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5301B - 發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發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5301B
TWI475301B TW101138068A TW101138068A TWI475301B TW I475301 B TWI475301 B TW I475301B TW 101138068 A TW101138068 A TW 101138068A TW 101138068 A TW101138068 A TW 101138068A TW I475301 B TWI475301 B TW I47530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light
light guiding
guiding element
guiding element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80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16766A (zh
Inventor
Jen Chih Yang
Cheng Cheng Pan
Ta Chin Huang
Chou Yu Kang
Pu Chun Chu
Original Assignee
Innocom Tech Shenzhen Co Ltd
Innolu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com Tech Shenzhen Co Ltd, Innolux Corp filed Critical Innocom Tech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TW1011380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75301B/zh
Priority to US14/026,267 priority patent/US20140104880A1/en
Publication of TW2014167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67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53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530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362-D arrangement of prisms, protrusions, indentations or roughened sur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2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between the light guide and the light source, or around the light source
    • G02B6/0031Reflecting element, sheet or lay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發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發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近年來,由於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在製程與材料方面的不斷改良,使得發光二極體的發光效率大幅提升。不同於一般的日光燈或省電燈泡,發光二極體具有低耗電量、使用壽命長、安全性高、發光響應時間短及體積小等特性,因此也逐漸地應用於照明設備、燈箱或發光模組中。其中,照明設備例如是室內、外燈具、手電筒、汽機車的頭、尾燈或其他的照明裝置,而發光模組例如可應用而成為顯示裝置之背光模組或其它用途。
請參照圖1A及圖1B所示,其分別為習知一種顯示裝置1之立體示意圖及側視示意圖。
顯示裝置1包括一顯示面板11以及一發光模組12。於此,發光模組12係為顯示裝置1之背光模組,並可發出光線L穿過顯示面板11,以顯示影像畫面。
發光模組12設置於顯示面板11之一側,並可包含兩側光源121、一個平板狀之導光板122及複數導光元件123。兩側光源121係分別以發光二極體光條為例,並分別設置於導光板122相對之兩側邊,以分別發出光線L由導光板122之一入光面I入射至導光板122。各導光元件123分別為斜條狀(斜直線)之白色油墨,並塗佈於導光 板122之一底面B1上。其中,導光板122係藉由全反射引導光線由兩側傳遞至中央。另外,導光元件123的功能在於破壞光線的全反射,以導引光線由導光板122之出光面O射出並射向顯示面板11,以顯示影像畫面。
