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8698B - 光源系統 - Google Patents

光源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8698B
TWI698698B TW108118673A TW108118673A TWI698698B TW I698698 B TWI698698 B TW I698698B TW 108118673 A TW108118673 A TW 108118673A TW 108118673 A TW108118673 A TW 108118673A TW I698698 B TWI698698 B TW I69869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ection
color
color light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86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43902A (zh
Inventor
林宏英
Original Assignee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186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98698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86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8698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439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3902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種光源系統包含光源、反射元件、透鏡組以及螢光輪。光源配置以發射第一色光,反射元件配置以反射至少部分第一色光。透鏡組配置以匯聚反射自反射元件的第一色光。螢光輪與反射元件分別位於透鏡組的相反兩側。螢光輪具有第一區段,第一色光係匯聚於第一區段,並由第一區段提供第二色光。第二色光通過透鏡組而形成一光通道區域,反射元件至少部分位於光通道區域內。

Description

光源系統
本揭示係關於一種光源系統。
投影機的光源系統配備有螢光輪以提供不同顏色的光。常見的螢光輪具有供雷射光源所發出的藍光通過的缺口,然而,此類螢光輪在製作上較為複雜,且螢光輪的前後兩側均需設置光學元件,使得螢光輪沒有足夠的空間可以有效地散熱。再者,光源系統還需額外配備多個光學元件來重新導引通過螢光輪的藍光,除了造成光源系統製造成本高且體積龐大外,經過上述多個光學元件的光損失亦使藍光亮度降低。
本揭示之一目的在於提出一種創新的光源系統,解決上述問題。
依據本揭示的一些實施方式,一種光源系統包含第一光源、反射元件、透鏡組以及螢光輪。第一光源配置以發射第一色光,反射元件配置以反射至少部分第一色光。透鏡組配置以匯聚反射自反射元件的第一色光。螢光輪與反射元件分別位於透鏡組的相反兩側。螢光輪具有第一區段,第一色光係匯聚於第一區段,並由第一區段提供第二色光。第二色光通過透鏡組而形成一光通道區域,反射元件至少部分位於光通道區域內。
於本揭示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第一區段為反射區段,且第一色光自反射區段反射而形成第二色光。
於本揭示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螢光輪還具有第二區段,第二區段配置以吸收第一色光,並發射波長不同於第一色光的第三色光。第三色光通過透鏡組後進入光通道區域。
於本揭示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第一色光以及第二色光為藍光,第二區段包含以下至少其一:紅色螢光物質、綠色螢光物質以及黃色螢光物質。
於本揭示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反射區段包含以下至少其一:白膠、摻有螢光粉的白膠、螢光粉層、介電鍍膜、金屬反射層以及光學反射貼片。
於本揭示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螢光輪包含反射式基板,反射區段位於反射式基板上。
於本揭示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第一區段為波長轉換區段,波長轉換區段配置以吸收第一色光,並發射波長不同於該第一色光的第二色光。
於本揭示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第一色光為紫外光,波長轉換區段包含以下至少其一:紅色螢光物質、綠色螢光物質、藍色螢光物質以及黃色螢光物質。
於本揭示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反射元件為反射鏡。
