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3883B - 農業用屋舍 - Google Patents

農業用屋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3883B
TWI693883B TW107135482A TW107135482A TWI693883B TW I693883 B TWI693883 B TW I693883B TW 107135482 A TW107135482 A TW 107135482A TW 107135482 A TW107135482 A TW 107135482A TW I693883 B TWI693883 B TW I69388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urtain
space
air
fan
agricultural hous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54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00007A (zh
Inventor
田尾本昭
石渡正紀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00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00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38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388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22Shades or blinds for greenhouse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24Devices or systems for heating, ventilating, regulating temperature, illuminating, or watering, in greenhouses, forcing-frames, or the lik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Greenhous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課題係提供一種農業用屋舍,能於簾幕之開狀態、閉狀態兩者有效率地換氣。本發明之農業用屋舍(1)之中,外殼(10)包含彼此相向之第一山牆面(103)及第二山牆面(104)和屋頂(100)。複數之吸氣用風扇(31)設在第一山牆面(103),將外界空氣送入外殼(10)內。複數之排氣用風扇(32)設在第二山牆面(104),將外殼(10)內的空氣排出至外殼(10)外。簾幕(20)構成為可在開狀態與閉狀態之間變形。閉狀態的簾幕(20)將外殼(10)內分割為上部空間(13a)及比上部空間更下方的下部空間(13b),並使上部空間(13a)與下部空間(13b)之間可通氣,且將自屋頂(100)入射的光進行減光。

Description

農業用屋舍
本發明關於農業用屋舍。
以往,有一種農業用屋舍(例如參照日本特開2014-103856號公報),為了調節植物體的栽培環境,而具備:換氣用風扇;以及簾幕,用以將太陽光對於內部空間的照射加以遮擋。以往的農業用屋舍,當內部空間的溫度係預定溫度以上時,則使換氣風扇動作進行換氣,使內部空間的溫度減少。又,以往的農業用屋舍具備將內部空間的上方加以覆蓋之簾幕,利用使簾幕成為閉狀態而遮擋太陽光的照射。意即,藉由簾幕的開閉動作,而調節內部空間之日照時間長度(白晝的長度)。
然而,上述之以往的農業用屋舍之中,因簾幕之開閉狀態而使得風扇的氣流大幅變化,因此難以於簾幕之開狀態、閉狀態兩者有效率地換氣。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農業用屋舍,能於簾幕之開狀態、閉狀態兩者有效率地換氣。 〔解決問題之方式〕
本發明的一態樣之農業用屋舍具備外殼、複數之吸氣用風扇、複數之排氣用風扇、簾幕。前述外殼具有彼此相向之第一山牆面及第二山牆面和屋頂。前述複數之吸氣用風扇係設在前述第一山牆面,而將外界空氣送入至前述外殼內。前述複數之排氣用風扇係設在前述第二山牆面,而將前述外殼內的空氣排出至前述外殼外。前述簾幕配置在前述外殼內。前述簾幕構成為可在以下狀態之間變形:閉狀態,在前述外殼內拉出;以及開狀態,在前述外殼內收合。而前述閉狀態之前述簾幕將該外殼內分割為上部空間及比前述上部空間更下方的下部空間,並使前述上部空間與前述下部空間之間可通氣,且至少將自前述屋頂入射的光進行減光。
〔實施發明之較佳形態〕
以下實施形態一般關於農業用屋舍。更詳細而言,係關於一種農業用屋舍,其具備將入射之光加以遮光的簾幕。
以下說明之各實施形態之農業用屋舍,吾人預想其係栽培植物體之農業用屋舍。植物體的種類不特別限制,可自果菜類、豆類、水果、花卉、葉菜類等中選擇。葉菜類代表菠菜、小松菜、萵苣、高麗菜、大白菜等。又,果菜類代表蕃茄、小黃瓜、茄子等。
以下說明之各實施形態,係在農業用屋舍中所設之農圃中栽培植物體。又,各實施形態係以土耕栽培為例說明,但即使使用防根透水板片等之隔離地面栽培,亦可使用本發明各實施形態之技術。
〔實施形態1〕 如圖1所示,實施形態1的農業用屋舍1具備:外殼10,由作為結構件之框架11、及框架11所支持之遮覆體12而構成。
框架11係由直徑10[mm]以上50[mm]以下之金屬管或棒(線材)形成。對於形成框架11之金屬,使用鋁、或表面施有鍍鋅等防鏽處理之鐵。又,框架11係形成為倒U字狀,且一體地具備排列配置之二支支柱部111、及將二支支柱部111各者的一端間加以連結之連結部112。連結部112係以形成為平順弧狀之例顯示,但亦可形成為使二條直線各者的一端對接之倒V狀。
遮覆體12係由透光性構件形成。遮覆體12係使用具透光性(宜為透明)之合成樹脂膜。遮覆體12所用之合成樹脂膜的厚度尺寸一般係0.1[mm]以上3[mm]以下,但亦可超出此範圍。又,遮覆體12所用之合成樹脂膜係選自聚氯乙烯、聚烯烴、氟樹脂等。此外,遮覆體12亦可係具透光性之玻璃。
將複數之框架11分別沿與所圍繞的面交叉之方向排列。於已排列複數之框架11之狀態下,將遮覆體12架設在複數之框架11。而且,使農業用屋舍1的外殼10如下:遮覆體12涵蓋全周而將由複數之框架11排列而形成之虛擬立體物加以覆蓋。
農業用屋舍1一體地具備剖面係半圓狀之屋頂100、將屋頂100加以支持且彼此相向之二個側面101、102、正交於二個側面101、102且彼此相向之二個山牆面103、104。從而,將農業用屋舍1形成為:在與將二個山牆面103、104加以連結的方向正交之剖面係倒U字狀。將二個山牆面103、104加以連結之方向的尺寸,係設計為與將二個側面101、102加以連結之方向相比而言充分大之尺寸。此後,將二個山牆面103、104加以連結之方向係稱作第一方向X1(進深方向),將二個側面101、102加以連結之方向係稱作第二方向X2(寬度方向)。又,將側面101稱為第一側面101、側面102稱為第二側面102、山牆面103稱為第一山牆面103、山牆面104稱為第二山牆面104。
