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09052A - 噻唑並內醯胺並螺雜環類化合物及其應用 - Google Patents

噻唑並內醯胺並螺雜環類化合物及其應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09052A
TW202409052A TW112143294A TW112143294A TW202409052A TW 202409052 A TW202409052 A TW 202409052A TW 112143294 A TW112143294 A TW 112143294A TW 112143294 A TW112143294 A TW 112143294A TW 202409052 A TW202409052 A TW 20240905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add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reaction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432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翼
于濤
劉寧
成德 吳
曙輝 陳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德昇濟醫藥(無錫)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德昇濟醫藥(無錫)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德昇濟醫藥(無錫)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4090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09052A/zh

Links

Abstract

噻唑並內醯胺並螺雜環類化合物,及其在製備治療相關疾病的藥物中的應用,具體公開了式(I)所示化合物及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Description

噻唑並內醯胺並螺雜環類化合物及其應用
本發明涉及一類噻唑並內醯胺並螺雜環類化合物,及其在製備治療相關疾病的藥物中的應用。具體涉及式(I)所示化合物及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CN202110722003.6,申請日:2021年06月28日; CN202111673614.2,申請日:2021年12月31日;CN202210693548.3,申請日:2022年06月17日。
Ras/Raf/MEK/ERK通路是一條經典的有絲***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信號級聯通路,參與各種生長因子、細胞因子、絲裂原以及激素受體活化後的信號傳導,是控制細胞生長、分化和存活最重要的信號傳導途徑之一。
研究表明,突變或擴增引起的Ras/Raf/MEK/ERK通路異常活化是多種癌症發生的決定因素。在人類腫瘤中,RAS突變發生率約為22%,BRAF突變發生率約為7%,MEK突變發生率約為1%,因此,該通路上的關鍵節點蛋白已成為癌症治療的重要靶點( Cancer Discov.2019, 9, 329-341)。目前,已有多個BRAF抑制劑和MEK1/2抑制劑,以及它們的聯用方案,被美國FDA批准用於黑色素瘤、BRAFV600E突變型非小細胞肺癌等癌症的治療。然而,使用這些上游節點的BRAF和MEK抑制劑後,由於突變或通路重新激活,會快速導致耐藥性問題,極大地限制了它們的臨床應用。
細胞外調節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 ERK),特別是ERK1和ERK2激酶,是Ras/Raf/MEK/ERK通路的主要參與者和下游關鍵節點,在許多人類的癌症中都可發現它們的過度激活。ERK作為該通路的末端信號激酶,目前尚未發現有耐藥突變,因此,靶向ERK激酶的藥物有望克服上游靶點抑制劑治療後產生的耐藥性問題,成為更具潛力的治療策略。但迄今為止,關於ERK抑制劑的研究仍處於臨床階段,還沒有ERK抑制劑作為藥物批准上市。
綜上所述,迫切需要研發出安全、有效的ERK抑制劑藥物滿足腫瘤治療的需要。
本發明提供了式(Ⅰ)所示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其中, R 1和R 2分別獨立地選自H和C 1-3烷基,所述C 1-3烷基任選被1、2或3個R a取代; R 4、R 5、R 6和R 7分別獨立地選自H、F、Cl、Br、I和C 1-3烷基,所述C 1-3烷基任選被1、2或3個R c取代; n為0或1; m為1或2; 環A選自吡唑基和四氫吡喃基,所述吡唑基和四氫吡喃基任選被1、2或3個R d取代; R a和R c分別獨立地選自D、F、Cl、Br和I; R d選自F、Cl、Br、I、C 1-3烷基和C 1-3烷氧基,所述C 1-3烷基和C 1-3烷氧基任選被1、2或3個R取代; R選自F、Cl、Br和I。
本發明提供了式(Ⅰ)所示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其中, R 1和R 2分別獨立地選自H和C 1-3烷基,所述C 1-3烷基任選被1、2或3個R a取代; R 4、R 5、R 6和R 7分別獨立地選自H、F、Cl、Br、I和C 1-3烷基,所述C 1-3烷基任選被1、2或3個R c取代; n為0或1; m為1或2; 環A選自吡唑基和四氫吡喃基,所述吡唑基和四氫吡喃基任選被1、2或3個R d取代; R a和R c分別獨立地選自D、F、Cl、Br和I; R d選自F、Cl、Br、I、C 1-3烷基和C 1-3烷氧基,所述C 1-3烷基和C 1-3烷氧基任選被1、2或3個R取代; R選自F、Cl和Br。
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R 1和R 2分別獨立地選自H、CH 3和CH 2CH 3,所述CH 3和CH 2CH 3任選被1、2或3個R a取代,其他變量如本發明所定義。
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R 1和R 2分別獨立地選自H、CH 3、CHF 2、CD 3和CH 2CH 3,其他變量如本發明所定義。
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R 4、R 5、R 6和R 7分別獨立地選自H、F、Cl、Br、I和CH 3,所述CH 3任選被1、2或3個R c取代,其他變量如本發明所定義。
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R 4、R 5、R 6和R 7分別獨立地選自H、F、Cl、Br、I和CH 3,其他變量如本發明所定義。
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R d選自F、Cl、Br、I、CH 3和OCH 3,所述CH 3和OCH 3任選被1、2或3個R取代,其他變量如本發明所定義。
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R d選自CH 3和OCH 3,其他變量如本發明所定義。
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環A選自 ,所述 任選被1、2或3個R d取代,其他變量如本發明所定義。
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環A選自 ,其他變量如本發明所定義。
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結構單元 選自 ,其他變量如本發明所定義。
本發明還有一些方案由上述變量任意組合而來。
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選自: 其中, R 2、R 6和R 7如本發明所定義。
本發明還提供了下式所示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本發明還提供了述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在製備治療實體瘤的藥物中的應用。
本發明提供了WX001的晶型A,其特徵在於其X射線粉末衍射圖譜在下列2θ角處具有特徵衍射峰:10.2080±0.2000°,18.8429±0.2000°,20.6217±0.2000°;
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案中,上述晶型A,其X射線粉末衍射圖譜中,用2θ角表示,至少包含選自下述中的4或5個衍射峰:10.2080±0.2000°,18.8429±0.2000°,20.6217±0.2000°,25.0767±0.2000°,25.4797±0.2000°。
在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晶型A的X射線粉末衍射圖譜在下列2θ角處具有特徵衍射峰:10.2080±0.2000°,18.8429±0.2000°,20.6217±0.2000°,25.0767±0.2000°,25.4797±0.2000°。
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案中,上述晶型A,其X射線粉末衍射圖譜中,用2θ角表示,至少包含選自下述中的6、7或8個衍射峰:10.2080±0.2000°,15.2687±0.2000°,17.6747±0.2000°,18.8429±0.2000°,20.6217±0.2000°,21.0531±0.2000°,25.0767±0.2000°,25.4797±0.2000°。
在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晶型A的X射線粉末衍射圖譜在下列2θ角處具有特徵衍射峰:10.2080±0.2000°,15.2687±0.2000°,17.6747±0.2000°,18.8429±0.2000°,20.6217±0.2000°,21.0531±0.2000°,25.0767±0.2000°,25.4797±0.2000°。
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案中,上述晶型A,其X射線粉末衍射圖譜中,用2θ角表示,至少包含選自下述中的9、10、11或12個衍射峰:10.2080±0.2000°,14.4684±0.2000°,15.2687±0.2000°,17.6747±0.2000°,18.8429±0.2000°,20.6217±0.2000°,21.0531±0.2000°,21.5713±0.2000°,22.0420±0.2000°,22.4540±0.2000°,25.0767±0.2000°,25.4797±0.2000°。
