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37358B - And a translucent hard substrate laminating apparatus - Google Patents

And a translucent hard substrate laminating apparatu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37358B
TWI537358B TW101125338A TW101125338A TWI537358B TW I537358 B TWI537358 B TW I537358B TW 101125338 A TW101125338 A TW 101125338A TW 101125338 A TW101125338 A TW 101125338A TW I537358 B TWI537358 B TW I53735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hard substrate
transmitting
acrylate
met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5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07507A (zh
Inventor
Hiroyuki Kurimura
Original Assignee
Denka Compan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ka Company Ltd filed Critical Denka Company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307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075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73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735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6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permitting easy sepa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009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number, the constitution or treatment of glass sheets
    • B32B17/1003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number, the constitution or treatment of glass sheets comprising two outer glass sheets
    • B32B17/1004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number, the constitution or treatment of glass sheets comprising two outer glass sheets with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layer consisting of a glass she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5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 B32B17/10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being photo-polymeriz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807Making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32B17/1099After-treatment of the layered product, e.g.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07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layers are not bonded on the totality of their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3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D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3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D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9D133/062Copolymers with monomers not covered by C09D133/06
    • C09D133/066Copolymers with monomers not covered by C09D133/06 containing -OH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3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D133/1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halogen, nitrogen, sulfur or oxygen atoms in addition to the carboxy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4/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based on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monomer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f groups C09D183/00 - C09D183/16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5/00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relating to pri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2038/0052Other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32B2038/0076Curing, vulcanising, cross-lin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055 or more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4Transluc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10/00Treatment by energy or chemical effects
    • B32B2310/08Treatment by energy or chemical effects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B32B2310/0806Treatment by energy or chemical effects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 B32B2310/0837Treatment by energy or chemical effects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using actinic ligh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15/00Other materials containing non-metallic inorganic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32B2311/00 - B32B2313/04
    • B32B2315/08Gla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2/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carboxyl radical and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other carboxyl radical in the molecule;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 C08F222/10Esters
    • C08F222/1006Esters of polyhydric alcohols or polyhydric phenols
    • C08F222/102Esters of polyhydric alcohols or polyhydric phenols of dialcohols, e.g. 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 or 1,4-butanediol di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12/00Crosslinking
    • C08L2312/06Crosslinking by radi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4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 C09J2301/416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use of irradi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33/00Presence of (meth)acrylic polym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1Methods of delaminating, per se; i.e., separating at bonding face
    • Y10T156/1111Using solvent during delaminating [e.g., water dissolving adhesive at bonding face during delamination, et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1Methods of delaminating, per se; i.e., separating at bonding face
    • Y10T156/1153Temperature change for delamination [e.g., heating during delaminating, etc.]

Description

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及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及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尤其是用以製造顯示元件之保護基板的板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及顯示元件之保護玻璃之製造步驟中使用的板玻璃貼合裝置。
所謂電視、筆記型電腦、車輛導航系統、電子計算機、行動電話、電子記事本、及PDA(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的各種電子機器之顯示裝置已使用液晶顯示器(LCD)、有機EL顯示器(OELD)、電致發光顯示器(ELD)、場發射顯示器(FED)、及電漿顯示器(PDP)等之顯示元件。而且,為了保護顯示元件,一般係與顯示元件對向而設置保護用之板玻璃製品。
此板玻璃製品係將板玻璃加工至適合各顯示裝置的大小及形狀者,但為了因應市場上所要求的價格水準,一直有以高生產效率加工大量之板玻璃製品的需求。
因而,日本專利公開2009-256125號公報(專利文獻1)已提出提高板玻璃製品之生產效率的方法。具體而言,已提出「一種板玻璃之加工方法,其特徵為積層多數之素材板玻璃(1)的同時,形成素材玻璃塊(A),該素材玻璃塊(A)係將各素材板玻璃(1)藉由於各素材板玻璃(1)之間介隔存在之可剝離的固著材(2)一體固著而成;之後將該素材玻璃塊(A)於面方向分割而形成小面積之分割玻璃塊(B);將該分割玻璃塊(B)之至少外周加工而形成為俯視製品形狀的製品玻璃塊(C),將該製品玻璃塊(C)端面加工後,將該製品玻璃塊 (C)個別分離者」(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藉此,「於將多數之素材板玻璃堆疊的狀態下,以進行分割、外形加工、及端面加工的方式,因此可以少數的步驟獲得多數之板玻璃製品,而富生產性」(段落0007)已被記載。
又,專利文獻1中已記載「存在於各素材板玻璃(1)之間的固著材(2),係用做經照射紫外線會硬化,且經昇溫時,該硬化狀態會進行軟化的光硬化性之液狀固著材」(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藉此,已記載「上下之素材板玻璃之間介隔著光硬化性之液狀固著劑而於上下方向加壓時,該液狀固著劑於上下之素材板玻璃之間綿延至整面而為均等厚之擴展狀,此狀態下一旦照射紅外線,前述擴展成膜狀的液狀固著劑會硬化而將上下之各板玻璃一體性地固著。因此,多數之素材板玻璃會迅速且高精確度地堆疊而可一體性地固著。又,最終加工(端面加工)後,將製品玻璃塊收容於熱水等中使昇溫後,各板玻璃之間已硬化的固著劑會軟化,成為薄膜狀而分離。因此,在不會發生環境污染的狀況下,固著劑之回收及處理變得容易。」(段落0007)。
專利文獻1之「用以實施發明之最佳實施形態」之段落中記載,各素材板玻璃之間介隔著光硬化性之液狀固著劑而同時積層20片素材板玻璃,接著,自經積層的素材板玻璃之上面照射紫外線(UV光)而使固著劑硬化,上下之各素材板玻璃形成一體性固著的素材玻璃塊(段落0010至001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特開2009-256125號公報
[發明概要]
依據專利文獻1記載之板玻璃之加工方法,能夠以高生產效率製造指定形狀之板玻璃製品。然而,隨著電子機器不同,亦有要求於板玻璃形成所期望印刷圖案(例如,行動電話之顯示畫面的設計)的情形,此時則對於印刷圖案會要求高位置精確度(例如容許誤差為10至30μm左右)。
專利文獻1記載之方法係於各素材板玻璃之間一邊介隔著光硬化性之液狀固著劑一邊將20片素材板玻璃堆疊,其次,由經堆疊的素材板玻璃的上面照射紫外線(UV光)而使固著劑硬化,以形成上下之各素材板玻璃會一體性固著的素材玻璃塊。然而,以如此順序堆疊素材板玻璃時,因固著劑未硬化,且玻璃面彼此之間容易產生些微的位置偏移,並不適合於高精確度之位置對合。即,以專利文獻1記載之方法難以獲得高位置精確度。
又,專利文獻1雖揭示貼合玻璃的方法之發明,但是並未記載實現此發明的裝置。為了工業上量產,係期望可提供貼合玻璃的裝置。
因此,本發明的課題為提供可實現位置精確度提升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又,本發明的另一課題為提供利用了該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製造方法的板狀製品之製造方法。又,本發明的再另一課題為進一步提供有助於同時提高板狀製品之生產效率與位置精確度的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
本發明者為了解決上述課題專心研究的結果發現,於預定位置關係,使介隔著光硬化性之固著劑的透光性硬質基板彼此貼合時,為了使夾於兩透光性硬質基板之間擴展的固著劑之僅外周部分暫時固定,而使其硬化(暫時照射)係為有效。
經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積層體即使堆疊亦不容易產生位置偏移。另一方面,透光性硬質基板彼此不過是外周部分接著,故暫時固定後檢查貼合位置精確度時,不合格品一旦被剝離後容易進行再次的暫時固定程序。
又,暫時固定所需時間,與將透光性硬質基板面上擴展的固著劑全部硬化的情形相比,每單位面積之照射能量以約5分之1左右即可。因此,將多數之透光性硬質基板暫時固定而積層後,若實施存於基板表面中央附近的固著劑之硬化(正式固定),亦能夠以高位置精確度及高生產效率製造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
關於以上述知識為基礎而完成的本發明之一態樣,係一種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係包括:1)準備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的步驟;2)準備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的步驟;3)於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及/或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上,塗布含有(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及(C)光聚合起始劑之光硬化性之固著劑的步驟;4)使在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與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以預定的面方向之位置關係呈對向且兩面為平行的步驟; 5)一邊維持前述位置關係,一邊對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與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施加指定的壓力,以使兩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的步驟;6)照射用以使兩透光性硬質基板所夾而擴展的固著劑之僅外周部分硬化的光,而形成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步驟;7)使前述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內部存在的未硬化固著劑硬化,而形成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正式固定步驟;8)將前述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視為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重複步驟1)至7)至少1次,而形成貼合至少3片透光性硬質基板之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步驟。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形態中,該7)正式固定步驟,係照射用以使前述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內部存在的未硬化固著劑硬化的光,而形成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照射步驟。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另一實施形態中,該7)正式固定步驟,係靜置使前述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內部存在的未硬化固著劑硬化,而形成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靜置步驟。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該7)正式固定步驟之靜置步驟,係進行1小時以上。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該7)正式固定步驟之靜置步驟,係在10~35 ℃的溫度環境下進行。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該6)形成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步驟中,照射在兩透光性硬質基板所夾而擴展的固著劑之外周部分的光係僅對2~6處進行點照射。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該6)形成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步驟,係在維持前述壓力下,照射用以使兩透光性硬質基板所夾而擴展的固著劑之僅外周部分硬化的光,而形成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步驟。
