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36646A - 治療與血管生成及血管新生相關病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治療與血管生成及血管新生相關病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36646A
TW201836646A TW107102762A TW107102762A TW201836646A TW 201836646 A TW201836646 A TW 201836646A TW 107102762 A TW107102762 A TW 107102762A TW 107102762 A TW107102762 A TW 107102762A TW 201836646 A TW201836646 A TW 20183664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nths
patient
cnv
administration
immunoconjug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27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蓋比拉 布里恩
威廉 葛妮
柯爾 多布希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艾康尼醫療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艾康尼醫療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艾康尼醫療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6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664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16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43Enzymes; Proenzyme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46Hydrolases (3)
    • A61K38/48Hydrolases (3) acting on peptide bonds (3.4)
    • A61K38/482Serine endopeptidases (3.4.21)
    • A61K38/4846Factor VII (3.4.21.21); Factor IX (3.4.21.22); Factor Xa (3.4.21.6); Factor XI (3.4.21.27); Factor XII (3.4.21.38)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16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17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A61K38/177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A61K38/179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for growth factors; for growth regul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395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 A61K39/39533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against materials from animals
    • A61K39/3955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against materials from animals against proteinaceous materials, e.g. enzymes, hormones, lymphok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12Galenical 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ite of application
    • A61K9/0019Injectable compositions; Intramuscular, intravenous, arterial, subcutaneous administration; Compositions to be administered through the skin in an invasive mann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12Galenical 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ite of application
    • A61K9/0048Eye, e.g. artificial tea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8Solu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10Dispersions; Emuls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7/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senses
    • A61P27/02Ophthalmic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2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growth factors ; against growth regula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9/00Enzymes; Pro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activating, inhibiting,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enzymes
    • C12N9/14Hydrolases (3)
    • C12N9/48Hydrolases (3) acting on peptide bonds (3.4)
    • C12N9/50Proteinases, e.g. Endopeptidases (3.4.21-3.4.25)
    • C12N9/64Proteinases, e.g. Endopeptidases (3.4.21-3.4.25) derived from animal tissue
    • C12N9/6421Proteinases, e.g. Endopeptidases (3.4.21-3.4.25) derived from animal tissue from mammals
    • C12N9/6424Serine endopeptidases (3.4.21)
    • C12N9/6437Coagulation factor VIIa (3.4.21.21)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0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omprising antibod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2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 C07K2317/24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containing regions, domains or residues from different species, e.g. chimeric, humanized or veneer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5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 C07K2317/55Fab or Fab'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7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effect upon binding to a cell or to an antigen
    • C07K2317/76Antagonist effect on antigen, e.g. neutralization or inhibition of bind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9/00Fusion polypeptide
    • C07K2319/30Non-immunoglobulin-derived peptide or protein having an immunoglobulin constant or Fc region, or a fragment thereof, attached thereto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Zo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Endocri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用於治療與血管生成及血管新生相關之疾病的方法及組合物。在一個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為有需要之患者治療眼睛病狀的方法,其包括在多個給藥階段中向該患者投與有效量之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其中該二聚體之單體次單元分別包含與人類免疫球蛋白G1 (IgG1) Fc結構域共軛之突變型人類因子VIIa (fVIIa)蛋白質,及VEGF抑制劑,其中該投藥法產生比接受單獨投與該VEGF抑制劑之患者更改進之結果。

Description

治療與血管生成及血管新生相關病症的方法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指代導致中心視覺損失之斑點之慢性、進行性退化性病理學。根據黃斑視覺研究基金會(Macula Vision Research Foundation)及國立眼科研究所(National Eye Institute),美國多達1500萬人遭受某種形式之AMD,歐洲及其他大陸具有類似人數。血管新生AMD (亦稱為滲出性或「濕性」AMD)係造成工業化國家中超過50歲的老年患者嚴重視覺喪失及失明的主要原因。僅在美國就有超過150萬人遭受濕性AMD。預期AMD發生率及發病率將隨著老齡化群體進一步增加,因此導致美國及世界範圍內患有濕性AMD之患者數目顯著增加。 組織因子(TF)係存在於血管內皮細胞上之細胞介素受體。對於因子VII (FVII)及因子VIIa (FVIIa)其為具有胞內末端結構域、跨膜結構域及胞外結合結構域之整合膜醣蛋白。TF已涉及細胞介素釋放之血管生成及發炎級聯反應過程,兩種過程為血管新生AMD及某些癌症之發病機制。 脈絡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為其中新血管在眼睛之脈絡膜層中生長之過程且與濕性AMD相關。靶向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之療法目前係針對濕性AMD之臨床護理標準。然而,由於脈絡膜新生血管及AMD發病機制之多層面態樣,僅靶向VEGF最可能不足以中斷疾病朝向晚期CNV相關之退化性過程之進展。 用於脈絡膜新生血管及老年性黃斑部病變之新的治療性策略存在未滿足之醫療需求。本發明解決此需求及其他需求。
在一個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為有需要之患者預防、抑制或逆轉眼睛中的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之方法,其包含在多個給藥階段中向患者投與以下各者:(a)有效量之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其中該二聚體之單體次單元分別包含與人類免疫球蛋白G1 (IgG1) Fc結構域共軛之突變型人類因子VIIa (fVIIa)蛋白質;及(b) VEGF抑制劑;其中投藥相比於已單獨投與VEGF抑制劑產生改進之最佳矯正視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結果;改進之平均脈絡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病變面積之減少;改進之CNV泌出之減少;或改進之治療耐久性。 在一個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為有需要之患者預防、抑制或逆轉眼睛中的眼部血管新生之方法,其包含在多個給藥階段中向患者投與包含以下各者之組合物:(a)有效量之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其中二聚體之單體次單元分別包含與人類免疫球蛋白G1 (IgG1) Fc結構域共軛之突變型人類因子VIIa (fVIIa)蛋白質;及(b) VEGF抑制劑;其中投藥相比於已單獨投與VEGF抑制劑產生改進之最佳矯正視力(BCVA)結果;改進之平均脈絡膜新生血管(CNV)病變面積之減少;改進之CNV泌出之減少;或改進之治療耐久性。 在一個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為有需要之患者逆轉眼睛中的腫瘤血管新生之方法,其包含在多個給藥階段中向患者投與包含以下各者之組合物:(a)有效量之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其中二聚體之單體次單元分別包含與人類免疫球蛋白G1 (IgG1) Fc結構域共軛之突變型人類因子VIIa (fVIIa)蛋白質;及(b) VEGF抑制劑;其中投藥相比於已單獨投與VEGF抑制劑產生改進之最佳矯正視力(BCVA)結果;改進之平均脈絡膜新生血管(CNV)病變面積之減少;改進之CNV泌出之減少;或改進之治療耐久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VEGF抑制劑包含抗VEGF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二聚體係均二聚體。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二聚體係雜二聚體。 在一個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為有需要之患者預防、抑制或逆轉眼睛中的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AMD)之方法,其包含在多個給藥階段中向患者投與以下各者:(a)有效量之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其中二聚體之單體次單元分別包含與人類免疫球蛋白G1 (IgG1) Fc結構域共軛之突變型人類因子VIIa (fVIIa)蛋白質;及(b) VEGF抑制劑;其中投藥相比於已單獨投與VEGF抑制劑產生改進之最佳矯正視力(BCVA)結果;改進之平均脈絡膜新生血管(CNV)病變面積之減少;改進之CNV泌出之減少;或改進之治療耐久性。 在一個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為有需要之患者預防、抑制或逆轉眼睛中的眼部血管新生之方法,其包含在多個給藥階段中向患者投與以下各者:(a)有效量之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其中二聚體之單體次單元分別包含與人類免疫球蛋白G1 (IgG1) Fc結構域共軛之突變型人類因子VIIa (fVIIa)蛋白質;及(b) VEGF抑制劑;其中投藥相比於已單獨投與VEGF抑制劑產生改進之最佳矯正視力(BCVA)結果;改進之平均脈絡膜新生血管(CNV)病變面積之減少;改進之CNV泌出之減少;或改進之治療耐久性。 在一個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為有需要之患者預防、抑制或逆轉眼睛中的腫瘤血管新生之方法,其包含在多個給藥階段中向患者投與以下各者:(a)有效量之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其中二聚體之單體次單元分別包含與人類免疫球蛋白G1 (IgG1) Fc結構域共軛之突變型人類因子VIIa (fVIIa)蛋白質;及(b) VEGF抑制劑;其中投藥相比於已單獨投與VEGF抑制劑產生改進之最佳矯正視力(BCVA)結果;改進之平均脈絡膜新生血管(CNV)病變面積之減少;改進之CNV泌出之減少;或改進之治療耐久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相比於野生型因子VII蛋白質,突變型因子VII蛋白質在哺乳動物宿主中顯示減少之凝血反應。 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之單體次單元中之至少一者包含突變型人類fVIIa結構域,該突變型人類fVIIa結構域在Lys341或Ser 344處包含單點突變。在另一實施例中,單點突變為丙胺酸。在另一實施例中,單點突變係Lys341變成Ala341。在另一實施例中,單點突變係Ser344變成Ala344。 在一些實施例中,眼部血管新生繼發於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AMD)、早產兒視網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或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在一些實施例中,眼部血管新生係脈絡膜新生血管。在一些實施例中,脈絡膜新生血管繼發於濕性AMD。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過去曾診斷在眼睛中患有濕性AMD。在另一實施例中,病患之眼睛過去未曾針對脈絡膜新生血管或濕性AMD進行治療。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過去曾用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療法、雷射療法或手術治療脈絡膜血管形成。 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藥法包括在各給藥階段玻璃體內注射。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藥法包括在各給藥階段脈絡膜上腔注射。 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個給藥階段包含兩個或更多個、三個或更多個、四個或更多個、五個或更多個、六個或更多個、七個或更多個、八個或更多個、九個或更多個、十個或更多個、十一個或更多個、十二個或更多個、十三個或更多個、十四個或更多個、十五個或更多個、十六個或更多個、十七個或更多個、十八個或更多個、十九個或更多個或二十個或更多個給藥階段。在一些實施例中,其中多個給藥階段包含12至24個給藥階段。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藥法包括每28天一次、每30天一次或每35天一次玻璃體內注入患者之眼睛。 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包含玻璃體內SEQ ID NO:2或SEQ ID NO:3之胺基酸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包含SEQ ID NO:2之胺基酸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包含SEQ ID NO:3之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由包含SEQ ID NO:4之聚核苷酸序列編碼。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由包含SEQ ID NO:5之聚核苷酸序列編碼。