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9304B - 針板接合脫離機構及設有此針板接合脫離機構的縫紉機 - Google Patents

針板接合脫離機構及設有此針板接合脫離機構的縫紉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49304B
TWI749304B TW108109031A TW108109031A TWI749304B TW I749304 B TWI749304 B TW I749304B TW 108109031 A TW108109031 A TW 108109031A TW 108109031 A TW108109031 A TW 108109031A TW I749304 B TWI749304 B TW I74930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plate
needle
sewing machine
magnet
mo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90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03953A (zh
Inventor
石川紗樹
前田浩二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車樂美縫衣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車樂美縫衣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車樂美縫衣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39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39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93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930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73/00Casings
    • D05B73/04Lower casings
    • D05B73/12Slides; Needle plat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73/00Casings
    • D05B73/005Doors or covers for accessing inner parts of the machine; Security device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20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onnections not cover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16B2200/83Use of a magnetic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針板接合脫離機構及設有此針板接合脫離機構的縫紉機,改善針板的取下性能。該針板接合脫離機構,具備:針板,設置於縫紉機之底座部,由磁性體構成;磁石,設置於該針板之下側,藉由磁力固定該針板;以及磁力改變機構,與該磁石連結,藉由作動而使該磁石對該針板相對移動,以改變作用於該針板的該磁力。

Description

針板接合脫離機構及設有此針板接合脫離機構的縫紉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針板接合脫離機構及設有此針板接合脫離機構的縫紉機。
於下述專利文獻1,記載一種裝設於縫紉機之機頭的滑動板裝置。此一滑動板裝置中,由滑動板本體、及開閉板構成滑動板,藉由磁鐵的磁力固定開閉板。此外,抵抗磁鐵之磁力而將開閉板從機頭取下,使滑動板本體往左滑動,藉而可使梭子的上方開放。 [習知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9-299674號公報
[本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
而在將上述滑動板裝置中的開閉板之接合脫離構造,應用在縫紉機的針板接合脫離構造之情況,例如,將磁鐵配置於針板之下側,藉由磁鐵之磁力,將針板固定於機頭。藉此,在將針板安裝於機頭時,可藉由磁鐵的磁力將針板往機頭側吸引,並將針板安裝於機頭。
另一方面,在將針板從機頭取下時,與上述同樣地,將與磁鐵的磁力抵抗之解除力往針板輸入,解除磁鐵的對於針板之固定狀態。然而,此時,一定的固定力(磁力)從磁鐵作用在針板,故針板之固定狀態解除時,由於上述解除力,而有針板隨即從機頭彈起之疑慮。因此,在將上述接合脫離構造應用在針板之情況,可能降低針板的取下性能。
鑒於上述事實,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針板接合脫離機構及設有此針板接合脫離機構的縫紉機,其可改善針板的取下性能。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之一或一個以上的實施形態為一種針板接合脫離機構,在藉由縫紉機馬達的驅動力使針上下運動而形成線跡之縫紉機中,該針板接合脫離機構具備:針板,設置於該縫紉機之底座部,由磁性體構成;磁石,設置於該針板之下側,藉由磁力固定該針板;以及磁力改變機構,與該磁石連結,藉由作動而使該磁石對該針板相對移動,以改變作用於該針板的該磁力。
本發明之一或一個以上的實施形態為一種針板接合脫離機構,其特徵為:該磁力改變機構具備旋轉體,該旋轉體於該針板之下側中,構成為可繞與該針板呈平行的軸線旋轉;該磁石,以可一體地旋轉的方式設置於該旋轉體。
本發明之一或一個以上的實施形態為一種針板接合脫離機構,其特徵為:該磁力改變機構,具備上推部,該上推部以可一體地旋轉的方式設置於該旋轉體;在該旋轉體的旋轉時,該上推部將該針板往上側推起。
本發明之一或一個以上的實施形態為一種針板接合脫離機構,其特徵為:該旋轉體,與旋轉體驅動機構連結;該旋轉體驅動機構,具備藉由作動而使該旋轉體作動之旋轉體驅動馬達。
本發明之一或一個以上的實施形態為一種針板接合脫離機構,其特徵為:在該針位於較該針板之頂面更為下側時,或該縫紉機馬達之作動時,禁止該針板之固定狀態時的該旋轉體驅動馬達之作動。
本發明之一或一個以上的實施形態為一種縫紉機,具備上述構成之針板接合脫離機構。
本發明之一或一個以上的實施形態為一種針板接合脫離機構,具備檢測該針的上下位置之檢測部;該旋轉體驅動馬達,與該檢測部連動而作用,在該針位於較該針板之頂面更為下側時,禁止該旋轉體驅動馬達之作動。 [本發明之效果]
依上述構成之針板接合脫離機構及縫紉機,可改善針板的取下性能。
(第1實施形態) 以下,利用圖1~圖7,茲就第1實施形態之應用針板接合脫離機構60的縫紉機10予以說明。另,附圖中適宜顯示之箭頭UP,表示縫紉機10的上側,箭頭FR表示縫紉機10的前側,箭頭RH表示縫紉機10的右側(寬方向一方側)。以下,在使用上下、前後、左右方向進行說明之情況,除非另有說明,否則係表示縫紉機10的上下、前後、左右。
(縫紉機之全體構成) 如圖2所示,縫紉機10,作為其全體,在從前方側觀察之前視圖中,呈往左側開放的略U字形狀。具體而言,縫紉機10,包含以下元件而構成:腳柱部12,構成縫紉機10的右端部且往上下方向延伸;臂部14,從腳柱部12的上端部往左側伸出;以及底座部16,從腳柱部12的下端部往左側伸出。此外,於縫紉機10之內部,設置構成縫紉機10的骨架之骨架框座(圖示省略)。
