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18076A - 用於檢測樣本之分析裝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檢測樣本之分析裝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18076A
TW201818076A TW106134295A TW106134295A TW201818076A TW 201818076 A TW201818076 A TW 201818076A TW 106134295 A TW106134295 A TW 106134295A TW 106134295 A TW106134295 A TW 106134295A TW 201818076 A TW201818076 A TW 20181807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alysis device
unit
receiving unit
actuator
cartrid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42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關特 布魯克曼
艾索 涅梅爾
漢娜 史墨客
關特 索拉
瑞尼 偉特
Original Assignee
德商百靈佳殷格翰維美迪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德商百靈佳殷格翰維美迪加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德商百靈佳殷格翰維美迪加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8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807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2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 B01L3/5027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by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tructures, i.e. dimensions of channels and chambers are such that surface tension forces are important, e.g. lab-on-a-chip
    • B01L3/502715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by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tructures, i.e. dimensions of channels and chambers are such that surface tension forces are important, e.g. lab-on-a-chip characterised by interfacing components, e.g. fluidic, electrical, optical or mechanical inte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2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 B01L3/5027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by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tructures, i.e. dimensions of channels and chambers are such that surface tension forces are important, e.g. lab-on-a-chi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2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 B01L3/5027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by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tructures, i.e. dimensions of channels and chambers are such that surface tension forces are important, e.g. lab-on-a-chip
    • B01L3/502738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by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tructures, i.e. dimensions of channels and chambers are such that surface tension forces are important, e.g. lab-on-a-chip characterised by integrated 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9/00Supporting devices; Holding devices
    • B01L9/52Suppo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lat sample carriers, e.g. for plates, slides, chips
    • B01L9/527Suppo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lat sample carriers, e.g. for plates, slides, chips for microfluidic devices, e.g. used for lab-on-a-chip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029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provided with flat sample substrates, e.g. slid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594Quality control, including calibration or testing of components of the analyser
    • G01N35/00693Calibr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02Adapting objects or devices to another
    • B01L2200/025Align devices or objects to ensure defined positions relative to each 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02Adapting objects or devices to another
    • B01L2200/026Fluid interfacing between devices or objects, e.g. connectors, inlet 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18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029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provided with flat sample substrates, e.g. slides
    • G01N2035/00039Transport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lat sample substrates, e.g. pusher blad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029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provided with flat sample substrates, e.g. slides
    • G01N2035/00099Characterised by type of test elements
    • G01N2035/00158Elements containing microarrays, i.e. "biochip"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2035/00178Special arrangements of analysers
    • G01N2035/00237Handling microquantities of analyte, e.g. microvalves, capillary network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2035/00178Special arrangements of analysers
    • G01N2035/00326Analysers with modular structur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722Communications; Identification
    • G01N35/00732Identification of carriers, materials or components in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2035/00821Identification of carriers, materials or components in automatic analysers nature of coded information
    • G01N2035/00851Identification of carriers, materials or components in automatic analysers nature of coded information process control parameters

Abstract

本發明提出一種用於檢測生物樣本之分析裝置及方法,匣體經接納在該分析裝置中且該匣體之閥係自動敞開。

Description

用於檢測樣本之分析裝置及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根據技術方案1之前序之分析裝置且係關於一種根據技術方案29之前序之方法。 較佳地,本發明涉及分析及檢測特定而言來自人類或動物之較佳生物樣本,特別較佳地用於(舉例而言)關於疾病及/或病原體之存在之分析及診斷及/或用於測定血球計數、抗體、激素、類固醇或類似者。因此,本發明特定而言屬於生物分析領域內。亦可視情況檢測食物樣本、環境樣本或另一樣本,特定而言用於環境分析或食物安全及/或用於偵測其他物質。 較佳地,憑藉匣體,可測定、識別或偵測樣本之至少一個分析物(目標分析物)。特定而言,樣本可經檢測以定性或定量地測定至少一個分析物,舉例而言以便可偵測或識別疾病及/或病原體。 在本發明之含義內,分析物特定而言係核酸序列(特定而言DNA序列及/或RNA序列)或蛋白質(特定而言抗原及/或抗體)。特定而言,憑藉本發明,核酸序列或蛋白質可經測定、識別或偵測為樣本之分析物。更特別較佳地,本發明涉及用於實行用於偵測或識別核酸序列之核酸分析或用於偵測或識別蛋白質之蛋白質分析之系統、裝置及其他設備。 本發明特定而言涉及稱為定點照護(point-of-care)系統之系統,即,特定而言涉及行動系統、裝置及其他設備,且涉及用於在取樣位點處及/或獨立或遠離中心實驗室或類似者對樣本實行檢測之方法。較佳地,定點照護系統可自主及/或獨立於用於供應電力之主電源網路操作。
