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37739A - 無線通訊系統中改善使用配置資源之傳輸的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無線通訊系統中改善使用配置資源之傳輸的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37739A
TW201737739A TW106111274A TW106111274A TW201737739A TW 201737739 A TW201737739 A TW 201737739A TW 106111274 A TW106111274 A TW 106111274A TW 106111274 A TW106111274 A TW 106111274A TW 201737739 A TW201737739 A TW 20173773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quipment
transmission
uplink grant
time interval
uplin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12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43510B (zh
Inventor
林克彊
曾立至
歐孟暉
郭宇軒
Original Assignee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58672293&utm_sourc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201737739(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377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77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35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351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用以在無線通訊系統中改善使用配置資源之傳輸的方法及裝置。在一實施例中,方法包含在傳輸時間間隔中使用者設備有可用的上行鏈路授權,其中使用者設備不具有可用以傳輸的資料。其方法更包含當實體控制資訊需在傳輸時間間隔中傳輸時,使用者設備根據上行鏈路授權在資料通道中傳輸實體控制資訊。方法也包含當實體控制資訊不需在傳輸時間間隔中傳輸時,使用者設備省略上行鏈路授權。

Description

無線通訊系統中改善使用配置資源之傳輸的方法及裝置
本發明是關於無線通訊網路,特別是一種用以在無線通訊系統中改善使用配置資源之傳輸的方法及裝置。
隨著在行動通訊設備上傳輸大量資料的需求迅速攀升,傳統行動語音通訊網路進化成為藉由網際網路協定(Internet Protocol,IP)資料封包進行通訊之網路。此種IP資料封包通訊可提供IP電話、多媒體、多重廣播以及隨選通訊服務給行動通訊裝置之使用者。
演進式通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網路(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為一例示之網路架構。E-UTRAN系統可提供高速傳輸以實現上述之IP電話與多媒體服務。用於下一代之新無線電技術(例如,5G)目前正由第三代行動通訊合作計劃(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標準組織進行討論。因此,目前許多在原3GPP規格之主幹上的改變持續地被提出並考慮,以進化和完善3GPP之規格。
本發明揭露一種用以在無線通訊系統中改善使用配置資源之傳輸的方法及裝置。在一實施例中,方法包含在傳輸時間間隔中使用者設備有可用的上行鏈路授權,其中使用者設備不具有可用以傳輸的資料。其方法更包含當實體控制資訊需在傳輸時間間隔中傳輸時,使用者設備根據上行鏈路授權在資料通道中傳輸實體控制資訊。方法也包含當實體控制資訊不需在傳輸時間間隔中傳輸時,使用者設備省略上行鏈路授權。
以下所揭露之無線通訊系統、裝置和相關方法係應用支援寬頻服務的無線通訊系統。無線通訊系統被廣泛地用以提供在不同類型的通訊上,像是語音、資料等等。這些無線通訊系統可以分碼多重存取(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分時多重存取(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正交分頻多重存取(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第三代行動通訊合作計劃(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長期演進技術(Long Term Evolution,LTE)無線電存取、3GPP長期演進進階技術(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LTE-A或LTE- Advanced)、3GPP2超行動寬頻(Ultra Mobile Broadband,UMB)、全球互通微波存取(WiMax)或其他調變技術來設計。
特別地,以下所揭露之無線通訊系統、裝置和相關方法可被設計以支援一或多種標準,例如由第三代行動通訊合作計劃(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標準組織所制定之標準,包含由Ericsson和Huawei制定的RP-150465「新研究專案提案:降低LTE延遲技術的研究」(“New SI proposal: Study on Latency reduction techniques for LTE”, Ericsson, Huawei)、由Ericsson制定的RP-150310「降低LTE延遲技術的研究」(“Study on Latency reduction techniques For LTE”, Ericsson)、TS 36.321 v12.5.0(第12版)「演進式通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之媒體存取控制協定規格」(“E-UTRA MA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Release 12)”)、TS 36.331 v12.5.0(第12版)「演進式通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之無線資源控制協定規格」(“E-UTRA RR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Release 12)”)、 TS 36.213 v12.5.0(第12版)「演進式通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之實體層程序」(“E-UTRA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Release 12)”)、TR 36.881 V0.6.0(第13版)「演進式通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之降低LTE延遲技術的研究」(“E-UTRA Study on latency reduction techniques for LTE (Release 13)”)以及TS 36.212 V13.0.0(第13版)「演進式通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之多工及通道編碼」(“E-UTRA 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 (Release 13)”)。上述所列出之標準與文件在此引用,並構成本發明之說明書的一部分。
圖1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多重存取無線通訊系統。存取網路(Access Network,AN)100包含複數天線組,其中一組包含天線104和天線106,一組包含天線108和天線110,且另一組包含天線112和天線114。在圖1中,每一天線組僅繪示兩個天線,然而,每一天線組之天線數量實際上可多可少。存取終端(Access Terminal,AT)116和天線112及天線114進行通訊,其中天線112和天線114藉由前向鏈路(forward link)120發送資訊給存取終端116,且藉由反向鏈路(reverse link)118接收來自存取終端116之資訊。存取終端122和天線106及天線108進行通訊,其中天線106和天線108藉由前向鏈路126發送資訊給存取終端122,且藉由反向鏈路124接收來自存取終端122之資訊。在分頻雙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系統中,通訊鏈路(即反向鏈路118、124以及前向鏈路120、126)可使用不同頻率通信。舉例說明,前向鏈路120可使用與反向鏈路118不同的頻率。
每一天線組及/或它們設計涵蓋的區域通常被稱為存取網路的扇形區塊(sector)。在一實施例中,每一天線組係被設計與位在存取網路100所涵蓋區域內之扇形區塊的存取終端進行通訊。
於使用前向鏈路120與前向鏈路126進行通訊時,存取網路100的傳輸天線可利用波束形成(beamforming)以分別改善存取終端116與存取終端122之前向鏈路的訊雜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再者,相較於使用單一天線與其涵蓋範圍中的所有存取終端進行傳輸之存取網路,利用波束形成技術與在其涵蓋範圍中隨機分散之存取終端進行傳輸之存取網路可降低對位於鄰近細胞(cells)中之存取終端的干擾。
存取網路(Access Network,AN)可以是用來與終端設備進行通訊的固定機站或基地台,且也可稱為接入點、B節點(Node B)、基地台、增強型基地台、演進式B節點(evolved Node B,eNB),或其他專業術語。存取終端(Access Terminal,AT)也可稱為使用者設備(User Equipment,UE)、無線通訊裝置、終端、存取終端,或其他專業術語。
圖2顯示一實施例之發送器系統210(可視為存取網路)與接收器系統250(可視為存取終端或使用者設備)應用於多重輸入多重輸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統200中之簡化方塊圖。在發送器系統210中,多個資料串流(data stream)產生的流量資料(traffic data)係由資料源212提供至資料發送處理器(TX Data Processor)214。
在一實施例中,每一資料串流係經由個別的發送天線發送。資料發送處理器214使用特別為此資料串流挑選之編碼法將每一資料串流的流量資料格式化、編碼與交錯處理,以提供編碼後的資料。
每一資料串流產生的編碼後的資料可利用正交分頻多工技術(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調變來和引導資料(pilot data)進行多工處理。一般而言,引導資料係為經由已知方法處理過後之已知資料模型,且可用在接收器系統以估算頻道回應(channel response)。每一資料串流產生的編碼後的資料與引導資料經過多工處理後,可使用特別為此資料串流挑選的調變方法(例如,二元相位偏移調變(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正交相位偏移調變(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多級相位偏移調變(Multiple Phase Shift Keying,M-PSK)、或多級正交振幅調變(Multiple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M-QAM))進行調變,以提供調變符元。每一資料串流的資料傳輸率、編碼與調變係由處理器230之指令所決定。
之後,所有資料串流產生的調變符元被提供至多重輸入多重輸出發送處理器220,以繼續處理調變符元(例如,使用OFDM)。多重輸入多重輸出發送處理器220接續提供NT 調變符元串流至發送器222a-222t。在一些實施例中,多重輸入多重輸出發送處理器220提供波束形成的權重給資料串流之符元以及發送符元的天線。
