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11750A - 具有鏤空圖案之電極結構及其裝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鏤空圖案之電極結構及其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11750A
TW202411750A TW111133240A TW111133240A TW202411750A TW 202411750 A TW202411750 A TW 202411750A TW 111133240 A TW111133240 A TW 111133240A TW 111133240 A TW111133240 A TW 111133240A TW 202411750 A TW202411750 A TW 20241175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llow
pattern
curvature
cross
seg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332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17695B (zh
Inventor
簡伯任
黃彥餘
柯湧彬
蔡利煌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宸美(廈門)光電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宸美(廈門)光電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宸美(廈門)光電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332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17695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76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7695B/zh
Publication of TW202411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11750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ert Electrodes (AREA)
  • Electrodes Of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有鏤空圖案之電極結構,該電極結構具有一透明電極層,該透明電極層形成有鏤空圖案,其中,該鏤空圖案包含有複數交叉圖案,該等交叉圖案由一第一鏤空段以及一第二鏤空段組成,該第一鏤空段以及該第二鏤空段的均不為直線段。一種裝置包含上述之電極結構。

Description

具有鏤空圖案之電極結構及其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具有鏤空圖案之電極結構及其裝置,特別是關於一種肉眼不可見之電極結構及其裝置。
近年來,透明導電膜應用於如平面顯示器、電子紙顯示器、OLED顯示器、觸控顯示器、太陽能電池板等光電產品中,因此透明導電膜已成為光電產品架構裡的關鍵零組件。其中,具有可撓性、高光源穿透效果、高導電度透明導電膜應用多元,也能為新穎電子產品創造更多賣點。
現有技術中,透明導電膜通常需要進行電極圖案化處理,以形成觸控電極。圖案化處理的方式可為雷射(即乾式蝕刻)或化學濕蝕刻,而藉由上述蝕刻步驟所移除的部分即稱為非電極區或蝕刻區,由於蝕刻區的光學性質,例如霧度、穿透率、色度等與電極區不同,造成人眼可明顯識別的蝕刻痕,也就是當兩個區域的光學性質差異過大,使用者就容易觀察到兩區域之間的界線(即蝕刻線/蝕刻痕,故也可以稱作蝕刻線/蝕刻痕的可視性問題),從而影響觸控式螢幕視覺效果。因此亟需降低上述光學差異,減少被使用者看到的風險。
台灣專利公開號TW201211866(以下簡稱TW866)公開一種在具有鏤空部的觸控電極,以提升整體透光率。TW866所公開的鏤空部是重複設置完全相同的挖空圖樣在電極上,如其圖1、圖6、圖8等等,然而對人眼來說,重複性的圖案可能會形成光學的干涉效果,例如摩爾紋(Moire)等,故TW866所公開的鏤空觸控電極雖然可以提高光線的穿透度,但也可能會造成使用者在觀看螢幕時的品質受到影響。
因此,鑒於上述缺失,遂有本發明之產生。
本發明的目的係提供一種具有鏤空圖案之電極結構,其中,電極結構據有鏤空圖案,其可以達到本發明之電極結構具有導電度和透明度的優異平衡,在不影響電性的情況下,可降低蝕刻痕之可視性。
本發明又一目的係提供一種具有鏤空圖案之電極結構,電極結構的鏤空圖案由第一鏤空段以及第二鏤空段所組成,第一鏤空段以及第二鏤空段均具有一曲率半徑,可避免直線型鏤空圖案可能產生的光學干涉現象
本發明之具有鏤空圖案之電極結構,包括:基板;以及透明電極層,設置於基板上,透明電極層形成有鏤空圖案;其中,鏤空圖案包含有複數交叉圖案,每一交叉圖案由一曲率不等於零的第一鏤空段以及一曲率不等於零的第二鏤空段組成,在相鄰的交叉圖案中,第一鏤空段以及第二鏤空段的其中之一實質相同,而第一鏤空段以及第二鏤空段的其中另一實質不相同。
較佳地,根據本發明之電極結構,其中,第一鏤空段以及第二鏤空段分別朝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延伸,第一交叉圖案與第二交叉圖案沿第一方向相鄰,第一交叉圖案的第二鏤空段與第二交叉圖案該第二鏤空段具有實質相同的寬度、曲率半徑及曲率中心相對位置;第一交叉圖案的第一鏤空段與第二交叉圖案的第一鏤空段具有實質相同的寬度及曲率半徑,第一交叉圖案的第一鏤空段與第二交叉圖案的第一鏤空段的曲率中心相對位置不同。
