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01540A - 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01540A
TW202201540A TW110116937A TW110116937A TW202201540A TW 202201540 A TW202201540 A TW 202201540A TW 110116937 A TW110116937 A TW 110116937A TW 110116937 A TW110116937 A TW 110116937A TW 202201540 A TW202201540 A TW 20220154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intermetallic compound
removal rate
insulating layer
polishing liqui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69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飯泉健
小篠諒太
大田真朗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荏原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荏原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荏原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015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1540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 H01L21/7683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conductors
    • H01L21/7684Smoothing; Planar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1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form insulating layers thereon, e.g. for masking or by using photolithographic techniques; After treatment of these lay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se layers
    • H01L21/3205Deposition of non-insulating-, e.g. conductive- or resistive-, layers on insulating layers; After-treatment of these layers
    • H01L21/321After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1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form insulating layers thereon, e.g. for masking or by using photolithographic techniques; After treatment of these lay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se layers
    • H01L21/3205Deposition of non-insulating-, e.g. conductive- or resistive-, layers on insulating layers; After-treatment of these layers
    • H01L21/321After treatment
    • H01L21/32115Planarisation
    • H01L21/3212Planarisation by 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 [CM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 H01L21/76801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dielectrics, e.g. smoothing
    • H01L21/76802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dielectrics, e.g. smoothing by forming openings in dielectrics
    • H01L21/76816Aspects relating to the layout of the pattern or to the size of vias or trench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 H01L21/7683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conductors
    • H01L21/76841Barrier, adhesion or liner layers
    • H01L21/76871Layers specifically deposited to enhance or enable the nucleation of further layers, i.e. seed layers
    • H01L21/76873Layers specifically deposited to enhance or enable the nucleation of further layers, i.e. seed layers for electropla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 H01L21/7683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conductors
