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36817A - 擠壓機系統與用於擠壓簾線加強型輪胎構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擠壓機系統與用於擠壓簾線加強型輪胎構件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36817A
TW201836817A TW107111511A TW107111511A TW201836817A TW 201836817 A TW201836817 A TW 201836817A TW 107111511 A TW107111511 A TW 107111511A TW 107111511 A TW107111511 A TW 107111511A TW 201836817 A TW201836817 A TW 20183681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cord guide
cord
extruder system
gui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15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75829B (zh
Inventor
傑本 莫爾德
西蒙 班乃迪克 瓦赫特
Original Assignee
荷蘭商Vmi荷蘭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NL201863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NL2018638B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荷蘭商Vmi荷蘭公司 filed Critical 荷蘭商Vmi荷蘭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68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68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58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582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0Extrusion nozzles or dies
    • B29C48/32Extrusion nozzles or dies with annular openings, e.g. for forming tubular articles
    • B29C48/34Cross-head annular extrusion nozzles, i.e. for simultaneously receiving moulding material and the preform to be co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03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extruded material at extrusion
    • B29C48/07Flat, e.g. pa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256Exchangeable extruder parts
    • B29C48/2566Die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256Exchangeable extruder parts
    • B29C48/2568Inserts
    • B29C48/25686Inserts for 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265Support structures or bases for apparatus, e.g.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285Feeding the extrusion material to the extruder
    • B29C48/288Feeding the extrusion material to the extruder in solid form, e.g. powder or granules
    • B29C48/2883Feeding the extrusion material to the extruder in solid form, e.g. powder or granules of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fed and transported generally uninfluenced through the extruder or inserts fed directly to the di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15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extrus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 B29C48/156Coating two or more articles simultaneous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16Article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mponents, e.g. co-extruded layers
    • B29C48/18Article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mponents, e.g. co-extruded layers the components being layers
    • B29C48/21Article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mponents, e.g. co-extruded layers the components being layers the layers being joined at their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254Seal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285Feeding the extrusion material to the extruder
    • B29C48/288Feeding the extrusion material to the extruder in solid form, e.g. powder or granules
    • B29C48/2886Feeding the extrusion material to the extruder in solid form, e.g. powder or granules of fibrous, filamentary or filling materials, e.g. thin fibrous reinforcements or fi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285Feeding the extrusion material to the extruder
    • B29C48/298Feeding the extrusion material to the extruder in a location other than through a barrel, e.g. through a scre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0Extrusion nozzles or dies
    • B29C48/305Extrusion nozzles or dies having a wide opening, e.g. for forming sheets
