,考慮菱面體晶的晶格常數ar 約略等於擬立方晶的晶格常數ac 的場合。這樣的場合,PZT以擬立方晶表示成(100)配向,是指PZT在菱面體晶表示成(100)配向。   這樣的場合,在本實施型態,於根據使用CuKα線的θ-2θ法之壓電膜15的X線繞射圖案,鈦鋯酸鉛的擬立方晶表示之(400)面的繞射峰的繞射角度為2θ400 時,2θ400 滿足前述式(數學式1),成為滿足替代2θ004 而置換為2θ400 之式(2θ400 ≦96.5°)。接著,藉此,鈦鋯酸鉛之擬立方晶表示之(400)面的間隔變長。因此,壓電膜15中之具有正方晶結晶構造,且(001)配向之鈦鋯酸鉛的含有率,可以比壓電膜15中之具有正方晶之結晶構造,且(100)配向之鈦鋯酸鉛的含有率還要大。亦即,包含於壓電膜15的複數晶粒之各個之分極方向可以排整齊,所以可提高壓電膜15的壓電特性。   此外,在本實施型態,壓電膜15的相對介電常數為εr 時,εr 滿足下列式(數式2)。
Figure 02_image045
。   藉此,把膜構造體10,例如作為使用壓電效果的壓力感測器使用的場合,可以提高檢測感度,可以容易設計該壓力感測器之檢測電路。或者是,把膜構造體10,例如作為使用逆壓電效果的超音波振動件使用的場合,可以容易設計振盪電路。   於具有含鈦鋯酸鉛的壓電膜的膜構造體,由於例如膜密度小,或者鈦鋯酸鉛的含量少等理由,在壓電膜的結晶性等品質並非良好的場合,壓電膜的壓電特性會降低。另一方面於具有含鈦鋯酸鉛的壓電膜的膜構造體,由於例如膜密度大,或者鈦鋯酸鉛的含量多等理由,而使壓電膜的結晶性等品質良好的場合,壓電膜的壓電特性會提高,而壓電膜的相對介電常數不會小。   如此,於具有含鈦鋯酸鉛的壓電膜的膜構造體,使壓電膜的壓電特性提高時,會有壓電膜的相對介電常數不小的情形。接著,壓電膜的相對介電常數不會變小的話,例如在把該壓電膜作為壓力感測器使用的場合,會因為例如壓力感測器的容量變大等理由,而使壓力感測器的檢測感度降低,而有該壓力感測器的檢測電路的設計變得困難之虞。   在本實施型態之膜構造體10,2θ004 滿足前述式(數式1),且εr 滿足前述式(數式2)。藉由使2θ004 滿足前述式(數式1),於壓電膜15中,可以使其具有正方晶的結晶構造,且(001)配向的鈦鋯酸鉛的含有率變大,所以可提高壓電特性。此外,藉由εr 滿足前述式(數式2),使得相對介電常數變小,所以可增大壓力感測器的檢測感度。亦即,根據本實施型態之膜構造體10的話,可以提高壓電特性,而且可以提高使用了壓電效果的感測器的檢測感度。亦即,於具有含鈦鋯酸鉛的壓電膜的膜構造體,可以使壓電膜的壓電特性提高,而且可以提高使用了該壓電膜的壓練感測器的檢測感度。   如前述非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在PbTiO3 ,為單晶狀,包含配向性等的結晶性提高的話,相對介電常數變低。亦即,PZT也與PbTiO3 同樣,由於使包含薄膜的配向性的結晶性提高,而使得相對介電常數變低。亦即,膜構造體10之相對介電常數εr 低到450以下,顯示包含鈦鋯酸鉛的壓電膜之壓電膜15變成單晶狀。   適切者為,膜構造體10具有導電膜18的場合,導電膜13與導電膜18之間施加具有1kHz的頻率的交流電壓而測定的壓電膜15的相對介電常數為εr 時,壓電膜15的εr 滿足前述式(數式2)。藉由使在具有這樣的頻率的交流電壓下之相對介電常數變小,例如可以使檢測電路的時脈頻率提高,可以提高使用了膜構造體10的壓力感測器之回應速度。   膜構造體10具有導電膜18的場合,藉由導電膜13、導電膜15及導電膜18形成強介電質電容器CP1。接著,壓電膜15之εr ,根據對導電膜13與導電膜18之間施加具有1kHz的頻率的交流電壓時之強介電質電容器CP1的靜電電容而算出。   適切者為,壓電膜15的殘留分極值為Pr 時,Pr 滿足下列式(數式3)。
Figure 02_image047
。   殘留分極值,是成為也是強介電質之壓電體的強介電特性的指標之值,但一般而言,強介電特性優異的壓電膜,壓電特性也優異。亦即,藉由壓電膜15的Pr 滿足前述式(數式3),可以提高壓電膜15的強介電特性,所以壓電膜15的壓電特性也可以提高。   又,Pr 滿足Pr ≧40μC/cm2 較佳,滿足Pr ≧50μC/cm2 更佳,滿足Pr ≧55μC/cm2 又更佳。Pr 越大,越能提高壓電膜15的強介電特性,所以壓電膜15的壓電特性也可以更為提高。   膜構造體10具有導電膜18的場合,測定顯示使施加於導電膜13與導電膜18之間的電壓改變時之壓電膜15的分極變化之分極電壓遲滯曲線(參照後述的圖6)時,使被施加於導電膜13與導電膜18之間的電壓由0往正側增加再度回到0時的分極值,為壓電膜15的殘留分極值Pr 。此外,施加於導電膜13與導電膜18之間的電壓由0往負側減少再度回到0時之分極值,為壓電膜15的殘留分極值-Pr 。   亦即,測定顯示使施加於壓電膜15的電場改變時之壓電膜15的分極變化之分極電場遲滯曲線時,使被施加於壓電膜15的電壓由0往正側增加再度回到0時的分極,為壓電膜15的殘留分極值Pr 。此外,施加於壓電膜15的電場由0往負側減少再度回到0時之分極,為壓電膜15的殘留分極值-Pr 。   如圖2所示,膜構造體10具有導電膜18的場合,藉由導電膜13、導電膜15及導電膜18形成強介電質電容器CP1。這樣的場合,壓電膜15之Pr ,為強介電質電容器CP1的殘留分極值。   適切者為壓電膜15包含壓電膜16及壓電膜17。壓電膜16,包含由被形成於膜14上的鈦鋯酸鉛所構成的複合氧化物。壓電膜17,包含由被形成於壓電膜16上的鈦鋯酸鉛所構成的複合氧化物。壓電膜16具有壓縮應力,壓電膜17具有拉伸應力。   考慮壓電膜16具有拉伸應力,壓電膜17具有拉伸應力的場合。這樣的場合,膜構造體10,在以基板11的上面11a為主面時,容易以具有往下凸出的形狀的方式變成翹曲。因此,例如使用光蝕刻技術加工膜構造體10的場合之形狀精度會降低,使得加工膜構造體10而形成的壓電元件的特性也降低。   此外,考慮壓電膜16具有壓縮應力,壓電膜17具有壓縮應力的場合。這樣的場合,膜構造體10,在以基板11的上面11a為主面時,容易以具有往上凸出的形狀的方式變成翹曲。因此,例如使用光蝕刻技術加工膜構造體10的場合之形狀精度會降低,使得加工膜構造體10而形成的壓電元件的特性也降低。   另一方面,在本實施型態,壓電膜16具有壓縮應力,壓電膜17具有拉伸應力。藉此,與壓電膜16及壓電膜17之任一都具有拉伸應力的場合相比,可以減低膜構造體10翹曲之翹曲量,與壓電膜16及壓電膜17之任一都具有壓縮應力的場合相比,可以減低膜構造體10翹曲之翹曲量。因此,例如可以提高使用光蝕刻技術加工膜構造體10的場合之形狀精度,可以提高加工膜構造體10而形成的壓電元件的特性。   又,所謂壓電膜16具有壓縮應力,壓電膜17具有拉伸應力,是指例如在由膜構造體10依序除去壓電膜17及壓電膜16時,可以藉由在壓電膜17之除去前後,基板11從下為凸側變形為上為凸側,在壓電膜16之除去前後,基板11從上為凸側變形為下為凸側,而確認。   適切者為,壓電膜16包含以下列一般式(化學式6)表示的由鈦鋯酸鉛(PZT)構成的複合氧化物。
Figure 02_image049
在此,x滿足0.32≦x≦0.52。   其中,x滿足0.32≦x≦0.48的場合,包含於壓電膜16的PZT,原本該具有菱面體結晶的結晶構造之組成,主要藉由來自基板11的拘束力等,具有正方晶的結晶構造,而且容易成(001)配向。接著,含PZT的壓電膜16,磊晶成長於膜14上。又,x滿足0.48<x≦0.52的場合,包含於壓電膜16的PZT,原本就是具有正方晶的結晶構造之組成的緣故,具有正方晶的結晶構造,而且成(001)配向。接著,含PZT的壓電膜16,磊晶成長於膜14上。藉此,包含於壓電膜16的鈦鋯酸鉛之分極軸的方向可以約略垂直地配向於上面11a,所以可提高壓電膜16的壓電特性。   此外,適切者為,壓電膜17包含以下列一般式(化學式7)表示的由鈦鋯酸鉛(PZT)構成的複合氧化物。
Figure 02_image051
在此,y滿足0.32≦y≦0.52。   其中,y滿足0.32≦y≦0.48的場合,包含於壓電膜17的PZT,原本該具有菱面體結晶的結晶構造之組成,主要藉由來自基板11的拘束力等,具有正方晶的結晶構造,而且容易成(001)配向。接著,含PZT的壓電膜17,磊晶成長於壓電膜16上。又,y滿足0.48<y≦0.52的場合,包含於壓電膜17的PZT,原本就是具有正方晶的結晶構造之組成的緣故,具有正方晶的結晶構造,而且成(001)配向。接著,含PZT的壓電膜17,磊晶成長於壓電膜16上。藉此,包含於壓電膜17的鈦鋯酸鉛之分極軸的方向可以約略垂直地配向於上面11a,所以可提高壓電膜17的壓電特性。   如使用後述的圖13所說明的,具有壓縮應力的壓電膜16,例如可以藉由濺鍍法形成。此外,說明膜構造體的製造步驟時,如使用後述的圖1所說明的,具有拉伸應力的壓電膜17,例如可以藉由溶膠凝膠法等塗布法來形成。   圖5係模式顯示實施型態之膜構造體所包含的2個壓電膜的剖面構造之圖。圖5係藉由掃描型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觀察藉由劈開包含於圖1所示的實施型態之膜構造體10的基板11所形成的剖面,亦即破斷面之觀察影像之中,模式顯示壓電膜16及壓電膜17。   圖6係模式顯示實施型態之膜構造體所包含的壓電膜的分極之電場依存性之圖。圖6系模式顯示使包含於圖2所示的實施型態的膜構造體10的下部電極(導電膜13)與上部電極(導電膜18)之間的電場時的壓電膜15的分極的變化之分極電場遲滯(hysteresis)曲線之圖。   如圖5所示,藉由濺鍍法形成壓電膜16的場合,壓電膜16,包含從壓電膜16的下面至上面為止分別被一體地形成之複數晶粒16g。此外,在基板11的主面(圖1的上面11a)內互為相鄰的2個晶粒16g之間,不容易殘留空孔或空隙。因此,藉由集束離子束(Focused Ion Beam:FIB)法來加工而在壓電膜16形成供在SEM觀察之用的剖面的場合,該剖面容易看成是單一的剖面,晶粒16g難以被觀察到。   另一方面,藉由塗布法形成壓電膜17的場合,壓電膜17包含複數層在壓電膜17的厚度方向上相互層積之層的膜17f。作為各個複數之層的膜17f,包含由1層之膜17f的下面至上面為止分別一體地形成的複數晶粒17g。此外,在壓電膜17的厚度方向上互為相鄰的2層膜17f之間,會有空孔或空隙殘留。   如圖5所示,適切者為複數晶粒之各個具有自發分極。此自發分極,包含平行於壓電膜16的厚度方向的分極成分P1,包含於複數晶粒之各個所具有的自發分極之分極成分P1,彼此朝向相同方向。   這樣的場合,如圖6所示,於初期狀態,壓電膜15具有大的自發分極。因此,由電場為0的起點SP起使電場往正側增加再度回到0以後,使電場往負側減少再度回到0的終點EP的場合之顯示壓電膜15的分極的電場依存性之遲滯曲線,顯示由離開原點的點為起點SP之曲線。亦即,把本實施型態的膜構造體10作為壓電元件使用的場合,在使用前,沒有必要對壓電膜15實施分極處理。   這應該是如此般的壓電膜15於初期狀態具有大的自發分極,例如,在使用後述的圖7至圖9說明的作為RF濺鍍裝置之成膜裝置來形成壓電膜16時,電漿或者電子,不容易受到接地電位(零電位)的影響,容易在靶與基板之間安定封入的緣故。   包含於基板11的矽的晶格常數、包含於配向膜12的ZrO2 的晶格常數、包含於導電膜13的Pt的晶格常數、包含於膜14的SRO的晶格常數、及包含於壓電膜15的PZT的晶格常數顯示於表1。
Figure 02_image053
如表1所示,Si的晶格常數為0.543nm、ZrO2 的晶格常數為0.511nm、相對於Si的晶格常數之ZrO2 的晶格常數的不整合為6.1%相對較小,所以相對於Si的晶格常數之ZrO2 的晶格常數的整合性是好的。因此,可以使包含ZrO2 的配向膜12,在包含矽單晶的基板11之(100)面構成的作為主面之上面11a上磊晶成長。亦即,可以使包含ZrO2 的配向膜12,在包含矽單晶的基板11之(100)面上,以立方晶的結晶構造成(100)配向,可以提高配向膜12的結晶性。   配向膜12,具有立方晶之結晶構造,且包含(100)配向之氧化鋯膜。   另一方面,如表1所示,也可能是ZrO2 的晶格常數為0.511nm、Pt的晶格常數為0.392nm、Pt在平面內旋轉45°的話,對角線的長度成為0.554nm,相對於ZrO2 的晶格常數之該對角線長度的不整合為8.1%相對較小的緣故,而可以使包含Pt的導電膜13,在包含ZrO2 的配向膜12的(100)面上磊晶成長。例如,在前述專利文獻2及前述非專利文獻1,報告了不是Pt膜而由具有與Pt的晶格常數相同程度的晶格常數(0.381nm)的LSCO所構成的LSCO膜之面內之<100>方向,與矽基板的主面內之<110>方向成平行的方式配向著。   又,藉由調整形成ZrO2 時的條件,或者形成Pt時的條件,可以在Pt在平面內旋轉45°的狀態下,亦即於基板11的主面內,Pt的<100>方向沿著Si的<110>方向的狀態下,於在包含ZrO2 的配向膜12的(100)面上使包含Pt的導電膜13磊晶成長。   此外,如表1所示,Pt的晶格常數為0.392nm、SRO的晶格常數為0.390~0.393nm、相對於Pt的晶格常數之PZT的晶格常數的不整合為0.5%以下相對較小,所以相對於Pt的晶格常數之SRO的晶格常數的整合性是好的。因此,可以使包含SRO的膜14,在包含Pt的導電膜13之(100)面上磊晶成長。也就是說,可以使包含SRO的膜14,在包含Pt的導電膜13之(100)面上,以立方晶的結晶構造成(100)配向,可以提高膜14的結晶性。   膜14,具有擬立方晶之結晶構造,且為包含(100)配向之SRO膜者。   此外,如表1所示,SRO的晶格常數為0.390~0.393 nm、PZT的晶格常數為0.411nm、相對於SRO的晶格常數之PZT的晶格常數的不整合為4.5~5.2%相對較小,所以相對於SRO的晶格常數之PZT的晶格常數的整合性是好的。因此,可以使包含PZT的壓電膜15,在包含SRO的膜14之(100)面上磊晶成長。也就是說,可以使包含PZT的壓電膜15,在包含SRO的膜14之(100)面上,以正方晶顯示成(001)配向或擬立方晶的結晶構造成(100)配向,可以提高壓電膜15的結晶性。   壓電膜15,具有正方晶之結晶構造,而且為包含(001)配向的鈦鋯酸鉛膜者。   又,在膜14與壓電膜15之間,被形成包含鈦鋯酸鉛之膜亦可。該膜,以下列一般式(化學式8)表示,且包含以擬立方晶表示為(100)配向之複合氧化物亦可。