於本揭示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反射元件為分光鏡,分光鏡具有濾光部,濾光部配置以至少部分反射第一色光,並供其他色光通過。
於本揭示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濾光部的面積小於光通道區域的截面積的70%。
於本揭示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第一區段為反射區段,且第一色光自反射區段反射而形成第二色光。第一色光包含第一偏振光,第二色光包含第一偏振光以及偏振方向垂直於第一偏振光的第二偏振光,濾光部配置以反射第一偏振光,並供第二偏振光通過。
於本揭示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光源系統進一步包含二向色元件以及第二光源。二向色元件與透鏡組分別位於反射元件的相反兩側,第二光源配置以發射第四色光,第四色光自二向色元件遠離反射元件的表面反射,並與第二色光朝同一方向前進。
綜上所述,在本揭示的光源系統反射式的設計下,所有光路均位在螢光輪的受光側,故可省去螢光輪後側的導引光學元件,使得光源系統的體積、重量與成本得到大幅的縮減,並提供螢光輪足夠的空間進行散熱。
為使本揭示之敘述更加詳盡與完備,可參照所附之圖式及以下所述各種實施方式。圖式中之各元件未按比例繪製,且僅為說明本揭示而提供。以下描述許多實務上之細節,以提供對本揭示的全面理解,然而,相關領域具普通技術者應當理解可在沒有一或多個實務上之細節的情況下實施本揭示,因此,該些細節不應用以限定本揭示。
請參照第1圖,其為繪示依據本揭示一實施方式之光源系統100的側視圖。舉例而言,光源系統100可應用於投影機(圖未示),以為投影機提供照明。光源系統100包含第一光源110、反射元件120、第一透鏡組131、螢光輪140、第二透鏡組132、色輪150以及光導管160。第一光源110配置以發射第一色光,第一色光沿著第一光路徑L1 (僅示意地繪出最外側的路徑)前進。反射元件120位在第一光路徑L1上,並配置以至少部分反射第一色光,第一色光被反射元件120反射後沿著第一光路徑L1朝向第一透鏡組131前進。
如第1圖所示,第一透鏡組131接收反射自反射元件120的第一色光,並將其匯聚於螢光輪140上。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透鏡組131為準直透鏡。螢光輪140位在第一透鏡組131遠離反射元件120的一側,換言之,螢光輪140與反射元件120係位於第一透鏡組131的相反兩側。螢光輪140具有第一區段143 (如第2圖所示,將於下文中詳細介紹),其配置以提供第二色光,第二色光沿著第二光路徑L2 (僅示意地繪出最外側的路徑)前進。
如第1圖所示,第二色光通過第一透鏡組131後形成平行光束,所述平行光束界定出一光通道區域999,反射元件120係至少部分位於光通道區域999內。第二透鏡組132、色輪150以及光導管160依序排列在反射元件120遠離第一透鏡組131的一側上。第二透鏡組132配置以接收通過光通道區域999的第二色光,並將其匯聚於色輪150,第二色光經色輪150純化後進入色輪150後方的光導管160以提供照明。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光通道區域999的截面積實質上等同於第一透鏡組131中距離螢光輪140最遠(且直徑最大)的透鏡之截面積。
本揭示之光源系統100是採用反射式的設計,使得第一色光行進的第一光路徑L1或是第二色光所行進的第二光路徑L2均位在螢光輪140的受光側(亦即,螢光輪140面向第一透鏡組131的一側),故在螢光輪140後方不需要設置光學元件來導引第一色光,如此一來,螢光輪140有足夠的空間可以散熱。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光源系統100進一步包含散熱器101,其設置於螢光輪140遠離第一透鏡組131的一側。舉例而言,散熱器101可包含沿軸向排列的複數個散熱鰭片,其接觸螢光輪140,並藉由其較大的表面積來協助螢光輪140散熱。
請參照第2圖,其為繪示第1圖所示之螢光輪140的俯視圖。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光源110為藍光雷射,故第一色光為藍光。螢光輪140為一採用反射式基板149 (請見第1圖)的螢光輪,螢光輪140的第一區段143為反射區段,其沿著螢光輪140的外緣設置,並且位於反射式基板149上。當第一色光匯聚於第一區段143上時會在第一區段143進行反射,換言之,第一色光自第一區段143反射而形成第二色光,故第二色光亦為藍光。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色光照射在螢光輪140的第一區段143上時發生漫反射,故出射的第二色光所展開的角度大於入射的第一色光所展開的角度。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區段143包含白膠(主要為包含二氧化鈦之光反射性材料)、摻有螢光粉的白膠、螢光粉層,或是佈有光反射性質之材料,例如介電鍍膜、金屬反射層或是光學反射貼片等。
