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11801B - 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装置及***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装置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11801B
CN108011801B CN201610942774.5A CN201610942774A CN108011801B CN 108011801 B CN108011801 B CN 108011801B CN 201610942774 A CN201610942774 A CN 201610942774A CN 108011801 B CN108011801 B CN 1080118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ata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cloud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4277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11801A (zh
Inventor
邓良夫
祝顺民
文荣
孙成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4277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11801B/zh
Priority to TW106126942A priority patent/TWI735633B/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06985 priority patent/WO201808245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011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118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118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118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04L45/745Address table lookup; Address filt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10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 H04L61/103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across network layers, e.g. resolution of network layer into physical layer addresses or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R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装置及***,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数据信息,判断所述数据信息所源自的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还是用户设备;基于所述判断的结果,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对应的处理,以获取处理后的数据;确定所述数据信息指示的目标设备;基于所述处理后的数据向所述目标设备传输数据。该实施方式实现了云端设备和用户设备的相互访问,避免了因向云端设备分配公网IP地址而造成的公共资源的浪费,节省了公共资源。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装置及***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装置及***。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云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变得更加方便。越来越多的云计算服务商向大众提供各种云计算平台,每个云计算平台中具有丰富的计算资源,包括:虚拟机,数据库,负载均衡器,云存储平台,云网络安全防御平台等,这些计算资源相互协调工作,能够为用户提供多种服务。每个云计算平台的计算资源均处于同一个私网内,因此对应于同一个云计算平台的计算资源可以通过私网地址相互访问。但是用户设备和云计算平台中的计算资源不在同一私网内,因此,不能通过私网地址相互访问。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给云计算平台的计算资源分配公网IP地址,以实现与用户设备的相互访问。但目前公网IP地址比较紧缺,如果给大量的云计算平台计算资源分配公网IP地址,会消耗大量的公网IP地址,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装置及***。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数据信息,判断所述数据信息所源自的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还是用户设备;
基于所述判断的结果,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对应的处理,以获取处理后的数据;
确定所述数据信息指示的目标设备;
基于所述处理后的数据向所述目标设备传输数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获取到数据信息,判断所述数据信息所源自的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还是用户设备;
若所述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获取传输所述数据信息的数据传输通道匹配的隧道协议信息;
根据所述隧道协议信息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解封装,以获得原始数据信息;
确定所述数据信息指示的目标设备作为第一目标设备;
向所述第一目标设备包括的预定单元传输所述原始数据信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网关设备,所述网关设备包括:接收器、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单元、数据解析单元、发送器;
其中,由所述接收器接收数据信息,中央处理单元响应于所述接收器接收到数据信息,判断所述数据信息所源自的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还是用户设备,所述处理单元基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判断的结果,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对应的处理,以获取处理后的数据,所述数据解析单元确定所述数据信息指示的目标设备,由所述发送器基于所述处理后的数据向所述目标设备传输数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信息获取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单元、数据解析单元、传输单元;
其中,由所述信息获取单元获取数据信息,中央处理单元响应于所述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数据信息,判断所述数据信息所源自的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还是用户设备,若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判断的结果为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则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隧道协议信息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解封装,以获得原始数据信息,所述数据解析单元确定所述数据信息指示的目标设备作为第一目标设备;由所述传输单元向所述第一目标设备包括的预定单元传输所述原始数据信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数据信息,判断所述数据信息所源自的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还是用户设备;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判断的结果,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对应的处理,以获取处理后的数据;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数据信息指示的目标设备;