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藥法包括靜脈內或瘤內投藥。 在一些實施例中,改進之CNV病變面積或CNV泌出之減少係減少至少約5%、至少約10%、至少約20%、至少約30%、至少約40%或至少約50%。在一些實施例中,改進之治療耐久性增加至少約5%、至少約10%、至少約20%、至少約30%、至少約40%或至少約50%。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多個給藥階段之後,相比於已單獨投與VEGF抑制劑之患者之眼睛的視網膜厚度,在患者眼睛中,患者眼睛之視網膜厚度降低。在一些實施例中,視網膜厚度降低至少約50 µm、至少約100 µm、至少約150 µm、至少約175 µm、至少約200 µm、至少約225 µm或至少約250 µm。在一些實施例中,視網膜厚度降低至少約5%、至少約10%、至少約20%、至少約30%、至少約40%或至少約50%。在另一實施例中,降低之視網膜厚度係降低之中央視網膜子域厚度(central retinal subfield thickness;CST)、降低之中心點厚度(center point thickness;CPT)或降低之中心凹厚度(central foveal thickness;CFT)。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各給藥階段之前量測患者眼睛中之眼內壓(intraocular pressure;IOP)。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各給藥階段之後約20分鐘、約30分鐘、約40分鐘、約50分鐘或約1小時量測患者眼睛中之IOP。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各給藥階段之前約20分鐘、約30分鐘、約40分鐘、約50分鐘或約1小時量測患者眼睛中之IOP。在其他實施例中,經由壓力量測術量測IOP。 在一些實施例中,VEGF抑制劑與免疫共軛物存在於同一組合物中。在一些實施例中,VEGF抑制劑與免疫共軛物存在於不同組合物中。在一些實施例中,抗VEGF抗體係蘭尼單抗(ranibizumab)。在一些實施例中,蘭尼單抗之劑量為約0.2 mg至約1 mg。在另一實施例中,蘭尼單抗之劑量為0.3 mg、0.4 mg、0.5 mg、0.6 mg或0.7 mg。在一些實施例中,經由玻璃體內注射向患者眼睛投與蘭尼單抗。 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0.2 mg至約0.7 mg之劑量投與VEGF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0.6 mg之劑量投與VEGF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其中以0.6 mg之劑量投與VEGF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約0.3 mg之劑量投與VEGF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以0.3 mg之劑量投與VEGF抑制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個給藥階段包含每月投藥一次。在另一實施例中,多個給藥階段包含前三個月每月投藥一次,之後為在4至12個月中僅在觀測到CNV活性時每月治療。 在一些實施例中,其中經由玻璃體內注射向患者眼睛投與包含有效量之VEGF抑制劑之組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多個給藥階段中之每一者處投與包含有效量之VEGF抑制劑之組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各給藥階段包含對約200 μg與約600 μg之間的免疫共軛物二聚體之投藥。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藥為約300 μg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藥為約600 μg免疫共軛物二聚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開始治療後至少6個月量測結果。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為人類。
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主張2017年1月25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2/450,452號之權益,該案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關於序列表之陳述 以文本格式代替紙張複本提供與本申請案相關之序列表,且特此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說明書中。含有序列表之正文檔案之名稱為ICTH_006_00US_ST25。2017年1月25日產生之文本檔案係約24 KB且經由EFS-Web以電子方式提交。 術語「一(a或an)」可指代彼實體中之一或多者,亦即可指複數個參考物。因此,術語「一(a或an)」、「一或多個(種)」及「至少一個(種)」在本文中可互換地使用。另外,通過不定冠詞「一(a或an)」提及「一元件」並不排除存在多於一個元件的可能性,除非上下文明確要求存在一個且僅存在一個元件。 在本說明書通篇中提及「一個實施例」、「一實施例」、「一個態樣」或「一態樣」意謂結合實施例描述之特定特點、結構或特徵包括於本揭示內容之至少一個實施例中。因此,片語「在一個實施例中」或「在一實施例中」在本說明書通篇中各處之出現未必皆指同一實施例。另外,可在一或多個實施例中以任何適合的方式組合特定特點、結構或特徵。 如本文所用,在特定實施例中,術語「約」或「大約」在數值之前時指示該值加或減10%範圍。 如本文所用,「患者」指代溫血動物,例如大鼠、小鼠、羊、牛、豬、天竺鼠、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人類靈長類動物,其中患者可為雄性及/或雌性。 如本文所用,「典型CNV」意謂導致在20/25與20/400之間但可比20/800更壞之視覺之輪廊分明的CNV面積。 如本文所用,「隱性CNV」意謂顯示少於典型CNV之滲漏且導致在20/25與20/400之間但可比20/800更壞之視覺的劃定不佳之CNV面積。 如本文所用,「改進」意謂相比於對應的對照,對於「經改進之」修改結果改進至少5%,例如相比於對照條件下之平均CNV病變面積,改進之平均CNV病變面積之減少為平均CNV病變面積之至少5%改進。 如本文所用,「抗體」包括任何單株抗體、多株抗體、多特異性抗體、雙特異性抗體、單鏈抗體、抗體之單鏈可變片段(scFv)、抗體之FAB片段及其片段。 如本文所用,「CNV活性」包括新的或增加之流體及/或滲漏、出血及/或病變、持續性流體及在所感知之CNV病變之部位處降低之視網膜脈絡膜血流。血管新生 病理性血管生成為現有血管自外圍組織中之脈管之增長誘導,其在各種疾病中觀測到,通常由血管內皮細胞之特異性生長因子之釋放觸發。病理性血管生成可導致血管新生,亦即產生新的血管;使得能夠實體腫瘤增長及癌轉移;造成眼部病症之視覺功能障礙;促進發炎性病症中之白血球滲出;及/或影響諸如動脈粥樣硬化之心血管病之結果。 在本發明之一個態樣中,提供用於治療患有與血管新生及/或血管生成相關之疾病之患者的方法,該疾病諸如癌症、類風濕性關節炎、黃斑變性之滲出性(「濕性」)形式及/或動脈粥樣硬化。如本文所述,視療法涉及之病理病狀類型而定,投藥可為局部或全身性的。如本文所用,術語「患者」包括人類及其他物種兩者,該等其他物種包括其他哺乳動物物種。本發明因此具有醫療及獸醫應用兩者。在獸醫組合物及治療中,使用來源於對應物種之靶向及效應子結構域構建免疫共軛物。 在本文所提供之態樣中,提供用於治療患者之與血管生成及/或血管新生相關之疾病的方法。在一個實施例中,與血管新生及/或血管生成相關之疾病係濕性AMD。在其他實施例中,與血管新生及/或血管生成相關之疾病係癌症(眼部黑素瘤)、動脈粥樣硬化、類風濕性關節炎、眼部黑素瘤、糖尿病黃斑水腫(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視網膜靜脈栓塞視(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之後的黃斑水腫、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AMD)、早產兒視網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或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免疫共軛物 如本文所用,「免疫共軛物(immunoconjugate或免疫共軛物)」指代兩種化學共軛或融合蛋白質:(1) ICON-1 (可互換地稱為hI-con1),包含融合至兩種突變型FVII蛋白質之兩種二聚免疫球蛋白(Ig) Fc單體之雙臂FVII-Fc融合蛋白;及(2) ICON-1.5,包含兩種二聚免疫球蛋白(Ig) Fc單體之單臂FVII-Fc融合蛋白及突變型FVII蛋白質,其中突變型FVII蛋白質僅融合至Fc單體中之一者。(參見例示性實施例之 1 )。 如本文所用,「共軛蛋白」與「融合蛋白」可互換使用,且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將意識到共軛蛋白與融合蛋白之間的區別之邊界及界限。 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具有免疫球蛋白Fc結構域作為效應子結構域,且該效應子結構域共軛至包含人類因子VII之突變體形式之靶向結構域。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包含共軛至顯示降低之凝血之靶向結構域的人類IgG1免疫球蛋白之Fc結構域,該Fc結構域包含因子VII之突變體形式,該因子VII之突變體形式包含選自S344A及/或K341A之一或兩種突變,其中免疫共軛物蛋白質結合於組織因子。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示內容之免疫共軛物包括描述於出版之國際專利申請案WO/2017/181145及美國專利7,858,092、8,388,974、8,071,104、7,887,809及6,924,359中之免疫共軛物。 ICON-1.5及ICON-1具有類似的結合度及ADCC活性以及FXa轉化率。 在本文所提供之一個態樣中,提供包含共軛至人類IgG1 Fc區(效應子結構域)之突變型FVII蛋白質(靶向結構域)之蛋白質。 1 提供可藉由本文所提供之方法投與之免疫共軛物之一個實施例的通用結構。在本文所提供之態樣中,突變型因子VIIa結構域(亦稱為TF靶向結構域)結合具有高親和力及特異性之組織因子,但不起始凝血或將通常與組織因子結合相關之凝血減到最少。IgG1 Fc結構域(亦稱為效應子結構域)藉由自然殺手(NK)細胞及補體途徑觸發對結合免疫共軛物之細胞之溶胞反應。在一個實施例中,IgG1 Fc效應子結構域包含IgG1 Fc區之CH2及CH3區兩者。 1 序列描述 FVIIa與TF之間的反應為物種特異性的(Janson等人,1984;Schreiber等人,2005;Peterson等人,2005):小鼠FVII在許多異源物種(包括兔、豬及人類)中呈現活性,而人類FVIIa僅在人類、狗、兔及豬中明顯具有活性。相反地,人類IgG Fc結構域在人類及小鼠兩者中具有活性。因此,視患者而定,使用來源於對應物種或來自已知在患者中具有活性之物種之靶向及效應子結構域構建免疫共軛物。舉例而言,在本文所提供之人類治療方法中,突變型組織因子靶向結構域來源於共軛至效應子結構域之人類因子VIIa,該人類因子VIIa包含人類IgG1免疫球蛋白之Fc區。舉例而言,在一個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係SEQ ID NO:2之蛋白質。在另一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係SEQ ID NO:3之蛋白質。在一個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由SEQ ID NO:1、SEQ ID NO:4或SEQ ID NO:5之mRNA序列編碼。 在一個實施例中,本文中描述之免疫共軛物包含兩種蛋白鏈,分別包含經由連接子或鉸鏈區連接至效應子結構域之靶向結構域。在另一實施例中,連接子或鉸鏈區為天然產生的,且在一個實施例中源於人類。在一個實施例中,IgG1免疫球蛋白之鉸鏈區,例如人類IgG1免疫球蛋白之鉸鏈區用於將靶向結構域連接至效應子結構域。在一個實施例中,IgG1之鉸鏈區包括半胱胺酸胺基酸,該等半胱胺酸胺基酸在兩條單體鏈之間形成一或多個二硫鍵(例如如 1 中所描繪)。 在一個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係均二聚體。然而,在另一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係雜二聚體,例如包含兩種單體之免疫共軛物分別具有不同胺基酸序列之靶向結構域,但具有相同效應子結構域。在一個實施例中,兩種靶向結構域之胺基酸序列相差一個胺基酸、兩個或更多個胺基酸、三個或更多個胺基酸或五個或更多個胺基酸。在一個實施例中,各單體次單位包含連接免疫共軛物之靶向區及效應子區之IgG1鉸鏈區,且免疫共軛物雜二聚體或免疫共軛物均二聚體之單體次單元經由IgG1鉸鏈區之間的二硫鍵連接在一起。 在一個實施例中,本文中提供之ICON-1免疫共軛物之分子量為約150 kDa至約200 kDa。在另一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之分子量為約157 kDa或157 kDa。舉例而言,在一個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係具有闡述在SEQ ID NO:2中之胺基酸序列之免疫共軛物,在本文中亦稱為「hI-con1」或「ICON-1」(在本文中可互換地使用)。在另一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具有闡述在SEQ ID NO:3中之胺基酸序列。 如通篇所提供,在本文所描述之實施例中,提供包含組織因子靶向結構域之免疫共軛物,該組織因子靶向結構域包含突變型因子VIIa結構域。靶向結構域包含突變型因子VIIa,該突變型因子VIIa已突變從而抑制凝血途徑之起始而不降低至組織因子之結合親和力。在一個實施例中,因子VIIa中之突變係殘基341處之單點突變。在另一實施例中,突變來自Lys341變成Ala341。然而,抑制凝血途徑之其他突變由本文所提供之免疫共軛物涵蓋。在一個實施例中,本文所提供之免疫共軛物之效應子結構域介導補體及自然殺手(NK)細胞細胞毒性途徑兩者。 本文亦提供之包含本發明之免疫共軛物的醫藥組合物。免疫共軛物產生 在一些實施例中,產生免疫共軛物之方法包括在諸如BHK細胞之哺乳動物細胞中之表現。在其他實施例中,細胞株可包括HEK 293、CHO及SP2/0。免疫共軛物可藉由表現構築體之哺乳動物表現產生。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產生為融合蛋白(FVII-Fc)或產生為化學共軛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經翻譯後修飾。翻譯後修飾包括:豆蔻醯化、糖基磷脂醯肌醇化、棕櫚醯化、異戊烯化、脂化、醯化、烷基化、丁基化、γ-羧化、糖基化(N-糖基化、O-糖基化、海藻糖基化及甘露糖基化)、丙醯化、琥珀醯化及硫酸化。VEGF 抑制劑 如本文所提供,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在共同治療方案中與VEGF抑制劑一起投與以治療患者之前述疾病或病症中之一者,例如治療濕性AMD或與血管生成或血管新生相關之另一眼部疾病。 在一個實施例中,VEGF抑制劑與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在同一組合物中投與。 然而,在另一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在獨立組合物中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免疫共軛物二聚體之前投與VEGF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免疫共軛物二聚體之後投與VEGF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同時投與VEGF抑制劑。 在一個實施例中,VEGF抑制劑係抗VEGF抗體。在一個實施例中,VEGF抑制劑係蘭尼單抗或貝伐單抗(bevacizumab)。在另一實施例中,抑制劑中之VEGF係蘭尼單抗。在另一實施例中,以每給藥階段0.5 mg或0.3 mg之劑量投與蘭尼單抗,且如LUCENTIS之處方資訊所指示投與。 在一些實施例中,VEGF抑制劑可選自蘭尼單抗、貝伐單抗、帕唑帕尼(pazopanib)、舒尼替尼(sunitinib)、索拉非尼(sorafenib)、阿西替尼(axitinib)、瑞戈非尼(regorafenib)、普納替尼(ponatinib)、卡博替尼(cabozantinib)、凡德他尼(vandetanib)、雷莫蘆單抗(ramucirumab)、樂伐替尼(lenvatinib)、阿柏西普(aflibercept)及齊-阿柏西普(ziv-aflibercept)。投與免疫共軛物及 VEGF 抑制劑 由本文所提供之方法所涵蓋之投藥方法包括玻璃體內注射、脈絡膜上腔注射、局部投藥(例如滴眼劑)、靜脈內及瘤內投藥。在另一實施例中,投藥係經由免疫共軛物或複製缺陷型腺病毒載體或攜帶編碼免疫共軛物之分泌形式之cDNA之其他病毒載體的靜脈內、肌肉內、瘤內、皮下、滑膜內、眼內、斑塊內或皮內注射。在一個實施例中,需要治療之患者經由玻璃體內、靜脈內或瘤內注射或在其他部位注射一或多種免疫共軛物蛋白質投與一或多種免疫共軛物二聚物。可替代地,在一個實施例中,需要治療之患者經由靜脈內或瘤內注射或在其他部位注射攜帶編碼本文所提供之免疫共軛物二聚物中之一或多者的分泌形式之cDNA之一或多種表現載體投與一或多種免疫共軛物二聚物。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藉由靜脈內或瘤內注射有效量之一或多種複製缺陷型腺病毒載體或攜帶編碼一或多種類型之免疫共軛物蛋白質之分泌形式的cDNA之一或多種腺相關載體治療。在一個實施例中,需要治療之患者經由玻璃體內、靜脈內或瘤內注射或在其他部位注射一或多種免疫共軛物蛋白質及VEGF抑制劑共同投與一或多種免疫共軛物二聚物及VEGF抑制劑。可替代地,在一個實施例中,需要治療之患者經由靜脈內或瘤內注射或在其他部位注射攜帶編碼本文所提供之免疫共軛物二聚物中之一或多者的分泌形式之cDNA之一或多種表現載體共同投與一或多種免疫共軛物二聚物及VEGF抑制劑。 如本文所用,「有效量」或「治療有效量」意謂治療本揭示內容之病狀或疾病所需要之治療劑的含量或量,或在治療劑所投與之個體中產生治療反應或所需效果之治療劑的含量或量;其中治療劑係本揭示內容之免疫共軛物。治療劑可進一步包括本揭示內容之免疫共軛物及本揭示內容之VEGF抑制劑。因此,治療劑,諸如本揭示內容之免疫共軛物及本揭示內容之VEGF抑制劑之治療有效量係有效減輕血管生成及/或血管新生之一或多種症狀以及各種形式之AMD的量。 如本文所用,「醫藥組合物」意謂包含治療劑之組合物。 如本文所用,「治療(treatment/treating)」及類似者意謂以下作用:(i)預防特定疾病或病症出現在可能易患該疾病或病症但又尚未診斷患有該疾病或病症之個體中;(ii)治癒、治療或抑制該疾病,亦即遏制其發展;或(iii)藉由減輕或去除症狀、病狀及/或藉由使疾病消退改善或逆轉該疾病。 在一個實施例中,採用玻璃體內注射之方法。在另一實施例中,當製備用於注射之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或VEGF抑制劑時採用無菌技術,例如經由使用無菌手套、無菌蓋布及無菌眼瞼鏡筒(或等效物)。在一個實施例中,患者在注射之前經受麻醉及廣效殺菌劑。 在一個實施例中,本文所提供之一或多種VEGF抑制劑及/或免疫共軛物二聚物(例如SEQ ID NO:2之免疫共軛物二聚體)之玻璃體內注射液藉由經由連接至1-cc結核菌素注射器之5微米19號過濾器針頭抽取免疫共軛物二聚體組合物溶液及/或VEGF抑制劑組合物溶液之小瓶內容物製備。在另一實施例中,隨後捨棄過濾器針頭且用無菌30號x ½-英吋針頭置換以用於玻璃體內注射。排出小瓶之內容物直至推桿頂端與標記合適遞送劑量之注射器上之線對準。 在眼部注射之一個方法,例如玻璃體內或脈絡膜上腔注射中,在注射之前及/或之後,監測患者之眼內壓(IOP)之升高。舉例而言,在一個實施例中,在眼部注射之前及/或之後,使用壓力量測術監測患者之IOP之升高。在另一實施例中,經由緊接在注射之後檢查視神經頭之灌注監測患者之IOP之增加。在一個實施例中,在眼部注射本文所提供之免疫共軛物二聚物及/或VEGF抑制劑中之一者之前,例如在眼部注射之前約20分鐘、約30分鐘、約40分鐘、約50分鐘或約1小時監測患者之IOP之升高。在另一實施例中,在眼部注射本文所提供之免疫共軛物二聚物及/或VEGF抑制劑中之一者之後,例如在眼內注射之後約10分鐘、約20分鐘、約30分鐘、約40分鐘、約50分鐘或約1小時監測患者之IOP之升高。