然而,當光線L由導光板122之出光面O射出時,出光面O上的光線形式為亮暗間隔交錯排列的斜直線圖形,由於顯示面板11上具有條狀交錯之遮光層(即黑色矩陣、不透光,圖未顯示),如圖1C之區域A所示(圖1C中顯示之直線條紋M係為光線L通過遮光層所形成,而斜條紋N為導光板122之出光面O上亮暗交錯排列的斜直線光線所形成),會使射出顯示面板11之光線出現光學繞射的干擾現象而出現干涉條紋(圖1C之區域A只標示一條干涉條紋,其餘未標示),亦即出現俗稱的疊紋(Moiré)現象,造成顯示裝置1之顯示品質降低。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發光模組及顯示裝置,可改變出光光形,並破壞干涉條紋而改善顯示裝置之顯示品質,已成為重要課題之一。
有鑑於上述課題,本發明之目的為提供一種可改變出光光形,並破壞干涉條紋而改善顯示裝置之顯示品質之發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為達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之一種發光模組與一顯示面板配合,顯示面板具有複數畫素,各畫素分別具有複數 次畫素,發光模組包括一導光板、複數導光元件及一發光單元。導光板可導引光線之方向,並具有至少一入光面和兩相對之側面,該等導光元件設置於導光板之該等側面其中之一,各導光元件分別與一個畫素對應設置,由垂直該等側面其中之一方向觀察,各導光元件之俯視面積分別大於零,且小於與導光元件對應之畫素的面積,發光單元設置於導光板之入光面處,其中發光單元所發出之光線進入導光板後,藉由導光板及該等導光元件之導引,可將光線以亮暗交錯排列之形式由導光板之該等側面的其中之一導出。
在一實施例中,由平行該等側面的其中之一方向觀察,該等導光元件的形狀係為凹槽狀或凸起狀。
在一實施例中,各導光元件上分別設置一反射材料。
在一實施例中,由垂直該等導光元件設置之側面方向觀察,各導光元件之俯視形狀分別為多邊形、橢圓形、圓形、ㄑ形或不規則形。
在一實施例中,顯示面板具有一第一畫素及一第二畫素,第一畫素及第二畫素分別至少含有三個次畫素,該等次畫素由左至右分別為第一次畫素、第二次畫素與第三次畫素,該等導光元件由左至右分別為一第一導光元件及一第二導光元件,第一導光元件與第一畫素之第一次畫素對應設置,第二導光元件與第二畫素之第二次畫素對應設置。
在一實施例中,顯示面板具有一第一畫素及一第二畫 素,第一畫素及第二畫素分別至少含有三個次畫素,該等次畫素由左至右分別為第一次畫素、第二次畫素與第三次畫素,該等導光元件由左至右分別為一第一導光元件及一第二導光元件,第一導光元件與第一畫素之第一次畫素對應設置,第二導光元件與第二畫素之第三次畫素對應設置。
在一實施例中,顯示面板具有一第一畫素及一第二畫素,第一畫素及第二畫素分別至少含有三個次畫素,該等次畫素由左至右分別為第一次畫素、第二次畫素與第三次畫素,該等導光元件由左至右分別為一第一導光元件及一第二導光元件,第一導光元件與第一畫素之第一次畫素對應設置,第二導光元件與第二畫素之第一次畫素對應設置。
在一實施例中,各導光元件分別與一個次畫素對應設置,由垂直該等側面其中之一方向觀察,各導光元件之俯視面積係分別大於零,且分別小於或等於與導光元件對應之次畫素的面積。
在一實施例中,與該等導光元件對應之該等次畫素的幾何中心之連線分別為一直線、斜線或複數線段連接而成之一折線。
為達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之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面板以及一發光模組。顯示面板具有複數畫素,各畫素分別具有複數次畫素。發光模組與顯示面板相對而設,並包含一導光板、複數導光元件及一發光單元,導光板可導 引光線之方向,並具有至少一入光面和兩相對之側面,該等導光元件設置於導光板之該等側面其中之一,各導光元件分別與一個畫素對應設置,由垂直該等側面其中之一方向觀察,各導光元件之俯視面積分別大於零,且小於與導光元件對應之畫素的面積,發光單元設置於導光板之入光面,發光單元所發出之光線進入導光板後,藉由導光板及該等導光元件之導引,可將光線以亮暗交錯排列之形式由導光板之該等側面的其中之一導出。
在一實施例中,發光模組係為顯示裝置之一背光模組。
在一實施例中,發光模組係為顯示裝置之一視差屏障元件。
承上所述,因依據本發明之發光模組及顯示裝置中,顯示面板具有複數畫素。另外,發光模組之各導光元件分別與一個畫素對應設置,且由垂直該等側面其中之一方向觀察,各導光元件之俯視面積分別大於零,且小於與導光元件對應之畫素的面積。藉此,當光線由發光模組之導光板的側面射向顯示面板時,藉由各導光元件分別與一個畫素對應設置,且各導光元件之俯視面積小於與導光元件對應之畫素的面積的設置,可於側面上形成曲線狀之亮暗交錯排列之光線,且此曲線狀之亮暗交錯排列之光線可降低光學繞射的干涉條紋現象,因此,可提升顯示裝置之顯示品質。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依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一種發光模組及顯示裝置,其中相同的元件將以相同的參照符號加以說明。
