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4341B - 發光裝置 - Google Patents

發光裝置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4341B
TWI764341B TW109137141A TW109137141A TWI764341B TW I764341 B TWI764341 B TW I764341B TW 109137141 A TW109137141 A TW 109137141A TW 109137141 A TW109137141 A TW 109137141A TW I764341 B TWI764341 B TW I76434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lectrode
emitting
transmitting member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71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39485A (zh
Inventor
葉宏祥
葉寅夫
陳宗源
陳柏宇
Original Assignee
億光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億光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億光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39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94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43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4341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0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 H01L25/04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 H01L25/075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 H01L25/075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the devices being arranged next to each o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0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s
    • H01L33/501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e.g. binder
    • H01L33/502Wavelength conversion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6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emiconductor body, e.g. lead-frames, wire-bonds or solder ba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33/00Details relating to devices covered by the group H01L33/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subgroups
    • H01L2933/0091Scattering means in or o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or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36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des
    • H01L33/3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des with a particular sha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0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0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s
    • H01L33/505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e.g. plate or foi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2Encapsul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出一種發光裝置,其包括一安裝基板、至少一發光元件、一第一透光件、一第二透光件及一覆蓋元件。至少一發光元件以一倒裝晶片(覆晶接合)方式設置在安裝基板上。第一透光件用以接收發光元件發出的入射光,其中第一透光件是由無機物質和無機螢光粉構成,且具有一上表面以及鄰接於上表面之一第一側面。第二透光件設置於第一透光件之上表面上,且僅由無機物質所構成且不包括無機螢光粉,且具有一外露發光面以及鄰接於外露發光面的一第二側面。覆蓋元件包括一光反射材料,且覆蓋至少第一透光件的第一側面和至少第二透光件的第二側面。

Description

發光裝置
本發明有關一種發光裝置,尤指一種包括至少一發光元件,且發光元件以一倒裝晶片(覆晶接合)方式設置的發光裝置。
發光二極體(LED)因相對傳統發光裝置具有更長的使用壽命以及較低的耗電而逐漸大量普及。LED應用之領域包括電子看板、汽車用燈以及室內照明等各方面。目前產業發展的LED大多朝著高亮度(高集中度)、低光損(低漏光度)的目標邁進。其中,LED的封裝方式便是影響亮度的重要關鍵之一。
然而,於現階段的習知技術中,LED封裝為了追求發光效率及/或節省成本之目的,難兼顧發光裝置在於不同環境所具有之信賴性。舉例而言,LED包括LED晶片及螢光層,螢光層設置於LED晶片上方。雖然,螢光層之頂部發光面裸露於外界的LED可具有較低之生產成本,但會在高溫、高濕、含硫氣體的環境,使螢光層加速劣化,影響LED發光效果及顏色。或者,在高溫環境下,螢光層及反射牆則可能因材料膨脹係數的差異,導致螢光層及反射牆之間相互擠壓,進而產生破損、剝離,使LED信賴性溫度循環皆產生失效,影響LED品質甚鉅。
另外,由於習知螢光層研磨製程上的限制,若螢光層過厚會導致出光效率降低,若螢光層過薄會導致螢光層容易破裂毀損,因此習知發光裝置無法進一步使螢光層更薄以提升發光效率。
有鑑於此,如何克服上述問題乃為此領域亟待解決之問題。另需說明的是,上述之技術內容係用於幫助對本發明所欲解決問題的理解,其不必然是本領域已公開或公知者。
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提升不同環境信賴性、發光效率及/或降低溫度改變時損壞率的發光裝置,詳細而言,改善至少一者下述問題: 1.改善使用螢光粉玻璃貼片的發光裝置,避免因螢光玻璃貼片過厚影響出光效率。 2.改善使用螢光粉玻璃貼片的發光裝置,避免因螢光粉玻璃貼片暴露於外,螢光粉玻璃貼片的螢光粉容易受到濕氣影響。 3.改善使用螢光粉玻璃貼片的發光裝置,避免螢光粉玻璃貼片和白膠/反射牆/覆蓋元件間熱膨脹係數差異問題產生,致使白牆/反射牆/覆蓋元件膨脹造成螢光粉玻璃貼片受擠壓而破損或剝離。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提出的一發光裝置可包括一安裝基板、至少一發光元件、一第一透光件、一第二透光件及一覆蓋元件。至少一發光元件以一倒裝晶片(覆晶接合)方式設置在安裝基板上。至少一發光元件包括一透光元件基板、一N型半導體層、一發光層、一P型半導體層、一第一N電極、一第一P電極、一第一絕緣層、一第二N電極以及一第二P電極。N型半導體層設置在透光元件基板上。發光層設置在N型半導體層上。P型半導體層置在發光層上,發光層與P型半導體層係暴露N型半導體層的一區域。第一N電極設置在N型半導體層的區域上。第一P電極設置在P型半導體層上。第一絕緣層設置在N型半導體層上,以使第一N電極與第一P電極彼此絕緣。第二N電極設置在第一N電極及第一絕緣層上,第二N電極具有一第一區域大於在N型半導體層及第一N電極之間的一第一接合面,因此第二N電極電性連接第一N電極,其中,第二N電極藉由第一絕緣層與第一P電極絕緣。第二P電極設置在第一P電極及第一絕緣層上,其中,第二P電極具有一第二區域小於發光層之一第三區域,其中,第二P電極電性連接第一P電極,其中,第二N電極和第二P電極具有相同的尺寸,且電性連接並固定至安裝基板。第一透光件用以接收發光元件發出的入射光,其中,第一透光件是由無機物質和無機螢光粉構成,且第一透光件具有一上表面以及鄰接於上表面之一第一側面。第二透光件設置於第一透光件之上表面上,其中第二透光件僅由無機物質所構成且不包括無機螢光粉,而且第二透光件具有一外露發光面以及鄰接於外露發光面的一第二側面。覆蓋元件包括一光反射材料,以及覆蓋至少第一透光件的第一側面和至少第二透光件的第二側面。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發光元件從外露發光面側的一平面視角觀看,被第一透光件或第二透光件包圍(enclosed)。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發光元件從一外露發光面側的一平面視角觀看,未被第一透光件或第二透光件包圍,其中,第一透光件的第一側面及第二透光件的第二側面位於發光元件之一上表面之內。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第一絕緣層具有至少一第一開口以及至少一第二開口,第二N電極通過第一絕緣層之至少一第一開口電性連接第一N電極,以及第二P電極通過第一絕緣層之至少一第二開口電性連接第一P電極。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更包括一導電層及一第二絕緣層。一導電層設置在P型半導體上的第一絕緣層上,導電層具有一第四區域,且第四區域小於發光層之第三區域且大於第二P電極的第二區域,導電層通過至少一第二開口電性連接第一P電極。一第二絕緣層設置在導電層及第二N電極之間,以使導電層及第二N電極彼此絕緣。其中第二P電極設置在導電層上,第二P電極具有第二區域小於P型半導體層及第一P電極之間之一第二接合面,且第二P電極通過導電層電性連接第一P電極。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第一絕緣層是分佈式布拉格反射器(DBR),包括複數第一介電層以及複數第二介電層,其中,該等第一介電層的反射係數與該等第二介電層的反射係數不同。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第一透光件包括量子點螢光粉及/或非量子點螢光粉。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第二透光件藉由燒結、噴塗、絲網印刷、濺鍍(Sputtering)或蒸鍍之方式形成在第一透光件上。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提出的一發光裝置可包括一安裝基板、至少一發光元件、一第一透光件、一第三透光件及一覆蓋元件。至少一發光元件以一倒裝晶片(覆晶接合)方式設置在安裝基板上。至少一發光元件包括一透光元件基板、一N型半導體層、一發光層、一P型半導體層、一第一N電極、一第一P電極、一第一絕緣層、一第二N電極以及一第二P電極。N型半導體層設置在透光元件基板上。發光層設置在N型半導體層上。P型半導體層設置在發光層上,發光層與P型半導體層係暴露N型半導體層的一區域。第一N電極設置在N型半導體層的區域上。第一P電極設置在P型半導體層上。第一絕緣層設置在N型半導體層上,以使第一N電極與第一P電極彼此絕緣。第二N電極設置在第一N電極及第一絕緣層上,其中,第二N電極具有一第一區域大於在N型半導體層及第一N電極之間的一第一接合面,因此第二N電極電性連接第一N電極,其中,第二N電極藉由第一絕緣層與第一P電極絕緣。第二P電極設置在第一P電極及第一絕緣層上,其中,第二P電極具有一第二區域小於發光層之一第三區域,其中,第二P電極電性連接第一P電極,其中,第二N電極和第二P電極具有幾乎相同的尺寸,且電性連接並固定至安裝基板。第一透光件用以接收發光元件發出的入射光,其中,第一透光件是由無機物質和無機螢光粉構成,且第一透光件具有一上表面以及鄰接於上表面之一第一側面。第三透光件設置於第一透光件之上表面上,其中第三透光件由有機物質所構成且不包括螢光粉,而且具有一外露發光面以及鄰接於外露發光面的一第三側面。覆蓋元件包括一光反射材料,以及覆蓋至少第一透光件的第一側面。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第三透光件更設置於覆蓋元件上。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第三透光件之第三側面實質上與覆蓋元件之一最外側面共平面。