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77316B - 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 - Google Patents

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77316B
TWI677316B TW107133043A TW107133043A TWI677316B TW I677316 B TWI677316 B TW I677316B TW 107133043 A TW107133043 A TW 107133043A TW 107133043 A TW107133043 A TW 107133043A TW I677316 B TWI677316 B TW I67731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pinal implant
stopper
holding device
inner sleeve
ho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30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11902A (zh
Inventor
戴宏穎
Hung-Yin Tai
曾鼎翔
Ting-Hsiang Tsang
梁晃千
Huang-Chien Liang
蘇義鈞
Yi-Chun Su
Original Assignee
台灣微創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Wiltro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灣微創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Wiltrom Co., Ltd. filed Critical 台灣微創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330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77316B/zh
Priority to CN201910648047.1A priority patent/CN110916856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73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7316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119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190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30Joints
    • A61F2/46Special tools or methods for implanting or extracting artificial joints, accessories, bone grafts or substitutes, or particular adaptations therefor
    • A61F2/4603Special tools or methods for implanting or extracting artificial joints, accessories, bone grafts or substitutes, or particular adaptations therefor for insertion or extraction of endoprosthetic joints or of accessories thereof
    • A61F2/4611Special tools or methods for implanting or extracting artificial joints, accessories, bone grafts or substitutes, or particular adaptations therefor for insertion or extraction of endoprosthetic joints or of accessories thereof of spinal prosthe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30Joints
    • A61F2/46Special tools or methods for implanting or extracting artificial joints, accessories, bone grafts or substitutes, or particular adaptations therefor
    • A61F2/4601Special tools or methods for implanting or extracting artificial joints, accessories, bone grafts or substitutes, or particular adaptations therefor for introducing bone substitute, for implanting bone graft implants or for compacting them in the bone cavit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eurology (AREA)
  • Prosthese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其包括一外套管、一限位組件、一內套管以及一握持件。外套管包括一容置孔道。限位組件設置於外套管的一端。限位組件包括一止擋件、一彈性件、一連接孔道及一組裝孔道。連接孔道連通組裝孔道。止擋件連接於彈性件,且止擋件至少部分突出連接孔道至組裝孔道,外套管透過組裝孔道與限位組件結合。內套管包括一限位凹槽,內套管透過組裝孔道與限位組件結合並容置於容置孔道內。止擋件於限位凹槽處頂抵內套管。握持件連接於限位組件。

Description

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植入物持取裝置,特別是關於一種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
脊椎是決定人體活動能力最重要的部位之一,當脊椎發生病變時,往往會對患者產生相當大的影響,包括引起疼痛、麻木感、無力感,甚至是大小便失禁或困難等症狀。脊椎病變發生的原因大多是椎間盤(Intervertebral disc)周圍韌帶受損或弱化導致髓核由韌帶間突出,或椎體(Vertebral body)因老化、骨折等原因而塌陷或受損,兩者都可能導致神經或脊髓受到壓迫,使患者感到劇烈疼痛或下肢運動功能受到影響。臨床上可再依據成因不同而被診斷為椎間盤突出症、脊椎滑脫症、脊椎管狹窄症或是退化性脊椎側彎等。
