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8895B - Combine harvesters - Google Patents

Combine harvester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8895B
TWI578895B TW102102444A TW102102444A TWI578895B TW I578895 B TWI578895 B TW I578895B TW 102102444 A TW102102444 A TW 102102444A TW 102102444 A TW102102444 A TW 102102444A TW I578895 B TWI578895 B TW I57889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pipe
exhaust
end portion
trough
pip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24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38695A (zh
Inventor
Hisayuki Satoji
Motoya Shirakata
Jiro Yamamoto
Yoshitaka Ueji
Hiroshi Nishizaki
Shin Futagami
Original Assignee
Iseki Agricult Ma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07765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7935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07765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54994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6755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7396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21262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7912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28537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33297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Iseki Agricult Mach filed Critical Iseki Agricult Mach
Publication of TW201338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86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88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889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1/00Combines, i.e. harvesters or mowers combined with threshing devices
    • A01D41/12Details of combines
    • A01D41/1208Tanks for grain or chaff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1/00Combines, i.e. harvesters or mowers combined with threshing devices
    • A01D41/12Details of comb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FPROCESSING OF HARVESTED PRODUCE; HAY OR STRAW PRESSES; DEVICES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 A01F12/00Parts or details of threshing apparatus
    • A01F12/18Threshing devices
    • A01F12/185Moun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3/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mbustion air intake or gas exhaust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3/04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mbustion air intake or gas exhaust of propulsion units concerning exhaus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N1/00 - F01N5/00, F01N9/00, F01N11/00