為了使投影機能顯示不同的色彩,光源系統100還需要提供藍光外的其他色光。如第2圖所示,於一些實施方式中,螢光輪140還具有第二區段144,第二區段144同樣沿著螢光輪140的外緣設置。螢光輪140繞其轉軸145旋轉,故通過第一透鏡組131的第一色光輪流照射在第一區段143與第二區段144上。第二區段144為波長轉換區段,其配置以提供第三色光,具體而言,當第一色光匯聚於第二區段144上時,第二區段144吸收部分第一色光,並朝向第一透鏡組131發射波長大於第一色光的第三色光。第三色光沿著第二光路徑L2朝向第一透鏡組131前進,並在通過第一透鏡組131後進入光通道區域999。
於本實施方式中,第二區段144包含黃色螢光物質M1,其吸收部分第一色光並發出黃光(即第三色光)。一般而言,相較於綠光與紅光(或其疊加而成的黃光),投影機所需的照明對於藍光的需求較低,因此,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區段143所涵蓋的區域面積小於第二區段144所涵蓋的區域面積。
請參照第3圖,其為繪示依據本揭示另一實施方式之螢光輪240的俯視圖。本實施方式之螢光輪240可用以替代光源系統100的螢光輪140。螢光輪240與第2圖所示之實施方式的差異處在於螢光輪240的第二區段244具有第一子區段241以及第二子區段242。第一子區段241包含綠色螢光物質M2,當第一色光匯聚於第一子區段241上時,第一子區段241吸收部分第一色光並發出綠光。第二子區段242包含紅色螢光物質M3,當第一色光匯聚於第二子區段242上時,第二子區段242吸收部分第一色光並發出紅光。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子區段241所涵蓋的區域面積與第二子區段242所涵蓋的區域面積均大於第一區段143所涵蓋的區域面積。
請回頭參照第1圖。由於反射元件120部分位於光通道區域999內,取決於反射元件120的光學特性,部分第二色光及/或第三色光會被反射元件120反射而損失。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反射元件120為分光鏡,分光鏡具有濾光部121,其配置以反射至少部分第一色光(即藍光),並供其他色光通過。因此,進入光通道區域999的第二色光(同為藍光)有一部分會被濾光部121反射而損失,其餘部分則由濾光部121周圍通過並前進至第二透鏡組132。第三色光(黃光,或紅光與綠光)對於濾光部121具有高穿透率,故絕大部分的第三色光通過反射元件120並前進至第二透鏡組132。於一些實施方式中,濾光部121的面積A1小於光通道區域999的截面積A2的70%,較佳地是小於光通道區域999的截面積A2的50%。
就第一色光而言,儘管在本揭示的光源系統100中有少部分被濾光部121所反射而損失,但相較於現有的光源系統則省去了位在螢光輪後側用以導引第一色光的額外光學元件,代表第一色光因為穿透螢光輪並經過多個光學元件的光損失也得以解決,故本揭示的光源系統100所提供的第一色光亮度足以匹配現有的光源系統相,還能大幅縮減光源系統的體積、重量與成本。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色光於濾光部121的入射角大於45度。在上述入射角下,濾光部121的穿透率對波長曲線會因為光不同的偏振態而出現明顯區隔,可利用此特性來允許特定偏振態的藍光通過濾光部121,以減少藍光的損失。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發射自第一光源110的第一色光包含具有第一偏振方向的第一偏振光,換言之,第一光源110所提供的第一色光為偏振光。舉例而言,第一偏振光可為S偏振態藍光。第一偏振光經過螢光輪140的第一區段143反射後轉變為非偏振光,故第一區段143所提供的第二色光包含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第一偏振光以及第二偏振光。舉例而言,第二偏振光為P偏振態藍光。濾光部121配置以反射第一偏振光,並供第二偏振光通過,藉此進一步降低藍光的損失。
請參照第4圖。第4圖為繪示第1圖所示之光源系統100的反射元件120的前視圖,其中見於第1圖的反射元件120的邊緣在第4圖的視角下為反射元件120的右側邊緣。第4圖所示之反射元件120為分光鏡之實施態樣,除了前文中介紹的濾光部121外,反射元件120還具有透光部122,其設置於濾光部121的至少一側。透光部122之設置係因為反射元件120需要有能被夾持固定的部分,為了避免阻擋螢光輪140所提供的第二色光以及第三色光,透光部122配置以供所有色光通過。於一些實施方式中,透光部122鄰近第一透鏡組131的表面上具有抗反射鍍膜123,以減少第二色光與第三色光的反射損失。
在其他的實施態樣中,反射元件120也可以是反射鏡,其配置以反射所有色光。於此等實施態樣中,反射元件120同樣可以將第一色光導引至螢光輪140,此外,儘管部分朝向反射元件120前進的第二色光與第三色光會被反射而損失,但反射元件120僅部分遮擋到光通道區域999的截面,故其餘部分的第二色光與第三色光可由反射元件120周圍通過並前進至第二透鏡組132,如此同樣能達到本發明之功效。
請回頭參照第1圖。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光源系統100進一步包含匯聚透鏡170、反射鏡180以及勻光元件190。匯聚透鏡170位於反射鏡180與第一光源110之間。匯聚透鏡170將發射自第一光源110的第一色光匯聚於反射鏡180上,勻光元件190位在第一色光所行進的第一光路徑L1上,並配置以接收經反射鏡180反射後的第一色光,第一色光在通過勻光元件190後均勻地照射在反射元件120上。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勻光元件190為擴散片(diffuser)。