在一個實施例中,相比於眼內注射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或VEGF抑制劑之後,患者之IOP在眼內注射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或VEGF抑制劑之前實質上相同。在一個實施例中,相比於在眼內注射(例如玻璃體內注射)之前,患者之IOP在眼內注射之後變化不超過10%、不超過20%或不超過30%。 在一個實施例中,本文所提供之治療方法包含單次投與本文所提供之免疫共軛物二聚物及/或VEGF抑制劑中之一者(例如SEQ ID NO:2或SEQ ID NO:3之免疫共軛物)。然而,在另一實施例中,本文所提供之治療方法包含多個給藥階段。在另一實施例中,多個給藥階段係本文所描述之免疫共軛物二聚物及/或VEGF抑制劑中之一者之多次眼內注射。在一個實施例中,多個給藥階段包含兩個或更多個、三個或更多個、四個或更多個或五個或更多個給藥階段。在另一實施例中,各給藥階段包含本文所描述之免疫共軛物及/或VEGF抑制劑中之一者之眼內注射,或本文所描述之免疫共軛物及/或VEGF抑制劑中之一者之瘤內注射(亦即作為表現蛋白質或經由編碼可溶性免疫共軛物之載體)。 在一個實施例中,採用約2至約24個給藥階段,例如約2至約24個眼內給藥階段(例如玻璃體內或脈絡膜上腔注射)。在另一實施例中,採用約3至約30個、或約5至約30個、或約7至約30個、或約9至約30個、或約10至約30個、或約12至約30個或約12至約24個給藥階段。 在一個實施例中,在採用多個給藥階段之情況下,給藥階段間隔約10天至約60天、或約10天至約50天、或約10天至約40天、或約10天至約30天、或約10天至約20天。在另一實施例中,在採用多個給藥階段之情況下,給藥階段間隔約20天至約60天、或約20天至約50天、或約20天至約40天、或約20天至約30天。在甚至另一實施例中,多個給藥階段為每兩週(例如約每14天)、每月(例如約每30天)或每兩月(例如約每60天)。在又一實施例中,給藥階段間隔約28天。 在一個實施例中,多個給藥階段包含2個、3個、4個、5個、6個、7個、8個、9個、10個、11個、12個、13個、14個、15個、16個、17個、18個、19個、20個、21個、22個、23個、24個、25個、26個、27個、28個、29個、30個、31個、32個、33個、34個、35個、36個、37個、38個、39個、40個、41個、42個、43個、44個、45個、46個、47個、48個、49個或50個給藥階段,其中給藥階段間隔2天、3天、4天、5天、6天、7天、8天、9天、10天、11天、12天、13天、14天、15天、16天、17天、18天、19天、20天、21天、22天、23天、24天、25天、26天、27天、28天、29天、30天、35天、40天、45天、50天、55天或60天。本文所提供之免疫共軛物及/或VEGF抑制劑可用於其中涉及血管生成及/或血管新生之任何疾病或病症。舉例而言,在一個態樣中,向需要治療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AMD)之患者的眼睛投與本文所提供之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或VEGF抑制劑。在一個實施例中,治療包含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或VEGF抑制劑之多個給藥階段。如通篇所提供,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包含單體次單元,該等單體次單元分別包含與人類免疫球蛋白G1 (IgG1) Fc結構域共軛之突變型人類因子VIIa (fVIIa)蛋白質。在另一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具有SEQ ID NO:2或SEQ ID NO:3之胺基酸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具有SEQ ID NO:3之胺基酸序列。在一個實施例中,治療濕性AMD之方法包含預防、抑制或逆轉需要治療之患者之眼睛中的脈絡膜新生血管。在另一實施例中,相比於在治療之前存在於患者之罹患眼睛中之脈絡膜新生血管,脈絡膜新生血管在治療後逆轉至少約10%、至少約20%、至少約30%或至少約40%。 與眼部血管新生相關之其他眼部病症可用本文所提供之免疫共軛物及VEGF抑制劑以及方法治療。在一個實施例中,眼部血管新生係脈絡膜新生血管。在另一實施例中,眼部血管新生係視網膜血管新生。在又一實施例中,眼部血管新生係角膜血管新生。因此,在一個實施例中,與脈絡膜、視網膜或角膜血管新生相關之眼部病症可藉由本文所提供之一或多種方法治療。在另一實施例中,方法包含向有需要之患者之眼睛投與本文所描述之免疫共軛物二聚物及/或VEGF抑制劑。在另一實施例中,治療包含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或VEGF抑制劑之多個給藥階段。在另一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具有SEQ ID NO:2或SEQ ID NO:3之胺基酸序列。在又一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具有SEQ ID NO:2之胺基酸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具有SEQ ID NO:3之胺基酸序列。 舉例而言,在一個實施例中,需要治療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AMD)、早產兒視網膜病(ROP)或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之患者使用本文所提供之免疫共軛物及/或VEGF抑制劑例如經由將免疫共軛物及VEGF抑制劑玻璃體內注入、脈絡膜上腔注入或局部投與(例如經由滴眼劑)患病眼睛。在一個實施例中之治療歷經多個給藥階段發生。關於前述病症,稱眼部血管新生「相關」或「繼發於」各別病症。 在一個實施例中,需要治療視網膜靜脈栓塞(RVO)之黃斑水腫之患者藉由本文所提供之免疫共軛物二聚物及VEGF抑制劑中之一者治療。在一個實施例中,方法包含向患者投與包含有效量之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或VEGF抑制劑之組合物,其中二聚體之單體次單元分別包含與人類免疫球蛋白G1 (IgG1) Fc結構域共軛之突變型因子VIIa (fVIIa)。在另一實施例中,突變型fVIIa蛋白質係人類突變型fVIIa蛋白質且經由IgG1之鉸鏈區連接於IgG1 Fc結構域。在另一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具有SEQ ID NO:2或SEQ ID NO:3之胺基酸序列。在又一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具有SEQ ID NO:2之胺基酸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具有SEQ ID NO:3之胺基酸序列。在一個實施例中,例如經由在各給藥階段玻璃體內投藥歷經多個給藥階段向患者投與免疫共軛物二聚體。 在另一實施例中,需要治療糖尿病黃斑水腫(DME)之患者藉由本文所提供之免疫共軛物二聚物及VEGF抑制劑中之一者治療。在一個實施例中,方法包含向患者投與包含有效量之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或VEGF抑制劑之組合物,其中二聚體之單體次單元分別包含與人類免疫球蛋白G1 (IgG1) Fc結構域共軛之突變型因子VIIa (fVIIa)。在另一實施例中,突變型fVIIa蛋白質係人類突變型fVIIa蛋白質且經由IgG1之鉸鏈區連接於IgG1 Fc結構域。在另一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具有SEQ ID NO:2或SEQ ID NO:3之胺基酸序列。在又一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具有SEQ ID NO:2之胺基酸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具有SEQ ID NO:3之胺基酸序列。在一個實施例中,歷經多個給藥階段向患者投與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在甚至另一實施例中,在各給藥階段玻璃體內投與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或VEGF抑制劑。 在又一實施例中,經由本文所提供之免疫共軛物及VEGF抑制劑中之一者治療有需要之患者,例如患有DME之患者中的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在一個實施例中,方法包含向患者,例如DME患者投與包含有效量之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或VEGF抑制劑之組合物,其中二聚體之單體次單元分別包含與人類免疫球蛋白G1 (IgG1) Fc結構域共軛之突變型因子VIIa (fVIIa)。在另一實施例中,突變型fVIIa蛋白質係人類突變型fVIIa蛋白質且經由IgG1之鉸鏈區連接於IgG1 Fc結構域。在另一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具有SEQ ID NO:2或SEQ ID NO:3之胺基酸序列。在又一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具有SEQ ID NO:2之胺基酸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具有SEQ ID NO:3之胺基酸序列。在一個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二聚體係歷經多個給藥階段投與患者。在甚至另一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或VEGF抑制劑係歷經多個給藥階段,例如:在各給藥階段經由玻璃體內投與患者。 在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中,本文所提供之一或多種免疫共軛物及VEGF抑制劑用於為有需要之患者(例如:癌症患者)治療與腫瘤血管新生相關的疾病或病症之方法。在一個實施例中,該方法包括例如:經由瘤內或靜脈內注射,向患者投與包含有效量之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或VEGF抑制劑之組合物,其中二聚體之單體次單元分別包含與人類免疫球蛋白G1 (IgG1) Fc結構域共軛之突變型因子VIIa (fVIIa)。在另一實施例中,突變型fVIIa蛋白質係人類突變型fVIIa蛋白質且經由IgG1之鉸鏈區連接於IgG1 Fc結構域。在另一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具有SEQ ID NO:2或SEQ ID NO:3之胺基酸序列。在又一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具有SEQ ID NO:2之胺基酸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具有SEQ ID NO:3之胺基酸序列。在一個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或VEGF抑制劑係歷經多個給藥階段投與患者。 在癌症治療中,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係用於治療各種癌症,尤其原發或轉移性固態腫瘤,包括黑素瘤、腎癌、***癌、乳腺癌、卵巢癌、腦癌、神經母細胞瘤、頭頸癌、胰臟癌、膀胱癌、子宮內膜癌及肺癌。在一個實施例中,癌症為婦科癌症。在另一實施例中,婦科癌症係漿液透明細胞子宮內膜樣或未分化卵巢癌。在一個實施例中採用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或VEGF抑制劑來靶向腫瘤脈管(尤其血管內皮細胞)及/或腫瘤細胞。在不希望受理論限制下,靶向腫瘤血管結構為使用本文所描述之一或多種免疫共軛物二聚物及/或VEGF抑制劑之癌症免疫療法提供若干如下優勢。(i)包括組織因子之一些血管標靶對於所有腫瘤而言均相同;(ii)靶向脈管之免疫共軛物不必滲入腫瘤塊以達至其標靶;(iii)靶向腫瘤脈管應產生擴增治療反應,因為各血管滋養大量腫瘤細胞,該等腫瘤細胞之存活率視脈管之功能完整性而定;及(iv)脈管不太可能產生對免疫共軛物之抗性,因為其將需要內襯脈管之整個內皮層之修飾。不同於先前所描述之抑制新血管生長之抗血管生成方法,本文所提供之免疫共軛物二聚物引發對新生血管之溶胞反應。 在另一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一或多種免疫共軛物及VEGF抑制劑用於治療動脈粥樣硬化或類風濕性關節炎之方法。在一個實施例中,方法包含向需要治療之患者投與包含有效量之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或VEGF抑制劑之組合物,其中二聚體之單體次單元分別包含與人類免疫球蛋白G1 (IgG1) Fc結構域共軛之突變型因子VIIa (fVIIa)。在另一實施例中,突變型fVIIa蛋白質係人類突變型fVIIa蛋白質且經由IgG1之鉸鏈區連接於IgG1 Fc結構域。在另一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具有SEQ ID NO:2或SEQ ID NO:3之胺基酸序列。在又一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具有SEQ ID NO:2之胺基酸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具有SEQ ID NO:3之胺基酸序列。在一個實施例中,歷經多個給藥階段向患者投與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或VEGF抑制劑。 在使用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治療眼部病症之方法,例如用於治療濕性AMD、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糖尿病黃斑水腫或繼發於諸如濕性AMD之眼部病症之脈絡膜新生血管的方法之一個實施例中,相比於在進行治療之前患者之BCVA量測,進行治療方法之患者在治療(例如單個給藥階段或多個給藥階段)之後基本上維持其視覺,如藉由在最佳矯正視力(BCVA)量測中丟失少於15個字母所量測。在另一實施例中,相比於在進行治療之前患者之BCVA量測,患者在BCVA量測中丟失少於10個字母、少於8個字母、少於6個字母或少於5個字母。 在一些實施例中,相比於在進行治療之前患者之BCVA量測,已投與本發明之免疫共軛物及/或VEGF抑制劑之患者在BCVA量測中丟失少於10個、9個、8個、7個、6個或5個字母。在一些實施例中,相比於在進行治療之前患者之BCVA量測,患者在BCVA量測中丟失約10個、約9個、約8個、約7個、約6個或約5個字母。 在一些實施例中,已投與本發明之免疫共軛物及VEGF抑制劑之患者在BCVA量測中丟失少於在15與5個、15與6個、15與7個、15與8個、15與9個、15與10個、10與5個、10與6個、10與7個、10與8個、10與9個、9與5個、9與6個、9與7個、9與8個、8與5個、8與6個、8與7個、7與5個、7與6個或6與5個之間的字母。 在一些實施例中,已投與本發明之免疫共軛物及VEGF抑制劑之患者在BCVA量測中丟失少於在約15與約5個、約15與約6個、約15與約7個、約15與約8個、約15與約9個、約15與約10個、約10與約5個、約10與約6個、約10與約7個、約10與約8個、約10與約9個、約9與約5個、約9與約6個、約9與約7個、約9與約8個、約8與約5個、約8與約6個、約8與約7個、約7與約5個、約7與約6個或約6與約5個之間的字母。 在使用免疫共軛物二聚體治療眼部病症之方法,例如用於治療濕性AMD、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糖尿病黃斑水腫或繼發於諸如濕性AMD之眼部病症之脈絡膜新生血管的方法之另一實施例中,進行治療方法之患者在治療(例如單個給藥階段或多個給藥階段)之後基本上維持其視覺,如藉由BCVA量測所量測。 在一些實施例中,相比於在治療之前患者之BCVA,已投與本發明之免疫共軛物及VEGF抑制劑之患者在治療之後恢復其視覺,如藉由在最佳矯正視力(BCVA)量測中增加5個、6個、7個、8個、9個、10個、15個、20個或25個或更多個字母所量測。在一些實施例中,相比於在治療之前患者之BCVA,已投與本發明之免疫共軛物及/或VEGF抑制劑之患者在治療之後恢復其視覺,如藉由在最佳矯正視力(BCVA)量測中增加約5個、約6個、約7個、約8個、約9個、約10個、約15個、約20個或約25個或更多個字母所量測。 在一些實施例中,相比於在治療之前患者之BCVA,已投與本發明之免疫共軛物及VEGF抑制劑之患者在治療之後恢復其視覺,如藉由在BCVA量測中增加大於在5與25個、5與20個、5與15個、5與10個、5與9個、5與8個、5與7個、5與6個、6與25個、6與20個、6與15個、6與10個、6與9個、6與8個、6與7個、7與25個、7與20個、7與15個、7與10個、7與9個、7與8個、8與25個、8與20個、8與15個、8與10個、8與9個、9與25個、9與20個、9與15個、9與10個、10與25個、10與20個、10與15個、15與25個、15與20個、或20與25個之間的字母或更多個字母所量測。 在一些實施例中,相比於在治療之前患者之BCVA,已投與本發明之免疫共軛物及VEGF抑制劑之患者在治療之後恢復其視覺,如藉由在BCVA量測中增加大於在約5與約25個、約5與約20個、約5與約15個、約5與約10個、約5與約9個、約5與約8個、約5與約7個、約5與約6個、約6與約25個、約6與約20個、約6與約15個、約6與約10個、約6與約9個、約6與約8個、約6與約7個、約7與約25個、約7與約20個、約7與約15個、約7與約10個、約7與約9個、約7與約8個、約8與約25個、約8與約20個、約8與約15個、約8與約10個、約8與約9個、約9與約25個、約9與約20個、約9與約15個、約9與約10個、約10與約25個、約10與約20個、約10與約15個、約15與約25個、約15與約20個、或約20與約25個之間的字母或更多個字母所量測。 在使用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治療眼部病症之方法,例如用於治療濕性AMD、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糖尿病黃斑水腫或繼發於諸如濕性AMD之眼部病症之脈絡膜新生血管的方法之一個實施例中,相比於在治療之前眼部血管新生面積(例如CNV面積),患者眼睛中之眼部血管新生面積,例如脈絡膜新生血管面積減少。如本文所提供,治療可包括一個給藥階段或多個給藥階段,且在一個實施例中,在單個給藥階段或多個給藥階段之後評估眼部血管新生面積(例如CNV面積)之減少。在另一實施例中,眼部血管新生面積(例如CNV面積)減少至少約5%、或至少約10%、或至少約15%、或至少約20%、或至少約25%、或至少約30%、或至少約35%、或至少約40%、或至少約45%、或至少約50%,如藉由螢光素血管造影所量測。 在使用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治療眼部病症之方法,例如用於治療濕性AMD、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糖尿病黃斑水腫或繼發於諸如濕性AMD之眼部病症之脈絡膜新生血管的方法之一個實施例中,相比於在治療之前視網膜厚度,患者眼睛中之經治療眼睛之視網膜厚度降低,如藉由光學相干斷層攝影術(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所量測。如本文所提供,治療可包括一個給藥階段或多個給藥階段,且在一個實施例中,在單個給藥階段或多個給藥階段之後評估視網膜厚度之降低。在另一實施例中,視網膜厚度降低至少約5%、或至少約10%、或至少約15%、或至少約20%、或至少約25%、或至少約30%、或至少約35%、或至少約40%、或至少約45%、或至少約50%,如藉由OCT所量測。在另一實施例中,降低之視網膜厚度係降低之中央視網膜子域厚度(CST)、降低之中心點厚度(CPT)或降低之中心凹厚度(CFT)。 在一個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或VEGF抑制劑以溶液或懸浮液形式投與。在一個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組合物及/或VEGF抑制劑組合物包含精胺酸或蛋白A。在另一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組合物及/或VEGF抑制劑組合物包含精胺酸。在甚至另一實施例中,精胺酸以約20 mM至約40 mM,例如以25 mM存在於組合物中。在一個實施例中,組合物之其他組分包括HEPES、氯化鈉、聚山梨醇酯-80、氯化鈣或其組合。 