    • F01N13/08Other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exhaust cond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2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 F01N3/021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ombines (AREA)

Description

聯合收割機
本發明係關於聯合收割機。
以往,已提議有將淨化柴油引擎的排氣氣體所含的粒狀物質之排氣淨化裝置(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柴油微粒子濾器,以下簡稱為「DPF」)配置於脫穀裝置和穀槽之間形成的空間之構造。
做為其例,專利文獻1揭示有在穀槽的底部形成的傾斜壁之下方配置DPF,將排氣管的下端部連接於該排氣淨化裝置的流出口,並使該排氣管沿著一次揚穀裝置朝上方延伸設置之技術。
又,專利文獻2及專利文獻3揭示有將這種排氣管的上端部,延伸設置到比脫穀裝置的上面還高的位置之技術。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1-13584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7-247472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0-209813號公報
通常,聯合收割機的引擎係透過防震橡膠而安裝於機 體框架上。
而且,上述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技術中,DPF係固定於機體框架,引擎的排氣頭和排氣淨化裝置的流入口係以高剛性的鋼管連接。
因而,於引擎啟動時及機體行走時,引擎和排氣淨化裝置彼此會產生不同的振動,對於排氣淨化裝置的流入口和鋼管的連接部分,及鋼管和排氣歧管的連接部分等重複施加應力,容易早期產生金屬疲勞造成的破壞,而有持久性降低之問題。
又,上述專利文獻1、2、3所揭示之技術中,排氣管的上端部係配置在比脫穀裝置的上面還高、比穀槽的上面還低之位置。因而,必須避免從該排氣管的上端部排出的高溫排氣氣體觸及穀槽的脫穀裝置側的側壁,而將排氣管上端部的排氣氣體的排出方向限制在除了朝向穀槽的側壁以外之範圍。
因此,本發明之主要的課題在於提議一種能解決該問題之聯合收割機。
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提出以下技術手段。
即,請求項1所記載的發明係一種聯合收割機,其為在機體的左右一側具備將穀稈脫穀的脫穀裝置(5),在機體的左右另一側具備儲存穀粒的穀槽(6),該穀槽(6)的前側具備透過彈性構件(9a)而被支撐著的引擎(9),且在前述脫穀裝置(5)和穀槽(6)之間具備將經由脫穀 裝置(5)脫穀的穀粒搬運至穀槽(6)的揚穀裝置(14)之聯合收割機,其特徵在於:在前述穀槽(6)的底部設置向著脫穀裝置(5)側上升傾斜的傾斜壁(23B),將從前述引擎(9)的排氣氣體除去粒狀物質的排氣淨化裝置(40)配置在前述傾斜壁(23B)的下方空間,該排氣淨化裝置(40)的流入口透過具有可撓性的連接管(50)而連接引擎(9)的排氣歧管(30B),前述排氣淨化裝置(40)的流出口連接著將該流出口所排出的氣體導引至機外的排氣管(61)之下端部,並使該排氣管(61)沿著前述揚穀裝置(14)朝上方延伸設置。
請求項2所記載的發明係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聯合收割機,其中前述排氣管(61)的上端部被配置在比穀槽(6)的上面更高之位置。
請求項3所記載的發明係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聯合收割機,其中前述排氣管(61)的下部沿著傾斜壁(23B)的下面朝斜上方延伸設置。
請求項4所記載的發明係如請求項3所記載之聯合收割機,其中前述排氣管(61)係由下部的第1排氣管(61A)和上部的第2排氣管(61B)構成,該下部的第1排氣管(61A)係連接排氣淨化裝置(40)的流出口,該上部的第2排氣管(61B)係連通該第1排氣管(61A)的上端部,並使前述第1排氣管(61A)沿著傾斜壁(231B)的下面。
請求項5所記載的發明係如請求項4所記載之聯合收割機,其中該聯合收割機之構造為:使前述第2排氣管 (61B)的下端部的內徑形成比前述第1排氣管(61A)的上端部的外徑還大,於該第1排氣管(61A)的上端部***於第2排氣管(61B)的下端部之狀態下,在該第1排氣管(61A)的上端部的外周面和第2排氣管(61B)的下端部的內周面之間形成預定的間隙。
請求項6所記載的發明係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聯合收割機,其中前述排氣管(61)的上端部配置有管帽(62),該管帽(62)係用以橫向導引從該排氣管(61)的上端部向上排出的氣體。
請求項7所記載的發明係如請求項6所記載之聯合收割機,其係具備繞縱軸自由迴旋的用以排出前述穀槽(6)內的穀粒之橫移送筒(8B),於平面觀看時,經由前述管帽(62)導引的排氣氣體之排出方向係被設定成沿著被收納於機體上收納位置的橫移送筒(8B)之方向。