於另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光源110為紫外光雷射,故發射自第一光源110的第一色光為紫外光。於此等實施方式中,螢光輪140的第一區段143為波長轉換區段,其包含以下至少其一:紅色螢光物質、綠色螢光物質、藍色螢光物質以及黃色螢光物質。換言之,螢光輪140所包含的螢光物質會吸收紫外光而發射出紅光、綠光、藍光、黃光中至少其一。
另外,第二透鏡組132不限於第1圖所示的單透鏡配置,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得視實務上的需求來選擇適當的透鏡數目及其光學特性,以將通過光通道區域999的第二色光與第三色光匯聚於色輪150。同樣地,第一透鏡組131不限於第1圖所示的雙透鏡配置。
請參照第5圖,其為繪示依據本揭示另一實施方式之光源系統500的側視圖。本實施方式與第1圖所示之光源系統100的一差異處,在於光源系統500進一步包含第二光源502、第三透鏡組503以及二向色元件504。二向色元件504與第一透鏡組131分別位於反射元件120的相反兩側,第二光源502面向二向色元件504遠離反射元件120的表面,第三透鏡組503位於二向色元件504的所述表面與第二光源502之間。
第二光源502係作為補充光源,其配置以發射第四色光,第四色光沿著第三光路徑L3朝向第三透鏡組503前進,並在通過第三透鏡組503後發散形成平行光束並前進至二向色元件504。第四色光自二向色元件504遠離反射元件120的表面反射後與第二色光朝同一方向前進,並通過第二透鏡組132而匯聚於色輪150。設置有第二光源502時,螢光輪540未必要提供所有三原色(紅綠藍)的色光。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光源502為藍光雷射,二向色元件504配置以反射藍光並供其他色光通過。於此等實施方式中,光源系統500搭配第6圖所示之螢光輪540,以至少提供紅光、綠光或其組合。如第6圖所示,螢光輪540的第一區段543為波長轉換區段,其包含黃色螢光物質M1,第一光源110可為紫外光雷射,第一區段543的黃色螢光物質M1吸收部分紫外光並發射黃光。取而代之地,第一區段543亦可具有兩子區段,其各包含紅色螢光物質與綠色螢光物質,以分別提供紅光與綠光。
於前段所述之實施方式中,反射元件120可為反射鏡,其配置以反射發射至第一光源110的紫外光以及發射自螢光輪540的黃光(或綠光與紅光)。反射元件120可為二向色元件,其配置以反射發射至第一光源110的紫外光,並供其他色光通過。
於另一些實施方式中,為了增加光源系統500提供的紅光亮度,第二光源502為紅光雷射,二向色元件504配置以反射紅光並供其他色光通過。於此等實施方式中,光源系統500改搭配第7圖所示之螢光輪540,以至少提供綠光、藍光或其組合。如第7圖所示,螢光輪540的第一區段543為波長轉換區段,其包含第一子區段541以及第二子區段542,第一子區段541以及第二子區段542分別包含綠色螢光物質M2與藍色螢光物質M4,第一光源110可為紫外光雷射,第一子區段541的綠色螢光物質M2吸收部分紫外光並發射綠光,第二子區段542的藍色螢光物質M4吸收部分紫外光並發射藍光。取而代之地,第一光源110亦可為藍光雷射,螢光輪540可包含反射區段以及綠色波長轉換區段,以分別提供藍光與綠光。
於前段所述之實施方式中,螢光輪540可進一步提供紅光,舉例而言,螢光輪540可進一步包含紅色波長轉換區段,其配置以發射第一紅光,第二光源502配置以發射波長不同於第一紅光的第二紅光。舉例而言,第一紅光與第二紅光的波長分別落在第一波長範圍與第二波長範圍內,較佳地第一波長範圍與第二波長範圍皆包含於紅光波長範圍內但彼此不重疊,然而大部分情況係使犧牲少許的第一波長部分範圍的光線而得以補充較多的第二波長範圍的光線,因此二向色元件504配置以反射波長落在第二波長範圍內的色光並供其他色光通過。然而,色光的補充亦不限於紅色,其但看系統之需求而定。
綜上所述,在本揭示的光源系統反射式的設計下,所有光路均位在螢光輪的受光側,故可省去螢光輪後側的導引光學元件,使得光源系統的體積、重量與成本得到大幅的縮減,並提供螢光輪足夠的空間進行散熱。
儘管本揭示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揭示,任何熟習此技藝者,於不脫離本揭示之精神及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揭示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500:光源系統 101:散熱器 110:光源 120:反射元件 121:濾光部 122:透光部 123:抗反射鍍膜 131:第一透鏡組 132:第二透鏡組 140、240、540:螢光輪 241、541:第一子區段 242、542:第二子區段 143、543:第一區段 144、244:第二區段 145:轉軸 149:反射式基板 150:色輪 160:光導管 170:匯聚透鏡 180:反射鏡 190:勻光元件 502:第二光源 503:第三透鏡組 504:二向色元件 999:光通道區域 A1、A2:面積 L1:第一光路徑 L2:第二光路徑 L3:第三光路徑 M1:黃色螢光物質 M2:綠色螢光物質 M3:紅色螢光物質 M4:藍色螢光物質
