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57495B - 傳動機構及其相關電動鎖 - Google Patents

傳動機構及其相關電動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57495B
TWI457495B TW101103927A TW101103927A TWI457495B TW I457495 B TWI457495 B TW I457495B TW 101103927 A TW101103927 A TW 101103927A TW 101103927 A TW101103927 A TW 101103927A TW I457495 B TWI457495 B TW I45749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wheel
rotating
fastener
card
rot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03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33318A (zh
Inventor
Lien Hsi Huang
jian yuan Huang
Original Assignee
Taiwan Fu Hsing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wan Fu Hsing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wan Fu Hsing Ind Co Ltd
Priority to TW1011039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57495B/zh
Priority to CA2799868A priority patent/CA2799868A1/en
Priority to US13/726,626 priority patent/US20130167671A1/en
Priority to CN201210587445.5A priority patent/CN103184815B/zh
Publication of TW2013333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33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74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7495B/zh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Description

傳動機構及其相關電動鎖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傳動機構及其相關電動鎖,尤指一種利用干涉機構來限制扭力之傳動機構及其相關電動鎖。
一般而言,電動鎖係利用馬達作為其動力來源,再藉由齒輪組傳遞馬達所輸出之扭力,藉以驅動電動鎖之離合機構移動進而卡合或分離於鎖閂組合。然而,當齒輪組傳遞馬達於輸出之扭力時,若電動鎖其它內部元件有卡死的狀況,其係會導致馬達驅動電動鎖之離合機構移動時的內阻力增加。因此,於長期使用下,容易造成馬達本身的損壞,或是齒輪組於傳遞扭力時造成跳齒的現象而導致齒輪的損傷,進而縮短電動鎖的使用壽命,從而降低電動鎖於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因此,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利用干涉機構來限制扭力之傳動機構及其相關電動鎖,以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明係揭露一種傳動機構,其包含有一第一轉動輪、一第二轉動輪以及一干涉機構。該干涉機構係設置於該第一轉動輪與該第二轉動輪之間。該干涉機構包含有至少一卡槽、至少一容置槽以及至少一卡固件。該至少一卡槽係形成於該第一轉動輪具有一部分圓弧凹表面,該至少一容置槽係形成於該第二轉動輪。該至少一卡固件係位於該至少一容置槽中具有一部分圓弧凸表面。當該至少一卡固件以該部分圓弧凸表面接觸該至少一卡槽之該部分圓弧凹表面藉以卡制於該至少一卡槽時,該第一轉動輪與該第二轉動輪係互相干涉而同動旋轉,當該至少一卡固件從該至少一卡槽中脫離時,該第一轉動輪與該第二轉動輪係不構成干涉而無法同動旋轉。
本發明係另揭露一種電動鎖,其包含有一傳動機構,其包含有一第一轉動輪、一第二轉動輪以及一干涉機構。該干涉機構係設置於該第一轉動輪與該第二轉動輪之間。該干涉機構包含有至少一卡槽、至少一容置槽以及至少一卡固件。該至少一卡槽係形成於該第一轉動輪且具有一部分圓弧凹表面,該至少一容置槽係形成於該第二轉動輪。該至少一卡固件係位於該至少一容置槽中且具有一部分圓弧凸表面。其中當該至少一卡固件以該部分圓弧凸表面接觸該至少一卡槽之該部分圓弧凹表面藉以卡制於該至少一卡槽時,該第一轉動輪與該第二轉動輪係互相干涉而同動旋轉,當該至少一卡固件從該至少一卡槽中脫離時,該第一轉動輪與該第二轉動輪係不構成干涉而無法同動旋轉。該電動鎖另包含有一鎖閂組合以及一鎖閂組合。該鎖閂組合係組裝於一門片上,且該電致動件係用來於該至少一卡固件卡合該至少一卡槽時驅動該傳動機構,藉以帶動該鎖閂組合。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干涉機構係利用彈性件徑向向外推抵卡固件,以使卡固件卡制於相對應的卡槽,進而使第一轉動輪與第二轉動輪互相干涉。藉此,本發明之干涉機構可用來傳遞第一轉動輪所受承的扭力至第二轉動輪,以使第一轉動輪與第二轉動輪同動旋轉。若傳動機構產生故障,導致第二轉動輪無法轉動時(即俗稱的卡死),在此一特殊狀況下,當電致動件驅動第一轉動輪轉動時,由於各卡固件與各卡槽之間的圓滑嚙合型式,使得各卡固件隨著第一轉動輪的轉動,可以輕易地脫離於相對應之卡槽。如此一來,第一轉動輪與第二轉動輪不構成干涉,意即第一轉動輪可相對第二轉動輪轉動。如此一來,電致動件便無法驅動第一轉動輪以及第二轉動輪同動旋轉。藉此設計,當第二轉動輪呈卡死狀態時,電致動件所產生之該扭力便還可以輸出給第一轉動輪使其自由空轉,不會因為扭力無法輸出而將扭力轉化為熱能累積於電致動件內部,造成電致動件內部零件因高熱而損壞。除此之外,本發明之干涉機構亦可限制傳動機構所傳遞的扭力,進而避免齒輪組產生跳齒的現象而導致齒輪的損傷。如此一來,本發明之傳動機構可大幅提升其所適用的電動鎖的使用壽命,從而提高電動鎖於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關於本發明之優點與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發明詳述及所附圖式得到進一步的瞭解。
