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0617B - L型同軸連接器以及附有同軸電纜之l型同軸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L型同軸連接器以及附有同軸電纜之l型同軸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0617B
TWI680617B TW107114702A TW107114702A TWI680617B TW I680617 B TWI680617 B TW I680617B TW 107114702 A TW107114702 A TW 107114702A TW 107114702 A TW107114702 A TW 107114702A TW I680617 B TWI680617 B TW I68061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axial cable
terminal
conductor portion
insulating member
coaxi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47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02057A (zh
Inventor
氷見佳弘
Yoshihiro Himi
田中葵
Aoi Tanaka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村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村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日商村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020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20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06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061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03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 H01R9/05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for coaxial cabl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抑制電氣特性之劣化之附有同軸電纜之L型同軸連接器。
附有同軸電纜之L型同軸連接器具備:同軸電纜,其具有中心導體部及配置於中心導體部周圍之外部導體部;內部端子,其連接於同軸電纜之中心導體部;外部端子,其連接於同軸電纜之外部導體部;以及絕緣性構件,其配置於內部端子與外部端子之間,其中,外部端子具備以沿著同軸電纜及絕緣性構件之方式延伸並保持該等之保持部、及自保持部朝向同軸電纜填縫之填縫接合部,填縫接合部具有於同軸電纜之中心導體部與內部端子所連接之部分之周圍接合於絕緣性構件之第1爪部、及接合於同軸電纜之外部導體部之第2爪部,第1爪部係以於同軸電纜之軸方向上,延伸至接合於同軸電纜之外部導體部之位置之方式形成。

Description

L型同軸連接器以及附有同軸電纜之L型同軸連接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L型同軸連接器以及附有同軸電纜之L型同軸連接器。
習知,已知有連接同軸電纜之L型同軸連接器及附有同軸電纜之L型同軸連接器(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之L型同軸連接器具備:內部端子,其連接於同軸電纜之中心導體部;外部端子(殼體),其連接於同軸電纜之外部導體部;以及絕緣性構件(絕緣套),其配置於內部端子與外部端子之間。於將該同軸連接器連接於對象連接器時,使同軸連接器之內部端子及外部端子嵌合於對應之對象連接器各自之端子。
於專利文獻1之同軸連接器中,於作為殼體之外部端子上,設有用於固定絕緣性構件及內部端子之填縫接合部。填縫接合部由可朝同軸電纜之周方向彎折之3對爪部構成。其中之1對爪部接觸同軸電纜之外部導體部而導通。另2對爪部僅接觸絕緣部分並保持,而不與同軸電纜導通。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第2015-211037號公報
