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1029B - 提高操縱穩定性能之輪胎 - Google Patents

提高操縱穩定性能之輪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1029B
TWI771029B TW110119693A TW110119693A TWI771029B TW I771029 B TWI771029 B TW I771029B TW 110119693 A TW110119693 A TW 110119693A TW 110119693 A TW110119693 A TW 110119693A TW I771029 B TWI771029 B TW I77102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tread
centerline
main
ti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96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48041A (zh
Inventor
甘明翰
賴良羿
Original Assignee
正新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正新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正新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196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71029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10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1029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480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8041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提高操縱穩定性能之輪胎,包含:一輪胎本體,係設有一胎面部,該胎面部的中央定義有一胎面中心線,將該胎面部於一寬度方向區分成為一第一胎面及一第二胎面;複數組主溝單元以該胎面中心線做為基準,於該寬度方向上以連續性的排列設於該胎面部上,該主溝單元係包含有一第一主溝及一第二主溝,該第一主溝係設有連接的一第一溝段、一第二溝段及一第三溝段,該第二主溝係設有連接的一第四溝段、一第五溝段及一第六溝段;藉以利用不同溝段之間具有不同的夾角及距離,而得以提昇輪胎的牽引穩定性能。

Description

提高操縱穩定性能之輪胎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可以具有提昇牽引穩定性能及具連續性方向性的輪胎花紋構造。
目前車輛所使用的輪胎,為了使輪胎可適應濕滑路面,係於輪胎的胎面上會成型有胎紋構造,該胎紋構造係由不同長度、寬度及深度的複數溝槽所形成,藉以利用胎紋構造來協助排水,以增加行駛時的操縱穩定性。至於胎紋構造的溝槽形狀、尺寸、數量、分布位置等提供較佳的設計,使輪胎可兼顧抓地性、排水性、導向性、舒適性等不同性能表現,是各界一直以來所致力研發的方向。
例如有2020年5月26日中國大陸所公開之發明第CN111201147號「機動二輪車用輪胎」專利案,其係揭露:一種在確保轉彎時的剛度的同時進一步提高了轉彎時的濕抓地性的機動二輪車用輪胎。胎面部由中央部橡膠和定伸應力更低的兩側橡膠形成,兩側橡膠延伸到距離輪胎赤道為外緣長度的半寬的1/4~1/2的位置,在輪胎接地面部包括第1槽、第2槽、第3槽,第1槽的第1彎曲部、第2彎曲部、第3彎曲部、第2槽的寬度方向內側端部、第3槽的寬度方向內側端部和寬度方向外側端部分別處於距離輪胎赤道為外緣長度的半寬的1/2~5/8、1/16~3/16、3/16~5/16、1/2~3/4、1/16~3/16、5/8~7/8的範圍,第1槽部、第2槽部、第3槽部、第4槽部、第2槽、第5槽部、第6槽部相對於周向所成的角度為35°~45°、55°~65°、20°~30°、55°~65°、55°~65°、55°~65°、15°~25°。