此外,縫紉機10,具備設置於底座部16之左上部的針板62。進一步,縫紉機10,具備:針板接合脫離機構60,將針板62以可接合脫離的方式固定(參考圖1);以及針驅動機構20,使針36上下移動(參考圖3)。以下,對縫紉機10之各構造予以說明。
(關於針驅動機構) 如圖3所示,針驅動機構20,包含縫紉機馬達22、上軸26、連結機構30、針棒34、及下軸38而構成。 縫紉機馬達22,以左右方向為軸方向而固定於骨架框座。如圖4(A)所示,縫紉機馬達22,與後述控制部94電性連接;控制部94,與操作部24電性連接。如圖2所示,操作部24,以可操作的方式設置於縫紉機10(腳柱部12)之前部;操作部24,包含顯示部及觸控面板而構成。而操作者,藉由將顯示在操作部24的圖示予以觸碰操作,而將對於縫紉機馬達22或後述針板馬達78之操作訊號,從操作部24往控制部94輸出。
如圖3所示,上軸26,於臂部14(圖3中未圖示)內,以左右方向為軸方向,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持在骨架框座。此外,於上軸26的右端部與縫紉機馬達22的輸出軸之間,掛設皮帶28,成為將縫紉機馬達22的旋轉力往上軸26傳達之構成。藉此,成為藉由使縫紉機馬達22作動,而使上軸26繞其本身的軸旋轉之構成。此外,上軸26的右端部,與滑輪29(參考圖2)連結;滑輪29,配置於縫紉機10之腳柱部12的右側,以可操作的方式在縫紉機10之外部露出。而操作者,藉由將滑輪29予以旋轉操作,而能夠以手動方式驅動縫紉機10(上軸26)。此外,上軸26的左端部,與構成連結機構30的曲柄32連結。
針棒34,以上下方向為軸方向,配置於連結機構30的左側。針棒34,與連結機構30之曲柄32連結,成為藉由使上軸26旋轉,而使針棒34上下移動之構成。此外,將用於進行縫製對象物之縫製的針36,以可接合脫離之方式固定於針棒34的下端部,成為伴隨針棒34的上下移動,而使針36上下運動之構成。亦即,與上軸26的旋轉角度對應,而決定針36的上下位置。
具體而言,如圖4(B)所示,針36,在上死點與下死點之間上下運動。此外,後述針板62,配置於針36的上死點與下死點之間。因此,藉由使針36刺過縫製對象物,貫穿針板62之針孔62A內,而將縫製對象物予以縫製。此外,於以下說明中,在針36之上下運動的1周期中,將針36之針尖(下端)相對於針板62之頂面位於上側時的上軸26之相位稱作「解除相位」,將針36的前端(下端)相對於針板62之頂面位於下側時的上軸26之相位稱作「非解除相位」。
如圖3所示,下軸38,於底座部16(圖3中未圖示)之內部中,以左右方向為軸方向,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持在骨架框座。此外,於下軸38的右端部與上軸26的右側部分之間,掛設皮帶40,成為下軸38與上軸26連動而旋轉之構成。此外,下軸38的左端部,經由齒輪機構42而與梭子44連結。因而,成為藉由使下軸38旋轉,而使梭子44以上下方向為軸方向而旋轉之構成。
(關於底座部) 如圖2所示,底座部16,具備構成底座部16的外殼之蓋體50,由蓋體50覆蓋骨架框座。此外,於蓋體50的上壁,貫通形成用於配置後述針板62的孔部50A;孔部50A,形成為俯視時以左右方向為長邊方向之略矩形。
如圖1所示,於底座部16之內部,在蓋體50(圖1中未圖示)的孔部50A之左側的位置中,設置固定板52。固定板52,形成為以上下方向為板厚方向之略矩形板狀,與骨架框座連結固定。於固定板52之頂面,設置用於固定後述針板62的板狀之第1壓構件54及第2壓構件56(廣義而言,作為「壓構件」理解之要素)。第1壓構件54及第2壓構件56,以上下方向為板厚方向,在前後方向並排配置,藉由螺絲固定於固定板52。於第1壓構件54,一體化地形成壓片54A,壓片54A隨著朝向右側而往上側(遠離固定板52的方向)傾斜。此外,於第2壓構件56,亦一體化地形成與壓片54A同樣地構成之壓片56A,壓片56A隨著朝向右側而往上側(遠離固定板52的方向)傾斜。
(關於針板接合脫離機構) 接著,對於本發明之要部即針板接合脫離機構60予以說明。如圖1所示,針板接合脫離機構60,包含下述元件而構成:針板62;一對磁石66,用於將針板62固定於底座部16;磁力改變機構67,用於改變磁石66之對於針板62的磁力;旋轉體驅動機構74,用於使磁力改變機構67作動;上軸相位感測器92,作為「檢測部」(參考圖3);以及控制部94(參考圖4(A))。
<關於針板> 針板62,由鐵、鈷、鎳或其等之合金、肥粒鐵等磁性體構成。針板62,形成為以上下方向為板厚方向之略矩形板狀,配置於蓋體50的孔部50A內(參考圖2)。於此針板62的左端部(長邊方向一方側的端部)之底面,設置卡止構件64。此卡止構件64,形成為往前後方向延伸之略長條板狀,藉由螺絲固定於針板62。於卡止構件64的長邊方向兩端部,一體化地形成前後一對卡止片64A;卡止片64A,從卡止構件64的左端部往下側且往左側呈略曲軸狀地彎曲。此外,卡止片64A的前端部,從右側,往固定板52,與第1壓構件54的壓片54A及第2壓構件56的壓片56A之間***,將卡止片64A與壓片54A、56A卡止。藉此,藉由卡止構件64,將針板62的左端部固定於固定板52。
此外,於針板62,貫通形成針孔62A,在藉由縫紉機10進行縫製對象物之縫製時,針36貫穿針孔62A。
<關於磁力改變機構> 磁力改變機構67,包含作為「旋轉體」之旋轉軸68、及作為「上推部」之凸輪70而構成。 旋轉軸68,以前後方向為軸方向,配置於針板62的右端部之下側。旋轉軸68,包含構成旋轉軸68的軸心部之剖面呈圓形的芯部68A、及設置於芯部68A的外周部之略圓筒狀的外側軸部68B而構成。此外,本實施形態中,使芯部68A為金屬製,使外側軸部68B為樹脂製(作為一例,例如POM),藉由***成形等方式將芯部68A與外側軸部68B一體化地形成。具體而言,外側軸部68B,以被覆芯部68A的前側部分(軸方向一方側部分)之方式,與芯部68A一體化地形成。藉此,芯部68A的後端側之部分,較外側軸部68B往更後側突出。此外,芯部68A的後端側之部分,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持在骨架框座。藉此,旋轉軸68,構成為可繞與針板62呈平行的軸線旋轉。此外,芯部68A的後端部,從蓋體50往後側突出(參考圖2)。
亦如圖6(A)所示地,凸輪70,一體化地設置於外側軸部68B的長邊方向中間部。凸輪70,從前方側觀察,形成為略半橢圓狀,從外側軸部68B的外周部往斜後下方突出。具體而言,凸輪70,從前方側觀察,具有往斜右上方凸出地彎曲之凸輪面70A;從旋轉軸68之軸心至凸輪面70A的距離,構成為從凸輪面70A之基端隨著朝向前端而變長。此外,凸輪面70A之基端側的部分,靠近針板62之下側(詳而言之,往下側略為隔開)而配置。
此外,於外側軸部68B,在除了形成有前端部及凸輪70之部分以外的部位中,形成往上側***之前後一對***部68B1。此***部68B1之頂面,構成為承托面68B2;承托面68B2,從旋轉軸68的軸方向觀察時,構成為彎曲為以芯部68A(旋轉軸68)之軸心為中心的圓弧狀之面(參考圖6(A)的部分放大圖)。此外,將針板62,藉由後述磁石66固定於底座部16的狀態中,針板62之底面,與承托面68B2抵接(圖6(A)所示的狀態,以下將旋轉軸68之此一位置稱作「固定位置」)。
如圖1及圖2所示,於旋轉軸68(芯部68A)之後端部,以可一體地旋轉的方式設置操作轉盤72。操作轉盤72,形成為以前後方向為軸方向之略圓盤狀;旋轉軸68的後端部固定於操作轉盤72的軸心部。藉此,將操作轉盤72,以可操作的方式配置於蓋體50之外側(詳而言之,後側)(參考圖2)。此外,成為操作者藉由旋轉操作轉盤72,而可藉由手動方式使旋轉軸68旋轉之構成。