於專利文獻1之同軸連接器中,於同軸電纜之軸方向上除中心導體部以外之部分之周圍,作為殼體之外部端子雖發揮接地側電極之功能,但接觸同軸電纜之外部導體部之爪部、與接觸絕緣部分之爪部存在間隙。該間隙部分成為電性裂縫,有電磁場被擾亂,電氣特性發生劣化之虞。
因而,本發明之目的在於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可抑制電氣特性劣化之L型同軸連接器以及附有同軸電纜之L型同軸連接器。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附有同軸電纜之L型同軸連接器具備:同軸電纜,其具有中心導體部及配置於上述中心導體部周圍之外部導體部;內部端子,其連接於上述同軸電纜之上述中心導體部;外部端子,其連接於上述同軸電纜之上述外部導體部;以及絕緣性構件,其配置於上述內部端子與上述外部端子之間,其特徵在於:上述外部端子具備以沿著上述同軸電纜及上述絕緣性構件之方式延伸並保持該等之保持部、及自上述保持部朝向上述同軸電纜填縫之填縫接合部,上述填縫接合部具有於上述同軸電纜之上述中心導體部與上述內部端子所連接之部分之周圍接合於上述絕緣性構件之第1爪部、及接合於上述同軸電纜之上述外部導體部之第2爪部,上述第1爪部係以於上述同軸電纜之軸方向上,延伸至接合於上述同軸電纜之上述外部導體部之位置之方式形成。
又,本發明之L型同軸連接器連接同軸電纜,該同軸電纜具有中心導體部及配置於上述中心導體部周圍之外部導體部,該L型同軸連接器具備:內部端子,其連接於上述同軸電纜之上述中心導體部;外部端子,其連接於上述同軸電纜之上述外部導體部;以及絕緣性構件,其配置於上述內部端子 與上述外部端子之間,上述外部端子具備以沿著上述同軸電纜及上述絕緣性構件之方式延伸並保持該等之保持部、及自上述保持部朝向上述同軸電纜填縫之填縫接合部,上述填縫接合部具有於上述同軸電纜之上述中心導體部與上述內部端子所連接之部分之周圍接合於上述絕緣性構件之第1爪部、及接合於上述同軸電纜之上述外部導體部之第2爪部,上述第1爪部係以於上述同軸電纜之軸方向上,延伸至卡合於上述同軸電纜之上述外部導體部之位置之方式形成。
根據本發明之L型同軸連接器及附有同軸電纜之L型同軸連接器,可抑制電氣特性之劣化。
2‧‧‧插頭電纜(附有同軸電纜之L型同軸連接器)
4‧‧‧同軸電纜
6‧‧‧L型同軸連接器
8‧‧‧對象連接器
9‧‧‧內部端子(中心插座)
10‧‧‧中心導體部(芯線)
11‧‧‧外部端子
12‧‧‧絕緣體
13‧‧‧絕緣性構件(樹脂鑄模殼體)
14‧‧‧外部導體部
16‧‧‧絕緣覆膜(外皮)
18‧‧‧內部端子(中心接腳)
20‧‧‧絕緣性構件(絕緣套)
22‧‧‧外部端子(殼體)
24‧‧‧第1端子部
26‧‧‧第2端子部
28‧‧‧***孔
28A‧‧‧第1開口部
28B‧‧‧第2開口部
30‧‧‧二股部
32‧‧‧筒狀部
34‧‧‧保持部
35‧‧‧固定部
36‧‧‧填縫接合部
38‧‧‧第1爪部
40‧‧‧第2爪部
42‧‧‧第3爪部
44‧‧‧基礎部
46‧‧‧突出部
48‧‧‧前端部
50‧‧‧圓筒部
51‧‧‧底端部
52‧‧‧凸部(前端部)
圖1係實施形態之插頭電纜之立體圖。
圖2係連接於實施形態之插頭電纜之對象連接器之立體圖。
圖3係實施形態之插頭電纜之俯視圖。
圖4係實施形態之插頭電纜之仰視圖。
圖5係實施形態之插頭電纜之分解立體圖。
圖6係表示實施形態之插頭電纜完成前之狀態之立體圖。
圖7係圖6之俯視圖。
圖8係圖7之X-X線剖面圖。
圖9A係用於實施形態之插頭電纜之內部端子之立體圖。
圖9B係用於實施形態之插頭電纜之內部端子之俯視圖。
圖9C係用於實施形態之插頭電纜之內部端子之縱剖面圖。
根據本發明之第1形態,提供一種附有同軸電纜之L型同軸連接器,其具備:同軸電纜,其具有中心導體部及配置於上述中心導體部周圍之外部導體部;內部端子,其連接於上述同軸電纜之上述中心導體部;外部端子,其連接於上述同軸電纜之上述外部導體部;以及絕緣性構件,其配置於上述內部端子與上述外部端子之間,其特徵在於:上述外部端子具備以沿著上述同軸電纜及上述絕緣性構件之方式延伸並保持該等之保持部、及自上述保持部朝向上述同軸電纜填縫之填縫接合部,上述填縫接合部具有於上述同軸電纜之上述中心導體部與上述內部端子所連接之部分之周圍接合於上述絕緣性構件之第1爪部、及接合於上述同軸電纜之上述外部導體部之第2爪部,上述第1爪部係以於上述同軸電纜之軸方向上,延伸至接合於上述同軸電纜之上述外部導體部之位置之方式形成。
根據此種結構,與第1爪部不與外部導體部導通之情形相比,可避免產生同軸電纜之軸方向上之電性裂縫,從而可抑制電氣特性之劣化。
根據本發明之第2形態,提供如第1形態所述之附有同軸電纜之L型同軸連接器,其中,上述第1爪部接觸上述絕緣性構件之部位被設定為較上述第1爪部接觸上述外部導體部之部位而距上述保持部更遠之距離。根據此種結構,可使接觸絕緣性構件之第1爪部朝同軸電纜之軸方向延伸而接觸外部導體部,從而可使第1爪部以按壓之方式接觸至外部導體部。藉此,即使使用簡易之結構,仍可確實地確保第1爪部與外部導體部之接觸。