如請求項1所記載的發明,由於透過彈性構件(9a)支撐引擎(9),且透過具有可撓性的連接管(50)將排氣淨化裝置(40)的流入口連接於引擎(9)的排氣歧管(30B),因此於引擎(9)啟動時及機體行走時,即使該引擎(9)和排氣淨化裝置(40)彼此產生不同的振動,對於排氣淨化裝置(40)的流入口和連接管(50)的連接部分、及連接管(50)和排氣歧管(30B)的連接部分等施加之應力仍會減少,排氣流入側的管路不易產生金屬疲勞而提升持久性。
又,由於將排氣淨化裝置(40)配置在設置於穀槽(6)底部的傾斜壁(23B)下方之空間,因此藉由來自該排氣淨化裝置(40)的放熱,促進穀槽(6)儲存的穀粒之乾燥,使得穀粒排出時穀槽內部不易產生穀粒堵塞。
又,由於與排氣淨化裝置(40)的流出口連接的排氣管(61)係沿著揚穀裝置(14)向上方延伸設置,因此即使排氣氣體從排氣管(61)的上端部排出,該高溫排氣氣體亦不易向著容易堆積在機體下部的稻屑。
如請求項2所記載的發明,除了請求項1所記載的發明之效果以外,由於將排氣管(61)的上端部配置在比穀槽(6)的上面還高之位置,因此能使從該排氣管(61)的上端部排出之排氣氣體的排出方向,不受穀槽(6)的側壁限制,可任意地設定,且能使該高溫排氣氣體不易觸及穀槽的側壁。
如請求項3所記載的發明,除了請求項2所記載的發明之效果以外,由於使排氣管(61)的下部沿著形成在穀槽(6)的底部之傾斜壁(23B)的下面且朝斜上方延伸設置,因此即使於排氣淨化裝置(40)的流入口向上之狀態下,仍能讓該排氣淨化裝置(40)大幅度地伸入傾斜壁(23B)下方之空間。
如請求項4所記載的發明,除了請求項3所記載的發明之效果以外,由於排氣管(61)係由下部的第1排氣管(61A)和上部的第2排氣管(61B)構成,該下部的第1排氣管(61A)係連接排氣淨化裝置(40)的流出口,該 上部的第2排氣管(61B)係連通該第1排氣管(61A)的上端部,並使第1排氣管(61A)沿著傾斜壁(23B)的下面,因此藉由一方面將排氣淨化裝置(40)配置在穀槽(6)底部的傾斜壁(23B)下方之空間,一方面保持第1排氣管(61A)的形狀,而使該第1排氣管(61A)能與沿著揚穀裝置(14)的第2排氣管(61B)連通。
如請求項5所記載的發明,除了上述請求項4所記載的發明之效果以外,由於構成為使第2排氣管(61B)下端部的內徑形成比第1排氣管(61A)上端部的外徑還大,且於第1排氣管(61A)的上端部***於第2排氣管(61B)的下端部之狀態下,在第1排氣管(61A)上端部的外周面和第2排氣管(61B)下端部的內周面之間形成有預定的間隙,因此即使排氣淨化裝置(40)所連接的第1排氣管(61A),與沿著揚穀裝置(14)設置的上部第2排氣管(61B)彼此產生不同的振動,亦不易對排氣淨化裝置(40)和第1排氣管(61A)的連接部分等重複施加應力,因而排氣管路不易產生金屬疲勞而能提升持久性。
又,藉由該第1排氣管(61A)上端部的外周面和第2排氣管(61B)下端部的內周面之間所形成的間隙之擴散器效果而吸入外氣,能使通過第2排氣管(61B)內的排氣氣體的溫度下降,且能從該間隙將從第2排氣管(61B)上端部的排氣口浸入的雨水等排出至外部。
如請求項6所記載的發明,除了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記載的發明之效果以外,由於在排氣管(61)的上端 部配置導引管帽(62),該管帽(62)係用以橫向導引從該排氣管(61)的上端部向上排出的氣體,因此能防止雨水等浸入排氣管(61)。
如請求項7所記載的發明,除了上述請求項6所記載的發明之效果以外,於平面觀看,由於將藉由管帽(62)導引的排氣氣體的排出方向,設定成沿著被收納於機體上收納位置之穀粒排出用的橫移送筒(8B)之方向,因此該高溫排氣氣體不易觸及橫移送筒(8B),而能防止該橫移送筒(8B)之熱變形等。
1‧‧‧聯合收割機
2‧‧‧機體框架
3‧‧‧行走裝置
4‧‧‧割取裝置
5‧‧‧脫穀裝置
6‧‧‧穀槽
7‧‧‧艙座
8‧‧‧卸榖螺旋機
8A‧‧‧揚穀管(揚穀筒)
8B‧‧‧橫移送管(橫移送筒)
8D‧‧‧支撐構件
9‧‧‧引擎
9a‧‧‧安裝橡膠(彈性構件)
14‧‧‧第1揚穀裝置
15‧‧‧第2揚穀裝置
22A、22B‧‧‧凹部
23A‧‧‧垂直壁
23B‧‧‧傾斜壁
30‧‧‧增壓器
30A‧‧‧吸氣渦輪
30B‧‧‧排氣歧管
32‧‧‧預淨化器
33‧‧‧空氣淨化器
34、35‧‧‧連接管
40‧‧‧DPF組件(排氣淨化裝置)
40A‧‧‧D0C(氧化觸媒)
40B‧‧‧微粒過濾器
50‧‧‧連接管
51‧‧‧第1連接管
52‧‧‧可撓管
53‧‧‧第2連接管
60、61、71‧‧‧排氣管
61A‧‧‧排氣管(第1排氣管)
61B‧‧‧排氣管(第2排氣管)
62、88‧‧‧管帽
62A‧‧‧開口部
80、83‧‧‧支撐構件
81‧‧‧上部管帽
82‧‧‧安裝於固定側的管帽
84、86‧‧‧透明板
89‧‧‧壓力感測器
E‧‧‧引擎箱
圖1係聯合收割機之前視圖。
圖2係聯合收割機的重要部分說明用之側視圖。
圖3係聯合收割機的重要部分說明用之俯視圖。
圖4係聯合收割機的重要部分說明用之後視圖。
圖5係排氣管周邊之側視圖。
圖6係聯合收割機的重要部分說明用之側視圖。
圖7係顯示作用狀態之聯合收割機之前視圖。
圖8係顯示作用狀態之聯合收割機的重要部分說明用之後視圖。
圖9係聯合收割機的艙座部分之後視圖。
圖10係聯合收割機的重要部分的說明用之側視圖。
圖11係從脫穀裝置側看穀槽的狀態之重要部分說明圖。
圖12係揚穀筒和排氣管相對於穀槽的脫穀裝置側的 側壁之配置之說明用俯視圖。
圖13係吸氣系統及排氣系統周邊之前視圖。
圖14係吸氣系統及排氣系統周邊之立體圖。