請參照圖2A、圖2B及圖2C所示,其中,圖2A及圖2B分別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一種顯示裝置3的立體示意圖及側視示意圖,而圖2C係為圖2A中,顯示面板4之次畫素與該等導光元件的對應示意圖。於此,圖2A至圖2C只是示意,並未顯示真實的物件比例。另外,為了清楚說明,圖2C只顯示顯示面板4之次畫素及導光板21及導光元件,並未顯示顯示面板4的其它元件。
顯示裝置3包括一發光模組2以及一顯示面板4。顯示面板4具有複數畫素。於此,如圖2C所示,顯示面板4之該等畫素係形成一畫素陣列,且各畫素分別係以具有三個次畫素R、G、B為例。
發光模組2與顯示面板4相對而設。發光模組2包括一導光板21、複數導光元件211、一發光單元以及一反射材料24。在本實施中,發光模組2係作為顯示裝置3之一背光模組為例。不過,在其它的實施例中,發光模組2也可應用為一照明裝置,或為一視差屏障(parallax barrier)元件或為一視差稜鏡元件而應用於一立體顯示裝置,以提供視差屏障的效果而使顯示裝置可顯示立體影像。
導光板21可導引光線之方向,並具有至少一入光面I和兩相對之側面S1、S2。於此,側面S1係為導光板21 之下表面(可視為導光板21之底面),而側面S2係為導光板21之上表面。本實施例之導光板21的側面S2係為一出光面,不過,並不以此為限,在其它的實施態樣中,導光板21之側面S1(底面)也可為出光面。其中,導光板21(light-guiding plate)係以透光材料製成,而透光材料例如可為丙烯酸樹脂、聚碳酸酯、聚乙烯樹脂或玻璃,並不加以限制。另外,導光板21的剖面形狀可例如為平板狀或楔形。於此,係以平板狀的導光板21為例。
該等導光元件211設置於導光板21之該等側面S1、S2的其中之一,於此,導光元件211係設置於導光板21之側面S1。不過,在其它實施態樣中,導光元件211也可設置於導光板21之側面S2。本發明並不限定導光板21上有多少數量的導光元件211。其中,任意二個導光元件211之間係不相交、不重疊及不連通。
每一個導光元件211分別與一個畫素對應設置。在本實施例中,如圖2C所示,每一個導光元件211係分別與一個次畫素對應設置。於此,導光元件211實際上係分別為朝向側面S2凹陷之微結構(microstructures,亦可稱為凹槽),並可例如以蝕刻、光學或機械方式形成於導光板21之側面S1上。另外,導光元件211亦可為一凸起的微結構,同樣可達成相似功效,本發明並不特別限制。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2B所示,各導光元件211沿一第一方向X(平行側面S1之方向)分別具有一開口,開口具有一寬度P,寬度P係介於50微米與150微米之間。 另外,各導光元件211沿第一方向X(平行側面S1的方向)的剖面形狀可分別為弧形、多邊形(可包含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正多邊形)或不規則形。再者,各導光元件211由垂直該等導光元件211設置之側面S1方向觀察(即一第二方向Y),各導光元件211的俯視形狀可例如分別為多邊形、橢圓形、ㄑ形、圓形或不規則形,且各導光元件211的俯視面積可大於零,且分別小於與導光元件211對應之畫素的面積。具體而言,各導光元件211的俯視面積可大於零,且分別小於或等於與導光元件211對應之次畫素的面積。於此,各導光元件211沿第一方向X(平行側面S1之方向)的剖面形狀係分別以四邊形,而其俯視(垂直側面S1之方向)形狀係分別以四邊形,且其俯視面積係等於與導光元件211對應之次畫素的面積為例。值得一提的是,各導光元件211沿第一方向X的剖面形狀可為相同或不相同,也可部分相同及部分不同。在本實施例中,係以所有的導光元件211沿第一方向X的剖面形狀均相同,且於第一方向X上,兩相鄰導光元件211之間的間隔均相同為例。另外,當導光元件211的俯視形狀與對應的次畫素相同時,發光模組2可具有最高的光源利用率。再者,也可藉由調整每一個導光元件211的俯視面積大小或深度(或高度)來調整發光模組2的出光均齊度。此外,再一提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導光元件211係為規則排列,不過在其它的實施態樣中,該等導光元件211的排列方向也可不一致(即不一定要朝向同一方向)。例如 導光元件211可於側面S1上自身轉動一角度而不朝向同一方向(各導光元件211仍分別與一個次畫素對應)。於此,自身轉動角度係可小於±90°。
在本實施例中,顯示面板4具有一第一畫素及一第二畫素,第一畫素及第二畫素分別至少含有三個次畫素,該等次畫素由左至右分別為第一次畫素、第二次畫素與第三次畫素,而該等導光元件211由左至右分別為一第一導光元件及一第二導光元件,其中,第一導光元件與第一畫素之第一次畫素對應設置,而第二導光元件與第二畫素之第二次畫素對應設置。舉例而言,如圖2C所示,導光板21上之第一導光元件211a係與顯示面板4第一排之第一畫素之第一次畫素R(標示為Ra)對應設置(每一畫素均具有相鄰的次畫素R、G、B),而導光板21上之第二導光元件211b係與顯示面板4第二排之第二畫素之第二次畫素G(標示為Gb)對應設置。藉由此原則,與該等導光元件211對應之該等次畫素的幾何中心之連線可分別為一直線,並可為一斜線L1,且兩條相鄰斜線L1之間的間距係相等。當然,於其它的實施態樣中,兩條相鄰斜線L1之間的間距可不相等。
