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34363A - 線圈變形裝置及定子製造裝置以及定子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線圈變形裝置及定子製造裝置以及定子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34363A
TW201834363A TW106137935A TW106137935A TW201834363A TW 201834363 A TW201834363 A TW 201834363A TW 106137935 A TW106137935 A TW 106137935A TW 106137935 A TW106137935 A TW 106137935A TW 201834363 A TW201834363 A TW 20183436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pair
stator
slit
slit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79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22253B (zh
Inventor
富永隆人
近藤功治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4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4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22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225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4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windings, prior to mounting into machin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6Embedding prefabricated windings in machin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8Forming winding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or around core parts
    • H02K15/085Forming winding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or around core part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slotted st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線圈變形裝置具備:一對交接夾具(32、32),其等分別具有線圈(12)之邊部(13a、14a)可***之狹縫(32a、32b);旋轉機構(33、33),其於邊部(13a、14a)可***之平行位置與狹縫(32a、32b)之深度方向交叉之傾斜位置之間,使一對交接夾具(32、32)旋轉;以及分離/靠近機構(34),其使一對交接夾具(32、32)彼此分離或靠近。

Description

線圈變形裝置及定子製造裝置以及定子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適合於三相交流發電機等旋轉電機中的定子之製造之線圈變形裝置及使用該線圈變形裝置之定子製造裝置、以及定子之製造方法。
以往,旋轉電機之定子具備:圓筒狀之定子鐵心,其具有呈放射狀排列且朝內徑方向突出之複數個齒(磁極)及於其間隔開口之複數個溝槽;以及定子線圈,其藉由將邊部收納於溝槽中而組裝於鐵心。關於定子線圈之組裝,已知有獨立於定子鐵心而預先製作定子線圈,並將定子線圈之邊部***定子鐵心之各溝槽中之方法。
作為定子之製造方法,例如有JP2007-166850A或JP2011-229285A所揭示者。於該等文獻所揭示之定子之製造方法中,係使用於外周形成有與定子鐵心之溝槽對應之保持溝槽群之圓柱狀插通夾具,將預先已捲繞之複數個線圈之一對邊部分別***至保持溝槽群中,使各線圈沿插通夾具之圓周而排列。又,將插通夾具***至定子鐵心之內周,並進行定位,以使保持溝槽與定子鐵心之對應之槽整合之後,將越朝向前端 則寬度變得越窄之板狀之推動件自前端***對應之各保持溝槽。被***保持溝槽之各線圈之一對邊部向外徑側被推出,從而***至定子鐵心之對應之溝槽中。
此處,對於獨立於定子鐵心而預先製作之定子線圈,可藉由於卷芯上捲繞線材而獲得。上述方法中所用之線圈為軌道狀,其具有插通至保持溝槽之彼此平行之一對邊部、及將該一對邊部中之兩端部連結成圓弧狀之線圈尾端部。
即,預先製作之定子線圈係進行所謂之整齊捲繞,從而於其積層方向變長之筒狀線圈,該整齊捲繞係以於捲繞成軌道狀之卷線上沿軸方向堆積新的軌道狀卷線之方式,將線材呈螺旋狀而無間隙地捲繞至卷芯。
於圓柱狀插通夾具之周圍所形成之保持溝槽群係對應於定子鐵心之溝槽而形成。因此,保持溝槽群係以呈自其周圍朝向中央之放射狀之方式形成,沿周方向鄰接之保持溝槽並非彼此平行。
相對於此,將軌道狀卷線進行堆積而成為軸方向較長之筒狀線圈之各邊部,由於係將線材沿卷軸方向予以積層,因此於該卷軸方向上成為彼此平行。
因此,上述習知之製造方法中,線材係沿卷軸方向積層,為了將沿積層方向彼此平行地形成之各邊部***至放射狀之保持溝槽中,若不使彼此平行地形成之各邊部變形為可***至保持溝槽之後,便無法***保持溝槽中。於該變形時,若各邊部之線材失去整齊性,則有難以將各邊 部***保持溝槽中之問題。
並且,若線圈中之各邊部之線材失去整齊性,則難以提高卷線之分層因數(lamination factor)。因而,存在無法謀求發電機或馬達之高效率化或小型化等之問題。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線圈變形裝置,不會使捲繞整齊之線圈之各邊部之線材失去整齊性而可使其變形。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定子製造裝置以及定子之製造方法,不會使線圈之各邊部之線材失去整齊性而可使其變形以***至溝槽中。
