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22577B - Light emitting device - Google Patents

Light emitting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22577B
TW522577B TW090126437A TW90126437A TW522577B TW 522577 B TW522577 B TW 522577B TW 090126437 A TW090126437 A TW 090126437A TW 90126437 A TW90126437 A TW 90126437A TW 522577 B TW522577 B TW 52257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layer
layer
light
emitting element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0126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unpei Yamazaki
Original Assignee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filed Critical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225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2257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2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or physical composition or the arrangement of auxiliary dielectric or reflective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48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or shape of the interlayer dielectric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4Insulating layers formed between TFT elements and OLED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2Cathodes
    • H10K50/826Multilayers, e.g. opaque multi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Encapsul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Description

522577 A7 B7 五、發明説明(1 ) 發明背景 1,發明領域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發明關於藉由加上電場來發光(電致發光)的螢光 體和使用這種螢光體的發光裝置。更具體地說,本發明關 於其中使用有機化合物作爲螢光體的發光裝置。電致發光 包括螢光和磷光。本發明關於應用由螢光和磷光中的一種 或兩種導致光發射的發光裝置。 2,相關技術說明 背光或正面光爲使用液晶顯示器的典型形式,且其結 構爲藉由光來顯示影像。液晶顯示器被用作各種電子設備 中的影像顯不裝置,但是從其結構來看,它具有視角窄的 缺點。相反的,使用電致發光的螢光體的顯示器具有寬的 視角,並且可見度很好。因此,作爲下一代顯示器、採用 螢光體的顯示器已引起關注。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使用有機化合物作爲螢光體的發光元件(下文稱爲有 機發光元件)乃是藉由在陰極與陽極之間適當地組合電洞 注入層、電洞傳送層、發光層、電子傳送層以及電子注入 層而構成,各層是由有機化合物形成。於此,電洞注入層 和電洞傳送層是分開表示的,但是在電洞傳送性質(電洞 遷移率)是特別重要的特徵的意義上,它們是相同的。爲 了便於分辨這些層,電洞注入層指的是接觸陽極的層,而 接觸發光層的層稱爲電洞傳送層。而且,接觸陰極的層稱 爲電子注入層,而接觸發光層的層稱爲電子傳送層。發光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4 - 522577 A7 B7 五、發明説明(2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層還可當成電子傳送層,因此也稱爲發光電子傳送層。藉 由組合這些層而形成的發光元件表現出整流特性,並且具 有與二極體相同的結構。 發光機制爲,從陰極注入的電子和從陽極注入的電洞 在含有螢光體的層中再結合而形成激子,而激子在返回基 態時發光。有來自單激發態的光發射(螢光)和來自三重 激發態的光發射(磷光)。亮度達到幾千至幾萬燭光/釐 平方米(cd/cm2)。因此,在原理上,認爲這種發光 機制可以用於顯示裝置等。但是,於此存在各種類型的退 化現象,且這仍然是阻礙顯示裝置等投入實際使用的問題 〇 包含有機化合物的螢光體或者有機發光元件的退化被 ,認爲是從以下五個因素産生的。這些因素是(1 )有機化 合物的化學退化(藉由激發態),(2 )由驅動時熱量産 生引起的有機化合物熔化,(3 )由巨觀缺陷導致的介質 撃穿,(4 )電極或者電極與有機層的介面變壞以及(5 )由有機化合物的非晶體結構不穩定而引起的退化。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上述因素(1 )至(3 )是由驅動有機發光元件而引 起的。熱顯然是由元件中電流轉化成焦耳熱而産生的。經 硏究,當有機化合物的熔點或者玻璃化轉變溫度低時會發 生熔化。另外,電場集中在缺陷小孔或劃痕所在的部分, 因而發生介質撃穿。至於因素(4)和(5),即使把含 有有機化合物的螢光體或有機發光元件保持在室溫下,這 種退化也會發生。因素(4 )稱爲暗點,是由陰極的氧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〇><297公釐) -5- 522577 A7 _ B7 五、發明説明(3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或與濕氣反應而産生的。關於因素(5 ),有機發光元件 中所用的有機化合物是非晶體材料,經硏究,由於長時間 保存、由時間流逝和熱量産生的變化使非晶材料晶化,因 此,幾乎不存在有非晶結構保持穩定的非晶材料。 由於密封技術的改進,已經極大地抑制了暗點。但是 ,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會發生實際的退化,因此難以 一般地理解實際退化。典型的密封技術是藉由密封件使形 成於基底上的有機發光元件氣密密封,並且在空間中設置 乾燥劑。但是,經硏究,其中當持續加上恒定電壓時、不 僅流過有機發光元件的電流,且發出的亮度都降低的現象 皆是由有機化合物的性質引起的。 低分子量的有機化合物和有機聚合物都是已知的用於 形成有機發光元件的有機化合物。作爲低分子量有機化合 物的一個實例,可使用酞菁銅(C u P c ),或者έ 一 N P D (4,4’ 一雙〔Ν —(萘基)一 Ν -苯基一氨基)聯苯 基)或者MTDATA(4,4’ ,4” —三(N— 3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甲基苯基- N -苯基-氨基)三苯胺),後者是已知的作 爲電洞注入層的芳香胺基材料,以及已知的作爲發光層的 三一 8 -喹啉醇化鋁複合物(A 1 Q 3 )等。作爲有機聚合 物發光材料,可使用聚苯胺、聚噻吩衍生物(P E D〇T )等。 已硏究,藉由蒸發方法而形成的小分子量有機化合物 從材料的種類來看、與聚合物有機材料相比、種類明顯更 多。但是,在任何情況下,僅由一種基本結構單元組成的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周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6 - 522577 Α7 Β7 五、發明説明(4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有機化合物是很少的。可能有這樣的情況,合成不同種類 的有機化合物時,在製造過程中,在有機化合物中混入雜 質,並且各種添加劑如顔料被加入有機化合物。另外,在 這些材料之中,包括由於潮濕而變壞的材料、易被氧化的 材料等。從大氣中能容易地混入濕氣和氧氣。因此,在處 理這些材料時要小心。 衆所周知,當有機化合物輕微退化時,化學鍵變成雙 鍵,並且結構中含有氧(一〇H, 一 〇〇H, >C = 〇, 一COOH等)。因此,在含有氧的氣氛中設置有機化合 物的情況下,或者在有機化合物中含有氧或Η 2 ◦這類雜質 的情況下,一般認爲鍵態會改變,且會造成退化。 在半導體技術領域,在具有半導體接面的半導體元件 、如二極體中,由氧而産生的雜質形成禁止帶中的局部能 級,這是接面漏電和載子的壽命減小的原因。因此,衆所 周知,雜質明顯降低了半導體元件的性能。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氧分子是處於基態也處於三重態的特殊分子,因爲最 高能態已滿分子軌道(Η ◦ Μ 0 )處在縮聚作用中。一般 而言,從三重態到單態的激發過程是禁止遷移(自旋禁止 ),因此難以發生。因而,不産生單態的氧分子。但是, 當在氧分子的周圍存在其能量高於單態能量的三重激發態 (3 Μ * )分子時,則發生如下的能量轉移。因此,可以發 現其中産生單態氧分子的反應。 ^* + 3〇2-^^+〇2 公式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522577 A7 B7 五、發明説明(5 ) 一般認爲,有機發光元件的發光層中分子的7 5 %的 激發態對應於三重態。因此,在氧分子混入有機發光元件 的情況下,單態的氧分子可以藉由分式1中的能量轉移而 産生。單激發態的氧分子具有離子屬性(存在電荷極化) 。因此,一般認爲可能有氧分子與有機化合物中産生的極 化電荷反應。 例如,由於甲基是basocuproin (下文稱爲BCP)中 的電子施體,直接結合在共軛環上的碳是帶正電的。如下 列化學式1中所表示的,如果帶正電的氧分子存在,則具 有離子屬性的單態氧與帶正電的氧分子反應。因此,可會g 如下列化學式2中所示、産生羧酸和氫。結果,預期電子 傳送性能會降低。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8 - 522577 Α7 Β7 五、發明説明(6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基於上述硏究,本發明人發現,有機化合物中含有的 諸如氧或Η 2 0的雜質導致各種類型的惡化,諸如有機發光 元件以及使用這種元件的有機發光裝置的亮度降低。 在陰極與陽極之間具有包含有機化合物的層的有機發 光元件、以及使用這種有機發光元件構成的發光裝置中, 必須要降低導致亮度下降和電極材料惡化、如暗點的氧的 濃度。 使用有機發光元件的最佳應用的實例是主動矩陣驅動 的發光裝置,其中在有機發光元件中形成圖素部分。薄膜 電晶體(以下稱爲T F Τ )作爲主動元件設置在每個圖素 中。但是,關於用半導體薄膜形成的T F Τ,衆所周知, 由於鹼金屬的污染,其特徵値,如臨界電壓會波動。在本 發明中,需要用於藉由把有機發光元件和T F Τ結合起來 形成圖素部分的適當結構,其中在該有機發光元件中,陰 極中使用小工作函數的鹼金屬。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藉由適當地組合含矽作爲其主要成分的半導體材料與 含矽作爲其成分的無機或有機絕緣材料來構成主動矩陣驅 動的發光裝置,其中圖素部分是藉由組合有機發光元件與 T F Τ而形成的。有機發光元件的外部量子效率還不到 5 0 %。因此,大部分注入載子轉變成熱,從而加熱發光 元件。結果,熱應力加在發光元件上,並且作用在形成圖 素的各層上。這會産生這樣的缺點,即如果熱應力大,則 出現裂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 X 297公釐) -9- 522577 Μ ____ Β7 五、發明説明(7 ) 發明槪要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鑒於上述問題而提出本發明,因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 是防止發光裝置中由化學和物理因素引起的惡化並且提高 可靠性。 爲了防止發光裝置的惡化,本發明的特徵在於,減少 了在形成有機發光元件的有機化合物中含有包含氧、如氧 氣或者水的雜質。當然,作爲有機化合物的構成元素包括 氧、氫氣等。但是,在本發明中,有機化合物的雜質指的 是不包含在原始分子結構中的外在雜質。這種雜質以原子 雜質、分子雜質、自由基或低聚物出現在有機化合物中。 另外,依照本發明,在主動矩陣驅動的發光裝置中, 設置有用於防止由T F Τ被鹼金屬、如鈉或鉀污染而引起 的臨界電壓波動的結構。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按照本發明,去除這類雜質,並且由用於形成有機發 光元件、如電洞注入層、電洞傳送層、發光層、電子傳送 層和電子注入層的有機化合物構成的各層的雜質濃度依照 平均濃度被降低至5 X 1 0 1 9原子/釐米3或者更小,最好 是1 X 1 0 1 9原子/釐米3或者更小。特別是,要求降低發 光層及其附近的氧濃度。 當有機發光元件發出亮度爲1 〇 〇 〇 C d/cm2的光 時,如果將其轉換成光子,結果相當於1 〇 1 6光子/秒· 釐米2的發射量。