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8769B - 導熱結構與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導熱結構與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8769B
TWI788769B TW110103095A TW110103095A TWI788769B TW I788769 B TWI788769 B TW I788769B TW 110103095 A TW110103095 A TW 110103095A TW 110103095 A TW110103095 A TW 110103095A TW I788769 B TWI788769 B TW I78876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layer
heat conduction
thermally conductive
adhes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30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31176A (zh
Inventor
王鶴偉
何銘祥
黃軍凱
黃漢璋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河南烯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河南烯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河南烯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030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88769B/zh
Priority to US17/541,595 priority patent/US20220240418A1/en
Priority to KR1020210192687A priority patent/KR20220108708A/ko
Priority to JP2022009421A priority patent/JP7288101B2/ja
Publication of TW202231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11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87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876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H05K7/20509Multiple-component heat spreaders; Multi-component heat-conducting support plates; Multi-component non-closed heat-conducting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36Selection of materials, or shaping, to facilitate cooling or heating, e.g. heatsinks
    • H01L23/373Cooling facilitated by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 device or materials for thermal expansion adaptation, e.g. carb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36Selection of materials, or shaping, to facilitate cooling or heating, e.g. heatsinks
    • H01L23/373Cooling facilitated by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 device or materials for thermal expansion adaptation, e.g. carbon
    • H01L23/3737Organic materials with or without a thermoconductive fill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42Fillings or auxiliary members in containers or encapsulations selected or arranged to facilitate heating or cool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H05K7/20409Outer radiating structures on heat dissipating housings, e.g. fins integrated with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64Heat extraction or cooling elements