請參閱第1圖,第1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電動鎖30之元件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電動鎖30係可安裝於一門片32上,電動鎖30用來將門片32閂鎖於一牆面31上或將門片32自牆面31解閂,以使門片32對應地處於一閂鎖狀態或一解閂狀態。請參閱第1圖以及第2圖,第2圖為本發明實施例電動鎖30於另一視角之元件示意圖。如第1圖以及第2圖所示,電動鎖30包含有一傳動機構34。此外,傳動機構34包含有一電致動件36,電致動件36用來作為電動鎖30的動力來源。進一步地,電動鎖30另包含有一輸入單元38,其係用來輸入一訊號,如密碼訊號。於此實施例中,輸入單元38係可為一銨鍵裝置,但不受此限。舉例來說,輸入單元38亦可為一觸控面板。換言之,只要是可用來輸入該訊號之輸入裝置皆屬本發明所保護之範疇。
值得一提的是,電動鎖30另包含有一控制單元40,其係耦接於輸入單元38與電致動件36。當使用者欲開啟門片32時,首先利用輸入單元38輸入該訊號至控制單元40。接著,當由輸入單元38所輸入之該訊號與一授權訊號相符時,控制單元40便控制電致動件36通電運轉,藉以驅動傳動機構34執行後續之解閂等的動作。除此之外,傳動機構34另包含有一第一轉動輪42以及一第二轉動輪44。第一轉動輪42係用來傳遞電致動件36所輸出之扭力,且第一轉動輪42具有一軸向方向A。第二轉動輪44係於軸向方向A上與第一轉動輪42相鄰排列,以使電致動件36所輸出之扭力可沿軸向方向A於第一轉動輪42以及第二轉動輪44間傳遞。
請參閱第3圖以及第4圖,第3圖為本發明實施例第一轉動輪42以及第二轉動輪44之元件***示意圖,第4圖為本發明實施例第一轉動輪42以及第二轉動輪44於另一視角之元件***示意圖。如第3圖以及第4圖所示,第一轉動輪42具有一轉動凹部421,第二轉動輪44具有一轉動軸部441,且轉動軸部441係以可轉動之方式設置於轉動凹部421中。此外,傳動機構34另包含有一干涉機構46,其係設置於第一轉動輪42以及第二轉動輪44之間。於此實施例中,干涉機構46包含有二個卡槽461以及一容置槽463。各卡槽461係形成於第一轉動輪42之轉動凹部421的外圍且具有一部分圓弧凹表面,容置槽463係形成於第二轉動輪44之轉動軸部441的端面。請參閱第5圖,第5圖為本發明實施例第一轉動輪42、第二轉動輪44以及干涉機構46之元件剖面示意圖。如第5圖所示,當第一轉動輪42、第二轉動輪44以及干涉機構46沿轉動軸部441之軸向方向A組裝後,干涉機構46便可被設置於第一轉動輪42以及第二轉動輪44之間,且容置槽463是位於各卡槽461之內側。此外,容置槽463沿垂直於轉動軸部441的軸向方向A之一徑向方向B上形成有二個開口465。
除此之外,干涉機構46另包含有二個卡固件467以及一彈性件469。各卡固件467係具有一部分圓弧凸表面,且各卡固件467係位於容置槽463中且可脫離地卡制於卡槽461中。彈性件469係設置於容置槽463中,此外當彈性件469設置於容置槽463中時,由於卡固件467佔據了容置槽463的部分空間,致使彈性件469並不能在容置槽463中呈釋放狀態,反而是會被卡固件467所推抵而使彈性件469產生一彈性變形。因此,彈性件469即可相對卡固件467分別施予一彈性力,藉以於徑向方向B上之箭頭所示方向分別將各卡固件467朝外推抵。如此一來,各卡固件467之部分圓弧凸表面係分別經由開口465接觸卡槽461之部分圓弧凹表面,藉以卡制於對應的卡槽461中(如第5圖所示)。藉此,第一轉動輪42以及第二轉動輪44便可藉由各卡固件467互相干涉,以使電致動件36所輸出之扭力可沿第一轉動輪42之軸向方向A於第一轉動輪42以及第二轉動輪44間傳遞。於此實施例中,彈性件469係為一C形簧片,容置槽463係為一C形凹槽,且該C形簧片的兩端係分別於徑向方向B上彈性抵接各卡固件467。另外,於實務上,各卡固件467係可分別為一滾柱結構,且各卡槽461係可分別為一相對應之半圓柱形凹槽(如第3圖以及第4圖所示)。
綜上所述,卡槽461以及卡固件467的數量可不以此實施例中所述者為限。舉例來說,本發明之干涉機構46亦可僅包含有一個卡固件467以及對應之一個卡槽461。或者是,干涉機構46亦可包含有二個彈性件469以及二個容置槽463,各彈性件469分別設置於容置槽463中,且各彈性件469的兩端係分別抵接卡固件467。換言之,干涉機構46亦可包含有四個卡固件467以及對應之四個卡槽461,意即本發明之干涉機構46係包含有至少一卡槽461、至少一容置槽463、至少一卡固件467以及至少一彈性件469。也就是說,只要是上述之卡槽461、容置槽463、卡固件467以及彈性件469之設置數量可使第一轉動輪42以及第二轉動輪44互相干涉,進而使第一轉動輪42可與第二轉動輪44同動旋轉的結構設計皆屬本發明所保護的範疇。
除此之外,傳動機構34具有一蝸齒輪48,其係連接於電致動件36,且蝸齒輪48係用來傳遞電致動件36所輸出之扭力至第一轉動輪42(如第1圖以及第2圖所示)。於實務上,電致動件36係可為一馬達,例如直流馬達等。此外,為配合蝸齒輪48之齒形,第一轉動輪42係可為一斜齒輪,其係用來囓合蝸齒輪48,藉以傳遞電致動件36所輸出之扭力。另外,傳動機構34另包含有一推動件50,且推動件50具有一傳動齒輪部501。於此實施例中,推動件50之傳動齒輪部501係用來囓合第二轉動輪44,且第二轉動輪44係可為一正齒輪。如此一來,電致動件36所輸出之扭力便可藉由蝸齒輪48傳遞至第一轉動輪42,接著再利用干涉機構46將該扭力傳遞至第二轉動輪44,最後利用第二轉動輪44將該扭力傳遞至推動件50。
綜上所述,當電致動件36驅動推動件50時,第一轉動輪42係會承受來自電致動件36所輸出之該扭力,且第二轉動輪44係會承受來自電動鎖30其它內部元件(例如推動件50等)之內阻力所形成的扭力。在一般狀況下,彈性件469係可於徑向方向B上驅動各卡固件467分別經由各開口465卡合於相對應之卡槽461,藉以卡固第一轉動輪42以及第二轉動輪44。如此一來,電致動件36便可驅動第一轉動輪42以及第二轉動輪44同動旋轉。藉此,電致動件36所產生之該扭力可依序經由蝸齒輪48、第一轉動輪42以及第二轉動輪44傳遞至推動件50,藉以驅動推動件50轉動。
另一方面,若傳動機構34產生故障,導致第二轉動輪44無法轉動時(即俗稱的卡死),在此一特殊狀況下,當電致動件36驅動第一轉動輪42轉動時,由於各卡固件467與各卡槽461之間的圓滑嚙合型式,使得各卡固件467隨著第一轉動輪42的轉動,可以輕易地脫離於相對應之卡槽461。如此一來,第一轉動輪42與第二轉動輪44不構成干涉,意即第一轉動輪42可相對第二轉動輪44轉動。如此一來,電致動件36便無法驅動第一轉動輪42以及第二轉動輪44同動旋轉。藉此設計,當第二轉動輪44呈卡死狀態時,電致動件36所產生之該扭力便還可以輸出給第一轉動輪42使其自由空轉,不會因為扭力無法輸出而將扭力轉化為熱能累積於電致動件36內部,造成電致動件36內部零件因高熱而損壞。