請再參照圖2B所示,發光單元設置於導光板21之入光面I。在本實施例中,係以兩發光單元22、23分別鄰設於導光板21之相對二側的入光面I為例。其中,發光單元22、23所發出的光線係分別由入光面I進入導光板21,且由與側面S1相對之側面S2射出。發光單元22、23可例 如包含至少一發光二極體、至少一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至少一冷陰極螢光燈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或至少一熱陰極螢光燈管(hot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HCFL),以分別作為發光單元22、23中的光源。於此,發光單元22、23係分別以一發光二極體光條(light bar)為例,且其分別具有複數發光二極體221、231,並分別設置於一電路板222、232上。在其它的實施態樣中,也可只設置一組發光單元。
反射材料24分別設置於該等導光元件211上,並可反射發光單元22、23所發出的光線。其中,反射材料24可分別設置於該等導光元件211凹槽之內壁或凸起之外壁上,或者可分別填滿該等導光元件211之凹槽。於此,反射材料24係以分別填滿該等導光元件211之凹槽為例。在本實施例中,位於導光元件211內的反射材料24可破壞光線L的全反射,以使光線L由導光板21之側面S2射出時(若反射材料24位於凸起之外壁上,則反射材料24可阻擋光線的行進,使光線L由側面反射後再利用)。其中,反射材料24可包含氧化物,並例如可為白色之二氧化矽(SiO2 )、二氧化鈦(TiO2 )或其它高反射率的物質。值得一提的是,導光元件211可選擇不具有反射材料24,僅依靠散射效應導引光線L由其中一個側面射出,並可造成射出之光線為亮暗交錯排列的形式。因此,發光單元22、23所發出之光線L係由入光面I入射至導光板21,且 於導光板21內進行全反射,以將光線傳遞至整個導光板21,並藉由位於側面S1的導光元件211(及反射材料24的設置),使得光線L可由側面S2射出。
另外,請參照圖2D所示,其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另一態樣的顯示裝置3a之次畫素與該等導光元件的對應示意圖。於此,圖2D只顯示顯示面板4之次畫素及導光板21a及其導光元件,並未顯示顯示面板4的其它元件。
在本實施例中,顯示面板4具有一第一畫素及一第二畫素,該等導光元件由左至右分別為第一導光元件及一第二導光元件,第一導光元件與第一畫素之第一次畫素對應設置,而第二導光元件與第二畫素之第三次畫素對應設置。舉例而言,如圖2D所示,導光板21a上之第一導光元件211a係與顯示面板4第一排之第一畫素之第一次畫素R(標示為Ra)對應設置,而導光板21a之第二導光元件211b係與顯示面板4第二排之第二畫素之第三次畫素B(標示為Bb)對應設置。另外,導光板21a之第三導光元件211c係與顯示面板4第三排之第三畫素之第一次畫素R(標示為Rc)對應設置。其它的對應關係不再詳述,可參照圖2D。因此,與該等導光元件211對應之該等次畫素的幾何中心之連線可分別為複數線段連接而成之一折線L2,且兩條相鄰折線L2之間的間距係相等。當然,於其它的實施態樣中,兩條相鄰折線L2之間的間距可不相等。提醒的是,本實施例之該等導光元件211與次畫素R、G、B的相對位置關係只是舉例,當然於其它的實施態樣中, 該等導光元件211與次畫素R、G、B的相對位置關係可為不同。例如,第一導光元件與第一畫素之第一次畫素對應設置,而第二導光元件與第二畫素之第一次畫素對應設置,或其它的對應情況,於此,並不限定。
由實際的實驗證明,於本發明之顯示裝置3、3a中,當光線L分別由發光模組2、2a之導光板21、21a的側面S2射向顯示面板4時,藉由於導光板21、21a之側面S1上設置有複數導光元件211,且每一個導光元件211分別與一個畫素(次畫素)對應設置(以及反射材料224的反射),可使射出導光板21、21a之光線L通過顯示面板4時,不會與顯示面板4上之遮光層(即黑色矩陣)產生光學繞射的干擾現象而出現干涉條紋,因此,不會造成顯示裝置3、3a之顯示品質降低。
另外,請參照圖2E所示,其為另一態樣之顯示裝置3b的側視示意圖。
與顯示裝置3不同的是,顯示裝置3b中,由平行側面S1(第一方向X)的方向觀察,發光模組2b之導光元件211c係為凸起的微結構,且反射材料24係分別設置於該等導光元件211e凸起之外壁上。
此外,圖2E之顯示裝置3b的其它技術特徵可參照圖2B之顯示裝置3,不再贅述。
再說明的是,在另一實施態樣中,顯示裝置3、3a、3b之發光模組2、2a、2b更可包括一反射板及或至少一光學膜片(圖未顯示),反射板可設置於導光板21、21a、21b 的側面之其中一(與顯示面板4之相反側),以將射出側面之光線再反射至導光板21、21a、21b內。光學膜片可例如為一擴散片,並可設置於發光模組2、2a、2b與顯示面板4之間,以使射出發光模組2、2a、2b之光線通過擴散片後可形成一均勻的面光源。其中,反射板及光學膜片與導光板2、2a、2b之間可分別具有間隙。