農業用屋舍1的外殼10圍繞農圃40。農圃40形成有比其他部位更***之複數之壟41。壟41的長邊方向係沿著第一方向X1,且在第二方向X2上形成複數之壟41。在複數之壟41各者將植物體50加以種植(參照圖2A、圖2B)。
而且,如圖1所示,農業用屋舍1在外殼10的內部具備減光用簾幕(頂棚簾幕)20。簾幕20在第二方向X2之中,於閉狀態(展開狀態)與開狀態(收合狀態)之間變形,其中,前述閉狀態係將農圃40的上部加以覆蓋,前述開狀態係將農圃40的上部加以開放。亦即,簾幕20的閉狀態係以在外殼10內沿屋頂100相向之方式拉出板片狀簾幕20之狀態。而且,閉狀態之簾幕20將通過屋頂100而入射至外殼10內之光進行減光。又,簾幕20的開狀係簾幕20收合之狀態,且在外殼10內從下方觀察則屋頂100的內面露出。而且,開狀態之簾幕20不將通過屋頂100而入射至外殼10內之光進行減光。
如圖2A、圖2B所示,簾幕20由第一簾幕21與第二簾幕22構成。第一簾幕21及第二簾幕22各者構成為彼此獨立,且可於閉狀態與開狀態之間變形。第一簾幕21及第二簾幕22係合成樹脂之膜或網,且具有使太陽光減弱之功能。將第一簾幕21及第二簾幕22的透光率設定為例如65%以上75%以下。此外,透光率亦可設定為更小。形成第一簾幕21及第二簾幕22之材料,例如選擇聚烯烴。
將第一簾幕21的固定端(一端)固定在第一側面101的上端(或上端附近)。開狀態之第一簾幕21在第一側面101的上端(或上端附近)以捲繞成滾筒狀之狀態收合。而且,第一簾幕21係藉由朝屋頂100的頂點的下方拉扯未固定之前端(另一端),而逐漸覆蓋屋頂100的下底面側。當進一步拉扯第一簾幕21的前端時,則第一簾幕21的前端到達屋頂100的頂點的下方,成為從下方覆蓋屋頂100的一半(第一側面101側)之閉狀態。又,將第一簾幕21捲繞而收合,藉以使第一簾幕21從閉狀態成為開狀態。
第二簾幕22的固定端(一端)係固定在第二側面102的上端(或上端附近),且開狀態之第二簾幕22在第二側面102的上端(或上端附近)以捲繞成滾筒狀之狀態收合。而且,第二簾幕22係藉由朝屋頂100的頂點的下方拉扯未固定之前端(另一端),而逐漸覆蓋屋頂100的下底面側。當進一步拉扯第二簾幕22的前端時,則第二簾幕22的前端到達屋頂100的頂點的下方,成為從下方覆蓋屋頂100的一半(第二側面102側)之閉狀態。又,將第二簾幕22捲繞而收合,藉以使第二簾幕22從閉狀態成為開狀態。
亦即,第一簾幕21及第二簾幕22係捲繞成滾筒狀藉以成為開狀態,且從捲繞成滾筒狀之狀態朝外殼10的中央往斜上方拉出藉以成為閉狀態。又,第一簾幕21及第二簾幕22亦可折疊成伸縮囊狀藉以成為開狀態,且從折疊為伸縮囊狀之狀態拉出藉以成為閉狀態。
而且,於第一簾幕21係閉狀態之情形下,第一簾幕21的下底面形成從第一側面101的上端朝屋頂100的頂點往斜上方延伸之第一傾斜面210。又,於第二簾幕22係閉狀態之情形下,第二簾幕22的下底面形成從第二側面102的上端朝屋頂100的頂點往斜上方延伸之第二傾斜面220。而且,第一簾幕21及第二簾幕22的各前端彼此接近,使簾幕20形成為頂點沿著第一方向X1延伸成直線狀之山形形狀。
此外,外殼10設有將從第一側面101的上端朝屋頂100的頂點往斜上方延伸之閉狀態之第一簾幕21加以支持之支持構件,且第一簾幕21沿著此支持構件而於閉狀態與開狀態之間變形。又,外殼10設有將從第二側面102的上端朝屋頂100的頂點往斜上方延伸之閉狀態之第二簾幕22加以支持之支持構件,且第二簾幕22沿著此支持構件而於閉狀態與開狀態之間變形。
對於分別將第一簾幕21及第二簾幕22加以支持之支持構件,使用例如鋁、不鏽鋼、鐵等金屬框架、或樹脂框架。然而,支持構件亦可非如金屬框架、或樹脂框架等剛性高的構件。支持構件只要能以不使第一簾幕21及第二簾幕22往下方過度下降之方式支持即可。例如,支持構件可使用如繩索、金屬線、樹脂線等柔軟材質。
使第一簾幕21及第二簾幕22於開狀態與閉狀態之間變形之方法,會有例如藉由驅動機構而將電動機等動力源之驅動力傳達至第一簾幕21及第二簾幕22之方法。又,即使係由操作者拉扯與第一簾幕21及第二簾幕22連接的拉繩,亦能使第一簾幕21及第二簾幕22於開狀態與閉狀態之間變形。此外,將簾幕加以開閉之具體方法係公知,省略詳細說明。
再者,如圖1所示,農業用屋舍1在外殼10具備窗25。窗25可在以下位置之間移動:開位置:使外殼10的內部與外部之間通氣;以及閉位置,使外殼10的內部與外部遮斷而不通氣。將窗25設在第一側面101、第二側面102各者。窗25藉由調節開度,而調節外殼10的內部與外部之間通氣之際之空氣的通氣阻力。第一側面101、第二側面102各者的窗25係由驅動裝置獨立驅動。驅動裝置具備如電動機之動力源,且具備分別對應於窗25之驅動機構。
其次,農業用屋舍1的第一山牆面103的上側配置有三個第一吸氣用風扇31a及三個第二吸氣用風扇31b。三個第一吸氣用風扇31a係在第二方向X2之第一山牆面103的中央附近沿著第二方向X2排列配置。三個第一吸氣用風扇31a的下側沿著第二方向X2排列配置有三個第二吸氣用風扇31b。三個第二吸氣用風扇31b的下方設有用以使操作者出入之入口。此外,不區分第一吸氣用風扇31a及第二吸氣用風扇31b之狀態下,則稱為吸氣用風扇31。
又,農業用屋舍1的第二山牆面104的上側配置有三個第一排氣用風扇32a及三個第二排氣用風扇32b。三個第一排氣用風扇32a係在第二方向X2之第二山牆面104的中央附近沿著第二方向X2排列配置。三個第一排氣用風扇32a的下側,沿著第二方向X2排列配置有三個第二排氣用風扇32b。此外,不區分成第一排氣用風扇32a及第二排氣用風扇32b之狀態下,則稱為排氣用風扇32。
吸氣用風扇31及排氣用風扇32藉由機械換氣而進行農業用屋舍1之換氣,有助於農業用屋舍1的內部環境(內部溫度、內部溼度等)之調節。
農業用屋舍1控制簾幕20、窗25、吸氣用風扇31、及排氣用風扇32等設備之動作,藉以控制農業用屋舍1的內部環境。於是,可在農業用屋舍1內調適將植物體50加以育成之環境。
以下,使用圖2A、圖2B、圖3A、圖3B、圖4A、圖4B詳述簾幕20、窗25、吸氣用風扇31、及排氣用風扇32。
閉狀態之簾幕20藉由第一簾幕21及第二簾幕22而形成頂點沿著第一方向X1延伸之如山牆屋頂之形狀。亦即,外殼10的內部空間13藉由閉狀態之簾幕20而分割為上部空間13a及下部空間13b(參照圖2A、圖2B)。上部空間13a係比簾幕20更上方的空間,下部空間13b係比簾幕20更下方的空間。植物體50係存在於下部空間13b。
而且,如圖2A所示,將第一吸氣用風扇31a以面向上部空間13a之方式設在第一山牆面103。將第二吸氣用風扇31b以面向下部空間13b的上端附近之方式設在第一山牆面103。亦即,第一吸氣用風扇31a係配置在比簾幕20更上方,將外界空氣送入至上部空間13a。又,第二吸氣用風扇31b係配置在比簾幕20更下方,將外界空氣送入至下部空間13b。
又如圖2B所示,將第一排氣用風扇32a以面向上部空間13a之方式設在第二山牆面104。將第二排氣用風扇32b以面向下部空間13b的上端附近之方式設在第二山牆面104。亦即,第一排氣用風扇32a係配置在比簾幕20更上方,將上部空間13a內的空氣排出至外部。又,第二排氣用風扇32b係配置在比簾幕20更下方,將下部空間13b內的空氣排出至外部。
而且,夏季白晝中,通常使第一吸氣用風扇31a、第二吸氣用風扇31b、第一排氣用風扇32a、第二排氣用風扇32b動作(旋轉),且使第一側面101、第二側面102各者的窗25成為開狀態。