在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晶型A的X射線粉末衍射圖譜在下列2θ角處具有特徵衍射峰:10.2080±0.2000°,14.4684±0.2000°,15.2687±0.2000°,17.6747±0.2000°,18.8429±0.2000°,20.6217±0.2000°,21.0531±0.2000°,21.5713±0.2000°,22.0420±0.2000°,22.4540±0.2000°,25.0767±0.2000°,25.4797±0.2000°。
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晶型A的X射線粉末衍射圖譜在下列2θ角處具有特徵衍射峰:10.2080±0.2000°,18.8429±0.2000°,和/或20.6217±0.2000°,和/或9.4003±0.2000°,和/或10.4856±0.2000°,和/或14.4684±0.2000°,和/或15.0133±0.2000°,和/或15.2687±0.2000°,和/或15.6003±0.2000°,和/或15.9518±0.2000°,和/或16.6214±0.2000°,和/或17.6747±0.2000°,和/或17.9514±0.2000°,和/或18.4703±0.2000°,和/或19.1531±0.2000°,和/或19.6571±0.2000°,和/或21.0531±0.2000°,和/或21.2894±0.2000°,和/或21.5713±0.2000°,和/或22.0420±0.2000°,和/或22.4540±0.2000°,和/或23.1098±0.2000°,和/或24.5027±0.2000°,和/或25.0767±0.2000°,和/或25.4797±0.2000°,和/或25.8919±0.2000°,和/或26.3255±0.2000°,和/或26.9544±0.2000°,和/或28.3997±0.2000°,和/或29.0345±0.2000°,和/或29.3507±0.2000°,和/或33.5390±0.2000°,和/或34.2457±0.2000°,和/或37.9776±0.2000°。
在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晶型A的X射線粉末衍射圖譜在下列2θ角處具有特徵衍射峰:10.2080°,10.4856°,14.4684°,15.0133°,15.2687°,15.9518°,16.6214°,17.6747°,17.9514°,18.4703°,18.8429°,19.1531°,20.6217°,21.0531°,21.2894°,21.5713°,22.0420°,22.4540°,25.0767°,25.4797°,26.3255°,26.9544°。
在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晶型A,其XRPD圖譜基本上如圖1所示。
在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晶型A的XRPD圖譜解析數據如表1所示: 表1 WX001晶型A的XRPD圖譜解析數據
編號 2θ角(°) 面間距(Å) 相對強度(%) 編號 2θ角(°) 面間距(Å) 相對強度(%)
1 9.4003 9.41 4.31 18 21.2894 4.17 12.24
2 10.2080 8.67 100.00 19 21.5713 4.12 16.68
3 10.4856 8.44 18.12 20 22.0420 4.03 18.34
4 14.4684 6.12 12.63 21 22.4540 3.96 15.00
5 15.0133 5.90 18.36 22 23.1098 3.85 2.96
6 15.2687 5.80 19.23 23 24.5027 3.63 4.08
7 15.6003 5.68 7.48 24 25.0767 3.55 37.76
8 15.9518 5.56 11.70 25 25.4797 3.50 23.82
9 16.6214 5.33 11.12 26 25.8919 3.44 9.21
10 17.6747 5.02 19.86 27 26.3255 3.39 12.81
11 17.9514 4.94 10.14 28 26.9544 3.31 7.34
12 18.4703 4.80 10.70 29 28.3997 3.14 5.21
13 18.8429 4.71 56.52 30 29.0345 3.08 7.36
14 19.1531 4.63 10.90 31 29.3507 3.04 4.04
15 19.6571 4.52 8.63 32 33.5390 2.67 3.43
16 20.6217 4.31 41.16 33 34.2457 2.62 7.39
17 21.0531 4.22 18.31 34 37.9776 2.37 2.33
在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晶型A的差示掃描量熱曲線在241.0±3.0℃處有一個吸熱峰的起始點。
在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晶型A的DSC圖譜如圖2所示。
在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晶型A的熱重分析曲線在150.0±3.0℃時失重達0.83%。
在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晶型A的TGA圖譜如圖3所示。
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晶型A在製備治療實體瘤的藥物中的應用。
技術效果
本發明化合物表現出較優的對ERK1和ERK2酶抑制活性;本發明化合物表現出較優的對HT29細胞增殖抑制活性;本發明化合物在不同pH條件下具有較好的溶解度;本發明化合物具有優異的藥代動力學性質和抑瘤效果。
定義和說明
除非另有說明,本文所用的下列術語和短語旨在具有下列含義。一個特定的術語或短語在沒有特別定義的情況下不應該被認為是不確定的或不清楚的,而應該按照普通的含義去理解。當本文中出現商品名時,意在指代其對應的商品或其活性成分。
這裡所採用的術語“藥學上可接受的”,是針對那些化合物、材料、組合物和/或劑型而言,它們在可靠的醫學判斷的範圍之內,適用於與人類和動物的組織接觸使用,而沒有過多的毒性、刺激性、過敏性反應或其它問題或併發症,與合理的利益/風險比相稱。
術語“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是指本發明化合物的鹽,由本發明發現的具有特定取代基的化合物與相對無毒的酸或鹼製備。當本發明的化合物中含有相對酸性的功能團時,可以通過在純的溶液或合適的惰性溶劑中用足夠量的鹼與這類化合物接觸的方式獲得鹼加成鹽。當本發明的化合物中含有相對鹼性的官能團時,可以通過在純的溶液或合適的惰性溶劑中用足夠量的酸與這類化合物接觸的方式獲得酸加成鹽。本發明的某些特定的化合物含有鹼性和酸性的官能團,從而可以被轉換成任一鹼或酸加成鹽。
本發明的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可由含有酸根或鹼基的母體化合物通過常規化學方法合成。一般情況下,這樣的鹽的製備方法是:在水或有機溶劑或兩者的混合物中,經由游離酸或鹼形式的這些化合物與化學計量的適當的鹼或酸反應來製備。
除非另有說明,術語“異構體”意在包括幾何異構體、順反異構體、立體異構體、對映異構體、旋光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和互變異構體。
本發明的化合物可以存在特定的幾何或立體異構體形式。本發明設想所有的這類化合物,包括順式和反式異構體、(-)- 和 (+)-對映體、( R)- 和 ( S)-對映體、非對映異構體、( D)-異構體、( L)-異構體,及其外消旋混合物和其他混合物,例如對映異構體或非對映體富集的混合物,所有這些混合物都屬於本發明的範圍之內。烷基等取代基中可存在另外的不對稱碳原子。所有這些異構體以及它們的混合物,均包括在本發明的範圍之內。
除非另有說明,術語“對映異構體”或者“旋光異構體”是指互為鏡像關係的立體異構體。
除非另有說明,術語“順反異構體”或者“幾何異構體”系由因雙鍵或者成環碳原子單鍵不能自由旋轉而引起。
除非另有說明,術語“非對映異構體”是指分子具有兩個或多個手性中心,並且分子間為非鏡像的關係的立體異構體。
除非另有說明,“(+)”表示右旋,“(-)”表示左旋,“(±)”表示外消旋。
除非另有說明,用楔形實線鍵( )和楔形虛線鍵( )表示一個立體中心的絕對構型,用直形實線鍵( )和直形虛線鍵( )表示立體中心的相對構型,用波浪線( )表示楔形實線鍵( )或楔形虛線鍵( ),或用波浪線( )表示直形實線鍵( )或直形虛線鍵( )。
除非另有說明,術語“互變異構體”或“互變異構體形式”是指在室溫下,不同官能團異構體處於動態平衡,並能很快的相互轉化。若互變異構體是可能的 (如在溶液中),則可以達到互變異構體的化學平衡。例如,質子互變異構體 (proton tautomer) (也稱質子轉移互變異構體 (prototropic tautomer)) 包括通過質子遷移來進行的互相轉化,如酮-烯醇異構化和亞胺-烯胺異構化。價鍵異構體 (valence tautomer) 包括一些成鍵電子的重組來進行的相互轉化。其中酮-烯醇互變異構化的具體實例是戊烷-2,4-二酮與4-羥基戊-3-烯-2-酮兩個互變異構體之間的互變。
除非另有說明,術語“富含一種異構體”、“異構體富集”、“富含一種對映體”或者“對映體富集”指其中一種異構體或對映體的含量小於100%,並且,該異構體或對映體的含量大於等於60%,或者大於等於70%,或者大於等於80%,或者大於等於90%,或者大於等於95%,或者大於等於96%,或者大於等於97%,或者大於等於98%,或者大於等於99%,或者大於等於99.5%,或者大於等於99.6%,或者大於等於99.7%,或者大於等於99.8%,或者大於等於99.9%。
除非另有說明,術語“異構體過量”或“對映體過量”指兩種異構體或兩種對映體相對百分數之間的差值。例如,其中一種異構體或對映體的含量為90%,另一種異構體或對映體的含量為10%,則異構體或對映體過量(ee值)為80%。
可以通過的手性合成或手性試劑或者其他常規技術製備光學活性的( R)-和( S)-異構體以及 DL異構體。如果想得到本發明某化合物的一種對映體,可以通過不對稱合成或者具有手性助劑的衍生作用來製備,其中將所得非對映體混合物分離,並且輔助基團裂開以提供純的所需對映異構體。 或者,當分子中含有鹼性官能團(如氨基)或酸性官能團(如羧基)時,與適當的光學活性的酸或鹼形成非對映異構體的鹽,然後通過本領域所公知的常規方法進行非對映異構體拆分,然後回收得到純的對映體。此外,對映異構體和非對映異構體的分離通常是通過使用色譜法完成的,所述色譜法採用手性固定相,並任選地與化學衍生法相結合(例如由胺生成氨基甲酸鹽)。
本發明的化合物可以在一個或多個構成該化合物的原子上包含非天然比例的原子同位素。例如,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化合物,比如氚( 3H),碘-125( 125I)或C-14( 14C)。又例如,可用重氫取代氫形成氘代藥物,氘與碳構成的鍵比普通氫與碳構成的鍵更堅固,相比於未氘化藥物,氘代藥物有降低毒副作用、增加藥物穩定性、增強療效、延長藥物生物半衰期等優勢。本發明的化合物的所有同位素組成的變換,無論放射性與否,都包括在本發明的範圍之內。
術語“任選”或“任選地”指的是隨後描述的事件或狀況可能但不是必需出現的,並且該描述包括其中所述事件或狀況發生的情況以及所述事件或狀況不發生的情況。
