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23687B - 泵浦 - Google Patents

泵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23687B
TWI623687B TW103111244A TW103111244A TWI623687B TW I623687 B TWI623687 B TW I623687B TW 103111244 A TW103111244 A TW 103111244A TW 103111244 A TW103111244 A TW 103111244A TW I623687 B TWI623687 B TW I62368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exhaust
suction
exhaust valve
body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12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06251A (zh
Inventor
大坂泰介
田辺優作
Original Assignee
愛發科機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愛發科機工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愛發科機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06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62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36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368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0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distribution members
    • F04B39/1073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distribution members the members being reed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2Casings; 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Fluid conn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10/00Working fluid
    • F05B2210/10Kind or type
    • F05B2210/12Kind or type gaseous, i.e. compressib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60/00Function
    • F05B2260/60Fluid transf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17/00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or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課題是提供一種:在具有由簧片閥所構成之吸排氣閥的泵浦中,藉由降低泵浦室內的無效空間而提高壓縮比,並在降低零件數量的同時,可達成組裝步驟之簡化的技術。
本發明的泵浦,是在設於泵浦室(2)上部的頂面板(5)之本體部(50)的排氣側面(50a)形成:朝向吸氣口(51)使厚度變薄地形成傾斜,且與吸氣口(51)連接地呈現凹部狀的吸氣閥按壓部(52)。
設有「具有緊貼於排氣側地定位配置於頂面板(5)之平板狀的本體部(60)」的吸排氣閥構件(6),一體地設於吸排氣閥構件(6)之本體部(60)的吸氣閥(62),是設成與頂面板(5)的吸氣口(51)及吸氣閥按壓部(52)重疊。