    • H01L33/641Heat extraction or cooling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64Heat extraction or cooling elements
    • H01L33/642Heat extraction or cooling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shape

Abstract

本發明公開一種導熱結構及電子裝置。導熱結構包括一導熱金屬層、一第一奈米碳管層、一第一導熱黏著層以及一陶瓷保護層。導熱金屬層具有一第一表面及與第一表面相對的一第二表面。第一奈米碳管層設置於導熱金屬層的第一表面,並包括多個第一奈米碳管。第一導熱黏著層設置於第一奈米碳管層,第一導熱黏著層的材料填充在該些第一奈米碳管的間隙。陶瓷保護層設置於第一奈米碳管層遠離導熱金屬層的一側。本發明可將熱源所產生的熱能快速地傳導至外界,提升電子裝置的散熱效能。

Description

導熱結構與電子裝置
本發明關於一種導熱結構,特別關於一種可提升散熱效能的導熱結構與電子裝置。
隨著科技的發展,針對電子裝置的設計與研發,莫不以薄型化及高效能為優先考量。在要求高速運算與薄型化的情況下,電子裝置的電子元件不可避免地將產生較以往更多的熱量,因此,“散熱”已經是這些元件或裝置不可或缺的需求功能。特別是對高功率元件來說,由於工作時產生的熱能大幅增加,使得電子產品的溫度會急速上升,當電子產品受到過高的溫度時,可能會造成元件的永久性損壞,或是使壽命大幅地降低。
公知技藝大多是利用設置在元件或裝置上的散熱鰭片、風扇,或是散熱件(例如熱管)將運作時所產生的廢熱導引出。其中,散熱鰭片或散熱片一般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且是利用具有高導熱性質的金屬材料製成,或是利用摻雜具有高導熱性質之無機材料製成。然而,金屬材料的導熱效果雖然很好,但是密度大,會增加散熱鰭片或散熱片整體的重量與厚度。而摻雜了無機材料之高分子複合材料的結構強度並不好,可能不適合應用在某些產品上。
因此,如何發展出更適用於高功率元件或裝置需求的導熱結構,可適用於不同的產品領域以因應薄型化的需求,已經是相關廠持續追求的目標之一。
本發明的目的為提供一種導熱結構與應用該導熱結構的電子裝置。本發明的導熱結構可將電子裝置的熱源所產生的熱能快速地傳導至外界,提升散熱效能。
本發明的導熱結構可應用於不同的產品領域而達到薄型化的需求。
本發明提出一種導熱結構,包括一導熱金屬層、一第一奈米碳管層、一第一導熱黏著層以及一陶瓷保護層。導熱金屬層具有一第一表面及與第一表面相對的一第二表面;第一奈米碳管層設置於導熱金屬層的第一表面,第一奈米碳管層包括多個第一奈米碳管;第一導熱黏著層設置於第一奈米碳管層,第一導熱黏著層的材料填充在該些第一奈米碳管的間隙;陶瓷保護層設置於第一奈米碳管層遠離導熱金屬層的一側。
在一實施例中,導熱金屬層包括銅、鋁、銅合金、或鋁合金。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導熱黏著層填滿該些第一奈米碳管的間隙。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導熱黏著層填滿該些第一奈米碳管的管內孔隙。
在一實施例中,陶瓷保護層的材料包括氮化硼、氧化鋁、氮化鋁、或碳化矽、或其組合。
在一實施例中,陶瓷保護層的材料更包括石墨烯。
在一實施例中, 導熱結構更包括一第二奈米碳管層及一第二導熱黏著層。第二奈米碳管層設置於導熱金屬層的第二表面,第二奈米碳管層包括多個第二奈米碳管;第二導熱黏著層設置於第二奈米碳管層,第二導熱黏著層的材料填充在該些第二奈米碳管的間隙。
在一實施例中, 該些第一奈米碳管或該些第二奈米碳管的軸向方向與導熱金屬層的夾角大於0度、小於等於90度。
在一實施例中,第二導熱黏著層填滿該些第二奈米碳管的間隙。
在一實施例中,第二導熱黏著層填滿該些第二奈米碳管的管內孔隙。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導熱黏著層或第二導熱黏著層包括一膠材及一導熱材料,導熱材料包括石墨烯、還原氧化石墨烯、或陶瓷材料。
在一實施例中,陶瓷保護層遠離導熱金屬層的表面具有多個微結構,該些微結構的形狀為柱狀、球狀、角錐狀、梯形狀、或不規則形狀、或其組合。
在一實施例中,陶瓷保護層更包括一填充材料及/或多個孔洞。
在一實施例中,填充材料為氧化鋁、氮化鋁、或碳化矽、氮化硼、或其組合。
在一實施例中,填充材料的形狀為顆粒狀、片狀、球狀、條狀、奈米管狀、或不規則狀、或其組合。
在一實施例中,導熱結構更包括一雙面膠層,其設置於導熱金屬層之第二表面遠離陶瓷保護層的一側。
在一實施例中,雙面膠層為導熱雙面膠。
本發明更提出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熱源以及前述實施例的導熱結構,導熱結構與熱源連接。
在一實施例中,電子裝置更包括一散熱結構,其設置於導熱結構遠離熱源的一側。
