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20155A - 被加工物的分割方法 - Google Patents

被加工物的分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20155A
TW202320155A TW111136571A TW111136571A TW202320155A TW 202320155 A TW202320155 A TW 202320155A TW 111136571 A TW111136571 A TW 111136571A TW 111136571 A TW111136571 A TW 111136571A TW 202320155 A TW202320155 A TW 20232015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adhesive film
frame
axis direc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365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増田洋平
柿沼良典
齊藤誠
椙浦一輝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迪思科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迪思科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迪思科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20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0155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8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 H01L21/6835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temporarily an auxiliary support
    • H01L21/6836Wafer tapes, e.g. grinding or dicing support tap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7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1/7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DWORKING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 B28D5/00Fine working of gems, jewels, crystals, e.g.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 apparatus or devices therefor
    • B28D5/0005Fine working of gems, jewels, crystals, e.g.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 apparatus or devices therefor by breaking, e.g. dicing
    • B28D5/0017Fine working of gems, jewels, crystals, e.g.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 apparatus or devices therefor by breaking, e.g. dicing using moving tools
    • B28D5/0029Fine working of gems, jewels, crystals, e.g.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 apparatus or devices therefor by breaking, e.g. dicing using moving tools rot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DWORKING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 B28D5/00Fine working of gems, jewels, crystals, e.g.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 apparatus or devices therefor
    • B28D5/0005Fine working of gems, jewels, crystals, e.g.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 apparatus or devices therefor by breaking, e.g. dicing
    • B28D5/0052Means for supporting or holding work during brea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DWORKING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 B28D5/00Fine working of gems, jewels, crystals, e.g.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 apparatus or devices therefor
    • B28D5/0058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with machines for fine working of gems, jewels, crystals, e.g.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
    • B28D5/0082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with machines for fine working of gems, jewels, crystals, e.g.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 for supporting, holding, feeding, conveying or discharging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DWORKING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 B28D5/00Fine working of gems, jewels, crystals, e.g.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 apparatus or devices therefor
    • B28D5/02Fine working of gems, jewels, crystals, e.g.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 apparatus or devices therefor by rotary tools, e.g. drills
    • B28D5/022Fine working of gems, jewels, crystals, e.g.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 apparatus or devices therefor by rotary tools, e.g. drills by cutting with discs or whee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092Apparatus for mechanical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132Apparatus for placing on an insulating substrate, e.g. ta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8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 H01L21/6838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with gripping and holding devices using a vacuum; Bernoulli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covered by H01L21/00
