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9127B - 顯示面板及其製備方法、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面板及其製備方法、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9127B
TWI709127B TW108129071A TW108129071A TWI709127B TW I709127 B TWI709127 B TW I709127B TW 108129071 A TW108129071 A TW 108129071A TW 108129071 A TW108129071 A TW 108129071A TW I709127 B TWI709127 B TW I70912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ubstrate
display area
thickness
conduct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9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44386A (zh
Inventor
彭兆基
劉明星
甘帥燕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雲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大陸商昆山國顯光電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811627712.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0767696A/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920703006.3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210073852U/zh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雲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大陸商昆山國顯光電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雲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44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43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91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9127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顯示面板及其製備方法、顯示裝置。所述顯示面板具有第一顯示區及第二顯示區,所述顯示面板還包括位於所述第一顯示區及所述第二顯示區的襯底、驅動電路層、發光功能膜層及導電層;所述驅動電路層形成於所述襯底上;所述發光功能膜層形成於所述驅動電路層上;所述導電層形成於所述發光功能膜層上,位於所述第一顯示區的導電層的厚度小於位於所述第二顯示區的導電層的厚度。

Description

顯示面板及其製備方法、顯示裝置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顯示面板及其製備方法、顯示裝置。
隨著電子設備的快速發展,使用者對屏占比的要求越來越高,使得電子設備的全面屏顯示受到業界越來越多的關注。電子設備如手機、平板電腦等,由於需要集成諸如前置攝像頭、聽筒以及紅外感應元件等,故而可通過在顯示幕上開槽(Notch),在開槽區域設置攝像頭、聽筒以及紅外感應元件等,但開槽區域並不能用來顯示畫面,如劉海屏。或者採用在螢幕上開孔的方式來設置攝像頭等,然而,對於實現攝像功能的電子設備來說,外界光線可通過螢幕上的開孔處進入位於螢幕下方的感光元件,引起不良的成像效果。如此,這些電子設備的顯示幕均不是全面屏,並不能在整個螢幕的各個區域均進行顯示,如在攝像頭區域不能顯示畫面。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顯示面板,所述顯示面板具有第一顯示區及第二顯示區,所述顯示面板包括位於所述第一顯示區及所述第二顯示區的襯底、驅動電路層、發光功能膜層及導電層;所述驅動電路層形成於所述襯底上;所述發光功能膜層形成於所述驅動電路層上;所述導電層形成於所述發光功能膜層上,位於所述第一顯示區的導電層的厚度小於位於所述第二顯示區的導電層的厚度。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顯示裝置,包括:設備本體,具有器件區;上述的顯示面板,覆蓋在所述設備本體上;其中,所述器件區位於所述第一顯示區下方,且所述器件區中設置有透過 所述第一顯示區進行光線採集的感光元件。
上述的顯示裝置,由於其包括的顯示面板的位於第一顯示區的導電層的厚度小於位於第二顯示區的導電層的厚度,可使得第一顯示區的透光率大於第二顯示區的透光率,從而設置於第一顯示區下方的感光元件可接收到足夠的光線,保證感光元件可正常工作。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協力廠商面,提供了一種顯示面板的製備方法,所述顯示面板具有第一顯示區及第二顯示區,所述製備方法包括:形成襯底;在所述襯底上形成驅動電路層;在所述驅動電路層上形成發光功能膜層;在所述發光功能膜層上形成導電層,位於所述第一顯示區的導電層的厚度小於位於所述第二顯示區的導電層的厚度。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陣列基板,所述陣列基板包括透明的第一OLED基板及非透明的第二OLED基板,所述第一OLED基板至少部分被所述第二OLED基板包圍;所述第一OLED基板和所述第二OLED基板包括襯底、形成於所述襯底上的驅動電路層、形成於所述驅動電路層上的發光功能膜層。所述第一OLED基板的所述驅動電路層包括多個第一驅動電路單元,所述第一驅動電路單元包括存儲電容及第一電晶體,所述存儲電容包括第一極板與第二極板;所述第一驅動電路單元具有第一導電層,所述第一導電層的一部分作為所述第一極板,另一部分作為所述第一電晶體的閘極。
上述的陣列基板,由於其第一OLED基板的第一導電層的一部分作為存儲電容的第一極板,另一部分作為第一電晶體的閘極,則第一電晶體的閘極、存儲電容的第一極板及二者之間的連接可通過同一步驟完成時,無需在第一電晶體的閘極、存儲電容的第一極板形成之後再製備二者之間的連接結構,可簡化第一驅動電路單元的製備工藝流程。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種顯示幕,所述顯示幕包括上述的陣列基板及封裝結構,所述封裝結構設置在所述陣列基板的遠離所述襯底的一側上。
上述的顯示幕,由於其第一OLED基板的第一導電層的一部分作為存儲電容的第一極板,另一部分作為第一電晶體的閘極,則第一 電晶體的閘極、存儲電容的第一極板及二者之間的連接可通過同一步驟完成時,無需在第一電晶體的閘極、存儲電容的第一極板形成之後再製備二者之間的連接結構,可簡化第一驅動電路單元的製備工藝流程,進而簡化第一OLED基板的驅動電路層的製備工藝流程。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種顯示裝置,所述顯示裝置包括:設備本體,具有器件區;上述的顯示幕,覆蓋在所述設備本體上;其中,所述器件區位於所述第一OLED基板下方,且所述器件區中設置有透過所述第一OLED基板進行光線採集的感光元件。