在一個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或VEGF抑制劑以在10 μg與600 μg、10 μg與500 μg、10 μg與400 μg、10μg與300 μg、10 μg與200 μg、10 μg與100 μg、10 μg與50 μg、50 μg與600 μg、50 μg與500 μg、50 μg與400 μg、50 μg與300 μg、50 μg與200 μg、50 μg與100μg、100 μg與600 μg、100 μg與500 μg、100 μg與400 μg、100 μg與300 μg、100 μg與200 μg、200 μg 與600 μg、200 μg與500 μg、200 μg與400 μg、200 μg與300 μg、300 μg與600 μg、300 μg與500 μg、300 μg與400 μg、400 μg與600 μg、400 μg與500 μg之間的劑量投與。 在一個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或VEGF抑制劑以在約10 μg與約 500 μg、約10 μg與約400 μg、約10μg與約300 μg、約10 μg與約200 μg、約10 μg與約100 μg、約10 μg與約50 μg、約50 μg與約500 μg、約50 μg與約400 μg、約50 μg與約300 μg、約50 μg與約200 μg、約50 μg與約100μg、約100 μg與約500 μg、約100 μg與約400 μg、約100 μg與約300 μg、約100 μg與約200 μg、約200 μg與約500 μg、約200 μg與約400 μg、約200 μg與約300 μg、約300 μg與約500 μg、約300 μg與約400 μg、或約400 μg與約500 μg之間的劑量投與。 在一個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或VEGF抑制劑以約0.1 mg、約0.15 mg、約0.2 mg、約0.25 mg、約0.3 mg、約0.35 mg、約0.40 mg、約0.45 mg、約0.50 mg、約0.55 mg、約0.60 mg、約0.65 mg、約0.7 mg、約0.75 mg、約0.8 mg、約0.9 mg、約0.95 mg、約1 mg、約1.05 mg、約1.1 mg、約1.15 mg、約1.2 mg、約1.25 mg、約1.30 mg、約1.35 mg、約1.4 mg、約1.45 mg、或約1.50 mg之劑量投與。 在一個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或VEGF抑制劑以0.1 mg、0.15 mg、0.2 mg、0.25 mg、0.3 mg、0.35 mg、0.40 mg、0.45 mg、0.50 mg、0.55 mg、0.60 mg、0.65 mg、0.7 mg、0.75 mg、0.8 mg、0.9 mg、0.95 mg、1 mg、1.05 mg、1.1 mg、1.15 mg、1.2 mg、1.25 mg、1.30 mg、1.35 mg、1.4 mg、1.45 mg、或1.50 mg之劑量投與。 在一個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或VEGF抑制劑以由以下組成之劑量投與:約10μg、約20μg、約30 μg、約40 μg、約50 μg、約60 μg、約70 μg、約80 μg、約90 μg、約100 μg、約125 μg、約150 μg、約175 μg、約200 μg、約225 μg、約250 μg、約275 μg、約300 μg、約325 μg、約350 μg、約375 μg、約400 μg、約425 μg、約450 μg、約475 μg、約500 μg、約525 μg、約550 μg、約575 μg、約600 μg、約625 μg、約650 μg、約675 μg、或約700 μg。 在一個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或VEGF抑制劑以在10 μL與200 μL、10 μL與180 μL、10 μL與160 μL、10 μL與140 μL、10 μL與120 μL、10 μL與100 μL、10 μL與80 μL、10 μL與60 μL、10μL與40 μL、10 μL與20 μL、10 μL與15 μL、20 μL與200 μL、20μL與180 μL、20 μL與160 μL、20μL與140μL、20 μL與120 μL、20 μL與100 μL、20 μL與80 μL、20 μL與60 μL、20 μL與40 μL、40 μL與200μL、40 μL與180 μL、40 μL與160 μL、40μL與140 μL、40 μL與120 μL、40 μL與100 μL、40 μL與80 μL、40 μL與60 μL、60 μL與200 μL、60 μL與180 μL、60 μL與160 μL、60 μL與140 μL、60 μL與120 μL、60 μL與100 μL、60 μL與80 μL、80 μL與200 μL、80 μL與180 μL、80 μL與160 μL、80 μL與140 μL、80 μL與120 μL、80 μL與100 μL、100 μL與200 μL、100 μL與180 μL、100 μL與160 μL、100 μL與140 μL、100 μL與120 μL、120 μL與200 μL、120 μL與180 μL、120 μL與160μL、120 μL與140 μL、140 μL與200 μL、140 μL與180 μL、140 μL與160 μL、160 μL與200 μL、160 μL與180 μL、或180 μL與200 μL之間的溶質體積投與。 在一個實施例中,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或VEGF抑制劑以由以下組成之溶質體積投與:約10μL、約15 μL、約20 μL、約25 μL、約30 μL、約35 μL、約40 μL、約45 μL、約50 μL、約55 μL、約60 μL、約65 μL、約70 μL、約75 μL、約80 μL、約85 μL、約90 μL、約95 μL、或約100 μL。 本發明之一個例示性組合物提供於下表2中。 治療結果 如本文所提供,本發明之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之投藥相比於VEGF抑制劑之單獨投藥引起改進之結果。在一些實施例中,改進之結果優於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之累加效應。在一些實施例中,改進之結果相比於單獨用二聚體或VEGF治療具有協同性。結果可藉由以下各者定量:BVCA字母得分;中央子域視網膜厚度;眼睛之組織/區域厚度;CNV面積,病變面積;CNV相關之泌出;CNV滲漏面積;視網膜下流體體積;中央子域視網膜下超反射物質之厚度;總視網膜下超反射物質之體積;視網膜內流體、視網膜下流體及/或視網膜下色素上皮流體之存在或不存在;視網膜中央凹下及/或非視網膜中央凹下包囊之存在或不存在;萎縮及/或纖維化;自體螢光面積;非連續自體螢光面積;中央子域色素上皮脫離之體積;及眼睛外核層、外部限制膜、橢圓區及/或視網膜中央凹下視網膜色素上皮之完整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多個給藥階段中經投與有效量之(1)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其中二聚體之單體次單元分別包含共軛至人類免疫球蛋白G1(IgG1) Fc結構域之突變型人類因子VIIa (fVIIa)蛋白質及(2)VEGF抑制劑。在另一實施例中,在多個給藥階段中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之投藥預防、抑制或逆轉有需要之患者之眼睛中的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AMD)。在另一實施例中,在多個給藥階段中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之投藥預防、抑制或逆轉有需要之患者之眼睛中的眼部血管新生。在另一實施例中,在多個給藥階段中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之投藥逆轉有需要之患者之眼睛中的腫瘤血管新生。 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兩者之投藥相比於VEGF抑制劑單方療法引起優異的臨床結果,如本文中所詳述。 在一個實施例中,在患者或患者群體中測定BCVA字母得分,其中患者分配至以下三組中之一:(1)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單方療法;(2)VEGF抑制劑單方療法(例如抗VEGF抗體,例如蘭尼單抗);及(3)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療法治療組。在一些實施例中,確定BCVA字母得分基線且隨後在治療開始1週、2週、3週、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重複鑑別。在一些實施例中,CNV係典型CNV。在其他實施例中,CNV係隱性的。在其他實施例中,CNV係極小地典型的。在一個實施例中,評估BVCA字母得分測定以最後觀察值推估(Last Observation Carried Forward, LOCF)方法進行。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開始治療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在BCVA字母得分中增加大於5個、10個、15個、20個、25個、30個、35個或40個字母。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開始治療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在BCVA字母中增加大於約5個、約10個、約15個、約20個、約25個、約30個、約35個或約40個字母。 在一些實施例中,相比於接受VEGF抑制劑單方療法之患者,用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治療之患者在BCVA字母得分中顯示高於約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甚至100%之改進。 在一個實施例中,在患者或患者群體中測定眼睛之中央子域視網膜厚度,其中患者分配至以下三組中之一:(1) ICON-1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單方療法;(2)VEGF抑制劑單方療法(例如抗VEGF抗體,例如蘭尼單抗);及(3)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療法治療組。在一些實施例中,確定中央子域視網膜厚度基線且隨後在治療開始1週、2週、3週、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重複鑑別。在一些實施例中,CNV係典型CNV。在其他實施例中,CNV係隱性的。在一個實施例中,中央子域視網膜厚度測定係以最後觀察值推估(LOCF)方法進行。在一個實施例中,利用sdOCT進行中央子域視網膜厚度測定。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開始治療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顯示中央子域視網膜厚度至少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100%之增加或減少。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開始治療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顯示中央子域視網膜厚度至少5%、約10%、約15%、約20%、約25%、約30%、約35%、約40%、約45%、約50%、約55%、約60%、約65%、約70%、約75%、約80%、約85%、約90%、約95%、或約100%之增加或減少。 在一個實施例中,患者顯示本文中呈現之眼睛之組織及/或區域的中央子域視網膜厚度之增加或減少為至少約10 μm、約20 μm、約30 μm、約40 μm、約50 μm、約60 μm、約70 μm、約80 μm、約90 μm、約100 μm、約125 μm、約150 μm、約175 μm、約200 μm、約225 μm、約250 μm、約275 μm、約300 μm、約325 μm、約350 μm、約375 μm、約400 μm、約425 μm、約450 μm、約475 μm、約500 μm、約525 μm、約550 μm、約575 μm、約600 μm、約625 μm、約650 μm、約675 μm、或約700 μm之增加或減少。 在一個實施例中,本文中呈現之眼睛之組織及/或區域的厚度之量測為至少10 μm、20 μm、30 μm、40 μm、50 μm、60 μm、70 μm、80 μm、90 μm、100 μm、125 μm、150 μm、175 μm、200 μm、225 μm、250 μm、275 μm、300 μm、325 μm、350 μm、375 μm、400 μm、425 μm、450 μm、475 μm、500 μm、525 μm、550 μm、575 μm、600 μm、625 μm、650 μm、675 μm、或700 μm之增加或減少。 在一些實施例中,相比於接受VEGF抑制劑單方療法之患者,用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治療之患者顯示高於約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甚至100%之中央子域視網膜厚度之增加或減少。 在一個實施例中,在患者或患者群體中進行CNV面積之量測,其中患者分配至以下三組中之一:(1) ICON-1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單方療法;(2) VEGF抑制劑單方療法(例如抗VEGF抗體,例如蘭尼單抗);及(3)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療法治療組。在一些實施例中,確定CNV面積基線且隨後在治療開始1週、2週、3週、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重複鑑別。在一些實施例中,CNV係典型CNV。在其他實施例中,CNV係隱性CNV。在一個實施例中,CNV面積之測定係以最後觀察值推估(LOCF)方法進行。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開始治療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顯示CNV面積至少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100%之減小。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開始治療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顯示CNV面積至少約5%、約10%、約15%、約20%、約25%、約30%、約35%、約40%、約45%、約50%、約55%、約60%、約65%、約70%、約75%、約80%、約85%、約90%、約95%、或約100%之減小。 在一些實施例中,相比於接受VEGF抑制劑單方療法之患者,用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治療之患者顯示高於約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甚至100%CNV面積之減小。 在一個實施例中,在患者或患者群體中進行病變面積之量測,其中患者分配至以下三組中之一:(1) ICON-1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單方療法;(2) VEGF抑制劑單方療法(例如抗VEGF抗體,例如蘭尼單抗);及(3)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療法治療組。在一些實施例中,確定病變面積基線且隨後在治療開始1週、2週、3週、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重複鑑別。在一些實施例中,CNV係典型CNV。在其他實施例中,CNV係隱性CNV。在一個實施例中,病變面積之測定係以最後觀察值推估(LOCF)方法進行。參見 23 ,對於病變尺寸之協同減小,如針對ICON-1+VEGF抑制劑之組合投藥藉由CTLF所量測。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開始治療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顯示病變面積至少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100%之減小。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開始治療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顯示病變面積至少約5%、約10%、約15%、約20%、約25%、約30%、約35%、約40%、約45%、約50%、約55%、約60%、約65%、約70%、約75%、約80%、約85%、約90%、約95%、或約100%之增大或減小。 在一些實施例中,相比於接受VEGF抑制劑單方療法之患者,用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治療之患者顯示高於約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甚至100%之病變面積。 在一個實施例中,在患者或患者群體中進行CNV相關之泌出之量測,其中患者分配至以下三組中之一:(1) ICON-1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單方療法;(2) VEGF抑制劑單方療法(例如抗VEGF抗體,例如蘭尼單抗);及(3)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療法治療組。在一些實施例中,確定CNV相關之泌出基線且隨後在治療開始1週、2週、3週、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重複鑑別。在一些實施例中,CNV相關之泌出係典型CNV。在其他實施例中,CNV係隱性CNV。在一個實施例中,CNV面積之測定係以最後觀察值推估(LOCF)方法進行。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開始治療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顯示CNV相關之泌出至少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100%之減少。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開始治療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顯示CNV相關之泌出至少約5%、約10%、約15%、約20%、約25%、約30%、約35%、約40%、約45%、約50%、約55%、約60%、約65%、約70%、約75%、約80%、約85%、約90%、約95%、或約100%之減少。 在一些實施例中,相比於接受VEGF抑制劑單方療法之患者,用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治療之患者在BCVA字母得分中顯示高於約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甚至100%之改進。 在一個實施例中,在患者或患者群體中進行滲漏CNV面積 (滲漏面積)之量測,其中患者分配至以下三組中之一:(1) ICON-1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單方療法;(2) VEGF抑制劑單方療法(例如抗VEGF抗體,例如蘭尼單抗);及(3)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療法治療組。在一些實施例中,確定滲漏面積基線且隨後在開始治療之後,在治療開始1週、2週、3週、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重複鑑別。在一些實施例中,CNV係典型CNV。在其他實施例中,CNV係隱性CNV。在一個實施例中,滲漏面積之量測係以最後觀察值推估(LOCF)方法進行。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開始治療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顯示滲漏面積至少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100%之減小。