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15454U - 一种融合器安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融合器安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15454U
CN205215454U CN201520962946.6U CN201520962946U CN205215454U CN 205215454 U CN205215454 U CN 205215454U CN 201520962946 U CN201520962946 U CN 201520962946U CN 205215454 U CN205215454 U CN 2052154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sion device
carrier pipe
action bars
installation system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6294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建元
刘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anyou medical equipment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ANYOU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ANYOU MEDICAL DE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ANYOU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6294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154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154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154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融合器安装***,包括融合器和输送机构,所述融合器的一端开有至少一个限位槽,与限位槽相邻的开有一内螺纹孔;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管和操作杆,所述输送管的前端设有至少一个向前凸出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能够与所述限位槽配合定位,所述操作杆的前端设有一带有外螺纹的接头,所述操作杆能够从输送管的后端***并且让所述接头从输送管的前端伸出,伸出后的接头能够与融合器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保证融合器在植入时的稳定性,使其不易相对输送机构松动和脱落,也不会对融合器造成损伤,安装快捷迅速,缩短了手术时间,同时便于拆卸和清洗消毒。

Description

一种融合器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融合器安装***。
背景技术
脊柱融合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脊椎的接合或融合。目前对于某些特定脊柱疾病采用融合术治疗,其原理就是让原先的脊柱活动节段不能再活动,长成一个整体。这种治疗方法通常要使用骨植入物促进融合,所述骨植入物包括从患者骨盆截取少量骨组织(自体移植),或从供体截取少量骨组织(异体移植),然后将取得的骨组织置于两个脊椎之间使它们融合在一起。为了辅助治疗而专门设计的植入物(内固定***)也常常配合使用在融合手术中。脊椎间的植入物用于保证椎骨之间正确的轴线排列和成功的融合。此外,在愈合过程中,这些植入物可以增加脊柱的强度和稳定性。
椎间融合术是脊柱融合术的一种具体治疗方法,椎间融合术指在病变椎间盘内去除软组织后植入移植骨组织或人工骨组织而促使在两个椎体间形成融合的手术。手术中通常使用专门设计的内植入物是椎间融合器(简称融合器),手术时将融合器置于病变椎间盘上。融合器的主要功能是容纳携带移植骨组织或人工骨组织进而在融合过程中保持椎体间的距离。
椎间退行性病变手术中也需要使用融合器。目前,椎间退行性病变的手术过程中需要用夹持器等相关装置夹住融合器,然后将融合器植入椎间隙,以此达到椎间融合的目的,但现有的装置经常存在夹持不稳定、无法拆卸清洗、操作烦琐等缺陷。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工作稳定、便于清洗、操作简单的融合器安装***,以克服现有技术上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融合器安装***,包括融合器和输送机构,所述融合器的一端开有至少一个限位槽,与限位槽相邻的开有一内螺纹孔;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管和操作杆,所述输送管的前端设有至少一个向前凸出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能够与所述限位槽配合定位,所述操作杆的前端设有一带有外螺纹的接头,所述操作杆能够从输送管的后端***并且让所述接头从输送管的前端伸出,伸出后的接头能够与融合器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操作杆的后端固定有一个定位块,所述操作杆的前端从输送管中伸出后,所述定位块顶靠在输送管的后端面上。
优选地,所述输送管和操作杆能够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管上沿径向开有限位螺孔,所述操作杆上开有环形凹槽,所述输送管和操作杆位置确定后,通过一螺栓与限位螺孔配合,并且所述螺栓能够进入到所述环形凹槽中。
优选地,所述输送管的后端设有可拆卸的手柄。
优选地,所述输送管的内壁和操作杆的外壁之间的距离为0.5-1mm。
优选地,所述融合器上的限位槽开有两个,所述输送管上的配合部也设有两个,两个配合部分别与一个限位槽配合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内螺纹孔位于两个限位槽之间。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融合器安装***,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用操作杆的接头与融合器配合连接,通过稳定的螺纹连接确保融合器植入时的稳定性;而输送管上配合部的作用在于防止融合器相对于输送机构转动,便于操作者操作。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保证融合器在植入时的稳定性,使其不易相对输送机构松动和脱落,也不会对融合器造成损伤,安装快捷迅速,缩短了手术时间,同时便于拆卸和清洗消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融合器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融合器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H-H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机构的结构图。