根據本發明之第3形態,提供一種L型同軸連接器,其連接同軸電纜,該同軸電纜具有中心導體部及配置於上述中心導體部周圍之外部導體部,該L型同軸連接器具備:內部端子,其連接於上述同軸電纜之上述中心導體部;外部端子,其連接於上述同軸電纜之上述外部導體部;以及絕緣性構件,其配置於上述內部端子與上述外部端子之間,上述外部端子具備以沿著上述同軸電纜及上述絕緣性構件之方式延伸並保持該等之保持部、及自上述保持部朝向上述同軸電纜填縫之填縫接合部,上述填縫接合部具有於上述同軸電纜之上述中心導體部與上述內部端子所連接之部分之周圍接合於上述絕緣性構件之第1爪部、及接合於上述同軸電纜之上述外部導體部之第2爪部,上述第1爪部,係以於上述同軸電纜之軸方向上,延伸至接合於上述同軸電纜之上述外部導體部之位置之方式形成。
根據此種結構,與第1爪部不與外部導體部導通之情形相比,可避免產生同軸電纜之軸方向上之電性裂縫,從而可抑制電氣特性之劣化。
根據本發明之第4形態,提供如第3形態所述之L型同軸連接器,其中,上述第1爪部接觸上述絕緣性構件之部位被設定為較上述第1爪部接觸上述外部導體部之部位而距上述保持部更遠之距離。根據此種結構,可使接觸絕緣性構件之第1爪部朝同軸電纜之軸方向延伸而接觸外部導體部,從而可使第1爪部以按壓之方式接觸至外部導體部。藉此,即使使用簡易之結構,仍可確實地確保第1爪部與外部導體部之接觸。
以下,基於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實施形態)
圖1係表示實施形態之附有同軸電纜之L型同軸連接器(以下稱作插頭電纜)2之立體圖。
圖1所示之插頭電纜2具備同軸電纜4、及連接同軸電纜4之L型同軸連接器(第1連接器)6。當使用插頭電纜2時,使L型同軸連接器6嵌合於圖2所示之對象連接器(第2連接器)8。
本實施形態中,圖2所示之對象連接器8具備內部端子(中心插座)9、外部端子11、以及配置於內部端子9與外部端子11之間之絕緣性構件 (樹脂鑄模殼體)13。
圖1所示之L型同軸連接器6連接於同軸電纜4,與此相對,圖2所示之對象連接器8將基板(未圖示)安裝於外部端子11之背面。即,本實施形態之插頭電纜2及對象連接器8之組合不同於連接「基板」與「基板」之所謂「板對板」,而是連接「同軸電纜」與「基板」之連接形態。
圖2所示之內部端子9具有接納公形狀端子之母形狀。藉此,對象連接器8成為相對於圖1所示之插頭電纜2之插座。此外,公形狀於外周部具有接觸表面,母形狀於內周部具有接觸表面。
其次,使用圖1、圖3至圖8來說明插頭電纜2之各構成要素。圖3係插頭電纜2之俯視圖,圖4係插頭電纜2之仰視圖,圖5係插頭電纜2之分解立體圖。圖6係表示將圖5所示之各構成要素配置於插頭電纜2內之後且固定前狀態之立體圖,圖7係圖6之俯視圖,圖8係圖7之X-X線剖面圖。
同軸電纜4如圖5等所示,具備中心導體部(芯線)10、絕緣體12、外部導體部14及絕緣覆膜(外皮)16。於同軸電纜4之軸方向A上,自同軸電纜4之前端側起依序露出中心導體部10、絕緣體12、外部導體部14、絕緣覆膜16。
於中心導體部10,連接有後述之L型同軸連接器6之內部端子18,於外部導體部14,連接有後述之L型同軸連接器6之外部端子22。
連接同軸電纜4之L型同軸連接器6具備內部端子(中心接腳)18、絕緣性構件(絕緣套)20及外部端子(殼體)22。
內部端子18係如上所述般連接於同軸電纜4之中心導體部10之端子。同樣地,外部端子22係連接於同軸電纜4之外部導體部14之端子。內部端子18與外部端子22藉由絕緣性構件20來彼此電性絕緣。
本實施形態中之內部端子18係藉由一片金屬板而製作。同樣地,外部端子22亦藉由一片金屬板而製作。內部端子18及外部端子22以具有導電性之構件構成,本實施形態中,係於銅合金素材之表面實施鎳與金之鍍敷而形成。
絕緣性構件20係配置於內部端子18與外部端子22之間,使內部端子18與外部端子22彼此電性絕緣之構件。絕緣性構件20例如以液晶聚合物等樹脂作為主材料而形成。
如圖5等所示,內部端子18具備第1端子部24與第2端子部26。
第1端子部24是***於上述對象連接器8之內部端子9之端子部分。本實施形態之第1端子部構成於外周部具有接觸表面之公型。藉由將內部端子18設為公型(銷型),與設為如對象連接器8之內部端子9般之母型(插座型)之情形相比,可實現小型化。
本實施形態中之第1端子部24,係構成為沿與同軸電纜4之軸方向A正交之方向,即***方向B延伸之大略圓筒狀之構件。
本實施形態中,於第1端子部24設有***孔28。***孔28係供後述之絕緣性構件20之突出部46***之孔。藉由將突出部46***至***孔28中,可抑制伴隨第1端子部24小型化之強度下降,加強第1端子部24之強度。第1端子部24之更詳細之形狀將於後述。
第2端子部26係自第1端子部24朝橫方向延伸之板狀之端子部分。第2端子部26於圖6、圖7所示之組裝後之狀態下,連接於同軸電纜4之中心導體部10。本實施形態中之第2端子部26為相對於***方向B呈垂直之平板狀構件。