針對椎間盤突出症或實施椎間盤切除術後之患者,常見的治療方式是進行椎間融合術(Intervertebral Cage Fusion),其係於相鄰兩個椎體之間植入脊椎植入物(Spinal implant),例如椎間融合器(Spinal interbody fusion cage或Intervertebral cage)。藉由脊椎植入物將椎體之間盤的高度回復至正常或合適的高度,其後再灌入植骨(Bone graft),例如自體骨、異體骨或人工骨替代物(Bone graft substitutes)。
椎間融合術是先由施術者破壞外層纖維環並清理內層髓核形成植體的植入路徑,或者直接移除整個椎間盤。其後再利用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Holder)持取脊椎植入物,並將其植入患部。
圖1為習知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的示意圖,請參考圖1所示。目前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9的結構主要包括一外套管91及一內桿92,外套管91具有持取部911,其可以為突出圓柱或卡鉗。持取部911以突出圓柱為例,如圖1所示,突出圓柱可以與脊椎植入物90上的凹槽901配合,透過干涉***或螺紋鎖固,使脊椎植入物90可以固定在外套管91上。另外,持取部911以卡鉗為例,卡鉗可以透過機構作動來夾持脊椎植入物90,同樣可以使脊椎植入物90固定在外套管91上。內桿92前端具有螺紋921,內桿92穿入外套管91後,旋轉內桿92,使前端的螺紋921與脊椎植入物90相互螺鎖。施術者可握持外套管91的後端以操作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9,並將脊椎植入物90置入患部後反轉內桿92,使脊椎植入物90與內桿92脫離,抽出內桿92後,外套管91還可保持與脊椎植入物90之間的連結,施術者可以將植骨輸送裝置穿過外套管91,填充植骨材料至患部,誘導骨細胞生長達成椎間融合。
然而,圖1所示之傳統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9為類似筆型的結構,導致施術者在操作時的術野很容易被遮蔽,尤其是實施微創手術的時候,對手術的精確度與時間影響甚大。另外,在植入後為了可以傳輸植骨等修復材料,筆型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9通常必須先把手持部位移除後才可以組合輸送植骨材料的裝置。雖然後來已有器械設計廠商將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9改為槍型,雖然一定程度地解決了術野遮蔽以及保留握持部位的問題,但是因為握持方式發生改變,導致施術者常常因為水平握持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9,或是反持(與脊椎植入物結合之一端朝上)時發生內桿92或內套管向後滑脫的情形。
是以,如何使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的內套管能夠穩定的容置於外套管內,避免發生內套管滑脫的情形,對於脊椎手術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有鑑於上述課題,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藉由限位組件與內套管組裝,且內套管具有限位凹槽,使限位組件的止擋件可於限位凹槽處頂抵內套管,以解決習知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的內套管經常發生滑脫的問題。
為達成上述之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其包括一外套管、一限位組件、一內套管以及一握持件。外套管包括一容置孔道。限位組件設置於外套管的一端。限位組件包括一止擋件、一彈性件、一連接孔道及一組裝孔道。連接孔道連通組裝孔道。止擋件連接於彈性件,且止擋件至少部分突出連接孔道至組裝孔道,外套管透過組裝孔道與限位組件結合。內套管包括一限位凹槽,內套管透過組裝孔道與限位組件結合並容置於容置孔道內。止擋件於限位凹槽處頂抵內套管。握持件連接於限位組件。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限位組件更包括一安裝孔,其連通連接孔道,且彈性件於穿過安裝孔設置連接孔道內,止擋件位於彈性件之頂端。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連接孔道相對於該安裝孔的一端具有一開孔,且止擋件之最大外徑大於開孔之最大內徑。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開孔係為一圓孔,且止擋件係為一球體。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連接孔道與組裝孔道之間具有一預定角度,預定角度小於90度。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外套管更包括一持取部,其位於外套管相對於限位組件的一端,且持取部連接一脊椎植入物。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限位凹槽包括一前凸部及一凹槽部,前凸部相較於凹槽部較接近持取部,前凸部與連接孔道之內壁的距離小於止擋件突出該連接孔道之高度。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止擋件處於一下壓狀態及一釋放狀態,止擋件壓迫彈性件時,止擋件處於下壓狀態,否則在是處於釋放狀態,當內套管透過組裝孔道與限位組件結合及容置於容置孔道內時,內套管會通過連接孔道,而止擋件是以下壓狀態讓前凸部通過,止擋件於前凸部經過後,抵頂於凹槽部。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止擋件於前凸部經過後,止擋件於凹槽部恢復至釋放狀態。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前凸部於靠近於持取部的一側具有至少一斜角,當內套管通過連接孔道時,斜角導引止擋件進入下壓狀態。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脊椎植入物具有一內螺紋,內套管更包括一外螺紋及一套管旋鈕,外螺紋設置於內套管相對於限位凹槽的一端,套管旋鈕鄰設於限位凹槽,且用於將內套管與脊椎植入物螺鎖固定。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限位凹槽包括一前凸部及一凹槽部,前凸部相較於凹槽部較接近該持取部,凹槽部的長度大於外螺紋的長度。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更包括一送料組件,其包括一容槽、一送料套管、一傳動件、一送料螺桿、一第一攪拌桿及一第二攪拌桿。容槽具有一出料口。送料套管連接於出料口,並容置於內套管內。傳動件設置於容槽,且至少部分位於容槽的外側。送料螺桿連接於傳動件,並容置於容槽及送料套管內。第一攪拌桿及一第二攪拌桿分別連接於傳動件,且容置於容槽內。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第一攪拌桿的長度大於第二攪拌桿的長度。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第一攪拌桿與送料螺桿之間具有一第一距離,第二攪拌桿與送料螺桿之間具有一第二距離,第一距離小於第二距離。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容槽為漏斗形,容槽的前端具有相對較小的內徑,第一攪拌桿的長度足夠延伸到容槽的前端,而第二攪拌桿的長度不足夠延伸到容槽的前端。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更包括一漏斗。漏斗包括一出料管道,出料管道容置於該內套管內。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更包括一敲擊件,其一端連接於內套管。敲擊件包括一敲擊部,敲擊部露出於內套管的外側。
