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6275B - 打入機 - Google Patents

打入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6275B
TWI686275B TW107118657A TW107118657A TWI686275B TW I686275 B TWI686275 B TW I686275B TW 107118657 A TW107118657 A TW 107118657A TW 107118657 A TW107118657 A TW 107118657A TW I686275 B TWI686275 B TW I68627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damper
striking
control unit
strik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86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02641A (zh
Inventor
益子弘識
上田貴士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工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工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工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02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26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62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627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4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fluid pressure, e.g. by air pressure
    • B25C1/047Mechanical 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4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fluid pressure, e.g. by air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6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electric pow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08Safety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4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fluid pressure, e.g. by air pressure
    • B25C1/041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fluid pressure, e.g. by air pressure with fixed main cylinder
    • B25C1/043Trigger valve and trigger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8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combustion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7/00Accessories for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e.g. sup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抑制阻尼器的負荷增加的打入機。所述打入機是具有可移動地設置且進行移動來打擊止具的打擊部12、接觸打擊部12並限制打擊部12進行移動的範圍的阻尼器33、及支撐阻尼器33的殼體11的打入機10,其具有根據由負荷檢測部所檢測的阻尼器33的負荷、或規定時間內的所述打擊部的動作次數,抑制阻尼器33的負荷增加的負荷抑制部。

Description

打入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使打擊部移動來打擊止具的打入機。
先前,已知有一種使打擊部移動來打擊止具的打入機,於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該打入機。專利文獻1中所記載的打入機具有殼體(housing)、尾蓋(tail cover)、氣缸(cylinder)、打擊部、壓力室、阻尼器(bumper)、匣(magazine)、電動馬達、蓄電池及動力機構。氣缸設置於殼體內,打擊部由氣缸支撐為可移動。壓力室設置於殼體內,於壓力室內封入有空氣。尾蓋及氣缸固定於殼體上。
阻尼器配置於氣缸與尾蓋之間。阻尼器具有導孔。尾蓋具有射出口。電動馬達設置於殼體內,蓄電池的電力被供給至電動馬達中。打擊部具有活塞、及安裝於活塞上的驅動撞針(driver blade)。驅動撞針可於導孔及射出口中移動。驅動撞針具有齒條(rack)。動力機構具有圓板、及設置於圓板上的小齒輪(pinion)。匣收容止具,匣安裝於尾蓋上。自匣朝射出通道供給止具。
