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16363A - 晶圓之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晶圓之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16363A
TW202416363A TW112138316A TW112138316A TW202416363A TW 202416363 A TW202416363 A TW 202416363A TW 112138316 A TW112138316 A TW 112138316A TW 112138316 A TW112138316 A TW 112138316A TW 202416363 A TW202416363 A TW 20241636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fer
modified layer
peripheral
external force
peripheral residu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383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伊賀勇人
平田和也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迪思科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迪思科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迪思科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416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16363A/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課題]提供一種在貼合晶圓的磨削工序中,可以既抑制器件的破損並且去除外周剩餘區域之晶圓之加工方法。 [解決手段]一種晶圓之加工方法,包含以下步驟:貼合晶圓形成步驟,將第一晶圓的一面貼合於第二晶圓來形成貼合晶圓,前述第一晶圓在一面具備器件區域以及外周剩餘區域,且前述第一晶圓之外周緣已被倒角;改質層形成步驟,將對第一晶圓具有穿透性之波長的雷射光束的聚光點定位在器件區域與外周剩餘區域之交界,並從另一面來照射,而沿著交界形成環狀的改質層;磨削步驟,在實施改質層形成步驟之後,將第一晶圓從另一面來磨削並薄化至成品厚度;及外力賦與步驟,藉由對比形成有改質層之區域更靠近外周緣側的外周剩餘區域賦與外力,來促進外周剩餘區域之脫離。

Description

晶圓之加工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晶圓之加工方法。
隨著近年來的器件晶片之低高度化或高集成化,做成三維積層之半導體晶圓的開發仍在進展中。例如TSV(矽穿孔,Through-Silicon Via)晶圓是藉由貫通電極而可做成基於2個晶片彼此之貼合的兩晶片之電極的連接。
如此做出之晶圓是以貼合於成為基台之支撐晶圓(矽或玻璃、陶瓷等)的狀態來進行磨削而被薄化。通常,因為晶圓已將外周緣倒角,所以若磨削得極薄時,外周緣便會成為所謂的刀緣,而容易在磨削中產生邊緣的缺損。因此,會有缺損延長至器件而導致器件的破損之可能性。
