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10038A - 基板處理方法及基板處理裝置 - Google Patents

基板處理方法及基板處理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10038A
TW202310038A TW111118864A TW111118864A TW202310038A TW 202310038 A TW202310038 A TW 202310038A TW 111118864 A TW111118864 A TW 111118864A TW 111118864 A TW111118864 A TW 111118864A TW 202310038 A TW202310038 A TW 20231003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as
substrate
film
processing method
fluori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188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橋信博
松永淳一郎
堀川清貴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東京威力科創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205218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2184730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東京威力科創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東京威力科創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100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0038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06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posit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1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form insulating layers thereon, e.g. for masking or by using photolithographic techniques; After treatment of these lay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se layers
    • H01L21/3205Deposition of non-insulating-, e.g. conductive- or resistive-, layers on insulating layers; After-treatment of these layers
    • H01L21/321After treatment
    • H01L21/3213Physical or chemical etching of the layers, e.g. to produce a patterned layer from a pre-deposited extensive layer
    • H01L21/32133Physical or chemical etching of the layers, e.g. to produce a patterned layer from a pre-deposited extensive layer by chemical means only
    • H01L21/32135Physical or chemical etching of the layers, e.g. to produce a patterned layer from a pre-deposited extensive layer by chemical means only by vapour etching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02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change their surface-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r shape, e.g. etching, polishing, cutting
    • H01L21/306Chemical or electrical treatment, e.g. electrolytic etching
    • H01L21/3065Plasma etching; Reactive-ion etch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44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 C23C16/52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coating proces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365Forming inorganic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518Deposited layers
    • H01L21/02521Materials