若藉由電動馬達的旋轉力來使圓板旋轉而將小齒輪卡合於齒條上,則打擊部自阻尼器離開且上升。若打擊部到達上死點,則小齒輪自齒條中解脫,打擊部藉由壓力室的壓力而下降。若打擊部下降,則驅動撞針打擊止具。於驅動撞針打擊止具後,活塞衝撞阻尼器,阻尼器吸收打擊部的動能,且該動能的一部分於阻尼器內部被轉換成熱。另外,阻尼器具有作為限制打擊部的移動範圍的擋塊(stopper)的作用。 [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6-221610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通常,打入機中所使用的阻尼器由橡膠或彈性體等可撓性材料形成,可撓性材料的溫度與可撓性的持續性能密切相關。因此,阻尼器理想的是於規定的溫度範圍內使用。另外,若於超過規定的溫度範圍的高負荷的狀態下繼續使用阻尼器,則有可能導致阻尼器的短壽命化。如上所述,於阻尼器中,藉由打擊動作而產生自動能轉換而成的熱。另一方面,阻尼器的熱經由殼體而散熱至外部。另外,藉由伴隨驅動撞針的升降的氣缸內的活塞的下方的空間與殼體的外部的空氣的流入流出等,而進行阻尼器的散熱或冷卻。
但是,專利文獻1中所記載的打入機於打擊部連續地重複打擊動作的情況、或阻尼器的周圍溫度高的情況下,存在來不及散熱,熱蓄積於阻尼器中,阻尼器於高負荷狀態下使用的可能性。
另外,阻尼器的高負荷狀態是不論阻尼器的溫度,亦會因於打入能量過大的狀態下使用等而產生者。
本發明的目的是藉由提供一種抑制阻尼器的過大的負荷,並可於規定的負荷的範圍內使用的打入機,而謀求阻尼器,進而打入機的長壽命化。 [解決課題之手段]
一實施形態的打入機是具有可移動地設置且進行移動來打擊止具的打擊部、接觸所述打擊部並限制所述打擊部進行移動的範圍的阻尼器、及支撐所述阻尼器的殼體的打入機,其具有根據由負荷檢測部所檢測的所述阻尼器的負荷、或規定時間內的所述打擊部的動作次數,抑制所述阻尼器的負荷增加的負荷抑制部。 [發明的效果]
一實施形態的打入機可抑制阻尼器的負荷增加。
參照圖式對作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打入機進行說明。
圖1、圖2及圖3中所示的打入機10具有:殼體11、打擊部12、壓力室13、動力傳輸機構14及電動馬達15。殼體11為外殼元件,打擊部12自殼體11的內部橫跨至外部來配置。打擊部12於殼體11內,可在第1方向B1及第2方向B2上移動。壓力室13設置於殼體11內,壓力室13使打擊部12於第1方向B1上移動。電動馬達15設置於殼體11內。動力傳輸機構14設置於殼體11內,動力傳輸機構14對打擊部12傳輸電動馬達15的旋轉力,而使打擊部12於第2方向B2上移動。第2方向B2為與第1方向B1相反的方向。
殼體11具有:筒形狀的本體16、封閉本體16的開口部的罩17、與本體16連續的把手18及馬達收容部19、以及將把手18與馬達收容部19連接的連接部20。蓄壓容器21及氣缸22設置於殼體11內,環狀的連接工具23將蓄壓容器21與氣缸22連接。壓力室13形成於蓄壓容器21內。
打擊部12具有可移動地配置於氣缸22內的活塞24、及固定於活塞24上的驅動撞針25。活塞24可於氣缸22的中心線A1方向上移動。中心線A1方向相對於第1方向B1及第2方向B2平行。於活塞24的外周上安裝有密封構件79,密封構件79與氣缸22的內表面接觸而形成密封面。密封構件79將壓力室13維持成氣密。
密封構件79可使用有機材料製者,有機材料包含合成橡膠、合成樹脂。合成橡膠例如包括腈橡膠、丙烯酸橡膠、矽橡膠、氟橡膠。合成樹脂包括四氟乙烯樹脂。密封構件79除O形環以外,包括唇式襯墊(lip packing)。唇式襯墊可為X形、L形、U形的任一種。壓縮性的氣體被封入至壓力室13內。封入至壓力室13內的氣體除空氣以外,可使用惰性氣體,例如氮氣、稀有氣體等。於本實施形態中,對將空氣封入至壓力室13內的例子進行說明。
驅動撞針25為金屬製或樹脂製。如圖3所示,沿著驅動撞針25的長邊方向而設置有齒條26。齒條26具有多個凸部26A。多個凸部26A於中心線A1方向上空開固定的間隔來配置。
如圖3般,固定器28自本體16的內部橫跨至外部來配置。固定器28為鋁合金製、鎂合金製、或合成樹脂製。固定器28具有筒形狀的負載承受部29、及與負載承受部29連續的尾部31。尾部31與馬達收容部19連續。
負載承受部29配置於本體16內,負載承受部29具有軸孔32。於負載承受部29內設置有阻尼器33。阻尼器33藉由合成橡膠或合成樹脂而一體成形。合成橡膠包括軟質橡膠,合成樹脂包括胺基甲酸酯樹脂。阻尼器33具有軸孔34。軸孔32、軸孔34均以中心線A1為中心來配置,驅動撞針25於軸孔32、軸孔34內,可在中心線A1方向上移動。鼻(nose)部35利用螺桿構件78而固定於尾部31上,鼻部35具有射出通道36。射出通道36為空間、或通路,驅動撞針25於射出通道36內,可在中心線A1方向上移動。
電動馬達15設置於馬達收容部19內。電動馬達15具有:相對於馬達收容部19不旋轉的定子15A、可於馬達收容部19內旋轉的轉子15B、以及安裝有轉子15B的馬達軸37。定子15A具有通電用的線圈,轉子15B具有永久磁鐵。通電用的線圈包含對應於三相,即U相、V相、W相的三條線圈。電動馬達15為無刷馬達。於線圈中通電而形成旋轉磁場,轉子15B進行旋轉。
馬達軸37由軸承38、軸承39支撐為可旋轉。馬達軸37可將軸線A2作為中心進行旋轉。如圖2般,設置有相對於連接部20可裝卸的蓄電池40,蓄電池40對電動馬達15的定子15A供給電力。
蓄電池40具有收容箱41、及收容於收容箱41內的電池單元。電池單元是可進行充電及放電的二次電池,電池單元可使用鋰離子電池、鎳氫電池、鋰離子聚合物電池、鎳鎘電池中的任一種。蓄電池40為直流電源。於收容箱41內設置有第1端子,第1端子與電池單元連接。於連接部20上固定有第2端子,若將蓄電池40安裝於連接部20上,則第1端子與第2端子可通電地連接。
