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5633B - 資料傳輸的方法、設備、裝置及系統 - Google Patents

資料傳輸的方法、設備、裝置及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5633B
TWI735633B TW106126942A TW106126942A TWI735633B TW I735633 B TWI735633 B TW I735633B TW 106126942 A TW106126942 A TW 106126942A TW 106126942 A TW106126942 A TW 106126942A TW I735633 B TWI735633 B TW I73563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ata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cloud
target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69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8699A (zh
Inventor
鄧良夫
祝順民
文榮
孫成浩
Original Assignee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86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86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56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563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04L45/745Address table lookup; Address filt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10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 H04L61/103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across network layers, e.g. resolution of network layer into physical layer addresses or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R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請案公開了一種資料傳輸的方法、設備、裝置及系統,所述方法包括:回應於接收到資料資訊,判斷所述資料資訊所源自的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還是使用者設備;基於所述判斷的結果,對所述資料資訊進行對應的處理,以獲取處理後的資料;確定所述資料資訊指示的目標設備;基於所述處理後的資料向所述目標設備傳輸資料。該實施方式實現了雲端設備和使用者設備的相互進接,避免了因向雲端設備分配公網IP位址而造成的公共資源的浪費,節省了公共資源。

Description

資料傳輸的方法、設備、裝置及系統
本申請案涉及網路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資料傳輸的方法、設備、裝置及系統。
隨著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雲端技術也越來越成熟,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變得更加方便。越來越多的雲端計算服務商向大眾提供各種雲端計算平臺,每個雲端計算平臺中具有豐富的計算資源,包括:虛擬機器,資料庫,負載等化器,雲端儲存平臺,雲端網路安全防禦平臺等,這些計算資源相互協調工作,能夠為使用者提供多種服務。每個雲端計算平臺的計算資源均處於同一個私網內,因此對應於同一個雲端計算平臺的計算資源可以通過私網位址相互進接。但是使用者設備和雲端計算平臺中的計算資源不在同一私網內,因此,不能通過私網位址相互進接。
在現有技術中,一般通過給雲端計算平臺的計算資源配置公網IP位址,以實現與使用者設備的相互進接。但目前公網IP位址比較緊缺,如果給大量的雲端計算平臺計算資源配置公網IP位址,會消耗大量的公網IP位址,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案提供了一種資料傳輸的方法、設備、裝置及系統。
根據本申請案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資料傳輸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回應於接收到資料資訊,判斷所述資料資訊所源自的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還是使用者設備;基於所述判斷的結果,對所述資料資訊進行對應的處理,以獲取處理後的資料;確定所述資料資訊指示的目標設備;基於所述處理後的資料向所述目標設備傳輸資料。
根據本申請案實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資料傳輸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回應於獲取到資料資訊,判斷所述資料資訊所源自的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還是使用者設備;若所述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獲取傳輸所述資料資訊的資料傳輸通道匹配的隧道協定資訊;根據所述隧道協定資訊對所述資料資訊進行解封裝,以獲得原始資料資訊;確定所述資料資訊指示的目標設備作為第一目標設備;向所述第一目標設備包括的預定單元傳輸所述原始資料資訊。
根據本申請案實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種閘道設備,所述閘道設備包括:接收器、中央處理單元、處理單元、資料解析單元、發送器;其中,由所述接收器接收資料資訊,中央處理單元回應於所述接收器接收到資料資訊,判斷所述資料資訊所源自的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還是使用者設備,所述處理單元基於所述中央處理單元判斷的結果,對所述資料資訊進行對應的處理,以獲取處理後的資料,所述資料解析單元確定所述資料資訊指示的目標設備,由所述發送器基於所述處理後的資料向所述目標設備傳輸資料。
根據本申請案實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種設備,所述設備包括:資訊獲取單元、中央處理單元、處理單元、資料解析單元、傳輸單元;其中,由所述資訊獲取單元獲取資料資訊,中央處理單元回應於所述資訊獲取單元獲取到資料資訊,判斷所述資料資訊所源自的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還是使用者設備,若所述中央處理單元判斷的結果為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則所述處理單元根據所述隧道協定資訊對所述資料資訊進行解封裝,以獲得原始資料資訊,所述資料解析單元確定所述資料資訊指示的目標設備作為第一目標設備;由所述傳輸單元向所述第一目標設備包括的預定單元傳輸所述原始資料資訊。
根據本申請案實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種資料傳輸裝置,所述裝置包括: 判斷單元,用於回應於接收到資料資訊,判斷所述資料資訊所源自的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還是使用者設備;處理單元,用於基於所述判斷的結果,對所述資料資訊進行對應的處理,以獲取處理後的資料;確定單元,用於確定所述資料資訊指示的目標設備;傳輸單元,用於基於所述處理後的資料向所述目標設備傳輸資料。
