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49522B - 按摩椅 - Google Patents

按摩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49522B
TWI449522B TW101112634A TW101112634A TWI449522B TW I449522 B TWI449522 B TW I449522B TW 101112634 A TW101112634 A TW 101112634A TW 101112634 A TW101112634 A TW 101112634A TW I449522 B TWI449522 B TW I44952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ower limb
holding portion
limb holding
foot
wear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126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04763A (zh
Inventor
Takayuki Sakamoto
Hironori Yasuda
Mitsuaki Fujishiro
Original Assignee
Fuji Medical Instr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Medical Instr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Medical Instr Mfg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304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047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495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49522B/zh

Link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按摩椅
本發明,是有關於對於乘坐的施療者進行按摩的椅子式的按摩機(按摩椅),特別是將施療者的下肢部按摩者。
習知的按摩椅具備腳載置部,其包含將施療者的下肢部按摩的施療子(例如專利文獻1參照)。在上述專利文獻1中的按摩機具備腳載置部,其設有朝腳的長度方向鄰接並列配置的3個腳保持構件(下肢保持部)。在此專利文獻1的按摩機的3個腳保持構件之中施療者的腳尖側的腳保持構件中,設有與施療者的腳底對應的抵接面。且,在專利文獻1的按摩機中,設有連桿機構,其是被設定成:當施療者是由腳底將腳尖側的腳保持構件的抵接面推出的情況時,3個腳保持構件會各別連動而明確地被配置在對應施療者的腳的長度的位置。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專利第4121012號公報
但是上述專利文獻1的按摩機,是腳尖側的腳保持構件的抵接面若被推出的情況時,因為藉由連桿機構,使3個腳保持構件(下肢保持部)各別連動而明確地被配置於對應施療者的腳的長度的位置,3個腳保持構件是固定地被配置於和施療者的腳的長度一對一對應的預先決定的位置。因此,對應腳的根部側的施療部位的腳保持構件(下肢保持部)的位置、及鄰接於對應腳的根部側的施療部位的腳保持構件的腳保持構件的位置,會具有被配置於偏離施療者所期的按摩位置的情況的問題點。
在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按摩椅,可抑制下肢保持部被配置於偏離施療者所期的按摩位置,由施療者所期的按摩位置,進行更精確的施療。
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的課題,要求以下(1)~(13)的手段。
(1)本發明的第一發明的按摩椅,是具備座部、及腳載置部,前述腳載置部包含:可轉動地設在前述座部的前方的第一下肢保持部、及鄰接於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地設置的第二下肢保持部、及鄰接於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的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相反側地設置的第三下肢保持部、及各別被設在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及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並將施療者的下肢按摩的施療子,前述腳載置部的第二下肢保持部及第三下肢保持部,是各別彼此獨立地對於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可滑動移動。
如此,藉由將第二下肢保持部及第三下肢保持部,各別彼此獨立地對於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可滑動移動,就可以將第二下肢保持部及第三下肢保持部各別獨立配置於任意的滑動移動位置,即,施療者所期的位置。其結果,成為可在施療者所期的按摩位置,進行更精確的施療。
(2)如前述按摩椅,進一步具備驅動源,與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及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獨立地將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滑動移動較佳。
如此構成的話,例如,將第三下肢保持部對應施療者的腳的長度地配置於預定的滑動位置,並維持第一下肢保持部及第三下肢保持部之間的保持間隔的狀態下,藉由將驅動源驅動,就可以將第二下肢保持部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滑動移動。由此,可藉由第一下肢保持部、第三下肢保持部的各施療子進行施療按摩,進一步可在其間的範圍內的任意的位置由第二下肢保持部進行施療按摩。
(3)如前述其中任一記載的按摩椅,進一步具備:將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支撐並可轉動地設在前述座部前方的第一支撐構件、及將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支撐並對於前述第一支撐構件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可滑動移動的第二支撐構件,前述驅動源,是將前述第二支撐構件對於前述第一支撐構件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滑動移動較佳。
如此構成的話,因為藉由對於第一支撐構件及第一支撐構件可滑動移動地被安裝的第二支撐構件,可確保強度地將第一、第二下肢保持部支撐,所以可以在比較穩定的狀態下精確地使第二下肢保持部滑動移動。
(4)如前述其中任一記載的按摩椅,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是可朝任意的角度轉動調節地被支撐於前述座部,但不具有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的移動距離調節功能較佳。
如此構成的話,在第一下肢保持部的轉動時,第一下肢保持部實質上不會朝腳的長度方向移動。因此,在伴隨第一下肢保持部的轉動角度調節的施療者的各下肢角度,可以精確地刺激施療者的膝蓋下附近的腳的穴位和筋肉。即,此構成,是指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實質上不會伴隨朝前述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的滑動移動而轉動地被支撐於前述座部的意思。上述「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的移動距離調節」或「實質上朝腳的長度方向的滑動移動」是指:從施療者的膝蓋下的附近朝向腳尖的部分的施療位置有偏離的意思,上述構成是:可調節第一下肢保持部的轉動角度,並且使從施療者的膝蓋下朝向腳尖的部分的施療位置不會伴隨轉動動作朝腳的長度方向變化。但是,依據轉動機構不同,因為遊動和機構上的遊隙,或透過彈性材彈性移動等,而具有伴隨朝腳的長度方向的些許移動的情況。上述「實質上不會伴隨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的滑動移動」,是指容許不伴隨施療位置的偏離程度的前述腳的長度方向的些許移動的意思。
(5)如前述其中任一記載的按摩椅,在前述座部、第一下肢保持部或第二下肢保持部的至少其中任一、及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之間,進一步具備將第三下肢保持部彈性支撐的彈性支撐構件,第三下肢保持部,是具有與施療者的腳底抵接並收容腳的腳收容部,藉由將施療者的腳收容在前述腳收容部並將施療者的下肢設在前述腳載置部,使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滑動移動,前述彈性支撐構件,是伴隨第三下肢保持部的滑動移動而伸長,在對應施療者的下肢的長度的腳的長度方向位置,在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側方向的彈性反力發生的狀態下將第三下肢保持部彈性支撐較佳。
如此構成的話,藉由將施療者的腳設置於第三下肢保持部內,就可對應施療者的腳部的長度使第三下肢保持部的彈性支撐位置藉由彈性反力可變。此情況時,由彈性反力所產生的來自第三下肢保持部的面壓會施加在收容於腳收容部內的施療者的腳底。由此,因為在已設置好的腳底及第三下肢保持部之間不會遠離並在具有適度彈性反力地抵接的狀態下,成為可將施療者的下肢精確地收容保持,所以成為可將施療子調節至更精確的位置。
(6)本發明的第二發明的按摩椅,是具備:座部、及腳載置部、及驅動源,前述腳載置部包含:可轉動地設在前述座部的前方的第一下肢保持部、及鄰接於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地設置的第二下肢保持部、及鄰接於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的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相反側地設置的第三下肢保持部、及各別被設在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及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並將施療者的下肢按摩的施療子,前述驅動源,是在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及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之間的可移動範圍內,與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的移動或轉動動作、及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的移動動作獨立地將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滑動移動。
依據上述構成的話,在第一下肢保持部及第三下肢保持部之間,藉由設置與第一下肢保持部及第三下肢保持部獨立地將第二下肢保持部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滑動移動用的驅動源,與習知技術的3個下肢保持部是藉由連桿機構連動朝預先決定的位置移動的構成相異,藉由將驅動源驅動,就可以與第一下肢保持部及第三下肢保持部獨立地將第二下肢保持部朝施療者所期的部位移動。由此,可以抑制下肢保持部的位置被配置於偏離施療者所期的按摩位置。即,藉由驅動源,在與第一下肢保持部的移動或是轉動及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的移動動作獨立的狀態下,藉由將第二下肢保持部滑動移動,例如,將腳的長度對位在適合施療者的腳的長度的狀態下,就可以藉由獨立的驅動源容易地調節第二下肢保持部的施療位置。
(7)如前述(6)所記載的按摩椅,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是可朝任意的角度轉動調節地被支撐於前述座部,但不具有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的移動距離調節功能較佳。如此構成的話,在第一下肢保持部的轉動時,第一下肢保持部實質上不會朝腳的長度方向位置被移動。因此,在伴隨第一下肢保持部的轉動角度調節的施療者的各下肢角度,可以精確地刺激施療者的膝蓋下附近的穴位和筋肉。