根據本發明之一形態,線圈變形裝置具備:一對交接夾具,其等分別具有定子線圈所具有之彼此平行之一對邊部可***之狹縫;旋轉機構,其於狹縫之深度方向彼此平行之平行位置、與狹縫之深度方向彼此交叉之傾斜位置之間,使一對交接夾具中之其中任一者或兩者旋轉;以及分離/靠近機構,其使一對交接夾具彼此分離或靠近。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形態,定子製造裝置具備:上述線圈變形裝置;支持件,其支持定子鐵心;捲線機,其捲繞線材,以製作定子線圈,該定子線圈具有***至定子鐵心之溝槽中之彼此平行之一對邊部;移動機構,其使線圈變形裝置於一對邊部進入狹縫之交接位置、與一對交接夾具進入定子鐵心之***位置之間移動;以及邊部***機構,其將***至狹縫之邊部自狹縫予以推出,而***至與狹縫對向之溝槽中,線圈變形裝置之旋轉機構係構成為,於傾斜位置,使狹縫間之角度與一對邊部***之溝槽之角度一致,線圈變形裝置之分離/靠近機構係構成為,使狹縫之開口部之 間隔與一對邊部***之溝槽之間隔一致,移動機構係構成為,於***位置,使狹縫之開口部與一對邊部***之溝槽之開口部對向。
又,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形態,定子之製造方法具備:線圈製作步驟,其係捲繞線材而製作具有彼此平行之一對邊部之定子線圈;交接步驟,其係使一對交接夾具上分別形成之狹縫彼此平行,並將一對邊部以彼此平行之狀態分別***至狹縫;線圈變形步驟,其係使一對交接夾具之其中任一者或兩者旋轉,以使狹縫跟邊部一同與供邊部***之定子鐵心之溝槽之角度一致;夾具分離/靠近步驟,其係使狹縫之開口部之間隔與供一對邊部***之溝槽之間隔一致;夾具***步驟,其係使一對交接夾具進入定子鐵心內,以使狹縫之開口部與溝槽之開口部對向;以及邊部***步驟,其係將***至狹縫之定子線圈之邊部自狹縫予以推出,而***至定子鐵心之對應之溝槽內。
2、11‧‧‧定子鐵心
2a、11b‧‧‧溝槽
3‧‧‧插通夾具
3a‧‧‧保持溝槽
4‧‧‧線圈
4a、4b、13a、14a‧‧‧邊部
4c、4d、13b、14b‧‧‧線圈尾端部
5、62‧‧‧推動件
8‧‧‧線材
9‧‧‧定子製造裝置
9a‧‧‧平台
9b‧‧‧長孔
10‧‧‧定子
11a‧‧‧齒
12‧‧‧定子線圈
13‧‧‧內線圈
14‧‧‧外線圈
15‧‧‧支持件
16‧‧‧水平基板
17‧‧‧輥子
18、56、66‧‧‧馬達
18a、32c、33a‧‧‧旋轉軸
18b‧‧‧皮帶
19‧‧‧固定件
19a‧‧‧抵接片
19b、73‧‧‧致動器
19c‧‧‧伸縮桿
20‧‧‧捲線機
21‧‧‧旋轉機構
22、23‧‧‧盤繞柱
24‧‧‧內卷芯
24a‧‧‧內卷線軸
25‧‧‧外卷芯
25a‧‧‧外卷線軸
26‧‧‧線材放出構件
27、40‧‧‧移動機構
31‧‧‧線圈變形裝置
32‧‧‧交接夾具
32a‧‧‧內狹縫
32b‧‧‧外狹縫
32d‧‧‧L型托架
32e‧‧‧切口
33‧‧‧電動馬達
34‧‧‧分離/靠近機構
34a、43a、44a‧‧‧伺服馬達
34b、43b、44b、54、65‧‧‧滾珠螺桿
34c、42c‧‧‧從動件
34d、42d‧‧‧殼體
35、44c‧‧‧可動台
41‧‧‧軸移動機構
42‧‧‧X軸方向伸縮致動器
43‧‧‧Z軸方向伸縮致動器
43c‧‧‧升降台
43d‧‧‧桿
43e‧‧‧母螺紋板
44‧‧‧Y軸方向伸縮致動器
44d、52‧‧‧導軌
51‧‧‧鐵心移動機構
53‧‧‧移動體
55‧‧‧母螺紋體
61‧‧‧邊部***機構
63‧‧‧推動件移動機構
64‧‧‧可動體
70‧‧‧防止機構
71‧‧‧軸構件
72‧‧‧鉤構件
72a‧‧‧安裝部
72b‧‧‧覆蓋部
74‧‧‧安裝板
C1、C2‧‧‧中間線
d1、d2、D1、D2、t1、t3‧‧‧間隔
F‧‧‧深度
L1、L2、S1‧‧‧長度
S2‧‧‧寬度
T‧‧‧厚度
t2‧‧‧既定間隔
α1、α2‧‧‧角度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定子製造裝置之平面圖。
圖2係圖1之B-B線剖面圖。
圖3係圖1之箭視C圖。
圖4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捲線機之圖,為圖1之A-A線剖面圖。
圖5係表示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捲線機之內卷芯上捲繞線材而形成有內線圈之狀態之立體圖。
圖6係表示將線材捲繞至外卷芯而製作有外線圈之狀態之圖,為與圖5對應之立體圖。
圖7係表示使線圈之邊部***至交接夾具之狹縫內之狀態之圖,為與圖6對應之立體圖。
圖8係表示使交接夾具旋轉及移動以使線圈變形之狀態之圖,為與圖7對應之立體圖。
圖9係表示將交接夾具與經變形之線圈一同***至定子鐵心之狀態之圖,為與圖1對應之圖。
圖10係圖9之D-D線剖面圖。
圖11係表示使狹縫之開口部與溝槽之開口部對向之狀態之圖,為與圖10對應之剖面圖。
圖12係圖11之E-E線剖面圖。
圖13係表示推動件被***至狹縫之狀態之圖,為與圖12對應之剖面圖。
圖14係圖13之F-F線剖面圖。
圖15係自內側觀察於複數個溝槽中插通有具有內線圈及外線圈之定子線圈之邊部的鐵心之圖。
圖16係於溝槽中***有具有內線圈及外線圈之定子線圈的定子之局部放大俯視圖。
圖17係表示於定子鐵心上安裝有複數個定子線圈之定子之俯視圖。
圖18係表示習知之將定子線圈之邊部***至鐵心之各溝槽之方法之分解立體圖。
接下來,基於圖式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圖1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中之定子製造裝置9之圖。此處,如圖1所示,設定彼此正交之X、Y、Z該三軸。X軸為沿水平橫方向延伸者,Y軸為沿水平前後方向延伸者,Z軸為沿垂直(鉛垂)方向延伸者。依據此種三軸,對本實施形態中之定子製造裝置9進行說明。
定子製造裝置9係用於製造發電機或馬達中所用之定子者。如圖16及圖17所示,定子10具備:圓筒狀之定子鐵心11,其具有呈放射狀排列且朝內徑方向突出之複數個齒11a(磁極)及於其間開口之複數個溝槽11b;以及定子線圈12,其被組裝於定子鐵心11。
如圖1所示,製造此種定子10之定子製造裝置9具備支持定子鐵心11之支持件15。支持件15對於圓筒狀之定子鐵心11,將其中心軸O設為水平(參照圖10,圖1中,中心軸為X軸方向)地予以支持,並且將其中心軸設為旋轉中心而可旋轉地予以支持。
如圖1、圖10~圖14所示,支持件15具備:水平基板16;複數對輥子17,其等於定子鐵心11之周方向與軸方向上隔開既定間隔而分別設於水平基板16,載置定子鐵心11;馬達18(參照圖10~圖14),其使複數對中之任一輥子17旋轉,以使載置於其上之定子鐵心11旋轉;以及固定件19(參照圖12及圖13),其自軸方向之兩側夾持定子鐵心11,以禁止定子鐵心11之旋轉。
如圖10~圖14所示,馬達18係設於水平基板16,其旋轉軸18a藉由皮帶18b而連結於任一輥子17。當馬達18驅動而輥子17旋轉時,搭載於其上之定子鐵心11旋轉。
如圖12及圖13所示,固定件19具備:抵接片19a,其設於水平基板16,且抵接於定子鐵心11之軸方向之其中一端面;以及致動器19b,其以面向定子鐵心11之軸方向之另一端面之方式設於水平基板16。藉由致動器19b之伸縮桿19c突出,且該伸縮桿19c與抵接片19a一同自軸方向之兩側夾持定子鐵心11,從而禁止定子鐵心11之旋轉。
如圖1所示,定子製造裝置9具備捲線機20,該捲線機20捲繞線材8以製作定子線圈12(圖15~圖17)。本實施形態之捲線機20適合於製作於下述情形時有效之定子線圈12,即,如圖15所示,使彼此平行之一對邊部13a、14a分別插通至定子鐵心11之2個溝槽11b。