<關於磁石> 如圖1及圖6(A)所示,一對磁石66,形成為以旋轉軸68的軸方向為長邊方向之略矩形柱狀。此等磁石66,對於凸輪70分別在前側及後側配置,且埋設於外側軸部68B之上部(詳而言之,***部68B1)。藉此,磁石66與外側軸部68B(旋轉軸68),以可一體地旋轉的方式構成。此外,在將磁石66埋設於外側軸部68B的狀態中,磁石66之頂面,往旋轉軸68之外部露出。進一步,在旋轉軸68的固定位置,磁石66隔著既定間隙而配置於針板62之下側,磁石66之頂面與針板62之底面在上下方向中對向配置(參考圖6(A)的部分放大圖)。亦即,磁石66,並未與針板62抵接,而係成為由承托面68B2決定針板62的上下位置之構成。此外,在旋轉軸68的固定位置中,藉由磁石66的磁力將針板62往下側吸引,將針板62固定於底座部16。
此外,若旋轉軸68從固定位置往旋轉方向一方側(圖6A的箭頭A方向側)旋轉,則磁石66相對於針板62往左側且下側位移,且凸輪70往從旋轉軸68向上側突出的位置位移,關於細節將於後述內容說明。藉此,解除磁石66所產生的針板62之固定狀態,且凸輪70(之凸輪面70A)將針板62往上側推起(圖6(B)所示的位置,以下將旋轉軸68(凸輪70)之此一位置稱作「解除位置」)。亦即,成為藉由使磁力改變機構67從固定位置往解除位置旋轉(作動),而以磁力改變機構67使磁石66對針板62相對移動,改變磁石66之作用在針板62的磁力之構成。
<關於旋轉體驅動機構> 如圖1所示,旋轉體驅動機構74,包含底板76、作為「旋轉體驅動馬達」之針板馬達78、傳達機構80、及連接機構86而構成。
[關於底板] 底板76,形成為以上下方向為板厚方向且往前後方向延伸之略矩形板狀。此底板76,與旋轉軸68的右側隔開而配置;底板76的後端部,固定於骨架框座。於底板76之前部,在左右方向的略中央部中,貫通形成用於使後述針板馬達78的輸出軸78A露出之圓形的露出孔76A。此外,於底板76的後端部設置支持軸76S,其係用於以可旋轉之方式支持後述傳達機構80的擺動臂84。支持軸76S,形成為以上下方向為軸方向之略圓柱狀,從底板76往上側突出。
[關於針板馬達] 針板馬達78,以上下方向為軸方向,與底板76的前部之下側鄰接配置,在未圖示的位置中,固定於底板76。具體而言,針板馬達78,與底板76的露出孔76A配置於同軸上;針板馬達78之輸出軸78A,配置於露出孔76A內。此外,於輸出軸78A,以可一體地旋轉的方式設置構成後述傳達機構80之小齒輪82;小齒輪82,配置於底板76的上側。此外,本實施形態中,針板馬達78,構成為步進馬達,與後述控制部94電性連接。而藉由控制部94的控制,使針板馬達78作動。
[關於傳達機構] 傳達機構80,包含前述小齒輪82、及擺動臂84而構成。 擺動臂84,形成為俯視時以上下方向為板厚方向之略扇形板狀,配置於底板76的上側。於此擺動臂84之基端部(後端部),設置支持轂84A;支持轂84A,形成為以上下方向為軸方向之略圓筒狀。而後,將底板76的支持軸76S以可相對旋轉之方式***支持轂84A內。藉此,將擺動臂84以可轉動之方式支持在支持軸76S。另,將E型環ER,卡止於支持軸76S的前端部(上端部),藉由E型環ER限制擺動臂84之往上方側的移動。
於擺動臂84的前端部(前端部),形成齒條部84B;齒條部84B,俯視時,彎曲為以支持轂84A(支持軸76S)的軸心為中心之略圓弧狀,配置於針板馬達78的小齒輪82之後側。此外,於齒條部84B,形成複數個齒條齒;齒條齒,與小齒輪82囓合。因此,藉由使針板馬達78作動,而使擺動臂84,繞支持軸76S擺動(轉動)。具體而言,使擺動臂84,成為在圖1中以實線表示的「第1位置」,與以2點鏈線表示的「第2位置」之間來回擺動(轉動)的構成。
進一步,於擺動臂84之前端側的部分,設置連結銷84P;連結銷84P,形成為以上下方向為軸方向之略圓柱狀,從擺動臂84往上方側突出。
[關於連接機構] 連接機構86,包含一體化地設置於旋轉軸68(外側軸部68B)的前端部之第1連接件88、及第2連接件90而構成。 第1連接件88,形成為以前後方向為板厚方向之板狀,在前視圖中,從外側軸部68B的前端部往斜左下方側伸出。
第2連接件90,形成為往左右方向延伸之略長條板狀。具體而言,第2連接件90,包含連接部90L及連接部90R而構成,連接部90R構成第2連接件90的左側部分,連接部90R構成第2連接件90的右側部分。連接部90L,以前後方向為板厚方向,與第1連接件88之後側鄰接配置。此外,將連接部90L的左端部(第2連接件90的長邊方向一端部),藉由以前後方向為軸方向之連結銷P,以可旋轉之方式與第1連接件88的前端部連結。
連接部90R,以上下方向為板厚方向,配置於連接部90L之後側;連接部90R的左端部之前端部,與連接部90L的右端部之上端部相連接。藉此,將連接部90R,配置於較連接部90L更上側。此外,將連接部90R的右端部(第2連接件90的長邊方向另一端部),以可旋轉之方式與擺動臂84的連結銷84P連結。
藉此,與擺動臂84之來回擺動連動,而使第2連接件90在前後方向來回移動,且使第1連接件88(亦即,旋轉軸68)繞旋轉軸68的軸來回旋轉。具體而言,成為在擺動臂84的第1位置中,旋轉軸68配置於固定位置,藉由使擺動臂84從第1位置往第2位置擺動,而將旋轉軸68配置於解除位置之構成。
<關於上軸相位感測器> 如圖3所示,上軸相位感測器92,設置於上軸26的長邊方向中間部。此上軸相位感測器92,構成為檢測上軸26的旋轉相位之感測器;本實施形態中,上軸相位感測器92,作為一例,構成為旋轉編碼器。具體而言,上軸相位感測器92,包含旋轉板92A、及相位檢測部92B而構成。
旋轉板92A,形成為圓板狀,且與上軸26配置於同軸上,以可一體地旋轉的方式固定於上軸26。於旋轉板92A,貫通形成往旋轉板92A之徑方向延伸的複數個狹縫;狹縫,在旋轉板92A的圓周方向隔著既定間隔而配置。
相位檢測部92B,具備未圖示之發光元件及光接收元件。發光元件及光接收元件,在旋轉板92A的板厚方向相對向而配置,於發光元件及光接收元件之間配置旋轉板92A。此外,相位檢測部92B,與後述控制部94電性連接(參考圖4(A))。此外,藉由使發光元件朝向旋轉板92A照射光線,光接收元件接收通過旋轉板92A之狹縫的光線,而成為上軸相位感測器92檢測上軸26的旋轉角度(相位),往控制部94輸出檢測訊號之構成。
<關於控制部> 如圖4(A)所示,控制部94,與前述縫紉機馬達22、操作部24、針板馬達78、及上軸相位感測器92電性連接。因而控制部94,成為依據來自操作部24之操作訊號,而控制縫紉機馬達22及針板馬達78的作動之構成。
進一步,控制部94,具備判斷部96。此判斷部96,進行允許或禁止針板馬達78之作動的判斷;控制部94,成為依據判斷部96的判斷,而控制針板馬達78之作動的構成。具體而言,判斷部96,依據上軸26之相位狀態(換而言之,針36的上下位置)及縫紉機10之驅動狀態,而施行允許或禁止針板馬達78之作動的判斷。
更詳而言之,在藉由縫紉機馬達22將縫紉機10驅動的馬達驅動狀態之情況,判斷部96,施行禁止針板馬達78之作動的判斷。 此外,判斷部96,依據來自上軸相位感測器92之檢測訊號,判定上軸26的旋轉相位為解除相位及非解除相位之何者(換而言之,針36之針尖是否位於較針板62之頂面更為下側)。而後,在縫紉機10並非為馬達驅動狀態(亦即,縫紉機馬達22之非驅動狀態),且上軸26的相位為非解除相位之情況,判斷部96,施行禁止針板馬達78之作動的判斷。亦即,針板馬達78與上軸相位感測器92連動而作用,在縫紉機10並非為馬達驅動狀態,且上軸26的相位為非解除相位之情況,禁止針板馬達78之作動。
另一方面,在縫紉機10並非為馬達驅動狀態,且上軸26的相位為解除相位之情況,判斷部96,施行允許針板馬達78之作動的判斷。而若判斷部96,施行允許針板馬達78之作動的判斷,則控制部94,成為依據來自操作部24之操作訊號(使針板馬達78作動之操作訊號),而使針板馬達78作動的構成。