以下,參照附圖詳細說明關於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此外,為了易於理解,顯示方向以方便進行說明,但並不限定於由該等構成。
如圖1~圖4所示,聯合收割機1具備:由行走於田地的左右一對履帶所構成的行走裝置3;在機體的前端位置從田地割取穀桿的割取裝置4;在割取裝置的後方進行穀桿之脫穀、篩選的脫穀裝置5;以及並設在脫穀裝置5的右側用以儲存經脫穀、篩選之穀粒的穀槽6;且在穀槽6的前側、臨接於割取裝置4的背面之部位,具備操作者搭乘的艙座7。
又,穀槽6的後側具備:以縱軸為中心可自由迴旋的用以將儲存的穀粒排出至機外的卸穀螺旋機8,且在艙座7下方的引擎箱E的內部具備柴油引擎9。
(脫穀裝置)
藉由割取裝置4割取的穀稈被供給至脫穀裝置5,再藉由脫穀裝置5脫穀、篩選。脫穀裝置5係於上部具備進行穀稈之脫穀的處理室,於下部具備進行穀稈之篩選的篩選室。於處理室樞軸支承著在前後方向具有複數個處理齒的處理體,於篩選室設置有回收從揺動篩選裝置漏下的穀粒之一次承接筒,及回收附著有枝梗等穀粒的二次承接筒。
藉由一次承接筒回收的穀粒係藉由配置在脫穀裝置5右側的第1揚穀裝置(申請專利範圍中的揚穀裝置)14搬運到上方,投入穀槽6而暫時地儲存。第1揚穀裝置14的基部係連通形成在脫穀裝置5的右側下部之排出口,第1揚穀裝置14的上部係連通穀槽6的投入口。
又,第1揚穀裝置14係於藉由脫穀裝置5和穀槽6夾住的空間S,從基部向前端部朝前方上升傾斜設置。
附著有經由二次承接筒回收的枝梗等的穀粒,係藉由設置在脫穀裝置5右側的第2揚穀裝置15而揚送至二次處理室(圖示省略)。位於第1揚穀裝置14基部的後方之第2揚穀裝置15的基部,係連通形成在脫穀裝置5的右側下部之排出口,第2揚穀裝置15的上部係連通二次處理室的投入口。又,第2揚穀裝置15係於藉由脫穀裝置5和穀槽6夾住的空間S,從基部向前端部朝前方上升傾斜設置。
(穀槽)
藉由第1揚穀裝置14搬運到上方的穀粒係儲存於穀槽6。穀槽6係由在前後方向隔著間隔配置的前壁及後壁、在左右方向隔著間隔配置的右壁及左壁、頂壁、以及底壁所構成。左壁的上部形成有用以投入穀粒的投入口,穀槽6的底部設置有用以將穀粒移送至卸穀螺旋機8的排出螺旋。
又,穀槽6的左壁的上部,為了儲存多量的穀粒而形成為垂直壁23A,該垂直壁23A係朝上下方向垂直地延伸。從左壁的下部朝下方連續的穀槽6的底部,為了將已 儲存的穀粒以良好的能率放入排出螺旋而形成有傾斜壁23B,該傾斜壁23B係從左側朝右側以靜止角度傾斜。該傾斜壁23B係於機體前後方向具有高度不同的段差部。
此外,卸榖螺旋機8係由揚穀管(揚穀筒)8A和橫移送管8B構成,該揚穀管(揚穀筒)8A係於穀槽6的後側以可縱軸自由轉動地豎立設置,該橫移送管8B係於該揚穀管8A的上端部以可橫軸自由轉動地連接。橫移送管8B係從載置於固定在脫穀裝置5上面的支撐構件8D之收納位置,通過朝機體側方伸出的排出作業位置,可自由迴旋地構成。
為了有效地活用脫穀裝置5和穀槽6之間所形成的空間S,左壁的垂直壁23A形成有第1揚穀裝置14及用以配置第2揚穀裝置15的凹部22A,左壁的傾斜壁23B形成有凹部22B,其係用以配置後述柴油微粒子捕集濾器DPF組件(申請專利範圍中的排氣淨化裝置)40的排氣管60。此外,在左壁之傾斜壁23B的凹部22B,藉由配置高溫狀態的DPF組件40的排氣管60,能促進穀槽6所儲存的穀粒之乾燥而以良好的能率進行穀粒搬運。
(引擎)
引擎9係透過安裝橡膠(申請專利範圍中的彈性構件)9a而安裝於機體框架2。引擎9設置有增壓器30,其具有用以將空氣增壓至引擎9的吸氣渦輪30A,及用以從引擎9排出排氣氣體的排氣歧管30B。
吸氣渦輪30A連接著空氣淨化器33,其係用以去除透 過連接管35吸氣之空氣中的雜質,空氣淨化器33連接著預淨化器32,其係透過連接管34過濾外氣並同時吸氣,排氣歧管30連接著DPF組件40的吸氣口(申請專利範圍中的流入口),該吸氣口係透過連接管50去除排氣氣體中的雜質。
(DPF組件)
DPF組件40內設有吸氣口(流入口)側的氧化觸媒(DOC)40A,及排氣口(流出口)側的微粒子濾器(DPF)40B,從引擎9排出的排氣氣體中的未燃燒燃料係藉由DOC40A而被氧化,排氣氣體中的粒狀化物質係藉由DPF40B的過濾作用而被除去。
如圖2等所示,為了簡化安裝構造,不透過安裝橡膠9a而將DPF組件40固定於機體框架2上。為了防止從引擎9排出的排氣氣體的溫度降低,將該DPF組件40配置於引擎9的近旁為佳,因此配置於引擎9的背面和第1揚穀裝置14的基部之間。又,構成為將DPF組件40的前端部配置於與穀槽6的前壁大致同一位置,促進穀槽6所儲存的穀粒之乾燥。
如圖3、圖4所示,為了藉由來自DPF組件40的放熱使穀槽6內所儲存的穀粒乾燥,將DPF組件40配置於穀槽6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的下側,於平面觀看係配置於穀槽6底部的傾斜壁23B的輪廓的下側。DPF組件40的排氣口亦位於傾斜壁23B的下側。
如圖2所示,DPF組件40的吸氣口係透過連接管50 而連接於排氣歧管30B,DPF組件40的排氣口連接著排氣管60,其係用以將經除去雜質等的排氣氣體排出至外部。
連接管50係由鋼管構成的第1連接管51、不鏽鋼管構成的可撓管52、以及鋼管構成的第2連接管53所構成,該可撓管52具有能降低引擎9的振動傳播的可撓性。亦可以橡膠等具有可撓性的素材形成該連接管50全體或可撓管52。
於引擎9啟動時和機體行走時,即使該引擎9和DPF組件40產生彼此不同的振動,仍能減少對於DPF組件40的吸氣口和連接管50的連接部分、及連接管50和排氣歧管30B的連接部分等所施加之應力,使得排氣流入側的管路不易產生金屬疲勞而提升持久性。
如圖2所示,於側面觀看時,第1連接管51係從排氣歧管30向大致下側延伸,可撓管52係從第1連接管51的前端部向大致下側延伸,第2連接管53係從可撓管52的前端部彎曲大致90度後,朝後方延伸而連接於DPF組件40的吸氣口。