即,此構成,是指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是實質上不會伴隨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的滑動移動而轉動地被支撐於前述座部的意思。上述「朝腳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的移動距離調節」或「實質上朝腳的長度方向的滑動移動」是指:從施療者的膝蓋下的附近朝向腳尖的部分的施療位置有偏離的意思,上述構成是:可調節第一下肢保持部的轉動角度,並且使從施療者的膝蓋下朝向腳尖的部分的施療位置不會伴隨轉動動作朝腳的長度方向變化。但是,依據轉動機構不同,因為遊動和機構上的遊隙,或透過彈性材彈性移動等,而具有伴隨朝腳的長度方向的些許移動的情況。上述「實質上不會伴隨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的滑動移動」,是指容許不伴隨施療位置的偏離程度的前述腳的長度方向的些許移動的意思。
(8)如前述(6)或(7)所記載的按摩椅,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是與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及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的至少其中任一方的移動或轉動動作獨立地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滑動移動較佳。
這種構成的話,例如,將第一下肢保持部調節至預定的轉動角度並且將第二下肢保持部配置於預定的滑動位置地設置施療者的下肢的狀態下,可以將第三下肢保持部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滑動移動(例如後述的第12圖參照)。由此,由第一下肢保持部、第二下肢保持部各別進行施療按摩,且進一步在第二下肢保持部的靠腳的前端側的範圍內的任意的滑動位置可由第三下肢保持部進行施療按摩。
(9)如前述(6)、(7)或(8)的其中任一記載的按摩椅,在前述座部、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或第二下肢保持部的至少其中任一、及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之間,進一步具備將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彈性支撐的彈性支撐構件,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是具有與施療者的腳底抵接並收容腳的腳收容部,藉由將施療者的腳收容在前述腳收容部並將施療者的下肢設在前述腳載置部,使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滑動移動,前述彈性支撐構件,是伴隨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的滑動移動而伸長,由對應施療者的下肢的長度的腳的長度方向位置將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彈性支撐較佳。
如此構成的話,藉由將施療者的腳設置於第三下肢保持部內,就可對應施療者的腳部的長度使第三下肢保持部的彈性支撐位置藉由彈性反力可變。此情況時,由彈性反力所產生的來自第三下肢保持部的面壓會施加在收容於腳收容部內的施療者的腳底。由此,因為在已設置好的腳底及第三下肢保持部之間不會遠離並在具有適度彈性反力地抵接的狀態下,成為可將施療者的下肢精確地收容保持,所以成為可將施療子調節至更精確的位置。
(10)本發明的第三發明的按摩椅,是具備:座部;及第一下肢保持部,是包含可各別配置乘坐在前述座部的施療者的左右的小腿部分的一對第一凹部,可轉動地設在前述座部的前方;及第二下肢保持部,是鄰接於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並且可從第一下肢保持部朝施療者的腳尖方向分離地設置;及第三下肢保持部,是鄰接於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的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相反側並且可從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朝施療者的腳尖方向分離地設置;及施療子,各別被設在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及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將施療者的下肢按摩,前述施療子,是包含:各別被設在前述一對第一凹部的各兩側部並將施療者的小腿的各側部施療的一對第一側部施療子、及設在前述一對第一凹部的各兩底部並將施療者的小腿的背部施療的第一底部施療子,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及第三下肢保持部,是各別彼此獨立地對於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可滑動移動。
如此,藉由將第二下肢保持部及第三下肢保持部,各別彼此獨立地對於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可滑動移動,就可以將第二下肢保持部及第三下肢保持部各別獨立配置於任意的滑動移動位置,即,施療者所期的位置。其結果,成為可在施療者所期的按摩位置,進行更精確的施療。且,這種構成的話,可藉由第一~第三下肢保持部將下肢精確地保持在三分割的位置,並與由第一、第二及第三下肢保持部所產生的支撐、及由第一、第二及第三下肢保持部的施療子所產生的施療獨立地將施療者的小腿的側部及背部精確地施療。
(11)且如前述(10)所記載的按摩椅,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是包含可分別配置施療者的兩腳的從腳踝至小腿之間的部分的一對第二凹部,前述施療子,是包含:各別被設在前述一對第二凹部的各兩側部並將施療者的從腳踝至小腿之間的各側部施療的一對第二側部施療子、及設在前述一對第二凹部的各兩底部並將施療者的從腳踝至小腿之間的背部施療的第二底部施療子的至少其中任一較佳。
如此構成的話,可由第一凹部的膝蓋後側的下部附近的支撐部分的正下方,將各腳的從小腿至腳踝之間的部分,收容於一對第二凹部內。由此,可以在將施療者的腳的下肢的角度保持在預定角度的狀態下將兩下肢精確地保持。且,由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所進行的施療以外,也由第二下肢保持部進行施療的話,由第一側部施療子及第一底部施療子所進行的將下肢三分割保持的最上部的施療以外,更將各腳的從小腿至腳踝之間的範圍的背側或兩側部同時或依序或交互地施療,就可從廣範圍分散的位置更充分地按摩施療者的各下肢。
(12)如前述(10)或(11)所記載的按摩椅,前述一對第一側部施療子,是各別包含藉由使氣體或液體流入或被排出而可膨縮的側部膨縮袋,前述第一底部施療子,是包含藉由使氣體或液體流入或被排出而可膨縮的底部膨縮袋,前述側部膨縮袋及前述底部膨縮袋,是可彼此獨立地膨縮較佳。
如此藉由將彼此不相關可獨立膨縮的膨縮袋分別設在側部、底部,就可將側部的膨縮施療及底部的其中任一或雙方的膨縮施療各別由獨自時間點個別地進行,或是由任意時間點組合地進行,成為可獲得更充分的按摩效果。
(13)如前述(10)、(11)或(12)的其中任一記載的按摩椅,前述一對第一側部施療子或前述第一底部施療子1,是各別包含在對應構成前述第一凹部的各側面或底面的位置朝上下或左右方向被並設的複數側部膨縮袋或底部膨縮袋,前述被並設的複數側部膨縮袋或底部膨縮袋,是可各別彼此獨立地膨脹收縮較佳。如此藉由在對應凹部的各面的位置將膨縮袋分割成複數個地並列配置,因為可以對應各面的位置的上下或左右的其中任一且將雙方的膨縮施療各別由獨自時間點個別地進行,或是由任意時間點組合地進行,所以可以增加施療的變形例。其結果,成為可獲得更充分的按摩效果。
藉由上述手段,將腳載置部與第一下肢保持部、第二下肢保持部及第三下肢保持部分開地構成,藉由各別將施療者的下肢支撐,將施療者的下肢由預定角度及預定的長度精確地保持,就可抑制下肢保持部被配置於偏離施療者所期的按摩位置,並可更精確進行施療者所期的各下肢保持部的按摩位置的施療。
以下,依據將本發明實施用的形態,與作為實施例顯示的各圖一起說明。第1圖~第12圖及第15圖是顯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按摩椅,此中第10~12圖是顯示使用狀態例。第13圖是顯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按摩椅,第14圖是顯示本發明的按摩椅的其他的實施例。
(第一實施例)
第1圖~第12圖及第15圖所示的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按摩椅,是具備座部B、及腳載置部O,腳載置部O包含:可轉動地設在前述座部B前方的第一下肢保持部1、及鄰接於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1地設置的第二下肢保持部2、及鄰接於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2的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1相反側地設置的第三下肢保持部3、及各別被設在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1、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2及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3並將施療者的下肢按摩的施療子4。且,在前述腳載置部O中,進一步具備:將第一下肢保持部1支撐並可轉動地設在前述座部B前方的第一支撐構件61、及將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2支撐並對於前述第一支撐構件61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可滑動移動的第二支撐構件62、及將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3支撐並對於前述第一支撐構件61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可滑動移動的第三支撐構件63。以下,詳述各構成。
(座部B的構成)
第一實施例的座部B,是具備:在下部形成有收容空間並且將朝上面的施療子內藏的座B1、及在座B1的兩側部具有肘收容溝地朝前後延伸形成並且在溝內將施療子內藏的肘靠B2、及可角度調節地設於座B1的背部並且將朝前面的施療子內藏的背B3(第1、2圖)。在座B1的下部中,收容有將腳載置部O可轉動調節地支撐的轉動機構(第3圖)。且,在座B1的下部或背B3的內部,內藏有供進行驅動控制的控制部。且,第一實施例的按摩椅,是具有可從此控制部有線或無線電送的操作部(無圖示)。施療者(使用者),是藉由將操作部操作,控制後述的各驅動源,就可以調節或設定腳載置部O的各構成也就是下肢保持部的位置、和各下肢保持部的施療子4的施療的有無或強弱或施療模式。
(腳載置部O)
在此,在第一實施例中,如上述,腳載置部O,是包含:可轉動地設在座部B前方的第一下肢保持部1、及鄰接於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1地設置的第二下肢保持部2、及鄰接於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2的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1相反側地設置的第三下肢保持部3、及各別被設在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1、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2及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3並將施療者的下肢按摩的施療子4。腳載置部O的第二下肢保持部2及第三下肢保持部3,是各別彼此獨立地對於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1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可滑動移動。