定子線圈12雖為形成1個卷線層者,但為使其等之邊部13a、14a分別插通至鄰接之2個溝槽11b者。即,捲線機20構成為可製作定子線圈12,該定子線圈12由沿軸方向較長之筒狀之內線圈13(圖5);及自外側隔開既定間隔t2(圖6)而包圍內線圈13之外線圈14(圖6)構成。
線材8為包覆導線,且為剖面呈圓形之所謂圓線。再者,線材8亦可為剖面呈方形之所謂方線。又,捲線機20係設為捲繞單一線材8者進行說明,但亦可為以並列之狀態捲繞複數根線材8者。
如圖4所示,捲線機20具有:內卷芯24,其藉由旋轉機構21而旋轉,用於藉由所捲繞之線材8獲得軌道狀之內線圈13(圖5);以及外卷芯25,其可包圍內卷芯24地構成,與內卷芯24一同旋轉,用於藉由所捲繞之線材8獲得軌道狀之外線圈14(圖6)。
內卷芯24具有內卷線軸24a,該內卷線軸24a分別安裝於 藉由旋轉機構21而旋轉之一對盤繞柱22、23前端之旋轉半徑外側。旋轉機構21構成為,如圖5所示,在位於以彼此平行之狀態沿鉛垂方向延伸之一對盤繞柱22、23之中央的鉛垂軸C之周圍,可使一對盤繞柱22、23以彼此平行之狀態旋轉。於其中一個盤繞柱22與另一個盤繞柱23各自之下部,於旋轉半徑之外側分別安裝有盤繞線材8之內卷線軸24a。
如圖5所示,盤繞線材8之內卷線軸24a之外表面係朝旋轉半徑外側鼓出地形成,以使所盤繞之線材8平緩地翻折而形成大致圓弧狀。因此,當使其中一個盤繞柱22及另一個盤繞柱23與內卷芯24一同旋轉而使線材8捲繞於內卷芯24時,盤繞於其中一個盤繞柱22及另一個盤繞柱23各自之內卷線軸24a而彎曲成圓弧狀之線材8形成線圈尾端部13b。又,掛設於其中一個盤繞柱22與另一個盤繞柱23之間之線材8形成邊部13a。如此,形成軌道狀之內線圈13。
另一方面,用於獲得軌道狀之外線圈14(圖6)之外卷芯25具有外卷線軸25a,該外卷線軸25a構成為可隔開既定間隔t2而覆蓋內卷線軸24a。如圖4所示,本實施形態中,外卷芯25係可於一對盤繞柱22、23上移動地設置。如圖6所示,外卷線軸25a於下降狀態下,處於自旋轉半徑外側覆蓋內卷芯24中之內卷線軸24a之卷位置。如圖4及圖5所示,外卷線軸25a於上升狀態下,處於將內卷線軸24a之旋轉半徑外側開放之待機位置。外卷線軸25a構成為,可於卷位置與待機位置之間往復移動。
如圖5及圖6所示,外卷線軸25a係以其內面覆蓋盤繞於內卷線軸24a之線材8之方式彎曲地形成。又,外卷線軸25a之線材8盤繞之外表面係朝旋轉半徑外側鼓出地形成,以使所盤繞之線材8平緩地翻折而 形成大致圓弧狀。
因此,如圖6所示,當使線材8捲繞至卷位置處的各外卷線軸25a時,盤繞於外卷線軸25a而彎曲成圓弧狀之線材8形成線圈尾端部14b。又,掛設於其中一個盤繞柱22與另一個盤繞柱23之間之線材8形成邊部14a。如此,形成軌道狀之外線圈14。
如此,捲線機20構成為可製作定子線圈12,該定子線圈12由俯視呈軌道狀之筒狀之內線圈13;及自外側隔開既定間隔t2而包圍內線圈13之外線圈14構成。
此處,既定間隔t2如圖10所示般被設定為:供內線圈13之其中一個邊部13a與外線圈14之其中一個邊部14a***,且與定子鐵心11之鄰接之溝槽11b之周方向之間隔t1一致。
再者,圖4之符號26所示者,為放出所插通之線材8之線材放出構件26。圖4之符號27所示者,為設於定子製造裝置9中之平台9a而使線材放出構件26沿3軸方向移動之移動機構27。
如圖1所示,定子製造裝置9具備線圈變形裝置31,該線圈變形裝置31使藉由捲線機20所製作之定子線圈12變形。
如圖1~圖3所示,線圈變形裝置31具備:一對交接夾具32、32,其等分別形成有狹縫32a、32b;旋轉機構33,其使一對交接夾具32、32之其中任一者或兩者以與狹縫32a、32b之長度方向平行之旋轉軸32c為中心旋轉;以及分離/靠近機構34,使一對交接夾具32、32彼此分離及/或靠近。再者,圖3中,狹縫32a、32b之長度方向相當於X軸方向,後述之狹縫32a、32b之寬度方向相當於Y軸方向,狹縫32a、32b之深度 方向相當於Z軸方向。
如圖3及圖6所示,於捲線機20製作由內線圈13及外線圈14構成之定子線圈12之本實施形態中,於一對交接夾具32、32上,分別形成有供內線圈13之邊部13a、13a***之內狹縫32a、及供外線圈14之邊部14a、14a***之外狹縫32b該兩者。
形成於一對交接夾具32、32之狹縫32a、32b係形成為由捲線機20所製作之定子線圈12之彼此平行之一對邊部13a、14a可分別***之寬度及深度。
具體而言,如圖6所示,交接夾具32為方形之板材。交接夾具32具有可進入其中一個內卷線軸24a及外卷線軸25a與另一個內卷線軸24a及外卷線軸25a之間所設之長度L1之空間內的長度L2。又,交接夾具32具有超過定子線圈13、14之各邊部13a、14a間之既定間隔t2之厚度T。又,交接夾具32具有超過各線圈13、14之軸方向長度S1之寬度S2。並且,內狹縫32a與外狹縫32b之間隔t3係跟內線圈13之邊部13a與外線圈14之邊部14a間的既定間隔t2一致。內狹縫32a與外狹縫32b係自寬度方向之其中一側朝向另一側而沿寬度方向排列設置,且彼此平行地形成。內狹縫32a與外狹縫32b之深度F係超過各線圈13、14之軸方向長度S1而形成。
如圖1~圖3所示,線圈變形裝置31中之旋轉機構為一對電動馬達33、33。於一對交接夾具32、32彼此之外側,透過L型托架32d而分別設有與狹縫32a、32b之長度方向平行之旋轉軸32c。旋轉軸32c係與一對電動馬達33、33各自之旋轉軸33a分別同軸地設置。一對電動馬達 33係對應於一對交接夾具32、32而設,且構成為,使一對交接夾具32、32兩者以旋轉軸32c為中心而旋轉。
分離/靠近機構係使為旋轉機構之一對電動馬達33、33彼此分離及/或靠近之一對致動器34、34。致動器34、34分別具備受伺服馬達34a驅動而轉動之滾珠螺桿34b、及螺合於滾珠螺桿34b而平行移動之從動件34c。
一對致動器34、34係以其等之殼體34d沿Y軸方向連續之方式排列設置於可動台35。電動馬達33以其等之旋轉軸33a朝向X軸方向變得平行之方式分別設於從動件34c。一對致動器34、34係構成為,藉由使一對電動馬達33、33分離/靠近,從而使設於旋轉軸33a之一對交接夾具32、32分離/靠近。
定子製造裝置9具備使線圈變形裝置31於交接位置與***位置之間移動之移動機構40。此處,所謂交接位置,係指如圖7所示,藉由捲線機20所獲得之定子線圈12之一對邊部13a、14a進入線圈變形裝置31之一對交接夾具32、32中的狹縫32a、32b內之位置。所謂***位置,係指如圖9及圖10所示,一對交接夾具32、32進入定子鐵心11內之位置。
如圖1所示,移動機構40具備:3軸移動機構41,其使線圈變形裝置31沿3軸方向移動;以及鐵心移動機構51,其使支持定子鐵心11之支持件15與定子鐵心11一同沿其軸方向移動。
如圖1~圖3所示,3軸移動機構41具備:X軸方向伸縮致動器42,其使可動台35沿X軸方向移動;Z軸方向伸縮致動器43,其使X軸方向伸縮致動器42與線圈變形裝置31一同沿Z軸方向移動;以及Y 軸方向伸縮致動器44,其使Z軸方向伸縮致動器43沿Y軸方向移動。
Y軸方向伸縮致動器44具備:一對導軌44d,其等沿Y軸方向延伸地設於平台9a;可動台44c,其可移動地搭載於導軌44d;滾珠螺桿44b,其螺合於可動台44c且沿導軌44d而設;以及伺服馬達44a,其使滾珠螺桿44b旋轉。