图5为图4中A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机构的主视图。
图7为图6中B-B处剖视图。
图8为图7中C处放大图。
图9为图7中D处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E处放大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融合器和输送机构的配合示意简图。
图中:1、融合器11、限位槽
12、内螺纹孔13、容纳腔
2、输送管21、配合部
22、限位螺孔3、操作杆
31、接头32、环形凹槽
4、定位块5、螺栓
6、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融合器安装***,包括融合器1和输送机构。如图1-图3所示,所述融合器1的一端开有至少一个限位槽11,与限位槽11相邻的开有一内螺纹孔12。结合图1-图9,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管2和操作杆3,所述输送管2的前端设有至少一个向前凸出的配合部21,所述配合部21能够与所述限位槽11配合定位,所述操作杆3的前端设有一带有外螺纹的接头31,所述操作杆3能够从输送管2的后端***并且让所述接头31从输送管2的前端伸出,伸出后的接头31能够与融合器1的内螺纹孔12螺纹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当融合器1上的限位槽11与输送管2的配合部21配合后,能够起到限位作用,当操作杆3的接头31旋入内螺纹孔12时融合器1不会转动,方便操作杆3与融合器1螺纹连接。所述的限位槽11可以是开设在融合器1外壁上的槽,也可以是开设在融合器1上的孔,只要其能满足配合要求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管2和操作杆3能够配合连接进而保证工作稳定,两者的配合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所述输送管2设有内螺纹,所述操作杆3设有外螺纹,输送管2和操作杆3通过螺纹结构配合连接。作为优选实施方式,结合图7和图9,所述输送管2上沿径向开有限位螺孔22,所述操作杆3上开有环形凹槽32,所述输送管2和操作杆3位置确定后,通过一螺栓5与限位螺孔22配合,并且所述螺栓5能够进入到所述环形凹槽22中。通过螺栓5的作用可以限制输送管2与操作杆3轴向的相对位置,避免使用时输送管2和操作杆3沿轴线相对滑动;而且因为只限制轴向的位置,所以操作杆3能够自由转动,进而容易与融合器1上的内螺纹孔12对正并配合连接。
为了保证输送管2与操作杆3之间定位准确,所述操作杆3的后端固定有一个定位块4,所述操作杆3的前端从输送管2中伸出后,所述定位块4顶靠在输送管2的后端面上,此时操作杆3的接头31刚好从输送管2的前端伸出,从而可以有效控制接头31旋入融合器1上的内螺纹孔12的深度,参考图5。
为了便于操作者使用,所述输送管2的后端设有可拆卸的手柄6,所述手柄6的外径大于输送管2的外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管2的内壁和操作杆3的外壁之间的距离为0.5-1mm,甚至更小的距离,从而保证输送管2和操作杆3在使用时的位置稳定,避免因错位而导致操作杆3与融合器1配合不良,降低手术的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11所示,所述融合器1上的限位槽11开有两个,并且两个限位槽11均从融合器1的后端沿着融合器1的外壁向前开设,所述输送管1上的配合部21也设有两个,两个配合部21分别与一个限位槽11配合定位。进一步地,所述内螺纹孔12位于两个限位槽11之间。
在使用时,当操作杆3的接头31和融合器1螺纹连接后,融合器1、输送管2和操作杆3的位置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如果使用者在操作时用力过大而导致旋转过渡,进而引起融合器1和操作杆3的螺纹相互挤压,而融合器1的材料一般为高分子材料,其硬度有限,因此融合器1内螺纹孔12容易被破坏。基于此,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融合器1的内螺纹孔12的底面开有容纳腔13,结合图3、图8、图11、图12,转动操作杆3与融合器1配合连接时,当操作杆3上的定位块4顶靠在输送管2的后端时,操作杆3的接头31进入到容纳腔13中,接头31与融合器1不再是螺纹连接的关系,因此不会再与融合器1的内螺纹孔12发生相互挤压,也就有效保护了融合器1的内螺纹孔12不被破坏。而且由于操作杆3的接头31还是位于融合器1中的,因此操作杆3和融合器1的相对位置是稳定的,再加上输送管2前端配合部21对融合器1的限制,融合器1仍然被稳定抱持。
结合图1-图1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操作杆3从输送管2的后端***,然后操作者一手持融合器1,一手持输送管2。
(2)如图11所示,将融合器1的后端对准输送管2的前端,然后将输送管2前端的两个配合部21分别***融合器1上的限位槽11,此时螺纹杆3的接头31还未从输送管2的前端伸出。
(3)当融合器1与输送管2配合定位好后,转动操作杆3让其接头31与融合器1上的内螺纹孔12配合连接,当接头31旋入至预定位置后,操作杆3后端的定位块4刚好顶靠在输送管2的后端面上,融合器1刚好顶在输送管2前端面上,此时接头31进入到融合器1的容纳腔13中,与内螺纹孔12不再是螺纹配合关系;此后将螺栓5从输送管2上的限位螺孔22旋入,并进入到操作杆3的环形凹槽32中,此时操作杆3不能相对输送管2轴向移动,输送管2和操作杆3的相对位置稳定。
(4)操作者手持输送管2上的手柄6将融合器1植入到患者的相邻椎骨之间,当植入位置确定好后,反向旋转螺栓5将其取出,再反向转动操作杆3,让操作杆3的接头31与融合器1的内螺纹孔12再次配合并从输送管2中退出,因为输送管2与融合器1还保持着稳定的配合关系,所以退出操作杆3时,融合器1的位置保持不变,最后退出输送管2,融合器1植入到位。在本步骤中,为了便于融合器1与输送管2的分离,所述输送管2的配合部21与融合器1上的限位槽11并非紧密配合,只要能够在操作杆3与融合器1配合时起到限制融合器1转动的作用即可。
(5)最后对使用完的输送管2、操作杆3清洗保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融合器安装***,工作稳定可靠、操作简单、便于清洗。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使用意义。
上述实施方式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还有许多方面可以在不违背总体思想的前提下进行改进,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可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8)