承上所述,在本發明的導熱結構中,透過第一奈米碳管層設置於導熱金屬層,第一導熱黏著層的材料填充在第一奈米碳管層之該些第一奈米碳管的間隙,且陶瓷保護層設置於第一奈米碳管層遠離導熱金屬層之一側的結構設計,當導熱結構與電子裝置的熱源連接時,可將熱源所產生的熱能快速且有效地傳導至外界,藉此可提升電子裝置的散熱效能。另外,相較於傳統的保護層來說,本發明的陶瓷保護層除了可提供保護與絕緣的效果外,還可提升導熱效果。此外,本發明的導熱結構可應用於不同的產品領域而使電子裝置可以達到薄型化的需求。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依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之導熱結構與電子裝置,其中相同的元件將以相同的參照符號加以說明。以下實施例出現的各元件只是用以說明其相對關係,並不代表真實元件的比例或尺寸。
本發明的導熱結構應用於電子裝置時,可提升電子裝置的散熱效能。電子裝置的熱源可為電子裝置之電池、控制晶片(例如中央控制單元(CPU))、記憶體(例如但不限於SSD固態硬碟)、主機板、顯示卡、顯示面板、或平面光源,或其他會產生熱量的元件、單元、或模組,並不限制。此外,本發明的導熱結構可應用於不同的產品領域而可達到薄型化的需求。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導熱結構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導熱結構1可包括一導熱金屬層11、一第一奈米碳管層12、一第一導熱黏著層13以及一陶瓷保護層14。
導熱金屬層11具有一第一表面111及與第一表面111相對的一第二表面112。其中,導熱金屬層11包括高導熱係數的金屬片、金屬箔、或金屬膜,其材料可例如但不限於包括銅、鋁、銅合金(銅和其他金屬的合金)、或鋁合金(鋁和其他金屬的合金)、或其組合。本實施例的導熱金屬層11是以鋁箔為例。
第一奈米碳管層12設置於導熱金屬層11的第一表面111。第一奈米碳管層12包括多個第一奈米碳管(CNT)121,該些第一奈米碳管121的軸向方向與導熱金屬層11的夾角可大於0度、小於等於90度,藉此增加導熱金屬層11在垂直方向的導熱效果。本實施例的第一奈米碳管121的軸向方向是以垂直導熱金屬層11的第一表面111為例。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奈米碳管121的軸向方向可垂直或類似於垂直導熱金屬層11的第一表面111;或者,第一奈米碳管121的軸向方向與導熱金屬層11的第一表面111間的夾角可介於0度與90度之間,本發明不限制。
第一導熱黏著層13設置於第一奈米碳管層12,且第一導熱黏著層13的材料填充在第一奈米碳管層12之該些第一奈米碳管121的間隙。具體來說,可將例如膠狀或膏狀等具有流動性的第一導熱黏著層13的材料,以例如噴塗、印刷、或其他適當的方式設置在第一奈米碳管層12,使第一導熱黏著層13的材料可填入第一奈米碳管121的間隙(較佳為填滿所有間隙)後形成第一導熱黏著層13。第一奈米碳管121具有極高的熱傳導率(thermal conductivity > 3000 W/m-K),再利用第一導熱黏著層13的材料填充在第一奈米碳管121的間隙,可再提升熱傳導效果。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導熱黏著層13填入第一奈米碳管121的間隙外,還可填充於(或填滿)第一奈米碳管121的管內間隙。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導熱黏著層13可同時填滿第一奈米碳管121的間隙及其管內間隙,藉此達到更好的導熱效果。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導熱黏著層13除了填滿第一奈米碳管121的間隙及其管內孔隙外,還可覆蓋在第一奈米碳管層12遠離導熱金屬層11的表面(即完全覆蓋第一奈米碳管層12)。當然,因製程或其他因素,第一奈米碳管121的間隙或其管內孔隙可能無法被第一導熱黏著層13的材料完全填滿。
第一導熱黏著層13為具有黏性的導熱黏著膠,其可包括一膠材131及一導熱材料132,導熱材料132混合於膠材131中。第一導熱黏著層13的膠材131除了可以提升第一奈米碳管層12的結構強度外,藉由導熱材料132混合在膠材131中,還可提升垂直方向的熱傳導效果。上述的導熱材料132例如可包括石墨烯、還原氧化石墨烯、或陶瓷材料、或其組合。陶瓷材料例如但不限於為氮化硼(BN)、氧化鋁(Al 2O 3) 、氮化鋁(AlN)、或碳化矽(SiC) 、…等具有高導熱係數(K值)的陶瓷材料、或其組合,並不限制。
本實施例的導熱材料132是以石墨烯微片為例。在一些實施例中,石墨烯微片佔總體含量可大於0且小於等於15%(0 < 石墨烯微片含量 ≤ 15%),例如1.5%、3.2%、5%、7.5%、11%、13%,或其他。此外,前述的膠材131可例如但不限於為壓感膠(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PSA),其材料可例如包括橡膠系、壓克力系、或矽利康系,或其組合;而化學構成可為橡膠類、丙烯酸類、或有機硅類、或其組合,本發明不限定。