Z軸方向伸縮致動器43具備:複數根桿43d,其等可上下移動地插通可動台44c,且沿Z軸方向延伸;升降台43c,其搭載於桿43d之上端;母螺紋板43e,其安裝於桿43d之下端;滾珠螺桿43b,其螺合於母螺紋板43e,且與桿43d平行地設置;以及伺服馬達43a,其設於可動台33c,使滾珠螺桿43b旋轉。
符號9b係為沿Y軸方向延伸地形成於平台9a,且供桿43d貫穿而容許桿43d於Y軸方向移動之長孔9b。
X軸方向伸縮致動器42為與使作為旋轉機構之電動馬達33移動之分離/靠近機構中的致動器34相同之結構。X軸方向伸縮致動器42係使從動件42c可沿X軸方向移動地,且其殼體42d沿X軸方向延伸地,安裝於Z軸方向伸縮致動器43之升降台43c。
3軸移動機構41使線圈變形裝置31移動,從而如圖7所示,使藉由捲線機20所獲得之定子線圈12之一對邊部13a、14a進入線圈變形裝置31之一對交接夾具32、32中的狹縫32a、32b內。如此,3軸移動機構41構成為,可將線圈變形裝置31引導至交接位置。
鐵心移動機構51如圖1、圖10~圖14所示,具備:導軌52,其沿定子鐵心11之軸方向(X軸方向)延伸地設於平台9a,可沿其長 度方向(X軸方向)移動地搭載水平基板16;移動體53,其設於水平基板16,且沿導軌52移動;滾珠螺桿54,其與導軌52平行地設置;母螺紋體55,其設於水平基板16,且螺合於滾珠螺桿54;以及馬達56,其使滾珠螺桿54旋轉,以使水平基板16與定子鐵心11一同沿導軌52移動。
鐵心移動機構51構成為,可與使線圈變形裝置31移動之3軸移動機構41協動地,如圖9及圖10所示,將定子鐵心11移動至一對交接夾具32、32進入定子鐵心11之***位置。
於線圈變形裝置31中,設有防止機構70,該防止機構70防止收納於狹縫32a、32b中之邊部13a、14a自狹縫32a、32b脫離。
如圖2所示,防止機構70具備:軸構件71,其與一對交接夾具32之旋轉軸32c平行地設於一對交接夾具32之外側之面;複數片鉤構件72(圖中僅表示單側3片之情形),其等設於軸構件71;以及致動器73,其使軸構件71與複數個鉤構件72一同旋轉。
致動器73為馬達,被安裝於安裝板74,該安裝板74被設於為旋轉機構之電動馬達33之旋轉軸33a。於設有鉤構件72之交接夾具32上,形成有橫切狹縫32a、32b之入口側之切口32e。
如圖6所示,鉤構件72為呈L字狀之平板。於鉤構件72上,形成有安裝部72a與覆蓋部72b。安裝部72a被安裝於軸構件71。
覆蓋部72b如圖7及圖10所示,藉由軸構件71之旋轉而進入切口32e,橫切狹縫32a、32b之入口側。藉此,覆蓋部72b防止收納於狹縫32a、32b中之邊部13a、14a自該狹縫32a、32b脫出。
線圈變形裝置31中的旋轉機構33及分離/靠近機構34使狹 縫32a、32b中無法脫離地收納有邊部13a、14a之一對交接夾具32、32旋轉及分離/靠近。藉此,可將一對交接夾具32、32設為如圖8所示般,狹縫32a、32b之深度方向交叉之傾斜位置。如此,線圈變形裝置31構成為,可使具有邊部13a、14a之定子線圈12變形。
於定子線圈12之變形時,線圈變形裝置31之旋轉機構33、33(圖1)構成為,如圖10所示,使位於旋轉後之傾斜位置之交接夾具32中的狹縫32a、32b之角度α1與供一對邊部13a、14a***之溝槽11b之角度α2一致。線圈變形裝置31之分離/靠近機構34(圖1)構成為,使一對交接夾具32中的狹縫32a、32b之開口部間之間隔d1、d2與供一對邊部13a、14a***之溝槽11b間之間隔D1、D2一致。
本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捲線機20製作由內線圈13與外線圈14構成之定子線圈12。所謂狹縫32a、32b之角度α1,係指於一對交接夾具32之各自中,狹縫32a、32b相對於沿Z軸方向(鉛垂方向)延伸之線(基準線B)之傾斜角度。本實施形態中,如圖10所示,將基準線B、與在寬度方向上通過狹縫32a、32b之中央且沿深度方向延伸之線(中間線C1)之間的角度示為角度α。又,所謂供邊部13a、14a***之溝槽11b之角度α2,係指基準線B、與通過供邊部13a、14a***之定子鐵心11之鄰接的二個溝槽11b間之中央之線(中間線C2)之間的角度。更詳細說明之,溝槽11b之中間線C2係通過供定子線圈12之邊部13a、14a***之鄰接之二個溝槽11b間的齒11a之周方向寬度之中央(寬度中心),且與定子鐵心11之中心軸O交叉之線。
又,本實施形態中,狹縫32a之開口部間之間隔d1係作為 其中一個交接夾具32中的狹縫32a之開口部之寬度中心、與另一個交接夾具32中的狹縫32a之開口部之寬度中心之間的水平方向之間隔而示。同樣,所謂狹縫32b之開口部間之間隔d2,係指一對交接夾具32中的狹縫32b之開口部之寬度中心間的水平方向之間隔而示。又,溝槽11b間之間隔D1係作為供邊部13a***之2個溝槽11b之沿著開口部之周方向的寬度中心之水平方向之間隔而示。同樣,溝槽11b間之間隔D2係作為供邊部14a***之2個溝槽11b之沿著開口部之周方向的寬度中心之水平方向之間隔而示。本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係規定狹縫32a之角度α1、其間隔d1、d2、溝槽11b之角度α2、其間隔D1、D2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之技術範圍並不限定於該等。
使線圈變形裝置31移動之移動機構40構成為,於使一對交接夾具32、32進一步移動而進入定子鐵心11之***位置,如圖11所示,使狹縫32a、32b之開口部與供一對邊部13a、14a***之溝槽11b之開口部對向。
又,如圖1及圖13所示,定子製造裝置9具備邊部***機構61,該邊部***機構61將***至狹縫32a、32b內之定子線圈12之各邊部13a、14a自狹縫32a、32b予以推出,以***至與狹縫32a、32b對向之定子鐵心11之溝槽11b內。
邊部***機構61具備:板狀之推動件62,其與***位置之交接夾具之狹縫32a、32b對應地配置,且越朝向前端,寬度變得越窄;以及推動件移動機構63,其構成為,將推動件62自前端***至對應之狹縫32a、32b內,將***至狹縫32a、32b內之定子線圈12之各邊部13a、14a 自狹縫32a、32b予以推出,以分別***至對應之溝槽11b。
具體而言,推動件移動機構63具備:可動體64,其可移動地搭載於鐵心移動機構51中的導軌52;滾珠螺桿65,其螺合於可動體64,且與導軌52平行地設置;以及馬達66,其使滾珠螺桿65旋轉以使可動體64移動。
如圖13所示,於可動體64上,設有推動件62之基端。推動件移動機構63構成為,藉由使可動體64靠近水平基板16,從而可將推動件62自寬度窄之前端***至水平基板16之定子鐵心11內所***之交接夾具32、32之狹縫32a、32b內。
推動件62藉由形成為越朝向前端則寬度越窄,從而如圖14所示,當被***至狹縫32a、32b時,自狹縫32a、32b推出定子線圈12之各邊部13a、14a。如此,推動件62構成為,可將各邊部13a、14a***至狹縫32a、32b所對向之定子鐵心11之溝槽11b內。