Figure 02_image055
此處,v滿足0≦v≦0.1。   藉此,可以使包含PZT的壓電膜15,在包含SRO的膜14之(100)面上,進而更容易地以正方晶顯示成(001)配向或擬立方晶的結晶構造成(100)配向,可以更容易提高壓電膜15的結晶性。 <成膜裝置>   其次,說明前述之可以使壓電膜的壓電特性提高,而且可以提高使用了該壓電膜的壓練感測器的檢測感度的膜構造體所包含的壓電膜15之中,供形成壓電膜16之成膜裝置。該成膜裝置,係藉由在真空室內濺鍍含有鈦鋯酸鉛的靶的表面而於基板的表面形成含有鈦鋯酸鉛之膜的濺鍍裝置。   又,在以下,說明適用於作為供形成壓電膜16的成膜裝置,藉由濺鍍在真空室內與基板的下面對向配置的靶的上面而在基板的下面形成膜之所謂的面朝下(face down)型濺鍍裝置之例。但是,供形成壓電膜16的成膜裝置,藉由濺鍍在真空室內與基板的上面對向配置的靶的下面而在基板的上面形成膜之所謂的面朝上(face up)型濺鍍裝置也可以適用。   圖7及圖8係模式顯示實施型態之成膜裝置之剖面圖。圖8係圖7的剖面圖之中擴大顯示基板保持部25及支撐部26附近。圖9係模式顯示實施型態之成膜裝置具有的基板保持部之平面圖。   如圖7所示,成膜裝置20,具有真空室21、真空排氣部22、氣體供給部23及24、基板保持部25、支撐部26、旋轉驅動部27、基板加熱部28、防附著板29、靶保持部31、電力供給部32。基板保持部25,保持基板SB。作為基板SB,例如可以使用在前述基板11上被形成配向膜12、導電膜13及膜14的膜構造體。   真空室21,被設置為可真空排氣。真空排氣部22,把真空室21真空排氣。氣體供給部23,對真空室21內供給例如氬(Ar)氣體等稀有氣體。氣體供給部24,對真空室21內供給例如氧(O2 )氣體或氮(N2 )氣體等原料氣體。   真空室21,例如包含底板部21a、側板部21b、頂板部21c。於側板部21b,被形成開口OP1,於開口OP1,被連接著把真空室21進行真空排氣的真空排氣部22。作為真空排氣部22,例如可以使用冷凍泵(cryo pump)。   在圖7所示之例,於頂板部21c,被設有開口OP2,真空室21,包含氣密地塞住開口OP2的蓋部21d。蓋部21d,例如包含側板部21e,與頂板部21f。被形成於真空室21內的空間,與藉由側板部21e與頂板部21f包圍的空間連通。於頂板部21f,設有開口OP3。又,雖省略圖示,於側板部21b,被形成供把基板SB搬入真空室21內之用的搬入口。   氣體供給部23,中介著流量控制器23a被連接於氣體供給管23b,由氣體供給部23供給的稀有氣體,以流量控制器23a調整流量,由氣體供給管23b往真空室21內供給。此外,氣體供給部24,中介著流量控制器24a被連接於氣體供給管24b,由氣體供給部24供給的原料氣體,以流量控制器24a調整流量,由氣體供給管24b往真空室21內供給。又,在圖7所示之例,圖示著氣體供給管23b與氣體供給管24b為同一的場合,但氣體供給管23b與氣體供給管24b亦可分別設置。   基板保持部25,在真空室21內保持基板SB。如圖7至圖9所示,基板保持部25,係在基板SB的外周部與基板保持部25接觸,而且在基板SB的中央部與基板保持部25隔離的狀態下,保持基板SB。   考慮基板保持部25例如於平面俯視與基板SB的下面全面重疊的場合,而且是基板保持部25例如與基板SB的下面全面接觸的場合。在這樣的場合,基板SB的中央部,不容易與基板保持部25為熱絕緣,容易受到來自基板保持部25的熱的影響。此外,基板SB的中央部容易受到基板保持部25的熱容量的影響,所以難以控制基板SB的中央部的溫度。因此,藉由基板加熱部28加熱基板SB時,基板SB的中央部之實際的溫度由目標溫度偏移掉等等理由,使得被成膜在基板SB表面的膜的結晶性等品質發生離散。   另一方面,在本實施型態,基板SB的外周部與基板保持部25接觸,但是基板SB的中央部與基板保持部25隔離。在這樣的場合,基板SB的中央部,容易與基板保持部25為熱絕緣,不容易受到來自基板保持部25的熱的影響。此外,基板SB的中央部不容易受到基板保持部25的熱容量的影響,所以容易控制基板SB的中央部的溫度。因此,藉由基板加熱部28加熱基板SB時,可以防止或者抑制基板SB的中央部之實際的溫度由目標溫度偏移掉,可以防止或者抑制被成膜在基板SB表面的膜的結晶性等品質發生離散。   如前所述,本實施型態之成膜裝置20,是藉由濺鍍在真空室21內與基板SB的下面對向配置的靶TG的上面而在基板SB的下面形成膜之所謂的面朝下(face down)型濺鍍裝置。這樣的場合,藉由基板保持部25例如於平面俯視不與基板SB的下面重疊,而可以在基板SB的下面的中央部形成膜。   基板保持部25的形狀沒有特別限定,基板保持部25,最好是包含:由絕緣性構件所構成,而且於平面俯視包圍基板SB的絕緣性包圍部25a,以及由絕緣性構件所構成,且平面俯視由絕緣包圍部25a朝向基板SB的中心側分別突出之複數突出部25b為較佳。亦即,基板保持部25,以具有所謂的五德形狀為較佳。此外,基板保持部25,以在基板SB的下面的外周部(外緣部)與複數突出部25b之各個的上面接觸的狀態下,保持基板SB為較佳。複數之突出部25b,藉由複數突出部25b保持的基板SB的重心,於平面俯視,以被配置在依序連結的複數突出部25b而形成的多角形的內部的方式,來進行配置為較佳。   在這樣的場合,在基板SB的中央部下,基板保持部25之任一部分都未被配置,所以基板SB的中央部,更容易與基板保持部25為熱絕緣,更不容易受到來自基板保持部25的熱的影響。此外,基板SB的中央部更不容易受到基板保持部25的熱容量的影響,所以更容易控制基板SB的中央部的溫度。因此,藉由基板加熱部28加熱基板SB時,可以更為防止或者抑制基板SB的中央部之實際的溫度由目標溫度偏移掉,可以更為防止或者抑制被成膜在基板SB表面的膜的結晶性等品質發生離散。   針對絕緣性包圍部25a的絕緣性構件,及複數突出部25b之各個絕緣性構件,雖沒有特別限定,但例如以使用溶融石英或合成石英等石英,或者氧化鋁(alumina)為較佳。其中,基板SB由矽基板構成的場合,從與基板SB接觸也不使基板SB汙染的觀點來看,複數突出部25b之各個絕緣性構件,由石英所構成為更佳。   此外,基板保持部25,進而由導電性構件所構成,包含包圍絕緣性包圍部25a的導電性包圍部25c亦可。於導電性包圍部25c的內緣部被形成階差部25d,藉由絕緣性包圍部25a的外緣部被保持於階差部25d,而形成基板保持部25亦可。   作為基板保持部25保持的基板SB,可以使用平面俯視具有圓形形狀的晶圓所構成的基板SB。此時,基板保持部25,在旋轉軸RA1通過基板SB的表面的中心CN1(參照圖9)的狀態下,可旋轉地保持基板SB。   又,可以使旋轉軸RA1延伸的方向,為與鉛直方向平行的方向。此時,被保持於基板保持部25的基板SB的表面,平行於水平面。   支撐部26,被安裝於真空室21,而且在真空室21內支撐基板保持部25。支撐部26,包含被安裝於真空室21,而且在真空室21內支撐基板保持部25之導電性構件(後述之導電性構件41及42)。支撐部26,以垂直於基板SB表面的旋轉軸RA1為中心,可與基板保持部25一體旋轉地設置。旋轉驅動部27,旋轉驅動支撐部26。   在圖7及圖8所示之例,支撐部26,作為導電性構件,包含被安裝於真空室21的導電性構件41、及被安裝於導電性構件41的導電性構件42。導電性構件41及42,以旋轉軸RA1為中心可與基板保持部25一體旋轉地設置。旋轉驅動部27,旋轉驅動導電性構件41及42。   導電性構件41,包含:具有圓筒形狀的基部41a、具有圓筒形狀,可與基部41a一體旋轉地設置,且具有比基部41a的直徑更小的直徑之軸部41b。此外,導電性構件41,具有環狀形狀,包含連接基部41a與軸部41b的接續部41c。基部41a、軸部41b及接續部41c被一體形成,基部41a、軸部41b及接續部41c例如由不銹鋼等金屬構成。   導電性構件41,以軸部41b由蓋部21d的開口OP3往上方突出的方式設置,由開口OP3往上方突出的軸部41b,例如藉由磁性流體密封件所構成的密封部CE1,氣密地安裝於開口OP3。此外,軸部41b,藉由密封部CE1,以能夠以垂直於基板SB表面的旋轉軸RA1為中心而旋轉地設置。因此,軸部41b,被安裝於蓋部21d亦即真空室21。此時,軸部41b,與真空室21導電連接。如前所述,真空室21例如由不銹鋼等金屬所構成,被接地。因此,導電性構件41也被接地。   旋轉驅動部27,例如包含馬達27a、皮帶27b與帶輪27c。軸部41b,透過帶輪27c及皮帶27b被連接於馬達27a的旋轉軸27d。藉著馬達27a的旋轉驅動力,透過皮帶27b及帶輪27c,被傳達到軸部41b,旋轉驅動部27以旋轉軸RA1為中心,旋轉驅動導電性構件41。   導電性構件42,包含:具有圓筒形狀的基部42a、具有圓筒形狀,可與基部42a一體旋轉地設置,且具有比基部42a的直徑更小的直徑之軸部42b。此外,導電性構件42,具有環狀形狀,包含連接基部42a與軸部42b的接續部42c。基部42a、軸部42b及接續部42c被一體形成,基部42a、軸部42b及接續部42c例如由不銹鋼等金屬構成。   基部42a,以基部42a的外周面與基部41a的內周面對向的方式,設為與基部41a同心。軸部42b,以軸部42b的外周面與軸部41b的內周面對向的方式,設為與軸部41b同心。接續部42c,藉由絕緣性構件51固定於接續部41c,藉此,導電性構件42,被設為可與導電性構件41一體旋轉。作為絕緣性構件51,例如可以使用由氧化鋁(alumina)構成的絕緣性構件。   基部42a,使用例如由導電性構建構成的螺絲43固定於基板保持部25。因此,基板保持部25具有導電性包圍部25c的場合,亦即具有導電性的場合,導電性包圍部25c亦即基板保持部25的電位,等於基部42a亦即導電性構件42的電位。或者是,基板保持部25不具有導電性包圍部25c的場合,亦即不具有導電性的場合,基板保持部25之與螺絲43接觸的部分的電位,等於基部42a亦即導電性構件42的電位。   此外,如前所述,導電性構件42,藉由使用例如由導電性構件構成的螺絲43固定於基板保持部25,被安裝於真空室21的導電性構件41,成為中介著絕緣性構件51、導電性構件42以及螺絲43,支撐基板保持部25。此時,成為絕緣性構件51中介在導電性構件41與基板保持部25之間。   此外,導電性構件42,成為透過螺絲43支撐基板保持部25。此時,成為絕緣性構件51中介在真空室21與導電性構件42之間,導電性構件42為電氣浮動狀態。   又,於導電性構件構成的螺絲43的周圍,設有絕緣性構件52。作為絕緣性構件52,可以使用例如由氧化鋁構成的絕緣性構件。此時,絕緣性構件52,被配置在導電性構件41與基板保持部25之間,所以也可以說是絕緣性構件52中介於導電性構件41與基板保持部25之間。   考慮絕緣性構件51未中介在導電性構件41與基板保持部25之間,導電性構件41與基板保持部25為電氣接觸的場合。這樣的場合,且基板保持部25具有導電性包圍部25c的場合,亦即具有導電性的場合,導電性包圍部25c亦即基板保持部25成為被接地的狀態,導電性包圍部25c,亦即基板保持部25的電位成為零電位。因此,在真空室21內使電漿產生而將靶TG予以濺鍍時,電漿或電子,容易受到接地電位(零電位)的影響,不容易安定地封入靶TG與基板SB之間。亦即,在形成例如鈦鋯酸鉛那樣的壓電膜的場合,成膜中之壓電膜的電荷分布難成一定,結晶性等膜的品質不易提高。   此外,基板保持部25不具有導電性包圍部25c的場合,亦即不具有導電性的場合,電漿或電子,也依然容易受到接地電位(零電位)的影響,依然不容易安定地封入靶TG與基板SB之間。   另一方面,在本實施型態,絕緣性構件51中介在導電性構件41與基板保持部25之間。這樣的場合,且基板保持部25具有導電性包圍部25c的場合,亦即具有導電性的場合,導電性包圍部25c,亦即基板保持部25成為電氣浮動狀態。因此,在真空室21內使電漿產生而將靶TG予以濺鍍時,電漿或電子,不容易受到接地電位(零電位)的影響,容易安定地封入靶TG與基板SB之間。亦即,在形成例如鈦鋯酸鉛那樣的壓電膜的場合,成膜中之壓電膜的電荷分布容易成一定,結晶性等膜的品質容易提高。   此外,即使基板保持部25不具有導電性包圍部25c的場合,亦即不具有導電性的場合,與導電性構件41與基板保持部25之間未中介著絕緣性構件51的場合相比,電漿或電子,不容易受到接地電位(零電位)的影響,容易安定地封入靶TG與基板SB之間。   又,某個構件具有導電性,意味著該構件的電阻率例如為10-6 Ωm以下的場合。另一方面,某個構件具有絕緣性,意味著該構件的電阻率例如為108 Ωm以上的場合。   如前所述,在真空室21與導電性構件42之間,中介著絕緣性構件51,導電性構件42為電氣浮動狀態。   考慮在真空室21與導電性構件42之間未中介著絕緣性構件51,真空室21與導電性構件42為電氣接觸的狀態。這樣的場合,且基板保持部25具有導電性包圍部25c的場合,亦即具有導電性的場合,導電性包圍部25c亦即基板保持部25成為被接地的狀態,導電性包圍部25c,亦即基板保持部25的電位成為零電位。因此,在真空室21內使電漿產生而將靶予以濺鍍時,電漿或電子,容易受到接地電位(零電位)的影響,不容易安定地封入靶TG與基板SB之間。   此外,基板保持部25不具有導電性包圍部25c的場合,亦即不具有導電性的場合,電漿或電子,也依然容易受到零電位的影響,依然不容易安定地封入靶TG與基板SB之間。   另一方面,在本實施型態,在真空室21與導電性構件42之間,中介著絕緣性構件51,導電性構件42為電氣浮動狀態。這樣的場合,且基板保持部25具有導電性包圍部25c的場合,亦即具有導電性的場合,導電性包圍部25c,亦即基板保持部25成為電氣浮動狀態。因此,在真空室21內使電漿產生而將靶TG予以濺鍍時,電漿或電子,不容易受到接地電位(零電位)的影響,容易安定地封入靶TG與基板SB之間。