    • H01L21/02524Group 14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 H01L21/02532Silicon, silicon germanium, germaniu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365Forming inorganic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612Formation types
    • H01L21/02617Deposition types
    • H01L21/0262Reduction or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e.g. CV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017Apparatus for fluid treatment
    • H01L21/67063Apparatus for fluid treatment for etching
    • H01L21/67069Apparatus for fluid treatment for etching for drying e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155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or treating in a plurality of work-stations
    • H01L21/6716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or treating in a plurality of work-stations characterized by the layout of the process cha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Drying Of Semi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抑制蝕刻後之矽膜表面的粗糙度。 實施下述工序: 第1工序,係對表面形成有矽膜且成為第1溫度後的基板供給包含有含鹵素氣體及鹼性氣體的處理氣體,使該矽膜的表面改質以生成反應生成物;以及 第2工序,在該第1工序之後,使該基板成為第2溫度以去除該反應生成物。

Description

基板處理方法及基板處理裝置
本揭露係關於一種基板處理方法及基板處理裝置。
在製造半導體裝置時,會有選擇性蝕刻為基板的半導體晶圓(以下,記載為晶圓)的表面上所形成之Si膜及SiGe膜之中的Si膜之情形。例如,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使用F 2氣體及NH 3氣體作為蝕刻氣體,藉由將NH 3氣體相對於蝕刻氣體的比率設定在既定數值來進行上述選擇性蝕刻。
專利文獻1:特許第6426489號公報
本揭露係提供一種能夠抑制蝕刻後之矽膜表面的粗糙度之技術。
本揭露之基板處理方法,係包含: 第1工序,係對表面形成有矽膜且成為第1溫度後的基板供給包含有含鹵素氣體及鹼性氣體的處理氣體,使該矽膜的表面改質以生成反應生成物;以及 第2工序,係在該第1工序之後,使該基板成為第2溫度以去除該反應生成物。
根據本揭露,便能夠抑制蝕刻後之矽膜表面的粗糙度。
[第1實施形態] 針對為本揭露之基板處理方法的第1實施形態之處理說明其概要。圖1A係為處理前的基板之晶圓W表面的縱剖側視圖,該晶圓W表面露出有Si(矽)膜11、及為含矽膜之SiGe(矽鍺)膜12。該等Si膜11及SiGe膜12之中,只有選擇性蝕刻Si膜11之一部分。亦即,以在處理後使Si膜11殘留在晶圓W之方式來進行蝕刻。
以會進行上述選擇性蝕刻之方式來進行步驟S1,係作為該蝕刻而將含鹵素氣體及鹼性氣體作為處理氣體來供給至晶圓W,在Si膜11表面及SiGe膜12表面之中,使Si膜11表面選擇性改質以生成反應生成物。本實施形態中,作為含鹵素氣體係F 2(氟)氣體,作為鹼性氣體則係NH 3(氨)氣體。在實施該步驟S1(第1工序)後,藉由進行會以加熱處理來使該反應生成物昇華的步驟S2(第2工序)來選擇性蝕刻Si膜11表面。上述反應生成物係氟矽酸銨(AFS)。
反覆上述反應生成物的生成與昇華。亦即,進行會依序反覆第1工序與第2工序的反覆工序來控制Si膜11的蝕刻量。在該反覆工序結束時(亦即蝕刻結束時),雖然會使Si膜11殘留在晶圓W表面,但如之後評估試驗所示般,依照供給處理氣體時的處理條件,會有在處理後所殘留之Si膜11表面上形成凹凸而使該表面的粗糙度(表面粗糙度)變得比較大。本實施形態之處理係以會抑制該表面的粗糙度之方式來加以進行。
接著,參照圖1~圖3,依序說明對晶圓W所進行之處理。各圖中的箭頭係表示處理氣體,各圖所示之處理係在晶圓W被搬入至處理容器且該處理容器內被排氣而成為既定壓力之真空環境氣氛的狀態下來加以進行。處理中的晶圓W會被調整成所欲溫度。此外,本實施形態中,步驟S1、步驟S2係在不同的處理容器內被加以進行。
首先,例如處理容器內被排氣而成為例如100mTorr(13.3Pa)~10Torr(1333Pa),晶圓W的溫度則被調整成為第1溫度之例如-20℃~60℃。調整成如此般溫度範圍之原因在於雖然會引起上述處理氣體所致之AFS生成反應,但不會使該AFS昇華。不會使其昇華之原因將於之後加以說明。藉由在室溫或者接近室溫的溫度下進行處理,便會抑制處理所使用的能量之總量而有利,故關於該晶圓W的溫度,較佳地係例如20℃~30℃。
在如此般調整晶圓W的溫度後之狀態下,為處理氣體之F 2氣體及NH 3氣體會被供給至處理容器內,如上述般Si膜11表面會改質而在該Si膜11表面形成AFS層13。例如因為在處理容器內之氣體濃度分布或流動等的偏差,而使該AFS層13的厚度產生偏差(圖1B)。然而,由於以該AFS層13不會昇華而殘留之方式來調整晶圓W的溫度,因此會在該AFS層13批覆Si膜11的狀態下來進一步將處理氣體供給至晶圓W。