US 5,096,669揭示一種用於檢測生物樣本(特定而言血液樣本)之定點照護系統。系統包括一次性匣體及分析裝置。一旦已接納樣本,便將匣體***至分析裝置中以便實行檢測。匣體包括微流體系統及包括電極之感測器設備,該設備憑藉校準液體進行校準且接著用於檢測樣本。 此外,WO 2006/125767 A1揭示一種用於整合及自動化DNA或蛋白質分析之定點照護系統,其包括一次性匣體及用於使用該一次性匣體完全自動地處理並評估分子診斷分析之分析裝置。匣體經設計以接納樣本(特定而言血液),且特定而言允許細胞破碎、PCR及PCR擴增產物之偵測,PCR擴增產物鍵結至捕獲分子且提供有標籤酶,以便可在稱為氧化還原循環程序之程序中偵測鍵結PCR擴增產物或核酸序列作為目標分析物。 EP 1 715 348 A1揭示一種經調適用於處置匣體之處置單元。該處置單元包括具有用於將匣體夾箝在中間之兩個夾箝元件之抓握裝置。夾箝元件藉由步進馬達經由螺紋桿移動。 EP 1 829 612 A2揭示一種微流體裝置,其可經置放在偵測器儀器中以操作該裝置。該微流體裝置具有扁平且矩形形狀且在其經置放於偵測器儀器中時水平定向。接著,閉合可旋轉地附接至偵測儀器之蓋子且執行分析。 US 2005/0122988 A1揭示一種具有用於接納匣體之安裝室之層析設備,該匣體可流體連接至該設備。該設備進一步包括用於夾箝匣體之夾箝機構。該夾箝機構藉由耦合至凸輪之槓桿致動。當使用者旋轉槓桿時,凸輪朝向匣體移動活塞使得該匣體被夾箝。 US 2013/0313116 A1係關於一種用於微流體晶片之流體性電介面。該微流體晶片無法直接***至該介面中,但其首先必須藉由夾具固定於托盤上。托盤具有把手,其用於引導托盤進入及離開介面之軌道。在使用中,微流體晶片經水平定向。 US 2015/0352545 A1揭示一種用於分析匣體中之流體樣本之設備。為了處理,將匣體置放在具有用於接納該匣體之腿部之對準孔之巢中。在處理之前,一可旋轉蓋子閉合且鎖在匣體上方。
在定點照護系統中,重要的是以簡單且穩健方式構造所用分析裝置且可達成檢測之簡單且可靠順序。 藉由本發明解決之問題係欲提供用於檢測樣本之分析裝置及方法,簡單、穩健及/或具成本效益的構造及/或簡單及/或可靠順序成為可能或被促進。 藉由根據技術方案1之分析裝置或藉由根據技術方案29之方法解決上述問題。有利發展係附屬技術方案之標的。 所提出分析裝置較佳包括用於接納、定位及/或固持匣體之接納單元及用於機械、電、熱及/或流體連接匣體之連接單元。 根據本發明之一個態樣,接納單元可相對於連接單元移動以便以夾箝方式將匣體固持於該接納單元與該連接單元之間及/或以便將匣體連接至連接單元及/或以便將匣體定位於該連接單元上。此提供簡單、穩健及/或具成本效益的構造。簡單及/或可靠順序亦成為可能。 接納單元特定而言氣動及/或憑藉馬達而相對於連接單元移動。此提供簡單且具成本效益的實施方案。 特別較佳地,接納單元相對於連接單元氣動移動,且匣體或分析裝置上之閥及/或其他設備亦經氣動致動。此提供特別簡單、穩健及/或具成本效益的構造,因為特定而言僅需要一個共同加壓氣體供應器(諸如壓縮機及/或壓力儲存構件)來提供加壓氣體(特定而言空氣)。 分析裝置較佳包括外殼,該外殼可憑藉馬達敞開以便接納及/或彈出或移除匣體。特別較佳地,此再次氣動實行。此使簡單、可靠及/或具成本效益的構造成為可能。亦可在檢測樣本時實現簡單及/或可靠順序。 分析裝置或該分析裝置之驅動設備較佳包括齒輪機構或傳動裝置(特定而言肘桿機構),其用於相對於連接單元移動接納單元及/或致動器單元。此提供簡單且穩健的構造,特定而言可產生甚至高的力特定而言用於以夾箝方式固持匣體及/或用於甚至在使用氣動驅動器時敞開或閉合閥。 特別較佳地,分析裝置包括致動器單元,其用於相對於連接單元移動接納單元及/或用於致動或強迫敞開匣體之一或多個閥。此提供簡單且穩健的構造。 根據本發明之亦可獨立地實施之一特別較佳態樣,在第一步驟中,匣體機械地定位及/或夾箝在分析裝置中及/或藉由分析裝置機械地定位及/或夾箝,分析裝置接著在第二步驟中機械地敞開匣體之一或多個閥。特定而言,此程序係憑藉共同驅動設備及/或必要地連續實行。此使非常簡單且穩健及/或具成本效益的構造成為可能。因此,亦確保非常簡單且可靠的順序。 特別較佳地,分析裝置包括共同導引設備,其用於移動地及/或滑動地導引接納單元及致動器單元。此繼而提供簡單、穩健及/或具成本效益的構造。 溫度控制設備可較佳地從兩側毗連及/或經定位抵靠匣體及/或該匣體之一或多個腔體。特定而言,接納單元及連接單元兩者各自包括可毗連及/或經定位抵靠匣體之至少一個溫度控制設備。此提供來自相對側之最佳熱接觸且因此允許以最佳方式對匣體及/或提供在該匣體中之流體(諸如待檢測之樣本或類似者)進行溫度控制。因此,具有簡單構造、非常可靠方法順序及因此樣本之可靠檢測因此可行。 分析裝置或接納單元較佳包括提升設備,其用於在垂直方向上及/或橫向及/或垂直於接納單元可相對於連接單元移動之方向移動匣體。因此,以簡化及/或自動化方式接納及彈出匣體。此有利於可靠順序。 術語「分析裝置」較佳地理解為意謂儀器,其特定而言係行動型及/或可在現場使用,其經設計以化學、生物及/或物理檢測及/或分析樣本或其組分,此發生在匣體中及/或憑藉匣體發生。分析裝置控制匣體中之樣本之檢測。為實行檢測,匣體可連接至分析裝置且特定而言接納在分析裝置中。 術語「匣體」較佳地理解為意謂結構設備或單元,其經設計以接納、儲存、物理、化學及/或生物處理及/或製備及/或量測樣本,較佳地以便可偵測、識別或測定樣本之至少一個分析物,特定而言蛋白質及/或核酸序列。 本發明之含義內之匣體較佳包括具有複數個通道、腔體及/或用於控制通過通道及/或腔體之流量之閥之流體系統。 特定而言,在本發明之含義內,匣體經設計為至少大致平坦、扁平及/或卡狀,特定而言經設計為(微)流體卡及/或經設計為可較佳地閉合之主體或容器及/或該匣體可在其裝納樣本時***及/或插塞至所提出分析裝置中。 本發明之上述態樣及特徵及將從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以下描述明白之本發明之態樣及特徵原則上可彼此獨立地實施,但亦以任何組合或順序實施。
圖1係包括用於檢測特定而言生物樣本P之設備或匣體100之所提出分析裝置之高度示意圖。 圖2係用於檢測樣本P之設備或匣體100之一較佳實施例之示意圖。設備或匣體100特定而言形成手持單元,且在下文中僅稱為匣體100。 術語「樣本」較佳地理解為意謂待檢測樣本材料,其特定而言從人類或動物獲取。特定而言,在本發明之含義內,樣本係較佳地來自人類或動物之流體,諸如唾液、血液、尿液或另一液體,或其組分。在本發明之含義內,樣本必要時可經預處理或製備,或可能直接來自人類或動物或類似者,舉例而言。食物樣本、環境樣本或另一樣本亦可視情況檢測,特定而言用於環境分析、食物安全及/或用於偵測其他物質,較佳地天然物質,但亦生物或化學戰劑、毒物或類似者。 本發明之含義內之樣本較佳含有一或多個分析物,較佳地可識別或偵測、特定而言定性及/或定量地測定該等分析物。特別較佳地,在本發明之含義內,樣本具有目標核酸序列作為分析物(特定而言目標DNA序列及/或目標RNA序列),及/或目標蛋白質作為分析物(特定而言目標抗原及/或目標抗體)。特別較佳地,可藉由定性及/或定量地測定分析物而偵測或識別樣本P中的至少一種疾病及/或病原體。 較佳地,分析裝置200控制特定而言匣體100中或上之樣本P之檢測及/或用於評估檢測及/或收集、處理及/或儲存來自檢測之量測值。 憑藉分析裝置200及/或憑藉匣體100及/或使用用於檢測樣本P之方法,可較佳地測定、識別或偵測樣本P之一分析物,或特別較佳地樣本P之複數個分析物。該等分析物特定而言不但定性地偵測及/或量測,而且替代地或額外地特別較佳地定量地偵測及/或量測。 因此,樣本P可特定而言經檢測用於定性及/或定量地測定至少一個分析物,舉例而言以便可偵測或識別疾病及/或病原體或可測定對於診斷而言重要之其他值,舉例而言。 匣體100較佳係至少大致平坦、扁平、板形及/或卡狀。 匣體100較佳包括特定而言至少大致平坦、扁平、板形及/或卡狀主體或支撐結構101,該主體或支撐結構101特定而言由塑膠材料(特別較佳地聚丙烯)製成及/或自塑膠材料(特別較佳地聚丙烯)射出成型。 匣體100較佳包括用於至少部分(特定而言在前端)覆蓋主體101及/或形成在其中之腔體及/或通道及/或用於形成閥或類似者之至少一個膜或罩蓋102,如藉由圖2中之虛線展示。 匣體100及/或其主體101特定而言連同罩蓋102較佳形成及/或包括流體系統103,其在下文中被稱為流體系統103。 匣體100、主體101及/或流體系統103較佳地在操作位置中及/或在檢測期間、特定而言在分析裝置200中至少大致垂直定向,如圖1中示意性地展示。特定而言,匣體100之表面延伸或主平面H因此在操作位置中至少大致垂直地延伸。 匣體100及/或流體系統103較佳包括複數個腔體,特定而言至少一個接納腔體104、至少一個計量腔體105、至少一個中間腔體106、至少一個混合腔體107、至少一個儲存腔體108、至少一個反應腔體109、至少一個中間溫度控制腔體110及/或至少一個收集腔體111,複數個腔體較佳地特定而言藉由複數個通道流體互連。 在本發明之含義內,通道較佳係用於在主流方向上引導流體之長形形狀,該等形狀較佳地橫向(特定而言垂直)於主流方向及/或縱向延伸(較佳地在全部側面上)閉合。 特定而言,主體101包括長形凹口、凹部、凹痕或類似者,其等在側面藉由罩蓋102閉合且形成本發明之含義內之通道。 在本發明之含義內,腔體或腔室係較佳藉由匣體100或主體101中之藉由罩蓋102(特定而言在側面)閉合或覆蓋之凹部、凹痕或類似者形成。藉由各腔體圍封之體積或空間較佳地憑藉通道流體連結至特定而言流體系統103。 特定而言,在本發明之含義內,腔體包括用於流體之流入及/或流出之至少兩個開口。 在本發明之含義內,腔體較佳具有比通道更大的直徑及/或流量截面,較佳地大至少2、3或4倍。然而,原則上,腔體在一些情況中亦可以類似於通道之方式伸長。 匣體100及/或流體系統103亦較佳地包括至少一個泵設備112及/或至少一個感測器配置或感測器設備113。 在展示之實例中,匣體100或流體系統103較佳包括兩個計量腔體105A及105B、複數個中間腔體106A至106G、複數個儲存腔體108A至108E及/或複數個反應腔體109,其等可較佳地彼此獨立地裝載,特定而言第一反應腔體109A、第二反應腔體109B及可選第三反應腔體109C,如圖2中可見。 計量腔體105較佳地經設計以接納、暫時儲存及/或計量樣本P,及/或以計量方式傳遞該樣本。特別較佳地,計量腔體105具有比(鄰近)通道之直徑更大之直徑。 在匣體100之初始狀態中或在工廠時,儲存腔體108係特定而言用諸如試劑、溶劑或洗滌緩衝液之液體較佳地至少部分填充。 收集腔體111較佳地經設計以接納特定而言用於檢測之較大數量之流體,諸如樣本剩餘物或類似者。較佳地,在初始狀態中或在工廠時,收集腔體111清空或用氣體(特定而言空氣)填充。收集腔體111之體積對應於或較佳超過(若干)儲存腔體108之(累積)體積或其液體含量及/或接納腔體104或所接納樣本P之體積。 (若干)反應腔體109較佳地經設計以允許定位於該反應腔體109中之物質在實行分析時反應。 (若干)反應腔體109特定而言用於實行一擴增反應(特定而言PCR)或數個(較佳地不同)擴增反應(特定而言PCR)。較佳地並行及/或獨立及/或在不同反應腔體109中實行數個(較佳地不同) PCR,即,具有不同引物組合或引物對之PCR。 「PCR」代表聚合酶鏈式反應且係分子生物學方法,該方法使用聚合酶或酶使樣本P之某些分析物(特定而言RNA或RNA序列或DNA或DNA序列之部分)擴增(較佳數個循環),特定而言以便接著檢測及/或偵測擴增產物或核酸產物。若意欲檢測及/或擴增RNA,則在實行PCR之前,特定而言使用逆轉錄酶從RNA開始產生cDNA。使用cDNA作為用於隨後PCR之模板。 樣本P之在一或多個反應腔體109中產生之擴增產物、目標核酸序列及/或其他部分可特定而言憑藉泵設備112引導或饋送至連接感測器配置或感測器設備113。 感測器配置或感測器設備113特定而言用於偵測(特別較佳地定性及/或定量地測定)樣本P之一或若干分析物,在此情況中特別較佳地目標核酸序列及/或目標蛋白質作為分析物。然而,替代地或額外地,亦可收集及/或測定其他值。 感測器設備113較佳包括感測器陣列113A以便可測定或偵測特定而言複數個分析物。 特定而言,感測器設備113或感測器陣列113A包括捕獲分子(未展示)以便可鍵結分析物及/或擴增產物且隨後在偵測程序中偵測、識別或測定該等分析物及/或擴增產物。 較佳地,實行電化學偵測。 匣體100、主體101及/或流體系統103較佳包括複數個通道114及/或閥115,如圖2中展示。 