在一些實施例中,CNV係典型CNV。在其他實施例中,CNV係隱性的。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開始治療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顯示滲漏面積至少約5%、約10%、約15%、約20%、約25%、約30%、約35%、約40%、約45%、約50%、約55%、約60%、約65%、約70%、約75%、約80%、約85%、約90%、約95%、或約100%之增大或減小。 在一些實施例中,相比於接受VEGF抑制劑單方療法之患者,用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治療之患者顯示高於約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甚至100%之滲漏面積之減小。 在一個實施例中,在患者或患者群體中進行視網膜下流體體積之量測,其中患者分配至以下三組中之一:(1) ICON-1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單方療法;(2) VEGF抑制劑單方療法(例如抗VEGF抗體,例如蘭尼單抗);及(3)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療法治療組。在一些實施例中,確定視網膜下流體體積基線之量測且隨後在開始治療之後,在治療開始1週、2週、3週、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重複鑑別。在一些實施例中,CNV係典型CNV。在其他實施例中,CNV係隱性CNV。在一個實施例中,視網膜下流體體積之量測係以最後觀察值推估(LOCF)方法進行。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開始治療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顯示視網膜下流體體積至少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100%之減少或增加。在一些實施例中,CNV係典型CNV。在其他實施例中,CNV係隱性CNV。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開始治療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顯示視網膜下流體體積至少約5%、約10%、約15%、約20%、約25%、約30%、約35%、約40%、約45%、約50%、約55%、約60%、約65%、約70%、約75%、約80%、約85%、約90%、約95%、或約100%之減少或增加。 在一些實施例中,相比於接受VEGF抑制劑單方療法之患者,用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治療之患者顯示高於約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甚至100%視網膜下流體體積之增加或減少。 在一個實施例中,在患者或患者群體中進行中央子域視網膜下超反射物質之厚度量測,其中患者分配至以下三組中之一:(1) ICON-1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單方療法;(2) VEGF抑制劑單方療法(例如抗VEGF抗體,例如蘭尼單抗);及(3)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療法治療組。在一些實施例中,確定中央子域視網膜下超反射物質基線之厚度量測且隨後在開始治療之後,在治療開始1週、2週、3週、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重複鑑別。在一些實施例中,CNV係典型CNV。在其他實施例中,CNV係隱性CNV。在一個實施例中,中央子域視網膜下超反射物質之厚度量測係以最後觀察值推估(LOCF)方法進行。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開始治療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顯示中央子域視網膜下超反射物質之厚度至少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100%之減少或增加。在一些實施例中,CNV係典型CNV。在其他實施例中,CNV係隱性CNV。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開始治療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顯示中央子域視網膜下超反射物質之厚度至少約5%、約10%、約15%、約20%、約25%、約30%、約35%、約40%、約45%、約50%、約55%、約60%、約65%、約70%、約75%、約80%、約85%、約90%、約95%、或約100%之減少或增加。 在一些實施例中,相比於接受VEGF抑制劑單方療法之患者,用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治療之患者顯示高於約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甚至100%中央子域視網膜下超反射物質之厚度之增加或減少。 在一個實施例中,在患者或患者群體中進行總視網膜下超反射物質體積之量測,其中患者分配至以下三組中之一:(1) ICON-1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單方療法;(2) VEGF抑制劑單方療法(例如抗VEGF抗體,例如蘭尼單抗);及(3)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療法治療組。在一些實施例中,確定視網膜下超反射物質之總體積基線之量測且隨後在開始治療之後,在治療開始1週、2週、3週、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重複鑑別。在一些實施例中,獲得視網膜中央凹下與非視網膜中央凹下之間的區別。在一些實施例中,CNV係典型CNV。在其他實施例中,CNV係隱性CNV。在一個實施例中,視網膜下超反射物質之總體積量測係以最後觀察值推估(LOCF)方法進行。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開始治療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顯示視網膜下超反射物質之總體積至少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100%之減少或增加。在一些實施例中,CNV係典型CNV。在其他實施例中,CNV係隱性CNV。在一些實施例中,獲得視網膜中央凹下與非視網膜中央凹下之間的區別。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開始治療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顯示視網膜下超反射物質之總體積至少約5%、約10%、約15%、約20%、約25%、約30%、約35%、約40%、約45%、約50%、約55%、約60%、約65%、約70%、約75%、約80%、約85%、約90%、約95%、或約100%之減少或增加。在一些實施例中,獲得視網膜中央凹下與非視網膜中央凹下之間的區別。 在一些實施例中,相比於接受VEGF抑制劑單方療法之患者,用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治療之患者顯示高於約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甚至100%視網膜下超反射物質之總體積之增加或減少。 在一個實施例中,在患者或患者群體中針對(1)視網膜內流體、(2)視網膜下流體、(3)視網膜下色素上皮流體進行存在或不存在之鑑別,其中患者分配至以下三組中之一:(1) ICON-1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單方療法;(2) VEGF抑制劑單方療法(例如抗VEGF抗體,例如蘭尼單抗);及(3)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療法治療組。在一些實施例中,確定該等眼部位置中之流體之存在或不存在的基線判定且隨後在開始治療之後,在治療開始1週、2週、3週、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重複鑑別。在一些實施例中,CNV係典型CNV。在其他實施例中,CNV係隱性CNV。在一個實施例中,該等眼部位置中之流體之存在或不存在的判定係以最後觀察值推估(LOCF)方法進行。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開始治療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顯示(1)視網膜內流體、(2)視網膜下流體及/或(3)視網膜下色素上皮流體之存在或不存在。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開始治療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顯示(1)視網膜內流體、(2)視網膜下流體及/或(3)視網膜下色素上皮流體之存在或不存在。 在一些實施例中,相比於接受VEGF抑制劑單方療法之患者,用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治療之患者顯示高於約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甚至100%(1)視網膜內流體、(2)視網膜下流體及/或(3)視網膜下色素上皮流體之增加或減少。 在一個實施例中,在患者或患者群體中鑑別視網膜中央凹下或非視網膜中央凹下之存在或不存在包囊,其中患者分配至以下三組中之一:(1) ICON-1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單方療法;(2) VEGF抑制劑單方療法(例如抗VEGF抗體,例如蘭尼單抗);及(3)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療法治療組。在一些實施例中,確定視網膜中央凹下或非視網膜中央凹下包囊之存在或不存在的基線判定且隨後在開始治療之後,在治療開始1週、2週、3週、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重複鑑別。在一些實施例中,CNV係典型CNV。在其他實施例中,CNV係隱性CNV。在一個實施例中,該等包囊之存在或不存在之判定係以最後觀察值推估(LOCF)方法進行。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開始治療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顯示視網膜中央凹下或非視網膜中央凹下包囊之存在或不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開始治療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顯示視網膜中央凹下或非視網膜中央凹下包囊之存在之減少。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開始治療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顯示視網膜中央凹下或非視網膜中央凹下包囊之存在或不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開始治療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顯示視網膜中央凹下或非視網膜中央凹下包囊之存在之減少。 在一些實施例中,相比於接受VEGF抑制劑單方療法之患者,用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治療之患者顯示高於約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甚至100%視網膜中央凹下或非視網膜中央凹下包囊之減少。 在一個實施例中,在患者或患者群體之眼睛鑑別萎縮及/或纖維化,其中患者分配至以下三組中之一:(1) ICON-1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單方療法;(2) VEGF抑制劑單方療法(例如抗VEGF抗體,例如蘭尼單抗);及(3)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療法治療組。在一些實施例中,確定萎縮及/或纖維化之基線鑑別且隨後在開始治療之後,在治療開始1週、2週、3週、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重複鑑別。在一些實施例中,CNV係典型CNV。在其他實施例中,CNV係隱性CNV。在一個實施例中,萎縮及/或纖維化之存在係以最後觀察值推估(LOCF)方法判定。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開始治療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顯示眼睛之萎縮及/或纖維化至少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100%之減少。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開始治療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顯示眼睛之萎縮及/或纖維化至少約5%、約10%、約15%、約20%、約25%、約30%、約35%、約40%、約45%、約50%、約55%、約60%、約65%、約70%、約75%、約80%、約85%、約90%、約95%、或約100%之減少。 在一些實施例中,相比於接受VEGF抑制劑單方療法之患者,用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治療之患者眼睛之萎縮及/或纖維化顯示高於約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甚至100%之減少。 在一個實施例中,在患者或患者群體中測定減少之自體螢光之總面積,其中患者分配至以下三組中之一:(1) ICON-1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單方療法;(2) VEGF抑制劑單方療法(例如抗VEGF抗體,例如蘭尼單抗);及(3)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療法治療組。在一些實施例中,確定自體螢光之面積的基線鑑別且隨後在開始治療之後,在治療開始1週、2週、3週、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重複鑑別。在一些實施例中,CNV係典型CNV。在其他實施例中,CNV係隱性CNV。在一個實施例中,減少之自體螢光之總面積的測定係以最後觀察值推估(LOCF)方法進行。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開始治療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顯示自體螢光在眼睛中之總面積至少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100%之減小。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開始治療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顯示自體螢光在眼睛中之總面積至少約5%、約10%、約15%、約20%、約25%、約30%、約35%、約40%、約45%、約50%、約55%、約60%、約65%、約70%、約75%、約80%、約85%、約90%、約95%、或約100%之減小。 在一些實施例中,相比於接受VEGF抑制劑單方療法之患者,用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治療之患者顯示高於約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甚至100%自體螢光總面積之減小。 在一個實施例中,在患者或患者群體中測定眼睛中之非連續自體螢光之總面積,其中患者分配至以下三組中之一:(1) ICON-1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單方療法;(2) VEGF抑制劑單方療法(例如抗VEGF抗體,例如蘭尼單抗);及(3)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療法治療組。在一些實施例中,確定非連續自體螢光之總面積之基線判定且隨後在開始治療之後,在治療開始1週、2週、3週、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重複鑑別。在一些實施例中,CNV係典型CNV。在其他實施例中,CNV係隱性CNV。在一個實施例中,非連續自體螢光之總面積的測定係以最後觀察值推估(LOCF)方法進行。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開始治療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顯示非連續自體螢光在眼睛中之總面積至少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100%之減小。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開始治療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顯示非連續自體螢光在眼睛中之總面積至少約5%、約10%、約15%、約20%、約25%、約30%、約35%、約40%、約45%、約50%、約55%、約60%、約65%、約70%、約75%、約80%、約85%、約90%、約95%、或約100%之減少。 在一些實施例中,相比於接受VEGF抑制劑單方療法之患者,用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治療之患者顯示高於約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甚至100%非連續自體螢光總面積之減小。 在一個實施例中,在患者或患者群體中確定中央子域色素上皮脫離之體積量測,其中患者分配至以下三組中之一:(1) ICON-1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單方療法;(2) VEGF抑制劑單方療法(例如抗VEGF抗體,例如蘭尼單抗);及(3)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療法治療組。在一些實施例中,確定中央子域色素上皮脫離之體積之基線判定且隨後在開始治療之後,在治療開始1週、2週、3週、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重複鑑別。在一些實施例中,CNV係典型CNV。在其他實施例中,CNV係隱性CNV。在一個實施例中,中央子域色素上皮脫離之體積係以最後觀察值推估(LOCF)方法進行。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開始治療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顯示中央子域色素上皮脫離之體積至少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100%之減少。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開始治療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顯示中央子域色素上皮脫離之體積至少約5%、約10%、約15%、約20%、約25%、約30%、約35%、約40%、約45%、約50%、約55%、約60%、約65%、約70%、約75%、約80%、約85%、約90%、約95%、或約100%之減少。 在一些實施例中,相比於接受VEGF抑制劑單方療法之患者,用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治療之患者顯示高於約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甚至100%中央子域色素上皮脫離之體積之減少。 