而且,夏季白晝中有時會有以下情況:太陽光入射至外殼10內,而內部空間13內的溫度上昇至預定溫度以上。如此情形下,則使簾幕20成為閉狀態,藉以使直接照射至植物體50所存在之下部空間13b之太陽光的量減少。而且,下部空間13b之中,高溫空氣往上方移動。於是,藉由第二排氣用風扇32b,而將下部空間13b內的高溫空氣排出至外部(參照圖4A)。又,藉由第二吸氣用風扇31b,而將比下部空間13b低溫之外界空氣送入下部空間13b(參照圖4A)。
再者,下部空間13b內的高溫空氣係往上方移動,故下部空間13b的下側的氣壓低於下部空間13b的上側的氣壓。又,下部空間13b的下側的氣壓亦有時低於外部的氣壓(負壓狀態)。於是,通過開狀態之窗25而將外界空氣有效率地汲取至下部空間13b內,進一步促進換氣。
又,使簾幕20成為開狀態,藉以使外殼10內的上部空間13a與下部空間13b連通成為一個內部空間13(參照圖3A、圖3B)。當簾幕20成為開狀態時,則可使直接照射植物體50之太陽光的量增大。然後,高溫空氣往內部空間13的上方移動。於是,藉由第一排氣用風扇32a及第二排氣用風扇32b而將內部空間13內的高溫空氣排出至外部,且藉由第一吸氣用風扇31a及第二吸氣用風扇31b而將外氣送入至內部空間13(參照圖4B)。
再者,內部空間13內的高溫空氣係往上方移動,故內部空間13的下側的氣壓低於內部空間13的上側的氣壓。又,內部空間13的下側的氣壓亦有時低於外部的氣壓(負壓狀態)。於是,通過開狀態之窗25而將外界空氣有效率地汲取至內部空間13內,而進一步促進換氣。 此外,本實施形態之農業用屋舍1只要具備至少一個第一吸氣用風扇31a、至少一個第二吸氣用風扇31b、至少一個第一排氣用風扇32a、及至少一個第二排氣用風扇32b即可。
又,複數之吸氣用風扇31送入至外殼10內之風量的合計,宜少於複數之排氣用風扇32排出至外殼10外之風量的合計。尤其,三個第一吸氣用風扇31a送入至外殼10內之風量的合計,宜少於三個第一排氣用風扇32a排出至外殼10外之風量的合計。又,三個第二吸氣用風扇31b送入至外殼10內之風量的合計,宜少於三個第二排氣用風扇32b排出至外殼10外之風量的合計。
具體而言,於吸氣用風扇31與排氣用風扇32彼此係相同數量且彼此係不同規格的風扇之情形下,只要吸氣用風扇31使用與排氣用風扇32相比風量少之風扇即可。
又,於吸氣用風扇31與排氣用風扇32係相同規格之風扇之情形下,只要使吸氣用風扇31的數量少於排氣用風扇32的數量即可。
又,第於一吸氣用風扇31a與第一排氣用風扇32a彼此係相同數量且彼此係不同規格之風扇之情形下,只要第一吸氣用風扇31a使用與第一排氣用風扇32a相比風量少之風扇即可。
又,於第一吸氣用風扇31a與第一排氣用風扇32a係相同規格之風扇之情形下,只要使第一吸氣用風扇31a的數量少於第一排氣用風扇32a的數量即可。
又,於第二吸氣用風扇31b與第二排氣用風扇32b彼此係相同數量且彼此係不同規格之風扇之情形下,只要第二吸氣用風扇31b使用與第二排氣用風扇32b相比風量少之風扇即可。
又,於第二吸氣用風扇31b與第二排氣用風扇32b係相同規格之風扇之情形下,只要使第二吸氣用風扇31b的數量少於第二排氣用風扇32b的數量即可。
於此情形,只要簾幕20係閉狀態,則可使下部空間13b容易成為負壓狀態。從而,下部空間13b的氣壓低於外部,因此通過開狀態之窗25而將外界空氣更有效率地汲取至下部空間13b內,進一步促進換氣。
又,只要簾幕20係開狀態,則可使內部空間13容易成為負壓狀態。從而,內部空間13的氣壓低於外部,因此通過開狀態之窗25而將外界空氣更有效率地汲取至內部空間13內,進一步促進換氣。
又,藉由通過開狀態之窗25而汲取之外界空氣,而在外殼10內產生氣流。而且,能藉由此外殼10內所產生之氣流,而使植物體50的周圍的溼度下降,促進植物體50之蒸散。
此外,吾人預想簾幕20、窗25、吸氣用風扇31、及排氣用風扇32之各動作的切換係由操作者的手動作業而進行,但亦可自動化。自動化之情形下,農業用屋舍1更具備控制裝置90(參照圖1)及複數之感測器。複數之感測器各者偵測上部空間13a、下部空間13b、外界空氣各者的溫度及溼度、及外殼10內的日射量等,並將偵測結果輸出至控制裝置90。又,控制裝置90具備將季節、時刻等加以計時之計時器裝置。控制裝置90因應複數之感測器各者之偵測結果、季節、時刻,而控制簾幕20、窗25、吸氣用風扇31、及排氣用風扇32之各動作,用以成為適合植物體50的環境。
以往的農業用屋舍因簾幕之開閉狀態而風扇的氣流大程度變化,因此難以於簾幕之開狀態、閉狀態兩者有效率地進行風扇所行之換氣。
又,以往的農業用屋舍有時構成如下:在屋頂設置開閉式的換氣用天窗,而將屋頂附近的高溫空氣排放至外部。然而,因屋頂設置開閉式的天窗,而農業用屋舍的構造變得複雜,再者亦成為漏雨的原因。
另一方面,本實施形態之農業用屋舍1如同上述,藉由在閉狀態之簾幕20的上下分別設置風扇,而解決以往的問題。具體而言,於簾幕20係閉狀態之情形下,能藉由植物體50所存在之下部空間13b的第二吸氣用風扇31b及第二排氣用風扇32b而進行下部空間13b之換氣,使下部空間13b的溫度下降。又,於簾幕20係開狀態之情形下,能藉由植物體50所存在之內部空間13的第一吸氣用風扇31a、第二吸氣用風扇31b、第一排氣用風扇32a、第二排氣用風扇32b而進行內部空間13之換氣,使內部空間13的溫度下降。
從而,本實施形態的農業用屋舍1,能於簾幕20之閉狀態及開狀態兩者之中,配合植物體50所存在之空間而有效率地換氣。於是,農業用屋舍1能無關簾幕20之開閉狀態而有效率地換氣,使內部的溫度下降。又,因為不須在屋頂100設置開閉式的天窗,所以能達成構造的簡略化,且不易發生漏雨。
又,農業用屋舍1在第一側面101及第二側面102各者設置窗25,藉以通過窗25而將外界空氣有效率地汲取至內部,進一步促進換氣。
〔實施形態1的變形例1〕 使用圖5說明實施形態1的變形例1。
實施形態1的變形例1的農業用屋舍1之中,簾幕20係由第一簾幕21A及第二簾幕22A構成。而且,簾幕20係閉狀態之情形下,第一簾幕21A的前端與第二簾幕22A的前端之間形成有間隙23。亦即,將第一簾幕21A及第二簾幕22A各者的最大拉出量構成為小於第一簾幕21及第二簾幕22各者的最大拉出量,且將間隙23沿著第一方向X1而形成為矩形。從而,簾幕20係閉狀態之情形下,上部空間13a與下部空間13b通過間隙23而連通。亦即,閉狀態之簾幕20具備:間隙23,作為使上部空間13a與下部空間13b連通之開口。
簾幕20係閉狀態之情形下,下部空間13b內的高溫空氣上昇。此時,下部空間13b內的高溫空氣沿著第一傾斜面210及第二傾斜面220而朝間隙23上昇,並通過間隙23而移動至上部空間13a內。亦即,下部空間13b內的高溫空氣移動至上部空間13a內,因此能於簾幕20係閉狀態之情形下進一步抑制下部空間13b內的溫度上昇。
又,下部空間13b內的高溫空氣移動至上部空間13a內,故下部空間13b的氣壓低於上部空間13a的氣壓。於是,利用使第一側面101、第二側面102各者的窗25成為開狀態,而通過窗25而將外界空氣更有效率地汲取至下部空間13b內,進一步促進換氣。
再者,下部空間13b內的高溫空氣移動至上部空間13a內,並從窗25汲取外界空氣,故下部空間13b內出現氣流。從而,能抑制植物體50的周圍出現高溼度的環境。於是,能使植物體50的疾病不易產生,且進一步促進植物體50之蒸散。
而且,實施形態1的變形例1之中,簾幕20係閉狀態之情形下,則藉由第一排氣用風扇32a而將上部空間13a內的高溫空氣排出至外部。又,藉由第一吸氣用風扇31a而將比上部空間13a低溫之外界空氣送入至上部空間13a。