传输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处理后的数据向所述目标设备传输数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响应于获取到数据信息,判断所述数据信息所源自的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还是用户设备;
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时,获取传输所述数据信息的数据传输通道匹配的隧道协议信息;
解封装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隧道协议信息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解封装,以获得原始数据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数据信息指示的目标设备作为第一目标设备;
传输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目标设备包括的预定单元传输数据所述原始数据信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所述***包括多个云端设备,多个用户设备,至少一个网关设备;
其中,所述网关设备包括第三方面所述的网关设备,或如第五方面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
所述用户设备包括第四方面所述的设备,或如第六方面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
应用上述实施例,通过判断接收到的数据信息所源自的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还是用户设备的判断结果,对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在确定该数据信息指示的目标设备后,基于处理后的数据向目标设备传输数据。从而实现了云端设备和用户设备的相互访问,避免了因向云端设备分配公网IP地址而造成的公共资源的浪费,节省了公共资源。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示例性***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数据传输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流程图;
图3A为本申请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流程图;
图3B为本申请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数据传输装置所在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图;
图8为本申请网关设备的一个实施例框图;
图9为本申请一种设备的一个实施例框图;
图10为本申请数据传输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框图;
图11为本申请数据传输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参见图1,为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示例性***架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架构100可以包括云端设备101、102,用户设备104、105、106,网关设备103。
云端设备101、102可以是云计算平台中的各种计算设备(如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服务器),云端设备101、102以及网关设备103均处于云计算平台的私网内,相互之间可以直接进行交互,以接收或发送请求或信息等。网关设备103可以是管理云端设备与上述私网外的设备进行通信的网关设备。云端设备101、102可以通过任意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网关设备103建立通信连接,并通过网关设备103与该私网外的设备进行交互。
用户设备104、105、106可以是云计算平台以外的各种计算设备(如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服务器,还可以是网关设备等)。并且,用户设备104、105、106与云端设备101、102并不在同一个私网内,因此,不能与云端设备101、102直接进行交互,需要通过网关设备103与云端设备101、102进行交互。
应该理解,图1中的云端设备、用户设备和网关设备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云端设备、用户设备和网关设备。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2,为本申请数据传输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流程图,该实施例可以应用在云端网关设备中,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201中,响应于接收到数据信息,判断该数据信息所源自的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还是用户设备。
一般来说,云计算平台中可以包括一些计算资源,这些计算资源相互协调工作,可以实现云计算平台的对外服务功能。云计算平台中的计算资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虚拟机,数据库,负载均衡器,云存储平台,云网络安全防御平台等等。
在本实施例中,云端设备可以为云计算平台中包括的各种计算设备(如终端,或者服务器等)。例如,云端设备可以为运行虚拟机的计算机,存储数据库的存储设备,负载均衡器,运行云存储平台的服务器等等。用户设备可以为云计算平台包括的设备以外的设备。例如,用户设备可以为个人计算机,也可能是企业、政府等机构的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房中的设备等。
在本实施例中,执行主体可以是云端网关设备,云端网关设备与上述云端设备均处于云计算平台的私网内,云端网关设备可以用于管理云端设备与上述私网外的设备(如用户设备等)之间的通信。
在步骤202中,基于上述判断的结果,对上述数据信息进行对应的处理,以获取处理后的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上述判断的不同结果,对上述数据信息进行不同的处理,以得到处理后的数据。例如,如果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则可以获取数据传输通道匹配的隧道协议信息,并根据该隧道协议信息将上述数据信息封装成隧道协议数据包,该隧道协议数据包即为处理后的数据。
如果来源设备是用户设备,则确定上述数据信息是否包括地址解析协议ARP请求。若未包括ARP请求,获取传输该数据信息的数据传输通道匹配的隧道协议信息,并根据该隧道协议信息对上述数据信息进行解封装,以获得原始数据信息,该原始数据信息即为处理后的数据。
在步骤203中,确定上述数据信息指示的目标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数据信息中包括目标设备的信息,可以对上述数据信息进行解析,从中获取目标设备的信息,以确定该数据信息指示的目标设备。其中,目标设备为数据信息的最终传输目标。
一般来说,如果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则目标设备通常为用户设备,如果来源设备是用户设备,则目标设备通常为云端设备。