在一個實施例中,針對患者或患者群體進行眼睛之(1)外核層、(2)外部限制膜、(3)橢圓區及(4)視網膜中央凹下視網膜色素上皮之完整性判定,其中患者分配至以下三組中之一:(1) ICON-1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單方療法;(2) VEGF抑制劑單方療法(例如抗VEGF抗體,例如蘭尼單抗);及(3)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療法治療組。在一些實施例中,確定(1)-(4)之完整性之基線判定且隨後在開始治療之後,在治療開始1週、2週、3週、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重複鑑別。在一些實施例中,CNV係典型CNV。在其他實施例中,CNV係隱性CNV。在一個實施例中,(1) - (4)之完整性判定係以最後觀察值推估(LOCF)方法進行。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開始治療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顯示眼睛之(1)外核層、(2)外部限制膜、(3)橢圓區及(4)視網膜中央凹下視網膜色素上皮的完整性至少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100%之增加。 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開始治療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之後顯示眼睛之(1)外核層、(2)外部限制膜、(3)橢圓區及(4)視網膜中央凹下視網膜色素上皮之完整性至少約5%、約10%、約15%、約20%、約25%、約30%、約35%、約40%、約45%、約50%、約55%、約60%、約65%、約70%、約75%、約80%、約85%、約90%、約95%、或約100%之增加。 在一些實施例中,相比於接受VEGF抑制劑單方療法之患者,用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及VEGF抑制劑治療之患者顯示高於約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甚至100%眼睛之(1)外核層、(2)外部限制膜、(3)橢圓區及(4)視網膜中央凹下視網膜色素上皮之完整性的增加。 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於本揭示內容之治療之免疫共軛物二聚體係ICON-1.5免疫共軛物。實例 藉由參考以下實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然而,應注意此等實例,如上文所述之實施例為說明性的且不應理解為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之範疇。實例 1 - 活體外凝血酶生成分析中之 hI - con1 之評估 測試血漿中凝血酶生成分析中之hI-con1 (SEQ ID NO: 2)的影響。具體而言,評估使用凝血酶曲線(CAT樣)分析之組織因子起始反應中,hI-con1對血漿中之凝血酶生成之影響(Hemker等人 2002. Pathophysiol. Haemost. Thromb. 32, 第249-253頁;Mann等人 2007. J. Thromb Haemost. 5, 第2055-2061頁,其每一者出於所有目的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對於CAT樣分析而言,使用來自健康個體之多供體人類檸檬酸鹽血漿、人類FVII缺陷型血漿及正常兔檸檬酸鹽血漿。用人類再脂化TF (在人類血漿中)或用兔再脂化TF (在兔血漿中)起始凝血酶(亦稱為因子IIa,或活化血液凝血因子II)生成。 將hI-con1維持在-70℃下冷凍直至使用。各樣品在調配物緩衝液包括3.0 mg hI-con1/mL (15 mM HEPES,150 mM NaCl,5 mM CaCl2 ,25 mM精胺酸,0.01% 吐溫80 (Tween 80),pH 7.4)中。 50%甘油中之人類血漿FVIIa購自Haematologic Technologies, Inc., 57 River Road, Essex Junction, VT 05452。將其儲存在-20℃下直至使用。在使用之前,將其稀釋於調配物緩衝液中之10 nM (15 mM HEPES,150 mM NaCl,5 mM CaCl2,25 mM精胺酸,0.01% 吐溫80,pH 7.4)。 Spectrozyme FXa (編號222)、脂化重組人類TF試劑(目錄號4500L)及脂化重組兔TF購自American Diagnostica, Inc. (Stamford, CT);混合正常人類血漿(批號IR 11-020711)及兔血漿(批號26731)購自Innovative Research Novi, MI 48377;先天性FVII缺陷型血漿(目錄號0700)購自George King Bio-Medical, Inc. (Overland Park, KS)且人類因子X (hFX) (編號HCX-0050)及Phe-Pro-Arg-氯甲基酮(FPRck;目錄號FPRCK-01)、玉米胰蛋白酶抑制劑(CTI;目錄號CTI-01)購自Haematologic Technologies, Inc (Essex Junction, VT, USA)。螢光基板Z-Gly-Gly-Arg-AMC·HCl購自Bachem (Torrance, CA)且二水合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鹽(EDTA;編號E5134)、NaCl (編號S7653)及HEPES (編號H3375)購自Sigma (St. Louis, MO)。HBS緩衝液,pH 7.4含有150 mM NaCl、2 mM CaCh及20 mM HEPES。 活性位點抑制FVIIa (FVIIai)內部製造。1, 2- 二油醯基-sn-甘油-3-磷酸-L-絲胺酸(PS;編號840035)及1, 2-二油醯基-sn-甘油-3-磷酸膽鹼(PC;編號850375)購自Avanti Polar Lipids, Inc. (Alabaster, AL, USA)。由25% PS及75% PC構成之磷脂小泡(PCPS)如出於所有目的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之Higgins及Mann 1983中所描述製備。外質 FXase 在37℃下將脂化重組人類TF (0.1 nM)與5 nM血漿FVIIa或5 nM hI-con1或兩者之混合物(每一者5 nM)及100 µM PCPS一起培育10 min。添加FX (4 µM)且在選擇之時間點(0-5 min)將10 µL反應混合物之等分試樣淬滅至170 µL HBS-0.1% PEG-20 mM EDTA。添加20 µL Spectrozyme FXa (0.2 mM)且量測受質水解隨405 nm下吸光度增加之速率(mOD/min)。凝血酶生成 ( CAT ) 分析 將最終0.1 mg/mL濃度之玉米胰蛋白酶抑制劑(Corn trypsin inhibitor;CTI)添加至檸檬酸鹽血漿且將80 µL此血漿轉移至Immulon® 96孔板(Thermo Electron Co., Waltham MA)。當需要時,以所選擇之濃度添加hI-con1、血漿FVIIa及FVIIai。將20 µL 5 pM TF及20 µM PCPS混合物(兩者最終濃度)添加至CTI血漿且培育3 min。藉由添加含有0.1 M CaCl2 之HBS中之20 µL 2.5 mM ZGly-Gly-ArgAMC· HCl起始凝血酶生成。受質之最終濃度為416 µM且CaCl2 之最終濃度為15 mM。使用Thrombinoscope BY軟體生成凝血酶生成曲線。結果 外質 FXase 中之 hI - con1 與血漿 FVIIa 之比較 在顯色分析中測定FVIIa及其混合物之兩種形式之FXa生成效率。hI-con1之活性低於血漿FVIIa。hI-con1之活性為針對血漿FVIIa所觀測之活性的18%。當以等莫耳(5 nM)濃度添加兩種蛋白質時,FXa生成速率在針對單一蛋白質所觀測之速率之間的中間,表明hI-con1與血漿FVIIa競爭TF之限制量( 2 )。此等資料亦表明hI-con1對TF具有與血漿FVIIa相似的親和力。正常人類血漿中之凝血酶生成: FVIIai 影響 假設由於hI-con1組織因子(TF)複合物在外質FXase中之活性較低,hI-con1可藉由將TF結合至低效複合物且防止在血漿FVIIa與TF之間形成有效複合物充當抑制劑。為了測試此假設,評估已知凝血抑制劑,亦即活性位點抑制FVIIa (Kjalke等人 1997)對正常人類血漿中之凝血酶生成之影響。1 nM濃度之FVIIai對用脂化人類TF起始之凝血酶生成無影響( 3 )。然而,在10 nM下,FVIIai延長凝血酶生成之停滯期且顯著抑制凝血酶生成之最大速率及所製造凝血酶之最大含量。在無TF存在下未觀測到凝血酶生成。正常人類血漿中之凝血酶生成: hI - con1 影響 將hI-con1滴定至用TF起始之正常人類血漿以產生凝血酶。使用不同濃度之hI-con1,然而,即使在極高hI-con1濃度(1 µM)下,亦未觀測到凝血酶生成之抑制( 4 )。先天性 FVII 缺陷型人類血漿中之凝血酶生成 在將脂化人類TF添加至先天性FVII缺陷型血漿後未觀測到凝血酶生成,表明彼血漿中不存在可偵測之功能FVIIa ( 5 )。與TF一起添加0.1 nM血漿產生略微低於在正常人類血漿中觀測到之凝血酶生成圖譜。在TF存在下單獨添加0.1 nM hI-con1引起凝血酶生成之起始,然而,過程顯著延遲且受到抑制( 5 )。此結果與外質FXase中之低hI-con1活性之觀測結果相一致。以等莫耳濃度(0.1 nM)添加血漿FVIIa及hI-con1兩者不損害單獨用血漿FVIIa起始之凝血酶生成。正常兔血漿中之凝血酶生成 用脂化兔TF起始兔血漿中之凝血酶生成。將1 nM hI-con1添加至此血漿對凝血酶生成無明顯影響( 6 )。類似地,當添加10 nM FVIIai時未觀測到明顯影響。在較高hI-con1濃度(10-1000 nM)下觀測到凝血酶生成之某種抑制。然而,不添加TF之對照實驗引起凝血酶生成,表明TF之內源性存在。離心兔血漿中之凝血酶生成 在離心兔血漿之後,內源性凝血酶生成之活性未完全消失,但顯著減少( 7 )。當添加10 nM FVIIai時未觀測到TF觸發之凝血酶生成。類似地,當添加1-100 nM hI-con1時未觀測到抑制且當添加高濃度(1 µM) hI-con1時觀測到凝血酶生成之受限減少( 7 )。此等資料表明在生理學上相關濃度下,hI-con1不與兔FVIIa競爭兔TF。結論 在檸檬酸鹽血漿環境中hI-con1不與血漿FVIIa競爭TF。在用人類TF起始之人類血漿中或在用兔TF起始之兔血漿中,hI-con1對凝血酶生成均無明顯(若存在)影響。hI-con1將不可能造成出血或血栓性併發症。實例 2 - hI - con1 治療對豬中之脈絡膜新生血管之影響 在此研究中,檢測豬濕性AMD模型(Kiilgaard等人,2005. Acta. Ophthalmol. Scand. 83, 第697-704頁,出於所有目的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中之hI-con1活性及活性之最佳劑量。另外,確定當藉由玻璃體內注射投與時hI-con1之安全性。 在此研究中,hI-con1之玻璃體內注射表明在此豬模型中導致所建立的雷射誘導之CNV之破壞。hI-con1之注射耐受良好且其效應係與劑量相關,且在ED50 為13.5微克/劑量時有效果。hI-con1 (100 kDa)之主要分解產物經測試且亦耐受良好且在ED50 為16.2微克/劑量時有效果。測試物品 hI - con1 hI-con1由提供Laureate Pharma Inc., 201 E. College Ave, Princeton, NJ, 08540提供。將hI-con1維持在-70℃下冷凍直至使用:批號PURIC1 080402 (SEC Fr 10-14),兩個小瓶,分別在調配物緩衝液(15 mM HEPES,150 mM NaCl,5 mM CaCl2 ,25 mM精胺酸,0.01%吐溫80,pH 7.4)中之2.0 mg/mL、1.0 mg/mL、0.5 mg/mL及0.25 mg/mL下含有200 μL。hI - con1 100 kD 片段 hI-con1之100 kD片段之以下樣品由Laureate Pharma Inc. 201 E. College Ave, Princeton, NJ, 08540提供。將片段維持在-70℃下冷凍直至使用:批號PURIC1 080402 (SEC Fr 15),兩個小瓶,分別在調配物緩衝液(15 mM HEPES,150 mM NaCl,5 mM CaCl2 ,25 mM精胺酸,0.01%吐溫80,pH 7.4)中之2.0 mg/mL、1.0 mg/mL、0.5 mg/mL及0.25 mg/mL下含有200 μL。對照物品 將調配物緩衝液(15 mM HEPES,150 mM NaCl,5 mM CaCl2 ,25 mM精胺酸,0.01%吐溫80,pH 7.4)用作媒劑對照。測試動物 進行兩項研究,每項研究具有5隻10-12週齡尤卡坦(Yucatan)小型豬(野豬(Sus scrofa ))之組,每隻豬稱重約20千克,自專業獸醫研究所(Professional Veterinary Research) (Brownstown, IN, USA)購得。飼養 每隻豬關在公共環境內的獨立籠中,該公共環境圈養四隻豬。照明受電腦控制且設定為6 am至6 pm循環。溫度平均值為70-72 °F,偏差為+/- 1度。濕度保持在30與70%之間,平均濕度等於33%。由大型動物飼養監視員及到達之經授權獸醫技術員及經授權獸醫技術員每週一次評估動物直至將其安樂死。獸醫評估動物以判定是否存在任何異常或問題。在實驗之前將動物隔離約1週。飼料及水 將每日飼料及水提供於小型豬。使其睡在充當飼料補充之乾草上。飼料為Purina 5084號,實驗室豬生長期飼料(Laboratory Porcine Grower Diet),由Purina Mills, LLC, 555 Maryville University Drive, Suite 500, St. Louis, Missouri 63141製造且以2%體重/天飼餵。水為0.5微米過濾自來水。除了水公司之外並非常規地分析水之污染物且報告每年檢視。物種之調整 hI-con1具有有限的跨物種活性且豬係hI-con1在其中具有活性之極少實驗室動物物種中之一者。豬之玻璃體腔為約3 mL,允許測試物品之合理體積之玻璃體內注射。除類似於人類黃斑之視網膜之若干圓錐主導區以外,豬眼睛具有與人類之視網膜血管類似性。方法 雷射誘導之脈絡膜新生血管 在全身麻醉下,用1%托品醯胺及2.5%苯腎上腺素使動物之瞳孔擴張。具有雙頻率YAG雷射(532 nm)之間接檢眼鏡用於使用2.2 D透鏡及以下雷射參數遞送74個斑點/眼睛:雷射功率1000-1500 mW,持續時間0.1秒,及重複率500 msec。雷射處理經設計以得到布魯赫膜(Bruch's membrane)之微破裂,兩週內在雷射斑點之60-70%處生成CNV (Bora等人,2003,出於所有目的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研究設計 研究設計概述在下表3中。 在5隻豬之兩個組之兩隻眼睛中,第0天誘導脈絡膜新生血管。在第10天,藉由玻璃體內注射將0.25、0.5、1.0或2.0 mg/mL下之100 μL hI-con1(研究1)或其100 kD片段(研究2)之溶液投與如表3中所示之豬之兩隻眼睛中。在第10天,藉由玻璃體內注射將100 μL調配物緩衝液投與對照豬之兩隻眼睛中。測試及對照物品投藥 用***氫氯化物(40 mg/kg)與甲苯噻嗪氫氯化物(10 mg/kg)之混合物麻醉動物。使用嚴格的無菌技術投與注射液,該無菌技術涉及用5%聚維酮-碘溶液擦洗眼瞼且用無菌眼睛蓋布覆蓋視野。無菌眼瞼鏡筒用於維持注射部位之暴露。所有注射均使用1 mL結核菌素注射器上之30號針頭進行,自角膜緣至平坦部2 mm。在注射之後,將2%環戊通及抗生素軟膏之滴液置放於眼睛中。每日檢測動物之結膜充血、升高之眼內壓、前葡萄膜炎玻璃體炎或內眼炎之徵象且在第14天處死。最終程序 在第14天,豬用***與甲苯噻嗪之8:1混合物麻醉且經由耳靜脈用平均分子量為2 × 106 之含有3 mg/mL螢光素標記之右旋糖苷的10 mL PBS灌注(Sigma, St. Louis, MO, USA)。眼睛經摘除且在平坦部製造四條穿刺切口,之後在4℃下在4%多聚甲醛中固定12小時。角膜及透鏡經去除,且神經感覺視網膜自洗眼杯剝離且自洗眼杯之邊緣至赤道製造四條徑向切口。使脈絡膜-視網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複合物與鞏膜分離且平坦安裝在具有朝向上方之內表面(RPE)之Aquamount中的玻璃載片上。平坦安裝件用針對彈性蛋白之單株抗體(Sigma)及Cy3共軛二次抗體(Sigma)染色且用共焦顯微鏡(Zeiss LSM510, Thornwood, NY, USA)檢測。填充有聚葡萄糖共軛螢光素之血管結構染綠色且布魯赫膜中之彈性蛋白染紅色。藉由共軛焦顯微鏡使用在雷射斑點處及附近收集之一系列z 堆疊影像內之強烈紅光信號確定布魯赫膜之含量。藉由布魯赫膜平面上方之分支線性綠光信號表明CNV之存在。在極其嚴格之準則下按在斑點中脈管中之綠光螢光之總體不存在定義CNV之不存在(參見Tezel等人,2007. Ocular Immunol Inflamm 15, 第3-10頁)。統計學分析 藉由卡方檢驗成對比較在不同劑量之hI-con1或其100 kD片段下具有CNV之雷射斑點之百分比。對hI-con1劑量繪製結果以導出最佳擬合曲線,該曲線用於計算將具有CNV之雷射斑點之百分率減少50% (ED50)之hI-con1之劑量。認為p <0.05之信賴等級為統計學上顯著。結果 使用 hI - con1 玻璃體內治療對 CNV 之影響 在對照眼睛中,在雷射斑點之71.9 ± 5.8%中產生脈絡膜新生血管。在第10天在豬眼睛中單次玻璃體內注射hI-con1 (每次劑量n=2)在所測試的所有劑量(亦即25-200 μg)下在第14天顯著降低視網膜下CNV (表4; 8 )。hI-con1之抑制作用良好擬合5參數S形韋布(Weibull)曲線。造成CNV之產率減少50% (ED50)之劑量為13.5 μg。 hI - con1 100 kD 片段玻璃體內治療對 CNV 之影響 在對照眼睛中,在雷射斑點之85.6 ± 4.1%中產生脈絡膜新生血管。在第10天在豬眼睛中單次玻璃體內注射hI-con1之100 kDa片段(每次劑量n=2)在所測試的所有劑量(亦即25-200 μg下在第14天顯著降低視網膜下CNV (表4; 9 ))。hI-con1之抑制作用良好擬合5參數S形韋布曲線。造成CNV之產率減少50% (ED50)之劑量為16.2 μg。 在投與注射液4天之後,hI-con1及其100 kD片段之玻璃體內注射在25-200 μg之劑量下引起預先存在之雷射誘導之CNV的顯著消退。病變對注射液之反應明顯分別與13.5及16.2 μg之ED50 劑量劑量相關。此等結果表明hI-con1之100 kD片段之比活性類似於完整分子之比活性。大於100 μg之劑量幾乎不造成CNV之額外減少;因此,此模型中之有效劑量≤100 μg。實例 3 - hI - con1 與正常人類組織之組織交叉反應研究 在此研究中,在標準組織交叉反應(tissue cross-reactivity;TCR)中使用標準免疫組織化學(IHC)技術評估hI-con1與正常人類組織之結合。利用單個批次之生物素標記之hI-con1用於IHC染色正常以及陽性及陰性對照人類組織來進行研究。陽性染色結果指示與向人類活體內投與hI-con1相關之可能毒性。 在此模型中,僅在陽性對照結腸癌腫瘤中觀測組織染色。所有其他正常人類組織均未展示免疫反應性。此等發現表明hI-con1結合對異常組織具有特異性,其中未觀測到結合於正常組織。實例 4 - hI - con1 與脂化組織因子之結合評估 為允許跨物種比較,進行hI-con1及hFVIIa與人類脂化TF (hTF)及兔脂化TF (rTF)之結合之動力學的Biacore研究。 如以下所詳細描述,hI-con1及hFVIIa兩者均以高及約相等之親和力與脂化hTF結合。材料及方法 脂化兔組織因子(rTF;產品編號4520L;批號051017)購自American Diagnostica。脂化人類組織因子(hTF;批號FIL105HO1)由Marin Biological Laboratories, 378 Bel Marin Keys, Novato, CA 94949供應。 hI-con1;1 ml;100 μg/ml;MW 157 kDa 人類FVIIa;批號A09050525 (Fitzgerald);1.01 mg/ml;40微升/瓶;MW 50 kDa設備 Biacore 3000;CM5感測器晶片 脂蛋白體固定(胺偶合)方案之GE程序用於將PS/PC/rTF塗佈於2,且將PS/PC/hTF塗佈於流槽3。流槽在5 µL/min之流速下用電泳緩衝液(15 mM Hepes,150 mM NaCl,5 mM CaCl2,25 mM精胺酸,0.01% 吐溫80,pH7.4)平衡。在37℃下藉由以下進行動力學分析:使電泳緩衝液(15 mM HEPES,150 mM NaCl,5 mM CaCl2,25 mM精胺酸,0.01% 吐溫80,pH 7.4)中之連續升高濃度之各分析物(0-10 nM)歷經5 min流過感測器晶片上方,之後為並聯地在30 μL/min之流速下的10 min解離時段。 藉由自流槽2及3中減去參考流槽1中所標註之RU值確定結合於脂化TF之分析物。實時監測分析物與TF之結合以獲得結合(ka)及解離(kd)速率。自所觀測之ka及kd計算平衡解離常數(equilibrium dissociation constant;KD)。 用3 min脈衝之HEPES緩衝液(20 mM HEPES,150 mM NaCl,pH 7.4)中之10 mM EDTA再生晶片。 