值得一提的是,於此實施例中,電致動件36係利用蝸齒輪48囓合於第一轉動輪42,且第二轉動輪44囓合於推動件50之傳動齒輪部501,但不以為限。舉例來說,於另一實施例中,電致動件36亦可利用蝸齒輪48囓合於第二轉動輪44,且第一轉動輪42囓合於推動件50之傳動齒輪部501。承上所述,第二轉動輪44於實務上係可設計為一斜齒輪,且第一轉動輪42係可設計為一正齒輪,以使上述齒輪可符合傳動需求。綜上所述,電致動件36係可利用蝸齒輪48囓合於第一轉動輪42或第二轉動輪44。至於採用上述何者之設計,其端視實際需求而定。
請參閱第6圖,第6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第一轉動輪42'、第二轉動輪44'以及干涉機構46'之元件剖面示意圖。如第6圖以及第5圖所示,干涉機構46'與上述之干涉機構46的主要不同之處在於干涉機構46'包含有四個彈性件469'、四個容置槽463'以及四個卡固件467。於此實施例中,各彈性件469'係分別為一壓簧,各容置槽463'係分別為一長形凹槽,且各壓簧分別設置於長形凹槽中。藉此,各壓簧便可分別於徑向方向B上施予卡固件467該彈性力,藉以於徑向方向B上分別將各卡固件467朝外推抵。如此一來,各卡固件467分別經由開口465卡制於對應的卡槽461中(如第6圖所示)。藉此,第一轉動輪42'以及第二轉動輪44'便可藉由各卡固件467互相干涉,以使電致動件36所輸出之扭力可於第一轉動輪42以及第二轉動輪44間傳遞。需注意的是,第6圖以及第5圖具有相同標號的元件,其係具有相同的結構與作用原理,為求簡潔,故於此不再贅述。
請參閱第1圖以及第7圖,第7圖為本發明實施例電動鎖30的部份元件***示意圖。如第1圖以及第7圖所示,傳動機構34另包含有一底板52。底板52係用來鎖附於門片32,藉以固定傳動機構34於門片32上。此外,底板52具有一軸管521,且推動件50具有一破孔503。於安裝推動件50以及底板52時,軸管521係穿設於破孔503。如此一來,推動件50便可相對底板52轉動。請參閱第8圖以及第9圖,第8圖為本發明實施例底板52以及推動件50的元件***示意圖,第9圖為本發明實施例底板52以及推動件50於另一視角的元件***示意圖。如第8圖以及第9圖所示,底板52具有兩個第一受推結構523,推動件50另具有兩個第二受推結構505以及一推動件部507,第二受推結構505是形成在推動件部507上。此外,第一受推結構523係分別對應第二受推結構505。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受推結構523以及第二受推結構505的數量可不以此實施例中所述者為限。舉例來說,底板52亦可具有一個第一受推結構523,推動件50亦可具有對應第一受推結構523之數量的一個第二受推結構505。或者是,底板52亦可具有三個第一受推結構523,推動件50亦可具有對應第一受推結構523之數量的三個第二受推結構505。換言之,只要底板52具有至少一第一受推結構523以及推動件50具有至少一第二受推結構505皆屬本發明所保護的範疇。於此實施例中,第一受推結構523以及第二受推結構505係可分別為一斜面結構。
請參閱第7圖、第10圖以及第11圖,第10圖為本發明實施例傳動機構34處於一初始狀態之元件示意圖,第11圖為本發明實施例傳動機構34處於一解閂狀態之元件示意圖。如第7圖、第10圖以及第11圖所示,電動鎖30之傳動機構34另包含有一離合件54以及一帶動凸輪56。離合件54係抵接於推動件50上,隨著推動件50的位移而被推動,且帶動凸輪56係可脫離地卡合於離合件54。此外,傳動機構34另包含有一鎖閂組合58,其係連接於帶動凸輪56。進一步地,鎖閂組合58包含有一鎖舌581以及一帶動柱583。鎖舌581係用來鎖閂於牆面31,且帶動柱583係用來連接於帶動凸輪56以及鎖舌581。此外,帶動凸輪56係固定於帶動柱583之一端。
如第1圖以及第7圖所示,電動鎖30另包含有一把手裝置60,其係可相對一長軸X轉動。進一步地,把手裝置60包含有一把手部601以及一管狀部603。把手部601係相對門片32外露於底板52外側,以供使用者操作。管狀部603係連接於把手部601且穿伸過底板52之軸管521,且帶動柱583是未與管狀部603連動,另外,離合件54係可滑動地穿設於管狀部603之一端。藉此,離合件54即可於管狀部603上相對長軸X移動,進而可脫離於帶動凸輪56或是可卡合於帶動凸輪56。如第10圖以及第11圖所示,當電致動件36所產生之該扭力依序經由蝸齒輪48、第一轉動輪42以及第二轉動輪44傳遞至推動件50,進而驅動推動件50相對長軸X朝一第一方向D1轉動時,推動件50之第二受推結構505係與底板52之第一受推結構523配合互相推抵,使得推動件50於轉動時的扭力,會轉化為軸向推力,以使推動件50係於管狀部603上滑動且沿一第一位移方向X1相對底板52產生位移。如此一來,離合件54便可隨著推動件50的位移而被推動而自如第10圖所示之一初始位置移動至如第11圖所示之一解閂位置。
進一步地,當離合件54被推動件50沿管狀部603推動至該解閂位置時,離合件54係卡合於設置於帶動柱583之該端上的帶動凸輪56。此時,若是使用者轉動把手裝置60之把手部601時,使用者所施予把手部601的扭力便可藉由管狀部603於沿著長軸X的方向傳遞至離合件54。由上述可知,因離合件54係於該解閂位置時卡合帶動凸輪56,上述之該扭力便可自離合件54沿長軸X傳遞至帶動凸輪56。接著,該扭力再驅動鎖閂組合58之帶動柱583旋轉,進而驅動鎖舌581脫離牆面31,以使門片32對應地處於該解閂狀態。
除此之外,電動鎖30之傳動機構34另包含有一彈性件62,其係設置於離合件54與帶動凸輪56之間。當離合件54位於如第11圖所示之該解閂位置時,離合件54係可與帶動凸輪56卡合而壓縮彈性件62。藉此,彈性件62便可因變形而儲存一彈性位能,並且傳動機構34便會維持一段時間的可解閂狀態。接著,當可解閂狀態的維持時間結束之後,傳動機構34就會回到不可解閂狀態,如下所述,當電致動件36所產生之該扭力依序經由蝸齒輪48、第一轉動輪42以及第二轉動輪44傳遞至推動件50,藉以驅動推動件50相對長軸X朝相反於第一方向D1之一第二方向D2轉動。此時,推動件50之第二受推結構505與底板52之第一受推結構523配合不再互相推抵,以使離合件54不再被推動件50的軸向推力所推動,反而是彈性件62便可釋放該彈性位能以產生一彈性回復力。如此一來,於上述過程中,離合件54係可被彈性件62之彈性回復力所驅動而於管狀部603上滑動,並且自如第11圖所示之該解閂位置離開,且沿相反於第一位移方向X1之一第二位移方向X2相對底板52產生位移,在位移過程中離合件54係脫離與帶動凸輪56之間的卡合,直到移動至如第10圖所示之該初始位置為止。
進一步地,當離合件54被推動件50沿管狀部603推動至該初始位置時,離合件54係未卡合於設置於帶動柱583之該端上的帶動凸輪56。此時,若是使用者轉動把手裝置60之把手部601時,使用者所施予把手部601的扭力便無法藉由管狀部603沿著長軸X的方向傳遞至離合件54。由上述可知,因離合件54係於該初始位置時未卡合帶動凸輪56,上述之該扭力便無法自離合件54沿長軸X傳遞至帶動凸輪56。藉此,把手裝置60無法傳遞該扭力至鎖閂組合58而空轉。如此一來,傳動機構34就會呈不可解閂狀態,而門片32持續地處於該閂鎖狀態。