    • H01L2221/67Apparatus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221/683Apparatus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 H01L2221/68304Apparatus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temporarily an auxiliary support
    • H01L2221/68327Apparatus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temporarily an auxiliary support used during dicing or grin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 Dicing (AREA)

Abstract

[課題]減少被加工物的正面的未黏貼膠膜之區域的比例,抑制藉由切割刀片而從背面側將被加工物進行分割時的加工品質的惡化。[解決手段]以在對膠膜施加預定的力時伸長率成為最低之方向與格子狀地延伸之多條分割預定線的每一條成為非平行之方式,將膠膜黏貼於被加工物的正面。此情形,多條分割預定線各自不沿著與該方向垂直之方向延伸。藉此,在多條分割預定線的每一條與形成元件之區域的交界附近,可減少被加工物的正面的未黏貼膠膜之區域的比例,可抑制藉由切割刀片而從背面側將被加工物進行分割時的加工品質的惡化。

Description

被加工物的分割方法
本發明關於一種被加工物的分割方法,其將藉由格子狀地延伸之多條分割預定線而被劃分成多個區域且在該多個區域各自的正面側形成有元件之被加工物,藉由切割刀片而沿著多條分割預定線的每一條從被加工物的背面側進行分割。
IC(Integrated Circuit,積體電路)及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大型積體電路)等元件的晶片係行動電話及個人電腦等各種電子設備中不可或缺的構成要素。此種晶片例如藉由沿著分割預定線將在正面側形成有許多元件之被加工物進行分割而製造。
在此種被加工物的分割中例如使用切割裝置,所述切割裝置具備:切割單元,其具有在前端部裝設有圓環狀的切割刀片之主軸;以及保持台,其保持被加工物。在此切割裝置中,藉由使旋轉之切割刀片沿著格子狀地延伸之多條分割預定線的每一條接觸被加工物,而將被加工物分割成多個晶片。
但是,在將被加工物分割成多個晶片時,需要以旋轉之切割刀片貫通被加工物之方式,使切割刀片切入被加工物。然後,在此情形中,會有保持被加工物之保持台被切割刀片切割而損傷之虞。
因此,在如此將被加工物分割成多個晶片之際,大多將膠膜貼附於被加工物,且透過此膠膜而將被加工物保持於保持台。藉此,可在將貫通被加工物之切割刀片的外緣定位於膠膜的內部之狀態下,將被加工物分割成多個晶片。其結果,防止保持台的損傷。
並且,在此情形中,膠膜不會隨著被加工物的分割而被分割。亦即,多個晶片係透過膠膜而被一體化。因此,在將被加工物分割成多個晶片之際,可降低幾個晶片散落的可能性。再者,為了使此種被加工物在分割前後容易處理,被加工物大多在透過膠膜而與環狀框架一體化而成之工件單元的狀態下被分割。
例如,在藉由切割刀片而從正面側將被加工物進行分割之情形中,形成透過黏貼於被加工物的背面之膠膜而將被加工物與環狀框架一體化而成之工件單元(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並且,在藉由切割刀片而從背面側將被加工物進行分割之情形中,形成透過黏貼於被加工物的正面之膠膜而將被加工物與環狀框架一體化而成之工件單元(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 [習知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1-33000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20-178064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的課題] 在被加工物的正面側形成元件之情形,此被加工物的正面大多會成為凹凸形狀。具體而言,在被加工物的正面之中藉由格子狀地延伸之多條分割預定線所劃分之多個區域的每一區中,形成包含用於構成元件之各種絕緣膜及導電膜之層積。
另一方面,為了容易沿著格子狀地延伸之多條分割預定線的每一條進行被加工物的分割,此種層積大多不會被形成於被加工物的正面之中與多條分割預定線對應之區域。藉此,被加工物的正面成為凹凸形狀(形成元件之多個區域成為凸部,且與多條分割預定線對應之區域成為凹部)。
因此,為了將膠膜黏貼於此種被加工物的正面的整個區域,需要順著被加工物的正面的凹凸形狀而伸長膠膜。但是,在此種膠膜中,一般而言,施加預定的力時的膠膜的伸長率具有各向異性。
例如,在製造膠膜時的膠膜的拉伸方向(MD(Machine Direction,縱向)方向)施加預定的力時的膠膜的伸長率,係低於在與拉伸方向垂直的方向(TD(Transverse Direction,橫向)方向)等其他方向施加預定的力時的膠膜的伸長率。
然後,在分割預定線沿著與膠膜的伸長率低的方向(例如,拉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之情形,在此分割預定線與形成元件之區域的交界附近,有時膠膜未黏貼於被加工物的正面。再者,若在此種狀態下藉由切割刀片而從背面側將被加工物進行分割,則有沿著此分割預定線將被加工物進行分割時的加工品質的惡化之疑慮。
鑒於此點,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減少被加工物的正面的未黏貼膠膜之區域的比例,抑制藉由切割刀片而從背面側將被加工物進行分割時的加工品質的惡化。
[解決課題的技術手段]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提供一種被加工物的分割方法,其將藉由各自沿著第一方向延伸之多條第一分割預定線及各自沿著與該第一方向交叉之第二方向延伸之多條第二分割預定線而被劃分成多個區域且在該多個區域各自的正面側形成有元件之被加工物,藉由切割刀片而沿著該多條第一分割預定線的每一條及沿著該多條第二分割預定線的每一條從該被加工物的背面側進行分割,所述被加工物的分割方法具備:第一工件單元形成步驟,其以覆蓋第一環狀框架的開口之方式,將施加預定的力時的伸長率具有各向異性之第一膠膜黏貼於該第一環狀框架,且藉由將該第一膠膜黏貼於該被加工物的該正面,而形成將該被加工物與該第一環狀框架一體化而成之第一工件單元;保持步驟,其在該第一工件單元形成步驟後,以保持台保持該第一工件單元的該第一膠膜側,使該被加工物的該背面露出;以及分割步驟,其在該保持步驟後,藉由該切割刀片而沿著該多條第一分割預定線的每一條及沿著該多條第二分割預定線的每一條從該背面側將該被加工物進行分割,並且,在該第一工件單元形成步驟中,以在對該第一膠膜施加該預定的力時該伸長率成為最低之第三方向與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中的任一方向皆成為非平行之方式,將該第一膠膜黏貼於該被加工物的該正面。
再者,在本發明中,較佳為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正交,在該第一工件單元形成步驟中,以沿著該第三方向之直線與沿著該第一方向之直線及沿著該第二方向之直線的每一條所形成之角的角度成為45度之方式,將該第一膠膜黏貼於該被加工物的該正面。
並且,在本發明中,較佳為在該被加工物的外緣形成有用於表示晶體方向的缺口或定向平面,所述被加工物的分割方法進一步具備:第二工件單元形成步驟,其在該分割步驟後,以覆蓋在外緣形成有框架切口之第二環狀框架的開口之方式,將第二膠膜黏貼於該第二環狀框架,且將該第二膠膜黏貼於該被加工物的該背面後,從該被加工物剝離該第一膠膜,藉此形成將該被加工物與該第二環狀框架一體化而成之第二工件單元,並且,在該第二工件單元形成步驟中,以從該被加工物的中心朝向該缺口或該定向平面之方向與藉由該框架切口所表示之方向所形成之角成為0°、90°、180°或270°之方式,將已黏貼於該第二環狀框架之該第二膠膜黏貼於該被加工物的該背面。
[發明功效] 在本發明中,以在對第一膠膜施加預定的力時伸長率成為最低之方向(第三方向)係與格子狀地延伸之多條分割預定線的每一條成為非平行之方式,將第一膠膜黏貼於被加工物的正面。此情形,多條分割預定線各自不沿著與該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
藉此,在多條分割預定線的每一條與形成元件之區域的交界附近,可減少被加工物的正面的未黏貼第一膠膜之區域的比例,可抑制藉由切割刀片而從背面側將被加工物進行分割時的加工品質的惡化。
參照隨附圖式,針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圖1係示意性地表示被加工物的分割方法的一例之流程圖。此方法中,首先,以膠膜的伸長率成為最低之方向與分割預定線成為非平行之方式,形成透過黏貼於被加工物的正面之膠膜而將被加工物與環狀框架一體化而成之工件單元(工件單元形成步驟:S1)。
圖2係示意性地表示為了實施工件單元形成步驟(S1)所使用之膠膜黏貼裝置的一例之立體圖。此外,圖2所示之X1軸方向(前後方向)及Y1軸方向(左右方向)係在水平面上互相垂直的方向,並且,Z1軸方向(上下方向)係與X1軸方向及Y1軸方向垂直的方向(鉛直方向)。
圖2所示之膠膜黏貼裝置2具有支撐各構成要素之長方體狀的基台4。在此基台4的上表面的前側的區域係以沿著Y1軸方向排列之方式設有三個卡匣載置台6a、6b、6c。然後,在卡匣載置台6a例如放置容納被加工物之卡匣8a。