每一發送器222a-222t接收並處理個別的符元串流以提供一至多個類比訊號,且更調節(例如,放大、過濾與上調)此些類比訊號,以提供適合由多重輸入多重輸出頻道(MIMO channel)所發送的調變訊號。之後,發送器222a-222t所產生之NT 調變訊號各自經由NT 天線224a-224t發送。
在接收器系統250中,被傳送過來之調變訊號係由NR 天線252a-252r所接收,且各天線252a-252r所接收之訊號會被提供至各自的接收器254a-254r。每一接收器254a-254r調節(例如,放大、過濾與下調)各自接收到的訊號,並數位化經調節之訊號以提供樣本,且更處理樣本以提供對應之「接收」符元串流。
資料接收處理器260使用特別接收處理技術接收並處理來自接收器254a-254r的NR 接收符元串流,以提供「測得」符元串流。 之後,資料接收處理器260對每一測得符元串流進行解調、去交錯與解碼以還原資料串流產生之流量資料。資料接收處理器260所執行之動作和在發送器系統210中之多重輸入多重輸出發送處理器220與資料發送處理器214所執行之動作互補。
處理器270週期性地決定欲使用之預編碼矩陣(留待後述)。處理器270制定反向鏈路訊息,其中反向鏈路訊息包含矩陣索引部分與秩值(rank value)部分。
反向鏈路訊息可包含各種相關於通訊鏈路及/或接收資料串流的資訊。接續,反向鏈路訊息被送至資料發送處理器238,且來自資料源236之多個資料串流產生之流量資料亦被送至資料發送處理器238進行處理,之後由調變器280進行調變,再經由發送器254a-254r調節後發送回發送器系統210。
在發送器系統210中,來自接收器系統250之調變訊號被天線224a-224t接收後,由接收器222a-222t進行調節,再經由解調器240進行解調後送至資料接收處理器242進行處理,以提取出由接收器系統250所發送出之反向鏈路訊息。接續,處理器230決定欲使用之預編碼矩陣以決定波束形成之權重後,處理被提取出之訊息。
請參閱圖3,圖3顯示以另一方式表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通訊裝置的簡化功能方塊圖。在圖3中,在無線通訊系統中之通訊裝置300可用以實現圖1中之使用者設備(或存取終端)116、122或圖1中之基地台(或存取網路)100,且此無線通訊系統以長期演進技術(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統為佳。通訊裝置300可包含輸入裝置302、輸出裝置304、控制電路306、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308、記憶體310、程式碼312以及收發器314。控制電路306透過中央處理單元308執行儲存於記憶體310的程式碼312,藉以控制通訊裝置300的操作。通訊裝置300可透過輸入裝置302,如鍵盤或數字鍵來接收使用者輸入之訊號,且也可透過輸出裝置304,如螢幕或喇叭來輸出圖像與聲音。收發器314用以接收並發送無線訊號、將接收的訊號傳送至控制電路306,且以無線方式輸出控制電路306所產生的訊號。在無線通訊系統的通訊裝置300也可用以實現圖1中的存取網路100。
圖4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圖3中執行程式碼312的簡化功能方塊圖。在此實施例中,程式碼312包含應用層400、第三層402與第二層404,且耦接於第一層406。第三層402一般執行無線資源控制。第二層404一般執行鏈路控制。第一層406一般執行實體連接。
資料封包延遲為性能評估的重要指標之一。降低資料封包延遲可改善系統性能。在3GPP RP-150465中,研究專案「降低LTE延遲技術的研究」旨在對一些降低延遲的技術進行研究和標準化。
根據3GPP RP-150465,研究專案的目標通常是對E-UTRAN(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無線系統的增強進行研究,以便顯著地降低活動中的使用者設備(UE)在LTE Uu空中介面中的資料封包延遲,並且顯著地降低已長時間非活動中(但處於連接狀態)之多個使用者設備的傳輸往返時間延遲(transport round trip latency)。研究內容包含資源效率的研究,包含:空中介面容量、電池壽命、控制通道資源、規格影響以及技術可行性。分頻雙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和分時雙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之雙工模式均被考慮。
根據3GPP RP-150465,應當研究與記錄以下兩個方面: 1. 上行鏈路快速存取的解決方案 —對於活動中的使用者設備和長時間非活動中但仍保持RRC連接的使用者設備,相較於現行標準所允許的預排程方案,無論是保持或不保持當前的傳輸時間間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TTI)長度和處理時間,重點應當在(i)降低上行鏈路傳輸排程的用戶平面延遲,以及(ii)藉由協議和信令增強獲得更多資源效率的解決方案。 2. 縮短傳輸時間間隔以及減少處理時間 —評估規格影響並且研究傳輸時間間隔長度介於0.5毫秒(ms)與一個正交分頻多工(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元之間的可行性和性能,並將對參考訊號和實體層控制信令的影響也考慮在內。
圖5為3GPP RP-150310中圖1的重製圖。圖5闡明了對應方面相應的改善。
在3GPP RP-150310中,提出了上行鏈路快速存取的候選解決方案: —預先授權à快速上行鏈路存取但吞吐量有限 使用(改良的)半持續性排程(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SPS)配置資源。 —移除當緩存區中沒有資料便傳送填充(padding)的條件à節省非活動中的電池資源 良好的吞吐量/瓦特統計資料 —當進入活動狀態時,切換至動態排程à當傳送緩存區有很多資料時,優化吞吐量
詳細的研究成果可在下方引用之3GPP TR 36.881 v0.6.0中找到,其確認在沒有要發送資料或規律的媒體存取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控制元件(Control Element,CE)時,省略配置的授權是有益的:8.1 半持續性排程(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SPS 利用當前的半持續性排程,演進式B節點(evolved Node B,eNodeB)可經由專用的無線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配置半持續排程週期。當前半持續性排程週期最小為10毫秒(ms)。支援一個傳輸時間間隔的半持續性週期是有益的,因為這可以降低初始上行鏈路傳輸的延遲。此將允許上行鏈路在連續子訊框(subframes)中的傳輸。8.2 上行鏈路授權( UL Grant )之接收 在當前規範中,如果在使用者設備緩存區中沒有可用以傳輸或沒有其他常規的媒體存取控制控制元件(MAC CE)需要發送時,使用者設備響應於分配的上行鏈路動態或配置的授權發送包含用以填充緩存區狀態報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和選擇性填充位元之媒體存取控制控制元件的協定資料單元(Protocol Data Unit,PDU)。如果沒有資料可用以傳輸時,允許使用者設備省略(大多數)動態與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是有益的。隨著頻繁的上行鏈路授權,允許省略上行鏈路授權可減少上行鏈路干擾且改善使用者設備電池效率。如果有的話,使用者設備將持續發送一或多個常規的媒體存取控制控制元件。演進式B節點可經由專用的無線資源控制信令省略上行鏈路授權。8.2.1 已配置 半持續性排程 之啟動與停用 半持續性排程資源是使用者設備特定且可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內保留。因此,在一些情況下此被認為是有用的,如果上行鏈路傳輸可在授權的半持續性排程資源分配情況中出現,且演進式B節點即時對準用戶設備啟動或停用半持續性排程資源的狀態。 響應於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授權指示啟動之確認可,例如,由包含在第一授權半持續性排程資源上的零媒體存取控制服務資料單元(Service Data Units,SDUs)的一使用者設備傳輸新的媒體存取控制協定資料單元所組成,以在使用者設備緩存區為空時指示啟動成功。 如果未接收到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授權指示啟動,且使用者設備具有要發送的上行鏈路資料,倘若演進式B節點沒有執行其他動作,則視為使用者設備會啟動排程請求(Scheduling Request,SR)程序。 對於停用,演進式B節點可在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上指示半持續性排程資源的解除。同樣在這些情況下,演進式B節點在某些情況下可受益於在啟動或停用半持續性排程資源時和使用者設備狀態即時對準。 類似於啟動,單一傳輸也可用作停用確認,如在省略傳輸之情況下,因為缺少上行鏈路傳輸不能用作隱式停用/解除確認機制。其他手段可能有益於下列列舉。 基於確認的優點 1. 藉由在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上的確認授權啟動或停用半持續性排程的分配,演進式B節點能分辨使用者設備錯過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的態樣。 2. 藉由啟動/停用機制的高可靠性,演進式B節點可不必重複非必要的半持續性排程授權。 3. 啟用或停用確認可允許對預配置的半持續性排程資源較不保留的使用,並且因可使用較低的聚合等級(aggregation level)而可降低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負載。 4. 半持續性排程授權資源的啟動/停用確認可降低非連續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失準。 基於確認的缺點 1. 非必要的使用者設備電池消耗在啟動/停用空的使用者設備緩存區之實例中; 2. 受到包含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等待時間(不活動計時器/短週期計時器的處理)的額外上行鏈路傳輸影響的非連續接收 3. 在半持續性排程分配因例如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的啟動/停用和使用者設備緩存區為空而改變的實例中所增加的上行鏈路干擾。 4. 新的使用者設備動作需用以停用/解除確認。 5. 若與被正確接收的確認字符(Acknowledgement,ACK)相比,確認字符的丟失更可能造成非連續接收失準的可能性增加。 6. 在成功接收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後,遺失確認字符將導致半持續性排程資源在一段時間內可能沒有被使用。 免確認優點 1. 使用者設備在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損失(例如1%)和非空緩存區的罕見案例中仰賴於傳統行為,可啟動排程請求程序(或隨機存取通道(Random Access Channel ,RACH)程序)。之後,演進式B節點將再啟動半持續性排程或分配動態授權給使用者設備,以補償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損失。 2. 在半持續性排程分配因例如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之啟動/停用和使用者設備緩存區為空而改變之實例中,沒有額外的上行鏈路傳輸會引起干擾。 3. 使用者設備可能提早進入非連續接收。 4. 使用者設備動作被簡化,且在停用時不需新的動作。 免確認缺點 1. 增加的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聚合等級可能需要被使用,此增加了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資源使用量。 2. 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資源可不被使用直到遺失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的使用者設備啟動排程請求程序。 3. 在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上的半持續性排程之停用可能需要重複以具有健全的半持續性排程資源解除。 4. 半持續性排程資源在解除指令後不被解除,且僅在解除信令時間點後的第一週期性授權分配機會被檢測。