    • B29C48/307Extrusion nozzles or dies having a wide opening, e.g. for forming she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together components, e.g. melts within the di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8Building tyres
    • B29D2030/084Placing two side portions of the tyre into the mould and introducing, e.g. by extrusion or injection moulding, the tread material to create the toroidal ty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38Textile inserts, e.g. cord or canvas layers, for tyres; Treatment of inserts prior to building the tyre
    • B29D2030/381Textile inserts, e.g. cord or canvas layers, for tyres; Treatment of inserts prior to building the tyre the inserts incorporating reinforcing parallel cords; manufacture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21/00Use of unspecified rubbers as mould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07/00Flat articles, e.g. films or sheets
    • B29L2007/007Narrow strips, e.g. ribbons, tapes, ba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0/00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0/00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L2030/003Plies; Brea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擠壓機系統與一種用於擠壓簾線加強型擠壓物,特定地用於擠壓輪胎構件之方法,其中該擠壓機系統包含:一擠壓機頭部,其具有用於接收來自一擠壓機之一擠壓材料之流動通道;一模具,其用於接收來自該等流動通道之該擠壓材料;及一簾線導引件,其用於在一簾線平面中將簾線並排地導引至該模具中,其中該擠壓機頭部具備在平行於該簾線平面之一***方向上延伸穿過該擠壓機頭部的一***狹槽,其中該等流動通道在一流動區域處流出至該***狹槽中,其中該***狹槽經建構以用於在該***方向上將該模具及該簾線導引件分別收納至相對於該***方向在該流動區域的下游之一模具位置及在該流動區域的上游之一簾線導引件位置中。

Description

擠壓機系統與用於擠壓簾線加強型輪胎構件的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擠壓機系統與一種用於擠壓簾線加強型輪胎構件的方法。
WO 2016/167646 A1揭示一種擠壓機系統及一種用於擠壓簾線加強型擠壓物的方法,其中該擠壓機系統包含具有用於接收擠壓材料之模具的擠壓機頭部及用於在共同簾線平面中在簾線方向上將簾線導引至模具中之簾線導引件。為允許容易接取該簾線導引件,將該簾線導引件置放於托架上,該托架可沿線性導引件在簾線平面中或平行於簾線平面滑動至遠離模具之位置。雖然一個簾線導引件仍主動地將簾線導引至擠壓機頭部中,但另一簾線導引件在擠壓機仍擠壓的同時可能已準備好一組新簾線。因此,可顯著減少用於改變簾線導引件之更換時間。
然而,可滑動簾線導引件相對於擠壓機頭部之模具的精確對準及/或定位受簾線導引件與擠壓機頭部之間的公差影響。由於擠壓機頭部保持關閉,因此操作者無法檢查對準及/或定位。此外,在擠壓製程期間,少量擠壓材料將不可避免地在簾線導引件與擠壓機頭部之間洩漏。該擠壓材料一旦硫化便可引起摩擦及/或堵塞,此可嚴重地妨礙簾線導引件之移除及重新***兩者。
本發明之目標係提供一種擠壓機系統與一種用於擠壓簾線加強型輪胎構件的方法,其中可改良簾線導引件相對於模具之對準及/或定位。
根據一第一態樣,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擠壓簾線加強型擠壓物,特定地用於擠壓輪胎構件之擠壓機系統,其中該擠壓機系統包含:一擠壓機頭部,其具有用於接收來自一擠壓機之一擠壓材料之一或多個流動通道;一模具,其用於接收來自該一或多個流動通道之該擠壓材料;及一簾線導引件,其用於在一簾線平面中將簾線並排地導引至該模具中,其中該擠壓機頭部具備在平行於該簾線平面之一***方向上延伸穿過該擠壓機頭部的一***狹槽,其中該一或多個流動通道在一流動區域處流出至該***狹槽中,其中該模具及該簾線導引件可在該***方向上自完全在該***狹槽外之一位置分別***至相對於該***方向在該流動區域下游之一模具位置及在該流動區域上游之一簾線導引件位置中,其中該模具及該簾線導引件經建構以連接使得該模具及該簾線導引件可同時***至該***狹槽中。
由於該模具及該簾線導引件兩者可在該***方向上同時***至該狹槽中,因此可例如藉由在該***之前已將該模具及該簾線導引件相對於彼此定位來更準確地控制該模具相對於該簾線導引件之定位。該***方向平行於該簾線平面。因此,在該***之前,該等簾線可能已導引穿過該簾線導引件及該模具。由此準備之簾線導引件、模具及簾線可易於***至該***狹槽中以最少化更換時間。該簾線導引件及該模具亦可類似於一抽屜而自該***狹槽縮回。此外,不同於固定模具,可***模具可經移除及由另一模具替換,因此提供模具組態之更多靈活性。
在一較佳實施方式中,該擠壓機頭部具備界定該***狹槽之一 內部表面,其中該模具具備平行於該簾線平面且在該簾線平面之相對側上延伸的一第一滑動表面及一第二滑動表面且其中該簾線導引件具備平行於該簾線平面且在該簾線平面之相對側上延伸的一第三滑動表面及一第四滑動表面,該等滑動表面用於在該***方向上沿該內部表面滑動該模具及該簾線導引件。因此,該模具及該簾線導引件可藉由簡單地在該***方向上將其滑動至該***狹槽中來***。
在另一實施方式中,該擠壓機系統包含用於相對於該簾線導引件固持該模具之一固持器。較佳地,該固持器直接連接至該簾線導引件及/或與該簾線導引件成一體式。因此,可改良該固持器相對於該簾線導引件之剛性,由此改良相對於該簾線導引件固持該模具之準確度。
更佳地,該固持器包含在該簾線導引件處之一底座,其中該固持器自該底座朝向該模具延伸以相對於該底座固持該模具。該固持器可自該底座朝向該模具延伸以橋接該簾線導引件與該模具之間的間隙。
在一特定實施方式中,該固持器包含一第一固持部件及一第二固持部件,該等固持部件經建構以分別在該模具的在垂直於該***方向之一橫向方向上的一第一側及一第二側處自該底座在該***方向上朝向該模具及在該模具旁側延伸。
在另一實施方式中,該模具可在與該***方向相反之一安裝方向上安裝至該固持器。因此,該模具可易於自該固持器之與該簾線導引件相對的一側安裝至該固持器。此外,在該***之後,該模具可鎖定於該固持器與該擠壓機頭部之間以將該模具牢固地持留於該擠壓機頭部內。
在其實施方式中,該第一固持部件及該第二固持部件分別具備在平行於該安裝方向之一方向上延伸的一第一導引元件及一第二導引元件,其中該模具具備經建構以在該安裝方向上分別以可滑動方式嚙合該第一導引元件 及該第二導引元件之一第一安裝元件及一第二安裝元件。藉由該等安裝元件及該等各別導引元件之前述組合,該模具可藉由滑動易於安裝至該固持器。
較佳地,該簾線導引件包含經建構以在該簾線平面之相對側上彼此配合的一第一簾線導引部件及一第二簾線導引部件,其中該第一簾線導引部件及該第二簾線導引部件中之一者直接連接至該固持器及/或與該固持器成一體式,其中該第一簾線導引部件及該第二簾線導引部件中之另一者具備一第三安裝元件及一第四安裝元件,該等安裝元件經建構以在該安裝方向上分別以可滑動方式嚙合該第一導引元件及該第二導引元件。因此,該第一簾線導引部件及該第二簾線導引部件中之另一者可按與該模具相同之方式安裝至該固持器。
更佳地,該第一簾線導引部件及該第二簾線導引部件中之另一者經建構以在該安裝方向上安裝於該固持器與該模具之間。因此,該第一簾線導引部件及該第二簾線導引部件中之另一者首先在該安裝方向上安裝至該固持器,其後接著該模具可鎖定於該模具與該固持器之間的該第一簾線導引部件及該第二簾線導引部件中之另一者中。
在一個較佳實施方式中,該第一固持部件及該第二固持部件具備一或多個配合表面,該一或多個配合表面經建構以在該***方向上鄰接該模具且在該***方向上與該簾線導引件隔開以形成該模具與該簾線導引件之間的流動區域。該一或多個配合表面可防止該模具在該安裝方向上進一步移動。因此,一中間空間可在該簾線導引件與該模具之間保持為空,該中間空間形成該流動區域。此外,藉由允許該模具鄰接該一或多個配合表面,該模具相對於該固持器之該定位可更準確。