並且,在卡匣載置台6b例如放置能容納工件單元之卡匣8b,所述工件單元包含在膠膜黏貼裝置2中透過膠膜而被一體化之被加工物與環狀框架。並且,在卡匣載置台6c例如放置容納環狀框架之卡匣8c。
圖3(A)係示意性地表示容納於卡匣8a之被加工物的一例之立體圖。圖3(A)所示之被加工物11具有由矽(Si)、碳化矽(SiC)或氮化鎵(GaN)等單晶半導體材料所構成之圓盤狀的基板13。
在此基板13的外緣形成有缺口15,所述缺口15用於表示構成基板13之單晶半導體的特定的晶體方向。並且,在基板13的正面13a側的一部分設有摻雜雜質之雜質區域。
再者,被加工物11係藉由各自沿著相同方向(第一方向)延伸之多條分割預定線(第一分割預定線)17a及各自沿著與第一方向交叉之第二方向延伸之多條分割預定線(第二分割預定線)17b而被劃分成多個區域19。此外,第一方向係與從基板13的中心朝向缺口15之方向平行的方向,並且,第二方向係與從基板13的中心朝向缺口15之方向垂直的方向。亦即,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正交。
然後,在多個區域19的每一區域形成有元件。此元件係藉由基板13的正面13a側的一部分(不存在雜質之本質半導體區域及雜質區域)與層積所構成,所述層積包含形成於基板13的正面13a之各種絕緣膜及導電膜。
此外,同樣的層積不形成於被加工物11的正面之中與多條分割預定線17a、17b對應之區域。因此,被加工物11的正面成為凹凸形狀(形成元件之多個區域19成為凸部,且與多條分割預定線17a、17b對應之區域成為凹部)。
並且,基板13的材質、形狀、構造及大小等並無限制。基板13例如亦可由陶瓷、樹脂及金屬等材料而成。再者,基板13有時亦不設置雜質區域。並且,在基板13的外緣亦可形成用於表示特定的晶體方向的平部亦即所謂的定向平面(orientation flat)以代替缺口。
圖3(B)係示意性地表示容納於卡匣8c之環狀框架(第一環狀框架)的一例之立體圖。圖3(B)所示之環狀框架21例如係由鋁或不鏽鋼等金屬材料所構成。在此環狀框架21的中心部形成有直徑比被加工物11(基板13)更長之圓形的開口21a。
亦即,環狀框架21的內周延伸成圓狀,其直徑(內徑)比被加工物11(基板13)的直徑更長。並且,環狀框架21的外緣包含:四個圓弧部21b,其等各自延伸成圓弧狀;以及四個直線部21c,其等各自延伸成直線狀。
然後,四個圓弧部21b被配置成與圓重疊,所述圓的直徑比環狀框架21的內徑更長且中心與開口21a的中心一致。並且,四個圓弧部21b係沿著環狀框架21的圓周方向大致等間隔地配置。
並且,四個直線部21c被配置成與正方形重疊,所述正方形的中心與開口21a的中心一致。此外,此正方形的各邊比環狀框架21的內徑更長,且比與四個圓弧部21b重疊之圓的直徑更短。並且,四個直線部21c各自配置於沿著環狀框架21的圓周方向鄰接之一對圓弧部21b之間。
再者,在四個直線部21c之中的一個及與此直線部21c鄰接之一對圓弧部21b之間分別形成有一對框架切口23a、23b。然後,框架切口23a被形成為將環狀框架21的外緣裁切成銳角狀。並且,此框架切口23b被形成為將環狀框架21的外緣裁切成直角狀。
此外,一對框架切口23a、23b係為了表示透過膠膜而與環狀框架21一體化之被加工物11的朝向而被利用。例如,被加工物11係以下述方式與環狀框架21一體化:上述的第一方向與配置於一對框架切口23a、23b之間的直線部21c成為垂直,並且,上述的第二方向與配置於一對框架切口23a、23b之間的直線部21c成為平行。此情形,在對被加工物11進行處理之際變得容易進行被加工物11的對位。
再次參照圖2,針對膠膜黏貼裝置2的剩餘構成要素進行說明。此外,在圖2中以虛線顯示:被加工物11,其容納於卡匣8a;工件單元(透過膠膜而被一體化之被加工物11及環狀框架21),其容納於卡匣8b;以及環狀框架21,其容納於卡匣8c。
在位於三個卡匣載置台6a、6b、6c的後方之基台4的上表面的區域形成有沿著Y1軸方向延伸之開口4a。在此開口4a設有:第一搬送單元10a,其搬送環狀框架21及工件單元;以及第二搬送單元10b,其搬送被加工物11。
第一搬送單元10a及第二搬送單元10b分別具有能沿著Y1軸方向移動的移動支撐部12a、12b。此移動支撐部12a、12b內置氣缸等致動器(未圖示),所述致動器具有能沿著Z1軸方向移動的活塞桿,且能以沿著Z1軸方向之直線作為旋轉軸而進行旋轉。
並且,在移動支撐部12a、12b的上表面形成有使此活塞桿穿過之開口。然後,在此活塞桿的上端部連結有搬送臂14a、14b的下端部。此搬送臂14a、14b分別為具有多個關節之機械手,所述多個關節能以沿著Z1軸方向之直線作為旋轉軸而進行旋轉。
此搬送臂14a、14b的上端部內置馬達,所述馬達使能以沿著與Z1軸方向垂直的方向之直線作為旋轉軸而進行旋轉之主軸旋轉。此主軸穿過形成於搬送臂14a、14b的上端部的側面之開口,且與機械手16a、16b的基端部連結。
在此機械手16a、16b的一面例如形成有多個吸引孔(未圖示)。然後,此吸引孔透過設置於機械手16a、16b的內部之流路及控制氣體的流動之閥等,而與真空泵等吸引源(未圖示)連接。
然後,藉由在此吸引源運作之狀態下將閥開啟,而在機械手16a、16b的一面附近的空間產生負壓。藉此,第一搬送單元10a的機械手16a的一面發揮作為吸引保持環狀框架21之保持面的功能。同樣地,第二搬送單元10b的機械手16b的一面發揮作為吸引保持被加工物11之保持面的功能。
再者,在第一搬送單元10a中,在藉由機械手16a的保持面而吸引保持環狀框架21之狀態下,使內置於搬送臂14a的上端部之主軸旋轉,藉此亦可使環狀框架21上下反轉。
同樣地,在第二搬送單元10b中,在藉由機械手16b的保持面而吸引保持被加工物11之狀態下,使內置於搬送臂14b的上端部之主軸旋轉,藉此亦可使被加工物11上下反轉。
在位於開口4a的後方之基台4的上表面的區域設有使支撐台20沿著X1軸方向移動之X1軸方向移動機構18。此X1軸方向移動機構18具有分別沿著X1軸方向延伸之一對導軌18a。
然後,一對導軌18a的上表面側係以能滑動的態樣與支撐台20的下表面側連結。並且,在一對導軌18a之間配置有沿著X1軸方向延伸之螺桿軸18b。
在此螺桿軸18b的前端部連結有用於使螺桿軸18b旋轉的馬達18c。然後,在螺桿軸18b的形成有螺旋狀的槽之表面設有螺帽部(未圖示)而構成滾珠螺桿,所述螺帽部容納在旋轉之螺桿軸18b的表面滾動之許多滾珠。
亦即,若螺桿軸18b進行旋轉,則許多滾珠會在螺帽部內循環,且螺帽部會沿著X1軸方向移動。並且,此螺帽部被固定於支撐台20的下表面。因此,若以馬達18c使螺桿軸18b旋轉,則支撐台20與螺帽部一起沿著X1軸方向移動。
藉此,可將支撐台20配置在位於一對導軌18a的前側上方之搬出搬入區域與位於其後側上方之膠膜黏貼區域中的任一區域。此外,搬出搬入區域係能實施將被加工物11及環狀框架21往支撐台20搬入及從支撐台20搬出工件單元的支撐台20的區域。
並且,膠膜黏貼區域係能實施工件單元的形成(透過膠膜而將被加工物11與環狀框架21一體化)的支撐台20的區域。然後,在圖2中表示配置於膠膜黏貼區域之支撐台20。
工件單元的形成係藉由設置於支撐台20的膠膜黏貼區域上方之膠膜黏貼單元36而實施。圖4係示意性地表示支撐台20及膠膜黏貼單元36之局部放大立體圖。支撐台20具有支撐環狀框架21之長方體狀的框架支撐台22。
此框架支撐台22在中央形成圓狀的開口24,且具有正方形狀的上表面26,所述正方形狀的上表面26包含沿著X1軸方向延伸之一對的邊26a、26b與沿著Y1軸方向延伸之一對的邊26c、26d。並且,在此開口24的內側設有:主軸(未圖示),其沿著Z1軸方向延伸;以及馬達(未圖示),其使此主軸以沿著Z1軸方向之直線作為旋轉軸而進行旋轉。
在此主軸的上部連結有保持被加工物11之圓柱狀的被加工物支撐台28的下部。然後,若內置於框架支撐台22之馬達運作,則以穿過被加工物支撐台28的上表面的中心且沿著Z1軸方向之直線作為旋轉軸,被加工物支撐台28與主軸一起進行旋轉。
再者,在此開口24的內側設有使被加工物支撐台28沿著Z1軸方向移動(升降)之升降機構(未圖示)。此升降機構例如以使支撐於框架支撐台22之環狀框架21的上表面與支撐於被加工物支撐台28之被加工物11的上表面的高度對齊之方式,調整被加工物支撐台28的高度。
並且,在框架支撐台22的上表面26設有其高度比環狀框架21的厚度更短之一對固定突起30a、30b。從被加工物支撐台28的上表面觀看時,此固定突起30a配置於框架支撐台22的上表面26的邊26a側,且沿著X1軸方向延伸。同樣地,從被加工物支撐台28的上表面觀看時,固定突起30b配置於框架支撐台22的上表面26的邊26c側,且沿著Y1軸方向延伸。
再者,在框架支撐台22的上表面26形成有沿著Y1軸方向延伸之一對開口32a、32b與沿著X1軸方向延伸之一對開口32c、32d。從被加工物支撐台28的上表面觀看時,此一對開口32a、32b配置於框架支撐台22的上表面26的邊26b側。同樣地,從被加工物支撐台28的上表面觀看時,一對開口32c、32d配置於框架支撐台22的上表面26的邊26d側。
並且,在一對開口32a、32b分別有能沿著Y1軸方向移動的可動突起34a穿過。同樣地,在一對開口32c、32d分別有能沿著X1軸方向移動的可動突起34b穿過。然後,在框架支撐台22內置有使可動突起34a、34b移動之兩個致動器。
具體而言,框架支撐台22內置氣缸等第一致動器(未圖示),所述第一致動器具有能沿著Y1軸方向移動的第一活塞桿。然後,可動突起34a的下部係透過連結構件(未圖示)而與此第一活塞桿的前端部連結。
同樣地,框架支撐台22內置氣缸等第二致動器(未圖示),所述第二致動器具有能沿著X1軸方向移動的第二活塞桿。然後,可動突起34b的下部係透過連結構件(未圖示)而與此第二活塞桿的前端部連結。
設置於支撐台20的膠膜黏貼區域的上方之膠膜黏貼單元36具有供給輥38。在此供給輥38捲繞有黏貼於剝離基材25之狀態的多片圓狀的膠膜(第一膠膜)27。
此外,多片膠膜27各自的直徑係比環狀框架21的內徑(開口21a的直徑)更長,且比與環狀框架21的外緣的直線部21c重疊之正方形的邊更短(參照圖3(B))。
