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8322B - 偏光板 - Google Patents

偏光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8322B
TWI718322B TW106124522A TW106124522A TWI718322B TW I718322 B TWI718322 B TW I718322B TW 106124522 A TW106124522 A TW 106124522A TW 106124522 A TW106124522 A TW 106124522A TW I718322 B TWI718322 B TW I71832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oplastic resin
resin film
film
adhesive layer
polariz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45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5560A (zh
Inventor
久米悦夫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55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55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83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8322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2Polarizing, birefringent, fil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36Hard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551/00Optical el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3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 C09J2301/31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parameters being the characterizing fea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為提供不易產生因熱衝擊所引發之偏光薄膜的龜裂(破裂)之偏光板。

該課題之解決手段為提供一種偏光板,其係依序包含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第1接著劑層、偏光薄膜、第2接著劑層及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其中,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的剛性R1t及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的剛性R2t為0.6MPa‧mm3以下,第1接著劑層及前述第2接著劑層於80℃之儲存彈性模數為400MPa以上。剛性R1t為(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於80℃之拉伸彈性模數[MPa])×(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的厚度[mm])3,剛性R2t為(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於80℃之拉伸彈性模數[MPa])×(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的厚度[mm])3

Description

偏光板
本發明係關於偏光板。
一般而言,偏光板係具有將由熱塑性樹脂所構成之保護薄膜藉由接著劑貼合於偏光薄膜的單面或兩面而得之構成。由於偏光薄膜通常為將由聚乙烯醇系樹脂等所構成之薄膜以高延伸倍率延伸而得之薄膜,因而對裂開或龜裂(破裂)之耐性比較低。藉由貼合保護薄膜,偏光薄膜的耐久性提升,但即便如此,偏光薄膜仍容易產生龜裂等。
關於偏光薄膜的龜裂,不僅會在將包含偏光薄膜之偏光板進行切斷加工時等對偏光薄膜施加機械衝撃時產生(專利文獻1),亦可能因偏光板使用中所暴露之周圍環境之急遽的溫度變化(熱衝擊)而產生(專利文獻2)。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4-02936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2-145645號公報
本發明之目的係在於提供不易產生因熱衝擊所引發之偏光薄膜的龜裂(破裂)之偏光板。
本發明係提供以下所示之偏光板。
[1]一種偏光板,其係依序包含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第1接著劑層、偏光薄膜、第2接著劑層及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其中,前述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的剛性R1t及前述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的剛性R2t為0.6MPa‧mm3以下,前述第1接著劑層及前述第2接著劑層於80℃之儲存彈性模數為400MPa以上,在此處,剛性R1t係由下述式(I)表示:剛性R1t=(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於80℃之拉伸彈性模數[MPa])×(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的厚度[mm])3 (I),剛性R2t係由下述式(II)表示:剛性R2t=(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於80℃之拉伸彈性模數[MPa])×(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的厚度[mm])3 (II)。
[2]如[1]所記載之偏光板,其中,前述第1接著劑層及前述第2接著劑層中之至少任一者為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之硬化物層。
[3]如[2]所記載之偏光板,其中,前述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包含陽離子硬化性成分(A)及陽離子聚合起始劑(B),前述陽離子硬化性成分(A)在將其整體量設為100重量%時,包含40至70重量%的環氧化合物(A1)及30至60重量%的氧雜環丁烷化合物(A2)。
[4]如[1]至[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偏光板,其中,前述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及前述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係由選自聚酯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聚烯烴系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及纖維素酯系樹脂所組成之群組之熱塑性樹脂所構成。
[5]如[4]所記載之偏光板,其中,前述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係由(甲基)丙烯酸系樹脂所構成,前述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係由聚烯烴系樹脂或纖維素酯系樹脂所構成。
[6]如[4]所記載之偏光板,其中,前述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及前述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兩者係由(甲基)丙烯酸系樹脂所構成。
[7]如[1]至[6]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偏光板,其中,前述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及前述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中之至少任一者為相位差薄膜。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不易產生因熱衝擊所引發之偏光薄膜的龜裂(破裂)之偏光板。
10‧‧‧偏光薄膜
15‧‧‧第1接著劑層
21‧‧‧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
22‧‧‧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
25‧‧‧第2接著劑層
第1圖係表示本發明所涉及之偏光板之一例之剖面示意圖。
以下,表示實施形態而詳細地說明本發明。
(1)偏光板的構成
第1圖為表示本發明所涉及之偏光板之一例之剖面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本發明所涉及之偏光板依序包含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21、第1接著劑層15、偏光薄膜10、第2接著劑層25及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2。偏光板可由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21、第1接著劑層15、偏光薄膜10、第2接著劑層25及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2所構成。
通常,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21係與第1接著劑層15的表面相接而積層,第1接著劑層15係與偏光薄膜10的表面相接而積層。此外,通常,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2係與第2接著劑層25的表面相接而積層,第2接著劑層25係與偏光薄膜10的表面相接而積層。