假定有機發光元件的量子效率是1 %,需 要1 〇 ◦ m A / c m 2的電流密度。按照基於半導體元件如 採用非晶半導體的太陽能電池或光電二極體的經驗規則 I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 -10- 522577 A7 B7 五、發明説明(8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缺陷位準密度需要設置爲1 〇 1 6原子/釐米2或者更小, 以便在上述電流流經的元件中獲得令人滿意的特性。爲了 實現該値,要求把構成缺陷位準的惡性雜質元素的濃度降 低到5 X 1 0 1 9原子/釐米3或者更低,如上所述,最好是 lx 1 0 19原子/釐米3或更低。 爲了減少構成有機發光元件的有機化合物的雜質,用 於形成有機發光元件的製造設備包括下列結構。 。 在用於形成包含低分子量有機化合物的層的蒸發裝置 中,反應室內部的壁面藉由電抛光做成鏡面,以便降低氣 體排出量。用不銹鋼或者鋁作爲用於反應室的材料。爲了 防止氣體從內壁放出,在反應室外部設置加熱器,並且進 行烘烤處理。藉由烘烤處理可以顯著降低氣體排出量。而 且,在蒸發的時候,最好藉由冷卻劑來進行冷卻。渦輪分 子泵和乾燥泵用於排氣系統,因而避免了由蒸氣從排氣系 統反向擴散。而且,可以設置低溫泵以便除掉殘留的Η 2〇 0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蒸發源基本上是電阻加熱式的,但是可以使用努森( Knudsen )胞。從反應室上附帶的載入鎖型交換室送入要蒸 發的材料。因此,在載入要蒸發的材料時,盡可能地避免 反應室暴露於大氣中。蒸發源主要包括有機材料,並且在 蒸發之前、在反應室內進行昇華精煉。另外,可以採用區 域精製法。 關於要引入反應室的基底的預處理,進行藉由加熱的 排氣處理和使用氬的等離子處理,由此盡可能地減少從基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1 - 522577 A7 B7 五、發明説明(9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底放出的雜質。在主動矩陣驅動發光裝置中,事先在要形 成有機發光元件的基底上形成T F T。在適當地把使用有 機樹脂材料的絕緣層等作爲基底的構成部分的情況下,必 須要減少從構件排氣。另外,把引入反應室的氮氣或氬氣 在供給埠上精煉。 另一方面,在形成包含有機聚合物的層時,不能完全 地進行對聚合度的控制,因而分子量的範圍擴大了。因此 ,熔點不可能僅以一種意義來界定。滲析或者高性能液相 色譜法適用於這樣的情況。尤其是,在滲析中,電滲析適 合於有效地去除離子雜質。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在藉由如上所述形成的有機發光元件形成圖素部分, 並且每個圖素由主動元件控制的主動矩陣驅動方法中,其 結構的一個實施例爲,在基底上形成具有半導體薄膜的 T F T、閘絕緣膜和閘電極,並且在T F T上形成有機發 光元件。使用的基底典型爲玻璃基底,且在硼矽酸鋇玻璃 或硼矽酸鋁玻璃中含有少量鹼金屬。半導體薄膜被氮化矽 或者氧氮化矽覆蓋,以便防止由來自下層側的玻璃基底和 上層側的有機發光元件的鹼金屬造成的污染。 另一方面,最好在均化的表面上形成有機發光元件, 因此在包括有機樹脂材料、如聚醯亞胺或者丙醛烯的已均 化的薄膜上形成該有機發光元件。但是,這樣的有機樹脂 材料具有吸濕性。被氧或Η 2 0惡化的有機發光元件塗有具 有氣谭屏蔽特性的氮化H二氧_氮化矽或者類金錮石碳( D L C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 -12- 522577 A7 B7 五、發明説明(10 ) 圖1 2是說明依照本發明的主動矩陣驅動的發光裝置 的原理的示意圖。作爲發光裝置1 2 〇 〇的構成部分,在 同一基底上形成TFT 1 2 0 1和有機發光元件1 2 0 2 。T F T 1 2 0 1的構成部分是半導體薄膜、閘絕緣膜、 閘電極等,而這些部分中含有的元素是矽、氫、氧、氮、 形成_電極的金屬等。另一方面,有機發光元件1 2 0 2 的元素,除了作爲有機化合物材料的主要構成成分的碳之 外,包含驗金屬、如鋰。 在T F T 1 2 0 1的下層側(玻璃基底1 2 0 3側) 上形成作爲阻擋層的氮化矽或氧氮化矽1 2 0 5。在與之 相對的上層側上形成作爲保護膜的氧氮化矽1 2 0 6。另 一方面,在有機發光元件的下層側上形成作爲保護膜的氮 化矽或者氧氮化矽1 2 0 7。作爲保護膜,還可以用氧化 鋁、氮化鋁、氧氮化鋁。在上層側形成作爲保護膜的 DLC薄膜1208。 在T F T與有機發光元件之間形成有機樹脂中間層絕 緣膜1 2 0 4並且與之整合在一起。極易影響 T F T 1 2 0 1之鹼金屬如鈉被氮化矽或者氧氮化矽 1205或者氧氮化矽1206所阻擋。另一方面,由於 有機發光元件1 2 0 2最忌氧或Η 2 0,所以形成氮化矽或 氧氮化矽1 2 0 7和D L C薄膜1 2 0 8以便阻擋氧或 Η 2 〇 °另外,氮化矽或氧氮化矽1 2 0 7和D L C薄膜 1 2 0 8具有不使有機發光元件1 2 〇 2的鹼金屬元素釋 放的作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f( 210χ297公釐)- -13-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22577 A7 B7 五、發明説明(11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如上所述,由組合τ F T與有機發光元件而構成的發 光裝置是藉由較佳地組合具有阻擋氧或Η 2 ◦的性質的絕緣 膜,以便滿足對抗雜質污染的性能要求而形成的。 以上述構成部分爲基礎,在含有絕緣材料的分隔層之 間,形成具有陽極、有機化合物層和含鹼金屬的陰極的發 光元件。分隔層之形狀爲,上部分在與基底平行的方向上 突出(所謂懸伸形狀),且其結構爲,有機發光元件的有 機化合物層和陰極層不相互接觸。 對形成發光元件的有機化合物材料進行精煉,在薄膜 形成過程中防止雜質混入,且有機化合物層是高度精煉的 ,由此可以防止亮度降低和陰極層退化。另外,在發光元 件與T F Τ之間設置包含氮化矽或者氧氮化矽等的無機絕 緣層,由此,可以防止構成陰極層的鹼金屬元素擴散到構 成T F Τ的半導體薄膜中。在發光元件中,分隔層具有懸 伸形狀,且其結構爲,有機發光元件的有機化合物層與陰 極層不互相接觸。因此,可以防止熱應力作用於構成帶有 熱應力的發光裝置的各層上,且可以防止物理破壞如裂紋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的産生。藉由採用上述措施,可以提高發光裝置的可靠性 〇 應當指出,在本說明書中,發光裝置係指使用螢光體 的裝置。另外,其中以TAB (帶自動鍵合)帶或TCP (帶載體封裝)連接陽極與陰極之間具有含螢光體層的元 件(下文稱爲發光元件)的模組、其中把印刷電路板連接 到T A B帶或T C P帶末端的模組、或者其中把I c藉由 ^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14 - 522577 A7 B7 五、發明説明(12 ) C〇G (玻板上晶片)方法安裝在其上形成發光元件的基 底上的模組都包括在發光裝置中。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另外,在本說明書中、作爲雜質元素的氧的濃度係指 藉由一次離子質譜測疋法(S I M S )測得的最小濃度。 圖式簡單說明 在附圖中: 圖1是說明本發明的薄膜形成設備的結構的示意圖; 圖2是說明本發明的薄膜形成設備的結構的示意圖; Η 3疋δ兌明有機化合物材料中包含的雜質與其蒸氣壓 力間的關係圖; 圖4 Α至4 C是說明在薄膜形成裝置中進行昇華精煉 的方法的示意圖; 圖5 A至5 C是說明有機發光元件的結構的示意圖; 圖6是說明設置有圖素部分和驅動電路部分的有機發 光裝置的分段剖視圖; 圖7是說明有機發光裝置的圖素部分的結構的橫剖視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圖; 圖8是說明有機發光裝置的圖素部分的結構的橫剖視 圖; 圖9是說明有機發光裝置的圖素部分的結構的俯視圖 , 圖1 0是說明有機發光裝置的結構的橫剖視圖; 圖1 1是說明有機發光裝置的外觀的透視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22577 A7 B7 五、發明説明(13 ) 圖1 2是說明按照本發明的發光裝置的原理的示意圖 ;以及 圖1 3A至1 3 G是說明應用本發明的發光裝置的電 t设備的實例的示意圖。 主要元件對照表 1200 複光裝置
12 0 1 TFT 1202 有機發光裝置 1203 玻璃基底 1 2 0 4 有機樹脂中間層絕緣膜 1205 氮化矽 1 2 0 6 氮氧化石夕 1 2 0 7 氮氧化石夕 1 2 0 8 D L C 膜 101 傳送室 10 2 傳送機構(A ) 1 0 3 基底 104 載入室 105 預處理室 1〇6 中間室 107-109 膜形成室 1 0 0 h - 1 0 0 j 閘 112-114 材料交換室 i裴——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d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22577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14 旋塗器 密封室 1 1 6 紫 外線 照 射 機 構 1 1 7 運 送室 1 1 8 傳 送機 構 ( B ) 2 〇 7 a 複合分子 泵 2 0 8 a 乾燥 泵 1 1 〇 應 用室 1 〇 〇 b -1 0 0 d 閘 2 〇 1 高 頻電 極 2 1 6 尚 頻電 源 1 〇 4 a ,1 0 4 b 基 底 加 熱 2 1 6 a 汽缸 2 1 6 b 流量 控 制 器 2 0 3 精 製品 2 1 〇 2 1 1 蒸 發 源 2 1 2 吸 收板 2 1 7 遮 罩 2 1 8 快 門 2 〇 9 低 溫泵 2 1 5 a ,2 15 b 加 熱 機 構 2 1 3 a ,2 13 b 加 熱 機 構 2 0 7 d 渦輪 分 子 泵 2 0 8 d 乾燥 泵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7 522577 五、發明説明(15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3 10 陽極 311 電洞注入層 312 電洞傳送層 313 發光層 314 電洞阻擋層 315 電洞注入層 321 電洞注入層 322 電洞傳送層 323 發光層 3 2 4 電洞阻擋層 325 電子注入層 650 驅動電路部份 6 5 1 圖素部份
652 η通道丁FT
653 p通道TFT
6 5 4 電流控制T F T 6 5 5 第一絕緣層 603-606 半導體膜 607 閘絕緣膜 608-611 閘電極 6 18 第二絕緣層 6 19 第一中間層絕緣膜 612,613 接線 614,615 電極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8- 522577 A7 B7 五、發明説明(16 ) 6 16 電極 617 電源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6 2 7 第二中間層絕緣膜 620 第三絕緣膜 656 有機發光元件 6 2 1 陽極 623 有機化合物層 6 2 4 陰極 622 分隔層 656 有機發光元件 6 2 5 第四絕緣膜 6〇1 基底 7 0 1 基底 702 閘電極 703 閘電極 7 0 4 接線 705 第一絕緣膜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7 5 1 圖素部份
7 5 4 開關T F T
7 5 5 電流控制T F T 706 半導體膜 707 半導體膜 708 絕緣膜 709 絕緣膜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9- 522577 A7 B7 五、發明説明(17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7 1 〇 第 一 絕 緣 膜 7 1 1 第 一 中 間 層 絕 緣 膜 7 1 2 第 二 絕 緣 膜 7 1 3 一 7 1 6 接 線 7 1 9 第 二 中 間 層 絕 緣 膜 7 1 7 陽 極 7 5 6 有 機 發 光 元 件 7 1 8 分 隔 層 7 2 0 有 機 化合 物 層 7 2 1 陰 極 7 5 7 第 四 絕 緣 膜 4 〇 1 元 件 基 底 4 0 2 密 封 基 底 4 〇 3 有 機 發 光 元 件 4 〇 4 外 部 輸 入 丄山 乂而 4 〇 5 密 封 構 件 4 〇 8 驅 動 電 路 4 0 9 圖 素 部 份 4 1 2 分 隔 層 4 1 〇 接 線 3 〇 0 1 殼 3 〇 〇 2 支持 座 3 〇 〇 3 顯 示 部 份 3 〇 1 1 主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J· 項再填、 裝. 