亦即,在形成例如鈦鋯酸鉛那樣的壓電膜的場合,成膜中之壓電膜的電荷分布容易成一定,結晶性等膜的品質容易提高。   此外,即使基板保持部25不具有導電性包圍部25c的場合,亦即不具有導電性的場合,真空室21與導電性構件42之間未中介著絕緣性構件51的場合相比,電漿或電子,不容易受到接地電位(零電位)的影響,容易安定地封入靶TG與基板SB之間。   又,除了絕緣性構件51以外,例如亦可分別在軸部41b的上端部與軸部42b之間、軸部41b的下端部與軸部42b的下端部之間,以及接續部41c的下面與接續部42c的上面之間,中介著絕緣性構件53。作為絕緣性構件53,可以使用例如由PEEK(Poly Ether Ether Keton,聚醚醚酮)樹脂或氧化鋁構成的絕緣性構件。   此外,設置包圍導電性構件42的軸部42b之滑移環44亦可。滑移環44的內周面,接觸於軸部42b的外周面。這樣的場合,中介著滑移環44可以自在地控制軸部42b的電位,所以能夠以使導電性構件42的電位等於一定電位的方式來進行控制。   如圖7及圖8所示,支撐部26,亦可包含支撐基板保持部25的導電性構件45。導電性構件45,包含:具有圓筒形狀的基部45a、具有圓筒形狀,可與基部45a一體旋轉地設置,且具有比基部45a的直徑更小的直徑之軸部45b。此外,導電性構件45,具有環狀形狀,包含連接基部45a與軸部45b的接續部45c。基部45a、軸部45b及接續部45c被一體形成,基部45a、軸部45b及接續部45c例如由不銹鋼等金屬構成。   在圖7及圖8所示之例,基部45a,以基部45a的外周面與基部42a的內周面對向的方式,設為與基部42a及基部41a同心。軸部45b,以軸部45b的外周面與軸部42b的內周面對向的方式,設為與軸部42b及軸部41b同心。接續部45c,藉由絕緣性構件51固定於接續部42c及接續部41c,藉此,導電性構件45,被設為可與導電性構件42及導電性構件41一體旋轉。   此外,如前所述,導電性構件42,藉由使用例如由導電性構件構成的螺絲43固定於基板保持部25,導電性構件45,成為中介著絕緣性構件51、導電性構件42以及螺絲43,支撐基板保持部25。此時,成為絕緣性構件51中介在導電性構件45與基板保持部25之間。   此外,如前所述,於導電性構件構成的螺絲43的周圍,設有絕緣性構件52。此時,絕緣性構件52,被配置在導電性構件45與基板保持部25之間,所以也可以說是絕緣性構件52中介於導電性構件45與基板保持部25之間。   又,亦可分別在軸部42b的上端部與軸部45b之間、軸部42b的下端部與軸部45b的下端部之間,以及接續部42c的下面與接續部45c的上面之間,中介著絕緣性構件54。作為絕緣性構件54,可以使用例如由PEEK樹脂或氧化鋁構成的絕緣性構件。   基板加熱部28加熱基板SB。基板加熱部28,與被保持於基板保持部25的基板SB的上面對向配置,且可與支撐部26一體旋轉地設置。作為基板加熱部28,可以使用具備例如紅外線燈的燈單元。   防附著板29,由被安裝在真空室21的導電性構件所構成。防附著板29,係成膜裝置20,在藉由將靶TG的表面與以濺鍍而使成膜材料附著於基板SB的表面形成膜的場合,防止成膜材料附著在真空室21內之不想要使成膜材料附著的部分者。在本實施型態,防附著板29,平面俯視係防止成膜材料附著在被配置於保持在基板保持部25的基板SB的周圍之部分。在圖7所示之例,防附著板29,係防止成膜材料附著在基板保持部25。作為構成防附著板29的導電性構件,可以使用由不銹鋼構成的導電性構件。藉此,可以藉由例如被通以冷卻水的冷卻管而容易地調整防附著板29的溫度,可以減低防附著板29對於被保持於基板保持部25的基板SB的溫度造成的影響。   此外,在真空室21與防附著板29之間,中介著絕緣性構件55,防附著板29為電氣浮動狀態。又,在真空室21與絕緣性構件55之間,中介著導電性構件46,在絕緣性構件55與防附著板29之間,中介著導電性構件47,導電性構件46與導電性構件47,在絕緣性構件55中介的狀態下,使用由絕緣性構件構成的螺絲56來締結亦可。   考慮在真空室21與防附著板29之間未中介著絕緣性構件55,真空室21與防附著板29為電氣接觸的場合。這樣的場合,防附著板29成為被接地的狀態,防附著板29的電位成為零電位。因此,在真空室21內使電漿產生而將靶TG予以濺鍍時,電漿或電子,容易受到接地電位(零電位)的影響,不容易安定地封入靶TG與基板SB之間。亦即,在形成例如鈦鋯酸鉛那樣的壓電膜的場合,成膜中之壓電膜的電荷分布難成一定,結晶性等膜的品質不易提高。   另一方面,在本實施型態,絕緣性構件55中介在真空室21與防附著板29之間。這樣的場合,防附著板29成為電氣浮動狀態。因此,在真空室21內使電漿產生而將靶TG予以濺鍍時,電漿或電子,不容易受到接地電位(零電位)的影響,容易安定地封入靶TG與基板SB之間。亦即,在形成例如鈦鋯酸鉛那樣的壓電膜的場合,成膜中之壓電膜的電荷分布容易成一定,結晶性等膜的品質容易提高。   如此,本實施型態之成膜裝置20,藉著不在基板SB的附近配置導電性構件,或者即使把導電性構件配置在基板SB的附近也使成電氣浮動狀態,而可以在靶TG與基板SB之間使電漿或電子安定地封入。藉此,本案發明人等,首次發現,在形成例如鈦鋯酸鉛那樣的壓電膜的場合,成膜中之壓電膜的電荷分布容易成一定,結晶性等膜的品質提高,形成的壓電膜的強介電性及壓電性優異。藉此,於形成包含鈦鋯酸鉛的壓電膜之成膜裝置,可以形成結晶性等品質為良好的壓電膜。   靶保持部31,在真空室21內保持靶TG。此外,靶TG,包含背板(backing plate)BP1、及被固定於背板BP1的一方之側的靶材TM1。被保持於靶保持部31的靶TG的表面,與基板SB的表面對向。在圖7所示之例,靶保持部31,被設於比基板保持部25更為下方,被保持於靶保持部31的靶TG的上面與被保持於基板保持部25的基板SB的下面對向。   電力供給部32,對靶TG供給高頻電力。藉著藉由電力供給部32對靶TG供給高頻電力,靶TG被濺鍍。亦即,本實施型態的成膜裝置20,為RF(radio frequency, 射頻)濺鍍裝置。   電力供給部32,具有高頻電源32a與整合器32b。適切者為,高頻電源32a,是把高頻電力調變為脈衝狀的附有脈衝調變機能的高頻電源。高頻電源32a,被連接於整合器32b,整合器32b,被連接於靶TG的背板BP1。又,在本實施型態,電力供給部32將高頻電力中介著靶保持部31對靶TG供給,但也可以是電力供給部32將高頻電力直接供給至靶TG。   此外,成膜裝置,亦可具有把藉由電力供給部32供給高頻電力時把在靶TG所產生的直流成分的電壓VDC 控制在-200V以上-80V以下之VDC 控制部33。VDC 控制部33,具有VDC 感測器、導電連接於電力供給部32。   適切者為成膜裝置20,具有磁石部34與磁石旋轉驅動部35。磁石部34,例如以旋轉軸RA1為中心可旋轉地設置。磁石旋轉驅動部35,以旋轉軸RA1為中心而旋轉驅動磁石部34,藉由被旋轉驅動的磁石部34,對靶TG施加磁場。亦即,本實施型態的成膜裝置20,為RF磁控管濺鍍裝置。此外,磁石部34或磁石旋轉驅動部35,是對靶TG施加磁場的磁場施加部。   適切者為,被施加磁場的靶TG的表面(在圖7所示之例為上面)之磁束密度為140~180G。靶TG的表面之磁束密度為140G以上的場合,與靶TG表面之磁束密度未滿140G的場合相比,電漿或電子安定地被封入靶TG的表面附近。另一方面,靶TG的表面之磁束密度為180G以下的場合,與靶TG表面之磁束密度超過180G的場合相比,電漿或電子不會太過於集中在靶TG的表面,而以適切的密度被封入。又,靶TG的表面之磁場,以沿著靶TG的表面為佳。 <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   其次,說明本實施型態之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圖10至圖13係實施型態之膜構造體的製造步驟中之剖面圖。   首先,如圖10所示,準備基板11(步驟S1)。在步驟S1,例如準備由矽(Si)單晶所構成的矽基板之基板11。由矽單晶構成的基板11,具有立方晶的結晶構造,且具有由(100)面構成的作為主面之上面11a。基板11為矽基板的場合,於基板11之上面11a上,亦可被形成SiO2 膜等氧化膜。   又,作為基板11,可以使用矽基板以外的各種基板,例如SOI(Silicon on Insulator)基板、系以外之各種半導體單晶所構成的基板、藍寶石等各種氧化物單晶所構成的基板,或者表面被形成多晶矽膜的玻璃基板構成的基板等。   如圖10所示,把矽單晶構成的基板11之(100)面構成的上面11a內相互正交的2個方向作為X軸方向及Y軸方向,垂直於上面11a的方向作為Z軸方向。   其次,如圖11所示,於基板11上形成配向膜12(步驟S2)。在以下,於步驟S2,以使用電子束蒸鍍法形成配向膜12的場合為例進行說明,但也可以使用例如濺鍍法等各種方法來形成。   在步驟S2,首先,在把基板11配置在一定的真空氛圍中的狀態,把基板11加熱到例如700℃。   在步驟S2,接著,藉由使用了鋯(Zr)單晶的蒸鍍材料之電子束蒸鍍法使Zr蒸發。此時,藉由蒸發的Zr在例如被加熱至700℃的基板11上與氧反應,成膜成氧化鋯(ZrO2 )膜。接著,形成作為單層膜之ZrO2 膜所構成的配向膜12。   配向膜12,在矽單晶構成的基板11之由(100)面構成的作為主面之上面11a上,進行磊晶成長。配向膜12,具有立方晶之結晶構造,且包含(100)配向之氧化鋯(ZrO2 )。亦即,在由矽單晶構成的基板11之(100)面所構成的上面11a上,被形成由包含(100)配向的氧化鋯(ZrO2 )的單層膜構成的配向膜12。   如使用前述之圖10所說明的,把矽單晶構成的基板11之(100)面構成的上面11a內相互正交的2個方向作為X軸方向及Y軸方向,垂直於上面11a的方向作為Z軸方向。   配向膜12,具有立方晶之結晶構造,且包含(100)配向之氧化鋯膜。   配向膜12的膜厚,以2~100nm為佳,10~50nm為更佳。藉由具有這樣的膜厚,可以磊晶成長,形成極接近單晶的配向膜12。   其次,如圖4所示,形成導電膜13(步驟S3)。   在此步驟S3,首先,形成作為磊晶成長於配向膜12上之作為下部電極的一部分之導電膜13。導電膜13由金屬構成。作為由金屬構成的導電膜13,使用例如含鉑(Pt)的導電膜。   作為導電膜13,形成含Pt的導電膜的場合,於配向膜12上,以450~600℃之溫度,藉由濺鍍法,把磊晶成長之導電膜13,形成作為下部電極的一部分。含Pt的導電膜13,磊晶成長於配向膜12上。此外,包含於導電膜13的Pt,具有立方晶之結晶構造,且(100)配向。   導電膜13,為具有立方晶之結晶構造,且包含(100)配向之鉑膜者。   又,作為由金屬構成的導電膜13,替代使用含鉑(Pt)的導電膜,而改用例如含銥(Ir)的導電膜亦可。   在此步驟S3,接著使導電膜13在450~600℃之溫度進行熱處理。具體而言,在450~600℃之溫度藉由濺鍍法形成導電膜13之後,接著在450~600℃之溫度保持10~30分鐘進行熱處理為較佳。   熱處理導電膜13的溫度未滿450℃的場合,溫度太低的緣故,無法提高包含於導電膜13的鉑的結晶性,無法提高在導電膜13上中介著膜14形成的壓電膜15的結晶性。熱處理導電膜13的溫度超過600℃的場合,溫度太高,包含於導電膜13的鉑的晶粒會成長,反而無法提高鉑的結晶性,無法提高在導電膜13上中介著膜14形成的壓電膜15的結晶性。另一方面,在450~600℃之溫度下熱處理導電膜13的場合,可以提高包含於導電膜13的鉑的結晶性,可以提高在導電膜13上中介著膜14形成的壓電膜15的結晶性。   此外,在450~600℃之溫度熱處理導電膜13的場合,以保持10~30分鐘進行熱處理為較佳。熱處理導電膜13的時間未滿10分鐘的場合,時間太短,無法提高包含於導電膜13的鉑的結晶性,無法提高在導電膜13上中介著膜14形成的壓電膜15的結晶性。熱處理導電膜13的溫度超過30分鐘的場合,時間太長,包含於導電膜13的鉑的晶粒會成長,反而無法提高鉑的結晶性,無法提高在導電膜13上中介著膜14形成的壓電膜15的結晶性。   其次,如圖12所示,形成膜14(步驟S4)。在此步驟S4,把包含以前述一般式(化學式4)表示的複合氧化物之膜14,在導電膜13上形成。作為以前述一般式(化學式4)表示的複合氧化物,例如可以形成包含鈦酸鍶(STO)、鈦酸釕酸鍶(STRO)、或者釕鍶(SRO)的導電膜。作為以前述一般式(化學式4)表示的複合氧化物形成含SRO的導電膜的場合,在步驟S4,變成在導電膜13上形成作為下部電極的一部分之作為導電膜的膜14。又,於前述一般式(化學式4),z滿足0≦z≦1。   作為膜14,形成含STO、STRO或SRO的導電膜的場合,於導電膜13上,以600℃程度之溫度,藉由濺鍍法,把磊晶成長之膜14,形成作為下部電極的一部分。含STO、STRO或SRO的壓電膜14,磊晶成長於導電膜13上。此外,包含於膜14的STO、STRO或SRO,以擬立方晶表示或立方晶表示為(100)配向。   膜14,具有擬立方晶之結晶構造,且為包含(100)配向之SRO膜者。   此外,替代濺鍍法,例如可藉由溶膠凝膠法等塗布法來形成膜14。這樣的場合,在步驟S4,首先,於膜14上,藉由塗布含有鍶及釕、鍶、鈦及釕,或者鍶及鈦的溶液,形成包含以前述一般式(化學式4)表示的複合氧化物之前軀體的膜。此外,藉由塗布法形成膜14的場合,在步驟S4,接著,藉由將膜熱處理使前軀體氧化進行結晶化,而形成包含以前述一般式(化學式4)表示的複合氧化物之膜14。   其次,如圖13所示,形成壓電膜16(步驟S5)。在此步驟S5,把包含以前述一般式(化學式6)表示的由鈦鋯酸鉛(PZT)構成的複合氧化物之壓電膜16,在膜14上例如藉由濺鍍法來形成。在此,於前述一般式(化學式6),x滿足0.32≦x≦0.52。   其中,x滿足0.32≦x≦0.48的場合,包含於壓電膜16的PZT,原本該具有菱面體結晶的結晶構造之組成,主要藉由來自基板11的拘束力等,具有正方晶的結晶構造,而且容易成(001)配向。接著,含PZT的壓電膜16,磊晶成長於膜14上。