(關於作用及效果) 接著,利用圖5所示之流程圖,說明針板接合脫離機構60的作動。
如同上述地構成之縫紉機10中,針板接合脫離機構60的旋轉軸68配置於固定位置,針板62固定於底座部16。因此,設置於旋轉軸68的磁石66之頂面靠近針板62之底面而配置,藉由磁石66的磁力將針板62固定於底座部16(參考圖6(A))。此一狀態下,在開始縫紉機10的驅動時,操作者,將顯示在操作部24之圖示予以觸碰操作(步驟S1)。藉此,從操作部24往控制部94輸出操作訊號,成為藉由縫紉機馬達22驅動縫紉機10之馬達驅動狀態。因此,控制部94的判斷部96,施行禁止針板馬達78之作動的判斷(步驟S2)。此一結果,維持旋轉體驅動機構74之非作動狀態,且維持針板62之固定狀態。
在步驟S2之處理後,前往步驟S3,藉由控制部94開始縫紉機馬達22的作動。藉此,使縫紉機10從停止狀態往馬達驅動狀態轉變,施行對於縫製對象物之縫製。
步驟S3之處理後,在停止縫紉機10的驅動時,操作者,將顯示在操作部24之圖示予以觸碰操作(步驟S4)。藉此,從操作部24往控制部94輸出操作訊號。而後,藉由從操作部24接收到操作訊號之控制部94,停止縫紉機馬達22的作動,使縫紉機10從馬達驅動狀態往停止狀態轉變(步驟S5)。
在步驟S5之處理後,前往步驟S6,控制部94的判斷部96,依據來自上軸相位感測器92之檢測訊號,判定上軸26之相位狀態。具體而言,判斷部96,判定上軸26的相位是否為解除相位。在上軸26的相位為解除相位之情況(步驟S6的「Yes」之情況),前往步驟S7。而後,在步驟S7,判斷部96施行允許針板馬達78之作動的判斷。
在步驟S7之處理後,前往步驟S8。在步驟S8,於操作部24之顯示部,顯示提示對於針板馬達78(旋轉體驅動機構74)之操作指示的圖示,控制部94判斷在操作部24中該圖示是否受到觸碰操作。
而後,在步驟S8中施行對於針板馬達78的操作指示之情況(步驟S8的「Yes」之情況),前往步驟S9。在步驟S9,控制部94,接收來自操作部24之操作訊號,以使針板馬達78的輸出軸78A正向旋轉之方式作動。藉此,使針板接合脫離機構60作動。
具體而言,若針板馬達78的作動開始,則小齒輪82,與針板馬達78之輸出軸78A一同旋轉。藉此,使與小齒輪82囓合的擺動臂84,從第1位置往第2位置擺動。若擺動臂84從第1位置往第2位置擺動,則與擺動臂84連結之連接機構86的第2連接件90往右側位移。因此,使以可相對旋轉之方式與第2連接件90連結的第1連接件88,與旋轉軸68一同往旋轉方向一方側旋轉。亦即,旋轉軸68從固定位置往旋轉方向一方側(圖6(A)的箭頭A方向側)旋轉。
此外,在旋轉軸68從固定位置往旋轉方向一方側旋轉時,磁石66與旋轉軸68一同往旋轉方向一方側旋轉。藉此,磁石66相對於針板62往左側且往下側相對旋轉(移動),磁石66之作用在針板62的磁力以緩緩地變低之方式改變。亦即,緩緩地解除磁石66所產生的對針板62之固定狀態。此外,此時,凸輪70,以往上方側位移的方式,與旋轉軸68一同旋轉。具體而言,凸輪70的凸輪面70A之基端部,與針板62之底面抵接。此外,凸輪70之凸輪面70A的與針板62之抵接部位,從凸輪面70A之基端部往前端側改變,且凸輪面70A在針板62之底面滑動。此處,將從旋轉軸68之軸心至凸輪面70A的距離,設定為從凸輪面70A之基端隨著朝向前端而變長。因此,在旋轉軸68的旋轉時,藉由凸輪面70A將針板62往上側推起。藉此,如圖6(B)所示,針板62,從旋轉軸68往上側分隔開,將其從底座部16取下。
步驟S9之處理後,前往步驟S10。在步驟S10,於步驟S9之處理後,經過既定時間後,藉由控制部94,以使針板馬達78之輸出軸78A反向旋轉的方式,使針板馬達78作動。藉此,使旋轉體驅動機構74再度作動。具體而言,旋轉軸68(凸輪70),從解除位置往旋轉方向另一方側(圖6(B)的箭頭B方向側)旋轉,旋轉軸68,再度配置於固定位置。藉此,針板接合脫離機構60中,恢復為可將針板62裝設於底座部16之狀態。
另一方面,步驟S8中,在未施行對於針板馬達78的操作指示之情況(步驟S8的「No」之情況),返回步驟S6,判斷部96依據來自上軸相位感測器92之檢測訊號,判定上軸26之相位狀態。亦即,縫紉機馬達22停止後,亦有操作者未施行針板62的取下(更換),而操作滑輪29,以手動方式進行縫製對象物之縫製的情況。因此,步驟S8中,在未施行對於針板馬達78的操作指示之情況,返回步驟S6,在判斷部96中施行依據上軸26的旋轉相位之判定。
此外,步驟S6中,在上軸26的相位為非解除相位之情況(步驟S6的「No」之情況),前往步驟S11。在步驟S11,判斷部96施行禁止針板馬達78之作動的判斷。此一結果,在操作部24中,並未顯示提示對於針板馬達78(旋轉體驅動機構74)之操作指示的圖示(或,使該圖示顯示為無法觸碰操作之狀態),而成為不可施行對於針板馬達78的操作指示之狀態。亦即,維持旋轉體驅動機構74之非作動狀態,且維持針板62之固定狀態。而後,在步驟S11之處理後,返回步驟S6,在判斷部96中重複依據上軸26的旋轉相位之判定。
以下,利用圖7所示之時序圖,進一步說明在上述流程圖所說明的針板接合脫離機構60之運作。另,圖7之時序圖中的(1)顯示縫紉機10之驅動狀態,(2)顯示縫紉機馬達22的作動狀態。此外,圖7之時序圖中的(3)顯示上軸26之相位狀態,(4)顯示判斷部96的對於針板馬達78之判斷狀態。
在縫紉機10的停止狀態(參考圖7的「a」區間),縫紉機馬達22成為非作動狀態(OFF狀態)。此外,此時,上軸26的相位成為解除相位,針36位於針板62的上側。因此,判斷部96施行允許針板馬達78之作動的判斷。亦即,成為允許旋轉體驅動機構74的作動之狀態。
若操作者從縫紉機10的停止狀態,進行操作部24之操作,開始縫紉機10的驅動,則縫紉機10從停止狀態往馬達驅動狀態(參考圖7的「b」區間)轉變。因此,縫紉機馬達22,藉由控制部94而作動,從非作動狀態(OFF狀態)往作動狀態(ON狀態)轉變。藉此,上軸26旋轉,使針36上下運動。因此,上軸26的相位,在解除相位與非解除相位之間交互地重複。此外,此一狀態下,判斷部96進行禁止針板馬達78之作動的判斷。
若操作者從此一狀態,進行操作部24之操作,使縫紉機10從馬達驅動狀態往停止狀態(參考圖7的「c」區間)轉變,則藉由控制部94停止縫紉機馬達22的作動,縫紉機馬達22,從作動狀態(ON狀態)往非作動狀態(OFF狀態)轉變。此外,圖7所示之例子中,顯示在縫紉機10的驅動停止時,上軸26的相位為非解除相位之例子。因此,在判斷部96中,施行禁止針板馬達78之作動的判斷,維持針板馬達78之非作動狀態。
若操作者從此一狀態,利用縫紉機10的滑輪29,手動操作縫紉機10,則縫紉機10從停止狀態往手動驅動狀態(參考圖7的「d」區間)轉變。此一狀態下,維持縫紉機馬達22之非作動狀態。此外,在手動操作中,上軸26旋轉,故上軸26的相位,在非解除相位(參考圖7的「d1」區間)與解除相位(參考圖7的「d2」區間)之間交互地重複。因此,在上軸26的相位成為解除相位之情況,判斷部96施行允許針板馬達78之作動的判斷。因此,此時,操作者,若利用操作部24,進行使針板馬達78作動的操作,則控制部94從操作部24受理操作訊號,使針板馬達78作動。藉此,解除針板62之固定狀態。
另一方面,在上軸26的相位成為非解除相位之情況,判斷部96施行禁止針板馬達78之作動的判斷。因此,維持針板馬達78之非作動狀態,且維持針板62之固定狀態。
如同以上說明,在針板接合脫離機構60,於針板62之下側設置磁力改變機構67;磁石66,以可一體地旋轉的方式設置於磁力改變機構67之旋轉軸68。此外,若磁力改變機構67作動,則磁石66,與磁力改變機構67的旋轉軸68一同旋轉,對於針板62相對旋轉(移動)。藉此,可改變從磁石66作用在針板62的磁力。因此,在針板62之固定狀態中,藉由使磁力改變機構67作動,而使磁石66往離開針板62的方向移動,可緩緩地減少從磁石66作用在針板62的磁力(固定力)。因此,相較於構成為磁石66無法對於針板62相對旋轉(移動)之情況,可減少解除針板62之固定狀態時的解除力。此一結果,可抑制在將針板62從底座部16取下時,針板62隨即從底座部16彈起之情形。因此,可改善針板62的取下性能。