陶瓷保護層14設置於第一奈米碳管層12遠離導熱金屬層11的一側。本實施例的陶瓷保護層14設置且直接連接在第一奈米碳管層12遠離第一表面111的上表面為例。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噴塗或印刷等方式在第一奈米碳管層12及/或第一導熱黏著層13上形成陶瓷保護層14。陶瓷保護層14的材料可例如但不限於包括高導熱係數的陶瓷材料和膠材,陶瓷材料混合於膠材中。陶瓷材料例如可包括氮化硼、氧化鋁、氮化鋁、或碳化矽、或其組合,或其他具有高導熱係數的陶瓷材料。在一些實施例中,陶瓷保護層14的材料除了包括上述材料外,還可包括石墨烯。在此,石墨烯與陶瓷材料的混合比例可例如為1:9、3:7、或5:5、或其他比例,並不限制。在本實施例中,陶瓷保護層14的材料是以包括氮化硼(BN)為例。值得說明的是,由於第一奈米碳管層12中的第一奈米碳管121和第一導熱黏著層13中的石墨烯(導熱材料132)具有導電性,因此,相較於傳統材料為聚醯亞胺(PI)的保護層來說,本實施例的陶瓷保護層14除了可提供保護(耐磨)與絕緣的特性外,還可增加導熱效果。在另一些實施例中,陶瓷保護層14可透過例如導熱膠貼合在第一奈米碳管層12的上表面。
承上,在本實施例的導熱結構1中,透過第一奈米碳管層12設置於導熱金屬層11,第一導熱黏著層13的材料填充在第一奈米碳管層12之該些第一第一奈米碳管121的間隙,且陶瓷保護層14設置於第一奈米碳管層12遠離導熱金屬層11之一側的結構設計,當本實施例的導熱結構1與電子裝置的熱源連接時,可將熱源所產生的熱能快速且有效地傳導至外界,藉此可提升電子裝置的散熱效能。另外,相較於傳統的保護層來說,本實施例的陶瓷保護層14除了可提供保護(耐磨)與絕緣的效果外,還可提升導熱效果。此外,本實施例的導熱結構1可應用於不同的產品領域而使電子裝置可以達到薄型化的需求。
在一些實施例中,導熱結構還可包括兩個離型層(未繪示),這兩個離型層對應設置於導熱結構的上、下兩側(例如圖1之導熱結構1的上側與下側)。當要使用導熱結構時,只要移除這兩個離型層,即可透過雙面膠(例如導熱雙面膠)將導熱結構貼合在熱源上。導熱雙面膠的材料可例如與第一導熱黏著層13相同,除了具有黏性之外,還可協助熱能的傳導。另外,離型層的材質可例如但不限於為紙類、布類、或聚脂類(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或其組合,並不限制。要提醒的是,導熱結構的上、下兩側對應具有離型層的態樣,也可應用於本發明以下所有的實施例中。
請參照圖2A至圖2F所示,其分別為本發明不同實施例的導熱結構的示意圖。
如圖2A所示 本實施例的導熱結構1a與前述實施例的導熱結構1其元件組成及各元件的連接關係大致相同。不同之處在於,本實施例的導熱結構1a還包括一雙面膠層h,雙面膠層h例如為導熱雙面膠,其可設置於導熱金屬層11之第二表面112遠離陶瓷保護層14的一側。本實施例的雙面膠層h是設置於導熱金屬層11的第二表面112。利用雙面膠層h設置在導熱金屬層11與熱源之間,使導熱結構1a可貼附在熱源上,可將熱源所產生的熱能快速地透過導熱結構1a的導引且散逸至外界。當然,還可在陶瓷保護層14遠離熱源的一側設置一散熱結構(圖未繪示),以加速熱能的散逸。再說明的是,利用雙面膠層h使導熱結構與熱源連接的特徵也可應用於以下所有實施例的導熱結構中。
另外,如圖2B所示,本實施例的導熱結構1b與前述實施例的導熱結構1其元件組成及各元件的連接關係大致相同。不同之處在於,本實施例的導熱結構1b之陶瓷保護層14b遠離導熱金屬層11的表面具有多個微結構141,該些微結構141的形狀可例如為柱狀、球狀、角錐狀、梯形狀、或不規則形狀、或其組合,並不限制。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利用例如網印、凹凸板印刷、或其他方式在陶瓷保護層14b的表面製作出微結構141以增加散熱面積,藉此提升散熱效果。陶瓷保護層14b的表面具有多個微結構141的特徵也可應用於本發明其他的實施例中。
另外,如圖2C所示,本實施例的導熱結構1c與前述實施例的導熱結構1其元件組成及各元件的連接關係大致相同。不同之處在於,本實施例的導熱結構1c之陶瓷保護層14c還可包括一填充材料142,填充材料142可例如為陶瓷材料,其形狀可為顆粒狀、片狀、球狀、條狀、奈米管狀、或不規則狀、或其組合,並不限制。另外,填充材料142的尺寸可介於0.5μm~10 μm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填充材料142可例如為氧化鋁、氮化鋁、或碳化矽、氮化硼、或其組合,藉此增加陶瓷保護層14c的散熱效果。前述奈米管狀的填充材料142可例如為氮化硼奈米管。
另外,如圖2D所示,本實施例的導熱結構1d與前述實施例的導熱結構1其元件組成及各元件的連接關係大致相同。不同之處在於,本實施例的導熱結構1d之陶瓷保護層14d還可包括多個孔洞143。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在製作陶瓷保護層14d的製程中填加造孔劑,使陶瓷保護層14d可形成多個孔洞143以增加比表面積,提升熱輻射的散熱效果。在一些實施例中,該造孔劑例如為陶瓷造孔劑。
另外,如圖2E所示,本實施例的導熱結構1e與前述實施例的導熱結構1其元件組成及各元件的連接關係大致相同。不同之處在於,本實施例的導熱結構1e之陶瓷保護層14e包括填充材料142及多個孔洞143。陶瓷保護層14填加填充材料142及/或造孔劑而形成多個孔洞143的特徵也可應用本發明其他實施例中。