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第三透光件之第三側面位於覆蓋元件之一最外側面之內。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第三透光件更包括光擴散劑。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發光元件從一外露發光面側的一平面視角觀看被第三透光件包圍。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覆蓋元件更覆蓋第三透光件之第三側面之至少一部分。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覆蓋元件在發光裝置之一外露發光面側上包括一外露面實質上與該外露發光面共平面。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提出的一發光裝置可包括一安裝基板、至少一發光元件、一第一透光件、一第二透光件、一覆蓋元件以及至少一間隙。至少一發光元件以一倒裝晶片(覆晶接合)方式設置在安裝基板上。至少一發光元件包括一透光元件基板、一N型半導體層、一發光層、一P型半導體層、一第一N電極、一第一P電極、一第一絕緣層、一第二N電極以及一第二P電極。N型半導體層設置在透光元件基板上。發光層設置在N型半導體層上。P型半導體層設置在發光層上,發光層與P型半導體層係暴露N型半導體層的一區域。第一N電極設置在N型半導體層的區域上。第一P電極設置在P型半導體層上。第一絕緣層設置在N型半導體層上,以使第一N電極與第一P電極彼此絕緣。第二N電極設置在第一N電極及第一絕緣層上,其中,第二N電極具有一第一區域大於在N型半導體層及第一N電極之間的一第一接合面,因此第二N電極電性連接第一N電極,其中,第二N電極藉由第一絕緣層與第一P電極絕緣。第二P電極設置在第一P電極及第一絕緣層上,其中,第二P電極具有一第二區域小於發光層之一第三區域,其中,第二P電極電性連接第一P電極,其中,第二N電極和第二P電極具有相同的尺寸,且電性連接並固定至安裝基板。第一透光件用以接收發光元件發出的入射光,其中,第一透光件是由無機物質和無機螢光粉構成,且第一透光件具有一上表面以及鄰接於上表面之一側面。第二透光件設置於第一透光件之上表面上,其中第二透光件僅由無機物質所構成且不包括無機螢光粉,而且第二透光件具有一外露發光面以及鄰接於外露發光面的一第二側面。覆蓋元件包括一光反射材料,以及圍繞至少第一透光件的第一側面和第二透光件的第二側面。至少一間隙設置在第一透光件之第一側面、第二透光件之第二側面及覆蓋元件之間。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第一絕緣層之複數第二開口被形成以便實際上均勻地分散。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覆蓋元件的一最外側面與安裝基板的一最外側面共平面(coplanar)。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覆蓋元件圍繞發光裝置。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第一透光件和第二透光件是平板狀(plate-shaped),且第一透光件具有光接收表面,以及發光元件的透光元件基板連接第一透光件的光接收表面。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覆蓋元件覆蓋發光元件。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至少一發光元件包括複數發光元件,複數發光元件光學地連接作為第一透光件的一個或多個第一透光件。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至少一發光元件包括複數發光元件,其中覆蓋元件圍繞複數發光元件,其中第一透光件更包括相對光發出表面的一光接收表面,其中複數發光元件連接第一透光件的光接收表面,且來自每個發光元件的光入射到光接收表面上。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每個發光元件以一倒裝晶片(覆晶接合)方式設置在一安裝基板上。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各個發光元件藉由一中空部分(hollow portion)與覆蓋元件分隔開。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複數接合區域和一覆蓋區域被設置在第一透光件的光接收表面側,其中複數發光元件連接複數接合區域,覆蓋區域被覆蓋元件覆蓋。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發光元件彼此分隔開,一分隔區域位於第一透光件之接收表面側,且在複數接合區域之間,其中分隔區域被覆蓋元件覆蓋。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第一透光件或第二透光件包括一突出區域,突出區域相對于發光元件突出於外,其中覆蓋區域設置於光接收表面的突出區域中。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覆蓋元件包括至少一氧化物,覆蓋元件在一透明樹脂中包括至少一氧化物,至少一氧化物包括由鈦(Ti)、鋯(Zr)、鈮(Nb)及鋁(Al)所組成的群組中選擇的元素,鈦(Ti)、鋯(Zr)、鈮(Nb)及鋁(Al)作為光反射材料。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第一透光件包括一螢光粉(phosphor),可以將發光元件發出的至少一部分光的波長轉換,其中第一透光件是螢光粉和一無機物質的一燒結材料。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無機物質是氧化鋁(Al2 O3 )或玻璃,以及螢光粉是YAG(Y3 Al5 O12 :Ce3+ )。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至少一發光元件藉由一中空部分(hollow portion)或一間隙(gap)與覆蓋元件分隔開。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透光件包括一玻璃板。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至少一發光元件和第一透光件通過一黏著材料彼此固定。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黏著材料***在至少一發光元件和第一透光件之間的一邊界上,黏著材料是波長轉換元件。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黏著材料包括一氮化磷(nitride phosphor),可發出黃或紅光。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至少一發光元件和第一透光件通過一晶體黏著劑(crystal adhesion)彼此固定。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透光元件基板包括藍寶石(sapphire)。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更包括一透鏡(lens)。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第二P電極具有一第二區域小於第一P電極與P型半導體層之間之一第二接合面。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第二P電極具有一第二區域大於第一P電極與導電層之一第三接合面。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中在第一N電極和N型半導體層之間的第一接合面大於在第一P電極和導電層之間的一第三接合面。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中在第一P電極和P型半導體層之間的第二接合面大於在第一P電極和導電層之間的一第三接合面。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中第二N電極具有一第一區域大於在第一P電極和導電層之間的一第三接合面。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中第二N電極具有一第一區域小於發光層的第三區域。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中第二N電極具有一第一區域小於在第一P電極和P型半導體層之間的第二接合面。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中在第二P電極和導電層之間的一第四接合面小於在第一P電極和P型半導體之間的一第二接合面。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中在第二P電極和導電層之間的一第四接合面小於發光層的第三區域。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中在第二P電極和導電層之間的一第四接合面大於第一P電極和導電層之間的一第三接合面。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中在第二N電極和第一N電極之間的一第五接合面小於在第一N電極和N型半導體之間的第一接合面。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中在第二N電極和第一N電極之間的一第五接合面小於發光層的第三區域。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中在第二N電極和第一N電極之間的一第五接合面小於在第一P電極和P型半導體層之間的第二接合面。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中在第二N電極和第一N電極之間的一第五接合面小於在第一P電極和導電層之間的第三接合面。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中在第二N電極和第一N電極之間的一第五接合面小於在第二P電極和導電層之間的第四接合面。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螢光粉是LuAG(Lu3 Al5 O12 :Ce3+ )。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螢光粉是Silicate((Ba,Sr)2 SiO4 :Eu2+ )。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螢光粉是β-SiAlON(Si6-z Alz Oz N8-z :Eu2+ )。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螢光粉是KSF(K2 SiF6 :Mn4+ )。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更提出一種製造一發光裝置的方法,方法包括:第一步驟是安裝發光元件於安裝基板上,以使發光元件與安裝基板彼此電性連接;第二步驟是光學地將發光元件相對安裝側的至少一部分的一發光側光學連接至第一透光件及第二透光件;第三步驟是藉由覆蓋元件沿一厚度方向圍繞或覆蓋第一透光件及第二透光件,覆蓋元件被設置為其外表面沿著第一透光件及第二透光件之外側面延伸。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第一N電極和第一P電極是氧化銦錫(ITO)和氧化銦鋅(IZO)。電極係理想為作為含有選自Zn、In、Sn所成的群之至少一種元素之氧化物。具體而言,期望為形成ITO、ZnO、In2O3、SnO2等含有Zn、In、Sn之氧化物的透光性導電層,理想為使用ITO。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發光元件包括銠(Rhodium)。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覆蓋元件包覆發光裝置。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第一透光件包括螢光粉和無機物質,無機物質中之螢光粉之濃度自第一透光件的上表面朝向發光元件遞增,或無機物質中之螢光粉之濃度自發光元件朝向第一透光件的上表面遞增。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第一透光件和第二透光件包括玻璃或陶瓷。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覆蓋元件圍繞或覆蓋發光裝置。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第一透光件和第三透光件是平板狀(plate-shaped),且第一透光件具有光接收表面,光接收表面相對第一透光件之上表面,以及發光元件的透光元件基板連接第一透光件的光接收表面。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無機螢光粉可以將發光元件發出的至少一部分光的波長轉換,其中第一透光件是無機物質和無機螢光粉的一燒結材料。