Description

泵浦
本發明是關於具有簧片閥(由懸臂(cantilever)所形成的閥)的泵浦,特別是關於用來限制閥的揚程量之閥掣(valve guard;或者稱為閥按壓構件)的構造。
傳統以來,就具有簧片閥的泵浦而言,已知有一種:為了藉由限制閥的揚程量以達成提升耐久性並降低噪音值,而藉由按壓構件來限制吸排氣閥之動作的技術。
第10圖是顯示習知技術之泵浦101的重要構造的分解立體圖,第11圖(a)、(b)是顯示習知技術之泵浦的閥構造的剖面圖,其中第11圖(a)是顯示活塞部位於上死點位置的場合,第11圖(b)是顯示位於下死點位置的場合。
如第10圖所示,該泵浦101,譬如是在驅動部101a的上部設有泵浦室102,而形成將活塞部103插 入該泵浦室102內。
將「該活塞部103滑動的同時,可達成密封之功能」的杯型襯墊(cup packing)103b、與杯型襯墊按壓板103c鎖緊固定於連結棒103a,而構成活塞部103。
接著,在泵浦室102的上部,隔著汽缸墊片(cylinder gasket)104設有「具有吸氣口110及排氣口120的頂面板105」,在該頂面板105的上部,隔著墊片108安裝有泵浦頭蓋101b。
如第11圖(a)、(b)所示,在習知技術中,相對於被設在泵浦室102上部之頂面板105的吸氣口110,在泵浦室102內,也就是指在吸氣側的部分設有吸氣閥111,該吸氣閥111與吸氣閥按壓構件112一起藉由螺絲113而安裝於頂面板105。
此外,相對於頂面板105的排氣口120,在泵浦室102的外側,亦即在排氣側的部分設有排氣閥121,該排氣閥121與排氣閥按壓構件122一起藉由螺絲123而安裝於頂面板105。
在具有這種構造的習知技術中,在頂面板105之吸氣側的部分設有吸氣閥111及吸氣閥按壓構件112,如第11圖(a)所示,當活塞部103位於上死點時,為了避免與吸氣閥按壓構件112之間的接觸,對頂面板105進行鑽孔以配置吸氣閥111及吸氣閥按壓構件112,並且為了使用螺絲113鎖緊吸氣閥111而增加頂面板105的厚度,更因為排氣口120之多餘空間的存在,導致在泵浦室 102內產生多餘的空間(dead space:無效空間),而具有所謂難以提高壓縮比的問題。
此外,在習知技術中,由於分別需要吸氣閥按壓構件112、排氣閥按壓構件122、螺絲113、123,因此零件的數量較多,且利用螺絲固定等的組裝步驟複雜,因此衍生出所謂成本提高的問題。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0-68386號公報
本發明是有鑑於上述習知技術的課題所研發而成的發明,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在具有由簧片閥所構成之吸排氣閥的泵浦中,藉由降低泵浦室內的無效空間而提高壓縮比,並在降低零件數量的同時,可達成組裝步驟之簡化的技術。
為了解決上述的課題所研發的本發明,是將由簧片閥所構成的吸氣閥及排氣閥設在泵浦室的頭部,而改變該泵浦室內之容積的泵浦,其中具有:被配置於前述泵浦室的頭部,且具有「具有吸氣口及排氣口的平板狀本體部」,並在該本體部的排氣側面,具有「朝向前述吸氣 口使厚度變薄地形成傾斜,且與前述吸氣口連接地形成凹部狀的吸氣閥按壓部」的頂面板;和「具有貼緊於排氣側地定位配置於前述頂面板之平板狀的本體部,在該本體部,與前述頂面板的吸氣口及吸氣閥按壓部形成重疊地將前述吸氣閥與該本體部設成一體」的吸氣閥構件;和「具有緊貼於排氣側地定位配置於前述頂面板之平板狀的本體部,在該本體部,與前述頂面部的排氣口形成重疊地將前述排氣閥與該本體部設成一體」的排氣閥構件;和「具有緊貼於排氣側地定位配置於前述吸氣閥構件之平板狀的本體部,在該本體部,與前述吸氣閥形成重疊地設有吸氣用孔部」的吸氣口構件;及「具有緊貼於排氣側地定位配置於前述排氣用構件之平板狀的本體部,在該本體部,與前述排氣閥形成重疊地設有排氣用孔部,且與前述排氣閥形成重疊地將排氣閥按壓部與該本體部設成一體」的排氣閥按壓構件。
在本發明中,即使是前述吸氣閥構件與前述排氣閥構件構成一體的場合,有同樣具有效果。
在本發明中,即使是前述吸氣口構件與前述排氣閥按壓構件構成一體的場合,有同樣具有效果。
在本發明中,即使是「在前述頂面板,將前述吸氣口配置成與前述吸氣閥的前端部重疊」的場合,有同樣具有效果。