    • H01L21/76877Filling of holes, grooves or trenches, e.g. vias, with conductiv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 H01L23/52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including external interconnections consisting of a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conductive and insulating layers inseparably formed o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3/53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including external interconnections consisting of a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conductive and insulating layers inseparably formed o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 H01L23/53204Conductive materials
    • H01L23/53209Conductive materials based on metals, e.g. alloys, metal silici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 H01L23/52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including external interconnections consisting of a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conductive and insulating layers inseparably formed o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3/53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including external interconnections consisting of a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conductive and insulating layers inseparably formed o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 H01L23/53204Conductive materials
    • H01L23/53209Conductive materials based on metals, e.g. alloys, metal silicides
    • H01L23/53228Conductive materials based on metals, e.g. alloys, metal silicides the principal metal being copper
    • H01L23/53238Additional layers associated with copper layers, e.g. adhesion, barrier, cladding lay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ternal Circuitry I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AREA)
  • Mechanical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不含阻障金屬的金屬配線構造及其製造方法。該方法進行平坦化工序,以在形成有第一配線槽(1)及寬度大於第一配線槽(1)之第二配線槽(2)的絕緣層(3)上堆積金屬間化合物(6)的方式,而以金屬間化合物(6)至少填滿第一配線槽(1),並工序將金屬間化合物(6)研磨至絕緣層(3)露出為止,之後,並進行高度調整工序,將金屬間化合物(6)及絕緣層(3)研磨至第一配線槽(1)內的金屬間化合物(6)之高度達到既定高度為止。

Description

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半導體元件等的金屬配線構造及其製造方法,特別係關於一種不含阻障金屬的金屬配線構造及其製造方法。
一般使用銅(Cu)作為配線材料。藉由鍍覆將銅埋入形成於氧化膜等絕緣層的配線槽,而形成銅配線。若將銅直接堆積於絕緣層上,則銅會在絕緣層中擴散。於是,為了防止銅的擴散,而在絕緣層上形成阻障金屬層,並將銅堆積於阻障金屬層上。
圖11A及圖11B係顯示以往的配線構造之一例的剖面圖。如圖11A所示,在形成有配線槽200的絕緣層(例如,矽氧化膜)201上堆積阻障金屬205。作為鍍覆電極發揮功能的晶種層207,係形成於阻障金屬205上。再者,藉由鍍覆將銅208堆積於晶種層207上。將銅208的一部分埋入配線槽200內。之後,藉由CMP(化學機械研磨)將剩餘的銅208及晶種層207、以及絕緣層201的一部分去除,如圖11B所示,形成由銅208及晶種層207所構成之配線。
圖12A及圖12B係顯示以往的配線構造之另一例的剖面圖。如圖12A所示,在形成有配線槽200的絕緣層(例如,矽氧化膜)201上堆積阻障金屬205。將晶種層207堆積於阻障金屬205上,以晶種層207填滿配線槽200。再者,將銅208堆積於晶種層207上。之後,藉由CMP(化學機械研磨)將剩餘的銅208及晶種層207、以及絕緣層201的一部分去除,如圖12B所示,形成由晶種層207所構成之配線。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表2010-536175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由圖11及圖12可知,隨著配線寬度變窄,阻障金屬占配線金屬的比率變高。阻障金屬的電阻率遠高於銅,故配線整體的電阻上升。由於這樣的理由,而難以實現低電阻的細微配線。
於是,本發明提供一種低電阻之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的製造方法。又,本發明提供一種這樣的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 [解決課題之手段]
一態樣中,可提供一種方法,係製造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的方法,其藉由在形成有第一配線槽及寬度比前述第一配線槽還大之第二配線槽的絕緣層上堆積金屬間化合物,而以前述金屬間化合物至少填滿前述第一配線槽;進行平坦化步驟,研磨前述金屬間化合物至前述絕緣層露出為止;之後,進行高度調整工序,將前述金屬間化合物及前述絕緣層研磨至前述第一配線槽內的前述金屬間化合物之高度達到既定高度為止。
一態樣中,以在前述絕緣層上堆積前述金屬間化合物的方式,而以前述金屬間化合物填滿前述第一配線槽及前述第二配線槽。 一態樣中,前述平坦化工序係使用第一研磨液來進行,該第一研磨液具有前述金屬間化合物之去除率比前述絕緣層之去除率還高的去除率選擇比;前述高度調整工序係使用第二研磨液來進行,該第二研磨液具有前述金屬間化合物之去除率等於或比前述絕緣層之去除還低的去除率選擇比。