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螢光粉包括量子點螢光粉及/或非量子點螢光粉。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第一透光件包括玻璃或陶瓷。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第三透光件藉由噴塗、絲網印刷、點膠(dispensing)或模注成型(molding)之方式形成在第一透光件上。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提出的一發光裝置可包括一安裝基板、至少一發光元件、一第一透光件、一第三透光件、一覆蓋元件以及至少一間隙。至少一發光元件以一倒裝晶片(覆晶接合)方式設置在安裝基板上。至少一發光元件包括一透光元件基板、一N型半導體層、一發光層、一P型半導體層、一第一N電極、一第一P電極、一第一絕緣層、一第二N電極以及一第二P電極。N型半導體層設置在透光元件基板上。發光層設置在N型半導體層上。P型半導體層設置在發光層上,發光層與P型半導體層係暴露N型半導體層的一區域。第一N電極設置在N型半導體層的區域上。第一P電極設置在P型半導體層上。第一絕緣層設置在N型半導體層上,以使第一N電極與第一P電極彼此絕緣。第二N電極設置在第一N電極及第一絕緣層上,其中,第二N電極具有一第一區域大於在N型半導體層及第一N電極之間的一第一接合面,因此第二N電極電性連接第一N電極,其中,第二N電極藉由第一絕緣層與第一P電極絕緣。第二P電極設置在第一P電極及第一絕緣層上,其中,第二P電極具有一第二區域小於發光層之一第三區域,其中,第二P電極電性連接第一P電極,其中,第二N電極和第二P電極具有相同的尺寸,且電性連接並固定至安裝基板。第一透光件用以接收發光元件發出的入射光,其中,第一透光件是由無機物質和無機螢光粉構成,且第一透光件具有一上表面以及鄰接於上表面之一第一側面。第三透光件設置於第一透光件之上表面上,其中第三透光件由有機物質所構成且不包括螢光粉,而且具有一外露發光面以及鄰接於外露發光面的一第三側面。覆蓋元件包括一光反射材料,以及圍繞至少第一透光件的第一側面和第三透光件的第三側面。至少一間隙設置在第一透光件之第一側面、第三透光件之第三側面及覆蓋元件之間。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發光元件從一外露發光面側的一平面視角觀看被第一透光件及/或第三透光件包圍。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的雙層螢光玻璃片(上層玻璃片不含螢光粉、下層玻璃片包括螢光粉)的製作是使用玻璃粉加螢光粉混合成各種色光並燒結成下層玻璃片,並結合上層不含螢光粉之玻璃片。其特點至少可在於:應用玻璃的材料本質,在前述不含螢光粉之上層玻璃片與含螢光粉之下層玻璃片尚未完全燒結完成時可將兩種玻璃結合,不須在兩層玻璃之間使用接著膠黏合,可提升在車用信賴性的耐受性;相同玻璃粉燒結而成,折射率相同,依據司乃耳定律(Snell’s law), n1=n2 可降低光在交界處反射所造成的耗損;以及依據申請人在超薄型螢光貼片應用於LED的實驗上,貼片越薄可降低耗損,亮度越亮,而薄貼片製程瓶頸在於研磨(例如厚度最小到50um),若使用雙層玻璃片,有另一層玻璃當底材,螢光層可做得更薄,提升光輸出。其中,難度在於燒結溫度及時間控制不易,必須在燒結溫度以及螢光粉的耐受度取得平衡。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的雙層螢光玻璃片(上層玻璃片不含螢光粉、下層玻璃片包括螢光粉)的製作是使用玻璃粉加螢光粉混合成各種色光並燒結成下層玻璃片,再透過噴塗、絲網印刷、濺鍍或蒸鍍方式將二氧化矽鍍在下層玻璃片之上表面,並形成一上層不含螢光粉之玻璃層,此方式不須在兩層玻璃之間使用接著膠黏合,可提升在車用信賴性的耐受性,並可克服以燒結方式結合玻璃層所面臨之燒結溫度及時間控制不易之問題。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可包括雙層螢光粉玻璃貼片(phosphor in glass;PIG),其中上玻璃層無螢光粉、下玻璃層含螢光粉,以在維持既有玻璃貼片的厚度下,讓含螢光粉之玻璃層的厚度減少為下層玻璃層,以提升出光效率。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可包括透明膠層覆蓋螢光粉玻璃貼片(PIG),以保護螢光粉玻璃貼片中之螢光粉,避免受到外界濕氣影響。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可包括透明膠層可為環氧樹脂或矽膠(Epoxy、Silicon),且可添加擴散粉。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可包括螢光粉玻璃貼片(PIG)與覆蓋元件(或可稱為白牆、反射牆)之間保持間距、間隙(Gap),以解決覆蓋元件膨脹造成螢光粉玻璃貼片受擠壓而破損或剝離。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螢光粉玻璃貼片,可以是螢光粉陶瓷貼片(phosphor in ceramic;PIC)或螢光粉無機材料貼片(phosphor in inorganic material;PIINOG)。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所具有之雙層螢光粉玻璃貼片所具有之上、下層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玻璃、陶瓷或無機材料。例如上層是玻璃,下層是陶瓷且含有螢光粉。或者是,上層是陶瓷,下層是玻璃且含有螢光粉。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更提出一背光模組包括上述其中一項的發光裝置。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更提出一照明模組包括上述其中一項的發光裝置。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更提出一汽車頭燈模組包括上述其中一項的發光裝置。
綜合上述,本發明所提出的發光裝置可提供以下至少一或多個技術效果: 1、     將發光裝置作為交通工具之照明光源或應用於戶外電子看板時,可減少或避免螢光層在高溫、高濕及/或在含硫氣體中劣化,提升信賴性。 2、     可縮減螢光層之厚度,提升發光效率。 3、     避免高溫環境下被反射結構包覆的螢光層及透光層因膨脹係數的差異而產生破損、剝離。
為讓上述目的、技術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係以較佳之實施例配合所附圖式進行詳細說明。
下文中,用語「第一」、「第二」等在是用以闡述各種元件、方向、構造及/或區段,將一個元件、方向、構造及/或區段與另一元件、方向、構造及/或區段區別開,不應受限於該等用語。在不背離本發明之教示內容之條件下,下文中所論述之一第一元件、方向、構造及/或區段亦可被稱為一第二元件、方向、構造及/或區段。此外,以下所述之方位(如水平、垂直、左、右、上、下、內、外等)係為相對方位,可依據發光結構的擺放狀態而定義。在附圖中,為清晰說明起見,可誇大或縮小設備、電極、開口、元件、面板、區段等之尺寸及相對尺寸。
以下,將本發明之實施例,依據圖面加以說明。但,以下所示之實施例乃例示為了將本發明之技術思想做為具體化之發光元件,及其製造方法,本發明係並未將發光元件及其製造方法,特定為以下之構成。特別是記載於實施例之構成構件的尺寸,材質,形狀,其相對之配置等係在無特定之記載,係未將本發明之範圍只限定於此者,而只不過為說明例。
然而,各圖面所示之構件之尺寸或位置關係等係為了將說明作為明確而有誇張者。更且,為使本說明書更容易理解,對於同一之名稱、符號,係顯示同一或同質之構件,且仍詳細說明。更且,構成本發明之各要素係亦可做為由同一之構件構成複數之要素,以一個構件兼用複數之要素的形態,相反地亦可由複數之構件而分擔一個構件之機能而實現者。另外,在一部分的實施例,實施型態所說明之內容,係亦可利用在其他的實施例,實施型態者。另外,在本說明書,層上等之「上」係指未必限於接觸於上面所形成之情況,而亦包含作為間隔而形成於上方之情況,亦包含於層與層之間存在有介在層之情況而使用。然而,在本說明書,亦有將被覆構件作為密封構件而記載的情況。
請參閱第1圖及第2圖所示,其為依據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發光裝置A1之剖面示意圖,發光裝置A1可作為背光模組、照明模組、交通工具車頭燈模組的一部分,其中作為車頭燈模組時可包括頭燈鏡片、透鏡等(lens)。可包括一安裝基板10、至少一發光元件20、一第一透光件30、一第二透光件40及一覆蓋元件50。發光裝置A1可為單晶封裝發光裝置或多晶封裝發光裝置,各元件之技術內容依序說明如下。
安裝基板10可為一電路板或陶瓷基板,定義了相互垂直的一水平方向D1及一垂直方向D2,具有一表面11。至少一發光元件20可為以倒裝方式設置的LED晶片,LED晶片可包括銠作為電極接觸層,設置在安裝基板10之表面11,藉由複數導電元件23(例如包括錫、銀錫合金及/或金錫合金之焊料)以與電路板或陶瓷基板之電極21電性連接。以下圖示為發光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其中可觀看到二個發光元件20,但不以此作為限制。
發光元件20可為一倒裝LED晶片,沿著水平方向D1相分隔的設置在安裝基板10之表面11,發光元件20係可呈現矩形者,包括一上表面22。請同時參考第3圖所示,各個發光元件20可包括透光元件基板210、一N型半導體層220、一發光層230、一P型半導體層240、一第一N電極250、一第一P電極260、一第一絕緣層270、一第二N電極280以及一第二P電極290。
透光元件基板210可包括藍寶石、陶瓷、樹脂、熱固性環氧樹酯 (EMC)。透光元件基板210包括一表面211。N型半導體層220設置於表面211並連接透光元件基板210。發光層230設置在N型半導體層220上。P型半導體層240設置在發光層230上,發光層230與P型半導體240暴露N型半導體層220的一區域212,區域212是未被發光層230及P型半導體層240遮蓋的區域,P型半導體層240接觸N型半導體層形成發光層230。第一N電極250設置在N型半導體層220的區域212上,不連接P型半導體層240,且與N型半導體層220接觸形成一第一接合面251。第一P電極260設置在P型半導體層240上。第一N電極250及第一P電極260可分別為氧化銦錫(ITO)和氧化銦鋅(IZO)。
第一絕緣層270設置在N型半導體220上、第一N電極250與第一P電極260之間,以使該二電極彼此絕緣。第一絕緣層270完全包覆第一N電極250的左側面及右側面,亦完全包覆第一P電極260的左側面及右側面,使第一N電極250與第一P電極260之間彼此不電性連接。第一絕緣層270更進一步部分地包覆第一N電極250的下側並定義一第一開口271,部分地包覆第一P電極260的下側並定義至少一第二開口272。至少一第一開口271及至少一第二開口272可為朝垂直方向D2延伸之一圓柱型。第二N電極280設置在第一N電極250及第一絕緣層270上,一部份穿過第一開口271與第一N電極250電性連接,具有一第一區域281,第一區域281之表面積大於第一接合面251之表面積。第二P電極290設置在第一P電極260及第一絕緣層270上,一部份穿過第二開口272與第一P電極260電性連接,具有一第二區域291小於發光層230之一第三區域231,也就是,第二區域291之表面積小於第三區域231之表面積。如此,如第4A圖所示,第二N電極280與第二P電極290從一仰視面觀之具有幾乎相同的尺寸(表面積相同),且電性連接並固定至安裝基板10,即便欲使發光層230之尺寸變大,因而減小第一接合面251的尺寸,仍可避免將N型及P型電極與安裝基板10之間電性連接時,因尺寸改變進而對焊接精度有較高之要求而導致生產效率降低,且更易維持發光的均勻性,但不以此作為限制。如第4B圖至第4C圖所示,第二N電極280亦可具有小於第二P電極290之尺寸或大於第二P電極290之尺寸。
請參考第5圖及第6圖所示,發光元件20更可包括一導電層300及一第二絕緣層310。導電層300設置在接觸P型半導體240的第一絕緣層270上,導電層300具有一第四區域301,且第四區域301小於發光層230之第三區域231且大於該第二P電極290的第二區域291,導電層300通過至少一第二開口272電性連接第一P電極260,由於電流密度分布影響發光強度,多個第二開口272可均勻分散在第一P 電極260上。第二絕緣層310設置在導電層300與第二N電極280之間,完全覆蓋導電層300之左側面且部分覆蓋第二P電極290之左側面,以及部分覆蓋第二N電極280之右側面。第二P電極290設置在導電層300上,如此,使第二P電極290具有第二區域291,其表面積小於P型半導體層240及第一P電極260之間之第二接合面241,同時第二區域291之表面積可大於第一P電極260與導電層300之第三接合面261、發光層230之第三區域231之表面積可大於第一P電極260與導電層300之第三接合面261、第二接合面241可大於第三接合面261、第二N電極280之第一區域281之表面積可大於第三接合面261、第一區域281之表面積可小於發光層230之第三區域231之表面積、第一區域281之表面積可小於第二接合面241、第四接合面292可小於第二接合面241、第四接合面292可小於第三區域231之表面積、第二P電極290與導電層300之間的第四接合面292可大於第三接合面261、第一N電極250與第二N電極280的第五接合面252可小第一接合面251、第五接合面252可小於第三區域231之表面積、第五接合面252可小於第二接合面241、第五接合面252可小於第三接合面261、以及第五接合面252可小於第四接合面292。上述設置亦可使第二N電極280與第二P電極290從一仰視面觀之具有相同的尺寸。
