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3665B - 驅動裝置 - Google Patents

驅動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3665B
TWI543665B TW104104124A TW104104124A TWI543665B TW I543665 B TWI543665 B TW I543665B TW 104104124 A TW104104124 A TW 104104124A TW 104104124 A TW104104124 A TW 104104124A TW I543665 B TWI543665 B TW I54366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ation signal
pulse width
signal
circuit
width modul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41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30466A (zh
Inventor
林瑞禮
蔡忠諺
大衛 皮耶 利翁聶爾 畢箊梭
喬治 冀希斯
Original Assignee
國立成功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國立成功大學 filed Critical 國立成功大學
Priority to TW1041041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43665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36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3665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304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046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30Semiconductor lamps, e.g. solid state lamps [SSL]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or organic LED [OLED]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Led Device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Description

驅動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驅動裝置,特別關於一種可提高暫態期間響應速度之驅動裝置。
工作裝置一般係透過一驅動裝置來驅動,使其依照設定的功能而作動。以發光裝置為例,發光裝置的發光體的種類相當多,除了一般人熟知的白熾燈泡、日光燈、鹵素燈、冷陰極螢光燈(CCFL)之外,發光二極體(LED)或是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也是發光體的一種新的選擇。不過,由於發光二極體或有機發光二極體本身的特性,使得其本身即伴隨有寄生電容(或稱本質電容,Intrinsic Capacitor)的存在,而此寄生電容常會造成發光裝置啟動或關閉的暫態期間有響應延遲的問題存在;例如啟動時發光裝置不會馬上被點亮(較慢點亮),或是關閉時,發光裝置不會馬上熄滅而有延遲熄滅的現象。
請參照圖1所示,其為習知一種驅動裝置驅動一發光裝置的波形示意圖。
如圖1所示,驅動裝置係透過一脈寬調變(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訊號VPWM控制開關的導通或截止,進而控制發光裝置發光或不發光。其中,於時間t0到時間t1的期間內,脈寬調變訊號VPWM開始控制開關導通而對發光裝置充電升壓,不過,由於寄生電容的電(跨)壓(以VCA表示)尚未上升到發光裝置的導通電壓,故發光裝置不會發光,一直要到t1時間時,發光裝置才會發光。另外,於時間t2到時間t3的期間內,脈寬調變訊號VPWM會使開關截止而使發光裝置不發光,因此,寄生電容將會釋能。但由於此時開關為截止狀態,故於期間內,寄生電容的釋能將相當的緩慢,使得發光裝置之跨壓(寄生電容的電壓VCA)降低的速率相 當慢,使得發光裝置不會立即熄滅,而且在此期間內亦無法將跨壓釋放到零,如此,將導致發光裝置啟動或關閉的暫態期間有響應延遲的現象。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驅動裝置,可提高暫態期間的響應速度而降低響應時間,已成為重要課題之一。
有鑑於上述課題,本發明之目的為提供一種具有可提高暫態期間的響應速度而降低響應時間之驅動裝置。