在一替代較佳實施方式中,該簾線導引件具備一簾線導引件前端,該簾線導引件前端連同該模具一起界定該流動區域,其中該第一簾線導引部件及該第二簾線導引部件分別具備第一配合表面及第二配合表面,該等配合 表面經建構以在該***方向上鄰接該模具且在該***方向上與該簾線導引件前端隔開以形成該模具與該簾線導引件之間的該流動區域。該等配合表面可防止該模具在該安裝方向上進一步移動。因此,一中間空間可在該簾線導引件前端與該模具之間保持為空,該中間空間形成該流動區域。此外,藉由允許該模具鄰接該一或多個配合表面,該模具相對於該等簾線導引部件之定位可更準確。
替代地,該固持器包含一第一固持部件及一第二固持部件,該等固持部件可在垂直於該***方向之一橫向方向上連接至該簾線導引件之側,其中第一固持部件及該第二固持部件在連接至該簾線導引件時分別在該模具的在該橫向方向上之一第一側及一第二側處自該簾線導引件在該***方向上朝向該模具及在該模具旁側延伸。
在其較佳實施方式中,該模具及/或該簾線導引件可在垂直於該簾線平面之一安裝方向上安裝至該固持器。因此,該固持器向該先前所描述之實施方式提供一替代安裝方向,在該先前所描述之實施方式中,該安裝方向與該***方向相反。
更佳地,該第一固持部件及該第二固持部件分別具備在平行於該安裝方向之一方向上延伸的一第一導引元件及一第二導引元件,其中該模具具備經建構以在該安裝方向上分別以可滑動方式嚙合該第一導引元件及該第二導引元件之一第一安裝元件及一第二安裝元件。因此,該模具可在該安裝方向上準確地收納。
在另一實施方式中,該簾線導引件包含一第一簾線導引部件及一第二簾線導引部件,該等導引部件經建構以在該簾線平面之相對側上彼此配合。較佳地,該第一簾線導引部件可獨立地安裝至該第二簾線導引部件及可自該第二簾線導引部件拆卸。因此,在一或多個簾線斷裂之情況下,可易於替換該一或多個簾線。
替代地,該簾線導引件包含不可分或形成為一單塊之一第一簾線導引部件及一第二簾線導引部件。具有單獨的簾線導引部件允許容易準備該簾線導引件中之簾線。然而,具有一不可分簾線導引件可減少該等簾線導引部件之間的公差。
在另一實施方式中,該擠壓機系統進一步包含用於將該模具耦接至該簾線導引件之一第一耦接元件,其中該第一耦接元件允許該模具在該***方向上相對於該簾線導引件移動至該模具位置中。該第一耦接元件可防止該模具在該固持器之處置期間意外地自該固持器中掉出。該第一耦接元件可提供一鬆散裝配使得該模具可在由該擠壓材料在該***方向上對該模具施加壓力時自動地移動至該模具位置中。更特定而言,可使該模具在該模具位置中之定位獨立於該模具相對於該固持器之安裝的公差。
在其實施方式中,該擠壓機頭部提供一鄰接表面,該鄰接表面用於在該模具處於該模具位置中時在與該***方向相反之一方向上鄰接該模具。該模具可在由該擠壓材料在該***方向上對該模具施加之該壓力下自動地移動至該模具位置中。更特定而言,該模具傾向於在該壓力下試圖與該鄰接表面鄰接。該等鄰接表面可抵抗由該擠壓材料在該***方向上對該模具施加之該壓力,以將該模具可靠地及/或準確地持留於該擠壓機頭部內。
在另一實施方式中,該擠壓機系統進一步具備在該第一滑動表面與該內部表面之間的的一第一密封元件及在該第二滑動表面與該內部表面之間的一第二密封元件,該等密封元件用於對相對於該***方向在該第一密封元件及該第二密封元件下游之該內部表面密封該流動區域。因此,可防止該擠壓材料自該流動區域洩漏至在該第一密封元件及該第二密封元件下游之該內部表面。當洩漏物在該等滑動表面與該內部表面之間固化時,此可產生相當大的阻力,其可潛在地阻礙該模具自該***狹槽之移除。因此,藉由防止該洩漏,該 模具可較易於自該***狹槽移除。
在其實施方式中,該模具在該***方向上沿該內部表面延伸一模具長度,其中當該模具處於該模具位置中,該第一密封元件及該第二密封元件位於相距該流動區域少於該模具長度的一半處。藉由使可受該洩漏影響之該內部表面的表面積最小,對相對於該***狹槽移除該模具之該阻力。
在其另一實施方式中,該第一密封元件及該第二密封元件係形成於該模具中之密封溝槽,其中該等密封溝槽朝向該內部表面開放。該等密封溝槽可接收自該流動區域漏泄之一定量的該擠壓材料。該量在該密封溝槽中快速固化且可藉此自動地形成相對於該內部表面之可靠密封件。
在另一實施方式中,該模具或該一或多個流動通道具備在該流動區域處之一刮刀,該刮刀經建構以在該模具及該簾線導引件在與該***方向相反之一縮回方向上自該***狹槽縮回時自該一或多個流動通道中之該擠壓材料截斷保留在該流動區域中之擠壓材料。因此,該模具可穿過在該縮回時存在於該等流動通道中之擠壓材料縮回。該截斷之擠壓材料可連同該模具及該簾線導引件一起自該***狹槽縮回以使該***狹槽保持暢通以便於***。
在另一實施方式中,該模具具備:一模具出口開口,其將該擠壓材料形成為該擠壓物;及一積聚凹槽,其位於該第一滑動表面與該模具出口開口之間以用於積聚由於在該***方向上***該模具而自該內部表面刮掉之擠壓材料。藉由將該刮出之擠壓材料收集於一專用積聚凹槽中,防止該刮出之擠壓材料自該***狹槽中推送至該模具開口中或推送至離開該模具之該擠壓物上。
在又一實施方式中,該擠壓機系統進一步具備在該第三滑動表面與該內部表面之間的的一第三密封元件及在該第四滑動表面與該內部表面之間的一第四密封元件,該等密封元件用於對相對於該***方向在該第三密封元 件及該第四密封元件上游之該內部表面密封該流動區域。類似於該模具處之該等密封元件,可防止該擠壓材料自該流動區域洩漏至在該第三密封元件及該第四密封元件上游之該內部表面。藉由防止該洩漏,該簾線導引件可較易於自該***狹槽移除。
在其實施方式中,該簾線導引件在該***方向上沿該內部表面延伸一簾線導引件長度,其中當該簾線導引件處於該簾線導引件位置中時,該第三密封元件及該第四密封元件位於相距該流動區域少於該簾線導引件長度的一半處。藉由使可受該洩漏影響之該內部表面的表面積最小,可減小對相對於該***狹槽移除該簾線導引件之該阻力。
在其另一實施方式中,該第三密封元件及該第四密封元件係形成於該簾線導引件中之密封溝槽,其中該等密封溝槽朝向該內部表面開放。該等密封溝槽可接收自該流動區域漏泄之一定量的該擠壓材料。該量在該密封溝槽中快速固化且可藉此自動地形成相對於該內部表面之可靠密封件。
在另一實施方式中,該模具及該簾線導引件在正交於該簾線平面之一方向上分別具有一模具高度及一簾線導引件高度,其中該模具高度小於該簾線導引件高度。因此,該模具可易於在該縮回方向上縮回而不接觸該簾線導引件位置處之該***狹槽。特定而言,可防止該模具咬合該簾線導引件位置處之該狹槽的該內部表面。
在另一實施方式中,該***狹槽在正交於該簾線平面之一方向上在該模具位置及該簾線導引件位置處分別具有一第一狹槽高度及一第二狹槽高度,其中該第一狹槽高度小於該第二狹槽高度。自該第二狹槽高度至該第一狹槽高度之過渡可形成一台階,該台階可阻止該簾線導引件相比於該簾線導引件在該***方向上進一步移動穿過該***狹槽。
替代地,該模具高度H1及該簾線導引件高度H2相等及/或該第 一狹槽高度及該第二狹槽高度相等。
在又一實施方式中,該擠壓機系統進一步包含一致動器,該致動器用於輔助該模具及/或該簾線導引件分別在該***方向及與該***方向相反之一縮回方向上的***及/或移除。當該模具及/或該簾線導引件用手不易觸及時或當移除之該阻力足夠高使得手動移除不可能時,該致動器可促進該移除。
在又一實施方式中,該一或多個流動通道包含:一第一流動通道,其自該簾線平面之一第一側流出至該流動區域中;及一第二流動通道,其自該簾線平面之與該第一側相對的一第二側流出至該流動區域中。因此,該等簾線可自兩側嵌入,此對於輪胎構件係典型的。
在其實施方式中,該模具及該簾線導引件分別具備一起形成該流動區域之一模具入口開口及一簾線導引件前端,該流動區域在該模具及該簾線導引件分別處於該模具位置及該簾線導引件位置中時在該簾線平面之該第一側處與該第一流動通道對準及/或連接至該第一流動通道且在該簾線平面之該第二側處與該第二流動通道對準及/或連接至該第二流動通道。因此,當該模具及該簾線導引件分別處於該模具位置及該簾線導引件位置中時,該等流動區域可形成各別流動通道之一無縫或實質上無縫之延續。
在另一實施方式中,一第一蓋罩經設置於第一擠壓機頭部部件與第一夾持部件之間,且一第二蓋罩經設置於第二擠壓機頭部部件與第二夾持部件之間,該等蓋罩用於分別對該擠壓機頭部密封該第一流動通道及該第二流動通道。因此,該擠壓機頭部可避免與該擠壓材料直接接觸,因此使該擠壓機頭部保持清潔。
根據一第二態樣,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藉由使用如前述實施方式中任一項之擠壓機系統來擠壓簾線加強型擠壓物,特定地用於擠壓輪胎構件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連接該模具與該簾線導引件;及在該*** 方向上將該模具及該簾線導引件自完全在該***狹槽外之一位置同時***於該***狹槽中分別處於該模具位置及該簾線導引件位置中。
該方法及其實施方式係關於前述擠壓機頭部之實務實施,且因此具有相同的技術優點,在下文將不對其進行重複。