作為刀緣的對策,已開發有將晶圓的正面側的外周緣切削為環狀之所謂的邊緣修整技術(參照專利文獻1)。又,也構思有以下之邊緣修整方法:將晶圓貼合後,沿著器件的外周緣來照射雷射光束而形成環狀的改質層,藉此抑制在該磨削中產生之晶圓的邊緣缺損伸展至器件之情形(參照專利文獻2)。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489559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20-057709號公報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專利文獻1的方法具有以下課題:有在切削時產生到達器件之破裂而使器件破損之可能性,又,因為出現大量的切削屑,所以器件容易被污染物弄髒。又,專利文獻2之方法,在將改質層形成在比接合區域更靠近內側之情況下,會有導致欲在磨削時去除之外周剩餘區域的端材未剝離而殘留之可能性。
據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在貼合晶圓之磨削工序中,可以既抑制器件的破損並且去除外周剩餘區域之晶圓之加工方法。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晶圓之加工方法,其具備有以下步驟: 貼合晶圓形成步驟,將第一晶圓的一面貼合於第二晶圓的一面來形成貼合晶圓,前述第一晶圓在該一面具有形成有複數個器件之器件區域、與圍繞該器件區域之外周剩餘區域,且前述第一晶圓之外周緣已被倒角; 改質層形成步驟,將對該第一晶圓具有穿透性之波長的雷射光束的聚光點定位在第一晶圓的該器件區域與該外周剩餘區域之交界,並從該一面的相反側的另一面來照射該雷射光束,而沿著該交界形成環狀的改質層;及 磨削步驟,在實施該改質層形成步驟之後,將該貼合晶圓的該第一晶圓從該另一面來磨削並薄化至成品厚度, 前述晶圓之加工方法並具備有: 外力賦與步驟,在實施該磨削步驟之期間或已實施該磨削步驟之後,藉由對比在該改質層形成步驟中形成有改質層之區域更靠近外周緣側的外周剩餘區域賦與外力,來促進該外周剩餘區域之脫離。
較佳的是,在該改質層形成步驟中,是以該雷射光束的聚光點越接近於該外周緣就定位在越接近於該第一晶圓的一面之位置的方式,來照射該雷射光束,藉此形成沿著從該第一晶圓的該一面側朝向該另一面側具有傾斜之圓錐台的側面之形狀的改質層。
較佳的是,在該改質層形成步驟中,是將雷射光束照射成從該改質層伸展之裂隙不顯露於該第一晶圓的該一面側,藉此在實施該磨削步驟之期間抑制該外周剩餘區域脫離之情形,並且在該外力賦與步驟中使該外周剩餘區域脫離。
較佳的是,在該外力賦與步驟中,是藉由對該外周剩餘區域賦與超音波,來促進該外周剩餘區域之脫離。
較佳的是,在該外力賦與步驟中,是藉由對該外周剩餘區域噴附流體以及固體的至少任一者,來促進該外周剩餘區域之脫離。
較佳的是,在該外力賦與步驟中,是藉由可朝相對於該一面垂直的方向移動之推壓構件對該外周剩餘區域施加荷重,來促進該外周剩餘區域之脫離。 發明效果
本申請之發明可以在貼合晶圓的磨削工序中,既抑制器件的破損並且去除外周剩餘區域。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以下,針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並非因以下的實施形態所記載之內容而受到限定之發明。又,在以下所記載之構成要素中,包含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容易地設想得到的構成要素、實質上相同的構成要素。此外,以下所記載之構成是可合宜組合的。又,只要在不脫離本發明之要旨的範圍內,可進行構成的各種省略、置換或變更。