訂 it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IOX297公釐) -20- 522577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五、發明説明(18 3 0 12 3 0 13 3 0 14 3 0 15 3 0 16 3 0 2 1 3 0 2 2 3 0 2 3 3 0 2 4 3 0 3 1 3 0 3 2 3 0 3 3 3 0 3 4 3 0 3 5 3 0 4 1 3 0 4 2 3 0 4 3 3 0 4 4 3 0 5 1 3 0 5 2 3 0 5 3 3 0 5 4 3 0 5 5 3 0 5 6 顯示部份 聲音輸入部份 操作開關 電池 影像接收部份 主體 殼 顯示部份 鍵盤 主體 尖筆 顯示部份 操作鈕 外部介面 主體 操作開關 操作開關 操作開關 主體 顯示部份(A ) 接目鏡部份 操作開關 顯示部份(B ) 電池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1 - 522577 A7 B7 五、發明説明(19 ) 3061 主體 3062 聲音輸出部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3063 聲音輸入部份 3 0 6 4 顯示部份 3 0 6 5 操作開關 3066 天線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實施例1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參照圖1說明有機發光元件製造裝置的一個實例,其 中,可以降低有機化合物中含有的雜質、如氧或Η 2〇的濃 度。圖1顯示用於完成包含有機化合物的層與陰極的形成 ,並且進行密封的裝置。傳送室1 〇 1藉由閘1 〇 〇 a至 1 0 0 f分別連接至載入室1 〇 4、預處理室1 〇 5、中 間室1 0 6、膜形成室1 0 7至1 〇 9。預處理室1 0 5 是爲處理放出的氣體而設置的,而且在預處理室1 〇 5中 可對要加工的基底進行的表面改良、以及真空中的加熱處 理和使用惰性氣體的電漿處理。 膜形成室1 0 7和1 0 8是用於藉由蒸發方法、形成 主要包含低分子量有機化合物的薄膜的處理室,而膜形成 室1 0 9是用於藉由蒸發方法形成含鹼金屬的陰極的處理 室。膜形成室1 0 7至1 0 9連接至材料交換室1 1 2至 1 1 4,後者用於把要蒸發的材料藉由閘1 〇 〇 h至 1 0 0 j裝入蒸發源。材料交換室1 1 2至]_ 1 4用於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2- 522577 A7 B7 五、發明説明(20 ) 膜形成室1 〇 7至1 0 9未曝露於大氣的情況下裝入蒸發 材料。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首先,其上沉積薄膜的基底1 〇 3安裝在載入室 1 0 4上,並且藉由傳送室1 〇 1中的傳送機構(a) 1 02移到預處理室或各個反應室。載入室1 04、傳送 室1 0 1、預處理室1 0 5、中間室1 〇 6、膜形成室 1 0 7至1 0 9以及材料交換室1 1 2至1 1 4藉由排氣 裝置保持在減壓狀態。關於排氣裝置,藉由無油乾燥栗、 從大氣壓真空排氣到大約1 P a的真空度,而超過上述値 的壓力是藉由磁懸浮渦輪式分子泵或者複合分子泵進行真 空排氣而達到的。反應室可設置低溫泵以去除Η 2〇。因此 ,可防止排氣裝置中的油蒸氣的反向擴散。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於此進行真空排氣的室的內壁面藉由電抛光而受到鏡 面處理,因而減小了表面面積以防止發出氣體。用不銹鋼 或銘作爲用於內壁表面的材料。最好在反應室的外面設置 加熱器,並且進行烘焙處理以便減少從內壁發出氣體。藉 由烘焙處理可以顯著地減少發出氣體。另外,在蒸發時可 以用冷卻劑進行冷卻,以便防止由發出氣體引起的雜質污 染。由此,可實現lx 1 0— 6P a的真空度。 中間室1 0 6藉由閘1 1 0 g連接到設置有旋塗器 1 1 1的應用室1 1 0。應用室1 1 〇是用於形成薄膜的 處理室,該薄膜是由主要包含聚合物材料的有機化合物, 藉由旋塗方法而形成的。這種處理是在大氣壓下進行的。 因此,藉由中間室1 0 6執行取出和放入基底,並且藉由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檩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3- 522577 Α7 Β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21 ) 把中間室1 0 6的壓力調整到基底所移動到的室的壓力而 執行。藉由滲析、電滲析或高性能的液相色譜法來精煉要 供給應用室的聚合物有機材料,由此提供這些材料。在供 給埠執行精煉。 關於待引入反應室的基底的預處理,在預處理室 1 0 5中藉由加熱進行放氣處理和藉由氬電漿進行表面處 理,以便盡可能地減少從基底放出的雜質。尤其是在基底 上形成包括有機樹脂材料的中間層絕緣膜或圖樣的情況下 ,在減壓條件下,有機樹脂材料所吸收的Η 2〇等會放出, 由此污染反應室的內部。因此,藉由加熱基底來進行放氣 處理,或者藉由在預處理室1 〇 5中執行電漿處理使表面 封閉,藉此降低放氣量。這裏,藉由採用吸氣材料的精煉 裝置把引入反應室的氮氣和氬氣精煉。 黑發方法是電阻加熱型。但是,亦可以便用努森( Knudsen)胞來高精度地控制溫度和控制蒸發量。用於蒸發 的材料從附在反應室上的專用材料交換室引入。由此,盡 可能地避免了反應室暴露在大氣中。膜形成室暴露在大氣 中,因此把各種氣體如Η 2 0吸入內壁。然後,藉由進行真 空排氣來再次放出氣體。在結束吸收的氣體的放出而真空 度穩定在平衡値之前,需要幾十至幾百小時的時間。因此 ,藉由對膜形成室壁進行烘焙處理來減少所需時間。但是 ,重複暴露在大氣中是低效率的。因此,最好設置如圖1 中所示的專用材料交換室。蒸發源主要包括有機材料,但 是在蒸發之前,在反應室內進行昇華精煉。另外,可以使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 m-^i —ϋϋ ϋ4— tmmmMSW HBBai m>i · eMimmtmf · I# >項再填· 裝-- :寫本頁) 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 24- 522577 A7 ______ B7_____ 五、發明説明(22 ) 用區域精製法。 另一方面,在被載入室104分開的密封室115中 ,執行用於藉由密封件來密封藉由形成陰極而製成的基底 、而不將其暴露於大氣中的處理。在用紫外線固化樹脂來 固定的情況下,紫外線照射機構1 1 6用於密封件。運送 室1 1 7配備有傳送機構(B ) 1 1 8,以把藉由密封而 製成的基底貯存在密封室1 1 5中。 圖2是說明傳送室1 0 1、預處理室1 0 5和膜形成 室1 〇 7的詳細結構的示意圖。傳送室1 0 1配備有傳送 裝置1 0 2、作爲排氣裝置的複合分子泵2 0 7 a和乾燥 泵2 0 8 a。預處理室1 〇 5和膜形成室1 0 7分別藉由 閘1 0 0 b和1 0 〇 d連接到傳送室1 〇 1。預處理室 .1 0 5配備有與高頻電源2 1 6連接的高頻電極2 0 1, 且基底1 0 3被配備有基底加熱裝置1 0 4 a和1 0 4 b 的相對電極固定。藉由用基底加熱裝置、在大約5 0至 1 20 °C下、在真空中加熱基底,可以釋放出基底103 上吸附的雜質如濕氣。連接至預處理室1 0 5的氣體引入 裝置是由汽缸2 1 6 a、流量控制器2 1 6 b和由吸氣材 料等構成的精煉器組成的。 按照這樣來進行電漿表面處理:把惰性氣體如氨、氬 、氪或氖、或者惰性氣體與氫氣混合的氣體藉由精煉器 2 0 3精煉,並且把基底暴露在藉由施加高頻功率而形成 電漿的大氣中。就C Η 4、C〇、C〇2、Η 2 ◦和〇2中每 一種的濃度而言,所使用的氣體的純度是2 P P m或者更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22577 A7 B7 五、發明説明(23 ) 小,最好是1 p p m或者更小。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排氣裝置是由磁懸浮型複合分子泵2 0 7 b和乾燥泵 2 0 8 b組成的。在表面處理時,藉由設於排氣裝置中的 控制閥控制排氣速度來進行預處理室1 0 5中的壓力控制 2 12 打開。 ,並且 統對應 系統和 應室中 理,可 中,由 排氣, 把反應 度,由 蒸發源 交換室 提供的 膜形成室1 0 7配備有蒸發源2 1 1、吸收板 、快門2 1 8和遮罩2 1 7。基底1 0 3設置在遮罩 2 1 7上。快門2 1 8以打開和閉合方式在蒸發時 蒸發源2 1 1和吸收板2 1 2是根據溫度來控制的 分別連接到加熱裝置2 1 3 d和2 1 3 c。排氣系 於渦輪分子泵2 0 7 c和乾燥泵2 0 8 c,且排氣 低溫泵2 0 9能去除膜形成室中殘留的濕氣。在反 ,藉由用加熱裝置2 1 5 a和2 1 5 b進行焙燒處 減少從膜形成室的內壁放出的氣體量。在焙燒處理 連接到渦輪分子泵或低溫泵的排氣系統來進行真空 同時把反應室加熱到大約5 0至1 2 0 °C。此後,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室冷卻到室溫或者藉由冷卻劑冷卻到接近液氮的溫 此,可達到大約1 X 1 〇 - 6 P a的真空排氣。 由閘1 0 0 h隔開的材料交換室1 1 2配備有 210和211,且其溫度是由加熱裝置213a和 2 1 3 b控制的。用渦輪分子泵2 〇 7 d和乾燥泵 2 0 8 d作爲排氣系統。蒸發源2 i i可以在材料 1 1 2和膜形成室1 〇 7之間移動,並且用作對所 黑發材料精煉的裝置。
-26- 522577 A7 ___B7 五、發明説明(24 ) 對用於蒸發的材料精煉的方法沒有限制,但是最好ί采 用昇華精煉法,以便在膜形成設備中進行精煉。當然,也 可以執行區域精製法。圖3和圖4 Α至4 C是說明在圖2 中說明的薄膜形成設備中進行昇華精煉的方法的示意圖。 許多用於形成有機發光元件的有機化合物會因爲氧氣 或Η 2 〇而變壞。尤其對於低分子量有機化合物這種趨向更 是明顯。因此,即使在開始時,有機化合物被充分地精煉 且高度淨化,也有這樣的可能性,即隨著後續處理,容易 把氧或Η 2 0帶入有機化合物。如上所述,引入有機化合物 白勺氧是改變分子鍵態的有害雜質。這種雜質是有機發光元 件的特性隨時間流逝而改變和惡化的原因。 圖3是說明有機化合物材料的昇華精煉的原理的示意 圖。假定當成初始物件的有機化合物由Μ 2來表示,且在 一定的恒定壓力下,在溫度Τ1與Τ 2之間存在一定的蒸 氣壓°具有低於Τ 1的溫度下的蒸氣壓的有機化合物由 Ml表示,而雜質如Η2〇對應於Ml。另外,具有高於 τ 2的溫度下的蒸氣壓的有機化合物μ 3對應於諸如過渡 金屬或有機金屬的雜質。 如上所述,含有分別具有不同蒸氣壓的ΜΙ、M2和 Μ 3的材料被放入第一蒸發源2 i 〇,並且在低於T 2的 溫度下加熱,如圖4 A所示。從第一蒸發源昇華的材料是 Μ 1和M 2。此時,如果把第二蒸發源2 ί ί設置在第— 蒸發源2 1 〇上方,並且將其保持在低於Τ 1的溫度,則 才才料可以被吸入第二蒸發源2 1 1。接著,如圖4 B中所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 - I1-J I---^---Γ--0^--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1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 27- 522577 A7 B7 五、發明説明(25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不,當在T 1溫度下加熱第二蒸發源2 1 1,則Μ 1昇華 並且被吸收板2 1 2吸收。去掉Μ 1和Μ 3而Μ 2保留在 第二蒸發源211中。此後,如圖4C中所示,把第二蒸 發源2 1 1加熱到接近Τ 2的溫度,以便在基底上形成有 機化合物層。 可以在圖2中說明的薄膜形成設備中的较j斗交換室 1 1 2和膜形成室1 0 7中執行圖4 Α至4 C中所示的昇 華精煉處理。藉由內壁的鏡面抛光或者用渦輪分子栗或低 溫栗排氣,可以提局膜形成室中的淨化度。由此,蒸發在 基底上的有機化合物中的氧濃度可以減小到5 x 1 〇 1 9原 子/ c m 3或更小,最好是1 X 1 0 1 9原子/ c m 3或更小 〇 實施例2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用實施例1中的薄膜形成設備製造的有機發光元件在 結構方面不受限制。有機發光元件由具有發光性的導電膜 形成的陽極、含有鹼金屬的陰極和其間包含有機化合物的 層組成。包含有機化合物的層由一層或多層構成。依照目 的和功能,各個層分別稱爲電洞注入層、電洞傳送層、發 光層、電子傳送層、電子注入層等。這些層可由或者低分 子量有機化合物材料或者有機聚合物材料構成,或者藉由 適當地組合這兩種材料而構成。 選擇電洞傳送性質好的有機化合物材料作爲電洞注人 層或者電洞傳送層,一般採用酞菁基或者芳香胺基材料。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 -28- 522577 A7 B7 五、發明説明(26 ) 另外,在電子注入層中使用電子傳送性質好的金屬複合物 等。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圖5 A至5 C表示有機發光元件的結構的實例。圖 5 A表示包含低分子量有機化合物的有機發光元件的實例 ,並且由氧化銦錫(I T〇)形成的陽極3 〇 〇、由酞菁 銅(C u P c )形成的電洞注入層3 0 1、由芳香胺基材 料Μ T D A T A和ά — N P D形成的電洞傳送層3 〇 2和 3 0 3、由三一 8 -喹啉醇化鋁複合物(A 1 d 3 )形成的 電子注入和發光層.3 0 4以及由鏡(Y b )形成的陰極 3 0 5層疊而成。A 1 Q 3能夠從單激發態發光(螢光)。 最好利用來自三重激發態的發射(磷光)以便提高亮 度。圖5 B表示這種元件結構的實例。在這種元件結構中 ,在由IT〇形成的陽極3 1 0、由酞菁基材料CuP c 形成的電洞注入層3 1 1以及由芳香胺基材料έ 一 N P D形 成的電洞傳送層3 1 2上,使用嗦唑基C B P + I r ( P P y ) 3形成發光層3 1 3。另外,使用B C P形成電洞 阻擋層3 1 4,使用A 1 Q3形成電子注入層3 1 5。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上述兩種結構是使用低分子量有機化合物的實例。但 是,可以實現由有機聚合物與低分子量有機化合物組合而 形成的有機發光元件。