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4713B - 復健輔助裝置 - Google Patents

復健輔助裝置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4713B
TWI764713B TW110116702A TW110116702A TWI764713B TW I764713 B TWI764713 B TW I764713B TW 110116702 A TW110116702 A TW 110116702A TW 110116702 A TW110116702 A TW 110116702A TW I764713 B TWI764713 B TW I76471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g
unit
frame
seat
bas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67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43663A (zh
Inventor
洪世杰
Original Assignee
洪世杰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洪世杰 filed Critical 洪世杰
Priority to TW1101167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64713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47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471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436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3663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為一種復健輔助裝置,其具有一本體,本體的一側安裝有相鄰的腰部輔助單元,在腰部輔助單元的另一側樞接有二腿部輔助單元,使用者可平躺使身體位於本體的機體,臀部位在腰部輔助單元,二腿位在二腿部輔助單元,經由第一驅動組及其連桿組驅動可使腰部輔助單元上方的上搖動板往復搖動以對腰部進行復健,另藉由第二驅動組可使二腿部輔助單元上下抬起擺動,以運用抬腿動作進行復健,藉此可依據使用者需求針對腰部及腿部提供多種不同復健輔助訓練,確具有實用功效。

Description

復健輔助裝置
本發明為復健輔助設備,尤指一種可對患者身體的腰部或腿部進行輔助訓練的復健輔助裝置。
一般大眾的身體在長時間的維持一特定的體態姿勢或以不良的姿勢維持一段時間後,人們身體的某些部位將會感到不舒適,可能為身體骨骼位置或關節發生變化,又或是身體肌肉因為不當的拉扯所帶來的痠痛等問題,因此對於身體肌肉的痠痛問題或許以各種伸展方法進行修護,或使用體外的按摩器具對身體進行捶打揉壓,以令使用者可短暫的感到身體獲得改善,但若為用以支撐人體重量或維持身體平衡及保護神經系統的腿骨、脊椎骨或其關節發生病變,若使用按摩或伸展等方式通常無法得到良好的復健治療效果,因此對於身體此部份需要進行復健時,必須創作一種可提供各部位單獨或合併的復健器具,以解決患者的需求。
本創作者有鑑於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予以創作一種可對使用者的腰部進行轉動或對二腿部進行擺動抬起的復健輔助訓練,以達到可依據使用者需求針對腰部及腿部可有多種不同復健訓練選擇為目的。
為達到前述的創作目的,本發明所運用的技術手段在於提供一種復健輔助裝置,其包括有一本體、一腰部輔助單元及二腿部輔助單元;該本 體具有一架體;該腰部輔助單元包括有一基座、一上搖動板、一連桿組及一第一驅動組,該基座設置在該架體上,該基座設有一下軸架,該下軸架一端與該基座連接,另一端設置有一軸座;該上搖動板位在該基座上方且設有一上軸架,該上軸架一端與該上搖動板連接,該上軸架的另一端設置有一軸座;該連桿組具有一第一連桿單元及一第二連桿單元,該第一連桿單元的底端及該第二連桿單元的底端為間隔設置在該基座並分別與該基座樞接,該第一連桿單元的頂端及該第二連桿單元的頂端為間隔設置在該上搖動板並分別與該上搖動板樞接,該第一連桿單元底端與該第二連桿單元底端之間的間隔距離為大於該第一連桿單元頂端與該第二連桿單元頂端之間的間隔距離;該第一驅動組具有一第一馬達、一螺桿及一螺套,其中第一馬達機體與該下軸架的軸座樞接,該螺套與該上軸架的軸座樞接,該螺桿一端與該第一馬達輸出端連接固定,另一端與該螺套相互連接嚙合;該二腿部輔助單元為併列位在該本體上方且其一端樞接於該腰部輔助單元,每一該腿部輔助單元包括有一連接座、一抬腿支架及一第二驅動組,該連接座一端與該腰部輔助單元的上搖動板相互連接固定,另一端設有一軸座,該抬腿支架為一長型架體且一端與該連接座樞接,該抬腿支架底部安裝有一活動架,該活動架一端與該抬腿支架連接固定,另一端安裝有一軸座,該抬腿支架上方設置有一置腿板;該第二驅動組具有一第二馬達、一螺桿及一螺套,其中該第二馬達機體與該連接座的軸座樞接,該螺套與該活動架的軸座樞接,該第二馬達的輸出端與該螺桿的一端連接固定,該螺桿的另一端與該活動架的軸座連接嚙合。