根據本申請案實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種資料傳輸裝置,所述裝置包括:判斷單元,用於回應於獲取到資料資訊,判斷所述資料資訊所源自的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還是使用者設備;獲取單元,用於在所述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時,獲取傳輸所述資料資訊的資料傳輸通道匹配的隧道協定資訊;解封裝單元,用於根據所述隧道協定資訊對所述資料資訊進行解封裝,以獲得原始資料資訊;確定單元,用於確定所述資料資訊指示的目標設備作為第一目標設備;傳輸單元,用於向所述第一目標設備包括的預定單元傳輸資料所述原始資料資訊。
根據本申請案實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種系統,所述系統包括多個雲端設備,多個使用者設備,至少一個閘道設備;其中,所述閘道設備包括第三方面所述的閘道設備,或如第五方面所述的資料傳輸裝置; 所述使用者設備包括第四方面所述的設備,或如第六方面所述的資料傳輸裝置。
應用上述實施例,通過判斷接收到的資料資訊所源自的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還是使用者設備的判斷結果,對接收到的資料資訊進行相應的處理,並在確定該資料資訊指示的目標設備後,基於處理後的資料向目標設備傳輸資料。從而實現了雲端設備和使用者設備的相互進接,避免了因向雲端設備分配公網IP位址而造成的公共資源的浪費,節省了公共資源。
應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後文的細節描述僅是示例性和解釋性的,並不能限制本申請案。
100‧‧‧系統架構
101、102‧‧‧雲端設備
103‧‧‧閘道設備
104、105、106‧‧‧使用者設備
700‧‧‧設備
701‧‧‧資料傳輸裝置
702‧‧‧處理器
703‧‧‧記憶體
704‧‧‧網路介面
705‧‧‧非易失性記憶體
706‧‧‧內部匯流排
801‧‧‧接收器
802‧‧‧中央處理單元
803‧‧‧處理單元
804‧‧‧資料解析單元
805‧‧‧發送器
901‧‧‧資訊獲取單元
902‧‧‧中央處理單元
903‧‧‧處理單元
904‧‧‧資料解析單元
905‧‧‧傳輸單元
1001‧‧‧判斷單元
1002‧‧‧處理單元
1003‧‧‧確定單元
1004‧‧‧傳輸單元
1101‧‧‧判斷單元
1102‧‧‧獲取單元
1103‧‧‧解封裝單元
1104‧‧‧確定單元
1105‧‧‧傳輸單元
此處的附圖被併入說明書中並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請案的實施例,並與說明書一起用於解釋本申請案的原理。
圖1為應用本申請案實施例的示例性系統架構示意圖;圖2為本申請案資料傳輸方法的一個實施例流程圖;圖3A為本申請案資料傳輸方法的另一個實施例流程圖;圖3B為本申請案資料傳輸方法的另一個實施例流程圖;圖4為本申請案資料傳輸方法的另一個實施例流程 圖;圖5為本申請案資料傳輸方法的另一個實施例流程圖;圖6為本申請案資料傳輸方法的另一個實施例流程圖;圖7為本申請案資料傳輸裝置所在設備的一種硬體結構圖;圖8為本申請案閘道設備的一個實施例方塊圖;圖9為本申請案一種設備的一個實施例方塊圖;圖10為本申請案資料傳輸裝置的一個實施例方塊圖;圖11為本申請案資料傳輸裝置的另一個實施例方塊圖。
這裡將詳細地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說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圖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圖時,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圖中的相同數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實施例中所描述的實施方式並不代表與本申請案相一致的所有實施方式。相反,它們僅是與如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詳述的、本申請案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裝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請案使用的術語是僅僅出於描述特定實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請案。在本申請案和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的單數形式的“一種”、“所述”和“該”也旨 在包括多數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義。還應當理解,本文中使用的術語“和/或”是指並包含一個或多個相關聯的列出專案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組合。
應當理解,儘管在本申請案可能採用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來描述各種資訊,但這些資訊不應限於這些術語。這些術語僅用來將同一類型的資訊彼此區分開。例如,在不脫離本申請案範圍的情況下,第一資訊也可以被稱為第二資訊,類似地,第二資訊也可以被稱為第一資訊。取決於語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詞語“如果”可以被解釋成為“在......時”或“當......時”或“回應於確定”。
參見圖1,為應用本申請案實施例的示例性系統架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系統架構100可以包括雲端設備101、102,使用者設備104、105、106,閘道設備103。
雲端設備101、102可以是雲端計算平臺中的各種計算設備(如可以是終端,也可以是伺服器),雲端設備101、102以及閘道設備103均處於雲端計算平臺的私網內,相互之間可以直接進行互動,以接收或發送請求或資訊等。閘道設備103可以是管理雲端設備與上述私網外的設備進行通信的閘道設備。雲端設備101、102可以通過任意有線或無線的方式與閘道設備103建立通信連接,並通過閘道設備103與該私網外的設備進行互動。
使用者設備104、105、106可以是雲端計算平臺以外的各種計算設備(如可以是終端,也可以是伺服器,還可 以是閘道設備等)。並且,使用者設備104、105、106與雲端設備101、102並不在同一個私網內,因此,不能與雲端設備101、102直接進行互動,需要通過閘道設備103與雲端設備101、102進行互動。
應該理解,圖1中的雲端設備、使用者設備和閘道設備的數目僅僅是示意性的。根據實現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數目的雲端設備、使用者設備和閘道設備。
下面將結合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申請案進行詳細描述。
參見圖2,為本申請案資料傳輸方法的一個實施例流程圖,該實施例可以應用在雲端閘道設備中,包括如下步驟:在步驟201中,回應於接收到資料資訊,判斷該資料資訊所源自的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還是使用者設備。
一般來說,雲端計算平臺中可以包括一些計算資源,這些計算資源相互協調工作,可以實現雲端計算平臺的對外服務功能。雲端計算平臺中的計算資源可以包括但不限於虛擬機器,資料庫,負載等化器,雲端儲存平臺,雲端網路安全防禦平臺等等。
在本實施例中,雲端設備可以為雲端計算平臺中包括的各種計算設備(如終端,或者伺服器等)。例如,雲端設備可以為運行虛擬機器的電腦,儲存資料庫的存放裝置,負載等化器,運行雲端儲存平臺的伺服器等等。使用者設備可以為雲端計算平臺包括的設備以外的設備。例如,使用者設備可以為個人電腦,也可能是企業、政府等 機構的網際網路資料中心、機房中的設備等。