另外,在又一實施態樣中,發光模組2、2a、2b可作為一立體顯示裝置之視差(parallax)控制元件,以成為一視差屏障元件,光線L射出側面S2時可形成交錯排列之亮暗形式,且於側面S2上交錯排列之亮暗形式之光線可將顯示面板4上之畫素所輸出的左眼影像可被傳送至觀看者的左眼,且將顯示面板4上畫素所輸出的右眼影像可被傳送至觀看者的右眼,使得觀看者的兩眼可分別接受到具有兩眼視差(binocular parallax)的不同影像,進而讓觀看者不需配戴輔助眼鏡就能以裸眼感知立體影像。其中,在作為立體顯示裝置之視差屏障元件時,於第一方向X上,同一排之兩個相鄰導光元件之間距需相同。
另外,請參照圖3所示,其為本發明又一實施態樣之一種顯示裝置3c的立體示意圖。
與圖2A之顯示裝置3主要的不同在於,顯示裝置3c之導光板2c上之該等導光元件211d沿第一方向X之剖面形狀係為弧形(或稱半圓形),而其俯視形狀可例如分別為類橢圓形(即接近橢圓形)。
此外,顯示裝置3c的其它技術特徵可參照顯示裝置3 的相同元件,於此不再贅述。
另外,請參照圖4A所示,其為本發明另一實施態樣之一種顯示裝置3d的側視示意圖。
與顯示裝置3主要的不同在於,當發光模組2d作為顯示裝置3d之視差屏障元件而使顯示裝置3d可顯示3D影像時,發光模組2d更可具有一光線衰減元件(attenuator)25設置於導光板21側面S1之一側。當光線穿出導光板21之側面S1而進入光線衰減元件25時,光線衰減元件25可減低(或吸收)其能量,以避免射出側面S1之光線再反射進入導光板21而干擾發光模組2d之出光,進而影響顯示裝置3d的立體顯示效果。
另外,請參照圖4B所示,其為本發明又一實施態樣之一種顯示裝置3e的側視示意圖。
與顯示裝置3d主要的不同在於,當發光模組2d作為顯示裝置3e之視差屏障元件時,顯示裝置3e更可包括一背光模組BL,背光模組BL設置於發光模組2d之一側(發光模組2d介於顯示面板4及背光模組BL之間),以提供光線給顯示面板4。其中,於顯示裝置3e要顯示3D影像時,可將背光模組BL關閉而只靠發光模組2d發光。另外,當同時使發光模組2d及背光模組BL發光時(即背光模組BL開啟),可使顯示裝置3e顯示2D的影像。藉此,可進行切換而使顯示裝置3e可顯示2D或3D的影像。
此外,顯示裝置3d及顯示裝置3e之其它技術特徵可參照顯示裝置3之相同元件,於此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因依據本發明之發光模組及顯示裝置中,顯示面板具有複數畫素。另外,發光模組之各導光元件分別與一個畫素對應設置,且由垂直該等側面其中之一方向觀察,各導光元件之俯視面積分別大於零,且小於與導光元件對應之畫素的面積,藉此,當光線由發光模組之導光板的側面射向顯示面板時,藉由各導光元件分別與一個畫素對應設置,且各導光元件之俯視面積小於與導光元件對應之畫素的面積的設置,可於側面上形成曲線狀之亮暗交錯排列之光線,且此曲線狀之亮暗交錯排列之光線可降低光學繞射的干涉條紋現象,因此,可提升顯示裝置之顯示品質。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1、3、3a、3b、3c、3d、3e‧‧‧顯示裝置
11、4‧‧‧顯示面板
12、2、2a、2b、2c、2d‧‧‧發光模組
121‧‧‧光源
122、21、21a、21b、21c‧‧‧導光板
123、211、211a、211b、211c、211d、211e‧‧‧導光元件
22、23‧‧‧發光單元
221、231‧‧‧發光二極體
222、232‧‧‧電路板
24‧‧‧反射材料
25‧‧‧光線衰減元件
A‧‧‧區域
B、Bb、G、Gb、R、Ra、Rc‧‧‧次畫素
B1‧‧‧底面
BL‧‧‧背光模組
I‧‧‧入光面
L‧‧‧光線
L1‧‧‧斜線
L2‧‧‧折線
M‧‧‧直條紋
N‧‧‧斜條紋
O‧‧‧出光面
P‧‧‧寬度
S1、S2‧‧‧側面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圖1A及圖1B分別為習知一種顯示裝置之立體示意圖及側視示意圖;圖1C為一種光學干涉條紋的示意圖;圖2A及圖2B分別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一種顯示裝置的立體示意圖及側視示意圖;圖2C係為圖2A中,顯示面板之次畫素與該等導光元件的對應示意圖;圖2D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另一態樣的顯示裝置之次 畫素與該等導光元件的對應示意圖;圖2E為本發明另一態樣之顯示裝置的側視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另一實施態樣之一種顯示裝置的立體示意圖;以及圖4A及圖4B分別為本發明另一實施態樣之一種顯示裝置的側視示意圖。
2‧‧‧發光模組
21‧‧‧導光板
211‧‧‧導光元件
22、23‧‧‧發光單元
221、231‧‧‧發光二極體
222、232‧‧‧電路板
24‧‧‧反射材料
3‧‧‧顯示裝置
4‧‧‧顯示面板
I‧‧‧入光面
S1、S2‧‧‧側面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Claims (20)