接下來,對本實施形態之定子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之定子之製造方法具有:線圈製作步驟,其係捲繞線材8而製作具有彼此平行之一對邊部13a、14a之定子線圈12;交接步驟,其係使一對交接夾具32、32上分別形成之狹縫32a、32b彼此平行,並將一對邊部13a、14a以彼此平行之狀態分別***至狹縫32a、32b;線圈變形步驟,其係使一對交接夾具32、32之其中任一者或兩者以與狹縫32a、32b之長度方向平行之旋轉軸為中心而旋轉,以使狹縫32a、32b跟邊部13a、14a一同對準供邊部13a、14a***之定子鐵心11之溝槽11b;夾具分離/靠近步驟,其係使狹縫32a、32b之開口部之間隔與供一對邊部13a、14a ***之溝槽之間隔一致;夾具***步驟,其係使一對交接夾具32、32進入定子鐵心11內,以使狹縫32a、32b之開口部與溝槽11b之開口部對向;以及邊部***步驟,其係將***至狹縫32a、32b之定子線圈12之邊部13a、14a自狹縫32a、32b予以推出,而***至定子鐵心11之對應之溝槽11b內。
本實施形態之定子之製造方法中,使用上述定子製造裝置9,定子製造裝置9中的動作藉由未圖示之控制器自動控制。
以下詳細說明各步驟。
<線圈製作步驟>
於線圈製作步驟中,捲繞線材8而製作具有彼此平行之一對邊部13a、14a之定子線圈12。
本實施形態中,捲線機20製作如圖6所示般,由內線圈13及自外側包圍內線圈13之外線圈14構成之定子線圈12。因而,線圈製作步驟具有製作內線圈13之內卷步驟與製作外線圈14之外卷步驟,以製作由內線圈13與外線圈14構成之定子線圈12。
具體而言,於內卷步驟中,如圖5所示,藉由旋轉機構21(圖4)使內卷芯24旋轉,以將自線材放出構件26放出之線材8捲繞至內卷芯24之周圍而製作內線圈13。與內卷芯24之旋轉一同,使線材放出構件26朝內卷芯24之旋轉軸方向移動,以使自線材放出構件26放出之線材8呈螺旋狀而整齊地捲繞至內卷芯24。
如此,於內卷步驟中,製作出軌道狀之內線圈13,該軌道狀之內線圈13具有:線圈尾端部13b,其由盤繞於內卷線軸24a之線材8構成;以及邊部13a,其由掛設於一對盤繞柱22、23之間之線材8構成。
接下來,藉由外卷芯25包圍內線圈13及內卷芯24。本實施形態中,使用使外卷芯25可移動地構成之捲線機20。因而,本實施形態中,使外卷芯25自圖4所示之待機位置朝下方移動,從而如圖6所示,使其移動至包圍內線圈13之包圍位置。如此,藉由外卷線軸25a覆蓋內線圈13之線圈尾端部13b,隨後進行外卷步驟。
於外卷步驟中,使外卷芯25與內卷芯24一同旋轉,以將自線材放出構件26放出之線材8捲繞至外卷芯25之周圍而製作外線圈14。3軸移動機構27使線材放出構件26與外卷芯25之旋轉一同朝外卷芯25之旋轉軸方向移動,使自線材放出構件26放出之線材8呈螺旋狀而整齊地捲繞至外卷芯24。
如此,如圖6所示,於外卷步驟中,製作出軌道狀之外線圈14,該軌道狀之外線圈14具有:線圈尾端部14b,其由盤繞於外卷線軸25a之線材8構成;以及邊部14a,其由掛設於一對盤繞柱22、23之間之線材8構成。
此處,外卷芯25中的外卷線軸25a係以自外側覆蓋內線圈13之線圈尾端部13b之方式構成,因此由盤繞於外卷線軸25a之線材8構成之外線圈14成為自外側包圍內線圈13之大小。內線圈13與外線圈14各自之邊部13a、14a中的間隔t2,係與該等邊部13a、14a隨後將***之、定子鐵心11之鄰接之溝槽11b之周方向之間隔t1(圖10)一致。
<交接步驟>
於該步驟中,使一對交接夾具32、32上分別形成之狹縫32a、32b平行,並使一對邊部13a、14a以彼此平行之狀態分別***至狹縫32a、32b 中。
本實施形態中,於線圈變形裝置31中的旋轉機構33中,如圖6所示,使一對交接夾具32、32彼此平行,並藉由分離/靠近機構34,使一對交接夾具32、32彼此之間隔與定子線圈12中的邊部13a、14a間之間隔一致。
隨後,藉由移動機構40之3軸移動機構41使線圈變形裝置31移動,從而如圖7所示,使一對邊部13a、14a以彼此平行之狀態分別***至一對交接夾具32、32上分別形成之狹縫32a、32b內。
本實施形態中,於卷線步驟中,獲得由內線圈13及外線圈14構成之定子線圈12。因此,於交接步驟中,使用分別形成有供內線圈13之邊部13a***之內狹縫32a、及供外線圈14之邊部14a***之外狹縫32b兩者之一對交接夾具32、32。內線圈13之邊部13a與外線圈14之邊部14a係以彼此平行之狀態***至內狹縫32a與外狹縫32b。
又,線圈變形裝置31具備防止機構70,該防止機構70防止收納於狹縫32a、32b中之邊部13a、14a自狹縫32a、32b脫離。因此,在使一對邊部13a、14a以彼此平行之狀態分別***至一對交接夾具32、32之狹縫32a、32b之後,藉由防止機構70之致動器73(圖2)使軸構件71與鉤構件72一同旋轉,從而如圖7所示,使鉤構件72之覆蓋部72b進入切口32e。藉此,覆蓋部72b橫切狹縫32a、32b之入口側(圖10)。
如此,藉由覆蓋部72b,防止收納於狹縫32a、32b中之邊部13a、14a自該狹縫32a、32b脫出。
於此狀態下,移動機構40中的3軸移動機構41使線圈變形 裝置31與***有邊部13a、14a之定子線圈12一同進一步移動,使定子線圈12自內卷芯24及外卷芯25脫離。
以下,具體說明使內線圈13與外線圈14自內卷芯24及外卷芯25脫離之流程。首先,將一對邊部13a、14a***至狹縫32a、32b,以維持該等之形狀。接下來,禁止自線材放出構件26放出新的線材8,並藉由未圖示之切斷裝置等,切斷自線材放出構件26延伸至外線圈14之線材8。藉此,使定子線圈12自線材放出構件26獨立。然後,使形狀得以維持之內線圈13與外線圈14與一對交接夾具32、32一同朝下方移動,以自一對盤繞柱22、23之開放之下端面朝下方抽出。
然後,藉由移動機構40,如圖1所示,使線圈變形裝置31與定子線圈12一同分離捲線機20。
<線圈變形步驟>
於此步驟中,使一對交接夾具32、32之其中任一者或兩者以與狹縫32a、32b之長度方向平行之旋轉軸32c為中心而旋轉。並且,使狹縫32a、32b跟***其中之邊部13a、14a一同,與供邊部13a、14a***之定子鐵心11之溝槽11b之角度α2一致。
本實施形態中,分別驅動線圈變形裝置31中的為旋轉機構之一對電動馬達33、33,從而如圖8所示,使一對交接夾具32、32兩者以與狹縫32a、32b之長度方向平行之旋轉軸為中心,而如實線箭頭所示般旋轉。藉此,使一對交接夾具32、32與***至狹縫32a、32b內的邊部13a、14a一同變更至狹縫32a、32b之深度方向交叉之交叉位置。
如此,如圖10所示,使狹縫32a、32b之角度α1跟邊部13a、 14a一同,與定子鐵心11之欲***之溝槽11b之角度α2一致。如此,使***至狹縫32a、32b內的邊部13a、14a之積層方向,跟與溝槽11b之角度α2相應之溝槽11b之傾斜方向一致。
<夾具分離/靠近步驟>
於此步驟中,如圖10所示,使一對交接夾具32、32中的狹縫32a、32b之開口部間之間隔d1、d2,與***至狹縫32a、32b內的一對邊部13a、14a欲***之溝槽11b之間隔D1、D2一致。