在本實施例中,執行主體可以是雲端閘道設備,雲端閘道設備與上述雲端設備均處於雲端計算平臺的私網內,雲端閘道設備可以用於管理雲端設備與上述私網外的設備(如使用者設備等)之間的通信。
在步驟202中,基於上述判斷的結果,對上述資料資訊進行對應的處理,以獲取處理後的資料。
在本實施例中,可以根據上述判斷的不同結果,對上述資料資訊進行不同的處理,以得到處理後的資料。例如,如果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則可以獲取資料傳輸通道匹配的隧道協定資訊,並根據該隧道協定資訊將上述資料資訊封裝成隧道協定資料包,該隧道協定資料包即為處理後的資料。
如果來源設備是使用者設備,則確定上述資料資訊是否包括位址解析協定ARP請求。若未包括ARP請求,獲取傳輸該資料資訊的資料傳輸通道匹配的隧道協定資訊,並根據該隧道協定資訊對上述資料資訊進行解封裝,以獲得原始資料資訊,該原始資料資訊即為處理後的資料。
在步驟203中,確定上述資料資訊指示的目標設備。
在本實施例中,上述資料資訊中包括目標設備的資訊,可以對上述資料資訊進行解析,從中獲取目標設備的資訊,以確定該資料資訊指示的目標設備。其中,目標設備為資料資訊的最終傳輸目標。
一般來說,如果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則目標設備通 常為使用者設備,如果來源設備是使用者設備,則目標設備通常為雲端設備。
在步驟204中,基於上述處理後的資料向上述目標設備傳輸資料。
在本實施例中,可以基於上述處理後的資料向上述目標設備傳輸資料。例如,如果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處理後的資料為得到的隧道協定資料包。則可以通過專用的資料傳輸通道向對應的目標設備發送該隧道協定資料包,該目標設備可以將隧道協定資料包解封裝後,獲取上述資料資訊。也可以通過專用的資料傳輸通道向目標設備對應的閘道(用於管理該目標設備與其它設備進行通信的閘道)發送該隧道協定資料包,該閘道將隧道協定資料包解封裝後,得到上述資料資訊,並將該資料資訊發送給目標設備。
如果來源設備是使用者設備,且上述資料資訊中不包括ARP請求,處理後的資料為原始資料資訊。則可以直接向對應的目標雲端設備發送該原始資料資訊。
應用上述實施例,通過判斷接收到的資料資訊所源自的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還是使用者設備的判斷結果,對接收到的資料資訊進行相應的處理,並在確定該資料資訊指示的目標設備後,基於處理後的資料向目標設備傳輸資料。從而實現了雲端設備和使用者設備的相互進接,避免了因向雲端設備分配公網IP位址而造成的公共資源的浪費,節省了公共資源。
參見圖3A和圖3B,為本申請案資料傳輸方法的另一個實施例流程圖,該實施例可以應用在雲端閘道設備中,該實施例在圖2實施例的基礎上結合具體的例子對對資料資訊進行處理以及向目標設備傳輸資料的過程進行了進一步詳細的描述,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在步驟301中,回應於接收到資料資訊,判斷該資料資訊所源自的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還是使用者設備。
在本實施例中,當上述雲端閘道設備接收到資料資訊時,首先需要確定發送該資料資訊的來源設備。發送資料資訊的來源設備可以是雲端設備,也可以是使用者設備。如果上述來源設備為雲端設備,則說明該資料資訊從雲端設備向使用者設備傳輸。如果上述來源設備為使用者設備,則說明該資料資訊從使用者設備向雲端設備傳輸。
在步驟302中,若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獲取資料傳輸通道匹配的隧道協定資訊。
在步驟303中,根據該隧道協定資訊將上述資料資訊封裝成隧道協定資料包。
在本實施例中,可以通過預先設置的資料傳輸通道將該資料資訊發送給目標設備。其中,資料傳輸通道為預先設置在雲端閘道設備和使用者設備之間的專用通道,專用於在雲端閘道設備和使用者設備之間提供通信鏈路的媒體,可以包括各種連接類型,例如有線、無線通訊鏈路或者光纖電纜等等。
具體來說,首先,可以獲取與上述資料傳輸通道匹配 的隧道協定資訊。可以從計算平臺的計算資源與隧道協定資訊(如vxlan(virtual Extensible LAN,虛擬可擴展局域網)的vni值(VXLAN Network Identifier,VXLAN網路識別符))的映射表中獲取上述隧道協定資訊。
接著,根據隧道協定資訊將該資料資訊封裝成隧道協定資料包,隧道協定資料包為在原始資料包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外層包頭而生成的資料包,外層包頭中包含目標設備的位址資訊,或者包含目標設備對應的閘道的位址資訊。
在步驟304中,從資料資訊中解析出該資料資訊傳輸的目標使用者設備,作為第一目標設備。
在本實施例中,若來源設備為雲端設備,則可以確定資料資訊從雲端設備向使用者設備傳輸。首先,需要確定上述資料資訊指示的目標使用者設備作為第一目標設備。其中,該資料資訊指示的目標使用者設備即為該資料資訊的最終傳輸目標。一般來說,資料資訊中攜帶傳輸目標的相關資訊,因此,可以通過對資料資訊的解析確定該資料資訊傳輸的目標使用者設備,作為第一目標設備。
在步驟305a中,通過上述資料傳輸通道向第一目標設備發送該隧道協定資料包。
在步驟305b中,通過上述資料傳輸通道向第一目標設備對應的閘道發送隧道協定資料包。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目標設備可以直接與雲端閘道設備進行通信,也可以通過使用者閘道設備與雲端閘道設備 進行通信。當第一目標設備能夠直接與雲端閘道設備進行通信時,雲端閘道設備可以通過上述預先設置的資料傳輸通道,向第一目標設備發送該隧道協定資料包,以供第一目標設備將該隧道協定資料包進行解封裝,去除外層包頭後,獲取該資料資訊。
當第一目標設備需要通過使用者閘道設備與雲端閘道設備進行通信時,雲端閘道設備可以通過上述預先設置的資料傳輸通道,向第一目標設備對應的使用者閘道設備發送該隧道協定資料包,以供該使用者閘道設備將該隧道協定資料包進行解封裝,去除外層包頭後,獲取上述資料資訊,並將該資料資訊發送給第一目標設備。
應用上述實施例,在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時,根據資料傳輸通道匹配的隧道協定資訊將接收到的資料資訊封裝成隧道協定資料包,確定目標使用者設備,並通過資料傳輸通道向目標使用者設備或者向目標使用者設備對應的閘道發送該隧道協定資料包。從而實現了雲端設備和使用者設備的相互進接,避免了因向雲端設備分配公網IP位址而造成的公共資源的浪費,節省了公共資源。
參見圖4,為本申請案資料傳輸方法的另一個實施例流程圖,該實施例可以應用在雲端閘道設備中,該實施例在圖2實施例的基礎上結合具體的例子對對資料資訊進行處理以及向目標設備傳輸資料的過程進行了進一步詳細的描述,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在步驟401中,回應於接收到資料資訊,判斷該資料 資訊所源自的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還是使用者設備。
在步驟402中,若來源設備是使用者設備,則確定上述資料資訊是否包括位址解析協定ARP請求。
在本實施例中,雲端閘道設備還可以具有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位址解析協定)代理功能,該代理功能能夠處理使用者設備的ARP請求。因此,若上述來源設備為使用者設備時,則可以進一步確定上述資料資訊是否包括ARP請求。ARP即位址解析協定,是根據IP位址獲取物理位址的一個TCP/IP協定。使用者設備可以向雲端閘道設備發送包含目標設備IP位址的ARP請求,以獲取目標設備的物理位址,從而可以基於目標設備的物理位址通過預先設置的資料傳輸通道與目標設備直接進行通信。
在步驟403中,若上述資料資訊未包括ARP請求,獲取傳輸上述資料資訊的資料傳輸通道匹配的隧道協定資訊。
在步驟404中,根據該隧道協定資訊對該資料資訊進行解封裝,以獲得原始資料資訊。
在步驟405中,從該資料資訊中解析出上述資料資訊傳輸的目標雲端設備,作為第二目標設備。