該專利前案雖然能提昇部分的操縱穩定性,但是由於其主溝中間區的溝紋偏離了中心處,導致牽引穩定性能較差,無法全面的有效提昇操縱穩定性,因此於使用上仍不盡理想。
爰此,有鑑於目前習知的輪胎構造具有上述的缺點。故本發明提供一種提高操縱穩定性能之輪胎,包含有:一輪胎本體,其圓周上係設有一胎面部,該胎面部的二側分別設為一第一側邊及一第二側邊,該胎面部的的中央定義有一胎面中心線,該胎面中心線將該胎面部於一寬度方向區分成為一第一胎面及一第二胎面;複數組主溝單元,係以該胎面中心線做為基準,每一組之該主溝單元係於該寬度方向上以連續性的排列設於該胎面部上,每一組之該主溝單元係於該胎面部上形成有一節距,又每一個該節距內的該主溝單元之海比係介於13.6%至23.4%之間,並占該胎面部總面積的4.3%至7.4%之間;每一組該主溝單元係包含有一第一主溝及一第二主溝,該第一主溝及該第二主溝於該寬度方向上,係橫跨於該胎面部的10%至90%之區域,該第一主溝係設有連接的一第一溝段、一第二溝段及一第三溝段,不同組之該主溝單元的該第一溝段、該第二溝段及該第三溝段係連續性的位於該第一胎面或該第二胎面上,該第一溝段及該第二溝段之間的一第一夾角係介於60°至95°之間,該第二主溝係設有連接的一第四溝段、一第五溝段及一第六溝段,不同組之該主溝單元的該第四溝段、該第五溝段及該第六溝段係連續性的位於該第一胎面或該第二胎面上,該第二主溝於中段處係設有一斷開部,該第四溝段及該第五溝段之間的一第五夾角係介於60°至95°之間。
上述第一溝段之一第一中線與該胎面中心線之間的一第二夾角、該第二溝段之一第二中線與該胎面中心線之間的一第三夾角及該第三溝段之一第三中線與該胎面中心線之間的一第四夾角係分別介於20°至70°之間,該第四溝 段之一第四中線與該胎面中心線之間的一第六夾角、該第五溝段之一第五中線與該胎面中心線之間的一第七夾角及該第六溝段一第六中線與該胎面中心線之間的一第八夾角係分別介於20°至70°之間。
上述第一溝段朝向該第一側邊或該第二側邊的一端係設呈為一第一漸擴部,該第三溝段朝向該第二側邊或該第一側邊的一端係設呈為一第二漸擴部。
上述第一溝段的該第一中線與該第四溝段的該第四中線之間的一第一距離係介於40mm至80mm之間,又該第三溝段的該第三中線與該第六溝段的該第六中線之間的一第二距離係介於40mm至80mm之間。
上述進一步設有複數組副溝單元,係以該胎面中心線做為基準,於該寬度方向上以連續性的排列設於該胎面部上,每一組該副溝單元係平行設於任二組相鄰之該主溝單元之間,該副溝單元係至少包含有一第一副溝,該第一副溝的一第一副溝中線,與其中一組相鄰的該第一主溝之該第一溝段的該第一中線之間的一第三距離係介於40mm至80mm之間,又該第一副溝之該第一副溝中線,與另一組相鄰的該第二主溝之該第六溝段的該第六中線之間的一第四距離係介於60mm至90mm之間。
上述副溝單元進一步至少包含有一第二副溝,該第二副溝的一第二副溝中線與該第一副溝之該第一副溝中線之間的一第五距離係介於30mm至40mm之間,該第二副溝的該第二副溝中線與其中一組相鄰的該第一主溝之該第一溝段的該第一中線之間的一第六距離係介於60mm至80mm之間,又該第二副溝之該第二副溝中線,與另一組相鄰的該第二主溝之該第六溝段的該第六中線之間的一第七距離係介於40mm至60mm之間。
上述胎面部上係形成有6至8個該節距。
上述每一個節距內的該主溝單元之海比係為下列其中之一:14.2%至20%、15.4%至23%、13.6%至19.8%、15.5%至23.4%。
上述每一個節距內的該主溝單元所占該胎面部的總面積係為下列其中之一:4.5%至6.3%、4.9%至7.3%、4.3%至6.3%、4.9%至7.4%。
上述技術特徵具有下列之優點:
1.藉由第一主溝及第二主溝所構成之輪胎花紋,可以於胎面部上有較高的海比設計,藉以提昇輪胎的濕抓性能。
2.第一主溝之第一溝段、第三溝段及第二主溝之第四溝段、第六溝段,並配合第一副溝、等二副溝所構成之輪胎花紋,可以於胎面部上接近於第一側邊及第二側邊之位置處,可以有較低的海比設計,藉以兼具公路及不平整路面抓地力及牽引力。
3.主溝單元之第一主溝及第二主溝係橫跨於胎面部的10%至90%之大面積的區域,藉以可提昇輪胎操縱穩定性能。
4.又利用第一主溝的二端分別設有呈漸寬之第一漸擴部及第二漸擴部,藉以可提昇輪胎之排水性、導向性及抓地性。
1:輪胎本體
11:胎面部
12:第一側邊
13:第二側邊
14:胎面中心線
15:第一胎面
16:第二胎面
2:第一主溝
3:第二主溝
21:第一溝段
211:第一中線
22:第二溝段
221:第二中線
23:第三溝段
231:第三中線
24:第一漸擴部
25:第二漸擴部