術語“被取代的”是指特定原子上的任意一個或多個氫原子被取代基取代,取代基可以包括重氫和氫的變體,只要特定原子的價態是正常的並且取代後的化合物是穩定的。當取代基為氧(即=O)時,意味著兩個氫原子被取代。氧取代不會發生在芳香基上。術語“任選被取代的”是指可以被取代,也可以不被取代,除非另有規定,取代基的種類和數目在化學上可以實現的基礎上可以是任意的。
當任何變量(例如R)在化合物的組成或結構中出現一次以上時,其在每一種情況下的定義都是獨立的。因此,例如,如果一個基團被0-2個R所取代,則所述基團可以任選地至多被兩個R所取代,並且每種情況下的R都有獨立的選項。此外,取代基和/或其變體的組合只有在這樣的組合會產生穩定的化合物的情況下才是被允許的。
當一個連接基團的數量為0時,比如-(CRR) 0-,表示該連接基團為單鍵。
當一個取代基數量為0時,表示該取代基是不存在的,比如-A-(R) 0表示該結構實際上是-A。
當一個取代基為空缺時,表示該取代基是不存在的,比如A-X中X為空缺時表示該結構實際上是A。
當其中一個變量選自單鍵時,表示其連接的兩個基團直接相連,比如A-L-Z中L代表單鍵時表示該結構實際上是A-Z。
當一個取代基的鍵可以交叉連接到一個環上的兩一個以上原子時,這種取代基可以與這個環上的任意原子相鍵合,例如, 結構單元 表示其取代基R可在環己基或者環己二烯上的任意一個位置發生取代。當所列舉的取代基中沒有指明其通過哪一個原子連接到被取代的基團上時,這種取代基可以通過其任何原子相鍵合,例如,吡啶基作為取代基可以通過吡啶環上任意一個碳原子連接到被取代的基團上。
當所列舉的連接基團沒有指明其連接方向,其連接方向是任意的,例如, 中連接基團L為-M-W-,此時-M-W-既可以按與從左往右的讀取順序相同的方向連接環A和環B構成 ,也可以按照與從左往右的讀取順序相反的方向連接環A和環B構成 。所述連接基團、取代基和/或其變體的組合只有在這樣的組合會產生穩定的化合物的情況下才是被允許的。
除非另有規定,當某一基團具有一個或多個可連接位點時,該基團的任意一個或多個位點可以通過化學鍵與其他基團相連。當該化學鍵的連接方式是不定位的,且可連接位點存在H原子時,則連接化學鍵時,該位點的H原子的個數會隨所連接化學鍵的個數而對應減少變成相應價數的基團。所述位點與其他基團連接的化學鍵可以用直形實線鍵( )、直形虛線鍵( )、或波浪線( )表示。例如-OCH 3中的直形實線鍵表示通過該基團中的氧原子與其他基團相連; 中的直形虛線鍵表示通過該基團中的氮原子的兩端與其他基團相連; 中的波浪線表示通過該苯基基團中的1和2位碳原子與其他基團相連; 表示該哌啶基上的任意可連接位點可以通過1個化學鍵與其他基團相連,至少包括 這4種連接方式,即使-N-上畫出了H原子,但是 仍包括 這種連接方式的基團,只是在連接1個化學鍵時,該位點的H會對應減少1個變成相應的一價哌啶基。
除非另有規定,環上原子的數目通常被定義為環的元數,例如,“5-7元環”是指環繞排列5-7個原子的“環”。
除非另有規定,術語“C 1-3烷基”用於表示直鏈或支鏈的由1至3個碳原子組成的飽和碳氫基團。所述C 1-3烷基包括C 1-2和C 2-3烷基等;其可以是一價(如甲基)、二價(如亞甲基)或者多價(如次甲基)。C 1-3烷基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甲基 (Me)、乙基 (Et)、丙基 (包括 n-丙基和異丙基)等。
除非另有規定,術語“C 1-3烷氧基”表示通過一個氧原子連接到分子的其餘部分的那些包含1至3個碳原子的烷基基團。所述C 1-3烷氧基包括C 1-2、C 2-3、C 3和C 2烷氧基等。C 1-3烷氧基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 (包括正丙氧基和異丙氧基)等。
本發明的化合物可以通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者所熟知的多種合成方法來製備,包括下面列舉的具體實施方式、其與其他化學合成方法的結合所形成的實施方式以及本領域技術上人員所熟知的等同替換方式,優選的實施方式包括但不限於本發明的實施例。
在整個本說明書中提到的“一實施方案”或“實施方案”或“在另一實施方案中”或“在某些實施方案中”意指在至少一實施方案中包括與該實施方案所述的相關的具體參考要素、結構或特徵。因此,在整個說明書中不同位置出現的短語“在一實施方案中”或“在實施方案中”或“在另一實施方案中”或“在某些實施方案中”不必全部指同一實施方案。此外,具體要素、結構或特徵可以任何適當的方式在一個或多個實施方案中結合。
本發明中DSC圖譜的Exo Up表示向上放熱。
本發明的化合物可以通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者所熟知的常規方法來確認結構,如果本發明涉及化合物的絕對構型,則該絕對構型可以通過本領域常規技術手段予以確證。例如單晶X射線衍射法(SXRD),把培養出的單晶用Bruker D8 venture衍射儀收集衍射強度數據,光源為CuKα輻射,掃描方式:φ/ω掃描,收集相關數據後,進一步採用直接法(Shelxs97)解析晶體結構,便可以確證絕對構型。
下面會通過實施例具體描述本發明,這些實施例並不意味著對本發明的任何限制。
本發明所使用的所有溶劑是市售的,無需進一步純化即可使用。
本發明所使用的溶劑可經市售獲得。
本發明採用下述縮略詞:aq代表水;eq代表當量、等量;DCM代表二氯甲烷;PE代表石油醚;DMSO代表二甲亞碸;EtOAc代表乙酸乙酯;EtOH代表乙醇;MeOH代表甲醇;BOC代表第三丁氧羰基是一種胺保護基團;r.t.代表室溫;O/N代表過夜;THF代表四氫呋喃;Boc 2O代表二第三丁基二碳酸酯;TFA代表三氟乙酸;DIPEA代表二異丙基乙基胺;iPrOH代表2-丙醇;mp代表熔點。
化合物依據本領域常規命名原則或者使用ChemDraw®軟體命名,市售化合物採用供應商目錄名稱。
本發明粉末X-射線衍射(X-ray powder diffractometer, XRPD)方法 儀器型號:PANalytical (帕納科)公司的X’Pert 3型X-射線衍射儀 測試方法:大約10 mg樣品用於XRPD檢測。 表1 XRPD測試參數
參數 設定值
型號 X’Pert 3
X射線 Cu,kα,Kα1 (Å):1.540598;Kα2 (Å):1.544426;Kα2/Kα1:0.50
X射線光管設定 45 kV, 40 mA
發散狹縫 1/8°
掃描模式 連續
掃描範圍(°2Theta) 3~40
每步掃描時間(s) 46.7
掃描步長(°2Theta) 0.0263
測試時間 約5分鐘
本發明差熱分析(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DSC)方法 儀器型號:TA 2500差示掃描量熱儀 表3 DSC儀器參數和測試方法
參數 設定值
方法 線性升溫
樣品盤 鋁盤,壓蓋/不壓蓋
溫度範圍 25 ℃-設置終點溫度
掃描速率(℃/分鐘) 10
保護氣體 氮氣
本發明熱重分析(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zer, TGA)方法 儀器型號:TA 5500熱重分析儀 表4 TGA儀器參數和測試方法
參數 設定值
方法 線性升溫
樣品盤 鋁盤,敞開
溫度範圍 室溫-設置終點溫度
掃描速率(℃/分鐘) 10
保護氣體 氮氣
本發明動態蒸汽吸附分析(Dynamic Vapor Sorption, DVS)方法 動態水分吸附(DVS)曲線在SMS(Surface Measurement Systems)公司的DVS Intrinsic plus上採集。在25 ºC時的相對濕度用LiCl,Mg(NO 3) 2和KCl的潮解點校正。 表5 DVS測試參數
參數 設定值
溫度 25℃
樣品量 10-20 mg
保護氣體及流量 N 2, 200 mL/min
dm/dt 0.002 %/min
最小dm/dt平衡時間 10分鐘
最大平衡時間 180分鐘
RH測試範圍 0%RH-95%RH
RH梯度 10% (0%RH-90%RH,90%RH-0%RH) 5% (90%RH-95%RH,95%RH-90%RH)
表6 引濕性評價分類
吸濕性分類 ΔW%
潮解 吸收足量水分形成液體
極具吸濕性 ΔW%≥15%
有吸濕性 15%>ΔW%≥2%
略有吸濕性 2%>ΔW%≥0.2%
無或幾乎無吸濕性 ΔW% <0.2%
注:ΔW%表示受試品在25 ±1℃和80 ±2%RH下的吸濕增重。
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但並不意味著對本發明任何不利限制。本文已經詳細地描述了本發明,其中也公開了其具體實施例方式,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針對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進行各種變化和改進將是顯而易見的。
參考例1
步驟1:化合物A-1-2的合成。 向反應瓶中加入A-1-1 (150 g, 635.36 mmol, 1 eq)、氯化鈣(70.51 g, 635.36 mmol, 1 eq)、四氫呋喃 (500 mL)和乙醇 (1000 mL)。氮氣保護下,加入硼氫化鈉(48.07 g, 1.27 mol, 2 eq),20℃下混合液反應 15小時。反應完畢後,反應液減壓濃縮,濃縮物用15 %檸檬酸水溶液(4000 mL)稀釋,乙酸乙酯(4000 mL x 3)萃取。合併有機相,用飽和食鹽水(2000 mL)洗滌、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濾液減壓濃縮乾得粗品。粗品用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A-1-2 。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 (ppm) = 7.47 (s, 1H), 5.58 (br s, 1H), 4.52 (s, 2H)。
步驟2:化合物A-1-4的合成。 向反應瓶中加入A-1-2 (102 g, 525.64 mmol, 1 eq) 和2-甲基四氫呋喃(1000 mL)。抽換氮氣後降溫至-70℃,緩慢滴入二異丙基胺基鋰(2 M, 525.64 mL, 2.0 eq)。在-70 ℃下攪拌30分鐘,隨後緩慢滴入A-1-3 (138.18 g, 788.46 mmol, 1.5 eq)的2-甲基四氫呋喃(400 mL)溶液,在-70 ℃ 下繼續反應1小時。反應完畢後,反應液用飽和氯化銨水溶液(2000 mL)淬滅,乙酸乙酯(2000 mL x 4)萃取,分液合併得有機相。有機相用飽和食鹽水(1000 mL)洗滌、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濾液減壓濃縮乾得粗品。粗品先用柱分離純化,再經甲基第三丁基醚打漿純化得到A-1-4。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 (ppm) = 6.41 (s, 1H), 5.43 (t, J= 5.6 Hz, 1H), 5.00 - 4.84 (m, 4H), 4.38 (d, J= 5.6 Hz, 2H), 1.12 (s, 9H)。