在步驟406中,向該第二目標設備發送上述原始資料資訊。
在本實施例中,若上述資料資訊不包括ARP請求,則可以確定資料資訊從使用者設備向雲端設備傳輸。因此, 可以進一步確定該資料資訊指示的目標雲端設備作為第二目標設備。然後,獲取該資料資訊對應的原始資料資訊。具體地,首先可以獲取與該資料傳輸通道匹配的隧道協定資訊,根據該隧道協定資訊對該資料資訊進行解封裝,去除外層包頭,以獲得原始資料資訊。然後,向第二目標設備發送該資料包對應的原始資料資訊。
在步驟407中,若上述資料資訊包括ARP請求,則查找出第三目標設備的物理位址,該第三目標設備為上述ARP請求指示的目標雲端設備。
在步驟408中,向來源設備返回該物理位址,以供來源設備基於物理位址與第三目標設備進行通信。
在本實施例中,若來源設備為使用者設備,並且上述資料資訊包括ARP請求,則查找出第三目標設備(該ARP請求指示的目標雲端設備)的物理位址。一般來說,在雲端閘道設備的本地快取中,可能儲存有部分雲端設備的IP位址與物理位址的映射關係,因此,可以首先從快取中查找該第三目標設備的物理位址。若未從快取中查找出第三目標設備的物理位址,還可以將該ARP請求在雲端計算平臺的私網中用廣播的方式廣播ARP請求,從而查找出該ARP請求指示的第三目標設備的物理位址。
應用上述實施例,在來源設備是使用者設備時,若上述資料資訊未包括ARP請求,可以根據傳輸上述資料資訊的資料傳輸通道匹配的隧道協定資訊對該資料資訊進行解封裝,以獲得原始資料資訊,並確定目標雲端設備,向該 目標雲端設備發送上述原始資料資訊。若上述資料資訊包括ARP請求,可以通過雲端閘道設備具有的ARP代理功能,向使用者設備提供目標雲端設備的物理位址,從而進一步實現了雲端設備和使用者設備的相互進接,避免了因向使用者設備分配公網IP位址而造成的公共資源的浪費,節省了公共資源。
參見圖5,為本申請案資料傳輸方法的另一個實施例流程圖,該實施例可以應用在使用者設備中,包括如下步驟:在步驟501中,回應於獲取到資料資訊,判斷該資料資訊所源自的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還是使用者設備。
在本實施例中,執行主體為使用者設備,使用者設備可以是終端,也可以是伺服器,還可以閘道設備,本申請案對使用者設備的具體形式方面不限定。使用者設備可以通過雲端閘道設備進接雲端計算平臺中的雲端設備,並且使用者設備可以直接與雲端閘道設備進行通信,也可以通過使用者閘道設備與雲端閘道設備進行通信。
在步驟502中,若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獲取傳輸上述資料資訊的資料傳輸通道匹配的隧道協定資訊。
在步驟503中,根據該隧道協定資訊對上述資料資訊進行解封裝,以獲得原始資料資訊。
在本實施例中,首先可以獲取與該資料傳輸通道匹配的隧道協定資訊,然後根據該隧道協定資訊對該資料包進行解封裝,去除外層包頭,以獲得原始資料資訊。
在步驟504中,確定該資料資訊指示的目標設備作為第一目標設備。
在本實施例中,若來源設備為雲端設備,則可以確定上述資料資訊從雲端設備向使用者設備傳輸。並需要確定該資料資訊指示的目標使用者設備作為第一目標設備。其中,該資料資訊為雲端設備通過預先設置的資料傳輸通道發送的。該資料資訊指示的第一目標設備即為該資料資訊的最終傳輸目標。一般來說,資料資訊中攜帶傳輸目標的相關資訊,因此,可以通過對資料資訊的解析確定該資料資訊指示的第一目標設備。
在步驟505中,向第一目標設備包括的預定單元傳輸原始資料資訊。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目標設備可以是作為本實施例執行主體的使用者設備,也可以是除執行主體以外的使用者設備。如果第一目標設備是作為本實施例執行主體的使用者設備,則由該使用者設備中獲得原始資料資訊的單元向該使用者設備中包括的預定單元傳輸原始資料資訊。如果第一目標設備是除執行主體以外的使用者設備,則由作為本實施例執行主體的使用者設備向第一目標設備中包括的預定單元傳輸原始資料資訊。其中,預定單元為第一目標設備中請求獲取原始資料資訊的單元。
應用上述實施例,在獲取到的資料資訊的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時,根據資料傳輸通道匹配的隧道協定資訊將接收到的資料資訊進行解封裝,以獲得原始資料資訊,確定 目標使用者設備,並向目標使用者設備包括的預定單元傳輸原始資料資訊。從而實現了雲端設備和使用者設備的相互進接,避免了因向雲端設備分配公網IP位址而造成的公共資源的浪費,節省了公共資源。
參見圖6,為本申請案資料傳輸方法的另一個實施例流程圖,該實施例可以應用在使用者設備中,該實施例在圖5實施例的基礎上結合具體的例子對來源設備為使用者設備的情況下該方法的過程進行了進一步詳細的描述,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在步驟601中,回應於獲取到資料資訊,判斷該資料資訊所源自的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還是使用者設備。
在步驟602中,若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獲取傳輸上述資料資訊的資料傳輸通道匹配的隧道協定資訊。
在步驟603中,根據該隧道協定資訊對上述資料資訊進行解封裝,以獲得原始資料資訊。
在步驟604中,確定該資料資訊指示的目標設備作為第一目標設備。
在步驟605中,向第一目標設備包括的預定單元傳輸原始資料資訊。
在步驟606中,若來源設備為使用者設備,則確定該資料資訊是否包括位址解析協定ARP請求。
在本實施例中,使用者設備可以通過雲端閘道設備進接雲端設備,也可以向雲端閘道設備發送ARP請求,以獲取需要進接的目標雲端設備對應的物理位址,從而直接通 過該物理位址進接該目標雲端設備。因此,從使用者設備向雲端設備傳輸的資料資訊也可以是ARP請求資料資訊,可以理解,本申請案對資料資訊的具體內容方面不限定。一般來說,ARP請求資料資訊中攜帶傳輸目標的相關資訊,因此,可以通過對資料資訊的解析確定該資料資訊指示的目標雲端設備以及對應的雲端閘道設備。
在步驟607中,若該資料資訊未包括ARP請求,獲取資料傳輸通道匹配的隧道協定資訊。
在步驟608中,根據該隧道協定資訊將該資料資訊封裝成隧道協定資料包。
在步驟609中,確定該資料資訊指示的目標設備作為第二目標設備。
在步驟610中,通過資料傳輸通道向第二目標設備對應的閘道發送隧道協定資料包。
在本實施例中,若來源設備為使用者設備,且該資料資訊未包括ARP請求,則可以確定該資料資訊從使用者設備向雲端設備傳輸。因此,可以進一步確定該資料資訊指示的目標雲端設備作為第二目標設備。可以通過預先設置的資料傳輸通道將該資料資訊發送給第二目標設備。
具體地,首先,可以獲取與上述資料傳輸通道匹配的隧道協定資訊。可以從計算平臺的計算資源與隧道協定資訊的映射表中獲取上述隧道協定資訊。接著,根據隧道協定資訊將該資料資訊封裝成隧道協定資料包,隧道協定資料包為在原始資料包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外層包頭而生成 的資料資訊。
最後,通過預先設置的資料傳輸通道,向第二目標設備對應的閘道發送該隧道協定資料包,以供該閘道將該隧道協定資料包進行解封裝,去除外層包頭以得到資料資訊,將該資料資訊發送給第二目標設備。
在步驟611中,若該資料資訊包括ARP請求,則確定第三目標設備對應的閘道,第三目標設備為ARP請求指示的目標雲端設備。
在步驟612中,向上述閘道發送該資料資訊,以供該閘道查找出第三目標設備的物理位址。
在步驟613中,接收該閘道返回的第三目標設備的物理位址。
在本實施例中,接收雲端上資源對應的閘道返回的第三目標設備的物理位址,然後將該物理位址返回給發送ARP請求的使用者設備。
應用上述實施例,在接收到的資料資訊的來源設備是使用者設備時,若該資料資訊未包括ARP請求,可以根據傳輸上述資料資訊的資料傳輸通道匹配的隧道協定資訊,將該資料資訊封裝成隧道協定資料包,並確定目標雲端設備,基於隧道協定資料包向該目標雲端設備傳輸上述資料資訊。若上述資料資訊包括ARP請求,可以通過雲端閘道設備具有的ARP代理功能,向使用者設備提供目標雲端設備的物理位址,從而進一步實現了雲端設備和使用者設備的相互進接,避免了因向雲端設備分配公網IP位址而造成 的公共資源的浪費,節省了公共資源。