為達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之一種驅動裝置,係驅動一工作裝置發光,工作裝置具有一寄生電容,驅動裝置包括一電源單元、一第一開關單元、一儲能單元、一第二開關單元以及一控制單元。電源單元輸出一電源訊號。第一開關單元與電源單元電性連接,並接收電源訊號。儲能單元分別與第一開關單元及工作裝置電性連接,並依據電源訊號輸出一驅動訊號驅動工作裝置。第二開關單元分別與第一開關單元及儲能單元電性連接。控制單元與第一開關單元、第二開關單元及工作裝置電性連接,控制單元輸出一第一脈寬調變訊號控制第一開關單元導通或截止,並輸出一第二脈寬調變訊號控制第二開關單元導通或截止,且第一脈寬調變訊號的準位與第二脈寬調變訊號的準位於同一時間點為相反;其中,於一降壓期間時,寄生電容透過第一開關單元將儲存的電能釋放至電源單元,且寄生電容透過第二開關單元將儲存的電能釋放至儲能單元。
在一實施例中,於降壓期間內,寄生電容儲存的電能釋放至零。
在一實施例中,於一升壓期間時,電源訊號透過第一開關單元對寄生電容儲能,且儲能單元輸出的驅動訊號透過第二開關單元對寄生電容儲能。
在一實施例中,控制單元依據驅動訊號及一調變訊號輸出第一脈寬調變訊號及第二脈寬調變訊號。
在一實施例中,當調變訊號為高準位時,驅動裝置操作於升壓期間及一脈寬調變期間,當調變訊號為低準位時,驅動裝置操作於降壓期間及一停止期間。
在一實施例中,當調變訊號為低準位時,工作裝置不作動。
在一實施例中,調變訊號的頻率小於第一脈寬調變訊號或第二脈寬調變訊號的頻率。
在一實施例中,控制單元包含一平均電流補償電路,平均電流補償電路與工作裝置電性連接,且平均電流補償電路依據一參考值及平均電流補償電路之一增益值設定工作裝置之平均電流值,並輸出一平均控制訊號。
在一實施例中,控制單元更包含一迴授電路,迴授電路與工作裝置電性連接,並依據流經工作裝置之電流輸出一偵測訊號。
在一實施例中,控制單元更包含一峰值電流偵測電路,峰值電流偵測電路分別與平均電流補償電路及迴授電路電性連接,且平均控制訊號輸入峰值電流偵測電路之一端,偵測訊號輸入峰值電流偵測電路之另一端。
在一實施例中,當偵測訊號的值大於平均控制訊號的值時,則峰值電流偵測電路輸出一控制訊號而控制第一開關單元截止,且控制第二開關單元導通。
在一實施例中,控制單元更包括一調變電路,調變電路的一端連接平均電流補償電路之一輸出端及峰值電流偵測電路之一端,且調變電路的另一端接收調變訊號。
在一實施例中,控制單元更包含一閘極驅動電路,閘極驅動電路與峰值電流偵測電路電性連接,並接收峰值電流偵測電路輸出的一控制訊號且輸出第一脈寬調變訊號及第二脈寬調變訊號,以分別控制第一開關單元及第二開關單元。
在一實施例中,控制單元更包含一變頻控制電路,變頻控制電路降低第一開關單元或第二開關單元的切換頻率。
在一實施例中,於升壓期間內,變頻控制電路降低第一脈寬調變訊號或第二脈寬調變訊號的頻率,以加快寄生電容的儲能速率及工作裝置跨壓之建壓速率。
在一實施例中,於降壓期間內,變頻控制電路降低第一脈寬 調變訊號或第二脈寬調變訊號的頻率,以加快寄生電容的電能釋放速率及工作裝置跨壓之降壓速率。
在一實施例中,工作裝置為一發光裝置、或一放電加工機、或一表面處理加工機。
承上所述,因本發明之驅動裝置中,控制單元輸出第一脈寬調變訊號及第二脈寬調變訊號分別控制第一開關單元及第二開關單元導通或截止,且第一脈寬調變訊號的準位與第二脈寬調變訊號的準位於同一時間點為相反。另外,於一降壓期間時,工作裝置的寄生電容可透過第一開關單元將儲存的電能釋放至電源單元,且寄生電容也透過第二開關單元將儲存的電能釋放至儲能單元。藉此,與習知相較,本發明之驅動裝置具有可提高暫態期間的響應速度而降低響應時間的優點。
1、1a~1d‧‧‧驅動裝置
11‧‧‧電源單元
12‧‧‧第一開關單元
13‧‧‧儲能單元
14‧‧‧第二開關單元
15、15b~15d‧‧‧控制單元
151‧‧‧平均電流補償電路
1511、1531‧‧‧比較元件
152‧‧‧迴授電路
153‧‧‧峰值電流偵測電路
1532‧‧‧正反器
1533‧‧‧振盪器
154‧‧‧閘極驅動電路
155‧‧‧調變電路
156‧‧‧變頻控制電路
2、2b‧‧‧工作裝置(發光裝置)
C1~C4、CT‧‧‧電容
CS‧‧‧控制訊號
COLED‧‧‧寄生電容
D、D1~D7‧‧‧二極體
I‧‧‧反向器
ICT、IOLED、IR4、IR6、IRT‧‧‧電流
ILf‧‧‧驅動訊號
Lf‧‧‧電感
Q‧‧‧輸出端
R‧‧‧Reset端
rLf、R1~R7、RFB、RT‧‧‧電阻
S‧‧‧Set端
S1、S2‧‧‧開關元件
t0、t1、t2、t3、t4‧‧‧時間
UC3846‧‧‧積體電路(IC)VC‧‧‧平均控制訊號
VCA、Vinv、VOLED、VR5、VR7‧‧‧電壓
VD‧‧‧調變訊號
VF‧‧‧參考電壓
Vin‧‧‧電源訊號(直流電壓源)
VOLED,rated‧‧‧額定電壓
VPWM‧‧‧脈寬調變訊號
VPWM1‧‧‧第一脈寬調變訊號
VPWM2‧‧‧第二脈寬調變訊號
VS‧‧‧偵測訊號
Z1、Z2‧‧‧阻抗
圖1為習知一種驅動裝置驅動一發光裝置的波形示意圖。
圖2A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一種驅動裝置的功能方塊示意圖。
圖2B及圖2C分別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驅動裝置的電路示意圖及波形示意圖。
圖2D至圖2I分別為圖2B之驅動裝置於不同驅動期間之電路示意圖。
圖3A及圖3B分別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驅動裝置的電路示意圖及波形示意圖。
圖3C為一阻抗的電路示意圖。