該處理氣體會在AFS層13較薄的部位滲透該AFS層13而到達下方的Si膜11,以使該Si膜11改質。然而,在AFS層13較厚的部位則會阻止處理氣體往下方滲透,故在該較厚的部位下方會難以引起Si膜的改質。是以,AFS層13的厚度便會被均勻化(圖1C)。AFS層13的厚度如此般被均勻化後,會停止供給處理氣體以使步驟S1結束。
接著,會進行步驟S2(第2工序),晶圓W會被加熱至較步驟S1(第1工序)的溫度要高溫的第2溫度,例如80℃~300℃。藉由該加熱來使AFS層13昇華而加以去除,使被該AFS層13披覆的Si膜11露出(圖2A)。如此般在一連串的步驟S1及步驟S2中,Si膜11表面雖然會被蝕刻,但由於如前述在步驟S1中AFS層13的厚度會一致,因此Si膜11的各部位會高均勻性地被加以蝕刻。是以,在蝕刻後的Si膜11表面會抑制凹凸的形成。
之後,再次進行步驟S1。是以,會將處理氣體供給至已被調整成前述溫度之晶圓W,使Si膜11表面選擇性地成為AFS層13(圖2B)。接著,在殘留有該AFS層13的狀態下進一步持續供給處理氣體以使AFS層13的各部位之厚度均勻化(圖2C)。接著,再次進行步驟S2。是以,在第2次的步驟S1所形成之AFS層13會昇華(圖3A)。藉由如此般進行處理,在第2次蝕刻後(第2次的步驟S1及步驟S2實施後)的Si膜11表面也會抑制凹凸的形成。
之後也會反覆進行步驟S1及步驟S2所構成的循環,來進行Si膜11的選擇性蝕刻。接著,殘留之Si膜11成為所欲厚度後,便停止該步驟S1及步驟S2的反覆處理。亦即,停止蝕刻處理以使Si膜11殘留在晶圓W(圖3B)。第3次以後的循環也會與第1、2次的循環同樣地抑制Si膜11表面凹凸的形成,因此在該處理停止後的Si膜11表面也會抑制凹凸的形成。亦即,在抑制Si膜11表面的粗糙度之狀態下使處理結束。
接著,針對進行圖1~圖3所說明之一連串處理的基板處理裝置之一實施形態之基板處理裝置2,參照圖4的俯視圖來加以說明。基板處理裝置2係具備用以搬出入晶圓W的搬出入部21、與搬出入部21相鄰設置的2個加載互鎖室31、與2個加載互鎖室31分別相鄰設置的2個熱處理模組30、及與2個熱處理模組30分別相鄰設置的2個處理模組4。
搬出入部21係具備設有第1基板搬送機構22且成為常壓環境氣氛的常壓搬送室23、及設在該常壓搬送室23側部且載置會收納晶圓W之載具24的載具用載置台25。圖中26係與常壓搬送室23相臨的定向室,會被設置來用以使晶圓W旋轉來光學地求出偏心量,以進行晶圓W相對於第1基板搬送機構22的對位。第1基板搬送機構22會在載具用載置台25上的載具24、定向室26、加載互鎖室31之間搬送晶圓W。
各加載互鎖室31內係設有例如具有多關節臂構造的第2基板搬送機構32,該第2基板搬送機構32會在加載互鎖室31、熱處理模組30、處理模組4之間搬送晶圓W。構成熱處理模組30之處理容器內及構成處理模組4之處理容器內會成為真空環境氣氛,加載互鎖室31內會切換常壓環境氣氛與真空環境氣氛以能夠在該等真空環境氣氛的處理容器內與常壓搬送室23之間進行晶圓W的收授。
圖中33係開閉自如的閘閥,分別設在常壓搬送室23與加載互鎖室31之間、加載互鎖室31與熱處理模組30之間、熱處理模組30與處理模組4之間。熱處理模組30係包含上述處理容器、用於對該處理容器內進行排氣以形成真空環境氣氛的排氣機構、及設在處理容器內且可加熱所載置之晶圓W的台座等,構成為可執行上述步驟S2。
參照圖5之縱剖側視圖來說明處理模組4。該處理模組4會執行上述步驟S1。圖中41係構成處理模組4的處理容器。圖中42係開口在處理容器41側壁之晶圓W的搬送口,會藉由上述閘閥33來加以開閉。處理容器41內係設有會載置晶圓W的台座51,該台座51係設有未圖示的昇降銷。透過該昇降銷來進行上述第2基板搬送機構32與台座51之間的晶圓W之收授。
台座51係埋設有溫度調整部52,來使台座51所載置之晶圓W成為上述溫度。該溫度調整部52會構成為流道,係構成會使例如水等溫度調整用流體流通的循環路徑之一部分,藉由與該流體熱交換來調整晶圓W的溫度。然而,作為溫度調整部52,並不限於為如此般流體的流道,也可以藉由例如用以進行電阻加熱的加熱器來加以構成。
另外,處理容器41內係開口有排氣管53的一端,該排氣管53的另一端係透過為壓力變更機構的閥件54來連接於藉由例如真空泵所構成的排氣機構55。藉由調整閥件54的開合度來使處理容器41內的壓力成為上述範圍的壓力以進行處理。
處理容器41內的上部側係以會與台座51相對向之方式設有為處理氣體供給機構的氣體噴淋頭56。氣體噴淋頭56係連接有氣體供給道61~64的下游側,氣體供給道61~64的上游側係分別透過流量調整部65來連接於氣體供給源66~69。各流量調整部65係具備閥件及質流控制器。從氣體供給源66~69所供給的氣體係藉由該流量調整部65所含的閥件之開閉來往下游側供給或者切斷供給。
從氣體供給源66,67,68,69分別供給F 2氣體、NH 3氣體、Ar(氬)氣體、N 2(氮)氣體。是以,能夠從氣體噴淋頭56分別供給該等F 2氣體、NH 3氣體、Ar氣體、N 2氣體至處理容器41內。Ar氣體及N 2氣體係作為載體氣體而會與F 2氣體及NH 3氣體一起供給至處理容器41內。關於如此般被供給至處理容器41內之F 2氣體的流量、NH 3氣體的流量,F 2氣體的流量係例如100sccm~1000sccm,NH 3氣體的流量係例如4sccm~80sccm。
此外,如圖4所示,基板處理裝置2係具備為電腦的控制部20,該控制部20係具備程式、記憶體、CPU。程式係儲存有指令(各步驟)以能夠進行上述晶圓W的處理及晶圓W的搬送,該程式係儲存在記憶媒體,例如CD、硬碟、磁光碟、DVD等,會被安裝在控制部20。控制部20會藉由該程式來將控制訊號輸出至基板處理裝置2的各部位,以控制各部位的動作。具體來說,處理模組4的動作、熱處理模組30的動作、第1基板搬送機構22、第2基板搬送機構32的動作、定向室26的動作係藉由控制訊號來被加以控制。作為上述處理模組4的動作,係包含例如被供給至台座51之流體溫度、來自氣體噴淋頭56之各氣體供給/切斷、閥件54所致之排氣流量的調整等各動作。
說明基板處理裝置2之晶圓W的搬送路徑。如圖1A所說明,收納有會形成有各膜之晶圓W的載具24係載置在載具用載置台25。接著,該晶圓W會依照常壓搬送室23→定向室26→常壓搬送室23→加載互鎖室31的順序而被搬送,透過熱處理模組30而被搬送至處理模組4。接著,如上述,進行步驟S1所說明之處理,以進行AFS層13的形成。接著,晶圓W會被搬送至熱處理模組30,進行步驟S2之AFS層13的昇華。