如圖2F所示,本實施例的導熱結構1f與前述實施例的導熱結構1其元件組成及各元件的連接關係大致相同。不同之處在於,本實施例的導熱結構1f更可包括一第二奈米碳管層12a及一第二導熱黏著層13a。第二奈米碳管層12a設置於導熱金屬層11的第二表面112,並包括有多個第二奈米碳管121,第二導熱黏著層13a設置於第二奈米碳管層12a,且第二導熱黏著層13a的材料填充在該些第二奈米碳管121的間隙(較佳為填滿所有間隙)。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導熱黏著層13a的材料填充在該些第二奈米碳管121的間隙外,還可填充於(或填滿)第二奈米碳管121的管內間隙。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導熱黏著層13a可同時填滿第二奈米碳管121的間隙及其管內間隙,藉此達到更好的導熱效果。在此,第二奈米碳管層12a之該些第二奈米碳管121的軸向方向與導熱金屬層11的夾角可大於0度、小於等於90度。藉此,可使導熱結構1f的導熱效果更好。第二導熱黏著層13a的材料可與第一導熱黏著層13的材料相同或不相同,並不限制。導熱結構可包括第二奈米碳管層12a及第二導熱黏著層13a的特徵也可應用本發明其他實施例中。
另外,圖3和圖4分別為本發明不同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示意圖。如圖3所示,本發明還提出一種電子裝置2,電子裝置2可包括一熱源21以及一導熱結構22,導熱結構22與熱源21連接。在一些實施例中,導熱結構22可透過一雙面膠層23(例如導熱雙面膠)與熱源21連接。在此,導熱結構22可為上述的導熱結構1、1a至1f的其中之一,或其變化態樣,具體技術內容已於上述中詳述,在此不再多作說明。可以理解的是,導熱結構22本身如果具有上述的雙面膠層h時,則不需設置雙面膠層23。
電子裝置2或2a可例如但不限於為平面顯示器或平面光源,例如但不限於為手機、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電視、顯示器、背光模組、或照明模組,或其他平面型的電子裝置。而熱源可為電子裝置之電池、控制晶片(例如中央控制單元(CPU))、記憶體(例如但不限於SSD固態硬碟)、主機板、顯示卡、顯示面板、或平面光源,或其他會產生熱量的元件或單元,並不限制。在一些實施例中,當電子裝置2為平面顯示器,例如但不限於發光二極體(LED)顯示器、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器、液晶顯示器(LCD)時,則熱源21可為顯示面板而具有顯示面,導熱結構22可直接或間接(例如透過導熱雙面膠)貼附於顯示面相反的表面,藉此協助導熱與散熱,提升平面顯示器的散熱效能。在另一些實施例中,當電子裝置2為平面光源,例如但不限於背光模組、LED照明(LED lighting)模組、或OLED照明(OLED lighting)模組時,則熱源21可為發光單元而具有光射出面,導熱結構22可直接或間接(例如再透過膠材)貼附於光射出面相對的表面,藉此協助導熱與散熱,提升平面光源的散熱效能。
另外,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2a更可包括一散熱結構24,散熱結構24設置於導熱結構22遠離熱源21的一側。因此,在電子裝置2a中,散熱結構24可透過導熱結構22與熱源21連接,使熱源21所產生的熱能可透過導熱結構22的協助快速地傳導至散熱結構24,進而利用散熱結構24將電子裝置2a所產生的熱能散逸至外界,提升散熱效果。在一些實施例中,散熱結構24例如可為散熱膜,例如但不限於為石墨烯導熱膜(Graphene Thermal Film, GTF);或者散熱結構24也可以是傳統的散熱裝置或結構,例如包括風扇、鰭片、散熱膏、散熱片、散熱器、…、或其他型式的散熱元件、散熱單元或散熱裝置、或其組合,本發明並不限制。在一些實施例中,散熱結構24與導熱結構22之間可透過例如導熱雙面膠連接。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導熱結構中,透過第一奈米碳管層設置於導熱金屬層,第一導熱黏著層的材料填充在第一奈米碳管層之該些第一奈米碳管的間隙,且陶瓷保護層設置於第一奈米碳管層遠離導熱金屬層之一側的結構設計,當導熱結構與電子裝置的熱源連接時,可將熱源所產生的熱能快速且有效地傳導至外界,藉此可提升電子裝置的散熱效能。另外,相較於傳統的保護層來說,本發明的陶瓷保護層除了可提供保護與絕緣的效果外,還可提升導熱效果。此外,本發明的導熱結構可應用於不同的產品領域而使電子裝置可以達到薄型化的需求。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1,1a,1b,1c,1d,1e,1f,22:導熱結構 11:導熱金屬層 111:第一表面 112:第二表面 12:第一奈米碳管層 12a:第二奈米碳管層 121:第一奈米碳管、第二奈米碳管 13:第一導熱黏著層 13a:第二導熱黏著層 131:膠材 132:導熱材料 14,14b,14c,14d,14e:陶瓷保護層 141:微結構 142:填充材料 143:孔洞 2,2a:電子裝置 21:熱源 23,h:雙面膠層 24:散熱結構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導熱結構的示意圖。 圖2A至圖2F分別為本發明不同實施例的導熱結構的示意圖。 圖3和圖4分別為本發明不同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示意圖。