在當前的3GPP E-UTRA MAC 規範(3GPP TS 36.321 v12.5.0)中,半持續性排程操作如下:5.10 半持續性排程 當無線資源控制啟動半持續性排程時,以下的訊息被提供[8]:       —半持續性排程細胞無線網路臨時標誌(Semi-Persistent C-RNTI);       —如果啟動上行鏈路的半持續性排程,上行鏈路半持續性排程間隔semiPersistSchedIntervalUL 以及隱式解除之前的空傳數量implicitReleaseAfter ;       —無論是否對上行鏈路啟用twoIntervalsConfig 參數,只用於分時雙工;       —如果啟用了下行鏈路的半持續性排程,下行鏈路半持續性排程間隔semiPersistSchedIntervalDL 以及半持續性排程的配置的混合自動重傳請求程序數量numberOfConfSPS-Processes ; 當無線資源控制禁用上行鏈路或下行鏈路的半持續性排程時,相應的配置授權或配置分配應當被捨棄。 半持續性排程只由特殊細胞(SpCell)支援。 半持續性排程不支援中繼節點(Relay Node,RN)和結合有中繼節點子訊框配置之E-UTRAN之間的通訊。      註:當特殊細胞配置有增強上下行干擾管理和話務適配(eIMTA)技術,如果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或配置的下行鏈路分配發生在可透過eIMTA L1信令重新配置的子訊框上,則不指定使用者設備行為。5.10.1 下行鏈路 在配置半持續性下行鏈路分配後,媒體存取控制實體應按順序認為第N次分配發生在滿足下述公式的子訊框(subframe)中:       —(10*SFN + subframe) = [(10*SFNstart time + subframestart time ) +N*semiPersistSchedIntervalDL ] modulo 10240。 其中,SFNstart time 和subframestart time 分別是配置的下行鏈路分配進行(重新)初始化時的系統訊框數量(SFN)和子訊框。5.10.2 上行鏈路 在配置半持續性排程上行鏈路授權後,媒體存取控制實體應當:       —如果上層啟用twoIntervalsConfig 參數:          —根據表7.4-1設置Subframe_Offset。       — 否則:          —將Subframe_Offset設置為0。       —按照順序認為第N次授權發生在滿足下述公式的子訊框中:          —(10*SFN+subframe) = [(10*SFNstart time + subframestart time ) +N *semiPersistSchedIntervalUL + Subframe_Offset * (N modulo 2)] modulo 10240。 其中,SFNstart time 和subframestart time 分別是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進行(重新)初始化時的系統訊框數量和子訊框。 多工集合實體(Multiplexing and Assembly entity)在半持續性排程資源提供了implicitReleaseAfter [8]個連續的新的媒體存取控制協定資料單元(MAC PDUs)後,媒體存取控制實體應立即清除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其中,每一個媒體存取控制協定資料單元包含零個媒體存取控制服務資料單元(MAC SDUs)。       註:在清除了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後,可繼續半持續性排程的重傳。   […]5.4.1 上行鏈路授權接收 為了在上行鏈路共用通道(Uplink Shared Channel,UL-SCH)上進行傳輸,媒體存取控制實體必須具有有效的上行鏈路授權(除了非自適應的HARQ重傳),上行鏈路授權可在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上或在隨機存取回應中動態接收,或者可以半持續性地配置。為了執行所請求的傳輸,媒體存取控制層從低層接收HARQ資訊。當實體層被配置用以空間複用(spatial multiplexing)時,媒體存取控制層可在同一個傳輸時間間隔從低層接收多達2個授權(每一個HARQ程序一個授權)。 如果媒體存取控制實體具有細胞無線網路暫時識別符(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半持續性排程C-RNTI(SPS C-RNTI)或暫時C-RNTI(Temporary C-RNTI),對於各個傳輸時間間隔、對於屬於一時間校準群組(TAG)(且其時間校準計時器(timeAlignmentTimer )正在運行) 的各個服務細胞以及對於此傳輸時間間隔所接收到的各個授權,媒體存取控制實體應當:       —如果在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接收到給媒體存取控制實體之C-RNTI或暫時C-RNTI的針對此傳輸時間間隔與此服務細胞之上行鏈路授權;或       —如果在隨機存取回應(Random Access Response)中接收到針對此傳輸時間間隔的上行鏈路授權:          —如果上行鏈路授權是用於媒體存取控制實體的C-RNITI,且在同一個HARQ程序傳送至HARQ實體的前一個上行鏈路授權為給媒體存取控制實體之半持續性排程C-RNTI的上行鏈路授權或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               —無論新資料指標(New Data Indicator,NDI)的數值為何,都認為新資料指標已經調整為給相應HARQ程序。          —將上行鏈路授權和相關的HARQ資訊傳輸至針對此傳輸時間間隔的HARQ實體。       —否則,如果此服務細胞是特殊細胞(SpCell),且如果在 針對媒體存取控制實體之半持續性排程C-RNTI之特殊細胞的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上接收到給特殊細胞的針對此傳輸時間間隔的上行鏈路授權:          —如果在接收到之HARQ資訊中的新資料指標為1:               —認為對應之HARQ程序的新資料指標並未調整好;               —將上行鏈路授權和相關的HARQ資訊傳輸至此傳輸時間間隔的HARQ實體。          —否則,如果在接收到之HARQ資訊中的新資料指標為0:               —如果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內容指示半持續性排程解除:               —清除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如果有的話)。               —否則:               —將上行鏈路授權和相關的HARQ資訊儲存為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               —初始化(如果尚未處於活動狀態)或重新初始化(如果已處於活動狀態)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以在此傳輸時間間隔中開始並且根據第5.10.2節中之規則重複;               —認為相應的HARQ程序的新資料指標位元已經調整好;               —將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和相關的HARQ資訊傳輸至此傳輸時間間隔的HARQ實體。       —否則,如果此服務細胞為特殊細胞且此傳輸時間間隔的上行鏈路授權已配置給此特殊細胞:          —認為相應的HARQ程序的新資料指標位元已經調整好;          —將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和相關的HARQ資訊傳輸至此傳輸時間間隔的HARQ實體。       註: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的週期以傳輸時間間隔來表示。       註:如果媒體存取控制實體在同一個上行鏈路子訊框中同時接收到隨機存取回應中的授權和給媒體存取控制實體C-RNTI的授權或請求在特殊細胞中傳輸的半持續性排程C-RNTI的授權,媒體存取控制實體可選擇繼續其隨機存取無線網路暫時識別符(Random Access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RA-RNTI)的授權或其C-RNTI的授權或半持續性排程C-RNTI的授權。       註:當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在量測間隙中被指示,且指示在量測間隙中進行上行鏈路共用通道(UL-SCH)傳輸,媒體存取控制實體處理授權但不在上行鏈路共用通道上傳輸。
詳細的上行鏈路HARQ操作可在如下之3GPP TS 36.321 v12.5.0中找到:5.4.2 HARQ 操作 5.4.2.1    HARQ 實體 在具有配置之上行鏈路的每一個服務細胞的媒體存取控制實體中存在一個HARQ實體,HARQ實體維持若干個並行之HARQ程序,HARQ程序允許在等待上一個傳輸的成功與否之HARQ反饋時繼續進行連續傳輸。 各個HARQ實體的並行之HARQ程序的數量在規定[2]第8節中。 當實體層被配置用以上行鏈路空間複用[2]時,存在與給定之傳輸時間間隔相關聯的兩個HARQ程序。否則,存在與給定之傳輸時間間隔相關聯的一個HARQ程序。 在給定的傳輸時間間隔,如果上行鏈路授權被指示給傳輸時間間隔,HARQ實體識別應該進行傳輸的(多個)HARQ程序。此還將由實體層中繼的已接收HARQ反饋(確認/否定確認資訊(ACK/NACK))、調變及編碼方式(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與資源發送至合適的(多個)HARQ程序。 當配置了傳輸時間間隔(TTI)綁定(bundling),參數TTI_BUNDLE_SIZE提供傳輸時間間隔綑束(bundle)的傳輸時間間隔之個數。傳輸時間間隔綁定操作依賴於HARQ實體對同一綑束之一部分的每一個傳輸啟用同一程序。在HARQ綑束中,重傳為非自適應的且根據參數TTI_BUNDLE_SIZE被致動而無需等待先前傳輸的回饋。在傳輸時間間隔中,無論傳輸是否發生(例如,當出現量測間隙時),只在綑束的最後一個傳輸時間間隔(即,傳輸時間間隔對應於參數TTI_BUNDLE_SIZE)中接收綑束的HARQ反饋。傳輸時間間隔綑束的重傳也是傳輸時間間隔綑束。當媒體存取控制實體被配置具有配置的上行鏈路的一或多個半持續性細胞時,不支援傳輸時間間隔綁定。 傳輸時間間隔綁定不支援中繼節點和結合有中繼節點子訊框配置之E-UTRAN之間的通訊。 傳輸時間間隔綁定不適用於在隨機存取(見第5.1.5節)期間中Msg3的傳輸。 對於每一個傳輸時間間隔,HARQ實體應當:       —認證關聯於此傳輸時間間隔的(多個)HARQ程序,且對於每一個認證的HARQ程序:           —如果上行鏈路授權被指示給此程序與此傳輸時間間隔:               —如果所接收的授權未被定址至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上的暫時C-RNTI,且如果在HARQ資訊中的新資料指標相比於在此HARQ程序之前次傳輸的數值已調整好;或               —如果在C-RNTI的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上接收到上行鏈路授權,且認證程序的HARQ緩存區為空;或               —如果在隨機存取回應中接收到上行鏈路授權:                   —如果在Msg3緩存區中有媒體存取控制協定資料單元(MAC PDU),且在隨機存取回應中接收到上行鏈路授權:                   —從Msg3緩存區取得媒體存取控制協定資料單元以進行傳輸。                        —否則:                   —從「複用組合」實體取得媒體存取控制協定資料單元以進行傳輸;                        —將媒體存取控制協定資料單元、上行鏈路授權和HARQ資訊發送至認證的HARQ程序;                        —通知認證的HARQ程序以觸發新的傳輸。               —否則:                   —將上行鏈路授權和HARQ資訊(冗餘版本)發送至認證的HARQ程序;                   —通知認證的HARQ程序以產生自適應重傳。           —否則,如果此HARQ程序的HARQ緩存區非空:               —通知認證的HARQ程序以產生非自適應重傳。 當確定新資料指標和前次傳輸的數值相比是否被調整好時,媒體存取控制實體應當忽略在其暫時C-RNTI之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上接收到之所有上行鏈路授權中的新資料指標。5.4.2.2 HARQ 程序 每個HARQ程序關聯於一HARQ緩存區。 各HARQ程序應當維持用以表示媒體存取控制協定資料單元在當前緩存區中已傳輸數量的一狀態變數CURRENT_TX_NB,以及用以表示媒體存取控制協定資料單元在當前緩存區中之HARQ反饋的一狀態變數HARQ_FEEDBACK。當HARQ程序被建立時,狀態變數CURRENT_TX_NB應當被初始化為0。 冗餘版本的序列為0,2,3,1。變數CURRENT_IRV為冗餘版本之序列的索引。此變數以模除(modulo)4更新。 新的傳輸利用在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上的調變及編碼方式(MCS)或隨機存取回應在資源上執行。自適應重傳利用在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上的調變及編碼方式(如果提供的話)在資源上執行。非自適應重傳利用相同於上一次傳輸嘗試的調變及編碼方式(MCS)在相同的資源上執行。 無線資源控制(RRC)分別配置媒體存取控制實體的HARQ之最大傳輸次數以及Msg3 HARQ傳輸之最大傳輸次數:maxHARQ-Tx 以及maxHARQ-Msg3Tx 。除了儲存在Msg3緩存區之媒體存取控制協定資料單元的傳輸,在所有HARQ程序與所有邏輯通道上之傳輸的最大傳輸次數應當設定成maxHARQ-Tx 。對於儲存在Msg3緩存區之媒體存取控制協定資料單元的傳輸,最大傳輸次數應當設定成maxHARQ-Msg3Tx 。   當接收到針對此傳輸塊(Transmission Block,TB)的HARQ回饋時,HARQ程序應當:       —設置HARQ_FEEDBACK為接收到的值。   如果HARQ實體請求新的傳輸,HARQ程序應當:       —設定CURRENT_TX_NB為0;       —設定CURRENT_IRV為0;       —將媒體存取控制協定資料單元儲存在關聯的HARQ緩存區中;       —儲存自HARQ實體接收到的上行鏈路授權;       —設定HARQ_FEEDBACK為否定確認字符(NACK);       —產生如下所述的傳輸。   如果HARQ實體請求重傳,HARQ程序應當:       —CURRENT_TX_NB增加1;       —如果HARQ實體請求自適應重傳:      —儲存自HARQ實體接收到的上行鏈路授權;      —設定CURRENT_IRV為對應於HARQ資訊中所提供之冗餘版本值的索引; —設定HARQ_FEEDBACK為否定確認字符(NACK); —產生如下所述的傳輸。       —否則,如果HARQ實體請求非自適應重傳: —如果HARQ_FEEDBACK= NACK: —產生如下所述的傳輸。       註:當僅收到HARQ確認字符(ACK)時,媒體存取控制實體保留資料在HARQ緩存區中。       註:當因為量測間隙出現而沒有上行鏈路共用通道(UL-SCH)可被建立時,不會接收到任何HARQ反饋且接續非自適應重傳。   為了產生傳輸,HARQ程序應當:       —如果從Msg3緩存區獲得媒體存取控制協定資料單元;或       —如果用以傳輸的側鏈路發現間隙(Sidelink Discovery Gaps)不是由高層配置的,且在傳輸時沒有量測間隙,且在重傳的情況中,重傳不與在此傳輸時間間隔中從Msg3緩存區獲取的媒體存取控制協定資料單元之傳輸衝突;或       —如果用以傳輸的側鏈路發現間隙(Sidelink Discovery Gaps)是由高層配置的,且在傳輸時沒有量測間隙,且在重傳的情況中,重傳不與在此傳輸時間間隔中從Msg3緩存區獲取的媒體存取控制協定資料單元之傳輸衝突,且在此傳輸時間間隔中沒有用以傳輸的側鏈路發現間隙;或       —如果用以傳輸的側鏈路發現間隙(Sidelink Discovery Gaps)是由高層配置的,且在傳輸時沒有量測間隙,且在重傳的情況中,重傳不與在此傳輸時間間隔中從Msg3緩存區獲取的媒體存取控制協定資料單元之傳輸衝突,且沒有用以傳輸的側鏈路發現間隙,且在此傳輸時間間隔中沒有用以傳輸之配置的授權在側鏈路發現通道(Sidelink Discovery Channel,SL-DCH)上:      —通知實體層根據所儲存且具有對應於CURRENT_IRV之值之冗餘版本的上行鏈路授權產生傳輸;      —CURRENT_IRV增加1;      —如果在此傳輸的HARQ反饋接收時有量測間隙或用以接收的側鏈路發現間隙,且如果沒有從Msg3緩存區獲取媒體存取控制協定資料單元: —在此傳輸的HARQ反饋接收時,設定HARQ_FEEDBACK為確認字符(ACK)。   完成前述動作後,HARQ程序應當: —如果CURRENT_TX_NB=最大傳輸次數-1; —清空HARQ緩存區;
在當前的3GPP E-UTRA RRC規範(3GPP TS 36.331 v12.5.0)中,半持續性排程配置如下: 半持續性排程配置 資訊單元(Information Element,IE)半持續性排程配置SPS-Config )用以規範半持續性排程配置。 半持續性排程配置 資訊單元 -- ASN1START   SPS-Config ::= SEQUENCE {     semiPersistSchedC-RNTI           C-RNTI                OPTIONAL,         -- Need OR     sps-ConfigDL                 SPS-ConfigDL          OPTIONAL,         -- Need ON     sps-ConfigUL                 SPS-ConfigUL          OPTIONAL          -- Need ON }   SPS-ConfigDL ::=  CHOICE{     release                      NULL,     setup                        SEQUENCE {        semiPersistSchedIntervalDL           ENUMERATED {                                             sf10, sf20, sf32, sf40, sf64, sf80,                                             sf128, sf160, sf320, sf640, spare6,                                             spare5, spare4, spare3, spare2,                                             spare1},        numberOfConfSPS-Processes        INTEGER (1..8),        n1PUCCH-AN-PersistentList        N1PUCCH-AN-PersistentList,        ...,        [[  twoAntennaPortActivated-r10      CHOICE {                release                      NULL,                setup                        SEQUENCE {                   n1PUCCH-AN-PersistentListP1-r10  N1PUCCH-AN-PersistentList                }            }                                                         OPTIONAL   -- Need ON        ]]     } }   SPS-ConfigUL ::=  CHOICE {     release                      NULL,     setup                        SEQUENCE {        semiPersistSchedIntervalUL           ENUMERATED {                                             sf10, sf20, sf32, sf40, sf64, sf80,                                             sf128, sf160, sf320, sf640, spare6,                                             spare5, spare4, spare3, spare2,                                             spare1},        implicitReleaseAfter             ENUMERATED {e2, e3, e4, e8},        p0-Persistent                    SEQUENCE {            p0-NominalPUSCH-Persistent           INTEGER (-126..24),            p0-UE-PUSCH-Persistent               INTEGER (-8..7)        }      OPTIONAL,                                          -- Need OP        twoIntervalsConfig               ENUMERATED {true}         OPTIONAL,  -- Cond TDD        ...,        [[  p0-PersistentSubframeSet2-r12    CHOICE {                release                          NULL,                setup                            SEQUENCE {                   p0-NominalPUSCH-PersistentSubframeSet2-r12         INTEGER (-126..24),                   p0-UE-PUSCH-PersistentSubframeSet2-r12             INTEGER (-8..7)                }            }                                                      OPTIONAL   -- Need ON        ]]     } }   N1PUCCH-AN-PersistentList ::=    SEQUENCE (SIZE (1..4)) OF INTEGER (0..2047)   -- ASN1STOP
部分使用者設備能同時傳輸實體上行鏈路共用傳輸通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與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且部分使用者設備無法同時傳輸實體上行鏈路共用傳輸通道與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此種能力將會回報給演進式B節點(evolved Node B,eNB),以使得演進式B節點可決定否配置此功能。因為同時傳輸兩個通道需要更多的能量消耗,即使使用者設備支援此特點,若使用者設備的通道條件不佳,演進式B節點可決定不配置此功能,在此種情況中,使用者設備最大傳輸功率恐不保證每個通道的合適功率位準。使用者設備可根據實體上行鏈路共用傳輸通道與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是否配置同時傳輸來決定用哪個通道來傳輸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