請參閱第12圖,第12圖為本發明實施例電動鎖30之部份元件示意圖。如第12圖所示,電動鎖30另包含有一接觸開關64,且推動件50另具有一第三受推結構66。當接觸開關64接觸第三受推結構66時,電致動件36係通電運轉。進一步地,推動件50之第三受推結構66具有一停止端68以及一反轉端70,停止端68以及反轉端70係分別用來控制電致動件36停止運轉以及反向轉動。舉例而言,當電動鎖30位於如第12圖所示之位置時,電動鎖30之接觸開關64係接觸第三受推結構66。此時,電致動件36係可被控制而通電正轉,藉以驅動推動件50朝第一方向D1轉動,直到接觸開關64接觸第三受推結構66之反轉端70為止。當接觸開關64接觸反轉端70時,電致動件36係停止運轉一設定時間之後再反轉,藉以驅動推動件50朝相反於第一方向D1之第二方向D2轉動,直到接觸開關64接觸第三受推結構66之停止端68為止。此時,電致動件36係可被控制而停止運轉。
如此一來,本發明之電動鎖30便可利用第三受推結構66,藉以控制電致動件36驅動推動件50朝第一方向D1轉動,以及利用反轉端70,藉以控制電致動件36驅動推動件50朝相反於第一方向D1之第二方向D2轉動,進而使離合件54可於管狀部603上沿第一位移方向X1或是相反於第一位移方向X1之第二位移方向X2移動,藉以達到使離合件54可脫離地卡合於帶動凸輪56的目的。
除此之外,請參閱第13圖,第13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電動鎖30'的元件示意圖。如第13圖所示,電動鎖30'另可包含有一解閂控制件71,其耦接於控制單元40。控制單元40可依據解閂控制件71之位置控制電致動件36是否通電運轉,藉以推動離合件54移動至該解閂位置。除此之外,當離合件54依據上述機制移動移動至該解閂位置時,控制單元40係使電致動件36停止通電,以使推動件50持續推抵離合件54,進而使離合件54持續位於該解閂位置且卡合於帶動凸輪56。如此一來,門片32便可長時間處於該解閂狀態。
舉例來說,當電動鎖30'之解閂控制件71位於如第13圖所示之位置時,推動件50以及離合件54是停留在如第10圖所示之該初始位置,使用者需利用輸入單元38輸入該訊號至控制單元40,藉以驅動傳動機構34執行後續之解閂等的動作,如此方可達到解閂的目的。此外,當電動鎖30'之解閂控制件71自如第13圖所示之位置旋轉九十度時,此時電致動件36係可被控制而通電正轉以使推動件50朝第一方向D1轉動,並且在接觸開關64還未接觸到第三受推結構66之反轉端70之前,電致動件36就加以停止,如此一來,推動件50以及離合件54是停留在如第11圖所示之該解閂位置,意即此時電動鎖30'之離合件54係被驅動而卡合於帶動凸輪56,如此使用者便可轉動把手部60以解閂而無需利用輸入單元38輸入該訊號。
於實務上,電動鎖30'係與電動鎖30搭配使用,也就是說,電動鎖30'係可安裝於室內,而電動鎖30係可安裝於室外。藉此,使用者便可利用電動鎖30之機制至室外解閂以進入室內,且使用者亦可利用電動鎖30'自門內控制門片32長時間處於該解閂狀態。如此一來,當使用者需重複多次開啟門片32時,使用者無需於每次進門時需輸入該訊號,藉由上述之設計,電動鎖便可提供使用者更大的使用裕度。
請參閱第14圖,第14圖為本發明實施例電動鎖30之部份元件***示意圖。如第14圖所示,電動鎖30另包含有一離合機構72,其係用來於使用者操作把手裝置60時沿長軸X傳遞把手裝置60所承受之扭力至鎖閂組合58,藉以帶動鎖閂組合58解閂。請參閱第14圖至第16圖,第15圖為本發明實施例離合機構72之元件***示意圖,第16圖為本發明實施例離合機構72於另一視角之元件***示意圖。如第14圖至第16圖所示,離合機構72包含有一鎖匙組合74,其係安裝於把手裝置60之把手部601中。於此實施例中,離合機構72另包含有一轉動卡制件76,其係具有兩個第一受推結構761。此外,離合機構72另包含有上述之離合件54,離合件54具有兩個第二受推結構541。此外,離合件54之第二受推結構541係分別抵接於轉動卡制件76之第一受推結構761。
值得一提的是,卡制件76之第一受推結構761以及離合件54之第二受推結構541的數量可不以此實施例中所述者為限。舉例來說,卡制件76亦可具有一個第一受推結構761,離合件54可對應第一受推結構761的數量而具有一個第二受推結構541,或是卡制件76亦可具有三個第一受推結構761,離合件54亦可對應第一受推結構761的數量而具有三個第二受推結構541。換言之,只要卡制件76具有至少一第一受推結構761以及離合件54具有至少一第二受推結構541皆屬本發明所保護的範疇。於此實施例中,卡制件76之第一受推結構761以及離合件54之第二受推結構541係可分別為一斜面結構。
如第15圖以及第16圖所示,鎖匙組合74包含有一鎖殼741及卡鎖於鎖殼741中的一鎖心743。另外,鎖殼741係用來保護鎖心743,藉以避免鎖心743的內部元件於使用過程中損傷。進一步地,鎖心743具有一鎖匙帶動板745。鎖匙帶動板745係卡制於轉動卡制件76以及用來驅動轉動卡制件76轉動,但是轉動卡制件76於長軸X方向是被限制住而無法移動。此外,鎖心743另具有外露於鎖殼741之一鎖槽747,以供一鎖匙件78***。當鎖匙件78係***鎖槽747後,鎖匙件78便可解除鎖殼741對鎖心743的卡鎖。藉此,使用者便可利用鎖匙件78來驅動鎖心743相對長軸X朝一第一轉向R1轉動,或是驅動鎖心743相對長軸X朝相反於第一轉向R1之一第二轉向R2轉動。
請參閱第17圖以及第18圖,第17圖為本發明實施例離合機構72處於一初始狀態之元件示意圖,第18圖為本發明實施例離合機構72處於一解閂狀態之元件示意圖。如第17圖以及第18圖所示,當使用者利用鎖匙件78驅動鎖心743相對長軸X朝第一轉向R1轉動時,鎖匙組合74係被驅動而朝第一轉向R1轉動,藉以驅動轉動卡制件76朝第一轉向R1轉動。此時,轉動卡制件76之第一受推結構761係與離合件54之第二受推結構541配合互相推抵,使得轉動卡制件76於轉動時的扭力,會轉化為軸向推力。藉此,轉動卡制件76即可推抵離合件54,以使離合件54可沿長軸X之第一位移方向X1相對轉動卡制件76產生位移。如此一來,轉動卡制件76便可推動離合件54沿長軸X之第一位移方向X1自如第17圖所示之一初始位置至如第18圖所示之一解閂位置。
進一步地,當離合件54被轉動卡制件76沿長軸X之第一位移方向X1推動至該解閂位置時,離合件54係卡合於設置於帶動柱583之該端上的帶動凸輪56。此時,若是使用者轉動把手裝置60之把手部601時,把手裝置60係會帶動鎖匙組合74、轉動卡制件76以及離合件54一併轉動。如此一來,使用者所施予把手部601的扭力便可沿著長軸X的方向傳遞至離合件54。由上述可知,因離合件54係於該解閂位置時卡合帶動凸輪56,上述之該扭力便可自離合件54沿長軸X傳遞至帶動凸輪56。接著,該扭力再驅動鎖閂組合58之帶動柱583旋轉,進而驅動鎖舌581脫離牆面31,以使門片32對應地處於該解閂狀態。