步驟3:化合物A-1-5的合成。 向反應瓶中加入A-1-4 (50 g, 135.39 mmol, 1 eq)、偶氮二甲醯二哌啶(40.99 g, 162.47 mmol, 1.2 eq)和四氫呋喃(500 mL)。抽換氮氣後降溫至0℃,緩慢滴入三丁基膦(32.87 g, 162.47 mmol, 40.09 mL, 1.2 eq)的四氫呋喃(100 mL)溶液,0℃下混合液反應1小時。反應完畢後,反應液中依次加入水(500 mL)和飽和食鹽水(500 mL),然後乙酸乙酯(500 mL x 2)萃取,分液合併得有機相。有機相用飽和食鹽水(300 mL)洗滌、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濾液減壓濃縮乾得粗品。 向粗品中加入500 mL甲基第三丁基醚打漿,過濾,收集濾液,濾液濃縮得到粗品。粗品再加入50 mL正己烷打漿,過濾,收集濾餅乾燥得到A-1-5。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 (ppm) = 5.29 (d, J= 7.5 Hz, 1H), 4.88 - 4.75 (m, 3H), 4.60 (d, J= 12.9 Hz, 1H), 4.22 (d, J= 12.9 Hz, 1H), 1.26 (s, 9H)。
步驟4:化合物A-1-6的合成。 向反應瓶中加入A-1-5 (29 g, 82.55 mmol, 1 eq)、四氫呋喃 (250 mL)和水 (50 mL)。抽換氮氣後加入碘(2.10 g, 8.26 mmol, 1.66 mL, 0.1 eq),在50 ℃下混合液反應18小時。然後再補加碘(2.10 g, 8.26 mmol, 1.66 mL, 0.1 eq),50℃下繼續反應6小時。反應完畢後,得到A-1-6的粗品溶液直接用於下一步。
步驟5:化合物A-1-7的合成。 向裝有A-1-6的粗品溶液中,加入碳酸鈉(17.50 g, 165.11 mmol, 2 eq),抽換氮氣後加入碳酸二第三丁酯(27.03 g, 123.83 mmol, 28.45 mL, 1.5 eq)。在20 ℃下混合液反應12小時。反應完畢,反應液倒入水(200 mL)中,用乙酸乙酯(300 mL x 3)萃取,分液合併得有機相。有機相用飽和食鹽水(300 mL x 3)洗滌、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濾液減壓濃縮得粗品。粗品通過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A-1-7。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 (ppm) = 5.46 (d, J= 5.9 Hz, 1H), 5.32 (d, J= 6.3 Hz, 1H), 4.64 (d, J= 6.1 Hz, 1H), 4.55 (d, J= 5.8 Hz, 1H), 4.49 (d, J= 9.4 Hz, 2H), 1.53 (s, 9H)。
步驟6:化合A-1-8的合成。 向反應瓶中加入A-1-7 (26.5 g, 76.32 mmol, 1 eq)、冰乙酸(1.37 g, 22.90 mmol, 1.31 mL, 0.3 eq)和乙腈(260 mL),抽換氮氣後加熱至50℃,滴入亞氯酸鈉(32.48 g, 305.28 mmol, 85% 純度, 4 eq) 的水(70 mL)溶液,滴加完畢後,在50℃下繼續反應12小時。然後再補加亞氯酸鈉(8.97 g, 99.21 mmol, 1.3 eq)、冰乙酸(458.31 mg, 7.63 mmol, 436.49 μL, 0.1 eq),在50 ℃下繼續反應 6小時。反應完畢後,反應液用飽和亞硫酸鈉水溶液(150 mL)淬滅,再加入水(90mL),靜置分出有機相,水相用乙酸乙酯(90 mL)萃取。合併有機相用飽和食鹽水(90 mL)洗滌、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濾液濃縮得粗品。粗品用乙酸乙酯 :正己烷(1:5,120 mL)攪拌勻漿,過濾,收集濾餅乾燥得到A-1-8。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 (ppm) = 5.61 (d, J= 6.6 Hz, 2H), 4.76 (d, J= 6.6 Hz, 2H), 1.66 (s, 9H)。
步驟7:化合物A-1的合成。 在乾燥的反應瓶中加入A-1-8(10 g, 27.68 mmol, 1 eq)和二氯甲烷(100 mL),0℃下加入三氟乙酸(41.04 g, 359.90 mmol, 26.65 mL, 13 eq),隨後在0℃下反應0.5小時。反應完畢,將反應液緩慢倒入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1000 mL)中,調節pH至7~8。用二氯甲烷(1000 mL x 3)萃取,分液合併得有機相。有機相用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濾液減壓濃縮得到A-1。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 (ppm) = 9.59 (s, 1H), 4.99-4.78 (m, 4H)。
參考例2
步驟1:化合物B-1-2的合成。 向反應瓶中加入氫氧化鈉(590.8 g, 14.8 mol, 1.05 eq)和冰水(20 L)、B-1-1 (2000.00 g, 14.07mol, 1 eq),然後加入碘甲烷(2495.80 g,17.59mol,1.25 eq),在25℃下反應2小時。反應完畢後,將6N的冰鹽酸水溶液緩慢加入反應瓶中,調節pH至6~7,攪拌0.5小時。過濾,收集濾餅。向濾餅中加入乙腈(500 mL),攪拌0.5小時,過濾,收集濾餅,烘乾得到B-1-2。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 (ppm) = 12.69 (br s, 1H), 7.74 (br s, 1H), 2.45 (s, 3H), 1.86 (s, 3H)。
步驟2:化合物B-1-3的合成。 25℃下向反應瓶中加入乙腈(15 L)、B-1-2 (1500.00 g, 9.60mol, 1 eq),然後再加入三氯氧磷(1840.00 g, 12.0mol , 1.25 eq),緩慢升溫至62℃,在62℃下反應12 小時。將反應液倒入水(10.5 L)中,加入固體碳酸氫鈉調節pH至6-7。用乙酸乙酯(10.5 L)萃取,分液得有機相。有機相用飽和食鹽水(7.5 L)洗滌、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濾液減壓濃縮得到B-1-3。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 (ppm) = 8.54 (s, 1H), 2.50 (s, 3H), 2.22 (s, 3H)。
步驟3:化合物B-1的合成。 向反應瓶中加入B-1-3 (100 g, 572.57 mmol, 1 eq)、水(24.76 g, 1.37 mol, 24.76 mL, 2.4 eq)和乙腈(1000 mL)。抽換氮氣後依次加入碘化鈉(571.59 g, 3.81 mol, 6.66 eq)、三甲基氯矽烷(186.61 g, 1.72 mol, 218.00 mL, 3 eq) ,20℃下混合液反應 14小時。反應完畢後,反應液中依次加入二氯甲烷(800 mL)和用水(1200 mL)。然後加碳酸氫鈉固體調pH至6-7,分液,水相用二氯甲烷(500 mL)萃取一次,合併有機相,有機相依次用飽和亞硫酸鈉水溶液(500 mL)和飽和食鹽水(500 mL)洗滌,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濾液減壓濃縮得粗品。粗品中加入正庚烷(0.5 L),攪拌1小時,過濾,收集濾餅得到B-1。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 (ppm) = 8.34 (s, 1H), 2.48 (s, 3H), 2.21 (s, 3H)。
實施例1 合成路線:
步驟1:WX001-2的合成 向反應瓶中加入A-1 (500 mg, 1.92 mmol, 1 eq)、WX001-1 (427.54 mg, 2.30 mmol, 1.2 eq)和 N’N-二甲基甲醯胺(3 mL)。抽換氮氣後加入碳酸銫(935.92 mg, 2.87 mmol, 1.5 eq),25℃反應16小時。反應完畢後,將反應液倒入水(20 mL)中,用乙酸乙酯(30 mL x 3)萃取,分液合併得有機相。有機相用飽和食鹽水(30 mL x 3)洗滌,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濾液減壓濃縮得粗品。粗品通過薄層層析矽膠板純化得到WX001-2。LCMS (m/z): 366, 368 [M+H] +
步驟2:WX001-3的合成 在預先乾燥的反應瓶中置換氬氣加入濕鈀碳(0.1 g, 819.15 μmol, 10%純度, 1 eq)、乙醇 (20 mL),然後加入WX001-2 (300 mg, 819.15 μmol, 1 eq),置換氫氣三次,在50℃,50 Psi下攪拌反應24小時。反應完畢後,將反應液過濾,濾液減壓濃縮得粗品。粗品通過薄層層析矽膠板純化得到WX001-3。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 (ppm) = 8.96 (s, 1H), 7.58 (t, J= 7.6 Hz, 1H), 7.19 (d, J= 7.6 Hz, 1H), 7.09 (d, J= 7.5 Hz, 1H), 5.26 (d, J= 7.6 Hz, 2H), 5.14 (s, 2H), 4.80 (d, J= 7.6 Hz, 2H), 2.55 (s, 3H)。
步驟3:WX001-4的合成 向乾燥的反應瓶中加入WX001-3 (60 mg, 208.81 μmol, 1 eq)、四氫呋喃 (1 mL)、氯化鋅溶液(0.7 M, 298.31 μL, 1 eq)。降溫至-78℃加入六甲基二矽基胺基鋰(1 M, 417.63 μL, 2 eq),20℃反應1小時,得到反應液1。 氮氣保護下,將B-1 (55.57 mg, 208.81 μmol, 1 eq)、四三苯基膦鈀(7.24 mg, 6.26 μmol, 0.03 eq)的 N’N-二甲基乙醯胺(1 mL) 的混合液升溫至50℃,隨後滴加反應液1,滴加完畢後在50℃下混合液繼續反應1小時 。反應完畢,將反應液倒入水(5 mL)中,用二氯甲烷(30 mL x 3)萃取,分液合併得有機相。有機相用飽和食鹽水(30 mL x 3)洗滌,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濾液減壓濃縮得粗品。粗品通過薄層層析矽膠板純化得到WX001-4。LCMS (m/z): 426.0 [M+H] +
步驟4:WX001-5的合成 向反應瓶中加入WX001-4 (100 mg, 235.00 μmol, 1 eq)、乙腈(1 mL)和 水(0.5 mL),抽換氮氣三次,然後加入單過硫酸氫鉀(288.95 mg, 470.01 μmol, 2 eq),在20℃ 混合液反應14小時。反應完畢,將反應液倒入飽和硫代硫酸鈉水溶液中(5 mL),用二氯甲烷(30 mL x 3)萃取,分液合併得有機相。有機相分別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20 mL)和飽和食鹽水(30 mL x 3)洗滌,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濾液減壓濃縮得粗品。粗品通過薄層層析矽膠板純化得到WX001-5。LCMS (m/z): 458.0 [M+H] +