  1. 一種發光模組,與一顯示面板配合,該顯示面板具有複數畫素,各該畫素分別具有複數次畫素,該發光模組包括:一導光板,其可導引光線之方向,並具有至少一入光面和兩相對之側面;複數導光元件,其係設置於該導光板之該等側面其中之一,各該導光元件分別與一個畫素對應設置,由垂直該等側面其中之一方向觀察,各該導光元件之俯視面積分別大於零,且小於與該導光元件對應之該畫素的面積;以及一發光單元,其係設置於該導光板之該入光面,其中,該發光單元所發出之光線進入該導光板後,藉由該導光板及該等導光元件之導引,可將光線以亮暗交錯排列之形式由該導光板之該等側面的其中之一導出。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模組,其中由平行該等側面的其中之一方向觀察,該等導光元件的形狀係為凹槽狀或凸起狀。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模組,其中各該導光元件上分別設置一反射材料。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模組,其中由垂直該等導光元件設置之該側面方向觀察,各該導光元件之俯視形狀分別為多邊形、橢圓形、圓形、ㄑ形或不 規則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模組,其中該顯示面板具有一第一畫素及一第二畫素,該第一畫素及該第二畫素分別至少含有三個次畫素,該等次畫素由左至右分別為第一次畫素、第二次畫素與第三次畫素,該等導光元件由左至右分別為一第一導光元件及一第二導光元件,該第一導光元件與該第一畫素之該第一次畫素對應設置,該第二導光元件與該第二畫素之該第二次畫素對應設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模組,其中該顯示面板具有一第一畫素及一第二畫素,該第一畫素及該第二畫素分別至少含有三個次畫素,該等次畫素由左至右分別為第一次畫素、第二次畫素與第三次畫素,該等導光元件由左至右分別為一第一導光元件及一第二導光元件,該第一導光元件與該第一畫素之該第一次畫素對應設置,該第二導光元件與該第二畫素之該第三次畫素對應設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模組,其中該顯示面板具有一第一畫素及一第二畫素,該第一畫素及該第二畫素分別至少含有三個次畫素,該等次畫素由左至右分別為第一次畫素、第二次畫素與第三次畫素,該等導光元件由左至右分別為一第一導光元件及一第二導光元件,該第一導光元件與該第一畫素之該第一次畫素對應設置,該第二導光元件與該第二畫素之該 第一次畫素對應設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模組,其中各該導光元件分別與一個次畫素對應設置,由垂直該等側面其中之一方向觀察,各該導光元件之俯視面積係分別大於零,且分別小於或等於與該導光元件對應之該次畫素的面積。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模組,其中與該等導光元件對應之該等次畫素的幾何中心之連線分別為一直線、斜線或複數線段連接而成之一折線。
  10.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面板,具有複數畫素,各該畫素分別具有複數次畫素;以及一發光模組,與該顯示面板相對而設,並包含一導光板、複數導光元件及一發光單元,該導光板可導引光線之方向,並具有至少一入光面和兩相對之側面,該等導光元件設置於該導光板之該等側面其中之一,各該導光元件分別與一個畫素對應設置,由垂直該等側面其中之一方向觀察,各該導光元件之俯視面積分別大於零,且小於與該導光元件對應之該畫素的面積,該發光單元設置於該導光板之該入光面,其中,該發光單元所發出之光線進入該導光板後,藉由該導光板及該等導光元件之導引,可將光線以亮暗交錯排列之形式由該導光板之該等側面的其中之 一導出。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由平行該等側面的其中之一方向觀察,該等導光元件的形狀係為凹槽狀或凸起狀。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各該導光元件上分別設置一反射材料。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由垂直該等導光元件設置之該側面方向觀察,各該導光元件之俯視形狀分別為多邊形、橢圓形、圓形、ㄑ形或不規則形。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面板具有一第一畫素及一第二畫素,該第一畫素及該第二畫素分別至少含有三個次畫素,該等次畫素由左至右分別為第一次畫素、第二次畫素與第三次畫素,該等導光元件由左至右分別為一第一導光元件及一第二導光元件,該第一導光元件與該第一畫素之該第一次畫素對應設置,該第二導光元件與該第二畫素之該第二次畫素對應設置。