於背面觀看時,第1連接管51係從排氣歧管30彎曲大致90度後,朝下方延伸,可撓管52係從第1連接管51的前端部向下方延伸,第2連接管53係從可撓管52的前端部向下方延伸後,向後方彎曲大致90度,連接於DPF組件40的吸氣口。
排氣管60係由鋼管構成的排氣管(tape pipe,帶狀管)61及管帽62所構成,該管帽62係形成為彎曲形狀或折曲 形狀用以防止雨水等浸入排氣管61。
於側面觀看時,排氣管61的基部(排氣管61的下部)係從DPF組件40的排氣口(申請專利範圍中的流出口)向上側延伸後,沿著具有段差的傾斜壁23B中較高側的傾斜壁23B的下面而向左側前方上方傾斜延伸。排氣管61的上部係從排氣管61基部的前端部朝前方上升且急傾斜延伸,管帽62係於形成在排氣管61上端部的排氣口之上側,將開口部62A向後方安裝。管帽62係於排氣管61的上端部透過撐桿安裝之構造,但也可以是安裝於第1揚穀裝置14的上端部之構造。管帽62係縱剖面形狀形成為半圓弧狀,該管帽62的基部(下部)形成為筒狀,該筒狀部的內徑形成為比排氣管61上端部的外徑還大。藉由將管帽62被覆安裝於排氣管61的上端部,使該管帽62外側的管帽體的下部之內周面和排氣管61上端部的外周面之間形成預定的間隙。於該間隙,藉由來自排氣管61上端部而朝管帽62側排出的排氣氣體之流動而產生擴散器效果,吸入外氣,使從開口部62A排出之排氣氣體的溫度更為降低。
如圖2、圖11所示,為了有效地活用脫穀裝置5和穀槽6之間所形成的空間S,於被形成在配置第1揚穀裝置14的穀槽6的垂直壁23A之上下方向的凹部22A,排氣管61的上部以與第1揚穀裝置14平行的姿勢被配置在該第1揚穀裝置14的前方。排氣管61的上部係透過撐桿而被支撐在第1揚穀裝置14。如此,藉由將高溫狀態的排氣管60的上部配置於穀槽6的垂直壁23A的凹部22A,能促進穀 槽6所儲存的穀粒之乾燥,以良好的能率進行穀粒搬運。
為了防止從排氣管61被排出至機外的排氣氣體被預淨化器32吸氣,而將管帽62的開口部62A之上下方向的中心位置,配置於比預淨化器32的吸氣口還高的位置。此外,將形成在排氣管61上部的上端部之排氣口配置在比預淨化器32的吸氣口還高的位置更佳。
又,如圖3所示,為了以良好的能率將排氣氣體排出至機外,來自管帽62的開口部62A之排氣氣體的排出導引方向,係設定成在卸榖螺旋機8的橫移送管(橫移送筒)8B處於聯合收割機的機體上的收納狀態之狀態下,與該橫移送管8B大致平行。
為了有效地活用脫穀裝置5和穀槽6之間所形成的空間S,排氣管61的基部係配置於藉由穀槽6的傾斜壁23B的段差所形成之凹部22B內,排氣管61的上部係於配置有第1揚穀裝置14的穀槽6的垂直壁23A之凹部22A,與第1揚穀裝置14的前側並列配置。
亦可以DPF組件40的排氣口的外徑為基準,將排氣管61的基部的內徑形成為大徑。藉此能得到擴散器效果,因為從DPF組件40被排出至排氣管61的排氣氣體的流出,而從DPF組件40和排氣管61的基部的間隙吸入空氣,使排氣管61內的排氣氣體的溫度降低,且亦能從該間隙將從管帽62的開口部62A浸入進來的雨水等排水至機外。又,能將DPF組件40周邊的高溫雰圍氣體吸出至機外,防止設置在DPF組件40周邊的感測器類之故障。
(排氣管之其他實施例)
如圖5所示,亦可將前述排氣管61,藉由鋼管構成的下部之排氣管(申請專利範圍中的第1排氣管)61A,及較該排氣管61A更大徑的鋼管構成的上部之排氣管(申請專利範圍中的第2排氣管)61B構成。
於側面觀看時,下部的排氣管61A係從DPF組件40的排氣口向上側延伸後,朝前方上側傾斜延伸。上部的排氣管61B係從排氣管61A的上端部向前方上側,比排氣管61A更急傾斜延伸,形成於排氣管61B上端部的排氣口安裝有上述管帽62。
為了有效地活用脫穀裝置5和穀槽6之間所形成的空間S,上部的排氣管61B被配置在形成於配置第1揚穀裝置14的穀槽6的垂直壁23A之凹部22A,且以與第1揚穀裝置14平行的姿勢被配置在第1揚穀裝置14的前方
為了防止從排氣管61B的上端部被排出至機外的排氣氣體被預淨化器32吸氣,管帽62係將管帽62的開口部62A之上下方向的中心位置,配置於比預淨化器32的吸氣口32A還高的位置。且,為了以良好的能率將排氣氣體排出至機外,管帽62的排氣氣體的排出導引方向,係設定成與處於收納狀態的卸榖螺旋機8的橫移送管8B呈大致平行。
圖示省略,但於背面視時,下部的排氣管61A係於從DPF組件40的排氣口向上側延伸後,朝左上側傾斜延伸,上部的排氣管61B係從下部的排氣管61A的上端部向前側 上方延伸,且於形成在排氣管61B上端部的排氣口安裝有上述管帽62。
為了有效地活用脫穀裝置5和穀槽6之間所形成的空間S,下部的排氣管61A係配置於穀槽6的傾斜壁23B之凹部22B內,上部的排氣管61B係於配置有第1揚穀裝置14的穀槽6的垂直壁23A之凹部22A內,與第1揚穀裝置14並列配置。
上部的排氣管61B下端部的內徑係形成為比下部的排氣管61A上端部的外徑還大徑。於將排氣管61A的上端部***排氣管61B的下端部之狀態下,在排氣管61A上端部的外周面和排氣管61B下端部的內周面之間形成預定的間隙。因此,藉由從排氣管61A被排出至排氣管61B的排氣氣體之流出,能從排氣管61A和排氣管61B的間隙吸入外氣,使排氣管61B內的排氣氣體之溫度降低。又,亦能從該間隙將從管帽62的開口部62A浸入進來的雨水等排水至機外。又,能將DPF組件40周邊的高溫雰圍氣體吸出至機外,防止設置在DPF組件40周邊的感測器類之故障。又,DPF組件40所連接之下部的排氣管61A和沿著第1揚穀裝置14設置之上部的排氣管61B,即使彼此產生不同的振動,亦不易對DPF組件40和排氣管61A的連接部分等重複施加應力,使得排氣管路不易產生金屬疲勞而提升持久性。此外,為了防止稻草等雜質進入排氣管61B內,在排氣管61A和排氣管61B的間隙張設網子為佳。