100‧‧‧顯示面板
A‧‧‧第一顯示區
B‧‧‧第二顯示區
1,1’‧‧‧襯底
2,2’‧‧‧驅動電路層
3,3’‧‧‧發光功能膜層
4‧‧‧導電層
d1,d2‧‧‧厚度
41‧‧‧第一子導電層
42‧‧‧第二子導電層
43‧‧‧第三子導電層
7‧‧‧像素限定層
11‧‧‧第一襯底
12‧‧‧第二襯底
111‧‧‧透明材料層
112‧‧‧疊層
113‧‧‧第一有機層
114‧‧‧第一無機層
121‧‧‧第二有機層
122‧‧‧第二無機層
123‧‧‧第三有機層
124‧‧‧第三無機層
5‧‧‧保護層
8‧‧‧緩衝層
24,24’‧‧‧閘極絕緣層
25,25’‧‧‧電容絕緣層
26,26’‧‧‧層間介質層
27,27’‧‧‧平坦化層
21,23,21’‧‧‧陽極層
22‧‧‧透明有機材料膜層
91,91’‧‧‧第一導電層
92,92’‧‧‧第二導電層
T1‧‧‧第一電晶體
T2‧‧‧第二電晶體
C‧‧‧存儲電容
D2‧‧‧第二極板
D1‧‧‧第一極板
93,93’‧‧‧第三導電層
T3‧‧‧第三電晶體
T4‧‧‧第四電晶體
200‧‧‧顯示裝置
201‧‧‧設備本體
202‧‧‧器件區
203‧‧‧感光元件
101‧‧‧襯底層
102‧‧‧凹槽
401‧‧‧第一導電膜層
402‧‧‧第二導電膜層
403‧‧‧第三導電膜層
404‧‧‧第四導電膜層
300‧‧‧透明OLED基板
912,921,932,912’,921’,932’‧‧‧一部分
911,922,931,911’,922’,931’‧‧‧另一部分
S101,S102,S103,S104,S1011,S1012,S1013,S1014,S1015,S1041,S1042,S1043,S1044‧‧‧步驟
第1圖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的俯視圖。
第2圖為第1圖所示的顯示面板沿CC’線進行剖切的剖視圖。
第3圖是第1圖所示的一種顯示面板沿CC’線進行剖切的部分剖視圖。
第4圖是第1圖所示的顯示面板的襯底的剖視圖。
第5圖是第1圖所示的另一種顯示面板沿CC’線進行剖切的部分剖視圖。
第6圖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顯示面板的第一顯示區的剖視圖。
第7圖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第一驅動電路單元的電路圖。
第8圖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顯示面板的第一顯示區的剖視圖。
第9圖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第一驅動電路單元的電路圖。
第10圖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裝置的側視圖。
第11圖是第10圖所示的顯示裝置的設備本體的結構示意圖。
第12圖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的製備方法的流程圖。
第13圖是第12圖中的形成襯底的方法流程圖。
第14圖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襯底層的結構示意圖。
第15圖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一中間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第16圖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二中間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第17圖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三中間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第18圖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在所述發光功能膜層上形成導電層的方 法流程圖。
第19圖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四中間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第20圖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五中間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第21圖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在所述發光功能膜層上形成導電層的又 一種方法流程圖。
第22圖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六中間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第23圖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七中間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第24圖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透明OLED基板的結構示意圖。
第25圖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透明OLED基板的剖視圖。
第26圖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透明OLED基板的剖視圖。
下面結合圖式,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顯示面板及其製備方法進行詳細說明。在不衝突的情況下,下述的實施例及實施方式中的特徵可以相互補充或相互組合。
在諸如手機和平板電腦等智慧電子設備上,由於需要集成諸如前置攝像頭、光線感應器等感光元件,為了實現全面屏,則可將感光元件設置在電子設備的顯示面板的背光面。然而,顯示面板的透光率較低,設置在顯示面板的背光面的感光元件難以接收到足夠的光線,導致感光元件無法正常工作,例如設置在顯示面板的背光面的攝像頭採集的光線較少,拍攝的圖像的品質較差。
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在於,顯示面板的膜層的厚度大而導致其透光率低。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顯示面板。如第1圖和第2圖所示,所述顯示面板100具有第一顯示區A及第二顯示區B,所述第一顯示區A下方可設置感光元件。所述顯示面板100包括位於第一顯示區A和第二顯示區B的襯底1、驅動電路層2、發光功能膜層3及導電層4。所述驅動電路層2形成於所述襯底1上,所述發光功能膜層3形成於所述驅動電路層2上,所述導電層4形成於所述發光功能膜層3上,位於所述第一顯示區A的導電層的厚度d1小於位於所述第二顯示區B的導電層 的厚度d2。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為描述方便,將由襯底1指向驅動電路層2的方向定義為上,將由驅動電路層2指向襯底1的方向定義為下,以此確定出上下方向。不同的方向定義方式並不會影響工藝的實質操作內容以及產品的實際形態。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100,由於位於第一顯示區A的導電層的厚度小於位於第二顯示區B的導電層的厚度,可使得第一顯示區A的透光率大於第二顯示區B的透光率,從而設置於第一顯示區A下方的感光元件可接收到足夠的光線,保證感光元件可正常工作。