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面板具有一第一畫素及一第二畫素,該第一畫素及該第二畫素分別至少含有三個次畫素,該等次畫素由左至右分別為第一次畫素、第二次畫素與第三次畫素,該等導光元件由左至右分別為一第一導光元件及一第二導光元件,該第一導光元件與該第一畫素之該 第一次畫素對應設置,該第二導光元件與該第二畫素之該第三次畫素對應設置。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面板具有一第一畫素及一第二畫素,該第一畫素及該第二畫素分別至少含有三個次畫素,該等次畫素由左至右分別為第一次畫素、第二次畫素與第三次畫素,該等導光元件由左至右分別為一第一導光元件及一第二導光元件,該第一導光元件與該第一畫素之該第一次畫素對應設置,該第二導光元件與該第二畫素之該第一次畫素對應設置。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各該導光元件分別與一個次畫素對應設置,由垂直該等側面其中之一方向觀察,各該導光元件之俯視面積係分別大於零,且分別小於或等於與該導光元件對應之該次畫素的面積。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與該等導光元件對應之該等次畫素的幾何中心之連線分別為一直線、斜線或複數線段連接而成之一折線。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發光模組係為該顯示裝置之一背光模組。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發光模組係為該顯示裝置之一視差屏障元件。
TW101138068A 2012-10-16 2012-10-16 發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TWI4753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8068A TWI475301B (zh) 2012-10-16 2012-10-16 發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US14/026,267 US20140104880A1 (en) 2012-10-16 2013-09-13 Light-emitting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8068A TWI475301B (zh) 2012-10-16 2012-10-16 發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6766A TW201416766A (zh) 2014-05-01
TWI475301B true TWI475301B (zh) 2015-03-01

Family

ID=50475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8068A TWI475301B (zh) 2012-10-16 2012-10-16 發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104880A1 (zh)
TW (1) TWI4753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8185B (zh) * 2013-06-19 2017-04-12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模块、显示装置及驱动光源模块的方法
US9703031B2 (en) 2014-04-28 2017-07-11 Rambus Delaware Llc Light guide and lighting assembly with array of rotated micro-optical element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84556A (en) * 1991-11-28 1996-12-17 Enplas Corporation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US6727963B1 (en) * 1997-07-31 2004-04-27 Hitachi,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7400817B2 (en) * 2006-07-04 2008-07-15 Samsung Sdi Co., Ltd. Light guide member and backlight unit including light guide member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ng light guide members and backlight units