承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其包括外套管、限位組件、內套管以及握持件。限位組件包括止擋件、彈性件、連接孔道以及組裝孔道,止擋件連接於彈性件,且止擋件至少部分突出連接孔道至組裝孔道。當內套管與外套管以及限位組件連結後,內套管會壓迫止擋件,產生一個會傳送到彈性件的外力,使彈性件收縮並進而讓止擋件位置下降,故內套管可以繼續前進通過止擋件,而當內套管的限位凹槽達到對應止擋件突出連接孔道的位置時,彈性件可以釋放彈力讓止擋件復位。止擋件恢復原本位置後會在限位凹槽處頂抵內套管,增加內套管相對限位組件移動的摩擦力,減少發生內套管滑脫的情形。
為能讓 貴審查委員能更瞭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特舉較佳具體實施例說明如下。
圖2為本發明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之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圖3為圖2所示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於組裝前的示意圖,圖4為圖2所示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的分解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2、圖3及圖4所示。首先,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1用於持取脊椎植入物8,本實施例係以持取椎間融合器(或稱為椎籠)為例。在本實施例中,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1包括一外套管10、一限位組件20、一內套管30以及一握持件40。在本實施例中,所稱持取包括以任何手段將脊椎植入物8固定在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1上,例如透過螺鎖或機構干涉,使施術者或操作者可以藉由握持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1來獲取、移動以及置放脊椎植入物8。
其中,外套管10包括一持取部11以及一容置孔道12。外套管10藉由持取部11連接並固定脊椎植入物8。本實施例之持取部11為凸部結構,脊椎植入物8具有對應的凹槽81。持取部11以機構干涉的方式卡合於凹槽81,進而使外套管10連接並固定脊椎植入物8。然而,持取部11固定脊椎植入物8的強度是有限的,主要固定脊椎植入物8的力量仍然是來自於內套管30上的外螺紋33,請參見以下說明。在其他實施例中,持取部11亦可以為手動或自動的夾具,或卡榫、扣件等任何可持取脊椎植入物8者,本發明並不限制。外套管10內部的孔道於此稱為容置孔道12,用以容置內套管30或其他手術中需要使用的器械,例如植骨材料的送料組件。容置孔道12與外套管10以及其他器械的設置方式與關係將於後進一步說明。較佳的,本實施例之外套管10更具有一連接部13,位於相對於持取部11的一端,連接部13連接於限位組件20。換言之,限位組件20套設於外套管10相對於持取部11的一端。
在本實施例中,外套管10的一端連接於脊椎植入物9,而限位組件20套設於外套管10的另一端,且限位組件20之一端***握持件40的容槽,並用銷栓將兩者固定,使外套管10、限位組件20及握持件40形成整體的結構,在其他實施例中三者也可以為加工形成的一體成型結構,如圖3所示。較佳的,握持件40與外套管10具有一預定角度q1,預定角度q1小於180度,在本實施例中預定角度q1是110度。換言之,握持件40與外套管10呈非平行的排列,外套管10、限位組件20及握持件40整體呈現一槍型的結構。施術者可以在有較好視角的情況下,一手握持握持件40,另一手自接近限位組件20之一端將內套管30置入外套管10內。
圖5A為圖2所示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之區域A的放大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4及圖5A所示。限位組件20包括一止擋件21、一彈性件22及一連接孔道23。止擋件21連接於彈性件22,且止擋件21至少部分突出於連接孔道23。詳細而言,限位組件20之主體25以車床加工後在一側形成一安裝孔24,安裝孔24以與外套管10夾一預定角度q2的方向向容置孔道12延伸,所形成之圓形管道是為連接孔道23。彈性件22則穿過安裝孔24設置連接孔道23內,止擋件21位於彈性件22之頂端。又,限位組件20的主體25具有一組裝孔道251,其與外套管10相互平行,以供主體25套設於外套管10。連接孔道23的一端連接於安裝孔24,另一端具有一開孔231,亦即,連接孔道23相對於安裝孔24的一端具有開孔231。又,開孔231位於組裝孔道251之內壁,因開孔231使連接孔道23與組裝孔道251相互連通。
彈性件22穿過安裝孔24後,其餘部分設置於連接孔道23內,而止擋件21至少部分自開孔231突出連接孔道23,並延伸至組裝孔道251。較佳的,本實施例之止擋件21之最大外徑OD大於開孔231之最大內徑ID1,同時也大於彈性件22之最大內徑ID2。此設計使止擋件21可直接置放於彈性件22的頂端,而止擋件21無需固定於彈性件22,止擋件21亦不會掉出至連接孔道23。具體而言,在組裝時,係以車床在限位組件20之主體25上開設安裝孔24以及連接孔道23,接著將止擋件21塞入安裝孔24,其後再塞入彈性件22,最後將螺絲或栓塞推入安裝孔24,壓迫彈性件22以及彈性件22上的止擋件21向前至至少部分突出連接孔道23至組裝孔道251。
限位組件20套設於外套管10,且外套管10可透過組裝孔道251與限位組件20結合。具體而言,外套管10更包括一延長部14,其連接於連接部13相對於持取部11的一端。延長部14置入限位組件20的組裝孔道251,並使容置孔道12的開口位於組裝孔道251的外部,而組裝孔道251的一端連接於連接部13,藉此使外套管10與限位組件20結合。
內套管30亦可透過組裝孔道251與限位組件20結合,並容置於外套管10的容置孔道12內。內套管30包括一限位凹槽31,當內套管30容置於容置孔道12內,限位凹槽31位於組裝孔道251內(可先參考圖6B所示),止擋件21即可於限位凹槽31處頂抵內套管30。在本實施例中,內套管30更包括一管體32,而限位凹槽31設置於管體32上。又,限位凹槽31與管體32之間具有一空隙,該空隙的寬度實質上等於或大於延長部14的厚度。管體32可自延長部14的開口置入容置孔道12,此時,延長部14可套入至管體32與限位凹槽31之間,進而導引限位凹槽31進入組裝孔道251,使內套管30透過組裝孔道251與限位組件20結合。如圖5A所示,限位凹槽31進入組裝孔道251後,靠近於連接孔道23。又,限位凹槽31套設於延長部14的外側,使限位組件20的止擋件21可於限位凹槽31處頂抵內套管30,進而緊迫內套管30與外套管10,增加兩者間的摩擦力,藉此達到提高位移所需要施加的外力,也就是不易滑脫的效果。