憑藉通道114及/或閥115,腔體104至111、泵設備112及/或感測器配置或感測器設備113可根據需要及/或視情況或選擇性地暫時及/或永久地流體互連及/或彼此流體分離,特定而言使得其等藉由分析裝置200進行控制。 腔體104至111較佳地各自藉由複數個通道114流體連結或互連。特別較佳地,各腔體係藉由至少兩個關聯通道114連結或連接,以便使流體可根據需要填充、流過各自腔體及/或從各自腔體汲取。 流體輸送或流體系統103較佳不基於毛細力,或不排外地基於該等力,而特定而言基本上基於產生之重力及/或泵抽力及/或壓縮力及/或吸力之作用,其等特別較佳地由泵或泵裝置112產生。在此情況中,流體之流量或流體輸送及計量係藉由相應地敞開及閉合閥115及/或藉由相應地特定而言憑藉分析裝置200之泵驅動器202操作泵或泵裝置112加以控制。 較佳地,腔體104至110之各者在操作位置中具有位於頂部之進口及位於底部之出口。因此,若需要,則僅來自各自腔體之液體可經由出口移除。 在操作位置中,各自腔體之液體較佳係經由在各情況中處於底部之出口移除(特定而言汲取出),氣體或空氣較佳可經由特定而言處於頂部之進口流動及/或泵抽至各自腔體中。特定而言,因此,在輸送液體時可防止或至少最小化腔體中之相關真空。 特定而言,腔體(特別較佳地(若干)儲存腔體108、混合腔體107及/或接納腔體104)各自在正常操作位置中經定尺寸及/或定向使得當該等腔體用液體填充時,可能潛在地形成之氣體或空氣之氣泡在操作位置中向上升起,使得液體收集在出口上方而無氣泡。然而,其他解決方案在此處亦可行。 接納腔體104較佳包括用於引入樣本P之連接件104A。特定而言,樣本P可舉例而言憑藉移液管、注射器或其他儀器而經由連接件104A引入至接納腔體104及/或匣體100中。 接納腔體104較佳包括進口104B、出口104C及可選中間連接件104D,樣本P或其部分較佳可進一步經由出口104C及/或可選中間連接件104D移除及/或輸送。氣體、空氣或另一流體可經由進口104B流入及/或泵入,如已說明。 較佳地,樣本P或其部分可視情況及/或取決於待實行分析而經由接納腔體104之出口104C或可選中間連接件104D移除。特定而言,樣本P之上清液(諸如血漿或血清)可經由可選中間連接件104D帶走或移除,特定而言以實行蛋白質分析。 較佳地,至少一個閥115經指派於各腔體、泵設備112及/或感測器設備113及/或經配置在各自進口之上游及/或各自出口之下游。 較佳地,腔體104至111或腔體序列104至111(舉例而言,流體串聯或連續流過其等)可選擇性地釋放及/或流體可藉由致動指派閥115而選擇性地流過其等,及/或該等腔體可流體連接至流體系統103及/或連接至其他腔體。 特定而言,閥115係藉由主體101及膜或罩蓋102形成及/或用其形成及/或以另一方式形成,舉例而言藉由或具有額外層、凹痕或類似者。 特別較佳地,提供一或多個閥115A,其等較佳地最初或在儲存時緊密閉合,特別較佳地以便以儲存穩定方式從敞開接納腔體104密封定位在儲存腔體108中之液體或液體試劑F及/或流體系統103。 較佳地,最初閉合閥115A經配置在各儲存腔體108之上游及下游。該等閥較佳僅在匣體100實際上使用時及/或在將匣體100***至分析裝置200中期間或之後及/或為實行分析而敞開(特定而言自動地敞開)。 特定而言若除進口104B及出口104C以外亦提供中間連接件104D,則複數個閥115A (在此情況中特定而言三個閥)較佳地指派於接納腔體104。取決於使用,除進口104B上之閥115A以外,接著較佳地僅敞開出口104C處或中間連接件104D處之閥115A。 指派於接納腔體104之閥115A特定而言流體地及/或以氣密方式密封流體系統103及/或匣體100,較佳地直至引入樣本P及/或閉合接納腔體104或該接納腔體104之連接件104A。 作為閥115A (其等最初閉合)之替代品或除閥115A以外,較佳提供一或多個閥115B,其等未以儲存穩定方式閉合及/或其等最初或在不操作位置中、在初始狀態中或在未將匣體100***至分析裝置200中時敞開,及/或其等可藉由致動閉合。此等閥115B特定而言用於在檢測期間控制流體之流量。 匣體100較佳地經設計為微流體卡及/或流體系統103較佳地經設計為微流體系統。在本發明中,術語「微流體」較佳地理解為意謂個別腔體、一些腔體或全部腔體104至111及/或通道114之各自體積分別或累積地小於5 ml或2 ml,特別較佳地小於1 ml或800 μl,特定而言小於600 μl或300 μl,更特別較佳地小於200 μl或100 μl。 特別較佳地,可將具有最大體積5 ml、2 ml或1 ml之樣本P引入至匣體100及/或流體系統103、特定而言接納腔體104中。 需要較佳地在檢測之前以如液體或液體試劑F之液體形式及/或以如乾燥試劑S之乾燥形式引入或提供之試劑及液體用於檢測樣本P,如根據圖2之示意圖中藉由元件符號F1至F5及S1至S10指示。 此外,其他液體F (特定而言呈洗滌緩衝液、用於乾燥試劑S之溶劑及/或受質S之形式,舉例而言以便形成偵測分子及/或氧化還原系統)亦較佳地需要以用於檢測、偵測程序及/或用於其他目的,且特定而言提供在匣體100中,即,同樣在使用之前(特定而言在遞送之前)引入。在下文中之某些時刻,在液體試劑與其他液體之間不作區分,且因此各自說明相應地亦相互適用。 匣體100較佳裝納預處理樣本P及/或實行檢測或分析(特定而言實行一或多個擴增反應或PCR)所需之全部試劑及液體,且因此特別較佳地,僅需接納視情況預處理之樣本P。 匣體100或流體系統103較佳包括旁路114A,其可視情況使用,以便必要時可引導或輸送樣本P或其組分通過反應腔體109及/或藉由繞過可選中間溫度控制腔體110,亦可直接引導或輸送至感測器設備113。 匣體100、流體系統103及/或通道114較佳包括感測器部分116或用於偵測液體前端及/或流體之流量之其他設備。 應注意,各種組件(諸如通道114、閥115 (特定而言最初閉合之閥115A及最初敞開之閥115B),及圖2中之感測器部分116)為了清楚起見僅在一些情況中標註,但相同符號在圖2中亦用於此等組件之各者。 收集腔體111較佳地用於接納過量的或所用的試劑及液體及樣本之體積,及/或用於提供氣體或空氣以便清空個別腔體及/或通道。在初始狀態中,收集腔體111較佳地僅用氣體(特定而言空氣)填充。 特定而言,收集腔體111可視情況流體地連接至個別腔體及通道114或其他設備以便從該等腔體、通道或其他設備移除試劑及液體及/或用氣體或空氣替換該等試劑及液體。收集腔體111較佳地給定適當大尺寸。 圖3係匣體100之透視前視圖且圖4係匣體100之(即,其背部100B之)透視後視圖。 為達成該(等)液體試劑F之特別好的儲存穩定性,罩蓋102較佳由無機材料(特定而言金屬,特別較佳地鋁)產生或額外地由無機材料(特定而言金屬,特別較佳地鋁)覆蓋,罩蓋102較佳處於至少一個儲存腔體108之區域中。此較佳地藉由在各自儲存腔體108之區域中施覆或黏著地接合由對應材料組成或由對應材料產生之一片材料或膜片作為額外罩蓋102A而達成,如圖3中示意性地展示。 如圖4中展示,感測器設備113較佳包括用於電連接匣體100及/或感測器設備113之電接觸點113E。 接觸點113E特定而言配置在扁平側及/或背部上及/或中心區域113H周圍。 匣體100及/或主體101較佳包括特別較佳地處於背部100B之加固或成角度邊緣121及/或加固肋122,如圖4中示意性地展示。 匣體100或主體101較佳地包括抓握部分123以便可用手最佳地抓握及/或固持匣體100。抓握部分123特定而言經配置及/或形成或整體澆鑄在一縱向側上。 邊緣121及/或加固肋122特定而言用於橫向於表面延伸或板平面或扁平側或背部100B為匣體100或主體101提供加固。此對於使匣體100以盡可能確定方式安裝或夾箝在分析裝置200中成為可能而言特別有利。增大的剛性使(舉例而言)感測器配置或感測器設備113以簡單或更確定方式接觸成為可能及/或改良對泵設備112之作用。 匣體100及/或主體101在(若干)反應腔體109之區域中較佳具有縮減壁厚度之區域、削弱部分或凹痕101E以便允許或確保(若干)反應腔體109及/或定位在其中之流體以有效或經改良方式熱耦合至相關聯反應溫度控制設備204A。 匣體100或主體101較佳包括用於在正檢測樣本P時特定而言以確定方式將匣體100安裝及/或定位於分析裝置200中之至少一個定位部分126 (在展示之實例中特定而言兩個定位部分126),如圖4中展示。 定位部分126特定而言整體澆鑄在主體101上或與主體101一體地形成。 定位部分126較佳地從扁平側(在此情況中背部100B,或匣體100或主體101之板平面)突出。 定位部分126較佳地在內部及/或外部特定而言係圓柱形或中空圓柱形及/或圓錐形。 定位部分126之外部較佳地朝向自由端逐漸變細或係圓錐形。此有利於分析裝置200中之匣體100之簡單產生及/或定中心。 定位部分126之內部較佳地係圓錐形或朝向自由端變寬。此有利於分析裝置200中之匣體100之簡單產生及/或定中心。 兩個定位部分126較佳配置在與匣體100之一側平行之線上,特定而言配置在橫向於匣體100之縱向側之中心線上。 特定而言,在根據圖4之視圖中,一個定位部分126經配置在匣體100之下部縱向側之區域中。另一定位部分126特定而言配置在可選加固肋122之附近。 匣體100或主體101較佳包括流體及/或氣動連接件129。在展示之實例中,較佳提供複數個連接件或兩個連接件129。 連接件129或各連接件129特定而言用於流體地或氣動地供應相關聯操縱設備或用於致動該操縱設備。 在展示之實例中,左手側上之連接件129特定而言指派於泵設備112且較佳地用於氣動地重設藉由泵設備112形成之蠕動泵。 在展示之實例中,右手側上之連接件129較佳地指派於感測器設備113且特定而言用於氣動地致動感測器罩蓋(未展示)以便可在必要時(特定而言在偵測期間)使感測器陣列113A上方之感測器隔間變小。 各連接件129較佳係藉由主體101中之對應開口形成。 卡側密封件129C(特定而言藉由適合層或膜或類似者形成)較佳地指派於各連接件129。然而,其他技術解決方案亦可行。 在已接納樣本P之後可閉合接納腔體104之連接件104A。出於此目的,匣體100較佳包括閉合元件130。 特定而言,連接件104A可藉由閉合元件130以液密且特別較佳地亦氣密方式閉合。特定而言,可因此形成閉合流體回路,其中包含接納腔體104。特定而言,一旦進口104B、出口104C及/或中間連接件104D處之指派閥115A已敞開,接納腔體104便因此形成匣體100之流體系統103之部分,其中流體系統較佳地閉合或可藉由閉合元件130閉合。 一旦已將樣本P引入至接納腔體104中且連接件104A已閉合,匣體100便可***至所提出分析裝置200中及/或接納在所提出分析裝置200中以便檢測樣本P,如圖1中展示。 分析裝置200較佳包括用於安裝及/或接納匣體100之安裝座或容槽201。 較佳地,匣體100及/或流體系統103係與分析裝置200流體地(特定而言液壓地)分離或隔離。特定而言,匣體100形成用於樣本P及試劑及其他液體之較佳獨立且特定而言閉合或密封的流體或液壓系統103。以此方式,分析裝置200不與樣本P及/或其他流體及/或試劑直接接觸且可特定而言在未首先消毒及/或清潔之情況下再用於另一檢測。 然而,提出:分析裝置200係機械、電、熱及/或流體及/或氣動地連接或耦合至匣體100。 特定而言,分析裝置200經設計以具有特定而言用於致動泵設備112及/或閥115之機械效應,及/或經設計以具有特定而言用於對(若干)反應腔體109及/或中間溫度控制腔體110進行溫度控制之熱效應。 另外,分析裝置200可較佳氣動連接至匣體100,特定而言以便致動個別設備,及/或可電連接至匣體100,特定而言以便舉例而言從感測器設備113及/或感測器部分116收集及/或傳輸量測值。 分析裝置200較佳包括泵驅動器202,該泵驅動器202特定而言經設計用於機械致動泵設備112。 分析裝置200較佳包括用於特定而言電及/或熱連接匣體100及/或感測器配置或感測器設備113之連接設備203。 如圖1中展示,連接設備203較佳包括複數個電接觸元件203A,匣體100 (特定而言感測器配置或感測器設備113)較佳藉由接觸元件203A電連接或可電連接至分析裝置200。 分析裝置200較佳包括用於對匣體100進行溫度控制及/或對匣體100具有熱效應(特定而言用於加熱及/或冷卻)之一或多個溫度控制設備204,該(等)溫度控制設備204 (各自)較佳包括加熱電阻器或珀爾帖元件或由其等形成。 較佳地,個別溫度控制設備204、一些此等設備或全部此等設備可經定位抵靠匣體100、主體101、罩蓋102、感測器配置、感測器設備113及/或個別腔體及/或可熱耦合至其等及/或可整合在其中及/或可特定而言藉由分析裝置200電操作或控制。在展示之實例中,特定而言提供溫度控制設備204A、204B及/或204C。 分析裝置200較佳包括用於致動閥115之一或多個致動器205。特別較佳地,提供不同(類型或群組之)致動器205A及205B,其等分別指派於不同(類型或群組之)閥115A及115B以致動該等閥之各者。 