圖5 C表示其實例,電洞注入層 3 2 1是由作爲有機聚合物的聚噻吩衍生物(P E D〇T )形成的,電洞傳送層3 2 2是由έ 一 N P D形成的,發光 層3 2 3是由C B P + I r ( p p y ) 3形成的,電洞阻擋 層324是由BCP形成的,而電子注入層325是由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丨〇><297公釐) -29 - 522577 A7 _B7 _ 五、發明説明(27 ) A 1 Q 3形成的。採用由P E D〇T形成的電洞注入層能夠 提高電洞注入性能,這促使發射效率提高。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用於發光層的嗦唑基CBP+I r (ppy) 3是有機 化合物,其中可以得到來自三重激發態的發射(磷光)。 以下之文獻中說明的有機化合物可當成典型的三態化合物 。(1 )由 T.Tsutsui,C.Adachi,S.Saito 所著、由 K.Honda 編輯的 Photochemical Processes in Organized Molecular Systems ( 199 年由東京 Elsevier Sci. Pub.出版)P.437。( 2 )M.A.Baldo, D.F.O, Brien, Y.You, A. Shoustikov, S.Sibley, M.E.Thompson,S.R.Forrest, Nature 第 395 期( 1998)第 151 頁 。在此論文中公開了下列化學式所示的有機化合物。(3 ) M. A. Baldo, S.Lamansky, P.E.Burrows, M.E.Thompson, S. R.Forrest,Appl. Phys. Lett·第 75 期( 1 999)第 4 頁。(4 ) T. Tsutsui, M.J.Yang, M.Yahiro, K.Nakamura, T.Watanabe, T.Tsuji, Y.Fukuda, T.Wakimoto, S.Mayaguchi, Jpn. Appl.Phys. 第 38 期(12B)(1999)L1502。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另外,除了以上描述的發光材料之外,可以使用由下 列分子式(具體來講是金屬複合物或有機化合物)表示的 發光材料。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周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0- 522577 Α7 Β7 五、發明説明(28 )
Et Et
化學式3 化學式4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在上述分子式中,Μ表示屬於周期表 元素,Et表示乙基。在上述這些結構中 另外,本發明人考慮到,在降低顯示裝置 鎳、鈷和鈀更佳,因爲它們比鉑和銥更便 爲鎳最佳,因爲鎳容易形成複合物並且有 如何,來自三重激發態的發射(磷光)具 態的發射(螢光)更高的發射效率,因而 亮度的條件下,可以降低工作電壓(有機 需的電壓)。 基於酞菁的CuPc、芳香胺基的έ一 MTDATA、嗦唑基的CBP等是其中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〇><297公釐) 中8到1 0族的 ,使用鉑和銥。 的製造成本上, 宜。尤其是,認 高的産量。無論 有比來自單激發 在獲得相同發射 發光元件發射所 N P D和 分子中不包括氧 -31 - 522577 A7 B7 五、發明説明(29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的有機化合物。當氧或Η 2 0混入這種有機化合物時,發生 利用化學式1和2所描述的鍵態改變,這導致電洞傳送性 質和發光性質的惡化。在這種有機化合物的層的形成過程 中,採用實施例1中由圖1至3描述的薄膜形成設備和薄 膜形成方法。因此,發光元件的氧濃度可以設置爲 lx 1 019原子/cm3或更小。作爲選擇,在具有酞菁基 或芳香胺基的電洞注入層或電洞傳送層、或者p弄唑基的發 光層的有機發光元件中,電洞注入層或電洞傳送層及其附 近的氧濃度可以設置爲lx 1 〇 19原子/cm3或更小。 實施例3 圖6表示主動矩陣驅動發光裝置的結構的實例。 T F T設置在圖素部分及其附近的各種功能電路中。關於 T F T,可以選擇或者非晶矽或者多晶矽作爲形成通道形 成區的半導體薄膜的材料。在本發明中,可以採用非晶矽 和多晶矽中任何一種。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可以用玻璃基底或有機樹脂基底作爲基底6 0 1。有 機樹脂材料比玻璃材料輕,因而對於降低發光裝置本身的 重量有良好的效果。有機樹脂材料如聚醯亞胺、聚對苯二 甲酸乙二醇酯(P E T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 E N )、聚醚颯(P E S )以及芳族聚醯胺可用於製造發光裝 置。最好用稱爲無鹼玻璃的硼矽酸鋇玻璃或硼矽酸鋁玻璃 作爲玻璃基底。採用具有0 · 5至1 . 1 m m厚度的玻璃 基底,但是在爲得到重量減輕而設置的情況下,需要使厚 本矣氏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2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22577 A7 B7 五、發明説明(30 ) 度變薄。另外,最好採用具有2 . 3 7 g / cc的小比重的 玻璃基底以便進一步減輕重量。 在圖6中,在驅動電路部分650中形成η通道 TFT652和Ρ通道TFT653。在圖素部分651 中形成開關T F Τ 6 5 4和電流控制T F Τ 6 5 5。使用 半導體薄膜6 0 3至6 ◦ 6、閘絕緣膜6 0 7、閘電極 6 0 8至6 1 1等,在包括氮化矽或氧氮化矽(用
5 i〇xNy表不)的弟一*絕緣層6 0 2上形成這些TF*T 〇 包括氮化矽或氧氮化矽的第二絕緣層6 1 8是在閘電 極上形成的,並且被用作保護膜。另外,形成包含諸如聚 醯亞胺或丙烯酸之類的有機樹脂材料的第一中間層絕緣膜 6 1 9,作爲位準膜。 驅動電路部分6 5 0的電路結構在閘極訊號側驅動電 路和資料訊號側驅動電路之間有區別,但此處省略。η通 道T F Τ 6 5 2和ρ通道T. F Τ 6 5 3分別連接到接線 6 1 2和6 1 3,用這些TFT形成移位暫存器電路、閂 鎖電路、緩衝電路等。 在圖素部分6 5 1中,資料線6 1 4連接到開關 T F T 6 5 4的源極側,汲極側的接線6 1 5連接到電流 控制T F T 6 5 5的閘極6 1 1。另外,電流控制 T F T 6 5 5的源極側連接到電源線6 1 7,而汲極側上 的電極6 1 6連接到發光元件的陽極。 在這些接線上形成包括有機絕緣材料、如氮_化砍的_第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I ϋϋ ml ϋϋ 士m ϋ-ϋ n 1— an· \ V ......... 1----3 3 ϋϋ > 、T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I I I -I 1 I II 1-1 I -8- I —ft -33- 522577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31) 一中間層絕緣膜6 2 7。有機樹脂材料是吸濕的,具有吸 收Η 2〇的性質。當H 2〇再次放出時,把氧提供給有機化 合物,這成爲有機發光元件變壞的原因。因此,爲了防止 吸附作用和再放出Η 2 〇,在第二中間層絕緣膜6 2 7上形 成包含氮化政或氧氮化砂的第三絕緣膜6 2 〇。作爲選擇 ,有可能省略第二中間層絕緣膜6 2 7而僅形成第三絕緣 膜 6 2 0。 另外,可把氧化鋁、氮化鋁、氧氮化鋁等用於第三絕 緣膜6 2 0。可以藉由使用氧化鋁或氮化鋁作爲靶的濺射 法來形成由上述物質中的每一種構成的薄膜。 在第三絕緣膜6 2 0上形成有機發光元件6 5 6,後 者包括:由透明導電材料如I Τ〇(氧化銦錫)製成的陽 極6 2 1 ;具有電洞注入層、電洞傳送層、發光層等的有 機化合物層6 2 3 ;以及使用鹼金屬或鹼土金屬如 M g A g和L i F製成的陰極6 2 4。有機化合物層 6 2 3的詳細結構是任意採用的,而其實例在實施例2中 的圖5 A至5 C中顯示。 不能對有機化合物層6 2 3和陰極6 2 4進行濕處理 (諸如用藥水鈾刻或用水淸洗)。因此,在有機絕緣膜 6 1 9上,依照陽極6 2 1設置由光敏樹脂材料製成的分 隔層6 2 2。形成分隔層6 2 2以便蓋住陽極6 2 1的端 部。具體來講,分隔層6 2 2加有負抗鈾劑,並且在烘焙 後形成具有大約1至2 μιη的厚度。此後,使用備有預定圖 樣的光掩模,並且對其照射紫外線以由此進行曝光。如果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 ml IJI 1— ϋ4 -m —ϋϋ. In 裝· 訂 -34- 522577 A7 B7 五、發明説明(32 ) ^~~' — 使用具有低透射率的負抗蝕劑材料,在厚度方向上曝光的 薄膜的比率要改變。當分隔層顯影後,使得圖樣的端部具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有圖6中所示的倒錐形。當然,可用光敏聚醯亞胺形成分 隔層。 圖8是形成有機發光元件的部分的詳細示意圖。在形 成具有倒錐形的分隔層6 2 2的端部後,藉由蒸發方法形 成有機化口物層623和陰極層624,由此可以形成有 機化合物層6 2 3和陰極層6 2 4,而不用轉到接觸陽極 6 2 1的分隔層6 2 2底部之下。由於在蒸發方法中從蒸 發源蒸發的材料具有方向性地附著在基底上,可以在圖8 中所示的狀態下(歸因於分隔層6 2 2的頂部和底部具有 倒錐形的步驟),在陰極6 2 1上形成有機化合物層和陰 極層。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另外,圖9是說明圖素部分的結構的俯視圖,且G -G ’線的橫剖結構對應於圖8。按照設置在每個圖素中的 T F T來分別形成陽極6 2 1。這樣形成分隔層6 2 2以 便蓋住陽極6 2 1的端部,並且具有蓋住多個圖素的帶狀 。在由虛線圍成的區域6 9 0內,藉由蒸發形成有機化合 物層。按照具有圖8中所示的倒錐形的分隔層6 2 2形成 有機化合物層。類似地形成陰極6 2 4,而此陰極形成以 耦合在形成分膈層6 2 2的區域之外的區域、即圖素部分 外之區域。 包含具有小工作函數的鎂(M g )、鋰(L i )或鈣 (C a )的材料用於陰極6 2 4。最好使用由M g A g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 -35 - 522577 A7 B7 五、發明説明(33 ) 其中M g與A g以M g : A g = 1 〇 : 1的比例混合的材 料)製成的電極。還可以使用MgAgA 1 、L i A 1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L i FA 1、鎂、鎂合金以及鎂化合物。另外,在陰極 6 2 4上,使用氮化矽或DLC薄膜,形成厚度爲2至 30nm、最好是3至10nm的第四絕緣膜625。可 以藉由電漿C V D (化學蒸氣沉積)方法形成D l C薄膜 ,並且即使在1 0 0 °C或更低的溫度下形成,也可以形成 以令人滿意的覆蓋性覆蓋分隔層6 2 2的端部的D L C薄 膜。在D L C薄膜中混入少量氧或氮可以緩解d L C薄膜 的內應力,並省可以把D L C薄膜用作保護膜。而且,衆 所周知,D L C薄膜具有對氧、C〇、C〇2和◦的高 隔氣性。最好是接著形成第四絕緣膜6 2 5而不要讓陰極 6 2 4形成後曝露在大氣中。這是因爲陰極6 2 4和有機 化合物層6 2 3的介面狀況對有機發光元件的發射效率有 極大的影響。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如上所述,不接觸分隔層6 2 2而形成有機化合物層 6 2 3和陰極層6 2 4以形成有機發光元件,由此可以防 止由熱應力導致的裂紋産生。另外,由於有機發光元件最 忌氧和Η 2 0,所以形成氮化矽或氧氮化矽和d L C薄膜 6 2 5以便阻隔氧和Η 2 0。另外,氮化矽或氧氮化矽和 D L C薄膜6 2 5還具有不讓有機發光元件的鹼金屬元素 釋出的作用。 在圖6中,開關T F Τ 6 5 4採用多閘極結構,而疊 層在閘電極上的低密度汲區(L D D )設置在電流控制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 X297公釐) — -36 - 522577 Α7 Β7 五、發明説明(34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T F T 6 5 5中。由於高工作速度,使用多晶矽的T F T 容易帶來由熱載子注入等引起的退化。因此,如® 6 +戶斤 示,按照圖素中各功能而具有不同結構的各T F T ( Μ關 T F Τ具有足夠低的截止電流,而電流控制T F T W熱載 子注入)的形成在製造具有高可靠性且能顯示令人胃白勺 影像(具有高工作性能)的顯示裝置上是極爲有效Μ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如圖6中所示,在形成TFT6 5 4和6 5 5的半導 體薄膜的下層側(基底6 0 1側)形成第一絕緣膜6 0 2 。在與之相對的上層側,形成第二絕緣膜6丨8。另一方 面,在有機發光元件6 5 6的下層側上形成第三絕緣膜 6 2 0。在上層側上形成第四絕緣膜6 2 5。另外,在 T F T 6 5 4與6 5 5側與有機發光元件6 5 6側形成有 機絕緣膜6 1 9以便把這兩側整合在一起。基底6 0 1和 有機發光元件6 5 6是諸如鈉的鹼金屬污染源,它變成對 TFT654和655有害的雜質。TFT654和 6 5 5被第一絕緣膜6 0 2和第二絕緣膜6 1 8包圍,由 此阻擋該有害雑質。