圖5B為本發明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之第二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5B所示。在一實施例中,外套管10a亦可不具有延長部的結構,而限位組件20a的主體25a直接連接於外套管10a的連接部13a,或者兩者為一體成型。限位組件20a的組裝孔道251a與外套管10a的容置孔道12a相互連通,且容置孔道12a的開口位於組裝孔道251a內。在本實施例中,限位凹槽31a緊貼於管體32a的外側,亦即,限位凹槽31a與管體32a之間不具有空隙。內套管30a的管體32a可穿過組裝孔道251a並容置於容置孔道12a,內套管30a透過組接於組裝孔道251a完成與限位組件20a的結合。此時,限位凹槽31a位於組裝孔道251a,並靠近於連接孔道23a。由於組裝孔道251a連通容置孔道12a,使止擋件21a可直接於限位凹槽31a處頂抵內套管30a,以達到限位的效果。
以下以第一實施例說明限位凹槽31的詳細結構,請參考圖5A所示。限位凹槽31包括一前凸部311、一凹槽部312及一後凸部313,其中,凹槽部312位於前凸部311與後凸部313之間,且前凸部311靠近於持取部11。換言之,前凸部311相較於凹槽部312較接近持取部11。在本實施例中,前凸部311與連接孔道23之開孔231的距離小於止擋件21突出連接孔道23之高度,使止擋件21可頂抵於前凸部311。以圖5A為例,前凸部311緊貼於組裝孔道251,故前凸部311與連接孔道23之內壁的距離實質上為零,其小於止擋件21突出於連接孔道23的高度。當限位凹槽31進入組裝孔道251並逐漸接近連接孔道23,突出的止擋件21即可與前凸部311接觸,而前凸部311須先將止擋件21下壓後,內套管30始可繼續往前推進。
圖6A及圖6B為圖5A所示之止擋件與限位凹槽的作動示意圖,由於止擋件21連接於彈性件22,故止擋件21可處於一釋放狀態R(如圖5A及圖6B所示)及一下壓狀態P(如圖6A所示)。當施術者操作內套管30往前推進時,限位凹槽31的前凸部311下壓止擋件21,而止擋件21進一步壓迫彈性件22。此時,止擋件21處於下壓狀態P,如圖6A所示,否則是處於釋放狀態R,如圖5A及圖6B所示。當內套管30透過組裝孔道251與限位組件20結合及管體32容置於容置孔道12內時,內套管30會通過連接孔道23,而止擋件21是以下壓狀態P讓前凸部311通過。止擋件21於前凸部311經過後,止擋件21於凹槽部312恢復至釋放狀態R,並抵頂於凹槽部312,如圖6B所示。簡言之,止擋件21於前凸部311經過後,止擋件21復位並抵頂於凹槽部312,藉此緊迫內套管30,以提供壓力來增加內套管30之外壁與外套管10之內壁間的摩擦力,從而減少兩者發生相對位移的可能性,以避免在手術過程中或握持時,發生內套管30滑脫的情形。
請參考圖5A所示,較佳的,連接孔道23與組裝孔道251之間具有一預定角度q2,且預定角度q2小於90度。亦即,連接孔道23傾斜地設置於限位組件20,進而使容置於連接孔道23內的彈性件22亦傾斜地設置於限位組件20。由於施術者施力的方向與組裝孔道251相互平行,若彈性件22垂直於組裝孔道251,止擋件21的運動方向與前凸部311的運動方向(施力方向)相互垂直,施術者則需耗費較大的力氣使前凸部311下壓止擋件21;反之,彈性件22傾斜設置的設計,即可達到省力的效果。又,於彈性件22垂直於組裝孔道251的態樣中,若止擋件21與前凸部311的接觸面積太大,則會發生止擋件21與前凸部311卡住,並使內套管30無法繼續往前推進的情形。在本實施例中,更因彈性件22及連接孔道23傾斜於組裝孔道251,使止擋件21可以為正方體、長方體、或其他多邊形立方體,亦即,不限制止擋件21的構型。
較佳的,本實施例之止擋件21可以為一球體,對應的,連接孔道23的開孔231可以為一圓孔。由於球體的止擋件21與前凸部311的接觸面積小(單點接觸),使前凸部311可平滑地通過止擋件21。因此,若止擋件21為球體,則不限制彈性件22需傾斜於組裝孔道251,亦可垂直於組裝孔道251。換言之,若止擋件21為球體,連接孔道23與組裝孔道251之間的預定角度q2亦可以為90度,因止擋件21(球體)的球面可導引前凸部311通過止擋件21,並移動至凹槽部312。
請參考圖5A所示,較佳的,前凸部311於靠近於持取部11的一側具有至少一斜角3111,亦即,前凸部311的前端具有斜角3111。又,斜角3111位於與前凸部311相互接觸的側面。當內套管30通過連接孔道23時,斜角3111可導引止擋件21移動至限位凹槽31,即是導引止擋件21經過前凸部311移動至凹槽部312。換言之,除了藉由球體的止擋件21及傾斜設置的彈性件22以外,亦可藉由前凸部311的斜角3111,達到導引止擋件21移動至限位凹槽31之凹槽部312的效果。當然,斜角3111也有助於降低前凸部311通過止擋件21所受的阻力。
如圖3所示,施術者將內套管30置入外套管10時,內套管30的前端穿過容置孔道12,以與脊椎植入物8相互連接,本實施例係以螺鎖的方式連接。本實施例之內套管30更包括一外螺紋33及一套管旋鈕34。外螺紋33設置於內套管30相對於限位凹槽31的一端,套管旋鈕34鄰設於限位凹槽31。如圖4所示,外螺紋33位於管體32的前端,套管旋鈕34鄰設於限位凹槽31,且套管旋鈕34靠近於限位凹槽312的後凸部313。限位凹槽31連同套管旋鈕34一併套設於管體32的後端,且套管旋鈕34連接於管體32的末端。如圖3所示,施術者可手持套管旋鈕34處,並將外螺紋33對準內套管10的容置孔道12,以將內套管30置入容置孔道12。內套管30前端的外螺紋33穿過容置孔道12後,可與脊椎植入物8連接。對應的,脊椎植入物8更具有一內螺紋82,內套管30的外螺紋33與脊椎植入物8的內螺紋82相互配合。施術者可旋轉套管旋鈕34,以將外螺紋33旋入內螺紋82,藉此將內套管30與脊椎植入物8螺鎖固定。
較佳的,限位凹槽31之凹槽部312的長度大於外螺紋33的長度,以確保止擋件21可頂抵於限位凹槽31的凹槽部312。具體而言,外螺紋33旋入內螺紋82的過程中,止擋件21自前凸部311往後凸部313的方向移動,故凹槽部312的長度大於外螺紋33的長度的設計,可確保外螺紋33螺鎖至底時,止擋件21仍位於凹槽部312。
請搭配參考圖7所示,圖7為利用圖2所示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植入脊椎植入物的示意圖。施術者鑿出於椎間盤ID的植入路徑後,再將內套管30組裝於外套管10,並與脊椎植入物8螺鎖後完成如圖1所示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1。接著,施術者可握持握持件40以操作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1,並將脊椎植入物8植入患者的椎間盤ID。於植入過程中,脊椎植入物8會與植入路徑的內壁產生摩擦或碰撞,由於本實施例之止擋件21於凹槽部312處頂抵內套管30,進而可增加內套管30之外壁與外套管10之內壁間的摩擦力,從而減少兩者發生相對位移的可能性,以避免在手術過程中或握持時,發生內套管30滑脫的情形。
