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49835B - 緩衝裝置 - Google Patents

緩衝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49835B
TWI449835B TW100122672A TW100122672A TWI449835B TW I449835 B TWI449835 B TW I449835B TW 100122672 A TW100122672 A TW 100122672A TW 100122672 A TW100122672 A TW 100122672A TW I449835 B TWI449835 B TW I44983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piston rod
cylinder
buffer mechanism
support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226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07219A (en
Inventor
Motohiko Kimura
Original Assignee
Nif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fco Inc filed Critical Nifco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207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072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498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49835B/zh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Description

緩衝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緩衝裝置,尤指一種用以緩衝門窗等開閉體在開閉時之衝擊之緩衝裝置。
以往,用以緩衝吸收門窗等開閉體在開閉時之衝擊力之緩衝裝置已有例如,活塞阻尼器廣為使用。使用此種裝置時,必需使用緩衝開閉體開啟時所生衝擊用之活塞阻尼器,及緩衝開閉體關閉時所生衝擊用之活塞阻尼器之二個一組之阻尼器。又,專利文獻一中揭示有一種作動桿本體係由沿軸向排列之第一作動桿及第二作動桿,以及將此等第一作動桿與第二作動桿連結成可沿軸向伸縮移動自如之伸縮機構部所構成,而伸縮機構部具有一設在第一作動桿及第二作動桿二者中之一作動桿之桿端之活塞筒,及一設在另一作動桿之桿端且可藉由一滑動體可沿軸向之預定範圍內前後滑動自如的密嵌於該活塞筒內之活塞所構成。
[專利文獻一:日本特開2009-275746]
然而,使用上述緩衝裝置做為緩衝及吸收門窗等開閉體之緩衝裝置時,因必需使用開及閉之二組阻尼器,所佔用之安裝空間頗大。至於使用專利文獻一之緩衝裝置時,則必需將第一作動桿及第二作動桿連結於被安裝體及安裝於被安裝體之開閉體,因此開閉體之開放量(開放口)受到作動桿之行程之限制,而不利使用。
本發明有鑑於上述事實,為解決其問題而開發者。本發明之目的在提供一種整體構成緊湊,可減少裝置之安裝空間之緩衝裝置。