依據圖式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晶圓10(參照圖2)之加工方法。實施形態之晶圓10之加工方法是將一對晶圓10相互貼合,並將其中一個晶圓10(第一晶圓10-1)薄化至預定的厚度之方法。
再者,在以後的說明中,在區別一對晶圓10之晶圓10彼此時,是將其中一個晶圓10標記為第一晶圓10-1,並將另一個晶圓10標記為第二晶圓10-2(參照圖2),在不區別時則簡記為晶圓10。未進行薄化之另一個的第二晶圓10-2雖然設為在實施形態中為和第一晶圓10-1同樣的TSV晶圓之晶圓來說明,但是在本發明中,亦可為沒有型樣之單純的基板晶圓(substrate wafer)。
圖1是顯示實施形態之晶圓10之加工方法之流程的流程圖。如圖1所示,實施形態之晶圓10之加工方法具備貼合晶圓形成步驟1、改質層形成步驟2、磨削步驟3與外力賦與步驟4。
圖2是顯示圖1所示之貼合晶圓形成步驟1之一狀態的立體圖。圖3是顯示圖1所示之貼合晶圓形成步驟1後之貼合晶圓20的剖面圖。貼合晶圓形成步驟1是將第一晶圓10-1的一面貼合於第二晶圓10-2的一面而形成貼合晶圓20之步驟。
首先,針對加工對象之晶圓10(第一晶圓10-1以及第二晶圓10-2)之構成來說明。圖2以及圖3所示之晶圓10是將矽(Si)、藍寶石(Al 2O 3)、砷化鎵(GaAs)或碳化矽(SiC)等作為基板11之圓板狀的半導體晶圓、光器件晶圓等之晶圓,在實施形態中是矽晶圓。如圖3所示,晶圓10是將外周緣12倒角成:厚度方向的中央最朝外周側突出,且從基板11的正面13涵蓋到背面14成為剖面圓弧狀。
如圖2所示,晶圓10具備器件區域15、與圍繞器件區域15之外周剩餘區域16。器件區域15具有在基板11的正面13設定成格子狀之複數條分割預定線17、與形成於被分割預定線17所區劃出的各區域之器件18。外周剩餘區域16是涵蓋全周地圍繞器件區域15且未形成有器件18之區域。
在實施形態中,器件18構成3DNAND快閃記憶體,且具備電極墊、與連接於電極墊之貫通電極。貫通電極在薄化基板11且從晶圓10一個個地分割器件18時,會貫通到基板11的背面14側。亦即,實施形態之晶圓10是可被分割成一個個的器件18具有貫通電極之所謂TSV晶圓。再者,本發明之晶圓10不限定於如實施形態之具有貫通電極之TSV晶圓,亦可為沒有貫通電極之器件晶圓。
在實施形態的貼合晶圓形成步驟1中,貼合之一面是正面13。在貼合晶圓形成步驟1中,首先是如圖2所示,在第一晶圓10-1的正面13與第二晶圓10-2的正面13當中的其中一者積層接合層19。在實施形態中,是在第二晶圓10-2的正面13積層接合層19。再者,接合層19在實施形態中是在基材層的正面、背面積層有黏著材層之雙面膠帶,但在本發明中並不限定為雙面膠帶,亦可為例如氧化膜,亦可為藉由塗佈包含樹脂等的接著劑而形成之構成。又,亦可不使用接合層19,而是將第一晶圓10-1與第二晶圓10-2直接接合。
在貼合晶圓形成步驟1中,其次是如圖2所示,使第一晶圓10-1的正面13、與已積層於第二晶圓10-2的正面13側之接合層19隔著間隔而相向。其次,如圖3所示,透過接合層19將第一晶圓10-1的正面13與第二晶圓10-2的正面13貼合。藉此,形成貼合晶圓20。
圖4是顯示圖1所示之改質層形成步驟2之一狀態的立體圖。圖5是將圖1所示之改質層形成步驟2後之貼合晶圓20的一部分放大而顯示的剖面圖。改質層形成步驟2是沿著第一晶圓10-1的器件區域15與外周剩餘區域16之交界形成環狀的改質層21之步驟。在改質層形成步驟2中,是藉由以雷射加工裝置30所進行之隱形切割,而在第一晶圓10-1的內部形成改質層21。