1:導熱結構
11:導熱金屬層
111:第一表面
112:第二表面
12:第一奈米碳管層
121:第一奈米碳管
13:第一導熱黏著層
131:膠材
132:導熱材料
14:陶瓷保護層

Claims (17)

  1. 一種導熱結構,包括:一導熱金屬層,具有一第一表面及與該第一表面相對的一第二表面;一第一奈米碳管層,設置於該導熱金屬層的該第一表面,該第一奈米碳管層包括多個第一奈米碳管,該些第一奈米碳管的軸向方向實質上垂直該導熱金屬層的該第一表面;一第一導熱黏著層,設置於該第一奈米碳管層,該第一導熱黏著層的材料填滿該些第一奈米碳管的間隙及其管內孔隙;以及一陶瓷保護層,設置於該第一奈米碳管層遠離該導熱金屬層的一側;其中,該陶瓷保護層遠離該導熱金屬層的表面具有多個微結構。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導熱結構,其中該導熱金屬層包括銅、鋁、銅合金、或鋁合金。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導熱結構,其中該陶瓷保護層的材料包括氮化硼、氧化鋁、氮化鋁、或碳化矽、或其組合。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導熱結構,其中該陶瓷保護層的材料更包括石墨烯。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導熱結構,更包括:一第二奈米碳管層,設置於該導熱金屬層的該第二表面,該第二奈米碳管層包括多個第二奈米碳管;及一第二導熱黏著層,設置於該第二奈米碳管層,該第二導熱黏著層的材料填充在該些第二奈米碳管的間隙。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導熱結構,其中該些第二奈米碳管的軸向方向與該導熱金屬層的夾角大於0度、小於等於90度。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導熱結構,其中該第二導熱黏著層填滿該些第二奈米碳管的間隙。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導熱結構,其中該第二導熱黏著層還填滿該些第二奈米碳管的管內孔隙。
  9. 如請求項5所述的導熱結構,其中該第一導熱黏著層或該第二導熱黏著層包括一膠材及一導熱材料,該導熱材料包括石墨烯、還原氧化石墨烯、或陶瓷材料。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導熱結構,其中該些微結構的形狀為柱狀、球狀、角錐狀、梯形狀、或不規則形狀、或其組合。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導熱結構,其中該陶瓷保護層更包括一填充材料及/或多個孔洞。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導熱結構,其中該填充材料為氧化鋁、氮化鋁、或碳化矽、氮化硼、或其組合。
  13. 如請求項11所述的導熱結構,其中該填充材料的形狀為顆粒狀、片狀、球狀、條狀、奈米管狀、或不規則狀、或其組合。
  14. 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所述的導熱結構,更包括:一雙面膠層,設置於該導熱金屬層之該第二表面遠離該陶瓷保護層的一側。
  15. 如請求項14所述的導熱結構,其中該雙面膠層為導熱雙面膠。
  16.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熱源;以及一如請求項1至15中任一項所述的導熱結構,該導熱結構與該熱源連接。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電子裝置,更包括:一散熱結構,設置於該導熱結構遠離該熱源的一側。
TW110103095A 2021-01-27 2021-01-27 導熱結構與電子裝置 TWI7887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3095A TWI788769B (zh) 2021-01-27 2021-01-27 導熱結構與電子裝置
US17/541,595 US20220240418A1 (en) 2021-01-27 2021-12-03 Thermal conductive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20210192687A KR20220108708A (ko) 2021-01-27 2021-12-30 열 전도 구조 및 전자 장치
JP2022009421A JP7288101B2 (ja) 2021-01-27 2022-01-25 熱伝導構造及び電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3095A TWI788769B (zh) 2021-01-27 2021-01-27 導熱結構與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1176A TW202231176A (zh) 2022-08-01