又,本實施例之外套管10、限位組件20及握持件40共同呈現槍型的結構。相較於習知筆型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9(如圖1所示),施術者操作本實施例之槍型設計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1時,不會被握持握持件40的手阻擋視野,故施術者於操作時可具有更佳的術野。然而,槍型設計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1,更容易發生內套管30滑脫的情形,而本實施例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1具有限位組件20及內套管30之限位凹槽31的設計,即可避免內套管30滑脫的情形。當然,本實施例之限位組件20及內套管30之限位凹槽31的設計亦可應用在筆型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9,本發明並不限制。
施術者建立之植入路徑尺寸可能略小於脊椎植入物8的尺寸,故施術者操作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1以將脊椎植入物8植入患部時,必須藉由敲擊的方式,推進脊椎植入物8或調整脊椎植入物8進入的角度。圖8為本發明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之第三實施例的示意圖,請參考圖8所示。較佳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1b更包括一敲擊件50,裝設於內套管30的後端。需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1b相較於第一實施例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1的差異僅在於更包括敲擊件50,而外套管10、限位組件20、內套管30及握持件40的結構與連結關係皆與第一實施例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1相同,故沿用其元件標號。而本實施例之敲擊件50亦可應用於第二實施例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1a,本發明並不限制。
本實施例之敲擊件50包括一敲擊部51及一桿體52,桿體52連接於敲擊部51的其中一側。於植入脊椎植入物8的過程中受阻時,施術者可將敲擊件50置入內套管30,以藉由敲擊的方式推進脊椎植入物8。具體而言,內套管30的套管旋鈕34亦具有通孔341,施術者可將桿體52對準套管旋鈕34的通孔341,並將桿體52容置於內套管30內,而敲擊部51露出於內套管30的外側。接著,施術者操作其他敲擊器械,例如橡膠槌,並敲打敲擊部51,以推動脊椎植入物8前進,或移動脊椎植入物8至預設位置。在本實施例中,桿體52更具有一凸部521,其設置在靠近於敲擊部51的一端。當桿體52置入內套管30時,凸部521容置於套管旋鈕34的通孔341內,使敲擊件50可更穩固的安裝於內套管30。
在其他實施例中,凸部521亦可具有外螺紋,而通孔341具有相互配合的內螺紋,使敲擊件50可以螺鎖的方式與內套管30相互固定,以避免敲擊件50於敲擊時脫落。在其他實施例中,敲擊件50可包括凸部521及敲擊部51,亦即不具有桿體52。利用凸部521使敲擊件50的一端可直接以卡合或鎖合的方式連接於內套管30,而另一端的敲擊部51則露出於內套管30的外側。
施術者將脊椎植入物8置入前或後,若須填充植骨等骨修復材料,例如人工骨替代物,則可將送料組件60裝設於內套管30的後端。請參考圖9A及圖9B所示,圖9A為本發明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之第三實施例的示意圖,圖9B為圖9A所示之送料組件尚未安裝前的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1c更包括一送料組件60。同樣的,本實施例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1c相較於第一實施例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1的差異僅在於更包括送料組件60,故外套管10、限位組件20、內套管30及握持件40沿用其元件標號。需說明的是,本實施例送料組件60亦可應用於第二實施例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1a,本發明並不限制。圖10為圖9所示之送料組件的分解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9A、圖9B及圖10所示。
本實施例之送料組件60包括一容槽61、一送料套管62、一傳動件63、一送料螺桿64、一第一攪拌桿65及一第二攪拌桿66。容槽61具有一出料口611,送料套管62連接於出料口611。如圖10所示,送料螺桿64、第一攪拌桿65及第二攪拌桿66分別連接於傳動件63。傳動件63設置於容槽61,並使送料螺桿64、第一攪拌桿65及第二攪拌桿66容置於容槽61內,且傳動件63至少部分位於容槽61的外側。
具體而言,傳動件63包括一連接座631及一傳動桿632,傳動桿632設置並固定於連接座631的其中一側面,使傳動桿632可以帶動連接座631一同旋轉。而第一攪拌桿65及第二攪拌桿66則是設置並固定於連接座631的另一側面,使第一攪拌桿65及第二攪拌桿66可以隨著連接座631一同旋轉。送料螺桿64的尾端穿過連接座631上的開口而容置並固定於傳動桿632內,使傳動桿632與送料螺桿64可以達成同軸地旋轉。送料螺桿64、第一攪拌桿65及第二攪拌桿66相互平行,且第一攪拌桿65及第二攪拌桿66分別設置於送料螺桿64的二側。容槽61更包括一蓋體612,傳動桿632的尾端穿出蓋體612,而連接座631及部分之送料螺桿64、第一攪拌桿65及第二攪拌桿66皆容置於容槽61內。其中,送料螺桿64更穿入送料套管62,使送料螺桿64同時容置於容槽61及送料套管62內。
將送料螺桿64對準出料口611,使送料螺桿64容置於送料套管62內,同時可以將連接座631、第一攪拌桿65及第二攪拌桿66置於容槽61內。接著,將人工骨替代物或其他植骨修復材料裝入容槽61後,將蓋體612穿過傳動桿632後蓋合於容槽61,組裝成如圖9A所示之送料組件60。最後,將送料套管62對準套管旋鈕34的通孔341,並使送料套管62容置於內套管30內,且送料套管62與脊椎植入物8連通。接著,可以自動或手動的方式轉動傳動件63的傳動桿632,例如,傳動桿632可連接於電鑽等動力來源,以驅動傳動件63轉動。
當傳動件63轉動時,送料螺桿64、第一攪拌桿65及第二攪拌桿66亦同時轉動。其中,送料螺桿64上的螺紋承載粉狀或顆粒狀的人工骨替代物,並將其輸送至脊椎植入物8內。由於傳動桿632與送料螺桿64同軸設置,故位於送料螺桿64二側的第一攪拌桿65及第二攪拌桿66可以同時轉動,藉此攪動容槽61內的人工骨替代物,以帶動人工骨替代物持續地落在送料螺桿64上的螺紋上,以繼續進行材料的輸送,同時也可以避免人工骨替代物之間過於緊密而團塊化。為利於材料向前集中進行輸送,容槽61以前端收斂的形狀為優選,例如本實施例之漏斗形。但前端收斂的形狀使故容槽61的前端613具有相對較小的內徑。為避免容槽61內的人工骨替代物堆積於容槽61的前端613而團塊化,較佳的,第一攪拌桿65及第二攪拌桿66可以為不等長的設計。