此外,第一絕緣層270及/或一第二絕緣層310可包括分佈式布拉格反射器(DBR),也就是可具有交互堆疊複數第一介電層及複數第二介電層(圖未示),光線在第一介電層之反射率與在第二介電層之反射率不同,反射率差異越大,當光線射向第一絕緣層270及/或一第二絕緣層310時,可得到更為強烈的反射光,進而增加發光裝置之發光效率。
請同時參考第1圖至第3圖及第5圖至第6圖所示,第一透光件30設置於至少一發光元件20之上表面22,可完全或部分地覆蓋上表面22,如透過黏合材料連接並固定於上表面22,黏合材料可以為光波長轉換元件,例如為可以發出黃光或紅光的氮化磷(nitride phosphor)。第一透光件30亦可透過晶體黏附(crystal adhesion)於發光元件20之上表面22。第一透光件30具有將相對於光發出表面的光接收表面,用以接收該發光元件20發出的入射光,也就是發光元件20與第一透光件30光耦合。第一透光件30是由無機物質和無機螢光粉構成,無機物質可例如為氧化鋁(Al2 O3 )、玻璃或陶瓷,無機螢光粉不限於特定顏色之螢光粉,可為紅色螢光粉、綠色螢光粉或黃色螢光粉,亦可為兩種以上不同顏色之螢光粉組成,即便同為紅色或綠色或黃色螢光粉,亦可由一種或多種不同之材料組成;具體而言,以紅色螢光粉為例,可包括CASN或SCASN系列,例如CaAlSiN3 :Eu2+ 、(Sr, Ca)AlSiN3 :Eu2+ 、(SrCa)S:Eu2+ 、CaS:Eu2+ 、Sr3 Si(ON)5 :Eu2+ ;KSF系列,例如K2 SiF6 :Mn4+ ;尚包括以AE1-z S1-y Sey :zA為通式之紅色螢光粉,其中AE是選自Mg、Ca、Sr和Ba中的至少一種鹼土金屬, 0≤y <1和0.0005≤z≤0.2,A是選自Eu(II)、Ce(III)、Mn(II)和Pr(III)中的至少一種活化劑;另綠色螢光粉可以包括:L2 SiO4 :Eu2+ (L為鹼土金屬),特別是 (SrBa)2 SiO4 :Eu2+ 或(SrCa)2 SiO4 :Eu2+ ,亦可為CaSc2 O4 :Ce2+ 、 SrGa2 S:Eu2+ 、β-SiAlON(Si6-zAlzOzN8-z :Eu2+ )或LuAG(Lu3Al5 O12 :Ce2+ )等;以黃色螢光粉為例,可包括TAG(Tb3 Al5 O12 :Ce3+ )、YAG(Y3 Al5 O12 :Ce3+ )、Sr2 SiO4 :Eu2+ 、(SrBaCa)Si2 (OCl)2 N2 :Eu2+ ;其外尚包括量子點螢光粉及/或非量子點螢光粉,或BAM(BaMgAl10 O17 )、BAM:Mn、(Zn、Cd)Zn:Cu、Sr5 (PO4 )3 Cl:Eu2+ 、CCA、SCESN、SESN、CESN、CASBN,或由通式LSi2 O2 N2 :Eu2+ 、LxSiyN(2/3x+4/3y) :Eu2+ 、LxSiyOzN(2/3x+4/3y-2/3z) :Eu2+ (L為Sr、Ca、Sr及Ca中的任一種) 表示之螢光粉,可轉換來自發光元件至少一部分的光波長。其中,第一透光件30之無機螢光粉濃度可自第一透光件的上表面(光發出表面)朝向發光元件遞增,或從發光元件朝向光發出表面遞增。第一透光件30具有一上表面31(光發出表面)以及鄰接於上表面31之一第一側面32。第一透光件30之下表面33(光接收表面)包括一接合區域34及一覆蓋區域35,接合區域34與發光元件20接合,覆蓋區域35被覆蓋元件50覆蓋。發光元件20彼此分隔開,具有一分隔區域36設置在第一透光件30之下表面33,位於接合區域34之間,分隔區域36被覆蓋元件50覆蓋。第一透光件30及/或第二透光件40包括相對於發光元件20突出於外的突出區域,覆蓋區域35設置在光接收表面的突出區域中,覆蓋元件50可覆蓋突出區域。
第二透光件40設置於第一透光件30之上表面31上,完全覆蓋第一透光件30,具有一外露發光面41以及鄰接於該外露發光面41的一第二側面42。第二透光件40僅由無機物質所構成且不包括無機螢光粉。
覆蓋元件50包括光反射材料,以作為白牆、反射牆,例如可以是在透明樹脂中包括至少一氧化物,氧化物包括由鈦(Ti)、鋯(Zr)、鈮(Nb)及鋁(Al)所組成的群組中選擇的元素,覆蓋元件50圍繞發光元件20的周圍,且至少覆蓋該第一透光件30的第一側面32,或者,更覆蓋第二透光件40的第二側面42(詳述於後),包括一覆蓋側面52與安裝基板10的側面12共平面。如此第一透光件30之任一表面皆與外部空氣隔絕,可有效避免或減少高溫、高濕及/或含硫氣體的環境使其劣化之可能。
發光裝置A1之製造方法可包括:將發光元件20安裝於安裝基板10並與安裝基板10電性連接;將發光元件20相對安裝側之發光側之至少一部份光學地連接至透光件;藉由覆蓋元件50沿一厚度方向包覆或圍繞透光件,且被設置為其外表面沿著透光件之外表面延伸。發光元件20從一發光面側或一外露發光面41的一平面視角觀看(從發光元件20之俯視視角觀之)被第一透光件30或第二透光件40包圍,詳細而言,如第1圖、第2圖及第5圖所示,從剖面觀之,第一透光件30及第二透光件40之左側LS1至右側RS1具有一距離L1,一發光元件20之左側LS2至另一發光元件20之右側RS2具有一距離L2,距離L1大於距離L2。
或者,發光元件20從一外露發光面側的一平面視角觀看未被第一透光件30或第二透光件40包圍,換言之,第一透光件30的第一側面32及第二透光件40的第二側面42位於發光元件20之上表面22之內。詳細而言,從剖面觀之,距離L1可等於距離L2(如第7圖所示),或距離L1小於距離L2(如第8圖所示)。
第二透光件40可藉由燒結、噴塗、絲網印刷、點膠、模注成型、濺鍍或蒸鍍其中之一種方式設置於第一透光件30上。就燒結而言,可將玻璃粉混和螢光粉燒結為第一透光件30,另將玻璃粉燒結為第二透光件40,將第一透光件30和第二透光件40貼合後再次燒結以更穩固的結合(不需接著膠),最後進行研磨,可使第一透光件30突破單獨打磨的製程限制,變的更薄(例如具有一厚度小於75μm或更小於50μm或更小於20μm),以提升發光裝置的亮度。下表1顯示第一透光件之厚度與安裝該透光件之發光裝置之平均亮度對照結果。
表1
第一透光件(尺寸:寬度1.090 X 長度1.090μm)
厚度(H) 200μm 150μm 100μm 75μm 50μm
平均亮度(lm)@700mA 271(0%) 277(+2.21%) 285(+5.17%) 300(+10.7%) 304(+12.18%)
當第二透光件40採用無機材料製成時,亦可優選採用噴塗或蒸鍍的方式,將二氧化矽或其他無機材料噴塗或蒸鍍至第一透光件30上,使第一透光件30和第二透光件40形成穩固的結合,且不需接著膠,以提高LED晶片之信賴性。第二透光件40尚可由透明膠材,例如環氧樹脂或矽膠所構成。另外,第二透光件40更可包括光擴散劑(如第9圖所示),以增加發光裝置之發光效率並使光更均勻化。
請繼續參考第10圖至第11圖所示,其為依據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發光裝置A2之剖面示意圖。
發光裝置A2亦可作為背光模組、照明模組、交通工具車頭燈模組的一部分,其中作為車頭燈模組時可包括頭燈鏡片、透鏡等(lens)。可包括一安裝基板10、至少一發光元件20、一第一透光件30、第三透光件60及覆蓋元件70。發光裝置A2亦可為單晶封裝發光裝置或多晶封裝發光裝置,各元件之技術內容依序說明如下。
安裝基板10可為一電路板或陶瓷基板,定義了相互垂直的一水平方向D1及一垂直方向D2,具有一表面11。至少一發光元件20可為以倒裝方式設置的LED晶片,LED晶片可包括銠作為電極接觸層,設置在安裝基板10之表面11,藉由複數導電元件23(例如包括錫、銀錫合金及/或金錫合金之焊料)以與電路板或陶瓷基板之電極21電性連接。發光元件20可為一倒裝LED晶片,沿著水平方向D1相分隔的設置在安裝基板10之表面11,發光元件20係可呈現矩形者,包括一上表面22。可同時再次參考第3圖所示,本實施例中各個發光元件20可包括透光元件基板210、一N型半導體層220、一發光層230、一P型半導體層240、一第一N電極250、一第一P電極260、一第一絕緣層270、一第二N電極280以及一第二P電極290。
透光元件基板210可包括藍寶石、陶瓷、樹脂、熱固性環氧樹酯 (EMC)。透光元件基板210包括一表面211。N型半導體層220設置於表面211並連接透光元件基板210。發光層230設置在N型半導體層220上。P型半導體層240設置在發光層230上,發光層230與P型半導體240暴露N型半導體層220的一區域212,區域212是未被發光層230及P型半導體層240遮蓋的區域,P型半導體層240接觸N型半導體層形成發光層230。第一N電極250設置在N型半導體層220的區域212上,不連接P型半導體層240,且與N型半導體層220接觸形成一第一接合面251。第一P電極260設置在P型半導體層240上。第一N電極250及第一P電極260可分別為氧化銦錫(ITO)和氧化銦鋅(IZO)。
第一絕緣層270設置在N型半導體220上、第一N電極250與第一P電極260之間,以使該二電極彼此絕緣。第一絕緣層270完全包覆第一N電極250的左側面及右側面,亦完全包覆第一P電極260的左側面及右側面,使第一N電極250與第一P電極260之間彼此不電性連接。第一絕緣層270更進一步部分地包覆第一N電極250的下側並定義一第一開口271,部分地包覆第一P電極260的下側並定義至少一第二開口272。第一開口271及至少一第二開口272可為朝垂直方向D2延伸之一圓柱型。第二N電極280設置在第一N電極250及第一絕緣層270上,一部份穿過第一開口271與第一N電極250電性連接,具有一第一區域281,第一區域281之表面積大於第一接合面251之表面積。第二P電極290設置在第一P電極260及第一絕緣層270上,一部份穿過第二開口272與第一P電極260電性連接,具有一第二區域291小於發光層230之一第三區域231,也就是,第二區域291之表面積小於第三區域231之表面積。如此,可同時再次參考第4A圖所示,本實施例中第二N電極280與第二P電極290從一仰視面觀之具有幾乎相同的尺寸(表面積相同),且電性連接並固定至安裝基板10,如此發光層230之尺寸變大,減小第一接合面251的尺寸,仍可避免將N型及P型電極與安裝基板10之間電性連接時,因尺寸改變進而對焊接精度有較高之要求而導致生產效率降低,且更易維持發光的均勻性,但不以此作為限制。可同時再次參考第4B圖至第4C圖所示,本實施例中第二N電極280亦可具有小於第二P電極290之尺寸或大於第二P電極290之尺寸。
可同時再次參考第5圖及第6圖所示,本實施例中發光元件20更可包括一導電層300及一第二絕緣層310。導電層300設置在接觸P型半導體240的第一絕緣層270上,導電層300具有一第四區域301,且第四區域301小於發光層230之第三區域231且大於該第二P電極290的第二區域291,導電層300通過至少一第二開口272電性連接第一P電極260,由於電流密度分布影響發光強度,多個第二開口272可均勻分散在第一P 電極260上。第二絕緣層310設置在導電層300與第二N電極280之間,完全覆蓋導電層300之左側面且部分覆蓋第二P電極290之左側面,以及部分覆蓋第二N電極280之右側面。第二P電極290設置在導電層300上,如此,使第二P電極290具有第二區域291小於P型半導體層240及第一P電極260之間之第二接合面241,第二接合面241可大於第三接合面261,同時第二區域291之表面積可大於第一P電極260與導電層300之第三接合面261、發光層230之第三區域231之表面積可大於第一P電極260與導電層300之第三接合面261、第二N電極280之第一區域281之表面積可大於第三接合面261、第一區域281之表面積可小於發光層230之第三區域231之表面積、第一區域281之表面積可小於第二接合面241、第四接合面292可小於第二接合面241、第四接合面292可小於發光層230之第三區域231之表面積、第二P電極290與導電層300之間的第四接合面292可大於第三接合面261、第一N電極250與第二N電極280的第五接合面252可小第一接合面251、第五接合面252可小於第三區域231之表面積、第五接合面252可小於第二接合面241、第五接合面252可小於第三接合面261、以及第五接合面252可小於第四接合面292。上述設置亦可使第二N電極280與第二P電極290從一仰視面觀之具有相同的尺寸。
此外,第一絕緣層270及/或一第二絕緣層310可包括分佈式布拉格反射器(DBR),也就是可具有交互堆疊複數第一介電層及複數第二介電層(圖未示),光線在第一介電層之反射率與在第二介電層之反射率不同,反射率差異越大,當光線射向第一絕緣層270及/或一第二絕緣層310時,可得到更為強烈的反射光,進而增加發光裝置之發光效率。