TWI788769B true TWI788769B (zh) 2023-01-01

Family

ID=82494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3095A TWI788769B (zh) 2021-01-27 2021-01-27 導熱結構與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40418A1 (zh)
JP (1) JP7288101B2 (zh)
KR (1) KR20220108708A (zh)
TW (1) TWI7887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33063B (zh) * 2021-01-27 2024-02-21 大陸商河南烯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導熱結構與電子裝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18148A (zh) * 2012-11-05 2014-05-16 Hitachi Shipbuilding Eng Co 奈米碳管複合成形體的製造方法及製造裝置
TWM529869U (zh) * 2016-02-05 2016-10-01 Victory Specific Material Co Ltd M 電子裝置之均溫散熱複合膜結構(二)
TW201709805A (zh) * 2015-08-31 2017-03-01 新納科技有限公司 導熱結構及散熱裝置
TW201732016A (zh) * 2016-03-15 2017-09-16 Wha-Yueb Technology Co Ltd 均溫導熱塗層之製備方法及其所製成之金屬均溫導熱複合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43746B2 (ja) * 2000-09-13 2010-03-31 ポリマテック株式会社 異方性伝熱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01768427B (zh) * 2009-01-07 2012-06-20 清华大学 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5343620B2 (ja) * 2009-02-26 2013-11-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放熱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790023B2 (ja) * 2011-02-25 2015-10-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JP6186933B2 (ja) * 2013-06-21 2017-08-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接合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放熱機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4208930A1 (en) * 2013-06-26 2014-12-31 Lg Electronics Inc. Heat discharging shee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6191303B2 (ja) * 2013-07-23 2017-09-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子デバイ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463483A (zh) 2014-05-30 2017-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散热结构及其合成方法
CN105261695B (zh) * 2015-11-06 2018-12-14 天津三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iii-v族化合物器件的键合结构
US20170342550A1 (en) * 2016-05-26 2017-11-30 National Technology & Engineering Solutions Of Sandia, Llc Method for controlled growth of carbon nanotubes in a vertically aligned array
WO2018084272A1 (ja) * 2016-11-02 2018-05-11 株式会社グローバルアイ 基材表面に微細凸凹層を設けた放熱シートおよび放熱部材
JP6905399B2 (ja) * 2017-06-23 2021-07-21 新光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基板固定装置