較佳地,根據本發明之電極結構,其中,第一鏤空段以及第二鏤空段分別朝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延伸,第一交叉圖案與第三交叉圖案沿第二方向相鄰,第一交叉圖案的第一鏤空段與第三交叉圖案的第一鏤空段具有實質相同的寬度、曲率半徑及曲率中心相對位置;第一交叉圖案的第二鏤空段與第三交叉圖案的第二鏤空段具有實質相同的寬度及曲率半徑,第一交叉圖案的第二鏤空段與第三交叉圖案的第二鏤空段的曲率中心相對位置不同。
較佳地,根據本發明之電極結構,其中,第一鏤空段的曲率半徑約為0.41mm,第二鏤空段的曲率半徑約為0.42mm。
較佳地,根據本發明之電極結構,其中,透明電極層至少包含一奈米銀線層,鏤空圖案佔該透明電極層的面積比例約為2%-5%之間。
較佳地,根據本發明之電極結構,其中,該透明電極層至少包含一奈米銀線層,該鏤空圖案佔該透明電極層的面積比例約小於7%。
較佳地,根據本發明之電極結構,其中,電極結構具有虛擬電極,虛擬電極形成有鏤空圖案,虛擬電極區上的鏤空圖案之複數第一鏤空段以及複數第二鏤空段的曲率皆不等於零。
又,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一種裝置,如一種顯示裝置,其係包含有如上所述之電極結構。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提供之電極結構,電極結構具有交叉圖案,其實質上由非直線的第一鏤空段以及非直線的第二鏤空段所組成,且相鄰的交叉圖案中所對應的鏤空段在寬度、曲率半徑及曲率中心相對位置等的三個條件中至少有一個實質不同,也就是說,相鄰的交叉圖案不是實質上相同的圖案可避免重複排列的鏤空圖案可能產生的光學干涉現象,例如相鄰的交叉圖案的第一鏤空段的寬度不同;或者相鄰的交叉圖案的第一鏤空段的曲率半徑不同;或者相鄰的交叉圖案的第一鏤空段的曲率中心相對位置。又或者相鄰的交叉圖案的第一鏤空段的寬度與曲率中心相對位置均不同等的實施方法。據此,本發明可以達到解決或降低蝕刻線/蝕刻痕的可視性問題。
為使熟悉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瞭解本發明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茲藉由下述具體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對本發明詳加說明。
以下將參照所附圖式,更詳細地闡述依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本發明的優點、特徵及其達成方法將顯而易見。然而,應注意的是,本發明並非僅限於以下示例性實施例,而是可以各種形式來實施。
本文所用術語僅用於闡述特定實施例,並非旨在限制本發明。除非上下文中清楚地另外指明,否則本文所用的單數形式的用語「一」及「該」亦包括複數形式。
此外,應理解的是,當稱一個元件位於另一元件「上」時,所述元件可直接位於所述另一元件上,或可存在中間元件。另外,文中若無明確說明,所提及的數值,例如厚度、寬度、曲率半徑等並非絕對而可視為近似值,即具有如「約」、「大約」或「大致」所表示的誤差或範圍,本領域通常知識者可理解所指的數值,例如厚度、寬度、曲率半徑等可能包含製作公差、量測誤差等,本文所指數值的誤差或範圍可介於正負20%以內,或是介於正負10%以內,或是介於正負5%以內。
亦應理解,儘管本文中可能使用用語「第一」、「第二」等來闡述各種元件,然而,該些元件不應受限於該些用語。該些用語僅用於區分各個元件。因此,某些實施例中的第一元件可在其他實施例中被稱為第二元件,並不背離本發明的教示內容。在本說明書中,相同的參考編號表示相同的元件。
請參照圖1至圖3所示,圖1為根據本發明之電極結構例示性的示意圖,其為一種感應觸控的電極結構;圖2為根據本發明之透明電極層的鏤空圖案的示意圖;以及圖3為圖2中的鏤空圖案的放大示意圖。具有鏤空圖案之電極結構100包括基板11以及透明電極層12,具體的透明電極層12將於後文詳述。透明電極層12係設置於該基板11上,透明電極層12形成有如圖2所繪的鏤空圖案13,也就是說,透明電極層12的材料會依照鏤空圖案13被清除,藉以調整透明電極層12的非蝕刻區(即電極) 與蝕刻區(即電極與電極之間的區域)的光學特性差異,降低前述的使用者可視的問題。
具體地,在一些實施例中,基板11可以但不限於為玻璃基板、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基板、環烯烴聚合物(COP)基板、透明聚醯亞胺(CPI)基板、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基板、聚碳酸脂(PC)基板、聚醚碸(PES)基板等等;另外,基板11可具有乘載電極的功能,也可以額外提供光學功能,例如基板11可以是相位差膜或偏光膜等。
具體地,請參照圖1所示,透明電極層12設置在基板11上。在一些實施例中,透明電極層12包括一觸控電極層,設置在基板11上。舉例來說,可以形成如圖1所示的架橋式的電極結構,其亦或稱作單層電極結構,觸控電極層包括複數個第一軸向觸控電極121及複數個第二軸向觸控電極124,第一軸向與第二軸向觸控電極121,124之間具有藉由蝕刻步驟所形成的非電極區,而第一軸向或第二軸向觸控電極121,124上會形成圖2所示的鏤空圖案13,藉以調整非蝕刻區(即第一軸向與第二軸向觸控電極121,124)與蝕刻區的光學特性差異。在圖1中,蝕刻區會填入絕緣層122,架橋結構123可以設置在絕緣層122上以連接第一軸向觸控電極121。本發明也可以使用其他適合的觸控感測結構,不應被解釋為僅限於此。根據一些實施例,觸控感測結構可以包括選自金屬氧化物,如氧化銦錫(ITO),或是金屬網格(metal mesh)、奈米銀線(silver nanowire, SNW)、奈米碳管(carbon nanotube,  CNT)、石墨烯(graphene)、或導電高分子如聚3,4-乙烯二氧噻吩(poly(3,4-ethylenedioxythiophene) , PEDOT)等的材料,特別是觸控電極層可以使用這些材料中的一或更多者來形成。觸控感測結構及其觸控電極層可以使用其他適合的材料。根據一些實施例,絕緣層122的材料可為絕緣(非導電)的樹脂或其他有機材料。舉例而言,絕緣層122可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醉缩丁醛、聚碳酸酯、丙烯腈-丁烯-苯乙烯共聚物、聚(苯乙烯磺酸)、陶瓷或上述任意之組合。