另一方面,由於有機發光元件6 5 6 最忌氧和Η 2 ◦,所以形成第三絕緣膜6 2 0和第四絕緣膜 6 2 5,以便阻擋氧和Η 2〇。第三絕緣膜6 2 0和第四絕 緣膜6 2 5還具有使得有機發光元件6 5 6的鹼金屬元素 不會逃逸之功能。 在具有圖6中所示結構的有機發光裝置中,可採用藉 由濺射方法、連續形成第三絕緣膜6 2 0和由以I Τ〇爲 代表的透明導電薄膜製成的陽極6 2 1的步驟,當成高效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37- 522577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35 ) 製造方法的一個實例。濺射方法適合於形成精細氮化矽薄 膜或氧氮化矽薄膜,而在有機絕緣膜6 1 9的表面上沒有 明顯破壞。 如上所述,藉由組合T F T和有機發光裝置來形成圖 素部分以完成發光裝置。在這種發光裝置中,可以在同一 基底上形成採用T F T的驅動電路。如圖6或7所示,作 爲T F T的主要構成部分的半導體薄膜、閘絕緣膜和閘電 極在上層側和下層側上被由氮化矽或氧氮化矽製成的阻擋 層和保護膜包圍。因此,T F T具有防止由鹼金屬或有機 材料造成的污染的結構。另一方面,有機發光元件局部地 含有鹼金屬並且被由氮化矽或氧氮化矽製成的保護膜和由 含氮化矽或碳作爲其主要成分的絕緣膜形成的氣體阻擋層 所包圍。因此,有機發光元件具有防止氧和Η 2 0從外部滲 入的結構。 如上所述,依照本發明,可以藉由在各元件不相互干 擾的情況下組合具有不同雜質特性的元件來製成發光裝置 。此外,可消除由應力造成的影響以提高可靠性。 實施例4 在實施例3中說明頂部閘極型T F Τ結構。但是,當 然也可以應用底部閘極或倒置參差型TFT。在圖7中, 藉由使用倒置參差型T F T在圖素部分7 5 1中形成開關 TFT754和電流控制TFT755。在基底701上 設置由鉬或鉅製成的閘極7 0 2和7 0 3以及接線7 0 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 1· •項再填· 裝-- :寫本頁) i# -38- 522577 A7 ___ B7 _ 五、發明説明(36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並且在其上形成當成閘絕緣膜作用的第一絕緣膜7 0 5 。用氧化矽或氮化矽形成厚度爲1 〇 〇至2 0 0 nm的第 一絕緣膜7 0 5。 除了通道形成區外,在半導體薄膜7 06和7 0 7中 形成源或汲區和L D D區。設置絕緣膜7 0 8和7 0 9以 便形成上述各區,且保護通道形成區。第二絕緣膜7 1 0 是由氮化矽或氧氮化矽製成的,並且設置成使得半導體薄 膜不被鹼金屬、有機材料等污染。另外,形成由有機樹脂 材料如聚醯亞胺製成的第一中間層絕緣膜7 1 1。然後, 在形成接觸孔後,形成接線7 1 3至7 1 6,以及形成第 二中間層絕緣膜7 1 9。第二中間層絕緣膜7 1 9也是由 有機樹脂材料如聚醯亞胺製成的。在其上形成包括氮化矽 或氧化矽的第三絕緣膜7 1 2。在第三絕緣膜7 1 2上形 成接線7 1 3至7 1 6。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在第三絕緣膜7 1 2上形成有機發光元件7 5 6的陽 極7 1 7,然後,由聚醯亞胺製成分隔層7 1 8。可以對 分隔層7 1 8的表面進行氬的電漿預處理以便使表面更精 細。但是,如圖7中所示,形成包括氮化矽薄膜的絕緣膜 7 1 9,並且可進行放氣防範處理。有機化合物層7 2 0 、陰極7 2 1和第四絕緣膜的結構與實施例2中的相同。 因此,可以用倒置參差型TFT製成發光裝置。 另外,可以在同一基底上利用倒置參差型T F T來形 成驅動電路。如圖7中所示,作爲T F T的主要構成部分 的半導體薄膜在上層側和下層側上被由氮化矽或氧氮化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Χ297公釐) 一 一 -39-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22577 A7 __ B7 五、發明説明(37 ) 製成的第一絕緣膜和第二絕緣膜包圍。因此,T F T具有 防止鹼金屬或有機材料污染的結構。另一方面,有機發光 元件局部含有鹼金屬,並且具有藉由第三絕緣膜7 1 2和 第四絕緣膜7 5 7防止氧和Η 2 ◦從外部侵入的結構。如上 所述,提供了 一種即使在使用倒置參差型T F Τ的情況下 、藉由在各元件不互相干擾的情況下組合具有不同雜質特 性的元件來製成發光裝置的技術。 實施例5 於圖中顯示用於密封實施例3或4中形成的有機發光 元件的結構。圖1 0表示其上用T F Τ形成驅動電路 4 0 8及圖素部分4 0 9的元件基底4 0 1和密封基底 4 0 2藉由密封件4 0 5固定的情況。在元件基底4 0 1 與密封基底4 0 2之間的密封區中形成有機發光元件 403,並且在驅動電路408上或者在密封件405附 近設置乾燥劑4 0 7。有機發光元件4 0 3由分隔層 4 1 2所夾住形成。 有機樹脂材料如聚醯亞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醚颯( P E S )或者芳族聚醯胺可用於密封基底。有可能採用厚 度爲3 0至1 2 0 μ m的基底,以便基底具有彈性。在密封 基底的端部形成作爲氣體分隔層的D L C薄膜(第四絕緣 膜)4 0 8。但是,在外部輸入端4 0 4上沒有形成 D L C薄膜。用環氧樹脂基的粘合劑當成密封構件。沿密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I- mi an 1^1 m —-ϋ ϋϋ ·ϋ_ϋ —ι_ϋ !— -13· ! - -I I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0- 522577 A7 B7 五、發明説明(38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封構件4 0 5、並且也沿著元件基底4 0 1和密封基底 4 0 2的端部形成D L C薄膜4 0 8,由此有可能防止 Η 2 0從上述部分滲入。 圖1 1是表示這種顯示裝置的外觀的示意圖。其中顯 示影像的方向隨有機發光元件的結構而不同。於此,藉由 向上發光來顯示。在圖1 1中所示的結構中,其上用 T F Τ形成驅動電路部分4 0 8和圖素部分4 0 9的元件 基底4 0 1與密封基底4 0 2藉由密封構件4 0 5結合在 一起。在圖素部分4 0 9中形成分隔層4 1 2。輸入端 4 0 4設置在元件基底4 0 1的端部,並且連接到軟性印 刷電路(F P C )。用於輸入影像資料訊號、各種時間訊 號的來自外部電路的電源的端子以5 Ο Ο μιπ的間隔設置在 輸入端4 0 4中。輸入端4 0 4藉由接線4 1 0連接到驅 動電路部分。另外,如有必要,其中形成C P U、記憶體 等的積體電路(I C)晶片4 1 1可藉由COG (玻板上 晶片)方法安裝在元件基底上。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在基底的端部形成D L C薄膜,後者防止有機發光元 件由於水蒸氣、氧等從密封部分侵入而引起的退化。在有 機樹脂材料用作元件基底4 0 1或密封基底4 0 2的情況 下,可以在除輸入端部分之外的整個基底上形成D L C薄 膜。當形成D L C薄膜時,可以事先用遮罩蓋住輸入端部 分。 如上所述,可以藉由密封實施例3或4中形成的有機 發光元件來形成有機發光裝置。有機發光裝置的結構爲,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41 - 522577 A7 B7 五、發明説明(39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T F T和有機發光元件都被絕緣膜包圍,雜質不會從外部 侵入。另外,藉由用密封件來把元件基底和密封基底互相 結合,並且端部覆蓋D L C薄膜以便由此提高氣密性。因 此,可以防止發光裝置退化。 實施例6 本發明可以應用於各種電子設備中所用的顯不媒體。 關於這種電子設備,可以提出的如攜帶型資訊終端(電子 書、移動式電腦、行動電話等)、視頻相機、數位相機、 個人電腦、電視機、行動電話等。圖1 3 A至1 3 G中顯 示這些實例。 圖1 3 A表示應用本發明的發光裝置而完成的電視機 ,它由殻30 0 1 、支持座3 0〇2、顯示部分3003 等構成。本發明的發光裝置用於顯示部分3 0 0 3。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圖1 3 B表示應用本發明的發光裝置而完成的視頻相 機,它由主體3 0 1 1、顯示部分30 1 2、聲音輸入部 分3 0 1 3 '操作開關3〇1 4、電池3 0 1 5、影像接 收部分3 0 1 6等構成。本發明的發光裝置用於顯示部分 3 0 12° 圖1 3 C表示應用本發明的發光裝置而完成的筆記型 個人電腦,它由主體3021、殼3022、顯示部分 3023、鍵盤3024等構成。本發明的發光裝置用於 顯示部分3 0 2 3。
圖1 3D表示應用本發明的發光裝置而完成的PDA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42- 522577 A7 _B7____ 五、發明説明(4〇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個人數位助理),它由主體303 1、尖筆3032、 顯示部分3 0 3 3、操作鈕3 0 3 4、外部介面3〇3 5 等構成。本發明的發光裝置可用於顯示部分3 0 3 3。 圖1 3 E表示應用本發明的發光裝置而完成的聲音播 放裝置,具體而言,即用於汽車的音頻裝置,它由主體 3 0 4 1、顯示部分3 0 4 2、操作開關3 0 4 3、 3 0 4 4等構成。本發明的發光裝置用於顯示部分 3 0 4 2。 圖1 3 F表示應用本發明的發光裝置而完成的數位相 機,它由主體3051、顯示部分(A) 3052、接目 鏡部分3 0 5 3、操作開關3 0 5 4、顯示部分(B ) 3 0 5 5、電池3 0 5 6等構成。本發明的發光裝置用於 顯示部分(A ) 3 0 5 2和顯示部分(B ) 3 0 5 5。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圖1 3 G表示應用本發明的發光裝置而完成的行動電 話,它由主體3061、聲音輸出部分3062、聲音輸 入部分3 0 6 3、顯示部分3 0 6 4、操作開關3〇6 5 、天線3 0 6 6等構成。本發明的發光裝置用於顯示部分 3 0 6 4。 應當指出,這裏所示的電子設備是一些實例,本發明 不限於這些應用。 如上所述,藉由應用本發明,可以防止由有機發光元 件的應力造成的退化。另外,在本發明中,作爲T F T的 主要構成部分的半導體薄膜、閘絕緣膜和閘電極在下層側 和上層側上被由氣化砂或萄1熱化砂製成的第一*絕緣層和第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Ί: 210X297公釐) ' •43- 522577 A7 ________ B7 五、發明説明(41) 一絕緣層包圍。因此,T F T具有防止由鹼金屬或有機材 料造成污染的結構。另一方面,發光元件局部地含有鹼金 屬,並且被由氮化矽或氧氮化矽製成的第三絕緣層和由含 作爲其主要成分的絕緣膜形成的第四絕緣層所包圍。因 此,在有機發光元件中可防止氧和Η 2 ◦從外部滲入的結構 °因此,可以藉由在各元件不互相干擾的情況下組合具有 不同雜質特性的元件來製成發光裝置。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周國家榡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44-

Claims (1)

  1. 522577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彳 1 · 一種發光裝置,包含: 包含氮化矽或氧氮化矽的第一絕緣層; 在該第一絕緣層上的包含氧氮化矽的第二絕緣層; 在該第一絕緣層和該第二絕緣層之間形成的薄膜電晶 體,該薄膜電晶體具有包含矽的半導體層、閘絕緣膜和閘 電極; 在該第二絕緣層上的包含氮化矽或氧氮化矽的第三絕 緣層; 在該第三絕緣層上的包含碳的第四絕緣層; 在該第三絕緣層和該第四絕緣層之間形成的發光元件 ,該發光元件包括陽極、有機化合物層和包含鹼金屬的陰 極;以及 在該第三絕_緣層上包含絕緣材料的t隔!, 其中在分隔層之間形成該發光元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光裝置,其中該第四 絕緣層包含類金鋼石碳。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光裝置,其中在該第 二絕緣層與該第三絕緣層之間設置有機樹脂層。 4 · 一種發光裝置,包含: 包含氮化砂或氧氮化砂的第一絕緣層; 在該第一絕緣層上的包含氧氮化矽的第二絕緣層; 在該第一絕緣層和該第二絕緣層之間形成的薄膜電晶 體,該薄膜電晶體具有包含矽的半導體層、閘絕緣膜和閘 電極; 本^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5- 522577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2 在該第二絕緣層上的包含氮化矽或氧氮化矽的第三絕 緣層; 在該第三絕緣層上的包含碳的第四絕緣層; 在該第三絕緣層和該第四絕緣層之間形成的發光元件 ,該發光元件包括陽極、有機化合物層和包含鹼金屬的陰 極;以及 在該第三絕緣層上、包含絕緣材料的分隔層, 其中在分隔層之間形成該發光元件,和 其中該分隔層具有上部在平行於基底方向上突出的形 狀。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發光裝置,其中該第四 絕緣層包含類金鋼石碳。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發光裝置,其中在該第 二絕緣層與該第三絕緣層之間設置有機樹脂層。 