此外,如同上述,磁石66,以可一體地旋轉的方式設置於磁力改變機構67的旋轉軸68;旋轉軸68,構成為可繞與針板62呈平行的軸線旋轉。因此,可藉由簡易的構成,改變從磁石66作用在針板62的磁力。
此外,磁力改變機構67,具備以可一體地旋轉的方式設置於旋轉軸68之凸輪70;凸輪70,從外側軸部68B的外周部往旋轉軸68的外部伸出。因此,在旋轉軸68從固定位置往旋轉方向一方側旋轉時,可使凸輪70與針板62抵接,藉由凸輪70將針板62對於底座部16推起。藉此,可有效地改善更換針板62時的便利度。
此外,凸輪70,具有凸輪面70A;凸輪面70A,構成為可在針板62之底面滑動。此外,從旋轉軸68之軸心至凸輪面70A的距離,構成為從凸輪面70A之基端隨著朝向前端而變長。因此,在旋轉軸68從固定位置往解除位置旋轉時,可藉由凸輪70之凸輪面70A,將針板62緩緩地往上側推起。因此,可藉由凸輪70抑制針板62彈起,並藉由凸輪70將針板62對於底座部16推起。因此,可有效地改善針板62的取下性能。
此外,在磁力改變機構67的固定位置,將凸輪70(凸輪面70A)與針板62之下側隔開而配置。因此,在磁力改變機構67的固定位置中,即便旋轉軸68相對於正規位置一時往圓周方向偏移,仍可抑制凸輪70將針板62推起。因此,可良好地維持針板62之固定狀態。此外,在磁力改變機構67的固定位置中,藉由將凸輪70(凸輪面70A)與針板62之下側隔開而配置,而可在減少從磁石作用在針板62的磁力後,使凸輪70(凸輪面70A)抵接於針板62。
此外,沿著旋轉軸68的軸方向延伸之一對磁石66,在旋轉軸68的軸方向並排配置。藉此,磁石66之磁力可涵蓋旋轉軸68的軸方向略全體而作用於針板62。因此,可藉由磁石66將針板62良好地固定。此外,在旋轉軸68,將凸輪70配置於一對磁石66之間。因此,可將抵抗磁石66的磁力而將針板62推起時之凸輪70的上推力,平衡良好地給予針板62。
此外,在針板62之固定狀態中,旋轉軸68之承托面68B2,配置於較磁石66更上側,針板62之底面與旋轉軸68之承托面68B2抵接。因此,可藉由旋轉軸68之承托面68B2決定針板62的上下位置,並藉由磁石66之磁力將針板62固定於底座部16。因此,例如,相較於將磁石66的從旋轉軸68露出之外周面形成圓弧面,使針板62與磁石66之圓弧面抵接的構成,可精度良好地決定針板62的上下位置。
此外,旋轉軸68之承托面68B2,從旋轉軸68的軸方向觀察,彎曲為以旋轉軸68之軸心為中心的圓弧狀。因此,在相對於旋轉軸68的固定位置,旋轉軸68一時往圓周方向偏移之情況,仍可使上下方向中之承托面68B2的與針板62之抵接部位的位置為一定。藉此,可藉由承托面68B2吸收旋轉軸68的圓周方向之位置偏移,且可抑制上下方向中的針板62之位置偏移。
此外,磁石66,形成為沿著旋轉軸68的軸方向延伸之矩形柱狀。藉此,可低價地製作用於固定針板62的磁石66。
此外,旋轉軸68,包含構成旋轉軸68的軸心部之金屬製的芯部68A、及構成旋轉軸68的外周部之樹脂製的外側軸部68B而構成。此外,磁石66埋設於外側軸部68B,凸輪70與外側軸部68B一體化地形成。因此,可確保旋轉軸68的強度,並低價地製作構成為可與磁石66及凸輪70一體地旋轉的旋轉軸68。 此外,例如,藉由將外側軸部68B,以滑動性較佳之材料(POM)構成,而可於旋轉軸68的旋轉時使凸輪面70A在針板62良好地滑動,以凸輪70將針板62往上側推起。 進一步,藉由使外側軸部68B為樹脂製,而可抑制將針板62裝設於底座部16時之外側軸部68B的承托面68B2與針板62之間的異音(碰撞聲)之產生。
此外,旋轉軸68,與旋轉體驅動機構74連結,藉由使旋轉體驅動機構74的針板馬達78作動,而使旋轉軸68在固定位置與解除位置之間旋轉。因此,可將針板62從底座部16自動取下。因此,可改善將針板62從底座部16取下時(更換時)之對於操作者的便利度。
此外,在縫紉機馬達22為非作動時,且針36(之針尖)位於較針板62之頂面更為下側時,針板接合脫離機構60之控制部94,禁止針板馬達78的作動。而在針36位於較針板62之頂面更為下側時,針36貫穿針板62之針孔62A內。因此,在此一狀況,若針板馬達78作動,則在針36貫穿62之針孔62A內的狀態下,將針板62從底座部16取下。因此,此等狀況,可說是不適合針板62之更換的狀況。藉此,在不適合針板62之更換的狀況中,禁止針板62之從底座部16的取下,可阻止針板62之更換。 進一步,在縫紉機馬達22的作動時,控制部94,禁止針板馬達78的作動。而在縫紉機馬達22的作動時,正在進行縫製對象物的縫製。因此,此一狀況,可說是操作者不具有更換針板62的意圖之狀況。因而,此一狀況,亦可說是不適合針板62之更換的狀況。因此,在此等不適合針板62之更換的狀況中,亦禁止針板62之從底座部16的取下,可阻止針板62之更換。 藉由上述內容,可在不適合針板62之更換的狀況中,阻止針板62之更換。
此外,針板接合脫離機構60,具備上軸相位感測器92;上軸相位感測器92,檢測使針36上下移動之上軸26的旋轉相位。因此,藉由以上軸相位感測器92檢測上軸26的旋轉相位(角度),而可簡單地偵測針36的上下位置。因此,在針板接合脫離機構60中,能夠以簡易的構成偵測針36的上下位置。
此外,旋轉體驅動機構74,包含與旋轉軸68連結之連接機構86、及將針板馬達78的驅動力往連接機構86傳達之傳達機構80而構成。藉此,將針板馬達78的驅動力往連接機構86傳達,可使旋轉軸68在固定位置與解除位置之間旋轉。此外,藉由使用連接機構86,而可將針板馬達78設置於與旋轉軸68分隔之底座部16內的任意位置。
此外,旋轉體驅動機構74的傳達機構80,包含下述元件而構成:小齒輪82,以可一體地旋轉的方式設置於針板馬達78之輸出軸78A;以及擺動臂84,具備與小齒輪82囓合之齒條部84B;將連接機構86的第2連接件90,以可相對旋轉之方式與擺動臂84連結。因此,藉由簡易的構成,可將針板馬達78的旋轉力轉換為直線運動,藉由連接機構86使旋轉軸68來回旋轉。
此外,如同上述,藉由承托面68B2吸收旋轉軸68的圓周方向之位置偏移。因此,即便為將用於固定針板62的磁石66設置於旋轉軸68之構成,仍不必使針板馬達78常時為通電狀態以將旋轉軸68維持在固定位置。因此,可對縫紉機10的省電化有所助益。
此外,於旋轉軸68之後端部,以可一體地旋轉的方式設置操作轉盤72;操作轉盤72,以可操作的方式在蓋體50之外部露出。因此,藉由將操作轉盤72予以旋轉操作,而能夠以手動方式使旋轉軸68旋轉,解除針板62之固定狀態。因此,例如,在針板馬達78一時故障時等緊急時之情況,可將針板62從底座部16取下。
(第2實施形態) 以下,利用圖8~圖10,對第2實施形態之針板接合脫離機構200予以說明。針板接合脫離機構200,具備磁力改變機構210,於磁力改變機構210設置磁石66。此外,針板接合脫離機構200,並未具備第1實施形態之磁力改變機構67的旋轉體驅動機構74。亦即,磁力改變機構210構成為能夠以手動方式操作。以下,主要對磁石66及針板接合脫離機構200予以說明。
磁力改變機構210,包含作為「旋轉體」之桿212、及設置於桿212的作為「上推部」之解除突起214而構成。 桿212,形成為以上下方向為板厚方向且使左右方向為長邊方向之略矩形板狀。而後,將桿212,與針板62的右部之下側隔開而配置。此外,桿212,藉由以前後方向為軸方向的支持軸220,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持在左側之部分中。藉此,以可繞與針板62呈平行的軸線旋轉之方式,支持桿212。另,支持軸220的長邊方向兩端部,固定於縫紉機10之骨架框座。藉此,構成為桿212可繞支持軸220軸往旋轉方向一方側(圖10(A)的箭頭C方向側)及旋轉方向另一方側(圖10(B)的箭頭D方向側)旋轉。