本實施形態中,於狹縫32a、32b之深度方向設有一對交接夾具32、32中的L型托架32d。因而,藉由線圈變形裝置31之分離/靠近機構34,使設有一對交接夾具32、32之一對電動馬達33之間隔靠近,從而如圖8之虛線箭頭所示般使一對交接夾具32、32彼此接近。如此,如圖10所示,將狹縫32a、32b之開口部間之間隔d1、d2變更為,與***至狹縫32a、32b內的一對邊部13a、14a欲***之溝槽11b之間隔D1、D2一致。
再者,該夾具分離/靠近步驟較佳為與線圈變形步驟同時進行。
藉由線圈變形步驟與夾具分離/靠近步驟,定子線圈12如圖10所示,其邊部13a、14a於捲繞方向上間隔不同(圖中為八字形)。然而,由於線圈12之各邊部13a、14a分別***於狹縫32a、32b內,因此如圖8所示,主要是線圈尾端部13b、14b分別發生變形。因此,藉由使用線圈變形裝置31,當使定子線圈12變形時,可防止各邊部13a、14a之線材8之整齊性受損。
<夾具***步驟>
於此步驟中,使一對交接夾具32、32進入定子鐵心11內,從而如圖11所示,使狹縫32a、32b之開口部與溝槽11b之開口部對向。
具體而言,夾具***步驟係藉由定子製造裝置9中的移動機構40來進行。藉由3軸移動機構41及鐵心移動機構51,使線圈變形裝置31及定子鐵心11之其中任一者或兩者移動,從而如圖9及圖10所示,使一對交接夾具32、32進入搭載於水平基板16之定子鐵心11。
於如此般一對交接夾具32、32進入定子鐵心11內之***位置,3軸移動機構41使線圈變形裝置31進一步移動,從而如圖11所示,使狹縫32a、32b之開口部與一對邊部13a、14a欲***之溝槽11b之開口部對向。
隨後,驅動防止機構70中的致動器73以使軸構件71旋轉。藉此,使鉤構件72中的覆蓋部72b自切口32e脫離,以開放狹縫32a、32b之入口側。
<邊部***步驟>
於此步驟中,將***至狹縫32a、32b之定子線圈12之邊部13a、14a自狹縫32a、32b予以推出,以***至定子鐵心11之對應之溝槽11b內。
邊部***步驟係藉由邊部***機構61來進行。具體而言,如圖12所示,藉由使可動體64靠近水平基板16,從而將推動件62自前端***至搭載於水平基板16之定子鐵心11內所***之交接夾具32之狹縫32a、32b內。如此,將與***位置之交接夾具32之狹縫32a、32b對應地配置且越朝向前端則寬度變得越窄之板狀之推動件62,自前端***至對應之狹縫32a、32b內。進而,如圖13所示,將***至狹縫32a、32b內之定 子線圈11之邊部13a、14a自狹縫32a、32b予以推出,而分別***至對應之溝槽11b中。
此處,為便於理解本實施形態,參照圖18說明本發明之比較例。
於比較例之定子之製造方法中,如圖18所示,使用於外周形成有與定子鐵心2之溝槽2a對應之保持溝槽3a群的圓柱狀之插通夾具3。具體說明之,於比較例中,將預先捲繞之複數個線圈4之一對邊部4a、4b分別***至保持溝槽3a群中,使各線圈4沿插通夾具3之圓周而排列。然後,將插通夾具3***至定子鐵心2之內周,並進行定位,以使保持溝槽3a與定子鐵心2之對應之溝槽2a整合。隨後,將越朝向前端則寬度變得越窄之板狀之推動件5自前端***至對應之各保持溝槽3a,將***至保持溝槽3a中之各線圈4之一對邊部4a、4b推出至外徑側,以***至定子鐵心2之對應之溝槽2a內。
此處,獨立於定子鐵心2而預先製作之定子線圈4,可藉由將線材捲繞於卷芯而獲得。比較例之定子線圈4為軌道狀,其具有:彼此平行之一對邊部4a、4b,其等插通至保持溝槽3a;以及線圈尾端部4c、4d,其等將一對邊部4a、4b中之兩端部連結呈圓弧狀。
即,預先製作之定子線圈4係進行所謂之整齊捲繞,從而於其積層方向上變長之筒狀線圈,該整齊捲繞係以於捲繞成軌道狀之卷線上沿軸方向堆積新的軌道狀卷線之方式,將線材呈螺旋狀而無間隙地捲繞至卷芯。
如圖18所示,於圓柱狀插通夾具3之周圍所形成之保持溝 槽3a群為了形成為對應於定子鐵心2之溝槽2a,以自其周圍朝向中央之放射狀之方式形成。即,沿周方向鄰接之保持溝槽3a並非彼此平行。
相對於此,將軌道狀卷線進行堆積而構成軸方向較長之筒狀之線圈4之各邊部4a、4b係將線材沿卷軸方向予以積層。藉此,各邊部4a、4b於該卷軸方向上為彼此平行者。
如此,比較例之定子之製造方法中,線材係沿卷軸方向積層,並將沿積層方向彼此平行地形成之各邊部4a、4b***至呈放射狀之保持溝槽3a中。因此,若不是於使彼此平行地形成之各邊部4a、4b變形為可***至保持溝槽3a之後,便無法***保持溝槽3a中。於變形時,若各邊部4a、4b之線材失去整齊性,則將難以***至保持溝槽3a中。
若線圈4中之各邊部4a、4b之線材失去整齊性,則難以提高卷線之分層因數,從而無法謀求發電機或馬達之高效率化或小型化等。
又,如圖16所示,為了提高卷線之分層因數,亦有使形成1個卷線層之定子線圈12之各邊部13a、14a分別插通至複數個溝槽11b(圖中為2個溝槽11b)之情形。
即,可想到:於將定子線圈12中的兩側之邊部13a、14a分別收納至複數個溝槽11b中之情形時,可如上述實施形態般獲得定子線圈12,該定子線圈12由將兩側之邊部13a收納至隔開既定間隔之溝槽11b中之內線圈13、以及將邊部14a收納至於收納有內線圈13之溝槽11b之外側鄰接之溝槽11b內之外線圈14構成。
然而,於比較例之定子之製造方法中,由於由內線圈13及外線圈14構成之定子線圈12之邊部13a、14a成為彼此平行,因此難以一 面確保內線圈13與外線圈14之各邊部13a、14a之平行,一面使兩側之各邊部13a、14a變形為可***至呈放射狀之各溝槽11b中。又,更難以一面確保其整齊性,一面將各邊部13a、14a***至溝槽11b中。
相對於此,本實施形態中,如圖14所示,自狹縫32a、32b推出並***至對應之溝槽11b內的邊部13a、14a一面維持***至狹縫32a、32b內之線材8之狀態一面移動,從而直接***至溝槽11b內。因此,只要邊部13a、14a中之線材8得以整齊捲繞,便可以整齊捲繞之線材8之狀態***至對應之溝槽11b中。因而,可將由整齊之線材8構成之邊部13a、14a直接***至定子鐵心11(圖16及圖17)之溝槽11b中。
於捲線機20中,可獲得由內線圈13與外線圈14構成之定子線圈12,因此只要其等經整齊捲繞,便可以此狀態直接交接線圈12。因而,可將整齊狀態之邊部13a、14a直接***至定子鐵心11之溝槽11b內。
因此,可提高溝槽11b中之線材8之分層因數,從而可謀求使用該定子10之發電機或馬達之高效率化或小型化等。
又,如圖15所示,內線圈13與外線圈14之邊部13a、14a之間隔D1、D2不同。因而,即使將邊部13a、14a***至各別的溝槽11b中,內線圈13之線圈尾端部13b亦不會超過外線圈14之線圈尾端部14b而自鐵心11之端面突出。因此,亦可避免如內線圈13之線圈尾端部13b與外線圈14之線圈尾端部14b重合而造成線圈尾端部13b、14b之成形變得困難之事態。
再者,定子10係藉由將複數個定子線圈12裝入單個定子鐵心11而製造。因而,較佳為,透過使定子鐵心11旋轉,以變更狹縫32a、 32b之開口部所對向之溝槽11b之鐵心旋轉步驟而重複上述各步驟。即,如上所述,較佳為,於進行線圈製作步驟、交接步驟、線圈變形步驟、夾具分離/靠近步驟、夾具***步驟、邊部***步驟之後進行鐵心旋轉步驟,再次自線圈製作步驟開始重複各步驟。