圖3D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驅動裝置的電路示意圖。
圖4A及圖4B分別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驅動裝置的電路示意圖及波形示意圖。
圖4C及圖4D分別為降壓型驅動裝置在調變訊號開啟及關閉暫態期間之等效電路示意圖。
圖4E及圖4F分別為圖4A之控制單元的部分電路示意圖。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依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一種驅動裝置,其中相同的元件將以相同的參照符號加以說明。
請參照圖2A所示,其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一種驅動裝置1的功能方塊示意圖。
驅動裝置1係驅動一工作裝置2作動。其中,工作裝置2例如但不限於為一發光裝置、或一放電加工裝置(例如電焊機)、或一表面處理加工裝置,並不限定。發光裝置可為發光二極體發光裝置或有機發光二極體發光裝置。在本實施例中,工作裝置2為一有機發光二極體發光裝置(以下簡稱發光裝置;以下的實施例中,發光裝置等同於上述的工作裝置),因此,本實施例之驅動裝置1為一有機發光二極體驅動裝置(簡稱為驅動裝置)。另外,本實施例之工作裝置(發光裝置)2除了可包含複數有機發光二極體的串聯及/或並聯(例如複數個串聯後彼此並聯,未顯示)之外,工作裝置(發光裝置)2更具有與串聯後彼此並聯之該些有機發光二極體或該些發光二極體並聯之一寄生電容COLED(或稱本質電容)。
驅動裝置1包括一電源單元11、一第一開關單元12、一儲能單元13、一第二開關單元14以及一控制單元15。
電源單元11輸出一電源訊號Vin。其中,電源單元11可為一直流電壓源或一交流電壓源而包含降壓電路,並不限定。而第一開關單元12與電源單元11電性連接,並接收電源訊號Vin。儲能單元13分別與第一開關單元12及工作裝置(發光裝置)2電性連接,並依據電源訊號Vin輸出一驅動訊號ILf驅動工作裝置(發光裝置)2作動(發光)。於此,驅動訊號ILf即為儲能單元13釋能時輸出的電流訊號,也是流經工作裝置(發光裝置)2的總電流訊號。
第二開關單元14分別與第一開關單元12及儲能單元13電性連接,而控制單元15分別與第一開關單元12、第二開關單元14及工作裝置(發光裝置)2電性連接。其中,控制單元15可依據驅動訊號ILf及一調變訊號(modulation signal)VD輸出一第一脈寬調變訊號VPWM1及一第二脈寬調變訊號VPWM2。其中,對寄生電容COLED而言,當調變訊號VD為高準位時,驅動裝置1可操作於一升壓期間及一脈寬調變期間;當調變訊號 VD為低準位時,驅動裝置1則可操作於一降壓期間及一停止期間。
第一脈寬調變訊號VPWM1控制第一開關單元12的導通或截止,第二脈寬調變訊號VPWM2控制第二開關單元14的導通或截止,而且第一脈寬調變訊號VPWM1的準位與第二脈寬調變訊號VPWM2的準位於同一時間點為相反。於此,係表示第一脈寬調變訊號VPWM1與第二脈寬調變訊號VPWM2都是脈寬調變訊號,而控制單元15除了可控制第一脈寬調變訊號VPWM1與第二脈寬調變訊號VPWM2的責任週期(duty cycle)之外,也可控制第一脈寬調變訊號VPWM1與第二脈寬調變訊號VPWM2的準位。其中,當第一脈寬調變訊號VPWM1上升時,則第二脈寬調變訊號VPWM2就下降。因此,同一時間點時,若第一脈寬調變訊號VPWM1為高電位(High)時,第二脈寬調變訊號VPWM2則為低電位(Low),或是相反。
在本實施例中,對寄生電容COLED而言,於升壓期間時(即工作裝置(發光裝置)2被點亮前的暫態期間),電源訊號Vin可透過第一開關單元12對寄生電容COLED儲能而升壓,且當第一開關單元12截止時,儲能單元13釋能而輸出之驅動訊號ILf亦可透過第二開關單元14對寄生電容COLED儲能。換言之,於升壓期間且第一脈寬調變訊號VPWM1為高準位而導通第一開關單元12時(此時,第二脈寬調變訊號VPWM2為低準位,第二開關單元14截止),電源單元11輸出的電源訊號Vin可經由第一開關單元12、儲能單元13對寄生電容COLED儲能,此時,寄生電容COLED的電壓因尚未上升到工作裝置(發光裝置)2的導通電壓,故工作裝置(發光裝置)2不發光。另外,於升壓期間且第二脈寬調變訊號VPWM2為高準位而導通第二開關單元14時(此時第一脈寬調變訊號VPWM1為低準位,第一開關單元12截止),電源訊號Vin不對寄生電容COLED儲能,但儲能單元13因釋能而輸出的驅動訊號ILf則可經由第二開關單元14對寄生電容COLED繼續儲能(形成迴路),此時,工作裝置(發光裝置)2亦不發光,直到寄生電容COLED的電壓因上升到工作裝置(發光裝置)2的導通電壓時,工作裝置(發光裝置)2才會發光(進入脈寬調變期間)。