一態樣中,前述方法進一步包含以前述金屬間化合物填滿前述第一配線槽後,將與前述金屬間化合物不同的第二金屬堆積於前述金屬間化合物上,而以前述第二金屬填滿前述第二配線槽的工序。 一態樣中,前述平坦化工序係將前述第二金屬及前述金屬間化合物研磨至前述絕緣層露出為止的工序,前述高度調整工序係將前述第二金屬、前述金屬間化合物及前述絕緣層研磨至前述第一配線槽內的前述金屬間化合物之高度達到前述既定高度為止的工序。 一態樣中,前述平坦化工序係使用第一研磨液來進行,該第一研磨液具有前述第二金屬及前述金屬間化合物之去除率比前述絕緣層之去除率還高的去除率選擇比;前述高度調整工序係使用第二研磨液來進行,該第二研磨液具有前述第二金屬及前述金屬間化合物之去除率等於或比前述絕緣層之去除率還低的去除率選擇比。
一態樣中,前述平坦化工序包含:第一平坦化工序,將前述第二金屬研磨至前述金屬間化合物露出為止;及第二平坦化工序,將前述第二金屬及前述金屬間化合物研磨至前述絕緣層露出為止。 一態樣中,前述第一平坦化工序係使用第一研磨液來進行,該第一研磨液具有前述第二金屬之去除率比前述金屬間化合物之去除率還高的去除率選擇比;前述第二平坦化工序係使用第二研磨液來進行,該第二研磨液具有前述第二金屬及前述金屬間化合物之去除率比前述絕緣層之去除率還高的去除率選擇比;前述高度調整工序係使用第三研磨液來進行,該第三研磨液具有前述第二金屬及前述金屬間化合物之去除率等於或比前述絕緣層之去除率還低的去除率選擇比。
一態樣中,前述方法進一步包含:以前述金屬間化合物填滿前述第一配線槽後,在前述金屬間化合物上形成晶種層;及在前述晶種層上堆積與前述金屬間化合物不同的第二金屬,而以前述第二金屬填滿前述第二配線槽的工序。 一態樣中,前述平坦化工序係將前述第二金屬、前述晶種層及前述金屬間化合物研磨至前述絕緣層露出為止的工序,前述高度調整工序係將前述第二金屬、前述晶種層、前述金屬間化合物及前述絕緣層研磨至前述第一配線槽內的前述金屬間化合物之高度達到前述既定高度為止的工序。 一態樣中,前述平坦化工序係使用第一研磨液來進行,該第一研磨液具有前述第二金屬、前述晶種層及前述金屬間化合物之去除率比前述絕緣層之去除率還高的去除率選擇比;前述高度調整工序係使用第二研磨液來進行,該第二研磨液具有前述第二金屬、前述晶種層及前述金屬間化合物之去除率等於或比前述絕緣層之去除率還低的去除率選擇比。
一態樣中,前述平坦化工序包含:第一平坦化工序,將前述第二金屬及前述晶種層研磨至前述金屬間化合物露出為止,及第二平坦化工序,將前述第二金屬、前述晶種層及前述金屬間化合物研磨至前述絕緣層露出為止。 一態樣中,前述第一平坦化工序係使用第一研磨液來進行,該第一研磨液具有前述第二金屬及前述晶種層之去除率比前述金屬間化合物之去除率還高的去除率選擇比;前述第二平坦化工序係使用第二研磨液來進行,該第二研磨液具有前述第二金屬、前述晶種層及前述金屬間化合物之去除率比前述絕緣層之去除率還高的去除率選擇比;前述高度調整工序係使用第三研磨液來進行,該第三研磨液具有前述第二金屬、前述晶種層及前述金屬間化合物之去除率等於或比前述絕緣層之去除率還低的去除率選擇比。 一態樣中,前述金屬間化合物為CuAl2 或NiAl。
一態樣中,可提供一種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其具備:絕緣層,其形成有第一配線槽及寬度比前述第一配線槽還大之第二配線槽;及金屬間化合物,填滿前述第一配線槽。
一態樣中,前述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進一步具備填滿前述第二配線槽的金屬間化合物。 一態樣中,前述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進一步具備填滿前述第二配線槽內的金屬間化合物及第二金屬。 一態樣中,前述第二金屬為銅、鈦或氮化鈦。 一態樣中,前述第一配線槽的寬度小於7nm。 一態樣中,填滿前述第一配線槽的前述金屬間化合物為CuAl2 或NiAl。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以金屬間化合物填滿寬度窄的第一配線槽,第一配線槽內不存在阻障金屬。因此,可實現由第一配線槽內之金屬間化合物所構成的低電阻配線。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圖1A至圖1D係說明製造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的方法之一實施形態的圖。如圖1A所示,準備形成有第一配線槽1及第二配線槽2的絕緣層3。絕緣層3係形成於晶圓、基板、面板等工件上。構成絕緣層3的材料,例如為二氧化矽(SiO2 ),絕緣層3例如為矽氧化膜。第一配線槽1的寬度W1比第二配線槽2的寬度W2還小,一實施形態中,第一配線槽1的寬度W1小於7nm。
如圖1B所示,將金屬間化合物6堆積於絕緣層3上。以金屬間化合物6填滿第一配線槽1及第二配線槽2整體。堆積金屬間化合物6的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但本實施形態中係使用濺射。作為金屬間化合物6的具體例,可列舉為CuAl2 、NiAl等。例如,以濺射形成CuAl2 的方法之一實施形態,係一邊流動非活性氣體(典型為氬氣)一邊在由銅(Cu)與鋁(Al)所構成之靶材與工件之間施加電壓,藉此將CuAl2 堆積於絕緣層3上。
如圖1C所示,進行平坦化工序,將金屬間化合物6研磨至絕緣層3露出為止。該平坦化工序為CMP(化學機械研磨)工序,藉由CMP裝置來執行。更具體而言,一邊將第一研磨液供給至第一研磨墊(圖中未顯示)上,一邊使金屬間化合物6與第一研磨墊滑動接觸。藉由第一研磨液的化學作用以及第一研磨液所包含之研磨粒及/或第一研磨墊的機械作用,將金屬間化合物6平坦化。
第一研磨液具有金屬間化合物6之去除率比絕緣層3之去除率還高的去除率選擇比。去除率係每單位時間減少之材料厚度的比率。當使用具有這種去除率選擇比的第一研磨液時,絕緣層3的露出面發揮作為研磨擋止層的功能。因此,在絕緣層3露出時,可實質上使金屬間化合物6的研磨停止。亦可一邊以膜厚感測器測量金屬間化合物6的厚度,一邊執行平坦化工序。可根據金屬間化合物6之厚度的測量值,推測絕緣層3露出的時間點。膜厚感測器的構成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將渦流感測器用於膜厚感測器。
如圖1D所示,平坦化工序之後,進行高度調整工序,將金屬間化合物6及絕緣層3研磨至第一配線槽1內的金屬間化合物6之高度達到既定高度為止。該高度調整工序亦為CMP(化學機械研磨)工序,藉由CMP裝置來執行。更具體而言,一邊將第二研磨液供給第二研磨墊(圖中未顯示)上,一邊使金屬間化合物6及絕緣層3與第二研磨墊滑動接觸。藉由第二研磨液的化學作用以及第二研磨液所包含之研磨粒及/或第二研磨墊的機械作用,研磨金屬間化合物6及絕緣層3。
高度調整工序係使用第二研磨液來進行,該第二研磨液具有金屬間化合物6之去除率等於或比絕緣層3之去除率還低的去除率選擇比。具體而言,預測在將第二配線槽2內的金屬間化合物6進行研磨時會發生碟型凹陷(dishing)的情況下,使用具有金屬間化合物6之去除率比絕緣層3之去除率還低的去除率選擇比的第二研磨液。另一方面,預測在將第二配線槽2內的金屬間化合物6進行研磨時不會發生碟型凹陷的情況下,使用具有金屬間化合物6之去除率等於絕緣層3之去除率的去除率選擇比的第二研磨液。