定子鐵心11之旋轉可藉由在解除固定件19對定子鐵心11之夾持之狀態下,利用馬達18來使支持件15中的輥子17旋轉而進行。
如此,藉由在變更狹縫32a、32b之開口部所對向之溝槽11b後,重複上述各步驟,從而可如圖17所示,將複數個定子線圈12裝入單個定子鐵心11。又,藉由自線圈變形步驟至邊部***步驟之間進行線圈製作步驟,亦可縮短製造定子10之時間而提高生產性。
再者,上述實施形態中,作為移動機構40,具備3軸移動機構41與鐵心移動機構51。相對於此,只要可使一對交接夾具32、32於交接位置與***位置之間移動,則移動機構40並不限於該等,例如亦可為不具備鐵心移動機構51者。
又,上述實施形態中,對藉由將推動件62***至對應之狹縫32a、32b,從而將定子線圈12之邊部13a、14a***至對應之溝槽12b之邊部***機構61進行了說明。相對於此,只要可將定子線圈12之邊部13a、14a***至對應之溝槽12b中,則邊部***機構並不限於此。例如亦可藉由使***至狹縫32a、32b中之推動件沿定子鐵心11之徑方向移動,將定子線圈12之邊部13a、14a自狹縫32a、32b予以推出。
進而,上述實施形態中,對具有鉤構件72之防止機構70進行了說明。相對於此,只要可防止收納於狹縫32a、32b中的邊部13a、 14a自狹縫32a、32b脫離,則防止機構70並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又,例如,只要可避免邊部13a、14a自狹縫32a、32b脫離之現象,則亦可不設防止機構70。於設置防止機構70之情形時,亦可為不使用鉤構件72者。
根據以上之實施形態,達到以下所示之效果。
本實施形態之線圈變形裝置31具備:旋轉機構33、33,其使分別形成有定子線圈12之邊部13a、14a可***之狹縫32a、32b之一對交接夾具32、32之其中任一者或兩者旋轉;以及分離/靠近機構34,其使一對交接夾具32、32分離/靠近。因此,藉由在***有定子線圈12之邊部13a、14a之狀態下使一對交接夾具32、32旋轉及分離/靠近,便可使定子線圈12變形而不會損害定子線圈12之各邊部13a、14a之線材8之整齊性。
又,本實施形態之定子製造裝置9及定子之製造方法中,由於具備此種線圈變形裝置31,因此可將在不損害線材8整齊性之情形下經變形之定子線圈12之各邊部13a、14a***至定子鐵心11之溝槽11b而不會損害其整齊性。
此處,即使於獲得為了將定子線圈12之各邊部13a、14a分別***至複數個溝槽11b內而由內線圈13與外線圈14構成之定子線圈12之情形時,根據本實施形態,亦可使內線圈13之邊部13a與外線圈14之邊部14a以彼此平行之狀態***至一對交接夾具32之內狹縫32a與外狹縫32b。藉此,可將內線圈13及外線圈14之各邊部13a、14a***至複數個溝槽11b內,而不會損害內線圈13與外線圈14之各邊部13a、14a之間隔與線材8之整齊性。
以上,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上述實施形態僅 例示了本發明之適用例之一,並非意圖將本發明之技術範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之具體構成。

Claims (9)

  1. 一種線圈變形裝置,其具備:一對交接夾具,其等分別具有定子線圈所具有之彼此平行之一對邊部可***之狹縫;旋轉機構,其於上述狹縫之深度方向彼此平行之平行位置、與上述狹縫之深度方向交叉之傾斜位置之間,使上述一對交接夾具中之其中任一者或兩者旋轉;以及分離/靠近機構,其使上述一對交接夾具彼此分離或靠近。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線圈變形裝置,其進一步具有:防止機構,其防止上述邊部自上述狹縫內脫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線圈變形裝置,其中於上述一對交接夾具之各自上隔開既定間隔而形成有複數個上述狹縫。
  4. 一種定子製造裝置,其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線圈變形裝置;支持件,其支持定子鐵心;捲線機,其捲繞線材,以製作具有***至上述定子鐵心之溝槽中之彼此平行之上述一對邊部之上述定子線圈;移動機構,其使上述線圈變形裝置於上述一對邊部進入上述狹縫之交接位置、與上述一對交接夾具進入上述定子鐵心之***位置之間移動;以及邊部***機構,其將***至上述狹縫之上述邊部自上述狹縫予以 推出,而***至與上述狹縫對向之上述溝槽中,上述線圈變形裝置之上述旋轉機構係構成為,於上述傾斜位置,使上述狹縫之角度與上述一對邊部欲***之上述溝槽之角度一致,上述線圈變形裝置之上述分離/靠近機構係構成為,使上述狹縫之開口部之間隔與供上述一對邊部***之上述溝槽之間隔一致,上述移動機構係構成為,於上述***位置,使上述狹縫之上述開口部與供上述一對邊部***之上述溝槽之開口部對向。
  5. 如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線圈變形裝置之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定子製造裝置,其中上述捲線機係構成為可製作由筒狀之內線圈、及自外側隔開既定間隔包圍上述內線圈之外線圈構成之上述定子線圈。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定子製造裝置,其中上述支持件構成為可使上述定子鐵心旋轉。
  7. 一種定子之製造方法,其具備:線圈製作步驟,其係捲繞線材而製作具有彼此平行之一對邊部之定子線圈;交接步驟,其係使一對交接夾具上分別形成之狹縫彼此平行,並將上述一對邊部以彼此平行之狀態分別***至上述狹縫;線圈變形步驟,其係使上述一對交接夾具之其中任一者或兩者旋轉,以使上述狹縫之角度與供上述邊部***之定子鐵心之溝槽之角度一致;夾具分離/靠近步驟,其係使上述狹縫之開口部之間隔與供上述一 對邊部***之上述溝槽之間隔一致;夾具***步驟,其係使上述一對交接夾具進入上述定子鐵心內,以使上述狹縫之上述開口部與上述溝槽之開口部對向;以及邊部***步驟,其係將***至上述狹縫之上述定子線圈之上述邊部自上述狹縫予以推出,而***至上述定子鐵心之對應之上述溝槽內。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定子之製造方法,其中於上述線圈製作步驟中,製作由內線圈、及自外側隔開既定間隔包圍上述內線圈之外線圈構成之定子線圈,於上述一對交接夾具上,分別形成有供上述內線圈之邊部***之內狹縫、與供上述外線圈之上述邊部***之外狹縫兩者,於上述交接步驟中,將上述內線圈之上述邊部與上述外線圈之上述邊部以彼此平行之狀態***至上述一對交接夾具中之上述內狹縫與上述外狹縫。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之定子之製造方法,其進一步具備:鐵心旋轉步驟,其係使上述定子鐵心旋轉,以變更與上述狹縫之上述開口部對向之上述溝槽,於上述邊部***步驟之後進行上述鐵心旋轉步驟,隨後再次進行上述線圈製作步驟。