3GPP 36.213 v12.5.0的第10.1節記載:10.1 決定實體上行鏈路控制層分配的使用者設備程序 如果使用者設備配置用於單一服務細胞,且使用者設備不配置用於同步的實體上行鏈路共用傳輸通道(PUSCH)與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的傳輸,則在子訊框n 中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CI)應當使用下面方式進行傳輸:      —如果使用者設備不傳輸實體上行鏈路共用傳輸通道,在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使用格式1/1a/1b/3或2/2a/2b傳輸      —如果使用者設備在子訊框n 傳送實體上行鏈路共用傳輸通道,便在實體上行鏈路共用傳輸通道進行傳輸。然而,在實體上行鏈路共用傳輸通道傳輸對應於隨機存取回應授權或作為競爭式隨機存取程序一部分之相同傳輸塊的重傳之情況中,不傳輸上行鏈路控制資訊。 如果使用者設備配置用於單一服務細胞以及同步的實體上行鏈路共用傳輸通道與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的傳輸,則在子訊框n 中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CI)應當使用下面方式進行傳輸:       —如果上行鏈路控制資訊僅由HARQ-ACK(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ement)及/或排程請求(SR)組成,在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上使用格式1/1a/1b/3傳輸       —如果上行鏈路控制資訊僅由週期性通道狀態資訊(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組成,在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上使用格式2傳輸       —如果上行鏈路控制資訊由週期性通道狀態資訊與HARQ-ACK組成,且如果使用者設備不傳送實體上行鏈路共用傳輸通道(PUSCH),使用格式2/2a/2b/3傳輸       —如果上行鏈路控制資訊由HARQ-ACK/HARQ-ACK+SR/正SR以及週期性的/非週期性的CSI組成,且如果使用者設備在子訊框n 中傳輸實體上行鏈路共用傳輸通道(PUSCH),便在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和實體上行鏈路共用傳輸通道進行傳輸。在此情況下,HARQ-ACK/HARQ-ACK+SR/正SR使用格式1/1a/1b/3在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上傳輸,且週期性的/非週期性的CSI在實體上行鏈路共用傳輸通道(PUSCH)上傳輸。然而,在實體上行鏈路共用傳輸通道傳輸對應於隨機存取回應授權或相同傳輸塊的重傳作為部分基於競爭的隨機存取程序之情況中,不傳輸週期性的/非週期性的CSI。
對於具有不佳通道條件的使用者設備,例如在細胞邊緣,可藉由多次重複發送ACK/NACK來配置HARQ-ACK重複以改善HARQ-ACK反饋可靠性。由於一些重複將發生在相同資源上,且聯合解調/通道估計是可能的,在此種情況下,HARQ-ACK將在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上傳輸而不複用到其他通道,例如實體上行鏈路共用傳輸通道(PUSCH),以享有跨子訊框重複的結合增益。
3GPP 36.213 v12.5.0的第10.2節記載:10.2 上行鏈路 HARQ-ACK 定時 對於分時雙工(TDD),或對於分頻雙工(FDD)-分時雙工且類型2的主細胞訊框架構,或對於分頻雙工-分時雙工且類型1的主細胞訊框架構,如果使用者設備配置有服務細胞的EIMTA-MainConfigServCell-r12,除非另有規定,服務細胞的「上行鏈路/下行鏈路配置」在第10.2節中是指由參數eimta-HARQ-ReferenceConfig-r12針對服務細胞所給定的上行鏈路/下行鏈路配置。 對於分頻雙工,或對於分頻雙工-分時雙工且類型1的主細胞訊框架構,使用者設備應在偵測到針對使用者設備在子訊框n -4中的PDSCH傳輸,並且應當提供HARQ-ACK,在子訊框n 中傳輸HARQ-ACK回應。如果啟動HARQ-ACK重複,使用者設備應在偵測到針對使用者設備在子訊框n -4中的PDSCH傳輸,並且應當提供HARQ-ACK,且如果使用者設備不在與子訊框n-N ANRep -3,…,n -5中PDSCH傳輸相對應的子訊框中重複任何HARQ-ACK的傳輸,使用者設備:      —在子訊框nn+ 1,…,n+N ANRep -1的PUCCH上應當僅傳輸HARQ-ACK回應(對應於在子訊框n- 4中偵測到之PDSCH傳輸);      —在子訊框nn+ 1,…,n+N ANRep -1中應當不傳輸任何其他訊號/通道;以及      —應當不重複傳輸對應於在子訊框n -3,…,n+N ANRep -5中任何檢測到之PDSCH傳輸的任何HARQ-ACK回應。 <…> 對於分時雙工,如果啟動HARQ-ACK重複,在偵測到針對使用者設備在子訊框n-k 中的PDSCH傳輸,其中k KK 定義於表10.1.3.1-1中,並且應當提供HRQ-ACK回應,且如果使用者設備不在與下行鏈路中的PDSCH傳輸或早於子訊框n-k 的特別子訊框的子訊框n 中重複任何HARQ-ACK的傳輸,使用者設備:      —在上行鏈路子訊框n和其次的N ANRep -1個上行鏈路子訊框n 1 ,…,的PUCCH上應當僅傳輸HARQ-ACK回應(對應於在子訊框n-k 中偵測到之PDSCH傳輸);      —在上行鏈路子訊框nn 1 ,…,中應當不傳輸任何其他訊號/通道;以及      —應當不重複傳輸對應於在子訊框ni -k 中任何檢測到之PDSCH傳輸的任何HARQ-ACK回應,其中,k Ki Ki 為定義在對應於上行鏈路子訊框ni 之表10.1.3.1-1的集合。
3GPP TS 36.212 v13.0.0敘述實體層如何來自媒體存取控制層的傳輸塊以及如何複用上行鏈路控制資訊如下:5.2 上行鏈路傳輸通道和控制資訊 如果使用者設備配置有主細胞群(Master Cell Group,MCG)和次細胞群(Secondary Cell Group,SCG)[6],本節所述之程序分別應用於主細胞群和次細胞群。當程序應用於次細胞群,「主細胞」一詞是指次細胞群的主次細胞(Primary Secondary Cell,PSCell)。 如果使用者設備配置有PUCCH次細胞(SCell)[6],本節所述之程序分別應用於關聯於主細胞之下行鏈路細胞群(group of DL cells)以及關聯於PUCCH次細胞之下行鏈路細胞群。當程序應用於關聯於PUCCH次細胞之下行鏈路細胞群,「主細胞」一詞是指PUCCH次細胞。 如果使用者設備配置有輔助授權存取次細胞(Licensed-Assisted Access Scell,LAA Scell),本節所述之程序應用假設輔助授權存取次細胞為分頻雙工次細胞(FDD Scell)。5.2.1 隨機存取通道 用於隨機存取通道的索引序列是來自高層且根據[2]處理。5.2.2 上行鏈路共用通道 圖5.2.2-1顯示在一個上行鏈路細胞之上行鏈路共用通道(UL-SCH)傳輸通道的處理架構。資料以每一傳輸時間間隔(TTI)最多兩個傳輸塊之形式到達編碼單元。下述之編碼步驟可為上行鏈路細胞中之各個傳輸塊所認證:       —將循環冗餘校驗(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附加給傳輸塊       —編碼塊(code block)分段和編碼塊的CRC附加       —資料與控制資訊的通道編碼       —速率(rate)匹配       —編碼塊串接(concatenation)       —資料和控制資訊的複用       —通道交錯器(channel interleaver) 用於一UL-SCH傳輸塊的編碼步驟如下圖所示。相同的通常步驟應用於具有按照[3]所規定之限制的每一上行鏈路細胞的各UL-SCH傳輸塊。 [3GPP TS 36.212 v13.0.0,標題為「用於上行鏈路共用通道之傳輸塊處理」的圖5.2.2-1已重製為圖6]5.2.2.1 傳輸塊的 CRC 附加 循環冗餘校驗(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實現每一UL-SCH傳輸塊的錯誤檢測。 整個傳輸塊用於計算CRC的同位檢查位元(parity bits)。將傳送至層1的位元標示為a 0a 1a 2a 3 ,…,a A-1 ,且同位檢查位元標示為p 0p 1p 2p 3 ,…,p L-1 。其中,A 為傳輸塊的大小,且L 為同位檢查位元的個數。最低位的資訊位元a 0 按照[5]的第6.1.1節所定義映射至傳輸塊的最高有效位元。 根據第5.1.1節,L 設定為24位元且利用生成多頂式(generator polynomial)gCRC24A (D ),計算同位檢查位元並附加至UL-SCH傳輸塊。5.2.2.2 編碼塊分段和編碼塊的 CRC 附加 輸入至編碼塊分段的位元標示為b 0b 1b 2b 3 ,…,b B-1 ,其中B 為傳輸塊(包含CRC)中的位元個數。 編碼塊分段和編碼塊的CRC附加的操作是根據第5.1.2節來進行。 在編碼塊分段之後的位元標示為,其中r 為編碼塊編號,且Kr 為編號r之編碼塊的位元個數。5.2.2.3 UL-SCH 的通道編碼 編碼塊傳輸至通道編碼塊(channel coding block)。編碼塊中的位元標示為,其中r 為編碼塊編號,且Kr 為編號r之編碼塊的位元個數。編碼塊的總個數標示為C ,且各編碼塊個別根據第5.1.3.2節進行渦輪編碼(turbo code)。 經過編碼後的位元標示為,其中i =0,1或2,且Dr 為編號r 之編碼塊的第i 個編碼流(coded stream)中的位元個數,即Dr =Kr +4。5.2.2.4 速率匹配 渦輪編碼塊(turbo coded blocks)傳輸至速率匹配塊。速率匹配塊標示為,其中其中i =0,1或2,r 為編碼塊編號,i 為編碼流索引,且Dr 為編號r 之編碼塊的每一編碼流(coded stream)中的位元個數。編碼塊的總個數標示為C ,且各編碼塊個別根據第5.1.4.1節進行速率匹配。 經過速率匹配後的位元標示為,其中r 為編碼塊編號,且Er 為編號r 的編碼塊之速率匹配位元(rate matched bits)的個數。5.2.2.5 編碼塊串接 輸入至編碼塊串接塊的位元標示為r =0,…,C -1,其中Er 為第r 個編碼塊之速率匹配位元的個數。 編碼塊的串接是按照第5.1.5節來操作。 在編碼塊串接後的位元標示為f 0f 1f 2f 3 ,…,f G-1 ,其中,當控制資訊和UL-SCH傳輸複用時,G 為用於在NL 傳輸層中給定之傳輸塊進行傳輸的編碼位元之個數,且不包含用於控制傳輸的位元。5.2.2.6 控制資訊的通道編碼 控制資料以通道品質資訊(通道品質指示符(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及/或預編碼矩陣索引(Precoding Matrix Index,PMI))、HARQ-ACK與秩指示(rank indication),以及通道狀態資訊參考訊號(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based Reference Signal,CSI-RS)資源指示(CSI-RS Resource Indication,CRI)之形式到達編碼單元。藉由分配不同的編碼符元給其傳輸,來實現不同的控制資訊之編碼率。當控制資料在PUSCH中傳輸時,用於HARQ-ACK、秩指示、CRI以及通道品質資訊o 0o 1o 2o 3 ,…,o O-1 的通道編碼是個別完成的。 對於分時雙工主細胞的案例,按照[3]的第7.3節所述來決定HARQ-ACK位元的數量。   當使用者設備傳輸HARQ-ACK位元、秩指示符(rank indicator)位元或CRI位元時,應當根據下述決定用於HARQ-ACK、秩指示符或CRI位元的每層編碼調變符元之數量Q’。 對於僅有一傳輸塊在傳送HARQ-ACK位元、秩指示符位元或CRI位元的PUSCH上進行傳輸的案例:其中,       —O 為HARQ-ACK位元、秩指示符位元或CRI位元的數量;及       —為用於傳輸塊在當前子訊框中PUSCH傳輸的排程頻寬,表示為[2]的子載波的數量;及       —為分別在相同傳輸塊用於初始PUSCH傳輸的每一子訊框SC-FDMA符元的數量,由下式給出:,其中    —NSRS 等於1          —如果使用者設備配置有用以在初始傳輸的相同子訊框中發送PUSCH與探測參考訊號(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的一上行鏈路細胞,或          —如果使用者設備在用於初始傳輸之相同服務細胞中的相同子訊框中傳輸PUSCH和SRS,或          —如果用於初始傳輸的PUSCH資源分配甚至與定義在[2]的第5.5.3節中的細胞-特定(cell-specific)SRS子訊框與頻寬配置部分地重疊,或          —如果在相同服務細胞中用於初始傳輸的子訊框為定義於[3]的第8.2節中的使用者設備-特定類型1的SRS子訊框,或          —如果在相同服務細胞中用於初始傳輸的子訊框為定義於[3]的第8.2節中的使用者設備-特定類型0的SRS子訊框,且使用者設備配置有多個時間校準群組(TAGs)。      —否則,NSRS 等於0。       —CKr 是從用於同一傳輸塊的初始PDCCH或增強型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EPDCCH)獲取。如果沒有用於同一傳輸塊的初始PDCCH或具有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CI)格式0的EPDCCH,CKr 應當根據下述決定: —當同一傳輸塊的初始PUSCH被半持續性排程時,最近的半持續性排程指派PDCCH或EPDCCH,或 —當PUSCH被隨機存取回應授權初始化時,隨機存取回應授權用於相同的傳輸塊。 在當二傳輸塊在傳送HARQ-ACK位元、秩指示符位元或CRI位元的PUSCH中傳輸時之案例中:,且其中       —O 為HARQ-ACK位元、秩指示符或CRI位元的個數,及       —如果;如果,其中為傳輸塊“x” 的調變順序;且如果,且。       —為分別在第一傳輸塊與第二傳輸塊用於初始子訊框中PUSCH傳輸的排程頻寬,表示為[2]的子載波的數量,及       —為在第一傳輸塊與第二傳輸塊用於初始PUSCH傳輸的每一子訊框SC-FDMA符元的數量,由下式給出:,其中      —等於1      —如果使用者設備配置有用以在初始傳輸的相同子訊框中發送PUSCH與SRS的一上行鏈路細胞,或      —如果使用者設備在用於傳輸塊“x” 的初始傳輸之相同服務細胞中的相同子訊框中傳輸PUSCH和SRS,或      —如果用於傳輸塊“x” 的初始傳輸的PUSCH資源分配甚至與定義在[2]的第5.5.3節中的細胞-特定SRS子訊框與頻寬配置部分地重疊,或      —如果在相同服務細胞中用於傳輸塊“x” 的初始傳輸的子訊框為定義於[3]的第8.2節中的使用者設備-特定類型1的SRS子訊框,或      —如果在相同服務細胞中用於傳輸塊“x” 的初始傳輸的子訊框為定義於[3]的第8.2節中的使用者設備-特定類型0的SRS子訊框,且使用者設備配置有多個時間校準群組(TAGs)。      —否則,等於0       —是從對應之傳輸塊的初始PDCCH或EPDCCH獲取。 對於HARQ-ACK,,其中Qm 為給定之傳輸塊的調變順序。對於配置不超過五個下行鏈路細胞的使用者設備(UEs),應當根據取決於對應之PUSCH的傳輸碼字(codewords)之個數的[3]決定。對於配置超過五個下行鏈路細胞的使用者設備,應當根據取決於對應之PUSCH的傳輸碼字之個數和HARQ-ACK反饋位元的個數的[3]決定。 對於秩指示或CRI,,且,其中為給定之傳輸塊的調變順序,且應當根據取決於對應之PUSCH以及當二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是由細胞的高層配置時,對應之PUSCH的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上的傳輸碼字之個數的[3]來決定。   對於HARQ-ACK 每一確認字符(ACK)編碼為二進制的“1”,且每一否定確認字符(NACK)編碼為二進制的“0”。 如果HARQ-ACK反饋是由訊息的1個位元所組成,即,先按照表5.2.2.6-1編碼。 如果HARQ-ACK反饋是由訊息的2個位元所組成,即,且對應至用於碼字0的HARQ-ACK位元,且對應至用於碼字1,或如果由訊息的2個位元組成之HARQ-ACK反饋作為對應於二下行鏈路細胞具有由高層配置之使用者設備的HARQ-ACK位元之聚合的結果,或如果由訊息的2個位元組成之HARQ-ACK反饋對應分時雙工(TDD)的二子訊框,先根據表5.2.2.6-2進行編碼,其中。 [3GPP TS 36.212 v13.0.0,標題為「1位元HARQ-ACK的編碼」的表5.2.2.6-1重製為圖7]   [3GPP TS 36.212 v13.0.0,標題為「2位元HARQ-ACK的編碼」的表5.2.2.6-2重製為圖8]   如果由訊息的3≦OACK ≦11位元所組成的HARQ-ACK反饋作為對應於一或多個下行鏈路細胞具有由高層配置之使用者設備的HARQ-ACK位元之聚合的結果,即,則利用位元序列作為第5.2.2.6.4所述的通道編碼塊的輸入來獲得編碼位元序列。接續,藉由位元序列的循環重複獲得位元序列,使得總位元序列長度等於QACK 。 如果由訊息的11≦OACK ≦22位元所組成的HARQ-ACK反饋作為對應於一或多個下行鏈路細胞具有由高層配置之使用者設備的HARQ-ACK位元之聚合的結果,即,則利用位元序列作為第5.2.2.6.5所述的通道編碼塊的輸入來獲得編碼位元序列。 如果由訊息的OACK >22位元所組成的HARQ-ACK反饋作為對應於一或多個下行鏈路細胞具有由高層配置之使用者設備的HARQ-ACK位元之聚合的結果,編碼位元序列標示為。HARQ-ACK的CRC的附加、通道編碼與速率匹配分別按照第5.1.1節設定L 為8位元、第5.1.3.1節執行。CRC附加操作的輸入位元序列為。CRC附加操作的輸出位元序列為通道編碼操作的輸入位元序列。通道編碼操作的輸出位元序列為速率匹配操作的輸入位元序列。 在表5.2.2.6-1和表5.2.2.6-2中的“x”和“y”是[2]的佔位符(placeholders),其藉由最大化攜載HARQ-ACK資訊之調變符元的歐式距離(Euclidean distance)來攪擾(scramble)HARQ-ACK位元。 對於分頻雙工,或分時雙工HARQ-ACK複用,或當HARQ-ACK由資訊的1或2位元所組成時,包含利用分頻雙工之至少一個細胞和利用分時雙工之至少一個細胞的多於一個下行鏈路細胞的聚合(aggregation),藉由多個編碼HARQ-ACK塊的串接獲得位元序列,其中,QACK 為所有編碼HARQ-ACK塊的編碼位元的總個數。編碼HARQ-ACK塊的最後一個串接可能只有部分,使得總位元序列長度等於QACK 。 對於由具有codebooksizeDetermination -r 13=0之高層所配置的使用者設備,位元序列是根據如表5.3.3.1.1-2中與定義於[3]中的下行鏈路分配索引(Downlink Assignment Index,DAI)來決定。否則,位元序列根據下述決定。 對於分頻雙工,當由資訊的2個或更多位元所組成的HARQ-ACK作為一個以上之下行鏈路細胞的聚合時,根據以下的虛擬碼(pseudo-code),位元序列為用於多個下行鏈路細胞之HARQ-ACK位元的串接: Setc = 0 – cell index: lower indices correspond to lower RRC indices of corresponding cell Setj = 0 – HARQ-ACK bit index Setto the number of cells configured by higher layers for the UE whilecif transmission mode configured in cell–  1 bit HARQ-ACK feedback for this cellHARQ-ACK bit of this cellj =j + 1            else if the UE is not configured with spatial bundling on PUSCH by higher layersHARQ-ACK bit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codeword of this cellj =j + 1HARQ-ACK bit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codeword of this cellj =j + 1    elsebinary AND operation of the HARQ-ACK bits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and second codewords of this cellj =j + 1 end if         end ifc =c + 1 end while 對於包含利用分頻雙工之主細胞和利用分時雙工之至少一個次細胞的多於一個下行鏈路細胞的聚合,位元序列為用於一或多個下行鏈路細胞的HARQ-ACK位元之串接的結果。定義為由用於使用者設備之高層所配置之細胞的數量,且為使用者設備需要針對第c個服務細胞在上行鏈路子訊框n反饋HARQ-ACK位元的子訊框之數量。對於利用分時雙工的細胞,如果使用者設備配置有高層參數eimta-HARQ-ReferenceConfig ,子訊框由下行鏈路-參考上行/下行鏈路配置(DL-reference UL/DL configuration)來決定,否則由上行/下行鏈路配置決定。對於利用分時雙工的細胞,如果子訊框n-4在細胞中為下行鏈路子訊框,或具有特殊子訊框配置1/2/3/4/6/7/8/9與正常下行鏈路循環字首(Cyclic Prefix,CP)的特殊子訊框,或具有特殊子訊框配置1/2/3/5/6/7與延長(extended)下行鏈路循環字首的特殊子訊框,;否則,。對於利用分頻雙工的細胞,。 位元序列根據下述的虛擬碼操作: Setc = 0 – cell index: lower indices correspond to lower RRC indices of corresponding cell Setj = 0 – HARQ-ACK bit index whilecifif transmission mode configured in cell–  1 bit HARQ-ACK feedback for this cellHARQ-ACK bit of this cellj =j + 1                 else if the UE is not configured with spatial bundling on PUSCH by higher layersHARQ-ACK bit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codeword of this cellj =j + 1HARQ-ACK bit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codeword of this cellj =j + 1 elsebinary AND operation of the HARQ-ACK bits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and second codewords of this cellj =j + 1 end if                 end if end ifc =c + 1 end while 對於具有分時雙工主細胞的情況,當HARQ-ACK用於一或多個下行鏈路細胞的聚合,且使用者設備配置有PUCCH格式3、PUCCH格式4或PUCCH格式5[3]時,位元序列是透過由高層和如[3]所定義之多個子訊框所配置之一或多個下行鏈路細胞之HARQ-ACK位元之串接的結果。 定義為由用於使用者設備之高層所配置之細胞的數量,且為使用者設備需要如同[3]的第7.3節所定義反饋HARQ-ACK位元的子訊框之數量。 