高度調整工序係一邊藉由上述膜厚感測器測量第一配線槽1內的金屬間化合物6之高度(亦即配線高度)一邊進行。在藉由膜厚感測器所測量的第一配線槽1內的金屬間化合物6之高度達到既定高度時,停止高度調整工序。如此製造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
如圖1D所示,依照上述方法所製造的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具備:絕緣層3,其形成有第一配線槽1及第二配線槽2;及金屬間化合物6,填滿第一配線槽1及第二配線槽2。寬度小的第一配線槽1由金屬間化合物6所填滿,第一配線槽1內不存在阻障金屬。因此,可實現由第一配線槽1內的金屬間化合物6所構成的低電阻配線。
本實施形態中使用之金屬間化合物6為CuAl2 。圖2係顯示電阻率與配線寬度之關係的圖表。如圖2所示,在配線寬度小至一定程度時,金屬間化合物6的電阻率會比以往作為配線材料的銅與阻障金屬層之組合的電阻率還小。圖2所示之圖表中,在配線寬度小於7nm時,由CuAl2 所構成之金屬間化合物6的電阻率比銅與阻障金屬層之組合的電阻率還小。因此,在第一配線槽1的寬度小於7nm時,由金屬間化合物6所構成之配線呈現比以往由銅與阻障金屬層所構成的配線還低的電效率。從這樣的觀點出發,將本實施形態之第一配線槽1的寬度設為小於7nm。
另一方面,第二配線槽2的寬度為7nm以上。一實施形態中,第二配線槽2可為0.1μm以上,或是亦可為1μm以上。根據圖2所示之圖表,在配線寬度為7nm以上時,CuAl2 的電阻率雖比銅與阻障金屬層之組合的電阻率還大,但配線的剖面積大,故電阻小。因此,與第一配線槽1內的配線相同,第二配線槽2內的配線亦可形成低電阻。
圖3A至圖3E係說明製造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的方法之另一實施形態的圖。未特別說明的本實施形態之構成及工序,與參照圖1A至圖1D所說明的實施形態相同,故省略其重複說明。
如圖3A所示,準備形成有第一配線槽1與第二配線槽2的絕緣層3。接著,如圖3B所示,將金屬間化合物6堆積於絕緣層3上。第一配線槽1整體由金屬間化合物6所填滿,第二配線槽2內則形成金屬間化合物6的膜。構成第二配線槽2之絕緣層3的表面由金屬間化合物6所被覆,但不以金屬間化合物6填滿第二配線槽2整體。
以金屬間化合物6填滿第一配線槽1後,如圖3C所示,將與金屬間化合物6不同的第二金屬10堆積於金屬間化合物6上,以第二金屬10填滿2配線槽2。作為第二金屬10的例子,可列舉為銅、鈦、氮化鈦等。堆積第二金屬10的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使用電鍍。
如圖3D所示,進行平坦化工序,將第二金屬10及金屬間化合物6研磨至絕緣層3露出為止。該平坦化工序為CMP(化學機械研磨)工序,藉由CMP裝置來執行。更具體而言,一邊將第一研磨液供給至第一研磨墊上,一邊使第二金屬10及金屬間化合物6與第一研磨墊滑動接觸。藉由第一研磨液的化學作用以及第一研磨液所包含之研磨粒及/或第一研磨墊的機械作用,將第二金屬10及金屬間化合物6平坦化。第一研磨液具有第二金屬10及金屬間化合物6之去除率比絕緣層3之去除率還高的去除率選擇比。
如圖3E所示,平坦化工序之後,進行高度調整工序,將第二金屬10、金屬間化合物6及絕緣層3研磨至第一配線槽1內的金屬間化合物6之高度達到既定高度為止。該高度調整工序亦為CMP(化學機械研磨)工序,藉由CMP裝置來執行。更具體而言,一邊將第二研磨液供給至第二研磨墊上,一邊使第二金屬10、金屬間化合物6及絕緣層3與第二研磨墊滑動接觸。藉由第二研磨液的化學作用以及第二研磨液所包含之研磨粒及/或第二研磨墊的機械作用,研磨第二金屬10、金屬間化合物6及絕緣層3。
高度調整工序係使用第二研磨液來進行,該第二研磨液具有第二金屬10及金屬間化合物6之去除率等於或比絕緣層3之去除率還低的去除率選擇比。具體而言,預測在將第二配線槽2內的第二金屬10及金屬間化合物6進行研磨時會發生碟型凹陷的情況下,使用具有第二金屬10及金屬間化合物6之去除率比絕緣層3之去除率的去除率選擇比還低的第二研磨液。另一方面,預測在將第二配線槽2內的第二金屬10及金屬間化合物6進行研磨時不會發生碟型凹陷的情況下,使用具有第二金屬10及金屬間化合物6之去除率等於絕緣層3之去除率的去除率選擇比的第二研磨液。
高度調整工序係一邊藉由上述膜厚感測器測量第一配線槽1內的金屬間化合物6之高度(亦即配線高度)一邊進行。在藉由膜厚感測器所測量的第一配線槽1內的金屬間化合物6之高度達到既定高度時,停止高度調整工序。如此製造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寬度小的第一配線槽1由金屬間化合物6所填滿,第一配線槽1內不存在阻障金屬。因此,可實現由第一配線槽1內的金屬間化合物6所構成的低電阻配線。第二配線槽2由金屬間化合物6及第二金屬10所填滿,該等形成寬度大的配線。
圖4A至圖4F係顯示製造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的方法之再一實施形態的圖。未特別說明的本實施形態之構成及工序,與參照圖3A至圖3E所說明的實施形態相同,故省略其重複說明。
圖4A至圖4C所示之工序與圖3A至圖3C所示之工序相同。如圖4D所示,進行第一平坦化工序,將第二金屬10研磨至金屬間化合物6露出為止。更具體而言,一邊將第一研磨液供給至第一研磨墊上,一邊使第二金屬10與第一研磨墊滑動接觸。藉由第一研磨液的化學作用以及第一研磨液所包含之研磨粒及/或第一研磨墊的機械作用,將第二金屬10平坦化。第一研磨液具有第二金屬10之去除率比金屬間化合物6之去除率還高的去除率選擇比。因此,金屬間化合物6發揮作為研磨擋止層的功能。
如圖4E所示,第一平坦化工序之後,進行第二平坦化工序。該第二平坦化工序係將第二金屬10及金屬間化合物6研磨至絕緣層3露出為止的工序。更具體而言,一邊將第二研磨液供給至第二研磨墊上,一邊使第二金屬10及金屬間化合物6與第二研磨墊滑動接觸。藉由第二研磨液的化學作用以及第二研磨液所包含之研磨粒及/或第二研磨墊的機械作用,將第二金屬10及金屬間化合物6平坦化。第二研磨液具有第二金屬10及金屬間化合物6之去除率比絕緣層3之去除率還高的去除率選擇比。因此,絕緣層3發揮作為研磨擋止層的功能。
如圖4F所示,第二平坦化工序之後,進行高度調整工序,將第二金屬10、金屬間化合物6及絕緣層3研磨至第一配線槽1內的金屬間化合物6之高度達到既定高度為止。更具體而言,一邊將第三研磨液供給至第三研磨墊上,一邊使第二金屬10、金屬間化合物6及絕緣層3與第三研磨墊滑動接觸。藉由第三研磨液的化學作用以及第三研磨液所包含之研磨粒及/或第三研磨墊的機械作用,研磨第二金屬10、金屬間化合物6及絕緣層3。
高度調整工序係使用第三研磨液來進行,該第三研磨液具有第二金屬10及金屬間化合物6之去除率等於或比絕緣層3之去除率還低的去除率選擇比。具體而言,預測在將第二配線槽2內的第二金屬10及金屬間化合物6進行研磨時會發生碟型凹陷的情況下,使用具有第二金屬10及金屬間化合物6之去除率比絕緣層3之去除率還低的去除率選擇比的第三研磨液。另一方面,預測在將第二配線槽2內的第二金屬10及金屬間化合物6進行研磨時不會發生碟型凹陷的情況下,使用具有第二金屬10及金屬間化合物6之去除率等於絕緣層3之去除率的去除率選擇比的第三研磨液。
圖5A至圖5D、以及圖6A及圖6B係顯示製造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的方法之再一實施形態的圖。未特別說明的本實施形態之構成及工序,與參照圖1A至圖1D所說明的實施形態相同,故省略其重複說明。