關於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係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係包括以下步驟:1)準備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的步驟;2)準備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的步驟;3)於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及/或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上,塗布含有(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及(C)光聚合起始劑之光硬化性之固著劑的步驟;4)使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與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以預定的面方向之位置關係呈對向且兩面為平行的步驟;5)一邊維持前述位置關係,一邊對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與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施加指定的壓力,以使兩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的步驟;6)照射用以使兩透光性硬質基板所夾而擴展的固著劑之僅外周部分硬化的光,而形成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 層體的步驟;7’)將前述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視為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重複步驟1)至6)至少1次,而形成貼合至少3片透光性硬質基板的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步驟;8’)使在步驟7’)所得到之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內部存在的未硬化固著劑硬化,而形成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正式固定步驟。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形態中,該8’)正式固定步驟,係照射用以使該步驟7’)所得之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內部存在的未硬化固著劑硬化的光,而形成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照射步驟。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另一實施形態中,該8’)正式固定步驟,係靜置使該步驟7’)所得之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內部存在的未硬化固著劑硬化,而形成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靜置步驟。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該8’)正式固定步驟之靜置步驟,係進行1小時以上。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該8’)正式固定步驟之靜置步驟,係在10~35℃的溫度環境下進行。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該6)形成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 體的步驟中,照射在兩透光性硬質基板所夾而擴展的固著劑之外周部分的光係僅對2~6處進行點照射。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該6)形成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步驟,係在維持前述壓力下,照射用以使兩透光性硬質基板所夾而擴展的固著劑之僅外周部分硬化的光,而形成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步驟。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其進一步包括:8”)將步驟8’)所得到的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視為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重複步驟1)至6)至少1次,而形成複合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步驟;8''')使在步驟8”)所得到的複合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內部存在的未硬化固著劑硬化,而形成積層片數經增加的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正式固定步驟。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該8''')正式固定步驟,係照射用以使該步驟8”)所得之複合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內部存在的未硬化固著劑硬化的光,而形成積層片數經增加的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照射步驟。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該8''')正式固定步驟,係靜置該步驟8”)所得之複合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內部存在的未硬化固著劑,而形成積層片數經增加的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靜置步驟。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再另 一實施形態中,該8''')正式固定步驟之靜置步驟,係進行1小時以上。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該8''')正式固定步驟之靜置步驟,係在10~35℃的溫度環境下進行。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步驟5)係藉由輥壓實施。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前述外周部分係存在於未形成板狀製品之一部份的邊界領域。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正式照射步驟係一邊對經貼合的透光性硬質基板面上施加指定壓力一邊進行之。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係使未硬化之固著劑中分散存在的氣泡移動至未受到形狀加工的位置上後,實施正式固定步驟。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於各透光性硬質基板之表面上附加有用以對合位置之標記,且於步驟4)包括將此標記以攝影裝置一邊攝影一邊進行位置調整的步驟。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於各透光性硬質基板之表面附加有用以產生板狀製品之功能之一者的指定印刷圖案及/或電鍍圖案。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前述固著劑係含有粒狀物質。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再另 一實施形態中,以使用365nm之受光器的累積照度計測量,光照射量係為1mJ/cm2至500mJ/cm2之範圍。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透光性硬質基板為板玻璃。
關於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係板狀製品之製造方法,其係包括:9)將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28項中任一項之方法所得到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於厚度方向分割,形成所期望數目之經分割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步驟;10)各自對經分割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進行所期望之形狀加工的步驟;及11)將形狀加工後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加熱,藉以將已貼合的透光性硬質基板彼此剝離,而形成複數之板狀製品的步驟。
本發明之板狀製品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形態中,係透光性硬質基板的表面形成印刷圖案,而該步驟9)之厚度方向分割及步驟10)之形狀加工中之至少一者為包括實施該印刷圖案之切斷步驟。
本發明之板狀製品之製造方法之另一實施形態中,係在步驟9)與步驟10)之間,進一步包括在使各透光性硬質基板所夾的固著劑外緣之露出部分之接著力降低所必要的溫度及時間條件下,將經分割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與剝離劑接觸的步驟。
本發明之板狀製品之製造方法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剝離劑係含有選自溶劑、氧化劑、及界面活性劑之一種或二種以上。
本發明之板狀製品之製造方法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剝離劑係含有選自水、醇類、氧化劑、及界面活性劑之一種或二種以上。
本發明之板狀製品之製造方法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剝離劑係含有質量比為30至50:30至50:5至20的水、醇類及界面活性劑。
本發明之板狀製品之製造方法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剝離劑係含有苄醇。
本發明之板狀製品之製造方法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剝離劑係含有陰離子系界面活性劑。
本發明之板狀製品之製造方法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剝離劑係含有磺酸型界面活性劑。
本發明之板狀製品之製造方法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剝離劑之液溫為20℃至40℃,與剝離劑接觸的時間為1至20分鐘。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係含有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聚合物及/或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係含有由酚環氧乙烷2莫耳改質(甲基)丙烯酸酯、2-(1,2-環己烷二甲醯亞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2-羥基-3-苯氧基丙酯所構成之群中之1種以上。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係含有酚環氧 乙烷2莫耳改質(甲基)丙烯酸酯及2-(1,2-環己烷二甲醯亞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係含有酚環氧乙烷2莫耳改質(甲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2-羥基-3-苯氧基丙酯。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前述固著劑係二劑型之組成物,第一劑至少含有(F)有機過氧化物,第二劑至少含有(G)分解促進劑。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複數個步驟並行實施。
關於本發明之再另一態樣,係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其係具備:具有用以令上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進行真空吸附的吸引孔,且用以保持上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的上側載物台;可使上側載物台於Z軸方向移動的加壓單元;賦予該吸引孔吸引力的吸引單元;用以保持下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之下側載物台;使下側載物台於X軸方向、Y軸方向及θ軸方向移動的手段;用以在上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之下面及下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之上面之任一者或兩者上塗布含有(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及(C)光聚合起始劑之光硬化性之固著劑之手段;在可向兩透光性硬質基板之貼合面之外周部分照射光的位置上經配置排列的光照射部。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之一實施形態中,光照射部係以僅對外周部分的2~6處進行點照射的方式配置排列。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之另一實施形態中,光照射部係於上側載物台之下面,沿著被保持的透光性硬質基板之外周被配置排列,且朝下方照射光。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藉由將光照射部以上述方式排列,可選擇性地將光照射在存在於透光性硬質基板之外周部分的固著劑上。由於光係照射上側的透光性硬質基板,故對於下側的透光性硬質基板(可為一片透光性硬質基板亦可為二片以上的透光性硬質基板基層體)各積層一片上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時特別有效。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光照射部係於下側載物台之上面,沿著被保持的透光性硬質基板之外周被配置排列,且朝上方照射光。
藉由將光照射部以上述方式排列,同樣地可選擇性地將光照射在存在於透光性硬質基板之外周部分的固著劑上。由於光係照射下側的透光性硬質基板,故對於上側的透光性硬質基板(可為一片透光性硬質基板亦可為二片以上的透光性硬質基板基層體)各積層一片下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時有效。此時,若不取出貼合後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而保持於上側載物台,則藉由將接著積層的透光性硬質基板自下側載物台供給而可連續地積層透光性硬質基板。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之再另一實施形 態中,光照射部係被配置排列為包圍貼合的兩透光性硬質基板之外周側面,且向外周側面照射光。
此時亦同樣地可將光選擇性地照射在存在於透光性硬質基板之外周部分的固著劑。由於朝外周側面照射的光之能量經接著劑吸收,因此光不會到達透光性硬質基板之中央附近。又,藉由使光照射部可於Z軸方向移動,可使光照射部追隨貼合面之高度。因此,對於上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各積層一片下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的情況,及對於下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各積層一片上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的情況之任一者皆可適用。若不取出貼合後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而保持於上側載物台,則藉由將接著積層的透光性硬質基板自下側載物台供給而可連續地積層透光性硬質基板。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進一步具備:對上側及下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之表面上設置的對準標記進行攝影的攝影單元;基於攝影結果,檢測上側及下側之表面上設置的對準標記之位置偏移程度的影像處理單元;及基於檢測後的位置偏移程度,控制該下側載物台移動手段的控制單元。