在本發明中,在頂面板(5)之本體部(50)的排氣側面(50a),形成「朝向吸氣口(51),厚度變薄地形成傾斜,且與吸氣口(51)連接地呈現凹部狀」的吸氣閥按壓部(52),並且設有「具有緊貼於排氣側面(50a)而定位配置於頂面板(5)之平板狀的本體部」的吸氣閥構件,並且,由簧片閥所構成的吸氣閥(62),是與頂面板(5)的吸氣口(51)及吸氣閥按壓部(52)形成重疊地一體設於吸氣閥構件的本體部,因此,針對頂面板(5)的泵浦室內側,也就是指吸氣側的面(50b),可將所需之最低限度的孔(譬如:吸氣口(51)、排氣口(53))以外的面設成平面,如此一來,由於可在頂面板(5)的厚度(材料厚度)的範圍內設置「按壓吸氣閥(62)的構造」,因此可大幅地減少泵浦室內的無效空間。
其結果,根據本發明,可提高壓縮比並提高中間壓力帶的流量,並且能薄化泵浦頭,因此能達成泵浦的輕量化。
此外,在本發明中,凹部狀的吸氣閥按壓部(52)形成於頂面板(5)的本體部(50),吸氣閥(62)一體地設在吸氣閥構件的本體部,排氣閥(64)一體地設在排氣閥構件的本體部,排氣閥按壓部(73)一體地設在排氣閥按壓構件的本體部,由於閥及閥按壓構件是完全不使用螺絲所設置,故能減少螺絲並簡化鎖緊螺絲等的組裝步驟,因此能達到成本的降低。
不僅如此,由於吸氣閥按壓部(52)形成於頂面板(5)的本體部(50),相較於前述各構件為獨立構件的場合,能減少1個零件數量,藉此可減少零件數量並簡化組裝步驟,因此能更進一步達到成本的降低。
在本發明中,在吸氣閥構件及排氣閥構件構成一體的場合中(譬如:後述的吸排氣閥構件6),相較於前述各構件為獨立構件的場合,能減少1個零件數量,藉此可減少零件數量並簡化組裝步驟,因此能更進一步達到成本的降低。
在本發明中,在吸氣口構件及排氣閥按壓構件構成一體的場合中(譬如:後述的排氣閥按壓構件7),相較於前述各構件為獨立構件的場合,能減少1個零件數量,藉此可減少零件數量並簡化組裝步驟,因此能更進一步達到成本的降低。
在本發明中,在「於頂面板(5),吸氣口(51)配置成與吸氣閥(62)的前端部重疊」的場合中,由於當開關閥時吸氣閥(62)的前端部不會與頂面板(5)的本體部(50)接觸,因此可防止吸氣閥(62)故障模式之一的前端破裂,能提高耐久性。此外,可降低噪音。
1‧‧‧泵浦
2‧‧‧泵浦室
3‧‧‧活塞部
5‧‧‧頂面板
6‧‧‧吸排氣閥構件
7‧‧‧排氣閥按壓構件
7a‧‧‧吸氣口構件
50‧‧‧頂面板的本體部
50a‧‧‧排氣側面
50b‧‧‧吸氣側面
51‧‧‧吸氣口
52‧‧‧吸氣閥按壓部
53‧‧‧排氣閥
60‧‧‧吸排氣閥構件的本體部
60a‧‧‧排氣側面
60b‧‧‧吸氣側面
62‧‧‧吸氣閥
64‧‧‧排氣閥
70‧‧‧排氣閥按壓構件的本體部
70a‧‧‧排氣側面
70b‧‧‧吸氣側面
71‧‧‧吸氣用孔部
72‧‧‧排氣用孔部
73‧‧‧排氣閥按壓部
第1圖:是顯示本發明中泵浦之實施形態的要部構造 的分解立體圖。
第2圖(a)~(c):是顯示本實施形態中,頂面板的構造,其中第2圖(a)為立體圖,第2圖(b)是從排氣側面50a側(第2圖(a)中箭號A方向側)所觀視的俯視圖,第2圖(c)是從吸氣側面50b側(第2圖(a)中箭號B方向側)所觀視的俯視圖。
第3圖(a)、(b):是顯示本實施形態中,吸排氣閥構件的構造,其中第3圖(a)為立體圖,第3圖(b)是從排氣側面60a側(第3圖(a)的箭號A方向側)所觀視的俯視圖。
第4圖(a)、(b):是顯示本實施形態中,頂面板5與吸排氣閥構件6之各部分的位置關係,其中第4圖(a)為立體圖,第4圖(b)是從吸氣側面50a側(第4圖(a)的箭號B方向側)所觀視的俯視圖。
第5圖(a)、(b):是顯示本實施形態中,吸排氣閥構件6的吸氣閥62、與頂面板5的吸氣閥按壓部52及吸氣口51之間的尺寸關係的說明圖。
第6圖(a)、(b):是顯示本實施形態中,排氣閥按壓構件7的構造,其中第6圖(a)為立體圖,第6圖(b)是從排氣側面70a側(第6圖(a)的箭號A方向側)所觀視的俯視圖。
第7圖(a)、(b):是顯示本實施形態中,吸排氣閥構件6與排氣閥按壓構件7之各部分的位置關係,其中第7圖(a)為立體圖,第7圖(b)是從排氣側面70a側 (第7圖(a)的箭號A方向側)所觀視的俯視圖。
第8圖:是顯示頂面板5與吸排氣閥構件6與排氣閥按壓構件7之各部位的位置關係的立體圖。
第9圖(a)、(b):是顯示本實施形態中泵浦之閥構造的剖面圖,其中第9圖(a)為活塞部3位於上死點位置的場合,第9圖(b)是位於下死點位置的場合。
第10圖:是顯示習知技術之泵浦的要部構造的分解立體圖。
第11圖(a)、(b):是顯示習知技術中泵浦之閥構造的剖面圖,其中第11圖(a)為活塞部103位於上死點位置的場合,第11圖(b)是位於下死點位置的場合。
以下,參考圖面詳細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
第1圖,是顯示本發明泵浦之實施形態的要部構造的分解立體圖。