請求項1所述本發明之緩衝裝置,具有:一緩衝機構,其係由一外周部設有活塞筒停止部之活塞筒,一可往復活動的插設在該活塞筒內之活塞,一連結於該活塞且外周部設有活塞桿停止部之活塞桿,及一設於上述活塞筒內而賦與上述活塞有經常推壓該活塞桿向伸出活塞筒外部之方向移動之能量之彈簧所構成;一緩衝機構支持構件,用以容納並保持上述緩衝機構,以便使之於受到外部負載時能沿負載作用之方向移動;一活塞筒停止部止動部,設於上述緩衝機構支持構件上之沿上述緩衝機構移動方向之一端部,而可抵住上述活塞筒停止部以擋止上述活塞筒之移動,而得以保持活塞筒之一端部突出上述緩衝機構支持構件之外部之狀態;一活塞桿停止部止動部,設於上述緩衝機構支持構件上之沿上述緩衝機構移動方向之另一端部,而可抵住上述活塞桿停止部以擋止上述活塞桿之移動,而得以保持活塞桿之一端部突出上述緩衝機構支持構件之外部之狀態。
依請求項1所述之緩衝裝置,其緩衝機構係可沿外力負載之作用方向移動的容設於緩衝機構支持構件內,因此,當該緩衝機構之突出緩動機構支持構件之活塞筒之一端受到負載作用時,緩衝機構即對緩衝機構支持構件順著負載之作用方向移動。此時,活塞桿之前端外周部所設活塞桿停止部會抵住緩衝機構支持構件之沿緩衝機構移動方向一端所設活塞桿停止部止動部,而保持活塞桿之一端部伸出緩衝機構支持構件外部之狀態止住活塞桿繼續移動,結果,活塞筒可相對於滑動自如的插設於活塞筒內之活塞所連接之活塞桿,抗著彈簧之推壓力往壓縮方向移動,由於活塞筒內所生高壓阻抗力可緩和作用於活塞筒側之衝擊力。
另一方面,當該緩衝機構之突出緩動機構支持構件之活塞桿之一端受到負載作用時,緩衝機構即對緩衝機構支持構件順著負載之作用方向移動。此時,活塞筒之一端外周部所設活塞筒停止部會抵住緩衝機構支持構件之沿緩衝機構移動方向另一端所設活塞筒停止部止動部,而保持活塞筒之一端部伸出緩衝機構支持構件外部之狀態止住活塞筒繼續移動,結果,可滑動自如的插設於活塞筒內之活塞所連接之活塞桿,即相對於活塞筒,抗著彈簧之推壓力往壓縮方向移動,由於活塞筒內所生高壓阻抗力可緩和作用於活塞桿側之衝擊力。
因此,祇使用一個緩衝機構便可緩和活塞桿側所發生之衝擊及活塞筒側所發生之衝擊。於是,與習知需使用二個緩衝裝置來達成之情形比較,可減小緩衝裝置之安裝空間。
請求項2所述之發明為依據請求項1所述之緩衝裝置,其中該活塞筒停止部係形成於上述活塞筒之外周壁之小徑部與大徑部之段差部,而該活塞筒之小徑部係從上述緩衝機構支持構件向外突出。
依請求項2所述之緩衝裝置,因構成活塞筒停止部係形成於上述活塞筒之外周壁之小徑部與大徑部之段差部,而該活塞筒之小徑部係從上述緩衝機構支持構件向外突出之構造,於是,可藉簡單之構造將活塞筒容設於緩衝機構支持構件內並使其一端突出外部,遂可提高緩衝裝置之生產性。
請求項3所述之發明為請求項1或請求項2所述之緩衝裝置,其中該活塞桿停止部係形成突緣部,且從上述緩衝機構支持構件向外突出之上述活塞桿之一部份為與上述突緣部連動之滑動構件。
依請求項3所述之緩衝裝置,因該活塞桿停止部係形成突緣部,且具有連動於突緣部之滑動構件自緩衝機構支持構件之一端向外突出,於是,可藉簡單之構成使活塞桿之一端自緩衝機構支持構件確實向外突出,並提高緩衝裝置之生產性。
依請求項1之發明之緩衝裝置因具有如上述之構成,故可形成整體簡潔之構造,而減少裝置之安裝空間。
依請求項2之發明之緩衝裝置因具有如上述之構成,故可提高生產性。
依請求項3之發明之緩衝裝置因具有如上述之構成,故可提高生產性。
茲參照第一圖及第二圖就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緩衝裝置詳細說明如下。圖中,箭頭FR表示緩衝裝置之前方方向,箭頭UP表示緩衝裝置之上方方向。
如第一圖及第二圖所示,本實施形態之緩衝裝置10,主要包括一做為緩衝機構之活塞阻尼器12及一用以收容此活塞阻尼器12之做為緩衝機構支持構件之外殼14之二組件。活塞阻尼器12係可沿負載之作用方向(第一圖之箭頭C及D方向)亦即活塞阻尼器12之軸線方向(第一圖之箭頭A及B方向)往復滑動的嵌設於外殼14內部。
如第一圖所示,外殼4具有內部形成圓筒形空間15之本體部14A,及形成於本體部14A上部之安裝部14B。又,如第二圖所示,外殼14之安裝部14B之寬度方向(第二圖之箭頭W1方向)之兩端部形成自本體部14A向寬度方向外側突出之突出緣狀結合部14C,外殼14可藉此安裝部14B之結合部14C利用螺釘等固定部件(圖示省略)或黏著劑等固定於開閉體之支持部。