又,x滿足0.48<x≦0.52的場合,包含於壓電膜16的PZT,原本就是具有正方晶的結晶構造之組成的緣故,具有正方晶的結晶構造,而且成(001)配向。接著,含PZT的壓電膜16,磊晶成長於膜14上。藉此,包含於壓電膜16的鈦鋯酸鉛之分極軸的方向可以約略垂直地配向於上面11a,所以可提高壓電膜16的壓電特性。   壓電膜16,具有正方晶之結晶構造,而且為包含(001)配向的鈦鋯酸鉛膜者。   例如,藉由濺鍍法形成壓電膜16時,可以藉由電漿使包含於壓電膜16的複數晶粒16g(參照圖5)之各個被分極。亦即,包含於被成膜的壓電膜16的複數晶粒16g之各個,具有自發分極。此外,複數晶粒16g之各個具有的自發分極,包含平行於壓電膜16的厚度方向的分極成分P1(參照圖5)。接著,複數晶粒16g之各個所具有的自發分極所包含的分極成分P1,彼此朝向相同方向。結果,被形成的壓電膜16,由進行分極處理之前,作為壓電膜16全體,具有自發分極。   亦即,在步驟S5,藉由濺鍍法形成壓電膜16時,可以藉由電漿使壓電膜16被分極。結果,如使用圖6說明的,把本實施型態的膜構造體10作為壓電元件使用的場合,在使用前,沒有必要對壓電膜16實施分極處理。   此外,在步驟S5,藉由濺鍍法形成壓電膜16時,例如,由於壓電膜16內有濺鍍粒子及氬(Ar)氣體射入而使壓電膜16膨脹,壓電膜16具有壓縮應力。   適切者為,在步驟S5,以425~475℃之溫度,且以0.29nm/s以下之成膜速度,形成包含作為複合氧化物之PZT的膜,形成由被成膜之膜所構成的壓電膜16。藉由這樣的條件,可以容易得到滿足前述式(數式1)及式(數式2)的膜構造體。   或者,適切者為,在步驟S5,以425~475℃之溫度,且以0.29nm/s以下之第1成膜速度,形成包含作為複合氧化物之PZT的下層膜。接著,在該下層膜之上,以425~475℃之溫度,且以比第1成膜速度更小的第2成膜速度,形成包含作為複合氧化物之PZT的上層膜,形成由被成膜之下層膜及上層膜所構成的壓電膜16。藉由這樣的條件,可以容易得到滿足前述式(數式1)及式(數式2)的膜構造體。   此處,說明用使用前述之圖7至圖9說明的成膜裝置20形成壓電膜16的成膜方法。   首先,藉由靶保持部31,在真空室21內保持靶TG。   其次,藉由基板保持部25,在真空室21內保持基板SB。作為基板SB,例如可以使用在前述基板11上被形成配向膜12、導電膜13及膜14的膜構造體。基板保持部25,藉由被安裝於真空室21的支撐部26支撐,在支撐部26與基板保持部25之間,或者真空室21與支撐部26之間,有絕緣性構件51中介著。此外,基板保持部25,係在基板SB的外周部與基板保持部25接觸,而且在基板SB的中央部與基板保持部25隔離的狀態下,保持基板SB。支撐部26,包含導電性構件41及42。導電性構件41及42,以旋轉軸RA1為中心可與基板保持部25一體旋轉地設置。導電性構件42為電氣浮動狀態。藉此,電漿或電子,不容易受到接地電位(零電位)的影響,容易安定地封入靶TG與基板SB之間。   基板保持部25,包含:由絕緣性構件所構成,而且於平面俯視包圍基板SB的絕緣性包圍部25a,以及由絕緣性構件所構成,且平面俯視由絕緣包圍部25a朝向基板SB的中心側分別突出之複數突出部25b。基板保持部25,以在基板SB的下面的外周部(外緣部)與複數突出部25b之各個的上面接觸的狀態下,保持基板SB。藉此,藉由基板加熱部28加熱基板SB時,可以防止或者抑制基板SB的中央部之實際的溫度由目標溫度偏移掉。   其次,藉由基板加熱部28加熱基板SB,藉由旋轉驅動部27旋轉驅動導電性構件41及42,藉由磁石部34對靶TG施加磁場,而且對靶TG藉由電力供給部32供給高頻電力的狀態下,在真空室21內藉由濺鍍靶TG的表面而在基板SB的表面形成壓電膜16。   又,防附著板29,係成膜裝置20,在藉由將靶TG的表面與以濺鍍而使成膜材料附著於基板SB的表面形成壓電膜16者,此時,藉由被安裝於真空室21的導電性構件所構成的防附著板29,防止成膜材料附著在基板保持部25。此防附著板29與真空室21之間,中介著絕緣性構件55,防附著板29為電氣浮動狀態。藉此,電漿或電子,不容易受到接地電位(零電位)的影響,容易安定地封入靶TG與基板SB之間。   其次,如圖1所示,形成壓電膜17(步驟S6)。在此步驟S6,把包含以前述一般式(化學式7)表示的由鈦鋯酸鉛(PZT)構成的複合氧化物之壓電膜17,在壓電膜16上藉由例如溶膠凝膠法等塗布法來形成。以下,說明藉由溶膠凝膠法形成壓電膜17之方法。   在步驟S6,首先,於壓電膜16上,藉由塗布含有鉛、鋯及鈦的溶液,形成包含PZT之前軀體的膜。又,塗布含有鉛、鋯及鈦的溶液的步驟,反覆複數次亦可,藉此形成包含相互層積的複數膜之膜。   在步驟S6,接著,藉由將膜熱處理使前軀體氧化進行結晶化,而形成包含PZT之壓電膜17。在此,於前述一般式(化學式7),y滿足0.32≦y≦0.48。   其中,y滿足0.32≦y≦0.48的場合,包含於壓電膜17的PZT,原本該具有菱面體結晶的結晶構造之組成,主要藉由來自基板11的拘束力等,具有正方晶的結晶構造,而且容易成(001)配向。接著,含PZT的壓電膜17,磊晶成長於壓電膜16上。又,y滿足0.48<y≦0.52的場合,包含於壓電膜17的PZT,原本就是具有正方晶的結晶構造之組成的緣故,具有正方晶的結晶構造,而且成(001)配向。接著,含PZT的壓電膜17,磊晶成長於壓電膜16上。藉此,包含於壓電膜17的鈦鋯酸鉛之分極軸的方向可以約略垂直地配向於上面11a,所以可提高壓電膜17的壓電特性。   壓電膜17,具有正方晶之結晶構造,而且為包含(001)配向的鈦鋯酸鉛膜者。   具有正方晶的結晶構造之PZT為(001)配向的場合,平行於[001]方向的分極方向,與平行於壓電膜15的厚度方向的電場方向相互平行,所以提高壓電特性。亦即,在具有正方晶的結晶構造的PZT,被施加沿著[001]方向的電場的場合,可得大的絕對值得壓電常數d33 及d31 。因此,可以使壓電膜15的壓電常數更為增大。又,在本說明書,針對壓電常數d31 ,亦有其符號原本為負,但是省略負號而以絕對值來表示的場合。   在步驟S6,例如,在熱處理時藉由使溶液中的溶媒蒸發,或者在前軀體被氧化被結晶化時藉由膜收窄,而使壓電膜17具有拉伸應力。   如此進行,形成包含壓電膜16及壓電膜17的壓電膜15,形成圖1所示的膜構造體10。亦即,步驟S5及步驟S6,被包含於在導電膜13上中介著膜14,形成含正方晶表示為(001)配向或擬立方晶表示為(100)配向,磊晶成長的鈦鋯酸鉛之壓電膜15的步驟。   其次,藉由使用θ-2θ法之X線繞射測定,測定壓電膜15的繞射圖案(步驟S7)。   壓電膜15,具有正方晶之結晶構造,而且在包含(001)配向的鈦鋯酸鉛的場合,在本實施型態,於根據使用CuKα線的θ-2θ法之壓電膜15的X線繞射圖案,鈦鋯酸鉛的正方晶表示之(004)面的繞射峰的繞射角度為2θ004 時,2θ004 滿足下列式(數學式1)。
Figure 02_image057
藉此,鈦鋯酸鉛之正方晶表示之(004)面的間隔變長。或者是,壓電膜15中之具有正方晶結晶構造,且(001)配向之鈦鋯酸鉛的含有率,可以比壓電膜15中之具有正方晶之結晶構造,且(100)配向之鈦鋯酸鉛的含有率還要大。亦即,包含於壓電膜15的複數晶粒之各個之分極方向可以排整齊,所以可提高壓電膜15的壓電特性。   另一方面,壓電膜15,包含你立方晶表示(100)配向之PZT的場合,在本實施型態,於根據使用CuKα線的θ-2θ法之壓電膜15的X線繞射圖案,鈦鋯酸鉛的擬立方晶表示之(400)面的繞射峰的繞射角度為2θ400 時,2θ400 滿足前述式(數學式1),成為滿足替代2θ004 而置換為2θ400 之式(2θ400 ≦96.5°)。   此外,在本實施型態,壓電膜15的相對介電常數為εr 時,εr 滿足下列式(數式2)。
Figure 02_image059
。   藉此,把膜構造體10,例如作為使用壓電效果的壓力感測器使用的場合,可以提高檢測感度,可以容易設計該壓力感測器之檢測電路。或者是,把膜構造體10,例如作為使用逆壓電效果的超音波振動件使用的場合,可以容易設計振盪電路。   又,形成壓電膜17後,於壓電膜17上,形成作為上部電極之導電膜18(參照圖2)亦可(步驟S8)。藉此,可以對壓電膜17在厚度方向施加電場。   此外,形成導電膜18後,對導電膜13與導電膜18之間施加具有1kHz的頻率的交流電壓測定相對介電常數亦可(步驟S9)。   適切者為,膜構造體10具有導電膜18的場合,導電膜13與導電膜18之間施加具有1kHz的頻率的交流電壓而測定的壓電膜15的相對介電常數為εr 時,壓電膜15的εr 滿足前述式(數式2)。   藉由使在具有這樣的頻率的交流電壓下之相對介電常數變小,例如可以使檢測電路的時脈頻率提高,可以提高使用了膜構造體10的壓力感測器之回應速度。   適切者為,壓電膜15的殘留分極值為Pr 時,Pr 滿足下列式(數式3)。
Figure 02_image061
。   藉此,能提高壓電膜15的強介電特性,所以壓電膜15的壓電特性也可以提高。   又,在膜14與壓電膜15之間,形成包含鈦鋯酸鉛之膜亦可。該膜,以前述一般式(化學式8)表示,且包含以擬立方晶表示為(100)配向之複合氧化物亦可。 <實施型態之變形例>   在實施型態,如圖1所示,被形成包含壓電膜16及壓電膜17之壓電膜15。但是,壓電膜15,亦可為僅包含壓電膜16。將這樣的例,作為實施型態之變形例來說明。   圖14係實施型態的變形例之膜構造體之剖面圖。   如圖14所示,本變形例之膜構造體10,具有基板11、配向膜12、導電膜13、膜14、壓電膜15。配向膜12,被形成於基板11上。導電膜13,被形成於配向膜12上。膜14,被形成於導電膜13上。壓電膜15,被形成於膜14上。壓電膜15包含壓電膜16。   亦即,本變形例之膜構造體10,壓電膜15不含壓電膜17(參照圖1),僅包含壓電膜16這一點以外,與實施型態的膜構造體10是相同的。   壓電膜15,包含具有壓縮應力的壓電膜16,但不包含具有拉伸應力的壓電膜17(參照圖1)的場合,壓電膜15,與具有壓縮應力的壓電膜16以及具有拉伸應力的壓電膜17(參照圖1)都包含的場合相比,膜構造體10翹曲的翹曲量增加。但是,例如在壓電膜15的厚度很薄的場合,可以減低膜構造體10翹曲的翹曲量。因此,即使壓電膜15僅含有壓電膜16的場合,也可以提高例如使用光蝕刻技術加工膜構造體10的場合之形狀精度,可以提高加工膜構造體10而形成的壓電元件的特性。   又,本變形例的膜構造體10,也與實施型態的膜構造體10同樣,具有導電膜18(參照圖2)亦可。 [實施例]   以下,根據實施例進而詳細說明本實施型態。又,本發明並不受到以下實施例的限定。 (實施例1及比較例1)   在以下,把在實施型態使用圖1說明的膜構造體10,形成為實施例1之膜構造體。實施例1之膜構造體,於根據使用CuKα線的θ-2θ法之壓電膜15的X線繞射圖案,鈦鋯酸鉛的正方晶表示之(004)面的繞射峰的繞射角度為2θ004 時,2θ004 滿足前述式(數學式1)。此外,在實施例1之膜構造體,壓電膜15的相對介電常數為εr 時,εr 滿足前述式(數式2)。另一方面,2θ004 為滿足前述式(數式1)的膜構造體為比較例1之膜構造體。   以下,針對實施例1之膜構造體之形成方法進行說明。又,比較例1之膜構造體之形成方法,在使用RF濺鍍裝置形成壓電膜16時,被供給的高頻電力(功率)為2750W這一點,與被供給的高頻電力(功率)為2250W之實施例1的條件是不同的。   首先,如圖10所示,作為基板11,具有由(100)面構成的作為主面之上面11a,準備由6吋矽單晶構成的晶圓。   其次,如圖11所示,於基板11上,作為配向膜12,藉由電子束蒸鍍法形成氧化鋯(ZrO2 )膜。此時的條件顯示如下。   裝置:電子束蒸鍍裝置   壓力:7.00×10-3 Pa   蒸鍍源 : Zr+O2 加速電壓/放射電流 : 7.5kV/1.80mA   厚度 : 24nm   成膜速度 : 0.005nm/s   氧氣流量 : 7sccm   基板溫度:500℃   其次,如圖4所示,於配向膜12上,作為導電膜13藉由濺鍍法形成了鉑(Pt)膜。此時的條件顯示如下。   裝置:DC濺鍍裝置   壓力:1.20×10-1 Pa   蒸鍍源 : Pt   電力 : 100W   厚度 : 150nm   成膜速度 : 0.14nm/s   Ar流量 : 16sccm   基板溫度: 450~600℃   其次,熱處理Pt膜。此時的條件顯示如下。   裝置:DC濺鍍裝置   基板溫度(熱處理溫度): 450~600℃   熱處理時間 : 10~30分鐘   其次,如圖12所示,於導電膜13上,作為膜14藉由濺鍍法形成了SRO膜。此時的條件顯示如下。   裝置:RF磁控管濺鍍裝置   功率:300W   氣體 : Ar   壓力:1.8Pa   基板溫度:600℃   成膜速度 : 0.11nm/s   厚度 : 20nm   其次,如圖13所示,於膜14上,作為壓電膜16,藉由濺鍍法形成了具有1μm的膜厚之Pb(Zr0.58 Ti0.42 )O3 膜(PZT膜)。此時的條件顯示如下。   裝置:RF磁控管濺鍍裝置   功率:2250W   氣體 : Ar/O2 壓力:0.6Pa   基板溫度:425℃   成膜速度 : 0.29nm/s   Ar流量 : 66sccm   氧氣流量 : 6sccm   成膜時間:4200s   其次,如圖1所示,於壓電膜16上,作為壓電膜17,藉由塗布法形成了Pb(Zr0.58 Ti0.42 )O3 膜(PZT膜)。此時的條件顯示如下。   使Pb、Zr及Ti之有機金屬化合物以成為Pb:Zr:Ti=100+δ:58:42之組成比的方式混合,對乙醇與2-正丁氧醇之混合溶媒,以使作為Pb(Zr0.58 Ti0.42 )O3 之濃度成為0.35mol/l的方式調整使溶解之原料溶液。針對δ,為δ=20。接著,於原料溶液,進而溶解20g的重量之K值為27~33的聚咯烷酮。   其次,把調製的原料溶液之中的3ml的原料溶液,滴下至6吋晶圓構成的基板11上,以3000rpm旋轉10秒鐘,藉由把原料溶液塗布於基板11上,形成了包含前軀體的膜。