此外,於支持軸220的右側,設置以上下方向為板厚方向之擋板222(廣義而言,作為「承擋構件」理解之要素);擋板222,固定於縫紉機10之骨架框座。此外,擋板222,與針板62的右端部之下側鄰接配置,從下側支持針板62的右端部。此外,在圖10(A)所示之桿212的固定位置,桿212的較支持軸220更為右側部分之頂面,靠近擋板222之下側而配置。藉此,成為限制在固定位置之桿212的往旋轉方向另一方側之旋轉的構成。
磁石66,形成為略直方體狀,在支持軸220之右側的位置中,固定於桿212之頂面。而在桿212的固定位置中,磁石66,與針板62的右側部分之下側鄰接配置,且配置於擋板222的左側,藉由磁石66的磁力將針板62固定於底座部16。因此,若桿212從固定位置往旋轉方向一方側旋轉,則磁石66相對於針板62往下側相對移動(位移),磁石66之作用在針板62的磁力變低。
解除突起214,一體化地設置於桿212的左端部(一端部),從該左端部往上側突出。此解除突起214,從前側觀察,形成為往上側呈凸形之略半圓狀,且往前後方向延伸。此外,解除突起214,靠近針板62之下側而配置。具體而言,解除突起214,對針板62隔開既定距離而配置。此外,若桿212從固定位置往旋轉方向一方側(解除位置側)旋轉,則解除突起214,成為與針板62抵接。藉此,解除突起214,將針板62往上側推起。
另一方面,於桿212之右端部,形成往上側突出的操作部212A;操作部212A,以可操作的方式,從縫紉機10之形成在蓋體50的操作孔50B(參考圖9)露出。藉此,操作者藉由將操作部212A往下側推壓操作,而使桿212從固定位置往旋轉方向一方側旋轉。此外,將桿212的長邊方向(左右方向)中之從支持軸220至操作部212A的距離,設定為較從支持軸220至解除突起214的距離更長。
而在解除針板62之固定狀態時,於圖10(A)所示的狀態中,操作者將桿212之操作部212A往下側推壓操作。藉此,使桿212從固定位置往旋轉方向一方側旋轉。具體而言,固定在桿212之磁石66,往下側位移而與針板62分隔開,且桿212的解除突起214,往上側位移而靠近針板62。若桿212,往旋轉方向一方側進一步旋轉,則解除突起214抵接於針板62而將針板62推起。而後,如圖10(B)所示,若桿212旋轉至解除位置,則將針板62的右端部,從底座部16(圖10(B)中未圖示)推起,成為將針板62從底座部16取下之狀態。
另一方面,在將針板62再度裝設於底座部16時,將針板62之卡止構件64的卡止片64A,***固定板52與壓片54A、56A之間,且將針板62的右端部,載置於解除位置中之解除突起214上,使其成為圖10(B)所示的狀態。而此時,藉由針板62之自重,或由操作者將往下側之操作力往針板62輸入,而使桿212,從圖10(B)所示的狀態往旋轉方向另一方側旋轉。藉此,使磁石66與針板62緩緩地靠近,緩緩地增加從磁石66作用在針板62的磁力。而後,若桿212,往旋轉方向另一方側進一步旋轉而到達固定位置,則成為藉由磁石66的磁力將針板62固定於底座部16之狀態。
此處,第2實施形態中,磁石66,以可一體地旋轉的方式設置於磁力改變機構210之桿212;桿212,構成為可繞與針板62呈平行之支持軸220的軸線旋轉。因此,在桿212的固定位置中,藉由使桿212旋轉,而能夠以使從磁石66作用在針板62的磁力緩緩地變低之方式,改變該磁力。因此,相對於構成為磁石66無法對針板62相對移動(位移)之情況,可減少解除針板62之固定狀態時的解除力。此一結果,可抑制在將針板62從底座部16取下時,針板62隨即從底座部16彈起之情形。因此,第2實施形態中,亦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可改善針板62的取下性能。
此外,於桿212的左端部,設置解除突起214。而如同上述,若桿212從固定位置往旋轉方向一方側旋轉,則解除突起214往上方側位移,將針板62推起。藉此,成為將針板62從底座部16推起之狀態。因此,可改善更換針板62時的便利度。
此外,桿212的解除突起214,對於針板62在下側隔開既定距離而配置。因此,在桿212從固定位置往旋轉方向一方側旋轉時,可在減少從磁石66作用在針板62的磁力後,使解除突起214抵接於針板62。因此,可減少從解除突起214作用在針板62的解除力,藉由解除突起214將針板62推起。
此外,第2實施形態中,於桿212的左端部設置解除突起214,於桿212的右端部設置操作部212A;藉由支持軸220,以可旋轉之方式支持桿212的長邊方向(左右方向)中間部。藉此,在將操作部212A予以推壓操作時,利用槓桿原理,可將針板62藉由桿212(的解除突起214)推起。藉此,可將針板62藉由解除突起214簡單地推起。
另,將桿212的長邊方向中之從支持軸220至操作部212A的距離,設定為較從支持軸220至解除突起214的距離更長。因此,可藉由解除突起214將針板62更為簡單地推起。
此外,在左右方向中,磁石66,配置於支持軸220與操作部212A之間。亦即,將從支持軸220至操作部212A的距離,設定為較從支持軸220至磁石66的距離更長。藉此,相較於使從支持軸220至操作部212A的距離,較從支持軸220至磁石66的距離更短之情況,可減少往操作部212A輸入的操作力。因此,可改善操作者操作桿212時的操作性。
另,第2實施形態中,針板接合脫離機構200雖構成為能夠以手動方式操作,但亦可將第1實施形態之旋轉體驅動機構74應用在針板接合脫離機構200,使桿212,為藉由針板馬達78的驅動力而旋轉之構成。此一情況,例如,於針板接合脫離機構200中,桿212與支持軸220,以可一體地旋轉的方式構成;藉由縫紉機之骨架框座,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持支持軸220的長邊方向兩端部。此外,將連接機構86的第1連接件88之一端部,以可一體地旋轉的方式與支持軸220連結。藉此,可藉由針板馬達78的驅動,使桿212往固定位置或解除位置旋轉。因此,可改善對於操作者的便利度。
此外,第2實施形態之針板接合脫離機構200中,在應用第1實施形態之旋轉體驅動機構74的情況,亦可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在不適合針板62之更換的狀況中,禁止針板馬達78的作動。
此外,第1實施形態中,將旋轉軸68與旋轉體驅動機構74連結,但亦可與第2實施形態同樣地,於針板接合脫離機構60,省略旋轉體驅動機構74。亦即,亦可構成為以手動方式使旋轉軸68旋轉,使針板62可與底座部16接合脫離。
此外,第1實施形態中,成為在旋轉軸68的旋轉時,使凸輪70之凸輪面70A在針板62滑動,將針板62推起之構成,但將針板62推起之構成並不限於此一形態。例如,亦可於旋轉軸68,設置往徑方向外側突出之棒狀的解除銷,成為在旋轉軸68旋轉時,解除銷之前端部與針板62之底面抵接,藉由該前端部將針板62往上側推起的構成。
此外,第1實施形態中,旋轉軸68,由金屬製的芯部68A、及樹脂製的外側軸部68B構成,但旋轉軸68之構成不限於此一形態。例如,亦可使旋轉軸68全體,構成為樹脂製或金屬製。
此外,第1實施形態中,於旋轉軸68之後端部,以可一體地旋轉的方式設置操作轉盤72,但亦可於旋轉軸68中,省略操作轉盤72。此一情況,例如,亦可使其成為將旋轉軸68形成為長條圓筒狀,藉由固定於骨架框座的支持軸,以可旋轉之方式支持旋轉軸68的構成。
此外,第1實施形態中,在針板62之固定狀態中,磁石66之頂面,與針板62之下側略為隔開而配置,但亦可使其成為磁石66之頂面與針板62之底面抵接的構成。此一情況,亦可使磁石66之頂面,以與旋轉軸68之承托面68B2成為同一面的方式,在從旋轉軸68的軸方向觀察時,彎曲為以旋轉軸68之軸心為中心的圓弧狀。