於第2端子部26之前端,設有分為二股之二股部30。二股部30於圖6、圖7所示之組裝後之狀態下,以於寬度方向C上夾著同軸電纜4之中心導體部10之方式配置。寬度方向C係與軸方向A及***方向B兩者垂直之方向。二股 部30與中心導體部10藉由焊接而彼此固定。
其次,絕緣性構件20如圖5等所示,具備基礎部44、突出部46及前端部48。
基礎部44係成為絕緣性構件20基礎之構件。基礎部44被收容於作為殼體之外部端子22中。於基礎部44,形成有突出部46及前端部48。
突出部46係自基礎部44朝***方向B突出之構件。突出部46具有下述功能,即,藉由如上所述般***至內部端子18之第1端子部24之***孔28中,加強第1端子部24之強度。
前端部48係設於軸方向A上之基礎部44前端之構件。本實施形態中,作為於寬度方向C空出間隔而設之一對構件,設有前端部48。
前端部48具有下述功能,即,於圖6、圖7所示之組裝後之狀態下,接觸同軸電纜4之絕緣體12而保持、固定同軸電纜4。如此,前端部48具有對同軸電纜4與內部端子18之連接部位,即,同軸電纜4之中心導體部10與內部端子18之二股部30之連接部位進行保持之功能。
其次,外部端子22如圖5等所示,具備筒狀部32、保持部34、固定部35及填縫接合部36(圖1)。
筒狀部32係嵌合於上述對象連接器8之外部端子11之筒狀構件。本實施形態中之筒狀部32具有沿***方向B延伸之圓筒狀(大略圓筒狀)之形狀。於圖6、圖7所示之組裝後之狀態下,於筒狀部32之內側,配置有內部端子18之第1端子部24。
藉由將外部端子22之筒狀部32設為圓筒狀,將內部端子18之第1端子部24亦設為圓筒狀,以在垂直於***方向B之徑方向上彼此保持固定之距離,而不會局部性地變窄。藉此,可防止因筒狀部32與第1端子部24之容量增加所引起之特性阻抗之下降,結果可防止反射特性之惡化。
保持部34係自筒狀部32朝橫方向延伸之板狀構件。保持部34係以於圖6、圖7所示之組裝後之狀態下,沿著絕緣性構件20及同軸電纜4之方式配置,保持絕緣性構件20及同軸電纜4。於保持部34,形成有筒狀部32、固定部35及填縫接合部36(參照圖1)。
固定部35係以自保持部34朝***方向B突出之方式而設之板狀構件。固定部35係以於圖6、圖7所示之組裝後之狀態下,於寬度方向C夾著絕緣性構件20之前端部48之方式配置。如此配置之固定部35具有對前端部48及配置於前端部48內側之同軸電纜4進行固定之功能。
填縫接合部36係朝向同軸電纜4及絕緣性構件20填縫之構件。藉由對填縫接合部36進行填縫,同軸電纜4及絕緣性構件20會被一體地固定。
本實施形態中之填縫接合部36由自保持部34朝向同軸電纜4而朝同軸電纜4之周方向D彎折之複數個爪部構成。具體而言,設有第1爪部38、第2爪部40及第3爪部42。如圖5等所示,第1爪部38、第2爪部40及第3爪部42各自由在寬度方向C空出間隔而設之一對板狀構件構成。
對於爪部各自之功能,使用圖6、圖7進行說明。
如圖6、圖7所示,第1爪部38係以與位於同軸電纜4之絕緣體12周圍之絕緣性構件20之前端部48接觸之方式填縫。接觸前端部48之第1爪部38具有對同軸電纜4之中心導體部10與內部端子18之二股部30之連接部位進行保持、固定之功能。
第2爪部40係以接觸外部導體部14之方式填縫。接觸外部導體部14之第2爪部40具有將外部端子22電性連接至同軸電纜4之功能。
第3爪部42係以接觸同軸電纜4之絕緣覆膜16之方式而填縫。接觸絕緣覆膜16之第3爪部42具有對同軸電纜4進行保持、固定之功能。
藉由對該等第1爪部38、第2爪部40及第3爪部42進行填縫,從而 製造圖1所示之插頭電纜2。於圖1所示之插頭電纜2中,內部端子18連接於同軸電纜4之中心導體部10,外部端子22在連接於同軸電纜4之外部導體部14之狀態下受到保持、固定。藉由使圖1所示之插頭電纜2之L型同軸連接器6嵌合於對象連接器8,可將連接於L型同軸連接器6之同軸電纜4、與安裝有對象連接器8之基板電性連接,以進行高頻訊號之傳輸。
於此種結構中,如圖7、圖8之虛線E所示,第1爪部38於同軸電纜4之軸方向A上延伸至與外部導體部14接觸之位置。虛線E表示第1爪部38之前端於軸方向A上之位置。藉由使第1爪部38接觸外部導體部14,不僅第2爪部40,第1爪部38亦與外部導體部14導通。如此,第1爪部38除了接觸前端部48而對中心導體部10與內部端子18之二股部30之連接部分進行保持、固定之功能以外,還兼具與外部導體部14導通之額外功能。
相對於上述結構,考慮僅填縫接合部36中之第2爪部40與外部導體部14接觸,而第1爪部38不與外部導體部14接觸之結構。於此種結構之情形時,於圖1所示之完成後之插頭電纜2中,會有在與外部導體部14導通之第2爪部40、和不與外部導體部14導通之第1爪部38之間產生電性裂縫,而導致電磁場被擾亂之情形。結果,會有插頭電纜2之電氣特性發生惡化之情形。
本實施形態之插頭電纜2中,不僅第2爪部40,第1爪部38亦與外部導體部14接觸而導通。因此,可避免於外部端子22中產生軸方向A之電性裂縫。如圖1所示,雖於第1爪部38與第2爪部40之間空出有間隔,但由於其間配置有外部導體部14,因此不會產生電性裂縫。藉由此種結構,可提高插頭電纜2之電氣特性,而可穩定地傳輸高頻訊號。