接著,藉由在200℃的溫度之熱板上,將基板11載置30秒鐘,進而在450℃的溫度之熱板上,將基板11載置30秒鐘,使溶媒蒸發而使膜乾燥。其後,藉由在0.2MPa的氧(O2 )氛圍中,以600~700℃熱處理60秒鐘氧化前軀體使結晶化,形成作為具有30nm膜厚之壓電膜17。   針對實施例1及比較例1之各個,測定了被形成製作為壓電膜17之PZT膜為止的膜構造體之根據XRD法之θ-2θ頻譜。亦即,針對實施例1及比較例1之各個,進行了根據θ-2θ法之X線繞射測定。   圖15至圖18之各個,係顯示被形成至PZT膜為止的膜構造體之根據XRD法之θ-2θ頻譜之例之圖。圖15至圖18之各個的圖的橫軸顯示角度2θ,圖15至圖18之各個的圖的縱軸顯示X線的強度。圖15及圖16顯示針對實施例1之結果,圖17及圖18顯示針對比較例1的結果。圖15及圖17顯示20°≦2θ≦50°之範圍,圖16及圖18顯示90°≦2θ≦110°之範圍。   在圖15及圖16所示之例(實施例1),於θ-2θ頻譜,相當於具有立方晶的結晶構造的Pt的(200)面及(400)面的峰,以及相當於具有正方晶顯示之PZT的(001)面、(002)面及(004)面的峰被觀測到。因此,可知在圖15及圖16所示之例(實施例1),導電膜13包含具有正方晶的結晶構造,且(100)配向之Pt,壓電膜15包含立方晶顯示為(001)配向的PZT。   此外,在圖16所示之例(實施例1),PZT之正方晶表示之(004)面的繞射峰之繞射角度為2θ004 時,為2θ004 =96.5°。因此,在圖15及圖16所示之例(實施例1),2θ004 滿足2θ004 ≦96.5°,可知滿足前述式(數式1)。   即使圖17及圖18所示之例(比較例1),也與在圖15及圖16所示之例(實施例1)同樣,於θ-2θ頻譜,相當於具有立方晶的結晶構造的Pt的(200)面及(400)面的峰,以及相當於具有正方晶顯示之PZT的(001)面、(002)面及(004)面的峰被觀測到。因此,即使在圖17及圖18所示之例(比較例1),也與在圖15及圖16所示之例(實施例1)同樣,導電膜13包含具有正方晶的結晶構造,且(100)配向之Pt,壓電膜15包含立方晶顯示為(001)配向的PZT。   但是,在圖18所示之例(比較例),與圖16所示之例(實施例1)不同,PZT之正方晶表示之(004)面的繞射峰之繞射角度為2θ004 時,為2θ004 =96.7°。因此,在圖17及圖18所示之例(比較例1),可知2θ004 未滿足2θ004 ≦96.5°,未滿足前述式(數式1)。   針對實施例1,在No.1至No.17之17枚晶圓之各個之上以相同條件形成至作為壓電膜17的PZT膜為止的膜構造體,測定了被形成的膜構造體之根據XRD法之θ-2θ頻譜。亦即,針對作為實施例1之17枚膜構造體,進行了根據θ-2θ法之X線繞射測定。   圖19係顯示被形成於作為實施例1之No.1至No.17之17枚晶圓之各個的膜構造體之分別的X線繞射圖案之繞射角度2θ004 之圖。在圖19,針對某個膜構造體之繞射角度2θ004 ,把晶圓中心部之繞射角度2θ004 顯示於左側,晶圓外周部之繞射角度2θ004 顯示於右側。   如圖19所示,被形成於作為實施例1之17枚晶圓之各個的膜構造體,繞射角度2θ004 ,都比95.9°還大,而未滿96.4°。亦即,可知作為實施例1的17枚晶圓,繞射角度2θ004 ,滿足前述式(數式1)。   此外,針對實施例1,進而在No.21至No.32之12枚晶圓之各個之上以相同條件形成至作為壓電膜17的PZT膜為止的膜構造體,測定了被形成的膜構造體之根據XRD法之θ-2θ頻譜。亦即,針對作為實施例1之12枚膜構造體,進行了根據θ-2θ法之X線繞射測定。   圖20係顯示被形成於作為實施例1之No.21至No.32之12枚晶圓之各個的膜構造體之分別的X線繞射圖案之繞射角度2θ004 之圖。在圖20,也與圖19同樣,針對某個膜構造體之繞射角度2θ004 ,把晶圓中心部之繞射角度2θ004 顯示於左側,晶圓外周部之繞射角度2θ004 顯示於右側。   如圖20所示,被形成於作為實施例1之12枚晶圓之各個的膜構造體,繞射角度2θ004 ,都比96.0°還大,而未滿96.25°。亦即,可知作為實施例1的17枚晶圓,繞射角度2θ004 ,滿足前述式(數式1)。   又,於圖17及圖18之θ-2θ頻譜,PZT之正方晶表示為(00n)面(n為自然數)之高角側,被觀察到峰。這應該是例如具有正方晶的結晶構造的PZT之(100)配向部分存在著微量的含有率,該部分作為應力緩和層發揮機能的緣故。   其次,如圖2所示,於壓電膜15上,作為導電膜18藉由濺鍍法形成了鉑(Pt)膜。其後,對導電膜13與導電膜18之間施加電壓測定了分極的電壓依存性。   圖21係顯示實施例1之膜構造體之分極的電壓依存性之圖。圖22係顯示比較例1之膜構造體之分極的電壓依存性之圖。圖21及圖22之各個的圖的橫軸顯示電壓,圖21及圖22之各個的圖的縱軸顯示分極(於以下之顯示分極的電壓依存性之圖也同樣)。   根據圖21,於實施例1之膜構造體,相對介電常數εr 為450以下(實測值450),殘留分極值Pr 為28μC/cm2 以上(實測值28μC/cm2 )。此外,形成懸臂,使用形成的懸臂測定壓電常數d31 時,壓電常數d31 為200pm/V。   另一方面,根據圖22,於比較例1之膜構造體,相對介電常數εr 超過450(實測值800),殘留分極值Pr 為未滿28μC/cm2 (實測值10μC/cm2 )。此外,與實施例1同樣測定壓電常數d31 時,壓電常數d31 為140pm/V。如前所述,比較例1之膜構造體之形成方法,在使用RF濺鍍裝置形成壓電膜16時,被供給的高頻電力(功率)為2750W這一點,與被供給的高頻電力為2250W之實施例1的條件是不同的。   亦即,根據實施例1及比較例1的話,可明白於本實施型態之膜構造體,形成壓電膜16時供給的高頻電力在一定範圍內時,相對介電常數εr 滿足前述式(數式2),殘留分極值Pr 滿足前述式(數式3)。此處,在以下,形成實施例2制實施例9以及比較例2之膜構造體,詳細調查相對介電常數εr 滿足前述式(數式2),殘留分極值Pr滿足前述式(數式3)的條件。 (實施例2及實施例3)   於實施例1之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除了把形成壓電膜16時的基板溫度由425℃變更為450℃以外,與實施例1之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同樣進行,形成了實施例2之膜構造體。此外,於實施例1之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除了把形成壓電膜16時的基板溫度由425℃變更為475℃以外,與實施例1之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同樣進行,形成了實施例3之膜構造體。   針對實施例2及實施例3之膜構造體,對導電膜13與導電膜18之間施加電壓測定了分極的電壓依存性。圖23係顯示實施例2之膜構造體之分極的電壓依存性之圖。圖24係顯示實施例3之膜構造體之分極的電壓依存性之圖。   根據圖23,於實施例2之膜構造體,相對介電常數εr 為450以下,殘留分極值Pr 為28μC/cm2 以上(實測值41μC/cm2 )。此外,根據圖24,於實施例3之膜構造體,相對介電常數εr 為450以下,殘留分極值Pr 為28μC/cm2 以上(實測值45μC/cm2 )。   亦即,根據實施例1至實施例3,可知被供給的高頻電力為2250W的場合,形成壓電膜16時的基板溫度在425~475℃之範圍,可得450以下之相對介電常數εr ,可得28μC/cm2 以上的殘留分極值Pr 。又,雖省略詳細說明,但在形成壓電膜16時的基板溫度未滿425℃的場合,或者形成壓電膜16時的基板溫度超過475℃的場合,要得到450以下的相對介電常數εr 是困難的。 (實施例4及實施例5)   於實施例1之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除了把形成壓電膜16時被供給的高頻電力(功率)由2250W變更為2000W以外,與實施例1之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同樣進行,形成了實施例4之膜構造體。此時,成膜速度為0.20nm/s,比實施例1之0.29nm/s還要小。   此外,於實施例1之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除了把形成壓電膜16時被供給的高頻電力(功率)由2250W變更為1750W以外,與實施例1之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同樣進行,形成了實施例5之膜構造體。此時,成膜速度為0.17nm/s,比實施例1之0.29nm/s還要小。   針對實施例4及實施例5之膜構造體,對導電膜13與導電膜18之間施加電壓測定了分極的電壓依存性。圖25係顯示實施例4之膜構造體之分極的電壓依存性之圖。圖26係顯示實施例5之膜構造體之分極的電壓依存性之圖。   根據圖25,於實施例4之膜構造體,相對介電常數εr 為450以下,殘留分極值Pr 為28μC/cm2 以上(實測值45μC/ cm2 )。此外,根據圖26,於實施例5之膜構造體,相對介電常數εr 為450以下,殘留分極值Pr 為28μC/cm2 以上(實測值50μC/cm2 )。   亦即,根據實施例1、實施例4及實施例5,可知基板溫度為425℃的場合,形成壓電膜16時的被供給的高頻電力在1750~2250W之範圍,可得450以下之相對介電常數εr ,可得28μC/cm2 以上的殘留分極值Pr 。這應該是高頻電力在1750~2250W之範圍,是高頻電力之值越小,成膜速度越慢,壓電膜16慢慢結晶成長的緣故,提高壓電膜16的單晶性,提高殘留分極值Pr 的緣故。 <實施例6至實施例8及比較例2>   於實施例1之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除了把形成壓電膜16時被供給的高頻電力(功率)之值由2250W變更為2500W以外,與實施例1之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同樣進行,形成了比較例2之膜構造體。這些的條件顯示於圖27。又,圖27係顯示匯集實施例1、實施例6至實施例8、比較例1及比較例2之成膜條件以及PZT的繞射角度2θ004 及相對介電常數εr 等之測定結果之表。   此外,於實施例1之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除了針對形成壓電膜16時被供給的高頻電力(功率),以使在後的步驟所供給的高頻電力比在前的步驟所供給的高頻電力之值還要小的方式,分為負數步驟變更其值而供給以外,與實施例1之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同樣進行,形成了實施例6至實施例8之膜構造體。   如此,針對高頻電力,分為複數步驟變更其值而供給的理由,是因為形成壓電膜16的步驟,減少最初供給的高頻電力之值而使成膜速度變小的話,量產性會降低的緣故。另一方面,藉由僅使壓電膜16的上層部緩慢地成長,作為全體能夠以比較快的成膜速度得到良好的單晶狀的壓電膜16,可得到良好的強介電性。   具體而言,在實施例6之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形成壓電膜16的步驟之中,在第1道步驟,使供給的高頻電力之值為2250W,使基板溫度為450℃,成膜時間為2100s,形成了具有500nm膜厚的Pb(Zr0.58 Ti0.42 )O3 膜(下層PZT膜)。其次,形成壓電膜16的步驟之中,在第2道步驟,使供給的高頻電力之值為2000W,使基板溫度為450℃,成膜時間為2300s,形成了具有500nm膜厚的Pb(Zr0.58 Ti0.42 )O3 膜(上層PZT膜)。藉此,形成由下層PZT膜及上層PZT膜所構成的壓電膜16。這些的條件顯示於圖27。又,於圖27,作為高頻電力,僅顯示形成上層PZT膜的步驟之值(2000W)。   此外,在實施例7之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形成壓電膜16的步驟之中,在第1道步驟,使供給的高頻電力之值為2250W,使基板溫度為450℃,成膜時間為4200s,形成了具有1μm膜厚的Pb(Zr0.58 Ti0.42 )O3 膜(下層PZT膜)。其次,形成壓電膜16的步驟之中,在第2道步驟,使供給的高頻電力之值為1750W,使基板溫度為450℃,成膜時間為2300s,形成了具有500nm膜厚的Pb(Zr0.58 Ti0.42 )O3 膜(中層PZT膜)。進而,形成壓電膜16的步驟之中,在第3道步驟,使供給的高頻電力之值為1750W,使基板溫度為425℃,成膜時間為2300s,形成了具有500nm膜厚的Pb(Zr0.58 Ti0.42 )O3 膜(上層PZT膜)。藉此,形成由下層PZT膜、中層PZT膜及上層PZT膜所構成的壓電膜16。成膜時間的合計為8800s。這些的條件顯示於圖27。又,於圖27,作為高頻電力,僅顯示形成上層PZT膜的步驟之值(1750W)。   此外,在實施例8之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形成壓電膜16的步驟之中,在第1道步驟,使供給的高頻電力之值為1750W,使基板溫度為450℃,成膜時間為2300s,形成了具有500nm膜厚的Pb(Zr0.58 Ti0.42 )O3 膜(下層PZT膜)。其次,形成壓電膜16的步驟之中,在第2道步驟,使供給的高頻電力之值為1750W,使基板溫度為425℃,成膜時間為2100s,形成了具有400nm膜厚的Pb(Zr0.58 Ti0.42 )O3 膜(中層PZT膜)。進而,形成壓電膜16的步驟之中,在第3道步驟,使供給的高頻電力之值為1500W,使基板溫度為475℃,成膜時間為900s,形成了具有100nm膜厚的Pb(Zr0.58 Ti0.42 )O3 膜(上層PZT膜)。