TW106137935A 2016-11-16 2017-11-02 線圈變形裝置及定子製造裝置以及定子之製造方法 TWI7222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23036A JP2018082554A (ja) 2016-11-16 2016-11-16 コイル変形装置及びステータの製造装置並びに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JPJP2016-223036 2016-11-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4363A true TW201834363A (zh) 2018-09-16
TWI722253B TWI722253B (zh) 2021-03-21

Family

ID=62146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7935A TWI722253B (zh) 2016-11-16 2017-11-02 線圈變形裝置及定子製造裝置以及定子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8082554A (zh)
TW (1) TWI722253B (zh)
WO (1) WO201809255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9737B (zh) * 2019-05-09 2022-04-01 日商日特有限公司 線圈***裝置及線圈***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56187B2 (ja) 2020-02-26 2024-03-27 株式会社アイシン ステータの組立装置およびステータの組立方法
JP7476001B2 (ja) 2020-07-09 2024-04-30 Nittoku株式会社 巻線装置及び巻線方法
CN114268199B (zh) * 2021-12-20 2023-01-17 全南县超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电机线圈插线工具
CN116073609B (zh) * 2023-03-30 2023-06-06 山东瑞博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机定子自动绕线组合加工机床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58860A (ja) * 2001-11-16 2003-05-30 Aisin Aw Co Ltd コイル移載装置
JP2003319622A (ja) * 2002-04-24 2003-11-07 Fuji Electric Co Ltd 回転電機用固定子コイ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WO2012153844A1 (ja) * 2011-05-12 2012-11-15 三工機器株式会社 コイル巻線・セット方法、コイル挿入方法及びコイル巻線・セット装置
JP2013233026A (ja) * 2012-04-27 2013-11-14 Aisin Aw Co Ltd 保持部材および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JP6206051B2 (ja) * 2013-09-30 2017-10-04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同芯巻コイルの成形方法及び成形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9737B (zh) * 2019-05-09 2022-04-01 日商日特有限公司 線圈***裝置及線圈***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22253B (zh) 2021-03-21
JP2018082554A (ja) 2018-05-24
WO2018092552A1 (ja) 2018-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834363A (zh) 線圈變形裝置及定子製造裝置以及定子之製造方法
US20230109380A1 (en) Method for inserting undulated coil assemblies in slots of cores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CN107005135B (zh) 定子制造方法以及线圈
JP4813172B2 (ja) 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US7805825B2 (en) Method for forming motor winding conductors
US7721413B2 (en) Method for inserting of preformed hairpin conductors into a rotor or stator
KR102132320B1 (ko) 권선 장치 및 권선 방법
US10027208B2 (en) Coil installation method and coil installation jig
ES2406104T3 (es) Cuerpo de bobina para un estator de motor lineal para una puerta automática
US11545881B2 (en) Coil winding apparatus and coil winding method and a coil manufacturing method using thereof
US20180212498A1 (en) Coil unit arrangement device
JP2013183543A (ja) 巻線装置および巻線方法
JP2017046373A (ja) コイルのスロットへの挿入方法、及びコイル挿入装置
JP2018074688A (ja) ステータ連結装置、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モータ
JP7373891B2 (ja) コイル挿入装置及びコイル挿入方法
JP4443286B2 (ja) 回転電動機の固定子、回転電動機のコイル装着方法、コイル巻線機
JP5768305B1 (ja) 固定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JP7476001B2 (ja) 巻線装置及び巻線方法
JP2021197745A (ja) 巻線装置及び巻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