步驟5:WX001的合成 向乾燥的反應瓶中加入WX001-5 (40 mg, 87.43 μmol, 1 eq)、C-1 (16.98 mg, 174.85 μmol, 2 eq) 和四氫呋喃 (0.5 mL) 。置換氮氣,降溫至0℃滴加六甲基二矽基胺基鋰(1 M, 166.11 μL, 1.9 eq),0 ℃反應1小時。反應完畢,將反應液倒入水中(5 mL),用二氯甲烷(30 mL x 3)萃取,分液合併得有機相。有機相用飽和食鹽水(30 mL x 3)洗滌、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濾液減壓濃縮得粗品。粗品通過高效液相製備色譜(色譜柱:Waters Xbridge BEH C18 100*25mm*5μm;流動相:[水(10mM 碳酸氫銨)-乙腈];B(乙腈)%:20%-50%,10分鐘)純化得WX001。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 = 9.67 (br s, 1H), 8.62 (s, 1H), 7.64 (t, J= 7.7 Hz, 1H), 7.43 (d, J= 1.8 Hz, 1H), 7.14 (dd, J= 2.9, 7.7 Hz, 2H), 6.37 (d, J= 1.5 Hz, 1H), 5.12 (d, J= 7.2 Hz, 2H), 5.02 (s, 2H), 4.85 (d, J= 7.2 Hz, 2H), 3.74 (s, 3H), 2.57 (s, 3H), 2.42 (s, 3H);LCMS (m/z): 475.0 [M+H] +
實施例2:WX001晶型A的製備
步驟1:化合物I-1-3的合成。 將四氫呋喃 (12 L)、I-1-1 (1200 g, 5.69 mol) 加入到反應釜中。將四甲基乙二胺 (661.59 g, 5.69 mol) 緩慢加入到反應釜中,抽換氮氣後降溫至-70 ℃(內溫)。緩慢滴入二異丙基胺基鋰 (2 M, 6.83 L),-70 ℃攪拌0.5小時。緩慢滴入I-1-2 (1.76 kg, 9.39 mol) 的四氫呋喃 (4.8 L)溶液(滴加1.5小時),混合液在-70 ℃ 下反應1小時。反應完畢後,向反應液中滴加水(6 L)淬滅反應,用水(2.4 L)清洗反應瓶,合併混合液,攪拌。待溫度升至10℃後,先分液,水相用乙酸乙酯(6 L)萃取。剩餘水相用硫酸氫鉀水溶液(15.6 L)調節pH至3~4後,用乙酸乙酯(6 L)萃取三次。合併有機相,用飽和食鹽水(6 L)洗滌。有機相用無水硫酸鈉1200 g(m/m=1:1)乾燥,有機相在45℃下經減壓濃縮得粗品。粗品加入二氯甲烷(2.4L)和異丙醚(7.2 L)室溫攪拌半小時。過濾,收集濾餅得I-1-3。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 = 13.18 (br s, 1H), 6.20 (br s, 1H), 4.93 - 4.82 (m, 4H), 1.09 (s, 9H)。
步驟2:化合物I-1-4的合成。 向反應釜中依次加入二氯甲烷 (1330 mL)、 I-1-3 (1330 g, 1.99 mol,粗品)、4-二甲氨基吡啶 (41.37 g, 338.61 mmol)。分批加入N,N’-羰基二咪唑 (419.86 g, 2.59 mol),50 ℃ 下混合液反應36小時。反應完畢後,反應液加入2 N鹽酸水溶液(5.32 L)調節pH至3-4,攪拌0.5小時,隨後加入水(5.32 L)濃縮除去有機溶劑,殘餘物經過濾得濾餅。濾餅經碳酸氫鈉水溶液(5.32 L)攪拌0.5小時,過濾,用水(2.66 L)洗滌濾餅,收集濾餅。粗品中加入無水乙醇(10.64 L),攪拌2小時,過濾,用無水乙醇(1.3 L)洗滌濾餅,收集濾餅,乾燥後得到I-1-4。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 = 9.58 (br s, 1H), 4.94 - 4.84 (m, 4H)。
步驟3:化合物I-1-6的合成。 向反應瓶中加入I-1-4 (283 g, 1.03 mol)、碳酸銫 (505.36 g, 1.55 mol)和N, N’-二甲基甲醯胺 (2800 mL),抽換氮氣後加入I-1-5 (221.24 g, 1.19 mol),20 ℃混合液反應12小時。反應完畢後,反應液緩慢倒入冰水(14 L)中,攪拌1小時,過濾收集濾餅。粗產物中加入甲基第三丁基醚(5 L)攪拌2小時,過濾,收集濾餅,乾燥得到I-1-6。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 = 7.63 (t, J = 7.7 Hz, 1H), 7.13 (dd, J = 2.8, 7.7 Hz, 2H), 5.04 (d, J = 7.4 Hz, 2H), 4.98 (s, 2H), 4.86 (d, J = 7.4 Hz, 2H), 2.41 (s, 3H)。
步驟4:化合物I-1的合成。 平行三個反應,向反應瓶中加入I-1-6 (183 g, 468.60 mmol) 和四氫呋喃 (2745 mL),抽換氮氣後,20 ℃緩慢滴入二異丙基乙胺 (181.69 g, 1.41 mol) 和亞磷酸二乙酯(194.14 g, 1.41 mol),40 ℃下混合液反應16小時。反應完畢後,反應液用水(915 mL)稀釋,二氯甲烷(1830 mL*3)萃取,有機相用飽和食鹽水(915 mL)洗滌,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濾液在45℃經濃縮乾燥得粗品。粗品加入甲叔醚和正己烷混合溶劑(總1098 mL,二者體積比1:5),攪拌1小時,過濾,收集濾餅,乾燥。濾餅加入水(5400 mL),攪拌1小時,過濾,收集濾餅,乾燥得I-1。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 = 9.32 (s, 1H), 7.64 (t, J = 7.6 Hz, 1H), 7.13 (t, J = 8.4 Hz, 2H), 5.10 (d, J = 7.4 Hz, 2H), 4.99 (s, 2H), 4.81 (d, J = 7.5 Hz, 2H), 2.42 (s, 3H)。
步驟5:化合物I-3的合成。 向兩個反應瓶中分別加入I-1 (120 g, 403.05 mmol)、氯化鋅 (0.7 M, 575.79 mL)的四氫呋喃溶液 (1200 mL),抽換氮氣後降溫至0 ℃,緩慢滴入六甲基二矽基胺基鋰 (1 M, 806.11 mL),自然升溫至20 ℃,攪拌1小時,此為反應液1。向另一反應瓶中加入B-1 (107.25 g, 403.05 mmol、四三苯基膦鈀 (13.97 g, 12.09 mmol) 和N,N’-二甲基甲醯胺 (600 mL)反應液升溫至50 ℃,為反應液2。向反應液2中緩慢滴入反應液1,50 ℃下混合液反應 1小時。反應完畢後,用0.1M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鹽(10800 mL)淬滅反應,攪拌30 min。加入正庚烷(4800 mL),攪拌0.5小時。過濾,收集濾餅,乾燥得到粗品。粗品用乙醇(7200 mL)在20℃打漿2小時,過濾,收集濾餅,濾餅晾乾得到I-3。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 = 8.54 (s, 1H), 7.54 (t, J = 7.2 Hz, 1H), 7.19 (d, J = 7.4 Hz, 1H), 7.07 (d, J = 7.3 Hz, 1H), 5.29 (d, J = 7.5 Hz, 2H), 5.11 (s, 2H), 4.84 (d, J = 7.6 Hz, 2H), 2.73 (s, 3H), 2.66 (s, 3H), 2.52 (s, 3H)。
步驟6:化合物I-4的合成。 向反應瓶中加入I-3 (120 g, 282.00 mmol)、乙腈 (110 mL)和水 (550 mL)。抽換氮氣後加入單過硫酸氫鉀 (329.40 g, 535.81 mmol),30 ℃下混合液反應12小時。反應完畢後,向反應液中加入200 mL冰水混合物,隨後加入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和飽和硫代硫酸鈉水溶液各600 mL,隨後加入600 mL水。過濾,收集濾餅,乾燥,得到粗品。粗品加入600 mL無水乙醇,攪拌1小時,過濾,收集濾餅得到I-4。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 = 8.90 (s, 1H), 7.55 (t, J = 7.7 Hz, 1H), 7.20 (d, J = 7.7 Hz, 1H), 7.06 (d, J = 7.7 Hz, 1H), 5.31 (d, J = 7.6 Hz, 2H), 5.11 (s, 2H), 4.84 (d, J = 7.6 Hz, 2H), 3.44 (s, 3H), 2.92 (s, 3H), 2.50 (s, 3H)。
步驟7:WX001晶型A的合成。 向反應瓶中加入I-4(47 g, 102.73 mmol) 、C-1 (25.94 g, 267.09 mmol) 、二氯甲烷 (470 mL) 和四氫呋喃 (470 mL) 。抽換氮氣後-5℃(控制內溫在-5-3℃)滴加六甲基二矽基胺基鋰(1 M, 246.54 mL, 2.4 eq),0℃ 下混合液反應0.5小時。反應完畢後,加入去離子水(470 mL)淬滅。濃縮除去有機溶劑。過濾收集濾餅。濾餅用去離子水(1000 mL)室溫攪拌30分鐘。過濾收集濾餅。濾餅用乙腈(1000 mL)室溫攪拌30min,過濾收集濾餅得到WX001晶型A。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 = 8.44 (s, 1H), 7.60 - 7.50 (m, 2H), 7.18 (d, J = 7.4 Hz, 1H), 7.06 (d, J = 7.6 Hz, 1H), 6.88 (s, 1H), 6.42 (d, J = 1.9 Hz, 1H), 5.27 (d, J = 7.6 Hz, 2H), 5.12 (s, 2H), 4.85 (d, J = 7.6 Hz, 2H), 3.85 (s, 3H), 2.69 (s, 3H), 2.52 (s, 3H)。WX001晶型A的XRPD譜圖如圖1所示,DSC譜圖如圖2所示,TGA譜圖如圖3所示。
實施例3:WX001的多晶型篩選
1. 氣固滲透 秤取約20 mg每份的WX001晶型A於3 mL小瓶中,另在20 mL小瓶中加入約4 mL溶劑,將3 mL小瓶敞口置於20 mL小瓶中後,將20 mL小瓶密封。樣品吸附溶劑部分溶解或者室溫下靜置7天後收集固體並進行XRPD測試。試驗結果如表7所示。 表7 氣固滲透試驗小結
溶劑 試驗結果
MeOH 晶型A
丙酮 晶型A
EtOAc 晶型A
MTBE 晶型A
ACN 晶型A
甲苯 晶型A
1,4-二氧六環 晶型A
H 2O 晶型A
2. 氣液擴散 秤取約20 mg每份的WX001晶型A至3 mL小瓶中,加入1.2~1.8 mL溶劑溶解,另取20 mL的小瓶向其中加入約4 mL的反溶劑,將裝有清液的3 mL小瓶敞口置於20 mL小瓶後,密封20 mL的小瓶並於室溫下靜置。收集得到的固體並進行XRPD測試。試驗結果如表8所示。 表8 氣液滲透試驗小結
溶劑 反溶劑 試驗結果
CHCl 3 丙酮 晶型A
DMSO EtOAc 晶型A*
甲苯 晶型A*
*表示固體在室溫揮發得到。
3. 緩慢揮發 秤取15~20 mg的WX001晶型A至3 mL小瓶中,加入1.0~3.0 mL的溶劑溶解,用封口膜封住小瓶,並在上面扎4個針孔,放置在室溫下緩慢揮發。收集所得固體並進行XRPD測試。試驗結果如表9所示。 表9 緩慢揮發試驗小結
溶劑(v/v) 試驗結果
MeOH/DCM (1:1) 晶型A
THF/ H 2O (1:1) 晶型A
CHCl 3 晶型A