偏光板亦可進一步具備積層於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21或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2上之其他層。作為其他層者,可列舉例如相位差板、反射層、半穿透反射層、光擴散層、集光板、亮度提升薄膜、黏著劑(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層等。偏光板亦可具備2種以上其他層。其他層可使用接著劑或黏著劑而積層於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21或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2上。其他層亦可兼作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21或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2。
在構成黏著劑層之黏著劑中,可使用以(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聚矽氧系聚合物、聚酯、聚胺基甲酸酯、聚醚等作為基質聚合物者。該等之中,較佳係選擇並使用如(甲基)丙烯酸系黏著劑,光學透明性優異,保持適度的潤濕性或凝聚力,且與基材之接著性亦優異,再者,具有耐候性或耐熱性等,在加熱或加濕之條件下不會產生浮起或剝落等問題者。在(甲基)丙烯酸系黏著劑中,將具有甲基、乙基、丁基等碳數為20以下的烷基之(甲基)丙烯酸之烷酯與(甲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羥乙酯等含有官能基之(甲基)丙烯酸系單體以玻璃轉移溫度較佳成為25℃以下,更佳成為0℃以下之方式調配而得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萬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係有用於作為基質聚合物。在本說明書中,「(甲基)丙烯酸系」係意指選自丙烯酸系及甲基丙烯酸系之至少一者。針對「(甲基)丙烯酸酯」亦相同。
於偏光板等形成黏著劑層,可藉由例如使黏著劑組成物溶解或分散於甲苯或醋酸乙酯等有機溶媒中而調製塗覆液並將其直接塗覆於偏光板上之方式,或預先在剝離薄膜上形成黏著劑層並將其轉移附著至偏光板上之方式等而施行。黏著劑層的厚度係因應其接著力等而決 定,較適當為1至50μm左右之範圍。
在黏著劑層中亦可視需要而調配由玻璃纖維或玻璃珠粒、樹脂珠粒、金屬粉或其他無機粉末等所構成之填充劑、顏料或著色劑、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等。作為紫外線吸收劑者,可列舉水楊酸酯系化合物、二苯甲酮系化合物、苯并***系化合物、氰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鎳錯鹽系化合物等。
(2)熱塑性樹脂薄膜
將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21的剛性設為R1t[MPa‧mm3],並將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2的剛性設為R2t[MPa‧mm3]時,在本發明中,剛性R1t及剛性R2t皆為0.6MPa‧mm3以下。在剛性R1t及剛性R2t為0.6MPa‧mm3以下之情況下,滿足第1接著劑層15及第2接著劑層25於80℃之儲存彈性模數為400MPa以上時,可抑制因熱衝擊所引發之偏光薄膜10的龜裂(破裂)。由更有效地抑制龜裂之觀點而言,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21及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2的剛性R1t、R2t較佳為0.55MPa‧mm3以下。
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21及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2的剛性R1t、R2t通常為1×10-4MPa‧mm3以上,由偏光板的薄膜化及在偏光板製造時之薄膜運送之觀點而言,較佳為1×10-3MPa‧mm3以上。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21及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2的剛性R1t、R2t可彼此相同,亦可不同。
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21的剛性R1t係由下述式(I)表示:剛性R1t=(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21於80℃之拉伸彈性模數[MPa])×(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21的厚度[mm])3 (I)。
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2的剛性R2t係由下述式(II)表示:剛性R2t=(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2於80℃之拉伸彈性模數[MPa])×(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2的厚度[mm])3 (II)。
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21及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2的拉伸彈性模數及厚度之測定方法係如後述之實施例段落所記載。
另外,雖然可藉由使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21及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2的剛性R1t、R2t與0.6MPa‧mm3以下之範圍相比時為大來抑制在偏光薄膜產生龜裂,但如上述,本發明係關於包含具有0.6MPa‧mm3以下的剛性R1t、R2t之第1及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1、22之偏光板。
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21及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2於80℃之拉伸彈性模數,由使薄膜的剛性R1t、R2t小之觀點而言,較佳為3000MPa以下,更佳為2000MPa以下,再佳為1500MPa以下。該拉伸彈性模數通常為300MPa以上。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21及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2於80℃之拉伸彈性模數可彼此相同,亦可不同。
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21及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2的厚度係例如為1至200μm。由使此等熱塑性樹脂薄膜的剛性R1t、R2t小之觀點及偏光板的薄膜化等之觀點而言,此等熱塑性樹脂薄膜的厚度較佳為150μm以下,更佳為120μm以下,再佳為100μm以下。由偏光板的機械強度之觀點等而言,此等熱塑性樹脂薄膜的厚度較佳為10μm以上,更佳為20μm以上,再佳為40μm以上。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21的厚度與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2的厚度可相同,亦可不同。
構成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21及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2之熱塑性樹脂例如可為諸如鏈狀聚烯烴系樹脂(聚丙烯系樹脂等)、環狀聚烯烴系樹脂(降莰烯系樹脂等)等聚烯烴系樹脂;諸如三乙醯基纖維素、二乙醯基纖維素等纖維素酯系樹脂;諸如聚對酞酸乙二酯、聚對酞酸丁二酯等聚酯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諸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樹脂等(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聚苯乙烯系樹脂;聚氯乙烯系樹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系樹脂;丙烯腈/苯乙烯系樹脂;聚醋酸乙烯酯系樹脂;聚偏二氯乙烯系樹脂;聚醯胺系樹脂;聚縮醛系樹脂;改質聚苯醚系樹脂;聚碸系樹脂;聚醚碸系樹脂;聚芳酯系樹脂;聚醯胺醯亞胺系樹脂;聚醯亞胺系樹脂等。
構成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21及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2之熱塑性樹脂係各自較佳為選自聚酯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聚烯烴系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 脂及纖維素酯系樹脂所組成之群組之熱塑性樹脂。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21及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2可各自為包含選自上述群組之1種或2種以上熱塑性樹脂之單層結構的薄膜,亦可為由不同的熱塑性樹脂或相同的熱塑性樹脂所構成之2層以上所組成之多層結構的薄膜。
聚酯系樹脂為具有酯鍵之上述纖維素酯系樹脂以外之樹脂,一般為由多元羧酸或其衍生物與多元醇之聚縮合物所構成者。作為多元羧酸或其衍生物者,可使用二元之二羧酸或其衍生物,可列舉例如對酞酸、異酞酸、對酞酸二甲酯、萘二羧酸二甲酯等。作為多元醇者,可使用二元之二醇,可列舉例如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環己烷二甲醇等。適宜的聚酯系樹脂之例包含聚對酞酸乙二酯。
聚碳酸酯系樹脂為由單體單元經由碳酸酯基進行鍵結而得之聚合物所構成之工程塑膠,其係具有高耐衝撃性、耐熱性、阻燃性、透明性之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亦可為諸如對聚合物骨架進行修飾以便降低光彈性係數之被稱為改質聚碳酸酯之樹脂或經改良波長相依性之共聚合聚碳酸酯等。
作為鏈狀聚烯烴系樹脂者,可列舉諸如聚乙烯樹脂、聚丙烯樹脂等鏈狀烯烴之均聚物,除此以外,尚有由2種以上鏈狀烯烴所構成之共聚物。更具體之例包含聚丙烯系樹脂(屬於丙烯之均聚物之聚丙烯樹脂或以丙烯為主體之共聚物)、聚乙烯系樹脂(屬於乙烯之均聚物之 聚乙烯樹脂或以乙烯為主體之共聚物)。
環狀聚烯烴系樹脂為將環狀烯烴作為聚合單元進行聚合之樹脂的總稱。若列舉環狀聚烯烴系樹脂之具體例,則為環狀烯烴之開環(共)聚合物、環狀烯烴之加成聚合物、環狀烯烴與諸如乙烯、丙烯等鏈狀烯烴之共聚物(代表性而言,無規共聚物),及將此等以不飽和羧酸或其衍生物進行改質而得之接枝聚合物,以及該等之氫化物等。該等之中,較佳係使用利用降莰烯或多環降莰烯系單體等降莰烯系單體作為環狀烯烴之降莰烯系樹脂。