除此之外,當離合件54位於如第18圖所示之該解閂位置時,離合件54係可壓縮彈性件62。藉此,彈性件62便可因變形而儲存一彈性位能。接著,使用者利用鎖匙件78驅動鎖心743相對長軸X朝第二轉向R2轉動時,鎖匙組合74係被驅動而朝第二轉向R2轉動,藉以驅動轉動卡制件76朝第二轉向R2轉動。此時,離合件54之第二受推結構541與轉動卡制件76之第一受推結構761配合不再互相推抵,以使離合件54不再被轉動卡制件76的軸向推力所推動,反而是彈性件62便可釋放該彈性位能以產生一彈性回復力。如此一來,於上述過程中,離合件54係可被彈性件62之彈性回復力所驅動,並且如第18圖所示之該解閂位置離開帶動凸輪56,而於長軸X上沿相反於第一位移方向X1之第二位移方向X2相對轉動卡制件76產生位移,直到移動至如第17圖所示之該初始位置為止。
進一步地,當離合件54被推動件50沿長軸X推動至該初始位置時,離合件54係未卡合於設置於帶動柱583之該端上的帶動凸輪56。此時,若是使用者轉動把手裝置60之把手部601時,把手裝置60僅可帶動鎖匙組合74以及轉動卡制件76轉動而無法帶動離合件54一併轉動。如此一來,使用者所施予把手部601的扭力便無法沿著長軸X的方向傳遞至離合件54。由上述可知,因離合件54係於該初始位置時未卡合帶動凸輪56,上述之該扭力便無法自離合件54沿長軸X傳遞至帶動凸輪56。藉此,把手裝置60無法傳遞該扭力至鎖閂組合58而空轉。如此一來,門片32持續地處於該閂鎖狀態。
請參閱第19圖,第19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電動鎖80之元件示意圖。如第19圖所示,電動鎖80之把手裝置82包含有一殼體84,其係固定於門片32上,殼體84用來將把手裝置82安裝於門片32上。此外,把手裝置82之把手部601係可轉動地設置於殼體84上,且把手部601可相對上述之長軸X轉動。此外,把手裝置82另包含有一固定件86,其係固定於殼體84,且與殼體84用來共同包覆電動鎖80之內部元件,例如電致動件、推動件、離合件等,藉以避免上述之電動鎖80的內部元件受外力碰撞而損傷。
請參閱第20圖至第22圖,第20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把手裝置82之內部元件示意圖,第21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把手裝置82處於另一狀態之內部元件示意圖,第22圖為第20圖所示之把手裝置82的部份剖面示意圖。如第20圖至第22圖所示,把手裝置82另包含有一換向片88。換向片88係利用上述之管狀部603連接於把手部601,管狀部603係用來傳遞把手部601所承受之扭力至換向片88。藉此,換向片88便可被把手部601驅動且隨把手部601轉動。此外,換向片88上形成有一第一凹槽881以及一第二凹槽883,且第一凹槽881具有一第一側S1與一第二側S2,且第二凹槽883具有一第三側S3與一第四側S4。於此實施例中,換向片88係實質上為一圓形結構,且第一凹槽881與第二凹槽883係分別為一弧形凹槽並形成於該圓形結構的圓周上。
除此之外,如第22圖所示,把手裝置82另包含有一復位件90。復位件90係設置於殼體84與換向片88之間,且用來提供一扭矩以使換向片88復位,意即,當外力賦加在把手裝置82上而使把手裝置82轉動時,復位件90是會因變形而儲存一彈性位能,當若無外力賦加在把手裝置82上,復位件90便會釋放其彈性位能。另外,把手裝置82另包含有一止擋片92,其係以可沿平行於長軸X之方向移動的方式設置於換向片88之一側。止擋片92具有一止擋結構921,其係可突出於換向片88之第一凹槽881中或第二凹槽883中。如第19圖至第22圖所示,固定件86上形成有一穿孔861,且止擋片92於對應穿孔861的位置上具有一突點923。此外,把手裝置82另包含有一彈性件94,其係彈性抵接於止擋片92與殼體84,以使止擋片92被偏壓。藉此,彈性件94即可支撐止擋片92,以使止擋片92之突點923可穿設於固定件86上之穿孔861,且使止擋片92之突點923可外露於固定件86上之穿孔861。
此外,當止擋片92被彈性件94偏壓時,止擋片92係可沿平行於長軸X之方向朝向換向片88移動。藉此,止擋片92之止擋結構921便可突出於換向片88之第一凹槽881中或第二凹槽883中,以使把手部601對應地處於一第一旋向狀態或一第二旋向狀態。於實務上,彈性件94係較佳地可為一壓簧,但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彈性件94亦可為具有彈性之支撐結構,例如橡膠墊圈等。換言之,只要是可以彈性抵接且支撐止擋片92的結構設計,皆屬本發明所保護的範疇。
當止擋片92之止擋結構921突出於換向片88之第一凹槽881中時,此時,若無外力賦加在把手裝置82上,復位件90便會釋放其彈性位能而驅動換向片88,以使換向片88沿如第20圖所示之一第一轉向W1轉動,直到換向片88之第一凹槽881的第一側S1抵接止擋片92之止擋結構921為止。此時,止擋片92之止擋結構921係止擋第一凹槽881之第一側S1,以使把手部601無法繼續沿第一轉向W1轉動。藉此,把手部601便可對應地位於如第20圖所示之一第一起始位置。
此時,若是使用者轉動把手裝置82之把手部601,使把手部601朝相反於第一轉向W1之一第二轉向W2轉動,藉以驅動換向片88亦沿第二轉向W2自如第20圖所示之該第一起始位置轉動,直到換向片88之第一凹槽881的第二側S2抵接止擋片92之止擋結構921為止。此時,止擋片92之止擋結構921係止擋第一凹槽881之第二側S2,以使把手部601無法繼續沿第二轉向W2方向轉動。藉此,把手部601便可對應地位於如第21圖所示之一第一終止位置。進一步地,若是使用者於把手部601位於該第一終止位置時釋放把手部601,或者是使用者於把手部601位於其它非該第一起始位置時釋放把手部601,則復位件90便可提供該扭矩至換向片88,藉以驅動換向片88以及把手部601復位於該第一起始位置。如此一來,把手裝置82之把手部601即可達到自動復位於該第一起始位置之功效。
綜上所述,當止擋片92之止擋結構921突出於換向片88之第一凹槽881中時,把手部601的轉動係被第一凹槽881之第一側S1與第二側S2所限制,而僅能於如第20圖所示之該第一起始位置以及如第21圖所示之該第一終止位置間轉動。如此一來,把手裝置82之把手部601便可處於該第一旋向狀態。於此實施例中,該第一旋向狀態係可被設計為一右旋向狀態,意即該第一旋向狀態為適用於慣用手為右手的使用者所設計。
請參閱第20圖至第24圖,第23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把手裝置82處於另一狀態之內部元件示意圖,第24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把手裝置82處於另一狀態之內部元件示意圖。當使用者欲改變把手裝置82之把手部601的旋向狀態時,首先需將一壓桿96***固定件86上之穿孔861(如第19圖所示)。此時,止擋片92之突點923係被壓桿96推動,進而帶動止擋片92向把手部601方向移動。藉此,止擋片92之止擋結構921便可脫離換向片88之第一凹槽881(如第22圖所示)。此時,把手部601便可不受止擋片92之止擋結構921之限制而可以自由旋轉,以供使用者改變其旋向狀態。除此之外,止擋片92於上述過程中亦同時壓縮彈性件94而使彈性件94儲存一彈性位能。藉此,把手裝置82之把手部601以及換向片88便可自如第20圖所示之該第一起始位置沿第一轉向W1轉動。