請同時參考第1圖至第3圖及第5圖至第6圖所示,第一透光件30設置於至少一發光元件20之上表面22,可完全或部分地覆蓋上表面22,如透過黏合材料連接並固定於上表面22,黏合材料可以為光波長轉換元件,例如為可以發出黃光或紅光的氮化磷(nitride phosphor)。第一透光件30亦可透過晶體黏附(crystal adhesion)於發光元件20之上表面22。第一透光件30具有將相對於光發出表面的光接收表面,用以接收該發光元件20發出的入射光,也就是發光元件20與第一透光件30光耦合。第一透光件30是由無機物質和無機螢光粉構成,無機物質可例如為氧化鋁(Al2 O3 )、玻璃或陶瓷,無機螢光粉不限於特定顏色之螢光粉,可為紅色螢光粉、綠色螢光粉或黃色螢光粉,亦可為兩種以上不同顏色之螢光粉組成,即便同為紅色或綠色或黃色螢光粉,亦可由一種或多種不同之材料組成;具體而言,以紅色螢光粉為例,可包括CASN或SCASN系列,例如CaAlSiN3 :Eu2+ 、(Sr, Ca)AlSiN3 :Eu2+ 、(SrCa)S:Eu2+ 、CaS:Eu2+ 、Sr3 Si(ON)5 :Eu2+ ;KSF系列,例如K2 SiF6 :Mn4+ ;尚包括以AE1-z S1-y Sey :zA為通式之紅色螢光粉,其中AE是選自Mg、Ca、Sr和Ba中的至少一種鹼土金屬, 0≤y <1和0.0005≤z≤0.2,A是選自Eu(II)、Ce(III)、Mn(II)和Pr(III)中的至少一種活化劑;另綠色螢光粉可以包括:L2 SiO4 :Eu2+ (L為鹼土金屬),特別是 (SrBa)2 SiO4 :Eu2+ 或(SrCa)2 SiO4 :Eu2+ ,亦可為CaSc2 O4 :Ce2+ 、 SrGa2 S:Eu2+ 、β-SiAlON(Si6-zAlzOzN8-z :Eu2+ )或LuAG(Lu3Al5 O12 :Ce2+ )等;以黃色螢光粉為例,可包括TAG(Tb3 Al5 O12 :Ce3+ )、YAG(Y3 Al5 O12 :Ce3+ )、Sr2 SiO4 :Eu2+ 、(SrBaCa)Si2 (OCl)2 N2 :Eu2+ ;其外尚可包括量子點螢光粉及/或非量子點螢光粉,或BAM(BaMgAl10 O17 )、BAM:Mn、(Zn、Cd)Zn:Cu、Sr5 (PO4 )3 Cl:Eu2+ 、CCA、SCESN、SESN、CESN、CASBN,或由通式LSi2 O2 N2 :Eu2+ 、LxSiyN(2/3x+4/3y) :Eu2+ 、LxSiyOzN(2/3x+4/3y-2/3z) :Eu2+ (L為Sr、Ca、Sr及Ca中的任一種) 表示之螢光粉,可轉換來自發光元件至少一部分的光波長。其中,第一透光件30之無機螢光粉濃度可自第一透光件的上表面(光發出表面)朝向發光元件遞增,或從發光元件朝向光發出表面遞增。第一透光件30具有一上表面31(光發出表面)以及鄰接於上表面31之一第一側面32。第一透光件30之下表面33(光接收表面)包括一接合區域34及一覆蓋區域35,接合區域34與發光元件20接合,覆蓋區域35被覆蓋元件70覆蓋。發光元件20彼此分隔開,具有一分隔區域36設置在第一透光件30之下表面33,位於接合區域34之間,分隔區域36被覆蓋元件70覆蓋。第一透光件40及/或第三透光件60包括相對於發光元件20突出於外的突出區域,覆蓋區域34設置在光接收表面的突出區域中,覆蓋元件70可覆蓋突出區域。
第三透光件60設置於第一透光件30之上表面31上,完全覆蓋第一透光件30,具有一外露發光面61以及鄰接於該外露發光面61的一第二側面62。第三透光件60由有機物質所構成且不包括螢光粉。
覆蓋元件70包括光反射材料,以作為白牆、反射牆,例如可以是在透明樹脂中包括至少一氧化物,該氧化物包括由鈦(Ti)、鋯(Zr)、鈮(Nb)及鋁(Al)所組成之群組中之一種,以作為光反射材料。覆蓋元件70圍繞發光元件20的周圍,且覆蓋第一透光件30的第一側面32,覆蓋元件70可包括沿垂直方向D2延伸的一覆蓋側面72、73與安裝基板10沿垂直方向D2延伸的側面12共平面。如此第一透光件30之任一表面皆與外部空氣隔絕,可有效避免或減少高溫、高濕及/或含硫氣體的環境使其劣化之可能。
發光裝置A2之製造方法可包括:將發光元件20安裝於安裝基板10並與安裝基板10電性連接;將發光元件20相對安裝側之發光側之至少一部份光學地連接至第一透光件30;將覆蓋元件70沿一垂直方向D2包覆或圍繞第一透光件30,且被設置為其外表面沿著透光件之外表面延伸。發光元件20從一發光面側或一外露發光面61的一平面視角觀看被第一透光件30或第三透光件60包圍,詳細而言,除了第10、11圖,可同時再次參考第1圖、第2圖及第5圖所示,從剖面觀之,一發光元件20之左側LS2至另一發光元件20之右側RS2具有一距離L2,第一透光件30之第一側面32之其中相對二側面(左側至右側)之間具有一距離大於距離L2,第三透光件60之左側至右側具有一距離L3,距離L3可大於第一透光件30所具有之一距離更大於距離L2。
或者,發光元件20從一外露發光面側的一平面視角觀看未被第一透光件30包圍,換言之,第一透光件30的第一側面32位於發光元件20之上表面22之內(圖未示)。詳細而言,從剖面觀之,第一透光件30之第一側面32之其中相對二側面之一距離小於距離L2,第三透光件60之左側至右側具有一距離L3,距離L3仍可大於第一透光件30所具有之一距離更大於距離L2。
第三透光件60僅由有機物質所構成且不包括螢光粉,且具有一外露發光面61及鄰接外露發光面的一第三側面62。覆蓋元件70可僅覆蓋第一透光件30的第一側面32,具有一上表面71,因此第三透光件60除了覆蓋第一透光件30之上表面31,更可進一步部分覆蓋或完全覆蓋上表面71,但不以此作為限制。覆蓋元件70亦可僅部分覆蓋第一透光件30的第一側面32。
第三透光件60可藉由噴塗、絲網印刷、點膠(dispoensing)或模注成型(molding)其中之一種方式設置於第一透光件30上。以噴塗為例,第三透光件60可以是在發光裝置A2完成封裝後,例如藉由噴塗的方式設置於第一透光件30及覆蓋元件70上,也就是,在覆蓋元件70之上表面71與第一透光件30之上表面31共平面後設置。第三透光件60之第三側面62中沿著水平方向D1相對之二者具有一第三距離L3,覆蓋元件70之最外側面包括反射結構面72與反射結構面73沿著水平方向D1之間具有一第四距離L4。如第10圖所示,第三距離L3可與第四距離L4相等(可容許製程上之誤差),也就是第三透光件60之第三側面62與覆蓋元件70之最外側面(包括反射結構面72及反射結構面73)共平面,以保護第一透光件30。如第11圖所示,第三距離L3亦可小於第四距離L4,也就是自發光裝置A2之上方往下方觀之,第三透光件60之第三側面62位於覆蓋元件70之最外側面之內,但仍大於第一透光件30之 第一側面32沿水平方向D1相對之其中二者之間的一距離。第三透光件60更可包括光擴散劑(如第12圖至第13圖所示),以增加發光裝置之發光效率及提升光均勻性。
請繼續參考第14圖至第15圖所示,其為依據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之發光裝置A3之剖面示意圖。
發光裝置A3亦可作為背光模組、照明模組、交通工具車頭燈模組的一部分,其中作為車頭燈模組時可包括頭燈鏡片、透鏡等(lens)。可包括一安裝基板10、至少一發光元件20、一第一透光件30、一第二透光件40、一覆蓋元件80以及至少一間隙90。發光裝置A3可為單晶封裝發光裝置或多晶封裝發光裝置,各元件之技術內容依序說明如下。
如第14圖及第15圖所示,安裝基板10可為一電路板或陶瓷基板,定義了相互垂直的一水平方向D1及一垂直方向D2,具有一表面11。至少一發光元件20可為以倒裝方式設置的LED晶片,LED晶片可包括銠作為電極接觸層,設置在安裝基板10之表面11,藉由複數導電元件23(例如包括錫、銀錫合金及/或金錫合金之焊料)以與電路板或陶瓷基板之電極21電性連接。下述以發光裝置A3的剖面示意圖說明,其中可觀看到二個發光元件20,但不以此作為限制。
發光元件20可為一倒裝LED晶片,沿著水平方向D1相分隔的設置在安裝基板10之表面11,發光元件20係可呈現矩形者,包括一上表面22。可同時再次參考第3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各個發光元件20可包括透光元件基板210、一N型半導體層220、一發光層230、一P型半導體層240、一第一N電極250、一第一P電極260、一第一絕緣層270、一第二N電極280以及一第二P電極290。
透光元件基板210可包括藍寶石、陶瓷、樹脂、熱固性環氧樹酯 (EMC)。透光元件基板210包括一表面211。N型半導體層220設置於表面211並連接透光元件基板210。發光層230設置在N型半導體層220上。P型半導體層240設置在發光層230上,發光層230與P型半導體240暴露N型半導體層220的一區域212,區域212是未被發光層230及P型半導體層240遮蓋的區域,P型半導體層240接觸N型半導體層形成發光層230。第一N電極250設置在N型半導體層220的區域212上,不連接P型半導體層240,且與N型半導體層220接觸形成一第一接合面251。第一P電極260設置在P型半導體層240上。第一N電極250及第一P電極260可分別為氧化銦錫(ITO)和氧化銦鋅(IZO)。
第一絕緣層270設置在N型半導體220上、第一N電極250與第一P電極260之間,以使該二電極彼此絕緣。第一絕緣層270完全包覆第一N電極250的左側面及右側面,亦完全包覆第一P電極260的左側面及右側面,使第一N電極250與第一P電極260之間彼此不電性連接。第一絕緣層270更進一步部分地包覆第一N電極250的下側並定義一第一開口271,部分地包覆第一P電極260的下側並定義至少一第二開口272。第一開口271及至少一第二開口272可為朝垂直方向D2延伸之一圓柱型。第二N電極280設置在第一N電極250及第一絕緣層270上,一部份穿過第一開口271與第一N電極250電性連接,具有一第一區域281,第一區域281之表面積大於第一接合面251之表面積。第二P電極290設置在第一P電極260及第一絕緣層270上,一部份穿過第二開口272與第一P電極260電性連接,具有一第二區域291小於發光層230之一第三區域231,也就是,第二區域291之表面積小於第三區域231之表面積。如此,可同時再次參考第4A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第二N電極280與第二P電極290從一仰視面觀之具有幾乎相同的尺寸(表面積相同),且電性連接並固定至安裝基板10,即便欲使發光層230之尺寸變大,因而減小第一接合面251的尺寸,仍可避免將N型及P型電極與安裝基板10之間電性連接時,因尺寸改變進而對焊接精度有較高之要求而導致生產效率降低,且更易維持發光的均勻性,但不以此作為限制。可同時再次參考第4B圖至第4C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第二N電極280亦可具有小於第二P電極290之尺寸或大於第二P電極290之尺寸。
可同時再次參考第6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發光元件20更可包括一導電層300及一第二絕緣層310。導電層300設置在接觸P型半導體240的第一絕緣層270上,導電層300具有一第四區域301,且第四區域301小於發光層230之第三區域231且大於該第二P電極290的第二區域291,導電層300通過至少一第二開口272電性連接第一P電極260,,由於電流密度分布影響發光強度,多個第二開口272可均勻分散在第一P 電極260上。第二絕緣層310設置在導電層300與第二N電極280之間,完全覆蓋導電層300之左側面且部分覆蓋第二P電極290之左側面,以及部分覆蓋第二N電極280之右側面。第二P電極290設置在導電層300上,如此,使第二P電極290具有第二區域291小於P型半導體層240及第一P電極260之間之第二接合面241,同時第二區域291之表面積小於P型半導體層240及第一P電極260之間之第二接合面241,同時第二區域291之表面積可大於第一P電極260與導電層300之第三接合面261、發光層230之第三區域231之表面積可大於第一P電極260與導電層300之第三接合面261、第二接合面241可大於第三接合面261、第二N電極280之第一區域281之表面積可大於第三接合面261、第一區域281之表面積可小於發光層230之第三區域231之表面積、第一區域281之表面積可小於第二接合面241、第四接合面292可小於第二接合面241、第四接合面292可小於第三區域231之表面積、第二P電極290與導電層300之間的第四接合面292可大於第三接合面261、第一N電極250與第二N電極280的第五接合面252可小第一接合面251、第五接合面252可小於第三區域231之表面積、第五接合面252可小於第二接合面241、第五接合面252可小於第三接合面261、以及第五接合面252可小於第四接合面292。上述設置亦可使第二N電極280與第二P電極290從一仰視面觀之具有相同的尺寸。
此外,第一絕緣層270及/或一第二絕緣層310可包括分佈式布拉格反射器(DBR),也就是可具有交互堆疊複數第一介電層及複數第二介電層(圖未示),光線在第一介電層之反射率與在第二介電層之反射率不同,反射率差異越大,當光線射向第一絕緣層270及/或一第二絕緣層310時,可得到更為強烈的反射光,進而增加發光裝置之發光效率。
可同時再次參考第3圖及第6圖所示,第一透光件30設置於至少一發光元件20之上表面22,可完全或部分地覆蓋上表面22,如透過黏合材料連接並固定於上表面22,黏合材料可以為光波長轉換元件,例如為可以發出黃光或紅光的氮化磷(nitride phosphor)。第一透光件30亦可透過晶體黏附(crystal adhesion)於發光元件20之上表面22。第一透光件30具有將相對於光發出表面的光接收表面,用以接收該發光元件20發出的入射光,也就是發光元件20與第一透光件30光耦合。第一透光件30是由無機物質和無機螢光粉構成,無機物質可例如為氧化鋁(Al2 O3 )、玻璃或陶瓷,無機螢光粉不限於特定顏色之螢光粉,可為紅色螢光粉、綠色螢光粉或黃色螢光粉,亦可為兩種以上不同顏色之螢光粉組成,即便同為紅色或綠色或黃色螢光粉,亦可由一種或多種不同之材料組成;具體而言,以紅色螢光粉為例,可包括CASN或SCASN系列,例如CaAlSiN3 :Eu2+ 、(Sr, Ca)AlSiN3 :Eu2+ 、(SrCa)S:Eu2+ 、CaS:Eu2+ 、Sr3 Si(ON)5 :Eu2+ ;KSF系列,例如K2 SiF6 :Mn4+ ;尚包括以AE1-z S1-y Sey :zA為通式之紅色螢光粉,其中AE是選自Mg、Ca、Sr和Ba中的至少一種鹼土金屬, 0≤y <1和0.0005≤z≤0.2,A是選自Eu(II)、Ce(III)、Mn(II)和Pr(III)中的至少一種活化劑;另綠色螢光粉可以包括:L2 SiO4 :Eu2+ (L為鹼土金屬),特別是 (SrBa)2 SiO4 :Eu2+ 或(SrCa)2 SiO4 :Eu2+ ,亦可為CaSc2 O4 :Ce2+ 、 SrGa2 S:Eu2+ 、β-SiAlON(Si6-zAlzOzN8-z :Eu2+ )或LuAG(Lu3Al5 O12 :Ce2+ )等;以黃色螢光粉為例,可包括TAG(Tb3 Al5 O12 :Ce3+ )、YAG(Y3 Al5 O12 :Ce3+ )、Sr2 SiO4 :Eu2+ 、(SrBaCa)Si2 (OCl)2 N2 :Eu2+ ;其外尚可包括量子點螢光粉及/或非量子點螢光粉,或BAM(BaMgAl10 O17 )、BAM:Mn、(Zn、Cd)Zn:Cu、Sr5 (PO4 )3 Cl:Eu2+ 、CCA、SCESN、SESN、CESN、CASBN,或由通式LSi2 O2 N2 :Eu2+ 、LxSiyN(2/3x+4/3y) :Eu2+ 、LxSiyOzN(2/3x+4/3y-2/3z) :Eu2+ (L為Sr、Ca、Sr及Ca中的任一種)表示之螢光粉,可轉換來自發光元件至少一部分的光波長。其中,第一透光件30之無機螢光粉濃度可自第一透光件的上表面(光發出表面)朝向發光元件遞增,或從發光元件朝向光發出表面遞增。第一透光件30具有一上表面31(光發出表面)以及鄰接於上表面31之一第一側面32。第一透光件30之下表面33(光接收表面)包括一接合區域34及一覆蓋區域35,接合區域34與發光元件20接合,覆蓋區域35被覆蓋元件80覆蓋。發光元件20彼此分隔開,具有一分隔區域36設置在第一透光件30之下表面33,位於接合區域34之間,分隔區域36被覆蓋元件80覆蓋。第一透光件30及/或第二透光件40包括相對於發光元件20突出於外的突出區域,覆蓋區域34設置在光接收表面的突出區域中,覆蓋元件80可覆蓋突出區域。