1.一种融合器安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融合器(1)和输送机构,所述融合器(1)的一端开有至少一个限位槽(11),与限位槽(11)相邻的开有一内螺纹孔(12);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管(2)和操作杆(3),所述输送管(2)的前端设有至少一个向前凸出的配合部(21),所述配合部(21)能够与所述限位槽(11)配合定位,所述操作杆(3)的前端设有一带有外螺纹的接头(31),所述操作杆(3)能够从输送管(2)的后端***并且让所述接头(31)从输送管(2)的前端伸出,伸出后的接头(31)能够与融合器(1)的内螺纹孔(12)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融合器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3)的后端固定有一个定位块(4),所述操作杆(3)的前端从输送管(2)中伸出后,所述定位块(4)顶靠在输送管(2)的后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融合器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2)和操作杆(3)能够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融合器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2)上沿径向开有限位螺孔(22),所述操作杆(3)上开有环形凹槽(32),所述输送管(2)和操作杆(3)位置确定后,通过一螺栓(5)与限位螺孔(22)配合,并且所述螺栓(5)能够进入到所述环形凹槽(22)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融合器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2)的后端设有可拆卸的手柄(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融合器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2)的内壁和操作杆(3)的外壁之间的距离为0.5-1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融合器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1)上的限位槽(11)开有两个,所述输送管(2)上的配合部(21)也设有两个,两个配合部(21)分别与一个限位槽(11)配合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融合器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孔(12)位于两个限位槽(11)之间。
CN201520962946.6U 2015-11-26 2015-11-26 一种融合器安装*** Active CN2052154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62946.6U CN205215454U (zh) 2015-11-26 2015-11-26 一种融合器安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62946.6U CN205215454U (zh) 2015-11-26 2015-11-26 一种融合器安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15454U true CN205215454U (zh) 2016-05-11

Family

ID=55890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62946.6U Active CN205215454U (zh) 2015-11-26 2015-11-26 一种融合器安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1545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36494A (zh) * 2018-07-03 2018-11-20 杭州埃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椎间孔镜下融合器植入器械包
CN110916856A (zh) * 2018-09-19 2020-03-27 台湾微创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
CN112137776A (zh) * 2020-11-26 2020-12-29 珠海维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器植入把持器
CN112741588A (zh) * 2021-01-19 2021-05-04 珠海维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36494A (zh) * 2018-07-03 2018-11-20 杭州埃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椎间孔镜下融合器植入器械包
CN110916856A (zh) * 2018-09-19 2020-03-27 台湾微创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
CN110916856B (zh) * 2018-09-19 2021-10-26 台湾微创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
CN112137776A (zh) * 2020-11-26 2020-12-29 珠海维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器植入把持器
CN112741588A (zh) * 2021-01-19 2021-05-04 珠海维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15454U (zh) 一种融合器安装***
US8998923B2 (en) Threaded bone filling material plunger
AU2005209216B2 (en) Methods and instrumentation for inserting intervertebral grafts and devices
CN204033456U (zh) 一种椎间融合器及其安装工具
CN203591315U (zh) 一种低切迹锁定型颈椎钛网装置
US9452056B2 (en) Implants for fixation of the distal tibia
JP4620689B2 (ja) 中間脊椎移植体、ならびに脊柱の脊椎固定術のための外科手術方法
Saville et al. Anterior hyperlordotic cages: early experience and radiographic results
JPH09506790A (ja) 椎間脊椎の融合のための補綴埋め込み部材
CN104116552A (zh) 一种椎间融合器及其安装工具
US20240122724A1 (en) Sacro-iliac joint stabilizing implants and methods of implantation
CN104546228A (zh) 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
CN104771251A (zh) 记忆合金自动撑开锁定式椎间融合器及使用方法
US20120259365A1 (en) Facet fusion implant, instrumentation, and surgical procedure
CN107438417A (zh) 可伸展椎间融合器
KR101496304B1 (ko) 최소 침습 추간체 고정 보형재 삽입장치
CN105852955A (zh) 一种经椎弓根行椎体内植骨的植骨装置
CN204839837U (zh) 记忆合金自动撑开锁定式椎间融合器
CN112006818A (zh) 一种椎间融合器及植入工具
US20150142056A1 (en) Flexible Facet Screw Apparatus
CN204600803U (zh) 一种寰枢椎融合的寰枢椎侧块关节融合器
CN211325515U (zh) 一种椎间植骨装置
US20100256761A1 (en) Minimally invasive total spine implant
Ilharreborde et al. Jackson's intrasacral fix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high-grade isthmic spondylolisthesis
CN204581602U (zh) 一种旋入式颈椎关节突关节间融合器及其配套刀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807 Jiading District Jia Tang Road, Shanghai, No. 1988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Sanyou medical equipment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01807 Jiading District Jia Tang Road, Shanghai, No. 1988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Sanyou Medical Device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