分析裝置200較佳包括一或多個感測器206。特定而言,流體感測器206A經指派於感測器部分116及/或經設計或意欲偵測流體系統103中之液體前端及/或流體之流量。 特別較佳地,流體感測器206A經設計以特定而言以無接觸方式(舉例而言光學及/或電容地)量測或偵測液體前端、流體之流量及/或通道及/或腔體中(特定而言在分別指派感測器部分116(其特定而言由流體系統103之平坦及/或拓寬通道部分形成)中)之流體之存在、速度、質量流率/體積流率、溫度及/或另一值。 替代地或額外地,分析裝置200較佳包括用於偵測環境溫度、內部溫度、空氣濕度、位置及/或對準(舉例而言憑藉GPS感測器)及/或分析裝置200及/或匣體100之定向及/或傾斜之一或多個(其他或額外)感測器206B。 分析裝置200較佳包括控制設備207,特定而言包括用於控制檢測或分析之順序及/或用於收集、評估及/或輸出或提供特定而言來自感測器設備113,及/或來自檢測結果及/或其他資料或值之量測值之一內部時脈或時基。 控制裝置207較佳控制或回饋控制泵驅動器202、溫度控制設備204及/或致動器205,特定而言考量或取決於所要檢測及/或來自感測器配置或感測器設備113及/或感測器206之量測值。 視情況,分析裝置200包括輸入設備208 (諸如鍵盤、觸控螢幕或類似者)及/或顯示設備209 (諸如螢幕)。 分析裝置200較佳地包括舉例而言用於控制、用於傳遞及/或用於輸出量測資料或檢測結果及/或用於連結至其他裝置(諸如印表機、外部電力供應器或類似者)之至少一個介面210。此特定而言可為有線或無線介面210。 分析裝置200較佳包括用於提供電力之電力供應器211,較佳為電池或累積器,其特定而言係整合的及/或外部連接的或可連接的。 較佳地,整合累積器經提供作為電力供應器211且藉由外部充電裝置(未展示)經由連接件211A (重新)充電及/或可互換。 分析裝置200較佳係攜帶型或行動型。特別較佳地,分析裝置200重量少於25 kg或20 kg,特別較佳地少於15 kg或10 kg,特定而言少於9 kg或6 kg。 分析裝置200較佳地包括外殼212,全部組件及/或一些或全部設備較佳整合在外殼212中及/或配置在其內部空間212A中。 特別較佳地,匣體100可經***或滑入至外殼212中,及/或可由分析裝置200透過可特定而言閉合之開口213 (諸如狹槽或類似者)接納。 如已說明,分析裝置200可較佳地憑藉一或多個連接件129而較佳地流體地及/或氣動地連結或連接至匣體100,特定而言連結或連接至感測器配置或感測器設備113及/或至泵設備112。 特別較佳地,分析裝置200經設計以向匣體100 (特定而言感測器配置及/或泵設備112)供應工作介質(特定而言氣體或空氣)。 較佳地,工作介質可在分析裝置200中或憑藉分析裝置200壓縮及/或加壓。 分析裝置200較佳地包括加壓氣體供應器214以便提供加壓操作介質(特定而言氣體或空氣)。 加壓氣體供應器214較佳地整合在分析裝置200或外殼212中及/或可憑藉控制設備207進行控制或回饋控制。 較佳地,加壓氣體供應器214電操作或可藉由電力操作。特定而言,可憑藉電力供應器211而向加壓氣體供應器214供應電力。 分析裝置200及/或加壓氣體供應器214較佳包括連接元件214A,特定而言以便將分析裝置200及/或加壓氣體供應器214氣動地連接至匣體100及/或連接至一或若干連接件129。 圖5係處於閉合狀態中之所提出分析裝置200之透視圖。分析裝置200或外殼212較佳包括可敞開之外殼部分212B。 圖6係處於敞開狀態中(即,在外殼212或外殼部分212B敞開時)之分析裝置之示意性截面。分析裝置200或外殼212中之開口213因此敞開。在此視圖中,匣體100部分***至分析裝置200中或部分接納於其中。 分析裝置200及/或加壓氣體供應器214較佳包括壓縮機214B,以便壓縮、凝結及/或加壓工作介質(特定而言氣體或空氣),且視情況包括相關聯加壓氣體儲存構件214C,如圖6中示意性地展示。 分析裝置200經設計以接納、定位及/或固持匣體100,特定而言使得該匣體100可以夾箝方式固持及/或可機械、電、熱、流體及/或氣動地連接。 分析裝置200較佳地包括:接納單元230,其特定而言用於接納、定位及/或固持匣體100;連接單元231,其特定而言用於機械、電、熱及/或流體地連接匣體100;致動器單元232,其用於致動或強迫一或多個閥115A敞開;及/或驅動設備233,其特定而言用於移動或致動接納單元230及/或致動器單元232。 分析裝置200較佳包括用於固持、安裝、定位及/或夾箝匣體100之氣動操作設備。在此情況中,該設備係特定而言藉由接納單元230、連接單元231、驅動設備233及視情況致動器單元232形成。 分析裝置200及/或驅動設備233較佳包括特定而言氣動操作驅動器233A (諸如氣缸)及/或齒輪機構233B。較佳地,驅動設備233或齒輪機構233B係以氣動方式加以操作、致動及/或驅動。 在展示之實例中,齒輪機構233B較佳地經設計為減速齒輪機構及/或具有可變減速比之齒輪機構,特別較佳地經設計為肘桿機構。特定而言,驅動器233A作用於肘桿或接頭233C,如圖6中展示,以便將方向B1上之驅動器移動轉換成方向B2上之驅動或致動器移動。然而,其他結構解決方案亦可行。 驅動器移動之方向B1較佳地橫向或至少大致垂直於致動器移動之方向B2及/或開口方向B4,及/或至少大致平行於接納方向B3,但較佳地在與接納方向B3相反之方向上延伸。 齒輪機構233B較佳地經設計使得減速比在接納單元230及/或致動器單元232朝向連接單元231之移動期間增大。此意謂特定而言在致動器移動之方向B2上產生之力與在驅動器移動之方向B1上施加之力之比率在方向B1及/或方向B2上之移動期間增大。 特定而言,齒輪機構233B或肘桿機構較佳地經設計以增大在接納單元230及/或致動器單元232朝向連接單元231之移動期間(特定而言在致動器移動之方向B2上)施加於接納單元230及/或致動器單元232上之力。特定而言,施加於接納單元230及/或致動器單元232上之力隨著接納單元230及/或致動器單元232更靠近或正接近連接單元231而增大。 換言之,在移動結束時致動器移動之方向B2上之合力及/或施加於接納單元230及/或致動器單元232上之力較佳地高於在移動開始時之力,特定而言其中較佳地在驅動器移動之方向B1上施加於齒輪機構及/或施加在肘桿或接頭233C上之力保持至少恆定。然而,當驅動器移動之方向B1上施加之力在移動期間或在移動結束時減小或可減小時,方向B2上之合力亦可保持基本上恆定。 分析裝置200較佳包括用於可移動地及/或可滑動地導引接納單元230及/或致動器單元232之導引設備234,如圖6中示意性地展示。特定而言,導引設備234固持或導引連接單元230及/或致動器單元232使得該連接單元及/或致動器單元可相對於連接單元231及/或在方向B2上或在相反方向上移動及/或滑動。 在圖6中,方向B2上之致動器移動係朝向連接單元231之移動,即,閉合移動或前進移動。 在根據圖6之視圖中,接納單元230已經移動遠離連接單元231。此構成接納位置,其中匣體100可經接納且接著彈出或移除。在圖6中,匣體100部分接納或滑入且處於轉移位置。 一旦接納單元230已接納整個匣體100且已與匣體100一起朝向連接單元231移動,即,在前進或閉合已發生時,匣體100便經定位抵靠或毗連連接單元231。在下文中,此亦被稱為接納單元230及匣體100之檢測位置。 接納單元230較佳地憑藉至少一個彈簧235而較佳地偏置或預張至接納位置中。 致動器單元232較佳包括特定而言呈固定致動元件或致動接腳之形式之一或多個致動器205A,如圖6中示意性地展示。在下文中,如展示之致動器單元232之移開或未致動位置亦被稱為初始位置。 致動器單元232較佳地憑藉至少一個彈簧236而較佳地偏置或預張至初始位置中。 致動器單元232可憑藉驅動設備233 (相對於或)朝向連接單元231及/或接納單元230及/或在方向B2上移出初始位置。 導引設備234較佳包括至少一個導引元件234A,其在此情況中係導桿,其用於固持或導引致動器單元232及/或接納單元230使得該致動器單元及/或接納單元可特定而言在致動器移動之方向B2上或在與其相反之方向上特定而言線性地移動。 導引元件234A較佳地以一個末端支撐或安裝於連接單元231上及/或以另一末端固持或安裝於分析裝置200之支座或機架237或止檔237A上。 分析裝置200或接納單元230較佳包括提升設備238以便使匣體100可在較佳垂直方向上或在接納方向B3或接納移動上進入接納單元230及/或以便使該匣體可在相反方向上及/或朝向頂部從該單元彈出或移出該單元。 接納方向B3較佳地橫向及/或垂直於致動器移動或前進移動之方向B2延伸。 圖6展示處於其轉移位置中之匣體100。在該轉移位置中,尚未使用之匣體100手動***至分析裝置200中或轉移至分析裝置200。 從轉移位置,匣體100憑藉提升設備238降低及/或移動至其中其處於較低位置及/或其整體接納於接納單元230中之位置中,如藉由接納方向B3上之移動指示。 圖7係對應於圖6中之截面之匣體100之示意性截面,其中匣體處於其已被整體接納之位置中,致動器單元232 (仍)處於初始位置中且接納單元230 (仍)處於接納位置中,且分析裝置200或外殼212或外殼部分212B (已)閉合。 為閉合分析裝置200或該分析裝置200中之(外部或外殼側)開口213,在展示之實例中,外殼部分212B係在與開口方向B4相反之方向上移動或閉合。 開口方向B4較佳地水平及/或與致動器移動或前進移動之方向B2平行延伸。 開口方向B4較佳地橫向及/或垂直於接納方向B3延伸。 一旦已以此方式接納或引進匣體100且分析裝置200之外殼212或分析裝置200中之開口213已較佳地閉合,匣體100或裝納匣體100之接納單元230便在移動之第一步驟或週期中較佳地朝向連接單元231移動,特定而言直至連接單元231及匣體100以期望方式連接及/或以期望方式毗連及/或直至匣體100以期望方式定位在連接單元231上或抵靠連接單元231及/或直至匣體100以期望方式夾箝於連接單元231與接納單元230之間,即,直至接納單元230及因此亦匣體100已到達檢測位置。此狀態展示在對應於圖6及圖7中之截面之根據圖8之示意性截面中。 因此,接納單元230、連接單元231及/或致動器單元232較佳地可相對於彼此及/或沿著致動器移動之方向B2 (來回)移動。特定而言,接納單元230及/或致動器單元232可在連接單元231之方向上及/或相對於連接單元231移動,如下文中更詳細地說明。 在展示之實例中,連接單元231較佳地固定及/或不可移動及/或靜止,特定而言允許一簡單構造。然而,亦可設計連接單元231以便係可移動的,舉例而言類似於接納單元230或作為接納單元230之替代品。 在圖8中展示之狀態中,致動器單元232較佳地尚未相對於接納單元230移動,但較佳地已相對於連接單元231移動。致動器單元232之此位置亦被稱為中間位置。 較佳地,當接納單元230或匣體100正被轉移或移動至檢測位置中時及/或較佳地緊接在其後,以自動及/或強迫方式致動及/或敞開匣體100之至少一個閥115A。特別較佳地,以強迫方式致動或敞開原則上必須經致動及/或敞開以供檢測及/或需要特別高致動力之複數個或全部閥115A。該等閥特定而言憑藉致動器單元232致動。 在移動之第二步驟或週期中或緊接在已到達檢測位置之後,致動器單元232較佳地相對於接納單元230移動或移動至接納單元230中使得致動器單元232最終呈現一致動位置,如圖9中指示,在該位置中,致動器單元232憑藉該致動器單元232之致動器205A而致動(特別較佳地強迫敞開)匣體100之對應閥115A。 配置在接納單元230與連接單元231之間或在該兩者之間起作用之彈簧235亦被稱為第一或較弱彈簧。 特定而言,第一彈簧235之一個末端係支撐在接納單元230上或耦合至接納單元230且該彈簧之另一末端係支撐在連接單元231上或耦合至連接單元231。 配置在致動器單元232與接納單元230或連接單元231之間或在其等之間起作用之彈簧236亦被稱為第二或較強彈簧。特定而言,該彈簧236之一個末端係支撐在致動器單元232上或耦合至致動器單元232且該彈簧之另一末端係支撐在接納單元230上或耦合至接納單元230。 彈簧235、236較佳地以預張狀態加以安裝,且因此可確保返回至初始位置之移動(即,在接納單元230返回至接納位置及/或致動器單元232返回至初始位置時)特定而言始終可靠及/或自動。 第一彈簧235較佳地經設計及/或預張以便比第二彈簧236弱,且因此在方向B2上之前進移動期間,接納單元230 (連同匣體100)始終最初(在第一步驟中)移出接納位置(圖7)以進入檢測位置(圖8)或朝向連接單元231移動,致動器單元232已在此移動期間與其一起移動,然而,不相對於接納單元230移動,而是僅相對於連接單元231移動。當已到達檢測位置時,僅在其後的係致動器單元232 (在第二步驟中)相對於接納單元230及/或相對於匣體100移動(特定而言更靠近其),以便使致動器單元232最終移出圖8中展示之中間位置以進入圖9中展示之致動位置。 