藉由使用攝影單元來微調整透光性硬質基板彼此之位置關係,可以較高位置精確度來積層基板。因此,即使於透光性硬質基板表面附加印刷圖案或電鍍圖案等,要求高位置精確度的情況亦能夠因應。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之再另一實施形 態中,被光照射部照光的前述外周部分係未形成板狀製品之一部份的邊界領域。
對邊界領域上選擇性地照光時,構成板狀製品的部分之基板不需要照射用以暫時固定的光即可。因此,之後作正式照射時,該部分之光照射履歷可一致地進行,有可抑制隨著固著劑歪斜而造成之基板歪斜之優點。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被保持在上側載物台及/或下側載物台上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為2片以上之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積層體。
藉由將在本發明中貼合的上側及/或下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做成2片以上之透光性硬質基板構成的積層體,可製造3片以上之基板積層體。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用以塗布固著劑之手段係塗布含有粒狀物質的固著劑。
由於固著劑含有粒狀物質,可藉以將固著劑之厚度做成一定厚度,因而提升加工精確度。又,藉由固著劑成分與粒狀物質之線膨脹係數之不同,亦提升之後剝離時之剝離性。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透光性硬質基板為板玻璃。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係含有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聚合物及/或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係含有由酚環氧乙烷2 莫耳改質(甲基)丙烯酸酯、2-(1,2-環己烷二甲醯亞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2-羥基-3-苯氧基丙酯所構成之群中之1種以上。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係含有酚環氧乙烷2莫耳改質(甲基)丙烯酸酯及2-(1,2-環己烷二甲醯亞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係含有酚環氧乙烷2莫耳改質(甲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2-羥基-3-苯氧基丙酯。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之再另一實施形態中,前述固著劑係二劑型之組成物,第一劑至少含有(F)有機過氧化物,第二劑至少含有(G)分解促進劑。
根據本發明,可以高位置精確度製造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藉此,可以高尺寸精確度在工業上量產板狀製品。本發明可適合使用於例如量產顯示元件之保護玻璃的方法。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第一實施形態>
關於與本發明相關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第一實施形態,係實施:1)準備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的步驟;2)準備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的步驟; 3)於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及/或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上,塗布含有(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及(C)光聚合起始劑之光硬化性之固著劑的步驟;4)使在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與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以預定的面方向之位置關係呈對向且兩面為平行的步驟;5)一邊維持前述位置關係,一邊對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與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施加指定的壓力,以使兩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的步驟;6)在維持前述壓力下,照射用以使兩透光性硬質基板所夾而擴展的固著劑之僅外周部分硬化的光,而形成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步驟;7)照射用以使前述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內部存在的未硬化固著劑硬化的光,而形成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正式照射步驟;8)將前述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視為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重複步驟1)至7)至少1次,而形成貼合至少3片透光性硬質基板之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步驟。
於步驟(1)及步驟(2)準備做為加工對象的透光性硬質基板。做為透光性硬質基板,並未特別限制,可舉例板玻璃(素材板玻璃、附透明導電膜的玻璃基板、形成電極或電路的玻璃基板等)、藍寶石基板、石英基板、塑膠基板、氟化鎂基板等。做為玻璃,亦可舉例強化玻璃。透光性硬質基板之大小並未特別限制,具代表性者具有10000至250000mm2 左右之面積,且具有0.1至2mm左右之厚度。各透光性硬質基板通常係為相同大小者。雖未限定,但各透光性硬質基板之表面上可附有用以發揮板狀製品之功能之一者之指定印刷圖案或電鍍圖案。做為印刷圖案之例,可舉例行動電話之顯示畫面之設計,做為電鍍圖案之例,可舉例施予鍍鉻圖案的旋轉編碼器。
步驟(3)中係於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及/或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上,塗布光硬化性之固著劑。光硬化性之固著劑係藉著照射紫外線等之光而硬化,且於高溫加熱時會軟化的固著劑,已知有各種之固著劑。做為本發明中使用的光硬化性之固著劑,可使用任意之廣為人知者而無特別限制。只要光硬化性之固著劑塗布於透光性硬質基板之任一貼合面即可,但由提升接著性之觀點,較佳為塗布於透光性硬質基板之兩貼合面者。
做為本發明中較適用的光硬化性之固著劑,可舉例含有(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及(C)光聚合起始劑之接著性組成物。
做為(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可使用寡聚物/聚合物末端或側鏈上具有2個以上經(甲基)丙烯醯基化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聚合物,或具有2個以上之(甲基)丙烯醯基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例如,做為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聚合物,可舉例1,2-聚丁二烯末端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例如,日本曹達公司製「TE-2000」、「TEA-1000」)、其氫化物(例如,日本曹達公司製「TEAI-1000」)、1,4-聚丁二烯末端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大阪有機化學公司製「BAC-45」)、聚異 戊二烯末端(甲基)丙烯酸酯、聚酯系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例如,日本合成化學公司製「UV-2000B」、「UV-3000B」、「UV-7000B」、根上工業公司製「KHP-11」、「KHP-17」)、聚醚系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例如,日本合成化學公司製「UV-3700B」、「UV-6100B」)、或雙酚A型環氧基(甲基)丙烯酸酯等。
該等之中,從效果大的觀點而言,較佳為聚酯系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及/或聚醚系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更佳為聚酯系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
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聚合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7000~60000,更佳為13000~40000。重量平均分子量係使用GPC系統(東曹公司製SC-8010)等,以市售的標準聚苯乙烯作成校準曲線來求出。
做為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可舉例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9-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環戊烷基二(甲基)丙烯酸酯、2-乙基-2-丁基-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改質三羥甲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硬脂酸改質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2,2-雙(4-(甲基)丙烯醯氧基二乙氧基苯基)丙烷、2,2-雙(4-(甲基)丙烯醯氧基丙氧基苯基)丙烷、或2,2-雙(4-(甲基)丙烯醯氧基四乙氧基苯基)丙烷等。該等之中,從效果大的觀點而言,較佳為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及/或二環戊烷基二(甲基)丙烯酸酯,更佳為二環戊烷基二(甲基)丙烯酸酯。
做為3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可舉例三羥甲基丙烷 三(甲基)丙烯酸酯、參[(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異氰酸酯等。
做為4官能以上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可舉例二羥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乙氧基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或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
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之中,從效果大的觀點而言,較佳為含有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聚合物及/或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更佳為併用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聚合物與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
當併用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聚合物與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時的含有比例,在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聚合物與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的合計100質量份中,以質量比而言,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聚合物: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較佳為10~90:90~10,更佳為25~75:75~25,最佳為40~65:60~35。
做為(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可舉例(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異辛酯、(甲基)丙烯酸異癸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烷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烯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異莰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化環癸三烯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丁酯、(甲基)丙烯酸四氫糠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3-苯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己 內酯改質四氫糠酯、(甲基)丙烯酸3-氯-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乙基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基胺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羰基甲酯、酚環氧乙烷改質(甲基)丙烯酸酯、酚(環氧乙烷2莫耳改質)(甲基)丙烯酸酯、酚(環氧乙烷4莫耳改質)(甲基)丙烯酸酯、對茴香基酚環氧乙烷改質(甲基)丙烯酸酯、壬基酚環氧乙烷改質(甲基)丙烯酸酯、壬基酚(環氧乙烷4莫耳改質)(甲基)丙烯酸酯、壬基酚(環氧乙烷8莫耳改質)(甲基)丙烯酸酯、壬基酚(環氧丙烷2.5莫耳改質)(甲基)丙烯酸酯、2-乙基己基卡必醇(carbitol)(甲基)丙烯酸酯、環氧乙烷改質苯二甲酸(甲基)丙烯酸酯、環氧乙烷改質琥珀酸(甲基)丙烯酸酯、三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馬來酸、富馬酸、ω-羧基-聚己內酯單(甲基)丙烯酸酯、苯二甲酸單羥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二聚物、β-(甲基)丙烯醯基氧基乙基氫琥珀酸酯、n-(甲基)丙烯醯基氧基烷基六氫苯二甲醯亞胺、2-(1,2-環己烷二甲醯亞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苄基(甲基)丙烯酸酯等。
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之中,從效果大的觀點而言,較佳為由酚環氧乙烷2莫耳改質(甲基)丙烯酸酯、2-(1,2-環己烷二甲醯亞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2-羥基-3-苯氧基丙酯所構成之群中之1種以上。更佳為併用酚環氧乙烷2莫耳改質(甲基)丙烯酸酯、2-(1,2-環己烷二甲醯亞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及/或(甲基)丙烯酸2-羥基-3-苯氧基丙酯。
當併用酚環氧乙烷2莫耳改質(甲基)丙烯酸酯、2-(1,2- 環己烷二甲醯亞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及/或(甲基)丙烯酸2-羥基-3-苯氧基丙酯時的含有比例,在酚環氧乙烷2莫耳改質(甲基)丙烯酸酯、2-(1,2-環己烷二甲醯亞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2-羥基-3-苯氧基丙酯的合計100質量份中,以質量比而言,酚環氧乙烷2莫耳改質(甲基)丙烯酸酯:2-(1,2-環己烷二甲醯亞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及/或(甲基)丙烯酸2-羥基-3-苯氧基丙酯較佳為5~80:95~20,更佳為15~60:85~40,最佳為20~40:70~60。
做為(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與(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之摻合比,較佳為(A):(B)=5:95~95:5(質量份)。若為5質量份以上,則不怕初期之接著性降低,若為95質量份以下,則可確保剝離性。硬化的固著劑浸漬於溫水會剝離成薄膜狀。(A)及(B)之合計量100質量份中,(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之含量更佳為40~80質量份。
(C)光聚合起始劑係為了藉由可見光或紫外線之活性光線增感而促進樹脂組成物之光硬化所摻合者,可使用公知之各種光聚合起始劑。具體而言,可舉例二苯甲酮或其衍生物;二苯基乙二酮或其衍生物;蒽醌或其衍生物;苯偶因;苯偶因甲基醚、苯偶因乙基醚、苯偶因丙基醚、苯偶因異丁基醚、苄基二甲基縮酮等之苯偶因衍生物;二乙氧基苯乙酮、4-第三丁基三氯苯乙酮等之苯乙酮衍生物;2-二甲基胺基乙基苯甲酸酯;p-二甲基胺基乙基苯甲酸酯;二苯基二硫醚;噻吨酮或其衍生物;樟腦醌;7,7-二甲基-2,3-二側氧基雙環[2.2.1]庚-1-甲酸、7,7-二甲基-2,3-二側氧基雙環[2.2.1]庚烷-1-羧基-2-溴乙基酯、7,7-二甲基-2,3-二側氧基雙環[2.2.1]庚烷-1-羧基-2-甲基酯、7,7-二甲基-2,3-二側氧基 雙環[2.2.1]庚烷-1-羧酸氯化物等之樟腦醌衍生物;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嗎啉基丙烷-1-酮、2-苄基-2-二甲基胺基-1-(4-嗎啉基苯基)-丁酮-1等之α-胺基苯烷基酮衍生物;苄醯基二苯基膦氧化物、2,4,6-三甲基苄醯基二苯基膦氧化物、苄醯基二乙氧基膦氧化物、2,4,6-三甲基苄醯基二甲氧基苯基膦氧化物、2,4,6-三甲基苄醯基二乙氧基苯基膦氧化物等之醯基膦氧化物衍生物、氧基-苯基-乙酸2-[2-側氧基-2-苯基-乙醯氧基-乙氧基]-乙基酯及/或氧基-苯基-乙酸2-[2-羥基-乙氧基]-乙基酯等。光聚合起始劑可組合1種或2種以上使用。此等中,以效果大的觀點,較佳為選自1苄基二甲基縮酮、氧基-苯基-乙酸2-[2-側氧基-2-苯基-乙醯氧基-乙氧基]-乙基酯及氧基-苯基-乙酸2-[2-羥基-乙氧基]-乙基酯構成群組中之1種或2種以上者。
相對於(A)及(B)之合計100質量份,(C)光聚合起始劑之含量較佳為0.1至30質量份,更佳為0.1至25質量份,最佳為0.5至10質量份。若0.1質量份以上,可確實獲得硬化促進之效果,20質量份以下則可獲得充分的硬化速度。添加1質量份以上之(C)成分時,可不依存光照射量而硬化,進而,組成物之硬化體之交聯度變高,以切削加工時不產生位置偏移等的觀點或剝離性提高的觀點來看為更佳。