如圖5A所示,準備形成有第一配線槽1與第二配線槽2的絕緣層3。接著,如圖5B所示,將金屬間化合物6堆積於絕緣層3上。第一配線槽1整體由金屬間化合物6所填滿,第二配線槽2內則形成金屬間化合物6的膜。構成第二配線槽2之絕緣層3的表面由金屬間化合物6所被覆,但不以金屬間化合物6填滿第二配線槽2整體。
以金屬間化合物6填滿第一配線槽1後,如圖5C所示,將晶種層12形成於金屬間化合物6上。晶種層12之後繼續發揮作為電鍍之電極的功能。晶種層12例如由銅所構成。晶種層12可藉由無電解鍍覆或濺射等來形成。
如圖5D所示,將與金屬間化合物6不同的第二金屬10堆積於晶種層12上,以第二金屬10填滿第二配線槽2。作為第二金屬10的例子,可列舉:銅、鈦、氮化鈦等。本實施形態中,使用銅作為第二金屬10,形成第二金屬10的方法係使用電鍍。
如圖6A所示,進行平坦化工序,將第二金屬10、晶種層12及金屬間化合物6研磨至絕緣層3露出為止。該平坦化工序為CMP(化學機械研磨)工序,藉由CMP裝置來執行。更具體而言,一邊將第一研磨液供給至第一研磨墊上,一邊使第二金屬10、晶種層12及金屬間化合物6與第一研磨墊滑動接觸。藉由第一研磨液的化學作用以及第一研磨液所包含之研磨粒及/或第一研磨墊的機械作用,將第二金屬10、晶種層12及金屬間化合物6平坦化。第一研磨液具有第二金屬10、晶種層12及金屬間化合物6之去除率比絕緣層3之去除率還高的去除率選擇比。因此,絕緣層3發揮作為研磨擋止層的功能。
如圖6B所示,平坦化工序之後,進行高度調整工序,將第二金屬10、晶種層12、金屬間化合物6及絕緣層3研磨至第一配線槽1內的金屬間化合物6之高度達到既定高度為止。該高度調整工序亦為CMP(化學機械研磨)工序,藉由CMP裝置來執行。更具體而言,一邊將第二研磨液供給至第二研磨墊上,一邊使第二金屬10、晶種層12、金屬間化合物6及絕緣層3與第二研磨墊滑動接觸。藉由第二研磨液的化學作用以及第二研磨液所包含之研磨粒及/或第二研磨墊的機械作用,研磨第二金屬10、晶種層12、金屬間化合物6及絕緣層3。
高度調整工序係使用第二研磨液來進行,該第二研磨液具有第二金屬10、晶種層12及金屬間化合物6之去除率等於或比絕緣層3之去除率還低的去除率選擇比。具體而言,預測在將第二配線槽2內的第二金屬10、晶種層12及金屬間化合物6進行研磨時會發生碟型凹陷的情況下,使用具有第二金屬10、晶種層12及金屬間化合物6之去除率比絕緣層3之去除率還低的去除率選擇比的第二研磨液。另一方面,預測在將第二配線槽2內的第二金屬10、晶種層12及金屬間化合物6進行研磨時不會發生碟型凹陷的情況下,使用具有第二金屬10、晶種層12及金屬間化合物6之去除率等於絕緣層3之去除率的去除率選擇比的第二研磨液。
高度調整工序係一邊藉由上述膜厚感測器測量第一配線槽1內的金屬間化合物6之高度(亦即配線高度)一邊進行。在藉由膜厚感測器所測量的第一配線槽1內的金屬間化合物6之高度達到既定高度時,停止高度調整工序。如此製造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寬度小的第一配線槽1由金屬間化合物6所填滿,第一配線槽1內不存在阻障金屬。因此,可實現由第一配線槽1內的金屬間化合物6所構成的低電阻配線。第二配線槽2由金屬間化合物6、第二金屬10及晶種層12所填滿,該等形成寬度大的配線。
圖7A至圖7D及圖8A至圖8C係顯示製造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的方法之再一實施形態的圖。未特別說明的本實施形態之構成及工序,與參照圖5A至圖5D、以及圖6A及圖6B所說明的實施形態相同,故省略其重複說明。
圖7A至圖7D係以與圖5A至圖5D相同的方式執行。如圖8A所示,進行第一平坦化工序,將第二金屬10及晶種層12研磨至金屬間化合物6露出為止。更具體而言,一邊將第一研磨液供給至第一研磨墊上,一邊使第二金屬10及晶種層12與第一研磨墊滑動接觸。藉由第一研磨液的化學作用以及第一研磨液所包含之研磨粒及/或第一研磨墊的機械作用,將第二金屬10及晶種層12平坦化。第一研磨液具有第二金屬10及晶種層12之去除率比金屬間化合物6之去除率還高的去除率選擇比。因此,金屬間化合物6發揮作為研磨擋止層的功能。
如圖8B所示,第一平坦化工序之後,進行第二平坦化工序。該第二平坦化工序係將第二金屬10、晶種層12及金屬間化合物6研磨至絕緣層3露出為止的工序。更具體而言,一邊將第二研磨液供給至第二研磨墊上,一邊使第二金屬10、晶種層12及金屬間化合物6與第二研磨墊滑動接觸。藉由第二研磨液的化學作用以及第二研磨液所包含之研磨粒及/或第二研磨墊的機械作用,將第二金屬10、晶種層12及金屬間化合物6平坦化。第二研磨液具有第二金屬10、晶種層12及金屬間化合物6之去除率比絕緣層3之去除率還高的去除率選擇比。因此,絕緣層3發揮作為研磨擋止層的功能。
如圖8C所示,第二平坦化工序之後,進行高度調整工序,將第二金屬10、晶種層12、金屬間化合物6及絕緣層3研磨至第一配線槽1內的金屬間化合物6之高度達到既定高度為止。更具體而言,一邊將第三研磨液供給至第三研磨墊上,一邊使第二金屬10、晶種層12、金屬間化合物6及絕緣層3與第三研磨墊滑動接觸。藉由第三研磨液的化學作用以及第三研磨液所包含之研磨粒及/或第三研磨墊的機械作用,研磨第二金屬10、晶種層12、金屬間化合物6及絕緣層3。
高度調整工序係使用第三研磨液來進行,該第三研磨液具有第二金屬10、晶種層12及金屬間化合物6之去除率等於或比絕緣層3之去除率還低的去除率選擇比。具體而言,預測在將第二配線槽2內的第二金屬10、晶種層12及金屬間化合物6進行研磨時會發生碟型凹陷的情況下,使用具有第二金屬10、晶種層12及金屬間化合物6之去除率比絕緣層3之去除率還低的去除率選擇比的第三研磨液。另一方面,預測在將第二配線槽2內的第二金屬10、晶種層12及金屬間化合物6進行研磨時不會發生碟型凹陷的情況下,使用具有第二金屬10、晶種層12及金屬間化合物6之去除率等於絕緣層3之去除率的去除率選擇比的第三研磨液。
根據上述各實施形態,寬度窄之第一配線槽1內的配線僅由金屬間化合物6所構成。因此,可實現無阻障金屬的金屬配線構造。
圖9係顯示用以製造上述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之製造系統的示意圖。製造系統具備:濺射裝置20,用以形成金屬間化合物6;鍍覆裝置22,用以形成第二金屬10;成膜裝置23,用以形成晶種層12;多個CMP裝置(化學機械研磨裝置)24、25、26;清洗裝置31,清洗經研磨之工件;乾燥裝置33,將經清洗之工件乾燥;及運送裝置35,運送工件。金屬配線構造形成於晶圓、基板、面板等工件上。
圖9所示之製造系統的構成為一例,得根據應製造之金屬配線構造進行適當變更。例如,參照圖1A至圖1D所說明的實施形態中,亦具有未形成第二金屬10及晶種層12的情況。這種情況下,亦可省略鍍覆裝置22及成膜裝置23。圖9所示之製造系統具備3個CMP裝置24、25、26,但僅使用2種研磨液的情況下,亦可僅具備2個CMP裝置24、25。
第一CMP裝置24、第二CMP裝置25及第三CMP裝置26基本上具有相同的構成。因此,以下參照圖10對第一CMP裝置24進行說明。如圖10所示,第一CMP裝置24具備:第一研磨台41,支撐第一研磨墊40;第一研磨頭42,將工件W按壓於第一研磨墊40;第一平台馬達44,使第一研磨台41旋轉;及第一研磨液供給噴嘴45,用以將第一研磨液供給至第一研磨墊40上。第一研磨墊40的上表面構成研磨工件W的研磨面40a。