雷射加工裝置30具備保持工作台31與雷射光束照射單元32。保持工作台31將晶圓10保持在保持面,且可繞著垂直的軸心旋動。雷射光束照射單元32對已保持在保持工作台31之晶圓10照射雷射光束33。雷射加工裝置30更具備使保持工作台31與雷射光束照射單元32相對地移動之未圖示的移動單元、以及對已保持在保持工作台31之晶圓10進行拍攝之拍攝單元35等。
在改質層形成步驟2中,是藉由沿著第一晶圓10-1的器件區域15與外周剩餘區域16之交界來照射雷射光束33,而形成環狀的改質層21。雷射光束33是對第一晶圓10-1具有穿透性之波長的雷射光束,可為例如紅外線(Infrared rays,IR)。
改質層21意指因為照射雷射光束33而使密度、折射率、機械性強度或其他物理特性變得與周圍的該特性不同的狀態之區域。改質層21可為例如熔融處理區域、裂隙(crack)區域、絕緣破壞區域、折射率變化區域、及混合了這些區域之區域等。改質層21的機械性強度等會比第一晶圓10-1的其他部分更低。
在改質層形成步驟2中,首先是將第二晶圓10-2的背面14側吸引保持在保持工作台31的保持面(上表面)。其次,進行第一晶圓10-1與雷射光束照射單元32的聚光器之對位。具體而言,是藉由未圖示之移動單元使保持工作台31移動至雷射光束照射單元32的下方的照射區域。其次,藉由以拍攝單元35對第一晶圓10-1進行攝影來校準,在使雷射光束照射單元32的照射部朝向第一晶圓10-1的器件區域15與外周剩餘區域16之交界的位置且在鉛直方向上相向後,將雷射光束33的聚光點34設定在第一晶圓10-1的內部。
在改質層形成步驟2中,其次是一邊使保持工作台31繞著垂直的軸心旋轉,一邊由雷射光束照射單元32從第一晶圓10-1的背面14側照射雷射光束33。亦即,將雷射光束33沿著第一晶圓10-1的器件區域15與外周剩餘區域16之交界照射,而形成環狀的改質層21。裂隙22會從改質層21伸展。較佳的是,在改質層形成步驟2中,將雷射光束33照射成從改質層21伸展之裂隙22不會顯露於正面13。
再者,在改質層形成步驟2中,亦可變更雷射光束33的聚光點34的高度來照射複數次雷射光束33、或是照射具有在第一晶圓10-1的厚度方向上分開之複數個聚光點34之雷射光束33,藉此在第一晶圓10-1的厚度方向上形成複數個改質層21。
圖6是以局部剖面方式來顯示圖1所示之磨削步驟3的側面圖。磨削步驟3是在實施改質層形成步驟2之後實施。磨削步驟3是將貼合晶圓20的第一晶圓10-1從另一面來磨削並薄化至預定的厚度之步驟。在實施形態的磨削步驟3中,是藉由磨削裝置40磨削第一晶圓10-1的背面14側來薄化至預定的成品厚度。
磨削裝置40具備保持工作台41、旋轉軸構件即主軸42、安裝在主軸42的下端之磨削輪43、裝設在磨削輪43的下表面之磨削磨石44、與磨削液供給單元45。磨削輪43是以和保持工作台41的軸心平行的旋轉軸來旋轉。
在磨削步驟3中,首先是將第二晶圓10-2的背面14側吸引保持在保持工作台41的保持面。其次,在已使保持工作台41繞著軸心旋轉之狀態下,使磨削輪43繞著軸心來旋轉。藉由磨削液供給單元45將磨削液供給至加工點,並且使磨削輪43的磨削磨石44以預定的進給速度朝保持工作台41接近,藉此將第一晶圓10-1的背面14以磨削磨石44來磨削,並薄化至預定的成品厚度。
在此,在實施形態中為:在改質層形成步驟2中,將雷射光束33照射成從改質層21伸展之裂隙22不會顯露於第一晶圓10-1的正面13側。藉此,在磨削步驟3中即使磨削負荷會施加於第一晶圓10-1,仍然可以抑制外周剩餘區域16在磨削中非預期地脫離之情形。
圖7是以局部剖面方式來顯示圖1所示之外力賦與步驟4之一例的側面圖。外力賦與步驟4可在實施磨削步驟3之期間,或已實施磨削步驟3之後實施。實施形態之外力賦與步驟4是在已實施磨削步驟3之後實施。外力賦與步驟4是藉由在改質層形成步驟2中對比形成有改質層21以及裂隙22之區域更靠近外周緣12側之外周剩餘區域16賦與外力,來促進外周剩餘區域16之脫離之步驟。實施形態之外力賦與步驟4是藉由以推壓構件50賦與第一晶圓10-1的厚度方向的剪切力,來去除外周剩餘區域16。