並且,多片膠膜27各自具有例如:薄膜狀的膠膜基材,其具有可撓性;以及接著層(糊層),其設置於此膠膜基材的一面(剝離基材25側的面)。然後,膠膜基材及接著層分別由可見光會穿透之材料所構成。
具體而言,膠膜基材係由聚烯烴(PO)、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氯乙烯(PVC)或聚苯乙烯(PS)等所構成。並且,接著層係由紫外線硬化型的矽橡膠、丙烯酸系材料或環氧系材料等所構成。
並且,在多片膠膜27的每一片中,施加預定的力時的伸長率具有各向異性。例如,在多片膠膜27的每一片中,在沿著製造膠膜27時的膠膜27的拉伸方向(MD方向)而施加預定的力時伸長率成為最低。
然後,多片膠膜27與剝離基材25一起被導引輥40往斜下方拉出。在此,以被導引輥40拉出之方向與拉伸方向(MD方向)成為平行之方式,將多片膠膜27的每一片黏貼於剝離基材25。
並且,多片膠膜27被導引輥40拉出之方向係與X1軸方向平行的方向。因此,在多片膠膜27的每一片中,在沿著X1軸方向施加預定的力時伸長率成為最低。
再者,被導引輥40拉出之多片膠膜27的每一片係藉由與剝離基材25線接觸之剝離構件42而被從剝離基材25剝離。具體而言,剝離基材25被設置於剝離構件42的後方之導引輥44拉伸。
因此,剝離基材25的行進方向係在與剝離構件42接觸前後大幅變化。另一方面,多片膠膜27的每一片不會被導引輥44拉伸。其結果,以剝離構件42與剝離基材25的接觸作為契機,而將多片膠膜27的每一片從剝離基材25剝離。
並且,在隔著剝離基材25而與剝離構件42面對之位置設有推壓輥46,所述推壓輥46係在將已從剝離基材25剝離之多片膠膜27黏貼於被加工物11及環狀框架21時使用。
並且,已被導引輥44拉伸之剝離基材25係藉由設置於導引輥44的上方之回收輥48而被捲繞並回收。再者,膠膜黏貼單元36係與升降機構(未圖示)連結。
此升降機構例如以將推壓輥46定位於推壓輥46能與定位於膠膜黏貼區域之支撐台20上所放置之環狀框架21及/或被加工物11接觸的高度之方式,調整膠膜黏貼單元36的高度。藉此,可藉由推壓輥46而將膠膜27推抵至環狀框架21及/或被加工物11。
在圖2所示之膠膜黏貼裝置2中,例如,按以下的順序實施工件單元形成步驟(S1)。具體而言,首先,以將支撐台20配置於搬出搬入區域之方式,使X1軸方向移動機構18運作。接著,將被加工物11及環狀框架21搬入支撐台20。
圖5係示意性地表示將被加工物11及環狀框架21搬入支撐台20之狀況之立體圖。具體而言,以將容納於卡匣8a之被加工物11從卡匣8a搬出並搬入支撐台20的被加工物支撐台28的上表面之方式,使第二搬送單元10b運作。
此時,第二搬送單元10b係以將被加工物11的正面(基板13的正面13a)朝上,且從被加工物支撐台28的上表面觀看時缺口15配置於框架支撐台22的上表面26的邊26d側之方式,將被加工物11搬入被加工物支撐台28的上表面。
亦即,被加工物11係以多條分割預定線17a各自與X1軸方向成為平行且多條分割預定線17b各自與Y1軸方向成為平行之方式,被搬入被加工物支撐台28的上表面。
並且,以將容納於卡匣8c之環狀框架21從卡匣8c搬出並搬入支撐台20的框架支撐台22的上表面26之方式,使第一搬送單元10a運作。
此時,第一搬送單元10a係以從被加工物支撐台28的上表面觀看時將配置於一對框架切口23a、23b之間的直線部21c配置於框架支撐台22的上表面26的邊26d側之方式,將環狀框架21搬入框架支撐台22的上表面26。
亦即,環狀框架21係以包含此直線部21c之一對直線部21c與Y1軸方向成為平行且剩餘的一對直線部21c與X1軸方向成為平行之方式,被搬入框架支撐台22的上表面。
此外,在將環狀框架21往框架支撐台22搬入之前,可動突起34a及可動突起34b係配置於距離被加工物支撐台28最遠的位置。然後,將此環狀框架21搬入比固定突起30a及固定突起30b與可動突起34a及可動突起34b更內側的區域。
接著,藉由使被加工物11旋轉且使環狀框架21在水平方向移動,而調整兩者的位置。圖6係示意性地表示經調整位置之被加工物11及環狀框架21之立體圖。
具體而言,使被加工物11旋轉預定角度(例如,45°)。藉此,被加工物11的多條分割預定線17a、17b各自與X1軸方向成為非平行。亦即,多條分割預定線17a、17b各自與在對上述之膠膜27施加預定的力時伸長率成為最低之方向成為非平行。
並且,以接近被加工物支撐台28之方式,使可動突起34a沿著Y1軸方向移動。藉此,可動突起34a接觸與X1軸方向平行的一對直線部21c中的一者。然後,使可動突起34a沿著Y1軸方向移動,直至與X1軸方向平行的一對直線部21c中的另一者接觸固定突起30a為止。
同樣地,以接近被加工物支撐台28之方式,使可動突起34b沿著X1軸方向移動。藉此,可動突起34b接觸與Y1軸方向平行的一對直線部21c中的一者。然後,使可動突起34b沿著X1軸方向移動,直至與Y1軸方向平行的一對直線部21c中的另一者接觸固定突起30b為止。
接著,因應需要,以使被加工物支撐台28升降之方式,使設置於開口24的內側之升降機構運作。亦即,在支撐於框架支撐台22之環狀框架21的上表面與支撐於被加工物支撐台28之被加工物11的上表面(正面)(基板13的正面13a)的高度大幅差異之情形中,以將兩者的高度對齊之方式,調整被加工物支撐台28的高度。
接著,將膠膜27黏貼於被加工物11及環狀框架21。圖7係示意性地表示將膠膜27黏貼於被加工物11及環狀框架21之狀況之局部剖面側視圖。具體而言,首先,以將支撐被加工物11及環狀框架21之支撐台20配置於膠膜黏貼區域之方式,使X1軸方向移動機構18運作。此時,將可動突起34b定位於膠膜黏貼單元36的推壓輥46的大致正下方。
接著,使可動突起34b移動至距離被加工物支撐台28最遠的位置。接著,使膠膜黏貼單元36下降直至推壓輥46能與被加工物11及環狀框架21接觸的高度為止。接著,以將膠膜27從剝離基材25剝離並面對環狀框架21的上表面之方式,使導引輥40、44、推壓輥46及回收輥48(推壓輥46等)旋轉。
接著,一邊繼續推壓輥46等的旋轉,一邊使支撐台20往前方移動。藉此,膠膜27被推壓輥46朝向下方推壓。其結果,將膠膜27慢慢地黏貼於環狀框架21的上表面及被加工物11的上表面(正面)(基板13的正面13a)。
在此,被加工物11的正面的形狀係包含凸部(形成元件之多個區域19)與凹部(與多條分割預定線17a、17b對應之區域)之凹凸形狀。然後,為了將膠膜27黏貼於被加工物11的正面的整個區域,膠膜27之中黏貼於多條分割預定線17a、17b的每一條與形成元件之區域19的交界附近之區域需要延伸。
關於此點,如同上述,膠膜27被配置成在施加預定的力時伸長率成為最低之方向與多條分割預定線17a、17b的每一條成為非平行。藉此,在多條分割預定線17a、17b的每一條與形成元件之區域19的交界附近,可減少被加工物11的正面的未黏貼膠膜27之區域的比例。
再者,沿著膠膜27的伸長率成為最低之方向之直線(沿著上述的第三方向之直線)與沿著多條分割預定線17a的每一條之直線(沿著上述的第一方向之直線)所形成之角的角度較佳為45°。亦即,沿著上述的第三方向之直線與沿著多條分割預定線17b的每一條之直線(沿著上述的第二方向之直線)所形成之角的角度較佳為45°。
此情形,膠膜27的伸長率成為最低的方向相對於多條分割預定線17a、17b的每一條之斜率成為相等。因此,在多條分割預定線17a、17b的每一條與形成元件之區域19的交界附近,可將被加工物11的正面的未黏貼膠膜27之區域的比例均等化。
藉由以上,而將膠膜27黏貼於被加工物11及環狀框架21。其結果,形成透過膠膜27而將被加工物11與環狀框架21一體化而成之工件單元(第一工件單元)。圖8係示意性地表示此工件單元29之立體圖。此外,在圖8中表示被加工物11的背面(基板13的背面13b)側。
接著,將此工件單元29搬入卡匣8b。具體而言,首先,以將支撐台20配置於搬出搬入區域之方式,使X1軸方向移動機構18運作。然後,以將支撐於支撐台20之工件單元29從支撐台20搬出並搬入卡匣8b之方式,使第一搬送單元10a運作。
在圖1所示之被加工物的分割方法中,在工件單元形成步驟(S1)後,保持工件單元29之膠膜27側而使被加工物11的背面(基板13的背面13b)露出(保持步驟:S2)。然後,在此保持步驟(S2)後,藉由切割刀片而沿著多條分割預定線17a、17b的每一條從被加工物11的背面側將被加工物11進行分割(分割步驟:S3)。
圖9係示意性地表示為了實施保持步驟(S2)及分割步驟(S3)所使用之切割裝置的一例之立體圖。此外,圖9所示之X2軸方向(前後方向)及Y2軸方向(左右方向)係在水平面上互相垂直的方向,並且,Z2軸方向(上下方向)係與X2軸方向及Y2軸方向垂直的方向(鉛直方向)。
圖9所示之切割裝置50具有支撐各構成要素之基台52。在此基台52的上表面的前側設有分別沿著Y2軸方向延伸之一對導軌54。然後,在一對導軌54的上表面側係以能滑動的態樣連結有沿著X2軸方向延伸之長方體狀的移動台56。
並且,在一對導軌54之間配置有沿著Y2軸方向延伸之螺桿軸58。此螺桿軸58的一端部連結有用於使螺桿軸58旋轉的馬達60。然後,在螺桿軸58的形成有螺旋狀的槽之表面設有螺帽部(未圖示)而構成滾珠螺桿,所述螺帽部容納在旋轉之螺桿軸58的表面滾動之許多滾珠。
亦即,若螺桿軸58進行旋轉,則許多滾珠會在螺帽部內循環,且螺帽部會沿著Y2軸方向移動。並且,此螺帽部被固定於移動台56的下表面。因此,若以馬達60使螺桿軸58旋轉,則移動台56與螺帽部一起沿著Y2軸方向移動。
再者,在基台52的上表面的接近導軌54之區域設有Y2軸尺標62。此Y2軸尺標62係在測量Y2軸方向之移動台56的位置時使用。
在移動台56的上表面設有分別沿著X2軸方向延伸之一對導軌64。然後,在一對導軌64的上表面側以能滑動的態樣連結有工作台基座66。此外,針對工作台基座66的詳細的構造將於後述。
