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11344B - A self-aligned field-effect transistor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A self-aligned field-effect transistor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11344B
TWI311344B TW95141322A TW95141322A TWI311344B TW I311344 B TWI311344 B TW I311344B TW 95141322 A TW95141322 A TW 95141322A TW 95141322 A TW95141322 A TW 95141322A TW I311344 B TWI311344 B TW I31134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eld effect
effect transistor
transistor structure
seem
fabrica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51413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822233A (en
Inventor
Wei-Chang Yang
Tri-Rung Yew
Original Assignee
Nat Tsing Hua Universi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 Tsing Hua Universit filed Critical Nat Tsing Hua Universit
Priority to TW951413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311344B/zh
Publication of TW200822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222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113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11344B/zh

Links

Landscapes

  • Thin Film Transistor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1311344 patterned electrodes. 七、指定代表圖: (一)本案指定代表圖為:圖(2B)。 (一)本代表圖之元件符號簡單說明·· 200 基底 202 介電層 204 導體電極(源極、汲極) 206 背面導體電極(閘極) 212 奈米碳管(半導體導電通道) 八、 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 的化學式: 九、 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積體電路元件及其製作方法, 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自動對準場效電晶體及其製作方 法。 【先前技術】 在高積集度的半導體元件中,一般使用金氧半場效 電晶體(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作為基本的邏輯元件,利用高濃度參雜單晶石夕、複晶石夕 製作源極(source)、汲極(drain)、與閘極(gate)等電極。 介電層(dielectric layer)則是以矽晶圓高溫下氧化長成之 氧化層構成。為付合莫爾定律之要求’元件線寬持續向 4 1311344 下,正,當通道長度至45奈米以下’目前的金氧半場效 電晶體將屆技術賴。新式元件設計與材料選用將成關 鍵。 立圖1A為習知一種金氧半場效電晶體結構之剖面示 意圖。請參照圖1A,金氧半場效電晶體結構l〇a包含基 底100、介電層1〇2、源極與汲極1〇4、閘極1〇6。源極與 汲極104配置於基底100中。介電層1〇2配置於基底1〇〇上。 閘極106配置於介電層1〇2上。 以奈米碳管製作場效電晶體之技術文件已在國内外 相關期刊有所發表,除扮演取代金氧半場效電晶體的基 =邏輯元件外,亦利用奈米碳管通道作為感測氣體、葡 萄糖、蛋白質之生物感測元件。 圖1B為國内外期刊已發表之奈米碳管場效電晶體之 剖面示意圖。請參照圖1B,奈米碳管場效電晶體結構1〇b 包含基底100、介電層1〇2、閘極1〇6、催化劑層⑽(鐵 或銘或鎳)、源極與汲極114、奈米碳管112。閘極1〇6配 置於基底100中。介電層102配置於基底1〇〇上。催化劑層 108配置於介電層1〇2上。奈米;e炭管配置於介電層上,催化 劑層108間。源極與汲極114配置於催化劑層ι〇8上。另外 為簡化製程,可省略基底100中之閘極106,以高濃度摻雜 删或構之石夕基底取代作為背電極。 在奈米碳管場效電晶體結構l〇b中,奈米碳管112是以 化學氣相沈積的方式形成於介電層102上,催化劑層1〇8 間。再將源極與沒極114定義在催化劑層108上,奈米碳管 112兩端。催化劑層1〇8之成份與前處理,將影響奈米碳管 5 1311344 112之性質。故奈米碳管112有機會同時形成金屬性 (metallic )與半導體性(semiconducting )。若奈米碳管112 為金屬性,則元件失去場效性質而無法組成場效電晶體。在 1產化製程中,鐵元素不適用於現有之半導體工業製程,故 催化劑層108須排除鐵的使用’另外催化劑層1〇8相對地增 加畺產的複雜性(光罩、前處理、製程參數、導電性源極没極 與催化劑層之接觸)。為加速奈米碳管場效電晶體的量產化,