在該方法之另一實施方式中,該擠壓機頭部具備界定該***狹槽之一內部表面,其中該方法包含藉由允許一定量的擠壓材料在該模具與該內部表面之間及在該簾線導引件與該內部表面之間固化來相對於該內部表面密封該模具及該簾線導引件的步驟。
在該方法之另一實施方式中,該模具或該一或多個流動通道具備在該流動區域處之一刮刀,其中該方法包含使用該刮刀以在該模具及該簾線導引件在與該***方向相反之一縮回方向上自該***狹槽縮回時自該一或多個流動通道中之該擠壓材料截斷保留在該流動區域中之擠壓材料的步驟。
在任何可能情況下,可個別地應用本說明書中所描述及展示之各種態樣及特徵。此等個別態樣,特定地描述於所附相關申請專利範圍中之態樣及特徵可作為分案專利申請案的主題。
1‧‧‧擠壓機系統
3‧‧‧模具
4‧‧‧簾線導引件
5‧‧‧固持器
7‧‧‧刮刀/尖銳邊緣
8‧‧‧致動器
10‧‧‧擠壓機頭部
11‧‧‧第一擠壓機頭部部件
12‧‧‧第二擠壓機頭部部件
13‧‧‧鄰接表面
21‧‧‧第一夾持部件
22‧‧‧第二夾持部件
23‧‧‧內部表面
24‧‧‧第一狹槽表面
25‧‧‧第二狹槽表面
26‧‧‧***狹槽
27‧‧‧第一流動通道
28‧‧‧第二流動通道
29‧‧‧邊緣或台階
30‧‧‧模具主體
31‧‧‧第一滑動表面
32‧‧‧第二滑動表面
33‧‧‧模具入口開口
34‧‧‧模具出口開口
35‧‧‧第一密封元件/密封溝槽
36‧‧‧第二密封元件/密封溝槽
37‧‧‧積聚凹槽
38‧‧‧第一安裝元件
39‧‧‧第二安裝元件
40‧‧‧簾線通道
41‧‧‧第一簾線導引部件
42‧‧‧第二簾線導引部件
43‧‧‧第三滑動表面
44‧‧‧第四滑動表面
45‧‧‧第三密封元件/密封溝槽
46‧‧‧第四密封元件/密封溝槽
47‧‧‧簾線導引件前端
48‧‧‧第三安裝元件
49‧‧‧第四安裝元件
50‧‧‧底座
51‧‧‧第一固持部件
52‧‧‧第二固持部件
53‧‧‧第一導引元件
54‧‧‧第二導引元件
55‧‧‧第一安裝孔
56‧‧‧第二安裝孔
57‧‧‧背表面
58‧‧‧第一配合表面
59‧‧‧第二配合表面
61‧‧‧第一耦接元件
62‧‧‧第二耦接元件
91‧‧‧簾線
92‧‧‧簾線加強型擠壓物
93‧‧‧擠壓材料
101‧‧‧替代擠壓機系統
103‧‧‧替代模具
104‧‧‧替代簾線導引件
105‧‧‧替代固持器
107‧‧‧替代刮刀
138‧‧‧第一替代安裝元件
139‧‧‧第二替代安裝元件
141‧‧‧第一簾線導引部件
142‧‧‧第二簾線導引部件
151‧‧‧第一固持部件
152‧‧‧第二固持部件
153‧‧‧第一導引元件/狹槽
154‧‧‧第二導引元件/狹槽
161‧‧‧第一排放通道
162‧‧‧第二排放通道
181‧‧‧第一蓋/第一蓋罩
182‧‧‧第二蓋/第二蓋罩
204‧‧‧替代簾線導引件
241‧‧‧上部簾線導引部件/第一簾線導引部件
242‧‧‧下部簾線導引部件/第二簾線導引部件
A‧‧‧***方向
C‧‧‧簾線導引件位置
D‧‧‧模具位置
E‧‧‧擠壓方向
F‧‧‧流動區域
H1‧‧‧模具高度
H2‧‧‧簾線導引件高度
H3‧‧‧第一狹槽高度
H4‧‧‧第二狹槽高度
L1‧‧‧模具長度
L2‧‧‧簾線導引件長度
M‧‧‧安裝方向
P‧‧‧簾線平面
R‧‧‧縮回方向
T‧‧‧橫向方向
將基於所附示意性圖式中所展示之例示性實施方式闡明本發明,在圖式中:圖1展示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方式的擠壓機系統之等角視圖;圖2展示根據圖1之擠壓機系統的分解圖,該擠壓機系統包括第一擠壓機頭部部件及第二擠壓機頭部部件;圖3展示根據圖1中之線III-III的擠壓機系統之橫截面;圖4展示根據圖3之擠壓機系統的橫截面,其中模具及簾線導引件自該擠壓 機系統縮回;圖5展示根據圖3之擠壓機系統的細節;圖6展示在模具及簾線導引件自該擠壓機系統縮回期間之擠壓機系統的細節;圖7、圖8及圖9展示在自將該模具連接至該簾線導引件之固持器移除模具及簾線導引件之步驟期間的模具、簾線導引件及固持器的等角視圖;及圖10及圖11分別展示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方式的替代擠壓機系統之分解圖及橫截面。
圖1至圖9展示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第一實施方式的擠壓機系統1。該擠壓機系統1用於將簾線91嵌入至擠壓材料93中以擠壓簾線加強型擠壓物92,特定地用於擠壓輪胎構件。
如圖2之分解圖中所展示,擠壓機系統1包含用於在擠壓方向E上接收來自擠壓機(圖中未示)之擠壓材料93的擠壓機頭部10。擠壓機頭部10具備用於朝向簾線91引導擠壓材料93之第一流動通道27及第二流動通道28。擠壓機系統1進一步包含用於接收來自一或多個流動通道27、28之擠壓材料93的模具3,及用於在簾線平面P中將簾線91並排地導引至模具3中之簾線導引件4。模具3及簾線導引件4係藉由第一夾持部件21及第二夾持部件22自簾線平面P之相對側夾持及/或封閉。
在此例示性實施方式中,擠壓機頭部10包含第一擠壓機頭部部件11及第二擠壓機頭部部件12,該等擠壓機頭部部件經建構以自簾線平面P之相對側彼此配合以便分別夾持及/或封閉第一夾持部件21及第二夾持部件22。因此,第一夾持部件21及第二夾持部件22形成可取決於待夾持及/或封閉之模具3 及簾線導引件4之形狀而被替換的擠壓機工具。在此例示性實施方式中,第一流動通道27及第二流動通道28在第一夾持部件21及第二夾持部件22中延伸。替代地,流動通道27、28亦可至少部分地形成於第一擠壓機頭部部件11及第二擠壓機頭部部件12中。第一擠壓機頭部部件11及第二擠壓機頭部部件12較佳至少部分地在模具3前方延伸以形成用於將該模具3含於擠壓機頭部10中之鄰接表面13。
如圖1中所展示,簾線91經建構以在平行於簾線平面P之***方向A上延伸至擠壓機頭部10中及延伸出擠壓機頭部10。擠壓方向E較佳相對於***方向A以大約六十(60)度之角度定向以提供擠壓材料93在擠壓機頭部10之寬度上的最佳分佈。在此例示性實施方式中,擠壓方向E亦平行於簾線平面P。因為擠壓方向E與在***方向A上延伸之簾線91之間的角度,擠壓機頭部10可被視為十字頭型擠壓機頭部10。
如圖2、圖3及圖4中所展示,擠壓機頭部10具備在***方向A上延伸穿過擠壓機頭部10之***狹槽26。如圖3中所展示,***狹槽26經建構以用於在***方向A上將模具3及簾線導引件4收納於下游模具位置D及簾線導引件位置C中。模具3及簾線導引件4可在與***方向A相反之縮回方向R上自***狹槽26縮回。第一流動通道27及第二流動通道28在模具位置D與簾線導引件位置C之間的流動區域F處流出至***狹槽26中。因此,模具位置D相對於***方向A位於流動區域F下游,且簾線導引件位置C相對於***方向A在流動區域F上游。如在圖4中最佳地所見,***狹槽26因此在***方向A上一直延伸穿過第一夾持部件21及第二夾持部件22直至(且包括)模具位置D。
更特定而言,擠壓機頭部10具備界定***狹槽26之內部表面23。該內部表面23係由第一夾持部件21之自簾線平面P之第一側面向簾線平面P的第一狹槽表面24及第二夾持部件22之自簾線平面P之第二相對側面向簾線平 面P的第二狹槽表面25形成。
如圖2、圖3及圖4中所展示,模具3具備模具主體30,該模具主體具有平行於簾線平面P且在簾線平面之相對側上延伸的第一滑動表面31及第二滑動表面32,該等滑動表面用於在***方向A及/或縮回方向R上分別沿第一狹槽表面24及第二狹槽表面25之滑動。模具3進一步包含:模具入口開口33,其經建構以在模具位置D中與第一流動通道27及第二流動通道28對準從而接收來自該等各別流動通道27、28之擠壓材料93;及模具出口開口34,其用於對離開擠壓機頭部10之簾線加強型擠壓物92進行塑形。
簾線導引件4具備第一簾線導引部件41及第二簾線導引部件42,該等簾線導引部件經建構以自簾線平面P之相對側彼此配合從而封閉及導引收納於其間之簾線91。簾線導引部件41、42中之一者(在此實例中,第二簾線導引部件42)具備用於收納簾線91之複數個簾線通道40。第二簾線導引部件42較佳可移除及/或可相對於第一簾線導引部件41互換以允許不同的簾線通道組態。類似於模具3,簾線導引件4具備平行於簾線平面P且在簾線平面之相對側上延伸的第三滑動表面43及第四滑動表面44,該等滑動表面用於在***方向A及/或縮回方向R上分別沿第一狹槽表面24及第二狹槽表面25之滑動。第一簾線導引部件41及第二簾線導引部件42自簾線平面P之相對側在***方向A上朝向彼此漸縮以形成面向模具3之尖的簾線導引件前端47。模具入口開口33及簾線導引件前端47經建構以用於在模具3及簾線導引件4分別處於模具位置D及簾線導引件位置C中時一起形成流動區域F。該流動區域F在簾線平面P之第一側處與第一流動通道27對準且在簾線平面P之第二側處與第二流動通道28對準。
較佳地,模具3及簾線導引件4經建構以連接使得其可分別在***方向A及縮回方向R上同時及/或一致地***至***狹槽26中及/或自***狹槽縮回。出於此目的,擠壓機系統1包含用於相對於簾線導引件4固持模具3之固 持器5。在此特定實施方式中,如圖2中最佳地所見,固持器5係簾線導引件4之一部分。更佳地,簾線導引部件41、42中之一者(在此實例中,第一簾線導引部件41)形成固持器5之底座50且朝向模具3延伸以相對於該底座50固持模具3。在此例示性實施方式中,固持器5包含第一固持部件51及第二固持部件52,該等固持部件經建構以在模具3的處於垂直於***方向A之橫向方向T上的相對側處自底座50在***方向A上朝向模具3及在模具旁側延伸。