應當注意,儘管在附圖中以特定順序描述了本申請案方法的操作,但是,這並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須按照該特定順序來執行這些操作,或是必須執行全部所示的操作才能實現期望的結果。相反,流程圖中描繪的步驟可以改變執行順序。附加地或備選地,可以省略某些步驟,將多個步驟合併為一個步驟執行,和/或將一個步驟分解為多個步驟執行。
下面結合一個完整的資料傳輸應用實例,對本申請案方案進行示意性說明。
應用場景可以為:使用者設備A從雲端計算平臺獲取計算資來源資料的過程,以及使用者設備A向雲端計算平臺發送計算資來源資料的過程。
具體來說,首先,可以預先在雲端計算平臺的雲端閘道設備與使用者設備A之間設置專用的資料傳輸通道,以使該雲端閘道設備能夠通過該專用的資料傳輸通道與使用者設備A進行通信。
當使用者設備A請求從雲端計算平臺獲取計算資來源資料時,雲端計算平臺中的雲端設備可以將使用者設備A請求的計算資來源資料發送給雲端閘道設備。雲端閘道設備將上述計算資來源資料封裝成隧道協定資料包,如果使用者設備A具有閘道設備的功能,則可以將該隧道協定資料包直接發送給使用者設備A,由使用者設備A對隧道協定資料包解封裝,以還原上述計算資來源資料。如果使用 者設備A不具有閘道設備的功能,則可以將該隧道協定資料包發送給使用者設備A對應的使用者閘道設備,再由使用者閘道設備將隧道協定資料包解封裝,以還原上述計算資來源資料,並將該計算資來源資料發送給使用者設備A。
當使用者設備A向雲端計算平臺傳輸計算資來源資料時,如果使用者設備A具有閘道設備的功能,則可以直接將該計算資來源資料封裝成隧道協定資料包,然後,將隧道協定資料包發送給雲端計算平臺中的雲端閘道設備。如果使用者設備A不具有閘道設備的功能,則可以將該計算資來源資料發送給使用者設備A對應的使用者閘道設備,由該使用者閘道設備將計算資來源資料封裝成隧道協定資料包,並將隧道協定資料包發送給雲端計算平臺中的雲端閘道設備。最後,雲端閘道設備將隧道協定資料包解封裝,以還原上述計算資來源資料,並將該計算資來源資料發送給雲端設備。
使用者設備A還可以向雲端閘道設備發送ARP請求,該ARP請求包括目標雲端設備的IP位址,雲端閘道設備可以從本地快取中獲取映射關係表,該映射關係表記錄了部分雲端設備的IP位址與物理位址的映射關係。從該映射關係表中查找出目標雲端設備的物理位址。將目標雲端設備的物理位址返回給上述使用者設備A,使用者設備A可以根據該物理位址,通過資料傳輸通道直接與目標雲端設備進行通信,以發送或者請求獲取計算資來源資料。
可見,應用上述方案,無需向雲端設備分配公網IP位址,就可以實現雲端設備和使用者設備的相互進接,從而節省了公共資源。
與本申請案資料傳輸方法的實施例相對應,本申請案還提供了資料傳輸設備、裝置及系統的實施例。
本申請案資料傳輸裝置的實施例可以應用在設備上。裝置實施例可以通過軟體實現,也可以通過硬體或者軟硬體結合的方式實現。以軟體實現為例,作為一個邏輯意義上的裝置,是通過其所在設備的處理器將非易失性記憶體中對應的電腦程式指令讀取到記憶體中運行形成的。從硬體層面而言,如圖7所示,為本申請案資料傳輸裝置701所在設備700的一種硬體結構圖,設備700包括處理器702、記憶體703、網路介面704、非易失性記憶體705以及內部匯流排706,其中,處理器702、記憶體703、網路介面704以及非易失性記憶體705相互之間可以通過內部匯流排706進行通信。除了圖7所示的處理器702、記憶體703、網路介面704、非易失性記憶體705以及內部匯流排706之外,實施例中裝置所在的設備700通常根據該設備的實際功能,還可以包括其他硬體,圖7中不再一一示出。
參見圖8,為本申請案閘道設備的一個實施例方塊圖。
該閘道設備包括:接收器801、中央處理單元802、處理單元803、資料解析單元804和發送器805;其中,由接收器801接收資料資訊,中央處理單元802 回應於接收器801接收到資料資訊,判斷該資料資訊所源自的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還是使用者設備,處理單元803基於中央處理單元802判斷的結果,對資料資訊進行對應的處理,以獲取處理後的資料,資料解析單元804確定資料資訊指示的目標設備,由發送器805基於處理後的資料向目標設備傳輸資料。
在一個可選的實現方式中,處理單元803配置用於:在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時,根據資料傳輸通道匹配的隧道協定資訊,將該資料資訊封裝成隧道協定資料包。
在另一個可選的實現方式中,資料解析單元804配置用於:從資料資訊中解析出資料資訊傳輸的目標使用者設備,作為第一目標設備。
發送器805配置用於:通過資料傳輸通道向第一目標設備發送隧道協定資料包,以供第一目標設備將隧道協定資料包解封裝後,獲取資料資訊。或者通過資料傳輸通道向第一目標設備對應的閘道發送隧道協定資料包,以供上述閘道將隧道協定資料包解封裝後,將該資料資訊發送給第一目標設備。
在另一個可選的實現方式中,處理單元803配置用於:在來源設備是使用者設備,並且該資料資訊未包括ARP請求時,根據傳輸該所述資料資訊的資料傳輸通道匹配的隧道協定資訊對該資料資訊進行解封裝,以獲得原始資料資訊。
在另一個可選的實現方式中,資料解析單元804配置 用於:從資料資訊中解析出資料資訊傳輸的目標雲端設備,作為第二目標設備。
發送器805配置用於:向第二目標設備發送原始資料資訊。
在另一個可選的實現方式中,上述閘道設備還包括物理位址查找單元(圖8中未示出):該物理位址查找單元在上述資料資訊包括ARP請求時,查找出第三目標設備的物理位址,該第三目標設備為該ARP請求指示的目標雲端設備。
發送器805還配置用於:向來源設備返回物理位址,以供來源設備基於該物理位址與第三目標設備進行通信。
參見圖9,為本申請案一種設備的一個實施例方塊圖。
該設備包括:資訊獲取單元901、中央處理單元902、處理單元903、資料解析單元904和傳輸單元905。
其中,由資訊獲取單元901獲取資料資訊,中央處理單元902回應於資訊獲取單元901獲取到資料資訊,判斷該資料資訊所源自的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還是使用者設備,若中央處理單元902判斷的結果為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則處理單元903根據隧道協定資訊對上述資料資訊進行解封裝,以獲得原始資料資訊,資料解析單元904確定資料資訊指示的目標設備作為第一目標設備,由傳輸單元905向第一目標設備包括的預定單元傳輸上述原始資料資訊。
在一個可選的實現方式中,若中央處理單元902判斷 的結果為來源設備是使用者設備,則處理單元903配置用於在上述資料資訊未包括ARP請求時,根據資料傳輸通道匹配的隧道協定資訊將該資料資訊封裝成隧道協定資料包,資料解析單元904確定該資料資訊指示的目標設備作為第二目標設備,傳輸單元905通過資料傳輸通道向第二目標設備對應的閘道發送該隧道協定資料包,以供該閘道將該隧道協定資料包解封裝後,將資料資訊發送給第二目標設備。
在另一個可選的實現方式中,資料解析單元904還配置用於在上述資料資訊包括ARP請求時,確定第三目標設備對應的閘道,第三目標設備為ARP請求指示的目標雲端設備。傳輸單元905還配置用於向上述閘道發送上述資料資訊,以供該閘道查找出第三目標設備的物理位址。資訊獲取單元901還配置用於接收該閘道返回的第三目標設備的物理位址。
參見圖10,為本申請案一種資料傳輸裝置的一個實施例方塊圖。
該裝置包括:判斷單元1001,處理單元1002,確定單元1003和傳輸單元1004。
其中,判斷單元1001,用於回應於接收到資料資訊,判斷該資料資訊所源自的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還是使用者設備。
處理單元1002,用於基於上述判斷的結果,對該資料資訊進行對應的處理,以獲取處理後的資料。
確定單元1003,用於確定該資料資訊指示的目標設備。
傳輸單元1004,用於基於處理後的資料向目標設備傳輸資料。
參見圖11,為本申請案另一種資料傳輸裝置的一個實施例方塊圖。
該裝置包括:判斷單元1101,獲取單元1102,解封裝單元1103,確定單元1104和傳輸單元1105。
其中,判斷單元1101,用於回應於獲取到資料資訊,判斷該資料資訊所源自的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還是使用者設備。
獲取單元1102,用於在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時,獲取傳輸上述資料資訊的資料傳輸通道匹配的隧道協定資訊。