從而,實施形態1的變形例1的農業用屋舍1能於簾幕20之閉狀態時進一步有效率地進行植物體50所存在之下部空間13b之換氣。
〔實施形態1的變形例2〕 使用圖6、圖7說明實施形態1的變形例2。
實施形態1的變形例2的農業用屋舍1在實施形態1的變形例1的下部空間13b內更具備送風風扇60。圖6、圖7具有三個送風風扇60。將三個送風風扇60在山牆面103與壟41之間沿第二方向X2排列配置,使從山牆面103朝向山牆面104之氣流產生。
而且,於簾幕20之閉狀態時,送風風扇60在下部空間13b內,產生從山牆面103朝向山牆面104之氣流。從而,攪拌下部空間13b內的空氣,因此能縮小下部空間13b內的溫度的偏差。
又,簾幕20於之開狀態時,送風風扇60在內部空間13內,產生從山牆面103朝向山牆面104之氣流。從而,攪拌內部空間13內的空氣,因此能縮小內部空間13內的溫度的偏差。
又,能藉由送風風扇60所產生之氣流,而抑制植物體50的周圍出現高溼度的環境。於是,能使植物體50不易產生疾病,且進一步促進植物體50之蒸散。
又,送風風扇60產生之氣流較低速,且以由吹抵植物體50之氣流的流速例如係1(m/s)以下之方式,決定送風風扇60的規格。
又,圖6、圖7之中,將三個送風風扇60分別設置為送風方向係相同,產生從山牆面103側朝向山牆面104側之氣流。然而,農業用屋舍1亦可將產生從山牆面103側朝向山牆面104側之氣流之送風風扇、產生從山牆面104側朝向山牆面103側之氣流之送風風扇兩者,設在下部空間13b內。例如,農業用屋舍1具備:二個送風風扇,取代上述三個送風風扇60,而配置在外殼10的第一方向X1的中央。將二個送風風扇沿第二方向X2排列配置。而且,二個送風風扇分別形成沿著第一方向X1之彼此係反方向的氣流。於是,藉由二個送風風扇而形成將外殼10內進行循環之氣流。從而,進一步攪拌內部空間13內或下部空間13b內的空氣,因此能進一步縮小內部空間13內或下部空間13b內的溫度之偏差。
此外,農業用屋舍1亦可在具備:三個以上的送風風扇,在外殼10的第一方向X1的中央,沿第二方向X2排列配置。於此情形,三個以上的送風風扇混有使從山牆面103側朝向山牆面104側之方向的氣流產生之送風風扇、及使從山牆面104側朝向山牆面103側之方向的氣流產生之送風風扇。於是,藉由三個以上的送風風扇而形成將外殼10內進行循環之氣流。
又,宜使從山牆面103側朝向山牆面104側之方向的氣流與從山牆面104側朝向山牆面103側之方向的氣流係彼此同一風量。
〔實施形態1的變形例3〕 使用圖8、圖9而說明實施形態1的變形例3。
實施形態1的變形例3之農業用屋舍1係於實施形態1的變形例2的下部空間13b內更具備水霧產生裝置70。
水霧產生裝置70具備從供水槽等經由泵而使水流通之供水管71。供水管71連接有多數個噴嘴72,且構成為當水流通至供水管71時則從噴嘴72噴霧。亦即,水霧產生裝置70噴出使水呈微粒子狀之水霧。從噴嘴72噴出之水霧落下至植物體50。視噴嘴72的形狀,亦可使噴霧之水粒子微細化而滯留於空氣中。
將供水管71固定於下部空間13b內的既定位置。從而,將供水至供水管71之壓力加以調節,亦可使從噴嘴72噴出之水霧灑至期望處。
水霧係用於藉由奪取汽化熱而使植物體50及植物體50的周圍溫度下降。亦即,能利用水霧之汽化而冷卻植物體50及植物體50的周圍,因此可更有效率地冷卻內部空間13內。又,水霧亦會有用於藥劑噴霧之情形。
送風風扇60產出之氣流作用如下:使從噴嘴72吹出之水霧在外殼10內擴散,並使水霧遍及植物體50的群落。又,氣流接觸植物體50,藉以促進附著在植物體50之水霧之汽化。意即,送風風扇60產出之氣流,能藉由提昇使附著在植物體50之水霧汽化之速度,而就結果而言提昇植物體50的群落之溫度減少的速度。亦即,更有效率地冷卻植物體50。
〔實施形態2〕 農業用屋舍之中,一般而言,來自屋頂之散熱量多。於是,為了防止冬季低溫時來自農業用屋舍的表面之散熱,有時利用固定式的遮覆構件進一步覆蓋屋頂的下方。農業用屋舍之中,當利用固定式的遮覆構件覆蓋屋頂的下方時,則屋頂與遮覆構件之間形成隔熱層,而減少來自屋頂之散熱量,並提昇農業用屋舍的隔熱性能。然而,當利用固定式的遮覆構覆蓋屋頂的下方時,則夏季的高溫時,高溫空氣容易滯留在農業用屋舍內的上方。
於是,本實施形態說明一種構成,即使於利用固定式的遮覆構件覆蓋屋頂的下方之情況下,高溫空氣亦不易滯留在農業用屋舍內的上方。此外,固定式的遮覆構件不具備如同簾幕20之開閉機構,而始終覆蓋屋頂的下方。
圖10A及圖10B顯示本實施形態之農業用屋舍1A的構成。本實施形態之農業用屋舍1A係於實施形態1之農業用屋舍1更具備固定式的遮覆構件80。圖10A及圖10B係將遮覆構件80附加於實施形態1之構成(圖2A、圖2B參照)。此外,農業用屋舍1A之中,針對與實施形態1之農業用屋舍1同樣的構成標註同一符號而省略說明。
遮覆構件80係利用透光性構件而形成。遮覆構件80使用具有透光性(宜為透明)之合成樹脂膜。又,遮覆構件80所用之合成樹脂膜,係選自聚氯乙烯、聚烯烴、氟樹脂等。此外,遮覆構件80亦可係具有透光性之玻璃。
將遮覆構件80形成為矩形板片狀,且在外殼10內以與屋頂100的下底面相向之方式而設置在閉狀態之簾幕20的上方。在外殼10的內面之中,將遮覆構件80的第二方向X2的一端沿著第一方向X1而固定在配置有第一簾幕21的固定端之第一側面101的上端(或上端附近)。且在外殼10的內面之中,將遮覆構件80的第二方向X2的另一端沿著第一方向X1而固定在配置有第二簾幕22的固定端之第二側面102的上端(或上端附近)。而且,遮覆構件80從第二方向X2的一端朝屋頂100的頂點的正下的預定位置而往斜上方延伸,且從第二方向X2的另一端朝屋頂100的頂點的正下的預定位置而往斜上方延伸。亦即,將遮覆構件80形成為頂點沿著第一方向X1而延伸成直線狀之山形。
對於將遮覆構件80加以支持之支持構件,使用例如鋁、不鏽鋼、鐵等金屬框架、或樹脂框架。然而,支持構件亦可非如金屬框架、或樹脂框架等剛性高的構件。支持構件只要能以不使遮覆構件80往下方過度下降之方式支持即可,亦可使用如同繩索、金屬線、樹脂線等柔軟材質。
將上述遮覆構件80形成為頂點沿第一方向X1延伸之如同山牆屋頂的形狀,且配置在屋頂100與閉狀態之簾幕20之間。亦即,遮覆構件80的上方具有屋頂100,且遮覆構件80的下方具有閉狀態之簾幕20。而且,在外殼10的內部空間13之中,比閉狀態之簾幕20更上方的空間即上部空間13a係分割為第一上部空間131及第二上部空間132(參照圖10A、圖10B)。第一上部空間131係比遮覆構件80更上方的空間,第二上部空間132係比遮覆構件80更下方的空間。
而且,農業用屋舍1A在屋頂100的下方具備固定式的遮覆構件80,藉以使第一上部空間131成為隔熱層,減少來自屋頂100的散熱量,而提昇隔熱性能。於是,農業用屋舍1A於冬季或夏季夜間等,即使不藉由加熱器等而加熱內部空間13的空氣,亦可抑制農圃40周邊的溫度減少。再者,即使於藉由加熱器等而加熱內部空間13的空氣之情形下,亦能削減加熱器等的運作成本(燃料費、電費等)。
再者,如圖10A所示,將三個第一吸氣用風扇31a以面向上部空間13a之方式沿第二方向X2排列而設在第一山牆面103。三個第一吸氣用風扇31a之中,一個中央的第一吸氣用風扇31a係以面向第一上部空間131之方式設在第一山牆面103。三個第一吸氣用風扇31a之中,二個兩側的第一吸氣用風扇31a係以面向第二上部空間132之方式設在第一山牆面103。亦即,將中央的第一吸氣用風扇31a配置在比遮覆構件80更上方,將外界空氣送入至第一上部空間131。又,將兩側的第一吸氣用風扇31a配置在比遮覆構件80更下方,將外界空氣送入至第二上部空間132。