如圖7及圖8中所展示,模具3可在與***方向A相反之安裝方向M上安裝至固持器5。特定而言,第一固持部件51及第二固持部件52具備在平行於安裝方向M之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導引元件53及第二導引元件54。模具3具備第一安裝元件38及第二安裝元件39,該等安裝元件經建構以分別以可滑動方式嚙合第一導引元件53及第二導引元件54。因此,模具3可在安裝方向M上以可滑動方式安裝至固持器5,且在與安裝方向M相反之方向上自固持器5移除。
為相對於簾線導引件4持留模具3,擠壓機系統1具備用於將模具3耦接至簾線導引件4之第一耦接元件61及第二耦接元件62。耦接元件61、62防止模具3在與安裝方向M相反之方向上與簾線導引件4分離。在此例示性實施方式中,耦接元件61、62係由緊固件形成,該等緊固件可穿過第一固持部件51及第二固持部件52中之對應安裝孔55、56***且相對於該等安裝孔55、56嚙合及持留模具3。較佳地,模具3及/或固持部件51、52中之安裝孔形成為在安裝方向M上伸長之略微開槽的孔以允許模具3在***方向A上相對於簾線導引件4移動。因此,當擠壓材料93在***方向A上對該模具3施加壓力時,允許模具3略微地移動。較佳地,允許模具3移動成與擠壓機頭部10之在模具位置P正前方的鄰接表面13鄰接,以確保在使用中模具3相對於擠壓機頭部10之自動及/或準確定位。
如圖8及圖9中所展示,第二簾線導引部件42可按與模具3實質上 相同之方式安裝至由第一簾線導引部件41形成之固持器5。特定而言,第一導引元件53及第二導引元件54仍在簾線平面P之相對側處沿簾線導引件位置C延伸以將第二簾線導引部件42收納於該簾線導引件位置C中處於與第一簾線導引部件41相同的位置處。第二簾線導引部件42具備第三安裝元件48及第四安裝元件49,該等安裝元件經建構以分別以可滑動方式嚙合第一導引元件53及第二導引元件54。應注意,第一導引元件53及第二導引元件54因此經建構以用於收納模具3及簾線導引件4兩者之安裝元件38、39、48、49。因此,第二簾線導引部件42可在安裝方向M上以可滑動方式安裝至固持器5且在與安裝方向M相反之方向上自固持器5移除。第二簾線導引部件42經建構以在安裝方向M上安裝於固持器5與模具3之間。在使用中,由擠壓材料在安裝方向M上對第二簾線導引部件42施加之壓力將使該第二簾線導引部件42牢固地保持在適當位置。較佳地,固持器5之底座50具備背表面57以阻止第二簾線導引部件42相對於第一簾線導引部件41在安裝方向M上進一步移動。
導引元件53、54及安裝元件38、39、48、49較佳形成為公-母元件,例如,狹槽及嚙合該狹槽之凸緣。
較佳地,第一固持部件51及第二固持部件52或替代地第一簾線導引部件41及第二簾線導引部件42具備一或多個配合表面58、59,如圖8中所展示。配合表面58、59與簾線導引件前端47隔開。配合表面58、59經建構以用於在***方向A上鄰接模具3以形成模具3與簾線導引件4之間的流動區域F或使該流動區域F保持暢通。在此例示性實施方式中,配合表面58、59在形狀上與模具入口開口33互補以用於在該模具入口開口33處緊密地鄰接模具3。
如圖4中最佳地所見,擠壓機系統1進一步具備在第一滑動表面31與內部表面23之間的第一密封元件35及在第二滑動表面32與內部表面23之間的第二密封元件36,該等密封元件用於對相對於***方向A在第一密封元件35 及第二密封元件36下游之內部表面23密封流動區域F。如圖7中所展示,第一密封元件35(及第二密封元件36,其在圖7中看不見)在垂直於***方向A之橫向方向T上延伸。如圖5中所展示,第一密封元件35及第二密封元件36與流動區域F隔開一定距離。特定而言,模具3在***方向A上沿內部表面23延伸模具長度L1,其中當模具3處於模具位置D中時,第一密封元件35及第二密封元件36位於相距流動區域F少於模具長度L1的一半,且較佳少於該長度的三分之一處。
在此例示性實施方式中,第一密封元件35及第二密封元件36形成為密封溝槽35、36,該等溝槽分別形成於第一滑動表面31及第二滑動表面32中。密封溝槽35、36朝向內部表面23開放。此外,密封溝槽在模具3在橫向方向T上之末端處與流動區域F流體連通。在使用中,如圖5中所展示,少量擠壓材料93可自流動區域F洩漏至前述密封溝槽35、36中。允許該洩漏之擠壓材料93在密封溝槽35、36中硬化、沈降、固化及/或硫化以形成模具3之滑動表面31、32與內部表面23之間的可靠密封件。
類似地,如圖4中所展示,簾線導引件4具備在第三滑動表面43與內部表面23之間的第三密封元件45及在第四滑動表面44與內部表面23之間的第四密封元件46,該等密封元件用於對相對於***方向A在第三密封元件45及第四密封元件46上游之內部表面23密封流動區域F。同樣,第三密封元件45及第四密封元件46在與流動區域F隔開一定距離處在垂直於***方向A之橫向方向T上延伸。特定而言,簾線導引件4在***方向A上沿內部表面23延伸簾線導引件長度L2,其中當簾線導引件4於簾線導引件位置C中時,第三密封元件45及第四密封元件46位於相距流動區域F少於簾線導引件長度L2的一半處。
在此例示性實施方式中,第三密封元件45及第四密封元件46亦形成為密封溝槽45、46,該等密封溝槽以與模具3之密封溝槽35、36相同的方式起作用以接收洩漏之擠壓材料93,從而對在密封溝槽45、46上游之內部表面 23密封流動區域F。
漏泄之擠壓材料93一旦經硬化、沈降、固化及/或硫化便可引起內部表面23與模具3或簾線導引件4之間的相當大的摩擦,藉此妨礙模具3或簾線導引件4在縮回方向R上之縮回。因此,藉由對流動區域F密封滑動表面31、32、43、44的相當大的部分,可防止滑動表面31、32、43、44及/或***狹槽26之內部表面23之大表面積由漏泄之擠壓材料93覆蓋。因此,可較易於移除及/或重新***模具3及簾線導引件4。
如圖5中所展示,模具3及簾線導引件4在正交於簾線平面P之方向上分別具有模具高度H1及簾線導引件高度H2。***狹槽26在正交於簾線平面P之方向上在模具位置D及簾線導引件位置C處分別具有第一狹槽高度H3及第二狹槽高度H4。第一狹槽高度H3與模具高度H1相同或實質上相同,使得模具3可按可滑動方式收納於該第一狹槽高度H3中。類似地,第二狹槽高度H4與簾線導引件高度H2相同或實質上相同,使得簾線導引件4可按可滑動方式收納於該第二狹槽高度H4中。模具高度H1及第一狹槽高度H3分別小於簾線導引件高度H2及第二狹槽高度H4。因此,如圖4中所展示,邊緣或台階29在自第二狹槽高度H4過渡至第一狹槽高度H3處形成於***狹槽26中。該台階29阻止簾線導引件4在***狹槽26進一步移動超過簾線導引件位置C。藉由使模具高度H1小於簾線導引件高度H2,模具3可較易於自***狹槽26移除且在簾線導引件位置C處不大可能咬合至***狹槽26之內部表面23中或重新附接至該內部表面。
當模具3及簾線導引件4待在縮回方向R上縮回時,如圖5中所展示,擠壓材料93之流動暫時中斷。然而,大量擠壓材料93保留在模具3與簾線導引件4之間的流動區域F中。該擠壓材料93直接連接至在流動區域F上游之各別流動通道27、28中的擠壓材料93。為促進自***狹槽26移除模具3及簾線導引件4,模具3具備刮刀7。刮刀7係由在模具3之在縮回方向R上面對之末端處的 兩個尖銳邊緣7成。尖銳邊緣7較佳由模具3之滑動表面31、32的終端邊緣形成。當模具3及簾線導引件4在縮回方向R上縮回時,如圖6中所展示,模具3與簾線導引件4之間的擠壓材料93被自流動通道27、28中之擠壓材料93截斷。當自***狹槽26移除模具3及簾線導引件4時,可自模具3與簾線導引件4之間清除截斷之擠壓材料93。
當模具3***至***狹槽26中時,模具3刮掉在擠壓製程之先前循環期間已黏附至***狹槽26之內部表面23的擠壓材料93並將其向前推送。如圖5中進一步所展示,模具3具備位於第一滑動表面31與模具出口開口34之間的積聚凹槽37,該積聚凹槽用於積聚在模具3在***方向A上***期間自內部表面23刮掉之擠壓材料93。該積聚凹槽37可收集及保留刮掉之擠壓材料93且防止該刮掉之擠壓材料93掉落至模具開口34中或掉落至擠壓物92上。當自***狹槽26移除模具3時,可自模具3清除刮掉之擠壓材料93。
視情況,擠壓機系統1具備用於輔助模具3及/或簾線導引件4分別在***方向A上之***及/或在與***方向A相反之縮回方向R上之移除的致動器8,例如活塞或線性驅動器。
下文將參看圖1至圖9闡明用於藉由使用前述擠壓機系統1擠壓簾線加強型擠壓物92,特定地用於擠壓輪胎構件之方法。
圖4展示在***之前的情形或在移除之後的情形。模具3及簾線導引件4兩者在縮回方向R上完全在***狹槽26外。模具3藉由固持器5連接至簾線導引件4。如圖7中所展示,耦接元件61防止模具3意外地自固持器5中掉出。在模具3及簾線導引件4剛被移除之狀況下,如圖7、圖8及圖9中所展示,模具3及簾線導引件4可分離以清潔其零件。在模具3及簾線導引件4清潔之狀況下,其準備好同時***。