須尋求相容於現有之半導體卫業製㈣材料、結構作為奈米 碳管催化劑。 【發明内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種奈米碳管場效電晶體結 ,具有可同時擔任催化劑與雜汲極之電極,並藉成份、 =與前處理㈣奈米碳管之性質,使㈣圓上所有元件組 成自動對準奈米碳管場效電晶體。 介電ί發:種電晶體結構’此電晶體結構包含基底、 有二:源極與汲極、閘極、奈米碳管。基底中具 雷:卜i私曰配置於基底上。催化性源極與汲極配置於介 且:炭管配置於介電層上,催化性源極於汲極間, 中'催^源極汲極電性連接。另外為簡化製程 Γ高濃度摻雜石夕基底取代作為背電極。土 體結 之 矽晶圓 管場效電晶體 州如為雜哪切晶®或摻雜磷 構 6 1311344 高度摻_之_取代,為-未 依知本發明實施例所述之奈米碳管場效電晶體結 ^述之介電層材料例如為二氧化啊卿)或其他熟知 ,南)丨電材料,如二氧化給(Hf〇2)、二氧化锆(Zr〇2)、二 乳化组(Ta〇2)、二氧化㈣卿 化給 (HfSiN02)…等。 ’ 依妝本發明實施例所述之奈米碳管場效電晶體結 構’上述之介電層材料例如為二氧化秒,且二氧化石夕的 厚度介於1至500 nm。 依照本發明實施例所述之奈米碳管場效電晶體結 構,上述之催化性源極與汲極的材料例如鈷、鎳的矽化 物,矽化鈷(CoSix)或矽化鎳(NiSix)。 、、依照本個實關之奈轉管場效電晶體結構,上 述之催化性源極與汲極的材料例如為低阻值相矽化鈷 (CoSi2) 〇
依照本發明實施例所述之奈米碳管場效電晶體結構的 製作方法,利用石夕、銘、鈦之多層結構,在6〇〇。〇至9〇〇。〇 範圍間,最佳在80(TC至90(TC範圍間,形成低阻值相矽化 鈷(CoSi2:)。 依照本發明實施例所述之奈米碳管場效電晶體結構的 製作方法,上述之形成奈米碳管的方法例如為化學氣相沈積 法0 依照本發明實施例所述之奈米碳管場效電晶體結構的 製作方法’上述之奈米碳管形成溫度例如介於至9〇〇°c 7 1311344 範圍間,最佳在800°C至900°C範圍間。且壓力例如介於1tore 至10 tore,最佳在1 tore附近。所通入之氣體例如為乙炔 (CAX其他例如曱烷ch4、酒精C2H5〇H、曱苯C6H6CH3)、 氫氣(H2)、氬氣(Ar)。 依照本發明實施例所述之奈米碳管場效電晶體結構的 製作方法,上述之乙炔與氫氣的流量比例如介於0.5至8範 圍間。較佳如3至8範圍間。 本發明實施例完成之奈米碳管場效電晶體SEM及場效 電晶體特性如圖3及圖4所示。在本發明之奈米碳管場效 電晶體結構的製作過程中,由於直接將奈米碳管形成於 含有形成奈米碳管之用的矽化鈷催化性源極汲極間,省 去了額外形成奈米碳管的催化劑層之步驟,因此使得製 程更為簡單’若先以圖形化製程定義好場效電晶體的源 極與没極的位置,再透過化學氣相沈積法合成奈米碳 管,即可達到量產的目的。 【實施方式】 圖2A至圖2B為依照本發明實施例所繪示的奈米碳 管場效電晶體結構之製作流程剖面圖。首先,提供基底 2〇〇 ’基底中具有閘極206。閘極206例如為高濃度摻雜 磷之多晶矽。形成方法例如在基底2〇〇上沈積高濃度摻 雜之多晶矽,再進行微影與蝕刻製程,定義閘極2〇4 形。 請繼續參照圖2A,於閘極206上形成介電層202。 介電層202的材料例如為二氧化矽,二氧化矽的厚度介 於1 nm至50〇nm範圍間,較佳為511111至5〇〇11111範圍 8 1311344 在"電層202上形成催化性源極與沒極204。 ίΐ!ί! θθΒ^(Ρ〇1^ ' #(c〇)' ^(T〇^>i 及枉Jo二層2G2上,再以微影與餘刻製程定義源極與 ί 彡’最後在峨至靴溫度範關,形成低 =树聽。可利祕、鈦金屬_厚度的調變,控制 取後形成之魏録厚度,銘金屬薄膜厚度在。5肺至如
ΓΛ圍/曰 1 ’較佳為在1 nm至10 nm範圍間,鈦金屬薄 Μ厚度在1 nm至20 nm範圍間,形成之矽化鈷厚度在3 nm至40 nm範圍間。 繼續參照圖2A,在介電層202上形成催化性源極與 及極204。催化性源極與汲極的材料例如為石夕化銘。催化 j·生源極與汲極2〇4除作為奈米碳管場效電晶體之金屬電 極外’亦作為形成奈米碳管212所需之催化劑。 利用化學氣相沈積法形成之奈米碳管212必須藉催 始此合成’故奈米碳管將只會在已定義之催化性源 虽與;及極間2〇4形成’而不會在晶圓上無催化性源極與 及極處形$ ’即所謂的自動對準形成奈米碳管犯,達到 ,面積量產自動對準奈米碳管場效電晶體之目的,可在 整片晶圓上同時形成奈米碳管場效電晶體。 接著參照圖2B ’於介電層2〇2上,催化性源極與汲 極間形成奈米碳管212,且奈米碳管212與催化性源極與 及,2〇4電性連接。形成奈米碳管m的方式例如為化 學氣相沈積法。形成奈米碳管犯的製程溫度例如介於 6〇〇°C至90(TC範圍間’且製程壓力介於1丁〇汀至1〇T〇rr 9