為使本揭示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方式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 第1圖為繪示依據本揭示一實施方式之光源系統的側視圖。 第2圖為繪示第1圖所示之螢光輪的俯視圖。 第3圖為繪示依據本揭示另一實施方式之螢光輪的俯視圖。 第4圖為繪示第1圖所示之光源系統的反射元件的前視圖。 第5圖為繪示依據本揭示另一實施方式之光源系統的側視圖。 第6圖為繪示依據本揭示另一實施方式之螢光輪的俯視圖。 第7圖為繪示依據本揭示另一實施方式之螢光輪的俯視圖。
100:光源系統
101:散熱器
110:第一光源
120:反射元件
131:第一透鏡組
132:第二透鏡組
140:螢光輪
149:反射式基板
150:色輪
160:光導管
170:匯聚透鏡
180:反射鏡
190:勻光元件
999:光通道區域
A1、A2:面積
L1:第一光路徑
L2:第二光路徑

Claims (13)

  1. 一種光源系統,包含:一第一光源,配置以發射一第一色光;一反射元件,配置以反射至少部分該第一色光;一透鏡組,配置以匯聚反射自該反射元件的該第一色光;以及一螢光輪,與該反射元件分別位於該透鏡組的相反兩側,並且具有一第一區段,該第一色光匯聚於該第一區段,並由該第一區段提供一第二色光,其中該第二色光通過該透鏡組而形成一光通道區域,該反射元件至少部分位於該光通道區域內,並遮擋到該光通道區域的部分截面。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源系統,其中該第一區段為一反射區段,且該第一色光自該反射區段反射而形成該第二色光。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光源系統,其中該螢光輪還具有一第二區段,該第二區段配置以吸收該第一色光,並發射波長不同於該第一色光的該第三色光,該第三色光通過該透鏡組後進入該光通道區域。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光源系統,其中該第一色光以及該第二色光為藍光,該第二區段包含以下至少其一:紅色螢光物質、綠色螢光物質以及黃色螢光物質。
  5.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光源系統,其中該反射區段包含以下至少其一:白膠、摻有螢光粉的白膠、螢光粉層、介電鍍膜、金屬反射層以及光學反射貼片。
  6.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光源系統,其中該螢光輪包含一反射式基板,該反射區段位於該反射式基板上。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源系統,其中該第一區段為一波長轉換區段,該波長轉換區段配置以吸收該第一色光,並發射波長不同於該第一色光的該第二色光。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光源系統,其中該第一色光為一紫外光,該波長轉換區段包含以下至少其一:紅色螢光物質、綠色螢光物質、藍色螢光物質以及黃色螢光物質。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源系統,其中該反射元件為一反射鏡。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源系統,其中該反射元件為一分光鏡,該分光鏡具有一濾光部,該濾光部配置以至少部分反射該第一色光,並供其他色光通過。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光源系統,其中該濾光部的一面積小於該光通道區域的一截面積的70%。
  12.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光源系統,其中該第一區段為一反射區段,且該第一色光自該反射區段反射而形成該第二色光,該第一色光包含一第一偏振光,該第二色光包含該第一偏振光以及一第二偏振光,該第二偏振光的一偏振方向垂直於該第一偏振光的一偏振方向,該濾光部配置以反射該第一偏振光,並供該第二偏振光通過。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源系統,進一步包含:一二向色元件,與該透鏡組分別位於該反射元件的相反兩側;以及一第二光源,配置以發射一第四色光,該第四色光自該二向色元件遠離該反射元件的一表面反射,並與該第二色光朝同一方向前進。
TW108118673A 2019-05-30 2019-05-30 光源系統 TWI6986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8673A TWI698698B (zh) 2019-05-30 2019-05-30 光源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8673A TWI698698B (zh) 2019-05-30 2019-05-30 光源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98698B true TWI698698B (zh) 2020-07-11