在步骤204中,基于上述处理后的数据向上述目标设备传输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基于上述处理后的数据向上述目标设备传输数据。例如,如果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处理后的数据为得到的隧道协议数据包。则可以通过专用的数据传输通道向对应的目标设备发送该隧道协议数据包,该目标设备可以将隧道协议数据包解封装后,获取上述数据信息。也可以通过专用的数据传输通道向目标设备对应的网关(用于管理该目标设备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的网关)发送该隧道协议数据包,该网关将隧道协议数据包解封装后,得到上述数据信息,并将该数据信息发送给目标设备。
如果来源设备是用户设备,且上述数据信息中不包括ARP请求,处理后的数据为原始数据信息。则可以直接向对应的目标云端设备发送该原始数据信息。
应用上述实施例,通过判断接收到的数据信息所源自的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还是用户设备的判断结果,对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在确定该数据信息指示的目标设备后,基于处理后的数据向目标设备传输数据。从而实现了云端设备和用户设备的相互访问,避免了因向云端设备分配公网IP地址而造成的公共资源的浪费,节省了公共资源。
参见图3A和图3B,为本申请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流程图,该实施例可以应用在云端网关设备中,该实施例在图2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例子对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以及向目标设备传输数据的过程进行了进一步详细的描述,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301中,响应于接收到数据信息,判断该数据信息所源自的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还是用户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当上述云端网关设备接收到数据信息时,首先需要确定发送该数据信息的来源设备。发送数据信息的来源设备可以是云端设备,也可以是用户设备。如果上述来源设备为云端设备,则说明该数据信息从云端设备向用户设备传输。如果上述来源设备为用户设备,则说明该数据信息从用户设备向云端设备传输。
在步骤302中,若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获取数据传输通道匹配的隧道协议信息。
在步骤303中,根据该隧道协议信息将上述数据信息封装成隧道协议数据包。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预先设置的数据传输通道将该数据信息发送给目标设备。其中,数据传输通道为预先设置在云端网关设备和用户设备之间的专用通道,专用于在云端网关设备和用户设备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具体来说,首先,可以获取与上述数据传输通道匹配的隧道协议信息。可以从计算平台的计算资源与隧道协议信息(如vxlan(virtual Extensible LAN,虚拟可扩展局域网)的vni值(VXLAN Network Identifier,VXLAN网络标识符))的映射表中获取上述隧道协议信息。
接着,根据隧道协议信息将该数据信息封装成隧道协议数据包,隧道协议数据包为在原始数据包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外层包头而生成的数据包,外层包头中包含目标设备的地址信息,或者包含目标设备对应的网关的地址信息。
在步骤304中,从数据信息中解析出该数据信息传输的目标用户设备,作为第一目标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若来源设备为云端设备,则可以确定数据信息从云端设备向用户设备传输。首先,需要确定上述数据信息指示的目标用户设备作为第一目标设备。其中,该数据信息指示的目标用户设备即为该数据信息的最终传输目标。一般来说,数据信息中携带传输目标的相关信息,因此,可以通过对数据信息的解析确定该数据信息传输的目标用户设备,作为第一目标设备。
在步骤305a中,通过上述数据传输通道向第一目标设备发送该隧道协议数据包。
在步骤305b中,通过上述数据传输通道向第一目标设备对应的网关发送隧道协议数据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目标设备可以直接与云端网关设备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用户网关设备与云端网关设备进行通信。当第一目标设备能够直接与云端网关设备进行通信时,云端网关设备可以通过上述预先设置的数据传输通道,向第一目标设备发送该隧道协议数据包,以供第一目标设备将该隧道协议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去除外层包头后,获取该数据信息。
当第一目标设备需要通过用户网关设备与云端网关设备进行通信时,云端网关设备可以通过上述预先设置的数据传输通道,向第一目标设备对应的用户网关设备发送该隧道协议数据包,以供该用户网关设备将该隧道协议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去除外层包头后,获取上述数据信息,并将该数据信息发送给第一目标设备。
应用上述实施例,在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时,根据数据传输通道匹配的隧道协议信息将接收到的数据信息封装成隧道协议数据包,确定目标用户设备,并通过数据传输通道向目标用户设备或者向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网关发送该隧道协议数据包。从而实现了云端设备和用户设备的相互访问,避免了因向云端设备分配公网IP地址而造成的公共资源的浪费,节省了公共资源。
参见图4,为本申请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流程图,该实施例可以应用在云端网关设备中,该实施例在图2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例子对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以及向目标设备传输数据的过程进行了进一步详细的描述,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401中,响应于接收到数据信息,判断该数据信息所源自的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还是用户设备。
在步骤402中,若来源设备是用户设备,则确定上述数据信息是否包括地址解析协议ARP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云端网关设备还可以具有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代理功能,该代理功能能够处理用户设备的ARP请求。因此,若上述来源设备为用户设备时,则可以进一步确定上述数据信息是否包括ARP请求。ARP即地址解析协议,是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用户设备可以向云端网关设备发送包含目标设备IP地址的ARP请求,以获取目标设备的物理地址,从而可以基于目标设备的物理地址通过预先设置的数据传输通道与目标设备直接进行通信。
在步骤403中,若上述数据信息未包括ARP请求,获取传输上述数据信息的数据传输通道匹配的隧道协议信息。
在步骤404中,根据该隧道协议信息对该数据信息进行解封装,以获得原始数据信息。
在步骤405中,从该数据信息中解析出上述数据信息传输的目标云端设备,作为第二目标设备。
在步骤406中,向该第二目标设备发送上述原始数据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若上述数据信息不包括ARP请求,则可以确定数据信息从用户设备向云端设备传输。因此,可以进一步确定该数据信息指示的目标云端设备作为第二目标设备。然后,获取该数据信息对应的原始数据信息。具体地,首先可以获取与该数据传输通道匹配的隧道协议信息,根据该隧道协议信息对该数据信息进行解封装,去除外层包头,以获得原始数据信息。然后,向第二目标设备发送该数据包对应的原始数据信息。
在步骤407中,若上述数据信息包括ARP请求,则查找出第三目标设备的物理地址,该第三目标设备为上述ARP请求指示的目标云端设备。
在步骤408中,向来源设备返回该物理地址,以供来源设备基于物理地址与第三目标设备进行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若来源设备为用户设备,并且上述数据信息包括ARP请求,则查找出第三目标设备(该ARP请求指示的目标云端设备)的物理地址。一般来说,在云端网关设备的本地缓存中,可能存储有部分云端设备的IP地址与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因此,可以首先从缓存中查找该第三目标设备的物理地址。若未从缓存中查找出第三目标设备的物理地址,还可以将该ARP请求在云计算平台的私网中用广播的方式广播ARP请求,从而查找出该ARP请求指示的第三目标设备的物理地址。