(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並無特別限定,一般而言為以甲基丙烯酸酯作為主要單體之聚合物,較佳為於其中共聚合少量的其他共聚單體成分之共聚物。此共聚物通常可將包含甲基丙烯酸甲酯及丙烯酸甲酯等(甲基)丙烯酸酯之單官能單體組成物在自由基聚合起始劑及鏈轉移劑之共存下進行聚合而獲得。此外,亦可使第三單官能單體共聚合至(甲基)丙烯酸系樹脂。
作為第三單官能單體者,可列舉例如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及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等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外之甲基丙烯酸酯類;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環己酯、丙烯酸苯酯、丙烯酸苄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及丙烯酸2-羥乙酯等丙烯酸酯類;2-(羥甲基)丙烯酸甲酯、2-(1-羥乙基)丙烯酸甲酯、2-(羥甲基)丙烯酸乙酯及2-(羥甲基)丙烯酸丁酯等 羥烷基丙烯酸酯類;甲基丙烯酸及丙烯酸等不飽和酸類;氯苯乙烯及溴苯乙烯等鹵化苯乙烯類;乙烯甲苯及α-甲基苯乙烯等經取代之苯乙烯類;丙烯腈及甲基丙烯腈等不飽和腈類;馬來酸酐及檸康酸酐等不飽和酸酐類;苯基馬來醯亞胺及環己基馬來醯亞胺等不飽和醯亞胺類。第三單官能單體可僅單獨使用1種,亦可併用不同的複數種。
亦可使多官能單體共聚合至(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作為多官能單體者,可列舉例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九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及十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將乙二醇或其寡聚物的兩末端羥基以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進行酯化而得之物;將丙二醇或其寡聚物的兩末端羥基以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進行酯化而得之物;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及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將二元醇的羥基以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進行酯化而得之物;將雙酚A、雙酚A之環氧烷加成物或此等之鹵素取代物的兩末端羥基以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進行酯化而得之物;將三羥甲基丙烷及新戊四醇等多元醇以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進行酯化而得之物以及使丙烯酸縮水甘油酯或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的環氧基開環加成至此等末端羥基而得之物;使丙烯酸縮水甘油酯或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的環氧基開環加成至琥珀酸、己二酸、對酞酸、酞酸、此等之鹵素取代物等二元酸及此等之環氧烷加成物等而得之物;(甲基) 丙烯酸芳酯;二乙烯基苯等芳香族二乙烯基化合物。該等之中,較佳係使用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及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亦可為經進一步施行共聚物所具有之官能基間之反應且改質者。作為該反應者,可列舉例如丙烯酸甲酯的甲酯基與2-(羥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羥基之高分子鏈內脫甲醇縮合反應、丙烯酸的羧基與2-(羥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羥基之高分子鏈內脫水縮合反應等。
(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玻璃轉移溫度Tg較佳為80至120℃之範圍。在欲將(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Tg調整成上述範圍時,通常係採用適宜地選擇甲基丙烯酸酯系單體與丙烯酸酯系單體之聚合比、各自的酯基的碳鏈長或其所具有之官能基的種類、或者多官能單體相對於單體整體之聚合比之方法等。
(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亦可視需要而含有公知的添加劑。作為公知的添加劑者,可列舉例如潤滑劑、抗結塊劑、熱安定劑、抗氧化劑、抗靜電劑、耐光劑、耐衝撃性改良劑、界面活性劑等。
由成為薄膜之製膜性或薄膜的耐衝撃性等之觀點而言,(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亦可含有屬於衝撃性改良劑之丙烯酸系橡膠粒子。在此處所謂的丙烯酸系橡膠粒子係指以將丙烯酸酯作為主體之彈性聚合物作為必需成分之粒子,可列舉實質上僅由此彈性聚合物所構成之單層結 構者、或以此彈性聚合物作為1個層之多層結構者。該種彈性聚合物之例,可列舉以丙烯酸烷酯作為主成分並使能夠與其共聚合之其他乙烯系單體及交聯性單體進行共聚合而得之交聯彈性共聚物。就成為彈性聚合物之主成分之丙烯酸烷酯而言,可列舉例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烷基的碳數為1至8左右者,特定而言,較佳係使用具有碳數4以上的烷基之丙烯酸酯。就能夠與此丙烯酸烷酯共聚合之其他乙烯系單體而言,可列舉在分子內具有1個聚合性碳-碳雙鍵之化合物,更具體而言,可列舉諸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甲基丙烯酸酯、諸如苯乙烯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諸如丙烯腈等乙烯基氰化合物等。此外,作為交聯性單體者,可列舉在分子內具有至少2個聚合性碳-碳雙鍵之交聯性化合物,更具體而言,可列舉諸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及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多元醇之(甲基)丙烯酸酯類、諸如(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等(甲基)丙烯酸之烯酯、二乙烯基苯等。
此外,亦可將由不含橡膠粒子之(甲基)丙烯酸系樹脂所構成之薄膜及由包含橡膠粒子之(甲基)丙烯酸系樹脂所構成之薄膜之積層物作為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21及/或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2。
纖維素酯系樹脂為纖維素中之羥基的至少一部分經醋酸酯化之樹脂,亦可為一部分經醋酸酯化且一部分經其他酸酯化之混合酯。纖維素酯系樹脂較佳為乙醯基纖維素系樹脂。乙醯基纖維素系樹脂之具體例,可列舉 三乙醯基纖維素、二乙醯基纖維素、纖維素醋酸酯丙酸酯、纖維素醋酸酯丁酸酯等。
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21及/或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2可為用於保護偏光薄膜10之保護薄膜,亦可為相位差薄膜等兼具光學機能之薄膜。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21及/或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2可為未延伸之薄膜,亦可為於單軸或雙軸等延伸之薄膜。舉例而言,藉由將由上述材料所構成之熱塑性樹脂薄膜進行延伸(單軸延伸或雙軸延伸等),或者在該薄膜上形成液晶層等,而可製成經賦予任意的相位差值之相位差薄膜。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21及/或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2亦可在與偏光薄膜10相反側之面具有表面處理層(塗層)。表面處理層之具體例包含防眩層、硬塗層、抗反射層、光擴散層、防污層、抗靜電層。
構成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21之熱塑性樹脂與構成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2之熱塑性樹脂可相同,亦可不同。就本發明所涉及之偏光板中之實施形態而言,可列舉:1)一種偏光板,其中,構成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21之熱塑性樹脂與構成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2之熱塑性樹脂相同,該熱塑性樹脂係選自聚酯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聚烯烴系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及纖維素酯系樹脂所組成之群組;2)一種偏光板,其中,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21係由(甲 基)丙烯酸系樹脂所構成,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2係由聚烯烴系樹脂或纖維素酯系樹脂所構成。
1)之實施形態之適宜的一例為一種偏光板,其中,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21及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2兩者係由(甲基)丙烯酸系樹脂所構成。
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21及/或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2亦可含有紫外線吸收劑。作為紫外線吸收劑者,可列舉水楊酸酯系化合物、二苯甲酮系化合物、苯并***系化合物、氰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鎳錯鹽系化合物等。
(3)接著劑層
第1接著劑層15及第2接著劑層25於80℃之儲存彈性模數為400MPa以上,較佳為500MPa以上,更佳為600MPa以上。藉由使此等接著劑層於80℃之儲存彈性模數為400MPa以上,在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21的剛性R1t及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2的剛性R2t為0.6MPa‧mm3以下時,可抑制因熱衝擊所引發之偏光薄膜10的龜裂(破裂)。該拉伸彈性模數通常為1500MPa以下。第1接著劑層15及第2接著劑層25於80℃之儲存彈性模數可彼此相同,亦可不同。第1接著劑層15及第2接著劑層25於80℃之儲存彈性模數之測定方法係如後述之實施例段落所記載。