如圖1般,齒輪箱42設置於尾部31內,減速機43設置於齒輪箱42內。減速機43具有輸入構件44、輸出構件45及三組行星齒輪機構。輸入構件44固定於馬達軸37上。輸入構件44及輸出構件45可將軸線A2作為中心進行旋轉。馬達軸37的旋轉力經由輸入構件44而傳輸至輸出構件45中。減速機43使相對於輸入構件44的輸出構件45的旋轉速度變成低速。
動力傳輸機構14設置於本體16內。動力傳輸機構14具有:針輪(pinwheel)軸48、固定於針輪軸48上的針輪49、以及設置於針輪49上的小齒輪77。針輪軸48由軸承46、軸承47支撐為可旋轉。小齒輪77具有於針輪49的圓周方向上空開間隔來配置的多個銷77A。構成齒條26的凸部26A的數量與構成小齒輪77的銷77A的數量相同。動力傳輸機構14將針輪49的旋轉力轉換成打擊部12的移動力。
旋轉控制機構51設置於齒輪箱42內。旋轉控制機構51配置在減速機43與針輪49之間的動力傳輸路徑上。旋轉控制機構51容許針輪軸48藉由輸出構件45的旋轉力而於圖3中逆時針地旋轉。另外,旋轉控制機構51防止針輪軸48藉由自驅動撞針25所傳輸的力而於圖3中順時針地旋轉。
另外,設置有收容釘子58的匣59,匣59由鼻部35及連接部20支撐。匣59具有將釘子58供給至射出通道36中的進給機構。
馬達基板60設置於馬達收容部19內。圖4中所示的反相電路(inverter circuit)61設置於馬達基板60上。反相電路61具有多個開關元件,多個開關元件分別可單獨接通及斷開。作為開關元件,可使用:場效電晶體(Field effect transistor,FET)、或絕緣閘雙極電晶體(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
如圖2般,控制基板62設置於連接部20內,於控制基板62上設置有圖4中所示的微電腦(microcomputer)63。微電腦63具有:輸入端口、輸出端口、中央運算處理裝置、記憶裝置及計時器。微電腦63與第2端子及反相電路61連接。圖4中所示的溫度檢測感測器80設置於控制基板62上。作為溫度檢測感測器80,可使用熱敏電阻(thermistor)。
圖4中所示的主開關(main switch)81設置於殼體11上。主開關81設置於連接部20或把手18上。用戶對主開關81進行操作。若於蓄電池40安裝在連接部20上的狀態下,作業者將主開關81接通,則蓄電池40的電壓被施加至微電腦63中,微電腦63啟動。若用戶將主開關81斷開,則微電腦63停止。
如圖1所示,於把手18上設置有觸發器(trigger)66。用戶對觸發器66進行操作。觸發開關(trigger switch)67設置於把手18內,若用戶對觸發器66施加操作力,則觸發開關67接通,且若施加至觸發器66中的操作力被解除,則觸發開關67斷開。
推桿(push lever)68安裝於鼻部35上。推桿68相對於鼻部35可在中心線A1方向上移動。如圖1般,設置有於中心線A1方向上對推桿68進行施力的彈性構件74。彈性構件74為金屬製的壓縮螺旋彈簧,彈性構件74於自阻尼器33離開的方向上對推桿68進行施力。於鼻部35上設置有擋塊86,由彈性構件74施力的推桿68與擋塊86接觸而停止。
圖4中所示的按鈕開關(push switch)69設置於鼻部35上。若推桿68被按壓於被打入材料70上,則按鈕開關69接通。若推桿68自被打入材料70上離開,則按鈕開關69斷開。
設置有檢測針輪49的旋轉狀態,即旋轉角度的位置檢測感測器72。位置檢測感測器72設置於尾部31上。另外,永久磁鐵82安裝於針輪49上。位置檢測感測器72輸出對應於永久磁鐵82所形成的磁場的強度的信號。位置檢測感測器72與永久磁鐵82隔開距離。位置檢測感測器72為非接觸形的磁感測器。微電腦63可對位置檢測感測器72的信號進行處理來推斷打擊部12的位置、打擊部12進行的打擊動作的有無、打擊部12進行的打擊動作的時間間隔。
圖4中所示的相位檢測感測器83設置於馬達收容部19內。相位檢測感測器83檢測馬達軸37的旋轉方向的位置,即相位並輸出信號。於馬達軸37上安裝有永久磁鐵。相位檢測感測器83為磁感測器。相位檢測感測器83輸出對應於永久磁鐵所形成的磁場的強度的信號。
進而,圖4中所示的振動檢測感測器84設置於殼體11內。振動檢測感測器84檢測中心線A1方向上的殼體11的振動並輸出信號。作為振動檢測感測器84,可使用加速度感測器、速度感測器。振動檢測感測器84可安裝於本體16的內表面、連接部20的內表面、馬達收容部19的內表面、把手18的內表面等上。
如圖2般,於連接部20上設置有顯示面板71。顯示面板71例如包括用戶可目視的液晶面板、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顯示器。顯示面板71顯示打入機10的狀態,例如阻尼器33的負荷、抑制阻尼器33的負荷的增加的控制的有無、蓄電池40的電壓。負荷構件的狀態將後述。顯示面板71露出至連接部20外,用戶可目視顯示面板71。再者,主開關81亦可設置於顯示面板71上。
對打入機10的使用例進行說明。若用戶將蓄電池40安裝於連接部20上,且用戶將主開關81接通,則微電腦63啟動。微電腦63若檢測到觸發開關67已斷開、或按鈕開關69已斷開中的至少一者,則將反相電路61的開關元件全部斷開。即,蓄電池40的電力未被供給至電動馬達15中,電動馬達15停止。
當電動馬達15停止時,如圖3般,小齒輪77的銷77A與齒條26的凸部26A卡合,打擊部12於待機位置上停止。若打擊部12於待機位置上停止,則活塞24自阻尼器33上離開。打擊部12的待機位置於中心線A1方向上位於上死點與下死點之間。於圖1及圖3中,打擊部12的上死點是於中心線A1方向上活塞24離阻尼器33最遠的位置。打擊部12的下死點如圖1般是活塞24被按壓於阻尼器33上的位置。
若打擊部12如圖3般於待機位置上停止,則驅動撞針25的前端25A於中心線A1方向上,位於釘子58的頭部58A與鼻部35的前端35A之間。若打擊部12於待機位置上停止、且推桿68自被打入材料70上離開,則推桿68與擋塊86接觸而停止。
微電腦63根據自位置檢測感測器72中輸出的信號,檢測到打擊部12於待機位置上停止,且微電腦63使電動馬達15停止。若電動馬達15停止,則旋轉控制機構51將打擊部12保持於待機位置上。