第一移動或第一步驟之目的特定而言係以夾箝方式接納匣體100,定位匣體,牢固地安裝匣體及/或連接匣體。 第二移動或第二步驟之目的特定而言係較佳地致動或敞開匣體100之複數個閥115A。然而,致動器單元232可替代地或額外地亦用於其他目的或形式之致動及/或可用於以進一步或其他方式連接匣體100。 在圖9中展示之狀態中,接著檢測樣本P。在此狀態中,匣體100以必要方式連接至分析裝置200或反之亦然。然而,檢測原則上亦可在較早狀態中開始,特定而言如圖8中展示,舉例而言在不需要致動閥115A時,在僅視情況需要致動該等閥時或在僅需在(進一步)檢測序列中致動該等閥時。 彈簧235及236較佳地設計為螺旋或線圈彈簧。 彈簧235及236較佳地具有不同彈簧硬度或彈簧剛度。特定而言,第二彈簧236比第一彈簧235更硬或更具剛性。 彈簧235及/或236較佳地與導引設備234相關聯及/或較佳地包圍導引元件234A。 特定而言,兩個彈簧235、236相對於致動器移動或前進移動之方向B2及/或相對於導引元件234A同軸配置及/或經定向使得其等軸與該移動方向B2及/或該導引元件234A平行。 應注意,在展示之實例中,致動器移動較佳地至少大致平行於前進移動,憑藉此,接納單元230及/或致動器單元232朝向連接單元231移動,特定而言兩個移動皆在方向B2上。然而,原則上,此等移動方向亦可彼此傾斜地延伸。 驅動設備233較佳地直接或間接作用於接納單元230。 在展示之實例中,驅動設備233較佳地僅間接作用於接納單元230,因為驅動設備233特定而言接合在致動器單元232上且憑藉該致動器單元或彈簧耦合件作用於接納單元230,特定而言以便實現方向B2上之期望前進移動或相對於連接單元231之移動。 因此,致動器單元232用於相對於連接單元231移動接納單元230,特定而言以便將匣體100定位、置放或夾箝在連接單元231上,及/或用於致動或敞開匣體100之一或多個閥115A。 較佳地,致動器單元232及接納單元230可在第一移動週期或步驟中一起移動且可在第二移動週期或步驟中在移動方向B2上相對於彼此移動,特定而言以便朝向連接單元231移動匣體100且特定而言亦以便敞開一或多個閥115A。 致動器單元232可較佳地與彈簧力相反地或克服彈簧力(在此情況中與彈簧235、236之力相反地或克服該力)移動朝向接納單元230及/或連接單元231。 較佳地,僅提供一個單一或共同驅動設備233以便移動或滑動接納單元230及致動器單元232。此提供特別簡單、緊密及/或穩健構造。 特別較佳地,致動器單元232及接納單元230執行耦合移動,即,在此情況中憑藉彈簧235及236運動耦合。 然而,亦可使用或實行某一其他類型之耦合,舉例而言使用齒輪、槓桿或開槽連桿或類似者之耦合。 驅動設備233較佳地在一個方向上(在此情況中在閉合方向B2上、與彈簧力相反或克服彈簧力)操作。相對移動或返回至初始位置之移動可特定而言僅藉由彈簧力執行進入。舉例而言,此允許單向作用缸用作驅動器233A。 可使接納單元230朝向連接單元231移動之彈簧力較佳地小於可使致動器單元232朝向接納單元230移動之彈簧力。因此,所要耦合移動或移動之所要順序可以簡單方式達成,特別較佳地使得匣體100最初定位在、連接至及/或夾箝在連接單元231上且僅在此之後以強迫方式致動或敞開匣體100之一或多個閥115A。 然而,兩個步驟之耦合移動或順序亦可憑藉不同結構,視情況憑藉僅一個單一或共同驅動設備233 (如較佳實施例中之情形),或替代地憑藉用於不同移動或步驟之分開驅動設備而達成或解決。 接納單元230可較佳地憑藉馬達(特定而言氣動地)相對於連接單元231移動。 致動器單元232可較佳地憑藉馬達(特定而言氣動地)相對於連接單元231及/或接納單元230移動。 匣體100上之閥115A係藉由致動器單元232在致動位置下憑藉較佳地固定於致動器單元232上之致動器205A作用於匣體100或其閥115A而以特定而言機械方式致動。在此點上,若閥115A經配置在匣體100之遠離致動器單元232之扁平側上(如展示之實例中之情形),則致動器205A可視情況通過主體101中之孔隙或通孔接合。 分析裝置200或外殼212較佳包括或形成機架237以便使舉例而言連接單元231、驅動設備233及導引設備234可接納於機架237中或藉由機架237固持。 機架237或導引設備234或驅動設備233較佳形成止檔237A,以便限制致動器單元232及/或接納單元230之與前進移動B2相反之反向移動。 圖10係在接納單元230未裝納匣體100時且展示配置在其後面之致動器單元232之接納單元230之透視圖。 分析裝置200較佳包括開口設備239,其用於特定而言憑藉馬達及/或氣動地敞開及閉合分析裝置200或外殼212或開口213。此展示在圖10中。 開口設備239較佳地包括驅動器239A、齒輪機構239B及/或較佳地框架狀支撐件239C。特定而言,支撐件239C經安裝及/或導引在分析裝置200或機架237或其部分上以便可線性移動及/或可在開口方向B4上或在與其相反之方向上移動。支撐件239C較佳地支撐可能敞開之外殼部分212B。 憑藉開口設備239,外殼部分212可較佳地線性移動,特定而言以便在開口方向B4上敞開且以便在相反方向上閉合。 齒輪機構239B較佳係肘桿機構。然而,其他技術解決方案亦可行。 接納單元230及特定而言亦致動器單元232較佳地憑藉導引設備234分別固持及/或導引在兩側或相對側,以便可在前進方向B2上移動或可在相反方向上移動至移開位置。用於此可移動導引之配置較佳地在兩側上相同,且因此下文中更詳細地說明僅一個側上之配置。 接納單元230較佳包括用於可移動地支撐在導引設備234或其導引元件234A上之軸承部分230A。特定而言,軸承部分230A形成或固持導引元件234A導引通過之軸承支托(bearing lug)或軸承套筒。然而,其他結構解決方案亦可行。 致動器單元232較佳包括用於可移動地支撐在導引設備234或其導引元件234A上之軸承部分232A。特定而言,軸承部分232A形成或固持導引元件234A導引通過之軸承支托或軸承套筒。然而,其他結構解決方案亦可行。 (第一)彈簧235之一個末端較佳係支撐或安裝在軸承部分230A或藉此形成之止檔上,且該彈簧之另一末端係支撐或安裝在連接單元231上,特定而言支撐或安裝在連接單元231之軸承部分231A上。 彈簧235較佳係部分接納在軸承部分230A及/或231A中及/或憑藉該軸承部分及/或憑藉導引元件234A徑向導引。 (第二)彈簧236之一個末端較佳係支撐或安裝在軸承部分230A或藉此形成之止檔上,及/或該彈簧之另一末端係支撐或安裝在致動器單元232之軸承部分232A上。 彈簧236較佳係部分接納在軸承部分230A及/或232A中及/或憑藉該軸承部分及/或憑藉導引元件234A徑向導引。 導引元件234A較佳延伸穿過彈簧235及/或236。 接納單元230及提升設備238較佳係配置在匣體100之窄側之區域中之兩側上,其等在此情況中較佳地垂直定向,其中一個側上之接納單元230或提升設備238分別與另一側上之對應單元或設備至少大致相同。因此,以下描述主要係關於僅一側。 匣體100較佳地藉由接納單元230及/或提升設備238固持在僅側面及/或相對側,特定而言窄側。 接納單元230及/或提升設備238較佳包括側向(特定而言凹槽狀)導件238A及/或固定元件238B,如圖10中展示。 導件238A特定而言經設計以將匣體100接納在邊緣121之區域中。 提升設備238特定而言經設計使得一旦匣體100已手動滑入及/或部分接納,該匣體100便隨後降低及/或從轉移位置完全引進(圖6中展示),即,該匣體100整體藉由提升設備238及/或接納單元230接納。匣體100藉由固定元件238B以此方式接納及/或降低,固定元件238B較佳地配置在右手側及左手側或兩側,以對應方式(在此情況中在向下方向上)移動。圖10展示固定元件238B之降低或較低位置。在此位置,整個匣體100接著被接納在導件238A中或藉由接納單元230接納,且因此該匣體100不再向上突出超過導件238A或接納單元230。在圖7中展示此降低位置。 提升設備238及特定而言其固定元件238B從後面接合匣體100及/或從下方支撐該匣體。然而,其他結構解決方案亦可行。 提升設備238較佳地憑藉馬達驅動且以特定而言電氣或氣動方式操作。 固定元件238B可舉例而言憑藉導螺桿、鏈條、驅動皮帶或類似者驅動。 匣體100之前端100A或罩蓋102較佳地指向接納單元230。 特定而言,接納單元230具有用於匣體100 (特定而言其前端100A或罩蓋102)之接觸表面,其至少大致平坦、扁平及/或連續,以便以盡可能平坦方式將匣體100支撐在檢測位置中及/或在最大可能表面積上方及/或以便抵靠連接單元231固持及/或夾箝該匣體。 接納單元230較佳包括或固持印刷電路板221。該印刷電路板221較佳地在接納側及/或扁平側上形成用於匣體100之接觸及/或支撐表面。 印刷電路板221較佳地剛性連接或固定至接納單元230。 接納單元230及/或印刷電路板221較佳包括凹部221A,通過其等,致動器205A或致動器單元232可作用於匣體100以便使閥115A在致動位置中之期望致動或敞開成為可能,如圖9中展示。 在本發明之意義上,印刷電路板(PCB)較佳係用於電子組件之支撐件或安裝座,其目的特定而言係欲機械地安裝及/或電連接該等電子組件。通常,印刷電路板包括電隔離材料之扁平、平坦元件,其中導電路徑或軌道經配置在該元件上。特定而言,電子組件可舉例而言藉由焊接附接至印刷電路板,及/或該等組件可憑藉導電路徑而與彼此電連接。 在展示之實例中,致動器單元232較佳包括複數個固定致動器205A,特定而言兩組致動器205A (圖10之右手側及中心),其等較佳地以強迫方式在致動位置下致動或敞開套筒100之相關聯閥115A。該等致動器205A及/或閥115A特定而言指派於儲存腔體108以便敞開該等腔體。 再者,可憑藉驅動設備233達成大的敞開力,且因此亦可使用且最初敞開以特別緊密方式閉合且確保高位準緊密性及因此亦高儲存穩定性之閥115A。 致動器單元232或接納單元230較佳包括致動器205A,其等可獨立於接納單元230相對於連接單元231之移動、獨立於致動器單元232朝向接納單元230之移動及/或獨立於彼此致動,該等致動器以三個鄰近接腳對之形式展示於圖10中印刷電路板221之左手側,且特定而言用於根據需要敞開指派於接納腔體104之閥115A或其他閥。該等致動器205A包括用於個別致動之分開驅動器(未展示)。因此,可根據需要且在一個別基礎上敞開進口104B、出口104C及中間連接件104D。 接納單元230或印刷電路板221較佳包括、固持或支撐一或多個溫度控制設備204,特定而言反應溫度控制設備204A及/或中間溫度控制設備204B。 特定而言,溫度控制設備204通常係電操作的珀爾帖元件。 溫度控制設備204之熱接觸表面特定而言係至少大致處於接觸表面之平面中或至少大致處於印刷電路板221之面向匣體100或連接單元231之扁平側上。 接納單元230或印刷電路板221較佳包括或支撐流體感測器206A,以便特定而言可在已接納匣體100時在指派感測器部分116中偵測匣體100中之流體之流動前端。 特定而言,印刷電路板221較佳地在圖10中不可見之側上具有控制經配置於印刷電路板221上之溫度控制設備204所需之全部電氣組件及/或流體偵測及/或流動前端之偵測所需之流體感測器206之電氣組件。 圖11係連接單元231之透視圖。 連接單元231形成特定而言用於檢測位置中之匣體100之支座或接觸表面。特定而言,連接單元231出於此目的包括將匣體100支撐在檢測位置(較佳地支撐其背部100B)之對應接觸表面或支撐區域231B。 匣體100較佳以指定方式定位在檢測位置中。此可特定而言憑藉與接納單元230及/或連接單元231之對應接合而達成。 在展示之實例中,連接單元231較佳包括至少一個接合部分231C,其特定而言經設計為凹部或凹痕,以便將相關聯定位部分126接納在檢測位置中且藉此將匣體100定位在其主平面H中。 特別較佳地,在連接單元231上形成兩個接合部分231C,其等與匣體100之兩個定位部分126相互作用,特定而言在檢測位置中接合於兩個定位部分126中。 特別較佳地,一個接合部分231C (在此情況中下部接合部分231C)呈長圓孔之形式,而另一接合部分231C (在此情況中上部接合部分231C)呈圓孔之形式。此提供最佳定位,從而在兩個定位部分126之間不存在可能導致匣體100卡在連接單元231上的作用力。 連接單元231較佳包括用於導引設備234、特定而言用於接納或承受導引元件234A及/或用於導引、支撐或安裝(第一)彈簧235之側向軸承部分231A。 特別較佳地,在連接單元231之兩個相對側上,為配置在兩側上之導引設備234提供此種類之軸承部分231A。 連接單元231較佳固持或包括一或多個溫度控制設備204,在此情況中特定而言反應溫度控制設備204A及/或感測器溫度控制設備204C。 連接單元231之反應溫度控制設備204A較佳地與接納單元230之反應溫度控制設備204A相對,且因此匣體100及/或一或多個反應腔體109經接納、配置及/或夾箝在該兩個溫度控制設備204A之間使得溫度控制設備204A從(若干)反應腔體109之區域中的相對側經定位抵靠或毗連匣體100。