第1接著劑層15及第2接著劑層25的硬 化後之厚度係例如為0.01至20μm。由偏光板的薄膜化及接著強度等之觀點而言,第1接著劑層15及第2接著劑層25的硬化後之厚度較佳為0.1μm以上,更佳為0.5μm以上,再佳為1μm以上,此外,較佳為10μm以下,更佳為5μm以下。第1接著劑層15的厚度與第2接著劑層25的厚度可相同,亦可不同。若使接著劑層的厚度過小,則變得容易發生氣泡混入至接著劑層或密著性及耐久性降低。
第1接著劑層15及第2接著劑層25可由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熱硬化性接著劑或水系接著劑所形成,由提高接著劑層於80℃之儲存彈性模數之觀點而言,較佳為至少任一者係由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所形成,更佳為兩者的接著劑層係由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所形成。在此情況,第1接著劑層15、第2接著劑層25為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之硬化物層。第1接著劑層15及第2接著劑層25可由同種的接著劑所形成,亦可由不同種的接著劑所形成。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為藉由諸如紫外線、可見光、電子射線、X射線等活性能量線的照射而硬化之接著劑。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較佳為紫外線硬化性接著劑。接著劑係負責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21與偏光薄膜10的接著、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2與偏光薄膜10的接著。
由提高接著劑層於80℃之儲存彈性模數之觀點而言,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較佳係包含1種或2種以上陽離子硬化性成分(A)。陽離子硬化性成分(A)為可 藉由活性能量線的照射引起陽離子聚合而硬化之成分。藉由陽離子硬化性成分(A)的聚合硬化而顯現出接著力。
(3-1)陽離子硬化性成分(A)
作為陽離子硬化性成分(A)者,可列舉環氧化合物(A1)。環氧化合物係意指在分子內具有1個或2個以上環氧基之化合物。陽離子硬化性成分(A)可包含1種或2種以上環氧化合物(A1)。
作為環氧化合物(A1)者,可列舉芳香族環氧化合物(A1-1)、脂肪族二縮水甘油基化合物(A1-2)、含有環氧基之聚合物(A1-3)、單官能脂肪族環氧化合物(A1-4)等。環氧化合物(A1)可包含選自芳香族環氧化合物(A1-1)、脂肪族二縮水甘油基化合物(A1-2)、含有環氧基之聚合物(A1-3)及單官能脂肪族環氧化合物(A1-4)所組成之群組之2種以上環氧化合物。
另外,後述之含有環氧基之聚合物(A1-3)之例中之X及/或Y具有「芳香環及環氧基」之化合物不被包含在此處之芳香族環氧化合物(A1-1)中。同樣地,後述之含有環氧基之聚合物(A1-3)中之X及/或Y具有「環氧基」之化合物不被包含在此處之單官能脂肪族環氧化合物(A1-4)中。
上述芳香族環氧化合物(A1-1)為具有芳香環之環氧化合物。環氧化合物(A1)可包含1種或2種以上芳香族環氧化合物(A1-1)。芳香族環氧化合物(A1-1)之具 體例可列舉:苯酚、甲酚、丁基苯酚等一元酚或雙酚A、雙酚F等雙酚衍生物,或者該等之環氧烷加成物之單或多縮水甘油醚化物;環氧酚醛清漆樹脂(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間苯二酚、氫醌、兒茶酚等具有2個以上酚性羥基之芳香族化合物之單或多縮水甘油醚化物;苯二甲醇、苯二乙醇、苯二丁醇等具有2個以上醇性羥基之芳香族化合物之縮水甘油醚化物;酞酸、對酞酸、偏苯三甲酸等具有2個以上羧基之多元酸芳香族化合物之縮水甘油酯;苯甲酸之縮水甘油酯,或甲基苯甲酸(toluic acid)、萘甲酸之縮水甘油酯等;苯乙烯氧化物、烷基化苯乙烯氧化物、乙烯基萘之環氧化物等苯乙烯氧化物類,或二乙烯基苯之二環氧化物等。
該等之中,由硬化性及接著性之觀點而言,芳香族環氧化合物(A1-1)較佳係包含多官能芳香族環氧化合物,更佳係包含3官能以上的芳香族環氧化合物。此外,由硬化性及接著性之觀點而言,芳香族環氧化合物(A1-1)較佳係環氧當量為80至500。
環氧化合物(A1)可包含1種或2種以上脂肪族二縮水甘油基化合物(A1-2)。包含脂肪族二縮水甘油基化合物(A1-2),就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的低黏度化之方面而言係屬有利。此外,包含脂肪族二縮水甘油基化合物(A1-2),由提高接著劑層於80℃之儲存彈性模數之觀點而言亦屬有利。作為脂肪族二縮水甘油基化合物(A1-2)者,更佳係包含下述式(III):
Figure 106124522-A0202-12-0019-2
所表示之化合物。在上述式(III)中,Z表示碳數1至9的直鏈或分枝伸烷基或者2價脂環式烴基,該伸烷基中之亞甲基可經選自氧原子、-CO-O-、-O-CO-、-SO2-、-SO-或-CO-之2價基取代。2價脂環式烴基之典型例,有伸環戊基、伸環己基。
在上述式(III)中,Z為伸烷基之化合物係烷二醇之二縮水甘油醚,其具體例包含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1,3-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1,4-丁二醇二縮水甘油醚、新戊二醇二縮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縮水甘油醚等。該等之中,由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的低黏度化之觀點及提高接著劑層於80℃之儲存彈性模數之觀點而言,在上述式(III)中,Z為伸烷基之化合物較佳為諸如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新戊二醇二縮水甘油醚等上述式(III)中之Z為碳數3至10的分枝伸烷基之化合物。
環氧化合物(A1)可包含1種或2種以上含有環氧基之聚合物(A1-3)。包含含有環氧基之聚合物(A1-3),就提高與基材之密著性而言係屬有利。含有環氧基之聚合物(A1-3)為由源自選自下述式(IV):
Figure 106124522-A0202-12-0020-3
所表示之單體(IV)及下述式(V):
Figure 106124522-A0202-12-0020-4
所表示之單體(V)所組成之群組之1種以上單體之構成單元所構成之具有X及/或Y中所含之環氧基之聚合物。具體而言,可列舉:1)將1種單體(IV)進行聚合而成之均聚物、2)將2種以上單體(IV)進行聚合而成之共聚物、3)將1種單體(V)進行聚合而成之均聚物、4)將2種以上單體(V)進行聚合而成之共聚物、5)將1種以上單體(IV)與1種以上單體(V)進行聚合而成之共聚物、6)2種以上此等聚合物之混合物。
在1)及2)之聚合物中,1種或2種以上單體(IV)之X包含環氧基。在3)及4)之聚合物中,1種或2種以上單體(V)之Y包含環氧基。在5)之聚合物中,單體(IV)之X及/或單體(V)之Y包含環氧基。
上述式(IV)中之X表示氫原子或可經選自環氧基、氧雜環丁基、羥基及羧基所組成之群組之1種以上官能基部分取代之碳數1至7的烷基、碳數1至7的烷 氧基、碳數6至12的芳基、碳數6至12的芳氧基或碳數6至10的脂環式烴基。
作為碳數1至7的烷基者,可列舉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異丁基、正戊基、異戊基、第三戊基、正己基、2-己基、3-己基、環己基、4-甲基環己基、正庚基、2-庚基、3-庚基、異庚基、第三庚基等。該等之中,由接著劑層於80℃之儲存彈性模數之觀點而言,在X為經環氧基取代之烷基或經氧雜環丁基取代之烷基之情況,此環氧基或氧雜環丁基與X所鍵結之碳原子(C)之間之距離變短,結果儲存彈性模數容易成為較高者,因而此烷基的碳數較佳為碳數1至4。
作為碳數1至7的烷氧基者,可列舉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異丙氧基、正丁氧基、第二丁氧基、第三丁氧基、異丁氧基、正戊氧基、異戊氧基、第三戊氧基、正己氧基、2-己氧基、3-己氧基、環己氧基、4-甲基環己氧基、正庚氧基、2-庚氧基、3-庚氧基、異庚氧基、第三庚氧基等。該等之中,由接著劑層於80℃之儲存彈性模數之觀點而言,在X為經環氧基取代之烷氧基或經氧雜環丁基取代之烷氧基之情況,此環氧基或氧雜環丁基與X所鍵結之碳原子(C)之間之距離變短,結果儲存彈性模數容易成為較高者,因而此烷氧基的碳數較佳為碳數1至4。
作為碳數6至12的芳基者,可列舉苯基、甲基苯基、萘基等。碳數較佳為6至10。
作為碳數6至12的芳氧基者,可列舉苯氧基、甲基苯氧基、萘氧基等。碳數較佳為6至10。
作為碳數6至10的脂環式烴基者,可列舉環己基、甲基環己基、降莰基、雙環戊基、雙環辛基、三甲基雙環庚基、三環辛基、三環癸基、螺辛基、螺雙環戊基、金剛烷基、異莰基等。
在上述式(IV)中,就X的一部分係經環氧基或氧雜環丁基取代之情況中之單體(IV)而言,可列舉例如下述式(IVa)、(IVb)及(IVc)所表示之單體。
Figure 106124522-A0202-12-0022-5
(式中,R4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6的烷基,m表示1至6的整數)
Figure 106124522-A0202-12-0022-6
(式中,R5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6的烷基,n表示1至6的整數)
Figure 106124522-A0202-12-0023-7
(式中,R6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6的烷基,s表示1至6的整數)。
上述式(V)中之R1表示氫原子、甲基或鹵素原子。Y表示可經選自環氧基、氧雜環丁基、羥基及羧基所組成之群組之1種以上官能基取代之碳數1至7的烷基、碳數6至12的芳基或碳數6至10的脂環式烴基。
作為上述鹵素原子者,可列舉氟、氯、溴、碘等。碳數1至7的烷基、碳數6至12的芳基及碳數6至10的脂環式烴基之具體例係與式(IV)中之X相同。
在上述式(V)中,就Y的一部分係經環氧基或氧雜環丁基取代之情況中之單體(V)而言,可列舉例如下述式(Va)、(Vb)及(Vc)所表示之單體。
Figure 106124522-A0202-12-0023-8
(式中,R1係與上述式(V)相同,R7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6的烷基,t表示1至6的整數)可列舉例如t=1、R7=H之化合物。
Figure 106124522-A0202-12-0024-9
(式中,R1係與上述式(V)相同,R8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6的烷基,p表示1至6的整數)
Figure 106124522-A0202-12-0024-10
(式中,R1係與上述式(V)相同,R9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至6的烷基,q表示1至6的整數)。