在此,在前述座部B的內部,如第3圖所示,具備第一驅動源55,可實質上不會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滑動移動地使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1對於座部B轉動。且,在第二支撐構件62上,如第6圖所示,設有第二驅動源71,可與前述第一驅動源55獨立地將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2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滑動移動。且,在第三支撐構件63內,設有彈性支撐構件65,可與前述第一驅動源55及第二驅動源71獨立地將第三下肢保持部3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滑動移動。藉由上述第二驅動源71及彈性支撐構件65,使腳載置部O的第二下肢保持部2及第三下肢保持部3,成為可各別彼此獨立地對於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1朝被配置於腳載置部O的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滑動移動。
(第一下肢保持部1)
第一下肢保持部1,是如第4圖所示,包含可各別配置乘坐在前述座部B的施療者的左右的小腿部分的一對第一凹部1D,藉由被固定於第一支撐構件61(第6圖參照),從背面側被支撐。且,藉由透過此第一支撐構件61及設在座部B前方的座框架BF的固定銷61P的固定構造(第2圖及第6圖參照),使第一下肢保持部1,可轉動地設置在座部B的前方,並且可朝任意角度轉動調節地被支撐於座部B。
在此,第一支撐構件61,是可轉動調節但不具有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的移動距離調節功能。即,第一下肢保持部1,是藉由只有可對於座部B調節轉動角度的第一支撐構件61而可轉動地被支撐在座部B,在由此轉動支撐構造進行轉動角度的調節時,實質上不會伴隨腳的長度方向位置的移動調節。即,被固定於第一支撐構件61的第一下肢保持部1,是實質上不會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滑動移動地轉動。
且第一下肢保持部1,是如第4圖及第5圖所示,具備:包含相面對於施療者的下肢之中膝蓋下的背面的部分的基座部10、及從基座部10的左右兩側邊部分朝前方突出成形的一對側壁11。各側壁11,是各別形成上邊是朝向側壁11的突出端側緩緩地朝下方傾斜並且下邊是比上邊更朝前方向稍長(突出)。進一步,各側壁11的各側邊的左右方向的厚度,是朝向側壁11的突出端側逐步地變薄地形成。且,在側壁11的外側面的上部及下側面,各別使內肋13及14朝側壁11的突出方向延伸地凹陷形成。這些內肋13及14,是用來抑制施療子4(41S)膨脹時的側壁11的應變變形。
且在基座部10的左右寬度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中,由縱長長方形剖面的大致四角柱所構成的中央突壁12是朝前方突出地與基座部10一體成型(第4圖)。且,各別被挾持在左右的各側壁11及中央突壁12並朝前方(基座部10的板前面側)被開放且可配置施療者的兩腳的從各膝蓋的下部至小腿之間的部分的一對第一凹部1D是形成於第一下肢保持部1。且,在第一凹部1D的各側面及底面分別配置有施療子4(41S、41B)。
(第二下肢保持部2)
第二下肢保持部2,是設成鄰接於第一下肢保持部1並且可從第一下肢保持部1朝被配置於腳載置部O的施療者的腳的腳尖方向分離。具體而言,第二下肢保持部2,是如第4圖及第5圖所示,具備:設有前方為板狀面的正面視大致橫長矩形的基座部20(第5圖參照)、及從基座部20的左右兩側部分朝前方突出成形的一對側壁21。且,在基座部20的左右寬度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由橫長長方形剖面的大致四角柱所構成的中央突壁22是朝前方突出地與基座部20一體成型(第4圖參照)。且,各別被挾持在左右的各側壁21及中央突壁22並朝前方(基座部20的板前面側)被開放,可各別配置施療者的兩腳的從小腿至腳踝之間的範圍的一部分的一對第二凹部2D,是形成於第二下肢保持部2。且,施療子4(42S)是被配置在此第二凹部2D的各側面中。
基座部20,是相面對於施療者的下肢的背面地被配置,背部是被小螺釘固定並被支撐在第二支撐構件62(第6圖參照)。且,各側壁21,是由從基座部20的側邊朝前方突出成形的大致梯形柱狀體所構成,從後端附近的下邊朝下方箱狀的下方突出部是一體地突出成形。且,在側壁21的大致梯形柱狀部分及下方突出部的各外側面中,內肋23及24是朝前後方向延伸地凹陷形成。這些內肋23及24,是用來抑制後述的施療子4(42S)膨脹時的側壁21的應變變形。且,如第5圖所示,在基座部20的上部中,將背部的框架(第一支撐構件61及第二支撐構件62(第6圖參照))的側面至前面覆蓋的蓋2C是與基座部20一體地朝上方突出形成。蓋2C的寬度方向中央部,是與突壁12、22的形狀一起朝前方呈框狀突出形成。且,蓋2C,是當第二下肢保持部2朝第一下肢保持部1側滑動移動的情況時,隱藏在第一下肢保持部1的背面側。
(第三下肢保持部3)
第三下肢保持部3,是設成鄰接於第二下肢保持部2的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1相反側並且可從第二下肢保持部2朝施療者的腳尖方向分離。具體而言,第三下肢保持部3,是具備:將第二下肢保持部2側由板狀面的正面視大致橫長矩形所構成的基座部30、及從基座部30的左右兩側部分朝朝向上方(第二下肢保持部2的方向)突出成形的左右一對側壁。且,在基座部30的左右寬度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從基座部30的左右寬度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朝上方(第二下肢保持部2側方向)突出而使大致梯形柱狀的中央突壁32與基座部30一體成型(第4圖)。形成有一對第三凹部3D,各別被挾持在左右的各側突壁31及中央突壁32並朝上方(朝向第二下肢保持部2的方向)被開放,可各別讓施療者的兩腳的腳底抵接地配置腳部分整體。且,在此第三凹部3D的各側面及底面,被配置有施療子4(43S,43B)。
具體而言,基座部30,是被設成相面對於當施療者將兩腳配置在腳載置部O時的腳底面,朝與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1、第二下肢保持部2的各基座部10及20之中寬表面延伸的方向大致直交方向使寬表面延伸地配置。側壁,是從基座部30的左右側部,朝向第二下肢保持部2側與基座部30一體地突出形成。各側壁的後端(對應被配置於第三下肢保持部3的腳的腳跟的位置側)附近的上隅部,是形成側面視大致L字狀缺口。此缺口成形部分的形狀,是對應第二下肢保持部2的下方突出部,在第三下肢保持部3及第二下肢保持部2最接近的狀態下,是各側壁21彼此是上下接觸並且缺口成形部與下方突出部組合構成一體的下肢下半部的保持構造(第9圖)。且,在讓腳底抵接的板狀的基座部30的背面中,由彈性材所構成的接地腳3F是左右一對地被固定,在基座部30的後端側,可接地轉動的滾子3R是左右一對被設置。
且第三下肢保持部3,是具有讓施療者的腳底抵接並收容腳的左右一對第三凹部(腳收容部)3D,藉由第三支撐構件63可從第一支撐構件61滑動移動地被支撐。進一步,第一實施例的按摩椅,是在第二下肢保持部2及第三下肢保持部3之間,具備將第三下肢保持部3彈性支撐的彈性支撐構件65。
且第三下肢保持部3,是藉由與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1及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2的移動或轉動動作獨立的彈性支撐機構,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滑動移動。在前述腳載置部O設置於施療者的下肢,藉由在腳收容部3D收容施療者的腳,藉由施療者的腳使腳收容部3D被按壓。由此,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3會滑動移動,伴隨此第三下肢保持部3的滑動移動使前述彈性支撐構件65伸長,此彈性支撐機構,是在配合施療者的下肢的長度的腳的長度方向位置將第三下肢保持部3彈性支撐。如此,使第三下肢保持部3藉由彈性支撐構件65被彈性支撐,藉由將施療者的腳設置於第三下肢保持部3內,使第三下肢保持部3的彈性支撐位置可藉由彈性反力變化,此時由彈性反力所產生的來自第三下肢保持部3的面壓會施加在收容於腳收容部3D內的施療者的腳底。由此,在已設置的腳底及第三下肢保持部3之間不會遠離且由具有適度彈性反力地抵接的狀態下,成為可將施療者的下肢精確地收容保持。
(深度方向及上下方向的長度的關係)
且在第一實施例中,如第9圖所示,第一下肢保持部1的深度方向(前後方向)的最大長度1L,是比第二下肢保持部2的深度方向(前後方向)的最大長度2L、第三下肢保持部3的深度方向(前後方向)的最大長度3L的其中任一更小。且,第二下肢保持部2的深度方向(前後方向)的最大長度2L,是形成比第三下肢保持部3的深度方向(前後方向)的最大長度3L更小。將第一下肢保持部1的深度方向的最大長度1L最短構成,藉由在其內部且在一對形成的第一凹部1D的各側面配置第一側部施療子41S,就不會偏離膝蓋下的筋肉至腱的施療部分,可以精確地施療。且,將第二下肢保持部2的深度方向的最大長度2L形成比第一下肢保持部1的深度方向的最大長度2L更長,藉由在其內部且在一對形成的第二凹部2D的各側面配置第二側部施療子42S,第二側部施療子42S就可對應從小腿至腳踝的側部的其中任一的部分(第二下肢保持部2的可動範圍內的下肢的部分)朝前後方向廣泛地覆蓋地配置。且,在第一實施例中,第一下肢保持部1的上下方向(被載置的腳的長度方向)的長度,是比第二下肢保持部2的上下方向的長度更大。且,第一下肢保持部1的上下方向(被載置的腳的長度方向)的長度,是比第三下肢保持部3的上下方向的長度更大。即,第一下肢保持部1,是具有可將施療者的從膝蓋下部分至小腿充分地保持的上下方向(被載置的腳的長度方向)的長度。由此,藉由將施療者的小腿設在第一下肢保持部1的施療子4(第一側部施療子41S至第一底部施療子41B)就可以充分地施療。
(框架構成)
第一實施例的框架構成,如上述,為了將第一下肢保持部1支撐的第一支撐構件61,是角度可變,且實質上無法朝分離/接近方向移動,而藉由固定銷61P可旋轉地被軸支在座部B的前方(第8圖參照)。且,將第二下肢保持部2支撐的第二支撐構件62,是由與第一支撐構件61及第三支撐構件63的動作獨立的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的可滑動移動的構造,被支撐於第一支撐構件61的上側。且,將第三下肢保持部3支撐的第三支撐構件63,是由與第一支撐構件61及第二支撐構件62的動作獨立地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可滑動移動的構造,被支撐於第二支撐構件62的上側。
對於第一實施例的第二支撐構件62的第一支撐構件61的滑動移動,是如第7圖所示,藉由固定於第二支撐構件62的第二驅動源71被驅動控制,對於第三支撐構件63的第二支撐構件62的滑動移動,是藉由被收容在第三支撐構件63內並與第二支撐構件62連繫的捲簧狀的彈性支撐構件65,對應被***的施療者的腳的位置自由地被彈性控制。由此,如上述,藉由彈性支撐構件65被固定於第三支撐構件63的第三下肢保持部3是被彈性支撐。
(其他的滑動移動控制例)
如上述在第一實施例中,雖顯示藉由將第二支撐構件62設在其本身的第二驅動源71被調整至任意的驅動位置,藉由將第三支撐構件63設在其本身的彈性支撐構件65被彈性支撐在任意的彈性支撐位置的形態,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在本發明中,例如,其他的滑動移動控制例,是藉由將第二支撐構件62設在其本身的彈性支撐構件被彈性支撐在任意的彈性支撐位置,藉由將第三支撐構件63設在其本身的驅動源被調整至任意的驅動位置也可以。且,彈性支撐構件、驅動源各設置位置不是各支撐構件本身也可以,例如,將第二支撐構件62支撐的彈性支撐構件或驅動源(第二驅動源71)是被設在第一支撐構件61或座部B內也可以,將第三支撐構件63支撐的彈性支撐構件或驅動源是被設在第一支撐構件61、第二支撐構件62或座部B內也可以。
(第二驅動源71)
第二驅動源71,是使第二支撐構件62對於第一支撐構件61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滑動移動。在此,由第二驅動源71所產生的滑動移動,是與其他的支撐構件也就是第一支撐構件61至第三支撐構件63的轉動至移動動作獨立地進行。更具體而言,第二驅動源71,是由不與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1的轉動動作用的第一驅動源55及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3的移動動作用的彈性支撐構件65相關的獨立的第二驅動源71,將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2,在第一下肢保持部1及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3之間的可移動範圍內,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與第一下肢保持部1遠離或接近的方向)滑動移動。
(施療子4)