光硬化性固著劑以含有不溶解於固著劑之成分(A)、(B)及(C)的粒狀物質(D)者為較佳。藉此,因硬化後之組成物可保持一定厚度,而提升加工精確度。進而,由於接著性組成物之硬化體與粒狀物質(D)之線膨脹係數相異,提升了使用前述接著劑組成物而將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後剝離之際 之剝離性。
做為粒狀物質(D)之材質,一般使用的有機粒子或無機粒子皆不拘。具體而言,做為有機粒子,可舉例聚乙烯粒子、聚丙烯粒子、交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交聯聚苯乙烯粒子等。做為無機粒子,可舉例玻璃、矽石、氧化鋁、鈦等陶瓷粒子。
由加工精確度之提升,即接著劑之膜厚之控制之觀點,粒狀物質(D)較佳為球狀。粒狀物質(D)由雷射法之平均粒徑為20至200μm之範圍者較佳。前述粒狀物質之平均粒徑低於20μm時剝離性差,超過200μm則暫時固定的構件之加工時容易產生偏移,於尺寸精確度方面為差。由剝離性與尺寸精確度之觀點,較佳之平均粒徑(D50)為35μm至150μm,更佳為50μm至120μm。粒徑分布藉由雷射繞射式粒度分布測定裝置來測定。
粒狀物質(D)之使用量,由接著性、加工精確度、剝離性之觀點,相對於(A)及(B)之合計量100質量份,較佳為0.01至20質量份,更佳為0.05至10質量份,進而更佳為0.1至6質量份,最佳為0.2至2質量份。
為了提升儲存安定性,於光硬化性固著劑中可添加聚合抑制劑(E)。做為聚合抑制劑,可舉例甲基氫醌、氫醌、2,2-亞甲基-雙(4-甲基-6-第三丁基酚)、兒茶酚、氫醌單甲基醚、單第三丁基氫醌、2,5-二(第三丁基)氫醌、p-苯醌、2,5-二苯基-p-苯醌、2,5-二(第三丁基)-p-苯醌、苦味酸、檸檬酸、啡噻嗪、第三丁基兒茶酚、2-丁基-4-羥基苯甲醚及2,6-二(第三丁基)-p-甲酚等。
相對於(A)及(B)之合計量100質量份,聚合抑制劑(E) 之使用量較佳為0.001至3質量份,更佳為0.01至2質量份。若為0.001質量份以上,會確保儲存安定性,若為3質量份以下,可獲得良好接著性,且不會發生未硬化之情形。
光硬化性固著劑亦可含有(F)有機過氧化物與(G)分解促進劑。藉此,即使從設計性的觀點而在透光性硬質基板施加不透光的印刷圖案,亦可確實獲得硬化性。
當施加印刷圖案、特別是黑色的印刷圖案時,即使對透光性硬質基板的表面照光,光亦難以到達位於其內側的固著劑。因此,存在於印刷圖案內側的光硬化性固著劑不易硬化。圖19係表示印刷圖案之例。上述情形,若對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實施後述步驟(9)或步驟(10)來切斷印刷圖案,則會造成無法獲得高尺寸精確度、或容易產生剝裂(chipping)的問題。此外,因殘留有未硬化的接著劑組成物,故有需要使用鹼性溶液等洗淨劑之長的洗淨處理步驟。然而,若使用含有(F)有機過氧化物與(G)分解促進劑之固著劑,則即使不照光而僅藉由靜置亦可進行硬化,故可使存在於印刷圖案內側的固著劑硬化。
因此,當正式固定步驟為靜置步驟時,藉由含有(F)有機過氧化物與(G)分解促進劑,可不照光而達成硬化,故不存在未硬化的固著劑殘留於印刷圖案的內側,加工性惡化之問題。其中,當藉由靜置步驟來實施正式固定步驟時,待充分硬化為止需要1小時以上,較佳為4小時以上,但該步驟於夜間實施隔天早上即可進行下一步驟。因此,硬化時間長這方面並不構成實質上的缺點。此外,若靜置步驟在10~35℃左右,較佳為15~30℃的溫度環境下實施則不用加熱。若加熱,硬化速度雖會上升,但已硬化的固著 劑可能會隨著加熱時間軟化,因此反而使時間管理變難。
如上所述,使用含有(F)有機過氧化物與(G)分解促進劑之光硬化性固著劑,採用藉由照光使得僅固著劑的外周部硬化之步驟6)、藉由靜置使得固著劑整體硬化之步驟7)之組合,即使當透光性硬質基板附加有印刷圖案時,亦可在防止剝離的同時獲得高的位置精確度。
做為(F)有機過氧化物,可舉例過氧化月桂醯基、過氧化苯甲醯基等過氧化二醯基類;過氧化3,5,5-三甲基己酸第三丁酯、過氧化新癸酸異丙苯酯、過氧化三甲基乙酸己酯、過氧化異丁酸第三丁酯、過氧化三甲基乙酸第三丁酯、過氧化乙酸第三丁酯、過氧化苯甲酸第三丁酯、過氧化2-乙基己酸第三丁酯等烷基過氧化酯類;過氧化二碳酸二異丙酯、過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酯、過氧化二碳酸二正丙酯、過氧化二碳酸雙(4-第三丁基環己酯)、過氧化二碳酸二2-乙氧基乙酯、過氧化二碳酸二甲氧基異丙酯、過氧化二碳酸二(3-甲基-3-甲氧基丁酯)及過氧化二碳酸二烯丙酯等過氧化二碳酸酯類;過氧化異丙基碳酸第三丁酯等過氧化碳酸酯類;二(過氧化第三丁基)環己烷、二(過氧化第三丁基)丁烷等過氧化縮酮類;二異丙苯基過氧化物、第三丁基異丙苯基過氧化物、二第三丁基過氧化物等二烷基過氧化物類;氫過氧化異丙苯、氫過氧化四甲基丁基等氫過氧化物類;過氧化酮、過氧化環己酮等過氧化酮類。該等之中,較佳為烷基過氧化酯類及/或氫過氧化物類,更佳為氫過氧化物類,最佳為氫過氧化異丙苯。
相對於(A)及(B)之合計量100質量份,(F)有機過氧化物的使用量較佳為0.05~5質量份,更佳為1~3質量份。 若為1質量份以上則可確實獲得硬化性,若為3質量份以下則可獲得足夠的儲存安定性,並降低皮膚刺激性。
做為(G)分解促進劑,較佳為促進有機過氧化物分解的分解促進劑。
做為促進有機過氧化物分解的(G)分解促進劑可舉例如下。
當有機過氧化物使用氫過氧化物類或過氧化酮類者時,分解促進劑可舉出有機酸金屬鹽或有機金屬鉗合物等。做為有機酸金屬鹽或有機金屬鉗合物,可列舉例如環烷酸鈷、環烷酸銅、環烷酸錳、辛烯酸鈷、辛烯酸銅、辛烯酸錳、辛酸鈷、乙醯丙酮銅、乙醯丙酮鈦、乙醯丙酮錳、乙醯丙酮鉻、乙醯丙酮鐵、乙醯丙酮氧釩及乙醯丙酮鈷等。該等之中,較佳為辛酸鈷及/或乙醯丙酮氧釩,最佳為辛酸鈷。做為其他的分解促進劑,可列舉硫脲衍生物類、硫醇苯并咪唑、胺類等。該等之(G)分解促進劑可使用1種或2種以上。
相對於(A)及(B)之合計量100質量份,(G)分解促進劑的使用量較佳為0.05~5質量份,更佳為0.3~3質量份。若為0.3質量份以上則可確實獲得硬化性,若為3質量份以下則可獲得足夠的儲存安定性。
含有(F)有機過氧化物與(G)分解促進劑之固著劑,在典型上係以二劑型組成物的方式被提供。二劑型在儲存中固著劑的所有必要成分係不混合,而以將固著劑分成第一劑及第二劑來儲存的方式較佳。此時,將兩劑同時或分別塗布於構件上予以接觸、硬化,藉此使用做為二劑型固著劑。當使用二劑型時,較佳為第一劑至少含有(F)有機過氧化 物,第二劑至少含有(G)分解促進劑。(C)光聚合起始劑亦可被含在第一劑及第二劑之任一者或兩者中。本發明可僅藉由二劑的混合而使組成物硬化。
光硬化性固著劑亦可含有有機系熱膨脹性粒子。藉此可確實獲得剝離性提升的效果。
於步驟(4),使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與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以預定的面方向之位置關係呈對向且兩面為平行。一般而言,於面方向上兩透光性硬質基板係以緊密重疊的方式成為對向。做為實施此等之手段,可考慮利用拘束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移動方向並使於一定位置上移動之導軌或框者。於要求較高精確度位置指定的情況時,藉由具有位置指定機構的貼合裝置進行者較佳。為了高精確度之定位,於各透光性硬質基板之表面上附加對合位置用的標記,使用可將此以攝影裝置一邊攝影一邊進行位置調整的貼合裝置為更佳。貼合兩透光性硬質基板後進行位置偏移之修正時,由於有固著劑自貼合面漏出、或基板表面上有傷痕之虞,故期望位置偏移之修正係於貼合前實行。
於步驟(5),一邊維持於步驟(4)之指定位置關係,一邊於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與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施加指定壓力,同時以使固著劑於貼合面上擴展的方式貼合。由積層精確度之觀點,固著劑於貼合面上以一定厚度下全面性擴展者較佳。步驟(5)亦可使用如後述之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來進行,亦可利用輥壓來進行。圖18所示之模式圖表示輥壓的原理。
一旦塗布的固著劑之量過少則固著劑不會於貼合面全 面性地擴展,會成為貼合面上發生氣泡的原因。一旦氣泡發生則會降低位置精確度。塗布的固著劑之量過多時,固著劑會自貼合面之間隙漏出。即使固著劑發生若干漏出,只要擦拭,則無大問題,但其量多時會浪費固著劑。
貼合之際之壓力亦與固著劑之擴展有關係。因此,除了固著劑之量,亦冀望適當調整貼合壓力。做為實現此之手段,可考慮使用在透光性硬質基板彼此貼合時,附有控制壓力之功能的貼合裝置。貼合時之壓力可在考慮上述情況下,進行適當設定,例如為5g/cm2至50g/cm2,具代表性者可為10g/cm2至30g/cm2
再者,亦考慮控制固著劑之厚度本身。做為厚度之控制方法,可舉例如前述方式將粒狀物質混合於固著劑中的方法,此外可考慮使用在透光性硬質基板彼此貼合時,附有控制透光性硬質基板之高度的功能之貼合裝置的方法。
於步驟(6)中,照射用以使兩透光性硬質基板所夾而擴展的固著劑之僅外周部分硬化的光,而形成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步驟(6)亦可一邊加壓基板(例如維持步驟(5)之壓力)一邊實施,亦可不加壓基板來實施。光向固著劑之外周部分照射下,固著劑僅外周部分環狀硬化,可將兩透光性硬質基板以比較弱的力貼合,且可發揮於積層透光性硬質基板之際防止位置偏移的功能。
若以不易產生位置偏移為目的來照射,經貼合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的外周部分應具有某程度的寬度之領域,過度地照射至內部時,會減損在不引起位置偏移的程度下之暫時固定的目的,同時照射時間亦變長,故生產效率降低。一般而言,藉由LED單元16,照射的外周部分為5至 25mm,更具代表性者為7至17mm左右的寬度。又,被照光的外周部分,較佳為存在於未形成一部分板狀製品的邊界領域者。之後,正式照射時,可一致地進行形成板狀製品的部分之光照射履歷,固著劑之歪斜會被抑制。此結果,亦可抑制該部分之基板歪斜。
內部之固著劑雖未硬化而保持流動性,但因外周部之固著劑會硬化,故不會自兩透光性硬質基板之間隙漏出。照射的光之波長可因應使用的固著劑之特性適宜變更,例如可照射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γ射線、電子束等。由可簡便地使用,且具有比較高的能量而言,一般來說照射光為紫外線。如此,於本發明,所謂光不僅為可見光,亦指包含廣範圍波長領域的電磁波(能量束)。
照射的光以將透光性硬質基板暫時固定所必要的程度之照射量為宜,使用365nm之受光器以累積照度計測定,一般而言,可為1至500mJ/cm2,具代表性者為50至450mJ/cm2,更具代表性者可為200至400mJ/cm2。就照射時間而言,一般為1至120秒,具代表性者為2至60秒左右,較佳為15秒至45秒左右。於直接維持貼合之壓力來實行照光下,可抑制硬化歪斜而控制固著劑之厚度,且可提高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積層精確度。
如上所述,步驟6)中,照射在兩透光性硬質基板所夾而擴展的固著劑之外周部分的光,即使不以涵蓋外周部分整體的方式照射,而僅點照射僅2~6處,亦可獲得足夠高的位置精確度。點照射處從縮短製作時間的觀點而言要少,但從位置精確度的觀點而言要多,而若考量兩者的平衡,較佳為以在透光性硬質基板的各角部點照射1處的方 式實施2處,較佳為實施四隅。點照射時的照射量,以使用365nm之受光器的累積照度計下測定,一般而言為1至5000mJ/cm2,具代表性者為10至2000mJ/cm2,更具代表性者為50至1000mJ/cm2
正式固定步驟(7)中,係使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內部存在的未硬化固著劑硬化。做為正式固定步驟(7),可舉出照射用以使存在於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內部的未硬化固著劑硬化的光,而形成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照射步驟。於形成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前,已製造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時點下可檢查積層精確度,因此有於瑕疵發生時之修補變得容易之優點。為了使存在於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內部的未硬化之固著劑硬化,於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之貼合面全體照射光即可。因外周部分之固著劑己經硬化,故並非一定要對外周部分照光,而是為了使固著劑之硬化狀態均勻,較佳為使貼合面之間所夾而存在的固著劑全體之照射履歷均勻者。
為達此目的,係有選擇性地照光至暫時固定時未照射光的內部領域的方法。亦可考慮光照射時透光性硬質基板之外周部分以不會透過紫外線的材料遮蔽者。又,為了提高貼合之位置精確度,較佳為一邊對經貼合的透光性硬質基板面施加指定壓力一邊進行。藉著施加壓力,因固著劑之硬化收縮,可防止於基板之Z軸方向發生翹曲、圖案偏移、無法真空吸附等的問題。施加之壓力係在考慮透光性硬質基板之強度下進行適宜設定即可,例如可為5g/cm2至50g/cm2,具代表性者可為10g/cm2至30g/cm2
正式固定步驟(7)下照射的光之照射量,以使用365nm之受光器的累積照度計下測定,一般而言為30至4000mJ/cm2,具代表性者為100至3000mJ/cm2,更具代表性者為300至2500mJ/cm2,較佳為1000至2000mJ/cm2。就照射時間而言,一般為0.1至120秒,具代表性者為1至30秒,更具代表性者為10至20秒左右。
做為正式固定步驟(7),為了使存在於暫時固定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內部之未硬化的固著劑硬化,可舉出不照光而以靜置來形成正式固定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靜置步驟。藉此,上述之未硬化的固著劑殘留於印刷圖案的內側,加工性惡化的問題可獲得解決。實施靜置步驟時,由於硬化緩慢地進行而不易產生硬化收縮,故不需要一邊加壓基板一邊實施。正式靜置步驟的靜置溫度較佳為10℃~35℃,更佳為15℃~30℃,進而更佳為20℃~28℃。此外,正式靜置步驟的靜置時間隨靜置溫度而異,較佳為1小時以上,更佳為1小時~24小時,進而更佳為2小時~16小時,最佳為4小時~12小時。
步驟(7)之前,較佳為將於未硬化之固著劑中散亂存在的氣泡,移動至未受到形狀加工的位置。此係依據以下理由:暫時固定時氣泡可能會進入固著劑層中。若在氣泡存在的狀態下進行正式照射,藉由固著劑之硬化,使氣泡會固定化於此位置。若此氣泡存在於接受切斷加工、外形加工或開孔加工等的形狀加工的位置,換言之,若存在於接觸到直接加工工具(刀片或磨刀石)的場所時,會發生剝裂。因此,正式照射前預先使氣泡移動到未受到形狀加工的位置,可防止剝裂之發生。做為使氣泡移動的手段,有以手 或棒將基板押壓而使氣泡移動的方法。
步驟(8)係將步驟(7)所得到的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視為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而重複步驟1)至7)至少1次。藉此,獲得至少經貼合3片透光性硬質基板之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由提高板狀製品之生產效率的觀點,期望製造10片以上之透光性硬質基板,具代表性者為製造積層10至30片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
<第二實施形態>
於本發明有關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第二實施形態,實行:1)準備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的步驟;2)準備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的步驟;3)於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及/或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塗布含有(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及(C)光聚合起始劑之光硬化性之固著劑的步驟;4)使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與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以預定的面方向之位置關係呈對向且兩面為平行的步驟;5)一邊維持前述位置關係,一邊對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與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施加指定的壓力,以使兩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的步驟;6)在維持前述壓力下,照射用以使兩透光性硬質基板所夾而擴展的固著劑之僅外周部分硬化的光,而形成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步驟; 7’)將前述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視為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重複步驟1)至6)至少1次,而形成至少經貼合3片透光性硬質基板的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步驟;8’)照射用以使在步驟7’)所得到之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內部存在的未硬化固著劑硬化的光,而形成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正式照射步驟。
步驟(1)至(6)以與第一實施形態同樣之順序進行。
步驟(6)之後,於本實施形態,將前述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視為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重複至少1次步驟(1)至(6),實施形成使至少3片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的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步驟(7’)。第一實施形態係做成將2片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的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後立即進行正式照射而做為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即於每次暫時照射終了進行正式照射。第二實施形態中,則做成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後未立即進行正式照射,而是由重複步驟(1)至(6),製作由多數透光性硬質基板構成之暫時固定積層體。
之後,於步驟(8’),係使所獲得的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內部中存在的未硬化的固著劑硬化,形成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