藉此,形成由下層PZT膜、中層PZT膜及上層PZT膜所構成的壓電膜16。成膜時間的合計為5300s。這些的條件顯示於圖27。又,於圖27,作為高頻電力,僅顯示形成上層PZT膜的步驟之值(1500W)。   針對實施例6至實施例8之各個,測定了被形成製作為壓電膜17之PZT膜為止的膜構造體之根據XRD法之θ-2θ頻譜。亦即,針對實施例6至實施例8之各個,進行了根據θ-2θ法之X線繞射測定。   圖28至圖30之各個,係顯示被形成至PZT膜為止的膜構造體之根據XRD法之θ-2θ頻譜之例之圖。圖28至圖30之各個的圖的橫軸顯示角度2θ,圖15至圖18之各個的圖的縱軸顯示X線的強度。圖28顯示針對實施例6之結果,圖29顯示針對實施例7之結果,圖30顯示針對實施例8的結果。此外,圖28至圖30顯示90°≦2θ≦110°之範圍。   進而,圖16、圖18及圖28至圖30所得到的2θ004 顯示於圖27。又,θ-2θ頻譜的圖示雖然省略,但是比較例2之膜構造體,也是把進行根據XRD法測定θ-2θ頻譜而得到的2θ004 顯示於圖27。   如圖28至圖30及圖27所示,於實施例6之膜構造體,2θ004 =96.4°,實施例7之膜構造體2θ004 =96.1°,實施例8之膜構造體,2θ004 =95.9°。此外,如前所述,於實施例1之膜構造體,2θ004 =96.5°,雖省略詳細說明,但於實施例2至實施例5之膜構造體,2θ004 滿足2θ004 ≦96.5°。因此,在實施例1至實施例8之膜構造體,2θ004 滿足2θ004 ≦96.5°,可知滿足前述式(數式1)。   此外,針對比較例2及實施例6至實施例8之膜構造體,對導電膜13與導電膜18之間施加電壓測定了分極的電壓依存性。圖31係顯示比較例2之膜構造體之分極的電壓依存性之圖。圖32係顯示實施例6之膜構造體之分極的電壓依存性之圖。圖33係顯示實施例7之膜構造體之分極的電壓依存性之圖。圖34係顯示實施例8之膜構造體之分極的電壓依存性之圖。   根據圖31及圖27,於比較例2之膜構造體,相對介電常數εr 超過450(實測值580),殘留分極值Pr 為未滿28μC/cm2 (實測值18μC/cm2 )。此外,形成懸臂,使用形成的懸臂測定壓電常數d31 時,壓電常數d31 為178pm/V。   根據圖32及圖27,於實施例6之膜構造體,相對介電常數εr 為450以下(實測值330),殘留分極值Pr 為28μC/cm2 以上(實測值39μC/cm2 )。此外,與比較例2同樣測定壓電常數d31 時,壓電常數d31 為210pm/V。   此外,根據圖33及圖27,於實施例7之膜構造體,相對介電常數εr 為450以下(實測值263),殘留分極值Pr 為28μC/cm2 以上(實測值48μC/cm2 )。此外,與比較例2同樣測定壓電常數d31 時,壓電常數d31 為220pm/V。   此外,根據圖34及圖27,於實施例8之膜構造體,相對介電常數εr 為450以下(實測值216),殘留分極值Pr 為28μC/cm2 以上(實測值57μC/cm2 )。此外,與比較例2同樣測定壓電常數d31 時,壓電常數d31 為230pm/V。   亦即,根據實施例1至實施例8的話,相對介電常數εr 滿足εr ≦450,殘留分極值Pr 滿足Pr ≧28μC/cm2 ,壓電常數d31 滿足d31 ≧200pm/V,可知滿足前述式(數式1)及式(數式2)。   如前所述,PZT也與PbTiO3 同樣,由於使包含薄膜的配向性的結晶性提高,而使得相對介電常數變低。亦即,於實施例1至實施例8,相對介電常數εr 低到450以下,顯示壓電膜15變成單晶狀。   所謂壓電現象,是對壓電體施加應力時,藉由壓電體的晶格形變,而於壓電體產生因應於該形變的電荷的現象。亦即,壓電形變,係把產生於壓電體的電荷密度,除以施加在壓電體的應力之值,在壓電體為強介電質的場合,比例於殘留分極值。   此外,由介電體,與被形成在介電體上下的2個電極所構成的電容器的容量,比例於介電體的相對介電常數與2個電極之各個的面積,但與介電體的厚度,亦即2個電極間的距離成反比。藉由此情形,與前述之對壓電體施加應力時產生電荷的情形,使得壓電形變比例於壓電體構成的介電體之相對介電常數。   比較例1及比較例2以及實施例1及實施例6至實施例8,在求取殘留分極值Pr 與相對介電常數εr 之積(Pr ・εr )時,如圖27所示,Pr ・εr 之值與壓電常數d31 成良好的比例關係。亦即,如前所述,確認了壓電形變,比例於殘留分極值,而且比例於相對介電常數。   又,破斷面藉由SEM進行了觀察。其結果,省略詳細說明,相對於在實施例1及實施例6至實施例8,壓電膜16具有良好的單晶性,在比較例1及比較例2,於壓電膜16,於沿著主面的方向相鄰的2個晶粒之間,被觀察到延伸於壓電膜16的厚度方向的龜裂(開裂),可知壓電膜15的單晶性降低。在圖27,被觀察到龜裂的場合以×表示,未被觀察到龜裂的場合以○表示。   由以上結果,可知膜構造體具有的壓電膜,藉由滿足前述式(數式1)及式(數式2),可得由高品質的單晶膜構成的壓電膜,減低壓電膜的相對介電常數,而且可提高壓電膜的壓電特性,所以可使壓電膜的壓電特性提高,而且提高使用了該壓電膜之壓力感測器的檢測感度。 (實施例9及實施例10)   與實施例1之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同樣進行,形成了實施例9之膜構造體。此外,於實施例1之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除了把PZT的組成由x=0.42變更為x=0.48以外,與實施例1之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同樣進行,形成了實施例10之膜構造體。針對實施例9及實施例10之膜構造體,對導電膜13與導電膜18之間施加電壓測定了分極的電壓依存性。圖35係顯示實施例9之膜構造體之分極的電壓依存性之圖。圖36係顯示實施例10之膜構造體之分極的電壓依存性之圖。   此外,針對實施例9及實施例10之測定強介電特性及壓電特性等的結果,顯示於表2。於表2,顯示殘留分極值Pr 、相對介電常數εr 、介電正切tanδ、壓電常數d31 、壓電常數g31 、壓電常數e31 及膜厚。又,在表2,針對壓電常數d31 、壓電常數g31 及壓電常數e31 ,不是絕對值而是標以正負號表示。
Figure 02_image063
如圖35及表2所示,在x=0.42(實施例9)的場合,Pr 為50μC/cm2 ,相對介電常數εr 為200,tanδ為0.01%,壓電常數d31 為-200pm/V,壓電常數g31 為-100×103 Vm/N,壓電常數e31 為-25C/m2 ,得到良好的特性。此外,如圖36及表2所示,在x=0.48的場合,殘留分極值Pr 為60μC/cm2 ,相對介電常數εr 為300,tanδ為0.01%,壓電常數d31 為-250pm/V,壓電常數g31 為-80×103 Vm/N,壓電常數e31 為-27C/m2 ,也得到良好的特性。此外,雖省略詳細的說明,但在0.32≦x≦0.52之範圍變更x之值的場合,也可得到良好的特性。由以上結果,可清楚得知包含x=0.42、0.48的場合,在0.32≦x≦0.52之範圍可得良好的特性。   以上根據其實施型態具體說明由本案發明人所完成的發明,但本發明並不以前述實施型態為限,在不逸脫於其要旨的範圍當然可以進行種種的變更。   在本發明的思想的範圍,只要是熟悉該項技藝者(業者),就可能會想到各種變更例及修正例,針對這些變更例及修正例也應該理解為數於本發明的範圍。   例如,對於前述各實施型態,熟悉該項技藝者進行適當的、構成要素的追加、削減或者設計變更者,或者進行了步驟的追加、省略或者條件變更者,只要具備本發明之要旨,都包含於本發明的範圍。
10‧‧‧膜構造體11‧‧‧基板11a‧‧‧上面12‧‧‧配向膜13、18‧‧‧導電膜14、17f‧‧‧膜15、16、17‧‧‧壓電膜16g、17g‧‧‧結晶粒20‧‧‧成膜裝置21‧‧‧真空室21a‧‧‧底板部21b、21e‧‧‧側板部21c、21f‧‧‧頂板部21d‧‧‧蓋部22‧‧‧真空排氣部23、24‧‧‧氣體供給部23a、24a‧‧‧流量控制器23b、24b‧‧‧氣體供給管25‧‧‧基板保持部25a‧‧‧絕緣性包圍部25b‧‧‧突出部25c‧‧‧導電性包圍部25d‧‧‧階差部26‧‧‧支撐部27‧‧‧旋轉驅動部27a‧‧‧馬達27b‧‧‧皮帶27c‧‧‧帶輪27d‧‧‧旋轉軸28‧‧‧基板加熱部29‧‧‧防附著板31‧‧‧靶保持部32‧‧‧電力供給部32a‧‧‧高頻電源32b‧‧‧整合器33‧‧‧VDC控制部34‧‧‧磁石部35‧‧‧磁石旋轉驅動部41、42、45、46、47‧‧‧導電性構件41a、42a、45a‧‧‧基部41b、42b、45b‧‧‧軸部41c、42b、45c‧‧‧接續部43、56‧‧‧螺絲44‧‧‧滑移環51、52、53、54、55‧‧‧絕緣性構件BP1‧‧‧背板(backing plate)CE1‧‧‧密封部CN1‧‧‧中心CP1‧‧‧強介電體電容器EP‧‧‧終點OP1、OP2、OP3‧‧‧開口P1‧‧‧分極成分RA1‧‧‧旋轉軸SB‧‧‧基板SP‧‧‧起點TG‧‧‧靶TM1‧‧‧靶材
圖1係實施型態之膜構造體之剖面圖。   圖2係實施型態之膜構造體具有作為上部電極之導電膜的場合之膜構造體之剖面圖。   圖3係由圖2所式的膜構造體除去基板及配向膜的場合膜構造體之剖面圖。   圖4係實施型態之膜構造體之其他例之剖面圖。   圖5係模式顯示實施型態之膜構造體所包含的2個壓電膜的剖面構造之圖。   圖6係模式顯示實施型態之膜構造體所包含的壓電膜的分極之電場依存性之圖。   圖7係模式顯示實施型態之成膜裝置之剖面圖。   圖8係模式顯示實施型態之成膜裝置之剖面圖。   圖9係模式顯示實施型態之成膜裝置具有的基板保持部之平面圖。   圖10係實施型態之膜構造體的製造步驟中之剖面圖。   圖11係實施型態之膜構造體的製造步驟中之剖面圖。   圖12係實施型態之膜構造體的製造步驟中之剖面圖。   圖13係實施型態之膜構造體的製造步驟中之剖面圖。   圖14係實施型態的變形例之膜構造體之剖面圖。   圖15係顯示實施例1之膜構造體之根據XRD法之θ-2θ頻譜之例之圖。   圖16係顯示實施例1之膜構造體之根據XRD法之θ-2θ頻譜之例之圖。   圖17係顯示比較例1之膜構造體之根據XRD法之θ-2θ頻譜之例之圖。   圖18係顯示比較例1之膜構造體之根據XRD法之θ-2θ頻譜之例之圖。   圖19係顯示被形成於實施例1之17枚晶圓之各個的膜構造體之分別的X線繞射圖案之繞射角度2θ004 之圖。   圖20係顯示被形成於實施例1之12枚晶圓之各個的膜構造體之分別的X線繞射圖案之繞射角度2θ004 之圖。   圖21係顯示實施例1之膜構造體之分極的電壓依存性之圖。   圖22係顯示比較例1之膜構造體之分極的電壓依存性之圖。   圖23係顯示實施例2之膜構造體之分極的電壓依存性之圖。   圖24係顯示實施例3之膜構造體之分極的電壓依存性之圖。   圖25係顯示實施例4之膜構造體之分極的電壓依存性之圖。   圖26係顯示實施例5之膜構造體之分極的電壓依存性之圖。   圖27係顯示匯集實施例1、實施例6至實施例8、比較例1及比較例2之成膜條件以及PZT的繞射角度2θ004 及相對介電常數εr 等之測定結果之表。   圖28係顯示實施例6之膜構造體之根據XRD法之θ-2θ頻譜之例之圖。   圖29係顯示實施例7之膜構造體之根據XRD法之θ-2θ頻譜之例之圖。   圖30係顯示實施例8之膜構造體之根據XRD法之θ-2θ頻譜之例之圖。   圖31係顯示比較例2之膜構造體之分極的電壓依存性之圖。   圖32係顯示實施例6之膜構造體之分極的電壓依存性之圖。   圖33係顯示實施例7之膜構造體之分極的電壓依存性之圖。   圖34係顯示實施例8之膜構造體之分極的電壓依存性之圖。   圖35係顯示實施例9之膜構造體之分極的電壓依存性之圖。   圖36係顯示實施例10之膜構造體之分極的電壓依存性之圖。
10‧‧‧膜構造體
11‧‧‧基板
11a‧‧‧上面
12‧‧‧配向膜
13‧‧‧導電膜
14‧‧‧膜
15、16、17‧‧‧壓電膜

Claims (38)

  1. 一種膜構造體,其特徵為具有:包含由(100)面所構成的主面之矽基板、被形成於前述主面上,具有立方晶結晶構造,且包含(100)配向的氧化鋯膜、以及被形成於前述氧化鋯膜上,具有立方晶結晶構造,且包含(100)配向的鉑膜之第1導電膜;在前述矽基板的主面內,呈前述鉑膜的<100>方向沿著前述矽基板的<110>方向的狀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膜構造體,其中具有被形成於前述第1導電膜上,具有立方晶之結晶構造,且包含(001)配向的第1鈦鋯酸鉛膜之第1壓電膜。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膜構造體,其中於根據使用了CuKα線之θ-2θ法得到的前述第1壓電膜之X線繞射圖案,當鈦鋯酸鉛之(004)面的繞射峰之繞射角度為2θ004,前述第1壓電膜的相對介電常數為εr時,前述2θ004滿足下列式(數式1),前述εr滿足下列式(數式2);2θ 004≦96.5°‧‧‧(數式1) ε r≦450‧‧‧(數式2)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膜構造體,其中前述第1壓電膜的殘留分極值為Pr時,前述Pr滿足下列式(數式3),Pr≧28μC/cm2‧‧‧(數式3)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之膜構造體,其中具有被形成於前述第1壓電膜上的第2導電膜,前述相對介電常數,係對前述第1導電膜與前述第2導電膜間施加具有1kHz的頻率的交流電壓而測定的。