又,如圖10B所示,將三個第一排氣用風扇32a以面向上部空間13a之方式沿第二方向X2排列而設在第二山牆面104。三個第一排氣用風扇32a之中,一個中央的第一排氣用風扇32a係以面向第一上部空間131之方式設在第二山牆面104。三個第一排氣用風扇32a之中,二個兩側的第一排氣用風扇32a係以面向第二上部空間132之方式設在第二山牆面104。亦即,將中央的第一排氣用風扇32a配置在比遮覆構件80更上方,將第一上部空間131內的空氣排出至外部。又,將兩側的第一排氣用風扇32a配置在比遮覆構件80更下方,將第二上部空間132內的空氣排出至外部。
此外,圖10A所示之第一吸氣用風扇31a的尺寸與圖2A所示之第一吸氣用風扇31a的尺寸彼此不同,但圖中之第一吸氣用風扇31a的尺寸未反映實際尺寸。又,圖10B所示之第一排氣用風扇32a的尺寸與圖2B所示之第一排氣用風扇32a的尺寸彼此不同,但圖中之第一排氣用風扇32a的尺寸未反映實際尺寸。意即,圖中之風扇的尺寸係為了說明而依各圖適當設定。
而且,夏季白晝之中,通常使第一吸氣用風扇31a、第二吸氣用風扇31b、第一排氣用風扇32a、第二排氣用風扇32b動作(旋轉),並使第一側面101、第二側面102各者的窗25(參照圖1)成為開狀態。
而且,夏季白晝之中,有時太陽光入射至外殼10內而內部空間13內的溫度上昇至預定溫度以上。如此情形下,則使簾幕20成為閉狀態,藉以使直接照射至植物體50所存在之下部空間13b之太陽光的量減少。而且,藉由第二排氣用風扇32b而將下部空間13b內的高溫空氣排出至外部。又,藉由第二吸氣用風扇31b而將比下部空間13b低溫之外界空氣送入至下部空間13b。再者,通過開狀態之窗25(參照圖1)而將外界空氣效率良好地汲取至下部空間13b內,進一步促進換氣。
又,中央的第一排氣用風扇32a將屋頂100與遮覆構件80之間所形成之第一上部空間131內的高溫空氣排出至外部。再者,中央的第一吸氣用風扇31a將比第一上部空間131低溫之外界空氣送入至第一上部空間131。從而,高溫空氣不易滯留在第一上部空間131內。
又,兩側的第一排氣用風扇32a將簾幕20與遮覆構件80之間所形成之第二上部空間132內的高溫空氣排出至外部。再者,兩側的第一吸氣用風扇31a將比第二上部空間132低溫之外界空氣送入至第二上部空間132。從而,高溫空氣不易滯留在第二上部空間132內。
此外,農業用屋舍1A之中,只要至少一個第一吸氣用風扇31a面向第一上部空間131、至少一個第一吸氣用風扇31a面向第二上部空間132即可。再者,農業用屋舍1A之中,只要至少一個第一排氣用風扇32a面向第一上部空間131、至少一個第一排氣用風扇32a面向第二上部空間132即可。亦即,只要以可使第一上部空間131之吸氣及排氣進行之方式,將至少一個第一吸氣用風扇31a及至少一個第一排氣用風扇32a面向第一上部空間131設置即可。又,只要以可使第二上部空間132之吸氣及排氣進行之方式,將至少一個第一吸氣用風扇31a及至少一個第一排氣用風扇32a面向第二上部空間132設置即可。
如同上述,農業用屋舍1A在屋頂100的下方具備固定式的遮覆構件80,藉以減少來自屋頂100的散熱量,提昇隔熱性能。再者,於簾幕20係閉狀態之情形下,高溫空氣不易滯留在屋頂100與遮覆構件80之間形成之第一上部空間131、及簾幕20與遮覆構件80之間形成之第二上部空間132。
又,能藉由使簾幕20成為開狀態,而使外殼10內的第二上部空間132與下部空間13b連通,而使直接照射植物體50之太陽光的量增大。農業用屋舍1A之中,簾幕20係開狀態之情形下的內部空間13係分為第一上部空間131、由第二上部空間132及下部空間13b構成之空間。此情況亦能藉由第一排氣用風扇32a及第二排氣用風扇32b而將內部空間13內的高溫空氣排出至外部,並藉由第一吸氣用風扇31a及第二吸氣用風扇31b而將外界空氣送入至內部空間13。
從而,農業用屋舍1A藉由固定式的遮覆構件80而提昇隔熱性能,且即使簾幕20係閉狀態及開狀態任一狀態,高溫空氣亦不易滯留在內部空間13的上方。
〔實施形態2的變形例1〕 使用圖11A、圖11B說明實施形態2的變形例1。
實施形態2的變形例1之農業用屋舍1A如圖11A所示,二個第一吸氣用風扇31a係以面向第一上部空間131及第二上部空間132兩者之方式,分別設在第一山牆面103。再者,實施形態2的變形例1之農業用屋舍1A如圖11B所示,二個第一排氣用風扇32a係以面向第一上部空間131及第二上部空間132兩者之方式,分別設在第二山牆面104。
此外,如圖11A所示之第一吸氣用風扇31a的尺寸與圖2A所示之第一吸氣用風扇31a的尺寸彼此不同,但圖中之第一吸氣用風扇31a的尺寸未反映實際尺寸。又,如圖11B所示之第一排氣用風扇32a的尺寸與圖2B所示之第一排氣用風扇32a的尺寸彼此不同,但圖中之第一排氣用風扇32a的尺寸未反映實際尺寸。意即,圖中之風扇的尺寸係為了說明而依各圖適當設定。
第一吸氣用風扇31a的吸氣口相向於遮覆構件80的第一山牆面103側的端部。亦即,遮覆構件80的第一山牆面103側的端部橫越第一吸氣用風扇31a的吸氣口。從而,第一吸氣用風扇31a能將外界空氣送入至遮覆構件80的上方及下方兩者。
又,第一排氣用風扇32a的排氣口相向於遮覆構件80的第二山牆面104側的端部。亦即,遮覆構件80的第二山牆面104側的端部橫越第一排氣用風扇32a的排氣口。從而,第一排氣用風扇32a能將遮覆構件80的上方及下方兩者的空氣排出至外部。
而且,夏季白晝中,通常使第一吸氣用風扇31a、第二吸氣用風扇31b、第一排氣用風扇32a、第二排氣用風扇32b動作(旋轉),並使第一側面101、第二側面102各者的窗25(參照圖1)成為開狀態。
而且,於夏季白晝使簾幕20成為閉狀態之情形下,第一排氣用風扇32a將第一上部空間131內及第二上部空間132內的高溫空氣排出至外部。再者,第一吸氣用風扇31a將比第一上部空間131內及第二上部空間132低溫之外界空氣送入至第一上部空間131及第二上部空間132。從而,高溫空氣不易滯留在第一上部空間131內及第二上部空間132內。
如同上述,實施形態2的變形例1之農業用屋舍1A之中,第一吸氣用風扇31a將外界空氣送入至第一上部空間131及第二上部空間132兩者。又,實施形態2的變形例1之農業用屋舍1A之中,第一排氣用風扇32a將第一上部空間131及第二上部空間132兩者的空氣排出至外部。
從而,一個第一吸氣用風扇31a進行第一上部空間131及第二上部空間132兩者之吸氣,因此可進一步減少第一吸氣用風扇31a的數量,並更可進一步縮小第一吸氣用風扇31a之設置空間。又,一個第一排氣用風扇32a進行第一上部空間131及第二上部空間132兩者之排氣,因此可進一步減少第一排氣用風扇32a的數量,並更可進一步縮小第一排氣用風扇32a之設置空間。
又,能藉由使簾幕20成為開狀態,而使外殼10內的第二上部空間132與下部空間13b連通,且使直接照射植物體50之太陽光的量增大。此情況下,亦能藉由第一排氣用風扇32a及第二排氣用風扇32b而將內部空間13的高溫空氣排出至外部,並藉由第一吸氣用風扇31a及第二吸氣用風扇31b而將外界空氣送入至內部空間13。
從而,農業用屋舍1A藉由固定式的遮覆構件80而提昇隔熱性,且即使簾幕20係閉狀態及開狀態任一者,高溫空氣亦不易滯留在內部空間13的上方。
此外,圖11A、圖11B所示之農業用屋舍1A只要具備至少一個第一吸氣用風扇31a、至少一個第二吸氣用風扇31b、至少一個第一排氣用風扇32a、及至少一個第二排氣用風扇32b即可。