第二透光件40設置於第一透光件30之上表面31上,完全覆蓋第一透光件30,具有一外露發光面41以及鄰接於該外露發光面41的一第二側面42。第二透光件40僅由無機物質所構成且不包括無機螢光粉。
覆蓋元件80包括光反射材料,以作為白牆、反射牆,例如可以是在透明樹脂中包括至少一氧化物,氧化物包括由鈦(Ti)、鋯(Zr)、鈮(Nb)及鋁(Al)所組成的群組中選擇的元素,鈦(Ti)、鋯(Zr)、鈮(Nb)及鋁(Al)作為反射材料。覆蓋元件80圍繞發光元件20的周圍,未覆蓋第一透光件30的第一側面32,更未覆蓋第二透光件40的第二側面42,包括一覆蓋側面82與安裝基板10的側面12共平面。
發光裝置A3之製造方法可包括:將發光元件20安裝於安裝基板10並與安裝基板10電性連接;將發光元件20相對安裝側之發光側之至少一部份光學地連接至透光件;藉由覆蓋元件80沿一厚度方向包覆或圍繞發光元件,但與透光件保持一距離。發光元件20從一發光面側或一外露發光面41的一平面視角觀看被第一透光件30或第二透光件40包圍,詳細而言,可同時再次參考第1圖所示,從剖面觀之,第一透光件30及第二透光件40之左側LS1至右側RS1具有一距離L1,一發光元件20之左側LS2至另一發光元件20之右側RS2具有一距離L2,距離L1大於距離L2。
第二透光件40可藉由燒結、噴塗、絲網印刷、點膠、模注成型、濺鍍或蒸鍍其中之一種方式設置於第一透光件30上。例如,可將玻璃粉混和螢光粉燒結為第一透光件30,另將玻璃粉燒結為第二透光件40,將第一透光件30和第二透光件40貼合後再次燒結以更穩固的結合(不需接著膠),最後進行研磨,可使第一透光件30突破單獨打磨的製程限制,變的更薄(例如具有一厚度小於75μm或更小於50μm或更小於20μm),以提升發光裝置的亮度。下表1顯示第一透光件之厚度與安裝該透光件之發光裝置之平均亮度對照結果。
表1
第一透光件(尺寸:寬度1.090 X 長度1.090μm)
厚度(H) 200μm 150μm 100μm 75μm 50μm
平均亮度(lm)@700mA 271(0%) 277(+2.21%) 285(+5.17%) 300(+10.7%) 304(+12.18%)
當第二透光件40採用無機材料製成時,亦可優選採用噴塗或蒸鍍的方式,將二氧化矽或其他無機材料噴塗或蒸鍍至第一透光件30上,使第一透光件30和第二透光件40形成穩固的結合,且不需接著膠,以提高LED晶片之信賴性。第二透光件40可由透明膠材,例如環氧樹脂或矽膠所構成。另外,第二透光件40更可包括光擴散劑(如第15圖所示),以增加發光裝置之發光效率及提升光均勻性。
發光裝置A3更可包括至少一間隙90,設置在第一透光件30之第一側面32、第二透光件40之第二側面42及覆蓋元件80之間。申言之,覆蓋元件80設置於安裝基板10之表面11,且圍繞並覆蓋發光元件20,包括沿垂直方向D2朝安裝基板10延伸之一凹槽44,覆蓋元件80之上表面81與第二透光件40之外露發光面41可位於相同平面,凹槽44定義有一內側面441,內側面441與共平面的第一側面32及第二側面42相隔一距離L5。
申言之,第一透光件30及第二透光件40設置於凹槽44中,接觸發光元件20之上表面22且未填滿凹槽44,形成間隙90,也就是第一透光件30及第二透光件40之與垂直方向平行之至少一外側面與凹槽44之與垂直方向平行之對應至少一內側面441相距有一距離L5,如此當環境溫度提高時,第一透光件30及第二透光件40不會因與覆蓋元件80之膨脹係數的差異,而在膨脹過程中與覆蓋元件80擠壓並產生破損、剝離。或者,也可僅第一透光件30及第二透光件40之一外側面與對應凹槽44之一內側面441相距有一距離L5(矩型之僅一側具有間隙),也可提升耐用性。
請參考第16圖所示,至少一間隙90亦可設置於第一透光件30之下表面33、發光元件20及覆蓋元件100之間,也就是在發光元件20及覆蓋元件100之間,及/或複數個發光元件之間形成中空部分。
請繼續參考第17圖至第22圖所示,其為依據本發明第四較佳實施例之發光裝置A4之剖面示意圖。
發光裝置A4可作為背光模組、照明模組、交通工具車頭燈模組的一部分,其中作為車頭燈模組時可包括頭燈鏡片、透鏡等(lens)。可包括一安裝基板10、至少一發光元件20、一第一透光件30及一覆蓋元件70。發光裝置A1可為單晶封裝發光裝置或多晶封裝發光裝置,各元件之技術內容依序說明如下。
安裝基板10可為一電路板或陶瓷基板,定義了相互垂直的一水平方向D1及一垂直方向D2,具有一表面11。至少一發光元件20可為以倒裝方式設置的LED晶片,LED晶片可包括銠作為電極接觸層,設置在安裝基板10之表面11,藉由複數導電元件23(例如包括錫、銀錫合金及/或金錫合金之焊料)以與電路板或陶瓷基板之電極21電性連接。以下圖示為發光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其中可觀看到二個發光元件20,但不以此作為限制。
發光元件20可為一倒裝LED晶片,沿著水平方向D1相分隔的設置在安裝基板10之表面11,發光元件20係可呈現矩形者,包括一上表面22。可同時再次參考第3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各個發光元件20可包括透光元件基板210、一N型半導體層220、一發光層230、一P型半導體層240、一第一N電極250、一第一P電極260、一第一絕緣層270、一第二N電極280以及一第二P電極290。
透光元件基板210可包括藍寶石、陶瓷、樹脂、熱固性環氧樹酯(EMC)。透光元件基板210包括一表面211。N型半導體層220設置於表面211並連接透光元件基板210。一發光層230設置在N型半導體層220上。P型半導體層240設置在發光層230上,發光層230與P型半導體240暴露N型半導體層220的一區域212,區域212是未被發光層230及P型半導體層240遮蓋的區域,P型半導體層240接觸N型半導體層形成發光層230。第一N電極250設置在N型半導體層220的區域212上,不連接P型半導體層240,且與N型半導體層220接觸形成一第一接合面251。第一P電極260設置在P型半導體層240上。第一N電極250及第一P電極260可分別為氧化銦錫(ITO)和氧化銦鋅(IZO)。
第一絕緣層270設置在N型半導體220上、第一N電極250與第一P電極260之間,以使該二電極彼此絕緣。第一絕緣層270完全包覆第一N電極250的左側面及右側面,亦完全包覆第一P電極260的左側面及右側面,使第一N電極250與第一P電極260之間彼此不電性連接。第一絕緣層270更進一步部分地包覆第一N電極250的下側並定義一第一開口271,部分地包覆第一P電極260的下側並定義至少一第二開口272。第一開口271及至少一第二開口272可為朝垂直方向D2延伸之一圓柱型。一第二N電極280設置在第一N電極250及第一絕緣層270上,一部份穿過第一開口271與第一N電極250電性連接,具有一第一區域281,第一區域281之表面積大於第一接合面251之表面積。第二P電極290設置在第一P電極260及第一絕緣層270上,一部份穿過第二開口272與第一P電極260電性連接,具有一第二區域291小於發光層230之一第三區域231,也就是,第二區域291之表面積小於第三區域231之表面積。如此,可同時再次參考第4A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第二N電極280與第二P電極290從一仰視面觀之具有幾乎相同的尺寸(表面積相同),且電性連接並固定至安裝基板10,即便欲使發光層230之尺寸變大,因而減小第一接合面251的尺寸,仍可避免將N型及P型電極與安裝基板10之間電性連接時,因尺寸改變進而對焊接精度有較高之要求而導致生產效率降低,且更易維持發光的均勻性,但不以此作為限制。可同時再次參考第4B圖至第4C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第二N電極280亦可具有小於第二P電極290之尺寸或大於第二P電極290之尺寸。
可同時再次參考第6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發光元件20更可包括一導電層300及一第二絕緣層310。導電層300設置在接觸P型半導體240的第一絕緣層270上,導電層300具有一第四區域301,且第四區域301小於發光層230之第三區域231且大於該第二P電極290的第二區域291,導電層300通過至少一第二開口272電性連接第一P電極260,多個第二開口272可均勻分散在第一P電極260上。第二絕緣層310設置在導電層300與第二N電極280之間,完全覆蓋導電層300之左側面且部分覆蓋第二P電極290之左側面,以及部分覆蓋第二N電極280之右側面。第二P電極290設置在導電層300上,如此,使第二P電極290具有第二區域291小於P型半導體層240及第一P電極260之間之第二接合面241,同時第二區域291之表面積小於P型半導體層240及第一P電極260之間之第二接合面241,同時第二區域291之表面積可大於第一P電極260與導電層300之第三接合面261、發光層230之第三區域231之表面積可大於第一P電極260與導電層300之第三接合面261、第二接合面241可大於第三接合面261、第二N電極280之第一區域281之表面積可大於第三接合面261、第一區域281之表面積可小於發光層230之第三區域231之表面積、第一區域281之表面積可小於第二接合面241、第四接合面292可小於第二接合面241、第四接合面292可小於第三區域231之表面積、第二P電極290與導電層300之間的第四接合面292可大於第三接合面261、第一N電極250與第二N電極280的第五接合面252可小第一接合面251、第五接合面252可小於第三區域231之表面積、第五接合面252可小於第二接合面241、第五接合面252可小於第三接合面261、以及第五接合面252可小於第四接合面292。上述設置亦可使第二N電極280與第二P電極290從一仰視面觀之具有相同的尺寸。
此外,第一絕緣層270及/或一第二絕緣層310可包括分佈式布拉格反射器(DBR),也就是可具有交互堆疊複數第一介電層及複數第二介電層(圖未示),光線在第一介電層之反射率與在第二介電層之反射率不同,反射率差異越大,當光線射向第一絕緣層270及/或一第二絕緣層310時,可得到更為強烈的反射光,進而增加發光裝置之發光效率。
可同時再次參考第3圖及第6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透光件30設置於至少一發光元件20之上表面22,可完全或部分地覆蓋上表面22,如透過黏合材料連接並固定於上表面22,黏合材料可以為光波長轉換元件,例如為可以發出黃光或紅光的氮化磷(nitride phosphor)。第一透光件30亦可透過晶體黏附(crystal adhesion)於發光元件20之上表面22。第一透光件30具有將相對於光發出表面的光接收表面,用以接收該發光元件20發出的入射光,也就是發光元件20與第一透光件30光耦合。第一透光件30是由無機物質和無機螢光粉構成,無機物質可例如為氧化鋁(Al2 O3 )、玻璃或陶瓷,無機螢光粉不限於特定顏色之螢光粉,可為紅色螢光粉、綠色螢光粉或黃色螢光粉,亦可為兩種以上不同顏色之螢光粉組成,即便同為紅色或綠色或黃色螢光粉,亦可由一種或多種不同之材料組成;具體而言,以紅色螢光粉為例,可包括CASN或SCASN系列,例如CaAlSiN3 :Eu2+ 、(Sr, Ca)AlSiN3 :Eu2+ 、(SrCa)S:Eu2+ 、CaS:Eu2+ 、Sr3 Si(ON)5 :Eu2+ ;KSF系列,例如K2 SiF6 :Mn4+ ;尚包括以AE1-z S1-y Sey :zA為通式之紅色螢光粉,其中AE是選自Mg、Ca、Sr和Ba中的至少一種鹼土金屬, 0≤y <1和0.0005≤z≤0.2,A是選自Eu(II)、Ce(III)、Mn(II)和Pr(III)中的至少一種活化劑;另綠色螢光粉可以包括:L2 SiO4 :Eu2+ (L為鹼土金屬),特別是 (SrBa)2 SiO4 :Eu2+ 或(SrCa)2 SiO4 :Eu2+ ,亦可為CaSc2 O4 :Ce2+ 、 SrGa2 S:Eu2+ 、β-SiAlON(Si6-zAlzOzN8-z :Eu2+ )或LuAG(Lu3Al5 O12 :Ce2+ )等;以黃色螢光粉為例,可包括TAG(Tb3 Al5 O12 :Ce3+ )、YAG(Y3 Al5 O12 :Ce3+ )、Sr2 SiO4 :Eu2+ 、(SrBaCa)Si2 (OCl)2 N2 :Eu2+ ;其外尚可包括量子點螢光粉及/或非量子點螢光粉,或BAM(BaMgAl10 O17 )、BAM:Mn、(Zn、Cd)Zn:Cu、Sr5 (PO4 )3 Cl:Eu2+ 、CCA、SCESN、SESN、CESN、CASBN,或由通式LSi2 O2 N2 :Eu2+ 、LxSiyN(2/3x+4/3y) :Eu2+ 、LxSiyOzN(2/3x+4/3y-2/3z) :Eu2+ (L為Sr、Ca、Sr及Ca中的任一種)表示之螢光粉,可轉換來自發光元件至少一部分的光波長。其中,第一透光件30之無機螢光粉濃度可自第一透光件30的上表面31(光發出表面)朝向發光元件遞增,或從發光元件朝向光發出表面遞增。第一透光件30具有一上表面31(光發出表面)以及鄰接於上表面31之一第一側面32。可同時再次參考第5圖所示,第一透光件30之下表面33(光接收表面)包括一接合區域34及一覆蓋區域35,接合區域34與發光元件20接合,覆蓋區域35被覆蓋元件70覆蓋或接觸。發光元件20彼此分隔開,具有一分隔區域36設置在第一透光件30之下表面33,位於接合區域34之間,分隔區域36被覆蓋元件70覆蓋。第一透光件30包括相對於發光元件20突出於外的突出區域,覆蓋區域34設置在光接收表面的突出區域中,覆蓋元件70可覆蓋或接觸突出區域。