更具體而言,在一實施例中,透明電極層12是由奈米銀線所製作,所使用的方法可以是將含奈米銀線的分散液塗佈在基板11上,例如將奈米銀線混入溶劑,例如:水、醇、酮、醚、烴或芳族溶劑(苯、甲苯、二甲苯等)形成塗料/漿料;上述塗料/漿料亦可包含添加劑、介面活性劑或黏合劑,例如:羧甲基纖維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 CMC)、2-羥乙基纖維素(hydroxyethyl Cellulose,  HEC)、羥基丙基甲基纖維素(hydroxypropyl methylcellulose, HPMC)、磺酸酯、硫酸酯、二磺酸鹽、磺基琥珀酸酯、磷酸酯或含氟界面活性劑等。塗佈完成後,再通過固化步驟形成奈米銀線層,此奈米銀線層即可再利用本領域人員公知的圖案化方法(例如利用光阻的黃光微影製程搭配蝕刻製程等等)形成所述的透明電極層12。
較佳地,在一實施例中,可進一步設置高分子層,使高分子層覆蓋於奈米銀線層上。在具體實施例中,將適當的高分子/聚合物塗布于奈米銀線層上,具有流動狀態/性質的聚合物可以滲入奈米銀線之間而形成填充物,奈米銀線會嵌入高分子/聚合物中,待高分子固化後即形成複合結構。也就是說,在此步驟中,塗布高分子/聚合物以外加高分子層於奈米銀線層上,而奈米銀線會內嵌於高分子層而形成複合結構。于本發明的部分實施方式中,高分子層由絕緣材料所形成。舉例而言,高分子層的材料可以是非導電的樹脂或其他有機材料,諸如聚丙烯酸酯、環氧樹脂、聚胺基甲酸酯、聚矽烷、聚矽氧、聚(矽-丙烯酸)、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乙烯醇縮丁醛(Polyvinyl butyral;PVB)、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等等。于本發明的部分實施方式中,可以藉由旋塗、噴塗、印刷等方式形成高分子層。於部分實施方式中,高分子層的厚度大約為20nm至10mm、或50nm至200nm、或30nm至100nm,舉例而言,高分子層的厚度大約可為90nm或100nm。以上所述具體作法可參照並全文引入US20190227650A、CN101292362等文獻,而奈米銀線漿料與高分子塗布物均由供應商Cambrios提供。
具體地,根據一些實施例,電極結構100可以更包括一隔離層,隔離層設置為電極結構100的最上層。在本發明中,用詞「隔離」涵蓋電性隔離及物理隔離二個方面。隔離層可以為無機封裝材料的單層、無機封裝材料的多層堆疊、或成對的無機封裝材料與有機封裝材料的堆疊。所使用的無機封裝材料例如但不限於為氮化矽(SiN x)、氧化矽(SiO x)、氮氧化矽(SiON x)、氧化鋁(AlO x)、或氧化鈦(TiO x)。
本發明鏤空圖案13包含有成型於透明電極層12的複數交叉圖案,每一交叉圖案實質由兩個鏤空段相交所組成,且相交的兩鏤空段的曲率均不為零(也可以定義成曲率半徑不等於無窮大,即非直線),且在本發明的圖案,相鄰的交叉圖案中,所述兩個鏤空段的其中之一會實質相同,而其中另一則實質不相同。透明電極層12可以採用前述奈米銀線層及高分子層,並利用圖案化製程將鏤空圖案13製作於其上;或者透明電極層12可以採用複合形式的材料,如奈米銀線層與高分子層組合搭配上金屬氧化物(如ITO),並同樣利用圖案化製程將鏤空圖案13製作於其上。值得說明的是,由於本發明實施例的圖案是非直線的線段,為了更容易理解,下文均會以線段的曲率半徑進行說明,例如”線段的曲率半徑不等於無窮大”可理解成”線段的曲率半徑小於無窮大”,也可以理解成所述線段並非直線。
具體地,請參閱圖2與圖3,根據圖2,本發明鏤空圖案13可包含重複設置的鏤空圖案組,例如第一鏤空圖案組130A與第二鏤空圖案組130B是實質相同的圖案設計,也就是說,鏤空圖案13是根據鏤空圖案組重複排列而成。後文主要以第一鏤空圖案組130A進行說明,其他重複的圖案組就依此進行製作。
如圖3所示,第一鏤空圖案組130A至少有4個交叉圖案,包括第一交叉圖案131、第二交叉圖案132、第三交叉圖案133及第四交叉圖案134。具體而言,第一交叉圖案131由具有第一預定曲率半徑(即曲率半徑不等於無窮大)的第一鏤空段1311以及具有第二預定曲率半徑(即曲率半徑不等於無窮大)的第二鏤空段1312組成。第一鏤空段1311實質上沿第一方向(如圖2、圖3所示的X軸)延伸,值得說明的是,由於第一鏤空段1311不是曲率為零的直線,故前文所述” 第一鏤空段1311實質上沿第一方向延伸”意指為雖然第一鏤空段1311不與第一方向(即X軸)完全平行,但從整體圖案觀之,可以認定第一鏤空段1311大致上是沿著第一方向(即X軸)延伸成型;類同的,第二鏤空段1312實質上沿第二方向(如圖2、圖3所示的Y軸)延伸,而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可以相互垂直(如本實施例的X軸與Y軸),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另外,與第一交叉圖案131相似,第二交叉圖案132由具有預定曲率半徑(即曲率半徑不等於無窮大)的第一鏤空段1321以及具有預定曲率半徑(即曲率半徑不等於無窮大)的第二鏤空段1322組成;第三交叉圖案133由具有預定曲率半徑(即曲率半徑不等於無窮大)的第一鏤空段1331以及具有預定曲率半徑(即曲率半徑不等於無窮大)的第二鏤空段1332組成;而第四交叉圖案134由具有預定曲率半徑(即曲率半徑不等於無窮大)的第一鏤空段1341以及具有預定曲率半徑(即曲率半徑不等於無窮大)的第二鏤空段1342組成。
接著,以下說明兩個相鄰的交叉圖案的關係。本文中所指的”相鄰”係指在第一方向(如圖2、圖3所示的X軸)上或第二方向(如圖2、圖3所示的Y軸)上處於隔壁的位置關係,例如圖3,第一交叉圖案131與第二交叉圖案132即為在X軸上的相鄰位置,第二交叉圖案132及第四交叉圖案134即為在Y軸上的相鄰位置。但是,第一交叉圖案131與第四交叉圖案134並不在同一個X軸上或同一個Y軸上,故第一交叉圖案131與第四交叉圖案134就不是本文所指的相鄰的交叉圖案。另外,不同的鏤空圖案組的交叉圖案只要在X軸上或Y軸上有相鄰位置關係,也屬於本文指的相鄰的交叉圖案,如圖2所示,第一鏤空圖案組130A的第二交叉圖案132與第二鏤空圖案組130B的第一交叉圖案131也屬於本文指的相鄰的交叉圖案。