並且,在一對導軌64之間配置有沿著X2軸方向延伸之螺桿軸68。在此螺桿軸68的前端部(一端部)連結有用於使螺桿軸68旋轉的馬達70。然後,在螺桿軸68的形成有螺旋狀的槽之表面設有螺帽部(未圖示)而構成滾珠螺桿,所述螺帽部容納在旋轉之螺桿軸68的表面滾動之許多滾珠。
亦即,若螺桿軸68進行旋轉,則許多滾珠會在螺帽部內循環,且螺帽部會沿著X2軸方向移動。並且,此螺帽部被固定於工作台基座66的下表面。因此,若以馬達70使螺桿軸68旋轉,則工作台基座66與螺帽部一起沿著X2軸方向移動。
再者,在移動台56的上表面的接近導軌64之區域設有X2軸尺標72。此X2軸尺標72係在測量X2軸方向上工作台基座66的位置時使用。
在工作台基座66的上表面設有保持台74。並且,在工作台基座66的側面設有馬達84,所述馬達84用於以穿過保持台74的中心且沿著Z2軸方向之直線作為旋轉軸而使保持台74旋轉。圖10係示意性地表示工作台基座66、保持台74及馬達84之側視圖。
工作台基座66具有長方體狀的底板部66a。此底板部66a的下表面側(工作台基座66的下表面側)係與一對導軌64連結。並且,在底板部66a的前端的上部設有往上方延伸之長方體狀的立設部66b。
再者,在此立設部66b的上端的後部設有往後方延伸之長方體狀的頂板部66c。在此頂板部66c的中央形成有在上下方向貫通頂板部66c之圓柱狀的貫通孔(未圖示)。並且,在工作台基座66中,在底板部66a的上表面與頂板部66c的下表面之間存在開放空間66d。
然後,在工作台基座66的上表面(頂板部66c的上表面),以覆蓋形成於頂板部66c之貫通孔之方式設有保持台74。此保持台74係以能以穿過保持台74的中心且沿著Z2軸方向之直線作為旋轉軸而進行旋轉之態樣被支撐於工作台基座66。圖11係放大表示工作台基座66及保持台74的一部分之局部剖面側視圖。
保持台74具有位於形成在頂板部66c的貫通孔的上方之圓盤狀的保持構件74a。此保持構件74a係由鈉玻璃、硼矽酸玻璃或石英玻璃等可見光會穿透之材料所構成。再者,在保持構件74a的周圍設有從保持構件74a往下方延伸之圓筒狀的嵌合部74b。
並且,在保持構件74a及嵌合部74b的內部形成有吸引路徑74c,此吸引路徑74c係透過與嵌合部74b的外側面連接之配管76等而與真空泵等吸引源(未圖示)連通。再者,在頂板部66c形成有圓環狀的嵌合孔,嵌合部74b的下部以可滑動的態樣***此嵌合孔。
並且,在嵌合部74b的外側面設有圓筒狀的從動帶輪78。在此從動帶輪78掛設有皮帶80。並且,如圖10所示,此皮帶80亦掛設於沿著Z2軸方向延伸之傳動帶輪82的上部。並且,此傳動帶輪82的下部係與設置於立設部66b的前表面之馬達84連結。
然後,若此馬達84運作,則傳動帶輪82以沿著Z2軸方向之直線作為旋轉軸而進行旋轉,使傳動帶輪82旋轉之力亦透過皮帶80而傳遞至從動帶輪78。藉此,保持台74與從動帶輪78一起以穿過保持台74的中心且沿著Z2軸方向之直線作為旋轉軸而進行旋轉。
再者,在工作台基座66的上表面(頂板部66c的上表面)的四個角的每一個設有圓柱狀的框架支撐部86。在將工件單元29載置於保持台74之際,此框架支撐部86係透過膠膜27而支撐環狀框架21。
此外,此框架支撐部86係以在將工件單元29載置於保持台74之際環狀框架21的上表面位於比保持台74的上表面(保持構件74a的上表面)更下方之方式,將其上表面設置成比保持台74的上表面更低。
再次參照圖9,針對切割裝置50的剩餘構成要素進行說明。在基台52的上表面的後側設有長方體狀的支撐構造88。在此支撐構造88的側面設有分別沿著Z2軸方向延伸之一對導軌90。
然後,在一對導軌90的正面側係以能滑動的態樣連結有沿著X2軸方向延伸之長方體狀的主軸外殼92。並且,在一對導軌90之間配置有沿著Z2軸方向延伸之螺桿軸94。
在此螺桿軸94的上端部(一端部)連結有用於使螺桿軸94旋轉的馬達96。然後,在螺桿軸94的形成有螺旋狀的槽之表面設有螺帽部(未圖示)而構成滾珠螺桿,所述螺帽部容納在旋轉之螺桿軸94的表面滾動之許多滾珠。
亦即,若螺桿軸94進行旋轉,則許多滾珠會在螺帽部內循環,且螺帽部會沿著Z2軸方向移動。並且,此螺帽部被固定於主軸外殼92的與支撐構造88面對之側面。因此,若以馬達96使螺桿軸94旋轉,則主軸外殼92與螺帽部一起沿著Z2軸方向移動。
此主軸外殼92中容納有:主軸(未圖示),其沿著X2軸方向延伸;以及馬達(未圖示),其使此主軸以沿著X2軸方向之直線作為旋轉軸而旋轉。然後,此主軸的前端部(前端部)從形成於主軸外殼92的前表面之開口露出。
並且,在從主軸外殼92露出之主軸的前端部裝設有圓環狀的切割刀片98。因此,若此主軸進行旋轉,則切割刀片98與主軸一起以沿著X2軸方向之直線作為旋轉軸而進行旋轉。再者,在主軸外殼92的距離支撐構造88較遠側的側面設有上部攝像單元100。
此上部攝像單元100係以可見光拍攝存在於其下方之構造物。並且,在上下方向之與上部攝像單元100面對之位置設有下部攝像單元102。此下部攝像單元102係以可見光拍攝存在於其上方之構造物。
並且,下部攝像單元102係透過沿著X2軸方向延伸之連結部104而與沿著Z2方向延伸之升降支撐機構106連結。此升降支撐機構106設置於基台52的上表面,且能升降地支撐下部攝像單元102。
在切割裝置50中,例如,按以下的順序實施保持步驟(S2)及分割步驟(S3)。具體而言,首先,以將被加工物11的背面(基板13的背面13b)朝上之方式將工件單元29載置於保持台74。亦即,透過膠膜27而將被加工物11載置於保持構件74a,且透過膠膜27而將環狀框架21載置於框架支撐部86。
接著,使透過配管76而與形成於保持台74的保持構件74a及嵌合部74b的內部之吸引路徑74c連通之吸引源運作。藉此,透過放置於保持構件74a之膠膜27而吸引保持被加工物11。藉由以上而完成保持步驟(S2)。
接著,以將形成於保持構件74a之貫通孔定位於上部攝像單元100與下部攝像單元102之間之方式,使移動台56與工作台基座66移動。亦即,將下部攝像單元102定位於工作台基座66的底板部66a與頂板部66c之間的開放空間66d。
接著,透過此貫通孔與透明的保持構件74a及膠膜27,下部攝像單元102拍攝被加工物11的正面。接著,根據藉由利用下部攝像單元102進行拍攝所形成之圖像,以多條分割預定線17a或多條分割預定線17b與Y2軸方向成為平行之方式,使保持台74旋轉。
接著,以從切割刀片98觀看時多條分割預定線17a、17b中的任一者定位於Y2軸方向之方式,使移動台56與工作台基座66移動。接著,以將切割刀片98的下端定位於比膠膜27的下表面更高且比其上表面更低的位置之方式,使主軸外殼92移動。
接著,使切割刀片98旋轉。接著,以使切割刀片98維持旋轉且被加工物11的Y2軸方向之一端至另一端通過切割刀片98之方式,使移動台56移動。藉此,藉由切割刀片98而沿著多條分割預定線17a、17b中的任一者從背面側將被加工物11進行分割。
進一步重複同樣的操作,藉此藉由切割刀片98而沿著多條分割預定線17a、17b的每一條從背面側將被加工物11進行分割。藉由以上而完成分割步驟(S3)。圖12係示意性地表示分割步驟(S3)後的工件單元29之立體圖。
在分割步驟(S3)中,因將切割刀片98切入膠膜27,故在膠膜27形成槽27a,但膠膜27未被分割。因此,維持透過膠膜27而將經分割之被加工物11與環狀框架21一體化而成之工件單元29。
如同上述,在圖1所示之被加工物的分割方法中,以在對膠膜27施加預定的力時伸長率成為最低之方向與多條分割預定線17a、17b的每一條成為非平行之方式,將膠膜27黏貼於被加工物11的正面。此情形,多條分割預定線17a、17b各自不沿著與該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
藉此,在多條分割預定線17a、17b的每一條與形成有元件之區域19的交界附近,可減少被加工物11的正面的未黏貼膠膜27之區域的比例,可抑制藉由切割刀片98而從背面側將被加工物11進行分割時的加工品質的惡化。
再者,本發明的被加工物的分割方法亦可在分割步驟(S3)後包含下述步驟:使表示被加工物11的特定的晶體方向之方向與藉由環狀框架的框架切口所表示之方向一致(兩方向所形成之角成為0°)的步驟。圖13係示意性地表示此種被加工物的分割方法的一例之流程圖。在此方法中,首先,依序進行上述之工件單元形成步驟(S1)、保持步驟(S2)及分割步驟(S3)。
然後,形成第二工件單元(第二工件單元形成步驟:S4),所述第二工件係以表示被加工物11的特定的晶體方向之方向(例如,從被加工物11的中心朝向缺口15之方向)與藉由第二環狀框架的框架切口所表示之方向一致之方式,透過黏貼於被加工物11的背面之第二膠膜而將被加工物11與第二環狀框架一體化而成。
圖14係示意性地表示為了實施第二工件單元形成步驟(S4)所使用之膠膜黏貼裝置的一例之立體圖。此外,圖14所示之X3軸方向(前後方向)及Y3軸方向(左右方向)係在水平面上互相垂直的方向,並且,Z3軸方向(上下方向)係與X3軸方向及Y3軸方向垂直的方向(鉛直方向)。
圖14所示之膠膜黏貼裝置108具有支撐各構成要素之長方體狀的基台110。兩個卡匣載置台112a、112b係分別設置在位於此基台110的上表面的前側之一對的角。
然後,在卡匣載置台112a放置卡匣114a,所述卡匣114a容納包含經分割之被加工物11之工件單元29。並且,在卡匣載置台112b放置卡匣114b,所述卡匣114b能容納在膠膜黏貼裝置108中所形成之第二工件單元。
並且,在位於兩個卡匣載置台112a、112b的後方之基台110的上表面的區域形成有沿著Y3軸方向延伸之開口110a。在此開口110a設有搬送工件單元之搬送單元116。此搬送單元116具有與圖2所示之第一搬送單元10a同樣的構造。
並且,在位於基台110的上表面的後側之一對的角中的一者設有膠膜黏貼部110b。圖15係示意性地表示膠膜黏貼部110b之局部放大立體圖。在此膠膜黏貼部110b設有支撐台118,在此支撐台118放置有第二環狀框架31。
此第二環狀框架31具有與圖3(B)等所示之環狀框架21同樣的構造。並且,第二環狀框架31係以藉由一對框架切口33a、33b所表示之方向(從開口31a的中心朝向配置於一對框架切口33a、33b之間的直線部31b之方向)與X3軸方向成為平行且直線部31b位於前側之方式放置於支撐台118。