1311344 範圍間,通入之氣體例如為乙炔(C2H2)、氮氣㈣與 氣(Ar)。其中乙炔流量例如介於1〇咖至8〇 s簡範^ 間。乙炔與氫氣流量比例如介於〇 5至8範圍間。在最佳 的實施例中’製程溫度例如為如叱,製程壓力例如為i Torr ’乙块與虱氣之流量比例如為6 : 1。 在本實施例中,々⑽作為奈米碳管形成必需之 巧,同_作為源極姐極2。4之電極材料。在奈米 石厌官形成所需之高溫過程6〇〇。(:至9〇(TC中,矽化鈷亦 時形成,並催化奈米碳管212形成。在本實施例中,^ 阻值相魏祕高溫製節啊)切成催化性源極與沒 極2〇4,在此同時,奈米碳管212直接配置於催化性源極 與沒極2G4㈤’並與低阻值相魏鉛電性連接。故藉 變録、鈦金屬薄膜厚度,及形成奈米碳212所需之势程 溫度,可控制奈米碳管212密度、石墨化程度、電極材 料石夕化狀喊。妹佳之製雜件下,本發明之 對準奈米碳管觀電晶體結構鳥,有效提高奈米碳管 212之石墨化程度’及呈現電晶體之場效特性。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之場效電晶體結構滿中,直 接將奈米碳管212形成並配至於催化性源極與汲極綱 間’且利用矽化鈷之形成條件(銘、 ;溫巴有效提?米碳管212之石墨 二米炭g 212之在度。組成之奈米碳管場效電晶體獅 電晶體之特性。透過本發明之製程,可有效組成 不米石厌官场效電晶體20b’簡化製程,整合現有之半導體 製程技術、材料,達到量產化之目的。 1311344 本發明已以實施例公開於上’但並非用以限定 之:可作些許之調變,因此本發明以 固田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圖示簡單說明】 L1A為習知一種金氧半場效電晶體結構之剖面示
=二為習知-種奈米碳管場效電晶體結構之剖面 3=至® 2 B為依照本發明實施例崎示的 準不米碳管場效電晶體結構之製作流裡剖面十 m依肖本發明實施例完成之奈米碳管場效電, 柃描式電子顯微鏡圖。 日日體 :性4圖為依照本發明實施例完成购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l〇a :金氧半場效電晶體結構。 10b :奈米碳管場效電晶體結構。 100、200 :基底。 102、202 :介電層。 1〇4、204 :金氧半場效電晶體之源極與及極 106、206 :閘極。 108 :催化劑層 11 Ι3Ί1344 114 :奈米碳管場效電晶體之源極與汲極。 112、212 :奈米碳管。 204 :奈米碳管場效電晶體之催化性源極與汲極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場效電晶體結構,包括: 一閘極層; 一介電層,配置於該基底之上; 催化性金屬電極,配置於介電層之上;以及 奈米碳管,配置於介電層之上,兩催化性金屬電極之 間,且與兩金屬電極之間電性連接。 2. 如申凊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場效電晶體結構,其中 基底為掺入雜質之低阻值矽材料。 3·如申睛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場效電晶體結構,其中 基底為抗南溫砍化物如CoSb及其衍生物等。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場效電晶體結構,其中 基底為抗尚溫金屬或化合物如W,Ta,TaN,TiN, WN及以上金屬及化合物之衍生物等。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場效電晶體結構,其中 電層為一氧化石夕,或熟知的高介電材料如二氧化 12

Claims (1)

  1. Ι3Ί1344 114 :奈米碳管場效電晶體之源極與汲極。 112、212 :奈米碳管。 204 :奈米碳管場效電晶體之催化性源極與汲極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場效電晶體結構,包括: 一閘極層; 一介電層,配置於該基底之上; 催化性金屬電極,配置於介電層之上;以及 奈米碳管,配置於介電層之上,兩催化性金屬電極之 間,且與兩金屬電極之間電性連接。 2. 如申凊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場效電晶體結構,其中 基底為掺入雜質之低阻值矽材料。 3·如申睛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場效電晶體結構,其中 基底為抗南溫砍化物如CoSb及其衍生物等。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場效電晶體結構,其中 基底為抗尚溫金屬或化合物如W,Ta,TaN,TiN, WN及以上金屬及化合物之衍生物等。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場效電晶體結構,其中 電層為一氧化石夕,或熟知的高介電材料如二氧化 12 1311344 給(Hf02)、二氧化鍅(Zr〇2)、二氧化鉬(Ta〇2)、二氧 化給矽(HfSi〇2)、二氧化铪矽氮(HfSiN〇2)及以上化 合物之衍生物等,且該介電層厚度介於1 nm至 500nm ’ 較佳為在 1 〇 nm 至 5〇〇nm。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場效電晶體結構,其中 催化性金屬電極為石夕化銘,及石夕化始之衍生物。 7. 如申凊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場效電晶體結構,其中 催化性金屬電極為矽化鎳,及矽化鎳之衍生物。 8. —種場效電晶體結構的製作方法,包括: 提供一基底; 於該基底上形成一介電層; 於介電層上形成催化性金屬電極;