打擊部12承受對應於壓力室13的氣壓的施加力,打擊部12所承受的施加力經由針輪49而傳輸至針輪軸48中。若針輪軸48於圖3中承受順時針方向的旋轉力,則旋轉控制機構51阻擋旋轉力,防止針輪軸48的旋轉。如此,針輪49停止,打擊部12於圖3的待機位置上停止。
若觸發開關67已接通、且按鈕開關69已接通,則微電腦63重複將反相電路61的開關元件接通及斷開的控制,將蓄電池40的電力供給至電動馬達15中。於是,電動馬達15的馬達軸37進行旋轉。馬達軸37的旋轉力經由減速機43而傳輸至針輪軸48中。
馬達軸37及輸出構件45的旋轉方向相同,若輸出構件45進行旋轉,則輸出構件45的旋轉力被傳輸至針輪49中,針輪49於圖3中在逆時針方向上進行旋轉。若針輪49於圖3中在逆時針方向上進行旋轉,則針輪49的旋轉力被傳輸至打擊部12中。因此,打擊部12於中心線A1方向上,在靠近蓄壓容器21的方向上移動。即,打擊部12抵抗壓力室13的氣壓而上升。若打擊部12上升,則壓力室13的氣壓上升。
若打擊部12到達上死點,則驅動撞針25的前端25A位於較釘子58的頭部58A更上方。另外,若打擊部12到達上死點,則小齒輪77的銷77A自齒條26的凸部26A中解脫。因此,打擊部12藉由壓力室13的氣壓而朝下死點下降。驅動撞針25打擊位於射出通道36中的釘子58的頭部58A,而將釘子58打入至被打入材料70中。
另外,若釘子58的整體陷入至被打入材料70中後釘子58停止,則驅動撞針25的前端25A因其反作用力而自釘子58的頭部58A離開。另外,活塞24衝撞阻尼器33,阻尼器33進行彈性變形,藉此吸收打擊部12的動能。
另外,於驅動撞針25打擊釘子58後,電動馬達15的馬達軸37亦進行旋轉。而且,若小齒輪77的銷77A與齒條26的凸部26A卡合,則活塞24藉由針輪49的旋轉力而於圖1中再次上升。於打入釘子58後,微電腦63亦檢測針輪49的位置。微電腦63若檢測到打擊部12已到達圖3的待機位置,則使電動馬達15停止。即,針輪49停止,旋轉控制機構51將活塞24保持於待機位置上。
用戶於使用打入機10時,可對第1打擊動作與第2打擊動作進行切換。第1打擊動作被稱為單發打擊,第1打擊動作分別交替地重複按鈕開關69的接通・斷開、及觸發開關67的接通・斷開,打擊部12依次打擊多個釘子58。第2打擊動作被稱為連續打擊,第2打擊動作維持用戶將觸發開關67接通的狀態、且交替地重複按鈕開關69的接通與斷開,藉由打擊部12來連續地打擊多個釘子58。於第2打擊動作中打擊多個釘子58的第2時間間隔較於第1打擊動作中打擊多個釘子58的第1時間間隔短。
若於打入機10中重複打擊部12打擊釘子58的動作,則存在阻尼器33的負荷增加,阻尼器33的功能下降的可能性。例如,存在因阻尼器33的變形、應力集中、劣化等而導致阻尼器33的功能下降的可能性。為了抑制阻尼器33的負荷的增加,微電腦63可執行圖5的控制例。
首先,微電腦63若於步驟S1中檢測到主開關81已接通,則於步驟S2中進行利用控制基板62的初期溫度的相加處理。微電腦63於步驟S2中進行的相加處理是對應於溫度檢測感測器80所檢測的溫度的處理。例如,若主開關81已接通的時間點的溫度為40度以下,則將負荷的初期相加分數設為零分。相對於此,當主開關81已接通的時間點的溫度超過40度時,將負荷的初期相加分數設為5,000分。於步驟S2中,進行使阻尼器33的負荷分數的合計值與初期相加分數相加的處理。
另外,微電腦63於步驟S3中,對與打擊部12進行的打擊動作的時間間隔相對應地記憶的負荷分數的合計值進行重置處理。微電腦63於步驟S4中,開始打擊部12進行的打擊動作的時間間隔的測定,於步驟S5中,開始減分基準時間的測定。減分基準時間於判斷是否執行自負荷分數的合計值減去規定的負荷分數的控制時使用。
微電腦63於步驟S6中判斷是否進行了利用打擊部12的打擊動作,若於步驟S6中判斷為是(Yes),則於步驟S7中,進行使對應於打擊部12進行的打擊動作的時間間隔的負荷分數與負荷分數的合計值相加的處理。例如,伴隨打擊部12進行的打擊動作的時間間隔變長,相加的負荷分數變成小的值。
微電腦63於步驟S8中,判斷所求出的負荷分數的合計值於第1規定時間內是否已變成臨限值以上。臨限值是用以判斷是否進行限制阻尼器33的負荷的增加的控制的值,微電腦63事先記憶臨限值。第1規定時間是自開始步驟S4的控制的時間點起的經過時間,且為自打入機中的操作開始起的時間,例如自觸發器66或推桿68等操作構件已***作時起的時間、電動馬達15為了打擊動作而開始了動作的時間,或自打入機的電源投入後進行了最初的打擊動作時起的時間,例如自微電腦63發出了打擊動作指示時起的時間、自匣59的進給器(feeder)進行了移動時起的時間等自可看作作業者已開始使用打入機的時間點起的經過時間。微電腦63若於步驟S8中判斷為是,則於步驟S9中進行抑制阻尼器33的負荷的增加的控制,然後結束圖5的控制。
微電腦63於步驟S9中進行的控制包含第1控制或第2控制中的任一者。第1控制是即便觸發開關67已接通、且按鈕開關69已接通,亦使電動馬達15停止的控制。第2控制是允許第1打擊動作、且禁止第2打擊動作的控制。另外,藉由顯示面板71來顯示微電腦63於步驟S9中進行抑制阻尼器33的負荷的增加的控制。再者,若由溫度檢測感測器80所檢測的溫度下降,則微電腦63取消第1控制或第2控制。進而,微電腦63若於步驟S8中判斷為否(No),則進入至步驟S3。
微電腦63若於步驟S6中判斷為否,則進入至步驟S10,判斷所測定的減分基準時間是否已變成第2規定時間以上。第2規定時間是於步驟S5中開始減分基準時間的檢測後的經過時間的臨限值。微電腦63若於步驟S10中判斷為是,則於步驟S11中,進行對應於所測定的減分基準時間,自負荷的合計分數減去規定的負荷分數的處理,然後進入至步驟S4。
微電腦63於步驟S11中,伴隨所測定的減分基準時間變長,而增加減分的負荷分數。另外,微電腦63於步驟S11中,進行對所測定的減分基準時間進行重置的處理。再者,微電腦63若於步驟S10中判斷為否,則進入至步驟S4。
參照圖6及圖7對可於微電腦63進行步驟S7的控制時使用的圖表的例子進行說明。圖6的圖表表示與負荷分數的合計值相加的負荷分數與打擊動作彼此之間的經過時間無關而固定的例子。圖7的圖表表示與負荷分數的合計值相加的負荷分數伴隨經過時間變長而減少的例子。