並且,在支撐台118的上方設有膠膜黏貼單元120。此膠膜黏貼單元120具有與圖4等所示之膠膜黏貼單元36同樣的構造。並且,在膠膜黏貼單元120的供給輥122捲繞有黏貼於剝離基材35之狀態的多片圓狀的第二膠膜37。
此外,多片第二膠膜37各自的直徑係比第二環狀框架31的內徑更長,且比與第二環狀框架31的外緣的直線部31b重疊之正方形的邊更短。並且,此多片第二膠膜37各自具有例如與圖4等所示之膠膜27同樣的構造。
再者,與圖4等所示之支撐台20同樣地,支撐台118係與X3軸方向移動機構(未圖示)連結。並且,與圖4等所示之膠膜黏貼單元36同樣地,膠膜黏貼單元120係與升降機構(未圖示)連結。
並且,在圖14所示之膠膜黏貼部110b的前方的區域設有工件單元形成部110c。圖16係示意性地表示工件單元形成部110c等之局部放大立體圖。在此工件單元形成部110c設有切割台124,能藉由搬送單元116而將從卡匣114a搬出之工件單元29搬入此切割台124。
並且,在切割台124的上方設有切割器126,所述切割器126將被搬入切割台124之工件單元29的存在於被加工物11與環狀框架21之間的膠膜27切斷。
此切割器126係與設置於切割台124的中心的上方之旋轉驅動源128連結,並且,此旋轉驅動源128以預定的旋轉半徑使切割器126旋轉運動。並且,旋轉驅動源128係與升降機構(未圖示)連結。
再者,在切割台124的側邊設有沿著X3軸方向延伸之X3軸方向移動機構框體130。在此X3軸方向移動機構框體130的切割台124側的側面形成有從在X3軸方向之切割台124的一端的側邊的區域起延伸至另一端的側邊的區域為止之開口130a,黏貼輥支撐部132穿過此開口130a。
此黏貼輥支撐部132的基端部係與內置於X3軸方向移動機構框體130之X3軸方向移動機構(未圖示)連結。並且,在黏貼輥支撐部132的從X3軸方向移動機構框體130露出之部分設有黏貼輥134。然後,若與黏貼輥支撐部132的基端部連結之X3軸方向移動機構運作,則此黏貼輥134以與切割台124的上表面接觸之方式沿著X3軸方向移動。
並且,在X3軸方向移動機構框體130的與形成有開口130a之側面為相反側的側面亦形成有開口,搬送單元支撐部136穿過此開口。此搬送單元支撐部136的基端部係與內置於X3軸方向移動機構框體130之X3軸方向移動機構(未圖示)連結。
並且,搬送單元支撐部136以往支撐台118及切割台124側延伸之方式彎曲,且在其前端部的下側設有搬送單元138。此搬送單元138具有圓柱狀的連結部138a,所述圓柱狀的連結部138a容納具有能沿著Z3軸方向移動之活塞桿(未圖示)的氣缸,此活塞桿的前端部(下端部)固定於圓盤狀的連結部138b的上側。
在此連結部138b的X3軸方向之兩端部各自的上側設有沿著X3軸方向延伸之長方體狀的連結部138c。並且,連結部138c的前端部固定於沿著Y3軸方向延伸之長方體狀的連結部138d的中央部的側面。
然後,在此連結部138d的兩端部的下側設有吸附墊138e。再者,吸附墊138e係透過形成於連結部138d等的內部之流路(未圖示)及與此流路連通之配管而與真空泵等吸引源(未圖示)連通。
並且,在圖14所示之工件單元形成部110c的側邊的區域設有搬送部110d。圖17係示意性地表示搬送部110d等之局部放大立體圖。在此搬送部110d設有沿著Y3軸方向從切割台124的後方的區域起延伸至後述之剝離台148的後方的區域為止之長方體狀的Y3軸方向移動機構框體140。
在此Y3軸方向移動機構框體140的後表面形成有開口,分別沿著Z3軸方向延伸之長方體狀的一對升降旋轉機構框體142a、142b的下端部的前側穿過此開口。並且,一對升降旋轉機構框體142a、142b各自的下端部係與內置於Y3軸方向移動機構框體140之Y3軸方向移動機構(未圖示)連結。
然後,在一對升降旋轉機構框體142a、142b各自的前表面形成有開口,沿著X3軸方向延伸之長方體狀的搬送單元支撐部144a、144b穿過此開口。此搬送單元支撐部144a、144b的基端部係與內置於升降旋轉機構框體142a、142b之升降機構(未圖示)及旋轉機構(未圖示)連結。
此升降機構使搬送單元支撐部144a、144b沿著Z3軸方向升降。並且,此旋轉機構係以沿著X3軸方向之直線作為旋轉軸而使搬送單元支撐部144a、144b旋轉。再者,在搬送單元支撐部144a、144b的前端部的下側設有搬送單元146a、146b。此搬送單元146a、146b具有與圖16所示之搬送單元138同樣的構造。
並且,從圖14所示之搬送部110d觀看時,在與工件單元形成部110c相反側的區域設有剝離部110e。圖18係示意性地表示剝離部110e之局部放大立體圖。在此剝離部110e設有剝離台148。此剝離台148具有上表面露出之圓盤狀的多孔板148a。
此多孔板148a係透過形成於剝離台148的內部之吸引路徑(未圖示)等而與真空泵等吸引源(未圖示)連通。因此,若在工件單元被放置於多孔板148a的上表面之狀態下使此吸引源運作,則工件單元被保持於剝離台148。
在剝離台148的上方設有X3軸方向移動機構150。此X3軸方向移動機構150具有分別沿著X3軸方向延伸之一對導軌150a。然後,一對導軌150a的正面側係以能滑動的態樣與移動板152的背面側連結。並且,在一對導軌150a之間配置有沿著X3軸方向延伸之螺桿軸150b。
在此螺桿軸150b的前端部連結有用於使螺桿軸150b旋轉的馬達150c。然後,在螺桿軸150b的形成有螺旋狀的槽之表面設有螺帽部(未圖示)而構成滾珠螺桿,所述螺帽部容納在旋轉之螺桿軸150b的表面滾動之許多滾珠。
亦即,若螺桿軸150b進行旋轉,則許多滾珠會在螺帽部內循環,且螺帽部會沿著X3軸方向移動。並且,此螺帽部被固定於移動板152的背面。因此,若以馬達150c使螺桿軸150b旋轉,則移動板152與螺帽部一起沿著X3軸方向移動。
在此移動板152的正面,以前後排列之方式設有一對氣缸154、156。然後,位於前方之氣缸154具有能沿著Z3軸方向移動的活塞桿154a,在此活塞桿154a的下端部連結有握持後述之剝離用膠膜39之握持爪158。
握持爪158具有L形的固定爪160。此固定爪160具有:長方體狀的立設部160a,其沿著Z3軸方向延伸;以及長方體狀的底部160b,其從此立設部160a的下端部朝向後方延伸。並且,在此立設部160a的後表面設有能沿著Z3軸方向移動的長方體狀的可動爪162。
並且,位於氣缸154的後方之氣缸156具有能沿著Z3軸方向移動的活塞桿156a,在此活塞桿156a的下端部連結有將後述之剝離用膠膜39進行加熱之長方體狀的加熱板164。在此加熱板164內置有電熱線,藉由使此電熱線產生電流,而以加熱板164的下表面附近作為中心將加熱板164進行加熱。
再者,在氣缸156的後方設有Y3軸方向移動機構166。此Y3軸方向移動機構166具有分別沿著Y3軸方向延伸之一對導軌166a。然後,在一對導軌166a的前表面側,以能滑動的態樣連結有氣缸168的後表面側。並且,在一對導軌166a之間配置有沿著Y3軸方向延伸之螺桿軸166b。
在此螺桿軸166b的一端部連結有用於使螺桿軸166b旋轉的馬達166c。然後,在螺桿軸166b的形成有螺旋狀的槽之表面設有螺帽部(未圖示)而構成滾珠螺桿,所述螺帽部容納在旋轉之螺桿軸166b的表面滾動之許多滾珠。
亦即,若螺桿軸166b進行旋轉,則許多滾珠會在螺帽部內循環,且螺帽部會沿著Y3軸方向移動。並且,此螺帽部被固定於氣缸168的背面。因此,若以馬達166c使螺桿軸166b旋轉,則氣缸168與螺帽部一起沿著Y3軸方向移動。
並且,氣缸168具有能沿著Z3軸方向移動的活塞桿168a,在此活塞桿168a的下端部連結有圓盤狀的切割器170。並且,在切割器170的下方設有為了將後述之剝離用膠膜39進行切斷所利用之作業台172。
在此作業台172形成有沿著Y3軸方向之槽172a。然後,若在剝離用膠膜39存在於作業台172上之狀態下使下端已定位於槽172a的內部之切割器170沿著Y3軸方向移動,則此剝離用膠膜39會被切割器170切斷。
再者,在作業台172的後方設有剝離用膠膜供給單元174。此剝離用膠膜供給單元174具有供給輥176。在此供給輥176捲繞有剝離用膠膜39。此剝離用膠膜39具有:膠膜基材;以及熱固性樹脂層,其設置於此膠膜基材的一面(供給輥176側的面)。
並且,在供給輥176的下方設有沿著Z3軸方向排列之一對導引輥178,藉由此一對導引輥178而將剝離用膠膜39拉出至下方。再者,在一對導引輥178的下方設有沿著Z3軸方向排列之一對送出輥180,藉由此一對送出輥180而將剝離用膠膜39送往前方。
在圖14所示之膠膜黏貼裝置108中,例如,按以下的順序實施第二工件單元形成步驟(S4)。具體而言,首先,將第二環狀框架31搬入膠膜黏貼部110b的支撐台118。
此時,此第二環狀框架31係以藉由一對框架切口33a、33b所表示之方向(從開口31a的中心朝向配置於一對框架切口33a、33b之間的直線部31b之方向)與X3軸方向成為平行且直線部31b被定位於前側之方式放置於支撐台118。
接著,以與上述之將膠膜27黏貼於環狀框架21之方法同樣的方法,將第二膠膜37黏貼於第二環狀框架31的上表面。接著,以將容納於卡匣114a之工件單元29從卡匣114a搬出並搬入工件單元形成部110c的切割台124之方式,使搬送單元116運作。
此時,搬送單元116係以將被加工物11的背面朝上且從被加工物11的中心觀看時缺口15被定位於前方之方式,將工件單元29搬入切割台124。藉此,從經分割之被加工物11的中心朝向缺口15之方向係與X3軸方向成為平行。
接著,藉由切割器126而沿著工件單元29的被加工物11的外周將膠膜27切斷成圓狀。藉此,工件單元29被分離成在下表面(正面)黏貼有圓盤狀的膠膜27之被加工物11與在下表面黏貼有圓環狀的膠膜27之環狀框架21。
接著,以將已從被加工物11分離之環狀框架21從切割台124搬出並搬入卡匣114a之方式,使搬送單元116運作。接著,以將在上表面黏貼有第二膠膜37之第二環狀框架31從支撐台118搬出並搬入切割台124之方式,使搬送單元138等運作。