做為正式固定步驟(8’),可舉出照射用以使所得到之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內部存在的未硬化固著劑硬化的光,而形成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正式照射步驟(8’)。因對由多數透光性硬質基板構成的暫時固定積層體進行一次正式照射,因此可減少用以製造由多數 透光性硬質基板構成的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所必要的正式照射次數,提升生產效率。惟,一旦做成由太多透光性硬質基板構成之暫時固定的積層體,正式照射時紫外線就不會到達內部之固著劑,固著劑之硬化容易變得不充分,故暫時固定的積層體最多以5片透光性硬質基板構成者較佳。為了提高貼合位置之精確度,步驟(8’)亦與步驟(7)同樣地,較佳為對貼合透光性硬質基板面一邊施加指定壓力一邊進行。又,由與於步驟(7)所述之相同理由,於步驟(8’)之前,較佳為將於未硬化的固著劑中散亂存在的氣泡,移動至未受到形狀加工的位置。
做為正式固定步驟(8’),亦可舉出與正式固定步驟(7)相同的方式,靜置所得之暫時固定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內部所存在的未硬化固著劑而不照光,而形成正式固定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靜置步驟。
<第三實施形態>
於本發明有關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第三實施形態,步驟(1)至(8’)係以與第二實施形態相同之順序進行,之後進一步包括下列步驟:8”)將步驟8’)所得之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視為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重複步驟1)至6)至少1次,而形成複合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步驟;8''')使在步驟8”)所得到的複合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內部存在的未硬化固著劑硬化,而形成積層片數經增加的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正式固定步驟。
做為8''')正式固定步驟,可舉出照射用以使在步驟8”)所得到之複合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內部存在的未硬化固 著劑硬化的光,而形成積層片數經增加的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照射步驟。
於本實施形態,在對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進一步積層透光性硬質基板下,製造積層片數經增加的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如前述,構成暫時固定的積層體的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片數有限度,故暫時固定的積層體達到某程度片數時,則有必要進行正式照射而做成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
然而,在對於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重複透光性硬質基板之貼合及暫時照射,於達到某程度之片數時做正式固定之如此順序下,進行透光性硬質基板的積層,藉此可在減少正式照射之次數之下,同時製造以多數之透光性硬質基板構成之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為了提高貼合位置精確度,步驟(8''')亦與步驟(7)同樣地,較佳為對貼合的透光性硬質基板面上一邊施加指定之壓力一邊進行。又,因與於步驟(7)中所述之相同理由,較佳為於步驟(8''')之前,將於未硬化之固著劑中散亂存的氣泡,移動到未受到形狀加工的位置。
做為8''')正式固定步驟,亦可舉出與正式固定步驟(7)相同的方式,靜置該步驟8”)所得之複合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內部存在的未硬化固著劑,而形成積層片數經增加的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靜置步驟。
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中,亦可複數個步驟並行實施。本發明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形態中,可同時進行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製作作業,並於一個步驟結束後接著移動下一個步 驟製造中的透光性硬質基板而接續成一個步驟,藉此同時地並行製造複數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且可有效率地製造。例如同時地並行製造4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時,步驟1)~3)、步驟4、步驟5)~6)、步驟8’)或步驟8''')之各個步驟中之每1個步驟可與透光性硬質基板的製作同時並行,並於各步驟結束後接著進行下一個步驟而接續成一個步驟,而可有效率地製作透光性硬質基板。
<板狀製品之製造>
可從藉由上述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所得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來製造板狀製品。
首先,於步驟(9),將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於厚度方向分割,形成所欲數目之經分割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分割方法並未特別限制,可舉例各自單獨使用或組合使用以下各者而分割成同樣大小之直方體形狀的方法:圓板切割器(鑽石圓盤、超硬合金圓盤)、固定研磨粒式或游離研磨粒式線鋸、雷射束、蝕刻(例如:使用氫氟酸或硫酸等的化學蝕刻或電解蝕刻)、及紅熱帶(鎳鉻合金線)。蝕刻亦可用於分割後之切斷面之表面處理。
其次,於步驟(10),各自對經分割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進行所期望之形狀加工。以此步驟,因可將每個經分割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一體加工為目標的透光性硬質基板製品形狀,因此具有將透光性硬質基板製品之生產速度顯著提高的優點。形狀加工只要經由廣為人知之任意手段進行者即可,可舉例經回轉磨刀石之研削、藉由超音波振動鑽孔機之開孔、藉由回轉刷子之端面加工、經蝕刻之開孔、經蝕刻之端面加工、經蝕刻之外形加工、使用燃燒 器的火焰加工等。加工方法各自可單獨或組合使用。蝕刻亦可用於形狀加工後之表面處理。
當透光性硬質基板的表面形成有印刷圖案,而進行切斷該印刷圖案之分割加工或形狀加工時,藉由利用上述靜置步驟來實施正式固定步驟,可防止剝裂同時高位置精確度地加工。
步驟(11)係將形狀加工後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加熱,藉以將經貼合的透光性硬質基板彼此剝離,而形成複數之透光性硬質基板製品。做為加熱方法並未特別限制,但為了將固著劑軟化為膜狀以順利從各透光性硬質基板製品分離,較佳為於溫水形狀加工後,浸漬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方法。適合的溫水溫度依採用的固著劑而異,通常為60至95℃左右,較佳為80至90℃。
在此,經步驟(9)分割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端面係藉由透光性硬質基板31與固著劑32形成平坦面。將此端面以回轉刷子33等加工時,固著劑成為障礙而各透光性硬質基板之角部不會被倒角,相反地,因中心部被削掉許多(圖16),透光性硬質基板之耐衝撃強度變得不充分。因此,較佳為端面加工時先將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端面露出的固著劑外緣之接著力減弱,該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係經分割而使各透光性硬質基板被倒角。
做為具體的方法,可舉例於步驟(9)與步驟(10)之間,將經分割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在使各透光性硬質基板所夾的固著劑外緣之露出部分之接著力降低所必要的溫度及時間條件下,使其與剝離劑接觸(例如:浸漬、噴霧、塗布等)的方法(圖17)。
自外緣向內側僅為1mm以下左右的領域必須使接著力降低,故要求將溫度及時間調節至貼合面全體之接著力不會降低的程度。雖依使用的剝離劑會有不同,但液溫一般為50℃以下,具代表性者為20℃至40℃。接觸時間一般通常為30分鐘以下,具代表性者為1至20分鐘。剝離劑之液溫過高、或接觸時間過長時,容易連貼合面內部之接著力亦降低,故須注意。
剝離劑只要是可使固著劑之接著力降低的液體,則並無特別限制,可視使用的固著劑之特性適宜地選擇,但一般而言為含有選自溶劑、氧化劑、及界面活性劑之一種或二種以上者。
使用溶劑及/或界面活性劑做為剝離劑時,與剝離劑接觸的固著劑會膨潤而與基板之界面會發生歪斜,因此接著力會降低。較佳為將膨潤的固著劑以切割器等物理的手段切斷(將切割部送入),之後乾燥。因此,膨潤的固著劑會收縮,故藉由刷子等之端面加工變得更容易。使用氧化劑做為剝離劑時,藉由將固著劑碳化而脆化,接著力會低下。因此,於溶劑及/或界面活性劑之外,進一步併用氧化劑時,可使接著力相乘地降低。
無機溶劑、有機溶劑任一者皆可做為溶劑,例如,可舉例水、氫氟酸、鹽酸、醇類(例如:甲醇、乙醇、正丙醇、異丙醇、丁醇、苄醇)、酯類(例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正丙酯、乳酸乙酯、苯二甲酸二甲酯、己二酸二甲酯)、酮類(例如:甲基乙基酮(MEK)、甲基異丁基酮(MIBK)、丙酮)、氯系溶劑(例如:二氯甲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氟系溶劑(例如:氫氯氟烴(HCFC)、氫氟烴(HFC))、二醇醚 類(例如:乙二醇單甲基醚(Methyl CELLOSOLVE)、乙二醇單乙基醚(Ethyl CELLOSOLVE)、乙二醇單丁基醚(Butyl CELLOSOLVE)、丁基卡必醇(butyl carbitol)、乙二醇單-第三丁基醚(ETB)、丙二醇單甲基醚(PGME)、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PGMEA)、3-甲氧基-3-甲基-1-丁醇(MMB))、胺系溶劑(例如:N-甲基-2-吡咯啶酮(NMP)、二甲基甲醯胺(DMF)、N,N-二甲基乙醯胺(DMAC))、醚類(例如:乙基乙氧基丙酸酯(EEP)、四氫呋喃(THF))、二甲基亞碸(DMSO)。
溶劑之中具代表性者可使用醇,較佳可使用苄醇。
做為氧化劑,可舉例硫酸、硝酸、過氧化氫、過硫酸銨、醯基過氧化物、苄醯基過氧化物、第三丁基過氧化物、氫過氧化物、臭氧水、過氯酸、次氯酸等。
界面活性劑亦可使用陰離子性界面活性劑、陽離子性界面活性劑、兩性界面活性劑、及非離子性界面活性劑任一者。
做為陰離子性界面活性劑,可舉例羧酸型(例如:脂肪酸鹽、聚氧乙烯烷基醚羧酸鹽、N-醯基肌胺酸鹽、N-醯基麩胺酸鹽)、硫酸酯型(例如:烷基硫酸酯鹽、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鹽、醇乙氧基硫酸酯、油脂硫酸酯鹽)、磺酸型(例如:烷基苯磺酸鹽、烷磺酸鹽、α-烯烴磺酸鹽、二烷基磺基琥珀酸酯、萘磺酸鹽-甲醛縮合物、烷基萘磺酸鹽、N-甲基-N-醯基牛磺酸鹽)、磷酸酯型(例如:烷基磷酸鹽、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鹽、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磷酸鹽)等。
做為陽離子性界面活性劑,可舉例胺鹽型(例如:烷基胺乙酸鹽)、4級銨鹽型(例如:單烷基銨鹽、二烷基銨鹽、乙氧基化銨鹽)。
做為兩性界面活性劑,可舉例甜菜鹼型(例如:烷基二甲基胺基乙酸甜菜鹼、烷基醯胺丙基甜菜鹼、烷基羥基磺基甜菜鹼、烷基羥基磺基甜菜鹼)、烷基二甲基胺氧化物等。
做為非離子性界面活性劑,可舉例酯型(例如:甘油脂肪酸酯、丙二醇脂肪酸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醚型(例如: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醚酯型(例如:聚氧乙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烷基甘油基醚)、烷基烷醇醯胺型(脂肪酸烷醇醯胺、脂肪酸醯胺伸烷基氧化物加成物)、烷基多糖苷。
界面活性劑之中具代表性者可使用陰離子性界面活性劑,較佳可使用磺酸型之陰離子性界面活性劑。
由安全面或環境面的觀點,剝離劑較佳含有選自水、醇類、氧化劑、及界面活性劑之一種或二種以上,由安全面之理由,則含有水、醇類、及界面活性劑之三種類者更佳。此情形下,剝離劑較佳為含有30至50:30至50:5至20之質量比之水、醇類及界面活性劑,例如含有30至40:40至50:10至20之質量比。剝離劑亦可僅由此等三種類所構成。
做為其一例,係將水:苄醇:磺酸型之陰離子性界面活性劑=35:50:15之質量比混合而調製剝離劑。又,做為固著劑,使用後述實施例中所述的固著劑(I)而使用本發明之方法來製造由板玻璃20片所構成的板玻璃積層體。將此板玻璃積層體於35℃之該剝離劑浸漬5分鐘,之後,以回轉刷子加工端面。加工後之端面以顯微鏡觀察後,各板玻璃之角部被倒角為圓形。另一方面,未浸漬於剝離劑而進行端面加工的情況,各板玻璃之角部未被倒角。
同樣地,使用本發明之方法製造由12片板玻璃所構成的板玻璃積層體。將此板玻璃積層體於35℃浸漬於該剝離劑5分鐘,之後,以回轉刷子加工端面。加工後之端面以顯微鏡觀察後,各板玻璃之角部被倒角為圓形。另一方面,未浸漬於剝離劑而進行端面加工的情況,各板玻璃之角部未被倒角。
<裝置構成例>
說明本發明有關之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之例。本發明有關之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係被用以製造基板之貼合面之僅外周部分藉由接著劑接著的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基板之貼合面之間所夾而存在的未硬化固著劑,於之後之步驟中經硬化而使透光性硬質基板完全地貼合,可製造基板之貼合面全體藉由接著劑被接著的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
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於厚度方向分割,可形成所期望數目之經分割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各自對經分割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進行所欲形狀加工,將形狀加工後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加熱(例如:溫水浸漬)下使貼合的透光性硬質基板彼此剝離,可形成複數之板狀製品。
經貼合的透光性硬質基板彼此各自可為1片之透光性硬質基板,亦可為2片以上之透光性硬質基板構成的積層體。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積層體可為經由本發明有關之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所製造的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亦可為之後之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一般而言,係藉使用與本發明相關之透光性硬質基板 貼合裝置,期望製造10至30片左右之透光性硬質基板所積層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
圖1係顯示本發明有關之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之第一例的模式圖。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10具備架台11、上側載物台12、按壓單元13、吸引單元14、吸引孔15、LED單元16、下側載物台17、下側載物台移動手段18、側扣19、下側基板用塗布單元20、上側基板用塗布單元21、攝影單元22、及電裝單元23。
架台11係為搭載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10之各構成機器的基礎部分,內部配置有電裝單元23。電裝單元23係經由PLC(可編程序邏輯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進行各構成機器之順序控制。
上側載物台12係藉由真空吸附而保持上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25。因此,上側載物台12之下面有複數個吸引孔15開孔,吸引孔15以配管連結吸引單元14。圖2係上側載物台12之下面之模式圖,顯示吸引孔15之配置排列例。做為吸引單元14,可使用真空泵、真空噴射器等。
於上側載物台12之上部連結按壓單元13,該按壓單元13係用以使上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25一邊對下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24押壓一邊貼合。按壓單元13具有可使上側載物台12於Z方向(垂直方向)移動的昇降汽缸(未圖示),藉由伺服電動機,可控制加壓力、移動速度、加壓時間、高度。
上側載物台12之下面埋入複數個LED單元16,該LED單元16係用以將固著劑硬化用的紫外線朝上側透光性硬質基板25照射。LED單元16係沿著吸附於上側載物台12的 上側透光性硬質基板25之外周被配置排列。圖2係顯示LED單元16之配置排列狀態之例。LED單元16不僅為一列,亦可二列以上並列地配置以擴大照射的外周部分的寬度。如上所述,LED單元16的排列並不需要涵蓋外周部分整體,亦可局部地點(例如四隅)照射。
對透光性硬質基板之LED照射時間之控制以電源之ON/OFF進行。照射的光以將透光性硬質基板暫時固定用所必要的程度之照射量為宜,以使用365nm之受光器的累積照度計測定,一般可為1至500mJ/cm2,具代表性者為50至450mJ/cm2,更具代表性者為200至400mJ/cm2。照射時間一般為1至120秒,具代表性者為2至60秒左右。
下側載物台17係保持下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24,同時於按壓時阻擋來自上側載物台12之壓力。下側載物台17經由下側載物台移動手段18可於X軸方向、Y軸方向及θ軸方向移動。下側載物台移動手段18係由可於水平方向旋轉的θ台、可水平移動的X台及Y台所構成。此等台以電動機驅動。下側載物台17之上面設有用以決定載置的透光性硬質基板之位置之可於X軸方向及Y軸方向移動的電動機驅動之側扣19。亦可將透光性硬質基板載置於指定位置用的位置決定制動器設於下側載物台17之上面以取代側扣19。此情形會變成藉由制動器,以手作業將透光性硬質基板載置在透光性硬質基板被固定的位置。又,為了防止透光性硬質基板之位置偏移,與上側載物台12同樣地,下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24亦可藉由真空吸附來保持。
下側基板用塗布單元20具備光硬化性固著劑之分配器20a,以及與此連結之可於X軸、Y軸及Z軸方向移動的電 動機驅動之自動儀器20b,下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24之上面可以任意圖案塗布固著劑。固著劑被填塞於注射器,並以自動定量排出。塗布量以數位壓力計及塗布速度來控制。