參照圖8及圖9對可於微電腦63進行步驟S11的控制時使用的圖表的例子進行說明。圖8及圖9中所示的經過時間相當於在步驟S5中開始測定的減分基準時間。圖8的圖表表示自負荷分數的合計值減去的負荷分數與經過時間無關而固定的例子。圖9的圖表表示自負荷分數的合計值減去的負荷分數伴隨經過時間變長而減少的例子。
如此,微電腦63根據打擊部12進行的打擊動作的時間間隔來推斷阻尼器33的負荷,若阻尼器33的負荷的合計值為臨限值以上,則抑制打擊部12進行的打擊動作的次數,而抑制阻尼器33的負荷增加。另外,若阻尼器33的負荷的合計值未滿臨限值,則容許增加打擊部12的打擊動作的次數。因此,可抑制阻尼器33的負荷增加而導致阻尼器33的緩衝功能下降的情況。
另外,於推斷阻尼器33的負荷的條件的一部分中加入溫度檢測感測器80所檢測的控制基板62的溫度。因此,在如同於上次的作業中使用打入機10後,將充電量已下降的蓄電池40自連接部20上卸下,並將充電量充分的蓄電池40安裝於連接部20上,而藉由打入機10來進行下次的打擊動作的情況般,在阻尼器33的溫度下降難以進展的狀況下,可推斷阻尼器33的負荷。
進而,若不進行打擊部12的打擊動作而經過第2規定時間以上,則可作為阻尼器33的溫度已下降者來推斷阻尼器33的負荷。因此,可對應於溫度狀況來推斷阻尼器33的負荷。
另外,作為本實施形態的變形例,打入機10亦可將在規定的時間內打擊部12所進行的打擊動作的次數看作阻尼器的負荷來代替負荷的推斷,而進行抑制阻尼器33的負荷的增加的控制。即,當作業者已開始使用打入機10時、或進行了連續的使用時,記憶規定時間內的打入機的打擊動作的次數,並判斷是否為阻尼器33的負荷增加且溫度上升的程度的打擊動作次數。其藉由規定時間以內的動作次數(釘子的打入根數)是否超過事先規定的次數來判斷。而且,於打擊動作的次數已超過規定值的情況下,藉由如下般進行控制來抑制阻尼器33的負荷增加:抑制打入機進行的打擊動作的次數,即以自一次的打擊動作至下一次的打擊動作為止的時間變長的方式限制打擊動作,直至可進行下一次的打擊動作為止。打入動作的限制與所述實施形態相同,亦可限制第1打擊動作。
另外,於進行了打擊動作的抑制後,在固定的時間內不進行打擊部12的打擊動作的情況,或規定時間內的動作次數未滿作為抑制解除的條件而事先規定的次數的情況下,解除進行動作的抑制的控制。
對實施形態中所說明的事項的含義進行說明。釘子58為止具的一例,顯示面板71為輸出部的一例。微電腦63、位置檢測感測器72及溫度檢測感測器80為負荷檢測部的一例。微電腦63、反相電路61及電動馬達15為負荷抑制部的一例。電動馬達15為馬達的一例。馬達基板60、控制基板62及微電腦63為控制部的一例。於步驟S11中減去的「規定的負荷分數」為「規定值」的一例。
打入機並不限定於所述實施形態,可於不脫離其主旨的範圍內進行各種變更。例如,於圖5的控制例的步驟S2中,用於相加處理的溫度並不限定於40度。另外,亦可伴隨溫度變高,而增加初期相加分數。溫度檢測感測器80除設置於控制基板62上以外,亦可設置於馬達基板60或負載承受部29上。
微電腦63於進行圖5的控制例時,亦可根據自檢測到按鈕開關69及觸發開關67的接通,並將蓄電池40的電力供給至電動馬達15中而進行了打擊動作的時間點,至再次檢測到按鈕開關69的接通及觸發開關67的接通的時間點為止的時間間隔,推斷打擊部12進行的打擊動作的有無。即,亦可根據欲使電動馬達15動作的各種開關的工作間隔,推斷打擊部12進行的打擊動作的時間間隔、打擊部12進行的打擊動作的有無。
另外,微電腦63於進行圖5的控制例時,亦可根據於電動馬達15中的通電時間及電流值,推斷打擊部12進行的打擊動作的時間間隔、打擊部12進行的打擊動作的有無。即,亦可根據欲使電動馬達15動作的電流的通電間隔,推斷打擊部12進行的打擊動作的時間間隔、打擊部12進行的打擊動作的有無。
進而,微電腦63於進行圖5的控制例時,亦可對振動檢測感測器84的信號進行處理來推斷打擊部12進行的打擊動作的時間間隔、打擊部12進行的打擊動作的有無。
進而,打入機包括具備檢測阻尼器所承受的負載的負載檢測感測器者。當微電腦進行圖5的控制例時,該打入機可對負載檢測感測器的信號進行處理來推斷打擊部的打擊動作的時間間隔、打擊動作的有無。
進而,打入機包括具備檢測被供給至射出通道36中的釘子58的數量的止具檢測感測器者。當微電腦進行圖5的控制例時,該打入機可對止具檢測感測器的信號進行處理來推斷打擊部的打擊動作的時間間隔、打擊動作的有無。
實施形態中所說明的阻尼器的負荷包含阻尼器的變形量、阻尼器所承受的負載、阻尼器的應力、阻尼器的耐用期間、阻尼器的衝擊吸收功能、阻尼器的劣化等。負荷檢測部及負荷抑制部包含各種感測器、處理器、電路、記憶裝置、模組及單元。
使打擊部自第1位置朝第2位置移動的第1施力機構包含對打擊部施加氣體的壓力的結構、對打擊部施加彈簧的彈性復原力的結構。對打擊部施加氣體的壓力的結構包含使可燃性氣體於燃燒室內燃燒,並對打擊部施加燃燒室的壓力的結構。對打擊部施加氣體的壓力的結構包含將氣體自殼體的外部經由軟管而供給至殼體內,並藉由該氣體的壓力來使打擊部移動的結構。
使打擊部自第2位置朝第1位置移動的第2施力機構的馬達除電動馬達以外,包含油壓馬達、氣壓馬達。電動馬達可為帶有刷子的馬達或無刷馬達中的任一種。電動馬達的電源可為直流電源或交流電源中的任一種。電源包含相對於殼體可裝卸者、及經由電力電纜而與殼體連接者。
使打擊部自第2位置朝第1位置移動的第2施力機構除齒條與小齒輪機構以外,包含牽引機構。牽引機構具有藉由馬達的旋轉力而進行旋轉的旋轉元件、及捲繞於旋轉元件上並與打擊部連接的電纜。電纜藉由馬達的旋轉力而纏繞於旋轉元件上,打擊部自第2位置朝第1位置移動。
輸出部除用戶可目視的顯示面板以外,包含可輸出聲音的蜂鳴器、揚聲器。即,於實施形態中,輸出部所進行的輸出只要是用戶於視覺或聽覺上可識別的輸出即可。
當於殼體內設置有朝與打擊部相反的方向移動的重物時,檢測限制重物的移動範圍的阻尼器的負荷,而可抑制打擊動作的次數增加。
再者,於參照圖3的說明中,記載有針輪49於逆時針方向上進行旋轉。其是於在圖3中正面觀察打入機10的狀態下,為了說明針輪49的旋轉方向而權宜地進行的闡釋。被打入材料70包括地板、牆壁、頂棚、柱子、屋頂。被打入材料70的材質包括木材、混凝土、石膏。