应用上述实施例,在来源设备是用户设备时,若上述数据信息未包括ARP请求,可以根据传输上述数据信息的数据传输通道匹配的隧道协议信息对该数据信息进行解封装,以获得原始数据信息,并确定目标云端设备,向该目标云端设备发送上述原始数据信息。若上述数据信息包括ARP请求,可以通过云端网关设备具有的ARP代理功能,向用户设备提供目标云端设备的物理地址,从而进一步实现了云端设备和用户设备的相互访问,避免了因向用户设备分配公网IP地址而造成的公共资源的浪费,节省了公共资源。
参见图5,为本申请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流程图,该实施例可以应用在用户设备中,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501中,响应于获取到数据信息,判断该数据信息所源自的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还是用户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执行主体为用户设备,用户设备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服务器,还可以网关设备,本申请对用户设备的具体形式方面不限定。用户设备可以通过云端网关设备访问云计算平台中的云端设备,并且用户设备可以直接与云端网关设备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用户网关设备与云端网关设备进行通信。
在步骤502中,若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获取传输上述数据信息的数据传输通道匹配的隧道协议信息。
在步骤503中,根据该隧道协议信息对上述数据信息进行解封装,以获得原始数据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可以获取与该数据传输通道匹配的隧道协议信息,然后根据该隧道协议信息对该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去除外层包头,以获得原始数据信息。
在步骤504中,确定该数据信息指示的目标设备作为第一目标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若来源设备为云端设备,则可以确定上述数据信息从云端设备向用户设备传输。并需要确定该数据信息指示的目标用户设备作为第一目标设备。其中,该数据信息为云端设备通过预先设置的数据传输通道发送的。该数据信息指示的第一目标设备即为该数据信息的最终传输目标。一般来说,数据信息中携带传输目标的相关信息,因此,可以通过对数据信息的解析确定该数据信息指示的第一目标设备。
在步骤505中,向第一目标设备包括的预定单元传输原始数据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目标设备可以是作为本实施例执行主体的用户设备,也可以是除执行主体以外的用户设备。如果第一目标设备是作为本实施例执行主体的用户设备,则由该用户设备中获得原始数据信息的单元向该用户设备中包括的预定单元传输原始数据信息。如果第一目标设备是除执行主体以外的用户设备,则由作为本实施例执行主体的用户设备向第一目标设备中包括的预定单元传输原始数据信息。其中,预定单元为第一目标设备中请求获取原始数据信息的单元。
应用上述实施例,在获取到的数据信息的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时,根据数据传输通道匹配的隧道协议信息将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解封装,以获得原始数据信息,确定目标用户设备,并向目标用户设备包括的预定单元传输原始数据信息。从而实现了云端设备和用户设备的相互访问,避免了因向云端设备分配公网IP地址而造成的公共资源的浪费,节省了公共资源。
参见图6,为本申请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流程图,该实施例可以应用在用户设备中,该实施例在图5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例子对来源设备为用户设备的情况下该方法的过程进行了进一步详细的描述,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601中,响应于获取到数据信息,判断该数据信息所源自的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还是用户设备。
在步骤602中,若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获取传输上述数据信息的数据传输通道匹配的隧道协议信息。
在步骤603中,根据该隧道协议信息对上述数据信息进行解封装,以获得原始数据信息。
在步骤604中,确定该数据信息指示的目标设备作为第一目标设备。
在步骤605中,向第一目标设备包括的预定单元传输原始数据信息。
在步骤606中,若来源设备为用户设备,则确定该数据信息是否包括地址解析协议ARP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可以通过云端网关设备访问云端设备,也可以向云端网关设备发送ARP请求,以获取需要访问的目标云端设备对应的物理地址,从而直接通过该物理地址访问该目标云端设备。因此,从用户设备向云端设备传输的数据信息也可以是ARP请求数据信息,可以理解,本申请对数据信息的具体内容方面不限定。一般来说,ARP请求数据信息中携带传输目标的相关信息,因此,可以通过对数据信息的解析确定该数据信息指示的目标云端设备以及对应的云端网关设备。
在步骤607中,若该数据信息未包括ARP请求,获取数据传输通道匹配的隧道协议信息。
在步骤608中,根据该隧道协议信息将该数据信息封装成隧道协议数据包。
在步骤609中,确定该数据信息指示的目标设备作为第二目标设备。
在步骤610中,通过数据传输通道向第二目标设备对应的网关发送隧道协议数据包。
在本实施例中,若来源设备为用户设备,且该数据信息未包括ARP请求,则可以确定该数据信息从用户设备向云端设备传输。因此,可以进一步确定该数据信息指示的目标云端设备作为第二目标设备。可以通过预先设置的数据传输通道将该数据信息发送给第二目标设备。
具体地,首先,可以获取与上述数据传输通道匹配的隧道协议信息。可以从计算平台的计算资源与隧道协议信息的映射表中获取上述隧道协议信息。接着,根据隧道协议信息将该数据信息封装成隧道协议数据包,隧道协议数据包为在原始数据包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外层包头而生成的数据信息。
最后,通过预先设置的数据传输通道,向第二目标设备对应的网关发送该隧道协议数据包,以供该网关将该隧道协议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去除外层包头以得到数据信息,将该数据信息发送给第二目标设备。
在步骤611中,若该数据信息包括ARP请求,则确定第三目标设备对应的网关,第三目标设备为ARP请求指示的目标云端设备。
在步骤612中,向上述网关发送该数据信息,以供该网关查找出第三目标设备的物理地址。
在步骤613中,接收该网关返回的第三目标设备的物理地址。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云上资源对应的网关返回的第三目标设备的物理地址,然后将该物理地址返回给发送ARP请求的用户设备。
应用上述实施例,在接收到的数据信息的来源设备是用户设备时,若该数据信息未包括ARP请求,可以根据传输上述数据信息的数据传输通道匹配的隧道协议信息,将该数据信息封装成隧道协议数据包,并确定目标云端设备,基于隧道协议数据包向该目标云端设备传输上述数据信息。若上述数据信息包括ARP请求,可以通过云端网关设备具有的ARP代理功能,向用户设备提供目标云端设备的物理地址,从而进一步实现了云端设备和用户设备的相互访问,避免了因向云端设备分配公网IP地址而造成的公共资源的浪费,节省了公共资源。
应当注意,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申请方法的操作,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相反,流程图中描绘的步骤可以改变执行顺序。附加地或备选地,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和/或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
下面结合一个完整的数据传输应用实例,对本申请方案进行示意性说明。
应用场景可以为:用户设备A从云计算平台获取计算资源数据的过程,以及用户设备A向云计算平台发送计算资源数据的过程。