如果配置有PUCCH格式3、PUCCH格式4或PUCCH格式5,針對給使用者設備進行傳送的HARQ-ACK位元之數量根據下述運算: Setk = 0 – counter of HARQ-ACK bits Set c=0 – cell index: lower indices correspond to lower RRC indices of corresponding cell while c <setl = 0; whilelif transmission mode configured in cell-- 1 bit HARQ-ACK feedback for this cellk =k + 1 elsek =k + 2 end ifl =l +1 end whilec =c + 1 end while 當配置PUCCH格式3時,如果k ≦20,當使用者設備的所有配置之服務細胞使用分時雙工時,或如果k ≦21,當至少一個具有分時雙工主細胞之配置的服務細胞使用分頻雙工時;或當配置PUCCH格式4或PUCCH格式5時,且當使用者設備沒有由高層在PUSCH上以空間綁定(spatial bundling)進行配置時,根據下述之虛擬碼執行HARQ-ACK位元的複用: Setc = 0 – cell index: lower indices correspond to lower RRC indices of corresponding cell Setj = 0 – HARQ-ACK bit index while c <setl = 0; whilelif transmission mode configured in cell-- 1 bit HARQ-ACK feedback for this cellHARQ-ACK bit of this cell as defined in Section 7.3 of [3]j =j + 1    elseHARQ-ACK bits of this cell as defined in Section 7.3 of [3]j =j + 2    end ifl =l +1 end whilec =c + 1 end while 當配置PUCCH格式3時,如果k >20,當使用者設備的所有配置之服務細胞使用分時雙工時,或如果k >21,當至少一個具有分時雙工主細胞之配置的服務細胞使用分頻雙工時,空間綁定應用於在所有細胞中的所有子訊框;或當配置PUCCH格式4或PUCCH格式5時,且當使用者設備有高層在PUSCH上以空間綁定進行配置時,根據下述之虛擬碼執行HARQ-ACK位元的複用: Setc = 0 – cell index: lower indices correspond to lower RRC indices of corresponding cell Setj = 0 – HARQ-ACK bit index while c <setl = 0; whilelif transmission mode configured in cell– 1 bit HARQ-ACK feedback for this cellHARQ-ACK bit of this cell as defined in Section 7.3 of [3]j =j + 1    elsebinary AND operation of the HARQ-ACK bits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and second codewords of this cell as defined in Section 7.3 of [3]j =j + 1    end ifl =l +1 end whilec =c + 1 end while 對於oACK ≦11或oACK >22,藉由設定獲取位元序列。 對於11<oACK ≦22,如果i 為偶數,藉由設定獲取位元序列,如果i 為奇數,藉由設定獲取位元序列。 對於具有分時雙工主細胞的案例,當HARQ-ACK為用於二下行鏈路細胞的聚合,且使用者設備配置有具有通道選擇之PUCCH格式1b時,如[3]的第7.3節所述獲取位元序列。 對於分時雙工HARQ-ACK綁定,藉由多個編碼HARQ-ACK塊的串接獲得位元序列,其中,QACK 為所有編碼HARQ-ACK塊的編碼位元的總個數。編碼HARQ-ACK塊的最後一個串接可能只有部分,使得總位元序列長度等於QACK 。然後,從具有索引的表5.2.2.6-A選擇攪擾碼序列(scrambling sequence),其中如[3]的第7.3節所述決定。然後,藉由如果HARQ-AK由1位元組成,設定m =1,如果HARQ-ACK由2位元組成,設定m =3來產生位元序列,並且之後根據下述攪擾碼: Seti ,k to 0 whileif//  佔位符重複位元 else if// 一佔位符位元else                                     // 編碼位元 end ifend while   [3GPP TS 36.212 v13.0.0中標題為「用於分時雙工HARQ-ACK綁定的攪擾碼序列選擇」的表5.2.2.6-A已重製為圖9] 當HARQ-ACK在給定之PUSCH和UL-SCH複用時,HARQ-ACK資訊在那PUSCH的所有傳輸塊之所有層中被複用。對於給定的傳輸塊,HARQ-ACK資訊之通道編碼的向量序列輸出標示為,其中為長度的行向量,且其中如下獲得: Seti ,k to 0 while -- temporary row vector-- replicating the row vector NL times and transposing into a column vector end while 其中,NL 為UL-SCH傳輸塊映射到的層之數量。 對於秩指示(RI)(只有RI,RI和i1的聯合報告,CRI和RI的聯合報告,CRI、RI和i1的聯合報告,CRI、RI和預編碼類型指示符(Precoding Type Indicator,PTI)的聯合報告,以及RI和PTI的聯合報告)或CRI       一用於PDSCH傳輸之CRI反饋的相應之位元寬度由表5.2.2.6.1-3A、表5.2.2.6.2-3A、表5.2.2.6.3-3A、表5.2.3.3.1-3D給定       一用於PDSCH傳輸之RI反饋的相應之位元寬度由表5.2.2.6.1-2、表5.2.2.6.2-3、表5.2.2.6.2-3B、表5.2.2.6.3-3、表5.2.2.6.3-3B、表5.2.3.3.1-3、表5.2.3.3.1-3A、表5.2.3.3.1-3B、表5.2.3.3.1-3C、表5.2.3.3.1-3D、表5.2.3.3.2-4、表5.2.3.3.2-4A、表5.2.3.3.2-4B、5.2.3.3.2-4C和表5.2.3.3.2-4D給定,其假設層的最大數量依據下述決定:      一如果maxLayersMIMO -r 10配置給下行鏈路細胞,根據下行鏈路細胞的maxLayersMIMO -r 10決定層的最大數量      一否則      一如果使用者設備配置有傳輸模式9,且supportedMIMO -CapabilityDL -r 10欄位包含在UE-EUTRA-Capability中,根據CSI-RS埠之配置數量的最小值和在相應之頻帶組合中用於相同頻帶之報告的使用者設備下行鏈路多輸入多輸出容量(reported UE downlink MIMO capabilities)的最大值決定層的最大數量。      一如果使用者設備配置有傳輸模式9和以K>1報告的B類CSI,且RI和CRI在相同的報告情況中傳輸,且supportedMIMO -CapabilityDL -r 10欄位包含在UE-EUTRA-Capability中,根據配置的CSI-RS資源的天線埠之最大數量的最小值以及在相應之頻帶組合中用於相同頻帶的之報告的使用者設備下行鏈路多輸入多輸出容量(reported UE downlink MIMO capabilities)的最大值決定層的最大數量。      一如果使用者設備配置有傳輸模式9,且supportedMIMO -CapabilityDL -r 10欄位不包含在UE-EUTRA-Capability中,根據CSI-RS埠的配置數量的最小值與使用者設備分類(ue-Category)(無後綴(suffix))決定層的最大數量。      一如果使用者設備配置有傳輸模式9和以K>1報告的B類CSI,且RI和CRI在相同的報告情況中傳輸,且supportedMIMO -CapabilityDL -r 10欄位不包含在UE-EUTRA-Capability中,根據配置的CSI-RS資源的天線埠之最大數量的最小值以及使用者設備分類(無後綴)決定層的最大數量。      一如果使用者設備配置有傳輸模式10,且supportedMIMO -CapabilityDL -r 10欄位包含在UE-EUTRA-Capability中,根據用於CSI過程的CSI-RS埠之配置數量最小值以及在相應之頻帶組合中用於相同頻帶的之報告的使用者設備下行鏈路多輸入多輸出容量(reported UE downlink MIMO capabilities)的最大值決定用於每一CSI過程的層之最大數量。      一如果使用者設備配置有傳輸模式10和以K>1報告的B類CSI,且RI和CRI在相同的報告情況中傳輸,且supportedMIMO -CapabilityDL -r 10欄位包含在UE-EUTRA-Capability中,根據用於CSI過程的配置之CSI-RS資源之天線埠數量的最大數量的最小值以及在相應之頻帶組合中用於相同頻帶的之報告的使用者設備下行鏈路多輸入多輸出容量(reported UE downlink MIMO capabilities)的最大值決定用於每一CSI過程的層之最大數量。      一如果使用者設備配置有傳輸模式10,且supportedMIMO -CapabilityDL -r 10欄位不包含在UE-EUTRA-Capability中,根據用於CSI過程的CSI-RS埠之配置數量最小值以及使用者設備分類(ue-Category)(無後綴(suffix))決定用於每一CSI過程的層之最大數量。      一如果使用者設備配置有傳輸模式10和以K>1報告的B類CSI,且RI和CRI在相同的報告情況中傳輸,且supportedMIMO -CapabilityDL -r 10欄位不包含在UE-EUTRA-Capability中,根據用於CSI過程的配置之CSI-RS資源之天線埠數量的最大數量的最小值以及使用者設備分類(ue-Category)(無後綴(suffix))決定用於每一CSI過程的層之最大數量。      一否則,根據實體廣播通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天線埠之數量的最小值和使用者設備分類(ue-Category)(無後綴(suffix))決定層的最大數量。       一如果RI反饋由資訊的1位元組成,即,先根據表5.2.2.6-3進行編碼。至RI的映射由表5.2.2.6-5給定。       一如果RI反饋由資訊的2位元組成,即具有對應至2位元輸入之最高有效位元(MSB)之和對應至最低有效位元(LSB)之,先根據表5.2.2.6-4進行編碼,其中至RI的映射由表5.2.2.6-6給定。   [3GPP TS 36.212 v13.0.0中,標題為「1位元RI編碼」的表5.2.2.6-3已重製為圖10]   [3GPP TS 36.212 v13.0.0中,標題為「2位元RI編碼」的表5.2.2.6-4已重製為圖11]   [3GPP TS 36.212 v13.0.0中,標題為「至RI的映射」的表5.2.2.6-5已重製為圖12]   [3GPP TS 36.212 v13.0.0中,標題為「,至RI的映射」的表5.2.2.6-6已重製為圖13]   [3GPP TS 36.212 v13.0.0中,標題為「,,至RI的映射」的表5.2.2.6-7已重製為圖14]   如果用於給定之下行鏈路細胞的RI反饋是由資訊的3位元組成,即具有對應於三位元輸入之最高有效位元的和對應於最低有效位元之至RI的映射由表5.2.2.6-7給定。 如果RI反饋由資訊的3≦ORI ≦11位元組成,即,之後,藉由使用位元序列作為第5.2.2.6.4節所述的通道編碼塊之輸入來獲取編碼位元序列。 如果由資訊的11≦ORI ≦22位元所組成的RI反饋作為對應至多個下行鏈路細胞或多個CSI過程之RI位元之聚合的結果,即,之後,藉由使用位元序列作為第5.2.2.6.5節所述的通道編碼塊之輸入來獲取編碼位元序列。 如果由資訊的ORI >22位元所組成的RI反饋作為對應至多個下行鏈路細胞或多個CSI過程之RI位元之聚合的結果,即,之後,編碼位元序列標示為。HARQ-ACK位元的CRC附加、通道編碼和速率匹配分別根據設定L 為8位元的第5.1.1節、第5.1.3.1節與第5.1.4.2節執行。CRC附加操作的輸入位元序列為。CRC附加操作的輸出位元序列為通道編碼操作的輸入位元序列。通道編碼操作的輸出位元序列為速率匹配操作的輸入位元序列。 在表5.2.2.6-3和表5.2.2.6-4的“x”和“y”為[2]的佔位符(placeholders),其藉由最大化攜載秩資訊之調變符元的歐式距離(Euclidean distance)來攪擾(scramble)RI位元。 對於RI反饋由資訊的1或2位元組成的案例,藉由多個編碼RI塊(encoded RI blocks)的串接獲得位元序列,其中QRI 為所有編碼RI塊的編碼位元之總個數。編碼RI塊的最後一個串接可能只有部分,使得總位元序列長度等於QRI 。 對於由資訊的3≦ORI ≦11位元所組成的RI反饋,藉由位元序列的循環重複獲得位元序列,使得總位元序列長度等於。   當秩資訊和UL-SCH在給定的PUSCH上複用時,秩資訊在那PUSCH的所有傳輸塊之所有層中被複用。對於給定的傳輸塊,用於秩資訊之通道編碼的向量序列輸出標示為,其中為長度的行向量,且其中。向量序列根據下述獲得: Seti, j ,k to 0 while -- temporary row vector-- replicating the row vector NL times and transposing into a column vector end while 其中NL 為UL-SCH映射到的層之數量。 用於RI之編碼以及RI和UL-SCH在給定之PUSCH複用的相同程序被應用於CRI,且在等式中使用CRI取代RI。 