如第一圖所示,外殼14之本體部14A沿活塞阻尼器12之移動方向之一端形成有活塞筒停止部止動部14D,此活塞筒停止部止動部14D之中央設有圓形貫通孔16。
此外,外殼14之本體部14A沿活塞阻尼器12之移動方向之另一端形成有活塞桿停止部止動部14E,此活塞桿停止部止動部14E之中央設有圓形貫通孔18。
活塞阻尼器12係由圓筒狀之活塞筒20、插設於活塞筒20之內部而可沿活塞筒20之軸向滑動自如之活塞22、連結於活塞22之一端之活塞桿24、及設於活塞筒20內部之彈簧26所構成。彈簧26之一端抵住活塞筒20之端面20C內壁,另一端則抵住活塞22之另一端面以賦予活塞桿24有經常被推向活塞筒20外側方向(即向箭頭B方向)移動之趨勢之能量。又,活塞筒20之內部宜注滿阻尼油脂等,使活塞阻尼器12在活塞桿24與活塞筒20進行壓縮方向之相對移動時產生阻尼、緩衝之作用。
活塞筒20之外周部沿軸向一段距離之略中間部形成有一段差部30做為活塞筒停止部,此段差部30係形成於活塞筒20之活塞桿24***端之大徑部20A與相反端之小徑部20B之交界處,大徑部20A之外徑比小徑部20B之外徑粗大而形成突緣狀。
又,段差部30於活塞筒20相對於外殼14向後方(即第一圖之箭頭A方向)移動時,最後會抵住外殼14之活塞筒停止部止動部1414D,因此,活塞筒20之段差部30抵住外殼14之活塞筒停止部止動部14D後,活塞筒20之向箭頭A方向之移動部即停止。又,在停止狀態下,活塞筒20之小徑部20B則從外殼14之活塞筒停止部止動部14D向外伸出所定長度如第一圖所示。
又,自活塞筒20之段差部30至小徑部20B一端之延伸段相距一所定距離之中途部位設有環狀凸部32。
另一方面,活塞桿24之外周部之軸向中途部位形成有突緣34做為活塞桿停止部。又,活塞桿24之自突緣34起之前方部位設有構成活塞桿24之一部份之滑動構件36。具體而言,滑動構件36之基部36A與突緣34連成一體,如此,滑動構件36可與活塞桿24同步連動。又,滑動構件36之中間部36B穿通外殼14之活塞桿停止部止動部14E上所形成之貫通孔18,滑動構件36之前端部36C則形成圓盤狀。滑動構件36如與活塞桿24個別形成後再組裝成一體,亦可行。在此情形時,滑動構件36之基部36A係可離合的安裝於活塞桿24之突緣34一端相面對,當活塞桿24前進而碰接滑動構件36並推壓往第一圖箭頭B方向時,滑動構件36即與活塞桿24連成一體向前移動,為使滑動構件36之基部36A不致脫離貫通孔18,滑動構件36之基部36A應形成直徑大於貫通孔18之圓盤狀擋止部。
又,活塞桿24之突緣34在活塞桿24相對於外殼14向前方(第一圖之箭頭B方向)移動時,最後會抵接活塞桿停止部止動部14E。突緣34一抵接活塞桿停止部止動部14E即受阻而停止向前方移動,在此狀態下,與活塞桿24連動之滑動構件36即自外殼14之活塞桿停止部止動部14E伸出前方外側所定長度。
因此,在第一圖所示狀態下,突出外殼14之活塞筒停止部止動部14D外部之活塞筒20之小徑段前端部20C如受到外力(即負載)被推壓向前方(第一圖箭頭C方向)時,阻尼器12之活塞筒20即相對於固定在支持構件之外殼14沿第一圖箭頭B方向移動,但活塞桿24之突緣34因抵住外殼14之活塞桿停止部止動部14E而不會再沿第一圖箭頭B方向移動之故,繼續移動之活塞筒20便相對於活塞桿24往壓縮方向(第一圖箭頭B方向)移動,由於活塞筒20內部壓力上昇而可緩衝作用於活塞筒20之前端部20C之衝擊力。
一方面,在第一圖所示狀態下,突出外殼14之活塞桿停止部止動部14E外部之滑動構件36之前端部36C如受到外力被推壓向後方(第一圖箭頭D方向)時,活塞桿24即相對於固定在支持構件之外殼14沿第一圖箭頭D方向移動,但活塞筒20之段差部30因抵住活塞筒停止部止動部14D而不會再沿第一圖箭頭A方向(即向後方)移動之故,繼續移動之活塞桿24便相對於活塞筒20往壓縮方向(第一圖箭頭A方向)移動,由於活塞筒20內部壓力上昇而可緩衝作用於滑動構件36之前端部36C之衝擊力。
[作用及功效]