施療子4,是如第4圖及第5圖所示,各別被設置在第一下肢保持部1、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2及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3,將施療者的下肢按摩。施療子4,是包含:各別被設在前述一對第一凹部1D的各兩側部並將施療者的小腿的各側部施療的一對第一側部施療子41S、及設在前述一對第一凹部1D的各兩底部並將施療者的小腿的背部施療的第一底部施療子41B。由此,藉由第一~第三下肢保持部1~3將下肢由三分割位置精確地保持,就可以與第二下肢保持部2及第三下肢保持部3的支撐及施療獨立地精確地將施療者的膝蓋下附近、小腿的側部及背部施療。
且在第一實施例中,前述一對第一側部施療子41S,各別是藉由使空氣流入或被排出而可膨縮的第一側部膨縮袋410S。且,前述第一底部施療子41B,是藉由使空氣流入或被排出而可膨縮的第一底部膨縮袋410B。具體而言,一對第一側部施療子41S及第一底部施療子41B,是各別由空氣膨縮袋也就是空氣袋所構成,藉由空氣的給排氣機構(無圖示),可各別彼此獨立地膨脹收縮。即,這些第一側部膨縮袋410S及第一底部膨縮袋410B,是可彼此獨立地膨縮。且,在第一實施例中,前述第一底部施療子41B,是在對應構成前述第一凹部1D的底面的位置朝上下方向被並設的複數(2個)第一底部膨縮袋410B。且,這些被並設的複數第一底部膨縮袋410B,各別是彼此可獨立地膨脹收縮。即,第一側部膨縮袋410S及上下一對第一底部膨縮袋410B,各別是彼此可獨立地膨脹收縮。且,第一底部膨縮袋410B,其各安裝在左右一對形成的第一凹部1D的各底部用的安裝端部是朝側方突出形成,此安裝端部是在第一下肢保持部1的寬度方向的內側(中央突壁12)附近的位置,藉由***銷4P可轉動地被固定。
且施療子4,是包含一對第二側部施療子42S,各別被設在前述一對第二凹部2D的各兩側部,將施療者的從腳踝至小腿之間的各側部施療。且,一對第二側部施療子42S,是可藉由使空氣流入或被排出而膨脹收縮的第二側部膨縮袋420S。
且施療子4,是包含:各別被設在前述一對第三凹部3D的各兩側部並將施療者的腳背附近施療的一對第三側部施療子43S、及設在前述一對第三凹部3D的各兩底部並將施療者的腳底部施療的第三底部施療子44。一對第三側部施療子43S,是藉由使空氣流入或被排出而可膨脹收縮的第三側部膨縮袋430S。且,第三底部施療子44,是藉由球冠狀的突起體構成(第4圖、第5圖參照)。且,前述第三底部施療子44,是藉由設在構成前述第三凹部3D的底面下的第三底部膨縮袋430B膨脹收縮,而朝上下方向移動膨脹收縮的行程量。且,這些被並設的第三側部膨縮袋430S及第三底部膨縮袋430B,各別是彼此可獨立地膨脹收縮。
在此,第二側部膨縮袋420S,是由比其他的殘留的施療子更軟的織布構成材所構成,可以由比較柔軟地包圍的方式將從小腿至腳踝的範圍施療。具體而言,第一側部膨縮袋410S、第一底部膨縮袋410B、第三側部膨縮袋430S、第三底部膨縮袋430B,各別是由空氣的流出入迅速性優異的吹塑成型材構成,只有將第二側部膨縮袋420S,由以織布構成材為主材的熔接成形材構成。由此熔接成形材構成的第二側部膨縮袋420S,是如第15圖(a)及(b)所示,在膨出狀態下呈圓柱狀立體地膨出,可以將施療者的腳的側部橫跨前後地包圍。
(第一下肢保持部1的支撐構成)
第一下肢保持部1,是如第2圖所示,可繞被設在座B1前方的支撐軸也就是固定銷61P周圍可轉動地被支撐在座B1的前方。此固定銷61P,是將朝座部B的前方突出的座框架BF大致水平地貫通,在將第一下肢保持部1支撐的左右一對第一支撐部61的各上端附近,軸支在座框架BF的固定軸周圍(第2圖)。藉由此軸支,可不會伴隨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的實質上滑動移動地使第一下肢保持部1轉動。又,不是實質上伴隨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的滑動移動的話,第一下肢保持部61的轉動時伴隨些微的轉動軸的偏離也可以。例如,藉由透過在兩端附近被2軸連結的臂的移動軸構造將第一支撐構件61連結支撐,或藉由透過具有些微游隙的滑動軸承伴隨軸位置的些微的偏離的構造將第一支撐構件61連結支撐也可以。
且如第3圖所示,座部B是在座B1的下部具有收容空間,第一支撐構件61的轉動角度,是藉由設在此收容空間內的伸縮臂被驅動控制。具體而言,在座B1的收容空間中,藉由第一驅動源55也就是馬達的驅動朝前方伸縮的伸縮臂是左右一對地設置,伸縮臂的先端是可比座B1更朝前方突出入。
(伸縮臂)
具體而言,伸縮臂,是由:在收容空間內朝向前方上方傾斜地被配置的第一臂51、及沿著第一臂51的伸長方向朝前後可滑動移動的第二臂52、及一端被軸支在第二臂52的先端部並且另一端是被軸支在比此軸支位置更上方的支撐軸53A的第三臂53、及可自由旋轉地被設在第三臂53的先端部並在被設在第一下肢保持部1(第一支撐構件61)的背面的滾子承接部61A上轉動的滾子54R所構成。
第一臂51,是具有將第二臂52框持用的滑動框且伸長的棒狀的固定配置材,在第一臂51的先端部附近,固定有:將第二臂52伸縮驅動的第一驅動源55也就是馬達、及將第二臂52的伸縮檢出用的感測器5S。
第二臂52,是藉由第一臂51的滑動框,朝臂的伸縮方向可滑動移動地被框持。且,在第二臂52中,使移動量檢出用的多數的小孔52H沿著伸長方向在側面連續形成的感應框52A是沿著第二臂52的上邊被固定。此感應框52A,是伴隨朝第二臂52的臂伸縮方向的滑動移動與第二臂52一起移動。此時,感測器5S的檢出部,是成為橫跨會移動的感應框52A的小孔52H地相對移動,藉由這種相對移動來檢出小孔52H的通過。依據此小孔52H的朝感測器5S的通過來辨認移動量,就可控制腳載置部O(嚴格上是第一支撐部61)的轉動(第3圖參照)。
(框架構造的更詳細的構造) (第一框架構造)
在第一實施例中,如第6圖及第7圖所示,將第一下肢保持部1支撐的第一框架構造,是由:由金屬板形成的第一支撐構件61、及在第一支撐構件61的中央位置及下端位置朝左右方向延伸的中空棒狀(第8圖參照)的中央連結框架6F、及中空棒狀(第8圖參照)的下部連結框架60F所構成。第一支撐構件61,是由: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分的第一托板部60A、及在第一托板部60A的左右的兩端側藉由彎曲加工形成段差的側部60B所構成。藉由將此第一支撐構件61的側部60B連接的中央連結框架6F、下部連結框架60F及第一托板部60A,來抑制第一框架構造的扭轉變形。且,側部60B,是位於比第一托板部60A更朝向前方(上述的側壁11的先端側)突出的位置地段差形成。由此,在第一托板部60A及第一下肢保持部1的背面側之間因為可以設置空間,所以第一托板部60A及第一下肢保持部1的背面側之間的空間成為可配置構件等。
在第一框架構造,如第6圖所示,在第一托板部60上的左右附近位置,各別將第二支撐構件62及第三支撐構件63保持滑動用的複數轉動滾子73是可自由轉動地被框保持。轉動滾子73,是在第一托板部60的上方且各別在被並行支撐的2軸的內側及外側各2輪,計4輪被框保持。在其中的內側的2輪的轉動滾子73及第一托板部60之間將第二支撐構件62挾入地設置,將此第二支撐構件62,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可滑動地支撐。且,在外側的轉動滾子的2輪的轉動滾子73及第一托板部60之間將第三支撐構件63挾入地設置,將此第三支撐構件63,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可滑動地支撐(第6圖、第8圖參照)。
且托板狀的滾子承接部61A是被固定在中央連結框架6F的背面側。此滾子承接部61A,是在背面側,具有使前述伸縮臂的滾子54R轉動用的平坦面,當伸縮臂伸縮時,伸縮臂先端的滾子54R(第3圖參照)可在此平坦面上轉動。
第一支撐構件61,其各側部60B的上部,是被嵌入被一對設在座B1的左右下部的剖面字狀的座框架BF內,藉由將座框架BF及第一支撐構件61的各側部60B一起插通的固定銷61P可轉動地被支撐於座框架BF。且,在第一支撐構件61的各側部60B中,各別設有複數固定孔61H,由這些固定孔61H,使第一下肢保持部1被螺固在第一支撐構件61。
(第二框架構造)
且在第一實施例中,如第6圖所示,將第二下肢保持部2支撐的第二框架構造,是由:被並行配置的左右一對中空圓棒狀的第二支撐構件62、及從第二支撐構件62的基端位置及先端位置經過左右的第二支撐構件62之間細板狀的上下一對連結框架7F,構成四方框狀的組合框。在平面視上下的連結框架7F間的寬度方向大致中央位置中,設有寬度比第二支撐構件62間距離更小的板狀的第二托板70。在此第二托板70上,固定有由第二支撐構件62驅動第一支撐構件61的第二驅動源71及驅動構造的一部分(第6圖、第7圖)。在各第二支撐構件62及其下方的連結框架7F中,設有複數固定孔62H,由這些固定孔62H,使第二下肢保持部2,是由橫跨左右的第二支撐構件62的態樣被螺固在第二支撐構件62的表面側。
(驅動構造)
在第二框架構造的第二托板70上,設有:第二驅動源71也就是馬達、及藉由此第二驅動源71將第二框架構造(第二支撐構件62)本身對於第一框架構造(第一支撐構件61)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滑動驅動的驅動構造。第二驅動源71也就是馬達,是將朝向第二托板70的法線方向的蝸桿軸71W驅動旋轉,使驅動構造的一部分也就是與前述蝸桿軸71W直角嚙合的蝸桿齒輪7N旋轉。
驅動構造,是由:在第二框架構造(第二支撐構件62)的滑動移動方向伸長地可軸旋轉地設置的驅動螺栓7S、及在第一框架構造的連結框架6F內具有內螺紋地貫通形成的驅動孔66所構成,前述驅動螺栓7S是螺合於前述驅動孔66內。驅動螺栓7S,是與第二托板70的托板面並行,在其伸長軸周圍形成有公螺紋,並且在其先端部中,同軸地形成有朝圓周方向伸出的圓盤齒輪狀的蝸桿齒輪7N。蝸桿齒輪7N,是由驅動螺栓7S的先端部與驅動螺栓7S一起同軸旋轉。此蝸桿齒輪7N,是與被設在第二驅動源71的先端的蝸桿軸71W嚙合,從第二驅動源71被傳達的驅動旋轉力,是從蝸桿軸71W朝蝸桿齒輪7N被傳達,被轉換成驅動螺栓7S的旋轉力。由此,驅動孔66是對於驅動螺栓7S相對地被移動,就可使安裝有驅動螺栓7S的第二框架構造(第二支撐構件62)對於設有驅動孔66的第一框架構造(第一支撐構件61)滑動移動。
(檢出器74)
且在第一框架構造的下部連結框架60F上,固定有將對於第二框架構造(第二支撐構件62)的第一框架構造(第一支撐構件61)的相對位置檢出的檢出器74。被支撐於第一框架構造(第一支撐構件61)的第二框架構造(第二支撐構件62)是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滑動移動時,被設在第二托板70且多數的小孔72H被連續形成的感應框72是藉由在檢出器74上滑動移動,由檢出器74檢出橫跨其上的小孔72H的通過。依據小孔72H的通過,辨認與第二框架構造(第二支撐構件62)的相對移動量,藉此就可控制對於第一框架構造(第一支撐構件61)的第二框架構造(第二支撐構件62)的伸長量(第5圖、第7圖)。
(第三框架構造)
且將第一實施例的第三下肢保持部3支撐的第三框架構造,是如第8圖所示,藉由:形成從側面視大致L字狀彎曲,大致L字狀的上端是朝向上方且彎曲先端部是朝向前方地被並行配置的左右一對棒狀的第三支撐構件63(第8圖);及在朝向第三支撐構件63的前述前方的先端位置橫跨左右的第三支撐構件63間的細板狀的連結框架64,構成三方框狀的組合框(第6圖)。這些第三支撐構件63及連結框架64,是一體形成。且,在連結框架64中,設有複數固定孔64H,由這些固定孔64H,使第三下肢保持部3由橫跨左右的第三支撐構件63態樣被螺固在連結框架64的上面側。且,在大致L字狀的左右各第三支撐構件63,從比彎曲部更上部至上端的直線狀的伸長部內,由捲簧所構成的彈性支撐構件65是沿著其伸長方向被收容。彈性支撐構件65的下端,是形成鉤狀,藉由插通第三支撐構件63的彎曲部附近的固定銷63P被固定。另一方面,彈性支撐構件65的上端也形成鉤狀,被卡止固定於被設在將第二支撐構件62的上端連繋的連結框架7F的左右兩端附近的固定孔70H內(第6圖、第7圖、第8圖)。由此,第三框架構造是藉由各被收容於左右的彈性支撐構件65,被彈性支撐在第二框架構造。
(使用方法例)
上述的第一實施例的按摩椅,是可以由:例如第10圖所示的第一使用狀態、例如第11圖所示的第二使用狀態、第12圖所示的第三使用狀態的其中任一所示的使用方法被使用。特別是,在第一實施例中,第一下肢保持部1,對於從膝蓋下附近至小腿上半部的比較大範圍的部分,可藉由被配置於小腿上半部用的第一膨縮袋(410S、410B)與其他的膨縮袋獨立地集中施療。且,在第一實施例中,可藉由被配置於第三下肢保持部3內的腳背用的第三側部膨縮袋430S,將腳背的兩側覆蓋的方式一邊按壓保持或指壓刺激一邊將與腳背抵接的腳底施療子44藉由第三底部膨縮袋430B的膨縮來間斷或連續地刺激,與其他的下肢保持部的膨縮袋獨立地集中施療。
但是在第一實施例中,可藉由被配置於第二下肢保持部2內的腳的小腿下半部至腳踝用的第二側部膨縮袋420S,將腳的兩側覆蓋的方式一邊按壓保持或指壓刺激一邊移動施療,與其他的下肢保持部的膨縮袋一起(同時或時間錯開地依序)獨立地集中施療。
(第一使用狀態)
第10圖所示的第一使用狀態,首先,是在將第一下肢保持部1及第二下肢保持部2配置於最上端的收納位置的狀態下,將下肢收容於第一凹部1D、第二凹部2D、第三凹部3D,藉由將膝蓋後側對位於第一下肢保持部1的上端,藉由被支撐於彈性支撐構件65的第三支撐構件63的滑動移動,只有將第三下肢保持部3朝腳的長度方向前方(腳方向)滑動移動,就可在已調節至任意的轉動角度(約45度)且配合其轉動角度的腳的長度的適切的長度的狀態(第10圖a)下設置施療者的下肢。此時,第一下肢保持部1下端及第三下肢保持部3上端的腳的長度方向距離是被設定成適合該狀態的施療者的下肢的第一下肢長L1。在此設定動作(第10圖a)中第一下肢保持部1及第二下肢保持部2是靜止狀態S1,只有第三下肢保持部3成為朝長度方向腳尖方向(第一下肢保持部1相反側方向)滑動移動的移動狀態S2。