之後,藉由將晶圓W往返搬送於處理模組4、熱處理模組30之間來反覆進行既定次數的步驟S1、S2。之後,晶圓W從熱處理模組30依照加載互鎖室31→常壓搬送室23的順序被搬送,返回載具24。
根據本實施形態所示之處理方法,便能夠如上述在Si膜11及SiGe膜12之中,選擇性蝕刻Si膜11,且能夠抑制蝕刻處理後的Si膜11表面之粗糙度。是以,能夠提高從蝕刻處理後之晶圓W所製造的半導體產品之良率。
上述處理例雖然表示在蝕刻Si膜11時會反覆3次以上的步驟S1、S2,但反覆次數並不限於上述範例,也可以為例如2次。此外,也可以不會反覆進行而只進行1次步驟S1~S2。另外,上述基板處理裝置2中,會在處理模組4與熱處理模組30之間搬送晶圓W,在彼此不同的處理容器內進行步驟S1、S2。並不限於如此般進行處理,也可以藉由例如改變處理模組4之台座51的溫度來進行步驟S1、S2。亦即,步驟S1、S2也可以在相同處理容器內加以進行。然而,此情形,在反覆進行步驟S1、S2時,在執行步驟S2後,為了再次進行步驟S1必需要有使台座51降溫的時間。因此,在反覆步驟S1、S2時,為了獲得高產率,較佳地係如上述般使步驟S1、S2是載置於彼此不同的處理容器內之台座來進行處理。
此外,如上述範例中,作為含矽膜係使SiGe膜12露出於晶圓W表面,但也可以取代SiGe膜12而使例如SiN膜、SiO 2膜露出於晶圓W表面。相較於Si膜,該等SiN膜及SiO 2膜的Si含有率係較少。因此,相較於Si膜11,會難以藉由NH 3氣體及F 2氣體來產生AFS。是以,即使取代SiGe膜12而使SiN膜及SiO 2膜露出於晶圓W表面,仍可以選擇性蝕刻Si膜11。另外,作為鹵素氣體並不限於使用F 2氣體,即使使用例如IF 7氣體、IF 5氣體、ClF 3氣體、SF 6氣體仍可以生成AFS層13來進行相同處理。
此外,上述範例係將F 2氣體及NH 3氣體同時供給至晶圓W來進行處理,亦即供給F 2氣體的期間與供給NH 3氣體的期間會一致,但並不限於如此般來供給各氣體。例如也可以交互反覆地供給F 2氣體與NH 3氣體,藉由使F 2氣體及NH 3氣體之中的一種氣體相對於吸附在Si膜11之另一種氣體反應來生成AFS。亦即,也能夠以供給F 2氣體的期間與供給NH 3氣體的期間彼此不會重疊之方式來供給該等各氣體。另外,也能夠以供給F 2氣體的期間與供給NH 3氣體的期間只有一部分會重疊之方式來供給各氣體。然而,如圖1~圖3的處理般,藉由同時供給F 2氣體及NH 3氣體,便能夠快速地進行上述AFS層13的形成與AFS層13的厚度均勻化,能夠提高產率,故較佳。
在使AFS層13昇華時,上述範例係藉由使步驟S2中的晶圓W溫度較步驟S1要高來加以進行,但並不限於藉由如此般使晶圓W溫度變化來加以進行。例如,使步驟S2是與步驟S1相同以處理模組4來加以進行。此外,相較於執行步驟S1時,使執行步驟S2時的排氣管53之閥件54的開合度較大。藉此,相較於執行步驟S1時,便能夠使執行步驟S2時之處理容器41內的壓力降低。也可以藉由其壓力變化來使AFS層13昇華。
[第2實施形態] 針對第2實施形態,係說明對表面形成有圖6所示之構造體71之晶圓W進行處理者。圖6係該構造體71的縱剖側視圖。構造體71係具備Si膜,且包含在縱向(晶圓W厚度方向)上穿設於該Si膜之凹部72、及從該凹部72之左側壁部、右側壁部分別朝向左方、右方穿設於該Si膜之凹部73。凹部72係開口在晶圓W表面,被供給至晶圓W之各氣體會透過該凹部72導入至凹部73內。關於凹部73,係在相對於凹部72為左側及右側而分別在縱向上彼此不同高度形成有多個,因此在凹部72之左右側於縱向上交互排列有凹部73與Si膜。
參照將一個凹部73放大來示意顯示之圖7的縱剖側視圖來進一步說明構造體71。由於為上述構成,因此形成凹部73之上壁及下壁係藉由Si膜來加以形成,圖中顯示為Si膜74。另外,形成凹部73之側壁則係藉由SiGe膜75來加以構成。此第2實施形態中,會相對於SiGe膜75來選擇性蝕刻會構成凹部73之上壁及下壁的Si膜74,使Si膜74的縱向厚度變小。亦即,增加凹部73的開口寬度。該蝕刻係以會抑制蝕刻後的Si膜74表面之粗糙度之方式來加以進行。
以下,針對第2實施形態之蝕刻處理,以與第1實施形態之蝕刻處理的差異點為中心,參照圖8~圖11來加以說明。圖8~圖11係顯示推定為會在處理中產生之Si膜74的變化之情形的示意圖。該處理中,除了NH 3氣體外,係使用F 2氣體及HF(氟化氫)氣體來作為含氟氣體。圖中,81係表示F 2氣體,82係表示NH 3氣體,83係表示HF氣體。
首先,關於收納有晶圓W之處理容器41內的壓力及該處理容器41內的晶圓W之溫度,例如在調整成與第1實施形態之步驟S1相同的壓力及溫度之狀態下,與該步驟S1同樣地同時進行F 2氣體81及NH 3氣體82的供給(圖8,步驟T1)。藉此,構成凹部73之Si膜74的表層便會改質而產生AFS層13。在形成該AFS層13時會藉由各氣體的作用而在Si膜74表層形成細微的凹凸,形成AFS層13以披覆如此般形成有凹凸的Si膜74(圖9)。
停止對處理容器41內供給F 2氣體81及NH 3氣體82後,成為將N 2氣體供給至處理容器41內且進行排氣的狀態,所殘留之F 2氣體81及NH 3氣體82會被吹淨而從處理容器41內被加以去除(步驟T2)。之後,將HF氣體83供給至處理容器41內(圖10:步驟T3),在該HF氣體83、AFS層13、AFS((NH 4) 2SiF 6)層13所相接之Si膜74之間認為會引起下述式1所示的反應。 2Si+((NH 4) 2SiF 6)+4HF→SiF 6+SiH 4+(NH 4) 2SiF 6…式1
詳細說明上述反應,步驟T1所形成之AFS層13係含有較多氟。在步驟T3藉由供給同樣含有氟之HF氣體83,該AFS層13之氟會進一步成為過多狀態,使AFS層13所相接之Si膜74的極表面氟化而成為改質層75。如此般,以供給含氟氣體為觸發,考察到藉由利用AFS層13所含之氟便會引起Si膜74的極表面變化成改質層75。
之後,停止對處理容器41內供給HF氣體83,成為將N 2氣體供給至處理容器41內且進行排氣的狀態,所殘留之HF氣體83會被吹淨而從處理容器41內被加以去除(步驟T4)。之後,與第1實施形態之步驟S2同樣地,晶圓W會被加熱至較步驟T1~T4之溫度要高的溫度,例如80℃~300℃。藉由該加熱使AFS層13及改質層75昇華而被去除,使該等層所披覆的Si膜74露出(圖11:步驟T5)。