此時,使用者便可轉動把手裝置82之把手部601,藉以驅動換向片88沿第一轉向W1轉動,直到換向片88之第二凹槽883的第三側S3轉到如第23圖所示之一第二起始位置時,將壓桿96自固定件86上之穿孔861移開。此時,彈性件94釋放該彈性位能,藉以產生一彈性回復力。藉此,彈性件94便可驅動止擋片92復位,意即止擋片92係可被彈性件94驅動而沿平行於把手部601之長軸X的方向移動至第二凹槽883。值得一提的是,固定件86係可用來於上述止擋片92復位的過程中止擋止擋片92,藉以防止自止擋片92第二凹槽883中脫離。
當止擋片92位於第二凹槽883中時,止擋片92之止擋結構921係止擋第二凹槽883之第三側S3(如第23圖所示)。如此一來,把手部601便無法沿第二轉向W2轉動。藉此,把手部601便可對應地位於如第23圖所示之該第二起始位置。此時,若是使用者轉動把手裝置82之把手部601,使把手部601朝第一轉向W1轉動,藉以驅動換向片88亦沿第一轉向W1自如第23圖所示之該第二起始位置轉動,直到換向片88之第二凹槽883的第四側S4抵接止擋片92之止擋結構921為止。此時,止擋片92之止擋結構921係止擋第二凹槽883之第四側S4,以使把手部601無法繼續沿第一轉向W1方向轉動。藉此,把手部601便可對應地位於如第24圖所示之一第二終止位置。進一步地,若是使用者於把手部601位於該第二終止位置時釋放把手部601,或者是使用者於把手部601位於其它非該第二起始位置時釋放把手部601,則復位件90便可提供該扭矩至換向片88,藉以驅動換向片88以及把手部601復位於該第二起始位置。如此一來,把手裝置82之把手部601即可達到自動復位於該第二起始位置之功效。
綜上所述,當止擋片92之止擋結構921突出於換向片88之第二凹槽883中時,把手部601的轉動係被第二凹槽883之第三側S3與第四側S4所限制,而僅能於如第23圖所示之該第二起始位置以及如第24圖所示之該第二終止位置間轉動。如此一來,把手裝置82之把手部601便可處於一第二旋向狀態。於此實施例中,該第二旋向狀態係可被設計為一左旋向狀態,意即該第二旋向狀態為適用於慣用手為左手的使用者所設計。
當使用者欲將把手部601自該第二旋向狀態改變為該第一旋向狀態時,首先需將壓桿96***固定件86上之穿孔861。此時,止擋片92之突點923係被壓桿96推動而帶動止擋片92脫離換向片88之第二凹槽883,且同時壓縮彈性件94而使彈性件94儲存一彈性位能。藉此,把手裝置82之把手部601以及換向片88便可自如第23圖所示之該第二起始位置沿第二轉向W2轉動。接著,當使用者轉動把手裝置82之把手部601,藉以驅動換向片88沿第二轉向W2轉動,直到換向片88之第一凹槽881的第一側S1轉到如第20圖所示之該第一起始位置時,將壓桿96自固定件86上之穿孔861移開。此時,彈性件94釋放該彈性位能,藉以產生該彈性回復力。藉此,彈性件94便可驅動止擋片92復位,意即止擋片92係可被彈性件94驅動而沿平行於把手部601之長軸X的方向移動至第一凹槽881。值得一提的是,固定件86係可用來於上述止擋片92復位的過程中止擋止擋片92,藉以防止自止擋片92第一凹槽881中脫離。
於此實施例中,復位件90係可較佳地為一扭簧。請參閱第25圖至第27圖,第25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把手部601位於該第一起始位置於另一視角之元件示意圖,第26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把手部601位於該第二起始位置於另一視角之元件示意圖,第27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把手部601位於一初始位置之元件示意圖。需說明的是,當把手部601位於該初始位置時,該扭簧為一自由位置,意即該扭簧不具有扭轉變形。於實務上,該初始位置係實質上垂直於該第一起始位置以及該第二起始位置。綜上所述,不論是把手部601處於該第一旋向狀態或是該第二旋向狀態時,該扭簧皆相對該初始位置具有扭轉變形。因此,該扭簧不論是把手部601處於該第一旋向狀態或是該第二旋向狀態時皆儲存有一彈性位能,故當把手部601自該第一旋向狀態之該第一初始位置或是該第一終止位置釋放時,或是當把手部601自該第二旋向狀態之該第二初始位置或是該第二終止位置釋放時,該扭簧皆釋放該彈性位能而產生一彈性回復力,藉以驅動把手部601朝該初始位置移動,意即該扭簧驅動該把手部601復位於該第一初始位置或該第二初始位置。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發明之干涉機構係利用彈性件徑向向外推抵卡固件,以使卡固件卡制於相對應的卡槽,進而使第一轉動輪與第二轉動輪互相干涉。藉此,本發明之干涉機構可用來傳遞第一轉動輪所受承的扭力至第二轉動輪,以使第一轉動輪與第二轉動輪同動旋轉。若傳動機構產生故障,導致第二轉動輪無法轉動時(即俗稱的卡死),在此一特殊狀況下,當電致動件驅動第一轉動輪轉動時,由於各卡固件與各卡槽之間的圓滑嚙合型式,使得各卡固件隨著第一轉動輪的轉動,可以輕易地脫離於相對應之卡槽。如此一來,第一轉動輪與第二轉動輪不構成干涉,意即第一轉動輪可相對第二轉動輪轉動。如此一來,電致動件便無法驅動第一轉動輪以及第二轉動輪同動旋轉。藉此設計,當第二轉動輪呈卡死狀態時,電致動件所產生之該扭力便還可以輸出給第一轉動輪使其自由空轉,不會因為扭力無法輸出而將扭力轉化為熱能累積於電致動件內部,造成電致動件內部零件因高熱而損壞。除此之外,本發明之干涉機構亦可限制傳動機構所傳遞的扭力,進而避免齒輪組產生跳齒的現象而導致齒輪的損傷。如此一來,本發明之傳動機構可大幅提升其所適用的電動鎖的使用壽命,從而提高電動鎖於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30、30'、80...電動鎖
31...牆面
32...門片
34...傳動機構
36...電致動件
38...輸入單元
40...控制單元
42、42'...第一轉動輪
44、44'...第二轉動輪
46、46'...干涉機構
48...蝸齒輪
50...推動件
52...底板
54...離合件
56...帶動凸輪
58...鎖閂組合
60、82...把手裝置
64...接觸開關
66...第三受推結構
68...停止端
70...反轉端
71...解閂控制旋鈕
72...離合機構
74...鎖匙組合
76...轉動卡制件
78...鎖匙件
84...殼體
86...固定件
88...換向片
90...復位件
92...止擋片
96...壓桿
421...轉動凹部
461...卡槽
463、463'...容置槽
465...開口
467...卡固件
469、469'、62、94‧‧‧彈性件
501‧‧‧傳動齒輪部
503‧‧‧破孔
505、541‧‧‧第二受推結構
507‧‧‧推動件部
521‧‧‧軸管
523、761‧‧‧第一受推結構
581‧‧‧鎖舌
583‧‧‧帶動柱
601‧‧‧把手部
603‧‧‧管狀部