於所述實施形態中,作為阻尼器的負荷的例子,例示了以熱的形式造成影響的負荷,但設置於打入機中的阻尼器的負荷並不限定於熱負荷。阻尼器的負荷只要是打擊動作的衝擊對阻尼器的耐久性,即構成阻尼器的材料的原子間或分子間的至少一者的鍵結造成影響的負荷,則於任何情況下均可應用。因此,實施形態的打入機可應用於吸收衝擊的任意的阻尼器構件,而並不限定於由橡膠或彈性體等形成的阻尼器。阻尼器除所例示的橡膠或彈性體以外,如由金屬或複合材料形成的彈簧、或者空氣彈簧(air spring)或氣墊(air cushion)等般收容氣體的構成構件亦包含於打入機的阻尼器中。
例如,實施形態的打入機亦包含限制如規定的範圍以上的大小的衝擊施加至阻尼器中般的打入動作継續。施加至阻尼器中的規定範圍以上的衝擊的大小是超過對應於打入作為止具的短釘、細釘等時所需要的打擊力而阻尼器所承受的輕負荷的值。其於可調整打入力的打入機,例如藉由被封入至殼體內的氣體的壓力來使打擊部移動的結構的氣彈簧(gas spring)方式的打入機,藉由自壓縮機經由空氣軟管所供給的壓縮空氣來使打擊部移動的結構的打入機,藉由氣體的燃燒能來使打擊部移動的結構的氣體燃燒式的打入機,藉由高速旋轉體,例如飛輪(flywheel)的慣性力來使打擊部移動的結構的打入機等中特別有效。
10‧‧‧打入機 11‧‧‧殼體 12‧‧‧打擊部 13‧‧‧壓力室 14‧‧‧動力傳輸機構 15‧‧‧電動馬達 15A‧‧‧定子 15B‧‧‧轉子 16‧‧‧本體 17‧‧‧罩 18‧‧‧把手 19‧‧‧馬達收容部 20‧‧‧連接部 21‧‧‧蓄壓容器 22‧‧‧氣缸 23‧‧‧連接工具 24‧‧‧活塞 25‧‧‧驅動撞針 25A‧‧‧驅動撞針的前端 26‧‧‧齒條 26A‧‧‧凸部 28‧‧‧固定器 29‧‧‧負載承受部 31‧‧‧尾部 32、34‧‧‧軸孔 33‧‧‧阻尼器 35‧‧‧鼻部 35A‧‧‧鼻部的前端 36‧‧‧射出通道 37‧‧‧馬達軸 38、39、46、47‧‧‧軸承 40‧‧‧蓄電池 41‧‧‧收容箱 42‧‧‧齒輪箱 43‧‧‧減速機 44‧‧‧輸入構件 45‧‧‧輸出構件 48‧‧‧針輪軸 49‧‧‧針輪 51‧‧‧旋轉控制機構 58‧‧‧釘子 58A‧‧‧釘子的頭部 59‧‧‧匣 60‧‧‧馬達基板 61‧‧‧反相電路 62‧‧‧控制基板 63‧‧‧微電腦 66‧‧‧觸發器 67‧‧‧觸發開關 68‧‧‧推桿 69‧‧‧按鈕開關 70‧‧‧被打入材料 71‧‧‧顯示面板 72‧‧‧位置檢測感測器 74‧‧‧彈性構件 77‧‧‧小齒輪 77A‧‧‧銷 78‧‧‧螺桿構件 79‧‧‧密封構件 80‧‧‧溫度檢測感測器 81‧‧‧主開關 82‧‧‧永久磁鐵 83‧‧‧相位檢測感測器 84‧‧‧振動檢測感測器 86‧‧‧擋塊 A1‧‧‧中心線 A2‧‧‧軸線 B1‧‧‧第1方向 B2‧‧‧第2方向 S1~S11‧‧‧步驟
圖1是表示作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打入機的主要部分的側面剖面圖。圖2是表示打入機的其他部位的側面剖面圖。圖3是圖1中所示的打入機的正面剖面圖。圖4是表示打入機的控制系統的方塊圖。圖5是表示抑制設置於打入機中的阻尼器的負荷的增加的控制例的流程圖。圖6是於圖5的控制例中加上阻尼器的負荷時所使用的圖表的例子。圖7是於是圖5的控制例中加上阻尼器的負荷時所使用的圖表的另一例。圖8是於圖5的控制例中減去阻尼器的負荷時所使用的圖表的例子。 圖9是於圖5的控制例中減去阻尼器的負荷時所使用的圖表的另一例。
S1~S11‧‧‧步驟

Claims (14)

  1. 一種打入機,其是具有能夠移動地設置且進行移動來打擊止具的打擊部、接觸所述打擊部並限制所述打擊部進行移動的範圍的阻尼器、支撐所述阻尼器的殼體、及控制所述打擊部的控制部的打入機,所述控制部藉由限制規定時間內的所述打擊部的打擊次數來抑制所述阻尼器的負荷增加。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打入機,其中所述控制部藉由抑制所述規定時間內的所述打擊部打擊所述止具的次數的增加,而抑制所述阻尼器的負荷增加。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打入機,其中所述控制部藉由控制所述打擊部打擊所述止具的時間間隔,而抑制所述阻尼器的負荷的增加。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打入機,其設置有使所述打擊部移動的馬達,且所述控制部藉由使所述馬達停止來抑制所述打擊部打擊所述止具的次數的增加,而抑制所述阻尼器的負荷增加。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打入機,其能夠切換作為打擊所述止具的動作的單發打擊及連續打擊,且所述控制部因應所述阻尼器的負荷,而禁止所述連續打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打入機,其中所述控制部根據所述打擊部進行的打擊的時間間隔,檢 測所述阻尼器的負荷。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打入機,其設置有檢測所述殼體內的溫度的溫度檢測感測器,且所述控制部根據所述殼體內的溫度來檢測所述阻尼器的負荷。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打入機,其設置有:馬達,配置於所述殼體內、且使所述打擊部移動,所述控制部對所述馬達進行控制,所述溫度檢測感測器檢測所述控制部的溫度,且所述控制部根據所述控制部的溫度來檢測所述阻尼器的負荷。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打入機,其中所述控制部求出所述阻尼器的負荷的合計值,若所述負荷的合計值為臨限值以上,則所述控制部抑制所述阻尼器的負荷的合計值增加,若所述負荷的合計值未滿臨限值,則所述控制部容許所述阻尼器的負荷的合計值增加。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打入機,其中所述控制部於所述負荷的檢測開始後,若第2規定時間內的所述負荷的合計值未滿所述臨限值,則對所述負荷的合計值進行重置。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打入機,其中所述控制部於開始求出所述負荷的合計值的處理後,若於基準時間內所述打擊部不打擊所述止具,則自所述負荷的合計值減去規定值。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打入機,其中所述殼體具有用戶能夠識別的輸出部,所述輸出部將所述控制部抑制所述阻尼器的負荷增加的情況輸出。