    於電層上、兩催化性金屬電極之間形成奈米碳管,奈 米碳管與兩催化性金屬電極間為電性連接。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場效電晶體結構的製 作方法,其中基底為摻入雜質之低阻值石夕材料。 1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場效電晶體結構的製 作方法’其中介電層為高溫氧化錢積而成之二氧 切’或熟知關贱積㈣之高介電材料如二氧 13 1311344 化铪(Hf02)、—氧化锆(Zr〇2)、二氧化钽(丁叫、二 氧化給破(HfSi〇2)、二氧化給♦氮(腦漏2) 及以上 金屬及化合物之时物等,且該介電層厚度介於1 至5〇〇nm,較佳為在至500nm。 U.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場效電㈣結_製
    作方法其中催化性金屬電極為石夕化銘,及石夕化链 之衍生物。 12·如申料職_ 11項所述之場效Μ體結構的 製作方法,其中形成魏钻之方法包括利用高溫退 火導致過渡金屬财於介面處相散,發生石夕化 反應,形成矽化物。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場效電晶體結構的 製作方法,其巾形成催化性金屬電極之方法包括物 理氣相沈鑛,錄金屬薄轉度細崎至2〇麵 辄圍間’較佳為在1醜至1〇_範圍間,鈦金屬薄 膜厚度在丨至2〇議範„,形成^化姑厚度 在3 ηηι至40 nm範圍間。 二申明專利犯圍第8項所述之場效電晶體結構的製 作方法,其中形成奈㈣管之方法包括化學氣相沈 14 1311344 積法。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場效電晶體結構的 製作方法,其中形成該奈米碳管時的溫度介於600°C 至900°C之間,且壓力介於1 Torr至lOTorr之間, 所通入的氣體包括反應氣體乙炔(C2H2),其他反應氣 體例如甲烷CH4、酒精C2H5OH、曱苯C6H6CH3,載氣, • 如氫氣(¾)、氬氣(Ar)。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場效電晶體結構的 製作方法,其中乙块的流量介於10 seem至80 seem 範圍間,較佳為介於60 seem至80 seem範圍間。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場效電晶體結構的製 作方法,其中氫氣的流量介於1 seem至100 seem範 φ 圍間,較佳為介於10 seem至20 seem範圍間。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場效電晶體結構的 製作方法,其中氬氣的流量介於4 seem至400 seem 範圍間,較佳為介於90 seem至180 seem範圍間。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場效電晶體結構的 製作方法,其中乙炔與氫氣的流量比介於0.5至8 範圍間,較佳為介於3至8範圍間。 15
TW95141322A 2006-11-08 2006-11-08 A self-aligned field-effect transistor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311344B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5141322A TWI311344B (en) 2006-11-08 2006-11-08 A self-aligned field-effect transistor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5141322A TWI311344B (en) 2006-11-08 2006-11-08 A self-aligned field-effect transistor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22233A TW200822233A (en) 2008-05-16
TWI311344B true TWI311344B (en) 2009-06-21

Family