3:第二主溝
31:第四溝段
311:第四中線
32:第五溝段
321:第五中線
33:第六溝段
331:第六中線
34:斷開部
4:第一副溝
41:第一副溝中線
5:第二副溝
51:第二副溝中線
6:細紋
A1:第一夾角
A2:第二夾角
A3:第三夾角
A4:第四夾角
A5:第五夾角
A6:第六夾角
A7:第七夾角
A8:第八夾角
B1:第一距離
B2:第二距離
B3:第三距離
B4:第四距離
B5:第五距離
B6:第六距離
B7:第七距離
X:寬度方向
[第一圖]係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立體外觀圖。
[第二圖]係為本發明實施例之前視圖。
[第三圖]係為本發明實施例110/80R19輪胎(前輪)之局部平面圖。
[第四圖]係為本發明實施例110/80R19輪胎(前輪)顯示各個不同距離之局部平面圖。
[第五圖]係為本發明實施例120/70R19輪胎(前輪)之局部平面圖。
[第六圖]係為本發明實施例120/70R19輪胎(前輪)顯示各個不同距離之局部平面圖。
[第七圖]係為本發明實施例170/60R17輪胎(後輪)之局部平面圖。
[第八圖]係為本發明實施例170/60R17輪胎(後輪)顯示各個不同距離之局部平面圖。
[第九圖]係為本發明實施例110/80R19輪胎(前輪)顯示各個不同夾角之簡單示意圖。
[第十圖]係為本發明實施例120/70R19輪胎(前輪)顯示各個不同夾角之簡單示意圖。
[第十一圖]係為本發明實施例170/60R17輪胎(後輪)顯示各個不同夾角之簡單示意圖。
請參閱第一圖及第二圖所示,本發明實施例係包含有:輪胎本體1、主溝單元包含第一主溝2及第二主溝3、副溝單元包含第一副溝4及第二副溝5、細紋6,其中:
輪胎本體1,其圓周上係設有一胎面部11,該胎面部11的二側分別設為一第一側邊12及一第二側邊13。又該胎面部的1的中央定義有一胎面中心線14,該胎面中心線14將該胎面部11於一寬度方向X區分成為一第一胎面15及一第二胎面16。
複數組主溝單元,如第三圖所示,係以該胎面中心線14做為基準,每一組之該主溝單元係於該寬度方向X上以連續性的排列設於該胎面部11上,藉以能有效的提昇輪胎牽引穩定性能,以及提昇行駛中的胎面剛性。每一組該主溝單元係包含有一第一主溝2及一第二主溝3。該第一主溝2及該第二主溝3於該寬度方向X上,係橫跨於該胎面部11的10%至90%之區域。
每一組之該主溝單元係於該胎面部11上形成有一節距(Pitch),該胎面部11上係可形成有6至8個該節距。不同規格輪胎之該節距的數量則不相同,例 如110/80R19輪胎(前輪)具有8個該節距。150/70R17輪胎(後輪)具有6個該節距。120/70R19輪胎(前輪)具有8個該節距。170/60R17輪胎(後輪)具有8個該節距。
又每一個該節距內的該主溝單元之海比係介於13.6%至23.4%之間,並占該胎面部11總面積的4.3%至7.4%之間。不同規格輪胎之比值則不相同,例如110/80R19輪胎(前輪)之每一個該節距內的該主溝單元之海比係介於14.2%至20%之間,並占該胎面部11總面積的4.5%至6.3%之間。150/70R17輪胎(後輪)之每一個該節距內的該主溝單元之海比係介於15.4%至23%之間,並占該胎面部11總面積的4.9%至7.3%之間。120/70R19輪胎(前輪)之每一個該節距內的該主溝單元之海比係介於13.6%至19.8%之間,並占該胎面部11總面積的4.3%至6.3%之間。170/60R17輪胎(後輪)之每一個該節距內的該主溝單元之海比係介於15.5%至23.4%之間,並占該胎面部11總面積的4.9%至7.4%之間。
如第二圖及第三圖所示,該第一主溝2係設有依予連接的一第一溝段21、一第二溝段22及一第三溝段23,該第一溝段21朝向該第一側邊12〔或該第二側邊13〕的一端係設呈為一第一漸擴部24,該第三溝段23朝向該第二側邊13〔或該第一側邊12〕的一端係設呈為一第二漸擴部25。不同組之該主溝單元的該第一溝段21、該第二溝段22及該第三溝段23係連續性的位於該第一胎面15或該第二胎面16上。
該第一溝段21及該第二溝段22之間的一第一夾角A1係介於60°至95°之間。不同規格輪胎之該第一夾角A1則不相同,例如110/80R19輪胎(前輪)之該第一夾角A1係為82°〔如第三圖及第四圖所示〕。150/70R17輪胎(後輪)之該第一夾角A1係為85.5°。120/70R19輪胎(前輪)之該第一夾角A1係為86°〔如第五圖及第六圖所示〕。170/60R17輪胎(後輪)之該第一夾角A1係為91.5°〔如第七圖及第八圖所示〕。