第一研磨頭42與研磨頭軸48連結,研磨頭軸48與圖中未顯示的第一研磨頭馬達連結。第一研磨頭馬達使第一研磨頭42與研磨頭軸48一起在箭頭所示之方向上旋轉。第一研磨台41與第一平台馬達44連結,第一平台馬達44係構成為讓第一研磨台41及第一研磨墊40在箭頭所示之方向旋轉。
工件W係如下進行研磨。一邊使第一研磨台41及第一研磨頭42在圖10的箭頭所示之方向上旋轉,一邊從第一研磨液供給噴嘴45將第一研磨液供給至第一研磨台41上的第一研磨墊40之研磨面40a。一邊藉由第一研磨頭42旋轉工件W,一邊在第一研磨墊40上存在第一研磨液的狀態下藉由第一研磨頭42將工件W按壓於第一研磨墊40的研磨面40a。藉由第一研磨液的化學作用以及第一研磨液所包含之研磨粒及/或第一研磨墊40的機械作用,研磨形成於工件W的金屬配線構造。
第一CMP裝置24具備第一膜厚感測器50,測量形成於工件W之金屬配線構造的膜厚。第一膜厚感測器50的構成並無特別限定,但本實施形態中係使用渦流感測器。第一膜厚感測器50安裝於第一研磨台41上,與第一研磨台41及第一研磨墊40一起旋轉。第一膜厚感測器50的位置係第一研磨台41及第一研磨墊40每一次旋轉會橫跨第一研磨墊40上的工件W之表面的位置。形成於工件W之金屬間化合物6的厚度,係藉由第一膜厚感測器50來測量。
雖然圖中未顯示,第二CMP裝置25具備:第二研磨台,支撐第二研磨墊;第二研磨頭,將工件W按壓於第二研磨墊;第二平台馬達,使第二研磨台旋轉;第二研磨液供給噴嘴,用以將第二研磨液供給至第二研磨墊上;及第二膜厚感測器,測量工件W的膜厚。同樣,第三CMP裝置26具備:第三研磨台,支撐第三研磨墊;第三研磨頭,將工件W按壓於第三研磨墊;第三平台馬達,使第三研磨台旋轉;第三研磨液供給噴嘴,用以將第三研磨液供給至第三研磨墊上;及第三膜厚感測器,測量工件W的膜厚。也會有未設置第三CMP裝置26的情況。
清洗裝置31構成為清洗藉由CMP裝置24、25、26研磨後的工件W。本實施形態中,清洗裝置31係一邊對於工件W供給清洗液,一邊以滾筒洗滌器擦洗工件W之雙面的滾筒清洗機。一實施形態中,清洗裝置31亦可為一邊對於工件W供給清洗液,一邊以筆狀海綿擦洗工件W之一面的筆狀海綿清洗機。
乾燥裝置33係構成為將藉由清洗裝置31清洗後的工件W乾燥。本實施形態中,乾燥裝置33係一邊使工件W旋轉,一邊供給異丙醇至工件W的IPA乾燥裝置。一實施形態中,乾燥裝置33亦可為使工件W以高速旋轉的旋轉乾燥裝置。
運送裝置35係構成為在CMP裝置24、25、26、清洗裝置31、乾燥裝置33之間運送工件。
用以形成晶種層12的成膜裝置23係由濺射裝置、無電解鍍覆裝置、PVD裝置或CVD裝置等所構成。製造不具有晶種層12之金屬配線構造的情況下,亦可省略成膜裝置23。
上述實施形態,其記載之目的係使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能夠實施本發明。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當然能夠完成上述實施形態的各種變化例,亦可將本發明之技術思想應用於其他實施形態。因此,本發明並不限定於已記載之實施形態,而可解釋成依照由申請專利範圍所定義之技術思想的最廣泛範圍。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本發明可應用於半導體元件等的金屬配線構造及其製造方法,特別可應用於不含阻障金屬的金屬配線構造及其製造方法。
1:第一配線槽 2:第二配線槽 3:絕緣層 6:金屬間化合物 10:第二金屬 12:晶種層 20:濺射裝置 22:鍍覆裝置 23:成膜裝置 24,25,26:CMP裝置(化學機械研磨裝置) 31:清洗裝置 33:乾燥裝置 35:運送裝置 40:第一研磨墊 40a:研磨面 41:第一研磨台 42:第一研磨頭 44:第一平台馬達 45:第一研磨液供給噴嘴 48:研磨頭軸 50:第一膜厚感測器 200:配線槽 201:絕緣層 205:阻障金屬 207:晶種層 208:銅 W:工件 W1:寬度 W2:寬度
圖1A係說明製造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的方法之一實施形態的圖。 圖1B係說明製造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的方法之一實施形態的圖。 圖1C係說明製造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的方法之一實施形態的圖。 圖1D係說明製造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的方法之一實施形態的圖。 圖2係顯示電阻率與配線寬度之關係的圖表。 圖3A係說明製造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的方法之另一實施形態的圖。 圖3B係說明製造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的方法之另一實施形態的圖。 圖3C係說明製造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的方法之另一實施形態的圖。 圖3D係說明製造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的方法之另一實施形態的圖。 圖3E係說明製造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的方法之另一實施形態的圖。 圖4A係顯示製造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的方法之再一實施形態的圖。 圖4B係顯示製造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的方法之再一實施形態的圖。 圖4C係顯示製造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的方法之再一實施形態的圖。 圖4D係顯示製造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的方法之再一實施形態的圖。 圖4E係顯示製造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的方法之再一實施形態的圖。 圖4F係顯示製造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的方法之再一實施形態的圖。 圖5A係顯示製造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的方法之再一實施形態的圖。 圖5B係顯示製造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的方法之再一實施形態的圖。 圖5C係顯示製造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的方法之再一實施形態的圖。 圖5D係顯示製造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的方法之再一實施形態的圖。 圖6A係進一步說明圖5A至圖5D所示之實施形態的圖。 圖6B係進一步說明圖5A至圖5D所示之實施形態的圖。 