接著,在此設定好的狀態下,藉由第二驅動源71只有將第二下肢保持部2沿著腳的長度方向滑動移動,與此同時,藉由設在各下肢保持部的施療子4進行朝下肢的各位置的施療(第10圖b)。此時,第一下肢保持部1下端及第三下肢保持部3上端的腳的長度方向距離是被設定成適合該狀態的施療者的腳的長度的第一下肢長L1,第二下肢保持部2,是只在此第一下肢長L1的範圍內滑動移動。在此,對應第二下肢保持部2的第二凹部2D內的各面地設置的第二側部施療子42S也就是左右的第二側部膨縮袋420S,是成為藉由無圖示的空氣供給機構在袋內使空氣被充填的膨脹狀態,並在此膨脹狀態下滑動移動。藉由此滑動移動,將施療者的小腿及腳踝的側面一邊按壓刺激一邊擦動,就可以進行所謂的磨擦施療,或是將施療者的小腿的側面強力按壓固定並推動或拉動,就可以進行所謂的伸縮施療。
(第二使用狀態)
第11圖所示的第二使用狀態,首先,在只有將第一下肢保持部1配置於最上端的收納位置的狀態下,將下肢收容於第一凹部1D、第二凹部2D、第三凹部3D,藉由將小腿對位第一下肢保持部1的上端,藉由可滑動地被支撐於第一支撐構件61的第二支撐構件62的滑動移動,將第二下肢保持部2及第三下肢保持部3,朝使彼此的距離成為最短的收納狀態下朝腳的長度方向前方(腳尖方向)的途中位置為止滑動移動,就可在已調節成任意的轉動角度(例如約45度)且比該轉動角度時的腳的長度更短的長度的狀態下(第11圖a)設置施療者的下肢之中大致下半部。此時,第一下肢保持部1下端及第二下肢保持部2上端的下肢上半部的長度方向距離是被設定成:使該狀態的施療者的膝蓋比第一下肢保持部1更朝上方浮起的第二上半下肢長L21。在此設定動作(第11圖a)中,第一下肢保持部1是靜止狀態,第二下肢保持部2及第三下肢保持部3是成為皆只有滑動移動同移動量的移動狀態S2。
接著,在此設定好的狀態下,藉由彈性支撐構件65,只有將第三下肢保持部3沿著腳的長度方向滑動移動,與此同時,藉由設在各下肢保持部的施療子4進行朝下肢的各位置的施療(第11圖b)。此時,第一下肢保持部1下端及第二下肢保持部2上端之間的腳的長度方向距離,是被設定成維持在適合該狀態的施療者的下肢的第二上半下肢長L21的狀態,第三下肢保持部3,是只有在比此第二上半下肢長L21更前方的第二下半下肢領域L22會朝被配置於腳載置部O的腳的長度方向滑動移動。在此,設在第一下肢保持部1的第一凹部1D內的各面的第一側部施療子41S也就是左右的第一側部膨縮袋410S、及第一底部施療子41B也就是第一底部膨縮袋410B、以及/或是設在第二下肢保持部2的第二凹部2D內的各面的第二側部施療子42S也就是左右的第二側部膨縮袋420S,是各別藉由無圖示的流體供給機構在袋內被充填空氣而成為膨脹狀態,且,設在第三下肢保持部3的兩側部的第三側部施療子43S也就是第三側部膨縮袋430S是在膨脹狀態的狀態下,只有第三下肢保持部3是沿著腳的長度方向滑動移動。藉由此滑動移動,藉由將施療者的小腿的側面一邊按壓刺激一邊將腳尖推動或拉動,就可以進行對於腳整體的伸長方向的伸縮施療和朝小腿的擦動所產生的磨擦施療。
(第三使用狀態)
第12圖所示的第三使用狀態,首先,在只有將第一下肢保持部1配置於最上端的收納位置的狀態下,將下肢收容於第一凹部1D、第二凹部2D、第三凹部3D,藉由將膝蓋後側對位於第一下肢保持部1的上端,藉由可滑動地被支撐於第一支撐構件61的第二支撐構件62的滑動移動,將第二下肢保持部2及第三下肢保持部3,朝使彼此的距離成為最短的收納狀態的狀態下朝腳的長度方向前方(腳尖方向)滑動移動,在已調節至任意的轉動角度(例如約45度)且符合該轉動角度時的下肢長度的長度的狀態下(第12圖a)下設置施療者的下肢。此時,第一下肢保持部1下端及第三下肢保持部3上端的腳的長度方向距離是被設定成適合該狀態的施療者的下肢的第一下肢長L1,且,第一下肢保持部1下端及第二下肢保持部2上端的下肢上半部的長度方向距離是被設定成使該狀態的施療者的下肢被收容於第二上半下肢長L21'。在此設定動作(第12圖a)中第一下肢保持部1是靜止狀態,第二下肢保持部2及第三下肢保持部3是成為皆只有朝長度方向腳尖方向(第一下肢保持部1相反側方向)滑動移動同移動量的移動狀態S2。
接著,在此設置好的狀態下,藉由第二驅動源71,只有將第二下肢保持部2沿著腳的長度方向滑動移動,與此同時,藉由設在各下肢保持部的施療子4進行朝下肢的各位置的施療(第12圖b)。此時,第一下肢保持部1下端及第三下肢保持部3上端的腳的長度方向距離是被設定成適合該狀態的施療者的腳的長度的第一下肢長L1,第二下肢保持部2是只在此第一下肢長L1的範圍內滑動移動。在此,設在第二下肢保持部2的第二凹部2D內的各面的第二側部施療子42S也就是左右的第二側部膨縮袋420S,是藉由無圖示的流體供給機構在袋內被充填空氣而成為膨脹狀態,在此膨脹狀態下滑動移動。藉由此滑動移動,將施療者的小腿及腳踝的側面一邊按壓刺激一邊擦動,就可以進行所謂的磨擦施療,或是將施療者的小腿的側面強力按壓固定並推動或拉動,就可以進行所謂的伸縮施療。在此施療動作(第12圖b)中,第一下肢保持部1及第三下肢保持部3是靜止狀態S1,只有第二下肢保持部2成為滑動移動的移動狀態S2。此時,藉由將第三支撐構件63支撐的彈性支撐構件65的彈性反力,調整對應第二下肢保持部2的施療位置的朝腳底的第三下肢保持部3的抵接力。又,別的施療動作,是當只有第二下肢保持部2是滑動移動時,藉由將第三支撐構件63支撐的彈性支撐構件65的彈性反力,使第三下肢保持部3的位置些微地朝向被配置於腳載置部O的腳的長度方向滑動移動也可以。
如上述,在第一實施例中,第二下肢保持部2,是藉由將第二驅動源71驅動,而可移動至施療者所期的位置。且,第三下肢保持部3,藉由是將彈性支撐構件65伸縮,而可移動至施療者所期的位置。例如,施療者的腳的長度太大,而無法在第一下肢保持部1中充分地保持小腿的下部的情況時,藉由將第二下肢保持部2朝第一下肢保持部1側滑動移動,小腿的下部也就可藉由第二下肢保持部2的施療子4充分地按摩。且,除了小腿的下部按摩以外,欲將腳踝附近充分按摩的情況時,藉由將第二下肢保持部2朝第三下肢保持部3側滑動移動,腳踝附近也就可藉由第二下肢保持部2的施療子4充分地按摩。
(第一實施例的作用效果)
以下,說明上述的第一實施例的構成中的作用效果。
在第一實施例的按摩椅中,第二下肢保持部2是具有對於第一下肢保持部1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可滑動移動的構成,且,第三下肢保持部3也具有對於第一下肢保持部1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可滑動移動的構成。且,第二下肢保持部2及第三下肢保持部3,是各別是彼此可獨立地膨脹收縮。如此,第二下肢保持部2及第三下肢保持部3各別藉由不一定需要連動而可個別滑動移動,就可將3個腳保持構件各別獨立地配置於任意的滑動移動位置,即,施療者所期的位置。其結果,藉由被配置於第二下肢保持部2及第三下肢保持部3的施療子4,可以將施療者所期的位置充分地按摩。
且在第一實施例中,如上述,藉由設置與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1及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3獨立地將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2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滑動移動用的第二驅動源71,就可將第三下肢保持部3配置於預定的滑動位置,使第一下肢保持部1及第三下肢保持部3的滑動位置,在打開適合施療者的下肢長的距離並固定的設置狀態下,藉由將第二驅動源71驅動,就可以只有將第二下肢保持部2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滑動移動(第10圖參照)。由此,除了由第一下肢保持部1、第三下肢保持部3可分別進行施療按摩以外,進一步可在其間的範圍內的任意的位置由第二下肢保持部2進行施療按摩。
且在第一實施例中,如上述,按摩椅,是具備:將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1支撐並可轉動地設在前述座部B的前方的第一支撐構件61、及將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2支撐並對於前述第一支撐構件61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可滑動移動的第二支撐構件62,前述第二驅動源71,是將前述第二支撐構件62對於前述第一支撐構件61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滑動移動。由此,如第6圖所示,藉由使用由第一支撐構件61、及對於第一支撐構件61可滑動移動地被安裝的第二支撐構件62所構成的支撐構件將第一下肢保持部1及第二下肢保持部2安裝,就可藉由比較簡易的支撐機構,與第一支撐構件61一起將第二支撐構件62精確地轉動,只有將第二支撐構件62對於第一支撐構件61精確地滑動移動。且藉由簡單的支撐機構的構成,就可構成強力的支撐機構。
且在第一實施例中,如上述,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1,是成為可朝任意的角度轉動調節地被支撐於前述座部B,但不具有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的移動距離調節功能。第一實施例的第一下肢保持部1,是藉由具有對於座部B只有轉動角度的調節的支撐構造的第一支撐構件61被支撐,在由此支撐構造所產生的轉動角度的調節時,不會伴隨腳的長度方向位置的實質上移動調節。因此,在伴隨第一下肢保持部1的轉動角度調節的施療者的各下肢角度,可以精確地刺激施療者的膝蓋下附近的腳的穴位和筋肉。即,此構成,是指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1實質上不會伴隨朝前述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的滑動移動而轉動地被支撐於前述座部B的意思。上述「實質上朝腳的長度方向位置的移動調節」或「實質上腳的長度方向的滑動移動」是指:從施療者的膝蓋下的附近朝向腳尖的部分的施療位置有偏離的意思,上述構成是:可調節第一下肢保持部1的轉動角度,並且使從施療者的膝蓋下朝向腳尖的部分的施療位置不會伴隨轉動動作朝腳的長度方向變化。但是,依據轉動機構不同,因為遊動和機構上的遊隙,或透過彈性材彈性移動等,而具有伴隨朝腳的長度方向的些許移動的情況。即,將朝上述「實質上不會伴隨前述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的滑動移動」,是指:容許不伴隨施療位置的偏離的程度下的朝前述腳的長度方向的些許移動的意思。
且在第一實施例中,如上述,按摩椅是進一步具備彈性支撐構件65,在前述座部B、第一下肢保持部1或第二下肢保持部2的至少其中任一、及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3之間,將第三下肢保持部3彈性支撐。且第三下肢保持部3,是具有與施療者的腳底抵接並收容腳的腳收容部3D,藉由將施療者的下肢設置在前述腳收容部3D將施療者的腳收容在前述腳載置部O,使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3滑動移動,使前述彈性支撐構件65,伴隨第三下肢保持部3的滑動移動而伸長,在對應施療者的下肢的長度的腳的長度方向位置,在發生向上的彈性反力的狀態下將第三下肢保持部3彈性支撐。依據此構成的話,藉由彈性支撐構件65將第三下肢保持部3彈性支撐,將施療者的腳設置於第三下肢保持部3內使此彈性支撐位置可藉由彈性反力變化,此時,由彈性反力所產生的來自第三下肢保持部3的面壓會施加在被收容於腳收容部3D內的施療者的腳底。由此,在已設置的腳底及第三下肢保持部3之間不會遠離且由具有適度彈性反力地抵接的狀態下,將施療者的下肢(腳底)精確地收容保持,成為可將施療子調節至更精確的位置。
又,前述彈性支撐構件65是進一步,將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3朝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1側推迫,在非使用時將第三下肢保持部3朝第一下肢保持部1側接近移動也可以。如此,藉由朝使腳載置部O的全長縮短的方向自動推迫,在非使用時就可以維持輕小的收納形態。