所述第二顯示區B可至少部分包圍所述第一顯示區A,如第1圖所示的顯示面板100中,所述第二顯示區B全部包圍所述第一顯示區A,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顯示區B可部分包圍所述第一顯示區A。所述第二顯示區B為顯示面板100的主要顯示區域,通常佔據顯示面板90%以上的面積,第一顯示區A的下方通常可用於設置攝像頭、光線感測器等感光器件。
在一個實施例中,參見第3圖,導電層4位於所述第一顯示區A的部分為第一子導電層41,導電層4位於第二顯示區的部分包括第二子導電層42和位於第二子導電層42上的第三子導電層43。
其中,第一子導電層41的材料為氧化銦錫、氧化銦鋅、摻雜銀的氧化銦錫或者摻雜銀的氧化銦鋅;或者,第一子導電層41的材料包括Mg和Ag中的至少一種。優選的,第一子導電層41包括Mg和Ag兩種材料,且Mg的品質與Ag的品質的比例範圍為1:4~1:20。如此設置,可保證第一顯示區A的透光率較大,從而設置在第一顯示區A下方的感測器可接收更多的光線。
第二子導電層42和第三子導電層43中的一層可與第一子導電層41的材質相同且在同一工藝步驟中形成。在形成導電層4時,先同時形成第二子導電層42與第一子導電層41,之後再在第二子導電層42上形成第三子導電層43,第二子導電層42與第一子導電層41的材料相同,第三子導電層43的材料可包括Mg和Ag中的至少一種。或者,在形成導電 層4時,首先形成第二子導電層42,再同時形成第一子導電層41和第三子導電層43,第一子導電層41和第三子導電層43的材料相同,第二子導電層42的材料可包括Mg和Ag中的至少一種。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導電層4可為陰極層。其中,陰極層可以是面電極,覆蓋顯示面板100的整個區域。也即是,第一子導電層41覆蓋第一顯示區域A,第二子導電層42與第三子導電層43覆蓋第二顯示區B。
在一個實施例中,位於所述第一顯示區A的第一子導電層41的厚度與位於第二顯示區B的導電層的厚度(也即是第二子導電層42和第三子導電層43的總厚度)的比例範圍可為0.25:1~0.85:1,例如可為0.3、0.5、0.7、0.85等。其中,本發明實施例中,厚度指的是膜層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
進一步地,位於所述第一顯示區A的第一子導電層41的厚度範圍可為5~10nm,位於第二顯示區B的第二子導電層42和第三子導電層43的總厚度的範圍可為12~20nm。如此設置,可保證第一子導電層41的透光率較好,同時保證導電層4的導電性能及機械性能良好,確保顯示面板100可正常工作。
在一個實施例中,發光功能膜層3可包括有機發光材料和公共層。其中,公共層可包括電子注入層、電子傳輸層、空穴注入層和空穴傳輸層。電子注入層及電子傳輸層位於有機發光材料和導電層4之間,空穴注入層和空穴傳輸層位於驅動電路層2與發光功能膜層3之間。其中,電子注入層、電子傳輸層、空穴注入層和空穴傳輸層均為整層設置,覆蓋第一顯示區A及第二顯示區B。
進一步地,所述電子注入層的材料包括Ag,以及Mg、K、Li、Cs中的至少一種。優選的,所述電子注入層中Ag的品質與所述電子注入層的總品質的比例範圍為1:5~1:21,也即是電子注入層中Ag的品質與其他組分的品質的比值範圍為1:4~1:20。
顯示面板100還可包括與發光功能膜層3同層設置的像素限定層7,像素限定層7上可開設有像素開口,發光功能膜層3的有機發光材 料設置在像素開口內。
在一個實施例中,再次參見第2圖,所述襯底1可包括第一襯底11及第二襯底12,所述第一襯底11位於第一顯示區A,所述第二襯底12位於第二顯示區B,所述第一襯底11的透光率大於第二襯底12的透光率。如此,可使得第一顯示區A的透光率較大,更利於設置在第一顯示區A下方的感光元件接收較多的光線。
所述襯底1可為柔性襯底或剛性襯底。剛性襯底例如可以是玻璃基板、石英襯底或者塑膠襯底等透明襯底。
所述襯底1為柔性襯底時,參見第4圖,所述第二襯底12可為多層有機材料層和多層無機材料層交疊的疊層;所述第一襯底至少包括透明材料層111,所述第一襯底11的厚度與所述第二襯底12的厚度相同。第一襯底11的厚度與所述第二襯底12的厚度相同時,利於將顯示面板100整體設置為同樣的厚度,從而使顯示面板100整體更加美觀。
為保證第一襯底11的透光率較高,透明材料層111的材料需採用高透光率的材料。優選的,所述第一襯底11的透明材料層111的透光率可大於90%。進一步地,第一襯底11的透明材料層111的材料可包括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C(聚碳酸酯)中的至少一種。PET及PC的透光率均為92%,可使得第一襯底11的透光率較高。
為了保證顯示面板100工作時第二顯示區B的亮度較高,需使第二顯示區B的透光率較低,以減小第二顯示區B的亮度損失。所述第二顯示區B的第二襯底12的透光率可在30%-60%以內,以降低第二顯示區B的透光率,提高第二顯示區B在顯示時的亮度。
其中,第二襯底12的有機材料層的材質可為PI(聚醯亞胺),PI的折射率與PET及PC的折射率差別不大,則第一襯底11與第二襯底12的折射率接近,從而可避免因第一襯底11與第二襯底12的折射率不同而導致第一顯示區A與第二顯示區B的顯示效果差別較大,使顯示面板100的整體效果比較一致。其中,第二襯底12的無機材料層的材料可為SiO2、SiNx等。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襯底11還包括有機材料層與無機材料 層交疊的疊層112,所述第一襯底11的疊層112與所述第二襯底12的疊層共用一部分膜層材料。具體地,第一襯底11的有機材料層與第二襯底12的位於同層的有機材料層共用膜層材料,第一襯底的無機材料層與第二襯底12的位於同層的無機材料層共用膜層材料。
再次參見第4圖,所述第一襯底11的疊層112可包括第一有機層113和位於所述第一有機層113上的第一無機層114,所述第二襯底12的疊層包括由下至上依次交疊的第二有機層121、第二無機層122、第三有機層123和第三無機層124,所述第一有機層113與部分所述第三有機層123共用同一膜層材料,所述第一無機層114與所述第三無機層124共用同一膜層材料,所述第一有機層113的厚度小於所述第三有機層123的厚度,所述第一無機層114的厚度等於所述第三無機層124的厚度。其中,第一無機層114與所述第三無機層124共用同一膜層材料指的是二者材料相同且在同一工藝步驟中形成,第一有機層113與部分所述第三有機層123共用同一膜層材料指的是二者的材料相同且同時形成。形成第一有機層113與第三有機層123時,可先同時形成同樣厚度的有機材料層,之後將位於第一顯示區A的有機材料層部分地刻蝕掉,即可得到第一有機層113和第三有機層123。
所述第一襯底11的透明材料層111可設置在所述第一襯底11的疊層112的下方,且所述第一襯底11的透明材料層111的下端面與所述第二襯底12的下端面齊平。更進一步地,第一襯底11的疊層112的上端面與第二襯底12的上端面齊平,則第一襯底11的總厚度與第二襯底12的總厚度相同,從而更利於將顯示面板100的厚度整體上大致相同,利於提高顯示面板100的美觀性。
在一個實施例中,再次參見第4圖,第一襯底11的下方、第二襯底12的下方、所述第一襯底11的透明材料層111的側面與所述第二襯底12之間和/或所述第一襯底11的透明材料層111的上端與所述第一襯底11的疊層112之間設置有保護層5。保護層5可對第一襯底11和第二襯底12進行保護,提高顯示面板的機械強度,進而提高顯示面板100的使用壽命。
其中,所述保護層5的材料可包括IZO、ITO、SiNx、SiOx中的至少一種。上述材料可使得保護層5的透光率較高,避免保護層5的設置影響第一顯示區A的透光率。