具體而言,首先,以將吸附墊138e定位於第二環狀框架31的正上方之方式,使與搬送單元支撐部136的基端部連結之X3軸方向移動機構運作。接著,以使吸附墊138e與第二環狀框架31的上表面或黏貼於其上之第二膠膜37接觸之方式,使容納於連結部138a之氣缸運作。
接著,使與吸附墊138e連通之吸引源運作。藉此,將第二環狀框架31保持於吸附墊138e。接著,以使第二環狀框架31上升之方式,使容納於連結部138a之氣缸運作。
接著,以將黏貼於第二環狀框架31之第二膠膜37定位於放置在切割台124之被加工物11的正上方之方式,使與搬送單元支撐部136的基端部連結之X3軸方向移動機構運作。
接著,以使第二環狀框架31接近切割台124之方式,使容納於連結部138a之氣缸運作。接著,使與吸附墊138e連通之吸引源的運作停止。藉由以上,而完成將在上表面黏貼有第二膠膜37之第二環狀框架31從支撐台118搬送往切割台124。
接著,以與被加工物11的上表面(背面)接觸之第二膠膜37被黏貼輥134推壓之方式,使與黏貼輥支撐部132的基端部連結之X3軸方向移動機構運作。藉此,將第二膠膜37黏貼於被加工物11的上表面(背面),將被加工物11與第二環狀框架31一體化。
此時,第二環狀框架31的藉由一對框架切口33a、33b所表示之方向(從開口31a的中心朝向配置於一對框架切口33a、33b之間的直線部31b之方向)係與從經分割之被加工物11的中心朝向缺口15之方向一致。亦即,第二環狀框架31的藉由一對框架切口33a、33b所表示之方向與從經分割之被加工物11的中心朝向缺口15之方向所形成之角成為0°。
接著,以將已與被加工物11一體化之第二環狀框架31從切割台124搬出並搬入剝離部110e的剝離台148之方式,使搬送部110d的搬送單元146a、146b等運作。
具體而言,首先,以將搬送單元146a的吸附墊定位於第二環狀框架31的正上方之方式,使內置於Y3軸方向移動機構框體140之Y3軸方向移動機構運作。接著,以使搬送單元146a的吸附墊與第二環狀框架31的上表面或黏貼於其上之第二膠膜37接觸之方式,使內置於升降旋轉機構框體142a之升降機構運作。
接著,使與搬送單元146a的吸附墊連通之吸引源運作。藉此,將第二環狀框架31保持於搬送單元146a的吸附墊。接著,以使第二環狀框架31上升之方式,使內置於升降旋轉機構框體142a之升降機構運作。接著,以使搬送單元支撐部144a的上下反轉之方式,使內置於升降旋轉機構框體142a之旋轉機構運作。
藉此,搬送單元146a被定位於搬送單元支撐部144a的上方。並且,搬送單元146a保持第二環狀框架31,所述第二環狀框架31係在黏貼有膠膜27之被加工物11的正面朝上且黏貼有第二膠膜37之被加工物11的背面朝下之狀態下已與被加工物11一體化。
接著,以將搬送單元146b定位於比被保持於搬送單元146a之第二環狀框架31更高之位置且將搬送單元支撐部144b定位於此搬送單元146b的上方之方式,使內置於升降旋轉機構框體142b之升降機構及/或旋轉機構運作。
接著,以使升降旋轉機構框體142a與升降旋轉機構框體142b接近之方式,使內置於Y3軸方向移動機構框體140之Y3軸方向移動機構運作。接著,以使搬送單元146b的吸附墊與第二環狀框架31的上表面接觸之方式,使內置於升降旋轉機構框體142a之升降機構及/或內置於升降旋轉機構框體142b之升降機構運作。
接著,使與搬送單元146a的吸附墊連通之吸引源的運作停止,且使與搬送單元146b的吸附墊連通之吸引源運作。藉此,將已與被加工物11一體化之第二環狀框架31從搬送單元146a交接至搬送單元146b。
接著,以將第二環狀框架31定位於剝離台148的正上方之方式,使內置於Y3軸方向移動機構框體140之Y3軸方向移動機構運作。接著,以使第二環狀框架31接近剝離台148之方式,使內置於升降旋轉機構框體142b之升降機構運作。
接著,使與搬送單元146b的吸附墊連通之吸引源的運作停止。藉由以上,而完成將已與被加工物11一體化之第二環狀框架31從切割台124搬送往剝離台148。藉此,將在上表面(正面)黏貼有膠膜27之被加工物11透過黏貼於下表面(背面)之第二膠膜37而載置於剝離台148。
接著,在剝離部110e中,剝離黏貼於被加工物11的正面之膠膜27。具體而言,首先,使與剝離台148的多孔板148a連通之吸引源運作。藉此,透過第二膠膜37而將被加工物11保持於剝離台148。接著,X3軸方向移動機構150係以使握持爪158接近剝離用膠膜供給單元174之方式,使移動板152移動。
接著,以將剝離用膠膜39朝向握持爪158送出之方式,使一對導引輥178及一對送出輥180運作。藉此,將剝離用膠膜39的前端部定位於固定爪160的底部160b與可動爪162之間。
接著,以剝離用膠膜39的前端部被固定爪160的底部160b與可動爪162夾持亦即被握持爪158握持之方式,使可動爪162接近固定爪160的底部160b。接著,X3軸方向移動機構150係以將握持爪158從剝離用膠膜供給單元174分離並定位於剝離台148的上方之方式,使移動板152移動。
此時,前端部已被握持爪158握持之剝離用膠膜39係藉由握持爪158而被拉伸,並沿著X3軸方向被拉出。此外,此握持爪158被定位於比作業台172更高之位置。並且,X3軸方向移動機構150係以將黏貼於被加工物11的正面之膠膜27的外周附近定位於加熱板164的正下方之方式,使移動板152沿著X3軸方向移動。
接著,氣缸156係以將存在於加熱板164的正下方之剝離用膠膜39的一部分按壓於膠膜27之方式,使活塞桿156a下降。接著,使內置於加熱板164之電熱線產生電流,將加熱板164的下表面附近進行加熱。藉此,剝離用膠膜39的一部分係在與膠膜27接觸之狀態下進行硬化。
接著,以剝離用膠膜39的位於作業台172的槽172a的上方之部分被切割器170切斷之方式,氣缸168使活塞桿168a下降,且Y3軸方向移動機構166使氣缸168沿著Y3軸方向移動。
接著,氣缸154係以使握持爪158上升之方式,使活塞桿154a上升。藉此,與剝離用膠膜39的一部分接觸之膠膜27會從被加工物11的正面剝離。再者,為了從被加工物11的正面完全剝離膠膜27,若有需要,X3軸方向移動機構150可以握持爪158沿著X3軸方向移動之方式使移動板152移動。
藉由以上,而完成剝離黏貼於被加工物11的正面之膠膜27。藉此,形成透過第二膠膜37而將被加工物11與第二環狀框架31一體化而成之第二工件單元。圖19係示意性地表示此第二工件單元41之立體圖。此外,在圖19中顯示了被加工物11的正面(基板13的正面13a)側。
接著,使與剝離台148的多孔板148a連通之吸引源的運作停止。接著,以將第二工件單元41從剝離台148搬出並搬入卡匣114b之方式,使搬送單元116運作。藉由以上而完成第二工件單元形成步驟(S4)。
在包含此第二工件單元形成步驟(S4)之圖13所示之被加工物的分割方法中,使從經分割之被加工物11的中心朝向缺口15之方向與第二環狀框架31的藉由一對框架切口33a、33b所表示之方向(從開口31a的中心朝向配置於一對框架切口33a、33b之間的直線部31b之方向)一致(兩方向所形成之角成為0°)。藉此,在第二工件單元形成步驟(S4)之後對被加工物11進行處理時的被加工物11的對位變得容易。
此外,上述之內容係本發明的一態樣,具有與上述之內容不同特徵之發明亦包含於本發明中。例如,在第二工件單元形成步驟(S4)中所使用之第二環狀框架亦可與在工件單元形成步驟(S1)中所使用之環狀框架21相同。
亦即,亦可不準備與環狀框架21不同的環狀框架作為此第二環狀框架。具體而言,本發明的被加工物的分割方法所包含之第二工件單元形成步驟(S4)亦可按以下的順序進行。
首先,透過黏貼於被加工物11的正面及環狀框架21的一面之膠膜27且不分離被加工物11與環狀框架21,而將第二膠膜37黏貼於此被加工物11的背面及環狀框架21的另一面。然後,剝離黏貼於被加工物11的正面及環狀框架21的一面之膠膜27。此情形,可減少第二工件單元形成步驟的時間與勞力。
另一方面,在第二工件單元形成步驟(S4)中所使用之第二環狀框架與在工件單元形成步驟(S1)中所使用之環狀框架21不同之情形,如上述,在從被加工物11的正面剝離膠膜27之前,可預先去除膠膜27的黏貼於被加工物11的正面之部分以外的部分。因此,可降低因從被加工物11的正面剝離膠膜27所形成之在第二工件單元41殘留膠膜27之可能性。
並且,在第二工件單元形成步驟(S4)中,從經分割之被加工物11的中心朝向缺口15之方向與第二環狀框架31的藉由一對框架切口33a、33b所表示之方向亦可不一致。亦即,兩方向所形成之角亦可不成為0°。例如,在第二工件單元形成步驟(S4)中,亦可以使兩方向所形成之角成為90°、180°或270°之方式,將黏貼於第二環狀框架31之第二膠膜37黏貼於被加工物11的背面。
此外,上述之實施方式之構造、方法等只要在不背離本發明目的之範圍內即可進行適當變更並實施。