上側基板用塗布單元21係在上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25被保持於上側之載物台12的狀態下,向上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25之下面,自動塗布光硬化性固著劑。塗布量經由壓力量規及塗布時間來控制。上側基板用塗布單元21係於上側及下側載物台之側邊具備具有可於水平方向回轉的回轉軸的電動機驅動之自動儀器21b,塗布時,前端之旋轉噴嘴21a被配置於上側載物台12之中央附近之下方,且自噴嘴21a前端塗布固著劑。塗布結束時,被收納於上側及下側載物台之側邊使其不妨礙透光性硬質基板之貼合。
攝影單元22係將上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25與下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24之各表面所設的位置對合用的對準標記,以於臂之前端部分之上下2處所裝載的數位相機22a攝影。電裝單元23係基於所攝影的影像情報,檢測出上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25與下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24之相對的位置偏移狀態。基於檢測結果,下側載物台17之位置藉由下側載物台移動手段18於X軸方向、Y軸方向及θ軸方向作微調整,實行修正位置偏移的動作。修正位置偏移後,進行兩透光性硬質基板之貼合。做為相機,除了使用將CCD或CMOS用於攝影元件的數位相機之外,亦可使用類比相機,但由高解析度的觀點,以數位相機為較佳。
攝影單元22具備藉由X軸、Y軸方向之電動機驅動的移動手段22b,攝影時,數位相機22a會向對準標記進入視野的指定位置移動。攝影結束時,數位相機22a以不會妨 礙透光性硬質基板之貼合的方式移動。
一邊參照圖3至13一邊說明使用與第一例相關的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10的透光性硬質基板之貼合順序。
首先,將第一片透光性硬質基板26載置於下側載物台17,以側扣19(未圖示)固定於指定位置(圖3)。透光性硬質基板26之向下側載物台17之載置可藉由手動作業進行,但亦可收納於多數個透光性硬質基板26的專用盒,而自動地被載置於下側載物台17。經載置的透光性硬質基板26藉由下側載物台移動手段18(未圖示)於上側載物台12之正下方移動(圖4)。其次,上側載物台12藉由按壓單元13而下降。透光性硬質基板26以自吸引孔15(未圖示)之吸引力加以真空吸附(圖5)。吸附的透光性硬質基板26一邊被保持一邊與上側載物台12一起上昇,等待第二片基板(圖6)。
其次,將第二片之透光性硬質基板27載置於下側載物台17,以側扣19(未圖示)固定於指定位置(圖7)。於第二片之透光性硬質基板27之上面,自下側基板用塗布單元20以指定圖案塗布固著劑28(圖8)。塗布結束後,載置於下側載物台17的第二片透光性硬質基板27於上側載物台12的正下方移動時,以裝配於攝影單元22之臂前端的相機拍下對準標記,視攝影結果,將下側載物台17之位置作微調整,並進行兩透光性硬質基板(26、27)之位置調整(圖9)。
位置調整後,裝置於上側基板用塗布單元21之臂前端的噴嘴21a於被保持於上側載物台12的第一片之基板26之中央附近移動,自噴嘴21a將固著劑29塗布於第一片之透光性硬質基板26之下面(圖10)。於上側及下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26、27)塗布固著劑(28、29)後,上側載物台12 藉由按壓單元13下降而將二片透光性硬質基板(26、27)加壓貼合時,上側及下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所夾的固著劑(28、29)藉由加壓於透光性硬質基板會全面性地擴展。一邊維持加壓狀態,一邊自LED單元16對透光性硬質基板之外周部照射紫外線(圖11)。藉此,僅在外周部的固著劑31會硬化。內部之固著劑30不會被硬化而保持流動性,但外周部之固著劑31會硬化,因此不會自兩透光性硬質基板之間隙漏出。
紫外線照射後,解除對上側基板26的吸附,僅上側載物台12會上昇(圖12)。被貼合的透光性硬質基板藉由下側載物台17運送,而回到原來的位置(圖13)。藉由以上步驟,結束透光性硬質基板之貼合。
圖14係表示與本發明相關之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之第二實施形態。於本實施形態,LED單元16於下側載物台17之上面,沿著下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24之外周被配置排列,向上方照射紫外線。
圖15係顯示與本發明有關之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之第三實施形態的模式圖。LED單元16係以包圍經貼合的兩透光性硬質基板之外周側面的方式被配置排列,向外周側面照射紫外線。LED單元16具有Z軸方向之移動手段,視貼合面之高度可移動於最適高度。
[實施例] <實施例1>
依據本發明,使用圖1記載之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為例,以下述條件實施步驟(1)至(6),製造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後,可檢查積層精確度,且瑕疵發生 時之修補變容易。製造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後,以下述條件進一步實施步驟(7)至(8),製造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其次,實施步驟(9)至(10)之加工。將獲得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依據步驟(11)剝離後,固著劑軟化為膜狀而與各板狀製品順利地分離。
使用下述板玻璃做為透光性硬質基板。板玻璃係使用每1片的尺寸為横530mm×縱420mm×厚0.7mm之附有電鍍圖案的板玻璃。
固著劑(I):係將下述之(A)至(E)之成分混合而製作光硬化性之固著劑(I)。
做為(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日本合成公司製「UV-3000B」(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以下簡稱為「UV-3000B」,重量平均分子量15000)15質量份、二環戊烷二丙烯酸酯(日本化藥公司製「KAYARAD R-684」,以下簡稱為「R-684」)15質量份,做為(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2-(1,2-環己烷二甲醯亞胺)乙基丙烯酸酯(東亞合成公司製「ARONIX M-140」,以下簡稱為「M-140」)45質量份、酚環氧乙烷2莫耳改質丙烯酸酯(東亞合成公司製「ARONIX M-101A」)25質量份,做為(C)光聚合起始劑,苄基二甲基縮酮(BASF公司製「IRGACURE651」,以下簡稱為「BDK」)10質量份,做為(D)粒狀物質,平均粒徑100μm之球狀交聯聚苯乙烯粒子(Ganz化成公司製「GS-100S」)1質量份,做為(E)聚合抑制劑,2,2-亞甲基-雙(4-甲基-6-第三丁基酚)(住友化學公司製「Sumilizer MDP-S」,以下簡稱為「MDP」)0.1質量份。
於步驟(3),將各40g固著劑(I)塗布於板玻璃之兩貼合面。
於步驟(5),貼合時之壓力設為20g/cm2,經由LED單元16照射的外周部分作成12mm左右的寬度。於步驟(6),經由LED單元16照射的外周部分設為12mm左右的寬度,使上述光硬化性接著劑硬化時,UV照射量為300mJ/cm2(經由365nm之受光器的累積照度計而測定),UV照射時間為30秒,加以暫時固定。於步驟(7),施加的壓力設為20g/cm2,光之照射量以使用365nm之受光器的累積照度計測定,設為2000mJ/cm2,照射時間設為20秒,加以正式固定。於步驟(8),使用固著劑(I)並反覆上述順序製造由12片板玻璃所構成的板玻璃積層體。於步驟(9),使用圓板切割器(鑽石圓盤),分割為長方體形狀(横100mm×縱55mm×厚9.6mm)。於步驟(10),經由回轉磨刀石研削,經由超音波振動鑽孔機開孔,經由回轉刷子依序進行端面加工,加以形狀加工。於步驟(11),將此板玻璃積層體浸漬於85℃之溫水而加以剝離。
使用固著劑(Ⅱ)與固著劑(Ⅲ)來取代固著劑(I),亦可獲得與上述相同的效果。
固著劑(Ⅱ):係將下述之(A)至(E)之成分混合而製作光硬化性之固著劑(Ⅱ)。
做為(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日本合成公司製「UV-3000B」(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以下簡稱為「UV-3000B」,重量平均分子量15000)20質量份、二環戊烷二丙烯酸酯(日本化藥公司製「KAYARAD R-684」,以下簡稱為「R-684」)25質量份, 做為(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2-羥基-3-苯氧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東亞合成公司製「ARONIX M-5700」,以下簡稱為「M-5700」)35質量份、酚環氧乙烷2莫耳改質丙烯酸酯(東亞合成公司製「ARONIX M-101A」)20質量份,做為(C)光聚合起始劑,苄基二甲基縮酮(BASF公司製「IRGACURE651」,以下簡稱為「BDK」)10質量份,做為(D)粒狀物質,平均粒徑100μm之球狀交聯聚苯乙烯粒子(Ganz化成公司製「GS-100S」)1質量份,做為(E)聚合抑制劑,2,2-亞甲基-雙(4-甲基-6-第三丁基酚)(住友化學公司製「Sumilizer MDP-S」,以下簡稱為「MDP」)0.1質量份。
固著劑(Ⅲ):係將下述之(A)至(G)之成分混合而製作光硬化性之固著劑(Ⅲ)。
<第一劑>做為(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日本合成公司製「UV-3000B」(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以下簡稱為「UV-3000B」,重量平均分子量15000)15質量份、二環戊烷二丙烯酸酯(日本化藥公司製「KAYARAD R-684」,以下簡稱為「R-684」)15質量份,做為(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2-(1,2-環己烷二甲醯亞胺)乙基丙烯酸酯(東亞合成公司製「ARONIX M-140」,以下簡稱為「M-140」)45質量份、酚環氧乙烷2莫耳改質丙烯酸酯(東亞合成公司製「ARONIX M-101A」)25質量份,做為(C)光聚合起始劑,苄基二甲基縮酮(BASF公司製「IRGACURE651」,以下簡稱為「BDK」)25質量份,做為(D)粒狀物質,平均粒徑100μm之球狀交聯聚苯乙烯粒子(Ganz化成公司製「GS-100S」)1質量份, 做為(E)聚合抑制劑,2,2-亞甲基-雙(4-甲基-6-第三丁基酚)(住友化學公司製「Sumilizer MDP-S」,以下簡稱為「MDP」)0.1質量份,做為(F)有機過氧化物,氫過氧化異丙苯(日本油脂公司製「PERCUMYLH」,以下簡稱為「CHP」)2質量份。
<第二劑>做為(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日本合成公司製「UV-3000B」(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以下簡稱為「UV-3000B」,重量平均分子量15000)15質量份、二環戊烷二丙烯酸酯(日本化藥公司製「KAYARAD R-684」,以下簡稱為「R-684」)15質量份,做為(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2-(1,2-環己烷二甲醯亞胺)乙基丙烯酸酯(東亞合成公司製「ARONIX M-140」,以下簡稱為「M-140」)45質量份、酚環氧乙烷2莫耳改質丙烯酸酯(東亞合成公司製「ARONIX M-101A」)25質量份,做為(C)光聚合起始劑,苄基二甲基縮酮(BASF公司製「IRGACURE651」,以下簡稱為「BDK」)25質量份,做為(D)粒狀物質,平均粒徑100μm之球狀交聯聚苯乙烯粒子(Ganz化成公司製「GS-100S」)1質量份,做為(E)聚合抑制劑,2,2-亞甲基-雙(4-甲基-6-第三丁基酚)(住友化學公司製「Sumilizer MDP-S」,以下簡稱為「MDP」)0.1質量份,做為(G)分解促進劑,辛酸鈷(神東塗料股份有限公司製「辛酸鈷」,以下簡稱為「Oct-Co」)2質量份。
固著劑(I)、固著劑(Ⅱ)、固著劑(Ⅲ)的物性示於表1。評價方法如下所述。固著劑(Ⅲ)係等量混合第一劑與第二劑來評價。
(評價方法)
(1)拉伸切斷接著強度(接著強度):依據JIS K 6850測定。具體而言,被著材係使用耐熱PYREX(註冊商標)玻璃(25mm×25mm×2.0mm)。接著部位設為直徑8mm,利用製作之固著劑貼合2片耐熱PYREX(註冊商標)玻璃,並藉由使用無電極放電燈之Fusion公司製硬化裝置,以365nm之波長的累積光量2000mJ/cm2的條件使之硬化,而製作出拉伸切斷接著強度試驗片。製作出之試驗片使用萬能試驗機,於溫度23℃、濕度50%的環境下、以拉伸速度10mm/min測定拉伸切斷接著強度。
(2)剝離試驗(80℃溫水剝離時間):除了將固著劑塗布於上述耐熱PYREX(註冊商標)玻璃上,並與做為支持體之青板玻璃(150mm×150mm×厚1.7mm)貼合,除此之外係與上述相同的條件將製作出之固著劑硬化,而製作出剝離試驗體。將所得之試驗體浸漬於溫水(80℃)中,測定耐熱PYREX(註冊商標)玻璃剝離的時間。
(3)切斷試驗片10個的背面片的缺失的最大寬度、切斷試驗片10個的背面片的缺失的最大寬度的標準差:分別使用固著劑(I)、固著劑(Ⅱ)、固著劑(Ⅲ),以與上述相同方式將縱150mm×橫150mm×厚2mm的板狀耐熱PYREX(註冊商標)玻璃與剝離試驗所用之青板玻璃(用作監控玻璃)接著硬化。使用切塊裝置,將該接著試驗體之僅耐熱PYREX(註冊商標)玻璃部分切斷成10mm方形。於切斷中並無發生耐熱PYREX(註冊商標)玻璃的脫落,顯示出良好的加工性。然後將僅耐熱PYREX(註冊商標)玻璃部分被切斷之接著試驗體浸漬於80℃溫水加以剝離。然後,任意取 出10個該剝離之切斷試驗片,使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各個該切斷試驗片的背面(被固著劑暫時固定的面),測定有玻璃缺失處的最大寬度(玻璃背面稜線起至平行之面方向之距離),求出其平均值與標準差。
<實施例2>
固著劑使用固著劑(Ⅲ),正式固定步驟使用靜置步驟。步驟(7)中,靜置溫度設為23℃,靜置時間設為4小時。除上述以外,係與實施例1相同。將所得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依照步驟(11)浸漬於85℃之溫水加以剝離時,固著劑軟化成膜狀而輕易與各板狀製品分離。
<實施例3>
依照本發明,使用固著劑(I)(或固著劑(Ⅱ)),於下述條件實施步驟(1)~(6),製造暫時固定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時,可檢查積層精確度,使缺陷產生時容易修補。製造暫時固定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後,於下述條件進一步實施步驟(7)~(8),製造正式固定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接著 實施步驟(9)~(10)的加工。然後依照步驟(11)將所得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加以剝離時,固著劑軟化成膜狀而輕易與各板狀製品分離。
透光性硬質基板使用下述板玻璃。板玻璃係使用1片的尺寸為橫530mm×縱420mm×厚0.7mm之賦予電鍍圖案及既定的黑色印刷圖案之板玻璃。板玻璃1片可取出24片120mm×60mm的板狀製品。此外,對一片片板狀製品而言,玻璃板上係賦予黑色印刷圖案,而於長邊側的外周部形成有寬2mm的黑色印刷圖案,於短邊側的外周部形成有寬18mm的黑色印刷圖案。又,板玻璃內未成為板狀製品的邊界部分為外周部15mm。
步驟(3)中,板玻璃的兩貼合面分別塗布固著劑(I)(或固著劑(Ⅱ))40g。
步驟(5)中,貼合係以線壓力0.5kN/m之輥壓來進行。步驟(6)中,在板玻璃內未成為板狀製品的邊界部分的四隅利用點徑 8mm的UV-LED照射器逐步照射進行暫時固定。UV照射量為500mJ/cm2(以使用365nm之受光器的累積照度計測定),UV照射時間設為2秒。步驟(7)中,施加的壓力設為20g/cm2,光的照射量係以使用365nm之受光器的累積照度計測定而設為2000mJ/cm2,照射時間設為20秒,來進行正式固定。步驟(8)中,反覆上述順序製造出使用固著劑(I)(或固著劑(Ⅱ))之由12片板玻璃所構成之板玻璃積層體。步驟(9)中,使用圓板切割器(鑽石圓盤)分割成直方體形狀(橫121mm×縱61mm×厚9.6mm)。步驟(10)中,依序進行回轉磨刀石的研削、超音波震動鑽孔機之開孔、回轉刷子之端面加工,而予以形狀加工。步驟(11)中,將該板 玻璃積層體浸漬於85℃之溫水加以剝離。剝離後,取出10個板狀製品,利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各個板狀製品的背面(被固著劑暫時固定的面),測定有玻璃缺失處的最大寬度,求出其平均值與標準差。
<實施例4>
依照本發明,使用固著劑(Ⅲ),於下述條件實施步驟(1)~(6),製造暫時固定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時,可檢查積層精確度,使缺陷產生時容易修補。製造暫時固定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後,於下述條件進一步實施步驟(7)~(8),製造正式固定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接著實施步驟(9)~(10)的加工。然後依照步驟(11)將所得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加以剝離時,固著劑軟化成膜狀而輕易與各板狀製品分離。
透光性硬質基板使用下述板玻璃。板玻璃係使用1片的尺寸為橫530mm×縱420mm×厚0.7mm之賦予電鍍圖案及既定的黑色印刷圖案之板玻璃。板玻璃1片可取出24片120mm×60mm的板狀製品。此外,對一片片板狀製品而言,玻璃板上係賦予黑色印刷圖案,而於長邊側的外周部形成有寬2mm的黑色印刷圖案,於短邊側的外周部形成有寬18mm的黑色印刷圖案。又,板玻璃內未成為板狀製品的邊界部分為外周部15mm。
步驟(3)中,板玻璃的兩貼合面分別塗布固著劑(Ⅲ)40g。
步驟(5)中,貼合係以線壓力0.5kN/m之輥壓來進行。步驟(6)中,在板玻璃內未成為板狀製品的邊界部分的四隅利用點徑 8mm的UV-LED照射器逐步照射進行暫時固 定。UV照射量為500mJ/cm2(以使用365nm之受光器的累積照度計測定),UV照射時間設為2秒。然後反覆步驟(1)~步驟(6),製造出暫時固定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步驟(7)中,靜置所得之暫時固定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做為正式固定步驟。靜置溫度設為23℃,靜置時間設為4小時。步驟(8)中,反覆上述順序製造出使用固著劑(Ⅲ)之由12片板玻璃所構成之板玻璃積層體。步驟(9)中,使用圓板切割器(鑽石圓盤)分割成直方體形狀(橫121mm×縱61mm×厚9.6mm)。步驟(10)中,依序進行回轉磨刀石的研削、超音波震動鑽孔機之開孔、回轉刷子之端面加工,而予以形狀加工。步驟(11)中,將該板玻璃積層體浸漬於85℃之溫水加以剝離。剝離後,取出10個板狀製品,利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各個板狀製品的背面(被固著劑暫時固定的面),測定有玻璃缺失處的最大寬度,求出其平均值與標準差。