以下,就本實施形態之緩衝裝置之作用及功效詳細說明:依上述構成之緩衝裝置10,當其突出外殼14之活塞桿停止部止動部14E外部之活塞筒20之前端部20C受到外力(負載)作用而向第一圖箭頭C方向移動時,活塞筒20即相對於固定在支持構件之外殼14沿第一圖箭頭C方向移動,但此時,活塞桿24之突緣34抵住活塞筒停止部止動部14D而不會再沿第一圖箭頭A方向(即向後方)移動之故,繼續移動之活塞桿24便相對於活塞筒20往壓縮方向(第一圖箭頭A方向)移動,由於活塞筒20內部壓力上昇而可緩衝作用於滑動構件36之前端部36C之衝擊力。
一方面,當突出外殼14之活塞桿停止部止動部14E外部之活塞筒20之前端部36C受到外力(負載)作用而向第一圖箭頭D方向移動時,活塞桿24即相對於固定在支持構件之外殼14沿第一圖箭頭C方向移動,但此時,活塞桿24之突緣34抵住活塞筒停止部止動部14D而不會再沿第一圖箭頭A方向(即向後方)移動之故,繼續移動之活塞桿24便相對於活塞筒20往壓縮方向(第一圖箭頭A方向)移動,由於活塞筒20內部壓力上昇而可緩衝作用於滑動構件36之前端部36C之衝擊力。
因此,本實施形態,僅使用一個緩衝裝置10,即可用來緩衝發生在活塞桿24端之衝擊力及發生在活塞筒20端之衝擊力,亦即一個緩衝裝置10可用於前及後雙向之緩衝,於是,與使用二個緩衝裝置之習知技術相比,可減少緩衝裝置所需佔用之安裝空間。
又,本實施形態,因活塞筒停止部係形成於上述活塞筒之外周壁之小徑部與大徑部之段差部,而該活塞筒之小徑部係從上述緩衝機構支持構件向外突出之構造,於是,可藉簡單之構造將活塞筒容設於緩衝機構支持構件內並使其一端突出外部,遂可提高緩衝裝置之生產性。
又,本實施形態,因活塞筒停止部係形成突緣部,且具有連動於突緣部之滑動構件自緩衝機構支持構件之一端向外突出,於是,可藉簡單之構成使活塞桿之一端自緩衝機構支持構件確實向外突出,並提高緩衝裝置之生產性。
[緩衝裝置應用於拉門之一例]
茲就本實施形態之緩衝裝置10安裝於拉門使用之構成依第三圖至第六圖詳細說明如下:如第三圖所示,本發明緩衝裝置10係設於可滑動的安裝在門框40之拉門42上部。僅局部圖示之門框40係形成矩形框架,門框40之底框(未圖示)上面沿底框伸長方向設有滑軌。又,僅局部圖示之拉門42係形成矩形板狀,拉門42之底面設有滑輪(未圖示)承載拉門42嵌置在滑軌上,因此,拉門42受到推、拉之力時,可沿門框40之之滑軌往開、閉方向(即第三圖箭頭F方向及E方向)滑動而開門及關門。
又,如第四圖所示,將拉門42往關門位置拉動時,拉門42之關門側門緣42A會接近門框40之關門側縱框40A。
又,如第五圖所示,將拉門42往開門位置拉動時,拉門42之開門側門緣42B會接近門框40之開門側縱框40B。
如第六圖所示,拉門42之頂面42C之厚度方向中央部形成有一道沿拉門42之滑動方向延伸之槽溝46,又,拉門42之頂面42C之關門側門緣42A側一端形成有一連通槽溝46之緩衝裝置10之安裝凹槽48。
安裝凹槽48之槽寬W1比槽溝46之槽寬W2寬,安裝凹棤48之開口端之寬度方向兩側形成有階部49,而外殼14之安裝部14B之結合部14C藉由螺絲等固定部件(圖示省略)或接著劑之接著安裝在安裝凹部48之各階部49上。
門框40之上框40C之下面40D固定有止擋50,止擋50係由矩形板狀安裝部50A及自安裝部50A之寬度方向中央部向下突出之側視三角形狀之止擋部50B。止擋50之安裝部50A使用螺絲等固定部件(圖示省略)或接著等方式固定在門框40之上框40C之下面40D。又,止擋50之止擋部50B在拉門42向門框40之開門側縱框40B之方向移動時,會進入槽溝46內部。
如第三圖所示,拉門42停留於關門位置與開門位置之中間時,緩衝裝置10之活塞阻尼器12之活塞筒20之一端係自外殼14向門框40之關門側縱框40A側,同時,也從拉門42向關門側門緣42A伸出所定長度。又,緩衝裝置10之活塞阻尼器12之滑動構件36之一端則自外殼14向止擋50之止擋部50B伸出所定長度。
因此,如第四圖所示,拉門42一接近關門位置時,活塞筒20之前端部20C會碰觸門框40之關門側縱框40A,活塞筒20即被往第四圖之箭頭C方向亦即外殼14內推入,於是,活塞筒20對於活塞桿24向壓縮方向(第一圖箭頭B方向)移動,而可緩衝拉門42關閉時作用於活塞筒20之前端部20C之衝擊力。