7.—種發光裝置,包含: 包含氮化矽或氧氮化矽的第一絕緣層; 在該第一絕緣層上的包含氧氮化矽的第二絕緣層; 在該第一絕緣層和該第二絕緣層之間形成的薄膜電晶 體,該薄膜電晶體具有包含矽的半導體層、閘絕緣膜和閘 電極; 在該第二絕緣層上的包含氮化矽或氧氮化矽的第三絕 緣層; 在該第三絕緣層上的包含碳的第四絕緣層; 在該第三絕緣層和該第四絕緣層之間形成的發光元件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tsmmsa fauKse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 46- 522577 Α8 Β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3 ,該發光元件包括陽極、有機化合物層和包含鹼金屬的陰 極;以及 在該第二絕緣層上的包含絕緣材料的分隔層, 其中在分隔層之間形成該發光元件,和 其中該有機化合物層和該陰極設置成不接觸該分隔層 〇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發光裝置,其中該第四 絕緣層包含類金鋼石碳。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發光裝置,其中在該第 二絕緣層與該第三絕緣層之間設置有機樹脂層。 10.—種發光裝置,包含: 包含氮化矽或氧氮化矽的第一絕緣層; 在該第一絕緣層上的包含氧氮化矽的第二絕緣層; 在該第一絕緣層和該第二絕緣層之間形成的薄膜電晶 體,該薄膜電晶體具有包含矽的半導體層、閘絕緣膜和閘 電極; 在該第二絕緣層上的包含氮化砂或氧氮化砂的第三絕 緣層; 在該第三絕緣層上的包含碳的第四絕緣層; 在該第三絕緣層和該第四絕緣層之間形成的發光元件 ,該發光元件包括陽極、有機化合物層和包含鹼金屬的陰 極;以及 在該第三絕緣層上的包含絕緣材料的分隔層, 其中在具有上部在平行於基底的方向上突出的形狀的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八4規格(210Χ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T —φ.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22577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4 該分隔置之潤形成該良光元件,且 其中該有機化合物層和該陰極設置成不接觸該分隔層 Ο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項之發光裝置,其中該 第四絕緣層包含類金鋼石碳。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項之發光裝置,其中在 該第二絕緣層與該第三絕緣層之間設置有機樹脂層。 13.—種發光裝置,包含: 基底; — 在該基底上的閘電極; 在該閘電極上的包含氮化矽或氧氮化矽的第一絕緣層 在該第一絕緣膜上的半導體薄膜; 在該半導體薄膜上的包含氧氮化矽的第二絕緣層; 在該第二絕緣膜上的包含氮化矽或氧氮化矽的第三絕 緣層;以及 在該第三絕緣層上的發光元件,該發光元件包括陽極 、有機化合物層和包含鹼金屬的陰極; 在該發光元件上的包含碳的第四絕緣層;以及 在該第三絕緣層上的包含絕緣林料的分隔層, 其中在分隔層之間形成該發光元件。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之發光裝置,其中該 第四絕緣層包含類金鋼石碳。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之發光裝置,其中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m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Τ ----- -48- 522577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5 該第二絕緣層與該第三絕緣層之間設置有機樹脂層。 16· —種發光裝置,包含·· 基底, 在該基底上、包含從由氮化矽和氧氮化矽組成的組中 選擇的材料的第一絕緣層; 在該第一絕緣層上形成的多個薄膜電晶體; 在該多個薄膜電晶體上的包含氧氮化矽的第二絕緣層 在該第二絕緣層上、包含從由氮化矽和氧氮化矽組成 的組中選擇的材料的第三絕緣層; 在該基底上排列成矩陣的多個發光元件,其中,該多 個薄膜電晶體操作的連接到該多個發光元件,該發光元件 中的每一發光元件包含陽極、包含鹼金屬的陰極以及在該 陽極與該陰極之間的有機化合物層; 在該第三絕緣層上形成並且平行延伸的多個分隔層; 以及 在該多個發光元件上形成的含碳的第四絕緣層,其中 每一發光元件***該第三和第四絕緣層之間, 其中,排列在該矩陣的同一行或同一列中的該發光元 件設置在該多個分隔層中的相鄰層之間或沿著該相鄰層排 列。 ]_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之發光裝置,其中該 第四絕緣層包含類金鋼石碳。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之發光裝置,其中在 ^氏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9- 522577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6 該第二絕緣層與該第三絕緣層之間設置有機樹脂層。 1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之發光裝置, 多個分隔層與該發光元件的陰極和該有機化合物層隔 其中該 開。 2 0. 基底; 種發光裝置,包含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在該基底上、包含從由氮化矽和氧氮化矽組成的組中 選擇的材料的第一絕緣層; 在該第一絕緣層上形成的至少一個薄膜電晶體; 在於薄膜電晶體上的包含氧氮化砂的第二絕緣層; 在該第二絕緣層上、包含從由氮化矽和氧氮化矽組成 的組中選擇的材料的第三絕緣層; 至少一個發光元件,其中該薄膜電晶體操作的連接到 該發光元件,該發光元件包括陽極、包含鹼金屬的陰極以 及在該陽極與該陰極之間的有機化合物層;以及 在該第三絕緣層上的至少第一和第二分隔層,其中該 發光元件設置在該第一和第二分隔層之間, 在該發光元件上形成的包含碳的第四絕緣層,其中該 發光元件***該第三和第四絕緣層之間, 其中在第一和第二分隔層的頂部、該第一和第一分隔 層相對邊緣之間的距離小於在第一和第二分隔層的底部' 該第一和第二分隔層相對邊緣之間的距離。 2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0項之發光裝置,其中該 第四絕緣層包含類金鋼石碳。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0項之發光裝置,其中在 | 裝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τI-·. d意事項再填古 訂 :秦,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0- 522577 A8 B8 C8 D8 ^、申請專利乾圍7 該第二絕緣層與該第三絕緣層之間設置有機樹脂層。 2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0項之發光裝置,其中該 多個分隔層與該發光元件的陰極和該有機化合物層隔開。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1 -
TW090126437A 2000-11-10 2001-10-25 Light emitting device TW522577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342739 2000-11-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22577B true TW522577B (en) 2003-03-01

Family

ID=18817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0126437A TW522577B (en) 2000-11-10 2001-10-25 Light emitt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6828727B2 (zh)
KR (2) KR100838504B1 (zh)
CN (2) CN1276520C (zh)
TW (1) TW5225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64732B2 (en) * 2000-10-26 2003-12-1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221645B (en) * 2001-01-19 2004-10-0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SG143945A1 (en) 2001-02-19 2008-07-2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588570B (en) 2001-06-18 2004-05-2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7211828B2 (en) 2001-06-20 2007-05-0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TW548860B (en) 2001-06-20 2003-08-2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6852997B2 (en) 2001-10-30 2005-02-0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7042024B2 (en) * 2001-11-09 2006-05-0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 emit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0380673C (zh) * 2001-11-09 2008-04-09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发光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US6822264B2 (en) * 2001-11-16 2004-11-23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 emitting device
JP4101511B2 (ja) * 2001-12-27 2008-06-18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装置及びその作製方法
US7098069B2 (en) 2002-01-24 2006-08-2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 emitting device,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same and device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TWI262034B (en) * 2002-02-05 2006-09-1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Manufacturing system, manufacturing method, method of operating a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light emitting device
TWI285515B (en) * 2002-02-22 2007-08-1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JP4017441B2 (ja) * 2002-04-26 2007-12-0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有機el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474906B1 (ko) * 2002-06-07 2005-03-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액티브 매트릭스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US7230271B2 (en) * 2002-06-11 2007-06-1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 emitting device comprising film having hygroscopic property and transparenc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0864001B1 (ko) 2002-06-14 2008-10-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발광장치