且在第一實施例中,如上述,按摩椅,其特徵為,具備:座部B、及腳載置部O、及第二驅動源71,腳載置部O包含:可轉動地設在前述座部B的前方的第一下肢保持部1、及鄰接於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1地設置的第二下肢保持部2、及鄰接於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2的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1相反側地設置的第三下肢保持部3、及各別被設在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1、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2及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3並將施療者的下肢按摩的施療子4,第二驅動源71,是在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1及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3之間的可移動範圍內,與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1的移動或轉動動作、及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3的移動或轉動動作各別獨立地將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2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滑動移動。在此,在上述習知技術中具有所列舉的習知的連桿機構的按摩機中,腳尖側的腳保持構件的抵接面是被推出的情況時,藉由連桿機構,將3個腳保持構件(下肢保持部)各別配置於預先決定的位置的構成。因此,特別是,對應腳的根部側的施療部位的腳保持構件(下肢保持部)、及鄰接於對應腳的根部側的施療部位的腳保持構件的腳保持構件的位置,是具有被配置於偏離施療者所期的按摩位置的情況的問題點。對於此,依據上述構成的話,在第一下肢保持部1及第三下肢保持部3之間,藉由設置與第一下肢保持部1及第三下肢保持部3獨立地將第二下肢保持部2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滑動移動用的第二驅動源71,與上述習知技術的按摩機的3個下肢保持部是藉由連桿機構連動地朝預先決定的位置移動的構成相異,藉由將第二驅動源71驅動,就可以與第一下肢保持部1及第三下肢保持部3獨立地將第二下肢保持部2朝施療者所期的部位移動。由此,可以抑制下肢保持部的位置被配置於偏離施療者所期的按摩位置。
即,藉由第二驅動源71,在與第一下肢保持部1的轉動及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3的移動或轉動動作獨立的狀態下,藉由只有將第二下肢保持部2滑動移動,例如,將腳的長度配合至適合於施療者的長度的狀態下,藉由獨立的第二驅動源71就可以容易地調節由第二下肢保持部2所進行的施療位置。
且在第一實施例中,如上述,施療子4,是包含:各別被設在一對第一凹部1D的各兩側部並對於施療者的從膝蓋下至小腿的各側部施療的一對第一側部施療子41S、及各別設在一對第一凹部1D的各兩底部並對於施療者的從膝蓋下至小腿的背部施療的第一底部施療子41B。且,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2及第三下肢保持部3,是各別彼此獨立地對於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1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可滑動移動。如此藉由將第二下肢保持部2及第三下肢保持部3可各別彼此獨立地對於第一下肢保持部1地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滑動移動,就可以將第二下肢保持部2及第三下肢保持部3各別獨立地配置在任意的滑動移動位置,即,施療者所期的位置。其結果,成為可在施療者所期的按摩位置,進行更精確的施療。且,第一實施例的按摩椅,是藉由第一至第三下肢保持部1~3將下肢由三分割位置精確地保持,且可與由第一~第三下肢保持部1~3所產生的支撐及施療獨立地進行施療者的小腿的側部及背部的施療。
又,在前述習知技術列舉的習知的按摩機之中,具有將施療者的左右腳一起配置的構成的腳載置部,是因為無法將施療者的左右的小腿各兩側部保持也無法充分地按摩,且,無法將施療者的左右各腳挾入,而具有無法穩定保持的問題。因此,收容例如腳的凹部內的空氣袋若膨脹時,收容於凹部內的使用者的腳會朝凹部的開口側被推出,而具有無法將施療者的腳的兩側面和背面充分地按摩的情況會發生的課題。且,前述習知的按摩機之中,將施療者的左右腳各別挾持地配置有空氣袋者中,因為未設有對應腳的背面側的空氣袋,而具有無法將施療者的各腳充分地按摩的課題。對於此,藉由上述構成中的第一至第三下肢保持部1~3,從將下肢由三分割位置精確地保持的最上部,藉由第一側部施療子41S及第一底部施療子41B,將各腳的小腿的背側及兩側部同時或依序或交互地施療,就可以將施療者的各腳充分地按摩。
且在第一實施例中,如上述,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2是包含一對第二凹部2D,分別被配置於施療者的兩腳的從腳踝至小腿之間的部分,前述施療子4是包含一對第二側部施療子42S,分別被設在前述一對第二凹部2D的各兩側部,對於施療者的從腳踝至小腿之間的各側部施療。依據上述構成的話,可在由前述第一凹部1D所產生的膝蓋的下部附近的支撐部分的正下方,將各腳的從小腿至腳踝之間的部分,收容於一對第二凹部2D內。由此,可以在將施療者的腳的下肢的角度保持在預定角度的狀態下將兩下肢精確地保持。且,由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1所進行的施療以外,也由第二下肢保持部2進行施療的話,由第一側部施療子41S及第一底部施療子41B所進行的將下肢三分割保持的最上部的施療以外,可將各腳的從小腿至腳踝之間的範圍的兩側部同時或依序或交互地施療,就可以從廣範圍分散的位置更充分地按摩施療者的各下肢。
且在第一實施例中,如上述,前述一對第一側部施療子41S,是各別藉由空氣流入或被排出而可膨縮的第一側部膨縮袋410S,前述第一底部施療子41B,是藉由空氣流入或被排出而可膨縮的第一底部膨縮袋410B,這些第一側部膨縮袋410S及第一底部膨縮袋410B,是可彼此獨立地膨縮。藉由將彼此不相關可獨立膨縮的膨縮袋分別設在側部、底部,就可以將側部的膨縮施療及底部的其中任一或雙方的膨縮施療各別由獨自時間點個別地進行,或是由任意時間點組合地進行,成為可獲得更充分的按摩效果。
且在第一實施例中,如上述,前述第一底部施療子41B,是在對應構成前述第一凹部1D的各底面的位置包含朝上下方向被並設的複數第一底部膨縮袋410B,這些被並設的第一底部膨縮袋410B,是成為可各別彼此獨立地膨脹收縮。如此構成的話,可以將對應底面的上下的膨縮施療各別由獨自的時間點以個別或任意時間點進行組合,成為可獲得更充分的按摩效果。
(第二實施例)
第13圖所示的第二實施例的按摩椅,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的按摩椅之間,有第二下肢保持部的深度方向的長度的點相異,其他的基本構成、構造、動作及效果是與第一實施例同樣。以下,主要說明與第一實施例的相異點。
在第二實施例中,如第13圖所示,第二下肢保持部2的深度方向(前後方向)的最大長度2L,是形成比第一下肢保持部1的深度方向(前後方向)的最大長度1L、第三下肢保持部3的深度方向(前後方向)的最大長度3L的其中任一更小。且,第一下肢保持部1的深度方向(前後方向)的最大長度1L,是形成比第三下肢保持部3的深度方向(前後方向)的最大長度3L更小。將第二下肢保持部2的深度方向的最大長度2L短地構成,藉由在其內部且在一對形成的第二凹部2D的各側面配置第二側部施療子42S,不會偏離腳踝、小腿下的腳踝神經的小範圍的施療部分,可以精確定位且集中地施療。且,第二側部施療子42是成為只有被配置於比腳踝的側部更後方的範圍內,與其他的處相比,可對應細微的腳踝的形狀進行適度的施療。
(其他的實施例(變形例))
本發明,不限定於上述的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在未脫離本發明的範圍內可進行各種的變更或變形。在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中,雖顯示:在對應第一下肢保持部1的第一凹部1D的側面的位置配置左右一對第一側部膨縮袋410S,在對應底面的位置將第一底部膨縮袋410B分割成上下地並設的例(第14圖(a)),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在本發明中,例如,如第14圖(b)所示,在對應第一凹部1D的側面的位置將左右一對第一側部膨縮袋410S分割成上下地並設也可以,在對應底面的位置只設置1個第一底部膨縮袋410B也可以。即,可將小腿的各側面由上部及下部分開施療。且,如第14圖C所示,將配置於對應第一凹部1D內的底面的位置的第一底部膨縮袋410B左右分割地並設也可以。即,可將小腿後側面進一步由左右部分分開地施療。
且在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中,雖顯示只有在對應第二下肢保持部2的第二凹部2D的側面的位置配置左右一對第二側部膨縮袋420S,在對應底面的位置中不配置膨縮袋的例(第14圖(a)),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在本發明中,例如,如第14圖(d)所示,在對應第二凹部2D的底面的位置設置第二底部施療子42B(第二底部膨縮袋420B)也可以。由此,藉由第二底部膨縮袋420B按壓施療者的從小腿下部與腳踝的背面側的筋肉及腱連接處、及腱,就可進行將筋肉及腱連接處、及腱伸展的施療。
且在第一及第二實施例中,施療子4中的第一側部施療子41S、第一底部施療子41B、第二側部施療子42S、第三側部施療子43S雖是各別由空氣膨縮袋也就是空氣袋構成,藉由空氣的給排氣機構可各別獨立地膨脹收縮,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這些第一側部施療子41S、第一底部施療子41B、第二側部施療子42S、第三側部施療子43S之中至少其中任一是由突起體所構成的施療子或推拿球也可以。且,第三底部施療子,雖是將腳背施療子44藉由利用在下部具備的空氣袋的膨縮移動的突起體所構成,但是將其由機械驅動式的推拿球或突起體構成、或由空氣膨縮袋也就是空氣袋構成並藉由空氣的直接的給排氣機構一邊與腳背直接接觸一邊膨脹收縮也可以。
且在第一及第二實施例中,藉由金屬板製作形成第一支撐構件61的第一托板部60A及側部60B(第6圖、第7圖),是藉由棒狀的框架部構成第一支撐構件也可以。且,第一驅動源55、第二驅動源71,雖各別由:由座的下部被框架支撐的第一驅動源55(第3圖)、被支撐於第二支撐構件62的框架部70內的第二驅動源71(第6圖、第7圖)所構成,但是其他,如藉由空氣的給排氣構造驅動第二下肢保持部2使滑動移動,或將第一下肢保持部1轉動也可以。且,驅動源,若是步進馬達、伺服馬達的話,省略移動量判別用的感測器5S和感測器識別孔52h也可以。
且在第一及第二實施例中,第一下肢保持部1及第二下肢保持部2雖是各別藉由第一驅動源55及第二驅動源71被轉動及伸縮,藉由將第三下肢保持部3由彈性支撐構件65彈性支撐來將滑動量(伸縮量)自動調節,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在本發明中,其他的形態,如將第二下肢保持部2的第二驅動源71去除、與第二驅動源71一起藉由彈性支撐構件將第二支撐構件62支撐地滑動移動也可以,將第三下肢保持部3藉由驅動源滑動驅動也可以。上述之外,可進行例如實施例之間的各要素的組合、一部分要素的附加、削除、公知零件的置換、只有適宜變更零件形狀或零件材質或一部分要素的抽出、一體或別體的構成變化的變更或變形。
B...座部
O...腳載置部
1...第一下肢保持部
1D...第一凹部
2...第二下肢保持部
2C...蓋
2D...第二凹部
3...第三下肢保持部
3D...第三凹部(腳收容部)
3F...接地腳
3R...滾子
4...施療子
4P...***銷
5S...感測器
6...第一支撐構件
6...第二支撐構件
6F...中央連結框架
7F...連結框架
7N...蝸桿齒輪
7S...驅動螺栓
10...基座部
11...側壁
12...中央突壁
13...內肋
20...基座部
21...側壁
22...中央突壁
23...內肋
30...基座部
32...中央突壁
41...第一底部施療子
41B...第一底部施療子
41S...第一側部施療子
42...第二側部施療子
42B...第二底部施療子
42S...第二側部施療子
43S...第三側部施療子
44...第三底部施療子
51...第一臂
52...第二臂
52A...感應框
52h...感測器識別孔
52H...小孔
53...第三臂
53A...支撐軸
54R...滾子
55...第一驅動源
60...第一托板部
60A...第一托板部
60B...側部
60F...下部連結框架
61...第一支撐構件
61A...滾子承接部
61H...固定孔
61P...固定銷
62...第二支撐構件
62H...固定孔
63...第三支撐構件
63P...固定銷
64...連結框架
64H...固定孔
65...彈性支撐構件
66...驅動孔
70...第二托板
70H...固定孔
71...第二驅動源(驅動源)
71W...蝸桿軸
72...感應框
72H...小孔
73...轉動滾子
74...檢出器
410B...第一底部膨縮袋(底部膨縮袋)
410S...第一側部膨縮袋(側部膨縮袋)
420...第二底部膨縮袋
420B...第二底部膨縮袋
420S...第二側部膨縮袋
430B...第三底部膨縮袋