  6. 一種膜構造體,其特徵為具有:包含由(100)面所構成的主面之矽基板、被形成於前述主面上,具有立方晶結晶構造,且包含(100)配向的氧化鋯膜之第1膜、被形成於前述第1膜上,具有立方晶結晶構造,且包含(100)配向的鉑膜之第1導電膜、以及被形成於前述第1導電膜上,具有立方晶之結晶構造,且包含(001)配向的第1鈦鋯酸鉛膜之第1壓電膜;前述第1壓電膜,具有被形成於前述第1導電膜上,具有立方晶之結晶構造,且包含(001)配向之第2鈦鋯酸鉛膜的第2壓電膜,與被形成於前述第2壓電膜上之包含第3鈦鋯酸鉛膜之第3壓電膜;前述第2壓電膜,具有壓縮應力,前述第3壓電膜具有 拉伸應力。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膜構造體,其中前述第2鈦鋯酸鉛膜,包含以下列一般式(化學式1)表示的由鈦鋯酸鉛所構成的第1複合氧化物,Pb(Zr1-xTix)O3‧‧‧(化學式1)前述第3鈦鋯酸鉛膜,包含以下列一般式(化學式2)表示的鈦鋯酸鉛所構成的第2複合氧化物,Pb(Zr1-yTiy)O3‧‧‧(化學式2)前述x滿足0.32≦x≦0.52,前述y滿足0.32≦y≦0.52。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至6項之任一項之膜構造體,其中具有被形成於前述第1導電膜上,包含以下列一般式(化學式3)表示,且擬立方晶表示(100)配向之第3複合氧化物的第2膜,Sr(Ti1-zRuz)O3‧‧‧(化學式3)前述第1壓電膜,於前述第1導電膜上中介著前述第2膜而形成,前述z滿足0≦z≦1。
  9. 一種用於壓力感測器的膜構造體,具有:包含(100)面構成的主面之矽基板、被形成於前述主面上,具有立方晶的結晶構造,且包含(100)配向的氧化鋯膜、 被形成於前述氧化鋯膜上,具有立方晶的結晶構造,且包含(100)配向之鉑的第1導電膜、被形成於前述第1導電膜上,具有立方晶的結晶構造,且包含(001)配向的鈦鋯酸鉛之第1壓電膜;在前述矽基板的主面內,呈前述鉑膜的<100>方向沿著前述矽基板的<110>方向的狀態;於根據使用了CuKα線之θ-2θ法得到的前述第1壓電膜之X線繞射圖案,當鈦鋯酸鉛之(004)面的繞射峰之繞射角度為2θ004,前述第1壓電膜的相對介電常數為εr時,前述2θ004滿足下列式(數式1),前述εr滿足下列式(數式2);2θ 004≦96.5°‧‧‧(數式1) ε r≦450‧‧‧(數式2)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用於壓力感測器的膜構造體,其中前述第1壓電膜的殘留分極值為Pr時,前述Pr滿足下列式(數式3),Pr≧28μC/cm2‧‧‧(數式3)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之用於壓力感測器的膜構造體,其中具有被形成於前述第1壓電膜上的第2導電膜,前述相對介電常數,係對前述第1導電膜與前述第2導電膜間施加 具有1kHz的頻率的交流電壓而測定的。
  12. 一種用於壓力感測器的膜構造體,具有:包含(100)面構成的主面之矽基板、被形成於前述主面上,具有立方晶的結晶構造,且包含(100)配向的氧化鋯之第1膜、被形成於前述第1膜上,具有立方晶的結晶構造,且包含(100)配向之鉑的第1導電膜、被形成於前述第1導電膜上,具有立方晶的結晶構造,且包含(001)配向的鈦鋯酸鉛之第1壓電膜;於根據使用了CuKα線之θ-2θ法得到的前述第1壓電膜之X線繞射圖案,當鈦鋯酸鉛之(004)面的繞射峰之繞射角度為2θ004,前述第1壓電膜的相對介電常數為εr時,前述2θ004滿足下列式(數式1),前述εr滿足下列式(數式2);2θ 004≦96.5°‧‧‧(數式1) ε r≦450‧‧‧(數式2)前述第1壓電膜,包含:含有由被形成於前述第1導電膜上的鈦鋯酸鉛所構成的第1複合氧化物之第2壓電膜,與含有由被形成於前述第2壓電膜上的鈦鋯酸鉛所構成的第2複合氧化物之第3壓電膜;前述第2壓電膜有壓縮應力,前述第3壓電膜有拉伸應力。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用於壓力感測器的膜構造體,其中前述第2壓電膜,包含以下列一般式(化學式1)表示的前述第1複合氧化物,Pb(Zr1-xTix)O3‧‧‧(化學式1)前述第3壓電膜,包含以下列一般式(化學式2)表示的前述第2複合氧化物,Pb(Zr1-yTiy)O3‧‧‧(化學式2)前述x滿足0.32≦x≦0.52,前述y滿足0.32≦y≦0.52。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至11項之任一項之用於壓力感測器的膜構造體,其中具有被形成於前述第1導電膜上,包含以下列一般式(化學式3)表示,且擬立方晶表示(100)配向之第3複合氧化物的第2膜,Sr(Ti1-zRuz)O3‧‧‧(化學式3);前述第1壓電膜,於前述第1導電膜上中介著前述第2膜而形成,前述z滿足0≦z≦1。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至11項之任一項之用於壓力感測器的膜構造體,其中前述第1膜,磊晶成長於前述主面上,前述第1導電 膜,磊晶成長於前述第1膜上,前述第1壓電膜磊晶成長於前述第1導電膜上。
  16. 一種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具有:(a)準備包含由(100)面所構成的主面之矽基板的步驟、(b)於前述主面上,形成具有立方晶結晶構造,且包含(100)配向的氧化鋯膜的步驟、以及(c)於前述氧化鋯膜上,形成具有立方晶結晶構造,且包含(100)配向的鉑膜之第1導電膜的步驟;在前述矽基板的主面內,呈前述鉑膜的<100>方向沿著前述矽基板的<110>方向的狀態。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其中具有:(d)於前述第1導電膜上,形成具有立方晶之結晶構造,且包含(001)配向的第1鈦鋯酸鉛膜之第1壓電膜的步驟。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其中於根據使用了CuKα線之θ-2θ法得到的前述第1壓電膜之X線繞射圖案,當鈦鋯酸鉛之(004)面的繞射峰之繞射角度為2θ004,前述第1壓電膜的相對介電常數為εr時,前述2θ004滿足下列式(數式1), 前述εr滿足下列式(數式2);2θ 004≦96.5°‧‧‧(數式1) ε r≦450‧‧‧(數式2)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第1壓電膜的殘留分極值為Pr時,前述Pr滿足下列式(數式3),Pr≧28μC/cm2‧‧‧(數式3)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之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其中具有(e)於前述第1壓電膜上形成第2導電膜的步驟,前述相對介電常數,係對前述第1導電膜與前述第2導電膜間施加具有1kHz的頻率的交流電壓而測定。
  21. 一種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具有:(a)準備包含由(100)面所構成的主面之矽基板的步驟、(b)於前述主面上,形成具有立方晶結晶構造,且包含(100)配向的氧化鋯膜之第1膜的步驟、(c)於前述第1膜上,形成具有立方晶結晶構造,且包含(100)配向的鉑膜之第1導電膜的步驟、以及(d)於前述第1導電膜上,形成具有立方晶之結晶構造,且包含(001)配向的第1鈦鋯酸鉛膜之第1壓電膜的步 驟;前述(d)步驟,具有:(f)於前述第1導電膜上,形成具有立方晶之結晶構造,且包含(001)配向之第2鈦鋯酸鉛膜的第2壓電膜的步驟,與(g)於前述第2壓電膜上,形成包含第3鈦鋯酸鉛膜之第3壓電膜的步驟;在前述(f)步驟,形成具有壓縮應力的前述第2壓電膜,在前述(g)步驟,形成具有拉伸應力的前述第3壓電膜。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第2鈦鋯酸鉛膜,包含以下列一般式(化學式1)表示的由鈦鋯酸鉛所構成的第1複合氧化物,Pb(Zr1-xTix)O3‧‧‧(化學式1)前述第3鈦鋯酸鉛膜,包含以下列一般式(化學式2)表示的鈦鋯酸鉛所構成的第2複合氧化物,Pb(Zr1-yTiy)O3‧‧‧(化學式2)前述x滿足0.32≦x≦0.52,前述y滿足0.32≦y≦0.52。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之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其中在前述(f)步驟,藉由濺鍍法形成前述第2壓電膜,在前述(g)步驟,包含: (g1)於前述第2壓電膜上,藉由塗布含有鉛、鋯、及鈦的第1溶液,形成包含前述第2複合氧化物的第1前軀體之第2膜的步驟、(g2)藉由熱處理前述第2膜,形成前述第3壓電膜的步驟。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其中在前述(f)步驟,以425~475℃之溫度,且0.29nm/s以下之第1成膜速度,形成包含前述第1複合氧化物之第3膜,形成由成膜的前述第3膜構成的前述第2壓電膜。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f)步驟,包含(f1)以425~475℃之溫度,且0.29nm/s以下之第2成膜速度,形成包含前述第1複合氧化物之第4膜的步驟,以及(f2)於前述第4膜上,以425~475℃之溫度,且比前述第2成膜速度更小的第3成膜速度,形成包含前述第1複合氧化物的第5膜,形成由成膜的前述第4膜及前述第5膜構成的前述第2壓電膜的步驟。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f)步驟,包含:(f3)在前述(c)步驟之後,在真空室內藉由基板保持部保持前述矽基板的步驟、 (f4)在前述(f3)步驟之後,在前述真空室內藉由濺鍍含有鈦鋯酸鉛的靶的表面而於前述第1導電膜上形成前述第2壓電膜的步驟;前述基板保持部,藉由被安裝於前述真空室的支撐部來支撐,前述支撐部與前述基板保持部之間,或者前述真空室與前述支撐部之間,有第1絕緣性構件中介,在前述(f3)步驟,在前述矽基板的外周部與前述基板保持部接觸,且前述矽基板的中央部與前述基板保持部隔離的狀態下,保持前述矽基板。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f)步驟,包含:(f5)在前述(c)步驟之後,在真空室內藉由基板保持部保持前述矽基板的步驟、(f6)在前述(f5)步驟之後,在前述真空室內藉由濺鍍含有鈦鋯酸鉛的靶的表面而於前述第1導電膜上使成膜材料附著形成前述第2壓電膜的步驟;在前述(f6)步驟,藉由被安裝於前述真空室的第1導電性構件所構成的防附著板,防止前述成膜材料附著於前述基板保持部,前述真空室與前述防附著板之間,有第2絕緣性構件中介,前述防附著板為電氣浮動狀態, 在前述(f5)步驟,在前述矽基板的外周部與前述基板保持部接觸,且前述矽基板的中央部與前述基板保持部隔離的狀態下,保持前述矽基板。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至20項之任一項之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其中具有(h)在前述(c)步驟之後,前述(d)步驟之前,於前述第1導電膜上,形成包含以下列一般式(化學式3)表示,且擬立方晶表示(100)配向之第3複合氧化物的第6膜之步驟,Sr(Ti1-zRuz)O3‧‧‧(化學式3)前述z滿足0≦z≦1。
  29. 一種用於壓力感測器的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具有:(a)準備包含(100)面構成的主面之矽基板的步驟、(b)於前述主面上,形成具有立方晶的結晶構造,且包含(100)配向的氧化鋯膜的步驟、(c)於前述氧化鋯膜上,形成具有立方晶的結晶構造,且包含(100)配向之鉑的第1導電膜的步驟、(d)於前述第1導電膜上,形成具有立方晶的結晶構造,且包含(001)配向的鈦鋯酸鉛之第1壓電膜的步驟;在前述矽基板的主面內,呈前述鉑膜的<100>方向沿著前述矽基板的<110>方向的狀態;於根據使用了CuKα線之θ-2θ法得到的前述第1壓電膜 之X線繞射圖案,當鈦鋯酸鉛之(004)面的繞射峰之繞射角度為2θ004,前述第1壓電膜的相對介電常數為εr時,前述2θ004滿足下列式(數式1),前述εr滿足下列式(數式2);2θ 004≦96.5°‧‧‧(數式1) ε r≦450‧‧‧(數式2)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之用於壓力感測器的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第1壓電膜的殘留分極值為Pr時,前述Pr滿足下列式(數式3),Pr≧28μC/cm2‧‧‧(數式3)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之用於壓力感測器的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其中具有(e)於前述第1壓電膜上形成第2導電膜的步驟,前述相對介電常數,係對前述第1導電膜與前述第2導電膜間施加具有1kHz的頻率的交流電壓而測定。