另一方面,如第五圖所示,拉門42一接近開門位置時,滑動構件36之前端部36C會碰觸門框40之關門側縱框40A,止擋50之止擋部50B,滑動構件36即被往第五圖之箭頭D方向亦即外殼14內推入,於是,活塞桿24對於活塞筒20向壓縮方向(第一圖箭頭A方向)移動,而可緩衝拉門42開門時作用於滑動構件36之前端部36C之衝擊力。
[作用及功效]
以下,就本實施形態之作用及功效說明之:如第三圖所示,拉門42停留於關門位置與開門位置之中間時,緩衝裝置10之活塞阻尼器12之活塞筒20之一端係自外殼14向門框40之關門側縱框40A側,同時,也從拉門42向關門側門緣42A伸出所定長度。又,緩衝裝置10之活塞阻尼器12之滑動構件36之一端則自外殼14向止擋50之止擋部50B伸出所定長度。因此,如第四圖所示,拉門42一接近關門位置時,活塞筒20之前端部20C會碰接門框40之關門側縱框40A,活塞筒20即被往第四圖之箭頭C方向亦即外殼14內推入,於是,活塞筒20對於活塞桿24向壓縮方向(第一圖箭頭B方向)移動,而可緩衝拉門42關閉時作用於活塞筒20之前端部20C之衝擊力。另一方面,如第五圖所示,拉門42一接近開門位置時,滑動構件36之前端部36C會碰接門框40之關門側縱框40A,止擋50之止擋部50B,滑動構件36即被往第五圖之箭頭D方向亦即外殼14內推入,於是,活塞桿24對於活塞筒20向壓縮方向(第一圖箭頭A方向)移動,而可緩衝拉門42開門時作用於滑動構件36之前端部36C之衝擊力。
如上所述,依本實施形態,僅使用一個緩衝裝置10即可用來緩衝拉門42開門時及關門時之衝擊力,因此,與使用傳統之二個緩衝裝置來達成者比較,佔用較小之安裝空間,且可容易的安裝於拉門42之上部。
[其他實施形態]
以上僅就本發明之一特定實施形態加以說明,須知本發明並非侷限於上述實施形態,而在本發明之範圍內尚可有種種實施形態可行,例如,緩衝機構支持構件之外殼14之形狀及構成並不限制於圖示實施形態之形狀之構成,如採用其他配合之形狀,或與拉門42之上部構件構成一體之構造亦可行。
又,上述實施形態係將本發明之緩衝裝置應用於拉門42,然而,本發明之緩衝裝置尚可應用於拉門以外之如:窗門、櫥門或設在抽屜之前面而藉由鉸鏈可於開放及關閉位置間樞動之面板等之開閉裝置上,自不待言。
此外,本發明之緩衝裝置亦不限於開閉裝置,如使用於可於正向及其逆向移動之移動裝置做為緩衝之用,亦可行。
10...緩衝裝置
12...活塞阻尼器(緩動機構)
14A...本體部
14B...安裝部
14C...結合部
14D...活塞筒停止部止動部
14E...活塞桿停止部止動部
15...圓筒形空間
16...貫通孔
18...貫通孔
20...活塞筒
20A...大徑部
20B...小徑部
20C...活塞筒前端部
22...活塞
24...活塞桿
26...彈簧
30...段差部(活塞筒停止部)
32...環狀凸部
34...突緣(活塞桿停止部)
36...滑動構件
36A...基部
36B...中間部
36C...滑動構件前端部
40...門框
40A...關門側縱框
40B...開門側縱框
40C...上框
40D...上框下面
42...拉門
42A...關門側門緣
42B...開門側門緣
42C...頂面
46...連通槽溝
48...安裝凹槽
49...階部
50...止擋
50A...安裝部
50B...止擋部
W1,W2...寬度方向
第一圖表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緩衝裝置之局部剖面立體圖。
第二圖表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緩衝裝置之完整立體圖。
第三圖表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緩衝裝置使用於拉門之主要部份之側剖視圖。
第四圖表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緩衝裝置使用於拉門之關閉狀態之側剖視圖。