圖11為圖9A所示之送料組件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11所示。較佳的,第一攪拌桿65的長度L1大於第二攪拌桿66的長度L2,且第一攪拌桿65與送料螺桿64之間具有一第一距離D1,第二攪拌桿66與送料螺桿64之間具有一第二距離D2,第一距離D1小於第二距離D2。又,第一攪拌桿65的長度L1足夠延伸到容槽61的前端613,而第二攪拌桿66的長度L2不足夠延伸到容槽61的前端613。換言之,第一攪拌桿65可延伸至容槽61的前端613,且靠近於出料口611,而第二攪拌桿66未延伸至容槽61的前端613,且較遠離出料口611。第一攪拌桿65可攪動堆積於容槽61的前端613的人工骨替代物,避免人工骨替代物繼續堆積在容槽61的前端613而團塊化。第二攪拌桿66主要用於使容槽61內的人工骨替代物分散均勻,且於水平操作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1c時,第二攪拌桿66的攪動使人工骨替代物可有效的落入送料螺桿64,以輸送至脊椎植入物8。
另外,若須灌入體積較大的植骨,例如自體骨或異體骨時,則可組合漏斗70,如圖12所示,圖12為本發明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之第四實施例的示意圖。同樣的,本實施例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1d相較於第一實施例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1的差異僅在於,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1d更包括漏斗70。因此,外套管10、限位組件20、內套管30及握持件40沿用其元件標號,且本實施例之漏斗70亦可應用於第二實施例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1a,本發明並不限制。請同時參考圖3及圖12所示。本實施例之漏斗70包括一出料管道71及一容槽72,容槽72與出料管道71相互連通。施術者可將出料管道71置入內套管30的套管旋鈕34,並使出料管道71容置於內套管30內。接著,將自體骨、異體骨、或人工合成骨等植骨置入容槽72內,再利用其他器械,例如推桿,將前述植骨經由出料管道71輸送至內套管30內。較佳的,推桿的長度可大於內套管30的長度,以將前述植骨輸送至脊椎植入物8。
綜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其包括外套管、限位組件、內套管以及握持件。限位組件包括止擋件、彈性件、連接孔道以及組裝孔道,止擋件連接於彈性件,且止擋件至少部分突出連接孔道至組裝孔道。當內套管與外套管以及限位組件連結後,內套管會壓迫止擋件,產生一個會傳送到彈性件的外力,使彈性收縮並進而讓止擋件位置下降,故內套管可以繼續前進通過止擋件,而當內套管的限位凹槽達到對應止擋件突出連接孔道的位置時,彈性件可以釋放彈力讓止擋件復位。止擋件恢復原本位置後會在限位凹槽處頂抵內套管,增加內套管相對限位組件移動的摩擦力,減少發生內套管滑脫的情形。
本發明無論就目的、手段及功效,在在均顯示其迥異於習知技術之特徵,懇請 貴審查委員明察,早日賜准專利,俾嘉惠社會,實感德便。惟應注意的是,上述諸多實施例係為了便於說明而舉例,本發明所主張之權利範圍自應以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為準,而非僅限於上述實施例。
1、1a、1b、1c、1d、9‧‧‧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
10、10a、91‧‧‧外套管
11、911‧‧‧持取部
12、12a‧‧‧容置孔道
13、13a‧‧‧連接部
14‧‧‧延長部
20、20a‧‧‧限位組件
21、21a‧‧‧止擋件
22、22a‧‧‧彈性件
23、23a‧‧‧連接孔道
231‧‧‧開孔
24、24a‧‧‧安裝孔
25、25a‧‧‧主體
251、251a‧‧‧組裝孔道
30、30a‧‧‧內套管
31、31a‧‧‧限位凹槽
311‧‧‧前凸部
3111‧‧‧斜角
312‧‧‧凹槽部
313‧‧‧後凸部
32、32a‧‧‧管體
33‧‧‧外螺紋
34‧‧‧套管旋鈕
341‧‧‧通孔
40‧‧‧握持件
50‧‧‧敲擊件
51‧‧‧敲擊部
52‧‧‧桿體
521‧‧‧凸部
60‧‧‧送料組件
61‧‧‧容槽
611‧‧‧出料口
612‧‧‧蓋體
613‧‧‧前端
62‧‧‧送料套管
63‧‧‧傳動件
631‧‧‧連接座
632‧‧‧傳動桿
64‧‧‧送料螺桿
65‧‧‧第一攪拌桿
66‧‧‧第二攪拌桿
70‧‧‧漏斗
71‧‧‧出料管道
72‧‧‧容槽
8、90‧‧‧脊椎植入物
81、901‧‧‧凹槽
82‧‧‧內螺紋
92‧‧‧內桿
921‧‧‧螺紋
A‧‧‧區域
ID‧‧‧椎間盤
D1‧‧‧第一距離
D2‧‧‧第二距離
ID1、ID2‧‧‧最大內徑
L1、L2‧‧‧長度
OD‧‧‧最大外徑
P‧‧‧下壓狀態
R‧‧‧釋放狀態
q1、q2‧‧‧預定角度
圖1為習知筆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的外觀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之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3為圖2所示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於組裝前的示意圖。 圖4為圖2所示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的分解示意圖。 圖5A為圖2所示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之區域A的放大剖面示意圖。 圖5B為本發明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之第二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 圖6A及圖6B為圖5A所示之止擋件與限位凹槽的作動示意圖。 圖7為利用圖2所示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植入脊椎植入物的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之第三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9A為本發明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之第四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9B為圖9A所示之送料組件組裝前的示意圖。 圖10為圖9所示之送料組件的分解示意圖。 圖11為圖9A所示之送料組件的剖面示意圖。 圖12為本發明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之第五實施例的示意圖。

Claims (18)