此允許以最佳方式對(若干)反應腔體109進行溫度控制。兩個溫度控制設備204A之一者較佳地浮動安裝及/或彈性預裝載使得確保溫度控制設備204A以有效及/或可靠方式經定位抵靠匣體100及/或在其整個表面上方,且因此亦確保好的熱耦合。 特定而言,連接單元231之溫度控制設備204A朝向匣體100突出使得該設備接合在匣體100之縮減壁厚度之凹部、凹痕或區域101E中。(若干)反應腔體109之區域中之主體101之此壁厚度之縮減在以下方面係有利的:其允許經改良熱耦合及/或降低溫度控制設備204A與反應腔體109中之流體之間之熱電阻。 反應腔體109亦較佳具有垂直於主平面H之極小橫截面,即,該等腔體之橫截面非常扁平且該等腔體具有至少大致平行於延伸主平面H之表面延伸,且因此該等腔體之高度係低垂直於主平面H。此有利於反應腔體109中之流體與溫度控制設備204A之間之良好熱耦合。在圖3中示意性地展示反應腔體109之較佳扁平設計。 圖11中展示之感測器溫度控制設備204C較佳地配置及/或較佳地突出使得在檢測位置中,匣體100以感測器設備113及/或介於接觸點113E之間之中心區域113H定位抵靠或毗連該感測器溫度控制設備204C。此產生熱耦合以便可以期望方式對感測器隔間及定位在其中之流體及處理中之反應進行溫度控制,特定而言使得熱量從感測器溫度控制設備204C透過感測器設備113傳遞至感測器隔間及定位在其中之流體,或反之亦然。 連接設備203或其接觸元件203A特定而言係配置在溫度控制設備204C周圍以便電連接或接觸感測器設備113或其接觸點113E。 連接單元231較佳地支撐一個、複數個或全部致動器205B以致動匣體100之指派閥115B。圖6至圖9示意性地展示此種類之致動器205B。從圖11可見提供複數個致動器205B,其等可根據需要作用於匣體100。 致動器205B特定而言係整合在連接單元231之主體231D中。在展示之實例中,主體231D較佳係由複數個板或板形組件構造或組裝。 連接單元231較佳地支撐或固持泵驅動器202。特定而言,泵驅動器202亦整合在主體231D中,如圖6至圖9及圖11中展示。 特定而言,泵驅動器202之馬達202A驅動該泵驅動器202之泵頭202B。 泵驅動器202及/或泵頭202B指向匣體100及/或指向接納單元230,且因此泵頭202B可在檢測位置中以期望方式作用於匣體100之泵設備112。特定而言,可藉由旋轉泵頭202B將流體(氣體或液體)輸送至泵設備112中且因此輸送至匣體100中。因此,泵抽係藉由相應地操作泵驅動器202及/或泵馬達202A而加以控制。 連接單元231亦較佳包括加壓氣體供應器214之至少一個連接元件214A,在此情況中兩個連接元件214A。連接元件214A特定而言以管之方式突出及/或係或可能在檢測位置中流體連接至匣體100之相關聯連接件129。 泵驅動器202或其泵馬達202A及溫度控制設備204較佳地電操作且特定而言藉由電力供應器211供應有電力及/或藉由控制設備207控制。 分析裝置200之複數個設備(諸如驅動設備233、開口設備239、致動器205B及/或用於經由連接元件214A供應加壓工作介質之構件)較佳係藉由控制設備207藉由啟動對應閥且對應地從加壓氣體供應器214供應加壓氣體或加壓空氣而加以控制及/或操作。 在檢測之後,量測結果從感測器設備113電讀出且在分析裝置200或外部裝置中處理。 在檢測之後,所用匣體100較佳地自動彈出。 特定而言,驅動設備233首先特別較佳地憑藉彈簧力從致動位置取出或往回移動。然而,驅動設備亦可從該位置主動往回移動及/或憑藉馬達從該位置取出。 最初,致動器單元231較佳地首先在與方向B2相反之方向上再次移開,較佳地進入中間位置中。替代地,然而,此可發生在隨後階段,在接納單元230已經移動遠離連接單元231且已特定而言到達接納位置之後。 然而,較佳地,若在致動器單元232已呈現中間位置之後,接納單元230僅移開或往回移動至接納位置中。 隨後,分析裝置200或開口213敞開。出於此目的,特定而言在開口方向B4上移動外殼212B。 接著,可移除匣體100。特定而言,匣體100首先彈出或移出至轉移位置中。此特定而言憑藉提升設備238實行。接著,分析裝置處於圖6中展示之狀態中。 最後,所用匣體100可從轉移位置手動移除且新匣體100 (裝納新樣本P)可經裝載以供進一步檢測。 若在一指定時間段內尚未***或插塞新匣體100,則分析裝置200較佳地自動閉合。 若在分析裝置200已敞開之後***新匣體100,則匣體100較佳地從轉移位置自動移動至其中其已整體接納之位置中。出於此目的,分析裝置200較佳包括用於偵測匣體100是否已部分接納或部分***之偵測構件。 只要開口213之區域中不存在物件(諸如僅已部分推進之匣體100或舉例而言操作者之手指),分析裝置200或開口213便以較佳自動方式閉合。特定而言,分析裝置200因此包括用於偵測定位在開口213之區域中之物件之偵測構件使得若此區域中存在物件,則自動阻止或防止裝置閉合。 為了安全起見,在驅動設備233經致動之前及/或在接納單元230移動至檢測位置中之前及/或在匣體100經安裝、定位及/或夾箝之前,分析裝置200較佳地首先閉合。 本發明之個別態樣及特徵及個別方法步驟及/或方法變體可彼此獨立地實施,但亦以任何所要組合及/或順序實施。
100‧‧‧匣體
100A‧‧‧前端
100B‧‧‧背部
101‧‧‧主體
101E‧‧‧凹痕
102‧‧‧罩蓋
102A‧‧‧額外罩蓋
103‧‧‧流體系統
104‧‧‧接納腔體
104A‧‧‧連接件
104B‧‧‧進口
104C‧‧‧出口
104D‧‧‧中間連接件
105‧‧‧計量腔體
105A‧‧‧第一計量腔體
105B‧‧‧第二計量腔體
106(A-G)‧‧‧中間腔體
107‧‧‧混合腔體
108(A-E)‧‧‧儲存腔體
109‧‧‧反應腔體
109A‧‧‧第一反應腔體
109B‧‧‧第二反應腔體
109C‧‧‧第三反應腔體
110‧‧‧中間溫度控制腔體
111‧‧‧收集腔體
112‧‧‧泵設備
113‧‧‧感測器設備
113A‧‧‧感測器陣列
113E‧‧‧接觸點
113H‧‧‧中心區域
114‧‧‧通道
114A‧‧‧旁路
115‧‧‧閥
115A‧‧‧最初閉合閥
115B‧‧‧最初敞開閥
116‧‧‧感測器部分
121‧‧‧邊緣
122‧‧‧加固肋
123‧‧‧抓握部分
126‧‧‧定位部分
129‧‧‧連接件
129C‧‧‧密封件
130‧‧‧閉合元件
200‧‧‧分析裝置
201‧‧‧容槽
202‧‧‧泵驅動器
202A‧‧‧馬達
202B‧‧‧泵頭
203‧‧‧連接設備
203A‧‧‧接觸元件
204‧‧‧溫度控制設備
204A‧‧‧反應溫度控制設備
204B‧‧‧中間溫度控制設備
204C‧‧‧感測器溫度控制設備
205‧‧‧(閥)致動器
205A‧‧‧用於115A之(閥)致動器
205B‧‧‧用於115B之(閥)致動器
206‧‧‧感測器
206A‧‧‧流體感測器
206B‧‧‧其他感測器
207‧‧‧控制設備
208‧‧‧輸入設備
209‧‧‧顯示設備
210‧‧‧介面
211‧‧‧電力供應器
211A‧‧‧連接件
212‧‧‧外殼
212A‧‧‧內部空間
212B‧‧‧外殼部分
213‧‧‧開口
214‧‧‧加壓氣體供應器
214A‧‧‧連接元件
214B‧‧‧壓縮機
214C‧‧‧加壓氣體儲存構件
221‧‧‧印刷電路板
221A‧‧‧凹部
230‧‧‧接納單元
230A‧‧‧軸承部分
231‧‧‧連接單元
231A‧‧‧軸承部分
231B‧‧‧支撐區域
231C‧‧‧接合部分
231D‧‧‧主體
232‧‧‧致動器單元
232A‧‧‧軸承部分
233‧‧‧驅動設備
233A‧‧‧驅動器
233B‧‧‧齒輪機構
233C‧‧‧接頭
234‧‧‧導引設備
234A‧‧‧導引元件
235‧‧‧第一彈簧
236‧‧‧第二彈簧
237‧‧‧機架
237A‧‧‧止檔
238‧‧‧提升設備
238A‧‧‧導件
238B‧‧‧固定元件
239‧‧‧開口設備
239A‧‧‧驅動器
239B‧‧‧齒輪機構
239C‧‧‧支撐件
B1‧‧‧驅動器移動之方向
B2‧‧‧致動器/前進移動之方向
B3‧‧‧接納方向
B4‧‧‧開口方向
F(1-5)‧‧‧液體試劑
H‧‧‧主平面
P‧‧‧樣本
S(1-10)‧‧‧乾燥試劑
將參考圖式從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一較佳實施例之以下描述明白本發明之其他態樣、優勢、特徵及性質,其中: 圖1係所提出分析裝置及接納在該分析裝置中之匣體之示意圖; 圖2係匣體之示意圖; 圖3係匣體之示意性透視前視圖; 圖4係匣體之示意性透視後視圖; 圖5係在外殼閉合時分析裝置之示意性透視圖; 圖6係在外殼敞開且匣體經部分接納時分析裝置之示意性剖面圖; 圖7係在整個匣體已經接納且外殼閉合時分析裝置之示意性剖面圖; 圖8係分析裝置之示意性剖面圖,其展示處於檢測位置之匣體且展示未致動閥; 圖9係分析裝置之示意性剖面圖,其展示處於檢測位置之匣體且展示致動閥; 圖10係分析裝置之接納單元之示意性透視圖;及 圖11係分析裝置之連接單元之示意性透視圖。 在圖中,相同元件符號用於相同或類似部分及組件,即使此等未重複描述,仍達成對應或可比較性質及優勢。

Claims (32)

  1. 一種分析裝置(200),其憑藉可接納匣體(100)檢測特定而言生物樣本(P), 該分析裝置(200)包括用於接納、定位及/或固持該匣體(100)之接納單元(230)及用於機械、電、熱及/或流體地連接該匣體(100)之連接單元(231), 其特徵在於 該接納單元(230)可相對於該連接單元(231)移動以便以夾箝方式將該匣體(100)固持於該接納單元(230)與該連接單元(231)之間及/或以便將該匣體(100)連接至該連接單元(231)及/或以便將該匣體(100)定位於該連接單元(231)上。
  2. 如請求項1之分析裝置,其中該接納單元(230)包括用於直接支撐或夾箝該匣體(100)之印刷電路板(221)。
  3. 如請求項2之分析裝置,其中該印刷電路板(219)至少基本上覆蓋該匣體(100)之一個扁平側或主側(100A、100B)。
  4. 如請求項1或2之分析裝置,其中該接納單元(230)包括用於電及/或熱接觸該匣體(100)之印刷電路板(219)。
  5. 如請求項1或2之分析裝置,其中該接納單元(230)可相對於該連接單元(231)氣動地移動。
  6. 如請求項1或2之分析裝置,其中該接納單元(230)可相對於該連接單元(231)憑藉馬達來移動。
  7. 如請求項1之分析裝置,其中該分析裝置(200)包括用於相對於該連接單元(231)移動該接納單元(230)及/或致動器單元(232)之齒輪機構(233B)。
  8. 如請求項7之分析裝置,其中該齒輪機構(233B)包括或係肘桿機構。
  9. 如請求項7之分析裝置,其中較佳氣動驅動器(233A)經設計以作用於該肘桿機構之接頭(233C)以便將一方向(B1)上之驅動器移動轉換成另一方向(B2)上之致動器移動,其中該驅動器移動之該方向(B1)橫向於該致動器移動之該方向(B2)延伸。
  10. 如請求項7或8之分析裝置,其中該齒輪機構(233B)係氣動地致動及/或驅動。
  11. 如請求項7或8之分析裝置,其中該齒輪機構(233B)經設計為減速齒輪機構及/或具有可變減速比之齒輪機構。
  12. 如請求項11之分析裝置,其中該齒輪機構(233B)經設計使得該減速比在該接納單元(230)及/或該致動器單元(232)朝向該連接單元(231)移動期間增大。
  13. 如請求項7或8之分析裝置,其中該齒輪機構(233B)經設計以在該接納單元(230)及/或該致動器單元(232)朝向該連接單元(231)移動期間增大施加於該接納單元(230)及/或該致動器單元(232)上之力。
  14. 如請求項1或2之分析裝置,其中該分析裝置(200)包括用於相對於該連接單元(231)移動該接納單元(230)之致動器單元(232)。
  15. 如請求項1或2之分析裝置,其中該分析裝置(200)包括用於機械地致動或強迫敞開該匣體(100)之一或多個閥(115A)之致動器單元(232)。
  16. 如請求項15之分析裝置,其中該致動器單元(232)及該接納單元(230)可在第一移動週期中一起移動且可在第二移動週期中相對於彼此(在移動方向上)移動。
  17. 如請求項16之分析裝置,其中該致動器單元(232)經設計以在該第一移動週期中朝向該連接單元(238)移動該匣體(100)且在該第二移動週期中敞開一或多個閥(115A)。
  18. 如請求項15之分析裝置,其中該致動器單元(232)可與彈簧力相反地朝向該接納單元(230)及/或連接單元(231)移動。
  19. 如請求項14之分析裝置,其中該分析裝置(200)包括用於可移動地導引該接納單元(230)及該致動器單元(232)之共同導引設備(234)。
  20. 如請求項14之分析裝置,其中該分析裝置(200)包括用於相對於該連接單元(231)移動該接納單元(230)及該致動器單元(232)之共同驅動設備(233)。