430S...第三側部膨縮袋
[第1圖]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按摩椅的立體外觀圖。
[第2圖]第1圖所示的第一實施例的按摩椅的側面圖。
[第3圖]顯示第一實施例的按摩椅的腳載置部O的支撐機構的側面視剖面說明圖。
[第4圖]只有第一實施例的按摩椅的腳載置部O的立體外觀圖。
[第5圖]只有第一實施例的按摩椅的腳載置部O的前視圖。
[第6圖]顯示第一實施例的按摩椅的腳載置部O的支撐材的構成的正面分解說明圖。
[第7圖]顯示第一實施例的按摩椅的腳載置部O的支撐材的組合構成的正面說明圖。
[第8圖]第7圖的側面圖。
[第9圖]顯示將第一實施例的按摩椅的腳載置部O收容的狀態的側面圖。
[第10圖]顯示第一實施例的按摩椅的第一使用狀態例的側面說明圖。
[第11圖]顯示第一實施例的按摩椅的第二使用狀態例的側面說明圖。
[第12圖]顯示第一實施例的按摩椅的第三使用狀態例的側面說明圖。
[第13圖]顯示將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按摩椅的腳載置部O收容的狀態的側面圖。
[第14圖]顯示本發明的按摩椅中的其他的膨縮袋構成的實施例的正面說明圖。
[第15圖]顯示第一實施例的按摩椅的第二側部施療子42S的(a)收縮及(b)膨出狀態的立體零件說明圖。
O...腳載置部
1D...第一凹部
2...第二下肢保持部
2D...第二凹部
3...第三下肢保持部
3D...第三凹部(腳收容部)
3F...接地腳
4P...***銷
10...基座部
11...側壁
12...中央突壁
13...內肋
14...內肋
21...側壁
23...內肋
24...內肋
30...基座部
31...側突壁
32...中央突壁
41B...第一底部施療子
41S...第一側部施療子
42S...第二側部施療子
43S...第三側部施療子
44...第三底部施療子
410B...第一底部膨縮袋(底部膨縮袋)
410S...第一側部膨縮袋(側部膨縮袋)

Claims (15)

  1. 一種按摩椅,具備座部及腳載置部,前述腳載置部,包含:可轉動地設在前述座部的前方的第一下肢保持部、及鄰接於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設置的第二下肢保持部、及鄰接於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的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相反側設置的第三下肢保持部、及各別被設在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及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並將施療者的下肢按摩的施療子,前述腳載置部的第二下肢保持部及第三下肢保持部,是各別彼此獨立地對於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可滑動移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的按摩椅,其中,進一步具備驅動源,可與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及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獨立地將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滑動移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記載的按摩椅,其中,進一步具備:將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支撐並可轉動地設在前述座部前方的第一支撐構件、及將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支撐並對於前述第一支撐構件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可滑動移動的第二支撐構件,前述驅動源,是使前述第二支撐構件對於前述第一支撐構件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滑動移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3項中任一項所記載的按摩椅,其中,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是對於前述座部可朝任意的角度轉動調節地被支撐,但不具有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的移動距離調節功能。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3項中任一項所記載的按摩椅,其中,在前述座部、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或第二下肢保持部的至少其中任一、及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之間,進一步具備將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彈性支撐的彈性支撐構件,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是具有與施療者的腳背抵接並收容腳的腳收容部,藉由將施療者的腳收容在前述腳收容部並將施療者的下肢設在前述腳載置部,使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滑動移動,前述彈性支撐構件,是伴隨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的滑動移動而伸長,由對應施療者的下肢的長度的腳的長度方向位置在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側方向的彈性反力發生的狀態下將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彈性支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記載的按摩椅,其中,在前述座部、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或第二下肢保持部的至少其中任一、及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之間,進一步具備將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彈性支撐的彈性支撐構件,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是具有與施療者的腳背抵接並收容腳的腳收容部,藉由將施療者的腳收容在前述腳收容部並將施療者的下肢設在前述腳載置部,使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滑動移動,前述彈性支撐構件,是伴隨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的滑動移動而伸長,由對應施療者的下肢的長度的腳的長度方向位置在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側方向的彈性反力發生的狀態下將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彈性支撐。
  7. 一種按摩椅,具備座部、腳載置部及驅動源,前述腳載置部,包含:可轉動地設在前述座部的前方的第一下肢保持部、及鄰接於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設置的第二下肢保持部、及鄰接於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的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相反側設置的第三下肢保持部、及各別被設在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及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並將施療者的下肢按摩的施療子;及前述驅動源,是在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及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之間的可移動範圍內,與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的移動或轉動動作、及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的移動動作獨立地將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滑動移動。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記載的按摩椅,其中,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是可朝任意的角度轉動調節地被支撐於前述座部,但不具有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的移動距離調節功能。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所記載的按摩椅,其中,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是與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及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的至少其中任一方的移動或轉動動作獨立地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滑動移動。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所記載的按摩椅,其中,在前述座部、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或第二下肢保持部的至少其中任一、及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之間,進一步具備將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彈性支撐的彈性支撐構件,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是具有與施療者的腳背抵接並收容腳的腳收容部,藉由將施療者的腳收容在前述腳收容部並將施療者的下肢設在前述腳載置部,使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滑動移動,前述彈性支撐構件,是伴隨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的滑動移動而伸長,由對應施療者的下肢的長度的腳的長度方向位置將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彈性支撐。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記載的按摩椅,其中,在前述座部、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或第二下肢保持部的至少其中任一、及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之間,進一步具備將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彈性支撐的彈性支撐構件,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是具有與施療者的腳背抵接並收容腳的腳收容部,藉由將施療者的腳收容在前述腳收容部並將施療者的下肢設在前述腳載置部,使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滑動移動,前述彈性支撐構件,是伴隨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的滑動移動而伸長,由對應施療者的下肢的長度的腳的長度方向位置將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彈性支撐。