ID=44770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5141322A TWI311344B (en) 2006-11-08 2006-11-08 A self-aligned field-effect transistor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311344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22233A (en) 2008-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79579B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1807668B (zh) 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US9425406B2 (en) Gas-phase functionalization of surfaces of microelectronic structures
US7253434B2 (en) Suspended carbon nanotub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JP5519936B2 (ja) ナノ構造体に基づく相互接続および熱の散逸体
US20060192231A1 (en)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EP1763037A1 (en) Nanotube memory cell with floating gate based on passivated nanoparticles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reof
WO2004070854A1 (en)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of single walled carbon nanotubes
KR101219769B1 (ko) 탄소 나노구조물 패턴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그리고 탄소 나노구조물 박막 트랜지스터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01099248A (zh) 纳米管/纳米线fet的自对准方法
US9299939B1 (en) Formation of CMOS device using carbon nanotubes
JP4984498B2 (ja) 機能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509831A (ja) ナノスケール繊維構造の合成方法およびその繊維構造を含む電子機器コンポーネント
US8394664B2 (en) Electrical device fabrication from nanotube formations
CN101189372B (zh) 纳米结构在基底上的可控生长以及基于此的电子发射器件
WO2008156583A1 (en) Gas-phase functionalization of surfaces including carbon-based surfaces
US20110268884A1 (en) Formation of nanoscale carbon nanotube electrodes using a self-aligned nanogap mask
US20090236675A1 (en) Self-aligned field-effect transistor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04165297A (ja) 半導体装置
KR20020003782A (ko) 탄소나노튜브의 제작 방법
TW201135935A (en) Self aligned carbide source/drain FET
TWI311344B (en) A self-aligned field-effect transistor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Franklin et al. Toward surround gates on vertical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 devices
Ping et al. Electrochemical Construction of Edge‐Contacted Metal‐Semiconductor Junctions with Low Contact Barrier
KR20120098571A (ko) 탄소필라 전극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따라 제조되는 탄소필라 전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