  32. 一種用於壓力感測器的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具有:(a)準備包含(100)面構成的主面之矽基板的步驟、(b)於前述主面上,形成具有立方晶的結晶構造,且包含(100)配向的氧化鋯之第1膜的步驟、(c)於前述第1膜上,形成具有立方晶的結晶構造,且 包含(100)配向之鉑的第1導電膜的步驟、(d)於前述第1導電膜上,形成具有立方晶的結晶構造,且包含(001)配向的鈦鋯酸鉛之第1壓電膜的步驟;於根據使用了CuKα線之θ-2θ法得到的前述第1壓電膜之X線繞射圖案,當鈦鋯酸鉛之(004)面的繞射峰之繞射角度為2θ004,前述第1壓電膜的相對介電常數為εr時,前述2θ004滿足下列式(數式1),前述εr滿足下列式(數式2);2θ 004≦96.5°‧‧‧(數式1) ε r≦450‧‧‧(數式2)前述(d)步驟,包含:(f)於前述第1導電膜上,形成包含由鈦鋯酸鉛所構成的第1複合氧化物之第2壓電膜的步驟,與(g)於前述第2壓電膜上,形成包含由鈦鋯酸鉛所構成的第2複合氧化物之第3壓電膜之步驟;在前述(f)步驟,形成具有壓縮應力之前述第2壓電膜,在前述(g)步驟,形成具有拉伸應力之前述第3壓電膜。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之用於壓力感測器的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其中在前述(f)步驟,形成包含以下列一般式(化學式1)表示的前述第1複合氧化物之前述第2壓電膜, Pb(Zr1-xTix)O3‧‧‧(化學式1)在前述(g)步驟,形成包含以下列一般式(化學式2)表示的前述第2複合氧化物的前述第3壓電膜,Pb(Zr1-yTiy)O3‧‧‧(化學式2)前述x滿足0.32≦x≦0.52,前述y滿足0.32≦y≦0.52。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之用於壓力感測器的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其中在前述(f)步驟,藉由濺鍍法形成前述第2壓電膜,在前述(g)步驟,包含:(g1)於前述第2壓電膜上,藉由塗布含有鉛、鋯、及鈦的第1溶液,形成包含前述第2複合氧化物的第1前軀體之第2膜的步驟、(g2)藉由熱處理前述第2膜,形成前述第3壓電膜的步驟。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之用於壓力感測器的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其中在前述(f)步驟,以425~475℃之溫度,且0.29nm/s以下之第1成膜速度,形成包含前述第1複合氧化物之第3膜,形成由成膜的前述第3膜構成的前述第2壓電膜。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之用於壓力感測器的膜構造體 之製造方法,其中在前述(f)步驟,包含(f1)以425~475℃之溫度,且0.29nm/s以下之第2成膜速度,形成包含前述第1複合氧化物之第4膜的步驟,以及(f2)於前述第4膜上,以425~475℃之溫度,且比前述第2成膜速度更小的第3成膜速度,形成包含前述第1複合氧化物的第5膜,形成由成膜的前述第4膜及前述第5膜構成的前述第2壓電膜的步驟。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至31項之任一項之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第1膜為(100)配向的氧化鋯膜;在前述矽基板的主面內,呈前述鉑膜的<100>方向沿著前述矽基板的<110>方向的狀態;具有(h)在前述(c)步驟之後,前述(d)步驟之前,於前述第1導電膜上,形成包含以下列一般式(化學式3)表示,且擬立方晶表示(100)配向之第3複合氧化物的第6膜之步驟,Sr(Ti1-zRuz)O3‧‧‧(化學式3),前述z滿足0≦z≦1。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至31項之任一項之用於壓力感測器的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其中 在前述(b)步驟,形成磊晶成長於前述主面上的前述第1膜,在前述(c)步驟,形成磊晶成長於前述第1膜上的前述第1導電膜,在前述(d)步驟,形成磊晶成長於前述第1導電膜上的前述第1壓電膜;前述第1膜為(100)配向的氧化鋯膜;在前述矽基板的主面內,呈前述鉑膜的<100>方向沿著前述矽基板的<110>方向的狀態。
TW107123083A 2017-07-07 2018-07-04 膜構造體及其製造方法 TWI7915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2906 2017-07-07
TW106122906 2017-07-07
??106122906 2017-07-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7030A TW201907030A (zh) 2019-02-16
TWI791546B true TWI791546B (zh) 2023-02-11

Family

ID=64903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3083A TWI791546B (zh) 2017-07-07 2018-07-04 膜構造體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27706B2 (zh)
JP (1) JP7387102B2 (zh)
SG (1) SG10201805743TA (zh)
TW (1) TWI7915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21710B2 (ja) 2019-04-03 2024-01-25 I-PEX Piezo Solutions株式会社 膜構造体
JP7329354B2 (ja) * 2019-04-17 2023-08-18 株式会社アルバック 多層構造体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EP3985746A4 (en) * 2019-06-12 2023-06-21 FUJIFILM Corporation PIEZOELECTRICAL ELEMENT
CN113950751A (zh) * 2019-06-12 2022-01-1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压电元件
US11063131B2 (en) * 2019-06-13 2021-07-13 Intel Corporation Ferroelectric or anti-ferroelectric trench capacitor with spacers for sidewall strain engineering
WO2023042704A1 (ja) * 2021-09-16 2023-03-2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圧電素子、圧電アクチュエーター、液滴吐出ヘッド、液滴吐出装置、及び強誘電体メモリ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54015A (ja) * 2014-02-18 2015-08-24 株式会社ユーテック 強誘電体セラミック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154014A (ja) * 2014-02-18 2015-08-24 株式会社ユーテック 強誘電体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724589A (zh) * 2015-12-18 2017-07-01 Youtec Co Ltd 膜構造體、致動器、馬達及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06539A4 (en) 2008-06-27 2013-06-12 Panasonic Corp PIEZOELECTRIC ELEMENT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JP2014084494A (ja) 2012-10-23 2014-05-12 Tohoku Univ 結晶配向制御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成膜装置、アニール装置並びに結晶配向制御方法
US9147827B2 (en) * 2012-11-28 2015-09-29 Tdk Corporation Piezoelectric element, piezoelectric actuator, piezoelectric sensor, hard disk drive, and inkjet printer device
KR20160111476A (ko) 2014-01-29 2016-09-26 캐논 가부시끼가이샤 압전 세라믹, 그의 제조 방법, 압전 소자, 적층 압전 소자, 액체 토출 헤드, 액체 토출 장치, 초음파 모터, 광학 기기, 진동 장치, 먼지 제거 장치, 촬상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US9837596B2 (en) * 2014-06-13 2017-12-05 Tdk Corporation Piezoelectric device, piezoelectric actuator, piezoelectric sensor, hard disk drive, and inkjet printer apparatus
US20170158571A1 (en) * 2014-07-16 2017-06-08 Youtec Co., Ltd. Ferroelectric ceramic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ame
US10263175B2 (en) * 2015-09-29 2019-04-1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iezoelectric element and piezoelectric element-applied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54015A (ja) * 2014-02-18 2015-08-24 株式会社ユーテック 強誘電体セラミック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154014A (ja) * 2014-02-18 2015-08-24 株式会社ユーテック 強誘電体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724589A (zh) * 2015-12-18 2017-07-01 Youtec Co Ltd 膜構造體、致動器、馬達及膜構造體之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016793A (ja) 2019-01-31
SG10201805743TA (en) 2019-02-27
US20190013459A1 (en) 2019-01-10
US11527706B2 (en) 2022-12-13
JP7387102B2 (ja) 2023-11-28
TW201907030A (zh) 2019-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91546B (zh) 膜構造體及其製造方法
JP6498821B1 (ja) 膜構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367331B2 (ja) 多層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2168800A1 (ja) 積層構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70007784A (ko) 다층막의 제조 방법 및 다층막
CN111344876B (zh) 膜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
JP2021166302A (ja) 成膜装置及び膜構造体
JP7307302B2 (ja) 膜構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760346B (zh) 成膜裝置
Li et al. Effects of LaNiO3 seeding layers 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in 0.94 (Bi0. 5Na0. 5) TiO3–0.06 BaTiO3 thin films
CN109196672B (zh) 膜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
WO2018216227A1 (ja) 膜構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208985A (ja) 機能性酸化物構造体、及び機能性酸化物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Zhang et al. (001)-oriented LaNiO3 bottom electrodes and (001)-textured ferroelectric thin films on LaNi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