第五圖表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緩衝裝置使用於拉門之開放狀態之側剖視圖。
第六圖表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緩衝裝置使用於拉門時之門框與拉門之分解立體圖。
10...緩衝裝置
12...活塞阻尼器(緩動機構)
14A...本體部
14B...安裝部
14C...結合部
14D...活塞筒停止部止動部
14E...活塞桿停止部止動部
15...圓筒形空間
16...貫通孔
18...貫通孔
20...活塞筒
20A...大徑部
20B...小徑部
20C...活塞筒前端部
22...活塞
24...活塞桿
26...彈簧
30...段差部(活塞筒停止部)
32...環狀凸部
34...突緣(活塞桿停止部)
36...滑動構件
36A...基部
36B...中間部
36C...滑動構件前端部

Claims (3)

  1. 一種緩衝裝置,具有:一緩衝機構,其係由一在外周部設有活塞筒停止部之活塞筒,一可往復活動的插設在該活塞筒內之活塞,一連結於該活塞且外周部設有活塞桿停止部之活塞桿,及一設於上述活塞筒內而賦與上述活塞有經常推壓該活塞桿向伸出活塞筒外部之方向移動之能量之彈簧所構成;一緩衝機構支持構件,用以容納並保持上述緩衝機構,以便使之於受到外部負載時能沿負載作用之方向移動;一活塞筒停止部止動部,設於上述緩衝機構支持構件上之沿上述緩衝機構移動方向之一端部,而可抵住上述活塞筒停止部以擋止上述活塞筒之移動,而得以保持活塞筒之一端部突出上述緩衝機構支持構件之外部之狀態;一活塞桿停止部止動部,設於上述緩衝機構支持構件上之沿上述緩衝機構移動方向之另一端部,而可抵住上述活塞桿停止部以擋止上述活塞桿之移動,而得以保持活塞桿之一端部突出上述緩衝機構支持構件之外部之狀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緩衝裝置,其中該活塞筒停止部係形成於上述活塞筒之外周壁之小徑部與大徑部之段差部,而該活塞筒之小徑部係從上述緩衝機構支持構件向外突出。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緩動裝置,其中該活塞桿停止部係形成突緣部,且從上述緩衝機構支持構件向外突出之上述活塞桿之一部份為與上述突緣部連動之滑動構件。
TW100122672A 2010-07-13 2011-06-28 緩衝裝置 TWI4498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58938 2010-07-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07219A TW201207219A (en) 2012-02-16
TWI449835B true TWI449835B (zh) 2014-08-21

Family

ID=46762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22672A TWI449835B (zh) 2010-07-13 2011-06-28 緩衝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4983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6485A (zh) * 1973-02-07 1975-01-23
CN2097264U (zh) * 1990-12-22 1992-02-26 余锟 具有缓冲和定位装置的弹簧关门器
US5706551A (en) * 1994-08-12 1998-01-13 Samuel Heath & Sons Plc Door closers and dampers primarily for door closers