如第1圖所示,本實施形態的泵浦1,是在驅動部1a(圖中的驅動源省略)的上部設有頭蓋1b,並在該頭蓋1b內配置有以下的各構件。
在驅動部1a的上部設有泵浦室2,而形成:在該泵浦室2內,***「藉由鎖緊於圖面中未顯示之馬達的偏心軸,而形成往復移動」的活塞部3。
將「該活塞部3滑動的同時,可達成密封之功能」的 杯型襯墊3b、與杯型襯墊按壓板3c鎖緊固定於連結棒3a,而構成活塞部3。
另外,在泵浦室2的上部(頭部),隔著汽缸墊片4安裝有頂面板5。
在頂面板5的排氣側面50a(請參考第2圖(a)、(b)),依序設有吸排氣閥構件6與排氣閥按壓構件7,並且在排氣閥按壓構件7上設有蓋墊片(head gasket)8。
第2圖(a)~(c),是顯示本實施形態中,頂面板5的構造,其中第2圖(a)為立體圖,第2圖(b)是從排氣側面50a側(第2圖(a)中箭號A方向側)所觀視的俯視圖,第2圖(c)是從吸氣側面50b側(第2圖(a)中箭號B方向側)所觀視的俯視圖。
如第2圖(a)~(c)所示,本實施形態的頂面板5,譬如是由鋁壓鑄法(aluminium die casting)所形成,具有以特定的厚度形成譬如圓板狀的本體部50。該本體部50的排氣側面50a構成:在面整體的平面度得以確保,且與平板緊貼而形成接觸的場合中,具有高密封性。
在該本體部50,設有兩個吸氣口51與吸氣閥按壓部52。在本發明中,上述的吸氣口51與吸氣閥按壓部52的數量並不侷限於2個,可以為任意個。
在本實施形態的場合中,吸氣口51是貫穿本體部50而形成半圓形。
另外,吸氣閥按壓部52,是朝向吸氣口51的直線部分使厚度變薄地傾斜成譬如平面狀,並且與吸氣口51之直線部分的緣部連接地一體形成凹部狀。
在本發明的場合中,吸氣閥按壓部52亦可形成彎曲,或亦可形成球面狀。
此外,吸氣閥按壓部52,是與後述的吸氣閥62形成對應。
而本體部50之吸氣側面50b上與吸氣閥按壓部52對應的部分(第2圖(c)中圖號52b所示的部分)以及其他的部分,並未設置「成為無效空間的凹凸」,而是形成平面狀。
在本體部50的特定位置,分別設有排氣口53。
上述的2個吸氣口53,是貫穿本體部50而形成譬如圓形的形狀。
除此之外,在本體部50之排氣側面50a的緣部,設有複數個(在本實施形態中為2個)定位銷54。
第3圖(a)、(b)是顯示本實施形態中,吸排氣閥構件6的構造,其中第3圖(a)為立體圖,第3圖(b)是從排氣側面60a側(第3圖(a)的箭號A方向側)所觀視的俯視圖。
如第3圖(a)、(b)所示,本實施形態的吸排氣閥構件6,是使本發明中的吸氣閥構件與排氣閥構件構成一體的構件。
吸排氣閥構件6,譬如是由不鏽鋼所形成,並具有:以較頂面板5更薄的厚度,形成與頂面板5的本體部50相同形狀之圓板狀的本體部60。
在此,在本體部60的緣部,設有複數個(在本實施形態中為2個)定位孔65。
這些定位孔65,為了與上述頂面板5的定位銷54嵌合,是採用與定位銷54相同的間隔所設置。
接著,除了頂面板5的定位銷54與吸排氣閥構件6的定位孔65的嵌合之外,藉由構成「在頂面板5的本體部50與吸排氣閥構件6的本體部60的外周部分形成平整的面」,而形成確保:吸排氣閥構件6之以下所述的吸氣閥62、與頂面板5的吸氣閥按壓部52之間的定位精度。
在吸排氣閥構件6的本體部60,譬如藉由形成缺口61,而與本體部60形成一體地設有2個「細長的舌片狀(簧片閥狀)」的吸氣閥62。
吸氣閥62如稍後所述,設成分別對應於上述頂面板5的吸氣閥按壓部52。
此外,在吸排氣閥構件6的本體部60,譬如藉由形成缺口63,而設有2個「細長的舌片狀(簧片閥狀)」的排氣閥64。
第4圖(a)、(b)是顯示本實施形態中,頂面板5與吸排氣閥構件6之各部分的位置關係,其中第4圖(a)為立體圖,第4圖(b)是從吸氣側面50a側 (第4圖(a)的箭號B方向側)所觀視的俯視圖。
如第4圖(a)、(b)所示,在本實施形態中,是藉由頂面板5的定位銷54、與吸排氣閥構件6的定位孔65的嵌合,使吸排氣閥構件6緊貼於頂面板5的排氣側面50a上而形成定位配置。
接著,在該狀態下,構成:吸排氣閥構件6的吸氣閥62、與頂面板5的吸氣閥按壓部52及吸氣口51形成重疊,且吸排氣閥構件6的排氣閥64、與頂面板5的排氣口53形成重疊。
在該場合中,如第4圖(b)所示,吸排氣閥構件6的吸氣閥62形成較頂面板5的吸氣閥按壓部52及吸氣口51更為狹窄的寬度,吸氣閥62的前端部與頂面板5的吸氣口51重疊,且在不與吸氣口51之曲線部分的緣部形成接觸的狀態下,決定了吸排氣閥構件6之吸氣閥62的大小(尺寸)、位置及形狀。
此外,吸排氣閥構件6的排氣閥64,是以覆蓋頂面板5之排氣口53的前提,決定了吸排氣閥構件6之排氣閥64的大小(尺寸)、位置及形狀。