具体来说,首先,可以预先在云计算平台的云端网关设备与用户设备A之间设置专用的数据传输通道,以使该云端网关设备能够通过该专用的数据传输通道与用户设备A进行通信。
当用户设备A请求从云计算平台获取计算资源数据时,云计算平台中的云端设备可以将用户设备A请求的计算资源数据发送给云端网关设备。云端网关设备将上述计算资源数据封装成隧道协议数据包,如果用户设备A具有网关设备的功能,则可以将该隧道协议数据包直接发送给用户设备A,由用户设备A对隧道协议数据包解封装,以还原上述计算资源数据。如果用户设备A不具有网关设备的功能,则可以将该隧道协议数据包发送给用户设备A对应的用户网关设备,再由用户网关设备将隧道协议数据包解封装,以还原上述计算资源数据,并将该计算资源数据发送给用户设备A。
当用户设备A向云计算平台传输计算资源数据时,如果用户设备A具有网关设备的功能,则可以直接将该计算资源数据封装成隧道协议数据包,然后,将隧道协议数据包发送给云计算平台中的云端网关设备。如果用户设备A不具有网关设备的功能,则可以将该计算资源数据发送给用户设备A对应的用户网关设备,由该用户网关设备将计算资源数据封装成隧道协议数据包,并将隧道协议数据包发送给云计算平台中的云端网关设备。最后,云端网关设备将隧道协议数据包解封装,以还原上述计算资源数据,并将该计算资源数据发送给云端设备。
用户设备A还可以向云端网关设备发送ARP请求,该ARP请求包括目标云端设备的IP地址,云端网关设备可以从本地缓存中获取映射关系表,该映射关系表记录了部分云端设备的IP地址与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从该映射关系表中查找出目标云端设备的物理地址。将目标云端设备的物理地址返回给上述用户设备A,用户设备A可以根据该物理地址,通过数据传输通道直接与目标云端设备进行通信,以发送或者请求获取计算资源数据。
可见,应用上述方案,无需向云端设备分配公网IP地址,就可以实现云端设备和用户设备的相互访问,从而节省了公共资源。
与本申请数据传输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数据传输设备、装置及***的实施例。
本申请数据传输装置的实施例可以应用在设备上。装置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以软件实现为例,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其所在设备的处理器将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读取到内存中运行形成的。从硬件层面而言,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数据传输装置701所在设备700的一种硬件结构图,设备700包括处理器702、内存703、网络接口704、非易失性存储器705以及内部总线706,其中,处理器702、内存703、网络接口704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705相互之间可以通过内部总线706进行通信。除了图7所示的处理器702、内存703、网络接口704、非易失性存储器705以及内部总线706之外,实施例中装置所在的设备700通常根据该设备的实际功能,还可以包括其他硬件,图7中不再一一示出。
参见图8,为本申请网关设备的一个实施例框图。
该网关设备包括:接收器801、中央处理单元802、处理单元803、数据解析单元804和发送器805;
其中,由接收器801接收数据信息,中央处理单元802响应于接收器801接收到数据信息,判断该数据信息所源自的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还是用户设备,处理单元803基于中央处理单元802判断的结果,对数据信息进行对应的处理,以获取处理后的数据,数据解析单元804确定数据信息指示的目标设备,由发送器805基于处理后的数据向目标设备传输数据。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803配置用于:在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时,根据数据传输通道匹配的隧道协议信息,将该数据信息封装成隧道协议数据包。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数据解析单元804配置用于:从数据信息中解析出数据信息传输的目标用户设备,作为第一目标设备。
发送器805配置用于:通过数据传输通道向第一目标设备发送隧道协议数据包,以供第一目标设备将隧道协议数据包解封装后,获取数据信息。或者通过数据传输通道向第一目标设备对应的网关发送隧道协议数据包,以供上述网关将隧道协议数据包解封装后,将该数据信息发送给第一目标设备。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803配置用于:在来源设备是用户设备,并且该数据信息未包括ARP请求时,根据传输该所述数据信息的数据传输通道匹配的隧道协议信息对该数据信息进行解封装,以获得原始数据信息。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数据解析单元804配置用于:从数据信息中解析出数据信息传输的目标云端设备,作为第二目标设备。
发送器805配置用于:向第二目标设备发送原始数据信息。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网关设备还包括物理地址查找单元(图8中未示出):
该物理地址查找单元在上述数据信息包括ARP请求时,查找出第三目标设备的物理地址,该第三目标设备为该ARP请求指示的目标云端设备。
发送器805还配置用于:向来源设备返回物理地址,以供来源设备基于该物理地址与第三目标设备进行通信。
参见图9,为本申请一种设备的一个实施例框图。
该设备包括:信息获取单元901、中央处理单元902、处理单元903、数据解析单元904和传输单元905。
其中,由信息获取单元901获取数据信息,中央处理单元902响应于信息获取单元901获取到数据信息,判断该数据信息所源自的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还是用户设备,若中央处理单元902判断的结果为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则处理单元903根据隧道协议信息对上述数据信息进行解封装,以获得原始数据信息,数据解析单元904确定数据信息指示的目标设备作为第一目标设备,由传输单元905向第一目标设备包括的预定单元传输上述原始数据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若中央处理单元902判断的结果为来源设备是用户设备,则处理单元903配置用于在上述数据信息未包括ARP请求时,根据数据传输通道匹配的隧道协议信息将该数据信息封装成隧道协议数据包,数据解析单元904确定该数据信息指示的目标设备作为第二目标设备,传输单元905通过数据传输通道向第二目标设备对应的网关发送该隧道协议数据包,以供该网关将该隧道协议数据包解封装后,将数据信息发送给第二目标设备。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数据解析单元904还配置用于在上述数据信息包括ARP请求时,确定第三目标设备对应的网关,第三目标设备为ARP请求指示的目标云端设备。传输单元905还配置用于向上述网关发送上述数据信息,以供该网关查找出第三目标设备的物理地址。信息获取单元901还配置用于接收该网关返回的第三目标设备的物理地址。
参见图10,为本申请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框图。
该装置包括:判断单元1001,处理单元1002,确定单元1003和传输单元1004。
其中,判断单元1001,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数据信息,判断该数据信息所源自的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还是用户设备。
处理单元1002,用于基于上述判断的结果,对该数据信息进行对应的处理,以获取处理后的数据。
确定单元1003,用于确定该数据信息指示的目标设备。
传输单元1004,用于基于处理后的数据向目标设备传输数据。
参见图11,为本申请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框图。
该装置包括:判断单元1101,获取单元1102,解封装单元1103,确定单元1104和传输单元1105。
其中,判断单元1101,用于响应于获取到数据信息,判断该数据信息所源自的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还是用户设备。
获取单元1102,用于在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时,获取传输上述数据信息的数据传输通道匹配的隧道协议信息。
解封装单元1103,用于根据该隧道协议信息对上述数据信息进行解封装,以获得原始数据信息。