由兼顧偏光薄膜10與第1及/或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1、22之間之接著強度及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的低黏度化之觀點而言,含有環氧基之聚合物(A1-3)之利用凝膠滲透層析(GPC)之標準聚苯乙烯換算之重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5000至500000,更佳為6000至100000。
環氧化合物(A1)可包含1種或2種以上單官能脂肪族環氧化合物(A1-4)。作為單官能脂肪族環氧化合物(A1-4)者,可列舉脂肪族醇之縮水甘油醚化物、烷基羧酸之縮水甘油酯等,其具體例包含烯丙基縮水甘油醚、丁基縮水甘油醚、第二丁基苯基縮水甘油醚、2-乙基己基縮水甘油醚、碳數12及13混合烷基縮水甘油醚、醇之縮水甘油醚、脂肪族高級醇之單縮水甘油醚、高級脂肪酸之縮水甘油酯等。
環氧化合物(A1)亦可包含不屬於上述(A1-1)至(A1-4)中之任一者之陽離子硬化性環氧化合物。
該等之中,由提高接著劑層於80℃之儲存彈性模數之觀點而言,環氧化合物(A1)較佳係包含脂肪族二縮水甘油基化合物(A1-2),由提高與基材之密著性之觀點而言,較佳係包含含有環氧基之聚合物(A1-3),且較佳係包含脂肪族二縮水甘油基化合物(A1-2)及含有環氧基之聚合物(A1-3)。環氧化合物(A1)中之脂肪族二縮水甘油基化合物(A1-2)及含有環氧基之聚合物(A1-3)之合計含量,在環氧化合物(A1)100重量份中,較佳為40至100重量份,更佳為50至100重量份,再佳為60至100重量份。
陽離子硬化性成分(A)可包含1種或2種以上環氧化合物(A1)以外之其他陽離子硬化性成分。作為其他陽離子硬化性成分者,可列舉氧雜環丁烷化合物(A2)、乙烯基醚化合物(A3)、環狀內酯化合物(A4)、環狀縮醛化合物(A5)、環狀硫醚化合物(A6)、螺環原酸酯(spiro orthoester)化合物(A7)等。另外,上述含有環氧基之聚合物(A1-3)之例中之X及/或Y具有「氧雜環丁基」之化合物不被包含在此處之氧雜環丁烷化合物(A2)中。
陽離子硬化性成分(A)可包含1種或2種以上氧雜環丁烷化合物(A2)。氧雜環丁烷化合物(A2)為具有氧雜環丁基之化合物,其具體例包含3,7-雙(3-氧雜環丁基)-5-氧雜-壬烷、1,4-雙[(3-乙基-3-氧雜環丁基甲氧基)甲基〕苯、1,2-雙[(3-乙基-3-氧雜環丁基甲氧基)甲基〕乙烷、 1,3-雙[(3-乙基-3-氧雜環丁基甲氧基)甲基〕丙烷、乙二醇雙(3-乙基-3-氧雜環丁基甲基)醚、三乙二醇雙(3-乙基-3-氧雜環丁基甲基)醚、四乙二醇雙(3-乙基-3-氧雜環丁基甲基)醚、1,4-雙(3-乙基-3-氧雜環丁基甲氧基)丁烷、1,6-雙(3-乙基-3-氧雜環丁基甲氧基)己烷、3-乙基-3-[(苯氧基)甲基〕氧雜環丁烷、3-乙基-3-(己氧基甲基)氧雜環丁烷、3-乙基-3-(2-乙基己氧基甲基)氧雜環丁烷、3-乙基-3-(羥甲基)氧雜環丁烷、3-乙基-3-(氯甲基)氧雜環丁烷等。
作為乙烯基醚化合物(A3)者,可列舉脂肪族或脂環式乙烯基醚化合物,其具體例包含正戊基乙烯基醚、異戊基乙烯基醚、正己基乙烯基醚、正辛基乙烯基醚、2-乙基己基乙烯基醚、正十二基乙烯基醚、硬脂基乙烯基醚、油基乙烯基醚等碳數5至20的烷基或烯基醇之乙烯基醚類;2-羥乙基乙烯基醚、3-羥丙基乙烯基醚、4-羥丁基乙烯基醚等含有羥基之乙烯基醚類;環己基乙烯基醚、2-甲基環己基乙烯基醚、環己基甲基乙烯基醚、苄基乙烯基醚等具有脂肪族環或芳香族環之單醇之乙烯基醚類;甘油單乙烯基醚、1,4-丁二醇二乙烯基醚、1,6-己二醇二乙烯基醚、新戊二醇二乙烯基醚、新戊四醇二乙烯基醚、新戊四醇四乙烯基醚、三羥甲基丙烷二乙烯基醚、三羥甲基丙烷三乙烯基醚、1,4-二羥基環己烷單乙烯基醚、1,4-二羥基環己烷二乙烯基醚、1,4-二羥基甲基環己烷單乙烯基醚、1,4-二羥基甲基環己烷二乙烯基醚等多元醇之單或多乙烯基醚類;二乙二醇二乙烯基醚、三乙二醇二乙烯基醚、二乙二 醇單丁基單乙烯基醚等多烷二醇單或二乙烯基醚類;縮水甘油基乙烯基醚、乙二醇乙烯基醚甲基丙烯酸酯等其他乙烯基醚類。
陽離子硬化性成分(A)較佳係包含環氧化合物(A1)以外之其他陽離子硬化性成分,該等之中,由提高接著劑層於80℃之儲存彈性模數之觀點而言,更佳係包含環氧化合物(A1)及氧雜環丁烷化合物(A2)。陽離子硬化性成分(A)中之其他陽離子硬化性成分(較佳係包含氧雜環丁烷化合物(A2))的含量,在環氧化合物(A1)及其他陽離子硬化性成分之合計量100重量份中,即,在陽離子硬化性成分(A)100重量份中,較佳為5重量份以上,更佳為10重量份以上,再佳為20重量份以上,特佳為30重量份以上(例如40重量份以上)。其他陽離子硬化性成分的含量,在環氧化合物(A1)及其他陽離子硬化性成分之合計量100重量份中,即,在陽離子硬化性成分(A)100重量份中,通常為90重量份以下,由加速UV照射後立即之硬化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80重量份以下,更佳為70重量份以下,再佳為60重量份以下。在較佳實施形態中,陽離子硬化性成分(A)在將其整體量設為100重量%時,包含40至70重量%(較佳為45至65重量%)的環氧化合物(A1)及30至60重量%(較佳為35至55重量%)的氧雜環丁烷化合物(A2)。
相較於氧雜環丁烷化合物(A2)而言,環氧化合物(A1)有硬化的開始相對地快速的傾向,在另一方面,相較於環氧化合物(A1)而言,氧雜環丁烷化合物(A2)之硬 化開始以後之硬化的進行係相對地快速,因而就藉由快速地開始硬化並且隨後亦進行快速的硬化,結果可形成充分的儲存彈性模數之硬化物層而言,環氧化合物(A1)及氧雜環丁烷化合物(A2)的使用量較宜為上述範圍。
(3-2)陽離子聚合起始劑(B)
包含陽離子硬化性成分(A)之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通常含有陽離子聚合起始劑(B)。藉此,可使陽離子硬化性成分(A)藉由因活性能量線的照射所引發之陽離子聚合而硬化並形成接著劑層。陽離子聚合起始劑(B)為藉由諸如可見光線、紫外線、X射線、電子射線等活性能量線的照射而產生陽離子種或路易斯酸,使陽離子硬化性成分(A)之聚合反應開始進行之物質。由於陽離子聚合起始劑(B)係藉由光催化性地作用,故即便混合於陽離子硬化性成分(A)中,保存安定性或作業性亦優異。就可用作陽離子聚合起始劑(B)之藉由活性能量線的照射而產生陽離子種或路易斯酸之化合物而言,可列舉例如芳香族重氮鹽;諸如芳香族錪鹽或芳香族鋶鹽等鎓鹽;鐵-芳烴錯合物等。
作為芳香族重氮鹽者,可列舉例如:苯重氮 六氟銻酸鹽、苯重氮 六氟磷酸鹽、苯重氮 六氟硼酸鹽。
作為芳香族錪鹽者,可列舉例如:二苯基錪 肆(五氟苯基)硼酸鹽、 二苯基錪 六氟磷酸鹽、二苯基錪 六氟銻酸鹽、二(4-壬基苯基)錪 六氟磷酸鹽。
作為芳香族鋶鹽者,可列舉例如:三苯基鋶 六氟磷酸鹽、三苯基鋶 六氟銻酸鹽、三苯基鋶 肆(五氟苯基)硼酸鹽、4,4’-雙[二苯基鋶基]二苯基硫醚 雙六氟磷酸鹽、4,4’-雙[二(β-羥乙氧基)苯基鋶基]二苯基硫醚 雙六氟銻酸鹽、4,4’-雙[二(β-羥乙氧基)苯基鋶基]二苯基硫醚 雙六氟磷酸鹽、7-[二(對甲苯甲醯基)鋶基]-2-異丙基硫雜蒽酮 六氟銻酸鹽、7-[二(對甲苯甲醯基)鋶基]-2-異丙基硫雜蒽酮 肆(五氟苯基)硼酸鹽、4-苯基羰基-4’-二苯基鋶基-二苯基硫醚 六氟磷酸鹽、4-(對第三丁基苯基羰基)-4’-二苯基鋶基-二苯基硫醚 六氟銻酸鹽、4-(對第三丁基苯基羰基)-4’-二(對甲苯甲醯基)鋶基-二苯基硫醚 肆(五氟苯基)硼酸鹽。
作為鐵-芳烴錯合物者,可列舉例如:二甲苯-環戊二烯基鐵(II)六氟銻酸鹽、異丙苯-環戊二烯基鐵(II)六氟磷酸鹽、 二甲苯-環戊二烯基鐵(II)參(三氟甲基磺醯基)甲烷化物。
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可包含1種或2種以上陽離子聚合起始劑(B)。在上述之中,尤其芳香族鋶鹽係即便在300nm附近的波長區域亦具有紫外線吸收特性,因而硬化性優異,可提供具有高儲存彈性模數、良好的接著強度之接著劑層,故較佳。
相對於陽離子硬化性成分(A)100重量份而言,陽離子聚合起始劑(B)的含量通常為0.1至10重量份,較佳為0.5至8重量份,更佳為1至6重量份。藉由含有陽離子聚合起始劑(B)0.1重量份以上,可使陽離子硬化性成分(A)充分地硬化。藉此,可提高接著劑層的儲存彈性模數。另一方面,若其量過多,則因硬化物中之離子性物質增加,硬化物的吸濕性變高,會有使偏光板的耐久性能降低之可能性,故相對於陽離子硬化性成分(A)100重量份而言,陽離子聚合起始劑(B)的量通常設為10重量份以下。
(3-3)增感劑(C)
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亦可含有增感劑(C)。陽離子聚合起始劑(B)係在例如300nm附近或短於300nm的波長域顯示出極大吸收,感應到其附近波長的光而產生陽離子種或路易斯酸,使陽離子硬化性成分(A)的陽離子聚合開始進行,但為了亦感應到長於該等的波長的光,增感劑(C)較佳為在長於380nm的波長域顯示出極大吸收者。作為該 種光增感劑(C)者,較宜使用蒽系化合物。
蒽系化合物之具體例,可列舉例如:9,10-二甲氧基蒽、9,10-二乙氧基蒽、9,10-二丙氧基蒽、9,10-二異丙氧基蒽、9,10-二丁氧基蒽、9,10-二戊氧基蒽、9,10-二己氧基蒽、9,10-雙(2-甲氧基乙氧基)蒽、9,10-雙(2-乙氧基乙氧基)蒽、9,10-雙(2-丁氧基乙氧基)蒽、9,10-雙(3-丁氧基丙氧基)蒽、2-甲基或2-乙基-9,10-二甲氧基蒽、2-甲基或2-乙基-9,10-二乙氧基蒽、2-甲基或2-乙基-9,10-二丙氧基蒽、2-甲基或2-乙基-9,10-二異丙氧基蒽、2-甲基或2-乙基-9,10-二丁氧基蒽、2-甲基或2-乙基-9,10-二戊氧基蒽、2-甲基或2-乙基-9,10-二己氧基蒽。
藉由在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中含有增感劑(C),相較於不含其之情況而言,可使接著劑的硬化性提升。藉由將增感劑(C)相對於陽離子硬化性成分(A)100重量份而言之含量設為0.1重量份以上,可顯現出此種效 果。另一方面,若增感劑(C)的含量過多,則在低溫保管時可能發生析出等之問題,因而其量較佳係相對於陽離子硬化性成分(A)100重量份而言設為2重量份以下。此外,由維持偏光板的中性灰度之觀點而言,越減少光增感劑的含量越有利,例如相對於陽離子硬化性成分(A)100重量份而言,較佳係將增感劑(C)的量設為0.1至0.5重量份,更佳為0.1至0.3重量份之範圍。
依所使用之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的構成,有時不含增感劑(C)係屬有利。舉例而言,在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包含陽離子硬化性成分(A),且陽離子硬化性成分(A)在將其整體量設為100重量%時,包含40至70重量%(較佳為45至65重量%)的環氧化合物(A1)及30至60重量%(較佳為35至55重量%)的氧雜環丁烷化合物(A2)之情況下,即便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實質上不含增感劑(C),亦可顯示出良好的硬化性。實質上不含係指相對於陽離子硬化性成分(A)100重量份而言增感劑(C)的含量為0至0.01重量份。藉由實質上不含增感劑(C),可抑制偏光板的著色,藉此可良好地維持偏光板的中性灰度。
(3-4)增感助劑(D)
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亦可含有增感助劑(D)。增感助劑(D)較佳為萘系光增感助劑。