第5圖(a)、(b)是顯示本實施形態中,吸排氣閥構件6的吸氣閥62、與頂面板5的吸氣閥按壓部52及吸氣口51之間的尺寸關係的說明圖。
如第1圖及第5圖(a)、(b)所示,在本實施形態中,伴隨著泵浦1的吸氣動作,吸排氣閥構件6的吸氣閥62被吸引至泵浦室2之頂面板5的吸氣側面50b側,並 接觸於頂面板5的吸氣閥按壓部52而構成緊貼。
本實施形態,為了不會在該第5圖(b)所示的狀態中,使吸氣閥62的前端部62a從頂面板5的吸氣口51突出於吸氣側面50b,而設定了以下的尺寸:第5圖(a)所示的吸氣閥62之前端部62a的長度L、頂面板5之吸氣閥按壓部52的傾斜角度θ、頂面板5的吸氣口51之緣部51a的厚度T。
具體地說,在頂面板5的吸氣閥按壓部52為平面的場合中,為了形成L.Sinθ<T,而設定以下的尺寸:吸氣閥62之前端部62a的長度L、頂面板5之吸氣閥按壓部52的傾斜角度θ、頂面板5的吸氣口51之緣部51a的厚度T。
第6圖(a)、(b)是顯示本實施形態中,吸排氣閥構件7的構造,其中第6圖(a)為立體圖,第6圖(b)是從排氣側面70a側(第6圖(a)的箭號A方向側)所觀視的俯視圖。
如第6圖(a)、(b)所示,本實施形態的排氣閥按壓構件7,是使本發明中的吸氣口構件與排氣閥按壓構件構成一體的構件,具體地說,如稍後所述,是將吸氣用孔部71設在排氣閥按壓構件7之本體部70的構件。
本實施形態的吸排氣閥構件7,譬如是由鋁合金板所形成,並具有:以特定的厚度,形成譬如與頂面板5的本體部50相同形狀之圓板狀的本體部70。
在此,在本體部70的緣部,設有複數個(在本實施形態中為2個)定位孔74。
這些定位孔74,為了與上述頂面板5的定位銷54嵌合,是採用與定位銷54相同的間隔所設置。
接著,如稍後的第8圖所示,除了頂面板5的定位銷54、上述吸排氣閥構件6的定位孔65及排氣閥按壓構件7的定位孔74的嵌合之外,藉由構成「在頂面板5的本體部50、吸排氣閥構件6的本體部60及排氣閥按壓構件7之本體部70的外周部分形成平整的面」,而形成確保:吸排氣閥構件6的排氣閥64、與以下所述之排氣閥按壓構件7的排氣閥按壓部73的定位精度。
在排氣閥按壓構件7的本體部70,設有2個貫穿本體部70,且形成譬如圓形形狀的吸氣用孔部71。
此外,在排氣閥構件7的本體部70,譬如藉由裁切本體部70並形成排氣用孔部72,而與本體部70形成一體地設有2個「細長的舌片狀(簧片閥狀)」的排氣閥按壓部73。
該排氣閥按壓部73,是形成以本體部70的吸氣側面70b作為支點而朝排氣側面70a彎曲,且如稍後所述,設成對應於上述吸排氣閥構件6的排氣閥64。
第7圖(a)、(b)是顯示本實施形態中,吸排氣閥構件6與排氣閥按壓構件7之各部分的位置關係,其中第7圖(a)為立體圖,第7圖(b)是從排氣側面70a側(第7圖(a)的箭號A方向側)所觀視的俯視 圖。
如第7圖(a)、(b)所示,在本實施形態中,是在吸排氣閥構件6的定位孔65、與排氣閥按壓構件7的定位孔74形成重疊的狀態下,使排氣閥按壓構件7緊貼於吸排氣閥構件6之本體部60的排氣側面60a上而形成定位配置。
接著,在該狀態下,構成:吸排氣閥構件6的吸氣閥62、與排氣閥按壓構件7的吸氣口71形成重疊,且吸排氣閥構件6的排氣閥64、與排氣閥按壓構件7的排氣用孔部72及排氣閥按壓部73形成重疊。
在該場合中,如第7圖(b)所示,是在排氣閥按壓構件7的吸氣用孔部71被吸排氣閥構件6的吸氣閥62所覆蓋的前提下,決定了吸氣用孔部71的大小(尺寸)及位置。
相反地,相對於該尺寸的吸氣用孔部71,以符合泵浦1的流量作為條件,為了能充分地密封,而設定了吸排氣閥構件6之吸氣閥62的大小(尺寸)。
此外,如第7圖(b)所示,排氣閥按壓構件7之排氣用孔部72的外廓部分72a,是形成較吸排氣閥構件6的排氣閥64更為寬大。
第8圖,是顯示頂面板5與吸排氣閥構件6與排氣閥按壓構件7之各部位的位置關係的立體圖。
此外,第9圖(a)、(b),是顯示本實施形態中泵浦之閥構造的剖面圖,其中第9圖(a)為活塞部位於上 死點位置的場合,第9圖(b)是位於下死點位置的場合。
在具有上述構造的本實施形態中,一旦使活塞部3移動至下死點側,吸排氣閥構件6的吸氣閥62將朝頂面板5的排氣側面50a側彎曲,而使排氣閥按壓構件7的吸氣用孔部71開放,並使吸排氣閥構件6的吸氣閥62緊貼於頂面板5之排氣側面50a的吸氣閥按壓部52。
在該狀態下,如第4圖(b)及第5圖(b)所示,由於吸排氣閥構件6的吸氣閥62與頂面板5的吸氣口51之間存有間隙,因此透過排氣閥按壓構件7的吸氣用孔部71、吸排氣閥構件6的缺口部61、頂面板5的吸氣口51,將氣體導入泵浦室2。