圖3展示在模具3及簾線導引件4在***方向A上***於***狹槽 26中處於模具位置D及簾線導引件位置C中之後的情形。模具3及簾線導引件4可視情況藉由使用致動器8而推送至***狹槽26中。任何刮掉之擠壓材料93被收集於模具3處之積聚凹槽37中,如圖5中所展示。重新開始擠壓材料93之流動且允許擠壓材料93進入形成於模具3與簾線導引件4之間的流動區域F。由擠壓材料93分別在***方向A及縮回方向R上對模具3及簾線導引件4施加之壓力確保模具3及簾線導引件4保留在其各別位置中。特定而言,模具3經建構以鄰接擠壓機頭部10之在***方向A上處於模具3正前方的鄰接表面13。少量擠壓材料93已漏泄至各別密封元件35、36、45、46中且在其中固化以對***狹槽26之內部表面23的剩餘部分密封流動區域F。
當在縮回方向R上移除模具3及簾線導引件4時,如例如圖6中所展示,模具3處之刮刀7自流動通道27、28中之擠壓材料93截斷保留在流動區域F中之擠壓材料93。模具3及簾線導引件4可視情況藉由使用致動器8而在縮回方向R上縮回。
圖10及圖11展示根據本發明之第二例示性實施方式的替代擠壓機系統101。替代擠壓機系統101與先前所論述之擠壓機系統1的不同之處在於:其特徵在於用於在垂直於簾線平面P之安裝方向M上收納替代模具103的替代固持器105。視情況,替代擠壓機系統1之特徵可進一步在於替代簾線導引件104,該簾線導引件與替代固持器105分離且可按與替代模具103相同之方式,亦即,在垂直於簾線平面P之安裝方向M上安裝至該替代固持器105。
如圖10中最佳地所見,替代固持器105包含第一固持部件151及第二固持部件152,該等固持部件在替代模具103及替代簾線導引件104之預期位置處具備呈在垂直於簾線平面P之安裝方向M上延伸之狹槽153、154形式的導引元件。替代模具103具備用於嚙合該等狹槽153、154之安裝元件138。較佳地,替代模具103及替代簾線導引件104在***之前圍繞簾線91組裝且在安裝方 向M上一起及/或同時***。固持部件151、152經建構以可連接至替代簾線導引件104之在垂直於***方向A之橫向方向T上的兩側。因此,替代簾線導引件104替換先前所論述之實施方式之底座50。替代模具103固持於固持部件151、152與固定簾線導引件104之間的適當位置中。
如圖10中所展示,替代簾線導引件104可係整體片件,亦即,自單次澆鑄獲得之單塊。換言之,替代簾線導引件104可具有一體地連接至彼此(亦即,不可分)之第一簾線導引部件141及第二簾線導引部件142。替代地,可使用類似於圖1至圖9中所展示之簾線導引件的簾線導引件204,該簾線導引件具有經建構以在簾線平面P之相對側上配合至彼此的兩個可分離簾線導引部件241、242。簾線91係置放於下部簾線導引部件242之通道(圖中未示)中且導引穿過模具103。當所有簾線91已配置時,上部簾線導引部件241置放於下部簾線導引部件242之上。簾線導引件204及模具103現可在垂直於簾線平面P之安裝方向M上***至擠壓機頭部中。可分離簾線導引部件241、242具有如下優點:上部簾線導引部件241可容易與擠壓機系統101之剩餘部分分離以允許在發生斷裂之情況下替換該等線中之一或多者。應進一步注意,在本發明之此第二實施方式中,模具高度H1及簾線導引件高度H2相等。此外,第一狹槽高度H3及第二狹槽高度H4相等。
此外,如在圖11中之橫截面中最佳地所見,替代模具103不再具有刮刀特徵。實情為,流動通道27、28本身具備在***方向A上面對之充當替代刮刀107的銳角以在替代模具103縮回時截斷保留在流動通道27、28中之材料。替代模具103現充當與流動通道27、28處之替代刮刀107協作的對應物。
圖11進一步展示:第一夾持部件21及第二夾持部件22分別具備第一排放通道161及第二排放通道162,該等排放通道用於在簾線導引件104及模具103經***時自狹槽排放多餘的擠壓材料。為保持該等排放通道161、162 無障礙,擠壓機頭部部件11、12可具備使擠壓機頭部10相對於該等排放通道161、162開放之傾斜或斜切面。
最後,可在圖10及圖11中觀測到,第一蓋或第一蓋罩181可設置於第一擠壓機頭部部件11與第一夾持部件21之間以相對於第一擠壓機頭部部件11密封第一流動通道27。類似地,第二蓋或第二蓋罩182可設置於第二擠壓機頭部部件12與第二夾持部件22之間以相對於第二擠壓機頭部部件12密封第二流動通道28。因此,擠壓機頭部部件11、12不與擠壓材料直接接觸且因而可保持清潔。此等蓋罩181、182亦可用於先前所論述之實施方式中的任一者中。
應理解,包括上文描述以說明較佳實施方式之操作且並不意謂限制本發明之範圍。自上文論述,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顯而易見將由本發明之範圍涵蓋的許多變化。

Claims (39)

  1. 一種擠壓機系統,其係用於擠壓簾線加強型擠壓物,其中該擠壓機系統包含:一擠壓機頭部,其具有用於接收來自一擠壓機之一擠壓材料之一或多個流動通道;一模具,其用於接收來自該一或多個流動通道之該擠壓材料;及一簾線導引件,其用於在一簾線平面中將簾線並排地導引至該模具中,其中該擠壓機頭部具備在平行於該簾線平面之一***方向上延伸穿過該擠壓機頭部的一***狹槽,其中該一或多個流動通道在一流動區域處流出至該***狹槽中,其中該模具及該簾線導引件可在該***方向上自完全在該***狹槽外之一位置分別***至相對於該***方向在該流動區域的下游之一模具位置及在該流動區域的上游之一簾線導引件位置中,其中該模具及該簾線導引件經建構以連接使得該模具及該簾線導引件可同時***至該***狹槽中。
  2. 如請求項1之擠壓機系統,其中該擠壓機頭部具備界定該***狹槽之一內部表面,其中該模具具備平行於該簾線平面且在該簾線平面之相對側上延伸的一第一滑動表面及一第二滑動表面且其中該簾線導引件具備平行於該簾線平面且在該簾線平面之相對側上延伸的一第三滑動表面及一第四滑動表面,該等滑動表面用於在該***方向上沿該內部表面滑動該模具及該簾線導引件。
  3. 如請求項1之擠壓機系統,其中該擠壓機系統包含用於相對於該簾線導引件固持該模具之一固持器。
  4. 如請求項3之擠壓機系統,其中該固持器直接連接至該簾線導引件或與該簾線導引件成一體式。
  5. 如請求項4之擠壓機系統,其中該固持器包含在該簾線導引件處之一底座,其中該固持器自該底座朝向該模具延伸以相對於該底座固持該模具。
  6. 如請求項5之擠壓機系統,其中該固持器包含一第一固持部件及一第二固持部件,該等固持部件經建構以分別在該模具的在垂直於該***方向之一橫向方向上的一第一側及一第二側處自該基座在該***方向上朝向該模具及在該模具旁側延伸。
  7. 如請求項6之擠壓機系統,其中該模具可在與該***方向相反之一安裝方向上安裝至該固持器。
  8. 如請求項7之擠壓機系統,其中該第一固持部件及該第二固持部件分別具備在平行於該安裝方向之一方向上延伸的一第一導引元件及一第二導引元件,其中該模具具備經建構以在該安裝方向上分別以可滑動方式嚙合該第一導引元件及該第二導引元件之一第一安裝元件及一第二安裝元件。
  9. 如請求項8之擠壓機系統,其中該簾線導引件包含經建構以在該簾線平面之相對側上彼此配合的一第一簾線導引部件及一第二簾線導引部件,其中該第一簾線導引部件及該第二簾線導引部件中之一者直接連接至該固持器或與該固持器成一體式,其中該第一簾線導引部件及該第二簾線導引部件中之另一者具備一第三安裝元件及一第四安裝元件,該等安裝元件經建構以在該安裝方向上分別以可滑動方式嚙合該第一導引元件及該第二導引元件。
  10. 如請求項9之擠壓機系統,其中該第一簾線導引部件及該第二簾線導引部件中之該另一者經建構以在該安裝方向上安裝於該固持器與該模具之間。
  11. 如請求項6之擠壓機系統,其中該第一固持部件及該第二固持部件具備一或多個配合表面,該一或多個配合表面經建構以在該***方向上鄰接該模具且在該***方向上與該簾線導引件隔開以形成該模具與該簾線導引件之間的該流動區域。
  12. 如請求項9之擠壓機系統,其中該簾線導引件具備一簾線導引 件前端,該簾線導引件前端連同該模具一起界定該流動區域,其中該第一簾線導引部件及該第二簾線導引部件分別具備第一配合表面及第二配合表面,該等配合表面經建構以在該***方向上鄰接該模具且在該***方向上與該簾線導引件前端隔開以形成該模具與該簾線導引件之間的該流動區域。
  13. 如請求項1之擠壓機系統,其中固持器包含一第一固持部件及一第二固持部件,該等固持部件可在垂直於該***方向之一橫向方向上連接至該簾線導引件之側,其中第一固持部件及該第二固持部件在連接至該簾線導引件時分別在該模具的在該橫向方向上之一第一側及一第二側處自該簾線導引件在該***方向上朝向該模具及在該模具旁側延伸。
  14. 如請求項13之擠壓機系統,其中該模具或該簾線導引件可在垂直於該簾線平面之一安裝方向上安裝至該固持器。
  15. 如請求項14之擠壓機系統,其中該第一固持部件及該第二固持部件分別具備在平行於該安裝方向之一方向上延伸的一第一導引元件及一第二導引元件,其中該模具具備經建構以在該安裝方向上分別以可滑動方式嚙合該第一導引元件及該第二導引元件之一第一安裝元件及一第二安裝元件。
  16. 如請求項1之擠壓機系統,其中該簾線導引件包含一第一簾線導引部件及一第二簾線導引部件,該等導引部件經建構以在該簾線平面之相對側上彼此配合。