741‧‧‧鎖殼
743‧‧‧鎖心
745‧‧‧鎖匙帶動板
747‧‧‧鎖槽
861‧‧‧穿孔
881‧‧‧第一凹槽
883‧‧‧第二凹槽
921‧‧‧止擋結構
923‧‧‧突點
S1‧‧‧第一側
S2‧‧‧第二側
S3‧‧‧第三側
S4‧‧‧第四側
A‧‧‧軸向方向
B‧‧‧徑向方向
X‧‧‧長軸
X1‧‧‧第一位移方向
X2‧‧‧第二位移方向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R1、W1‧‧‧第一轉向
R2、W2‧‧‧第二轉向
第1圖為本發明實施例電動鎖之元件示意圖。
第2圖為本發明實施例電動鎖於另一視角之元件示意圖。
第3圖為本發明實施例第一轉動輪以及第二轉動輪之元件***示意圖。
第4圖為本發明實施例第一轉動輪以及第二轉動輪於另一視角之元件***示意圖。
第5圖為本發明實施例第一轉動輪、第二轉動輪以及干涉機構之元件剖面示意圖。
第6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第一轉動輪、第二轉動輪以及干涉機構之元件剖面示意圖。
第7圖為本發明實施例電動鎖的元件部份***示意圖。
第8圖為本發明實施例底板以及推動件的元件***示意圖。
第9圖為本發明實施例底板以及推動件於另一視角的元件***示意圖。
第10圖為本發明實施例傳動機構處於初始狀態之元件示意圖。
第11圖為本發明實施例傳動機構處於解閂狀態之元件示意圖。
第12圖為本發明實施例電動鎖之部份元件示意圖。
第13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電動鎖的元件示意圖。
第14圖為本發明實施例電動鎖之部份元件***示意圖。
第15圖為本發明實施例離合機構之元件***示意圖。
第16圖為本發明實施例離合機構於另一視角之元件***示意圖。
第17圖為本發明實施例離合機構處於初始狀態之元件示意圖。
第18圖為本發明實施例離合機構處於解閂狀態之元件示意圖。
第19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電動鎖之元件示意圖。
第20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把手裝置之內部元件示意圖。
第21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把手裝置處於另一狀態之內部元件示意圖。
第22圖為第20圖所示之把手裝置的部份剖面示意圖。
第23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把手裝置處於另一狀態之內部元件示意圖。
第24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把手裝置處於另一狀態之內部元件示意圖。
第25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把手部位於該第一起始位置於另一視角之元件示意圖。
第26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把手部位於該第二起始位置於另一視角之元件示意圖。
第27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把手部位於初始位置之元件示意圖。
42...第一轉動輪
44...第二轉動輪
46...干涉機構
441...轉動軸部
463...容置槽
465...開口
467...卡固件
469...彈性件
A...軸向方向
B...徑向方向

Claims (6)

  1. 一種傳動機構,其包含有:一第一轉動輪;一第二轉動輪;以及一干涉機構,其係設置於該第一轉動輪與該第二轉動輪之間,該干涉機構包含有:至少一卡槽,其係形成於該第一轉動輪且具有一部分圓弧凹表面;至少一容置槽,其係形成於該第二轉動輪;至少一卡固件,其係位於該至少一容置槽中且具有一部分圓弧凸表面;以及至少一彈性件,係將該至少一卡固件以徑向方向朝外推抵,當該至少一卡固件被朝外推抵並卡制於該至少一卡槽中時,該第一轉動輪與該第二轉動輪係互相干涉而同動旋轉,當該至少一彈性件受到壓縮而使該至少一卡固件從該至少一卡槽中脫離時,該第一轉動輪與該第二轉動輪係不構成干涉而無法同動旋轉;其中該至少一彈性件係為一C形簧片,該至少一容置槽係為一C形凹槽,該至少一卡固件包含有二個卡固件,該至少一卡槽包含有二個卡槽,且該C形簧片的兩端係分別於該徑向方向上彈性抵接各卡固件;其中當該至少一卡固件以該部分圓弧凸表面接觸該至少一卡 槽之該部分圓弧凹表面藉以卡制於該至少一卡槽時,該第一轉動輪與該第二轉動輪係互相干涉而同動旋轉,當該至少一卡固件從該至少一卡槽中脫離時,該第一轉動輪與該第二轉動輪係不構成干涉而無法同動旋轉。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傳動機構,其中該第一轉動輪具有一轉動凹部,該至少一卡槽係形成於轉動凹部之外圍,該第二轉動輪具有一轉動軸部,該轉動軸部係以可轉動之方式設置於該轉動凹部中,該至少一容置槽係形成於該轉動軸部之端面,且該至少一容置槽沿該轉動軸部之一徑向方向上形成有至少一開口。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傳動機構,其中該卡固件係為一滾柱結構,且該至少一卡槽係為一半圓柱形凹槽。
  4. 一種電動鎖,其包含有:一傳動機構,其包含有:一第一轉動輪;一第二轉動輪;以及一干涉機構,其係設置於該第一轉動輪與該第二轉動輪之間,該干涉機構包含有:至少一卡槽,其係形成於該第一轉動輪且具有一部分圓弧凹表面;至少一容置槽,其係形成於該第二轉動輪; 至少一卡固件,其係位於該至少一容置槽中且具有一部分圓弧凸表面;以及至少一彈性件,係將該至少一卡固件以徑向方向朝外推抵,當該至少一卡固件被朝外推抵並卡制於該至少一卡槽中時,該第一轉動輪與該第二轉動輪係互相干涉而同動旋轉,當該至少一彈性件受到壓縮而使該至少一卡固件從該至少一卡槽中脫離時,該第一轉動輪與該第二轉動輪係不構成干涉而無法同動旋轉;其中該至少一彈性件係為一C形簧片,該至少一容置槽係為一C形凹槽,該至少一卡固件包含有二個卡固件,該至少一卡槽包含有二個卡槽,且該C形簧片的兩端係分別於該徑向方向上彈性抵接各卡固件;其中當該至少一卡固件以該部分圓弧凸表面接觸該至少一卡槽之該部分圓弧凹表面藉以卡制於該至少一卡槽時,該第一轉動輪與該第二轉動輪係互相干涉而同動旋轉,當該至少一卡固件從該至少一卡槽中脫離時,該第一轉動輪與該第二轉動輪係不構成干涉而無法同動旋轉;一鎖閂組合,其係組裝於一門片上;以及一電致動件,其係用來於該至少一卡固件卡合該至少一卡槽時驅動該傳動機構,藉以帶動該鎖閂組合。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電動鎖,其中該第一轉動輪具有一轉動凹部, 該至少一卡槽係形成於轉動凹部之外圍,該第二轉動輪具有一轉動軸部,該轉動軸部係以可轉動之方式設置於該轉動凹部中,該至少一容置槽係形成於該轉動軸部之端面,且該至少一容置槽沿該轉動軸部之一徑向方向上形成有至少一開口。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電動鎖,其中該卡固件係為一滾柱結構,且該至少一卡槽係為一半圓柱形凹槽。