在本發明的圖案設計裡,相鄰的交叉圖案中,兩個相交的鏤空段的其中之一實質相同,而其中另一則實質不相同。請參考圖3,相鄰的第一交叉圖案131與第二交叉圖案132中,第一交叉圖案131的第二鏤空段1312與第二交叉圖案132的第二鏤空段1322是實質相同的,此處所謂的”實質相同”係指第二鏤空段1312、1322兩者的寬度、曲率半徑、曲率中心(即所述鏤空段的曲率圓的圓心)相對於該鏤空段的位置(下文簡稱曲率中心相對位置)等等都是相同或相似的,而曲率中心相對於該鏤空段的位置可從圖3所示的空間來說明,但不以此為限,如圖3,第一交叉圖案131的第二鏤空段1312的曲率中心是位於第二鏤空段1312的左側,也就是說,第一交叉圖案131的第二鏤空段1312是類似反C型的開口向左的弧線;同樣的,第二交叉圖案132的第二鏤空段1322的曲率中心也是位於第二鏤空段1322的左側,故同樣為類似反C型的開口向左的弧線。據此,本實施例至少藉由鏤空段的寬度、曲率半徑、曲率中心相對於該鏤空段的位置定義出:相鄰的交叉圖案中,沿Y軸延伸的第二鏤空段1312、1322是實質相同的。
而相鄰的第一交叉圖案131與第二交叉圖案132中,第一交叉圖案131的第一鏤空段1311與第二交叉圖案132的第一鏤空段1321是實質不相同的,此處所謂的”實質不相同”係指第一鏤空段1311、1321兩者的寬度、曲率半徑、曲率中心相對位置等等至少有一個條件不同,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鏤空段1311、1321的曲率中心相對位置是不同的,如圖3所示,第一交叉圖案131的第一鏤空段1311的曲率中心是位於其上方,也就是說,第一交叉圖案131的第一鏤空段1311是類似U型的開口向上的弧線;而第二交叉圖案132的第一鏤空段1321的曲率中心是位於其下方,也就是說,第二交叉圖案132的第一鏤空段1321是類似倒U型的開口向下的弧線。據此,本實施例至少藉由曲率中心相對於該鏤空段的位置不同來定義出:相鄰的交叉圖案中,沿X軸延伸的第一鏤空段1311、1321是實質不相同的。在另一實施例,可藉由鏤空段1311、1321兩者的寬度不同來達到前述的實質不相同;在另一實施例,可藉由鏤空段1311、1321兩者的曲率半徑不同來達到前述的實質不相同。又在另一實施例中,可選擇鏤空段1311、1321兩者的寬度不同和曲率中心相對位置不同來達到前述的實質不相同。
再舉相鄰的第二交叉圖案132及第四交叉圖案134為例。如圖3,第一鏤空段1321、1341為實質相同,而第二鏤空段1322、1342是實質不相同的。根據前文的說明,第一鏤空段1321、1341兩者的寬度、曲率半徑、曲率中心相對位置等等都是相同或相似的,例如兩者均為類似倒U型的開口向下弧線(即曲率中心是位於該鏤空段的下方);而第二鏤空段1322、1342至少具有曲率中心相對位置不同的差異,故兩者實質不同,更具體的說,第二鏤空段1322是類似反C型的開口向左的弧線(即曲率中心是位於該鏤空段的左側),而第二鏤空段1342是類似C型的開口向右的弧線(即曲率中心是位於該鏤空段的右側)。
因此,本發明利用相鄰的交叉圖案中,兩個相交的鏤空段的其中之一實質相同,而其中另一則實質不相同來減少或避免相同的重複性圖案所造成的光學干擾,而本發明交叉圖案的設置,可以降低圖1中的非蝕刻區(如第一軸向與第二軸向觸控電極121,124)與蝕刻區的光學特性差異,以減少或避免前述的蝕刻痕可視性的問題。
請參閱圖4A-4B,圖4A-4B為本發明交叉圖案之設計步驟,其至少包含下列步驟:
第一設置步驟S1,設置在Y軸方向上間隔排列的第一波浪圖案2311,第一波浪圖案2311沿第一方向X延伸,其大致為多個波峰與波谷相連接。在本具體實施例中,波峰與波谷實質為相同曲率半徑(例如曲率半徑R2)的圓弧相接,且波峰與波谷相接於反折點R,相鄰的第一波浪圖案2311之間距離為第一間距d1。具體而言,曲率半徑R2大於0mm且小於等於0.5mm,第一間距d1介於150μm - 300μm之間。值得說明的是,波浪圖案2311、2312實質具有一寬度(例如介於5μm - 20μm之間),但為求圖示的簡潔,圖4A-4B中並未繪製出波浪圖案2311、2312的寬度,僅以單線表示。值得說明的是,由於此步驟中的曲率半徑R2即為圖3中的鏤空段1311、1321等的曲率半徑,故需詳加說明,由於在數學上曲率半徑為零,表示一個點(並非線段),故此處須界定曲率半徑R2大於0mm;另外,本發明實施例原則上只要鏤空段1311、1321的曲率半徑不是無限大即可,但若過大的曲率半徑(例如接近無限大),鏤空段1311、1321在實際產品上(尤其對人眼而言)就可能會近似於直線,故本發明實施例認為在小尺寸產品(例如手機等),鏤空段1311、1321等曲率半徑R2優選小於等於約0.5mm或小於等於約1mm;而在中大尺寸產品(例如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等), 鏤空段1311、1321等曲率半徑R2優選小於等於約5mm或小於等於約10mm;而在大、超大尺寸產品(例如電視、教育白板等) ,鏤空段1311、1321等曲率半徑R2優選小於等於約50mm或小於等於約100mm。換言之,隨著電子裝置的尺寸變大,鏤空段1311、1321等的曲率半徑就可以相應變大,而不會被人眼視為直線或近似於直線。
第二設置步驟S2,設置在X軸方向上間隔排列的第二波浪圖案2312,每一第二波浪圖案2312沿第二方向Y延伸,其同於第一波浪圖案2311而大致為多個具有實質相同曲率半徑(例如曲率半徑R1,可參考圖2)的波峰與波谷相連接,且波峰與波谷相接於反折點,且相鄰的第二波浪圖案2312之間距離為第二間距d2。在此步驟中,第二波浪圖案2312會與第一波浪圖案2311形成多個交叉點。第二波浪圖案2312較佳會位於第一波浪圖案2311的波谷或波峰位置,例如圖4A的S2步驟中,圖面最左側的第二波浪圖案2312會位於第一波浪圖案2311的波峰,而相鄰於圖面最左側第二波浪圖案2312的第二波浪圖案2312則位於第一波浪圖案2311的波谷,但不以此為限。具體而言,曲率半徑R1大於0mm且小於0.5mm,第二間距d2介於150μm - 300μm之間。而除了本文有提及第一波浪圖案2311與第二波浪圖案2312的相異處,否則兩者在圖案的設計上的原則是大致相同的。此處曲率半徑R1的說明可參考前段內容。