  21. 如請求項20之分析裝置,其中該共同驅動設備(233)包括氣動操作驅動器(233A)。
  22. 如請求項1或2之分析裝置,其中該接納單元(230)可與彈簧力相反地朝向該連接單元(231)移動。
  23. 如請求項22之分析裝置,其中該分析裝置(200)包括用於機械地致動或強迫敞開該匣體(100)之一或多個閥(115A)之致動器單元(232),其中該致動器單元(232)可與彈簧力相反地朝向該接納單元(230)及/或連接單元(231)移動,且其中可使該接納單元(230)朝向該連接單元(231)移動之彈簧力小於可使該致動器單元(232)朝向該接納單元(230)移動之彈簧力。
  24. 如請求項23之分析裝置,其中該分析裝置(200)包括用於相對於該連接單元(231)移動該接納單元(230)及該致動器單元(232)之共同驅動設備(233),且其中該共同驅動設備(233)作用於該致動單元(232),其繼而作用於該連接單元(231)。
  25. 如請求項1或2之分析裝置,其中該接納單元(230)包括溫度控制設備(204A、204B)且該連接單元(231)包括溫度控制設備(204A、204C),且因此該等溫度控制設備可從相對側經定位抵靠或毗連該匣體(100)。
  26. 如請求項25之分析裝置,其中一個溫度控制設備(204A)係浮動及/或彈性地安裝及/或向外突出以便較佳地將該匣體(100)接合在縮減壁厚度之區域(101E)中。
  27. 如請求項1或2之分析裝置,其中該分析裝置(200)或該接納單元(230)包括提升設備(238),其用於在垂直方向(B3)上及/或橫向於及/或垂直於該接納單元(230)相對於該連接單元(231)移動之方向(B2)移動該匣體(100)。
  28. 如請求項1或2之分析裝置,其中該分析裝置(200)包括外殼(212),其可特定而言在線性移動(B4)中及/或橫向於該匣體(100)之接納及/或移除方向(B3)氣動地及/或憑藉馬達敞開,以便接納及/或移除該匣體(100)。
  29. 一種憑藉匣體(100)檢測特定而言生物樣本(P)之方法, 該匣體係(100)藉由分析裝置(200)接納且機械、電、熱及/或流體地耦合至該分析裝置(200)以便實行該檢測, 其特徵在於 該分析裝置(200)在第一步驟或移動中機械地定位及/或夾箝該匣體(100)且接著在第二步驟或移動中機械地敞開該匣體(100)之一或多個閥(115A)。
  30. 如請求項29之方法,其中該第一步驟及該第二步驟係憑藉共同驅動設備(233)馬達驅動地實行。
  31. 如請求項29或30之方法,其中該第一步驟及該第二步驟係憑藉共同驅動設備(233)氣動地實行。
  32. 如請求項29或30之方法,其中該第一移動及該第二移動係在相同驅動方向上或其中該第二移動係該第一移動之延續。
TW106134295A 2016-10-07 2017-10-05 用於檢測樣本之分析裝置及方法 TW20181807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16020379.0 2016-10-07
EP16020379 2016-10-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8076A true TW201818076A (zh) 2018-05-16

Family

ID=57132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4295A TW201818076A (zh) 2016-10-07 2017-10-05 用於檢測樣本之分析裝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44502B2 (zh)
EP (1) EP3523035B1 (zh)
JP (1) JP6963605B2 (zh)
KR (1) KR20190066621A (zh)
CN (1) CN109803761B (zh)
AU (1) AU2017340656B2 (zh)
BR (1) BR112019006862A2 (zh)
CA (1) CA3037247A1 (zh)
DK (1) DK3523035T3 (zh)
ES (1) ES2822089T3 (zh)
MX (1) MX2019003922A (zh)
NZ (1) NZ752618A (zh)
TW (1) TW201818076A (zh)
WO (1) WO20180651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520605B1 (de) 2017-11-10 2020-03-15 Erba Tech Austria Gmbh Sensorkassette
CA3112327A1 (en) * 2018-09-14 2020-03-19 William Marsh Rice University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ultiplexed amplification and detection of dna using convectional heating and label-free microarray
JP2022501611A (ja) * 2018-10-01 2022-01-06 ベーリンガー インゲルハイム フェトメディカ ゲーエムベーハーBoehringer Ingelheim Vetmedica GmbH サンプルを検査するための分析器
WO2021219533A1 (en) 2020-04-29 2021-11-04 Boehringer Ingelheim Vetmedica Gmbh Cartridge, system and method for amplification of at least one analyte
WO2022251508A1 (en) * 2021-05-28 2022-12-01 Proof Diagnostics Reaction cartrid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9885B2 (ja) * 1984-12-20 1994-03-1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カセツトロ−デイング機構
US5096669A (en) 1988-09-15 1992-03-17 I-Stat Corporation Disposable sensing device for real time fluid analysis
DE4438785C2 (de) 1994-10-24 1996-11-07 Wita Gmbh Wittmann Inst Of Tec Mikrochemische Reaktions- und Analyseeinheit
US5585069A (en) 1994-11-10 1996-12-17 David Sarnoff Research Center, Inc. Partitioned microelectronic and fluidic device array for clinical diagnostics and chemical synthesis
CA2189907A1 (en) 1995-11-15 1997-05-16 Arkray, Inc. Liquid det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therefor
US6054277A (en) 1996-05-08 2000-04-25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Integrated microchip genetic testing system
DE19648441A1 (de) 1996-11-22 1998-05-28 Abb Patent Gmbh Analysegerät
DE19648695C2 (de) 1996-11-25 1999-07-22 Abb Patent Gmbh Vorrichtung zur automatischen und kontinuierlichen Analyse von Flüssigkeitsproben
US5989402A (en) 1997-08-29 1999-11-23 Caliper Technologies Corp. Controller/detector interfaces for microfluidic systems
CA2312102C (en) 1997-12-24 2007-09-04 Cepheid Integrated fluid manipulation cartridge
GB9804483D0 (en) 1998-03-02 1998-04-29 Central Research Lab Ltd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rate of flow of fluid along a pathway
AU739563B2 (en) 1998-03-11 2001-10-18 Boehringer Ingelheim Microparts Gmbh Sample support
DE19846466A1 (de) 1998-10-08 2000-04-27 Ghs Gesundheits Service Ag Analyseverfahren zur simultanen Bestimmung von Parametern aus unterschiedlichen Medien
US6300141B1 (en) 1999-03-02 2001-10-09 Helix Biopharma Corporation Card-based biosensor device
DE19917330B4 (de) 1999-04-16 2004-08-26 INSTITUT FüR MIKROTECHNIK MAINZ GMBH Mikroreaktormodul
CA2373249C (en) 1999-05-28 2011-08-02 Cephei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ell disruption
US8815521B2 (en) 2000-05-30 2014-08-26 Cephei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ell disruption
DE19928410C2 (de) 1999-06-22 2002-11-28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Gerätegehäuse mit einer Einrichtung zum Betrieb eines Labor-Mikrochips
JP4627395B2 (ja) 1999-08-11 2011-02-09 旭化成株式会社 分析用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送液制御装置
US6495104B1 (en) 1999-08-19 2002-12-17 Caliper Technologies Corp. Indicator components for microfluidic systems
WO2001047638A2 (en) 1999-12-23 2001-07-05 Gyros Ab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disc
FR2808089B1 (fr) 2000-04-25 2002-07-05 Sebia Sa Dispositif perfectionne d'analyse d'echantillons par electrophorese multicapillaire a thermo-regulation solide/solide
WO2002061387A2 (en) 2000-10-25 2002-08-08 Exiqon A/S Open substrate platforms suitable for analysis of biomolecules
DE10058394C1 (de) 2000-11-24 2002-07-11 Siemens Ag Verfahren für die biochemische Analytik und zugehörige Anordnung