實施例3及實施例4的結果示於表2。
以上,一邊參照圖式一邊說明了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但本發明並未限於此等之實施形態,而能夠有各種變化。
10‧‧‧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
11‧‧‧架台
12‧‧‧上側載物台
13‧‧‧按壓單元
14‧‧‧吸引單元
15‧‧‧吸引孔
16‧‧‧LED單元
17‧‧‧下側載物台
18‧‧‧下側載物台移動手段
19‧‧‧側扣
20‧‧‧下側基板用塗布單元
20a‧‧‧分配器
20b‧‧‧自動儀器
21‧‧‧上側基板用塗布單元
21a‧‧‧旋轉噴嘴
21b‧‧‧自動儀器
22‧‧‧攝影單元
22a‧‧‧數位相機
22b‧‧‧移動手段
23‧‧‧電裝單元
24‧‧‧下側基板
25‧‧‧上側基板
26‧‧‧透光性硬質基板
27‧‧‧透光性硬質基板
28‧‧‧固著劑
29‧‧‧固著劑
30‧‧‧固著劑
31‧‧‧透光性硬質基板
32‧‧‧固著劑
33‧‧‧回轉刷子
41‧‧‧輥
42‧‧‧被貼合的基板
51‧‧‧分割線
52‧‧‧印刷圖案
圖1係顯示可使用於本發明之實施的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之第一例的模式圖。
圖2係顯示上側載物台之下面之例的模式圖。
圖3係顯示將第一片基板載置於下側載物台的狀態的圖。
圖4係顯示將載置於下側載物台的第一片基板搬送至上側載物台之正下方的狀態的圖。
圖5係顯示令上側載物台下降而將第一片基板進行真空吸附之狀態的圖。
圖6係顯示一邊保持吸附的第一片基板一邊使上側載物台上昇的狀態的圖。
圖7係顯示將第二片基板載置於下側載物台的狀態的圖。
圖8係顯示於第二片基板之上面塗布有固著劑的狀態的圖。
圖9係顯示將載置於下側載物台的第二片基板搬送至上側載物台之正下方,以相機拍下於兩基板之表面所附加的對準標記的狀態的圖。
圖10係顯示將保持於上側載物台的第一片基板之下面塗布有固著劑的狀態的圖。
圖11係顯示使上側載物台下降而將二片基板貼合,於基板之外周部作UV照射的狀態的圖。
圖12係顯示UV照射後使上側載物台上昇的狀態的圖。
圖13係顯示將貼合的基板以下側載物台搬送,而回到 原來的位置的狀態的圖。
圖14係顯示可使用於本發明之實施的基板貼合裝置之第二例的模式圖。
圖15係顯示可使用於本發明之實施的基板貼合裝置之第三例的模式圖。
圖16係顯示將基板積層體端面加工之際,固著劑成為妨礙,而使基板未受到倒角的狀態的模式圖。
圖17係顯示將基板積層體端面加工之際,使固著劑外緣之露出部分之接著力降低,藉以使各基板受到倒角的狀態的模式圖。
圖18係顯示輥壓原理的模式圖。
圖19係顯示透光性硬質基板的表面所賦予之印刷圖案的例。
10‧‧‧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
11‧‧‧架台
12‧‧‧上側載物台
13‧‧‧按壓單元
14‧‧‧吸引單元
15‧‧‧吸引孔
16‧‧‧LED單元
17‧‧‧下側載物台
18‧‧‧下側載物台移動手段
19‧‧‧側扣
20‧‧‧下側基板用塗布單元
20a‧‧‧分配器
20b‧‧‧自動儀器
21‧‧‧上側基板用塗布單元
21a‧‧‧旋轉噴嘴
21b‧‧‧自動儀器
22‧‧‧攝影單元
22a‧‧‧數位相機
22b‧‧‧移動手段
23‧‧‧電裝單元
24‧‧‧下側基板
25‧‧‧上側基板

Claims (59)

  1. 一種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係包括以下步驟:1)準備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的步驟;2)準備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的步驟;3)於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及/或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上,塗布含有(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及(C)光聚合起始劑之光硬化性之固著劑的步驟;4)使在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與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以預定的面方向之位置關係呈對向且兩面為平行的步驟;5)一邊維持前述位置關係,一邊對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與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施加指定的壓力,以使兩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的步驟;6)照射用以使兩透光性硬質基板所夾而擴展的固著劑之僅外周部分硬化的光,而形成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步驟;7)使前述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內部存在的未硬化固著劑硬化,而形成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正式固定步驟;及8)將前述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視為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重複步驟1)至7)至少1次,而形成貼合至少3片透光性硬質基板之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步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 法,其中該7)正式固定步驟係照射用以使前述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內部存在的未硬化固著劑硬化的光,而形成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照射步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中該7)正式固定步驟係靜置使前述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內部存在的未硬化固著劑硬化,而形成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靜置步驟。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中該7)正式固定步驟之靜置步驟係進行1小時以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中該7)正式固定步驟之靜置步驟係在10~35℃的溫度環境下進行。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中該6)形成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步驟中,照射在兩透光性硬質基板所夾而擴展的固著劑之外周部分的光係僅對2~6處進行點照射。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中該6)形成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步驟係在維持前述壓力下,照射用以使兩透光性硬質基板所夾而擴展的固著劑之僅外周部分硬化的光,而形成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步驟。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進一步包括:8”)將步驟8’)所得到的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視為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重複步驟1)至6)至少1次,而 形成複合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步驟;8''')使在步驟8”)所得到的複合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內部存在的未硬化固著劑硬化,而形成積層片數經增加的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正式固定步驟。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中該8''')正式固定步驟係照射用以使該步驟8”)所得之複合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內部存在的未硬化固著劑硬化的光,而形成積層片數經增加的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照射步驟。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中該8''')正式固定步驟係靜置該步驟8”)所得之複合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內部存在的未硬化固著劑,而形成積層片數經增加的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靜置步驟。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中該8''')正式固定步驟之靜置步驟係進行1小時以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或11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中該8''')正式固定步驟之靜置步驟係在10~35℃的溫度環境下進行。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中步驟5)係藉由輥壓實施。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外周部分係存在於未形成板狀製品之一部份的邊界領域。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 法,其中正式固定步驟係一邊對經貼合的透光性硬質基板面上施加指定壓力一邊進行。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係使未硬化固著劑中分散存在的氣泡移動至未受到形狀加工的位置上後,實施正式固定步驟。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係於各透光性硬質基板之表面上附加用以對合位置之標記,且於步驟4)包括將此標記以攝影裝置一邊攝影一邊進行位置調整的步驟。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係於各透光性硬質基板之表面附加用以產生板狀製品之功能之一的指定印刷圖案及/或電鍍圖案。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固著劑係含有粒狀物質。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中以使用365nm之受光器的累積照度計測量步驟6)中的光照射量係在1mJ/cm2至500mJ/cm2之範圍。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中透光性硬質基板為板玻璃。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中(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係含有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聚合物及/或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中(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係含有由酚環氧乙烷2莫耳改質(甲基)丙烯酸酯、2-(1,2-環己烷二甲醯亞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2-羥基-3-苯氧基丙酯所構 成之群中之1種以上。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中(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係含有酚環氧乙烷2莫耳改質(甲基)丙烯酸酯及2-(1,2-環己烷二甲醯亞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中(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係含有酚環氧乙烷2莫耳改質(甲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2-羥基-3-苯氧基丙酯。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固著劑係二劑型之組成物,第一劑至少含有(F)有機過氧化物,第二劑至少含有(G)分解促進劑。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中複數個步驟並行實施。
  28. 一種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係包括以下步驟:1)準備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的步驟;2)準備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的步驟;3)於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及/或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上,塗布含有(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及(C)光聚合起始劑之光硬化性之固著劑的步驟;4)使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與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以預定的面方向之位置關係呈對向且兩面為平行的步驟;5)一邊維持前述位置關係,一邊對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之 第一面與第二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第一面施加指定的壓力,以使兩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的步驟;6)照射用以使兩透光性硬質基板所夾而擴展的固著劑之僅外周部分硬化的光,而形成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步驟;7’)將前述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視為第一透光性硬質基板,重複步驟1)至6)至少1次,而形成貼合至少3片透光性硬質基板的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步驟;及8’)使在步驟7’)所得到之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內部存在的未硬化固著劑硬化,而形成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正式固定步驟。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中該8’)正式固定步驟係照射用以使該步驟7’)所得之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內部存在的未硬化固著劑硬化的光,而形成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照射步驟。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中該8’)正式固定步驟係靜置使該步驟7’)所得之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內部存在的未硬化固著劑硬化,而形成正式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靜置步驟。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中該8’)正式固定步驟之靜置步驟係進行1小時以上。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或31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 製造方法,其中該8’)正式固定步驟之靜置步驟係在10~35℃的溫度環境下進行。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中該6)形成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步驟中,照射在兩透光性硬質基板所夾而擴展的固著劑之外周部分的光係僅對2~6處進行點照射。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中該6)形成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步驟,係在維持前述壓力下,照射用以使兩透光性硬質基板所夾而擴展的固著劑之僅外周部分硬化的光,而形成暫時固定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步驟。
  35. 一種板狀製品之製造方法,其係包括:9)將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4項中任一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所得到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於厚度方向分割,形成所期望數目之經分割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的步驟;10)各自對經分割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進行所期望之形狀加工的步驟;及11)將形狀加工後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加熱,藉以將已貼合的透光性硬質基板彼此剝離,而形成複數之板狀製品的步驟。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之板狀製品之製造方法,其中透光性硬質基板的表面形成印刷圖案,而該步驟9)之厚度方向分割及步驟10)之形狀加工中之至少一者為包括實施該印刷圖案之切斷步驟。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之板狀製品之製造方法,其係在 步驟9)與步驟10)之間進一步包括:在使各透光性硬質基板所夾的固著劑外緣之露出部分之接著力降低所必要的溫度及時間條件下,將經分割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體與剝離劑接觸的步驟。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之板狀製品之製造方法,其中剝離劑係含有選自溶劑、氧化劑、及界面活性劑中之一種或二種以上。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之板狀製品之製造方法,其中剝離劑係含有選自水、醇類、氧化劑、及界面活性劑中之一種或二種以上。