另外,對寄生電容COLED而言,於降壓期間時(即工作裝置(發光裝置)2被關閉時的暫態期間),寄生電容COLED可透過第一開關單 元12將儲存的電能釋放至電源單元11,且寄生電容COLED亦可透過第二開關單元14將儲存的電能釋放至儲能單元13。換言之,於降壓期間且第一脈寬調變訊號VPWM1為高準位而導通第一開關單元12時(第二開關單元14截止),寄生電容COLED儲存的電能可經由儲能單元13、第一開關單元12釋放至電源單元11(藉此可提高電源單元11的電源轉換效率),此時,寄生電容COLED的電壓已降至工作裝置(發光裝置)2的導通電壓之下,故工作裝置(發光裝置)2停止發光。另外,於降壓期間且第二脈寬調變訊號VPWM2為高準位而導通第二開關單元14時(第一開關單元12截止)時,則寄生電容COLED可經由儲能單元13及第二開關單元14而形成迴路,以將儲存的電能釋放至儲能單元13,直到完全釋能為止(寄生電容COLED的跨壓為零)。由於驅動裝置1於升壓期間內可除了可透過第一開關單元12對寄生電容COLED儲能之外,亦可透過第二開關單元14對寄生電容COLED儲能,且於降壓期間內可透過第一開關單元12及第二開關單元14使寄生電容COLED儲存的電能快速釋放至零,因此可提高啟動或關閉暫態期間之響應速度而降低響應時間。
在另一實施例中,控制單元15更可包含一變頻控制電路(未顯示),且於升壓期間及降壓期間內,變頻控制電路可透過降低第一脈寬調變訊號VPWM1及第二脈寬調變訊號VPWM2的頻率而加快寄生電容COLED的儲能速率及工作裝置(發光裝置)2跨壓之建壓速率,亦可加快寄生電容COLED的電能釋放速率及工作裝置(發光裝置)2跨壓之降壓速率,進而可再提高暫態期間的響應速度而降低響應時間。
請參照圖2B及圖2C所示,其分別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驅動裝置1a的電路示意圖及波形示意圖。本實施例之驅動裝置1a係為雙向式有機發光二極體降壓型驅動裝置。驅動裝置1a可包括上述的電源單元11、第一開關單元12、儲能單元13、第二開關單元14以及控制單元15(圖2B未顯示),其連接關係可參照上述,於此不再贅述。另外,以下顯示的發光裝置2即為工作裝置。此外,於圖2B中亦未顯示調變訊號VD
在本實施例中,電源單元11為一直流電壓源(仍以Vin表示)。第一開關單元12包含一開關元件(例如電晶體)S1與一二極體D1的 並聯。第二開關單元14包含一開關元件(例如電晶體)S2與一二極體D2的並聯組合。儲能單元13包含一電阻rLf與一電感Lf的串聯(電阻rLf為儲能單元13的內阻)。其中,開關元件S1的第一端與電源單元11的正端連接,其第二端與電阻rLf的第一端連接,且第一脈寬調變訊號VPWM1係輸入開關元件S1的閘極端。另外,開關元件S2的第一端與接地端連接,其第二端與開關元件S1的第二端及電阻rLf的第一端連接,且第二脈寬調變訊號VPWM2係輸入開關元件S2的閘極端。電阻rLf的第二端與電感Lf的第一端連接,電感Lf的第二端與發光裝置2連接。此外,發光裝置2包含複數組OLED的串聯後並聯,且與寄生電容COLED並聯。
以下,請參照圖2C並配合圖2D至圖2I所示,以說明驅動裝置1a的不同驅動期間。
如圖2C所示,當調變訊號VD為高準位時,對寄生電容COLED而言,驅動裝置1a操作於升壓期間(時間t0至時間t1,t0~t1)及脈寬調變期間(時間t1至時間t2,t1~t2);當調變訊號VD為低準位時,對寄生電容COLED而言,驅動裝置1a操作於降壓期間(時間t2至時間t3,t2~t3)及停止期間(時間t3至時間t4,t3~t4),且發光裝置2不作動(亦即不發光)。
如圖2C及圖2D所示,於升壓期間t0~t1且第一脈寬調變訊號VPWM1為高準位(第二脈寬調變訊號VPWM2為低準位)時,電源單元11與第一開關單元12、儲能單元13及發光單元2可形成迴路,使得電源訊號Vin經由第一開關單元12、儲能單元13對寄生電容COLED儲能(亦對儲能單元13儲能),此時,寄生電容COLED的電壓尚未上升到發光裝置2的導通電壓,故發光裝置2不發光。
另外,如圖2C及圖2E所示,當第二脈寬調變訊號VPWM2為高準位(第一脈寬調變訊號VPWM1為低準位)時,第二開關單元14、儲能單元13及發光裝置2可形成迴路,使得儲能單元13可釋能而繼續輸出驅動訊號ILf透過第二開關單元14持續對寄生電容COLED儲能,此時,發光裝置2亦不發光。
另外,如圖2C及圖2F所示,於脈寬調變期間t1~t2,此時寄生電容COLED的跨壓上升至發光裝置2的導通電壓,故發光裝置2發光。 其中,第一脈寬調變訊號VPWM1為高準位(第二脈寬調變訊號VPWM2為低準位)時,驅動訊號ILf驅動發光裝置2發光。另外,如圖2C及圖2G所示,當第二脈寬調變訊號VPWM2為高準位(第一脈寬調變訊號VPWM1為低準位)時,儲能單元13釋能的驅動訊號ILf可持續驅動發光裝置2發光。
另外,如圖2C及圖2H所示,於降壓期間t2~t3,且第二脈寬調變訊號VPWM2為高準位(第一脈寬調變訊號VPWM1為低準位)時,寄生電容COLED可經由儲能單元13及第二開關單元14而形成迴路,以將儲存的電能釋放至儲能單元13,此時,發光裝置2的跨壓低於其導通電壓,故不發光。此外,如圖2C及圖2I所示,第一脈寬調變訊號VPWM1為高準位(第二脈寬調變訊號VPWM2為低準位)時,寄生電容COLED可經由第一開關單元12而形成迴路,以將儲存的電能透過儲能單元13及第一開關單元12釋放至電源單元11(可提高電源單元11的電源轉換效率),一直到寄生電容COLED儲存的電能釋放至零。此外,於停止期間t3~t4,發光單元2亦不發光。
另外,請參照圖3A及圖3B所示,其分別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驅動裝置1b的電路示意圖及波形示意圖。
本實施例之驅動裝置1b亦可包括上述的電源單元11、第一開關單元12、儲能單元13、第二開關單元14以及控制單元15b,其連接關可參照上述,不再贅述。另外,本實施例的發光裝置2b更具有一電阻RFB,寄生電容COLED的另一端串接於電阻RFB的第一端,且電阻RFB的第二端與接地端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控制單元15b為一峰值電流模式控制電路,並包含一平均電流補償電路151、一迴授電路152、一峰值電流偵測電路153一閘極驅動電路154及一調變電路155。