CN100385705C (zh) * 2002-07-12 2008-04-30 铼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动驱动式有机电激发光装置
JP2004095482A (ja) * 2002-09-03 2004-03-25 Chi Mei Electronics Corp 画像表示装置
WO2004026002A1 (en) 2002-09-11 2004-03-2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apparatus and fabrication method of the same
CA2495771A1 (en) * 2002-09-12 2004-03-25 Ifire Technology Corp. Silicon oxynitride passivated rare earth activated thioaluminate phosphors for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s
JP2004119016A (ja) * 2002-09-20 2004-04-1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発光装置
JP2004119015A (ja) * 2002-09-20 2004-04-1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発光装置およびその作製方法
US20040124421A1 (en) * 2002-09-20 2004-07-0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04140267A (ja) 2002-10-18 2004-05-13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作製方法
US20040099926A1 (en) * 2002-11-22 2004-05-2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TE406081T1 (de) 2002-12-20 2008-09-15 Ifire Ip Corp Passivierter aluminiumnitrid-phosphor für elektrolumineszenzanzeigen
JP4493926B2 (ja) * 2003-04-25 2010-06-30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製造装置
JP4170138B2 (ja) * 2003-04-28 2008-10-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SG142140A1 (en) 2003-06-27 2008-05-2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US20050057154A1 (en) * 2003-07-30 2005-03-17 Optrex Corporation Organic E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JP4823478B2 (ja) * 2003-09-19 2011-11-24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装置の作製方法
US7619258B2 (en) * 2004-03-16 2009-11-1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US7423373B2 (en) 2004-03-26 2008-09-0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0358172C (zh) * 2004-04-14 2007-12-2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JP2005317229A (ja) * 2004-04-27 2005-11-10 Seiko Epson Corp 有機el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US7202504B2 (en) 2004-05-20 2007-04-1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element and display device
US8148895B2 (en) 2004-10-01 2012-04-03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KR100700012B1 (ko) * 2004-11-25 2007-03-2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 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245539B1 (ko) * 2005-05-31 2013-03-21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반도체 장치
KR20070054806A (ko) * 2005-11-24 2007-05-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0900550B1 (ko) * 2006-01-16 2009-06-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와 그 제조방법
US20080006819A1 (en) * 2006-06-19 2008-01-1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oisture barrier coatings fo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evices
WO2008117362A1 (ja) * 2007-03-23 2008-10-02 Pioneer Corporation 有機トランジス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08591B2 (ja) 2007-06-28 2013-06-12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KR101296656B1 (ko) * 2008-06-24 2013-08-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KR101147428B1 (ko) * 2009-02-09 2012-05-23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JP5519532B2 (ja) * 2010-04-19 2014-06-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有機el表示パネル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有機el表示装置並びに有機el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KR102109009B1 (ko) 2011-02-25 2020-05-11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발광 장치 및 발광 장치를 사용한 전자 기기
US9142598B2 (en) 2011-06-24 2015-09-2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panel, light-emitting device using the light-emitting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light-emitting panel
KR101933952B1 (ko) 2011-07-01 2018-12-31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발광 장치, 전자 기기 및 조명 장치
KR102082793B1 (ko) 2012-05-10 2020-02-28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작 방법
US8658444B2 (en) 2012-05-16 2014-02-2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active matrix on buried insulator
WO2014017135A1 (ja) * 2012-07-27 2014-01-30 三井金属鉱業株式会社 金属箔及び電子デバイス
JP6302186B2 (ja) * 2012-08-01 2018-03-28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表示装置
KR101967600B1 (ko) * 2012-11-09 2019-04-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233048B1 (ko) 2013-07-12 2021-03-30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발광 장치
KR102288238B1 (ko) 2013-09-03 2021-08-09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발광 장치
KR102358935B1 (ko) 2014-02-12 2022-02-04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전자 기기
TWI654736B (zh) 2014-02-14 2019-03-21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裝置
KR102521132B1 (ko) 2014-02-28 2023-04-14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전자 기기
JP2016027464A (ja) 2014-05-30 2016-02-18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入力装置、情報処理装置
JP6594013B2 (ja) * 2014-06-17 2019-10-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有機発光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60047673A (ko) * 2014-10-22 2016-05-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와,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210068638A (ko) 2014-10-28 2021-06-09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발광 장치
KR102357269B1 (ko) * 2014-12-12 2022-02-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365778B1 (ko) * 2015-02-24 2022-02-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5826355B (zh) * 2016-05-03 2017-03-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KR102656232B1 (ko) * 2016-08-31 2024-04-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어레이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6531768A (zh) * 2016-12-07 2017-03-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20828B (zh) * 2017-03-29 2019-11-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
CN109920816B (zh) * 2017-12-12 2021-03-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8110037B (zh) * 2017-12-29 2020-09-0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
CN108962964B (zh) * 2018-08-01 2020-06-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20220209166A1 (en) * 2019-04-11 2022-06-3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ght-emitting element and displa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35639B2 (ja) 1980-04-21 1983-08-03 株式会社 キヨウシン 固体燃料の製造方法