CN100548057C (zh) * 2004-10-19 2009-10-07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以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TW201030375A (en) * 2008-12-22 2010-08-16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37961A (ja) * 2011-04-28 2012-12-06 Sony Corp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84556A (en) * 1991-11-28 1996-12-17 Enplas Corporation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US6727963B1 (en) * 1997-07-31 2004-04-27 Hitachi,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0548057C (zh) * 2004-10-19 2009-10-07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以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US7400817B2 (en) * 2006-07-04 2008-07-15 Samsung Sdi Co., Ltd. Light guide member and backlight unit including light guide member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ng light guide members and backlight units
TW201030375A (en) * 2008-12-22 2010-08-16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6766A (zh) 2014-05-01
US20140104880A1 (en) 2014-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0607B (zh) 顯示裝置及其發光模組與導光板
TWI794456B (zh) 光學裝置
JP6123678B2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を有する表示装置
US9523810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3727452B (zh) 显示装置及其发光模块与导光板
US10564470B2 (en) Backlighting device
TWI475301B (zh) 發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KR101211723B1 (ko) 광학용시트, 광학유닛 및 이를 적용한 조명장치
CN103727455B (zh) 发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TWI485483B (zh) 導光板、發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WO2017016005A1 (zh) 显示面板及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JP5772252B2 (ja) 導光体、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KR102157549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409992B1 (ko) 휘도강화 확산필름
JP6136201B2 (ja) 導光体、照明装置、表示装置
KR101686048B1 (ko) 도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JP2012252871A (ja) 導光体、導光体を備えた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JP2012204042A (ja) 導光体、これを備えた照明装置、表示装置
TW201303371A (zh) 自動立體顯示裝置
JP2012256432A (ja) 導光体、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KR20130104941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JP2013073736A (ja) 導光体、これを備えた照明装置、表示装置
JP2014082087A (ja) 導光体、これを備えた照明装置、表示装置
JP2015176807A (ja)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