确定单元1104,用于确定上述数据信息指示的目标设备作为第一目标设备。
传输单元1105,用于向第一目标设备包括的预定单元传输数据原始数据信息。
上述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9)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云计算平台的云端网关设备执行,所述云端网关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预先设置专用的数据传输通道;所述云计算平台中包括云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数据信息,判断所述数据信息所源自的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还是用户设备;
基于所述判断的结果,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对应的处理,以获取处理后的数据;
确定所述数据信息指示的目标设备;
基于所述处理后的数据向所述目标设备传输数据;
所述基于所述判断的结果,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对应的处理,包括:
若所述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获取数据传输通道匹配的隧道协议信息;所述隧道协议信息的VNI值与云端设备之间具有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隧道协议信息将所述数据信息封装成隧道协议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数据信息指示的目标设备,包括:
从所述数据信息中解析出所述数据信息传输的目标用户设备,作为第一目标设备;
所述基于所述处理后的数据向所述目标设备传输数据,包括:
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向所述第一目标设备发送所述隧道协议数据包,以供所述第一目标设备将所述隧道协议数据包解封装后,获取所述数据信息;或者
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向所述第一目标设备对应的网关发送所述隧道协议数据包,以供所述网关将所述隧道协议数据包解封装后,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判断的结果,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对应的处理,包括:
若所述来源设备是用户设备,则确定所述数据信息是否包括地址解析协议ARP请求;
若所述数据信息未包括ARP请求,获取传输所述数据信息的数据传输通道匹配的隧道协议信息;
根据所述隧道协议信息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解封装,以获得原始数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数据信息指示的目标设备,包括:
从所述数据信息中解析出所述数据信息传输的目标云端设备,作为第二目标设备;
所述基于所述处理后的数据向所述目标设备传输数据,包括:
向所述第二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原始数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数据信息包括ARP请求,则查找出第三目标设备的物理地址,所述第三目标设备为所述ARP请求指示的目标云端设备;
向所述来源设备返回所述物理地址,以供所述来源设备基于所述物理地址与所述第三目标设备进行通信。
6.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获取到数据信息,判断所述数据信息所源自的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还是用户设备;
若所述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获取传输所述数据信息的数据传输通道匹配的隧道协议信息;所述隧道协议信息的VNI值与云端设备之间具有映射关系;所述数据传输通道是预先设置在云计算平台的云端网关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通道,且所述云计算平台包括云端设备;
根据所述隧道协议信息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解封装,以获得原始数据信息;
确定所述数据信息指示的目标设备作为第一目标设备;
向所述第一目标设备包括的预定单元传输所述原始数据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来源设备为用户设备,则确定所述数据信息是否包括地址解析协议ARP请求;
若所述数据信息未包括ARP请求,获取数据传输通道匹配的隧道协议信息;
根据所述隧道协议信息将所述数据信息封装成隧道协议数据包;
确定所述数据信息指示的目标设备作为第二目标设备;
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向所述第二目标设备对应的网关发送所述隧道协议数据包,以供所述网关将所述隧道协议数据包解封装后,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目标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数据信息包括ARP请求,则确定第三目标设备对应的网关,所述第三目标设备为所述ARP请求指示的目标云端设备;
向所述网关发送所述数据信息,以供所述网关查找出第三目标设备的物理地址;
接收所述网关返回的所述第三目标设备的物理地址。
9.一种网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设备包括:接收器、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单元、数据解析单元、发送器;所述网关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预先设置专用的数据传输通道;
其中,由所述接收器接收数据信息,中央处理单元响应于所述接收器接收到数据信息,判断所述数据信息所源自的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还是用户设备,所述处理单元基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判断的结果,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对应的处理,以获取处理后的数据,所述数据解析单元确定所述数据信息指示的目标设备,由所述发送器基于所述处理后的数据向所述目标设备传输数据;
所述处理单元配置用于:
在所述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时,根据数据传输通道匹配的隧道协议信息,将所述数据信息封装成隧道协议数据包;所述隧道协议信息的VNI值与云端设备之间具有映射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解析单元配置用于:
从所述数据信息中解析出所述数据信息传输的目标用户设备,作为第一目标设备;
所述发送器配置用于:
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向所述第一目标设备发送所述隧道协议数据包,以供所述第一目标设备将所述隧道协议数据包解封装后,获取所述数据信息;或者
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向所述第一目标设备对应的网关发送所述隧道协议数据包,以供所述网关将所述隧道协议数据包解封装后,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配置用于:
在所述来源设备是用户设备,并且所述数据信息未包括ARP请求时,根据传输所述数据信息的数据传输通道匹配的隧道协议信息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解封装,以获得原始数据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解析单元配置用于:
从所述数据信息中解析出所述数据信息传输的目标云端设备,作为第二目标设备;
所述发送器配置用于:
向所述第二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原始数据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设备还包括物理地址查找单元:
所述物理地址查找单元在所述数据信息包括ARP请求时,查找出第三目标设备的物理地址,所述第三目标设备为所述ARP请求指示的目标云端设备;