覆蓋元件70包括光反射材料,以作為白牆、反射牆,例如可以是在透明樹脂中包括至少一氧化物,氧化物包括由鈦(Ti)、鋯(Zr)、鈮(Nb)及鋁(Al)所組成的群組中選擇的元素,覆蓋元件70圍繞發光元件20的周圍,包括一覆蓋側面72與安裝基板10的側面12共平面。
發光裝置A4之製造方法可包括:將發光元件20安裝於安裝基板10並與安裝基板10電性連接;將發光元件20相對安裝側之發光側之至少一部份光學地連接至第一透光件30;藉由覆蓋元件70沿一厚度方向包覆或圍繞發光元件20。發光元件20從一發光面側或一外露發光面41的一平面視角觀看被第一透光件30包圍,詳細而言,如第17圖、第20圖、第21圖及第22圖所示,從剖面觀之,第一透光件30之第一側面32中彼此相對之左、右側面(圖中所示為LS1及RS1)具有一距離L1,一發光元件20之左側LS2至另一發光元件20之右側RS2具有一距離L2,距離L1大於距離L2。
或者,發光元件20從一外露發光面側的一平面視角觀看未被第一透光件30包圍,換言之,第一透光件30的第一側面32位於發光元件20之上表面22之內。詳細而言,從剖面觀之,距離L1可等於距離L2(如第18圖所示),或距離L1小於距離L2(如第19圖所示)。
發光裝置A4之第一透光件30之上表面31與覆蓋元件70之上表面71不共平面(如第17圖至第20圖所示),第一透光件30之下表面33與覆蓋元件70之上表面71共平面,因而暴露第一透光件30之第一側面32。如第21圖所示,發光裝置A4亦可包括至少一間隙90,設置在第一透光件30之第一側面32及覆蓋元件80之間。申言之,覆蓋元件80設置於安裝基板10之表面11,且圍繞並覆蓋發光元件20,包括沿垂直方向D2朝安裝基板10延伸之一凹槽44,覆蓋元件80之上表面81與第一透光件30之一上表面31(光發出表面)可位於相同平面,凹槽44定義有一內側面441,內側面441與共平面的第一側面32相隔一距離L5。
申言之,第一透光件30設置於凹槽44中,接觸發光元件20之上表面22且未填滿凹槽44,形成間隙90,也就是第一透光件30之與垂直方向平行之至少一外側面與凹槽44之與垂直方向平行之對應至少一內側面441相距有一距離L5。如此當環境溫度提高時,發光裝置A4中的第一透光件30不會因覆蓋元件80膨脹擠壓而產生破損、剝離。或者,也可僅第一透光件30之一外側面(矩型之其中一側)與對應凹槽44之一內側面441相距有一距離L5,也可提升耐用性。
請參考第22圖所示,至少一間隙90亦可設置於第一透光件30之下表面33、發光元件20及覆蓋元件100之間,也就是覆蓋元件100並未接觸發光元件20,且上表面101接觸第一透光件30之下表面33,而在第一透光件30、發光元件20及覆蓋元件100之間形成中空部分。
在上述實施例中,LED可以是氮化物半導體,乃一般式為InxAlyGa1-x-yN(0≦x、0≦y、X+y≦1),亦可將B或P、As作為混晶。另外,N型半導體層、P型半導體層係未特別限定單層、多層。對於氮化物半導體層係具有活性層之發光層,其活性層係作為單一(SQW)或多重量子井構造(MQW)。以下,顯示氮化物半導體層的示例。使用於成長基板上,藉由緩衝層等之氮化物半導體之基底層,例如低溫成長薄膜GaN與GaN層,作為N型氮化物半導體層,例如層積Si摻雜GaN之N型接觸層與GaN/InGaN之N型多層膜層,接著,層積InGaN/GaN之MQW的活性層,更且作為P型氮化物半導體層,例如層積Mg摻雜InGaN/AlGaN之P型多層膜層與Mg摻雜GaN之P型接觸層之構造。另外,氮化物半導體之發光層(活性層)係例如具有含有井層,含有障壁層與井層之量子井構造。使用於活性層之氮化物半導體係亦可為P型不純物摻雜,但經由未摻雜,或N型不純物摻雜,可將發光元件作為高輸出化者。由使Al含於井層者,可得到較GaN之帶隙能量的波長365nm為短之波長者。從活性層放出的光的波長係對應於發光元件之目的、用途等,作為360nm~650nm附近,而理想為作為380nm~560nm之波長。井層的組成係InGaN乃最佳使用於可視光、近紫外線域,此時的障壁層之組成乃GaN、InGaN為佳。作為障壁層與井層的膜厚具體例各為1nm以上30nm以下及1nm以上20nm以下,可作為藉由一個之井層的單一量子井,障壁層等之複數之井層的多重量子井構造。
在實施例中,透光件可使用與覆蓋元件同樣的材料,例如可使用樹脂、玻璃、無機物,另外亦可為經由螢光粉之成形體、結晶體等。另外,對於發光面、受光面係透光件為板狀之情況,兩面均為略平坦的面,與更加地對向的兩面乃相互平行者為佳,由此,光則從受光面至發光最佳地行進。另一方面,並不限於此,發光面、受光面係不限於平坦的面,而除了於全部,一部分具有曲面之型態之其他,凹凸面等之面狀的形態,更且並不限定於面狀的形態,而亦可作為各種狀或形態,例如為了進行集光、分散之形狀,例如如透鏡狀等之光學性的形狀。具備螢光粉之透光件係具體而言由玻璃板、於此具備透光件之構成,或透光件之螢光粉結晶或具有其相之單結晶體、多結晶體、非晶形體,或經由螢光粉結晶粒子,與此和加以適宜附加之透光性構件之燒結體、凝集體、多孔質性材料,對此等混入、浸含透光性構件,例如樹脂之構成,或者含有螢光粉粒子之透光性構件,例如透光性樹脂的成形體等所構成。然而,透光件係因較由樹脂等之有機材料為無機材料加以構成者乃從耐熱性的觀點為佳。
在上述實施例中,覆蓋元件中之光反射性材料乃選自Ti、Zr、Nb、Al、Si所成的群之一種氧化物,或AlN、MgF之至少一種,具體而言為選自TiO2、ZrO2、Nb2O5、Al2O3、MgF、AlN、SiO2所成的群之至少一種,在覆蓋元件中,特別是含於透光性樹脂中之光反射性材料,特別是作為其透光性的粒子,由選自Ti、Zr、Nb、Al所成的群之一種氧化物,提昇材料之透光性及反射性,與基材之折射率差,而為理想。另外,覆蓋元件係亦可由經由上述光反射性材料之成形體而構成,具體而言,亦可作為凝集上述粒子之凝集體、燒結體等之多孔質材料,其他亦可為經由溶膠、凝膠法之成形體。在如此之多孔質材料的覆蓋元件中,可增加上述光反射性材料與多孔質材料之空氣的折射率差之故,因提昇光反射性而為理想。另一方面,當比較多孔質材料之覆蓋元件,和具備上述樹脂等之母材的覆蓋元件時,在成形為期望形狀,另外提昇密封性能,氣密性能者,有不同之傾向,而對於作為具備任一,雙方之發光裝置之情況,作為具備上述母材之覆蓋元件為佳。另外,考慮兩者之覆蓋元件的特性,亦可形成作為兩者之複合性的成形體,例如於成形為期望形狀之覆蓋元件,從外表面側使樹脂浸含,作為從其外表面側至深度方向之一部分,以樹脂加以浸含之構件,密封發光元件而提昇氣密性,在發光元件側的內表面側,作為實現經由多孔質性之高反射性能之成形體亦可。如此,覆蓋元件或經由此之包圍體係未必完全密封,氣密密封同時,作為連通內部範圍與外部,以及為氣體透過性亦可,如為至少未漏出光線之形態,特別是未漏出於射出方向的形態即可。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發光裝置之透光件至少有以下幾個組合、特徵,皆可適用於上述技術特徵: 1.         第一透光件與第二透光件皆為無機物質構成,僅第一透光件包括螢光粉。 2.         第一透光件為無機物質構成且包括螢光粉,第二透光件為有機物質構成。 3.         第一透光件為螢光粉玻璃貼片,第二透光件為透明膠片或玻璃貼片。 4.         僅具有第一透光件,不具有第二透光件,而第一透光件側面不被覆蓋元件覆蓋。 5.         透光件(第一透光件及/或第二透光件)、發光元件與覆蓋元件之間包括至少一間隙或中空部分。
如此,本發明之發光裝置可減少或避免螢光層在高溫、高濕及/或在含硫氣體中劣化、可突破製程限制有效的提升發光效率,抑或可避免在高溫環境下因覆蓋元件受熱膨脹導致透光件被擠壓而損壞,在控制成本的情況下提升發光裝置的信賴性。
上述之實施例僅用來例舉本發明之實施態樣,以及闡釋本發明之技術特徵,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之保護範疇。任何熟悉此技術者可輕易完成之改變或均等性之安排均屬於發明所主張之範圍,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應以申請專利範圍為準。
10:安裝基板 11:表面 12:側面 20:發光元件 21:電極 22:上表面 23:導電元件 30:第一透光件 31:上表面 32:第一側面 33:下表面 40:第二透光件 41:外露發光面 42:第二側面 44:凹槽 50:覆蓋元件 52:覆蓋側面 60:第三透光件 61:外露發光面 62:第三側面 70:覆蓋元件 71:上表面 80:覆蓋元件 81:上表面 82:覆蓋側面 90:間隙 100:覆蓋元件 101:上表面 210:透光元件基板 211:表面 212:區域 220:N型半導體層 230:發光層 231:第三區域 240:P型半導體層 241:第二接合面 250:第一N電極 251:第一接合面 252:第五接合面 260:第一P電極 261:第三接合面 270:第一絕緣層 271:第一開口 272:第二開口 280:第二N電極 281:第一區域 290:第二P電極 291:第二區域 292:第四接合面 300:導電層 301:第四區域 310:第二絕緣層 441:內側面 A1、A2、A3、A4:發光裝置 D1:水平方向 D2:垂直方向 L1、L2、L3、L4、L5:距離 LS1、LS2:左側 RS1、RS2:右側
第1圖至第2圖為依據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發光裝置之剖面示意圖; 第3圖為依據第1圖之發光裝置之發光元件之剖面示意圖; 第4A圖至第4C圖為依據第3圖之發光元件之仰視示意圖; 第5圖為依據第1圖之發光裝置之另一剖面示意圖 第6圖為依據第1圖之發光裝置之發光元件之另一剖面示意圖; 第7圖至第9圖為依據第1圖之發光裝置之不同剖面示意圖; 第10圖至第13圖為依據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發光裝置之不同剖面示意圖; 第14圖至第16圖為依據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之發光裝置之不同剖面示意圖;以及 第17圖至第22圖為依據本發明第四較佳實施例之發光裝置之不同剖面示意圖。
10:安裝基板
11:表面
12:側面
20:發光元件
21:電極
22:上表面
23:導電元件
30:第一透光件
31:上表面
32:第一側面
40:第二透光件
41:外露發光面
42:第二側面
50:覆蓋元件
52:覆蓋側面
A1:發光裝置
L1、L2:距離
LS1、LS2:左側
RS1、RS2:右側

Claims (20)

  1. 一種發光裝置,包括: 一安裝基板; 至少一發光元件,以一覆晶接合方式設置在該安裝基板上,其中該發光元件,包括: 一透光元件基板; 一N型半導體層,設置在該透光元件基板上; 一發光層,設置在該N型半導體層上; 一P型半導體層,設置在該發光層上,其中,該發光層與該P型半導體層係暴露該N型半導體層的一區域; 一第一N電極,設置在該N型半導體層的該區域上; 一第一P電極,設置在該P型半導體層上; 一第一絕緣層,設置在該N型半導體層上,以使該第一N電極與該第一P電極彼此絕緣; 一第二N電極,設置在該第一N電極及該第一絕緣層上,其中,該第二N電極具有一第一區域大於在該N型半導體層及該第一N電極之間的一第一接合面,因此該第二N電極電性連接該第一N電極,其中,該第二N電極藉由該第一絕緣層與該第一P電極絕緣;以及 一第二P電極,設置在該第一P電極及該第一絕緣層上,其中,該第二P電極具有一第二區域小於該發光層之一第三區域,其中,該第二P電極電性連接該第一P電極,其中,該第二N電極和該第二P電極具有相同的尺寸,且電性連接並固定至該安裝基板; 一第一透光件,用以接收該發光元件發出的入射光,其中,該第一透光件是由無機物質和無機螢光粉構成,且該第一透光件具有一上表面以及鄰接於該上表面之一第一側面; 一第二透光件,設置於該第一透光件之該上表面上,其中該第二透光件僅由無機物質所構成且不包括無機螢光粉,而且該第二透光件具有一外露發光面以及鄰接於該外露發光面的一第二側面;以及 一覆蓋元件,包括一光反射材料,以及覆蓋至少該第一透光件的該第一側面和至少該第二透光件的該第二側面。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發光裝置,其中,該發光元件從該外露發光面側的一平面視角觀看,被該第一透光件或該第二透光件包圍。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發光裝置,其中,該發光元件從該外露發光面側的一平面視角觀看未被該第一透光件或該第二透光件包圍,其中,該第一透光件的該第一側面及該第二透光件的該第二側面位於該發光元件之一上表面之內。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發光裝置,其中,該第一絕緣層具有至少一第一開口以及至少一第二開口,該第二N電極通過該第一絕緣層之該至少一第一開口電性連接該第一N電極,以及第二P電極通過該第一絕緣層之該至少一第二開口電性連接該第一P電極。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發光裝置,更包括: 一導電層,設置在該P型半導體上的該第一絕緣層上,其中,該導電層具有一第四區域,且該第四區域小於該發光層之該第三區域且大於該第二P電極的該第二區域,該導電層通過該至少一第二開口電性連接該第一P電極;以及 一第二絕緣層,設置在該導電層及該第二N電極之間,以使該導電層及該第二N電極彼此絕緣; 其中,該第二P電極設置在該導電層上,該第二P電極具有該第二區域小於該P型半導體層及該第一P電極之間之一第二接合面,且該第二P電極通過該導電層電性連接該第一P電極。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發光裝置,其中,該第一絕緣層是分佈式布拉格反射器,包括複數第一介電層以及複數第二介電層,其中,該等第一介電層的反射係數與該等第二介電層的反射係數不同。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發光裝置,其中,該第一透光件包括量子點螢光粉及/或無量子點螢光粉。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發光裝置,其中,該第二透光件藉由燒結、噴塗、絲網印刷、濺鍍或蒸鍍之方式形成在該第一透光件上。