第一裁切區定義步驟S3,設置虛擬第二波浪圖案2312'在每兩相鄰的第二波浪圖案2312的中間位置(也就是前述反折點R的位置),也就是說在第一方向X上,虛擬第二波浪圖案2312'的中軸位置與圖面最左側第二波浪圖案2312之間的距離L1為第二間距d2的一半(即0.5ⅹd2),而虛擬第二波浪圖案2312'與第二波浪圖案2312的圖案大致相同,但虛擬第二波浪圖案2312'的寬度a1比第二波浪圖案2312為大,而虛擬第二波浪圖案2312'與第一波浪圖案2311的交叉點就定義出裁切點C1、C2,而裁切點C1、C2之間就形成第一裁切區2313。藉由第一裁切區2313將第一波浪圖案2311形成一段一段的實質上沿X軸延伸的鏤空段(例如圖3的鏤空段1311、1321、1331等等…),鏤空段1311、1321是由同一個第一波浪圖案2311裁切而成,故具有大致相同的半徑,兩者的曲率半徑也大致相同(由於第一波浪圖案2311的波峰與波谷具有大致相同的曲率半徑),藉此達成前文所述鏤空段1311、1321具有大致相同的寬度、曲率半徑,但曲率中心相對位置不同的規則。虛擬第二波浪圖案2312'的寬度a1約介於50μm - 200μm之間,也就是說第一波浪圖案2311在X方向上被截斷的寬度(即第一裁切區2313的寬度)約介於50μm - 200μm之間。值得說明的是,由於第一波浪圖案2311上相鄰波峰與波谷之間的反折點R恰好落在第一裁切區2313而被裁切,故留下的線段就會有大致相同的曲率半徑。在另一實施態樣中,虛擬第二波浪圖案2312'的中軸位置不一定位於第二間距d2的中央位置,例如位於第二間距d2的40%的位置處,也就是說虛擬第二波浪圖案2312'的中軸位置與左側的第二波浪圖案2312距離為0.4ⅹd2。而此圖也繪製出裁切點C1’、C2’,其具體的方法可參照前文,就不再重複說明。
第二裁切區定義步驟S4,類同於步驟S3。具體而言,設置虛擬第一波浪圖案2311'在每兩相鄰的第一波浪圖案2311的中間位置(也就是前述反折點R的位置),也就是說在第二方向Y上,虛擬第一波浪圖案2311'與第一波浪圖案2311之間的距離L2為第一間距d1的一半(即0.5ⅹd1),而虛擬第一波浪圖案2311'與第一波浪圖案2311的圖案大致相同,但虛擬第一波浪圖案2311'的寬度比第一波浪圖案2311為大,虛擬第一波浪圖案2311'與第二波浪圖案2312的交叉點就定義出裁切點C3、C4,而裁切點C3、C4之間就形成第二裁切區2314。藉由第二裁切區2314將第二波浪圖案2312形成一段一段的實質上沿Y軸延伸的鏤空段(例如圖3的鏤空段1312、1322、1332等等…) ,鏤空段1312、1322是由相同圖案的第二波浪圖案2312裁切而成,故具有大致相同的半徑,兩者的曲率半徑也大致相同(由於第二波浪圖案2312的波峰與波谷具有大致相同的曲率半徑),藉此達成前文所述鏤空段1312、1322具有大致相同的寬度、曲率半徑,且曲率中心相對位置也相同的規則。虛擬第一波浪圖案2311'的寬度a2約介於50μm - 200μm之間,也就是說第二波浪圖案2312在Y方向上被截斷的寬度(即第二裁切區2314的寬度)約介於50μm - 200μm之間。在另一實施態樣中,虛擬第一波浪圖案2311'的中軸位置不一定位於第一間距d1的中央位置,可參考前文。
裁切步驟S5,根據第一裁切區2313與第二裁切區2314將兩軸向的波浪圖案裁切,就可以得到本實施例的交叉圖案。可將裁切步驟S5所製作的圖案與圖2相比,兩圖中的鏤空圖案組130B是相同的,不同之處僅是步驟S5用單線繪製。也就是說,根據上述S1~S5的步驟,本實施例得到一種由兩個鏤空段相交所組成交叉圖案,且相交的兩鏤空段的曲率半徑均不為無窮大(即非直線),且在相鄰的交叉圖案中,所述兩個鏤空段的其中之一會實質相同,而其中另一則實質不相同,而後續即可利用圖案化步驟(例如黃光微影、蝕刻等)將本實施例的圖案成形於電極上,藉以調整透明電極層12的非蝕刻區(即電極) 與蝕刻區(即電極與電極之間的區域)的光學特性差異,降低前述的使用者可視的問題。
請參閱圖5並配合圖1,圖5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電極結構的俯視圖。如圖5所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觸控電極,例如第一軸向觸控電極121上形成有鏤空圖案13,其包括多個鏤空圖案組,如鏤空圖案組130A、130C,其中,第一軸向觸控電極121為金屬氧化物層與奈米銀線層組成的複合式透明導電材料所製成。具體而言,本發明實施例先在基板11(由達邁公司所提供的厚度13um的CPI基板)設置金屬氧化物層(由SOLAR APPLIED MATERIALS TECHOLOGY所提供的IXO透明導電膜),並利用黃光、蝕刻等方法將蝕刻線31與本實施例的鏤空圖案13製作於其上以形成具有特定圖案的電極(例如圖5所示的第一軸向觸控電極121),之後再將奈米銀線層(由Cambrios提供的奈米銀線漿料與高分子塗布物)覆蓋於前述圖案化後的IXO透明導電膜以形成觸控電極。
另外請參閱圖5並配合圖2及圖3,本實施例中,鏤空圖案組中實質沿Y軸延伸的鏤空段,例如第二鏤空段1312、1322、1332、1342的寬度均約為10um,而其曲率半徑R1均約為0.41mm,且沿Y軸相鄰的交叉圖案,如第一交叉圖案131與第三交叉圖案133的之間的距離為約100um(此寬度即為前述裁切區的寬度a2);實質沿X軸延伸的鏤空段,例如第一鏤空段1311、1321、1331、1341的寬度均約為10um,而其曲率半徑R2均約為0.42mm,且沿X軸相鄰的交叉圖案,如第一交叉圖案131與第二交叉圖案132的之間的間距d為約100um(此寬度即為前述裁切區的寬度a1)。關於本實施例交叉圖案的相關說明可參照前文,在此不再贅述。
藉此,本實施例將上述觸控電極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並不會產生光學干涉現象,例如摩爾紋,故可滿足光學顯示的要求。