推壓構件50可朝相對於第一晶圓10-1的一面(正面13)垂直的方向移動。也就是說,推壓構件50可相對於已保持為水平姿勢之貼合晶圓20朝上下方向移動,且藉由從上方對貼合晶圓20的第一晶圓10-1推壓並施加荷重,來賦與外力。在外力賦與步驟4中,是使推壓構件50在已朝向第一晶圓10-1的外周剩餘區域16且在鉛直方向上相向的狀態下朝下方下降,使推壓構件50壓附於第一晶圓10-1的外周剩餘區域16來施加荷重。
藉此,藉由推壓構件50對外周剩餘區域16賦與向下方向的外力,而促進外周剩餘區域16之脫離。如此一來,器件區域15與外周剩餘區域16便會以改質層21以及裂隙22作為起點而被分割,且第一晶圓10-1的外周剩餘區域16會被去除。
如以上所說明,實施形態之晶圓10之加工方法是藉由對貼合晶圓20的第一晶圓10-1於磨削中或磨削後賦與外力,來去除外周剩餘區域16。因此,可以既抑制器件18的破損並且確實地去除外周剩餘區域16的端材。又,因為可以藉由外力的賦與來讓端材粉碎並變小,所以可以抑制外周剩餘區域16在磨削中呈環狀或圓弧狀地脫離而飛散到磨削裝置40的加工室內之情形。藉此,可以抑制使磨削磨石44等的磨削裝置40的各構成零件損傷之情形。
再者,本發明並非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之發明。亦即,在不脫離本發明之要點的範圍內,可以進行各種變形來實施。例如,改質層形成步驟2亦可在貼合晶圓形成步驟1之前實施,且只要至少在實施磨削步驟3之前形成貼合晶圓20與改質層21即可。
又,在改質層形成步驟2中,亦可進一步形成將第一晶圓10-1的比環狀的改質層21更靠近外周緣12側之區域即外周剩餘區域16,劃分成至少二個以上之輔助改質層。輔助改質層可以例如在第一晶圓10-1的外周剩餘區域16中,在圓周方向的預定的位置上朝放射方向形成,亦可形成為和改質層21同心之環狀。如此的輔助改質層亦可因應於第一晶圓10-1的直徑或外周剩餘區域16的寬度的尺寸來合宜設定分割數。
又,在實施形態的改質層形成步驟2中,雖然改質層21形成為裂隙22朝第一晶圓10-1的厚度方向伸展,但亦可形成圖8所示之第1變形例的改質層21-1以及裂隙22-1、或圖9所示之第2變形例的改質層21-2以及裂隙22-2。
又,在外力賦與步驟4中賦與外力之方法,並不限定於從上方推壓外周剩餘區域16來賦與往剪切方向的外力之方法,亦可為例如藉由使輥滾動來破碎之方法。又,在實施形態中,雖然是在實施磨削步驟3之後實施外力賦與步驟4,但亦可如圖10所示之第3變形例、或如圖11所示之第4變形例,在實施磨削步驟3之期間實施外力賦與步驟4。
[第1變形例] 圖8是將第1變形例之改質層形成步驟2後的貼合晶圓20的一部分放大而顯示的剖面圖。在第1變形例之改質層形成步驟2中,是在比第一晶圓10-1的外周緣12更靠近內側預定距離中,形成沿著圓錐台的側面之形狀的改質層21-1以及裂隙22-1。
在第1變形例的改質層形成步驟2中,是對第一晶圓10-1的比外周緣12更靠近內側預定距離的區域,以雷射光束33的聚光點34越接近於外周緣12就定位在越接近於一面之位置的方式,來照射雷射光束33,藉此形成沿著從第一晶圓10-1的一面側朝向另一面側具有傾斜之圓錐台的側面之形狀的改質層21-1。在實施形態中為:一面是正面13,另一面是背面14。
在第1變形例的改質層形成步驟2中,首先,是和實施形態同樣地進行第一晶圓10-1與雷射光束照射單元32的聚光器之對位。在第1變形例中,是使雷射光束照射單元32的照射部朝向第一晶圓10-1的比外周緣12更靠近內側預定距離的位置,並於使其在鉛直方向上相向後,將雷射光束33的聚光點34設定在第一晶圓10-1的內部。