JP2000199538A (ja) * 1999-01-06 2000-07-18 Showa Corp 油圧緩衝器
TW200905103A (en) * 2007-03-30 2009-02-01 Nifco Inc Damper device
US20090139049A1 (en) * 2005-10-28 2009-06-04 Ulrich Bantle Stop Dampe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6485A (zh) * 1973-02-07 1975-01-23
CN2097264U (zh) * 1990-12-22 1992-02-26 余锟 具有缓冲和定位装置的弹簧关门器
US5706551A (en) * 1994-08-12 1998-01-13 Samuel Heath & Sons Plc Door closers and dampers primarily for door closers
JP2000199538A (ja) * 1999-01-06 2000-07-18 Showa Corp 油圧緩衝器
US20090139049A1 (en) * 2005-10-28 2009-06-04 Ulrich Bantle Stop Damper
TW200905103A (en) * 2007-03-30 2009-02-01 Nifco Inc Damper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07219A (en) 2012-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57014B2 (en) Damping device for furniture parts
US7108339B2 (en) Self-closing drawer guides with integrated damping
JP4806609B2 (ja) 引き込みユニット
US9021656B2 (en) Furniture damper
US20040222723A1 (en) Pull-out guide fitting for drawers
KR101430754B1 (ko) 미닫이문의 속도조절댐퍼
US11162289B2 (en) Bidirectional damper and shower door assembly
EP3387949B1 (en) Slide rail assembly
US20100258986A1 (en) Damping device for movable furniture parts
KR101493947B1 (ko) 미닫이도어의 완충장치
JP5503440B2 (ja) 緩衝装置
US20190309554A1 (en) Damper Device
TWI449835B (zh) 緩衝裝置
KR102014607B1 (ko) 창호의 완충부 장착 구조체 및 이를 포함한 창호
JP2007303077A (ja) 折り戸の開閉装置
KR101423933B1 (ko) 가구용 슬라이드 도어의 댐퍼 시스템
KR20080088731A (ko) 힌지 및 충격 완충 댐퍼
KR102116766B1 (ko) 슬라이드식 도어를 갖는 장롱의 듀얼 댐핑 스토퍼
KR20170103293A (ko) 가구 플랩 도어용 댐핑 기능을 가진 완충기
JP7489728B2 (ja) 隠しレールダンパー
TW201532561A (zh) 具有阻尼機構的自閉合滑軌總成
JP5386049B1 (ja) 引戸の引き出し構造
KR200435106Y1 (ko) 도어용 충격 완화장치
JP2010255299A (ja) 戸閉具及び引戸の戸閉装置
KR200328303Y1 (ko) 도어용 완충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