另外,本發明實施例在D65光源下的CIELAB色彩空間(CIELAB color space)表現可以說明電極與蝕刻區的光學特性可趨近一致,使人眼不易觀察到蝕刻痕。CIELAB色彩空間包含有 L*、a*、b*值,在本發明實施例以D65光源進行測試,其指色溫6500K且入射角10度的人工日光源,「L*」代表感知的亮度、「a*」和「b*」代表人類視覺的四種獨特顏色:紅色、綠色、藍色和黃色。由於CIELAB色彩空間的運算為本技術領域的通常知識,故在此不再贅述。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其在不具有鏤空圖案時的穿透率為84.3%且在D65光源下的b*值為0.83,並且在鏤空圖案13與透明電極層12之面積比例為2%時的穿透率為84.7%且在D65光源下的b*值為0.8。而蝕刻區的光學特性基本上可視為基板的特性,故以前述13um的CPI基板而言,其穿透率為90.8%且在b*值為0.71,顯見本發明實施例的鏤空圖案可以降低電極與蝕刻區的光學特性可趨近一致,使人眼不易觀察到蝕刻痕。據此,本實施例可以達到消除蝕刻痕(對人眼而言),又不會產生光學干涉的副作用。
另外,本發明第二實施例在基板11(由達邁公司所提供的厚度13um的CPI基板)設置奈米銀線層(由Cambrios提供的奈米銀線漿料與高分子塗布物),並利用黃光、蝕刻等方法將蝕刻線31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的鏤空圖案13製作於其上以形成具有特定圖案的電極(例如圖5所示的第一軸向觸控電極121),以形成觸控電極。根據本發明之電極結構100在形成有鏤空圖案和不具有鏤空圖案之穿透率以及b*值,當鏤空圖案13佔透明電極層12的面積比例愈高時,電極結構100之穿透率愈高且b*值愈低,就透明度以及消影效果而言,本發明之電極結構100由於具有鏤空圖案13,在可見光範圍內具有極佳的透明度且具備消影的效果(如表1)且不會產生光學干涉。另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認為鏤空圖案13之面積佔透明電極層12的面積之比例不是越高越好,雖然鏤空面積之比例越高可以有較高的穿透率,但實際上,當鏤空圖案13之面積佔透明電極層12的面積之比例大於5%後,人眼可以觀察到的變化甚微,也就是說,鏤空面積超過透明電極層12的面積之比例大於5%對使用者來說意義不大,反而有可能影響電極結構100之電特性,因為本發明實施例採用的奈米銀線材料是靠銀線與銀線之間的連接達到導電效果,當挖空的比例過高(例如超過5%),可能導致銀線與銀線之間的連接點數量不足,使得阻抗過大,不利於觸控感應,如本實施例中鏤空面積占比為7%時,觸控電極的阻抗值就會超出某些特定供應商所提供的控制晶片的驅動能力。從而,本發明之電極結構100上的鏤空圖案13之面積佔透明電極層12的面積之比例可為大於0%,小於7%;較佳為大於0%,小於等於5%;更佳為2%~5%,在此範圍內,除了達到前述蝕刻痕不可視,更可以兼顧電極結構100具有良好導電度和光學性質的平衡。再者,前述實施例的電極結構100可以應用在可撓、可彎折、可拉伸(即可變形的)的產品上,當產品處於變形狀態下(例如拉伸狀態),鏤空圖案13的占比面積過大時,也可能導致銀線與銀線之間的連接點數量不足而造成阻抗變大的問題,故本發明實施例選擇上述佔比面積。
表1
  b* T(%)
無鏤空(0%) 0.83 87.8
鏤空占比1% 0.81 87.97
鏤空占比2% 0.80 88.02
鏤空占比3% 0.80 88.07
鏤空占比5% 0.79 88.2
鏤空占比7% 0.78 88.3
綜合上述兩個實施例,本發明實施例藉由非直線的鏤空段所組成的交叉圖案,並提出相鄰的該等交叉圖案中,該第一鏤空段以及該第二鏤空段的其中之一實質相同,而相鄰的該等交叉圖案中,該第一鏤空段以及該第二鏤空段的其中另一實質不相同的避免光學干涉的圖案設計,達到消除蝕刻痕(對人眼而言),且不產生光學干涉的效果;再者,本發明實施例更提出鏤空圖案13之面積佔奈米銀線透明電極層12的面積之比例控制,同時達到光學及電性的要求。然而,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透過調整鏤空圖案13之間的距離、調整鏤空段的寬度、第一鏤空段1311以及第二鏤空段1312的曲率半徑、或者調整鏤空圖案13之交叉圖案131的數量等,以控制鏤空圖案13之面積佔透明電極層12的面積之比例,在此不予贅述。
請參閱圖6,其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電極結構的俯視圖。如圖6所示,其與圖5實施例的差異至少在於:透明電極層12形成有蝕刻線31並包含有不提供電性功能的虛擬電極區32A,虛擬電極區32A至少形成在相鄰的電極之間。在本實施例中,虛擬電極區32A亦可以形成有鏤空圖案13A',鏤空圖案13A'的圖案規則可參考前文的說明,但由於虛擬電極區32A不需考慮導電性,故鏤空圖案13A'佔虛擬電極區32A之面積比例可較佳為大於等於0%,小於等於15%;更佳為2%-12%之間;在本實施例中,鏤空圖案13之面積佔透明電極層12的面積之比例為4%,而鏤空圖案13A'佔虛擬電極區32A之面積比例為12%。可以理解的是,由於虛擬電極區32A屬於不提供電性功能的電極,故其鏤空的占比面積可以較透明電極層12的鏤空占比面積為高。鏤空圖案13A'可為前述實施例中鏤空圖案13A以等比例縮小的方式達成,例如以50%~30%的比例縮小。另外,鏤空圖案13A'與鏤空圖案13A的軸向可以相同或不同,以圖6而言,鏤空圖案13A'係以X軸旋轉45度為其交叉圖案的軸向。藉此,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電極結構100係藉由在虛擬電極區32A上形成有鏤空圖案13A',以避免光學干涉,且進一步減少蝕刻區與虛擬電極區32A之間的蝕刻線31可視的問題。