萘系光增感助劑之具體例,可列舉例如:4-甲氧基-1-萘酚、 4-乙氧基-1-萘酚、4-丙氧基-1-萘酚、4-丁氧基-1-萘酚、4-己氧基-1-萘酚、1,4-二甲氧基萘、1-乙氧基-4-甲氧基萘、1,4-二乙氧基萘、1,4-二丙氧基萘、1,4-二丁氧基萘。
藉由在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中含有萘系光增感助劑等增感助劑(D),相較於不含其之情況而言,可使接著劑的硬化性提升。藉由將增感助劑(D)相對於陽離子硬化性成分(A)100重量份而言之含量設為0.1重量份以上,可顯現出此種效果。另一方面,若增感助劑(D)的含量過多,則在低溫保管時可能發生析出等之問題,因而其量較佳係相對於陽離子硬化性成分(A)100重量份而言設為5重量份以下,更佳係設為3重量份以下。
(3-5)其他成分
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可包含上述以外之其他成分。作為其他成分者,可列舉熱陽離子聚合起始劑、多元醇類、離子捕集劑、抗氧化劑、光安定劑、鏈轉移劑、黏著賦予劑、熱塑性樹脂、填充劑、流動調整劑、塑化劑、消泡劑、調平劑、色素、有機溶劑等。
(4)偏光薄膜
偏光薄膜10可為使二色性色素吸附配向於經單軸延伸之聚乙烯醇系樹脂薄膜而得者。作為構成聚乙烯醇系樹脂薄膜之聚乙烯醇系樹脂者,可使用將聚醋酸乙烯酯系樹脂予以皂化而得者。作為聚醋酸乙烯酯系樹脂者,可例示屬於醋酸乙烯酯之均聚物之聚醋酸乙烯酯,除此以外,尚有醋酸乙烯酯和能夠與其共聚合之其他單體之共聚物。能夠與醋酸乙烯酯共聚合之其他單體,可列舉例如不飽和羧酸類、烯烴類、乙烯基醚類、不飽和磺酸類、具有銨基之(甲基)丙烯醯胺類等。
聚乙烯醇系樹脂的皂化度可為80.0至100.0莫耳%之範圍,較佳為90.0至100.0莫耳%之範圍,更佳為98.0至100.0莫耳%之範圍。若皂化度未達80.0莫耳%,則偏光板的耐水性及/或耐濕熱性可能降低。
皂化度係指將屬於聚乙烯醇系樹脂的原料之聚醋酸乙烯酯系樹脂中所包含之醋酸基(乙醯氧基:-OCOCH3)藉由皂化步驟而轉變成羥基之比例以單元比(莫耳%)表示,其係由下述式所定義:皂化度(莫耳%)=100×(羥基數)/(羥基數+醋酸基數)。
皂化度可按照JIS K 6726(1994)予以求出。
聚乙烯醇系樹脂的平均聚合度較佳為100至10000,更佳為1500至8000,再佳為2000至5000。聚乙烯醇系樹脂的平均聚合度亦可按照JIS K 6726(1994)予 以求出。在平均聚合度未達100時,難以獲得較佳的偏光性能,在超過10000時,對溶媒之溶解性惡化,可能變得難以形成聚乙烯醇系樹脂薄膜。
偏光薄膜10所含有(吸附配向)之二色性色素可為碘或二色性有機染料。二色性有機染料之具體例包含紅BR、紅LR、紅R、粉紅LB、品紅BL、棗紅GS、天藍LG、檸檬黃、藍BR、藍2R、海軍藍RY、綠LG、紫LB、紫B、黑H、黑B、黑GSP、黃3G、黃R、橙LR、橙3R、猩紅GL、猩紅KGL、剛果紅、亮紫BK、Supra藍G、Supra藍GL、Supra橙GL、直接天藍、直接牢橙(Direct Fast Orange)S、牢黑。二色性色素可僅單獨使用1種,亦可併用2種以上。二色性色素較佳為碘。
偏光薄膜10可歷經下列步驟而予以製造:將聚乙烯醇系樹脂薄膜進行單軸延伸之步驟;藉由將聚乙烯醇系樹脂薄膜以二色性色素進行染色而使二色性色素吸附之步驟;將吸附有二色性色素之聚乙烯醇系樹脂薄膜進行交聯處理之步驟;以及在交聯處理後進行水洗之步驟。
聚乙烯醇系樹脂薄膜為將上述之聚乙烯醇系樹脂進行製膜而得者。製膜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可採用諸如熔融擠出法、溶劑澆鑄法等公知的方法。
聚乙烯醇系樹脂薄膜的單軸延伸可於二色性色素的染色前、與染色同時或染色後施行。在於染色後施行單軸延伸之情況,此單軸延伸亦可於交聯處理前或交聯處理中施行。此外,亦可在此等複數個階段施行單軸延 伸。
在單軸延伸時,可在周速不同的輥間於單軸進行延伸,亦可使用熱輥於單軸進行延伸。此外,單軸延伸可為在大氣中施行延伸之乾式延伸,亦可為在溶液中施行聚乙烯醇系樹脂薄膜的延伸之濕式延伸。延伸倍率通常為3至8倍左右。
就將聚乙烯醇系樹脂薄膜以二色性色素進行染色之方法而言,係採用例如將聚乙烯醇系樹脂薄膜浸漬於含有二色性色素之水溶液(染色溶液)中之方法。聚乙烯醇系樹脂薄膜較佳係於染色處理前預先施以浸漬於水之處理(膨潤處理)。
在使用碘作為二色性色素之情況,通常係採用將聚乙烯醇系樹脂薄膜浸漬於含有碘及碘化鉀之水溶液中而進行染色之方法。此染色水溶液中之碘的含量,相對於水每100重量份,通常為0.01至1重量份。此外,碘化鉀的含量,相對於水每100重量份,通常為0.5至20重量份。染色水溶液的溫度通常為20至40℃左右。
另一方面,在使用二色性有機染料作為二色性色素之情況,通常係採用將聚乙烯醇系樹脂薄膜浸漬於包含水溶性二色性有機染料之染色水溶液中而進行染色之方法。染色水溶液中之二色性有機染料的含量,相對於水每100重量份,通常為1×10-4至10重量份,較佳為1×10-3至1重量份。此染色水溶液亦可含有硫酸鈉等無機鹽作為染色助劑。染色水溶液的溫度通常為20至80℃左右。
利用二色性色素之染色後之交聯處理可藉由將經染色之聚乙烯醇系樹脂薄膜浸漬於含有交聯劑之水溶液中而施行。交聯劑之適宜例為硼酸,亦可使用諸如硼砂等硼化合物、乙二醛、戊二醛等其他交聯劑。交聯劑可僅使用1種,亦可併用2種以上。
含有交聯劑之水溶液中之交聯劑的量,相對於水每100重量份,通常為2至15重量份,較佳為5至12重量份。在使用碘作為二色性色素之情況,此含有交聯劑之水溶液較佳係含有碘化鉀。含有交聯劑之水溶液中之碘化鉀的量,相對於水每100重量份,通常為0.1至15重量份,較佳為5至12重量份。含有交聯劑之水溶液的溫度通常為50℃以上,較佳為50至85℃。
交聯處理後之聚乙烯醇系樹脂薄膜通常係經水洗處理。水洗處理可藉由例如將經交聯處理之聚乙烯醇系樹脂薄膜浸漬於水中而施行。水洗處理中之水的溫度通常為1至40℃左右。
在水洗後施以乾燥處理,而獲得偏光薄膜10。乾燥處理可為利用熱風乾燥機之乾燥、利用與熱輥接觸之乾燥、利用遠紅外線加熱器之乾燥等。乾燥處理的溫度通常為30至100℃左右,較佳為50至90℃。
偏光薄膜10的厚度係例如為2至50μm。由抑制偏光薄膜10的龜裂之觀點而言,其厚度較佳為5μm以上,更佳為10μm以上,再佳為15μm以上。由偏光板的薄膜化等之觀點而言,偏光薄膜10的厚度較佳為40μm以 下,更佳為30μm以下。
(5)偏光板的製造
藉由使用上述接著劑(較佳為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將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21接著於偏光薄膜10的其中一面,並將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2接著於另一面,可獲得第1圖所示之偏光板。
舉例而言,第1圖所示之偏光板可藉由下列步驟予以製造:在偏光薄膜10及/或第1、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1、22的接著面形成接著劑之塗佈層,經由該塗佈層將偏光薄膜10與第1、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1、22進行貼合後,若接著劑為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則藉由活性能量線的照射使未硬化之接著劑之塗佈層硬化。在形成接著劑之塗佈層時,可利用例如刮刀、線棒、模具塗佈機、缺角輪塗佈機、凹版塗佈機等各種塗覆方式。此外,亦可採用在將偏光薄膜10及第1、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1、22以使兩者的接著面成為內側之方式連續地供給的同時使接著劑流延於其間之方式。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21及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2對偏光薄膜10之貼合可同時進行,亦可逐次進行。
亦可在將偏光薄膜10與第1及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1、22進行接著之前,先對熱塑性樹脂薄膜的接著面及/或偏光薄膜10的接著面施以皂化處理、電暈處理、電漿處理、底塗處理、錨塗處理、火焰處理等易接著 處理。
用於照射活性能量線之光源只要是可產生紫外線、電子射線、X射線等者即可。特定而言,較適宜使用在波長400nm以下具有發光分佈之例如低壓水銀燈、中壓水銀燈、高壓水銀燈、超高壓水銀燈、捕蟲器用螢光燈、黑光燈、微波激發水銀燈、金屬鹵化物燈等。
活性能量線照射強度並無特別限制,對陽離子聚合起始劑(B)的活化有效的波長區域的照射強度較佳為0.1至3000mW/cm2。若未達0.1mW/cm2,則反應時間過長,若超過3000mW/cm2,則會有因由燈所輻射出之熱及接著劑聚合時之放熱而發生接著劑的黃變或偏光薄膜10的劣化之可能性。
活性能量線的照射時間亦無特別限制,較佳係設定成使以照射強度與照射時間之積之形式表示之累積光量成為10至5000mJ/cm2。若未達10mJ/cm2,則源自陽離子聚合起始劑(B)之活性種的產生不充分,會有所獲得之接著劑層的硬化變得不充分之可能性,在另一方面,若上述累積光量超過5000mJ/cm2,則照射時間變得非常長,變得不利於提升生產性。
依以上之方式所獲得之偏光板,由抑制偏光薄膜10的龜裂之觀點及符合偏光板的薄膜化之要求之觀點而言,較佳係具有15至400μm的厚度,更佳係具有40至200μm的厚度。無論偏光板是否具備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21、第1接著劑層15、偏光薄膜10、第2接著劑層 25及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2以外之其他層,在此處所謂的厚度係指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21、第1接著劑層15、偏光薄膜10、第2接著劑層25及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22之合計厚度。
[實施例]
以下,表示實施例及比較例而進一步具體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受此等例所限定。以下,表示使用量或含量之份及%,在沒有特別斷定之前提下為重量基準。
熱塑性樹脂薄膜、偏光薄膜及接著劑層的厚度、熱塑性樹脂薄膜的拉伸彈性模數以及接著劑層的儲存彈性模數係依照下述方法予以測定。
(1)熱塑性樹脂薄膜及偏光薄膜的厚度
由薄膜切出MD長度為50mm×TD長度為全寬的帶狀試驗片。繼而,使用Nikon(股)製之數位式微測計「MH-15M」於薄膜寬度方向以100mm間隔測定薄膜的厚度。將所獲得之測定值之平均值設為厚度[mm]。
(2)熱塑性樹脂薄膜於80℃之拉伸彈性模數
由熱塑性樹脂薄膜切出MD長度為100mm、TD長度為20mm的長方形試驗片。繼而,藉由拉伸試驗機[島津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之「Autograph AG-1S試驗機」]之上下夾具,以夾具之間隔成為5cm之方式夾住上述試驗片的 MD長度方向兩端部,於80℃的環境下,以拉伸速度5mm/分鐘將試驗片於MD長度方向進行拉伸,由所獲得之應力-應變曲線中之初期的直線的斜率,算出於80℃之拉伸彈性模數[MPa]。
(3)接著劑層於80℃之儲存彈性模數