本實施形態中,進而如圖8所示,第1爪部38接觸絕緣性構件20之前端部48之部位被設定為較第1爪部38接觸外部導體部14之部位而距外部端子22之保持部34更遠之距離。具體而言,使絕緣性構件20之前端部48之高度位 置低於外部導體部14之高度位置。根據此種配置,只要使接觸前端部48之第1爪部38朝軸方向A延伸而接觸外部導體部14,便可使第1爪部38以按壓之方式接觸外部導體部14。藉此,即使使用簡易之結構,仍可確實地確保第1爪部38與外部導體部14之接觸。
於上述結構之插頭電纜2中,亦如圖8所示,於內部端子18之第1端子部24中***有絕緣性構件20之突出部46。藉此,可自內側加強內部端子18,提高內部端子18之強度。
本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於內部端子18中設有第1端子部24,來作為***至對象連接器8之內部端子9之公型。藉此,無須如母型般確保彈性,可縮小內部端子18。進而,儘管縮小了內部端子18,但由於使絕緣性構件20之突出部46***並接合於第1端子部24之***孔28,因此加強了內部端子18之強度。藉此,可抑制伴隨內部端子18之小型化引起之強度下降。如此,藉由縮小內部端子18之整體形狀,可抑制與配置於內部端子18周圍之外部端子22之電容耦合而抑制電氣特性之劣化,同時,可實現插頭電纜2之小型化、尤其是低高度化。
其次,使用圖9A-9C,對內部端子18之詳細結構進行說明。圖9A係內部端子18之立體圖,圖9B係內部端子18之俯視圖,圖9C係內部端子18之縱剖面圖(對應圖7之X-X線剖面)。
如圖9A、9C所示,本實施形態之第1端子部24係形成為前端呈有圓角之圓形筒狀。具體而言,第1端子部24具備圓筒部50與凸部52。
圓筒部50係圓筒狀之構件,其中一側與第2端子部26相連,另一側與凸部52相連。凸部52係自圓筒部50朝***方向B突出之構件。凸部52構成於***方向B上之第1端子部24之前端部。
本實施形態中之凸部52形成有曲線狀之表面52a。表面52a係自 圓筒部50之外周面連續地接續之面,朝向第1端子部24之中心側而平滑地彎曲。藉由形成此種表面52a,第1端子部24之前端部並非有稜角之形狀,而呈有圓角之形狀。如此,不僅圓筒部50,凸部52亦設為有圓角之形狀,藉此,較將之設為有稜角之形狀之情形,可抑制與設於周圍之外部端子22之電容耦合,而可抑制插頭電纜2之電氣特性之劣化。
進而,本實施形態中,***孔28係形成作為沿***方向B貫穿圓筒部50及凸部52兩者之貫穿孔。藉由將***孔28作為貫穿孔,於第1端子部24之***方向B之兩端形成有2個開口部28A、28B(圖9C)。於圓筒部50形成有第1開口部28A,於凸部52形成有第2開口部28B。第1開口部28A係形成於第1端子部24之底端部51,第2開口部28B係形成於第1端子部24之前端部(凸部52)。
圖9C中,雖圖示了第1開口部28A與第2開口部28B為相同直徑,但圖9C為概略圖,並不限於相同之直徑。例如,亦可為如圖8所示,第1開口部28A之直徑大於第2開口部28B之直徑之情形。
第1開口部28A係用以***上述絕緣性構件20之突出部46之***口。另一方面,第2開口部28B係用於即使在所***之絕緣性構件20之突出部46之長度被設定得較長之情形時,亦可避免突出部46干涉第1端子部24之前端部之孔。如上述,藉由將***孔28形成為貫穿孔,可將絕緣性構件20之突出部46之長度採用得較長,而可加強第1端子部24之強度。
進而,本實施形態中,構成為,於第1端子部24之***孔28中收容絕緣性構件20之整個突出部46。具體而言,突出部46之前端於***方向B延伸至與第1端子部24之凸部52之前端(前端部)相同之位置(參照圖8)。如上述,藉由將突出部46於內部端子18之第1端子部24內配置於***方向B之大致全長,既可避免突出部46自***孔28突出而防止與其他構件干涉,又可最大限度 地加強第1端子部24之強度。
其次,對設於第2端子部26前端之二股部30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中,構成為,於第2端子部26形成二股部30,夾著上述同軸電纜4之中心導體部10。藉由使用此種二股部30來與中心導體部10連接,可藉由簡易之結構與中心導體部10連接。又,二股部30係與中心導體部10同樣地沿軸方向A延伸之部分,不具有上下方向(***方向B)之凹凸。根據此種結構,與二股部30並非沿軸方向A而是沿上下方向分為二股地與中心導體部10接觸之情形相比,可確保接觸面積較大。又,藉由不具有上下方向之凹凸,亦可抑制與外部端子22之電容耦合。
進而,本實施形態中,於二股部30之第1延伸部30A及第2延伸部30B,將各自之寬度設為相同且固定,且將各自之厚度亦設為相同且固定。
具體而言,如圖9B所示,第1延伸部30A及第2延伸部30B各自之寬度同為長度D1,且於軸方向A上亦固定。同樣,如圖9C所示,第1延伸部30A及第2延伸部30B各自之厚度同為長度D2,且於軸方向A上亦固定。