所述发送器还配置用于:
向所述来源设备返回所述物理地址,以供所述来源设备基于所述物理地址与所述第三目标设备进行通信。
14.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信息获取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单元、数据解析单元、传输单元;
其中,由所述信息获取单元获取数据信息,中央处理单元响应于所述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数据信息,判断所述数据信息所源自的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还是用户设备,若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判断的结果为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则所述处理单元根据隧道协议信息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解封装,以获得原始数据信息,所述数据解析单元确定所述数据信息指示的目标设备作为第一目标设备;由所述传输单元向所述第一目标设备包括的预定单元传输所述原始数据信息;
所述隧道协议信息的VNI值与云端设备之间具有映射关系;所述数据传输通道是预先设置在云计算平台的云端网关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通道,且所述云计算平台包括云端设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判断的结果为来源设备是用户设备,则所述处理单元配置用于在所述数据信息未包括ARP请求时,根据数据传输通道匹配的隧道协议信息将所述数据信息封装成隧道协议数据包,所述数据解析单元确定所述数据信息指示的目标设备作为第二目标设备,传输单元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向所述第二目标设备对应的网关发送所述隧道协议数据包,以供所述网关将所述隧道协议数据包解封装后,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目标设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数据解析单元还配置用于在所述数据信息包括ARP请求时,确定第三目标设备对应的网关,所述第三目标设备为所述ARP请求指示的目标云端设备;
传输单元还配置用于向所述网关发送所述数据信息,以供所述网关查找出第三目标设备的物理地址;
信息获取单元还配置用于接收所述网关返回的所述第三目标设备的物理地址。
17.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数据信息,判断所述数据信息所源自的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还是用户设备;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判断的结果,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对应的处理,以获取处理后的数据;所述基于所述判断的结果,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对应的处理,包括:若所述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获取数据传输通道匹配的隧道协议信息;所述隧道协议信息的VNI值与云端设备之间具有映射关系;根据所述隧道协议信息将所述数据信息封装成隧道协议数据包;所述数据传输通道是云端网关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预先设置的专用通道;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数据信息指示的目标设备;
传输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处理后的数据向所述目标设备传输数据。
18.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响应于获取到数据信息,判断所述数据信息所源自的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还是用户设备;
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来源设备是云端设备时,获取传输所述数据信息的数据传输通道匹配的隧道协议信息;所述隧道协议信息的VNI值与云端设备之间具有映射关系;所述数据传输通道是预先设置在云计算平台的云端网关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通道,且所述云计算平台包括云端设备;
解封装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隧道协议信息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解封装,以获得原始数据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数据信息指示的目标设备作为第一目标设备;
传输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目标设备包括的预定单元传输数据所述原始数据信息。
19.一种数据传输***,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多个云端设备,多个用户设备,至少一个网关设备;
其中,所述网关设备包括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网关设备,或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
所述用户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或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
CN201610942774.5A 2016-11-01 2016-11-01 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装置及*** Active CN1080118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42774.5A CN108011801B (zh) 2016-11-01 2016-11-01 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装置及***
TW106126942A TWI735633B (zh) 2016-11-01 2017-08-09 資料傳輸的方法、設備、裝置及系統
PCT/CN2017/106985 WO2018082452A1 (zh) 2016-11-01 2017-10-20 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装置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42774.5A CN108011801B (zh) 2016-11-01 2016-11-01 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装置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11801A CN108011801A (zh) 2018-05-08
CN108011801B true CN108011801B (zh) 2020-12-04

Family

ID=62047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42774.5A Active CN108011801B (zh) 2016-11-01 2016-11-01 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装置及***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11801B (zh)
TW (1) TWI735633B (zh)
WO (1) WO20180824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25403A (zh) * 2018-11-23 2020-06-02 广州慧睿思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通信终端ip地址的诱发方法和装置