  17. 如請求項16之擠壓機系統,其中該第一簾線導引部件可獨立地安裝至該第二簾線導引部件及可自該第二簾線導引部件拆卸。
  18. 如請求項1之擠壓機系統,其中該簾線導引件包含不可分或形成為一單塊之一第一簾線導引部件及一第二簾線導引部件。
  19. 如請求項1之擠壓機系統,其中該擠壓機系統進一步包含用於將該模具耦接至該簾線導引件之一第一耦接元件,其中該第一耦接元件允許該 模具在該***方向上相對於該簾線導引件移動至該模具位置中。
  20. 如請求項19之擠壓機系統,其中該擠壓機頭部提供一鄰接表面,該鄰接表面用於在該模具處於該模具位置中時在與該***方向相反之一方向上鄰接該模具。
  21. 如請求項2之擠壓機系統,其中該擠壓機系統進一步具備在該第一滑動表面與該內部表面之間的的一第一密封元件及在該第二滑動表面與該內部表面之間的一第二密封元件,該等密封元件用於對相對於該***方向在該第一密封元件及該第二密封元件下游之該內部表面密封該流動區域。
  22. 如請求項21之擠壓機系統,其中該模具在該***方向上沿該內部表面延伸一模具長度,其中當該模具處於該模具位置中,該第一密封元件及該第二密封元件位於相距該流動區域少於該模具長度的一半處。
  23. 如請求項21之擠壓機系統,其中該第一密封元件及該第二密封元件係形成於該模具中之密封溝槽,其中該等密封溝槽朝向該內部表面開放。
  24. 如請求項1之擠壓機系統,其中該模具或該一或多個流動通道具備在該流動區域處之一刮刀,該刮刀經建構以在該模具及該簾線導引件在與該***方向相反之一縮回方向上自該***狹槽縮回時自該一或多個流動通道中之該擠壓材料截斷保留在該流動區域中之擠壓材料。
  25. 如請求項2之擠壓機系統,其中該模具具備:一模具出口開口,其將該擠壓材料形成為該擠壓物;及一積聚凹槽,其位於該第一滑動表面與該模具出口開口之間以用於積聚由於在該***方向上***該模具而自該內部表面刮掉之擠壓材料。
  26. 如請求項2之擠壓機系統,其中該擠壓機系統進一步具備在該第三滑動表面與該內部表面之間的的一第三密封元件及在該第四滑動表面與該內部表面之間的一第四密封元件,該等密封元件用於對相對於該***方向在該 第三密封元件及該第四密封元件上游之該內部表面密封該流動區域。
  27. 如請求項26之擠壓機系統,其中該簾線導引件在該***方向上沿該內部表面延伸一簾線導引件長度,其中當該簾線導引件處於該簾線導引件位置中時,該第三密封元件及該第四密封元件位於相距該流動區域少於該簾線導引件長度的一半處。
  28. 如請求項26之擠壓機系統,其中該第三密封元件及該第四密封元件係形成於該簾線導引件中之密封溝槽,其中該等密封溝槽朝向該內部表面開放。
  29. 如請求項1之擠壓機系統,其中該模具及該簾線導引件在正交於該簾線平面之一方向上分別具有一模具高度及一簾線導引件高度,其中該模具高度小於該簾線導引件高度。
  30. 如請求項1之擠壓機系統,其中該***狹槽在正交於該簾線平面之一方向上在該模具位置及該簾線導引件位置處分別具有一第一狹槽高度及一第二狹槽高度,其中該第一狹槽高度小於該第二狹槽高度。
  31. 如請求項1之擠壓機系統,其中該模具及該簾線導引件在正交於該簾線平面之一方向上分別具有一模具高度及一簾線導引件高度,其中該模具高度及該簾線導引件高度相等。
  32. 如請求項1之擠壓機系統,其中該***狹槽在正交於該簾線平面之一方向上在該模具位置及該簾線導引件位置處分別具有一第一狹槽高度及一第二狹槽高度,其中該第一狹槽高度及該第二狹槽高度相等。
  33. 如請求項1之擠壓機系統,其中該擠壓機系統進一步包含一致動器,該致動器用於輔助該模具或該簾線導引件分別在該***方向及與該***方向相反之一縮回方向上的該***或移除。
  34. 如請求項1之擠壓機系統,其中該一或多個流動通道包含:一 第一流動通道,其自該簾線平面之一第一側流出至該流動區域中;及一第二流動通道,其自該簾線平面之與該第一側相對的一第二側流出至該流動區域中。
  35. 如請求項34之擠壓機系統,其中該模具及該簾線導引件分別具備一起形成該流動區域之一模具入口開口及一簾線導引件前端,該流動區域在該模具及該簾線導引件分別處於該模具位置及該簾線導引件位置中時在該簾線平面之該第一側處與該第一流動通道對準或連接至該第一流動通道且在該簾線平面之該第二側處與該第二流動通道對準或連接至該第二流動通道。
  36. 如請求項1之擠壓機系統,其中一第一蓋罩經設置於第一擠壓機頭部部件與第一夾持部件之間,且一第二蓋罩經設置於第二擠壓機頭部部件與第二夾持部件之間,該等蓋罩用於對該擠壓機頭部分別密封第一流動通道及第二流動通道。
  37. 一種方法,其係藉由使用如請求項1之擠壓機系統而擠壓簾線加強型擠壓物,其中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連接該模具與該簾線導引件;及在該***方向上將該模具及該簾線導引件自完全在該***狹槽外之一位置同時***於該***狹槽中分別處於該模具位置及該簾線導引件位置中。
  38. 如請求項37之方法,其中該擠壓機頭部具備界定該***狹槽之一內部表面,其中該方法包含藉由允許一定量的擠壓材料在該模具與該內部表面之間及在該簾線導引件與該內部表面之間固化來相對於該內部表面密封該模具及該簾線導引件的步驟。
  39. 如請求項37之方法,其中該模具或該一或多個流動通道具備在該流動區域處之一刮刀,其中該方法包含使用該刮刀以在該模具及該簾線導引件在與該***方向相反之一縮回方向上自該***狹槽縮回時自該一或多個流動通道中之該擠壓材料截斷保留在該流動區域中之擠壓材料的步驟。
TW107111511A 2017-04-03 2018-03-31 擠壓機系統與用於擠壓簾線加強型輪胎構件的方法 TWI7758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NL2018638 2017-04-03
NL2018638A NL2018638B1 (en) 2017-04-03 2017-04-03 Extrud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extruding cord-reinforced tire components
NL2020186 2017-12-27
NL2020186 2017-1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6817A true TW201836817A (zh) 2018-10-16
TWI775829B TWI775829B (zh) 2022-09-01

Family

ID=61750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1511A TWI775829B (zh) 2017-04-03 2018-03-31 擠壓機系統與用於擠壓簾線加強型輪胎構件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2) US11400631B2 (zh)
EP (1) EP3606722B1 (zh)
JP (1) JP7065874B2 (zh)
KR (2) KR102503499B1 (zh)
CN (1) CN110461569B (zh)
BR (1) BR112019020648B1 (zh)
ES (1) ES2876281T3 (zh)
HU (1) HUE055285T2 (zh)
MX (1) MX2019011807A (zh)
PL (1) PL3606722T3 (zh)
RS (1) RS62138B1 (zh)
RU (1) RU2766178C2 (zh)
TW (1) TWI775829B (zh)
WO (1) WO20181849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9296789A1 (en) * 2008-09-24 2010-04-01 Earth To Air Systems, Llc Heat transfer refrigerant transport tubing coatings and insulation for a direct exchange geothermal heating/cooling system and tubing spool core size
KR102337342B1 (ko) 2019-10-17 2021-12-09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용 램프의 광학유닛
CN113021834B (zh) * 2021-03-01 2022-08-30 江门汇杨塑料板材有限公司 高分子弹性材料生产加工的挤出设备
CN117066414B (zh) * 2023-10-17 2023-12-12 山东米乐奇轮胎有限公司 一种子午线轮胎的钢丝缠绕装置及缠绕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17097A (en) * 1966-11-23 1970-06-23 Ball Corp Method for forming and curing continuous elastomeric strip