rTF至晶片之捕獲-流槽2藉由胺偶合塗佈有兔TF (>共振單元[RU] 10,000)。流槽3藉由胺偶合塗佈有人類TF (>RU 8,000)。待捕獲於晶片上之測試配位體 ( RL ) 之量的判定 在此實驗中,用於量測配體-分析物相互作用之R最大 之所需含量係基於藉由先前實驗所測定之值,其中在10,000共振單元(「RU」)捕獲之rTF提供hI-con1與15 RU之R最大 之結合且在8,000 RU下捕獲之hTF提供hI-con1與10 RU之R最大 的結合。待捕獲於晶片之分析物之量視相互作用之蛋白質之分子量而定。其藉由下式測定: R最大 = MWA / MWL • RL MWA 係分析物之分子量(對於hI-con1為157 kDa,對於hFVIIa為50 kDa,且對於IgG1為150 kDa)。MWL 係配位體之分子量,在此分析中預期其為極大(35 kDa之倍數)。抗體溶液之流速 用於捕獲配位體之流速為10 µL/min。對於動力學分析而言,使用30 µL/min之流速。動力學分析 基於分析物之飽和濃度,對於兔TF使用0-500 nM之飽和分析物濃度且對於人類TF使用0-50 nM之飽和分析物濃度進行結合分析。在實際感測器圖譜與所計算之結合及解離速率之間進行卡方(χ2 )分析以測定分析之準確度。認為達至2之χ2 值顯著(精確)且低於1高度顯著(高度精確)。結果 Biacore分析結果提供於下表6中。 如下表7中所示,hI-con1及hFVIIa兩者均以高及約相等之親和力與脂化hTF結合。兩種配位體亦以約低10倍之親和力結合於脂化rTF。 實例 5 - 評估患有繼發於老年性黃斑部病變之 CNV 的患者中之 ICON - 1 之隨機、雙盲、多中心、活性對照研究 在此研究中,評估在患有繼發於老年性黃斑部病變(AMD)之脈絡膜新生血管(CNV)的患者中,相比於蘭尼單抗(RZB)單方療法,以單方療法或與蘭尼單抗(LUCENTIS)組合投與之ICON-1之玻璃體內注射的安全性及功效。 另外,評估相比於蘭尼單抗單方療法,以單方療法或與蘭尼單抗(LUCENTIS)組合投與之ICON-1之生物活性及藥物效應動力學作用。 此實施例中所呈現之研究係隨機、雙盲、多中心、活性對照研究。參與此研究之患者未針對CNV進行治療。患者以1:1:1比值隨機分配於經選擇之研究眼睛之以下三個治療組中的一者: · ICON-1單方療法(0.3 mg)+假注射 · 蘭尼單抗單方療法(0.5 mg)+假注射 · ICON-1 (0.3 mg)+蘭尼單抗(0.5 mg)組合療法 藉由在基線下研究眼睛之最佳矯正視力(BCVA)字母得分(≤54個字母相對於≥55個字母)且藉由研究部位將隨機分組分級。 患者在每次注射問診時接受達至兩次玻璃體內注射。為維持治療組之間的研究遮蔽,在接受單方療法之患者中採用假注射。存在遮蔽及未遮蔽之研究人員。藉由未遮蔽之注射醫師投與玻璃體內(IVT)注射液。除了注射後評估之外,遮蔽之評估醫師或指定之遮蔽部位職員進行所有研究評估。 在第0個月、第1個月及第2個月每四週一次向患者之研究眼睛投與玻璃體內注射液。基於其個體觀測之治療反應,截至3個月(在第3個月、第4個月及第5個月),根據其分配之治療組再治療患者。遮蔽之調查員使用以下再治療準則(基於個體患者反應之類別)判定在此等問診時是否需要治療: · 相比於先前所排程之問診,由於AMD損失BCVA之≥5個字母。 · 相比於先前排程之問診,與BCVA變化無關,任何解剖學證明CNV活性提高(例如新的或增加的流體及/或滲漏、出血)。 · 相比於基線(問診2)無BCVA變化,但存在持續性CNV活性之解剖學證據(例如相比於基線相同的持續性流體及CST)。 若發生以下病狀中之任一者,則在6個月治療期間及隨訪時段之任何時間向研究眼睛投與使用0.5 mg蘭尼單抗之搶救治療作為附加療法: · 相比於基線(問診2)由於AMD損失BCVA之≥15個字母。 · 由於在兩次連續問診所確認之AMD自BCVA之基線(問診2)損失≥10個字母。需要相比於基線損失≥10個字母之患者在7天內返回或一旦可能在未排程問診時進行其他隨訪就返回。 遮蔽醫師根據以上準則判定是否需要搶救治療。 若在排程之注射問診期間向研究眼睛投與搶救治療,則為確保維持研究遮蔽,未遮蔽醫師投與搶救治療且患者之排程之研究治療/再治療如下。 · ICON-1單方療法組:ICON-1 (0.3 mg) + 搶救療法(0.5 mg蘭尼單抗)。 · 蘭尼單抗單方療法組:蘭尼單抗(0.5 mg)+假注射。 · 組合療法:ICON-1 (0.3 mg)+蘭尼單抗(0.5 mg)。 若在未排程問診時向研究眼睛投與搶救治療,則視需要未遮蔽醫師投與搶救治療。 若向研究眼睛投與搶救治療,則患者根據方案繼續研究問診排程以進行下次問診且根據分配之隨機組繼續接受研究治療。 藉由追蹤不良事件、臨床實驗室測試(血清化學物質、血液學及凝血)、生命體徵量測、簡化體檢、裂隙燈活組織檢視法、眼內壓(IOP)及擴張檢眼鏡評估安全性。藥效學及生物活性藉助於藉由ETDRS視力表之BCVA、譜域相干斷層攝影術(sdOCT)、彩色眼底攝影(color fundus photography;CFP)、眼底螢光素血管造影(fluorescein angiography;FA)、眼底自發螢光檢查(fundus autofluorescence;FAF)、對比敏感性及微視野量測。藥物動力學(PK)及免疫原性藉助於量測ICON-1及抗藥物抗體之血漿濃度評估。 總計88名患者參與且隨機分入研究中:ICON-1+RZB組合療法組及ICON-1單方療法組中各30名患者,且RZB單方療法組中28名患者。參見三個治療組中之患者分佈之 10結果 在基線處,在所有治療組中CNV病變之平均總面積均相對較低。在基線處最低的平均CNV病變面積在ICON-1 + RZB組合療法組(3.69 mm2 )中,而ICON-1單方療法組中之患者的平均CNV病變面積為4.74 mm2 且RZB單方療法組中之患者之平均CNV病變面積為6.00 mm2 。在第6個月CNV病變面積之平均減小在ICON-1 + RZB組合組中較高,其中在第3個月減小超過-0.97 mm2 ,該減小在第6個月維持。參見關於基線CNV病變面積及自基線之平均CNV病變面積之列表資料的 11 12 13 提供隨著其對應於病變尺寸之收縮、增長或無變化三個治療組中之患者比例之視覺表示。 在第6個月,CNV病變面積之減小在接受ICON-1 + RZB組合療法之患者中最大。在第3個月觀測到CST之減小且在所有治療組中自第3個月維持至第6個月(參見 14 )。CST之減小反映且支持隨著生物活性之信號,BCVA隨時間推移之結果(參見 15 16 )。 在基線處,3個治療組之所有患者在sdOCT上具有流體/滲出性存在,存在視網膜下流體(subretinal fluid;SRF)、視網膜內流體(intraretinal fluid;IRF)及/或視網膜下色素上皮流體(sub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fluid;Sub-RPE)。在第6個月,相比於兩個ICON-1單方療法(3.4%)及RZB單方療法(11.1%)組,在ICON-1 + RZB組合療法組(30.0%)中之較高比例之患者中未觀測到任何流體。在ICON-1 + RZB組合療法組中,在第6個月較高比例之患者未呈現流體(30%)(參見 17 及圖 18 )。 對於ICON-1 + RZB組合療法組中之患者而言,第3至5個月存在較長的無治療間隔,且更多的患者未接受再治療(參見 19 )。每名患者再治療之平均數量在ICON-1 + RZB組合療法組中為1.0,在RZB單方療法組中為1.4且在ICON-1單方療法組中為2.0。在ICON-1 + RZB組合療法組中之患者中之自治療結束至初次再治療的平均時間(62.8天)長於RZB單方療法組(51.7天)及ICON-1單方療法組(38.4天) (參見 20 )。與接受RZB單方療法之患者(14.8%)相比,更多接受ICON-1 + RZB組合療法之患者不需要再治療(40%),具有降低之再治療頻率及更長之無治療間隔(參見 21 )。 獲得兩種BCVA及CNV病變變化之生物活性信號,其中相比於接受RZB單方療法之患者,接受ICON-1 + RZB組合療法之患者需要更少之再治療,表明CNV修飾之協同生物作用。在接受ICON-1單方療法之患者中,歷經6個月之穩定的BCVA及泌出及流體之減少支持且表明生物信號。實例 6 - 在患有脈絡膜新生血管、眼部血管新生及腫瘤血管新生之患者中之 ICON - 1 與抗 VEGF 抗體的協同作用 在此研究中,在患有CNV、眼部血管新生及腫瘤血管新生之患者中評估用hI-con1及抗VEGF抗體治療之協同效應。 研究期限持續十二個月之時段,其包括判定在患者中滿足研究參數之篩選問診、在第0個月之基線隨機問診,之後為第1個月至第12個月之每月問診。 基線隨機問診鑑別CNV病變面積及泌出,且量測BCVA。 研究包含三個不同組:單獨接受抗VEGF之對照組;接受抗VEGF及ICON-1之給藥(0.3 mg)之組;及接受抗VEGF及ICON-1之給藥之組(0.6 mg)。 各組中之患者在第1個月、第2個月及第3個月接受治療,而第4-12個月為隨訪問診,在隨訪問診中,基於治療之預定義準則,僅視需要,亦即在觀測到CNV活性時投與治療。 相比於僅接受抗VEGF治療之彼等患者,預期接受抗VEGF及ICON-1兩者之組中之患者在自基線判定之第3個月及第12個月顯示改進之最佳矯正視力(BCVA)結果。相比於僅接受抗VEGF治療之彼等患者,進一步預期接受抗VEGF及hI-con1兩者之組中之患者在自基線判定之第3個月及第12個月顯示平均CNV病變面積之減小。 預期接受抗VEGF及hI-con1兩者之患者至少顯示CNV活性之降低,使得不存在病變面積之增大且不存在CNV相關之泌出之增加。預期接受抗VEGF及hI-con1兩者之患者顯示病變面積之減小及CNV相關之泌出之減少。接受抗VEGF及hI-con1兩者之患者可能顯示病變及CNV相關之泌出之消退。 當研究持續12個月之時段時,預期在研究中接受抗VEGF及ICON-1兩者之患者比僅接受抗VEGF之彼等患者更早地顯示CNV活性之降低,病變面積之減小及CNV相關之泌出之減少,以及病變及CNV相關之泌出之消退。此外,預期接受抗VEGF及hI-con1兩者之患者之治療耐久性強於僅接受抗VEGF之患者。實例 7 - 雷射誘導之 CNV 中之 ICON - 1 之劑量依賴性反應及 ICON - 1 VEGF 抑制劑之協同作用 在十至十二週齡豬(豬/漢普郡豬雜交品種)中測定ICON-1之劑量依賴性反應,該等豬經受兩側雷射誘導以在各眼睛中產生約6個單一雷射斑點。各組由4隻動物組成,每組總計48個雷射斑點。對於功效評估而言,在雷射後治療第7天後玻璃體內投與300 μg、600 μg及900 μg ICON-1。在第0天以2 mg之劑量投與VEGF抑制劑Eylea (阿柏西普)。在作為基線之第7天及第14天使用螢光素血管造影(FA)測定總病變螢光(參見 22 )。ICON-1投藥耐受良好,無劑量相關之眼部毒性且無全身影響。在第14天在經ICON-1治療之動物中觀測到藉由FA量測之病變螢光之劑量依賴性減小。相比於經媒劑治療之組,病變螢光之最大減少為900 μg組(參見 22 )。FA量測表示為校正總病變螢光(Corrected total lesion fluorescence;CTFL);CTFL=積分密度-(所選擇之單元面積×背景讀數之平均螢光)。 在十至十二週齡豬(豬/漢普郡豬雜交品種)中測定ICON-1與VEGF抑制劑之協同作用,該等豬經受兩側雷射誘導以在各眼睛中產生約6個單一雷射斑點。各組由4隻動物組成,每組總計48個雷射斑點。對於功效評估而言,在雷射後治療第7天後玻璃體內投與600 μg ICON-1。在第0天以2 mg之劑量投與VEGF抑制劑Eylea (阿柏西普)。在作為基線之第7天及第14天使用螢光素血管造影(FA)測定總病變螢光(參見 23 )。ICON-1投藥耐受良好,無劑量相關之眼部毒性且無全身影響。相比於媒劑治療組與單獨ICON-1及單獨Eylea (阿柏西普)組,在第14天在經ICON-1 + Eylea組合治療之動物中觀測到病變螢光之更多減小(參見 23 )。FA量測表示為校正總病變螢光(CTFL);CTFL=積分密度-(所選擇之單元面積×背景讀數之平均螢光)。實例 8 - 評估雷射誘導之脈絡膜新生血管 ( CNV ) 之模型中的 ICON - 1 . 5 之功效之藥理學研究 . 此研究評估在雷射誘導之脈絡膜新生血管(CNV)兔模型中,相比於抗VEGF單方療法,以單方療法或與抗VEGF劑(諸如蘭尼單抗(LUCENTIS)或阿柏西普(EYLEA))組合投與之單臂FVII-Fc免疫共軛物之玻璃體內注射的功效。每組四隻動物,且六組。組由以下組成:(1)媒劑、(2) 300 μg、(3) 600 μg、(4) 900 μg、(5)阿柏西普2.0 mg及(6)600 μg阿柏西普2.0 mg + ICON-1 (ICON-1.5並聯研究)。 在第0天(D0)對兔之兩隻眼睛鐳射(OU)。在D7經由玻璃體內(IVT)注射兩側給藥測試物品與媒劑。在第0天緊接在雷射之後(D0)給藥蘭尼單抗(LUCENTIS)或阿柏西普(EYLEA)。在組合組(第7組)中,在D0注射抗VEGF劑且在D7注射單臂FVII-Fc免疫共軛物。 眼部檢查:使用局部1%托品醯胺HCl (在檢查15分鐘之前每隻眼睛1滴)進行眼部檢查之瞳孔放大。在基線及D14由獸醫眼科醫師進行使用裂隙燈生物顯微鏡之完整眼部檢查(經修改之Hackett及McDonald)及間接檢眼鏡以評估眼部表面形態、前段及後段發炎、白內障形成以及視網膜變化。 螢光素血管造影(FA):在雷射之後D7、D10及D14在所有動物之兩隻眼睛中進行FA。使用局部1%托品醯胺HCl (在檢查15分鐘之前每隻眼睛1滴)進行FA之瞳孔放大。在靜脈內鈉螢光素注射(12 mg kg 1 )之後進行1-5分鐘完全FA。讀取器分析所獲得之遮蔽影像。使用各病變之影像J來量測最大螢光素滲漏面積。 收集所有眼睛之藉由異硫氰酸螢光素-右旋糖苷染色偵測到之脈絡膜血管分佈的原位雜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及平坦安裝分析。實例 9 - 評估雷射誘導之脈絡膜新生血管 ( CNV ) 之豬模型中的 ICON - 1 . 5 之功效之藥理學研究 此研究評估在雷射誘導之脈絡膜新生血管(CNV)豬模型中,相比於抗VEGF單方療法,以單方療法或與抗VEGF劑(諸如蘭尼單抗(LUCENTIS)或阿柏西普(EYLEA))組合投與之單臂FVII-Fc免疫共軛物之玻璃體內注射的功效。每組四隻動物,且六組。組由以下組成:(1)媒劑、(2) 300 μg、(3) 600 μg、(4) 900 μg、(5)阿柏西普2.0 mg及(6)600 μg阿柏西普2.0 mg + ICON-1 (ICON-1.5並聯研究)。 在第0天(D0)對豬之兩隻眼睛鐳射(OU)。在D7經由玻璃體內(IVT)注射兩側給藥測試物品與媒劑。在第0天緊接在雷射之後(D0)給藥蘭尼單抗(LUCENTIS)或阿柏西普(EYLEA)。在組合組(第7組)中,在D0注射抗VEGF劑且在D7注射單臂FVII-Fc免疫共軛物。 眼部檢查:使用局部1%托品醯胺HCl (在檢查15分鐘之前每隻眼睛1滴)進行眼部檢查之瞳孔放大。在基線及D14由獸醫眼科醫師進行使用裂隙燈生物顯微鏡之完整眼部檢查(經修改之Hackett及McDonald)及間接檢眼鏡以評估眼部表面形態、前段及後段發炎、白內障形成以及視網膜變化。 螢光素血管造影(FA):在雷射之後D7、D10及D14在所有動物之兩隻眼睛中進行FA。使用局部1%托品醯胺HCl (在檢查15分鐘之前每隻眼睛1滴)進行FA之瞳孔放大。在靜脈內鈉螢光素注射(12 mg kg 1 )之後進行1-5分鐘完全FA。讀取器分析所獲得之遮蔽影像。使用各病變之影像J來量測最大螢光素滲漏面積。 收集所有眼睛之ISH及平坦安裝分析。 雖然所描述之發明已參考其具體實施例加以描述,但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真實精神及範疇的情況下,可進行各種改變且可替代等效物。另外,可對所描述之本發明之目標精神及範疇進行許多修改以採用特定情況、物質、物質組成、方法、方法步驟或步驟。所有此類修改意欲在此處附加之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 出於所有目的,本文所提及之專利、專利申請案、專利申請公開案、期刊文章及協定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1 係本發明之兩個ICON-1免疫共軛物實施例及一個ICON-1.5免疫共軛物實施例之非限制性圖式。 2 係內在因子X酶複合物(Fxase)水解(吸光度以405 nm-mOD/min增加)速率隨時間變化之曲線。 3 係在正常混合血漿中藉由已知凝血抑制劑活性位點抑制FVIIa (FVIIai)隨時間變化之凝血酶生成曲線。 4 係在正常混合血漿中藉由hI-con1之凝血酶生成隨時間變化之曲線。 5 係在FVII耗盡血漿中藉由人類因子VIIa及hI-con1之凝血酶生成之曲線。 6 係在兔血漿中藉由hI-con1之凝血酶生成隨時間變化之曲線。 7 係在離心兔血漿中藉由hI-con1或FVIIai之凝血酶生成隨時間變化之曲線。 8 係展示豬中%CNV隨hI-con1之玻璃體內劑量而變之圖式。在第10天將hI-con1 (0.25、0.5、1.0及2.0 mg/mL)溶液之玻璃體內注射液(100微升/眼睛)注入小型豬之兩隻眼睛中;對照動物接受100 μL調配物緩衝液。在第14天處死動物且測定%CNV。 9 係展示豬中%CNV隨100 kDa片段之hI-con1之玻璃體內劑量而變的圖式。在第10天將hI-con1 (0.25、0.5、1.0及2.0 mg/mL)溶液之玻璃體內注射液(100微升/眼睛)注入小型豬之兩隻眼睛中;對照動物接受100 μL調配物緩衝液。在第14天處死動物且測定%CNV。 10 係表示治療組內患者分佈之影像,具有由治療誘導及治療延長進一步劃定之給藥時程之指示。 11 係各治療組內患者之基線CNV病變面積(mm2 )與平均CNV病變面積自基線之變化相比之列表。 12 係各治療組內患者之病變尺寸之變化、顯示變化(或無變化)之患者總數及BCVA中之對應變化的列表。 13 係描繪各治療組內患者之病變尺寸之成比例變化/無變化的曲線。 14 係顯示在所有治療組中在研究眼睛中隨時間推移CST之平均變化的曲線。 15 係顯示在所有治療組中在研究眼睛中隨時間推移BCVA得分之平均變化的曲線。 16 係在所有治療組中對於患者在第6個月BCVA自基線之增加之列表。圖式進一步鑑別在第6個月BCVA ≥71之患者比例、在第6個月BCVA≤33個字母之患者比例及在第6個月字母得分之平均BCVA變化。 17 係對於各治療組內患者基線處之流體類型(IRF、SRF及Sub-RPE)之列表。圖式進一步鑑別各治療組在6個月時不具有IRF、SRF、sub-RPE及具有乾燥視網膜之患者數目。 18 係鑑別在各治療組內顯示乾燥視網膜之患者之百分比的曲線。 19 係接受研究藥物再治療之各治療組內的患者及再治療數目之進一步指示之列表。 20 係鑑別對於各治療組中之患者自治療結束至初次再治療之時間的曲線。 21 係鑑別在各治療組內患者之治療耐久性的曲線。治療耐久性表示為不需要再治療之各治療組中之患者比例。 22 係描繪在誘導後第14天量測之在眼睛中經受雷射斑點之兩側雷射誘導的豬之病變螢光之劑量依賴性降低的曲線。豬經投與媒劑對照,ICON-1 300 μg、ICON-1 600 μg、ICON-1 900 μg或Eylea 2 mg。 23 係描繪誘導後第14天量測之在眼睛中接受雷射斑點之兩側雷射誘導之豬的病變螢光之降低的曲線。豬經投與媒劑對照,ICON-1 600 μg、Eylea 2 mg或ICON-1 600 μg及Eylea 2 mg。

Claims (68)

  1. 一種為有需要之患者預防、抑制或逆轉眼睛的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之方法,其包含在多個給藥階段中向該患者投與以下各者: (a) 有效量之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其中該二聚體之單體次單元分別包含與人類免疫球蛋白G1 (IgG1) Fc結構域共軛之突變型人類因子VIIa (fVIIa)蛋白質;及 (b) VEGF抑制劑; 其中相比於已單獨投與該VEGF抑制劑之患者,該投藥產生改進之最佳矯正視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結果;改進之平均脈絡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病變面積之減少;改進之CNV泌出之減少;或改進之治療耐久性。
  2. 一種為有需要之患者預防、抑制或逆轉眼睛的眼部血管新生之方法,其包含在多個給藥階段中向該患者投與包含以下各者之組合物: (a) 有效量之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其中該二聚體之單體次單元分別包含與人類免疫球蛋白G1 (IgG1) Fc結構域共軛之突變型人類因子VIIa (fVIIa)蛋白質;及 (b) VEGF抑制劑; 其中相比於已單獨投與該VEGF抑制劑之患者,該投藥產生改進之最佳矯正視力(BCVA)結果;改進之平均脈絡膜新生血管(CNV)病變面積之減少;改進之CNV泌出之減少;或改進之治療耐久性。
  3. 一種為有需要之患者逆轉眼睛中的腫瘤血管新生之方法,其包含在多個給藥階段中向該患者投與包含以下各者之組合物: (a) 有效量之免疫共軛物二聚體,其中該二聚體之單體次單元分別包含與人類免疫球蛋白G1 (IgG1) Fc結構域共軛之突變型人類因子VIIa (fVIIa)蛋白質;及 (b) VEGF抑制劑; 其中相比於已單獨投與該VEGF抑制劑之患者,該投藥產生改進之最佳矯正視力(BCVA)結果;改進之平均脈絡膜新生血管(CNV)病變面積之減少;改進之CNV泌出之減少;或改進之治療耐久性。
  4. 一種為有需要之患者預防、抑制或逆轉眼睛中的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AMD)之方法,其包括在多個給藥階段中向該患者投與以下各者: (a) 有效量之包含兩種二聚免疫球蛋白(Ig) Fc單體及突變型因子VII蛋白質之免疫共軛物,其中該突變型因子VII蛋白質僅與其中一個Fc單體融合;及 (b) VEGF抑制劑; 其中相比於已單獨投與該VEGF抑制劑之患者,該投藥產生改進之最佳矯正視力(BCVA)結果;改進之平均脈絡膜新生血管(CNV)病變面積之減少;改進之CNV泌出之減少;或改進之治療耐久性。