在一個實施例中,襯底1與驅動電路層2之間可設置有緩衝層8,緩衝層8的材質可為SiNx或SiOx,緩衝層8可提高襯底1與驅動電路層2的粘度性能,避免襯底1與驅動電路層2脫離,提高顯示面板100的使用壽命。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100,第一顯示區A的驅動方式可為被動驅動或者主動驅動,第一顯示區A的驅動方式為被動驅動時,第一顯示區A為PMOLED(Pass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顯示區;第一顯示區A的驅動方式為主動驅動時,第一顯示區A為AMOLED(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顯示區。第二顯示區B的驅動方式為主動驅動,第二顯示區為AMOLED顯示區。
第3圖是一種顯示面板100的第一顯示區A及部分第二顯示區B沿第1圖中的CC’線剖切的剖視圖。參見第3圖,驅動電路層2位於第二顯示區B的部分可包括閘極絕緣層24、位於閘極絕緣層24上的電容絕緣層25、位於電容絕緣層25上的層間介質層26、位於層間介質層26上的平坦化層27及位於平坦化層27上的陽極層23,以及設置在膜層之間的電晶體(未圖示)和存儲電容(未圖示)。其中,陽極層23的材質可以是兩層氧化銦錫膜層之間設置Ag膜層的夾層結構。
第一顯示區A為PMOLED顯示區時,驅動電路層2位於第一顯示區A中的結構可有如下幾種方式。
第一種方式中,參見第3圖,驅動電路層2位於第一顯示區A的部分包括閘極絕緣層24、位於閘極絕緣層24上的電容絕緣層25、位於電容絕緣層25上的層間介質層26、位於層間介質層26上的平坦化層27及位於平坦化層27上的陽極層21。其中,第一顯示區A的閘極絕緣層24、電容絕緣層25、層間介質層26、平坦化層27及位於平坦化層27與第二顯示區B的對應的膜層位於同一層,且在同一工藝中形成。陽極層21的材料可為由透明材料製成的單層膜層結構。進一步地,陽極層21的透明材料的 透明率大於或等於90%。優選的,所述透明材料為氧化銦錫、氧化銦鋅、摻雜銀的氧化銦錫或者摻雜銀的氧化銦鋅。如此可確保第一顯示區A的陽極層21的透光率較高,進而使得第一顯示區A的透光率提高。
第二種方式中,驅動電路層2位於第一顯示區A的部分可僅包括陽極層21,而不包括其他膜層,如此可使得第一顯示區A的驅動電路層的透光率較高。其中,陽極層21的材料可為由透明材料製成的單層膜層結構。進一步地,製備陽極層21的透明材料的透明率大於或等於90%。優選的,所述透明材料為氧化銦錫、氧化銦鋅、摻雜銀的氧化銦錫或者摻雜銀的氧化銦鋅。
第三種方式中,參見第5圖(第5圖是一種顯示面板100的第一顯示區A及部分第二顯示區B沿第1圖中的CC’線剖切的剖視圖),驅動電路層2位於所述第一顯示區A的部分可包括陽極層21及設置在陽極層21下的透明有機材料膜層22。其中,透明有機材料膜層22及陽極層21可由透明材料製成,且陽極層21的材料可為由透明材料製成的單層膜層結構。進一步地,透明有機材料膜層22和陽極層21的透光率均大於90%。優選的,製備陽極層21的透明材料為氧化銦錫、氧化銦鋅、摻雜銀的氧化銦錫或者摻雜銀的氧化銦鋅。透明有機材料膜層22的材料可為PET或PC等。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顯示區B的多層絕緣層(即第二顯示區B的閘極絕緣層24、電容絕緣層25、層間介質層26及平坦化層27)的總厚度與第一顯示區A的透明有機材料膜層22的厚度相同,從而使得驅動電路層2位於第一顯示區A的部分與位於第二顯示區B的部分的厚度相同,利於將顯示面板100的厚度整體上大致相同,從而提高顯示面板100的美觀性。
第一顯示區A為AMOLED顯示區時,驅動電路層2位於第一顯示區A的部分中設置有多個電晶體和多個存儲電容,多個電晶體和多個存儲電容構成多個第一驅動電路單元,用以驅動發光功能膜層3的有機發光材料發光,從而使第一顯示區A顯示。
第二顯示區B為AMOLED顯示區,驅動電路層2位於第二顯示區B的部分中設置有多個電晶體和多個存儲電容,多個電晶體和多個存儲電容構成多個第二驅動電路單元,用以驅動發光功能膜層3的有機發 光材料發光,從而使第二顯示區B顯示。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驅動電路單元的電晶體的數量小於所述第二驅動電路單元的電晶體的數量。可選的,第一驅動電路單元可為2TIC驅動電路,(即第一驅動電路單元中包括兩個電晶體和一個存儲電容),或者第一驅動電路單元可為3TIC驅動電路(即第一驅動電路單元中包括三個電晶體和一個存儲電容)。第二驅動電路單元例如可為7TIC電路(即第二驅動電路單元中包括七個電晶體和一個存儲電容)、5TIC電路(即第二驅動電路單元中包括五個電晶體和一個存儲電容)、4TIC電路(即第二驅動電路單元中包括四個電晶體和一個存儲電容)等。如此設置,第一驅動電路單元的結構複雜度小於第二驅動電路單元的結構複雜度,從而驅動電路層2位於第一顯示區A的部分中的導電層的面積較小,進而可提高第一顯示區A的透光率。
所述第一驅動電路單元的電晶體可包括第一電晶體,所述第一驅動電路單元的存儲電容包括第一極板與第二極板。參見第6圖和第8圖,驅動電路層2位於第一顯示區A的部分具有閘極絕緣層24、位於閘極絕緣層24上的電容絕緣層25、位於電容絕緣層25上的層間介質層26、位於層間介質層26上的平坦化層27、以及位於閘極絕緣層24與電容絕緣層25之間的第一導電層91,所述第一導電層91的一部分912作為所述存儲電容的第一極板,另一部分911作為所述第一電晶體的閘極。如此設置,第一電晶體的閘極、存儲電容的第一極板及二者之間的連接可通過同一工藝步驟完成時,無需在第一電晶體的閘極、存儲電容的第一極板形成之後再製備二者之間的連接結構,可簡化第一驅動電路單元的製備工藝流程。其中,第一極板可為存儲電容的下極板,第二極板可為存儲電容的上極板。
第一驅動電路單元為2TIC驅動電路時,位於所述第一顯示區的驅動電路層還包括電源線、資料線、掃描線及與多個第一驅動電路單元一一對應的陽極層。如第6圖所示,驅動電路層2位於第一顯示區的部分具有位於平坦化層27上的與第一驅動電路單元一一對應的陽極層21及第二導電層92,所述第二導電層92的一部分921作為所述存儲電容的第二極板,另一部分922作為所述電源線。如此設置,電源線、存儲電容的第 二極板及二者之間的連接可通過同一工藝步驟完成時,無需在電源線、存儲電容的第二極板形成之後再製備二者之間的連接結構,可簡化第一驅動電路單元的製備工藝流程。
第6圖所示的驅動電路層2位於第一顯示區A的部分除了圖中所示的第一導電層91、第二導電層92及陽極層21,還包括資料線、掃描線、第一電晶體的源極和汲極、第二電晶體的閘極、源極和汲極,但是第6圖中未示出這些結構。
第一驅動電路單元為2TIC驅動電路時,其電路圖如第7圖所示,所述第一驅動電路單元的電晶體包括第一電晶體T1及第二電晶體T2,所述第一電晶體T1的源極及存儲電容C的第二極板D2分別與所述電源線連接,所述第一電晶體T1的汲極與對應的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的陽極層連接,所述第一電晶體的閘極與存儲電容C的第一極板D1連接;所述第二電晶體T2的閘極與所述掃描線連接,所述第二電晶體T2的汲極分別與存儲電容C的第一極板D1及第一電晶體T1的閘極連接,所述第二電晶體T2的源極與所述資料線連接。
由於第二電晶體T2的汲極分別與存儲電容C的第一極板D1及第一電晶體T1的閘極連接,而第一導電層的一部分作為存儲電容C的第一極板D1,另一部分作為所述第一電晶體T1的閘極,則在結構上來說第二電晶體T2的汲極直接與第一導電層連接。由於第一電晶體T1的源極分別與存儲電容C的第二極板D2及所述電源線連接,第二導電層的一部分作為存儲電容C的第二極板D2,另一部分作為所述電源線,則在結構上來說第一電晶體T1的源極與第二導電層連接。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電晶體T1、所述第二電晶體T2、所述存儲電容C、所述資料線、所述掃描線及陽極層的材料可由透明材料製成。優選的,所述透明材料的透明率大於或等於90%。進一步地,所述透明材料為氧化銦錫、氧化銦鋅、摻雜銀的氧化銦錫或者摻雜銀的氧化銦鋅。如此,可使得第一顯示區A的驅動電路層的透光率較高,進而使得第一顯示區A的透光率提高。