  12. 一種按摩椅,具備:座部;及第一下肢保持部,包含可各別配置將乘坐在前述座部的施療者的左右的小腿部分的一對第一凹部,並可轉動地設在前述座部的前方;及第二下肢保持部,是鄰接於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並且可從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朝施療者的腳尖方向分離地設置;及第三下肢保持部,是鄰接於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的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相反側並且可從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朝施療者的腳尖方向分離地設置;施療子,是各別被設在前述第一下肢保持部、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及前述第三下肢保持部,將施療者的下肢按摩;前述施療子,是包含:各別被設在前述一對第一凹部的各兩側部並將施療者的小腿的各側部施療的一對第一側部施療子、及設在前述一對第一凹部的各兩底部並將施療者的小腿的背部施療的第一底部施療子,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及第三下肢保持部,是各別彼此獨立地對於前述第1下肢保持部朝施療者的腳的長度方向可滑動移動。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記載的按摩椅,其中,前述第二下肢保持部,是包含可分別配置施療者的兩腳的從腳踝至小腿之間的部分的一對第二凹部,前述施療子,是包含:各別被設在前述一對第二凹部的各兩側部並對於施療者的從腳踝至小腿之間的各側部施療的一對第二側部施療子、及各別被設在前述一對第二凹部的各兩底部並對於施療者的從腳踝至小腿之間的背部施療的第二底部施療子之至少其中任一。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13項所記載的按摩椅,其中,前述一對第一側部施療子是各別包含藉由使氣體或液體流入或被排出而可膨縮的側部膨縮袋,前述第一底部施療子,是包含藉由使氣體或液體流入或被排出而可膨縮的底部膨縮袋,前述側部膨縮袋及前述底部膨縮袋,是彼此可獨立地膨縮。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記載的按摩椅,其中,前述一對第一側部施療子或前述第一底部施療子,是各別包含在對應構成前述第一凹部的各側面或底面的位置朝上下或左右方向被並設的複數側部膨縮袋或底部膨縮袋,前述被並設的複數側部膨縮袋或底部膨縮袋,是各別彼此可獨立地膨縮。
TW101112634A 2011-07-26 2012-04-10 按摩椅 TWI4495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62862A JP5877461B2 (ja) 2011-07-26 2011-07-26 椅子式マッサージ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4763A TW201304763A (zh) 2013-02-01
TWI449522B true TWI449522B (zh) 2014-08-21

Family

ID=47567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12634A TWI449522B (zh) 2011-07-26 2012-04-10 按摩椅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877461B2 (zh)
CN (1) CN102895086B (zh)
TW (1) TWI4495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4704A (zh) * 2013-01-31 2013-04-24 宁波秉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腿脚按摩器
JP6786198B2 (ja) * 2015-05-01 2020-11-18 株式会社フジ医療器 エアマッサージ装置
JP6875070B2 (ja) * 2016-03-31 2021-05-19 株式会社フジ医療器 マッサージ機の制御方法、マッサージ機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マッサージ機の施療子
KR101734071B1 (ko) * 2016-06-07 2017-05-11 주식회사 휴테크산업 안마장치가 구비된 리클라이닝 소파
CN106038196B (zh) * 2016-07-13 2018-04-20 济南鲁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中医理疗保健按摩装置
JP2018171284A (ja) * 2017-03-31 2018-11-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オットマ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マッサージ機
JP6813190B2 (ja) * 2017-04-25 2021-01-13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下肢用マッサージ機
JP6985858B2 (ja) * 2017-09-01 2021-12-22 株式会社フジ医療器 マッサージ機の機械ユニット
KR102156967B1 (ko) * 2018-02-23 2020-09-16 주식회사 바디프랜드 마사지 장치
JP6731453B2 (ja) * 2018-08-23 2020-07-29 マクセル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JP7249005B2 (ja) * 2018-10-18 2023-03-30 ファミリーイナダ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CN109223427A (zh) * 2018-10-24 2019-01-18 宁波奥森健身器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按摩椅脚踝拉伸机构
KR102134994B1 (ko) * 2019-02-18 2020-07-16 주식회사 바디프랜드 독립적으로 구동하는 복수개의 다리 마사지부를 포함하는 마사지 장치
CN111920669A (zh) * 2020-08-05 2020-11-13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妇科产后的恢复装置
JP7470417B2 (ja) 2020-12-28 2024-04-18 ファミリーイナダ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装置
CN114903765A (zh) * 2021-02-08 2022-08-16 保迪弗兰德有限公司 包括安全传感器的按摩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55686U (en) * 2004-01-19 2005-01-21 Jing-Yau Liang Moveable and foldable leg seat for massage chair
TWI272082B (en) * 2005-06-03 2007-02-01 Kuang Yu Metal Working Co Ltd Footrest structure for an oscillating massage chair
JP4121012B2 (ja) * 2002-06-03 2008-07-16 ファミリー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45758B2 (ja) * 1999-12-03 2009-04-02 ファミリー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JP4090281B2 (ja) * 2002-06-03 2008-05-28 ファミリー株式会社 脚マッサージ装置
JP4613680B2 (ja) * 2005-04-25 2011-01-19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脚用マッサージ機
JP5133723B2 (ja) * 2008-01-31 2013-01-30 ファミリー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JP5081041B2 (ja) * 2008-04-03 2012-11-21 株式会社フジ医療器 椅子式のマッサージ装置
JP5437000B2 (ja) * 2009-09-25 2014-03-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CN201619470U (zh) * 2009-11-03 2010-11-03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多功能汽车座椅
CN201684127U (zh) * 2010-05-28 2010-12-29 邱惠德 双节滑动伸缩腿架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21012B2 (ja) * 2002-06-03 2008-07-16 ファミリー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TWM255686U (en) * 2004-01-19 2005-01-21 Jing-Yau Liang Moveable and foldable leg seat for massage chair
TWI272082B (en) * 2005-06-03 2007-02-01 Kuang Yu Metal Working Co Ltd Footrest structure for an oscillating massage chai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77461B2 (ja) 2016-03-08
JP2013022403A (ja) 2013-02-04
TW201304763A (zh) 2013-02-01
CN102895086B (zh) 2014-08-20
CN102895086A (zh) 2013-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49522B (zh) 按摩椅
TWI556814B (zh) Massage machine
JP5053156B2 (ja) マッサージ機構
US7195604B2 (en) Massage machine with recess having a bottom wall and opposite side walls that are inflatable
JP5847765B2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TWI566769B (zh) Lower limb with massage
JP4851861B2 (ja) 施療機
CN113288743B (zh) 按摩机
JP5807825B2 (ja) 椅子式マッサージ機
JP2004215938A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装置
JP7282353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4078676B2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装置
JP2008104745A (ja) マッサージ機
TW201720408A (zh) 腳底按摩機構
JP4542500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5205233A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JP5542569B2 (ja) フットマッサージャー
KR102213283B1 (ko) 베드식 전신 안마장치
JP4176115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4176135B2 (ja) 足用マッサージユニット
KR200444398Y1 (ko) 에어백을 이용한 결합형 발 마사지기
JP4090358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7324512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21087821A (ja) マッサージ機器
KR101087341B1 (ko) 마사지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