平均電流補償電路151與發光裝置2b電性連接。於此,平均電流補償電路151包含二阻抗Z1、Z2及一比較元件1511。阻抗Z1的第一端連接於電阻RFB的第一端,其第二端分別與阻抗Z2的第一端及比較元件1511的負端連接,而阻抗Z2的第二端與比較元件1511的輸出端、調變電路155的一端及峰值電流偵測電路153的一端連接。請先參照圖3C所示, 本實施例之阻抗Z2可為一電阻R1與一電容C2的串聯後與一電容C1並聯,而阻抗Z1可為一電阻(未顯示)。另外,如圖3A所示,比較元件1511具有一增益值(gain),且增益值等於-Z2/Z1(gain=-Z2/Z1)。此外,本實施例之參考值為一參考電壓VF,其係輸入比較元件1511的正端。因此,平均電流補償電路151係依據參考值(參考電壓VF)及平均電流補償電路151之增益值(-Z2/Z1)來設定發光裝置2b之平均電流值,進而由比較元件1511的輸出端輸出一平均控制訊號VC
迴授電路152與發光裝置2b電性連接,並依據流經發光裝置2b之電流而輸出一偵測訊號VS。於此,迴授電路152可稱為電流迴授電路,其係感測流經發光裝置2b的電流並進行分流(電流可產生電壓)而產生偵測訊號VS,並輸入峰值電流偵測電路153的另一端。其中,迴授電路152包含電阻R2與電阻R3的串聯,且電阻R3的一端連接電阻RFB的第一端,其另一端與電阻R2的一端連接,而電阻R2的另一端為接地。此外,電阻R3與電阻R2的連接端連接至峰值電流偵測電路153的另一端。
峰值電流偵測電路153分別與平均電流補償電路151及迴授電路152電性連接,且平均控制訊號VC係輸入峰值電流偵測電路153之一端,而偵測訊號VS係輸入峰值電流偵測電路153之另一端。於此,峰值電流偵測電路153包含一比較元件1531、一正反器1532(於此為SR正反器(flip-flop))及一振盪器1533。其中,振盪器1533可提供一固定頻率(例如100kHz)的訊號(例如時脈訊號)至正反器1532的S(Set)端。另外,比較元件1531的第一端(正端)接收平均控制訊號VC,其第二端接收偵測訊號VS,且比較元件1531的輸出端與正反器1532的R(Reset)端連接。另外,正反器1532的Q(輸出)端可輸出一控制訊號CS至閘極驅動電路154。
閘極驅動電路154與峰值電流偵測電路153電性連接,並接收峰值電流偵測電路153輸出的控制訊號CS,且輸出第一脈寬調變訊號VPWM1及第二脈寬調變訊號VPWM2,以分別控制第一開關單元12及第二開關單元14的導通與截止。
此外,調變電路155的一端連接平均電流補償電路151(比 較元件1511)之輸出端及峰值電流偵測電路153之一端(比較元件1531之正端),且調變電路155的另一端可接收調變訊號VD。於此,調變電路155為一突衝模式控制元件,並可為二極體D3。另外,調變訊號VD可為複數方波,並輸入二極體D3的負端,且二極體D3的正端與比較元件1511的輸出端及比較元件1531的正端連接。此外,調變訊號VD的頻率係小於第一脈寬調變訊號VPWM1及第二脈寬調變訊號VPWM2的頻率。
請再參照圖3A及圖3B所示,其中,升壓期間t0~t1、降壓期間t2~t3及停止期間t3~t4可參照上述說明,不再贅述。於脈寬調變期間t1~t2時,為了控制發光裝置2b的發光而使發光裝置2b的電壓VOLED(跨壓)可穩定(電壓VOLED穩定,發光裝置2b才不易閃爍),係透過迴授電路152偵測流經發光裝置2b的電流而輸出偵測訊號VS,當偵測訊號VS的值大於設定的平均控制訊號VC的值時(平均控制訊號VC的電壓值係依據參考電壓VF與比較元件1511的增益值來決定),表示流經發光裝置2b的電流太大,則峰值電流偵測電路153可輸出控制訊號CS而使閘極驅動電路154輸出的第一脈寬調變訊號VPWM1由高準位變為低準位,進而控制第一開關單元12截止;同時,控制訊號CS也可使閘極驅動電路154輸出的第二脈寬調變訊號VPWM2由低準位變為高準位而控制第二開關單元14導通,使得儲能單元13可透過第二開關單元14釋能而使流經發光裝置2b的電流下降,進而穩定發光裝置2b的電壓VOLED。另外,若偵測訊號VS的值小於平均控制訊號VC的值時,表示流經發光裝置2b的電流還不夠,故第一脈寬調變訊號VPWM1可為高準位而導通第一開關單元12,同時第二脈寬調變訊號VPWM2可為低準位而使第二開關單元14不導通,以繼續供應電流給發光裝置2b。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各元件的規格或數值可為:Vin=48V、Lf=200μH、RFB=5.78Ω、R1=8kΩ、R2=750Ω、R3=10kΩ、C1=400pF、C2=1.6nF、VF=2.5V、Z1=10kΩ,而VPWM1與VPWM2的頻率=100kHz(也可稱為第一開關單元12與第二開關單元14的切換頻率fs)。另外,發光裝置2b具有兩組4個OLED串聯後再並聯,其VOLED=14.8V,COLED=3.4μF,驅動發光裝置2b的電流(IOLED)為432mA,且調變訊號VD的頻率為 500Hz。
請參照圖3D所示,其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驅動裝置1c的電路示意圖。此係以積體電路(IC UC3846)來實現上述的驅動裝置1b之控制單元15b(圖3D標示為15c),具體元件的連接可參照圖3D的電路,不再多做說明。另外,本實施例的CT=2nF,RT=96kΩ,其餘的元件規格可參照上述的相同元件,亦不再說明。