TW101103927A 2011-12-29 2012-02-07 傳動機構及其相關電動鎖 TWI4574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03927A TWI457495B (zh) 2012-02-07 2012-02-07 傳動機構及其相關電動鎖
CA2799868A CA2799868A1 (en) 2011-12-29 2012-12-21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electro-mechanical lock therewith
US13/726,626 US20130167671A1 (en) 2011-12-29 2012-12-26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electro-mechanical lock therewith
CN201210587445.5A CN103184815B (zh) 2011-12-29 2012-12-28 传动机构及其相关电动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03927A TWI457495B (zh) 2012-02-07 2012-02-07 傳動機構及其相關電動鎖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3318A TW201333318A (zh) 2013-08-16
TWI457495B true TWI457495B (zh) 2014-10-21

Family

ID=49479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03927A TWI457495B (zh) 2011-12-29 2012-02-07 傳動機構及其相關電動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574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77757B (zh) * 2018-03-09 2024-03-22 深圳市无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过载保护装置和车位锁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26405B (en) * 2003-02-14 2005-01-11 Ez Trend Technology Co Ltd An electric lock
TWI262979B (en) * 2005-11-15 2006-10-01 Ez Trend Technology Co Ltd Electric lock
TWI328070B (zh) * 2007-11-27 2010-08-01
TWI335374B (zh) * 2008-03-06 2011-01-01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26405B (en) * 2003-02-14 2005-01-11 Ez Trend Technology Co Ltd An electric lock
TWI262979B (en) * 2005-11-15 2006-10-01 Ez Trend Technology Co Ltd Electric lock
TWI328070B (zh) * 2007-11-27 2010-08-01
TWI335374B (zh) * 2008-03-06 2011-01-01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3318A (zh) 2013-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7493B (zh) 適用於電動鎖的傳動機構及其相關電動鎖
US9464458B2 (en) Reversible handle device
US20130167671A1 (e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electro-mechanical lock therewith
US6807834B2 (en) Electric door lock with a coupling mechanism for selective engagement between a deadbolt operating spindle and a door handle
CA2992059C (en) Electric lock and clutch mechanism thereof
TW201346118A (zh) 電子鎖之作動馬達組
TWI593866B (zh) 電子鎖及其離合機構
US10403454B2 (en) Circuit breaker system and safety operating handle for a circuit breaker system
TWI457491B (zh) 離合機構及其電動鎖
KR20110065862A (ko)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지털 도어락용 클러치 장치
TWI457495B (zh) 傳動機構及其相關電動鎖
KR102018633B1 (ko) 조립성 및 작동 안정성이 향상된 모티스
TWI627337B (zh) 電子鎖及其離合機構
TWI457492B (zh) 可換向把手裝置
TWM378957U (e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electrically-controlled lock
TW201807299A (zh) 鎖體的離合機構
JP2011179186A (ja) 電気錠
TW202010916A (zh) 電子鎖的離合機構
TWM574173U (zh) 電子鎖的定位偵測機構
RU2488672C2 (ru) Электромеханическое запир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варианты)
TWM554492U (zh) 把手的換向機構
TWM599337U (zh) 電子鎖的傳動機構
JP4174284B2 (ja) 錠前用サムターン装置
TWM491704U (zh) 電子鎖的傳動裝置
TWM549254U (zh) 電控鎖的驅動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