如上述,步驟T1結束後藉由去除會形成有凹凸之Si膜74的極表面,便能夠抑制在步驟T5露出之Si膜74表面的粗糙度。此外,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藉由以上處理在Si膜74與SiGe膜75之中選擇性蝕刻Si膜74。接著,之後也會反覆進行步驟T1~T5所構成的循環,進行Si膜11的選擇性蝕刻以使Si膜74的薄化進行,Si膜74成為所欲厚度後,便會停止該步驟T1~T5的反覆處理。
根據上述第2實施形態之蝕刻處理,如之後評估試驗所示,便能夠更確實地抑制蝕刻後之Si膜的粗糙度。此第2實施形態之蝕刻處理也能夠使用例如圖4所說明之基板處理裝置2,步驟T1~T4係在處理模組4進行,步驟T5則係在熱處理模組30進行。此外,處理模組4所進行之步驟T1~T4係相當於使Si膜74改質以生成反應生成物的第1工序。此外,其中的步驟T1係相當於會並行地進行對晶圓W的第1含氟氣體之F 2氣體之供給及對晶圓W的鹼性氣體之NH 3氣體之供給的第1供給工序。另外,步驟T3係相當於第2供給工序,如上述,本範例係以會將與第1含氟氣體種類不同之第2含氟氣體之HF氣體供給至晶圓W之方式來加以進行。
如此般,進行步驟T1~T4之處理模組4,除了例如上述各氣體供給源66~69外,也會設有HF氣體供給源,而成為該HF氣體供給源與氣體噴淋頭56會透過流道而連接的構成。此外,該HF氣體的流道也與其他氣體流道同樣地介設有流量調整部65,會以所欲流量透過氣體噴淋頭56來將HF氣體供給至處理容器41內。此外,將該HF氣體供給至處理容器41內時,例如Ar氣體及N 2氣體也會作為載體氣體而被供給至處理容器41內。
此外,在步驟S3中,只要使用藉由作用於AFS層13而能夠引起AFS層13所含之氟與Si膜74的反應之氣體即可,認為可替代HF氣體而使用其他含氟氣體,例如F 2氣體、NF 3(三氟化氮)氣體等。使用F 2氣體之情形,在步驟T1與步驟T3會成為使用相同種類的含氟氣體。在上述處理例中,雖然在步驟T2會進行惰性氣體之N 2氣體所致之吹淨,以抑制步驟T3之處理受到步驟T1所使用之氣體的影響,但如此般在步驟T1、T3皆使用F 2氣體之情形下也可以省略該步驟T2。具體來說,首先在步驟T1將F 2氣體及NH 3氣體一起供給至處理容器41內,之後,藉由停止F 2氣體及NH 3氣體之中的NH 3氣體之供給而成為只有將F 2氣體供給至處理容器41內的狀態下,便能夠省略步驟T2來進行步驟T3的處理。
另外,在步驟T3中也可以替代含氟氣體來供給NH 3氣體。如上述,AFS層13雖然會含有較多的氟,但藉由供給NH 3氣體來使該AFS層13的氟與NH 3與Si膜74的極表面反應,該Si膜74的極表面便會改質而成為反應生成物,在步驟T5中與AFS層13一起昇華而被加以去除。藉此,便可抑制步驟T5的實施後之Si膜74的表面之粗糙度。如此般,在步驟T3供給NH 3氣體之情形,也可以與在步驟T3使用F 2氣體之情形同樣地省略步驟T2。
如上述,並行地進行對晶圓W的F 2氣體(第1含氟氣體)之供給及對晶圓W的NH 3氣體之供給的第1供給工序進行後之第2供給工序中,作為供給至晶圓W的氣體並不限於與第1含氟氣體種類不同之第2含氟氣體。此外,在第1實施形態中,本說明書中雖然是F 2氣體及NH 3氣體的供給期間會一致(各氣體的供給開始時間點相同且各氣體的供給結束時間點相同),但係以同時供給來加以說明。在第2實施形態中,在並行地進行F 2氣體之供給與NH 3氣體之供給時,並不限於使該等各氣體之供給開始時間點為相同。亦即,F 2氣體及NH 3氣體之供給並不限於本說明書中所謂的同時。
另外,步驟T1~T5並不限於反覆多次進行,也可以僅進行一次。再者,雖然是例示會蝕刻朝向構造體71的橫向而形成之凹部73的壁面之範例,但作為蝕刻處可為任意,並不限於進行該壁面的蝕刻。
此外,應認為本次所揭露之實施形態在所有方面皆為範例而非用來加以限制。上述實施形態在不脫離申請專利範圍及其要旨的範圍內也能以各種形態來加以省略、置換、變更、組合。
[評估試驗] ・評估試驗1 說明與本揭露的技術相關聯而進行的評估試驗。作為評估試驗1,係對晶圓W如實施形態所說明般進行會反覆多次步驟S1、S2的蝕刻處理。關於該處理所使用之晶圓W,如實施形態所示般,會使Si膜11及SiGe膜12露出於表面。在該評估試驗1的步驟S1中,朝向會收納晶圓W之處理容器內供給的F 2氣體之流量及NH 3氣體之流量係分別設定成上述範圍內的數值。此外,如實施形態所說明般,也會與該等F 2氣體及NH 3氣體一起朝向處理容器內供給Ar氣體及N 2氣體。另外,處理容器內之壓力及步驟S1中的晶圓W之溫度也會設定成實施形態所說明之範圍內的數值。
在該評估試驗1,會就各晶圓W改變1次的步驟S1中之處理氣體(F 2氣體及NH 3氣體)的供給時間與步驟S1、S2的反覆次數來進行處理。接著,針對處理後的各晶圓W會取得Si膜11表面的影像且進行蝕刻選擇比(=Si膜11的蝕刻量/SiGe膜12的蝕刻量)的計算。作為評估試驗1-1,係使處理氣體的供給時間為30秒,上述反覆次數為6次。作為評估試驗1-2,係使處理氣體的供給時間為45秒,上述反覆次數為4次。作為評估試驗1-3,係使處理氣體的供給時間為60秒,上述反覆次數為3次。是以,在評估試驗1-1~1-3中,對晶圓W之處理氣體的供給時間的總計分別為180秒。
在評估試驗1-1~1-3中,蝕刻選擇比係30以上,是以,Si膜11會相對於SiGe膜12被選擇性蝕刻。此外,圖12係以示意方式顯示評估試驗1-1~1-3中所取得之影像、及從進行處理前之Si膜11所取得之影像。所取得之影像中,Si膜11表面的凹凸係以白黑對比來加以顯示。圖12所示的影像中,係圍繞該凹凸的凹部之部分並附加點狀圖案來加以顯示,關於密集的凸部,為了方便圖示,係合併圍繞來顯示為一個凸部。如該圖12所示,評估試驗1-1的影像中會確認到有形成凹凸。然而,評估試驗1-2、1-3中只有形成一些凹凸。
如此般,1次的步驟S1中處理氣體的供給時間較長之評估試驗1-2、1-3中,可抑制Si膜11表面的粗糙度。其原因可認為是評估試驗1-1中,處理氣體與Si膜11表層的反應不夠充分,在AFS層13的厚度均勻性較低之狀態下進行步驟S2的昇華。另一方面,評估試驗1-2、1-3中,Si膜11表層會與處理氣體充分反應,如實施形態所述般以均勻性較高之厚度來形成AFS層13。