在此實施例中,經實際量測的結果,在開關元件S1、S2的切換頻率fs為100kHz時,電壓VOLED的上升時間與下降時間係分別為相當短的25μs和75μs,而且在降壓期間內,發光裝置2b的跨壓(電壓VOLED)可下降至零(寄生電容COLED儲存的電能完全被釋放至零),證明本發明具有提高暫態期間的響應速度而降低響應時間的優點。
不過,驅動裝置1c雖然可提升響應速度,但是由於寄生電容COLED使得在調變訊號VD啟動或關閉的暫態期間,還是有一些暫態延遲的問題存在。因此,為了提升暫態期間之響應速度,以下加入一變頻控制電路來進一步再提升暫態期間之響應速度。
請參照圖4A及圖4B所示,其分別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驅動裝置1d的電路示意圖及波形示意圖。
圖4A之驅動裝置1d與圖3D之驅動裝置1c主要的不同在於,控制單元15d更包含一變頻控制電路156,變頻控制電路156可降低第一開關單元12及第二開關單元14的切換頻率fs,進而再提升暫態期間的響應速度而再降低響應時間。本領域中具有電路知識之通常知識者可由變頻控制電路156的元件符號及其連接方式而了解其元件的功能及其相互連接關係,於此不再多做說明。以下,將著重於說明其作動原理。
不過,在說明作動原理之前,請先分別參照圖4C及圖4D所示,其分別為降壓型驅動裝置在調變訊號VD開啟及關閉暫態期間之等效電路示意圖。
如圖4C所示,由調變訊號VD開啟暫態期間之等效電路中,電壓VOLED可被推導出,其表示式可如以下的方程式(1)所示:
另外,為了確保第一個切換週期時,電壓VOLED可達到輸出的額定電壓VOLED,rated,在調變訊號VD開啟暫態期間之最小切換頻率fsr_min可以由方程式(1)中推導出來,進而得到如方程式(2)所示:
在一實施例中,當VOLED,rate=14.8V,Vin=48V,Lf=200μH,COLED=3.4μF時,最小切換頻率fsr_min可得到47kHz。
另外,如圖4D所示,由調變訊號VD關閉暫態期間之等效電路中,電壓VOLED可被推導出,其表示式可如以下方程式(3)所示:
另外,為了確保第一個切換週期時,電壓VOLED可降至0,在調變訊號VD關閉暫態期間之最小切換頻率fsf_min可以由方程式(3)中推導出來,進而得到如方程式(4)所示:
在一實施例中,當Lf=200μH,COLED=3.4μF時,最小切換頻率fsr_min可得到24.4kHz。
請參照參4B並配合圖4E及圖4F所示,以說明變頻控制電路156降低第一開關單元12及第二開關單元14的切換頻率fs之作動原理。其中,圖4E及圖4F分別為圖4A之控制單元15d的部分電路示意圖。於此只繪示與變頻控制電路156相關的元件,其餘元件未顯示。
如圖4B及圖4E所示,在升壓期間t0~t1時,當調變訊號VD由低準位(Low)變成高準位(High)時,反向器I輸出端之電壓Vinv變成Low,此時端點電壓VR7會產生負電壓,故二極體D7將導通。因此,電容CT的充電電流ICT會經由二極體D7與電阻R6而分流(電流IR6)至電容C4。根據以下的方程式(5)所示,當電流ICT減少時,第一開關單元12及第二開關單元14的切換頻率fs亦會下降(呈正比)。
因此,於升壓期間t0~t1時,變頻控制電路156可藉由降低第一脈寬調變訊號VPWM1及第二脈寬調變訊號VPWM2的頻率,藉此來加快寄生電容COLED的儲能速率及發光裝置2b跨壓之建壓速率而降低其儲能時間,進而降低升壓的時間。
另外,如圖4B及圖4F所示,在降壓期間t2~t3時,當調變訊號VD由高準位(High)變成低準位(Low)時,電壓Vinv變成High(不會產生電流IR6),而電壓VR5則會產生負電壓,故二極體D5將導通。因此,電容CT的充電電流ICT會經由二極體D5與電阻R4而分流(電流IR4)至電容C3。根據方程式(5)所示,當電流ICT減少時,切換頻率fs亦會下降。因此,於降壓期間t2~t3時,變頻控制電路156亦可降低第一脈寬調變訊號VPWM1及第二脈寬調變訊號VPWM2的頻率,藉此來加快寄生電容COLED的釋能速率及發光裝置2b跨壓之降壓速率而降低釋能時間,進而降低降壓時間。
因此,在一實施例中,當調變訊號VD開啟之暫態期間內(即升壓期間t0~t1),切換頻率fs可由100kHz降至48kHz時,電壓VOLED的上 升時間(即寄生電容COLED的儲能時間)可由上述的25μs再降低到10μs。另外,當調訊號VD關閉之暫態期間內(即降壓期間t2~t3),切換頻率fs可由100kHz降至25kHz,電壓VOLED的下降時間(即寄生電容COLED的釋能時間)可由上述的75μs再降低到32μs,證明驅動裝置1d藉由變頻控制電路156的設置可具有再提高暫態期間的響應速度而再降低響應時間的優點。
此外,驅動裝置1d的其他的技術特徵可參照上述驅動裝置1a~1c、或驅動裝置1的相同元件,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因本發明之驅動裝置中,控制單元輸出第一脈寬調變訊號及第二脈寬調變訊號分別控制第一開關單元及第二開關單元導通或截止,且第一脈寬調變訊號的準位與第二脈寬調變訊號的準位於同一時間點為相反。另外,於一降壓期間時,工作裝置的寄生電容可透過第一開關單元將儲存的電能釋放至電源單元,且寄生電容也透過第二開關單元將儲存的電能釋放至儲能單元。藉此,與習知相較,本發明之驅動裝置具有可提高暫態期間的響應速度而降低響應時間的的優點。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1‧‧‧驅動裝置