又,農業用屋舍1A亦可在屋頂100的下方,沿上下方向隔出間隔而設置複數之遮覆構件80。於此情形,複數之遮覆構件80的各間隔亦形成隔熱層,因此能進一步提昇農業用屋舍1A之隔熱性能。再者,農業用屋舍1A藉由更具備:排氣用風扇,將複數之遮覆構件80所包圍之各空間內的高溫空氣排出至外部;以及吸氣用風扇,將外界空氣送入至複數之遮覆構件80所包圍之各空間;而使高溫空氣不易滯留在內部空間13的上方。
又,遮覆構件80亦可係沿著第一方向X1而水平延伸之形狀,其形狀不限定為特定形狀。
此外,將遮覆構件80附加至實施形態1的變形例1、2、3各構成之情形下,亦可獲得上述同樣效果。
如以上所述,實施形態的第一態樣之農業用屋舍1或1A具備外殼10、複數之吸氣用風扇31、複數之排氣用風扇32、簾幕20。外殼10具有彼此相向之第一山牆面103及第二山牆面104,且利用遮覆體12(透光性構件)覆蓋屋頂100。複數之吸氣用風扇31係設在第一山牆面103,將外界空氣送入至外殼10內。複數之排氣用風扇32係設在第二山牆面104,將外殼10內的空氣排出至外殼10外。簾幕20係配置成在外殼10內與屋頂100相向。將簾幕20構成為可在將通過屋頂100而入射至外殼10內之光進行減光之閉狀態、及不將通過屋頂100而入射至外殼10內之光進行減光之開狀態之間變形。複數之吸氣用風扇31中,一個以上之第一吸氣用風扇31a係配置在比閉狀態之簾幕20更上方,且一個以上之第二吸氣用風扇31b係配置在閉狀態之簾幕20更下方。複數之排氣用風扇32中,一個以上之第一排氣用風扇32a係配置在比閉狀態之簾幕20更上方,一個以上之第二排氣用風扇32b係配置在閉狀態之簾幕20更下方。
上述農業用屋舍1或1A之中,簾幕20係閉狀態之情形下,能藉由植物體50所存在之下部空間13b的第二吸氣用風扇31b及第二排氣用風扇32b而進行下部空間13b之換氣,使下部空間13b的溫度下降。又,簾幕20係開狀態之情形下,能藉由植物體50所存在之內部空間13的第一吸氣用風扇31a、第二吸氣用風扇31b、第一排氣用風扇32a、第二排氣用風扇32b而進行內部空間13之換氣,使內部空間13的溫度下降。從而,本實施形態之農業用屋舍1或1A能於簾幕20之閉狀態及開狀態兩者,配合植物體50所存在之空間而有效率地換氣。
於是,農業用屋舍1或1A無關簾幕20之開閉狀態,能有效率地換氣而使內部的溫度下降。又,無須在屋頂100設置開閉式天窗,因此能達成構造之簡略化。
又,實施形態之第二態樣之農業用屋舍1或1A宜於第一態樣中,使簾幕20具備:開口(間隙23),於閉狀態使外殼10的內部空間13的下部空間13b與上部空間13a連通。
於此情形,下部空間13b內的高溫空氣通過間隙23而移動至上部空間13a內,因此能於簾幕20係閉狀態之情形下進一步抑制下部空間13b內的溫度上昇。又,下部空間13b內的高溫空氣移動至上部空間13a內,故下部空間13b的氣壓低於上部空間13a的氣壓。從而,將外界空氣更有效率地汲取至下部空間13b內,而進一步促進換氣。又,能在外殼10內使氣流產生,而使植物體50的周圍的溼度下降。又,能藉由在外殼10內使氣流產生,而抑制植物體50的周圍出現高溼度的環境。於是,能使植物體50的疾病不易產生,並進一步促進植物體50之蒸散。
又,實施形態之第三態樣之農業用屋舍1或1A係於第一或第二態樣之中使外殼10具備與第一山牆面103及第二山牆面104交叉之彼此相向之第一側面101及第二側面102。而且,簾幕20宜由對開的第一簾幕21A及第二簾幕22A構成。於開狀態之下,第一簾幕21A靠近第一側面101側。又,於閉狀態之下,第一簾幕21A係朝外殼10的中央而往斜上方拉出,第一簾幕21A的下底面形成為從第一側面101越朝外殼10的中央則越變高之第一傾斜面21。於開狀態之下,第二簾幕22A靠近第二側面102側。又,於閉狀態之下,第二簾幕22A係朝外殼10的中央往斜上方拉出,第二簾幕22A的下底面形成為從第二側面102越朝外殼10的中央則越高之第二傾斜面220。於閉狀態之下,第一簾幕21A與第二簾幕22A之間形成有間隙23作為開口。
於此情形,下部空間13b內的高溫空氣沿著第一傾斜面210及第二傾斜面220而朝間隙23上昇,並通過間隙23而移動至上部空間13a內。亦即,因為下部空間13b內的高溫空氣移動至上部空間13a內,所以能於簾幕20係閉狀態之情形下進一步抑制下部空間13b內之溫度上昇。
又,下部空間13b內的高溫空氣移動至上部空間13a內,故下部空間13b的氣壓低於上部空間13a的氣壓。從而,將外界空氣更有效率地汲取至下部空間13b內,而進一步促進換氣。
又,實施形態之第四態樣之農業用屋舍1或1A宜於第一至第三態樣中任一者使複數之吸氣用風扇31送入至外殼10內之風量的合計少於複數之排氣用風扇32排出至外殼10外之風量的合計。
於此情形,可使外殼10內容易成為負壓狀態。從而,將外界空氣更有效率地汲取至外殼10內,而進一步促進換氣。又,能在外殼10內使氣流產生,而使植物體50的周圍的溼度下降。又,能藉由在外殼10內使氣流產生,而抑制植物體50的周圍出現高溼度的環境。於是,能使植物體50的疾病不易產生,更進一步促進植物體50之蒸散。
又,實施形態之第五態樣之農業用屋舍1或1A宜於第一至第四態樣中任一者更具備在外殼10內使氣流產生之送風風扇60。
於此情形,外殼10內的空氣被攪拌,因此能縮小外殼10內的溫度之偏差。又,在外殼10內使氣流產生,而能使植物體50的周圍的溼度下降。又,能藉由在外殼10內使氣流產生,而抑制植物體50的周圍出現高溼度的環境。於是,能使植物體50的疾病不易產生,且進一步促進植物體50之蒸散。
又,實施形態之第六態樣之農業用屋舍1或1A宜於第一至第五態樣中任一者更具備:水霧產生裝置70,在外殼10的內部使水霧產生。
於此情形,能利用水霧蒸發所成之潛熱而冷卻外殼10內,因此可更有效率地冷卻外殼10內。
又,實施形態之第七態樣之農業用屋舍1A宜於第一至第六態樣中任一者更具備:遮覆構件80,在外殼10內以與屋頂100的下底面相向之方式設置在閉狀態之簾幕20的上方。
於此情形,因為利用遮覆構件80覆蓋屋頂100的下方,所以屋頂100的下方形成有隔熱層,而減少來自屋頂100之散熱量,並提昇農業用屋舍1A的隔熱性能。
又,實施形態之第八態樣之農業用屋舍1A宜於第七態樣之中具備複數之第一吸氣用風扇31a。宜將複數之第一吸氣用風扇31a的一部分配置在比遮覆構件80更上方,並將複數之第一吸氣用風扇31a的其餘部分配置在比遮覆構件80更下方。又,農業用屋舍1A具備複數之第一排氣用風扇32a。宜將複數之第一排氣用風扇32a的一部分配置在比遮覆構件80更上方,並將複數之第一排氣用風扇32a的其餘部分配置在比遮覆構件80更下方。
於此情形,即使簾幕20係閉狀態及開狀態中任一者,高溫空氣亦不易滯留在內部空間13的上方。
又,實施形態之第九態樣之農業用屋舍1A宜於第七態樣之中使第一吸氣用風扇31a以面向遮覆構件80的上方及下方兩者之方式配置,並將外界空氣送入至遮覆構件80的上方及下方兩者。
於此情形,能進一步減少第一吸氣用風扇31a的數量,且能更進一步縮小第一吸氣用風扇31a之設置空間。
又,實施形態之第十態樣之農業用屋舍1A宜於第九態樣之中更將第一排氣用風扇32a以面向遮覆構件80的上方及下方兩者之方式配置,且將遮覆構件80的上方及下方兩者的空氣排出至外殼10外。
於此情形,能進一步減少第一排氣用風扇32a的數量,且能更進一步縮小第一排氣用風扇32a之設置空間。
又,實施形態之第十一之態樣之農業用屋舍1A宜於第七至第十態樣中任一者使遮覆構件80係透光性構件。
於此情形,遮覆構件80不將光進行減光(或遮光),因此可藉由簾幕20而調整入射至外殼10內之光的量。