所述之復健輔助裝置,其中該第一連桿單元兩端分別與該上搖動板及該基座樞接位置的距離與第二連桿單元兩端分別與該上搖動板及該基座樞接位置的距離為相等。
所述之復健輔助裝置,其中該第一連桿單元及該第二連桿單元為一中空框體。
所述之復健輔助裝置,其中進一步設有一滑軌單元,該滑軌單元的下方安裝在該置腿板上,該滑軌單元上方安裝有一滑板,該滑板可相對於該置腿板移動。
所述之復健輔助裝置,其中該滑板上方可設置有一軟墊。
所述之復健輔助裝置,其中進一步可在該抬腿支架的二側分別設有一護板,各該護板的底端與該抬腿支架連接固定,頂端為向上突伸。
本發明藉由前述技術手段的運用,其中本體上設置有腰部輔助單元,腰部輔助單元一端與架體相鄰設置,腰部輔助單元的另一端樞接有二腿部輔助單元,藉由連桿組與第一驅動組使腰部輔助單元的上搖動板可產生搖動動作,再者所設置的二腿部輔助單元藉由第二驅動組可使其抬腿支架上下擺動,因此經控制各驅動組可提供使用者依據不同的復健輔助訓練部位,而具有多種不同復健訓練部位及功能選擇的實用功效。
10:本體
11:架體
12:第一墊體
20:腰部輔助單元
21:基座
211:下軸架
212:軸座
22:上搖動板
220:第二墊體
221:上軸架
222:軸座
23:連桿組
231:第一連桿單元
2311:第一上樞座
2312:第一下樞座
232:第二連桿單元
2321:第二上樞座
2322:第二下樞座
24:第一驅動組
241:第一馬達
242:螺桿
243:螺套
30:腿部輔助單元
31:連接座
311:支臂座
312:軸座
32:抬腿支架
321:活動架
322:軸座
323:置腿板
324:護板
33:第二驅動組
331:第二馬達
332:螺桿
333:螺套
34:滑軌單元
341:滑板
圖1為本發明的前視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俯視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之腰部輔助單元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之腰部輔助單元的側視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之腰部輔助單元的動作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之腿部輔助單元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的之腿部輔助單元的動作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的使用狀態圖。
圖9為本發明的另一使用狀態圖。
參看圖1及圖2所示,本發明為復健輔助裝置,其包括有一本體10、一腰部輔助單元20及二腿部輔助單元30;該腰部輔助單元20設置在該本體10上方,該二腿部輔助單元30為間隔併列設置在該本體10上方且一端樞接於該腰部輔助單元20。本文以下內容所記載的”橫向方向”係指如圖中所示沿著本體10、腰部輔助單元20及腿部輔助單元30的延伸方向,所記載的”直向方向”係指垂直於前述的橫向方向。
該本體10,具有一架體11,該架體11的一端部上方設有一第一墊體12,該架體11上方的第一墊體12可用以支撐使用者身體的上半身部位,提供使用者可舒適平躺於該第一墊體12上方,再者在該架體11也可設置各種不同功能的墊體以提供使用者運用。該架體11底部可設置複數輪子,使得本發明可依使用需要予以移動,由於該架體11的構造為一現有技術故不再詳細描述。
配合參看圖3及圖4所示,該腰部輔助單元20包括有一基座21、一上搖動板22、一連桿組23及一第一驅動組24;該基座21為一板體,可安裝設置在該本體10的架體11上,該基座21設有一下軸架211,該下軸架211的一端安裝在該基座21上方,另一端安裝有一軸座212,該上搖動板22相對位於該基座21上方,該上搖動板22設有一上軸架221,該上軸架221一端固定在該上搖動板22下方,另一端安裝有軸座222;配合參看圖4及圖5所示,該連桿組23具有一第一連桿單元231及一第二連桿單元232,該第一連桿單元231的底端及該第二連桿單元232的底端 