在第1變形例的改質層形成步驟2中,其次是一邊使保持工作台31繞著垂直的軸心旋轉,一邊由雷射光束照射單元32從第一晶圓10-1的背面14側照射雷射光束33。亦即,將雷射光束33沿著第一晶圓10-1的比外周緣12更靠近內側預定距離的位置來照射,而形成環狀的改質層21-1。
在第1變形例的改質層形成步驟2中,是將雷射光束33的聚光點34的位置以越接近於外周緣12就定位在越接近於一面之位置的方式來變更而照射複數次雷射光束33、或照射具有複數個聚光點34之雷射光束33。藉此,以沿著從第一晶圓10-1的正面13側朝向背面14側具有傾斜之圓錐台的側面的方式,形成複數個改質層21-1。裂隙22-1會從改質層21-1伸展,且可藉由改質層21-1與裂隙22-1之連結,而形成沿著從正面13側朝向背面14側具有傾斜之圓錐台的側面之形狀的分割起點。
藉此,因為在貼合有晶圓10之接合層19側(正面13側)中,裂隙22會伸展到比接合層19更靠近外周緣12側,所以可以抑制在之後的外力賦與步驟4中,外周剩餘區域16的端材隔著接合層19繼續接合於第二晶圓10-2而殘留之情形。
[第2變形例] 圖9是將第2變形例之改質層形成步驟2後的貼合晶圓20的一部分放大而顯示的剖面圖。在第2變形例之改質層形成步驟2中,是在比第一晶圓10-1的外周緣12更靠近內側預定距離中,形成沿著圓錐台的側面之形狀的改質層21-2以及裂隙22-2。
改質層21-2以及裂隙22-2,是和形成第1變形例之改質層21-1以及裂隙22-1之程序幾乎同樣地形成。不過,在第2變形例的改質層形成步驟2中,是將雷射光束33照射成從改質層21-2伸展之裂隙22-2不會顯露於第一晶圓10-1的正面13。
藉此,可以在之後的磨削步驟3中,抑制外周剩餘區域16因磨削負荷而脫離之情形,並且可以在外力賦與步驟4使外周剩餘區域16脫離。從而,可以抑制在磨削中磨削裝置40的磨削磨石44等因外周剩餘區域16之脫離、飛散而破損的情形。
[第3變形例] 圖10是以局部剖面方式來顯示第3變形例之磨削步驟3以及外力賦與步驟4之一例的側面圖。在第3變形例中,是在藉由磨削裝置40實施磨削步驟3之期間,藉由超音波賦與單元60來實施外力賦與步驟4。第3變形例的磨削步驟3,因為和實施形態的磨削步驟3同樣,所以省略說明。
在第3變形例之外力賦與步驟4中,是以超音波賦與單元60對第一晶圓10-1的外周剩餘區域16賦與超音波,而以由超音波所形成之振動來賦與外力,藉此去除外周剩餘區域16。
超音波賦與單元60具有例如可藉由施加交流電力而伸縮並在第一晶圓10-1的磨削面產生超音波振動之超音波振動器、對超音波振動器施加交流電力之電源、與液體供給單元。在第3變形例之外力賦與步驟4中,在實施磨削步驟3之期間,首先是在已使超音波振動器朝向第一晶圓10-1的外周剩餘區域16且在鉛直方向上相向的狀態下,從液體供給單元將液體供給到超音波振動器與磨削面之間。液體可為例如純水。
在第3變形例之外力賦與步驟4中,其次是一邊使超音波振動器的相向面浸漬於液體內,一邊對超音波賦與單元60的超音波振動器施加預定時間交流電力來對相向面進行超音波振動。藉此,當透過液體將超音波振動賦與到外周剩餘區域16時,改質層21的裂隙22會伸展,且器件區域15與外周剩餘區域16會以改質層21以及裂隙22為起點被分割,而可將第一晶圓10-1的外周剩餘區域16去除。
[第4變形例] 圖11是以局部剖面方式來顯示第4變形例之磨削步驟3以及外力賦與步驟4之一例的側面圖。在第4變形例中,是在藉由磨削裝置40實施磨削步驟3之期間,藉由噴出單元70來實施外力賦與步驟4。第4變形例的磨削步驟3,因為和實施形態的磨削步驟3同樣,所以省略說明。