  13. 一種打入機,其是具有能夠移動地設置且進行移動來打擊止具的打擊部、接觸所述打擊部並限制所述打擊部進行移動的阻尼器、及支撐所述阻尼器的殼體的打入機,其包括:抑制所述阻尼器的負荷增加的控制部,且所述控制部根據規定時間內的所述打入機的打擊動作的次數來抑制所述阻尼器的負荷增加。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打入機,其中於開始所述負荷的抑制後,於規定時間內的所述打擊部打擊所述止具的次數低於規定的次數的情況下,所述控制部解除所述負荷的抑制。
TW107118657A 2017-05-31 2018-05-31 打入機 TWI6862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08454 2017-05-31
JP2017108454 2017-05-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2641A TW201902641A (zh) 2019-01-16
TWI686275B true TWI686275B (zh) 2020-03-01

Family

ID=64454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8657A TWI686275B (zh) 2017-05-31 2018-05-31 打入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1602829B2 (zh)
EP (1) EP3632623A4 (zh)
JP (1) JP6881576B2 (zh)
CN (1) CN110709210B (zh)
TW (1) TWI686275B (zh)
WO (1) WO20182211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066116A1 (en) * 2013-10-09 2017-03-09 Black & Decker Inc. High Inertia Driver System
US20230166390A1 (en) * 2020-04-28 2023-06-01 Koki Holdings Co., Ltd. Working tool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68358A (ja) * 2006-09-14 2008-03-27 Hitachi Koki Co Ltd 電動式打込機
TW200823019A (en) * 2006-09-05 2008-06-01 Hitachi Koki Kk Combustion-type power tool
TW200835580A (en) * 2006-09-14 2008-09-01 Hitachi Koki Kk Electric driving machine
CN101578160A (zh) * 2007-03-26 2009-11-11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紧固件驱动工具
CN100584541C (zh) * 2004-09-11 2010-01-27 希尔蒂股份公司 燃烧力推动的安装工具
CN102284944A (zh) * 2010-06-15 2011-12-21 喜利得股份公司 击入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51811Y2 (zh) * 1977-11-05 1982-11-11
DE10303006B4 (de) * 2003-01-27 2019-01-03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Handgeführtes Arbeitsgerät
US6955281B1 (en) * 2004-07-23 2005-10-18 Mobiletron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ic nailing gun that automatically reduces impact of plunger while no nail is inside
US7938305B2 (en) * 2006-05-31 2011-05-10 Stanley Fastening Systems, L.P. Fastener driving device
JP5050667B2 (ja) * 2007-06-05 2012-10-17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打撃工具
JP4412377B2 (ja) * 2007-09-28 2010-02-10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インパクト回転工具
JP5064958B2 (ja) * 2007-10-04 2012-10-31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ち込み工具
JP5288322B2 (ja) * 2008-03-03 2013-09-11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打込機