根據此種結構,與第1延伸部30A及第2延伸部30B之寬度或厚度不同之情形、或者並非固定之情形相比,可抑制與外部端子22之電容耦合,從而可抑制插頭電纜2之電氣特性之劣化。
以上,雖舉上述實施形態說明了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例如,實施形態中,雖對下述情形進行了說明,即,外部端子22具有圓筒狀之筒狀部32,且配置於筒狀部32中之內部端子18之第1端子部24具有圓筒部50,但並不限於此種情形。筒狀部32及圓筒部50之剖面並不限於圓形狀,亦可為任意形狀。即,只要均為筒狀即可。此外,均設為圓筒狀可抑制相互之電性電容耦合。
本說明書中之「圓筒狀」,不僅包含完全之圓筒形狀,亦包含 對圓筒形狀添加凹凸或切口、突出部等者(大體圓筒狀、大致圓筒狀、大概圓筒狀等)。
又,實施形態中,雖對內部端子18之第1端子部24及外部端子22之筒狀部32之延伸方向(***方向B)與同軸電纜4之軸方向A正交之情形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於此種情形,亦可為不正交之情形。即,第1端子部24及筒狀部32只要沿與同軸電纜4之軸方向A交叉之方向延伸即可。
又,實施形態中,對設於第1端子部24之***孔28為貫穿孔之情形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於此種情形,只要僅開設有其中一側之第1開口部28A即可,另一側之第2開口部28B亦可封閉。即,只要至少可***絕緣性構件20之突出部46即可。進而換言之,只要在與位於***方向B前端之前端部為相反側之底端部51具有***孔28即可。此外,將***孔28設為貫穿孔可將所***之突出部46之長度採用得較長,而可進一步確保第1端子部24之強度。
又,實施形態中,對絕緣性構件20之突出部46延伸至與第1端子部24之前端部(凸部52)相同之位置之情形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於此種情形,亦可為自第1端子部24進一步突出,或者,被完全收容於第1端子部24中之情形。此外,不使突出部46自第1端子部24進一步突出而收容於第1端子部24中,可防止與其他構件之干涉。
又,實施形態中,雖對在第2端子部26之前端設有二股部30,且使其於軸方向A上與同軸電纜4之中心導體部10接觸之情形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於此種情形,亦可藉由與二股部30不同之結構來接觸。此外,設有於軸方向A上與中心導體部10接合之二股部30可確保與中心導體部10之接觸面積,從而可獲得良好的電氣特性。
又,實施形態中,雖對下述情形進行了說明,即,二股部30中之第1延伸部30A與第2延伸部30B各自之寬度相同且固定(D1),且各自之厚 度亦相同且固定(D2),但並不限於此種情形,亦可並非相同且固定。此外,將寬度設為相同且固定,且厚度亦設為相同且固定,可獲得良好的電氣特性。
又,實施形態中,對下述情形進行了說明,即,第1爪部38接觸絕緣性構件20之前端部48之部位被設定為較第1爪部38接觸外部導體部14之部位而距保持部34更遠之距離,但並不限於此種情形,亦可為相反之關係。此外,將第1爪部38接觸絕緣性構件20之前端部48之部位設定為較第1爪部38接觸至外部導體部14之部位而距保持部34更遠之距離或者相同之距離,可藉由簡易之結構來確保第1爪部38與外部導體部14之接觸。
本揭示雖係一邊參照附圖,一邊對關聯於較佳實施形態進行了充分記載,但對於熟悉該技術者而言,各種變形或修正是顯而易見的。應理解,此類變形或修正只要不脫離基於隨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之本揭示之範圍,便包含於其中。又,於各實施形態中之要素之組合或順序之變化可不脫離本揭示之範圍及思想而實現。
此外,藉由將上述各種實施形態及變形例中之任意實施形態或者變形例適當組合,可起到各自具有之效果。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只要是附有同軸電纜之L型同軸連接器便可適用。

Claims (4)

  1. 一種附有同軸電纜之L型同軸連接器,其具備:同軸電纜,其具有中心導體部及配置於上述中心導體部周圍之外部導體部;內部端子,其連接於上述同軸電纜之上述中心導體部;外部端子,其連接於上述同軸電纜之上述外部導體部;以及絕緣性構件,其配置於上述內部端子與上述外部端子之間,構成為將突出部***至上述內部端子之***孔;上述外部端子具備以沿著上述同軸電纜及上述絕緣性構件之方式延伸並保持該等之保持部、及自上述保持部朝向上述同軸電纜填縫之填縫接合部,上述填縫接合部具有於上述同軸電纜之上述中心導體部與上述內部端子所連接之部分之周圍接合於上述絕緣性構件之第1爪部、及接合於上述同軸電纜之上述外部導體部之第2爪部,上述第1爪部係以於上述同軸電纜之軸方向上,延伸至接合於上述同軸電纜之上述外部導體部之位置之方式形成。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附有同軸電纜之L型同軸連接器,其中上述第1爪部接觸上述絕緣性構件之部位被設定為較上述第1爪部接觸上述外部導體部之部位而距上述保持部更遠之距離。