1,4-二氧六環 晶型A
4. 緩慢降溫 秤取15~35 mg每份的WX001晶型A於3 mL小瓶中,加入1.0~3.0 mL的溶劑,在50 ºC下攪拌平衡約3.5小時後過濾取上清液。將所得上清液放置在生化培養箱中,以0.1 ºC/分鐘從50 ºC降溫至5 ºC後並在5 ºC保持恒溫。收集析出的固體並進行XRPD測試。試驗結果見表10。 表10 緩慢降溫試驗小結
溶劑(v/v) 試驗結果
CHCl 3 晶型A*
THF/ H 2O (1:1) 晶型A*
ACN/ H 2O (1:1) 晶型A*
*表示樣品在5 ºC和-20 ºC下澄清,固體在室溫揮發得到。
5.溫度循環攪拌 秤量約25 mg每份的WX001晶型A至HPLC小瓶中,分別加入0.5 mL的溶劑,得到的懸浮液在溫度循環下(將樣品加熱至50 ºC後以0.1 ºC/分鐘的速率降溫至5 ºC,然後重複這一循環,最後樣品保持在5 ºC)磁力攪拌(1000 rpm),離心收集固體並進行XRPD測試。試驗結果見表11。 表11 溫度循環攪拌試驗小結
溶劑(v/v) 試驗結果
MeOH 晶型A
MIBK 晶型A
EtOAc 晶型A
THF/ H 2O (1:1) 晶型A
ACN/ H 2O (1:1) 晶型A
DMAc/ H 2O (1:1) 晶型A
6. 室溫懸浮攪拌 秤量約25 mg每份的WX001晶型A至HPLC小瓶中,分別加入0.5 mL的溶劑,得到的渾濁液置於室溫下磁力攪拌(1000 rpm) 3天後,離心收集固體並進行XRPD測試。試驗結果見表12。 表12 室溫懸浮攪拌試驗小結
溶劑(v/v) 試驗結果
EtOH 晶型A
EtOAc 晶型A
THF 晶型A
DCM 晶型A
正庚烷 晶型A
H 2O 晶型A
EtOH/H 2O (0.97:0.03, a w~0.2) 晶型A
EtOH/ H 2O (0.93:0.07, a w~0.4) 晶型A
EtOH/ H 2O (0.86:0.14, a w~0.6) 晶型A
EtOH/ H 2O (0.71:0.29, a w~0.8) 晶型A
ACN 晶型A
7. 50 ºC懸浮攪拌 秤量約25 mg每份的WX001晶型A至HPLC小瓶中,分別加入0.5 mL的溶劑,得到的懸浮液在50 ºC下磁力攪拌(1000 rpm) 3天後,離心收集固體並進行XRPD測試。試驗結果見表13。 表13 50 ºC懸浮攪拌試驗小結
溶劑(v/v) 試驗結果
IPA 晶型A
丙酮/H 2O (1:1) 晶型A
IPAc 晶型A
MTBE 晶型A
2-MeTHF 晶型A
1,4-二氧六環 晶型A
CHCl 3/正庚烷 (1:1) 晶型A
甲苯 晶型A
DMSO/H 2O (1:1) 晶型A
ACN 晶型A
8. 反溶劑添加法 分別秤取約15 mg的WX001晶型A加至20 mL的小瓶內,用0.7~1.0 mL的溶劑將固體完全溶解。向該澄清溶液中邊攪拌(1000 rpm)邊滴加中的反溶劑,直至有固體析出,或當反溶劑總體積加至10 mL後,無固體析出的樣品在5 ºC下懸浮攪拌,澄清樣品轉移至-20 ºC下懸浮攪拌,仍澄清的樣品轉至室溫揮發。分離析出的固體並進行XRPD測試,結果如表14所示。 表14反溶劑添加試驗小結
溶劑(v/v) 反溶劑 試驗結果
CHCl 3 MeOH 晶型A*
丙酮 晶型A
EtOAc 晶型A
MTBE 晶型A
2-MeTHF 晶型A
ACN 晶型A
正庚烷 晶型A
甲苯 晶型A
MeOH/DCM (1:1) MIBK 晶型A
IPAc 晶型A
MTBE 晶型A
THF/H 2O (1:1) H 2O 晶型A
NMP H 2O 晶型A
DMAc H 2O 晶型A
*表示樣品在室溫下澄清,固體在5 ºC攪拌得到。
實施例4:WX001晶型A的吸濕性研究 實驗材料: SMS DVS Advantage 動態蒸汽吸附儀 實驗方法: 取WX001晶型A 10~30 mg置於DVS樣品盤內進行測試。 實驗結果: WX001晶型A的DVS譜圖如圖4所示,△W= 0.1134%。 實驗結論: WX001晶型A在25℃和80 % RH下的吸濕增重為0.1134%,幾乎無引濕性。
實施例5:WX001晶型A的穩定性試驗 平行秤取WX001晶型A樣品12份,每份大約5 mg,置於HPLC小瓶的底部,攤成薄薄一層。將放置在60℃/75%濕度條件恒溫恒濕箱以及92.5%RH乾燥器中的樣品用封口膜封住瓶口,並扎些小孔,保證樣品能與環境空氣充分接觸。將放置在60 ℃、光照及遮光條件下的樣品蓋緊瓶蓋(其中遮光條件下的樣品用錫箔紙包裹)。試驗結果見下表15所示: 表15 WX001晶型A的固體穩定性試驗結果
試驗條件 取點條件 晶型
0天 -- 晶型A
60 ºC 5天 晶型A
10天 晶型A
92.5%RH 5天 晶型A
10天 晶型A
可見光 # 照度達到1.2E+06 Lux·hrs 晶型A
遮光對照組 與可見光組同時取點 晶型A
可見光+紫外 # 照度達到200 W·hrs/m 2 晶型A
遮光對照組 與可見光+紫外組同時取點 晶型A
60 ºC/75%RH 1月 晶型A
2月 晶型A
3月 晶型A
#:ICH條件 結論:WX001晶型A具有良好的穩定性。
實驗例一、體外酶活性測試 1. 實驗目的: 測量化合物抑制ERK1和ERK2激酶活性的能力。 2. 實驗緩衝液: 20 mM Hepes (pH 7.5),10 mM MgCl 2,1 mM乙二醇雙(2-氨基乙基醚)四乙酸(EGTA),0.02% Brij35,0.02 mg /mL牛血清白蛋白(BSA),0.1 mM Na 3VO 4,2 mM二硫蘇糖醇(DTT),1% DMSO。 3. 化合物處理: 將測試化合物溶於100% DMSO中,配製成特定濃度的母液。利用Integra Viaflo Assist智能移液器將化合物連續稀釋在DMSO溶液中。 4. 實驗方法: 1) 在新製備的反應緩衝液中配置底物MBP; 2) 將ERK1(或ERK2)激酶加入到上述MBP溶液中並輕輕混合; 3) 運用超聲技術(Echo550;納升範圍)將溶於100% DMSO中的化合物加入到激酶反應體系中,在室溫下孵育20分鐘; 4) 將 33P-ATP(特定濃度10 μCi/μL)加入到反應體系中,此時開始發生反應; 5) 在室溫下孵育2小時; 6) 通過過濾--結合方法檢測放射性的量; 7) ERK1(或ERK2)激酶活性計算方式為測試樣品中剩餘激酶活性占對照組(二甲基亞碸處理)激酶活性的比值。使用Prism(GraphPad軟體)進行曲線擬合併計算IC 50值。 5. 實驗結果見表16和表17: 表16 ERK1酶活性測試結果
化合物 ERK1
IC 50(nM)
WX001 1.4
結論:本發明化合物表現出較優的對ERK1酶抑制活性。 表17 ERK2酶活性測試結果
化合物 ERK2
IC 50(nM)
WX001 0.54
結論:本發明化合物表現出較優的對ERK2酶抑制活性。
實驗例二、體外細胞增殖抑制實驗 1. 實驗目的: 測量化合物抑制HT29腫瘤細胞增殖的能力。 2. 化合物處理: 將測試化合物溶於100% DMSO中,配製成10mM的母液。 3. 實驗步驟與方法: 1) 開啟生物安全櫃紫外燈,倒計時30分鐘; 2) 37℃水浴鍋中,預熱RPMI1640培養基和胰酶; 3) 紫外照射完畢,開啟生物安全櫃,將預熱培養基,胰酶,磷酸緩衝鹽溶液(PBS)等用酒精擦拭並放入生物安全櫃中; 4) 將HT29細胞從培養箱中取出,在生物安全櫃中去除舊培養基,加入10毫升PBS,輕輕搖晃,並去除PBS; 5) 加入預熱0.25%胰酶1.5毫升,水平晃動培養瓶,使其均勻覆蓋到底部的細胞,置培養箱中2分鐘; 6) 用完全培養基終止細胞消化,並吹打至均勻的細胞懸液計數; 7) 根據細胞計數結果,調整細胞懸液密度為1500細胞每孔,50微升每孔進行種板; 8) 將化合物母液連續稀釋在DMSO溶液中,並使用Tecan將化合物加入細胞板中; 9) 將加過化合物的細胞板和CellTiterGlo放到室溫平衡,後加CellTiterGlo 25微升至每孔,震盪1-2 分鐘,靜置10分鐘後檢測信號值,並用XL-Fit分析數據,計算各化合物的IC 50。 4. 實驗結果見表18: 表18 體外細胞活性測試結果
化合物 HT29
IC 50(nM)
WX001 66
結論:本發明化合物表現出較優的對HT29細胞增殖抑制活性。
實驗例三、小鼠體內PK研究 1. 實驗目的: 以雌性BALB/c小鼠為受試動物,單次給藥後測定化合物血藥濃度並評估藥代動力學行為。 2. 實驗操作: 選擇健康成年雌性BALB/c小鼠4只,2只為靜注組,2只為口服組。靜注組溶媒為5%DMSO+95%(20% HP-β-CD),待測化合物與適量靜注溶媒混合,渦旋並超聲,製備得到0.5 mg/mL澄清溶液,微孔濾膜過濾後備用;口服組溶媒為5%DMSO+95%(20% HP-β-CD),待測化合物與溶媒混合後,渦旋並超聲,製備得到0.3 mg/mL溶液。小鼠1 mg/kg靜脈給藥或3 mg/kg口服給藥後,收集一定時間的全血,製備得到血漿,以LC-MS/MS 方法分析藥物濃度,並用Phoenix WinNonlin 軟體(美國Pharsight公司)計算藥代參數。 注 DMSO:二甲基亞碸;HP-β-CD:羥丙基-β-環糊精。 3. 實驗結果見表19: 表19 化合物PK測試結果
化合物 C max(nM) F% 口服DNAUC (nM.h/mpk) Vd ss(L/kg) Cl (mL/min/kg) T 1/2(h)
WX001 4790 154 2935 1.23 18.9 1.1
備註: C max為最大濃度; F%為口服生物利用度;DNAUC = AUC PO/Dose,AUC PO為口服暴露量,Dose為藥物劑量;Vd ss為分佈容積;Cl為清除率;T 1/2為半衰期;NA為未測試。 結論:本發明化合物展現了優良的口服暴露量和生物利用度。
實驗例四、溶解度研究 1. 實驗目的: 測定化合物的溶解度,評估化合物的溶解性。 2. 測試溶液: 1) 緩衝液A(pH 2.0):50 mM磷酸鹽緩衝液,pH 2.0;緩衝液B(pH 6.5):50 mM磷酸鹽緩衝液, pH 6.5;緩衝液C液(pH 7.4):50 mM磷酸鹽緩衝液,pH 7.4; 2) 標準溶液的製備: a) 將50%的乙腈溶液和50%的緩衝溶液混合,得到稀釋液; b) 10 mM(10 μL /化合物)化合物儲備液加入稀釋液(490 μL /化合物)混合為200 µM的檢測標準溶液; c) 以10倍和200倍量的稀釋液稀釋200 μM的紫外檢測標準液,得到20 μM,1 μM的紫外標準溶液; d) 1 μM、20 μM、200 μM的紫外標準溶液作為溶解性實驗的標準溶液。 3. 實驗方法: 1) DMSO溶解化合物配製成10 mM的儲配液。鹽酸胺碘酮,卡馬西平,氯黴素作為溶解度實驗的對照; 2) 被測試化合物和對照的儲備液(各10 μL)放入96孔板中,分別加入三種不同的溶解介質(緩衝液A,B,C)490 uL,對應溶解度溶液的pH分別為2.0,6.5和7.4 。實驗化合物的理論最大濃度為200 μM,含DMSO 2%; 3) 在室溫(25±2℃)下以每分鐘600轉的轉速,在搖床中振盪24小時; 4) 吸取200 μL的溶液于96孔板真空抽濾裝置中抽濾後取至新96孔板中作為測試樣品; 5) 用HPLC-UV測試化合物濃度,HLPC條件如表20。 表20 HPLC條件
試驗方法 HPLC-UV檢測
儀器 Agilent 1200
流動相 A: 水+0.37%三氟乙酸 B: 乙腈+0.19%三氟乙酸
色譜柱 Waters Xbridge  RP-C18 (2.1×50 mm, 5 µm)
比例 時間(min) 0.00 2.00 2.50 3.01 4.00 B% 5 90 90 5 5 流速(mL/min) 1.0 1.0 1.0 1.0 1.0
6) 從低濃度到高濃度(1 µM, 20 µM, 200 µM)注入3個紫外標準液至HPLC中,然後注入待測化合物的測試樣品; 7) 對紫外色譜峰進行積分,計算樣品的溶解度。 4. 實驗結果見表21: 表21 化合物溶解度測試結果