在此同時,由於吸排氣閥構件6的排氣閥64緊貼於頂面板5之本體部50的排氣側面50a,並由排氣閥64封閉頂面板5的排氣口53,因此不會透過排氣口53將氣體導入泵浦室2內。
另外,一旦使活塞部3移動至上死點側,吸排氣閥構件6的排氣閥64將朝排氣閥按壓構件7、70b側彎曲,而使頂面板5的排氣口53開放,並使吸排氣閥構件6的排氣閥64緊貼於排氣閥按壓構件7、70b側的排氣閥按壓部73。
如此一來,透過頂面板5的排氣口53、吸排氣閥構件6的缺口部63、排氣閥按壓構件7的排氣用孔部72,將氣體排出至泵浦室2外。
在此同時,由於吸排氣閥構件6的吸氣閥62緊貼於排氣閥按壓構件7之本體部70的吸氣側面70b,並由吸氣閥62封閉排氣閥按壓構件7的吸氣用孔部71,因此不會透過吸氣用孔部71將氣體吸引至泵浦室2。
藉由重複上述的動作,可執行所期望的吸排氣。
如以上所述,在本實施形態中,在頂面板5之本體部50的排氣側面50a,形成「朝向吸氣口51,厚度變薄地形成傾斜,且與吸氣口51連接地呈現凹部狀」的吸氣閥按壓部52,並且設有「具有緊貼於排氣側面50a而定位配置於頂面板5之平板狀的本體部60」的吸排氣閥構件6,並且,吸排氣閥構件6的吸氣閥62,是與頂面板5的吸氣口51及吸氣閥按壓部52形成重疊地一體設於本體部50,因此,針對頂面板5的泵浦室2內側,也就是指吸氣側面50b,可使所需之最低限度的孔(吸氣口51、排氣口53)以外的面形成平面,如此一來,由於可在頂面板5的厚度(材料厚度)的範圍內設置「按壓吸氣閥62的構造」,因此如第9圖(a)、(b)以及第11圖(a)、(b)所示,相較於習知技術可大幅地減少泵浦室2內的無效空間。
其結果,根據本實施形態,可提高壓縮比並提高中間壓力帶的流量,並且能薄化泵浦頭,因此能達成泵浦的輕量化。
此外,在實施形態中,具備分別可定位之「凹部狀的吸氣閥按壓部52形成於本體部50」的頂面板 5、和「吸氣閥62及排氣閥64一體地設在本體部60」的吸排氣閥構件6、及「排氣閥按壓部73一體地設在本體部70」的排氣閥按壓構件7,且閥及閥按壓構件是完全不使用螺絲所設置,故能減少螺絲並簡化鎖緊螺絲等的組裝步驟,因此能達到成本的降低。
不僅如此,由於吸氣閥按壓部52形成於頂面板5的本體部50,相較於前述各構件為獨立構件的場合,能減少1個零件數量,如此一來可減少零件數量並簡化組裝步驟,因此能更進一步達到成本的降低。
除此之外,由於在本實施形態中,吸氣閥62及排氣閥64一體地設於吸排氣閥構件6的本體部60,且在排氣閥按壓構件7的本體部70設有吸氣用孔部71,相較於前述各構件為獨立構件的場合,能分別減少1個零件數量,如此一來可減少零件數量並簡化組裝步驟,因此能更進一步達到成本的降低。
不僅如此,由於在實施形態中,於頂面板5,吸氣口51配置成與吸氣閥62的前端部重疊,故當開關閥時吸氣閥62的前端部不會與頂面板5的本體部50接觸,因此可防止吸氣閥62故障模式之一的前端破裂,能提高耐久性。此外,可降低噪音。
然而,本發明並不侷限於上述的實施形態,可進行各種的變更。
舉例來說,雖然在上述的實施形態中,採用了分別將吸氣閥62及排氣閥64設成兩個的構造,但是本發明中吸 氣閥62及排氣閥64的數量並不受限於此。
此外,雖然在上述的實施形態中,是一體地將吸氣閥62及排氣閥64設在吸排氣閥構件6的本體部60,但是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也可以分別設置吸氣閥構件與排氣閥構件。
但是,從減少零件數量的觀點來看,最好如同上述的實施形態,將吸氣閥62及排氣閥64一體地設在吸排氣閥構件6的本體部60。
此外,雖然在排氣閥按壓構件7的本體部70,一體地設置吸氣用孔部71、排氣用孔部72及排氣閥按壓部73,但是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亦可分別設置:具有吸氣用孔部的吸氣口構件、具有排氣用孔部及排氣閥按壓部的排氣閥按壓構件。
但是,從減少零件數量的觀點來看,最好如同上述的實施形態,在排氣閥按壓構件7的本體部70,一體地設置吸氣用孔部71、排氣用孔部72及排氣閥按壓部73。
不僅如此,本發明只要是「具有由簧片閥所形成的排氣閥,並且能改變泵浦室內之容積的容積移送型的泵浦」的話,並不僅限於上述實施形態的活塞泵浦,可適用於伸縮泵浦(bellows pump)、膜片泵浦(diaphragm pump)、旋轉泵浦(rotary pump)等的各種泵浦。

Claims (3)