此外,供給時間為45秒之評估試驗1-2中,係認為可充分抑制表面的粗糙度,即使是較45秒稍微短的供給時間仍然可以抑制該粗糙度。然而,處理氣體的供給時間為30秒之評估試驗1-1中,會觀察到若干粗糙度。根據上述,可認為作為處理氣體的供給時間較佳地係40秒以上。然而,若處理氣體的供給時間過長,則處理氣體會被所形成之AFS層13阻擋而無法作用於Si膜11,因此會白白浪費處理氣體。若認為處理氣體的供給時間為60秒下可以適當地抑制Si膜11的粗糙度,則認為較佳地係較該供給時間要長的供給時間以下,例如120秒以下。
・評估試驗2 接著說明評估試驗2。該評估試驗2係與評估試驗1同樣地,藉由對多個晶圓 W反覆進行步驟S1、S2來蝕刻Si膜11。接著,進行Si膜11表面影像的取得及蝕刻選擇比的計算。該評估試驗2中,係以1次的步驟S1中處理氣體的供給時間在各晶圓W間為相同的30秒,步驟S1、S2的反覆次數在各晶圓W間為相同的6次來進行處理。是以,1次的處理氣體的供給時間及S1、S2的反覆次數係與上述評估試驗1-1相同。然而,NH 3氣體的流量則與評估試驗1-1不同。該評估試驗2(2-1、2-2)之NH 3氣體的流量係成為評估試驗2-1<評估試驗1-1<評估試驗2-2的關係。此外,評估試驗2中,NH 3氣體的流量以外之處理條件係設定成與評估試驗1的處理條件相同。
評估試驗2-1、2-2之蝕刻選擇比係30以上,是以Si膜11會相對於SiGe膜12被選擇性蝕刻。圖13係與評估試驗1-1同樣地以示意方式來顯示評估試驗2-1~2-2所取得的影像。為了容易掌握試驗結果,圖13中也會顯示圖12所示之評估試驗1-1之影像的示意圖。如該圖13所示,相較於評估試驗1-1,評估試驗2-1的粗糙度變大,評估試驗2-2則是粗糙度受到抑制。是以,NH 3氣體的流量越大則粗糙度越是受到抑制。其原因可認為是F 2氣體是以較大流量來供給,因此NH 3氣體的流量越大則在Si膜11表層上改質成AFS層13的量也會變多,如上述AFS層13的厚度均勻性變高。
此外,評估試驗1-1中,NH 3氣體的流量相對於F 2氣體的流量(NH 3氣體的流量/F 2氣體的流量)係0.026。如上述,評估試驗1-1中會觀察到若干凹凸,因此可確認到該比例較佳地係較0.026要大。另外,評估試驗2-2係將NH 3氣體設定成實施形態所說明範圍內的數值,NH 3氣體的流量/F 2氣體的流量係0.036。是以,可確認到若該比例為0.036以上會更佳。
・評估試驗3 接著說明評估試驗3。對形成有圖6、圖7所說明之構造體71的多個晶圓W反覆10次第2實施形態所說明之步驟T1~T5所構成的循環來進行處理。步驟T3中供給至處理容器41內之HF氣體的流量會依照進行處理的各晶圓W而改變。接著,已完成處理之晶圓W係藉由SEM來取得影像,並觀察構造體71中Si膜74表面的狀態。將HF氣體的流量設定成100sccm、200sccm、450sccm所進行的試驗分別稱為評估試驗3-1、3-2、3-3。
此外,處理容器41內的壓力係設定成實施形態所說明範圍內的數值,HF氣體的供給時間係設定成30秒。另外,與HF氣體一起供給至處理容器41內之Ar氣體的流量、N 2氣體的流量係分別設定成275sccm。另外,作為評估試驗3-4,除了不會進行步驟T3及步驟T4(HF氣體供給後之N 2氣體所致的吹淨)以外,係以與評估試驗3-1~3-3相同的條件來進行處理,並藉由SEM來取得影像。是以,該評估試驗3-4之處理係反覆進行第1實施形態所說明之步驟S1、S2的處理。
圖14之上段、中段、下段係顯示分別在評估試驗3-1、3-2、3-4所取得之影像的示意圖。相較於評估試驗3-4,評估試驗3-1~3-3中Si膜74表面之粗糙度會受到抑制。是以,如第2實施形態所說明,顯示出較佳地係供給HF氣體。評估試驗3-1~3-3中,相較於評估試驗3-1,評估試驗3-2、3-3中上述粗糙度會更加受到抑制,而成為實用上所希望的水準。此外,由於評估試驗3-2、3-3中粗糙度的狀態係相同,因此圖14僅顯示該等評估試驗3-2、3-3之中3-2的示意圖。
根據以上結果,可確認到在步驟T3中供給至晶圓W之HF氣體的流量較佳地係較100sccm要大,更佳地係200sccm以上。如上述般在供給HF氣體時分別供給250sccm的惰性氣體之Ar氣體及N 2氣體。因此,HF氣體的流量相對於供給至處理容器41內之所有氣體的流量之比例係以下述式2來表示。此外,式2中的X係HF氣體的流量。 Xsccm/(X+250+250)sccm…式2
X=100sccm時,根據式2會成為0.1667,X=200sccm時,根據式2會成為0.2857。是以,從該評估試驗3可知HF氣體的流量相對於供給至處理容器41內之所有氣體的流量之比例較佳地係較0.1667要大,更佳地係0.2857以上。此外,評估試驗3-2、3-3之間粗糙度的狀態為相同之原因可認為是如上述般AFS層13中之氟的作用而使Si膜74改質以改善粗糙度,但即使HF氣體的流量變多,能夠有助於在AFS層13中之Si膜74的改質之氟量是有限的。
・評估試驗4 接著說明評估試驗4。評估試驗4中,係對形成有構造體71的晶圓W反覆9次第2實施形態之步驟T1、T2、T5所構成的循環來進行處理。接著,如上述般進行處理後會取得構造體71的SEM影像,並測定凹部73在開口部附近的蝕刻量與深處附近(與開口側為相反側的端部附近)的蝕刻量。此外,該等蝕刻量的差越小越佳。步驟T1中供給至處理容器41內之NH 3氣體的流量係就各晶圓W改變來設定,會設定成5sccm、8sccm、10sccm、12sccm、14sccm中的任一者。
說明步驟T1的其他處理條件,往處理容器41內供給之F 2氣體的流量、Ar氣體的流量分別係500sccm、200sccm。N 2氣體的流量會依據NH 3氣體的流量而改變,以N 2氣體的流量與NH 3氣體的流量之總計會成為700sccm之方式來設定該N 2氣體的流量。接著,1循環中F 2氣體及NH 3氣體的供給時間為15秒。另外,晶圓W之溫度係設定成實施形態所說明範圍內的數值。
圖15係綜合評估試驗4之結果的圖表,縱軸、橫軸係分別表示蝕刻量(單位:nm)、NH 3氣體的流量(單位:sccm)。縱軸的刻度係相對於A每增加2nm附加一個,且此A為實數。如圖表所示,在NH 3氣體的流量為5sccm時,深處附近的蝕刻量相較於開口部附近的蝕刻量會較小,且該等蝕刻量的差係較大。在NH 3氣體的流量為8sccm之情形,深處附近的蝕刻量相較於開口部附近的蝕刻量會較小,且相較於5sccm之情形該等蝕刻量的差雖然較小,但在實用上會希望該蝕刻量的差進一步變小。