在另一實施例中,請參閱圖7,其為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電極結構的俯視圖。交叉圖案可為類T形,其與前述實施例不同之處僅是兩軸向的鏤空段並不是全交叉,例如第二鏤空段1312與第一鏤空段1311的交點恰好是第二鏤空段1312的一末端。在另一實施例中,交叉圖案可為橫置的類T形(即圖7的圖案轉90度)。其餘內容可參考前文,於此不再贅述。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二鏤空段1312與第一鏤空段1311等可以是包含多個曲率半徑的線段,只要符合相鄰的交叉圖案中,一組對應的鏤空段實質相同,而另一組對應的鏤空段實質不相同的特徵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使用者可視其需求,選擇不同的觸控感測結構作為透明電極層,包含是否設置虛擬電極區,觸控感測結構的材料亦可以根據使用者需求進行調整,並且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能夠基於上述示例再作出各種變化和修飾,在此不再一一列舉。
最後,將本發明的技術特徵及其可達成之技術功效彙整如下:
一、根據本發明之電極結構,其透明電極層具有鏤空圖案,其可以解決或降低蝕刻線可視的問題,又不會產生光學干涉的副作用。
二、根據本發明的鏤空圖案可以確保奈米銀線電極結構具有導電度和光學特性的平衡,在不影響電性的情況下,可解決或降低蝕刻痕之可視性問題。
以上藉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方式,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輕易地瞭解本發明之技術特徵、優點、以及功效。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範圍。凡其它未脫離本發明所揭示之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變或修飾,均應包含在下述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0:電極結構 11:基板 12:透明電極層 121,124:觸控電極 122:絕緣層 123:架橋結構 13:鏤空圖案 13A,13A':鏤空圖案 130A,130C:第一鏤空圖案組 130B:第二鏤空圖案組 131:第一交叉圖案 1311,1321,1331,1341:第一鏤空段 1312,1322,1332,1342:第二鏤空段 132:第二交叉圖案 133:第三交叉圖案 134:第四交叉圖案 2311:第一波浪圖案 2311':虛擬第一波浪圖案 2312:第二波浪圖案 2312':虛擬第二波浪圖案 31:蝕刻線 32A:虛擬電極區 a1,a2:寬度 C1,C1’,C2,C2’:裁切點 d:間距 d1:第一間距 d2:第二間距 R:反折點 R1,R2:曲率半徑 S1:第一設置步驟 S2:第二設置步驟 S3:第一裁切區定義步驟 S4:第二裁切區定義步驟 S5:裁切步驟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圖1為根據本發明之電極結構例示性的示意圖 圖2為根據本發明之透明電極層的鏤空圖案的示意圖; 圖3為圖2中的鏤空圖案的放大示意圖; 圖4A-4B為說明本發明交叉圖案之設計步驟示意圖; 圖5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電極結構的俯視圖; 圖6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電極結構的俯視圖;以及 圖7為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電極結構的俯視圖。
13:鏤空圖案
130A:第一鏤空圖案組
130B:第二鏤空圖案組
131:第一交叉圖案
1311:第一鏤空段
1312:第二鏤空段
132:第二交叉圖案
d:間距
R1,R2:曲率半徑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Claims (8)

  1. 一種具有鏤空圖案之電極結構,包括: 一基板;以及 一透明電極層,設置於該基板上,該透明電極層形成有該鏤空圖案; 其中,該鏤空圖案包含有複數交叉圖案,每一該等交叉圖案由一曲率不等於零的第一鏤空段以及一曲率不等於零的第二鏤空段組成,其中相鄰的該等交叉圖案中,該第一鏤空段以及該第二鏤空段的其中之一實質相同,而相鄰的該等交叉圖案中,該第一鏤空段以及該第二鏤空段的其中另一實質不相同。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極結構,其中,該第一鏤空段以及該第二鏤空段分別朝一第一方向以及一第二方向延伸,一第一交叉圖案與一第二交叉圖案沿該第一方向相鄰,該第一交叉圖案的該第二鏤空段與該第二交叉圖案的該第二鏤空段具有實質相同的寬度、曲率半徑及曲率中心相對位置;該第一交叉圖案的該第一鏤空段與該第二交叉圖案的該第一鏤空段具有實質相同的寬度及曲率半徑,該第一交叉圖案的該第一鏤空段與該第二交叉圖案的該第一鏤空段的曲率中心相對位置不同。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電極結構,其中,該第一鏤空段以及該第二鏤空段分別朝一第一方向以及一第二方向延伸,該第一交叉圖案與一第三交叉圖案沿該第二方向相鄰,該第一交叉圖案的該第一鏤空段與該第三交叉圖案的該第一鏤空段具有實質相同的寬度、曲率半徑及曲率中心相對位置;該第一交叉圖案的該第二鏤空段與該第三交叉圖案的該第二鏤空段具有實質相同的寬度及曲率半徑,該第一交叉圖案的該第二鏤空段與該第三交叉圖案的該第二鏤空段的曲率中心相對位置不同。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極結構,其中,該第一鏤空段的曲率半徑約為0.41mm,該第二鏤空段的曲率半徑約為0.42mm;該第一鏤空段與該第二鏤空段的寬度約為10um;相鄰的該等交叉圖案之間的間距約為100um。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極結構,其中,該透明電極層至少包含一奈米銀線層,該鏤空圖案佔該透明電極層的面積比例約為2%-5%之間。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極結構,其中,該透明電極層至少包含一奈米銀線層,該鏤空圖案佔該透明電極層的面積比例約小於7%。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極結構,其中,該電極結構有至少一虛擬電極,該虛擬電極形成有鏤空圖案,該虛擬電極區上的該鏤空圖案之複數第一鏤空段以及複數第二鏤空段的曲率皆不等於零。