11‧‧‧電源單元
12‧‧‧第一開關單元
13‧‧‧儲能單元
14‧‧‧第二開關單元
15‧‧‧控制單元
2‧‧‧工作裝置(發光裝置)
COLED‧‧‧寄生電容
ILf‧‧‧驅動訊號
VD‧‧‧調變訊號
Vin‧‧‧電源訊號
VPWM1‧‧‧第一脈寬調變訊號
VPWM2‧‧‧第二脈寬調變訊號

Claims (17)

  1. 一種驅動裝置,係驅動一工作裝置,該工作裝置具有一寄生電容,該驅動裝置包括:一電源單元,輸出一電源訊號;一第一開關單元,與該電源單元電性連接,並接收該電源訊號;一儲能單元,分別與該第一開關單元及該工作裝置電性連接,並依據該電源訊號輸出一驅動訊號驅動該工作裝置;一第二開關單元,分別與該第一開關單元及該儲能單元電性連接;以及一控制單元,與該第一開關單元、該第二開關單元及該工作裝置電性連接,該控制單元輸出一第一脈寬調變訊號控制該第一開關單元導通或截止,並輸出一第二脈寬調變訊號控制該第二開關單元導通或截止,且該第一脈寬調變訊號的準位與該第二脈寬調變訊號的準位於同一時間點為相反,其中,於一降壓期間時,該寄生電容透過該第一開關單元將儲存的電能釋放至該電源單元,且該寄生電容透過該第二開關單元將儲存的電能釋放至該儲能單元。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驅動裝置,其中於該降壓期間內,該寄生電容儲存的電能釋放至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驅動裝置,其中於一升壓期間時,該電源訊號透過該第一開關單元對該寄生電容儲能,且該儲能單元輸出的該驅動訊號透過該第二開關單元對該寄生電容儲能。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驅動裝置,其中該控制單元依據該驅動訊號及一調變訊號輸出該第一脈寬調變訊號及該第二脈寬調變訊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驅動裝置,其中當該調變訊號為高準位時,該驅動裝置操作於該升壓期間及一脈寬調變期間,當該調變訊號為低準位時,該驅動裝置操作於該降壓期間及一停止期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驅動裝置,其中當該調變訊號為低準位時,該工作裝置不作動。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驅動裝置,其中該調變訊號的頻率小於該 第一脈寬調變訊號或該第二脈寬調變訊號的頻率。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驅動裝置,其中該控制單元包含一平均電流補償電路,該平均電流補償電路與該工作裝置電性連接,且該平均電流補償電路依據一參考值及該平均電流補償電路之一增益值設定該工作裝置之平均電流值,並輸出一平均控制訊號。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驅動裝置,其中該控制單元更包含一迴授電路,該迴授電路與該工作裝置電性連接,並依據流經該工作裝置之電流輸出一偵測訊號。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驅動裝置,其中該控制單元更包含一峰值電流偵測電路,該峰值電流偵測電路分別與該平均電流補償電路及該迴授電路電性連接,且該平均控制訊號輸入該峰值電流偵測電路之一端,該偵測訊號輸入該峰值電流偵測電路之另一端。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驅動裝置,其中當該偵測訊號的值大於該平均控制訊號的值時,則該峰值電流偵測電路輸出一控制訊號而控制該第一開關單元截止,且控制該第二開關單元導通。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驅動裝置,其中該控制單元更包括一調變電路,該調變電路的一端連接該平均電流補償電路之一輸出端及該峰值電流偵測電路之該一端,且該調變電路的另一端接收該調變訊號。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驅動裝置,其中該控制單元更包含一閘極驅動電路,該閘極驅動電路與該峰值電流偵測電路電性連接,並接收該峰值電流偵測電路輸出的一控制訊號且輸出該第一脈寬調變訊號及該第二脈寬調變訊號,以分別控制該第一開關單元及該第二開關單元。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或第13項所述之驅動裝置,其中該控制單元更包含一變頻控制電路,該變頻控制電路降低該第一開關單元或該第二開關單元的切換頻率。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驅動裝置,其中於該升壓期間內,該變頻控制電路降低該第一脈寬調變訊號或該第二脈寬調變訊號的頻率,以加快該寄生電容的儲能速率及該工作裝置跨壓之建壓速率。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驅動裝置,其中於該降壓期間內,該變頻控制電路降低該第一脈寬調變訊號或該第二脈寬調變訊號的頻率,以加快該寄生電容的電能釋放速率及該工作裝置跨壓之降壓速率。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驅動裝置,其中該工作裝置為一發光裝置、或一放電加工機、或一表面處理加工裝置。