化合物 不同pH的溶解度
pH=2.0 pH=6.5 pH=7.4
WX001 199.5 μM 2.94 μM 2.64 μM
結論:本發明化合物在不同pH條件下具有較好的溶解度。
實驗例五、人黑色素瘤A375小鼠模型體內藥效研究 1. 實驗目的: 使用人黑色素瘤A375細胞皮下異種移植腫瘤裸小鼠模型,評價WX001的抗腫瘤作用。 2. 實驗動物: 種屬:小鼠 品系:BALB/c裸小鼠 週齡:6-8週齡 性別:雌性 體重:18-22克 供應商: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 3. 飼養環境: 動物在SPF級動物房以IVC(獨立送風系統,恒溫恒濕)籠具飼養(每籠3只),溫度:20-26℃,濕度:40-70 %; 籠具:以聚碳酸酯製成,體積375 mm x 215 mm x 180mm,墊料為玉米芯,每週更換一次; 食物:實驗動物在整個實驗階段中可自由進食(照射滅菌,乾顆粒狀食物); 飲水:實驗動物可自由飲用滅菌水; 籠具標識:每籠動物訊息卡應注明籠內動物數目,性別,品系,接收日期,給藥方案實驗編號,組別以及實驗開始日期; 動物標識:實驗動物以耳標進行標識。 4. 實驗內容: 1) 實驗細胞及培養:人黑色素瘤A375細胞體外單層培養,培養條件為DMEM培養基中加10%胎牛血清,37℃ 5%CO 2孵箱培養。一週兩次用胰酶-EDTA進行常規消化處理傳代。當細胞飽和度為80%-90%,數量到達要求時,收取細胞,計數,接種; 2) 腫瘤組織接種及分組:0.1 mL(5×10 5個)A375細胞皮下接種於每只小鼠的右側腋下,腫瘤平均體積達到170 mm 3時,將動物隨機分為4組,開始給藥。實驗分組和給藥方案見表22: 表22 實驗動物分組及給藥方案
組別 動物數量 藥物 劑量 (mg/kg) 給藥週期 給藥途徑和頻次
1 6 溶劑對照(Vehicle) -- 21天 口服給藥(PO),每天兩次(BID)
2 6 WX001 12.5 21天 口服給藥(PO),每天兩次(BID)
3 6 WX001 25 21天 口服給藥(PO),每天兩次(BID)
4 6 WX001 50 21天 口服給藥(PO),每天兩次(BID)
3) 實驗動物日常觀察:本實驗方案的擬定及任何修改均通過了實驗動物管理與使用委員會(IACUC)的評估核准。實驗動物的使用及福利遵照國際實驗動物評估和認可委員會(AAALAC)的規定執行。每天監測動物的健康狀況及死亡情況,例行檢查包括觀察腫瘤生長和藥物治療對動物日常行為表現的影響如行為活動,攝食攝水量(僅目測),體重變化(每週測量兩次體重),外觀體徵或其它不正常情況。基於各組動物數量記錄了組內動物死亡數和副作用。 4) 受試物的配製 a) 溶媒組:5%DMSO+95%(20%HP-β-CD)。 b) 待測化合物組:秤量定量的受試化合物於配藥瓶內,加入相應體積的DMSO後渦旋,得到澄清溶液,在加入相應體積的20%HP-β-CD後渦旋,得到均一混懸液。 5) 腫瘤測量和實驗指標: a) 每週兩次用游標卡尺測量腫瘤直徑。腫瘤體積的計算公式為:TV=1/2×a×b 2,a和b分別表示腫瘤的長徑和短徑; b) 化合物的抑瘤療效用TGI (%)評價。TGI(%),反映腫瘤生長抑制率。TGI(%)的計算:TGI (%)={[1-(某處理組給藥結束時平均瘤體積-該處理組開始給藥時平均瘤體積)]/(溶劑對照組治療結束時平均瘤體積-溶劑對照組開始治療時平均瘤體積)}×100%。 5. 實驗結果: 1) 如表23和圖5所示,在人黑色素瘤A375細胞皮下異種移植腫瘤裸小鼠模型上,口服給藥至第21天,WX001能夠劑量依賴性地抑制腫瘤生長,在12.5 mg/kg、25 mg/kg和50 mg/kg三個劑量下,TGI分別為45%、58%和102%。 2) 實驗動物的體重作為間接測定藥物毒性的參考指標。如圖6所示,給藥至第21天時,溶劑對照組和WX001組所有動物的體重均未有明顯下降,耐受性良好。 表23 小鼠A375模型體內藥效實驗結果
藥物 TGI
WX001 (12.5 mg/kg, PO, BID) 45%
WX001 (25 mg/kg, PO, BID) 58%
WX001 (50 mg/kg, PO, BID) 102%
實驗結論:WX001在12.5 mg/kg、25 mg/kg和50 mg/kg三個給藥劑量下,能夠劑量依賴性地抑制腫瘤生長;給藥過程中動物的體重未見明顯下降,耐受性好。
實驗例六、SD大鼠體內PK研究 1. 實驗目的: 以雄性SD大鼠為受試動物,單次給藥後測定化合物血藥濃度並評估藥代動力學行為。 2. 實驗操作: 選擇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只,3只為靜注組,3只為口服組。靜注組溶媒為5%DMSO+95%(20% HP-β-CD),待測化合物與適量靜注溶媒混合,渦旋並超聲,製備得到0.2 mg/mL澄清溶液,微孔濾膜過濾後備用;口服組溶媒為5%DMSO+95%(20% HP-β-CD),待測化合物與溶媒混合後,渦旋並超聲,製備得到1 mg/mL溶液。SD大鼠1 mg/kg靜脈給藥或10 mg/kg口服給藥後,收集一定時間的全血,製備得到血漿,以LC-MS/MS 方法分析藥物濃度,並用Phoenix WinNonlin 軟體(美國Pharsight公司)計算藥代參數。 注 DMSO:二甲基亞碸;HP-β-CD:羥丙基-β-環糊精。 3. 實驗結果見表24: 表24 化合物PK測試結果
化合物 C max(nM) F% 口服DNAUC (nM.h/mpk) Vd ss(L/kg) Cl (mL/min/kg) T 1/2(h)
WX001 2500 49% 1445.79 1.08 13.4 3.77
註:C max為最大濃度; F%為口服生物利用度;DNAUC = AUC PO/Dose,AUC PO為口服暴露量,Dose為藥物劑量;Vd ss為分佈容積;Cl為清除率;T 1/2為半衰期。 結論:本發明化合物展現了優良的口服暴露量和生物利用度。
實驗例七、食蟹猴體內PK研究 1. 實驗目的: 以雄性食蟹猴為受試動物,單次給藥後測定化合物血藥濃度並評估藥代動力學行為。 2. 實驗操作: 選擇健康成年雄性食蟹猴5只,2只為靜注組,3只為口服組。靜注組溶媒為5%DMSO+95% (20% HP-β-CD),待測化合物與適量靜注溶媒混合,攪拌溶解,製備得到0.4 mg/mL澄清溶液,微孔濾膜過濾後備用;口服組溶媒為5%DMSO+95%(20% HP-β-CD),待測化合物與溶媒混合後,攪拌溶解,製備得到0.3 mg/mL溶液。食蟹猴1 mg/kg靜脈給藥或3 mg/kg口服給藥後,收集一定時間的全血,製備得到血漿,以LC-MS/MS 方法分析藥物濃度,並用Phoenix WinNonlin 軟體(美國Pharsight公司)計算藥代參數。 注 DMSO:二甲基亞碸;HP-β-CD:羥丙基-β-環糊精。 3. 實驗結果見表25: 表25 化合物PK測試結果
化合物 C max(nM) F% 口服DNAUC (nM.h/mpk) Vd ss(L/kg) Cl (mL/min/kg) T 1/2(h)
WX001 921 50% 1152.35 1.98 16.1 2.41
註:C max為最大濃度; F%為口服生物利用度;DNAUC = AUC PO/Dose,AUC PO為口服暴露量,Dose為藥物劑量;Vd ss為分佈容積;Cl為清除率;T 1/2為半衰期。 結論:本發明化合物展現了優良的口服暴露量和生物利用度。
實驗例八、比格犬體內PK研究 1. 實驗目的: 以雄性比格犬為受試動物,單次給藥後測定化合物血藥濃度並評估藥代動力學行為。 2. 實驗操作: 選擇健康成年雄性比格犬5只,2只為靜注組,3只為口服組。靜注組溶媒為5%DMSO+95% (20% HP-β-CD),待測化合物與適量靜注溶媒混合,攪拌溶解,製備得到0.4 mg/mL澄清溶液,微孔濾膜過濾後備用;口服組溶媒為5%DMSO+95%(20% HP-β-CD),待測化合物與溶媒混合後,攪拌溶解,製備得到0.3 mg/mL溶液。食蟹猴1 mg/kg靜脈給藥或3 mg/kg口服給藥後,收集一定時間的全血,製備得到血漿,以LC-MS/MS 方法分析藥物濃度,並用Phoenix WinNonlin 軟體(美國Pharsight公司)計算藥代參數。 注 DMSO:二甲基亞碸;HP-β-CD:羥丙基-β-環糊精。 3. 實驗結果見表26: 表26 化合物PK測試結果
化合物 C max(nM) F% 口服DNAUC (nM.h/mpk) Vd ss(L/kg) Cl (mL/min/kg) T 1/2(h)
WX001 1769 60% 2307.32 1.29 10.1 3.48
註:C max為最大濃度; F%為口服生物利用度;DNAUC = AUC PO/Dose,AUC PO為口服暴露量,Dose為藥物劑量;Vd ss為分佈容積;Cl為清除率;T 1/2為半衰期。 結論:本發明化合物展現了優良的口服暴露量和生物利用度。
實驗例九、hERG測試 1. 試驗目的: 使用全自動膜片鉗方法測試化合物對hERG鉀通道(human Ether-a-go-go Related Gene potassium channel) 電流的影響。 2. 實驗方法: 2.1 細胞準備 CHO-hERG細胞培養於175 cm 2培養瓶中,待細胞密度生長到60~80%,移走培養液,用7 mL PBS(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磷酸鹽緩衝液)洗一遍,然後加入3 mL Detachin消化。待消化完全後加入7 mL培養液中和,然後離心,吸走上清液,再加入5 mL培養液重懸,以確保細胞密度為2~5×10 6/mL。 2.2 溶液配製 細胞外液配方 (mM):140 NaCl, 5 KCl, 1 CaCl 2, 1.25 MgCl 2, 10 HEPES and 10 Glucose,用NaOH調節pH至7.4。 細胞內液配方 (mM):140 KCl, 1 MgCl 2, 1 CaCl 2, 10 EGTA and 10 HEPES,用KOH調節pH至7.2。 2.3 電生理記錄過程 單細胞高阻抗封接和全細胞模式形成過程全部由Qpatch儀器自動完成,在獲得全細胞記錄模式後,細胞鉗制在-80毫伏,在給予一個5秒的+40毫伏去極化刺激前,先給予一個50毫秒的-50毫伏前置電壓,然後複極化到-50毫伏維持5秒,再回到-80毫伏。每15秒施加此電壓刺激,記錄2分鐘後給予細胞外液記錄5分鐘,然後開始給藥過程,化合物濃度從最低測試濃度開始,每個測試濃度給予2.5分鐘,連續給完所有濃度後,給予陽性對照化合物3 μM Cisapride。每個濃度至少測試3個細胞 (n ≥ 3)。 2.4 化合物準備 將化合物20.00 mM母液用DMSO進行稀釋,取10 μL化合物母液加入至20 μL DMSO溶液中,3倍連續稀釋至6個DMSO濃度。分別取4 μL 6個DMSO濃度的化合物,加入至396 μL的細胞外液中,100倍稀釋至 6個中間濃度,再分別取80 μL的6個中間濃度化合物,加入至320 μL的細胞外液中,5倍稀釋至需要測試的最終濃度。最高測試濃度為40 μM,依次分別為40,13.3,4.4,1.48,0.494,0.165μM共6個濃度。最終測試濃度中的DMSO含量不超過0.2%,此濃度的DMSO對hERG鉀通道沒有影響。化合物準備由Bravo儀器完成整個稀釋過程。 2.5 數據分析 實驗數據由GraphPad Prism 5.0軟體進行分析。 2.6 質量控制 環境:濕度20~50%,溫度22~25℃ 試劑:所用實驗試劑購買於Sigma公司,純度>98% 報告中的實驗數據必須滿足以下標準: 全細胞封接阻抗> 100 MΩ 尾電流幅度> 300 pA 藥理學參數: 多濃度Cisapride對hERG通道的抑制效應設為陽性對照。 3. 實驗結果見表27: 表27 化合物hERG測試結果