(排氣淨化裝置及排氣管之其他實施例)
如圖6所示,DPF組件40設置有吸氣口側的DOC40A、中央部的DPF40B、以及排氣口側所連接的尿素SCR40C,從引擎9排出的排氣氣體中的未燃燒燃料係藉由DOC40A而被氧化,排氣氣體中的粒狀化物質係藉由DPF40B而被過濾除去,排氣氣體中的氮氧化物係藉由尿素SCR40C而被淨化。
DPF組件40的吸氣口係透過連接管50連接於排氣歧管30B,DPF組件40的排氣口連接著排氣管60,其係用以將經去除雜質等的排氣氣體排出至外部。
連接管50係由鋼管構成的第1連接管51、不鏽鋼管構成的可撓管52、以及鋼管構成的第2連接管53所構成,該可撓管52具有能降低引擎9的振動傳播的可撓性。
排氣管60係由鋼管構成的排氣管71及形成為用以防止雨水等浸入排氣管71之彎曲形狀的管帽62所構成。
於側面觀看時,排氣管71的基部係從DPF組件40的排氣口向上側延伸後,朝前方上側傾斜延伸,排氣管71的上部係從排氣管71基部的前端部朝前方上側急傾斜延伸,管帽62係於形成在排氣管71上部的前端部之排氣口,將開口部62A安裝成朝向後方。
於背面觀看時,排氣管71的基部係從DPF組件40的排氣口向上側延伸後,朝左上側傾斜延伸,排氣管71的上部係從排氣管71基部的前端部向上側延伸,管帽62係於形成在排氣管71上端部的排氣口,將開口部62A安裝成朝向後方。
為了有效地活用脫穀裝置5和穀槽6之間所形成的空間S,排氣管71的基部係配置在穀槽6的傾斜壁23B的凹部22D,排氣管71的上部係於配置有第2揚穀裝置15的穀槽6的垂直壁23A之凹部內,與第2揚穀裝置15的後側並列配置。
排氣管71基部的內徑係形成為比DPF組件40的排氣口的外徑還大徑。藉此能得到擴散器效果,因為從DPF組件40被排出至排氣管71的排氣氣體的流出,而從DPF組件40和排氣管71的基部的間隙吸入空氣,使排氣管71內的排氣氣體的溫度降低,且亦能從該間隙將從管帽62的開口部62A浸入進來的雨水等排水至機外。
(空氣淨化器及預淨化器之配置)
將用以過濾引擎9所被供給的外氣之大型的空氣淨化器33,配置於脫穀裝置5的上側,以提高引擎9的吸氣效率。
如圖1~圖3、圖7~圖10所示,該空氣淨化器33係於脫穀裝置5的上側,鄰接於艙座7左側後部的左側方之位置,沿著前後方向配置。空氣淨化器33係藉由設置於脫穀裝置5上面的支撐構件80支撐。
如圖7、圖8所示,由於支撐構件80係於覆蓋脫穀裝置5上面的上部管帽81之中,避開開閉的部分而安裝於固定側的管帽82,因此開閉操作上部管帽81亦無妨礙。
如圖10所示,預淨化器32係透過支撐構件83支撐於第1揚穀裝置14的上端部。該支撐構件83的中間部係連 結於支撐橫移送管8B的支撐構件8D。
如圖8所示,預淨化器32係配置於比空氣淨化器33還高的位置,於背面觀看係配置在艙座7的輪廓內,因此能防止與橫移送管8B互相干渉。
如圖1~圖4、圖8所示,使空氣淨化器33伸入位於收納位置之橫移送管8B的下側。
如圖7、圖8所示,艙座7的左側面形成有側面窗,以上部支點Q為中心將堵塞該側面窗的透明板84設置成可朝左側方自由打開。空氣淨化器33係配置於比該透明板84還後側,將該透明板84朝左側方打開時,可從側面窗進行空氣淨化器33之維修。
如圖9所示,預先以連接管34連接空氣淨化器33的上部和預淨化器32的下部以使其一體化,可將該一體化之空氣淨化器33和預淨化器32,透過支撐構件80和支撐構件83安裝於機體側。
如圖9所示,艙座7的後面形成有後面窗,以上部支點R為中心將堵塞該後面窗的透明板86設置成可朝後方自由打開。為了防止對透明板86的開閉造成妨礙,預淨化器32係配置於比透明板86還偏向左側之位置。將該透明板86朝後方打開時,可從艙座7的後面窗進行預淨化器32之維修。
空氣淨化器33和引擎9的吸氣歧管係以連接管35連接。
如圖11所示,預淨化器32和配置於排氣管61上端部 的管帽62,係配置於大致相同高度,且在左右方向亦配置於大致相同位置,但管帽62的開口部62A係朝向與預淨化器32存在之側的相反側開口。因此,使藉由管帽62導引排出的排氣氣體不易被預淨化器32吸入。
如圖11、圖12所示之實施例,係將第1揚穀裝置14、第2揚穀裝置15及排氣管61,配置在形成於穀槽6左壁的垂直壁23A之凹部22A內。
如圖11、圖13、圖14所示,DPF組件40係由下面打開的管帽88覆蓋,該管帽88的上側安裝有用以檢測DPF的內部壓力之壓力感測器89等感測器類。
1‧‧‧聯合收割機
2‧‧‧機體框架
3‧‧‧行走裝置
4‧‧‧割取裝置
5‧‧‧脫穀裝置
6‧‧‧穀槽
7‧‧‧艙座
8‧‧‧卸穀螺旋機
8A‧‧‧揚穀管(揚穀筒)
8B‧‧‧橫移送管(橫移送筒)
8D‧‧‧支撐構件
9‧‧‧引擎
9a‧‧‧安裝橡膠(彈性構件)
14‧‧‧第1揚穀裝置(揚穀裝置)
22A‧‧‧凹部
23A‧‧‧垂直壁
30‧‧‧增壓器
30A‧‧‧吸氣渦輪
30B‧‧‧排氣歧管
32‧‧‧預淨化器
33‧‧‧空氣淨化器
34、35‧‧‧連接管
40‧‧‧DPF組件(排氣淨化裝置)
40A‧‧‧D0C(氧化觸媒)
40B‧‧‧微粒過濾器
50‧‧‧連接管
51‧‧‧第1連接管
52‧‧‧可撓管
53‧‧‧第2連接管
60、61‧‧‧排氣管
62‧‧‧管帽
62A‧‧‧開口部
80、83‧‧‧支撐構件
E‧‧‧引擎箱

Claims (4)