  9. 一種發光裝置,包括: 一安裝基板; 至少一發光元件,以一覆晶接合方式設置在該安裝基板上,其中該發光元件,包括: 一透光元件基板; 一N型半導體層,設置在該透光元件基板上; 一發光層,設置在N型半導體層上; 一P型半導體層,設置在該發光層上,其中,該發光層與該P型半導體層係暴露該N型半導體層的一區域; 一第一N電極,設置在該N型半導體層的該區域上; 一第一P電極,設置在該P型半導體層上; 一第一絕緣層,設置在該N型半導體層上,以使該第一N電極與該第一P電極彼此絕緣; 一第二N電極,設置在該第一N電極及該第一絕緣層上,其中,該第二N電極具有一第一區域大於在該N型半導體層及該第一N電極之間的一第一接合面,因此該第二N電極電性連接該第一N電極,其中,該第二N電極藉由該第一絕緣層與該第一P電極絕緣;以及 一第二P電極,設置在該第一P電極及該第一絕緣層上,其中,該第二P電極具有一第二區域小於該發光層之一第三區域,其中,該第二P電極電性連接該第一P電極,其中,該第二N電極和該第二P電極具有相同的尺寸,且電性連接並固定至該安裝基板; 一第一透光件,用以接收該發光元件發出的入射光,其中,該第一透光件是由無機物質和無機螢光粉構成,且該第一透光件具有一上表面以及鄰接於該上表面之一第一側面; 一第三透光件,設置於該第一透光件之該上表面上,其中該第三透光件由有機物質所構成且不包括螢光粉,而且具有一外露發光面以及鄰接於該外露發光面的一第三側面;以及 一覆蓋元件,包括一光反射材料,以及覆蓋至少該第一透光件的該第一側面。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發光裝置,其中,該第三透光件更設置於該覆蓋元件上。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發光裝置,其中,該第三透光件之該第三側面實質上與該覆蓋元件之一最外側面共平面。
  12. 如請求項10所述之發光裝置,其中,該第三透光件之該第三側面位於該覆蓋元件之一最外側面之內。
  13. 如請求項9所述之發光裝置,其中,該第三透光件更包括光擴散劑。
  14. 請求項9所述之發光裝置,其中,該發光元件從該外露發光面側的一平面視角觀看被該第三透光件包圍。
  15. 請求項9所述之發光裝置,其中,該覆蓋元件更覆蓋該第三透光件之該第三側面之至少一部分。
  16. 請求項15所述之發光裝置,其中,該覆蓋元件在該發光裝置之該外露發光面側上包括一外露面實質上與該外露發光面共平面。
  17. 請求項9所述之發光裝置,其中,該第一絕緣層具有至少一第一開口以及至少一第二開口,且該第二N電極通過該第一絕緣層之該至少一第一開口電性連接該第一N電極,以及第二P電極通過該第一絕緣層之該至少一第二開口電性連接該第一P電極。
  18. 一種發光裝置,包括: 一安裝基板; 至少一發光元件,以一覆晶接合方式設置在該安裝基板上,其中該發光元件,包括: 一透光元件基板; 一N型半導體層,設置在該透光元件基板上; 一發光層,設置在N型半導體層上; 一P型半導體層,設置在該發光層上,其中,該發光層與該P型半導體層係暴露該N型半導體層的一區域; 一第一N電極,設置在該N型半導體層的該區域上; 一第一P電極,設置在該P型半導體層上; 一第一絕緣層,設置在該N型半導體層上,以使該第一N電極與該第一P電極彼此絕緣; 一第二N電極,設置在該第一N電極及該第一絕緣層上,其中,該第二N電極具有一第一區域大於在該N型半導體層及該第一N電極之間的一第一接合面,因此該第二N電極電性連接該第一N電極,其中,該第二N電極藉由該第一絕緣層與該第一P電極絕緣;以及 一第二P電極,設置在該第一P電極及該第一絕緣層上,其中,該第二P電極具有一第二區域小於該發光層之一第三區域,其中,該第二P電極電性連接該第一P電極,其中,該第二N電極和該第二P電極具有相同的尺寸,且電性連接並固定至該安裝基板; 一第一透光件,用以接收該發光元件發出的入射光,其中,該第一透光件是由無機物質和無機螢光粉構成,且該第一透光件具有一上表面以及鄰接於該上表面之一側面; 一第二透光件,設置於該第一透光件之該上表面上,其中該第二透光件僅由無機物質所構成且不包括無機螢光粉,而且該第二透光件具有一外露發光面以及鄰接於該外露發光面的一第二側面; 一覆蓋元件,包括一光反射材料,以及圍繞至少該第一透光件的該第一側面和該第二透光件的該第二側面;以及 至少一間隙,設置在該第一透光件之該第一側面、該第二透光件之該第二側面及該覆蓋元件之間。
  19. 如請求項18所述之發光裝置,其中,該發光元件從該外露發光面側的一平面視角觀看被該第一透光件或該第二透光件包圍。
  20. 如請求項18所述之發光裝置,其中該第一絕緣層具有至少一第一開口以及至少一第二開口,且該第二N電極通過該第一絕緣層之該至少一第一開口電性連接該第一N電極,以及第二P電極通過該第一絕緣層之該至少一第二開口電性連接該第一P電極。
TW109137141A 2020-04-07 2020-10-26 發光裝置 TWI7643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06226P 2020-04-07 2020-04-07
US63/006,226 2020-04-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9485A TW202139485A (zh) 2021-10-16
TWI764341B true TWI764341B (zh) 2022-05-11

Family

ID=77995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7141A TWI764341B (zh) 2020-04-07 2020-10-26 發光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965174A1 (zh)
CN (1) CN113497013B (zh)
TW (1) TWI76434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64412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package
US20140367718A1 (en) * 2012-03-05 2014-12-18 Seoul Viosys Co., Ltd.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50362165A1 (en) * 2014-06-14 2015-12-17 Hiphoton Co., Ltd. Light Engine Array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21536B2 (ja) * 2004-09-27 2008-07-2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半導体発光素子、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実装方法、並びに発光装置
JP5130730B2 (ja) * 2007-02-01 2013-01-30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半導体発光素子
RU2489774C2 (ru) * 2007-11-29 2013-08-10 Нития Корпорейшн Светоизлуч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JP6056150B2 (ja) * 2011-04-08 2017-01-11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半導体発光素子
JP2013232477A (ja) * 2012-04-27 2013-11-14 Toshiba Corp 発光モジュール
JP6484982B2 (ja) * 2014-09-30 2019-03-20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515940B2 (ja) * 2017-03-17 2019-05-22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2249306A (zh) * 2017-11-05 2022-12-16 新世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裝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67718A1 (en) * 2012-03-05 2014-12-18 Seoul Viosys Co., Ltd.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40264412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package
US20150362165A1 (en) * 2014-06-14 2015-12-17 Hiphoton Co., Ltd. Light Engine Arra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9485A (zh) 2021-10-16
CN113497013B (zh) 2024-01-26
CN113497013A (zh) 2021-10-12
EP3965174A1 (en) 2022-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76153B2 (en) Light emitting apparatus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WO2014171277A1 (ja) 発光装置
US8288790B2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JP5326705B2 (ja) 発光装置
TWI481077B (zh)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TWI794311B (zh) 發光模組及整合式發光模組
US8723409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TWI817708B (zh) 光源
KR20180070149A (ko) 반도체 발광장치
US9035549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package and light emitting module
JPWO2009069671A1 (ja) 発光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20328734A1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20160059144A (ko) 발광소자 패키지
KR20150095430A (ko) 발광다이오드 패키지 및 이를 이용한 발광소자
JP2024083405A (ja) 発光装置
JP4213168B2 (ja) 発光装置
JP4107086B2 (ja) 面状発光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6326830B2 (ja) 発光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る照明装置
US11688837B2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KR20140009624A (ko) 발광소자, 발광 소자 패키지 및 조명 시스템
TWI764341B (zh) 發光裝置
KR20180005450A (ko) 플래시 모듈,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단말기
KR20120066972A (ko) 발광 디바이스
JP2019083343A (ja) 発光装置
JP2024061410A (ja) 発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