如第九圖所示,該第一溝段21之一第一中線211與該胎面中心線14之間的一第二夾角A2、該第二溝段22之一第二中線221與該胎面中心線14之間的一第三夾角A3及該第三溝段23之一第三中線231與該胎面中心線14之間的一第四夾角A4係分別介於20°至70°之間。不同規格輪胎之該第二夾角A2、該第三夾角A3及該第四夾角A4則分別不同,例如110/80R19輪胎(前輪)之該第二夾角A2係為55.7°;該第三夾角A3係為27.5°;該第四夾角A4係為50.6°〔如第九圖所示〕。150/70R17輪胎(後輪)之該第二夾角A2係為61.8°;該第三夾角A3係為27°;第四夾角A4係為57.9°。120/70R19輪胎(前輪)之該第二夾角A2係為56.8°;該第三夾角A3係為29.5°〔如第十圖所示〕;該第四夾角A4係為51.8°。170/60R17輪胎(後輪)之該第二夾角A2係為64.2°;該第三夾角A3係為34°;該第四夾角A4係為62.4°〔如第十一圖所示〕。
如第二圖及第三圖所示,該第二主溝3係設有依予連接的一第四溝段31、一第五溝段32及一第六溝段33。不同組之該主溝單元的該第四溝段31、該第五溝段32及該第六溝段33係連續性的位於該第一胎面15或該第二胎面16上。該第二主溝3於中段約2/3的位置處係設有一斷開部34。
該第四溝段31及該第五溝段32之間的一第五夾角A5係介於60°至95°之間。不同規格輪胎之夾角則不同,例如110/80R19輪胎(前輪)之該第五夾角A5係為81°〔如第三圖及第四圖所示〕。150/70R17輪胎(後輪)之該第五夾角A5係為80°。120/70R19輪胎(前輪)之該第五夾角A5係為85°〔如第五圖及第六圖所示〕。170/60R17輪胎(後輪)之該第五夾角A5係為85.5°〔如第七圖及第八圖所示〕。
如第九圖所示,該第四溝段31之一第四中線311與該胎面中心線14之間的一第六夾角A6、該第五溝段32之一第五中線321與該胎面中心線14之間的一第七夾角A7及該第六溝段33之一第六中線331與該胎面中心線14之間的一第八夾角A8係分別介於20°至70°之間。不同規格輪胎之該第六夾角A6、該第七夾角 A7及該第八夾角A8則分別不同,例如110/80R19輪胎(前輪)之該第六夾角A6係為57.2°;該第七夾角A7係為25.4°;該第八夾角A8係為53.5°〔如第九圖所示〕。150/70R17輪胎(後輪)之該第六夾角A6係為57.1°;該第七夾角A7係為22.3°;該第八夾角A8係為58.4°。120/70R19輪胎(前輪)之該第六夾角A6係為58.9°;該第七夾角A7係為28.3°;該第八夾角A8係為55.0°〔如第十圖所示〕。170/60R17輪胎(後輪)之該第六夾角A6係為57.1°;該第七夾角A7係為22.3°;該第八夾角A8係為58.4°〔如第十一圖所示〕。
如第三圖及第四圖所示,又該第一溝段21的該第一中線211與該第四溝段31的該第四中線311之間的一第一距離B1係介於40mm至80mm之間。不同規格輪胎之該第一距離B1則分別不同,例如110/80R19輪胎(前輪)之該第一距離B1係為47.1mm〔如第三圖及第四圖所示〕。150/70R17輪胎(後輪)之該第一距離B1係為52.2mm。120/70R19輪胎(前輪)之該第一距離B1係為47.3mm〔如第五圖及第六圖所示〕。170/60R17輪胎(後輪)之該第一距離B1係為52.1mm〔如第七圖及第八圖所示〕。
又該第三溝段23的該第三中線231與該第六溝段33的該第六中線331之間的一第二距離B2係介於40mm至80mm之間。不同規格輪胎之該第二距離B2則不相同,例如110/80R19輪胎(前輪)之該第二距離B2係為45.4mm〔如第三圖及第四圖所示〕。150/70R17輪胎(後輪)之該第二距離B2係為78.5mm。120/70R19輪胎(前輪)之該第二距離B2係為45.8mm〔如第五圖及第六圖所示〕。170/60R17輪胎(後輪)之該第二距離B2係為78.6mm〔如第七圖及第八圖所示〕。
複數組副溝單元,係以該胎面中心線14做為基準,於該寬度方向X上以連續性的排列設於該胎面部11上,藉以能有效的提昇輪胎牽引穩定性能,以及提昇行駛中的胎面剛性。如第三圖及第四圖所示,每一組該副溝單元係平行設於任二組相鄰之該主溝單元之間。該副溝單元係至少包含有一第一副溝4,該第 一副溝4的一第一副溝中線41,與其中一組相鄰的該第一主溝2之該第一溝段21的該第一中線211之間的一第三距離B3係介於40mm至80mm之間。不同規格輪胎之該第三距離B3則分別不同,例如110/80R19輪胎(前輪)之該第三距離B3係為43.6mm〔如第三圖及第四圖所示〕。150/70R17輪胎(後輪)之該第三距離B3係為75.5mm。120/70R19輪胎(前輪)之該第三距離B3係為41.6mm〔如第五圖及第六圖所示〕。170/60R17輪胎(後輪)之該第三距離B3係為74.5mm〔如第七圖及第八圖所示〕。