第一驅動電路單元為3TIC驅動電路時,位於所述第一顯示 區A的驅動電路層包括電源線、資料線、第一掃描線、第二掃描線、參考電位線及與多個第一驅動電路單元一一對應的陽極層。如第8圖所示,驅動電路層2位於第一顯示區的部分具有第一導電層91、以及位於平坦化層27上的第三導電層93。所述第三導電層93的一部分932作為所述第二極板,另一部分931作為對應的陽極層。如此設置,陽極層、存儲電容的第二極板及二者之間的連接可通過同一工藝步驟完成時,無需在陽極層、存儲電容的第二極板形成之後再製備二者之間的連接結構,可簡化第一驅動電路單元的製備工藝流程。
第8圖所示的驅動電路層2位於第一顯示區的部分除了圖中所示的第一導電層91和第三導電層93,還包括電源線、資料線、第一掃描線、第二掃描線、參考電位線、第一電晶體的源極和汲極、第三電晶體的閘極、源極和汲極、第四電晶體的閘極、源極和汲極,但是第8圖中未示出這些結構。
第一驅動電路單元為3TIC驅動電路時,其電路圖如第9圖所示,所述第一驅動電路單元的電晶體包括第一電晶體T1、第三電晶體T3和第四電晶體T4,所述第三電晶體T3的源極與所述資料線連接,所述第三電晶體T3的閘極與所述第一掃描線連接,所述第三電晶體T3的汲極分別與存儲電容C的第一極板D1及第一電晶體T1的閘極連接,所述第一電晶體T1的汲極與所述電源線連接,所述第一電晶體T1的源極分別與OLED的陽極層、及存儲電容C的第二極板D2連接,所述第四電晶體T4的閘極與所述第二掃描線連接,所述第四電晶體T4的源極與所述參考電位線連接,所述第四電晶體T4的汲極與OLED的陽極層連接。
由於第三電晶體T3的汲極分別與存儲電容C的第一極板及第一電晶體T1的閘極連接,而第一導電層的一部分作為存儲電容C的第一極板,另一部分作為所述第一電晶體T1的閘極,則在結構上來說,第三電晶體T3的汲極與第一導電層連接。由於所述第一電晶體T1的源極分別與陽極層及存儲電容C的第二極板D2連接,所述第四電晶體T4的汲極與陽極層連接,而第三導電層的一部分作為存儲電容C的第二極板D2,另一部分作為對應的陽極層,則在結構上來說,第一電晶體T1的源極與第三導電 層連接,第四電晶體T4的汲極與第三導電層連接。
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驅動電路單元的所述第一電晶體T1、所述第三電晶體T3、所述第四電晶體T4、所述存儲電容C、所述資料線、所述第一掃描線、所述第二掃描線、所述參考電位線及所述陽極層均由透明材料製成。優選的,所述透明材料的透明率大於或等於90%。進一步地,所述透明材料為氧化銦錫、氧化銦鋅、摻雜銀的氧化銦錫或者摻雜銀的氧化銦鋅。如此,可使得第一顯示區A的驅動電路層的透光率較高,進而使得第一顯示區A的透光率提高。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顯示裝置200,如第10圖所示,所述顯示裝置200包括設備本體201及上述的顯示面板100。如第11圖所示,設備本體201具有器件區202,顯示面板100覆蓋在所述設備本體201上。其中,所述器件區202位於所述顯示面板100的第一顯示區下方,且所述器件區202中設置有透過所述顯示面板100的第一顯示區進行光線採集的感光元件203。
其中,所述感光元件203可包括攝像頭和/或光線感應器。器件區202中還可設置除感光元件203的其他器件,例如陀螺儀或聽筒等器件。
器件區202可以是開槽區,顯示面板100的第一顯示區可對應於開槽區貼合設置,以使得感光元件203能夠透過該第一顯示區對外部光線進行採集等操作。
上述的顯示裝置200,由於其包括的顯示面板100的位於第一顯示區的導電層的厚度小於位於第二顯示區的導電層的厚度,可使得第一顯示區的透光率大於第二顯示區的透光率,從而設置於第一顯示區下方的感光元件可接收到足夠的光線,保證感光元件可正常工作。
上述的例如顯示裝置的電子設備可以為手機、平板、掌上型電腦、ipad等數碼設備。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顯示面板的製備方法,所述顯示面板具有第一顯示區及第二顯示區,所述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01至步驟S104,如第12圖所示。
在步驟S101中,形成襯底。
其中,襯底可為柔性襯底或剛性襯底。剛性襯底例如可以是玻璃基板、石英襯底或者塑膠襯底等透明襯底。
襯底為柔性襯底時,所述形成襯底的步驟S101可包括如下步驟S1011至步驟S1015,如第13圖所示。
在步驟S1011中,形成襯底層。
其中,襯底層可以為多層有機材料層和多層無機材料層交疊的疊層。如第14圖所示,襯底層101包括由下至上依次交疊的第二有機層121、第二無機層122、第三有機層123和第三無機層124。
在步驟S1012中,在所述襯底層的與所述第一顯示區對應的位置處形成凹槽。
通過步驟S1012可得到第一中間結構,第15圖為第一中間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如第15圖所示,襯底層101的底部形成凹槽102。其中,可採用刻蝕工藝將位於第一顯示區A的第二有機層121、第二無機層122及部分厚度的第三有機層123刻蝕掉而形成凹槽102。
在步驟S1013中,在所述凹槽內形成透明材料層。
其中,透明材料層的透光率可大於90%。進一步地,透明材料層的材料可包括PET、PC中的至少一種。
在一個實施例中,在所述凹槽內形成透明材料層的步驟S1013之前,該製備方法還可包括步驟S1014:在所述凹槽的內表面及所述襯底層的下方形成保護層。通過該步驟可得到第二中間結構,第16圖為第二中間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凹槽102的內表面及襯底層101的位於第二顯示區B的部分的下方形成保護層5。
在步驟S1013可在第二中間結構的基礎上實施,在第二中間結構的基礎上在凹槽102內形成透明材料層111,可得到第三中間結構。第17圖為第三中間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進一步地,在所述凹槽內形成透明材料層的步驟S1013之後,該製備方法還可包括步驟S1015:在所述透明材料層的下方形成保護層。
該步驟中,在第三中間結構的基礎上,在透明材料層111 的下方形成保護層5,可得到第4圖所示的結構,也即是得到襯底1。
其中,透明材料層111的下端面可與襯底層位於第二顯示區B的部分的下端面齊平,從而使得位於第一顯示區A的襯底與位於第二顯示區B的襯底的厚度相同。
在步驟S102中,在所述襯底上形成驅動電路層。
在步驟S103中,在所述驅動電路層上形成發光功能膜層。
在步驟S104中,在所述發光功能膜層上形成導電層,位於所述第一顯示區的導電層的厚度小於位於所述第二顯示區的導電層的厚度,所述第一顯示區的導電層與所述第二顯示區的部分導電層同時形成。
在一個實施例中,如第18圖所示,在所述發光功能膜層上形成導電層的步驟S104可通過如下步驟S1041和步驟S1042完成。
在步驟S1041中,在所述發光功能膜層上形成第一導電膜層,所述第一導電膜層覆蓋所述第一顯示區及所述第二顯示區。
通過步驟S1041可得到第四中間結構,第19圖所示為第四中間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如第19圖所示,驅動電路層2形成於襯底1上,發光功能膜層3形成於驅動電路層2上,A為第一顯示區,B為第二顯示區。第一導電膜層401形成在發光功能膜層3上,第一導電膜層401同時覆蓋位於第一顯示區A和第二顯示區B的發光功能膜層3。
其中,第一導電膜層401的材料可為氧化銦錫、氧化銦鋅、摻雜銀的氧化銦錫或者摻雜銀的氧化銦鋅。或者,第一導電膜層401的材料包括Mg和Ag中的至少一種。優選的,第一導電膜層401的材料包括Mg和Ag,且Mg的品質與Ag的品質的比例範圍為1:4~1:20。