解封裝單元1103,用於根據該隧道協定資訊對上述資料資訊進行解封裝,以獲得原始資料資訊。
確定單元1104,用於確定上述資料資訊指示的目標設備作為第一目標設備。
傳輸單元1105,用於向第一目標設備包括的預定單元傳輸資料原始資料資訊。
上述裝置中各個單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實現過程具體詳見上述方法中對應步驟的實現過程,在此不再贅述。
對於裝置實施例而言,由於其基本對應於方法實施例,所以相關之處參見方法實施例的部分說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為分離 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單元,即可以位於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佈到多個網路單元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組來實現本申請案方案的目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不付出進步性勞動的情況下,即可以理解並實施。
本領域技術人員在考慮說明書及實踐這裡公開的發明後,將容易想到本申請案的其它實施方案。本申請案旨在涵蓋本申請案的任何變型、用途或者適應性變化,這些變型、用途或者適應性變化遵循本申請案的一般性原理並包括本申請案未公開的本技術領域中的公知常識或慣用技術手段。說明書和實施例僅被視為示例性的,本申請案的真正範圍和精神由下面的申請專利範圍指出。
應當理解的是,本申請案並不局限於上面已經描述並在附圖中示出的精確結構,並且可以在不脫離其範圍進行各種修改和改變。本申請案的範圍僅由所附的申請專利範圍來限制。

Claims (19)

  1. 一種資料傳輸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由雲端計算平臺的雲端閘道設備執行,所述雲端閘道設備與使用者設備之間預先設置專用的資料傳輸通道;所述雲端計算平臺中包括雲端設備;所述方法包括:回應於接收到資料資訊,判斷所述資料資訊所源自的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還是使用者設備;基於所述判斷的結果,對所述資料資訊進行對應的處理,以獲取處理後的資料;確定所述資料資訊指示的目標設備;基於所述處理後的資料向所述目標設備傳輸資料;所述基於所述判斷的結果,對所述資料資訊進行對應的處理,包括:若所述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獲取資料傳輸通道匹配的隧道協定資訊;所述隧道協定資訊的VNI值與雲端設備之間具有映射關係;根據所述隧道協定資訊將所述資料資訊封裝成隧道協定資料包。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確定所述資料資訊指示的目標設備,包括:從所述資料資訊中解析出所述資料資訊傳輸的目標使用者設備,作為第一目標設備; 所述基於所述處理後的資料向所述目標設備傳輸資料,包括:通過所述資料傳輸通道向所述第一目標設備發送所述隧道協定資料包,以供所述第一目標設備將所述隧道協定資料包解封裝後,獲取所述資料資訊;或者通過所述資料傳輸通道向所述第一目標設備對應的閘道發送所述隧道協定資料包,以供所述閘道將所述隧道協定資料包解封裝後,將所述資料資訊發送給所述第一目標設備。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於所述判斷的結果,對所述資料資訊進行對應的處理,包括:若所述來源設備是使用者設備,則確定所述資料資訊是否包括位址解析協定ARP請求;若所述資料資訊未包括ARP請求,獲取傳輸所述資料資訊的資料傳輸通道匹配的隧道協定資訊;根據所述隧道協定資訊對所述資料資訊進行解封裝,以獲得原始資料資訊。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確定所述資料資訊指示的目標設備,包括:從所述資料資訊中解析出所述資料資訊傳輸的目標雲端設備,作為第二目標設備; 所述基於所述處理後的資料向所述目標設備傳輸資料,包括:向所述第二目標設備發送所述原始資料資訊。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若所述資料資訊包括ARP請求,則查找出第三目標設備的物理位址,所述第三目標設備為所述ARP請求指示的目標雲端設備;向所述來源設備返回所述物理位址,以供所述來源設備基於所述物理位址與所述第三目標設備進行通信。
  6. 一種資料傳輸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包括:回應於獲取到資料資訊,判斷所述資料資訊所源自的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還是使用者設備;若所述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獲取傳輸所述資料資訊的資料傳輸通道匹配的隧道協定資訊;所述隧道協定資訊的VNI值與雲端設備之間具有映射關係;所述資料傳輸通道是預先設置在雲端計算平臺的雲端閘道設備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通道,且所述雲端計算平臺包括雲端設備;根據所述隧道協定資訊對所述資料資訊進行解封裝,以獲得原始資料資訊;確定所述資料資訊指示的目標設備作為第一目標設備; 向所述第一目標設備包括的預定單元傳輸所述原始資料資訊,所述預定單元為所述第一目標設備中請求獲取原始資料資訊的單元。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若所述來源設備為使用者設備,則確定所述資料資訊是否包括位址解析協定ARP請求;若所述資料資訊未包括ARP請求,獲取資料傳輸通道匹配的隧道協定資訊;根據所述隧道協定資訊將所述資料資訊封裝成隧道協定資料包;確定所述資料資訊指示的目標設備作為第二目標設備;通過所述資料傳輸通道向所述第二目標設備對應的閘道發送所述隧道協定資料包,以供所述閘道將所述隧道協定資料包解封裝後,將所述資料資訊發送給所述第二目標設備。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若所述資料資訊包括ARP請求,則確定第三目標設備對應的閘道,所述第三目標設備為所述ARP請求指示的目標雲端設備; 向所述閘道發送所述資料資訊,以供所述閘道查找出第三目標設備的物理位址;接收所述閘道返回的所述第三目標設備的物理位址。
  9. 一種閘道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閘道設備包括:接收器、中央處理單元、處理單元、資料解析單元、發送器;所述閘道設備與使用者設備之間預先設置專用的資料傳輸通道;其中,由所述接收器接收資料資訊,中央處理單元回應於所述接收器接收到資料資訊,判斷所述資料資訊所源自的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還是使用者設備,所述處理單元基於所述中央處理單元判斷的結果,對所述資料資訊進行對應的處理,以獲取處理後的資料,所述資料解析單元確定所述資料資訊指示的目標設備,由所述發送器基於所述處理後的資料向所述目標設備傳輸資料;所述處理單元配置用於:在所述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時,根據資料傳輸通道匹配的隧道協定資訊,將所述資料資訊封裝成隧道協定資料包;所述隧道協定資訊的VNI值與雲端設備之間具有映射關係。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閘道設備,其中,所述資料解析單元配置用於:從所述資料資訊中解析出所述資料資訊傳輸的目標使 用者設備,作為第一目標設備;所述發送器配置用於:通過所述資料傳輸通道向所述第一目標設備發送所述隧道協定資料包,以供所述第一目標設備將所述隧道協定資料包解封裝後,獲取所述資料資訊;或者通過所述資料傳輸通道向所述第一目標設備對應的閘道發送所述隧道協定資料包,以供所述閘道將所述隧道協定資料包解封裝後,將所述資料資訊發送給所述第一目標設備。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閘道設備,其中,所述處理單元配置用於:在所述來源設備是使用者設備,並且所述資料資訊未包括ARP請求時,根據傳輸所述資料資訊的資料傳輸通道匹配的隧道協定資訊對所述資料資訊進行解封裝,以獲得原始資料資訊。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閘道設備,其中,所述資料解析單元配置用於:從所述資料資訊中解析出所述資料資訊傳輸的目標雲端設備,作為第二目標設備;所述發送器配置用於:向所述第二目標設備發送所述原始資料資訊。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閘道設備,其中,所述閘道設備還包括物理位址查找單元:所述物理位址查找單元在所述資料資訊包括ARP請求時,查找出第三目標設備的物理位址,所述第三目標設備為所述ARP請求指示的目標雲端設備;所述發送器還配置用於:向所述來源設備返回所述物理位址,以供所述來源設備基於所述物理位址與所述第三目標設備進行通信。