11:被加工物 13:基板 13a:正面 13b:背面 15:缺口 17a:分割預定線(第一分割預定線) 17b:分割預定線(第二分割預定線) 19:區域 21:環狀框架(第一環狀框架) 21a:開口 21b:圓弧部 21c:直線部 23a,23b:框架切口 25:剝離基材 27:膠膜(第一膠膜) 29:工件單元(第一工件單元) 31:第二環狀框架 31a:開口 31b:直線部 33a,33b:框架切口 35:剝離基材 37:第二膠膜 39:剝離用膠膜 41:第二工件單元 2:膠膜黏貼裝置 4:基台 6a,6b,6c:卡匣載置台 8a,8b,8c:卡匣 10a:第一搬送單元 10b:第二搬送單元 12a,12b:移動支撐部 14a,14b:搬送臂 16a,16b:機械手 18:X1軸方向移動機構 18a:導軌 18b:螺桿軸 18c:馬達 20:支撐台 22:框架支撐台 24:開口 26:上表面 26a,26b,26c,26d:邊 28:被加工物支撐台 30a,30b:固定突起 32a,32b,32c,32d:開口 34a,34b:可動突起 36:膠膜黏貼單元 38:供給輥 40:導引輥 42:剝離構件 44:導引輥 46:推壓輥 48:回收輥 50:切割裝置 52:基台 54:導軌 56:移動台 58:螺桿軸 60:馬達 62:Y2軸尺標 64:導軌 66:工作台基座 66a:底板部 66b:立設部 66c:頂板部 66d:開放空間 68:螺桿軸 70:馬達 72:X2軸尺標 74:保持台 74a:保持構件 74b:嵌合部 74c:吸引路徑 76:配管 78:從動帶輪 80:皮帶 82:傳動帶輪 84:馬達 86:框架支撐部 88:支撐構造 90:導軌 92:主軸外殼 94:螺桿軸 96:馬達 98:切割刀片 100:上部攝像單元 102:下部攝像單元 104:連結部 106:升降支撐機構 108:膠膜黏貼裝置 110:基台 112a,112b:卡匣載置台 114a,114b:卡匣 116:搬送單元 118:框架支撐台 120:膠膜黏貼單元 122:供給輥 124:切割台 126:切割器 128:旋轉驅動源 130:X3軸方向移動機構框體 130a:開口 132:黏貼輥支撐部 134:黏貼輥 136:搬送單元支撐部 138:搬送單元 138a,138b,138c,138d:連結部 140:Y3軸方向移動機構框體 142a,142b:升降旋轉機構框體 144a,144b:搬送單元支撐部 146a,146b:搬送單元 148:剝離台 148a:多孔板 150:X3軸方向移動機構 150a:導軌 150b:螺桿軸 150c:馬達 152:移動板 154:氣缸 154a:活塞桿 156:氣缸 156a:活塞桿 158:握持爪 160:固定爪 160a:立設部 160b:底部 162:可動爪 164:加熱板 166:Y3軸方向移動機構 166a:導軌 166b:螺桿軸 166c:馬達 168:氣缸 168a:活塞桿 170:切割器 172:作業台 172a:槽 174:剝離用膠膜供給單元 176:供給輥 178:導引輥 180:送出輥
圖1係示意性地表示被加工物的分割方法的一例之流程圖。 圖2係示意性地表示為了實施工件單元形成步驟所使用之膠膜黏貼裝置的一例之立體圖。 圖3(A)係示意性地表示被加工物的一例之立體圖,圖3(B)係示意性地表示環狀框架的一例之立體圖。 圖4係示意性地表示保持單元及膠膜黏貼單元之局部放大立體圖。 圖5係示意性地表示將被加工物及環狀框架搬入支撐台之狀況之立體圖。 圖6係示意性地表示經調整位置之被加工物及環狀框架之立體圖。 圖7係示意性地表示將膠膜黏貼於被加工物及環狀框架之狀況之局部剖面側視圖。 圖8係示意性地表示工件單元的一例之立體圖。 圖9係示意性地表示為了實施保持步驟及分割步驟所使用之切割裝置的一例之立體圖。 圖10係示意性地表示工作台基座、保持台及馬達之側視圖。 圖11係放大表示工作台基座及保持台之局部剖面側視圖。 圖12係示意性地表示分割步驟後的工件單元的一例之立體圖。 圖13係示意性地表示被加工物的分割方法的變形例之流程圖。 圖14係示意性地表示為了實施第二工件單元形成步驟所使用之膠膜黏貼裝置的一例之立體圖。 圖15係示意性地表示膠膜黏貼部之局部放大立體圖。 圖16係示意性地表示工件單元形成部等之局部放大立體圖。 圖17係示意性地表示搬送部等之局部放大立體圖。 圖18係示意性地表示剝離部之局部放大立體圖。 圖19係示意性地表示第二工件單元的一例之立體圖。
11:被加工物
13b:背面
21:環狀框架(第一環狀框架)
27:膠膜(第一膠膜)
29:工件單元(第一工件單元)

Claims (3)

  1. 一種被加工物的分割方法,其將藉由各自沿著第一方向延伸之多條第一分割預定線及各自沿著與該第一方向交叉之第二方向延伸之多條第二分割預定線而被劃分成多個區域且在該多個區域各自的正面側形成有元件之被加工物,藉由切割刀片而沿著該多條第一分割預定線的每一條及沿著該多條第二分割預定線的每一條從該被加工物的背面側進行分割, 該被加工物的分割方法具備: 第一工件單元形成步驟,其以覆蓋第一環狀框架的開口之方式,將施加預定的力時的伸長率具有各向異性之第一膠膜黏貼於該第一環狀框架,且藉由將該第一膠膜黏貼於該被加工物的該正面,而形成將該被加工物與該第一環狀框架一體化而成之第一工件單元; 保持步驟,其在該第一工件單元形成步驟後,以保持台保持該第一工件單元的該第一膠膜側,使該被加工物的該背面露出;以及 分割步驟,其在該保持步驟後,藉由該切割刀片而沿著該多條第一分割預定線的每一條及沿著該多條第二分割預定線的每一條從該背面側將該被加工物進行分割, 在該第一工件單元形成步驟中,以在對該第一膠膜施加該預定的力時該伸長率成為最低之第三方向與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中的任一方向皆成為非平行之方式,將該第一膠膜黏貼於該被加工物的該正面。
  2. 如請求項1之被加工物的分割方法,其中,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正交, 在該第一工件單元形成步驟中,以沿著該第三方向之直線與沿著該第一方向之直線及沿著該第二方向之直線的每一條所形成之角的角度成為45度之方式,將該第一膠膜黏貼於該被加工物的該正面。
  3. 如請求項1或2之被加工物的分割方法,其中,在該被加工物的外緣形成有用於表示晶體方向的缺口或定向平面, 該被加工物的分割方法進一步具備:第二工件單元形成步驟,其在該分割步驟後,以覆蓋在外緣形成有框架切口之第二環狀框架的開口之方式,將第二膠膜黏貼於該第二環狀框架,且將該第二膠膜黏貼於該被加工物的該背面後,從該被加工物剝離該第一膠膜,藉此形成將該被加工物與該第二環狀框架一體化而成之第二工件單元, 在該第二工件單元形成步驟中,以從該被加工物的中心朝向該缺口或該定向平面之方向與藉由該框架切口所表示之方向所形成之角成為0°、90°、180°或270°之方式,將已黏貼於該第二環狀框架之該第二膠膜黏貼於該被加工物的該背面。
TW111136571A 2021-09-30 2022-09-27 被加工物的分割方法 TW2023201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61175A JP2023050847A (ja) 2021-09-30 2021-09-30 被加工物の分割方法
JP2021-161175 2021-09-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0155A true TW202320155A (zh) 2023-05-16

Family

ID=85476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36571A TW202320155A (zh) 2021-09-30 2022-09-27 被加工物的分割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02150A1 (zh)
JP (1) JP2023050847A (zh)
KR (1) KR20230046963A (zh)
CN (1) CN115890934A (zh)
DE (1) DE102022210064A1 (zh)
TW (1) TW202320155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27729B2 (ja) 1998-05-12 2008-07-30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ダイシング方法
JP7366490B2 (ja) 2019-04-19 2023-10-23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チップ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30046963A (ko) 2023-04-06
CN115890934A (zh) 2023-04-04
JP2023050847A (ja) 2023-04-11
US20230102150A1 (en) 2023-03-30
DE102022210064A1 (de) 2023-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42944B2 (ja) 搬送装置、および基板処理システム
JP7434463B2 (ja) 基板搬送システム、および基板搬送方法
JP2009043771A (ja) チャックテーブル機構および被加工物の保持方法
TWI246499B (en) Plate-like object carrying mechanism and dicing device with carrying mechanism
JP4796249B2 (ja) 板状物の搬送機構および搬送機構を備えたダイシング装置
TW201810398A (zh) 晶圓加工系統
TW202320155A (zh) 被加工物的分割方法
JP2005045134A (ja) 半導体ウエーハの加工装置
WO2019031374A1 (ja) 基板処理方法
JP2012039039A (ja) 加工方法
CN107309555B (zh) 晶片的加工方法
JP2014236157A (ja) レーザー加工装置
JP2019021674A (ja) 基板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基板処理方法
TW202147418A (zh) 晶圓的加工方法及加工裝置
TW202314918A (zh) 板狀的被加工物的加工方法
TW202233345A (zh) 裝卸用具
TW202401641A (zh) 搬送裝置以及位置資訊的記憶方法
JP2021077687A (ja) 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TW201737385A (zh) 元件分離製程及元件分離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