在步驟S1042中,在所述第一導電膜層上形成第二導電膜層,所述第二導電膜層僅設置於第二顯示區。
通過步驟S1042可得到第五中間結構。第20圖為第五中間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第二導電膜層402僅設置於第二顯示區B上。
因此,通過步驟S1041和步驟S1042得到的導電層4中,導電層4位於第一顯示區A的部分只有第一導電膜層401,導電層4位於第二顯示區B的部分包括第一導電膜層401和第二導電膜層402。
其中,第二導電膜層的材料可包括Mg和Ag中的至少一種。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如第21圖所示,在所述發光功能膜層上形成導電層的步驟S104可通過如下步驟S1043和步驟S1044完成。
在步驟S1043中,在位於所述第二顯示區的所述發光功能膜層上形成第三導電膜層。
通過步驟S1043可得到第六中間結構,第22圖為第六中間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如第22圖所示,驅動電路層2形成於襯底1上,發光功能膜層3形成於驅動電路層2上,A為第一顯示區,B為第二顯示區。第三導電膜層403形成在發光功能膜層3上,僅覆蓋第二顯示區B。
其中,第三導電膜層403的材料可與第二導電膜層402的厚度相同,第三導電膜層403的材料與第二導電膜層402的材料可相同,包括Mg和Ag中的至少一種。
在步驟S1044中,在所述第一顯示區的發光功能膜層上及所述第二顯示區的第三導電膜層上形成第四導電膜層。
通過步驟S1044可得到第七中間結構,第23圖所示第七中間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如第23圖所示,第四導電膜層404覆蓋第一顯示區A的發光膜層3及第二顯示區B的第三導電膜層403。
因此,通過步驟S1043和步驟S1044得到的導電層4中,導電層4位於第一顯示區A的部分只有第四導電膜層404,導電層4位於第二顯示區B的部分包括第三導電膜層403和第四導電膜層404。
第四導電膜層404的材料可為氧化銦錫、氧化銦鋅、摻雜銀的氧化銦錫或者摻雜銀的氧化銦鋅。或者,第四導電膜層404的材料包括Mg和Ag中的至少一種。優選的,第三導電膜層403的材料包括Mg和Ag,且Mg的品質與Ag的品質的比例範圍為1:4~1:20。第四導電膜層404的厚度可與第一導電膜層401的厚度相同,第四導電膜層404的材料可與第一導電膜層401的材料相同。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製備方法製備得到的顯示面板,位於第一顯示區的導電層的厚度小於位於第二顯示區的導電層的厚度,可使得第一顯示區的透光率大於第二顯示區的透光率,從而設置於第一顯示區下方 的感光元件可接收到足夠的光線,保證感光元件可正常工作。
上述的製備方法製備的顯示面板與上述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100屬於同一構思,相關細節參見上述顯示面板100的實施例,在此不再贅述。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陣列基板,該陣列基板包括透明OLED基板300,如第24圖所示,所述透明OLED基板300或透明的第一OLED基板包括襯底1’、形成於所述襯底1’上的驅動電路層2’及形成於所述驅動電路層2’上的發光功能膜層3’。其中,所述驅動電路層2’包括多個第一驅動電路單元,所述第一驅動電路單元包括存儲電容及第一電晶體,所述存儲電容包括第一極板與第二極板。參見第25圖和第26圖,所述第一驅動電路單元具有第一導電層91’,所述第一導電層91’的一部分912’作為所述第一極板,另一部分911’作為所述第一電晶體的閘極。
在透明OLED基板300中,由於第一導電層的一部分作為所述第一極板,另一部分作為所述第一電晶體的閘極,則第一電晶體的閘極、存儲電容的第一極板及二者之間的連接可通過同一工藝步驟完成時,無需在第一電晶體的閘極、存儲電容的第一極板形成之後再製備二者之間的連接結構,可簡化第一驅動電路單元的製備工藝流程。
其中,如第25圖和第26圖所示,透明OLED基板300的驅動電路層2’具有閘極絕緣層24’、位於閘極絕緣層24’上的電容絕緣層25’、位於電容絕緣層25’上的層間介質層26’、位於層間介質層26’上的平坦化層27’,第一導電層91’位於閘極絕緣層24’與電容絕緣層25’之間。
第一驅動電路單元可為2TIC驅動電路。第一驅動電路單元為2TIC驅動電路時,透明OLED基板300的驅動電路層還可包括電源線、資料線、掃描線及與多個第一驅動電路單元一一對應的陽極層。參見第25圖,透明OLED基板300的所述驅動電路層還具有位於平坦化層27’上的與第一驅動電路單元一一對應的陽極層21’及第二導電層92’,所述第二導電層92’的一部分921’作為所述存儲電容的第二極板,另一部分922’作為所述電源線;所述第一驅動電路單元還包括第二電晶體,所述第一電晶體的源極與所述第二導電層92’連接,所述第一電晶體的汲極與對應的陽極層連 接,所述第二電晶體的閘極與所述掃描線連接,所述第二電晶體的汲極分別與所述第一導電層連接,所述第二電晶體的源極與所述資料線連接。
第25圖所示的透明OLED基板300的驅動電路層2’除了圖中所示的第一導電層91’、第二導電層92’、陽極層23’、閘極絕緣層24’、電容絕緣層25’、層間介質層26’及平坦化層27’,還包括資料線、掃描線、第一電晶體的源極和汲極、第二電晶體的閘極、源極和汲極,但是第25圖中未示出這些結構。
第一驅動電路單元為2TIC驅動電路時,其電路圖如第7圖所示,陣列基板所包含的第一OLED基板的第一驅動電路單元為2T1C時的結構與上文描述的顯示面板的第一驅動電路單元為2T1C時的結構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所述第一電晶體T1、所述第二電晶體T2、所述存儲電容C、所述資料線、所述掃描線及所述陽極層的材料由透明材料製成。優選的,所述透明材料的透明率大於或等於90%。進一步地,所述透明材料為氧化銦錫、氧化銦鋅、摻雜銀的氧化銦錫或者摻雜銀的氧化銦鋅。如此,可使得陣列基板所包含的透明OLED基板或第一OLED基板的驅動電路層的透光率較高,進而使得透明OLED基板或第一OLED基板的透光率提高。
第一驅動電路單元可為3TIC驅動電路。第一驅動電路單元為3TIC驅動電路時,所述驅動電路層可包括電源線、資料線、第一掃描線、第二掃描線、參考電位線及與多個第一驅動電路單元一一對應的陽極層。如第26圖所示,驅動電路層2’具有位於平坦化層27’上的第三導電層93’,所述第三導電層93’的一部分932’作為所述第二極板,另一部分931’作為對應的陽極層。如此設置,陽極層、存儲電容的第二極板及二者之間的連接可通過同一工藝步驟完成時,無需在陽極層、存儲電容的第二極板形成之後再製備二者之間的連接結構,可簡化第一驅動電路單元的製備工藝流程。