  1. 一種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包括:一外套管,包括一容置孔道;一限位組件,設置於該外套管的一端,該限位組件包括一止擋件、一彈性件、一連接孔道及一組裝孔道,該連接孔道連通該組裝孔道,該止擋件連接於該彈性件,且該止擋件至少部分突出該連接孔道至該組裝孔道,該外套管透過該組裝孔道與該限位組件結合;一內套管,包括一限位凹槽,該限位凹槽包括一前凸部及一凹槽部,該前凸部與該連接孔道之內壁的距離小於該止擋件突出該連接孔道之高度,該內套管透過該組裝孔道與該限位組件結合並容置於該容置孔道內,該止擋件於該限位凹槽處頂抵該內套管;以及一握持件,連接於該限位組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其中該限位組件更包括一安裝孔,其連通該連接孔道,且該彈性件穿過該安裝孔設置該連接孔道內,該止擋件位於該彈性件之頂端。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其中該連接孔道相對於該安裝孔的一端具有一開孔,且該止擋件之最大外徑大於該開孔之最大內徑。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其中該開孔係為一圓孔,且該止擋件係為一球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其中該連接孔道與該組裝孔道之間具有一預定角度,該預定角度小於90度。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其中該外套管更包括一持取部,其位於該外套管相對於該限位組件的一端,且該持取部連接一脊椎植入物。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其中該前凸部相較於該凹槽部較接近該持取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其中該止擋件處於一下壓狀態及一釋放狀態,該止擋件壓迫該彈性件時,該止擋件處於該下壓狀態,否則在是處於該釋放狀態,當該內套管透過該組裝孔道與該限位組件結合及容置於該容置孔道內時,該內套管會通過該連接孔道,而該止擋件是以該下壓狀態讓該前凸部通過,該止擋件於該前凸部經過後,抵頂於該凹槽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該止擋件於該前凸部經過後,該止擋件於該凹槽部恢復至該釋放狀態。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其中該前凸部於靠近於該持取部的一側具有至少一斜角,當該內套管通過該連接孔道時,該斜角導引該止擋件進入該下壓狀態。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其中該脊椎植入物具有一內螺紋,該內套管更包括一外螺紋及一套管旋鈕,該外螺紋設置於該內套管相對於該限位凹槽的一端,該套管旋鈕鄰設於該限位凹槽,且用於將該內套管與該脊椎植入物螺鎖固定。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其中該凹槽部的長度大於該外螺紋的長度。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更包括一送料組件,其包括:一容槽,具有一出料口;一送料套管,連接於該出料口,並容置於該內套管內;一傳動件,設置於該容槽,且至少部分位於該容槽的外側;一送料螺桿,連接於該傳動件,並容置於該容槽及該送料套管內;以及一第一攪拌桿及一第二攪拌桿,分別連接於該傳動件,且容置於該容槽內。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其中該第一攪拌桿的長度大於該第二攪拌桿的長度。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其中該第一攪拌桿與該送料螺桿之間具有一第一距離,該第二攪拌桿與該送料螺桿之間具有一第二距離,該第一距離小於該第二距離。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其中該容槽為漏斗形,該容槽的前端具有相對較小的內徑,該第一攪拌桿的長度足夠延伸到該容槽的前端,而該第二攪拌桿的長度不足夠延伸到該容槽的前端。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更包括:一漏斗,包括一出料管道,該出料管道容置於該內套管內。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更包括:一敲擊件,其一端連接於該內套管,該敲擊件包括一敲擊部,該敲擊部露出於該內套管的外側。
TW107133043A 2018-09-19 2018-09-19 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 TWI6773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3043A TWI677316B (zh) 2018-09-19 2018-09-19 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
CN201910648047.1A CN110916856B (zh) 2018-09-19 2019-07-18 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3043A TWI677316B (zh) 2018-09-19 2018-09-19 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77316B true TWI677316B (zh) 2019-11-21
TW202011902A TW202011902A (zh) 2020-04-01

Family

ID=69188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3043A TWI677316B (zh) 2018-09-19 2018-09-19 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16856B (zh)
TW (1) TWI67731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32904A1 (en) * 2006-12-05 2008-06-05 Usher John A Screw insertion guide tube with window
US8632590B2 (en) * 1999-10-20 2014-01-21 Anulex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intervertebral disc
CN103533904A (zh) * 2011-03-10 2014-01-22 介入脊椎公司 椎间植入物的微创***的方法和设备
US20140142642A1 (en) * 2012-11-21 2014-05-22 K2M, Inc. Adjustable Spinal Implant Insertion Instrument