又該第一副溝4之該第一副溝中線41,與另一組相鄰的該第二主溝3之該第六溝段33的該第六中線331之間的一第四距離B4係介於60mm至90mm之間。不同規格輪胎之該第四距離B4則分別不同,例如110/80R19輪胎(前輪)之該第四距離B4係為86.8mm〔如第三圖及第四圖所示〕。150/70R17輪胎(後輪)之該第四距離B4係為70mm。120/70R19輪胎(前輪)之該第四距離B4係為85.7mm〔如第五圖及第六圖所示〕。170/60R17輪胎(後輪)之該第四距離B4係為68.9mm〔如第七圖及第八圖所示〕。
該副溝單元進一步至少包含有一第二副溝5,該第二副溝5的一第二副溝中線51與該第一副溝4之該第一副溝中線41之間的一第五距離B5係介於30mm至40mm之間。不同規格輪胎之該第五距離B5則分別不同,例如110/80R19輪胎(前輪)之該第五距離B5係為34.7mm〔如第三圖及第四圖所示〕。120/70R19輪胎(前輪)之該第五距離B5係為35mm〔如第五圖及第六圖所示〕。
該第二副溝5的該第二副溝中線51,與其中一組相鄰的該第一主溝2之該第一溝段21的該第一中線211之間的一第六距離B6係介於60mm至80mm之間。不同規格輪胎之該第六距離B6則分別不同,例如110/80R19輪胎(前輪)之該第六距離B6係為78.3mm〔如第三圖及第四圖所示〕。120/70R19輪胎(前輪)之該第六距離B6係為76.6mm〔如第五圖及第六圖所示〕。
又該第二副溝5之該第二副溝中線51,與另一組相鄰的該第二主溝3之該第六溝段33的該第六中線331之間的一第七距離B7係介於40mm至60mm之間〔如第三圖及第四圖所示〕。不同規格輪胎之該第七距離B7則分別不同,例如110/80R19輪胎(前輪)之該第七距離B7係為52.1mm。120/70R19輪胎(前輪)之該第七距離B7係為50.7mm〔如第五圖及第六圖所示〕。
複數細紋6,係以該胎面中心線14做為基準,於該寬度方向X上以連續性的排列設於該胎面部11上。該等細紋6係規則地連接於該等主溝單元之該第一主溝2、該第二主溝3之間及該等該副溝單元之該第一副溝4、該第二副溝5之間,藉以可增加該胎面部11的排水性。
如此,藉由上述該第一主溝2及該第二主溝3所構成之輪胎花紋,可以於該胎面部11上有較高的海比設計,以提昇該胎面部11的濕抓性能。又該第一主溝2之該第一溝段21、該第三溝段23及該第二主溝3之該第四溝段31、該第六溝段33,並配合該第一副溝4、該第二副溝5所構成之輪胎花紋,可以於該胎面部11上接近於該第一側邊12及該第二側邊13之位置處,可以有較低的海比設計,藉以兼具公路及不平整路面抓地力及牽引力。又該主溝單元之該第一主溝2及該第二主溝3係橫跨於該胎面部11的10%至90%之大面積的區域,藉以可提昇輪胎循跡性。又利用該第一主溝2的二端分別設有呈漸寬之該第一漸擴部24及該第二漸擴部25,藉以可提昇輪胎之排水性及排沙性。
綜合上述實施例之說明,當可充分瞭解本發明之操作、使用及本發明產生之功效,惟以上所述實施例僅係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屬本發明涵蓋之範圍內。
1:輪胎本體
11:胎面部
12:第一側邊
13:第二側邊
14:胎面中心線
15:第一胎面
16:第二胎面
2:第一主溝
3:第二主溝
4:第一副溝
5:第二副溝
6:細紋
X:寬度方向

Claims (9)

  1. 一種提高操縱穩定性能之輪胎,包含有:一輪胎本體,其圓周上係設有一胎面部,該胎面部的二側分別設為一第一側邊及一第二側邊,該胎面部的的中央定義有一胎面中心線,該胎面中心線將該胎面部於一寬度方向區分成為一第一胎面及一第二胎面;複數組主溝單元,係以該胎面中心線做為基準,每一組之該主溝單元係於該寬度方向上以連續性的排列設於該胎面部上,每一組之該主溝單元係於該胎面部上形成有一節距,又每一個該節距內的該主溝單元之海比係介於13.6%至23.4%之間,並占該胎面部總面積的4.3%至7.4%之間;每一組該主溝單元係包含有一第一主溝及一第二主溝,該第一主溝及該第二主溝於該寬度方向上,係橫跨於該胎面部的10%至90%之區域,該第一主溝係設有連接的一第一溝段、一第二溝段及一第三溝段,不同組之該主溝單元的該第一溝段、該第二溝段及該第三溝段係連續性的位於該第一胎面或該第二胎面上,該第一溝段及該第二溝段之間的一第一夾角係介於60°至95°之間,該第二主溝係設有連接的一第四溝段、一第五溝段及一第六溝段,不同組之該主溝單元的該第四溝段、該第五溝段及該第六溝段係連續性的位於該第一胎面或該第二胎面上,該第二主溝於中段處係設有一斷開部,該第四溝段及該第五溝段之間的一第五夾角係介於60°至95°之間;複數細紋,係以該胎面中心線做為基準,於該寬度方向上以連續性的排列設於該胎面部上,該等細紋係規則地連接於該等主溝單元之該第一主溝及該第二主溝之間。