又,實施形態之第十二態樣之農業用屋舍1或1A具備:外殼10、複數之吸氣用風扇31、複數之排氣用風扇32以及簾幕20。外殼10包含彼此相向之第一山牆面103及第二山牆面104和屋頂100。複數之吸氣用風扇31設在第一山牆面103,將外界空氣送入外殼10內。複數之排氣用風扇32設在第二山牆面104,將外殼10內的空氣排出至外殼10外。簾幕20配置在外殼10內。簾幕20構成為可在以下狀態之間變形:開狀態,在外殼10內拉出;以及閉狀態,在外殼10內收合。閉狀態的簾幕20將外殼10內分割為上部空間13a及比上部空間13a更下方的下部空間13b,並使上部空間13a與下部空間13b之間可通氣,且至少將自屋頂100入射的光進行減光。
上述農業用屋舍1或1A在簾幕20係閉狀態之情形下,藉由使上部空間13a與下部空間13b之間可通氣的簾幕20來進行上部空間13a與下部空間13b之間的換氣。所以,農業用屋舍1或1A,能於簾幕20之開狀態、閉狀態兩者有效率地換氣。
又,實施形態之第十三態樣之農業用屋舍1或1A宜於第十二態樣中,簾幕20包含至少第一簾幕21A以及第二簾幕22A。
又,實施形態之第十四態樣之農業用屋舍1或1A宜於第十二或第十三態樣中,具備:窗25,設在外殼10的側面(第一側面101及第二側面102)。
又,實施形態之第十五態樣之農業用屋舍1或1A宜於第十二或第十三態樣中,具備:控制裝置90,控制簾幕20、複數之吸氣用風扇31及複數之排氣用風扇32之中至少一者。
又,上述實施形態及變形例係本發明的一例。因此,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及變形例不限定於上述構成,即使係上述構成以外,只要不脫離本實施形態及變形例之技術思想範圍,當可因應設計等而進行各種變更。
1、1A‧‧‧農業用屋舍10‧‧‧外殼11‧‧‧框架12‧‧‧遮覆體(透光性構件)13‧‧‧內部空間13b‧‧‧下部空間13a‧‧‧上部空間20‧‧‧簾幕21、21A‧‧‧第一簾幕22、22A‧‧‧第二簾幕23‧‧‧間隙(開口)25‧‧‧窗31‧‧‧吸氣用風扇31a‧‧‧第一吸氣用風扇31b‧‧‧第二吸氣用風扇32‧‧‧排氣用風扇32a‧‧‧第一排氣用風扇32b‧‧‧第二排氣用風扇40‧‧‧農圃41‧‧‧壟50‧‧‧植物體60‧‧‧送風風扇70‧‧‧水霧產生裝置71‧‧‧供水管72‧‧‧噴嘴80‧‧‧遮覆構件90‧‧‧控制裝置100‧‧‧屋頂101‧‧‧第一側面102‧‧‧第二側面103‧‧‧第一山牆面104‧‧‧第二山牆面111‧‧‧支柱部112‧‧‧連結部131‧‧‧第一上部空間132‧‧‧第二上部空間210‧‧‧第一傾斜面220‧‧‧第二傾斜面
圖1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農業用屋舍的構成之概略立體圖。 圖2A係顯示實施形態1的簾幕之閉狀態時之農業用屋舍的吸氣側之垂直方向剖面圖。圖2B顯示係同上的簾幕之閉狀態時之農業用屋舍的排氣側之垂直方向的其他剖面圖。 圖3A係顯示實施形態1的簾幕之閉狀態時之農業用屋舍的吸氣側之垂直方向剖面圖。圖3B係顯示同上的簾幕之開狀態時之農業用屋舍的排氣側之垂直方向的其他剖面圖。 圖4A係實施形態1的簾幕之閉狀態時之農業用屋舍之水平方向剖面圖。圖4B係同上的簾幕之開狀態時之農業用屋舍之水平方向剖面圖。 圖5係顯示實施形態1的變形例1的農業用屋舍的吸氣側之垂直方向剖面圖。 圖6係實施形態1的變形例2的農業用屋舍之水平方向剖面圖。 圖7係顯示實施形態1的變形例2的農業用屋舍的吸氣側之垂直方向剖面圖。 圖8係實施形態1的變形例3的農業用屋舍之水平方向剖面圖。 圖9係實施形態1的變形例3的農業用屋舍的吸氣側之垂直方向剖面圖。 圖10A、圖10B顯示實施形態2之農業用屋舍的構成。圖10A係顯示實施形態2的簾幕之閉狀態時之農業用屋舍的吸氣側之垂直方向剖面圖。圖10B係顯示同上的簾幕之閉狀態時之農業用屋舍的排氣側之垂直方向的其他剖面圖。 圖11A係顯示實施形態2的變形例1的簾幕之閉狀態時之農業用屋舍的吸氣側之垂直方向剖面圖。圖11B係顯示同上的變形例1的簾幕之閉狀態時之排氣側之農業用屋舍的垂直方向的其他剖面圖。
1‧‧‧農業用屋舍
10‧‧‧外殼
11‧‧‧框架
12‧‧‧遮覆體(透光性構件)
13‧‧‧內部空間
13b‧‧‧下部空間
13a‧‧‧上部空間
20‧‧‧簾幕
21‧‧‧第一簾幕
22‧‧‧第二簾幕
25‧‧‧窗
31‧‧‧吸氣用風扇
31a‧‧‧第一吸氣用風扇
31b‧‧‧第二吸氣用風扇
32‧‧‧排氣用風扇
32a‧‧‧第一排氣用風扇
32b‧‧‧第二排氣用風扇
40‧‧‧農圃
41‧‧‧畝
90‧‧‧控制裝置
100‧‧‧屋頂
101‧‧‧第一側面
102‧‧‧第二側面
103‧‧‧第一山牆面
104‧‧‧第二山牆面
111‧‧‧支柱部
112‧‧‧連結部
210‧‧‧第一傾斜面
220‧‧‧第二傾斜面

Claims (3)

  1. 一種農業用屋舍,具備:外殼,包含彼此相向之第一山牆面及第二山牆面和屋頂;複數之吸氣用風扇,設在該第一山牆面,而將外界空氣送入至該外殼內;複數之排氣用風扇,設在該第二山牆面,而將該外殼內的空氣排出至該外殼外;簾幕,配置在該外殼內;以及窗,設在該外殼的側面;且該簾幕構成為可在以下狀態之間變形:閉狀態,在該外殼內拉出;以及開狀態,在該外殼內收合;且該閉狀態的該簾幕將該外殼內分割為上部空間及該上部空間下方的下部空間,並使該上部空間與該下部空間之間可通氣,且至少將自該屋頂入射的光進行減光,該複數之吸氣用風扇的數量少於該複數之排氣用風扇的數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農業用屋舍,其中,該簾幕包含至少第一簾幕及第二簾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農業用屋舍,其中,更包含:控制裝置,控制該簾幕、該複數之吸氣用風扇及該複數之排氣用風扇之中至少一者。
TW107135482A 2016-10-04 2017-09-27 農業用屋舍 TWI6938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96569 2016-10-04
JP2016-196569 2016-10-04
JP2017-069102 2017-03-30
JP2017069102 2017-03-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0007A TW201900007A (zh) 2019-01-01
TWI693883B true TWI693883B (zh) 2020-05-21

Family

ID=6183177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3037A TWI650067B (zh) 2016-10-04 2017-09-27 農業用屋舍
TW107135482A TWI693883B (zh) 2016-10-04 2017-09-27 農業用屋舍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3037A TWI650067B (zh) 2016-10-04 2017-09-27 農業用屋舍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854454B2 (zh)