接著,在NH 3氣體的流量為10sccm以上之情形,該蝕刻量的差會成為足夠小。成為此結果之原因可認為在於在NH 3氣體的流量為10sccm以上之情形,藉由將該NH 3氣體充分地供給至凹部73內之開口部至深處為止,便會在構成凹部73之Si膜74所構成的上壁及下壁表面充分地形成有AFS層13。
如上述,在評估試驗4中,在彼此並行地進行朝向處理容器41內之F 2氣體、NH 3氣體的供給來高均勻性蝕刻凹部73之各部時,NH 3氣體的流量會成為較佳地係較8sccm要大,更佳地係10sccm以上之結果。如上述般,會以500sccm來供給F 2氣體。是以,在該評估試驗4中,NH 3氣體的流量相對於F 2氣體的流量之比例會成為較佳地係較8sccm/500sccm=0.016要大,更佳地係10sccm/500sccm=0.02以上之結果。
W:晶圓 11:Si膜 13:AFS層
圖1A係進行本揭露第1實施形態相關的處理之晶圓的縱剖側視圖。 圖1B係前述晶圓的縱剖側視圖。 圖1C係前述晶圓的縱剖側視圖。 圖2A係前述晶圓的縱剖側視圖。 圖2B係前述晶圓的縱剖側視圖。 圖2C係前述晶圓的縱剖側視圖。 圖3A係顯示晶圓表面的縱剖側視圖。 圖3B係顯示晶圓表面的縱剖側視圖。 圖4係顯示用以進行前述處理之基板處理裝置的一實施形態之俯視圖。 圖5係顯示前述基板處理裝置上所設置之處理模組的一例之縱剖側視圖。 圖6係進行本揭露第2實施形態相關的處理之晶圓的縱剖側視圖。 圖7係前述晶圓上所形成之凹部的縱剖側視圖。 圖8係顯示前述凹部之變化的說明圖。 圖9係顯示前述凹部之變化的說明圖。 圖10係顯示前述凹部之變化的說明圖。 圖11係顯示前述凹部之變化的說明圖。 圖12係顯示評估試驗之結果的俯視圖。 圖13係顯示評估試驗之結果的俯視圖。 圖14係顯示評估試驗之結果的晶圓凹部之示意圖。 圖15係顯示評估試驗之結果的圖表。
W:晶圓
11:Si膜
12:SiGe膜
13:AFS層

Claims (16)

  1. 一種基板處理方法,係包含: 第1工序,係對表面形成有矽膜且成為第1溫度後的基板供給包含有含鹵素氣體及鹼性氣體的處理氣體,使該矽膜的表面改質以生成反應生成物;以及 第2工序,係在該第1工序之後,使該基板成為第2溫度以去除該反應生成物。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基板處理方法,其係包含會依序反覆該第1工序、第2工序的工序。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基板處理方法,其中在該反覆的工序結束時,該基板會殘留有該矽膜。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基板處理方法,其中該第2溫度係較該第1溫度要高的溫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基板處理方法,其中該基板係會在表面形成有與該矽膜不同的含矽膜; 該第1工序及該第2工序係會使該矽膜相對於該含矽膜選擇性地改質來去除的工序。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基板處理方法,其中該含矽膜係SiGe膜。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之基板處理方法,其中該第1溫度係-20℃~60℃。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中任一項之基板處理方法,其中在該第1工序中,該含鹵素氣體及該鹼性氣體係同時被供給至該基板。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基板處理方法,其中在該第1工序中,該含鹵素氣體及該鹼性氣體係同時被供給至該基板達40秒以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9項中任一項之基板處理方法,其中該含鹵素氣體係氟氣,該鹼性氣體係氨氣。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基板處理方法,其中在該第1工序中,對收納有該基板之處理容器內的該氟氣之供給及對該處理容器內的該氨氣之供給係並行地進行; 被供給至該處理容器內之氨氣的流量相對於被供給至該處理容器內之氟氣的流量之比例係大於0.16。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中任一項之基板處理方法,其中該第1工序係包含: 第1供給工序,係並行地進行對該基板的該含鹵素氣體之供給及對該基板的該鹼性氣體之供給;以及 第2供給工序,係在該第1供給工序之後,僅將該含鹵素氣體及該鹼性氣體的任一者供給至該基板。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基板處理方法,其中該含鹵素氣體係由下述氣體所構成: 第1含氟氣體,係在該第1供給工序中被供給至該基板;以及 第2含氟氣體,係在該第2供給工序中被供給至該基板; 該第1含氟氣體、該第2含氟氣體係彼此種類不同。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基板處理方法,其中該第1含氟氣體係氟氣; 該第2含氟氣體係氟化氫氣體。
  15. 一種基板處理方法,係包含: 對表面形成有矽膜的基板供給包含有含鹵素氣體及鹼性氣體的處理氣體,使該矽膜的表面改質以生成反應生成物的工序; 接下來,在該反應生成物殘留在該矽膜上的狀態下,將該處理氣體供給至該基板的工序;以及 接著,去除該反應生成物的工序。
  16. 一種基板處理裝置,係具備: 處理容器,係收納表面形成有矽膜的基板; 處理氣體供給機構,係對該處理容器內供給包含有含鹵素氣體及鹼性氣體的處理氣體;以及 控制部; 該控制部係輸出控制訊號以實施下述步驟: 第1步驟,係藉由該處理氣體來使該矽膜的表面改質以生成反應生成物,在該反應生成物殘留在該矽膜上的狀態下供給該處理氣體;以及 第2步驟,係在該第1步驟之後,去除該反應生成物。
TW111118864A 2021-05-31 2022-05-20 基板處理方法及基板處理裝置 TW20231003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91646 2021-05-31
JP2021091646 2021-05-31