間隔設置在該基座21,並分別與該基座21相互樞接,該第一連桿單元231的頂端及該第二連桿單元232的頂端間隔設置在該上搖動板22,並分別與該上搖動板22相互樞接,以組成為一連桿機構;再者該第一連桿單元231底端與該第二連桿單元232底端分別樞接在該基座21之間的間隔距離為大於該第一連桿單元231頂端與該第二連桿單元232頂端分別樞接在該上搖動板22之間的間隔距離;又如圖中所示的具體實施例,該第一連桿單元231兩端分別與該上搖動板22及該基座21樞接位置的距離與第二連桿單元232兩端分別與該上搖動板22及該基座21樞接位置的距離為相等;該第一驅動組24具有一第一馬達241、一螺桿242及一螺套243,該第一馬達241具有一輸出端,該第一馬達241經控制可使輸出端產生正轉或反轉,此控制技術為現有技術故不再詳細描述;該螺桿242一端與該第一馬達241的輸出端連接固定,該螺桿242的另一端與該螺套243相互連接嚙合,該第一馬達241經由控制可使螺桿242呈正轉或反轉,該第一馬達241的機體與該下軸架211的軸座212樞接,該螺套243與該上軸架221的軸座222樞接,該螺桿242受到第一馬達241驅動而呈正轉或反轉時,該上搖動板22相對於該基座21位在直向方向擺動,如圖所示的其中一種具體實施例,該上搖動板22相對於該基座21的擺動方向與橫向方向呈垂直;又如圖中所示的具體實施例,該第一連桿單元231及該第二連桿單元232為一中空框體型式,該基座21上方且對應於第一連桿單元231的兩側分別設有一第一下樞座2312,以一軸桿貫穿各該第一下樞座2312及第一連桿單元231的底端予以相互樞接,該基座21上方且在對應於第二連桿單元232的兩側分別設有一第二下樞座2322,以一軸桿貫穿各該第二下樞座2322及第二連桿單元232的底端予以相互樞接,再者該上搖動板22下方且對應於第一連桿單元231的兩側分別設有一第一上樞座2311,以一軸桿貫穿各該第一上樞座2311及第一連 桿單元231的頂端予以相互樞接,該上搖動板22下方且在對應於第二連桿單元232的兩側分別設有一第二上樞座2321,以一軸桿貫穿各該第二上樞座2321及第二連桿單元232的頂端予以相互樞接;該上搖動板22的具體實施例可為呈U型的板體,板體的內部底面設置有一第二墊體220,使用者平躺在本發明上方時,身體的臀部可舒適平躺位在該第二墊體220上且受到二側板的限制不會任意滑移離開第二墊體220。如圖中所示的具體實施例,該第二墊體220的位置相鄰於第一墊體12,且兩者高度為位在同一高度處。
參看圖6及圖7所示,該二腿部輔助單元30的構造為相同,以下以其中之一的腿部輔助單元30進行描述,該腿部輔助單元30包括有一連接座31、一抬腿支架32及一第二驅動組33,其中該連接座31一端與該腰部輔助單元20的上搖動板22相互連接固定,使得該腰部輔助單元的上搖動板22產生擺動時,該二腿部輔助單元30同時受到上搖動板22的驅動而產生擺動;該連接座31另設有一支臂座311,該支臂座311在遠離該連接座31的位置設有一軸座312;該抬腿支架32為一長型架體,該抬腿支架32的一端與該連接座31樞接,其長度相對應於一般使用者的腿部長度,該抬腿支架32底部安裝有一活動架321,該活動架321的一端與該抬腿支架32底部連接固定,另一端安裝有一軸座322,該抬腿支架32上方設置有一置腿板323;進一步可在該抬腿支架32的二側分別設有一護板324,各該護板324的底端與該抬腿支架32連接固定,各該護板324的頂端為朝向上方突伸,當使用者腿部位在置腿板323上方時,可用於限制腿部位在該二護板324之間,以維護使用者的安全;該第二驅動組33具有一第二馬達331、一螺桿332及一螺套333,該第二馬達331具有一輸出端,該第二馬達331經控制可使輸出端產生正轉或反 轉,此控制技術為現有技術故不再詳細描述;該螺桿332一端與該第二馬達331輸出端連接固定,該螺桿332的另一端與螺套333相互連接嚙合,該第二馬達331機體與該支臂座311的軸座312樞接,該螺套333與該活動架321的軸座322樞接,該第二馬達331可驅動使該螺桿332呈正轉或反轉,該螺桿332受到第二馬達331驅動而呈正轉或反轉時,該螺套333相對於該第二馬達331位置呈遠離或靠近,此時該置腿板323以該抬腿支架32與連接座31的樞接處為轉動中心,使得該腿部輔助單元30呈向上擺動抬起或向下擺動;再者可進一步設有一滑軌單元34,該滑軌單元34的下方安裝在該置腿板323上,該滑軌單元34上方安裝有一滑板341,在該滑板341上方可設置有軟墊,使得該滑板341藉由該滑軌單元34可位在該置腿板323上並位在橫向方向往復的相對移動,該滑軌單元34為現有技術故不再詳細描述。
參看圖7及圖8所示,本發明於實施使用時,使用者可平躺於該本體10的第一墊體12、該腰部輔助單元20的第二墊體220及該二腿部輔助單元30的置腿板323上。在對使用者的腿部進行輔助復健或訓練時,可控制腿部輔助單元30的第二馬達331作動,所驅動轉動的該螺桿332可使得該螺套333遠離第二馬達331,該螺套333可使該抬腿支架32以該連接座31為轉動中心而相對於該腰部輔助單元20呈向上擺動抬起,反之該螺桿332反向轉動時可使得該螺套333接近第二馬達331,此時該螺套333可使該抬腿支架32向下擺動;運用在復健或訓練時,可單獨其中一腿部輔助單元30的置腿板323反覆向上擺動抬起及向下擺動;也可以控制為同時使該二腿部輔助單元30的置腿板323反覆向上擺動抬起及向下擺動;再者也可以依據使用需求控制使該二腿部輔助單元30的置腿板323呈交互反覆向上擺動抬起及向下擺動。