CN (1) CN109788734B (zh)
TW (2) TWI650067B (zh)
WO (1) WO20180663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8101212A4 (en) * 2018-07-13 2018-09-20 Apex Greenhouses (Australia) Pty Ltd System and structure for environmental control
LT6755B (lt) 2020-01-09 2020-08-25 Povilas MATIUÅ OVAS Daugiakorpusinis sekcijinis šiltnami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3601U (zh) * 1978-06-21 1980-01-11
TWM337238U (en) * 2008-02-26 2008-08-01 Ming-Feng You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of green house
JP2009247312A (ja) * 2008-04-09 2009-10-29 Fulta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ハウスの送風及び/又は換気装置と、その方法
JP2014198035A (ja) * 2013-03-12 2014-10-23 徳寿工業株式会社 植物栽培温室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83973A (en) * 1976-12-13 1978-07-24 Oshita Naojirou Dehydration preetreatment of sludge
JPH05308857A (ja) * 1992-05-06 1993-11-22 Shikoku Sogo Kenkyusho:Kk 植物栽培温室
JP4914137B2 (ja) * 2006-07-19 2012-04-11 フルタ電機株式会社 ハウスの降温・換気装置
JP5020762B2 (ja) * 2007-09-27 2012-09-05 フルタ電機株式会社 ハウスの換気構造
JP5357863B2 (ja) * 2008-03-26 2013-12-04 久和 内山 栽培装置
JP5350071B2 (ja) * 2009-05-12 2013-11-27 フルタ電機株式会社 ハウスにおける吸込み空気の送風装置
JP2012016346A (ja) * 2010-06-11 2012-01-26 Kojiro Mitsuhashi 温室及び温室用光触媒ネット
JP2011254784A (ja) * 2010-06-11 2011-12-22 Kojiro Mitsuhashi 光触媒ネ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50223409A1 (en) * 2012-01-26 2015-08-13 Mansur Abahusayn Desalination greenhouse
JP2014057567A (ja) * 2012-08-23 2014-04-03 Panasonic Corp 農業用ハウス
CN204119898U (zh) * 2014-09-09 2015-01-28 高密市惠德农产品有限公司 香菇大棚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3601U (zh) * 1978-06-21 1980-01-11
TWM337238U (en) * 2008-02-26 2008-08-01 Ming-Feng You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of green house
JP2009247312A (ja) * 2008-04-09 2009-10-29 Fulta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ハウスの送風及び/又は換気装置と、その方法
JP2014198035A (ja) * 2013-03-12 2014-10-23 徳寿工業株式会社 植物栽培温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88734A (zh) 2019-05-21
CN109788734B (zh) 2022-03-04
TW201900007A (zh) 2019-01-01
TW201813497A (zh) 2018-04-16
JPWO2018066336A1 (ja) 2019-06-27
WO2018066336A1 (ja) 2018-04-12
JP6854454B2 (ja) 2021-04-07
TWI650067B (zh) 2019-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21436B1 (en) Greenhouse and forced greenhouse climate control system
JP6128920B2 (ja) 植物栽培温室
MX2013010299A (es) Unidad de postigo de ventana para su montaje externo en un edificio.
TWI693883B (zh) 農業用屋舍
KR20140040656A (ko) 냉온 통풍을 이용한 에어 하우스
EP2941952B1 (en) Greenhouse provided with ventilation system
JP6081003B1 (ja) 植物栽培温室
JP5350071B2 (ja) ハウスにおける吸込み空気の送風装置
JP2004016232A (ja) 茸等の施設栽培装置
JP2009082009A (ja) ハウスの開閉換気装置。
KR20160115271A (ko) 에어 하우스
FI109045B (fi) Kaksikuorinen fasadi
JP2018064522A (ja) 空気調和装置及び植物栽培室
JP2004222510A (ja) ハウス用換気装置
JP5974481B2 (ja) 栽培施設
KR100622455B1 (ko) 무지주 다층 비닐하우스의 환기장치
CN112314266A (zh) 配备多段通风结构的塑料大棚
JP6692067B2 (ja) 農業用温調システム、農業用ハウス
TWM493256U (zh) 溫室快速降溫結構
JP6438167B1 (ja) 植物栽培温室
WO2022163754A1 (ja) 栽培ハウス
MX2007008107A (es) Invernadero y sistema y metodo de control de clima de invernadero forzado.
JP4441315B2 (ja) 建物内空間の環境制御装置
JP3014306U (ja) 外気導入送風機
JP6522305B2 (ja) 建物外壁の開口部構造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