在厚度50μm的環狀聚烯烴系樹脂薄膜的單面,使用塗覆機[第一理化(股)製之棒式塗佈機],藉由棒式塗佈機# 18,以乾燥後厚度成為25μm之方式塗覆接著劑組成物。然後,藉由Fusion UV Systems公司製之「D Bulb」,以UV波長區域UVA的累積光量成為3000mJ/cm2(利用測定器:Fusion UV公司製UV Power Puck II而得之測定值)之方式於溫度25℃相對濕度60% RH的大氣中照射紫外線,並於溫度25℃相對濕度60% RH的大氣中黑暗靜置25小時,而使接著劑硬化。將其裁切成5mm×30mm的大小,剝除環狀聚烯烴系樹脂薄膜而獲得接著劑之硬化薄膜。將此硬化薄膜以使其長邊成為拉伸方向之方式,使用IT計測制御(股)製之動態黏彈性測定裝置「DVA-220」以夾具之間隔2cm把持,將拉伸與收縮之頻率設定成1Hz,並將升溫速度設定成3℃/分鐘,而求出於80℃之儲存彈性模數。
(製造例1: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的調製)
將表1所示之陽離子硬化性成分(A)及陽離子聚合起始劑(B)進行混合後,進行脫泡,而調製屬於活性能量線硬 化性接著劑(紫外線硬化性接著劑)之接著劑1及2。表1中之各成分的調配量之單位為「份」。
表1所示之各成分的詳情係如下。
[1]環氧化合物A1-1:三菱化學(股)製之特殊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157S20」、[2]環氧化合物A1-2:新戊二醇二縮水甘油醚[在上述式(III)中,Z=-CH2C(CH3)2CH2-之化合物]、[3]環氧化合物A1-3:使由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GMA)25份及甲基丙烯酸甲酯(MMA)75份所構成之單體組成物進行自由基聚合而獲得之重量平均分子量15000的含有環氧基之聚合物(GMA-MMA共聚物)、[4]氧雜環丁烷化合物A2-1:東亞合成(股)製之氧雜環丁烷化合物「OXT-221」(化學名:3-乙基-3-[(3-乙基氧雜環丁烷-3-基)甲氧基甲基]氧雜環丁烷)、[5]陽離子聚合起始劑(B):San Apro(股)製之「CPI-110P」 (化學名:三芳基鋶六氟磷酸鹽,有效成分:100%)。
(製造例2:偏光薄膜的製作)
連續地運送Kuraray製之聚乙烯醇薄膜(Kuraray股份有限公司製之「PE6000」),使其以滯留時間31秒浸漬於由20℃的純水所構成之膨潤浴中(膨潤步驟)。隨後,使自膨潤浴中拉出之薄膜以滯留時間122秒浸漬於碘化鉀/水為2/100(重量比)之包含碘之30℃的染色浴中(染色步驟)。
然後,使自染色浴中拉出之薄膜以滯留時間70秒浸漬於碘化鉀/硼酸/水為12/4.1/100(重量比)之56℃的交聯浴中,繼而,以滯留時間13秒浸漬於碘化鉀/硼酸/水為9/2.9/100(重量比)之40℃的交聯浴中(交聯步驟)。在染色步驟及交聯步驟中,藉由在浴中之輥間延伸施行縱向單軸延伸。以原材薄膜為基準之總延伸倍率係設為5.5倍。
然後,使自交聯浴中拉出之薄膜以滯留時間3秒浸漬於由5℃的純水所構成之洗淨浴中後(洗淨步驟),以滯留時間190秒導入80℃的乾燥爐中施行乾燥(乾燥步驟),而獲得偏光薄膜。偏光薄膜的厚度為25μm。
<實施例1:偏光板1的製作>
準備第1(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薄膜(住友化學(股)製之「Technolloy S001」,含有紫外線吸收劑)及第2(甲基)丙烯 酸系樹脂薄膜(不含紫外線吸收劑)。在此等各薄膜的單面,使用接著劑塗覆裝置塗覆接著劑1而形成接著劑層,經由此接著劑層,將第1(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薄膜貼合於製造例2所獲得之偏光薄膜的其中一面,並將第2(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薄膜貼合於另一面。繼而,從第2(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薄膜側以UV波長區域UVA的累積光量成為約350mJ/cm2(利用測定器:Fusion UV公司製UV Power Puck II而得之測定值)之方式照射紫外線,而使接著劑層硬化,獲得偏光板1。偏光板1的層構成為第1(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薄膜(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由接著劑1所構成之第1接著劑層/偏光薄膜/由接著劑1所構成之第2接著劑層/第2(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薄膜(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此偏光板1之第1接著劑層及第2接著劑層係經充分地硬化。
<比較例1:偏光板2的製作>
除了使用接著劑2作為形成第1接著劑層及第2接著劑層之接著劑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製作偏光板2。紫外線係從第2(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薄膜側進行照射。偏光板2的層構成為第1(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薄膜(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由接著劑2所構成之第1接著劑層/偏光薄膜/由接著劑2所構成之第2接著劑層/第2(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薄膜(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
<參考例1:偏光板3的製作>
除了使用第3(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薄膜(住友化學(股)製之「Technolloy S001」,含有紫外線吸收劑)代替第1(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薄膜作為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以及使用第4(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薄膜(不含紫外線吸收劑)代替第2(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薄膜作為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製作偏光板3。紫外線係從第4(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薄膜側進行照射。偏光板3的層構成為第3(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薄膜(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由接著劑1所構成之第1接著劑層/偏光薄膜/由接著劑1所構成之第2接著劑層/第4(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薄膜(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
<參考例2:偏光板4的製作>
除了使用第3(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薄膜(住友化學(股)製之「Technolloy S001」,含有紫外線吸收劑)代替第1(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薄膜作為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以及使用第4(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薄膜(不含紫外線吸收劑)代替第2(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薄膜作為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以外,與比較例1同樣地進行而製作偏光板4。紫外線係從第4(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薄膜側進行照射。偏光板4的層構成為第3(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薄膜(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由接著劑2所構成之第1接著劑層/偏光薄膜/由接著劑2所構成之第2接著劑層/第4(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薄膜(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
(4)接著劑層(硬化後)的厚度
將所製作之偏光板使用切片機[日立High Technologies(股)製之「超薄切片機EM UC6rt」]製作剖面觀察用樣品。以掃描電子顯微鏡[日本電子Datum(股)製之JSM-5510型]觀察所獲得之剖面觀察用樣品,求出接著劑層的厚度。
將構成偏光板之熱塑性樹脂薄膜及接著劑層的厚度、熱塑性樹脂薄膜於80℃之拉伸彈性模數以及接著劑層於80℃之儲存彈性模數彙整於表2。
(耐熱衝擊性的評估)
將上述所製作之偏光板裁切成170mm(偏光薄膜的穿透軸方向)×110mm(偏光薄膜的吸收軸方向)的大小。將黏 著劑層積層於所獲得之偏光板樣品,經由此黏著劑層將偏光板樣品貼合於玻璃板。針對貼合於玻璃板之偏光板樣品施行冷熱衝擊試驗(熱震試驗)。冷熱衝擊試驗係藉由以將貼合於玻璃板之偏光板樣品於-30℃保持1小時,然後升溫至70℃並保持1小時之操作作為1個循環,將此重複進行合計100個循環而施行。針對各實施例/比較例/參考例準備5個偏光板樣品,使用此等偏光板樣品施行5次冷熱衝擊試驗。耐熱衝擊性的評估係藉由計算在試驗後之偏光薄膜觀察到龜裂(破裂)之樣品數相對於所有樣品數(5)之比例而施行。將評估結果示於表3。在表3中,一併表示熱塑性樹脂薄膜的剛性及接著劑層於80℃之儲存彈性模數。
10‧‧‧偏光薄膜
15‧‧‧第1接著劑層
21‧‧‧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
22‧‧‧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
25‧‧‧第2接著劑層

Claims (7)