JP2022-052187 2022-03-28
JP2022052187A JP2022184730A (ja) 2021-05-31 2022-03-28 基板処理方法及び基板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0038A true TW202310038A (zh) 2023-03-01

Family

ID=84193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18864A TW202310038A (zh) 2021-05-31 2022-05-20 基板處理方法及基板處理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80892A1 (zh)
KR (1) KR102628618B1 (zh)
CN (1) CN115483097A (zh)
TW (1) TW202310038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9012Y2 (ja) 1987-08-05 1994-05-18 日本軽金属株式会社 辷り開き窓のストッパ装置
JP4949091B2 (ja) * 2007-03-16 2012-06-06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基板処理装置、基板処理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JP4968861B2 (ja) * 2009-03-19 2012-07-04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基板のエッチング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TWI436421B (zh) * 2010-08-03 2014-05-01 Tokyo Electron Ltd Substrat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ubstrate processing device
JP6426489B2 (ja) * 2015-02-03 2018-11-21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エッチング方法
JP6568769B2 (ja) * 2015-02-16 2019-08-28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基板処理方法及び基板処理装置
JP6692202B2 (ja) * 2016-04-08 2020-05-13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基板処理方法及び基板処理装置
JP6693292B2 (ja) * 2016-06-20 2020-05-13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製造装置
JP6981267B2 (ja) * 2018-01-17 2021-12-15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エッチング方法及びエッチング装置
JP7372073B2 (ja) * 2019-08-02 2023-10-31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基板処理方法、基板処理装置及び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80892A1 (en) 2022-12-01
KR20220162074A (ko) 2022-12-07
KR102628618B1 (ko) 2024-01-23
CN115483097A (zh) 2022-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33651B (zh) 改質處理方法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JP5809144B2 (ja) 基板処理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
JP2007180418A (ja) エッチング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WO2018180670A1 (ja) 基板処理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2017092144A (ja) 基板処理方法及び基板処理装置
US20190221440A1 (en) Etching Method and Etching Apparatus
JP6161972B2 (ja) エッチング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TW201941283A (zh) 蝕刻方法
TW202310038A (zh) 基板處理方法及基板處理裝置
TWI829892B (zh) 蝕刻方法及蝕刻裝置
JP2022184730A (ja) 基板処理方法及び基板処理装置
JP7415594B2 (ja) 基板処理方法及び基板処理装置
WO2024062994A1 (ja) 基板処理方法及び基板処理装置
JP7459720B2 (ja) シリコン酸化膜をエッチングする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US20240006187A1 (en) Etching method and etching apparatus
US20230223270A1 (en) Etching method and etching device
TW202201512A (zh) 蝕刻方法及蝕刻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