WO2019130995A1 (ja) * 2017-12-26 2019-07-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ノイズ吸収熱伝導シート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JP7172319B2 (ja) * 2018-09-12 2022-11-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放熱構造体、電子装置、及び放熱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JP2020098909A (ja) * 2018-12-18 2020-06-25 株式会社緑マーク 放熱シート
JP7238586B2 (ja) * 2019-05-08 2023-03-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導電性放熱フィルム、導電性放熱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装置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18148A (zh) * 2012-11-05 2014-05-16 Hitachi Shipbuilding Eng Co 奈米碳管複合成形體的製造方法及製造裝置
TW201709805A (zh) * 2015-08-31 2017-03-01 新納科技有限公司 導熱結構及散熱裝置
TWM529869U (zh) * 2016-02-05 2016-10-01 Victory Specific Material Co Ltd M 電子裝置之均溫散熱複合膜結構(二)
TW201732016A (zh) * 2016-03-15 2017-09-16 Wha-Yueb Technology Co Ltd 均溫導熱塗層之製備方法及其所製成之金屬均溫導熱複合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88101B2 (ja) 2023-06-06
KR20220108708A (ko) 2022-08-03
JP2022115093A (ja) 2022-08-08
US20220240418A1 (en) 2022-07-28
TW202231176A (zh) 2022-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375672T3 (es) Sistema de disipación térmica para dispositivos electrónicos port�?tiles.
KR20180095500A (ko) 열전도 구조 및 방열장치
US9769964B2 (en) Heat discharging shee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WO2015046253A1 (ja) 熱伝導性接着シート、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デバイス
ES2690773T3 (es) Solución térmica tipo sándwich
TWI661026B (zh) 熱傳導性接著薄片、其製造方法及使用其之電子裝置
KR101465580B1 (ko) 방열시트
JP2017504500A (ja) 放熱性に優れた金属封止材、その製造方法、及び上記金属封止材で封止された柔軟電子素子
US10945331B2 (en) Mobile display device
TWI703921B (zh) 散熱裝置
TWI788769B (zh) 導熱結構與電子裝置
WO2020191859A1 (zh)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
US10117355B2 (en) Heat dissipation foil and methods of heat dissipation
TW201319507A (zh) 散熱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I833063B (zh) 導熱結構與電子裝置
TWI789149B (zh) 散熱結構與電子裝置
TWI781525B (zh) 導熱黏著結構與電子裝置
CN114828536A (zh) 导热结构与电子装置
KR102092675B1 (ko) 방열 시트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4823574A (zh) 导热结构与电子装置
TW202135632A (zh) 儲熱/散熱結構、儲熱/散熱裝置與電子裝置
TWM625594U (zh) 散熱結構與電子裝置
TWM444700U (zh) 散熱貼片
CN114828538A (zh) 导热黏着结构与电子装置
KR20150002191A (ko) 방열 시트 및 그 제조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