  1. 一種偏光板,其係依序包含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第1接著劑層、偏光薄膜、第2接著劑層及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其中,前述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的剛性R1t及前述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的剛性R2t為0.6MPa‧mm3以下,前述第1接著劑層及前述第2接著劑層於80℃之儲存彈性模數為400MPa以上,在此處,剛性R1t係由下述式(I)表示:剛性R1t=(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於80℃之拉伸彈性模數[MPa])×(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的厚度[mm])3 (I),剛性R2t係由下述式(II)表示:剛性R2t=(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於80℃之拉伸彈性模數[MPa])×(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的厚度[mm])3 (II),前述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及前述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各自為單層結構的薄膜。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偏光板,其中,前述第1接著劑層及前述第2接著劑層中之至少任一者為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之硬化物層。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偏光板,其中,前述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包含陽離子硬化性成分(A)及陽離子聚合起始劑(B),前述陽離子硬化性成分(A)在將其整體量設為100重量%時,包含40至70重量%的環氧化合物(A1)及 30至60重量%的氧雜環丁烷化合物(A2)。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偏光板,其中,前述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及前述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係由選自聚酯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聚烯烴系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及纖維素酯系樹脂所組成之群組之熱塑性樹脂所構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偏光板,其中,前述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係由(甲基)丙烯酸系樹脂所構成,前述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係由聚烯烴系樹脂或纖維素酯系樹脂所構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偏光板,其中,前述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及前述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兩者係由(甲基)丙烯酸系樹脂所構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偏光板,其中,前述第1熱塑性樹脂薄膜及前述第2熱塑性樹脂薄膜中之至少任一者為相位差薄膜。
TW106124522A 2016-07-28 2017-07-21 偏光板 TWI7183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48797 2016-07-28
JP2016148797A JP6917684B2 (ja) 2016-07-28 2016-07-28 偏光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5560A TW201815560A (zh) 2018-05-01
TWI718322B true TWI718322B (zh) 2021-02-11

Family

ID=61076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4522A TWI718322B (zh) 2016-07-28 2017-07-21 偏光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917684B2 (zh)
KR (1) KR20180013749A (zh)
CN (1) CN107664785B (zh)
TW (1) TWI7183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6932A1 (ja) 2021-06-30 2023-01-0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17820A (ja) * 2009-07-08 2011-01-27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偏光板及びそれを含む積層光学部材
WO2011065124A1 (ja) * 2009-11-26 2011-06-03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該フィルム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2215864A (ja) * 2011-03-31 2012-11-08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偏光板
TW201527126A (zh) * 2014-01-13 2015-07-16 Dongwoo Fine Chem Co Ltd 偏光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57280A1 (ja) * 2011-05-18 2012-11-22 コニカミノルタアドバンストレイヤー株式会社 偏光板保護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3200447A (ja) * 2012-03-26 2013-10-03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偏光板、その製造方法及び液晶表示パネル
JP5964628B2 (ja) * 2012-03-26 2016-08-0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6138598B2 (ja) * 2013-06-07 2017-05-31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650365B (zh) * 2014-02-06 2019-02-11 日商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熱塑性樹脂薄膜、拉伸薄膜、偏光子保護薄膜及偏光板
JP6601056B2 (ja) * 2014-09-12 2019-11-0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フィルム
JP6580315B2 (ja) * 2014-10-15 2019-09-2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両面粘着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のカール抑制方法
CN105739160B (zh) * 2014-12-09 2022-06-14 宸盛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偏光结构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5717571A (zh) * 2014-12-22 2016-06-2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偏振片组、液晶面板、液晶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17820A (ja) * 2009-07-08 2011-01-27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偏光板及びそれを含む積層光学部材
WO2011065124A1 (ja) * 2009-11-26 2011-06-03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該フィルム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2215864A (ja) * 2011-03-31 2012-11-08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偏光板
TW201527126A (zh) * 2014-01-13 2015-07-16 Dongwoo Fine Chem Co Ltd 偏光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80013749A (ko) 2018-02-07
CN107664785A (zh) 2018-02-06
TW201815560A (zh) 2018-05-01
JP6917684B2 (ja) 2021-08-11
JP2018017925A (ja) 2018-02-01
CN107664785B (zh) 2022-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6284B (zh) 光硬化性接著劑、以及使用該接著劑之偏光板、積層光學構件與液晶顯示裝置
TWI494399B (zh) 光硬化性接著劑組成物、偏光板及其製作方法、光學構件及液晶顯示裝置
TWI582200B (zh) 光硬化性接著劑、偏光板及積層光學構件
TWI746602B (zh) 偏光板
KR20180084068A (ko) 편광판 및 ips 모드 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160117469A (ko) 편광판 및 표시 장치
KR20230062795A (ko) 편광판
TWI718322B (zh) 偏光板
CN111253893B (zh) 光固化性粘接剂、偏振板和层叠光学构件
JP2017122883A (ja) 光硬化性接着剤、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積層光学部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22104558A (ja) 偏光板
TWI646349B (zh) 偏光板之製造方法
WO2022145369A1 (ja) 偏光板
TW201007228A (en) Composite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202235569A (zh) 硬化性接著劑組成物及偏光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