  3. 一種L型同軸連接器,其連接同軸電纜,該同軸電纜具有中心導體部及配置於上述中心導體部周圍之外部導體部,該L型同軸連接器具備:內部端子,其連接於上述同軸電纜之上述中心導體部;外部端子,其連接於上述同軸電纜之上述外部導體部;以及絕緣性構件,其配置於上述內部端子與上述外部端子之間,構成為將突出部***至上述內部端子之***孔;上述外部端子具備以沿著上述同軸電纜及上述絕緣性構件之方式延伸並保持該等之保持部、及自上述保持部朝向上述同軸電纜填縫之填縫接合部,上述填縫接合部具有於上述同軸電纜之上述中心導體部與上述內部端子所連接之部分之周圍接合於上述絕緣性構件之第1爪部、及接合於上述同軸電纜之上述外部導體部之第2爪部,上述第1爪部,係以於上述同軸電纜之軸方向上,延伸至接合於上述同軸電纜之上述外部導體部之位置之方式形成。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L型同軸連接器,其中,上述第1爪部接觸上述絕緣性構件之部位被設定為較上述第1爪部接觸上述外部導體部之部位而距上述保持部更遠之距離。
TW107114702A 2017-05-29 2018-04-30 L型同軸連接器以及附有同軸電纜之l型同軸連接器 TWI6806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05751 2017-05-29
JPJP2017-105751 2017-05-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2057A TW201902057A (zh) 2019-01-01
TWI680617B true TWI680617B (zh) 2019-12-21

Family

ID=64454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4702A TWI680617B (zh) 2017-05-29 2018-04-30 L型同軸連接器以及附有同軸電纜之l型同軸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915684B2 (zh)
CN (1) CN110663143B (zh)
TW (1) TWI680617B (zh)
WO (1) WO201822135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96591B (zh) * 2018-12-19 2023-07-21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L型同轴连接器中的绝缘性部件的定位构造
US11967789B2 (en) 2019-02-04 2024-04-23 I-Pex Inc. Coaxial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lamping feature for connecting to a cable
JP7371331B2 (ja) * 2019-02-04 2023-10-31 I-Pex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WO2020162370A1 (ja) * 2019-02-04 2020-08-13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WO2020230733A1 (ja) * 2019-05-10 2020-11-1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同軸コネクタセットにおけるグランド接続構造
JP7344150B2 (ja) * 2020-02-10 2023-09-13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同軸電気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CN114696168A (zh) * 2020-12-25 2022-07-01 电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信号泄露的高频连接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212790A (en) * 1981-06-25 1982-12-27 Hakusan Seisakusho Kk Method of connecting core wires each other