US4093693A (en) * 1969-08-11 1978-06-06 Lemelson Jerome H Method for making composite articles
US4300878A (en) * 1980-08-27 1981-11-17 The Firestone Tire & Rubber Company Extrusion die for forming composite rubber-cord strip
SU1111869A1 (ru) * 1983-04-22 1984-09-07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А-3395 Экструзионна головка дл изготовлени многополостных профильных изделий из полимерных материалов
US4588538A (en) * 1984-03-15 1986-05-13 Celanese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eparing tapes from thermoplastic polymers and carbon fibers
IT1245462B (it) 1991-03-15 1994-09-20 Firestone Int Dev Spa Testa di estrusione per la realizzazione di fasce armate per pneumatici di veicoli stradali
US5162120A (en) * 1991-11-29 1992-11-10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jackets on cable
US5804222A (en) * 1997-04-29 1998-09-08 Brown; Jearl D. Co-extrusion head for coating wire
JP4818504B2 (ja) 2000-10-12 2011-11-16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ベルトコードのゴムコーティング装置
US20050193494A1 (en) * 2004-02-13 2005-09-08 Lau Vincent W. Inflatable bed
DE502004007806D1 (de) * 2004-06-23 2008-09-18 I & T Innovation Tech Entw Manteln mehrerer kabelleiter
CN101166617B (zh) 2005-04-27 2012-01-04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挤压聚合材料的方法及所用的挤压头
FR2904256B1 (fr) * 2006-07-27 2008-11-21 Michelin Soc Tech Dispositif de gainage de cable a filiere mobile
CN103213264B (zh) * 2013-03-26 2015-10-28 东莞日进电线有限公司 并排铁氟龙多芯线押出机模具及采用该模具生产铁氟龙多芯线的方法
NL2012075C2 (en) 2014-01-10 2015-07-13 Vmi Holland Bv Extruder tooling.
US20160059466A1 (en) * 2014-08-28 2016-03-03 The Goodyear Tire And Rubber Company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laminated fabric ply strips
US9770859B2 (en) * 2014-12-18 2017-09-26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laminated fabric ply strips
NL2014454B1 (en) * 2015-03-13 2016-10-14 Vmi Holland Bv Extruder and method for extruding cord reinforced tire components.
NL2014634B1 (en) 2015-04-14 2016-12-20 Vmi Holland Bv Extruder system for extruding cord reinforced extrudate.
TW201637816A (zh) * 2015-04-21 2016-11-01 Vmi荷蘭公司 擠出機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9020648B1 (pt) 2023-03-21
KR20190129128A (ko) 2019-11-19
HUE055285T2 (hu) 2021-11-29
RU2019134845A (ru) 2021-05-05
JP7065874B2 (ja) 2022-05-12
CN110461569A (zh) 2019-11-15
US20200189165A1 (en) 2020-06-18
ES2876281T3 (es) 2021-11-12
PL3606722T3 (pl) 2021-12-06
KR20230033735A (ko) 2023-03-08
KR102503499B1 (ko) 2023-02-24
RU2019134845A3 (zh) 2021-07-12
US11400631B2 (en) 2022-08-02
US20220339840A1 (en) 2022-10-27
BR112019020648A2 (pt) 2020-05-05
EP3606722B1 (en) 2021-05-26
TWI775829B (zh) 2022-09-01
MX2019011807A (es) 2019-11-07
CN110461569B (zh) 2021-12-07
EP3606722A1 (en) 2020-02-12
RS62138B1 (sr) 2021-08-31
WO2018184955A1 (en) 2018-10-11
JP2020515432A (ja) 2020-05-28
RU2766178C2 (ru) 2022-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75829B (zh) 擠壓機系統與用於擠壓簾線加強型輪胎構件的方法
PT1882571E (pt) Matriz isostática para formação de ladrilhos
JP2020515432A5 (zh)
CN113619068B (zh) 用于挤出帘布增强挤出物的挤出机机头及使用其的方法
WO2005115715A2 (en) Mol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including movable core pin support
CN109049537B (zh) 二次注塑成型模具及其工作方法
KR970014976A (ko) 원형 타이어 부품의 사출성형 방법 및 탄성중합체 재료의 부품을 사출성형하는 장치
KR101856303B1 (ko) 압출기 툴링
NL2018638B1 (en) Extrud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extruding cord-reinforced tire components
DE202016006356U1 (de) Bewegbares Werkzeugelement
EP1617986B1 (de) Vorrichtung zum kalibrieren eines extrudierten kunststoffprofils
CN116494478B (zh) 一种便于开模的管接头注塑模具
CN217123855U (zh) 一种二次抽芯行位防退机构
TWI692397B (zh) 用以擠壓出簾布強化押出物的押出機頭與使用押出機頭以擠壓出簾布強化押出物的方法
TW201637816A (zh) 擠出機工具
JP2006082679A (ja) 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JP2020112233A (ja) T型管継手
EP3168025A1 (de) Spritzgiessformwerkzeug zur herstellung von verbunddichtungselement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