  8. 一種包含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極結構的裝置。
TW111133240A 2022-09-01 2022-09-01 具有鏤空圖案之電極結構及其裝置 TWI8176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33240A TWI817695B (zh) 2022-09-01 2022-09-01 具有鏤空圖案之電極結構及其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33240A TWI817695B (zh) 2022-09-01 2022-09-01 具有鏤空圖案之電極結構及其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17695B TWI817695B (zh) 2023-10-01
TW202411750A true TW202411750A (zh) 2024-03-16

Family

ID=89857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33240A TWI817695B (zh) 2022-09-01 2022-09-01 具有鏤空圖案之電極結構及其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1769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30921B2 (ja) * 2008-05-16 2014-03-0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性フイルム及び透明発熱体
CN106020575B (zh) * 2015-03-27 2020-12-04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触摸面板
KR102377733B1 (ko) * 2015-06-19 2022-03-2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터치 패널용 전도성 필름, 그리고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패널 및 표시 장치
KR101739000B1 (ko) * 2015-11-23 2017-05-23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KR102668136B1 (ko) * 2016-12-12 2024-05-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모듈
KR20210070454A (ko) * 2019-12-04 2021-06-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17695B (zh) 2023-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06752B (zh) 導電結構體及其製備方法
TWI726322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TWI471790B (zh) 電容式觸控感應器及其製造方法及電容式觸控面板
TWI528239B (zh) 觸控顯示裝置
TW201303903A (zh) 導電結構體及其製造方法
TWI479386B (zh) 導電基板及包含其之電子裝置
US10932364B2 (en)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CN104951155A (zh) 电容式触控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TWI480783B (zh) 觸控裝置及其形成方法
KR101550481B1 (ko) 패턴 시인성이 개선된 터치 패널, 그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3309509A (zh) 导电膜
US20090051668A1 (en) Touch Panel Structure
CN105204694B (zh) 纳米银线触控面板
KR102336971B1 (ko) 정전용량방식 터치패널
CN204155256U (zh) 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
KR20150006228A (ko) 터치 패널
KR101472961B1 (ko) 터치 감지 전극
US20150101920A1 (en) Cconductive film of a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20150022215A (ko) 터치 패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TW202411750A (zh) 具有鏤空圖案之電極結構及其裝置
CN105224150B (zh) 触控面板
CN105204673B (zh) 触控面板
TWM472240U (zh) 觸控面板
CN117666843A (zh) 具有镂空图案的电极结构及其装置
KR20160098090A (ko) 전도성 구조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