在第4變形例之外力賦與步驟4中,是藉由噴出單元70對第一晶圓10-1的外周剩餘區域16噴附液體、固體、或液體與固體之組合,來讓液體以及固體之至少任一者衝撞的力對外周剩餘區域16賦與,藉此去除外周剩餘區域16。
噴出單元70具有連接於供給液體或固體之供給源之噴嘴,並使液體、固體、或液體與固體之組合從噴嘴前端噴出。從噴出單元70噴出之液體可為例如加壓水。從噴出單元70噴出之固體可為例如乾冰。在第4變形例之外力賦與步驟4中,是在實施磨削步驟3之期間,將噴出單元70的噴嘴朝向外周剩餘區域16而使其相向,且對外周剩餘區域16噴附液體或固體。藉此,當液體或固體衝撞的外力對外周剩餘區域16賦與時,改質層21的裂隙22會伸展,且器件區域15與外周剩餘區域16會以改質層21以及裂隙22為起點被分割,而可將第一晶圓10-1的外周剩餘區域16去除。
如第3變形例以及第4變形例,藉由在實施磨削步驟3之期間實施外力賦與步驟4,可以在磨削繼續進行之前,對外周剩餘區域16賦與外力,且將端材粉碎並變小,因此可以抑制外周剩餘區域16在磨削中呈環狀或圓弧狀地脫離而飛散到磨削裝置40的加工室內之情形。又,藉由一邊磨削一邊進行外力的賦與,在磨削結束時會成為外周剩餘區域16已脫離之狀態,因此會發揮如下之效果:可以縮短加工所需要之時間。
1:貼合晶圓形成步驟 2:改質層形成步驟 3:磨削步驟 4:外力賦與步驟 10:晶圓 10-1:第一晶圓 10-2:第二晶圓 11:基板 12:外周緣 13:正面 14:背面 15:器件區域 16:外周剩餘區域 17:分割預定線 18:器件 19:接合層 20:貼合晶圓 21,21-1,21-2:改質層 22,22-1,22-2:裂隙 30:雷射加工裝置 31,41:保持工作台 32:雷射光束照射單元 33:雷射光束 34:聚光點 35:拍攝單元 40:磨削裝置 42:主軸 43:磨削輪 44:磨削磨石 45:磨削液供給單元 50:推壓構件 60:超音波賦與單元 70:噴出單元
圖1是顯示實施形態之晶圓之加工方法之流程的流程圖。 圖2是顯示圖1所示之貼合晶圓形成步驟之一狀態的立體圖。 圖3是顯示圖1所示之貼合晶圓形成步驟後之貼合晶圓的剖面圖。 圖4是顯示圖1所示之改質層形成步驟之一狀態的立體圖。 圖5是將圖1所示之改質層形成步驟後之貼合晶圓的一部分放大而顯示的剖面圖。 圖6是以局部剖面方式來顯示圖1所示之磨削步驟的側面圖。 圖7是以局部剖面方式來顯示圖1所示之外力賦與步驟之一例的側面圖。 圖8是將第1變形例之改質層形成步驟後之貼合晶圓的一部分放大而顯示的剖面圖。 圖9是將第2變形例之改質層形成步驟後之貼合晶圓的一部分放大而顯示的剖面圖。 圖10是以局部剖面方式來顯示第3變形例之磨削步驟以及外力賦與步驟之一例的側面圖。 圖11是以局部剖面方式來顯示第4變形例之磨削步驟以及外力賦與步驟之一例的側面圖。
1:貼合晶圓形成步驟
2:改質層形成步驟
3:磨削步驟
4:外力賦與步驟

Claims (6)

  1. 一種晶圓之加工方法,具備有以下步驟: 貼合晶圓形成步驟,將第一晶圓的一面貼合於第二晶圓的一面來形成貼合晶圓,前述第一晶圓在該一面具有形成有複數個器件之器件區域、與圍繞該器件區域之外周剩餘區域,且前述第一晶圓之外周緣已被倒角; 改質層形成步驟,將對該第一晶圓具有穿透性之波長的雷射光束的聚光點定位在第一晶圓的該器件區域與該外周剩餘區域之交界,並從該一面的相反側的另一面來照射該雷射光束,而沿著該交界形成環狀的改質層; 磨削步驟,在實施該改質層形成步驟之後,將該貼合晶圓的該第一晶圓從該另一面來磨削並薄化至成品厚度;及 外力賦與步驟,在實施該磨削步驟之期間或已實施該磨削步驟之後,藉由對比在該改質層形成步驟中形成有該改質層之區域更靠近外周緣側的該外周剩餘區域賦與外力,來促進該外周剩餘區域之脫離。