再配合參看圖4、圖5及圖9所示,本發明在對使用者的腰部進行輔助復健或訓練時,可控制腰部輔助單元20的第一馬達241作動,以驅動該螺 桿242為正向轉動或反向轉動使得該螺套243呈遠離或靠近第二馬達331,由於該螺套243的驅動可使該上搖動板22經由該連桿組23而相對於該基座21反覆擺動,亦即該上搖動板22為相對於該架體11擺動,此時使用者的身體位在該架體11,使用者的臀部位在該上搖動板22,因此藉由反覆擺動的該上搖動板22將可對使用者的腰部進行復健或訓練;使用時也可以控制為僅啟動腰部輔助單元20,或僅啟動腿部輔助單元30,或同時啟動腰部輔助單元20及腿部輔助單元30,前述的各種復健或訓練形態均可藉由現有技術的控制裝置予以達成。由於前述用於控制腰部輔助單元20或腿部輔助單元30的作動與否,其電路控制為一般現技術,故不再詳細描述。
10:本體
12:第一墊體
20:腰部輔助單元
21:基座
23:連桿組
241:第一馬達
30:腿部輔助單元
33:第二驅動組
341:滑板

Claims (6)

  1. 一種復健輔助裝置,其包括有一本體、一腰部輔助單元及二腿部輔助單元; 該本體具有一架體; 該腰部輔助單元包括有一基座、一上搖動板、一連桿組及一第一驅動組,該基座設置在該架體上,該基座設有一下軸架,該下軸架一端與該基座連接,另一端設置有一軸座;該上搖動板位在該基座上方且設有一上軸架,該上軸架一端與該上搖動板連接,該上軸架的另一端設置有一軸座;該連桿組具有一第一連桿單元及一第二連桿單元,該第一連桿單元的底端及該第二連桿單元的底端為間隔設置在該基座並分別與該基座樞接,該第一連桿單元的頂端及該第二連桿單元的頂端為間隔設置在該上搖動板並分別與該上搖動板樞接,該第一連桿單元底端與該第二連桿單元底端之間的間隔距離為大於該第一連桿單元頂端與該第二連桿單元頂端之間的間隔距離;該第一驅動組具有一第一馬達、一螺桿及一螺套,其中第一馬達機體與該下軸架的軸座樞接,該螺套與該上軸架的軸座樞接,該螺桿一端與該第一馬達輸出端連接固定,另一端與該螺套相互連接嚙合; 該二腿部輔助單元為併列位在該本體上方且其一端樞接於該腰部輔助單元,每一該腿部輔助單元包括有一連接座、一抬腿支架及一第二驅動組,該連接座一端與該腰部輔助單元的上搖動板相互連接固定,另一端設有一軸座,該抬腿支架為一長型架體且一端與該連接座樞接,該抬腿支架底部安裝有一活動架,該活動架一端與該抬腿支架連接固定,另一端安裝有一軸座,該抬腿支架上方設置有一置腿板;該第二驅動組具有一第二馬達、一螺桿及一螺套,其中該第二馬達機體與該連接座的軸座樞接,該螺套與該活動架的軸座樞接,該第二馬達的輸出端與該螺桿的一端連接固定,該螺桿的另一端與該活動架的軸座連接嚙合。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復健輔助裝置,其中該第一連桿單元兩端分別與該上搖動板及該基座樞接位置的距離與第二連桿單元兩端分別與該上搖動板及該基座樞接位置的距離為相等。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復健輔助裝置,其中該第一連桿單元及該第二連桿單元為一中空框體。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復健輔助裝置,其中進一步設有一滑軌單元,該滑軌單元的下方安裝在該置腿板上,該滑軌單元上方安裝有一滑板,該滑板可相對於該置腿板移動。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復健輔助裝置,其中該滑板上方可設置有一軟墊。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復健輔助裝置,其中進一步可在該抬腿支架的二側分別設有一護板,各該護板的底端與該抬腿支架連接固定,頂端為向上突伸。
TW110116702A 2021-05-10 2021-05-10 復健輔助裝置 TWI7647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6702A TWI764713B (zh) 2021-05-10 2021-05-10 復健輔助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6702A TWI764713B (zh) 2021-05-10 2021-05-10 復健輔助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64713B true TWI764713B (zh) 2022-05-11
TW202243663A TW202243663A (zh) 2022-11-16

Family

ID=82594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6702A TWI764713B (zh) 2021-05-10 2021-05-10 復健輔助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6471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37431A (ja) * 1998-07-23 2000-02-08 Yasuhiro Horiba リハビリ装置