  4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9項之板狀製品之製造方法,其中剝離劑係含有質量比為30至50:30至50:5至20的水、醇類及界面活性劑。
  4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之板狀製品之製造方法,其中剝離劑係含有苄醇。
  4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之板狀製品之製造方法,其中剝離劑係含有陰離子系界面活性劑。
  4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2項之板狀製品之製造方法,其中剝離劑係含有磺酸型界面活性劑。
  4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之板狀製品之製造方法,其中剝離劑之液溫為50℃以下,與剝離劑接觸的時間為1至20分鐘。
  45. 一種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其係具備:具有用以令上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進行真空吸附的吸引孔,且用以保持上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的上側載物台;可使上側載物台於Z軸方向移動的加壓單元; 賦予該吸引孔吸引力的吸引單元;用以保持下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之下側載物台;使下側載物台於X軸方向、Y軸方向及θ軸方向移動的手段;用以在上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之下面及下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之上面之任一者或兩者上,塗布含有(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及(C)光聚合起始劑之光硬化性之固著劑之手段;及在可向兩透光性硬質基板之貼合面之外周部分照射光的位置上經配置排列的光照射部。
  4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其中光照射部係以僅對外周部分的2~6處進行點照射的方式配置排列。
  4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其中光照射部係於上側載物台之下面,沿著被保持的透光性硬質基板之外周被配置排列,且朝下方照射光。
  4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其中光照射部係於下側載物台之上面,沿著被保持的透光性硬質基板之外周被配置排列,且朝上方照射光。
  4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其中光照射部係被配置排列為包圍貼合的兩透光性硬質基板之外周側面,且向外周側面照射光。
  5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其中進一步具備:對上側及下側之透光性硬質基板之表面上設置的對準標記進行攝影的攝影單元; 基於攝影結果,檢測上側及下側之表面上設置的對準標記之位置偏移程度的影像處理單元;及基於檢測後的位置偏移程度,控制該下側載物台移動手段的控制單元。
  5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其中被光照射部照光的前述外周部分係未形成板狀製品之一部份的邊界領域。
  5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至51項中任一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其中被保持在上側載物台及/或下側載物台上的透光性硬質基板為2片以上之透光性硬質基板之積層體。
  5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其中用以塗布固著劑之手段係塗布含有粒狀物質的固著劑。
  5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其中透光性硬質基板為板玻璃。
  5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至51項中任一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其中(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係含有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聚合物及/或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
  5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至51項中任一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其中(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係含有由酚環氧乙烷2莫耳改質(甲基)丙烯酸酯、2-(1,2-環己烷二甲醯亞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2-羥基-3-苯氧基丙酯所構成之群中之1種以上。
  5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6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其中(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係含有酚環氧乙烷2莫耳改質(甲基)丙烯酸酯及2-(1,2-環己烷二甲醯亞胺)乙基(甲基)丙 烯酸酯。
  5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6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其中(B)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係含有酚環氧乙烷2莫耳改質(甲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2-羥基-3-苯氧基丙酯。
  5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至51項中任一項之透光性硬質基板貼合裝置,其中前述固著劑係二劑型之組成物,第一劑至少含有(F)有機過氧化物,第二劑至少含有(G)分解促進劑。
TW101125338A 2011-07-15 2012-07-13 And a translucent hard substrate laminating apparatus TWI5373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56198 2011-07-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7507A TW201307507A (zh) 2013-02-16
TWI537358B true TWI537358B (zh) 2016-06-11

Family

ID=47558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5338A TWI537358B (zh) 2011-07-15 2012-07-13 And a translucent hard substrate laminating apparatus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358763B2 (zh)
JP (1) JP6012601B2 (zh)
KR (1) KR20140035494A (zh)
CN (1) CN103687725B (zh)
HK (1) HK1191614A1 (zh)
TW (1) TWI537358B (zh)
WO (1) WO20130119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1211B (zh) * 2010-11-22 2016-06-29 电化株式会社 平板的贴合夹具及平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JP6171687B2 (ja) * 2013-07-31 2017-08-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再剥離性情報シート用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前駆体及び再剥離性情報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再剥離性情報シートの製造装置
CN103625083A (zh) * 2013-12-05 2014-03-12 徐四伟 一种散热片贴背胶的装置
US10273385B2 (en) 2015-08-18 2019-04-30 Mueller International,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bonding
WO2017153166A1 (de) * 2016-03-11 2017-09-14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Perforierte, thermoplastische kunststofffolien und ihre verwendung zur herstellung keilförmiger folien
WO2017209013A1 (ja) * 2016-06-01 2017-12-07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合わせガラスの中間膜用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合わせガラスの中間膜用フィルム材及び合わせ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JP6346224B2 (ja) * 2016-06-17 2018-06-20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樹脂材料の厚みの調整方法及びその調整装置
CN106113895A (zh) * 2016-07-28 2016-11-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板贴合方法、基板贴合装置、显示面板及制造方法
JP6905325B2 (ja) * 2016-10-31 2021-07-21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KR101882395B1 (ko) * 2016-11-16 2018-07-26 주식회사 엠에스텍 기판 위치정렬 방법 및 그 방법을 사용하는 합착기
US10410892B2 (en) * 2016-11-18 2019-09-10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Method of semiconductor wafer bonding and system thereof
JP6829870B2 (ja) * 2016-11-25 2021-02-17 三星ダイヤモ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基板分断システム
US11553996B2 (en) * 2017-09-11 2023-01-1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Radiation curable compositions and composite articles made using a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ocess
JP7400470B2 (ja) 2017-09-29 2023-12-1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保護フィルム付き積層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保護フィルム付き積層体
CN109004108B (zh) * 2018-08-02 2021-03-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和显示面板
NL2024798B1 (nl) * 2020-01-30 2021-09-10 Aae B V Lijminrichting alsmede werkwijze voor het lijmen van een piëzo-element op een flowcel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7022473A1 (en) * 1995-12-19 1997-06-26 Couttenier Andre Method for making a laminate and devi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JP2997918B2 (ja) 1996-07-31 2000-01-11 セイコー精機株式会社 ロボットマウンタ及びコアマウント方法
JPH1171553A (ja) 1997-08-28 1999-03-16 Toagosei Co Ltd 仮固定用光硬化性組成物及び物品の製造方法
JP2000044292A (ja) 1998-07-28 2000-02-15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ガラスパネルのスペーサ固定方法及びガラスパネル
JP4392882B2 (ja) 1998-11-30 2010-01-06 Hoya株式会社 板ガラス製品の製造方法
JP2001222017A (ja) * 1999-05-24 2001-08-17 Fujitsu Ltd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742000B2 (ja) * 2000-11-30 2006-02-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プレス装置
JP3737059B2 (ja) 2002-03-14 2006-01-18 芝浦メカ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基板貼り合わせ装置および基板貼り合わせ方法
JP4405323B2 (ja) 2004-06-21 2010-01-27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積層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MY149144A (en) * 2006-08-10 2013-07-15 Denki Kagaku Kogyo Kk Adhesive composition and temporary fixing method of member using it
JP4711354B2 (ja) * 2007-07-17 2011-06-29 ソニーケミカル&インフォメーション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993613B2 (ja) * 2008-02-29 2012-08-08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9256125A (ja) 2008-04-15 2009-11-05 Shoda Techtron Corp 板ガラスの加工方法
KR101660056B1 (ko) 2008-07-22 2016-09-30 덴카 주식회사 부재의 가고정·박리 방법 및 그에 적합한 가고정용 접착제
JP5073690B2 (ja) 2009-01-21 2012-11-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プリズムアセンブリの製造方法
WO2011089964A1 (ja) * 2010-01-21 2011-07-28 電気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体の製造方法及び透光性硬質基板貼り合わせ装置
KR101824709B1 (ko) * 2010-01-21 2018-02-01 덴카 주식회사 투광성 경질 기판 적층체의 제조방법 및 투광성 경질 기판 라미네이팅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12601B2 (ja) 2016-10-25
CN103687725B (zh) 2016-02-03
HK1191614A1 (zh) 2014-08-01
US20140150967A1 (en) 2014-06-05
TW201307507A (zh) 2013-02-16
CN103687725A (zh) 2014-03-26
JPWO2013011969A1 (ja) 2015-02-23
US9358763B2 (en) 2016-06-07
WO2013011969A1 (ja) 2013-01-24
KR20140035494A (ko) 2014-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37358B (zh) And a translucent hard substrate laminating apparatus
TWI516372B (zh) And a translucent hard substrate laminating apparatus
TWI522237B (zh) And a translucent hard substrate laminating apparatus
TWI541275B (zh)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plate-like product
TWI543871B (zh)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light-transmitting hard substrate laminate
TWI594887B (zh)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ranslucent hard substrate laminate
TW201504179A (zh) 硬質基板積層體及硬質基板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KR101899804B1 (ko) 올레드 패널의 슬리밍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