US8336749B2 (en) * 2009-03-31 2012-12-25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Single switched dual firing condition combustion nailer
DE102010030055A1 (de) * 2010-06-15 2011-12-15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isch betreibbares Bolzensetzgerät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es Bolzensetzgerätes
US8674640B2 (en) * 2011-01-05 2014-03-18 Makita Corporation Electric power tool
EP3150335B1 (en) * 2011-06-02 2023-10-11 Black & Decker, Inc. Power tool with a control unit
CN105246654B (zh) * 2013-05-31 2017-10-03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打击工具
CA2943806C (en) * 2014-03-27 2022-05-31 Techtronic Power Tools Technology Limited Powered fastener driver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JP6481751B2 (ja) * 2015-02-26 2019-03-13 工機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打込機
JP6547420B2 (ja) 2015-05-29 2019-07-24 工機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打込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84541C (zh) * 2004-09-11 2010-01-27 希尔蒂股份公司 燃烧力推动的安装工具
TW200823019A (en) * 2006-09-05 2008-06-01 Hitachi Koki Kk Combustion-type power tool
CN101511546A (zh) * 2006-09-05 2009-08-19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燃烧式动力工具
JP2008068358A (ja) * 2006-09-14 2008-03-27 Hitachi Koki Co Ltd 電動式打込機
TW200835580A (en) * 2006-09-14 2008-09-01 Hitachi Koki Kk Electric driving machine
CN101578160A (zh) * 2007-03-26 2009-11-11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紧固件驱动工具
CN102284944A (zh) * 2010-06-15 2011-12-21 喜利得股份公司 击入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32623A1 (en) 2020-04-08
JPWO2018221106A1 (ja) 2020-03-19
JP6881576B2 (ja) 2021-06-02
US11602829B2 (en) 2023-03-14
EP3632623A4 (en) 2021-02-24
US12017335B2 (en) 2024-06-25
CN110709210B (zh) 2023-03-24
WO2018221106A1 (ja) 2018-12-06
US20200114501A1 (en) 2020-04-16
TW201902641A (zh) 2019-01-16
US20230226675A1 (en) 2023-07-20
CN110709210A (zh) 2020-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2017335B2 (en) Driver
TWI781941B (zh) 釘打機
JP7095698B2 (ja) 打込機
JP6690710B2 (ja) 打込機
ES2923781T3 (es) Dispositivo de sujeción por impacto
WO2003053638A1 (en) Portable electrical motor driven nail gun
JP6790598B2 (ja) 打込機
WO2016174995A1 (ja) 打込機
WO2019167497A1 (ja) 打込機
JP6862721B2 (ja) 打込機及び打込機システム
JP2018103291A (ja) 打込機
JP2019098456A (ja) 打込機
JP5206289B2 (ja) 電動式打込機
US20220176532A1 (en) Driving device
JP6634883B2 (ja) 打込機
JP7259338B2 (ja) 打ち込み工具
JP6766727B2 (ja) 打込機
JP6753341B2 (ja) 打込機
JP2021109246A (ja) 打込機
JP2017100219A (ja) 打込機
JP7508777B2 (ja) 打込機
WO2020008767A1 (ja) 打込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