  2. 如請求項1之晶圓之加工方法,其中在該改質層形成步驟中,是以該雷射光束的聚光點越接近於該外周緣就定位在越接近於該第一晶圓的該一面之位置的方式,來照射該雷射光束,藉此形成沿著從該第一晶圓的該一面側朝向該另一面側具有傾斜之圓錐台的側面之形狀的改質層。
  3. 如請求項1或2之晶圓之加工方法,其中在該改質層形成步驟中,是將雷射光束照射成從該改質層伸展之裂隙不顯露於該第一晶圓的該一面側,藉此在實施該磨削步驟之期間抑制該外周剩餘區域脫離之情形,並且在該外力賦與步驟中使該外周剩餘區域脫離。
  4. 如請求項1或2之晶圓之加工方法,其中在該外力賦與步驟中,是藉由對該外周剩餘區域賦與超音波,來促進該外周剩餘區域之脫離。
  5. 如請求項1或2之晶圓之加工方法,其中在該外力賦與步驟中,是藉由對該外周剩餘區域噴附流體以及固體的至少任一者,來促進該外周剩餘區域之脫離。
  6. 如請求項1或2之晶圓之加工方法,其中在該外力賦與步驟中,是藉由可朝相對於該一面垂直的方向移動之推壓構件對該外周剩餘區域施加荷重,來促進該外周剩餘區域之脫離。
TW112138316A 2022-10-14 2023-10-05 晶圓之加工方法 TW2024163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65606 2022-10-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16363A true TW202416363A (zh) 2024-04-16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85377B2 (en) Wafer processing method
US9640420B2 (en) Wafer processing method
TWI818093B (zh) 晶圓的加工方法
US9627242B2 (en) Wafer processing method
JP7187215B2 (ja) SiC基板の加工方法
JP5513042B2 (ja) ウエーハの加工方法
TW202416363A (zh) 晶圓之加工方法
TWI831925B (zh) 晶圓之加工方法
JP7358011B2 (ja) 複数のデバイスチップの製造方法
US20240128087A1 (en) Wafer processing method
TWI732959B (zh) 晶圓的加工方法
JP2016051779A (ja) ウエーハの貼り合わせ方法及び貼り合わせワークの剥離方法
JP2006287271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7473414B2 (ja) ウエーハの加工方法
US20240079243A1 (en) Processing method of wafer
JP2023078910A (ja) ウエーハの加工方法
TW202305911A (zh) 晶片的製造方法
TW202416370A (zh) 晶圓之加工方法及晶圓處理裝置
CN117690784A (zh) 晶片的加工方法
JP2024055023A (ja) ウエーハの加工方法およびウエーハ処理装置
JP2022043891A (ja) ウェーハの加工方法
JP2023077664A (ja) ウエーハの加工方法
JP2023136467A (ja) ウエーハの加工方法
TW202230486A (zh) 晶片之製造方法
JP2024025991A (ja) ウエーハの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