TW104104124A 2015-02-06 2015-02-06 驅動裝置 TWI5436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4124A TWI543665B (zh) 2015-02-06 2015-02-06 驅動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4124A TWI543665B (zh) 2015-02-06 2015-02-06 驅動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43665B true TWI543665B (zh) 2016-07-21
TW201630466A TW201630466A (zh) 2016-08-16

Family

ID=56997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4124A TWI543665B (zh) 2015-02-06 2015-02-06 驅動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4366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9959B (zh) * 2019-08-16 2024-01-21 美商亮銳公司 具有主動關斷之發光二極體脈波寬度調變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55787A (ja) * 2016-09-26 2018-04-05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点灯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9959B (zh) * 2019-08-16 2024-01-21 美商亮銳公司 具有主動關斷之發光二極體脈波寬度調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0466A (zh) 2016-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34236B2 (ja) 固体光源点灯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器具
US9161401B1 (en) LED (light-emitting diode) string derived controller power supply
US9769890B1 (e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eliminating power-off flash for LED drivers
TWI501692B (zh) 具開路保護之發光二極體驅動電路
US20120249000A1 (en) Led dimmer circuit
JP6266171B2 (ja) 電源回路
US8680779B2 (en) Power interface with LEDs for a TRIAC dimmer
CN101971703A (zh) 电源装置及具有该电源装置的照明器具
TW201342987A (zh) 照明驅動電路
EP3000285A1 (e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power adaptors
WO2019109894A1 (zh) 一种组合电路及控制电路
TWI543665B (zh) 驅動裝置
CN102752906B (zh) 点亮设备以及具有该点亮设备的照明装置
JP2011120341A (ja) 電源回路
TWI491305B (zh) 負載驅動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WO2018024218A1 (zh) 一种基于电子镇流器控制电子控制电路的装置及照明灯具
RU168022U1 (ru) Плазменный источник светового излучения
JP5853145B2 (ja) Led点灯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器具
JP2011165599A (ja) Led点灯システム
JP2018181454A (ja) 直流発光負荷を備える駆動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JP2016115588A (ja) 電源回路
EP4316209A1 (en) Light turn-off fade time control
TWM421669U (en) LED driving circuit
JP2012209233A (ja) 照明装置
TWM536828U (zh) 發光二極體燈驅動裝置及發光二極體燈驅動系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