JP3197305B2 (ja) 1991-10-08 2001-08-13 ティーディーケイ株式会社 電界発光素子の保護
JPH06124785A (ja) 1992-10-08 1994-05-06 Idemitsu Kosan Co Ltd 有機el素子
JPH0736024A (ja) 1993-07-20 1995-02-07 Sharp Corp 基板の製造方法
JP3813217B2 (ja) 1995-03-13 2006-08-23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US5701055A (en) * 1994-03-13 1997-12-23 Pioneer Electronic Corporation Organic electoluminescent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5684365A (en) * 1994-12-14 1997-11-04 Eastman Kodak Company TFT-el display panel using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media
US5952037A (en) * 1995-03-13 1999-09-14 Pioneer Electronic Corporatio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439003B (en) * 1995-11-17 2001-06-0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Display device
JP3247388B2 (ja) * 1996-02-26 2002-01-15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364275B (en) 1996-03-12 1999-07-11 Idemitsu Kosan Co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US6037712A (en) * 1996-06-10 2000-03-14 Tdk Corporatio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device and producing method thereof
JP4011649B2 (ja) 1996-06-11 2007-11-21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多色発光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39334A (ja) * 1996-07-24 1998-02-13 Toshiba Corp アレイ基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H10172762A (ja) * 1996-12-11 1998-06-26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を用いた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表示装置
JP3524711B2 (ja) 1997-03-18 2004-05-1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927826B2 (en) 1997-03-26 2005-08-0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a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JPH10268360A (ja) * 1997-03-26 1998-10-0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表示装置
JP3570857B2 (ja) 1997-05-20 2004-09-29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とその製造方法
US6069443A (en) * 1997-06-23 2000-05-30 Fed Corporation Passive matrix OLED display
US6016033A (en) * 1997-07-11 2000-01-18 Fed Corporation Electrode structure for high resolutio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s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JP3886219B2 (ja) * 1997-07-29 2007-02-28 株式会社アルバック 有機el素子
JP3830238B2 (ja) 1997-08-29 2006-10-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装置
JP3663876B2 (ja) * 1998-01-08 2005-06-2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GB9803763D0 (en) 1998-02-23 1998-04-15 Cambridge Display Tech Ltd Display devices
JP3543170B2 (ja) * 1998-02-24 2004-07-14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電界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910303B2 (ja) * 1998-02-25 2007-04-25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素子用基板の製造方法
TW420964B (en) * 1998-02-25 2001-02-01 Toppan Printing Co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substrat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it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element
JP3203227B2 (ja) 1998-02-27 2001-08-2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WO2000072637A1 (fr) 1998-03-09 2000-11-30 Tdk Corporation Affichage couleur electroluminescent organique
JPH11260562A (ja) 1998-03-09 1999-09-24 Tdk Corp 有機elカラーディスプレイ
KR100608543B1 (ko) 1998-03-17 2006-08-03 세이코 엡슨 가부시키가이샤 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및 박막발광소자의 제조방법
JPH11317288A (ja) * 1998-04-30 1999-11-16 Toyota Motor Corp 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2000133460A (ja) 1998-10-21 2000-05-12 Toyota Motor Corp El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0227770A (ja) 1998-12-01 2000-08-15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カラーel表示装置
JP2000228284A (ja) 1998-12-01 2000-08-15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カラーel表示装置
JP2000227771A (ja) 1998-12-01 2000-08-15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カラーel表示装置
TW439387B (en) * 1998-12-01 2001-06-07 Sanyo Electric Co Display device
JP4092827B2 (ja) 1999-01-29 2008-05-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2000243557A (ja) 1998-12-22 2000-09-08 Toray Ind Inc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186289B2 (ja) 1998-12-24 2008-11-26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素子用基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JP3814102B2 (ja) 1999-05-24 2006-08-23 東北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288420B1 (en) 1999-06-04 2007-10-3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electro-optical device
TW495854B (en) * 2000-03-06 2002-07-2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20010109639A (ko) * 2000-05-31 2001-12-12 주식회사 현대 디스플레이 테크놀로지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소자의 제조 방법
US6605826B2 (en) 2000-08-18 2003-08-1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JP4423767B2 (ja) 2000-08-22 2010-03-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664732B2 (en) 2000-10-26 2003-12-1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5206A (zh) 2007-01-31
US20050093436A1 (en) 2005-05-05
KR20020036765A (ko) 2002-05-16
US20020056842A1 (en) 2002-05-16
US6828727B2 (en) 2004-12-07
KR100868667B1 (ko) 2008-11-13
CN1276520C (zh) 2006-09-20
US7633223B2 (en) 2009-12-15
CN1905206B (zh) 2010-12-08
CN1353464A (zh) 2002-06-12
KR20060134880A (ko) 2006-12-28
KR100838504B1 (ko) 2008-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22577B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TWI251933B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7923269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6646284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1004060B1 (ko) 제조 시스템, 발광 장치, 및 유기 화합물 함유 층의 제조방법
TWI336905B (en) Evaporation method, eva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light emitting device
TW200415952A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ilm-forming method, and cleaning method
JP4632337B2 (ja) 発光装置
JP2002203682A (ja) 発光装置及びその作製方法
JP2004047452A (ja) 製造装置
JP4011337B2 (ja) 発光装置及びその作製方法。
JP4467876B2 (ja) 発光装置
JP4160053B2 (ja) 発光装置の作製方法、発光装置の劣化防止方法
JP2005100992A (ja) 発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