  14. 一種使用者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設備包括:資訊獲取單元、中央處理單元、處理單元、資料解析單元、傳輸單元;其中,由所述資訊獲取單元獲取資料資訊,中央處理單元回應於所述資訊獲取單元獲取到資料資訊,判斷所述資料資訊所源自的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還是使用者設備,若所述中央處理單元判斷的結果為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則所述處理單元根據所述隧道協定資訊對所述資料資訊進行解封裝,以獲得原始資料資訊,所述資料解析單元確定所述資料資訊指示的目標設備作為第一目標設備;由所述傳輸單元向所述第一目標設備包括的預定單元傳輸所述原始資料資訊,所述預定單元為所述第一目標設備中請求獲取原始資料資訊的單元;所述隧道協定資訊的VNI值與雲端設備之間具有映射關係;所述資料傳輸通道是預先設置在雲端計算平臺的雲 端閘道設備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通道,且所述雲端計算平臺包括雲端設備。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設備,其中,若所述中央處理單元判斷的結果為來源設備是使用者設備,則所述處理單元配置用於在所述資料資訊未包括ARP請求時,根據資料傳輸通道匹配的隧道協定資訊將所述資料資訊封裝成隧道協定資料包,所述資料解析單元確定所述資料資訊指示的目標設備作為第二目標設備,傳輸單元通過所述資料傳輸通道向所述第二目標設備對應的閘道發送所述隧道協定資料包,以供所述閘道將所述隧道協定資料包解封裝後,將所述資料資訊發送給所述第二目標設備。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設備,其中,資料解析單元還配置用於在所述資料資訊包括ARP請求時,確定第三目標設備對應的閘道,所述第三目標設備為所述ARP請求指示的目標雲端設備;傳輸單元還配置用於向所述閘道發送所述資料資訊,以供所述閘道查找出第三目標設備的物理位址;資訊獲取單元還配置用於接收所述閘道返回的所述第三目標設備的物理位址。
  17. 一種資料傳輸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裝置包括:判斷單元,用於回應於接收到資料資訊,判斷所述資 料資訊所源自的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還是使用者設備;處理單元,用於基於所述判斷的結果,對所述資料資訊進行對應的處理,以獲取處理後的資料;所述基於所述判斷的結果,對所述資料資訊進行對應的處理,包括:若所述設備是雲端設備,獲取資料傳輸通道匹配的隧道協定資訊;所述隧道協定資訊的VNI值與雲端設備之間具有映射關係;根據所述隧道協定資訊將所述資料資訊封裝成隧道協定資料包;所述資料傳輸通道是雲端閘道設備與使用者設備之間預先設置的專用通道;確定單元,用於確定所述資料資訊指示的目標設備;傳輸單元,用於基於所述處理後的資料向所述目標設備傳輸資料。
  18. 一種資料傳輸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裝置包括:判斷單元,用於回應於獲取到資料資訊,判斷所述資料資訊所源自的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還是使用者設備;獲取單元,用於在所述來源設備是雲端設備時,獲取傳輸所述資料資訊的資料傳輸通道匹配的隧道協定資訊;所述隧道協定資訊的VNI值與雲端設備之間具有映射關係;所述資料傳輸通道是預先設置在雲端計算平臺的雲端閘道設備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通道,且所述雲端計算平臺包括雲端設備;解封裝單元,用於根據所述隧道協定資訊對所述資料資訊進行解封裝,以獲得原始資料資訊; 確定單元,用於確定所述資料資訊指示的目標設備作為第一目標設備;傳輸單元,用於向所述第一目標設備包括的預定單元傳輸資料所述原始資料資訊,所述預定單元為所述第一目標設備中請求獲取原始資料資訊的單元。
  19. 一種資料傳輸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系統包括多個雲端設備,多個使用者設備,至少一個閘道設備;其中,所述閘道設備包括申請專利範圍第9至1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閘道設備,或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裝置;所述使用者設備包括申請專利範圍第14至16項中任一項所述的設備,或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裝置。
TW106126942A 2016-11-01 2017-08-09 資料傳輸的方法、設備、裝置及系統 TWI7356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42774.5A CN108011801B (zh) 2016-11-01 2016-11-01 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装置及***
CN201610942774.5 2016-11-01
??201610942774.5 2016-11-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8699A TW201818699A (zh) 2018-05-16
TWI735633B true TWI735633B (zh) 2021-08-11

Family

ID=62047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6942A TWI735633B (zh) 2016-11-01 2017-08-09 資料傳輸的方法、設備、裝置及系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11801B (zh)
TW (1) TWI735633B (zh)
WO (1) WO20180824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25403A (zh) * 2018-11-23 2020-06-02 广州慧睿思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通信终端ip地址的诱发方法和装置
CN110971482B (zh) * 2019-11-05 2021-07-23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ebpf的后端服务器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TWI744002B (zh) * 2020-09-22 2021-10-21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資料傳輸系統與資料傳輸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59571B1 (en) * 2010-03-26 2012-09-04 Zscaler, Inc. Handling overlapping IP addresses in multi-tenant architecture