TWI278154B (en) * 2004-04-21 2007-04-01 Hosiden Corp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US20100041270A1 (en) * 2008-07-15 2010-02-18 Chen Ten May Coaxial Connector
JP2013093212A (ja) * 2011-10-26 2013-05-16 Murata Mfg Co Ltd 同軸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03692A (ja) * 2003-04-01 2004-10-28 Yazaki Corp 同軸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5229924B2 (ja) * 2011-05-16 2013-07-0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212790A (en) * 1981-06-25 1982-12-27 Hakusan Seisakusho Kk Method of connecting core wires each other
TWI278154B (en) * 2004-04-21 2007-04-01 Hosiden Corp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US20100041270A1 (en) * 2008-07-15 2010-02-18 Chen Ten May Coaxial Connector
JP2013093212A (ja) * 2011-10-26 2013-05-16 Murata Mfg Co Ltd 同軸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221354A1 (ja) 2018-12-06
CN110663143B (zh) 2021-03-23
CN110663143A (zh) 2020-01-07
JP6915684B2 (ja) 2021-08-04
JPWO2018221354A1 (ja) 2020-03-26
TW201902057A (zh) 2019-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0617B (zh) L型同軸連接器以及附有同軸電纜之l型同軸連接器
TWI463752B (zh) Coaxial connector device
JP5833436B2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US10826216B2 (en) Outer conductor arrangement for a coaxial plug connector
US10622731B2 (en) Miniaturized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KR102118817B1 (ko) 동축 플러그 커넥터용 외부 전도체 장치
KR102490807B1 (ko) 면실장형 커넥터 및 면실장형 커넥터 셋트
JP3138156U (ja) Rf通信用マイクロ波コネクタのソケット
TWI547044B (zh) 纜線連接方法
JP2021034377A (ja) 少なくとも1つのインピーダンス制御構造を有するカバーアセンブリ
EP3232447B1 (en) Cable assembly and cable assembly manufacturing method
US9281640B2 (en) Connector
JP5473758B2 (ja) コネクタ
TWI679819B (zh) L型同軸連接器以及附有同軸電纜之l型同軸連接器
JP6673301B2 (ja) 基板実装型同軸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814031B2 (ja) 同軸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JP6687166B2 (ja) 同軸コネクタ及び同軸ケーブル付き同軸コネクタ
JP2014002852A (ja) 差動ペア伝送ケーブルとコネクタの接続構造
JP7070711B2 (ja) L型同軸コネクタにおける絶縁性部材の位置決め構造
JP2024068584A (ja) L形端子およびl形同軸端子
JP2020061219A (ja) 端子金具及びコネク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