CN110971482B (zh) * 2019-11-05 2021-07-23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ebpf的后端服务器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TWI744002B (zh) * 2020-09-22 2021-10-21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資料傳輸系統與資料傳輸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59571B1 (en) * 2010-03-26 2012-09-04 Zscaler, Inc. Handling overlapping IP addresses in multi-tenant architecture
CN102882758A (zh) * 2011-07-12 2013-0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私云接入网络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和数据中心设备
CN102891790A (zh) * 2012-09-21 2013-01-2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云计算分公司 一种访问虚拟私有云的vpn虚拟化方法和***
CN103200069A (zh) * 2013-03-29 2013-07-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CN104113879A (zh) * 2014-08-13 2014-10-22 成都西加云杉科技有限公司 部署有云AC的WiFi通信***和通信方法
CN104335532A (zh) * 2012-06-04 2015-02-0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使用单独管理将vlan标记的分组路由到虚拟转发实例的远端地址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93851B2 (en) * 2010-05-07 2013-07-23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ffloading tunnel packet processing in cloud computing
US8374183B2 (en) * 2010-06-22 2013-02-12 Microsoft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virtual network gateways
TW201526588A (zh) * 2013-12-17 2015-07-01 Edgewater Networks Inc 用於本地與遠端處理時之設備控制分隔的系統及其方法
KR20150113597A (ko) * 2014-03-31 2015-10-0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Arp 패킷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59571B1 (en) * 2010-03-26 2012-09-04 Zscaler, Inc. Handling overlapping IP addresses in multi-tenant architecture
CN102882758A (zh) * 2011-07-12 2013-0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私云接入网络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和数据中心设备
CN104335532A (zh) * 2012-06-04 2015-02-0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使用单独管理将vlan标记的分组路由到虚拟转发实例的远端地址
CN102891790A (zh) * 2012-09-21 2013-01-2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云计算分公司 一种访问虚拟私有云的vpn虚拟化方法和***
CN103200069A (zh) * 2013-03-29 2013-07-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CN104113879A (zh) * 2014-08-13 2014-10-22 成都西加云杉科技有限公司 部署有云AC的WiFi通信***和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8699A (zh) 2018-05-16
TWI735633B (zh) 2021-08-11
CN108011801A (zh) 2018-05-08
WO2018082452A1 (zh) 2018-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59441B2 (en) Load balance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US10187459B2 (en) Distributed load balancing system, health check method, and service node
US11233766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CN107426077B (zh) 用于实现物理网络和虚拟网络互通的方法和设备
CN110417840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131544B (zh) 一种实现nat穿越的方法
CN103141073B (zh) 名称数据库服务器、名称解析***、条目搜索方法以及条目搜索装置
CN108270882A (zh) 域名的解析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US8265084B2 (en) Local network connecting system local network connecting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2583618B (zh) 为业务提供网络服务的方法、装置和计算设备
CN111327668B (zh) 网络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965036B (zh) 配置跨公网设备互访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US1007541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ssigning internetwork addresses
CN110995656B (zh) 负载均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011801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装置及***
CN111917900A (zh) 一种域名代理的请求处理方法及装置
EP3016423A1 (en) Network safety monitor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09246016B (zh) 跨vxlan的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565237B (zh) 网络参数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EP2963880B1 (en) Data sending and processing method and router
CN105323128B (zh) 前端设备接入服务器的方法、装置及***
US20140136597A1 (en) Relay enabled dynamic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JP6605149B2 (ja) 共有端末の検出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08093091A (zh) 一种获取主机附加信息的方法和代理设备
CN110875884B (zh) 一种流量迁移***、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5517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