圖7A係顯示製造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的方法之再一實施形態的圖。 圖7B係顯示製造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的方法之再一實施形態的圖。 圖7C係顯示製造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的方法之再一實施形態的圖。 圖7D係顯示製造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的方法之再一實施形態的圖。 圖8A係進一步說明圖7A至圖7D所示之實施形態的圖。 圖8B係進一步說明圖7A至圖7D所示之實施形態的圖。 圖8C係進一步說明圖7A至圖7D所示之實施形態的圖。 圖9係顯示用以製造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之製造系統的示意圖。 圖10係示意性地顯示圖9所示之第一CMP裝置的立體圖。 圖11A係顯示以往的配線構造之一例的剖面圖。 圖11B係顯示以往的配線構造之一例的剖面圖。 圖12A係顯示以往的配線構造之另一例的剖面圖。 圖12B係顯示以往的配線構造之另一例的剖面圖。
1:第一配線槽
2:第二配線槽
3:絕緣層
6:金屬間化合物
W1:寬度
W2:寬度

Claims (20)

  1. 一種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之製造方法,其藉由在形成有第一配線槽及寬度比前述第一配線槽還大之第二配線槽的絕緣層上堆積金屬間化合物,而以前述金屬間化合物至少填滿前述第一配線槽; 進行平坦化工序,研磨前述金屬間化合物至前述絕緣層露出為止;之後, 進行高度調整工序,將前述金屬間化合物及前述絕緣層研磨至前述第一配線槽內的前述金屬間化合物之高度達到既定高度為止。
  2. 如請求項1之製造方法,其中,以在前述絕緣層上堆積前述金屬間化合物的方式,而以前述金屬間化合物填滿前述第一配線槽及前述第二配線槽。
  3. 如請求項2之製造方法,其中, 前述平坦化工序係使用第一研磨液來進行,該第一研磨液具有前述金屬間化合物之去除率比前述絕緣層之去除率還高的去除率選擇比; 前述高度調整工序係使用第二研磨液來進行,該第二研磨液具有前述金屬間化合物之去除率等於或比前述絕緣層之去除率還低的去除率選擇比。
  4. 如請求項1之製造方法,其進一步包含以前述金屬間化合物填滿前述第一配線槽後,將與前述金屬間化合物不同的第二金屬堆積於前述金屬間化合物上,而以前述第二金屬填滿前述第二配線槽的工序。
  5. 如請求項4之製造方法,其中, 前述平坦化工序係將前述第二金屬及前述金屬間化合物研磨至前述絕緣層露出為止的工序, 前述高度調整工序係將前述第二金屬、前述金屬間化合物及前述絕緣層研磨至前述第一配線槽內的前述金屬間化合物之高度達到前述既定高度為止的工序。
  6. 如請求項5之製造方法,其中, 前述平坦化工序係使用第一研磨液來進行,該第一研磨液具有前述第二金屬及前述金屬間化合物之去除率比前述絕緣層之去除率還高的去除率選擇比; 前述高度調整工序係使用第二研磨液來進行,該第二研磨液具有前述第二金屬及前述金屬間化合物之去除率等於或比前述絕緣層之去除率還低的去除率選擇比。
  7. 如請求項4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平坦化工序包含: 第一平坦化工序,將前述第二金屬研磨至前述金屬間化合物露出為止;及 第二平坦化工序,將前述第二金屬及前述金屬間化合物研磨至前述絕緣層露出為止。
  8. 如請求項7之製造方法,其中, 前述第一平坦化工序係使用第一研磨液來進行,該第一研磨液具有前述第二金屬之去除率比前述金屬間化合物之去除率還高的去除率選擇比; 前述第二平坦化工序係使用第二研磨液來進行,該第二研磨液具有前述第二金屬及前述金屬間化合物之去除率比前述絕緣層之去除率還高的去除率選擇比; 前述高度調整工序係使用第三研磨液來進行,該第三研磨液具有前述第二金屬及前述金屬間化合物之去除率等於或比前述絕緣層之去除率還低的去除率選擇比。
  9. 如請求項1之製造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以前述金屬間化合物填滿前述第一配線槽後,在前述金屬間化合物上形成晶種層;及 在前述晶種層上堆積與前述金屬間化合物不同的第二金屬,而以前述第二金屬填滿前述第二配線槽的工序。
  10. 如請求項9之製造方法,其中, 前述平坦化工序係將前述第二金屬、前述晶種層及前述金屬間化合物研磨至前述絕緣層露出為止的工序, 前述高度調整工序係將前述第二金屬、前述晶種層、前述金屬間化合物及前述絕緣層研磨至前述第一配線槽內的前述金屬間化合物之高度達到前述既定高度為止的工序。
  11. 如請求項5之製造方法,其中, 前述平坦化工序係使用第一研磨液來進行,該第一研磨液具有前述第二金屬、前述晶種層及前述金屬間化合物之去除率比前述絕緣層之去除率還高的去除率選擇比; 前述高度調整工序係使用第二研磨液來進行,該第二研磨液具有前述第二金屬、前述晶種層及前述金屬間化合物之去除率等於或比前述絕緣層之去除率還低的去除率選擇比。
  12. 如請求項9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平坦化工序包含: 第一平坦化工序,將前述第二金屬及前述晶種層研磨至前述金屬間化合物露出為止,及 第二平坦化工序,將前述第二金屬、前述晶種層及前述金屬間化合物研磨至前述絕緣層露出為止。
  13. 如請求項12之製造方法,其中, 前述第一平坦化工序係使用第一研磨液來進行,該第一研磨液具有前述第二金屬及前述晶種層之去除率比前述金屬間化合物之去除率還高的去除率選擇比; 前述第二平坦化工序係使用第二研磨液來進行,該第二研磨液具有前述第二金屬、前述晶種層及前述金屬間化合物之去除率比前述絕緣層之去除率還高的去除率選擇比; 前述高度調整工序係使用第三研磨液來進行,該第三研磨液具有前述第二金屬、前述晶種層及前述金屬間化合物之去除率等於或比前述絕緣層之去除率還低的去除率選擇比。
  14. 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金屬間化合物為CuAl2 或NiAl。
  15. 一種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其具備: 絕緣層,其形成有第一配線槽及寬度比前述第一配線槽還大之第二配線槽;及 金屬間化合物,填滿前述第一配線槽。
  16. 如請求項15之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其進一步具備填滿前述第二配線槽的金屬間化合物。
  17. 如請求項15之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其進一步具備填滿前述第二配線槽內的金屬間化合物及第二金屬。
  18. 如請求項17之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其中,前述第二金屬為銅、鈦或氮化鈦。
  19. 如請求項15至18中任一項之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其中,前述第一配線槽的寬度小於7nm。