  2. 如請求項1之提高操縱穩定性能之輪胎,其中,該第一溝段之一第一中線與該胎面中心線之間的一第二夾角、該第二溝段之一第二中線與該 胎面中心線之間的一第三夾角及該第三溝段之一第三中線與該胎面中心線之間的一第四夾角係分別介於20°至70°之間,該第四溝段之一第四中線與該胎面中心線之間的一第六夾角、該第五溝段之一第五中線與該胎面中心線之間的一第七夾角及該第六溝段一第六中線與該胎面中心線之間的一第八夾角係分別介於20°至70°之間。
  3. 如請求項2之提高操縱穩定性能之輪胎,其中,該第一溝段朝向該第一側邊或該第二側邊的一端係設呈為一第一漸擴部,該第三溝段朝向該第二側邊或該第一側邊的一端係設呈為一第二漸擴部。
  4. 如請求項2之提高操縱穩定性能之輪胎,其中,該第一溝段的該第一中線與該第四溝段的該第四中線之間的一第一距離係介於40mm至80mm之間,又該第三溝段的該第三中線與該第六溝段的該第六中線之間的一第二距離係介於40mm至80mm之間。
  5. 如請求項1之提高操縱穩定性能之輪胎,進一步設有複數組副溝單元,係以該胎面中心線做為基準,於該寬度方向上以連續性的排列設於該胎面部上,每一組該副溝單元係平行設於任二組相鄰之該主溝單元之間,該副溝單元係至少包含有一第一副溝,該第一副溝的一第一副溝中線,與其中一組相鄰的該第一主溝之該第一溝段的該第一中線之間的一第三距離係介於40mm至80mm之間,又該第一副溝之該第一副溝中線,與另一組相鄰的該第二主溝之該第六溝段的該第六中線之間的一第四距離係介於60mm至90mm之間。
  6. 如請求項5之提高操縱穩定性能之輪胎,其中,該副溝單元進一步至少包含有一第二副溝,該第二副溝的一第二副溝中線與該第一副溝之該第一副溝中線之間的一第五距離係介於30mm至40mm之間,該第二副溝的該第二副溝中線與其中一組相鄰的該第一主溝之該第一溝段的該第一中線之間的一第六距離係介於60mm至80mm之間,又該第二副溝之該第二副溝中線,與另一 組相鄰的該第二主溝之該第六溝段的該第六中線之間的一第七距離係介於40mm至60mm之間。
  7. 如請求項1之提高操縱穩定性能之輪胎,其中,該胎面部上係形成有6至8個該節距。
  8. 如請求項1之提高操縱穩定性能之輪胎,其中,每一個該節距內的該主溝單元之海比係為下列其中之一:14.2%至20%、15.4%至23%、13.6%至19.8%、15.5%至23.4%。
  9. 如請求項1之提高操縱穩定性能之輪胎,其中,每一個該節距內的該主溝單元所占該胎面部的總面積係為下列其中之一:4.5%至6.3%、4.9%至7.3%、4.3%至6.3%、4.9%至7.4%。
TW110119693A 2021-05-31 2021-05-31 提高操縱穩定性能之輪胎 TWI7710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9693A TWI771029B (zh) 2021-05-31 2021-05-31 提高操縱穩定性能之輪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9693A TWI771029B (zh) 2021-05-31 2021-05-31 提高操縱穩定性能之輪胎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71029B true TWI771029B (zh) 2022-07-11
TW202248041A TW202248041A (zh) 2022-12-16

Family

ID=83439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9693A TWI771029B (zh) 2021-05-31 2021-05-31 提高操縱穩定性能之輪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7102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1637A (zh) * 1998-11-19 2002-01-16 倍耐力轮胎公司 车轮轮胎