  1. 一種聯合收割機,其為在機體的左右一側具備將穀稈脫穀的脫穀裝置(5),在機體的左右另一側具備儲存穀粒的穀槽(6),前述穀槽(6)的前側具備透過彈性構件(9a)而被支撐著的引擎(9),且在前述脫穀裝置(5)和前述穀槽(6)之間具備將經由前述脫穀裝置(5)脫穀的穀粒搬送至前述穀槽(6)的揚穀裝置(14)之聯合收割機,其特徵在於:在前述穀槽(6)的底部設置向著前述脫穀裝置(5)側上升傾斜的傾斜壁(23B),將從前述引擎(9)的排氣氣體除去粒狀物質的排氣淨化裝置(40)配置在前述傾斜壁(23B)的下方空間,前述排氣淨化裝置(40)的流入口透過具有可撓性的連接管(50)而連接前述引擎(9)的排氣歧管(30B),前述排氣淨化裝置(40)的流出口連接著將前述流出口所排出的氣體導引至機外的排氣管(61)之下端部,前述排氣管(61)的上端部被配置在比前述穀槽(6)的上面更高之位置,且前述排氣管(61)的下部沿著前述傾斜壁(23B)的下面朝斜上方延伸設置,並使前述排氣管(61)沿著前述揚穀裝置(14)朝上方延伸設置;前述排氣管(61)為由下部的第1排氣管(61A)和上部的第2排氣管(61B)構成,前述下部的前述第1排氣管(61A)為連接前述排氣淨化裝置(40)的前述流出口,前述上部的前述第2排氣管(61B) 為連通前述第1排氣管(61A)的上端部,並使前述第1排氣管(61A)沿著前述傾斜壁(23B)的下面。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聯合收割機,其中前述聯合收割機之構造為:使前述第2排氣管(61B)的下端部的內徑形成比前述第1排氣管(61A)的上端部的外徑還大,於前述第1排氣管(61A)的上端部***於前述第2排氣管(61B)的下端部之狀態下,在前述第1排氣管(61A)的上端部的外周面和前述第2排氣管(61B)的下端部的內周面之間形成預定的間隙。
  3.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聯合收割機,其中前述排氣管(61)的上端部配置有管帽(62),前述管帽(62)係用以橫向導引從前述排氣管(61)的上端部向上排出的氣體。
  4. 如請求項3所記載之聯合收割機,其係具備繞縱軸自由迴旋的用以排出前述穀槽(6)內的穀粒之橫移送筒(8B),於平面觀看時,經由前述管帽(62)導引的排氣氣體之排出方向被設定成沿著被收納在機體上收納位置的前述橫移送筒(8B)之方向。
TW102102444A 2012-03-29 2013-01-23 Combine harvesters TWI5788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77655A JP5679350B2 (ja) 2012-03-29 2012-03-29 コンバイン
JP2012077654A JP5549947B2 (ja) 2012-03-29 2012-03-29 コンバイン
JP2012167559A JP5673967B2 (ja) 2012-07-27 2012-07-27 コンバイン
JP2012212628A JP5679127B2 (ja) 2012-09-26 2012-09-26 コンバイン
JP2012285377A JP5733297B2 (ja) 2012-12-27 2012-12-27 コンバイ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8695A TW201338695A (zh) 2013-10-01
TWI578895B true TWI578895B (zh) 2017-04-21

Family

ID=49064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2444A TWI578895B (zh) 2012-03-29 2013-01-23 Combine harvesters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1512682B1 (zh)
CN (4) CN203308554U (zh)
TW (1) TWI5788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45604B1 (ko) * 2013-12-27 2019-02-07 얀마 가부시키가이샤 콤바인
JP6245759B2 (ja) * 2014-08-26 2017-12-13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
JP5894342B2 (ja) * 2014-12-01 2016-03-30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ダンプトラック
WO2016140320A1 (ja) * 2015-03-04 2016-09-09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
KR102607688B1 (ko) * 2015-03-13 2023-11-30 가부시끼 가이샤 구보다 콤바인
CN106150638A (zh) * 2015-04-10 2016-11-23 博野县顺意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于人体呼吸区的环保排气管
KR20180023809A (ko) * 2016-08-26 2018-03-07 이세키노우키가부시키가이샤 콤바인
KR102671318B1 (ko) * 2016-12-22 2024-06-03 가부시끼 가이샤 구보다 콤바인 및 탈곡 장치
JP6256817B1 (ja) * 2017-06-29 2018-01-10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
JP6558414B2 (ja) * 2017-08-30 2019-08-14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