  1. 一種泵浦,是將由簧片閥所構成的吸氣閥及排氣閥,設在泵浦室的頭部,並改變該泵浦室之容積的泵浦,其特徵為:具有:頂面板,該頂面板被配置於前述泵浦室的頭部,具有平板狀的本體部,該本體部具有吸氣口及排氣口,且在該本體部的排氣側面,具有朝向前述吸氣口使厚度變薄地形成傾斜,並且與前述吸氣口連接地形成凹部狀的吸氣閥按壓部;和吸氣閥構件,該吸氣閥構件具有平板狀的本體部,該本體部緊貼於排氣側地定位配置於前述頂面板,且在該本體部與前述頂面板的吸氣口及吸氣閥按壓部形成重疊地將前述吸氣閥與該本體部設成一體;和排氣閥構件,該排氣閥構件具有平板狀的本體部,該本體部緊貼於排氣側地定位配置於前述頂面板,且在該本體部與前述頂面板的排氣口形成重疊地將前述排氣閥與該本體部設成一體;和吸氣口構件,該吸氣口構件具有平板狀的本體部,該本體部緊貼於排氣側地定位配置於前述吸氣閥構件,且在該本體部,與前述吸氣閥形成重疊地設有吸氣用孔部;及排氣閥按壓構件,該排氣閥按壓構件具有平板狀的本體部,該本體部緊貼於排氣側地定位配置於前述排氣閥構件,且於該本體部,與前述排氣閥重疊地設有排氣用孔部,並與前述排氣閥重疊地將排氣閥按壓部與該本體部設成一體,前述吸氣閥的前端部,與前述頂面板的吸氣口重疊,且不與該吸氣口的緣部形成接觸,並且構成不會從前述頂面板的吸氣口突出於吸氣側面側。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的泵浦,其中前述吸氣閥構件與前述排氣閥構件構成一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的泵浦,其中前述吸氣口構件與前述排氣閥按壓構件構成一體。
TW103111244A 2013-06-13 2014-03-26 泵浦 TWI6236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24864A JP6170752B2 (ja) 2013-06-13 2013-06-13 ポンプ
JP2013-124864 2013-06-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6251A TW201506251A (zh) 2015-02-16
TWI623687B true TWI623687B (zh) 2018-05-11

Family

ID=52223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1244A TWI623687B (zh) 2013-06-13 2014-03-26 泵浦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170752B2 (zh)
KR (1) KR101845124B1 (zh)
CN (1) CN104234979B (zh)
TW (1) TWI6236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1803A (zh) * 2019-09-27 2019-12-06 合肥安信通用阀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优化的压缩机吸排气阀片
DE102020116221A1 (de) * 2020-06-19 2021-12-23 Voith Patent Gmbh Hubkolbenverdichter
CN112177894B (zh) * 2020-08-28 2022-06-24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吸排气装置和压缩机
CN112177919B (zh) * 2020-09-29 2022-11-29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半柔性伸缩一体阀压电泵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73262U (zh) * 1980-05-24 1981-12-21
JPH10196542A (ja) * 1997-01-10 1998-07-31 Zexel Corp 往復式圧縮機
JP2002048067A (ja) * 2000-07-28 2002-02-15 Seiko Instruments Inc リードバルブ、及び気体圧縮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30550A (en) * 1985-08-08 1988-03-15 Thomas Industries, Inc. Piston cup and cylinder assembly