TWM370395U (en) * 2009-07-02 2009-12-11 Fu-Mao Kao Multi-functional back sporting apparatus
TW201235025A (en) * 2011-02-17 2012-09-01 Jen-Cheng Weng Rehabilitation machine and rehabilitation system
CN204636903U (zh) * 2015-04-20 2015-09-16 湘潭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智能康复运动床
CN112426682A (zh) * 2020-11-24 2021-03-02 洛阳市中心医院(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一种乳腺外科术后康复辅助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37431A (ja) * 1998-07-23 2000-02-08 Yasuhiro Horiba リハビリ装置
TWM370395U (en) * 2009-07-02 2009-12-11 Fu-Mao Kao Multi-functional back sporting apparatus
TW201235025A (en) * 2011-02-17 2012-09-01 Jen-Cheng Weng Rehabilitation machine and rehabilitation system
CN204636903U (zh) * 2015-04-20 2015-09-16 湘潭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智能康复运动床
CN112426682A (zh) * 2020-11-24 2021-03-02 洛阳市中心医院(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一种乳腺外科术后康复辅助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3663A (zh) 2022-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59128U (zh) 医用康复护理轮椅
JP4530010B2 (ja) 揺動型運動装置
EP3532004B1 (en) Modular therapeutic vibration rehabilitation system
US7452308B2 (en) Cross-crawl chair
US9375599B1 (en) Assisted apparatus for lower back exercise
JP2023005485A (ja) 足漕ぎ運動システム
TWI634923B (zh) Human health device
CN1872015B (zh) 电动控制仰卧起坐按摩椅
US10130835B1 (en) Three exercise combination device to alleviate sciatica and low back pain
JP5161708B2 (ja) 揺動型運動装置
CN102028587A (zh) 医用康复护理轮椅
CN206642277U (zh) 一种神经外科下肢神经康复训练装置
TWI764713B (zh) 復健輔助裝置
US20070232460A1 (en) Exercise chai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3202923U (ja) スクワット・トレーニングマシーン
CN210056670U (zh)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训练按摩装置
CN215274312U (zh) 复健辅助装置
US20230000710A1 (en) Rehabilitation assisting apparatus
KR200377430Y1 (ko) 건강 증진용 의자
CN110812117A (zh)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CN201500415U (zh) 俯卧式健身器
CN110711360A (zh) 肢体训练器
JP2014151173A (ja) 運動神経等活性化訓練装置
JP2013144096A (ja) 揺動装置
KR102623608B1 (ko) 허리 안마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