US20150041033A1 (en) * 2012-02-13 2015-02-12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motorcycle tire
CN109843607A (zh) * 2016-10-28 2019-06-04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摩托车轮胎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1637A (zh) * 1998-11-19 2002-01-16 倍耐力轮胎公司 车轮轮胎
US20150041033A1 (en) * 2012-02-13 2015-02-12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motorcycle tire
CN109843607A (zh) * 2016-10-28 2019-06-04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摩托车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8041A (zh) 2022-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13204B1 (en) Pneumatic tire
CN102343771B (zh) 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
JP4037629B2 (ja) 不整地走行用の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09104672A1 (ja) 二輪車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KR101742829B1 (ko) 부정지 주행용의 자동 이륜차용 타이어
JP5629293B2 (ja) 不整地走行用の空気入りタイヤ
US10864776B2 (en) Pneumatic tire
JP6114510B2 (ja) 不整地走行用の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1118186A1 (ja) 自動二輪車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5085721A (ja) 不整地走行用の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TWI690434B (zh) 可加強排水性能之輪胎
JP2014177238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965138B2 (ja) 自動二輪車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497813B2 (ja) 自動二輪車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087427B2 (ja) 二輪車用タイヤ
JP6502689B2 (ja) 自動二輪車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TWI771029B (zh) 提高操縱穩定性能之輪胎
JP5952949B2 (ja) 不整地走行用の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3516346A (ja) 二輪車用タイヤトレッド
JP5426447B2 (ja) 二輪車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US11701924B2 (en) Pneumatic tire
WO2016152689A1 (ja)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JP2020093695A (ja)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CN214984638U (zh) 轮胎胎面花纹结构及摩托车用的轮胎
CN113829805A (zh) 一种全地形车用充气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