DE10111457B4 (de) 2001-03-09 2006-12-14 Siemens Ag Diagnoseeinrichtung
DE10111458B4 (de) 2001-03-09 2008-09-11 Siemens Ag Analyseeinrichtung
US7192557B2 (en) 2001-03-28 2007-03-20 Handylab,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leasing intracellular material from cells within microfluidic samples of fluids
US6896778B2 (en) 2001-06-04 2005-05-24 Epocal Inc. Electrode module
US6845327B2 (en) 2001-06-08 2005-01-18 Epocal Inc. Point-of-care in-vitro blood analysis system
US7344894B2 (en) 2001-10-16 2008-03-18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Thermal regulation of fluidic samples within a diagnostic cartridge
DE10258840A1 (de) 2002-01-28 2003-08-07 Eppendorf Ag Stapelanordnung von Reaktionsgefäßen
DE10209897A1 (de) * 2002-03-08 2003-09-25 Merck Patent Gmbh Mikrokomponenten-Anschlusssystem
US7485128B2 (en) 2002-04-19 2009-02-03 Pelikan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netrating tissue
US7744816B2 (en) 2002-05-01 2010-06-29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device for biomolecule characterization
US7217542B2 (en) 2002-10-31 2007-05-1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icrofluidic system for analyzing nucleic acids
CA3122193A1 (en) 2002-12-26 2004-07-22 Meso Scale Technologies, Llc. Assay cartridge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US7122153B2 (en) 2003-01-08 2006-10-17 Ho Winston Z Self-contained microfluidic biochip and apparatus
EP1473085B1 (en) 2003-03-31 2015-07-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Biochemical reaction cartridge
EP1473084B1 (en) 2003-03-31 2015-07-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Biochemical reaction cartridge
DE10352887A1 (de) 2003-11-10 2005-04-21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Vorrichtung zur Vervielfältigung und Charakterisierung von Nukleinsäure-Proben mit flexiblem Speicherelement zur Speicherung von probenspezifischen Daten
ATE429108T1 (de) 2003-12-08 2009-05-15 Alcatel Lucent Netzwerkeinheit zum behandeln von mehrfachnachrichten
KR20050055349A (ko) 2003-12-08 2005-06-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페이서용 감광제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 표시 장치의 제조방법
JP2005270729A (ja) * 2004-03-23 2005-10-06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マイクロ化学システム用チップホルダ
CN101039751B (zh) 2004-10-15 2010-05-05 西门子公司 用于在一次性卡盒中进行集成式自动dna或蛋白质分析的布置、所述卡盒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所述卡盒进行dna或蛋白质分析的操作方法
WO2006125767A1 (de) 2005-05-25 2006-11-3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ystem zur integrierten und automatisierten dna- oder protein-analyse und betriebsverfahren eines solchen systems
DE602005026500D1 (de) 2005-07-15 2011-04-07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Vorrichtung zur Handhaben von mikrofluidischen Vorrichtungen mit einer Klemmeinrichtung
JP2007114189A (ja) * 2005-09-20 2007-05-10 Yamaha Corp マイクロ化学チップ用温度制御装置
WO2009022280A2 (en) 2007-08-14 2009-02-1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Transport module of a single-cartridge diagnostic device
EP2403621B1 (en) * 2009-03-06 2020-10-28 Waters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Electrospray interface to a microfluidic substrate
WO2010138667A1 (en) 2009-05-29 2010-12-02 Waters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Chromatography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ing multiple microfluidic substrates
US9157838B2 (en) * 2010-12-23 2015-10-13 Emd Millipore Corporation Chromatography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02275054U (zh) * 2011-09-21 2012-06-13 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医用检测分析仪
US10865440B2 (en) 2011-10-21 2020-12-15 IntegenX, Inc. Sample preparation,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systems
CN104284723B (zh) 2011-11-14 2016-06-01 梅特勒-托利多索顿公司 用于微流控芯片的流体和电气接口
US8804105B2 (en) * 2012-03-27 2014-08-12 E. I. Spectra, Llc Combined optical imaging and electrical detection to characterize particles carried in a fluid
US20150346097A1 (en) * 2012-12-21 2015-12-03 Micronics, Inc. Portable fluorescence detection system and microassay cartridge
GB2531616B (en) * 2015-02-02 2017-11-22 Atlas Genetics Ltd Instrument for performing a diagnostic test on a fluidic cartrid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099279A1 (en) 2018-04-12
CN109803761B (zh) 2022-09-13
JP2019529940A (ja) 2019-10-17
AU2017340656A1 (en) 2019-05-09
CN109803761A (zh) 2019-05-24
BR112019006862A2 (pt) 2019-06-25
EP3523035A1 (en) 2019-08-14
MX2019003922A (es) 2019-06-10
US10744502B2 (en) 2020-08-18
NZ752618A (en) 2021-12-24
KR20190066621A (ko) 2019-06-13
CA3037247A1 (en) 2018-04-12
EP3523035B1 (en) 2020-07-29
JP6963605B2 (ja) 2021-11-10
WO2018065110A8 (en) 2018-07-12
DK3523035T3 (da) 2020-10-12
ES2822089T3 (es) 2021-04-29
AU2017340656B2 (en) 2022-02-03
WO2018065110A1 (en) 2018-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03761B (zh) 用于检测样品的分析装置及方法
US20180372598A1 (en) Method, extraction instrument, dispensing instrument and kit for pretreating an in particular biological sample
US20200103426A1 (en) Analyzer and method for testing a sample
CN109789412B (zh) 用于检测样品的分析***及方法
US10675621B2 (en) Anlaysis system for testing a sample
US20200009555A1 (en) Cartridge for testing a samp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artridge of this kind
CN109789415B (zh) 用于测试样品的储物筒和方法
CN109789416B (zh) 用于检测样品的分析装置及方法
US20210008564A1 (en) Analysis device, cartridge, analysis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a sample
CN109789410B (zh) 用于测试样品的储物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