第26圖所示的透明OLED基板或第一OLED基板的驅動電路層2’除了圖中所示的第一導電層91’、第三導電層93’、閘極絕緣層24’、電容絕緣層25’、層間介質層26’及平坦化層27’,還包括電源線、資料線、第一掃描線、第二掃描線、參考電位線、第一電晶體的源極和汲極、第三 電晶體的閘極、源極和汲極、第四電晶體的閘極、源極和汲極,但是第26圖中未示出這些結構。第一驅動電路單元為3TIC驅動電路時,其電路圖如第9圖所示。陣列基板所包含的第一OLED基板的第一驅動電路單元為3T1C時的結構與上文描述的顯示面板的第一驅動電路單元為3T1C時的結構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優選的,所述第一電晶體T1、所述第三電晶體T3、所述第四電晶體T4、所述存儲電容C、所述資料線、所述第一掃描線、所述第二掃描線、所述參考電位線及所述陽極層由透明材料製成。優選的,所述透明材料的透明率大於或等於90%。進一步地,所述透明材料為氧化銦錫、氧化銦鋅、摻雜銀的氧化銦錫或者摻雜銀的氧化銦鋅。如此,可使得陣列基板的透明OLED基板或第一OLED基板的驅動電路層的透光率較高,進而使得透明OLED基板或第一OLED基板的透光率提高。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陣列基板包括第一OLED基板及第二OLED基板,所述第一OLED基板為透明OLED基板,所述第二OLED基板為非透明OLED基板;所述第一OLED基板與所述第二OLED基板共用同一襯底1,且所述第一OLED基板的發光功能膜層與所述第二OLED基板的發光功能膜層在同一工藝中形成。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陣列基板,由於其第一OLED基板的第一導電層的一部分作為存儲電容的第一極板,另一部分作為第一電晶體的閘極,則第一電晶體的閘極、存儲電容的第一極板及二者之間的連接可通過同一步驟完成時,無需在第一電晶體的閘極、存儲電容的第一極板形成之後再製備二者之間的連接結構,可簡化第一驅動電路單元的製備工藝流程。第一OLED基板(即,上述的透明OLED基板)和第二OLED基板包括:襯底;驅動電路層,所述驅動電路層形成於所述襯底上;發光功能膜層,所述發光功能膜層形成於所述驅動電路層上。
其中,陣列基板的所述第一OLED基板可至少部分被所述第二OLED基板包圍。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OLED基板的驅動電路層包括多個第二驅動電路單元,所述第二驅動電路單元包括的電晶體的數量大於 所述第一驅動電路單元包括的電晶體的數量。可選的,第一驅動電路單元可為2TIC驅動電路,(即第一驅動電路單元中包括兩個電晶體和一個存儲電容),或者第一驅動電路單元可為3TIC驅動電路(即第一驅動電路單元中包括三個電晶體和一個存儲電容)。第二驅動電路單元例如可為7TIC電路(即第二驅動電路單元中包括七個電晶體和一個存儲電容)、5TIC電路(即第二驅動電路單元中包括五個電晶體和一個存儲電容)、4TIC電路(即第二驅動電路單元中包括四個電晶體和一個存儲電容)等。如此設置,第一驅動電路單元的結構複雜度小於第二驅動電路單元的結構複雜度,從而第一OLED基板的驅動電路層的導電層的面積較小,從而可提高第一OLED基板的透光率。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顯示幕,所述顯示幕包括上述的陣列基板及封裝結構,所述封裝結構設置在所述陣列基板上,所述陣列基板的第一OLED基板下方可設置感光元件。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幕,由於其第一OLED基板的第一導電層的一部分作為存儲電容的第一極板,另一部分作為第一電晶體的閘極,則第一電晶體的閘極、存儲電容的第一極板及二者之間的連接可通過同一步驟完成時,無需在第一電晶體的閘極、存儲電容的第一極板形成之後再製備二者之間的連接結構,可簡化第一驅動電路單元的製備工藝流程,進而簡化第一OLED基板的的驅動電路層的製備工藝流程。
其中,封裝層可以是薄膜封裝結構,薄膜封裝結構可包括有機材料層和無機材料層交替疊加的疊層,其中有機材料層和無機材料層均為透明材料,無機材料層的材料例如可以是SiO2,SiNx以及Al2O3等,有機材料層的材料例如可以是PI、PET等。封裝層也可以是玻璃蓋板或者是玻璃粉封裝結構。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顯示裝置,所述顯示裝置包括設備本體及上述的顯示幕。設備本體具有器件區,顯示幕覆蓋在所述設備本體上。其中,所述器件區位於所述第一OLED基板下方,且所述器件區中設置有透過所述第一OLED基板進行光線採集的感光元件。
其中,所述感光元件可包括攝像頭和/或光線感應器。器件 區中還可設置除感光元件的其他器件,例如陀螺儀或聽筒等器件。
器件區可以是開槽區,顯示幕的第一OLED基板可對應於開槽區貼合設置,以使得感光元件能夠透過該第一OLED基板對外部光線進行採集等操作。
由於上述的顯示裝置中,第一OLED基板的第一導電層的一部分作為存儲電容的第一極板,另一部分作為第一電晶體的閘極,則第一電晶體的閘極、存儲電容的第一極板及二者之間的連接可通過同一步驟完成時,無需在第一電晶體的閘極、存儲電容的第一極板形成之後再製備二者之間的連接結構,可簡化第一驅動電路單元的製備工藝流程,進而簡化第一OLED基板的驅動電路層的製備工藝流程。
上述例如顯示裝置的電子設備可以為手機、平板、掌上型電腦、ipad等數碼設備。
在圖式中,為了圖示的清晰可能誇大了層和區域的尺寸。而且可以理解,當元件或層被稱為在另一元件或層“上”時,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上,或者可以存在中間的層。另外,可以理解,當元件或層被稱為在另一元件或層“下”時,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下,或者可以存在一個以上的中間的層或元件。另外,還可以理解,當層或元件被稱為在兩層或兩個元件“之間”時,它可以為兩層或兩個元件之間唯一的層,或還可以存在一個以上的中間層或元件。通篇相似的參考標記指示相似的元件。
100‧‧‧顯示面板
A‧‧‧第一顯示區
B‧‧‧第二顯示區
1‧‧‧襯底
2‧‧‧驅動電路層
3‧‧‧發光功能膜層
4‧‧‧導電層
d1,d2‧‧‧厚度
11‧‧‧第一襯底
12‧‧‧第二襯底
111‧‧‧透明材料層
112‧‧‧疊層
5‧‧‧保護層

Claims (9)

  1. 一種顯示面板,包括:第一顯示區及第二顯示區,所述顯示面板還包括:襯底,所述襯底包括第一襯底及第二襯底,所述第一襯底位於第一顯示區,第二襯底位於第二顯示區,所述第一襯底的透光率大於所述第二襯底的透光率;驅動電路層,所述驅動電路層形成於所述襯底上;發光功能膜層,所述發光功能膜層形成於所述驅動電路層上;以及導電層,所述導電層形成於所述發光功能膜層上;其中所述襯底、所述驅動電路層、所述發光功能層和所述導電層位於所述第一顯示區及所述第二顯示區內,位於所述第一顯示區的導電層的厚度小於位於所述第二顯示區的導電層的厚度,其中,所述第一襯底至少包括透明材料層,所述第一襯底的厚度與所述第二襯底的厚度相同。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位於所述第一顯示區的導電層的材料為氧化銦錫、氧化銦鋅、摻雜銀的氧化銦錫或者摻雜銀的氧化銦鋅;或者,位於所述第一顯示區的導電層的材料包括Mg和Ag中的至少一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所述導電層為陰極層;所述發光功能膜層包括有機發光材料及位於所述有機發光材料與所述導電層之間的電子注入層,所述電子注入層的材料包括Ag,還包括Mg、K、Li、Cs中的至少一種;並且所述電子注入層中Ag的品質與所述電子注入層的總品質的比例範圍為1:5~1:2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位於所述第一顯示區的導電層的厚度與位於第二顯示區的導電層的厚度的比例範圍為0.25:1~0.85:1;並且位於所述第一顯示區的導電層的厚度範圍為5~10nm,位於第二顯示區 的導電層的厚度範圍為12~20nm。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襯底為多層有機材料層和多層無機材料層交疊的疊層。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襯底還包括有機材料層與無機材料層交疊的疊層,所述第一襯底的疊層與所述第二襯底的疊層共用一部分膜層材料。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襯底的疊層包括第一有機層和位於所述第一有機層上的第一無機層,所述第二襯底的疊層包括由下至上依次交疊的第二有機層、第二無機層、第三有機層和第三無機層,所述第一有機層與部分所述第三有機層共用同一膜層材料,所述第一無機層與所述第三無機層共用同一膜層材料,所述第一有機層的厚度小於所述第三有機層的厚度,所述第一無機層的厚度等於所述第三無機層的厚度;所述第一襯底的透明材料層設置在所述第一襯底的疊層的下方,且所述第一襯底的透明材料層的下端面與所述第二襯底的下端面齊平。