TW201424674A (zh) * 2012-12-22 2014-07-01 Chang-Ho Tseng 脊椎植入結構體及其套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23757B2 (en) * 2003-12-31 2012-02-28 Depuy Spine, Inc. Inserter instrument and implant clip
DE102007052173B4 (de) * 2007-10-30 2012-01-12 Kilian Kraus Handhabungswerkzeug für ein medizinisches Implantat
FR2967344B1 (fr) * 2010-11-16 2013-11-08 Teknimed Dispositif pour l'injection d'un ciment osseux comprenant un systeme de blocage de sur-pression
CN203815576U (zh) * 2014-02-19 2014-09-10 浙江天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调节喉镜的主体装置
CN104490467B (zh) * 2014-12-03 2017-03-08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经尿道途径非肌层浸润性***腔内手术器械***
CN205215454U (zh) * 2015-11-26 2016-05-11 上海三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器安装***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32590B2 (en) * 1999-10-20 2014-01-21 Anulex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intervertebral disc
US20080132904A1 (en) * 2006-12-05 2008-06-05 Usher John A Screw insertion guide tube with window
CN103533904A (zh) * 2011-03-10 2014-01-22 介入脊椎公司 椎间植入物的微创***的方法和设备
US20140142642A1 (en) * 2012-11-21 2014-05-22 K2M, Inc. Adjustable Spinal Implant Insertion Instrument
TW201424674A (zh) * 2012-12-22 2014-07-01 Chang-Ho Tseng 脊椎植入結構體及其套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1902A (zh) 2020-04-01
CN110916856B (zh) 2021-10-26
CN110916856A (zh) 2020-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19478B2 (en) Surgical tool
US10603183B2 (en) Bi-directional fixating/locking transvertebral body screw/intervertebral cage stand-alone constructs having a central screw locking lever, and pliers and devices for spinal fusion
US7316689B2 (en) Apparatus for depositing bone grafting material
CN104185452B (zh) 具有侧向延伸的燕尾接合特征的新型植入物***器
JP4914444B2 (ja) 骨造成装置
JP4831435B2 (ja) 内部接続椎体間ケージ挿入用の器具、及び装置
US10058369B2 (en) Devices for delivering bone filler material and associated methods of use
US20200146846A1 (en) Inserter with impact and rotational drive advancement and implant holder with implant auto release
CN101610727A (zh) 多植入体分配驱动器
US20160106551A1 (en) Biological delivery system with adaptable fusion cage interface
US8906033B2 (en) Cervical motion disc inserter
US11173047B2 (en) Surgical instrument with angled drive shaft
US20160100952A1 (en) Artificial cervical and lumbar discs, disc plate insertion gun for performing sequential single plate intervertebral implantation enabling symmetric bi-disc plate alignment for interplate mobile core placement
US8328753B2 (en) Bioinjection device
US20060241761A1 (en) Spine implant insertion device and method
AU2006201315A1 (en) Controlled force impacting device
JP2000139935A (ja) 整形外科用鉗子器具システムおよび鉗子器具
US20230248394A1 (en) Reamer instruments and related methods
TWI677316B (zh) 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
US20230059830A1 (en) Bone graft deliver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ing same
US20150073423A1 (en) Medical instrument
US10966843B2 (en) Implant inserters and related methods
EP3416574B1 (fr) Implant intervertébral de stabilisation dynamique et son outil de positionnement
US20240074875A1 (en) Bone graft delivery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 in spinal and orthopedic surgery
US11273053B2 (en) Bone graft cartridge and bone graft delivery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