此外,第1實施形態中,縫紉機10之操作部24,構成為包含顯示部及觸控面板之操作部。亦可取代此一形態,使操作部24,成為以可操作的方式在縫紉機10之外部露出的複數操作鈕。此一情況,亦可成為在縫紉機馬達22為非作動時且針36(之針尖)位於較針板62之頂面更為下側時,或在縫紉機馬達22的作動時,於操作操作鈕之際,在控制部94中,不受理來自操作部24之操作訊號的構成。
此外,第1實施形態及第2實施形態中,針板62之全體由磁性體構成,但不必使針板62全體為磁性體。磁石66可將針板62磁化即可,因而亦可在固定狀態時的針板62中,僅使與磁石66之頂面附近接觸的部分由磁性體構成。因此,例如即便為在其一部分貼附有金屬板(磁性體)之樹脂製的針板62,仍可實施發明。亦即,本發明中,包含針板62之一部分由磁性體構成者。
10‧‧‧縫紉機 12‧‧‧腳柱部 14‧‧‧臂部 16‧‧‧底座部 20‧‧‧針驅動機構 22‧‧‧縫紉機馬達 24‧‧‧操作部 26‧‧‧上軸 28‧‧‧皮帶 29‧‧‧滑輪 30‧‧‧連結機構 32‧‧‧曲柄 34‧‧‧針棒 36‧‧‧針 38‧‧‧下軸 40‧‧‧皮帶 42‧‧‧齒輪機構 44‧‧‧梭子 50‧‧‧蓋體 50A‧‧‧孔部 50B‧‧‧操作孔 52‧‧‧固定板 54‧‧‧第1壓構件 54A‧‧‧壓片 56‧‧‧第2壓構件 56A‧‧‧壓片 60‧‧‧針板接合脫離機構 62‧‧‧針板 62A‧‧‧針孔 64‧‧‧卡止構件 64A‧‧‧卡止片 66‧‧‧磁石 67‧‧‧磁力改變機構 68‧‧‧旋轉軸(旋轉體) 68A‧‧‧芯部 68B‧‧‧外側軸部 68B1‧‧‧***部 68B2‧‧‧承托面 70‧‧‧凸輪(上推部) 70A‧‧‧凸輪面 72‧‧‧操作轉盤 72B‧‧‧外側軸部 74‧‧‧旋轉體驅動機構 76‧‧‧底板 76A‧‧‧露出孔 76S‧‧‧支持軸 78‧‧‧針板馬達(旋轉體驅動馬達) 78A‧‧‧輸出軸 80‧‧‧傳達機構 82‧‧‧小齒輪 84‧‧‧擺動臂 84A‧‧‧支持轂 84B‧‧‧齒條部 84P‧‧‧連結銷 86‧‧‧連接機構 88‧‧‧第1連接件 90‧‧‧第2連接件 90L‧‧‧連接部 90R‧‧‧連接部 92‧‧‧上軸相位感測器 92A‧‧‧旋轉板 92B‧‧‧相位檢測部 94‧‧‧控制部 96‧‧‧判斷部 200‧‧‧針板接合脫離機構 210‧‧‧磁力改變機構 212‧‧‧桿(旋轉體) 212A‧‧‧操作部 214‧‧‧解除突起(上推部) 220‧‧‧支持軸 222‧‧‧擋板 ER‧‧‧E型環 P‧‧‧連結銷
圖1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的針板接合脫離機構之分解立體圖。 圖2係從右斜前方觀察第1實施形態的應用針板接合脫離機構之縫紉機全體的立體圖。 圖3係圖2所示之縫紉機的驅動機構之示意圖。 圖4(A)係圖2所示之縫紉機的方塊圖;圖4(B)係顯示與上軸的旋轉角度對應之針的上下位置之圖表。 圖5係第1實施形態的針板接合脫離機構之運作流程。 圖6(A)係顯示從前方側觀察圖1所示之針板的固定狀態之前視圖;圖6(B)係顯示使針板接合脫離機構的旋轉軸從圖6(A)所示的狀態往解除位置旋轉,將針板推起的狀態之前視圖。 圖7係第1實施形態的針板接合脫離機構之時序圖。 圖8係顯示第2實施形態的針板接合脫離機構之分解立體圖。 圖9係顯示從右斜前方觀察第2實施形態的應用針板接合脫離機構之縫紉機全體的立體圖。 圖10(A)係顯示從前方側觀察圖8所示之針板之固定狀態的前視圖;圖10(B)係顯示使針板接合脫離機構的旋轉軸從圖10(A)所示的狀態往解除位置旋轉,將針板推起的狀態之前視圖。
52‧‧‧固定板
54‧‧‧第1壓構件
54A‧‧‧壓片
56‧‧‧第2壓構件
56A‧‧‧壓片
60‧‧‧針板接合脫離機構
62‧‧‧針板
62A‧‧‧針孔
64‧‧‧卡止構件
64A‧‧‧卡止片
66‧‧‧磁石
67‧‧‧磁力改變機構
68‧‧‧旋轉軸(旋轉體)
68A‧‧‧芯部
68B‧‧‧外側軸部
68B1‧‧‧***部
68B2‧‧‧承托面
70‧‧‧凸輪(上推部)
70A‧‧‧凸輪面
72‧‧‧操作轉盤
74‧‧‧旋轉體驅動機構
76‧‧‧底板
76A‧‧‧露出孔
76S‧‧‧支持軸
78‧‧‧針板馬達(旋轉體驅動馬達)
78A‧‧‧輸出軸
80‧‧‧傳達機構
82‧‧‧小齒輪
84‧‧‧擺動臂
84A‧‧‧支持轂
84B‧‧‧齒條部
84P‧‧‧連結銷
86‧‧‧連接機構
88‧‧‧第1連接件
90‧‧‧第2連接件
90L‧‧‧連接部
90R‧‧‧連接部
ER‧‧‧E型環
P‧‧‧連結銷

Claims (5)

  1. 一種針板接合脫離機構,在藉由縫紉機馬達的驅動力使針上下運動而形成線跡之縫紉機中,該針板接合脫離機構包含:針板,設置於該縫紉機之底座部,由磁性體構成;磁石,設置於該針板之下側,藉由磁力固定該針板;以及磁力改變機構,與該磁石連結,藉由作動而使該磁石對該針板相對移動,以改變作用於該針板的該磁力;該磁力改變機構,包含旋轉體,該旋轉體於該針板之下側,構成為可繞與該針板呈平行的軸線旋轉;該磁石,以可一體地旋轉的方式設置於該旋轉體。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針板接合脫離機構,其中,該磁力改變機構,包含上推部,該上推部以可一體地旋轉的方式設置於該旋轉體;在該旋轉體旋轉時,該上推部將該針板往上側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針板接合脫離機構,其中,該旋轉體,與旋轉體驅動機構連結;該旋轉體驅動機構,包含旋轉體驅動馬達,藉由該旋轉體驅動馬達之作動而使該旋轉體作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針板接合脫離機構,其中, 在該針位於較該針板之頂面更為下側時,或該縫紉機馬達之作動中時,禁止在該針板之固定狀態時的該旋轉體驅動馬達之作動。
  5. 一種縫紉機,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針板接合脫離機構。
TW108109031A 2018-05-18 2019-03-18 針板接合脫離機構及設有此針板接合脫離機構的縫紉機 TWI7493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96051 2018-05-18
JP2018096051A JP7102226B2 (ja) 2018-05-18 2018-05-18 針板着脱機構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ミシ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3953A TW202003953A (zh) 2020-01-16
TWI749304B true TWI749304B (zh) 2021-12-11

Family

ID=68534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9031A TWI749304B (zh) 2018-05-18 2019-03-18 針板接合脫離機構及設有此針板接合脫離機構的縫紉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87759B2 (zh)
JP (1) JP7102226B2 (zh)
CN (1) CN110499595B (zh)
TW (1) TWI7493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02226B2 (ja) * 2018-05-18 2022-07-19 株式会社ジャノメ 針板着脱機構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ミシン