化合物 IC50 (μM)
WX001 > 40
結論:本發明化合物對hERG鉀通道電流抑制作用弱,心臟毒性風險更低,安全性更高。
實驗例十、血漿蛋白結合度測試(PPB) 1. 實驗目的: 研究受試化合物與人/小鼠/大鼠/犬/猴血漿白蛋白的結合度。 2. 實驗操作: 1) 基質準備:實驗當天,將血漿在冷水中解凍,並以3220 rpm的速度離心5 min,以去除所有血塊。測量得到的血漿的pH值,並根據需要使用1%的磷酸或1N的氫氧化鈉將其pH調整到7.4±0.1。 2) 測試化合物的稀釋步驟:測試化合物溶解在二甲基亞碸(DMSO)中,以製備濃度分別為10 mM和2 mM的原液。用98 μL DMSO稀釋2 μL原液(2 mM),製得40 μM的工作溶液。用240 μL DMSO稀釋10 μL原液,製得400 μM對照化合物的工作溶液。將化合物的工作溶液(5 μL)與空白基質(995 μL)按1:200的比例混合均勻以製備負載基質。 3) 分析步驟: a) 將等量的30 μL負載基質(n=2)轉移至樣品採集板,製備待測時間0 (T0)樣品用於殘留測定。樣品立即與相應的空白緩衝液進行匹配,最終體積為60 μL,每孔中血漿與緩衝液的體積比為1:1。然後,測試化合物的T0樣品分別加入60µL的4%H 3PO 4的H 2O和480 µL含有內標物的終止液。然後將它們與其他樣品一起儲存在2-8℃下等待進一步處理。 b) 將剩餘的血漿樣品放在37±1℃的二氧化碳培養箱預培養30 min。準備無蛋白樣品(F樣品),負載基質的樣品(230μL)都被轉移到聚碳酸酯管(n = 2)中,並在37℃和155000×g (35000 rpm) 條件下超速離心4 h。 c) 為了製備T樣品(測試樣品),額外一份含基質樣品轉移到單獨的96孔板(樣品培育板)上,並在37℃下培育4 h。 d) 離心結束後,從上清液第二層(上層以下)取30 μL的無蛋白樣品和30 μL的T樣品轉移到新的樣品收集板中。每個樣品與相應的空白緩衝液或基質混合,最終體積為60 μL,基質:緩衝液體積比1:1。在所有樣品加入60µL 4%的H 3PO 4水溶液和480 µL的終止溶液(含內標)。混合物在轉速4000 rpm下離心20 min,取各樣品上清液100µL進行LC-MS/MS分析。 3. 實驗結果見表28: 表28 化合物血漿蛋白結合度測試結果
化合物 血漿蛋白結合率 (unbound%)
小鼠 大鼠
WX001 15.9% 11.7% 8.4% 14.3% 14.2%
結論:本發明化合物具有中等血漿蛋白結合度。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圖1所示為WX001晶型A的Cu-Kα輻射的XRPD譜圖。 圖2所示為WX001晶型A的DSC譜圖。 圖3所示為WX001晶型A的TGA譜圖。 圖4所示為WX001晶型A的DVS譜圖。 圖5所示為人黑色素瘤A375模型動物在分別給予溶劑和WX001後的腫瘤生長曲線。 圖6所示為人黑色素瘤A375模型動物在給藥過程中的體重變化率。

Claims (14)

  1. 一種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其中, R 1和R 2分別獨立地選自H和C 1-3烷基,所述C 1-3烷基任選被1、2或3個R a取代; R 4、R 5、R 6和R 7分別獨立地選自H、F、Cl、Br、I和C 1-3烷基,所述C 1-3烷基任選被1、2或3個R c取代; n為0或1; m為1或2; 環A選自吡唑基和四氫吡喃基,所述吡唑基和四氫吡喃基任選被1、2或3個R d取代; R a和R c分別獨立地選自D、F、Cl、Br和I; R d選自F、Cl、Br、I、C 1-3烷基和C 1-3烷氧基,所述C 1-3烷基和C 1-3烷氧基任選被1、2或3個R取代; R選自F、Cl、Br和I。
  2. 根據請求項1所述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R 1和R 2分別獨立地選自H、CH 3和CH 2CH 3,所述CH 3和CH 2CH 3任選被1、2或3個R a取代。
  3. 根據請求項2所述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R 1和R 2分別獨立地選自H、CH 3、CHF 2、CD 3和CH 2CH 3
  4. 根據請求項1所述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R 4、R 5、R 6和R 7分別獨立地選自H、F、Cl、Br、I和CH 3,所述CH 3任選被1、2或3個R c取代。
  5. 根據請求項4所述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R 4、R 5、R 6和R 7分別獨立地選自H、F、Cl、Br、I和CH 3
  6. 根據請求項1所述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R d選自F、Cl、Br、I、CH 3和OCH 3,所述CH 3和OCH 3任選被1、2或3個R取代。
  7. 根據請求項6所述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R d選自CH 3和OCH 3
  8. 根據請求項1所述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環A選自 ,所述 任選被1、2或3個R d取代。
  9. 根據請求項8所述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環A選自
  10. 根據請求項1所述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結構單元 選自
  11. 根據請求項1~5任意一項所述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選自 , 其中, R 2如請求項1~3任意一項所定義; R 6和R 7如請求項1、4或5任意一項所定義。
  12. 一種WX001的晶型A,其特徵在於其X射線粉末衍射圖譜在下列2θ角處具有特徵衍射峰:10.2080±0.2000°,10.4856±0.2000°,15.0133±0.2000°,18.8429±0.2000°,20.6217±0.2000°,21.0531±0.2000°,22.0420±0.2000°,25.0767±0.2000°,25.4797±0.2000°;
  13. 根據請求項12所述的晶型A,其X射線粉末衍射圖譜在下列2θ角處具有特徵衍射峰:10.2080±0.2000°,10.4856±0.2000°,15.0133±0.2000°, 15.2687±0.2000°,17.6747±0.2000°,18.8429±0.2000°,20.6217±0.2000°,21.0531±0.2000°,22.0420±0.2000°,25.0767±0.2000°,25.4797±0.2000°。
  14. 一種根據請求項1~11任意一項所述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根據請求項12~13任意一項所述的晶型A在製備治療實體瘤的藥物中的用途。
TW112143294A 2021-06-28 2022-06-28 噻唑並內醯胺並螺雜環類化合物及其應用 TW20240905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2003.6 2021-06-28
CN202111673614.2 2021-12-31
CN202210693548.3 2022-06-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09052A true TW202409052A (zh) 2024-03-0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83126B2 (ja) イブルチニブの結晶形態i
TW200409754A (en) 3-z-[1-(4-(N-((4-methyl-piperazin-1-yl)-methylcarbonyl)-N-methyl-amino)-anilino)-1-phenyl-methylene]-6-methoxycarbonyl-2-indolinone-monoethanesulphonate and the use thereof as a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JP2022515335A (ja) 置換ピラゾロ[1,5-a]ピリジン化合物、該化合物を含む組成物およびその使用
TWI765451B (zh) 作為erk抑制劑的螺環類化合物及其應用
TWI758999B (zh) 作為erk抑制劑的噻唑并內醯胺類化合物及其應用
JP2018537497A (ja) ピリド[1,2−a]ピリミドン類似体、それらの結晶形、それらの中間体、及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2018513189A (ja) セミカルバジド感受性アミンオキシダーゼ(ssao)の阻害剤の医薬的塩形態
EA027622B1 (ru) Твердофазные формы макроциклических ингибиторов киназы
TWI825811B (zh) 噻唑並內醯胺並螺雜環類化合物及其應用
KR20220024199A (ko) Ccr2/ccr5 길항제로서의 헤테로시클로알킬류 화합물
TW202409052A (zh) 噻唑並內醯胺並螺雜環類化合物及其應用
WO2021218912A1 (zh) 含苯基并内磺酰胺的化合物
TWI836486B (zh) 二甲基取代的噻唑並內醯胺類化合物及其應用
JP2023543080A (ja) ピロロ複素環系誘導体の結晶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3274088A1 (zh) 二甲基取代的噻唑并内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WO2023072263A1 (zh) 5-取代的吡啶-2(1h)-酮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WO2020011141A1 (zh) 一种二芳基吡唑化合物及包含该化合物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WO2023143112A1 (zh) 氮杂苯并八元环化合物的盐型、晶型及其应用
WO2021190623A1 (zh) Fgfr4抑制剂的盐型、晶型及其用途
WO2023109761A1 (zh) 吡唑并嘧啶酮类化合物及其盐的结晶
EP4183788A1 (en) Crystal of pyrimidine compound
Zhao et al. A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properties of famotidine
TW202346282A (zh) Shp2抑制劑之結晶鹽形式
KR20240073960A (ko) 5-치환된 피리딘-2(1h)-케톤계 화합물 및 이의 용도
JP2023539331A (ja) ピラゾロピリジン系化合物の結晶型及びその調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