US8811409B2 (en) * 2012-06-04 2014-08-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outing VLAN tagged packets to far end addresses of virtual forwarding instances using separate administrations
TW201526588A (zh) * 2013-12-17 2015-07-01 Edgewater Networks Inc 用於本地與遠端處理時之設備控制分隔的系統及其方法
US20150281075A1 (en) * 2014-03-31 2015-10-01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rp) packet
TWI504193B (zh) * 2010-05-07 2015-10-11 Broadcom Corp 用於在雲計算中卸載隧道資料包的方法和系統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74183B2 (en) * 2010-06-22 2013-02-12 Microsoft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virtual network gateways
CN102882758B (zh) * 2011-07-12 2018-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私云接入网络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和数据中心设备
CN102891790B (zh) * 2012-09-21 2016-03-0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访问虚拟私有云的vpn虚拟化方法和***
CN103200069B (zh) * 2013-03-29 2016-01-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CN104113879B (zh) * 2014-08-13 2018-03-06 成都西加云杉科技有限公司 部署有云AC的WiFi通信***和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59571B1 (en) * 2010-03-26 2012-09-04 Zscaler, Inc. Handling overlapping IP addresses in multi-tenant architecture
TWI504193B (zh) * 2010-05-07 2015-10-11 Broadcom Corp 用於在雲計算中卸載隧道資料包的方法和系統
US8811409B2 (en) * 2012-06-04 2014-08-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outing VLAN tagged packets to far end addresses of virtual forwarding instances using separate administrations
TW201526588A (zh) * 2013-12-17 2015-07-01 Edgewater Networks Inc 用於本地與遠端處理時之設備控制分隔的系統及其方法
US20150281075A1 (en) * 2014-03-31 2015-10-01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rp) packe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11801A (zh) 2018-05-08
TW201818699A (zh) 2018-05-16
CN108011801B (zh) 2020-12-04
WO2018082452A1 (zh) 2018-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49282B (zh)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及其装置
WO2021057889A1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388195B1 (ko) Bras 시스템 기반 메시지 패키징 방법 및 장치
US10389628B2 (en) Exposing a subset of hosts on an overlay network to components external to the overlay network without exposing another subset of hosts on the overlay network
TWI735633B (zh) 資料傳輸的方法、設備、裝置及系統
CN112040030B (zh)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13532438A5 (zh)
US9843514B2 (en)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and background server
CN112583618B (zh) 为业务提供网络服务的方法、装置和计算设备
RU2642833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еспечения медиаресурса
WO2021197292A1 (zh) 用于检测dhcp劫持的方法和设备
CN112445700A (zh) 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5991755B (zh) 业务报文分发方法及装置
CN114025009B (zh) 转发请求的方法、***、代理服务器和装置
CN109246016B (zh) 跨vxlan的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565237B (zh) 网络参数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657077B (zh) 一种网络地址转换穿越方法和网络地址转换设备
US20120300776A1 (en) Method for creating virtual link, communication network element, and ethernet network system
JP4019666B2 (ja)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および情報機器
US20180367452A1 (en) Information centric networking over multi-access network interfaces
JP2003258859A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転送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管理装置
TW201517655A (zh) 傳輸路徑控制設備
JP2013126219A (ja) 転送サーバおよび転送プログラム
JP2018527862A (ja) 共有端末の検出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KR101002142B1 (ko) 이종 ip 망 환경에서의 정보 서비스 제공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