JP7152186B2 (ja) * 2018-05-18 2022-10-12 株式会社ジャノメ 針板着脱機構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ミシン
JP7152185B2 (ja) * 2018-05-18 2022-10-12 株式会社ジャノメ 針板着脱機構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ミシン
JP7264743B2 (ja) * 2019-06-20 2023-04-25 株式会社ジャノメ ミシン
CN114481456B (zh) * 2020-11-13 2023-07-04 宜兴市氿元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可拆卸针刺结构、平板针刺模块、异形针刺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68764A (ja) * 1991-09-13 1993-03-23 Juki Corp ミシンの下糸制御装置
JPH09299674A (ja) * 1996-05-10 1997-11-25 Singer Nikko Kk ミシンの滑り板装置
CN103343432A (zh) * 2013-07-15 2013-10-09 天津市大中服装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电磁多层针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30695U (zh) * 1977-08-01 1979-02-28
JPS5975086A (ja) * 1982-10-20 1984-04-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穴かがりミシンのすべり板装置
JPS61122784U (zh) * 1985-01-14 1986-08-02
DE19840956C1 (de) * 1998-09-08 2000-02-24 Gerd Papajewski Umlaufender Greifer für Doppelsteppstich-Nähmaschinen
CH696338A5 (de) * 2003-08-29 2007-04-30 Gegauf Fritz Ag Vorrichtung zum Wechseln von Unterfadenspulen an Näh- und Stickmaschinen.
JP4450198B2 (ja) * 2004-09-28 2010-04-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水平回転釜
JP4716176B2 (ja) * 2005-08-24 2011-07-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
US8939098B2 (en) * 2011-11-10 2015-01-27 Fang Chi Yeh Sewing machine accessory for circular sewing
CN103422267A (zh) * 2012-05-21 2013-12-04 东莞市嘉龙皮革机械有限公司 针板弹开机构
CN203333989U (zh) * 2013-06-26 2013-12-11 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缝纫机用针板安装结构
JP6433188B2 (ja) * 2014-08-08 2018-12-05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ロック付き針板交換装置
JP6603527B2 (ja) * 2015-09-18 2019-11-06 Juki株式会社 針板切り替え機構
CH712437A1 (de) * 2016-05-06 2017-11-15 Bernina Int Ag Nähmaschine umfassend eine Vorrichtung zum manuellen Wechseln eines Transporteurs.
JP7102226B2 (ja) * 2018-05-18 2022-07-19 株式会社ジャノメ 針板着脱機構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ミシン
JP7152185B2 (ja) * 2018-05-18 2022-10-12 株式会社ジャノメ 針板着脱機構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ミシン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68764A (ja) * 1991-09-13 1993-03-23 Juki Corp ミシンの下糸制御装置
JPH09299674A (ja) * 1996-05-10 1997-11-25 Singer Nikko Kk ミシンの滑り板装置
CN103343432A (zh) * 2013-07-15 2013-10-09 天津市大中服装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电磁多层针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9595A (zh) 2019-11-26
US20190352827A1 (en) 2019-11-21
TW202003953A (zh) 2020-01-16
JP7102226B2 (ja) 2022-07-19
JP2019198558A (ja) 2019-11-21
CN110499595B (zh) 2021-08-27
US10787759B2 (en) 202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49304B (zh) 針板接合脫離機構及設有此針板接合脫離機構的縫紉機
TWI725394B (zh) 針板接合脫離機構及設有此針板接合脫離機構的縫紉機
TWI731315B (zh) 針板接合脫離機構及設有此針板接合脫離機構的縫紉機
JP4695549B2 (ja) ドア開閉装置
JP2008008118A (ja) ドア開閉装置
JP4535856B2 (ja) ドア開閉装置
JP5311911B2 (ja) 遊技機
JP4536032B2 (ja) ドア開閉装置
JP2011120635A (ja) パチンコ遊技機
TWI727710B (zh) 縫紉機
JP2003144371A (ja) 食器洗浄機
JP4990082B2 (ja) 車両用扉の自動開閉装置における手動切換機構
JP4102472B2 (ja) 電気錠の施解錠機構
JP5311912B2 (ja) 遊技機
JP2009091852A (ja) 車両用開閉体のロック装置
JP3474221B2 (ja) 多頭ミシンの駆動力解除装置
JP4533657B2 (ja) ドア開閉装置
JPS598682Y2 (ja) ミシンのアタツチメントにおける布振り用駆動装置
JP5117308B2 (ja) 遊技機
JPH0138520B2 (zh)
JPH09291730A (ja) 机等の引き出しのロック装置
JPH04146790A (ja) 模様縫い機能付ミシ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