  8.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設備本體,具有器件區;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面板,覆蓋在所述設備本體上;其中,所述器件區位於所述第一顯示區下方,且所述器件區中設置有透過所述第一顯示區進行光線採集的感光元件。
  9. 一種顯示面板的製備方法,所述顯示面板具有第一顯示區及第二顯示區,所述製備方法包括:形成襯底,其中,形成所述襯底包括:形成襯底層;在所述襯底層的與所述第一顯示區對應的位置處形成凹槽;以及在所述凹槽內形成透明材料層,其中所述襯底的與所述第一顯示區對應的部位的厚度相同於所述襯底的與所述第二顯示區對應的部位的厚度;在所述襯底上形成驅動電路層;在所述驅動電路層上形成發光功能膜層;在所述發光功能膜層上形成導電層,位於所述第一顯示區的導電層的 厚度小於位於所述第二顯示區的導電層的厚度。
TW108129071A 2018-12-28 2019-08-15 顯示面板及其製備方法、顯示裝置 TWI7091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27712.0A CN110767696A (zh) 2018-12-28 2018-12-28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透明oled基板、阵列基板
??201811627712.0 2018-12-28
CN201811627712.0 2018-12-28
CN201920703006.3U CN210073852U (zh) 2019-05-15 2019-05-15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1920703006.3 2019-05-15
??201920703006.3 2019-05-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4386A TW201944386A (zh) 2019-11-16
TWI709127B true TWI709127B (zh) 2020-11-01

Family

ID=69184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9071A TWI709127B (zh) 2018-12-28 2019-08-15 顯示面板及其製備方法、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0912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6341A (zh) * 2017-11-10 2018-04-2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8376696A (zh) * 2017-09-30 2018-08-0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及显示屏
CN108540613A (zh) * 2018-06-07 2018-09-14 肇庆高新区徒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全面屏手机
CN108810200A (zh) * 2018-06-04 2018-11-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6696A (zh) * 2017-09-30 2018-08-0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及显示屏
CN107946341A (zh) * 2017-11-10 2018-04-2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8810200A (zh) * 2018-06-04 2018-11-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8540613A (zh) * 2018-06-07 2018-09-14 肇庆高新区徒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全面屏手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4386A (zh) 2019-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134083A1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WO2021147987A1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211654824U (zh) 透明oled基板、透明显示面板、阵列基板、显示屏及显示设备
US10347699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1682048B (zh) 透光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
WO2020052232A1 (zh) 显示面板、显示屏和显示终端
JP2023099073A (ja) 表示装置
KR102329360B1 (ko) 발광 장치
WO2016082636A1 (zh) 像素结构、透明触摸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WO2019205439A1 (zh) Oled显示面板
KR102614061B1 (ko) 표시 장치
US20240179963A1 (en) Display panel and a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11004914B2 (en) Display apparatus
KR20200118266A (ko)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11974481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10104705A1 (en) Display device
WO2021083226A1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KR20190083023A (ko) 표시 장치
US20240057386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TWI709127B (zh) 顯示面板及其製備方法、顯示裝置
US20210083014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220036437A (ko) 표시 장치
KR20200116568A (ko) 표시 장치
US11844243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KR20200050074A (ko)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