  20. 如請求項15至18中任一項之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其中,填滿前述第一配線槽的前述金屬間化合物為CuAl2 或NiAl。
TW110116937A 2020-05-14 2021-05-11 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及其製造方法 TW2022015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85049A JP2021180264A (ja) 2020-05-14 2020-05-14 バリアメタルフリー金属配線構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バリアメタルフリー金属配線構造
JP2020-085049 2020-05-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1540A true TW202201540A (zh) 2022-01-01

Family

ID=78510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6937A TW202201540A (zh) 2020-05-14 2021-05-11 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30878A1 (zh)
JP (1) JP2021180264A (zh)
KR (1) KR20230010680A (zh)
CN (1) CN115668467A (zh)
TW (1) TW202201540A (zh)
WO (1) WO202123006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81113A (ja) * 2005-09-14 2007-03-29 Sony Corp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8270545A (ja) * 2007-04-20 2008-11-06 Denso Corp 半導体装置の配線及び半導体装置の配線形成方法
US20090032958A1 (en) 2007-08-03 2009-02-05 Micron Technology, Inc. Intermetallic conductors
JP2012253121A (ja) * 2011-06-01 2012-12-20 Elpida Memory Inc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7366389B2 (ja) * 2018-06-04 2023-10-23 株式会社マテリアル・コンセプト 配線構造体及び半導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230878A1 (en) 2023-07-20
WO2021230060A1 (ja) 2021-11-18
JP2021180264A (ja) 2021-11-18
CN115668467A (zh) 2023-01-31
KR20230010680A (ko) 2023-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6187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CMP using metals having reductive properties
JP3811193B2 (ja) 研磨装置及び研磨方法
US7241203B1 (en) Six headed carousel
US6893328B2 (en) Conductive polishing pad with anode and cathode
TWI252534B (en) Copper CMP defect reduction by extra slurry polish
US825714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lishing object
EP1111665A2 (en) Method of planarizing a substrate surface
US7494931B2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polishing method
JP2010219406A (ja) 化学的機械研磨方法
US7144298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JP2000208516A (ja) 多層配線構造をもつ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0514549C (zh) 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CN102339741A (zh) 填充有金属的沟槽结构及形成方法及化学机械研磨方法
US8991042B2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US20070202698A1 (en) Methods for fabricating one or more metal damascene structures in a semiconductor wafer
JP2007189196A (ja) 研磨パッド及び研磨装置
TW202201540A (zh) 無阻障金屬金屬配線構造及其製造方法
US7229907B2 (en) Method of forming a damascene structure with integrated planar dielectric layers
JP2004022855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6638868B1 (en) Method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anodic Cu corrosion during CMP
US20220297258A1 (en) Substrate polishing simultaneously over multiple mini platens
US2007025183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o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 of cu with higher liner velocity for better surface finish and higher removal rate during clearance
KR20060113277A (ko) 반도체 소자의 구리배선 형성방법
JPH10189728A (ja) 層間配線の形成方法
JP2003311537A (ja) 研磨方法、研磨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