JPS63132881U (zh) * 1987-02-23 1988-08-30
CN1161441A (zh) * 1995-11-14 1997-10-08 三电有限公司 一种流体置换装置的阀门排放机构
JP2000345966A (ja) * 1999-06-01 2000-12-12 Sanden Corp 圧縮機
US7390177B2 (en) * 2003-05-22 2008-06-24 Danfoss Compressors Gmbh Piston compressor, particularly a hermetic refrigerant compressor
JP2007278180A (ja) * 2006-04-06 2007-10-25 Sanden Corp 往復動圧縮機
KR20070101440A (ko) * 2006-04-10 2007-10-17 삼성광주전자 주식회사 밀폐형 압축기
CN202946338U (zh) * 2012-11-13 2013-05-22 宁波帕尔玛重工制冷有限公司 斜盘式空调压缩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73262U (zh) * 1980-05-24 1981-12-21
JPH10196542A (ja) * 1997-01-10 1998-07-31 Zexel Corp 往復式圧縮機
JP2002048067A (ja) * 2000-07-28 2002-02-15 Seiko Instruments Inc リードバルブ、及び気体圧縮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01172A (ja) 2015-01-05
KR101845124B1 (ko) 2018-04-03
KR20140145535A (ko) 2014-12-23
CN104234979A (zh) 2014-12-24
TW201506251A (zh) 2015-02-16
JP6170752B2 (ja) 2017-07-26
CN104234979B (zh) 2017-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3687B (zh) 泵浦
US20120301341A1 (en) Compressor
CN108343607B (zh) 压缩机构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JP3976677B2 (ja) 支持リングを有する膜ポンプ
JP2000345966A (ja) 圧縮機
JP2002371963A (ja) 吐出隙間の低減された圧縮機ピストン
KR880001969B1 (ko) 압축기의 맥동저감기구
US20040071564A1 (en) Cylinder head arrangement for a piston compressor
KR20080022248A (ko) 밀폐형 압축기
KR101179418B1 (ko) 밀폐형 압축기의 헤드커버 및 이를 사용한 밸브 어셈블리
TWI730388B (zh) 閥裝置、泵頭以及泵裝置
WO2019148947A1 (zh) 压缩机构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JP4021232B2 (ja) 圧縮機のシール構造
CN216975183U (zh) 一种微型泵及其隔膜装置
CN113153688B (zh) 一种吸气消音器、压缩机和调温设备
KR100963943B1 (ko) 왕복동식 압축기의 흡입밸브 조립체
KR200337978Y1 (ko) 공기펌프
JP2000120532A (ja) 往復動型圧縮機
KR100299222B1 (ko) 밀폐형압축기의헤드커버부누설방지구조
JP2000097150A (ja) 往復動圧縮機
JPH01121589A (ja) ロータリー圧縮機
CN116044714A (zh) 阀板组件、泵体组件和压缩机
KR20080103329A (ko) 압축기 가스켓의 실링구조
KR200184071Y1 (ko) 밀폐형 압축기의 데드볼륨 저감구조
JP2010019224A (ja) ダイヤフラムポン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