JP6644246B1 (ja) * 2018-09-13 2020-02-12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
CN111373921A (zh) * 2018-12-25 2020-07-07 株式会社久保田 收割机
CN111406504B (zh) * 2020-05-28 2021-07-16 昶旻(苏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纵轴流全喂入收割机清选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07787B2 (ja) * 1994-04-04 2000-02-07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車のエンジン排気構造
JP2011135846A (ja) * 2009-12-29 2011-07-14 Mitsubishi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コンバイン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50316U (zh) * 1976-10-01 1978-04-27
JPH0311374Y2 (zh) * 1984-09-05 1991-03-19
JPS62133261A (ja) * 1985-12-03 1987-06-16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柱支線の氷雪切断防止方法
JP2007244308A (ja) * 2006-03-16 2007-09-27 Yanmar Co Ltd コンバイン
JP4891664B2 (ja) * 2006-06-20 2012-03-07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
JP5209296B2 (ja) * 2007-12-27 2013-06-12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
JP2010063417A (ja) * 2008-09-11 2010-03-25 Yanmar Co Ltd コンバイン
JP2010209813A (ja) * 2009-03-11 2010-09-24 Yanmar Co Ltd コンバイン
JP5452553B2 (ja) * 2011-07-28 2014-03-26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07787B2 (ja) * 1994-04-04 2000-02-07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車のエンジン排気構造
JP2011135846A (ja) * 2009-12-29 2011-07-14 Mitsubishi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コンバイ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8695A (zh) 2013-10-01
KR101512682B1 (ko) 2015-04-16
CN103355056A (zh) 2013-10-23
KR20130111260A (ko) 2013-10-10
CN103355055B (zh) 2017-05-24
CN103355055A (zh) 2013-10-23
CN203167581U (zh) 2013-09-04
CN203308554U (zh) 2013-11-27
CN103355056B (zh) 2017-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8895B (zh) Combine harvesters
JP5968764B2 (ja) コンバイン
JP2011147397A (ja) コンバイン
JP2015008638A (ja) コンバイン
JP6016122B2 (ja) コンバイン
JP5843030B2 (ja) コンバイン
JP2015208242A (ja) コンバイン
JP2017216886A (ja) コンバイン
TWI554197B (zh) Combine harvesters
KR102549840B1 (ko) 콤바인
JP5733297B2 (ja) コンバイン
KR101988412B1 (ko) 수확기
JP5549947B2 (ja) コンバイン
JP6555319B2 (ja) コンバイン
JP6319482B2 (ja) コンバイン
JP6142777B2 (ja) 排気ガス冷却装置を備えたコンバイン
JP2014193122A (ja) コンバイン
JP6652188B2 (ja) コンバイン
JP6194946B2 (ja) コンバイン
JP6652187B2 (ja) コンバイン
JP2017132362A (ja) 作業機の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JP5679350B2 (ja) コンバイン
JP7404189B2 (ja) コンバイン
JP6319481B2 (ja) コンバイン
JP6908100B2 (ja) コンバイ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