TW202043902A TW202043902A (zh) 2020-12-01

Family

ID=72601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8673A TWI698698B (zh) 2019-05-30 2019-05-30 光源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98698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547687U (zh) * 2017-05-09 2017-08-21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機
TW201833655A (zh) * 2017-03-02 2018-09-16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裝置
TW201908856A (zh) * 2017-07-25 2019-03-01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系統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833655A (zh) * 2017-03-02 2018-09-16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裝置
TWM547687U (zh) * 2017-05-09 2017-08-21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機
TW201908856A (zh) * 2017-07-25 2019-03-01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3902A (zh) 2020-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30416B2 (en) Light guide component and light source device
TWI486699B (zh) 光源系統
JP6968744B2 (ja) 波長変換フィルタモジュールおよび照明システム
WO2010061699A1 (ja) 薄型バックライトシステム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US10281695B2 (en) Optical system of LED variable-focus imaging lamp
US20080074898A1 (en) Light source assemblies
JP7434808B2 (ja) 光源装置及び画像投射装置
US9890919B2 (en) Lamp lens with reduced chromatic aberration and lamp for vehicle using the same
US20200225570A1 (en) Projection system
WO2011024530A1 (ja) バックライトシステム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KR102157543B1 (ko) 파리눈 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프로젝터용 광학엔진
TWI489855B (zh) 立體投影光源系統
US8602567B2 (en) Multiplexing light pipe having enhanced brightness
TWI698698B (zh) 光源系統
JP7365595B2 (ja) 光源装置及び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US11662654B2 (en) Illumination system with scattering element and projection device
CN213122578U (zh) 匀光元件及投影装置
US11184591B2 (en) Projection device
US20200379328A1 (en) Illumination system
US10775689B2 (en)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TWI843156B (zh) 雷射光源合光系統
WO2024109595A1 (zh) 合光组件、光源模组及投影设备
US11619366B2 (en) Light source module
TWI829447B (zh) 投影裝置
US20240036341A1 (en) Laser light source combiner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