  5. 一種為有需要之患者預防、抑制或逆轉眼睛中的眼部血管新生之方法,其包括在多個給藥階段中向該患者投與以下各者: (a) 有效量之包含兩種二聚免疫球蛋白(Ig) Fc單體及突變型因子VII蛋白質之免疫共軛物,其中該突變型因子VII蛋白質僅與其中一個Fc單體融合;及 (b) VEGF抑制劑; 其中相比於已單獨投與該VEGF抑制劑之患者,該投藥產生改進之最佳矯正視力(BCVA)結果;改進之平均脈絡膜新生血管(CNV)病變面積之減少;改進之CNV泌出之減少;或改進之治療耐久性。
  6. 一種為有需要之患者預防、抑制或逆轉眼睛中的腫瘤血管新生之方法,其包含在多個給藥階段中向該患者投與以下各者: (a) 有效量之包含兩種二聚免疫球蛋白(Ig) Fc單體及突變型因子VII蛋白質之免疫共軛物,其中該突變型因子VII蛋白質僅與其中一個Fc單體融合;及 (b) VEGF抑制劑; 其中相比於已單獨投與該VEGF抑制劑之患者,該投藥產生改進之最佳矯正視力(BCVA)結果;改進之平均脈絡膜新生血管(CNV)病變面積之減少;改進之CNV泌出之減少;或改進之治療耐久性。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VEGF抑制劑包含抗VEGF抗體。
  8.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免疫共軛物二聚體係均二聚體。
  9.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免疫共軛物二聚體係雜二聚體。
  10.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CNV泌出之減少係視網膜內流體、視網膜下流體或視網膜下色素上皮流體之減少。
  11.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CNV泌出之減少係視網膜內流體、視網膜下流體及視網膜下色素上皮流體之減少。
  12.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免疫共軛物中至少一個單體次單元包含突變型人類fVIIa結構域,該突變型人類fVIIa結構域在Lys341或Ser 344處包含單點突變。
  13. 如請求項12之方法,其中該單點突變係Ala殘基。
  14.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該單點突變係Lys341變成Ala341。
  15.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該單點突變係Ser344變成Ala344。
  16. 3、5或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眼部血管新生係與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AMD)、早產兒視網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或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相關。
  17. 3、5或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眼部血管新生繼發於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AMD)、早產兒視網膜病(ROP)或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18.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眼部血管新生係脈絡膜新生血管。
  19. 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該患者過去曾診斷在眼睛中患有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AMD)。
  20. 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該脈絡膜新生血管繼發於濕性AMD。
  21. 如請求項19或20之方法,其中該患者之眼睛過去未曾針對脈絡膜新生血管或濕性AMD進行治療。
  22. 如請求項19或20之方法,其中該患者過去曾用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療法、雷射療法或手術治療脈絡膜血管形成。
  23.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投藥法包括在各給藥階段之玻璃體內注射。
  24.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投藥法包括在各給藥階段之脈絡膜上注射。
  25.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等多個給藥階段包含兩個或更多個、三個或更多個、四個或更多個、五個或更多個、六個或更多個、七個或更多個、八個或更多個、九個或更多個、十個或更多個、十一個或更多個、十二個或更多個、十三個或更多個、十四個或更多個、十五個或更多個、十六個或更多個、十七個或更多個、十八個或更多個、十九個或更多個或二十個或更多個給藥階段。
  26. 如請求項1至2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各給藥階段間隔約20天至約50天、或約20天至約40天、或約20天至約30天。
  27. 如請求項26之方法,其中該等多個給藥階段包含12至24個給藥階段。
  28.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投藥法包括每28天一次、每30天一次或每35天一次在玻璃體內注入患者眼睛中。
  29.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免疫共軛物包含SEQ ID NO:2或SEQ ID NO:3之胺基酸序列。
  30. 如請求項29之方法,其中該免疫共軛物包含SEQ ID NO:2之胺基酸序列。
  31. 如請求項29之方法,其中該免疫共軛物包含SEQ ID NO:3之胺基酸序列。
  32. 如請求項29之方法,其中該免疫共軛物由包含SEQ ID NO:4之聚核苷酸序列編碼。
  33. 如請求項29之方法,其中該免疫共軛物由包含SEQ ID NO:5之聚核苷酸序列編碼。
  34.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投藥法包括靜脈內投與。
  35. 如請求項3之方法,其中投藥法包括瘤內注射。
  36.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改進之CNV病變面積或CNV泌出之減少係減少至少約5%、至少約10%、至少約20%、至少約30%、至少約40%或至少約50%。
  3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改進之治療耐久性係增加至少約5%、至少約10%、至少約20%、至少約30%、至少約40%或至少約50%。
  38.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患者眼睛中,在該等多個給藥階段之後,患者眼睛之視網膜厚度比已單獨投與該VEGF抑制劑之患者眼睛的視網膜厚度降低。
  39. 如請求項38之方法,其中視網膜厚度降低至少約50 µm、至少約100 µm、至少約150 µm、至少約175 µm、至少約200 µm、至少約225 µm或至少約250 µm。
  40. 如請求項38之方法,其中視網膜厚度降低至少約5%、至少約10%、至少約20%、至少約30%、至少約40%或至少約50%。
  41. 如請求項38至4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降低之視網膜厚度係降低之中央視網膜子域厚度(central retinal subfield thickness;CST)、降低之中心點厚度(center point thickness;CPT)或降低之中心凹厚度(central foveal thickness;CFT)。
  42.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在各給藥階段之前量測該患者眼睛中之眼內壓(intraocular pressure;IOP)。
  43.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在各給藥階段之後約20分鐘、約30分鐘、約40分鐘、約50分鐘或約1小時量測該患者眼睛中之IOP。
  44.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包括在各給藥階段之前約20分鐘、約30分鐘、約40分鐘、約50分鐘或約1小時量測該患者眼睛中之IOP。
  45. 如請求項42至4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利用壓力量測術量測IOP。
  46.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VEGF抑制劑與該免疫共軛物存在於同一組合物中。
  4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VEGF抑制劑與該免疫共軛物存在於不同組合物中。
  48.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VEGF抑制劑係阿柏西普(aflibercept)。
  49. 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中該抗VEGF抗體係蘭尼單抗(ranibizumab)。
  50. 如請求項48之方法,其中蘭尼單抗之劑量係約0.2 mg至約1 mg。
  51. 如請求項49或50之方法,其中該蘭尼單抗之劑量係0.3 mg、0.4 mg、0.5 mg、0.6 mg或0.7 mg。
  52. 如請求項1至5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蘭尼單抗係經由玻璃體內注射投與該患者眼睛。
  53. 如請求項48之方法,其中該VEGF抑制劑之投藥劑量為約0.2 mg至約0.7 mg。
  54. 如請求項52之方法,其中該VEGF抑制劑之投藥劑量為約0.6 mg。
  55. 如請求項52之方法,其中該VEGF抑制劑之投藥劑量為0.6 mg。
  56. 如請求項52之方法,其中該VEGF抑制劑之投藥劑量為約0.3 mg。
  57. 如請求項52之方法,其中該VEGF抑制劑之投藥劑量為0.3 mg。
  58.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等多個給藥階段包含每月投藥一次。
  59. 如請求項58之方法,其中該等多個給藥階段包括前三個月每月投藥一次,之後4至12個月中僅在觀測到CNV活性時每月治療。
  60. 如請求項58之方法,其中該等多個給藥階段包含前三個月每月投藥一次,之後4至6個月中僅在觀測到CNV活性時每月治療。
  61. 如請求項1至5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包含有效量VEGF抑制劑之組合物係經由玻璃體內注射投與該患者眼睛。
  62. 如請求項52之方法,其中該包含有效量VEGF抑制劑之組合物係在該等多個給藥階段中之每一階段投與。
  63.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各給藥階段包括投與約200 μg至約600 μg之間的免疫共軛物二聚體。
  64. 如請求項63之方法,其中該投藥係約300 μg該免疫共軛物二聚體。
  65. 如請求項63之方法,其中該投藥係約600 μg該免疫共軛物二聚體。
  66.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開始治療後至少6個月量測結果。
  67. 如請求項1至6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患者係人類。
  68. 如請求項4至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相比於野生型因子VII蛋白質,該突變型因子VII蛋白質在哺乳動物宿主中顯示減少之凝血反應。
TW107102762A 2017-01-25 2018-01-25 治療與血管生成及血管新生相關病症的方法 TW20183664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450452P 2017-01-25 2017-01-25
US62/450,452 2017-01-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6646A true TW201836646A (zh) 2018-10-16

Family

ID=62979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2762A TW201836646A (zh) 2017-01-25 2018-01-25 治療與血管生成及血管新生相關病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388522A1 (zh)
EP (1) EP3573641A4 (zh)
TW (1) TW201836646A (zh)
WO (1) WO20181406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40553B2 (en) 2014-06-28 2017-12-12 Kodiak Sciences Inc. Dual PDGF/VEGF antagonists
EP3397276A4 (en) 2015-12-30 2019-12-18 Kodiak Sciences Inc. ANTIBODIES AND CONJUGATES THEREOF
US11912784B2 (en) 2019-10-10 2024-02-27 Kodiak Sciences Inc. Methods of treating an eye disord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24359B1 (en) * 1999-07-01 2005-08-02 Yale University Neovascular-targeted immunoconjugates
TWI353991B (en) * 2003-05-06 2011-12-11 Syntonix Pharmaceuticals Inc Immunoglobulin chimeric monomer-dimer hybrids
US20080193441A1 (en) * 2003-11-18 2008-08-14 Iconic Therapeutics, Inc. Homogeneous Preparations of Chimeric Protein
AU2011274423B2 (en) * 2010-07-09 2016-02-11 Bioverativ Therapeutics Inc. Chimeric clotting factors
AU2012205599B2 (en) * 2011-01-13 2016-10-20 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Inc. Use of a VEGF antagonist to treat angiogenic eye disorders
JP2016528202A (ja) * 2013-07-11 2016-09-15 ノバルティス アーゲー 小児患者の脈絡網膜血管新生障害および透過性障害の治療におけるvegfアンタゴニストの使用
BR112018001275A2 (pt) * 2015-07-22 2018-09-18 Iconic Therapeutics Inc métodos para tratar transtornos associados à angiogênese e neovascularização
US20180355030A1 (en) * 2015-11-13 2018-12-13 Iconic Therapeutics, In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pathological neovascularization
US20190153119A1 (en) * 2016-04-14 2019-05-23 Iconic Therapeutics, In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neovasculariz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40611A1 (en) 2018-08-02
EP3573641A1 (en) 2019-12-04
EP3573641A4 (en) 2020-11-11
US20190388522A1 (en) 2019-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236649A1 (en) Methods for treating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angiogenesis and neovascularization
US20180194835A1 (en) Use of vegf antagonist in treating chorioretinal neovascular and permeability disorders in paediatric patients
CA2718161C (en) Drug delivery to th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segments of the eye using eye drops
AU2017200290A1 (en) Use of a VEGF antagonist to treat angiogenic eye disorders
JP2017536414A (ja) 血管性眼疾患を処置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製剤
WO2010125416A1 (en) Drug delivery to th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segments of the eye
US20150344572A1 (en) Anti-cd160 specific antibod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eye disorders based on neoangiogenesis
JP2016522249A (ja) 脈絡膜血管新生の治療におけるvegfアンタゴニストの使用
WO2014203183A1 (en) Use of a vegf antagonist in treating macular edema
US20180355030A1 (en)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pathological neovascularization
TW201836646A (zh) 治療與血管生成及血管新生相關病症的方法
Wells et al. A phase 1, open-label, dose-escalation trial to investigate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single intravitreous injections of ICON-1 targeting tissue factor in wet AMD
CN111344002A (zh) 用于治疗视网膜血管生成性疾病的Angio-3
CN108779173A (zh) 通过拮抗胎盘生长因子抑制眼后部纤维化
JP2022547537A (ja) 眼疾患を治療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13645994A (zh) 使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治疗疾病的方法
WO2023039206A2 (en) Treatment of geographic atrophy
Tyagi A novel protein drug, suprachoroidal delivery, and protein sustained release systems for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