對於通道品質控制資訊(CQI及/或PMI標示為CQI/PMI); 當使用者設備傳輸通道品質控制資訊位元,應當決定用於通道品質資訊之每層的調變編碼符元之數量Q’ 為:其中       —O 為CQI/PMI位元的個數,及       —L 為CRC位元的個數,由給定,及       —,且,其中應當根據取決於相應的PUSCH之傳輸碼字的個數以及取決於當二上行功率控制子訊框組由用於使用者設備之高層所配置時,對應之PUSCH的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的[3]來決定。       —如果RI和CRI沒有傳輸,則。 在中的變數“x ”表示由初始上行鏈路授權指示對應於最高IMCS 值的傳輸塊索引。於二傳輸塊在相應之初始上行鏈路授權中具有相同IMCS 值的案例中,“x =1”對應第一傳輸塊。從用於相同傳輸塊的PDCCH或EPDCCH獲得。如果對於相同的傳輸塊沒有初始的PDCCH或具有DCI格式0的EPDCCH,應當根據下述決定:       —當用於同一傳輸塊的初始PUSCH被半持續性排程時,最近的半持續性排程指派PDCCH或EPDCCH,或       —當PUSCH被隨機存取回應授權初始化時,隨機存取回應授權用於相同的傳輸塊。為用於相同傳輸塊之初始PUSCH傳輸的每一子訊框之單載波頻分多址(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符元的數量。 對於UL-SCH資料資訊,其中       —為相應之UL-SCH傳輸塊映射到的層之數量,及       —為相同傳輸塊在當前子訊框之PUSCH傳輸的排程頻寬,及       —為由給定之當前PUSCH傳輸子訊框中的SC-FDMA符元的數量,其中      —NSRS 等於1      —如果配置有一個上行鏈路細胞的使用者設備用以在初始傳輸的相同子訊框中發送PUSCH與SRS,或      —如果使用者設備在用於相同服務細胞中的當前子訊框的相同子訊框中傳輸PUSCH與SRS,或      —如果用於當前子訊框的PUSCH資源甚至和細胞特定SRS子訊框與在[2]的第5.5.3節中定義的頻寬配置部分地重疊,或      —如果在相同服務細胞中的當前子訊框為如同[3]的第8.2節所定義的使用者設備特定類型1之SRS子訊框,或      —如果在相同服務細胞中的當前子訊框為如同[3]的第8.2節所定義的使用者設備特定類型0之SRS子訊框,且使用者設備配置有多個時間校準群組(TAGs)      —否則,NSRS 等於0。 在用於多於一個下行鏈路細胞之CQI/PMI報告的案例中,為 按照細胞索引的遞增順序連接用於每一個下行鏈路細胞的CQI/PMI報告的結果。對於用於多於一個CSI過程之CQI/PMI反饋被報告的案例,為按照用於每一個下行鏈路細胞之CSI過程索引的遞增順序,且之後按照細胞索引的遞增順序連接CQI/PMI報告的結果。       —如果酬載量(payload size)少於或等於11位元,通道品質資訊的通道編碼根據具有輸入序列的第5.2.2.6.4節來執行。       —如果酬載量大於11位元,通道品質資訊的CRC附加、通道編碼與速率匹配分別根據第5.1.1節、第5.1.3.1節與第5.1.4.2節來執行。CRC附加操作的輸入位元序列為。CRC附加操作的輸出位元序列為通道編碼操作的輸入位元序列。通道編碼操作的輸出位元序列為速率匹配操作的輸入位元序列。 用於通道品質資訊之通道編碼的輸出序列標示為,其中NL 為對應之UL-SCH傳輸塊映射到的層之數量。
3GPP TS 36.212 v13.0.0也記載:5.2.2.7 資料與控制的複用 執行控制和資料的複用(multiplexing),使得HARQ-ACK資訊存在於兩個時隙(slot)上且被映射至在解調參考訊號周圍的資源。此外,複用確保控制和資料資訊被映射至不同的解調符元。 資料和控制的複用之輸入是標示為的控制資訊之編碼位元,且UL-SCH的編碼位元標示為。資料和控制的複用操作之輸出被標示為,其中,且,且其中為長度的行向量。H 為分配給UL-SCH資料以及跨傳輸塊之NL 傳輸層之CQI/PMI資訊的編碼位元之總個數。 於在一上行鏈路細胞的一子訊框中傳輸多於一個UL-SCH傳輸塊之案例下,CQI/PMI資訊僅在初始授權上與資料在具有最高IMCS 值的UL-SCH傳輸塊上複用。於兩個傳輸塊在對應之初始上行鏈路授權中具有相同的IMCS 值之案例下,CQI/PMI資訊僅在第一傳輸塊和資料複用。對於UL-SCH傳輸塊或單個傳輸塊傳輸的案例下,且假設NL 為UL-SCH傳輸塊映射到的層之數量,控制資訊與資料應當被複用如下: Seti ,j ,k to 0 while-- first place the control information end while while-- then place the data end while5.2.2.8 通道交錯器( Channel interleaver 在確保HARQ-ACK與RI資訊存在子訊框中的二時隙時,結合在本節所述的通道交錯器以及在[2]中用於PUSCH的資源元件映射來實現調變符元到傳輸波形的時間優先(time-first)映射。HARQ-ACK資訊被映射至在上行鏈路解調參考訊號周圍的資源,而RI資訊被映射至被HARQ-ACK使用之周圍的資源。 通道交錯器的輸入被標示為。於在一上行鏈路細胞的一子訊框中傳輸多於一個UL-SCH傳輸塊的案例中,HARQ-ACK與RI資訊在兩個UL-SCH傳輸塊上和資料複用。 在子訊框中每層的調變符元之數量由給定。來自通道交錯器的輸出位元序列如下導出: (1)     指派為矩陣的行之數量。矩陣的行從左至右被編號為0,1,2,…,Cmux -1。是根據第5.2.2.6節來決定。 (2)     矩陣的列之數量為,且定義。 矩形矩陣的列從上至下被編號為0,1,2,…,Rmux -1。 (3)     如果秩資訊在此子訊框中傳輸,藉由從最後一行開始並往上移的列的組合根據下述虛擬碼,將向量序列寫入表5.2.2.8-1所指示的行中。         Seti ,j to 0. Setr towhilei end while 其中,ColumnSet由表5.2.2.8-1給定,且從左至右索引為0到3。 (4)     藉由以在行0和列0至的向量開始的列之組,將對於k =0,1,…H’ -1的輸入向量序列寫入至矩陣,並且省略已被佔用的矩陣條目(matrix entries):虛擬碼如下所述: Set i, k to 0.  while k <,  ifis not assigned to RI symbolsk = k + 1 end if  i = i+1  end while (5)     如果HARQ-ACK在此子訊框中傳輸,藉由從最後一行開始且根據下述之虛擬碼往上移的列之組,將向量序列寫入至表5.2.2.8-2所指示的行中。需注意的是,此操作複寫一些從步驟(4)所獲取的通道交錯器條目。         Seti ,j to 0. Setr towhilei end while 其中,ColumnSet由表5.2.2.8-2給定,且從左至右索引為0到3。 (6)     區塊交錯器的輸出為從矩陣中逐行讀出的位元序列。在通道交錯(interleaving)後的位元被標示為,其中NL 為對應之UL-SCH傳輸塊映射到之層的數量。   [3GPP TS 36.212 v13.0.0中,標題為「用於秩資訊之***的行組合」的表5.2.2.8-1已重製為圖15]   [3GPP TS 36.212 v13.0.0中,標題為「用於HARQ-ACK資訊之***的行組合」的表5.2.2.8-2已重製為圖16]   在等式中藉由使用CRI取代RI,將用於RI的相同通道交錯器程序應用於CRI。
3GPP TS 212 v13.0.0也記載:5.2.4 在沒有 UL-SCH 資料的 PUSCH 上之上行鏈路控制資訊 當控制資料透過沒有UL-SCH資料的PUSCH發送時,下述之編碼步驟可被識別:       —控制資訊的通道編碼       —控制資訊的映射       —通道交錯器5.2.4.1 控制資訊的通道編碼 控制資料以通道品質資訊(CQI及/或PMI)、HARQ-ACK與秩指示之形式到達編碼單元。藉由分配不同的編碼符元給其傳輸,來實現控制資訊之不同的編碼率。當使用者設備傳輸HARQ-ACK位元或秩指示位元,應當決定用於HARQ-ACK或秩指示的編碼符元之數量Q’ 為:其中,O 為如第5.2.2.6節所定義的HARQ-ACK位元或秩指示位元的個數,OCQI-MIN 為包含假設用於已觸發非週期性CSI報告[3]之所有服務細胞之秩等於1的CRC位元之CQI位元的數量,為在[2]中表示為子載波數量之當前子訊框中用於PUSCH傳輸的排程頻寬,且為由給定的當前PUSCH傳輸子訊框中的SC-FDMA符元的數量,其中,如果使用者設備用以在當前子訊框的相同子訊框中發送PUSCH與SRS,或如果用於當前子訊框的PUSCH資源分配甚至和細胞特定SRS子訊框部分地重疊,且頻寬配置如[2]的第5.5.3節所定義,或如果當前子訊框為如[3]的第8.2節所定義的使用者設備特定類型1SRS子訊框,或如果當前子訊框為如[3]的第8.2節所定義的使用者設備特定類型0SRS子訊框,且使用者設備配置有多個時間校準群組 (TAGs),NSRS 等於1。否則,NSRS 等於0。   對於HARQ-ACK資訊,且[]。對於配置不超過5個下行鏈路細胞的使用者設備,應當根據[3]來決定。對於配置多於5個下行鏈路細胞的使用者設備,應當根據取決於HARQ-ACK反饋位元之數量的[3]來決定。 對於秩指示或CRI,,且[],其中應當根據[3]來決定。 對於CQI及/或PMI資訊,。 控制資料的通道編碼和速率匹配是根據第5.2.2.6節來執行。用於通道品質資訊的編碼輸出序列被標示為,輸出給HARQ-ACK的編碼向量序列標示為,且輸出給秩指示或CRI的編碼向量序列標示為5.2.4.2 控制訊號映射 被標示為之輸入為通道品質資訊的編碼位元。輸出被標示為,其中,且,且其中為長度Qm 的行向量。H 為分配給CQI/PMI資訊的編碼位元的總數量。 控制資訊應當根據下述被映射: Setj ,k to 0 while end while5.2.4.3 通道交錯器 向量序列根據第5.2.2.8節進行通道交錯。在經過通道交錯後的位元被標示為
半持續性排程致動使用者設備認為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是在其啟動後週期性地出現。半持續性排程(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SPS)可藉由接收網路信令來啟動。在半持續性排程被啟動後,不需要網路信令來分配下一個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基於3GPP RP-150310,快速上行鏈路存取可藉由半持續性排程的特定類型來實現。半持續性排程的特定類型被假定為具有小的尺寸和短的間隔,例如,小於10毫秒(ms)。
此外,半持續性排程的特定類型被假定為是預先分配好的。演進式B節點(eNB)可無需接收任何排程請求或緩存區狀態區資訊就將這種類型的半持續性排程資源分配給使用者設備。當使用者設備具有可用以傳輸的資料時(如3GPP TS 36.321 v12.5.0所述),使用者設備可使用由半持續性排程配置的資源進行上行鏈路傳輸。相比於透過排程請求(如3GPP TS 36.321 v12.5.0所述)來請求上行鏈路資源,如果由半持續性排程配置的資源之間隔夠短,那麼就能降低延遲。
3GPP RP-150310的圖2已重製為圖17。一般而言,圖17顯示出相比於3GPP TS 36.321 v12.5.0中規定的排程請求程序,預分配的上行鏈路授權(如由半持續性排程分配的)是如何改善延遲降低。由特定類型的半持續性排程配置的資源可與由傳統半持續性排程配置的資源(具有較長的間隔)分開或聯合使用。
此外,3GPP RP-150310還提到,當有上行鏈路資源但緩存區中沒有資料時便發送填充(padding)的規定可以刪除。刪除規定之目的在於節省電池電量。
基於3GPP TS 36.321 v12.5.0,當實體控制資訊(例如,通道品質指示(CQI)、預編碼矩陣索引(PMI)、秩指示符(RI)及/或HARQ反饋)需要在一傳輸時間間隔(TTI)中傳輸時,使用者設備應當經由PUSCH或PUCCH傳輸實體控制資訊。傳統上,如果沒有用於PUSCH的上行鏈路授權或使用者設備被允許在PUCCH和PUSCH上同時執行傳輸,實體控制資訊在PUCCH上傳輸。如果未配置HARQ-ACK重複,有可用的用於PUSCH的上行鏈路授權,且使用者設備不被允許在PUCCH和PUSCH上同時執行傳輸(例如,因為使用者設備容量、使用者設備功率限制或演進式B節點配置),實體控制資訊在和高層資料(例如,MAC PDU)複用的PUSCH上傳輸。如果未配置HARQ-ACK重複且有可用的用於PUSCH的上行鏈路授權,不管是否允許使用者設備在PUCCH與PUSCH上同時執行傳輸與否,在PUCCH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且不傳輸資料。需注意的是,考量到同時傳輸PUCCH與PUSCH需要合適的通道品質且其通常配置用於位於細胞中心(cell center)的使用者設備,配置有HARQ-ACK重複的使用者設備不被允許同時在PUCCH與PUSCH執行傳輸是合理的。
以下三種情況被考慮:
情況 1 -當實體控制資訊需在一傳輸時間間隔中傳輸時,如果使用者設備無法在PUCCH和PUSCH上同時執行傳輸且使用者設備具有可用以傳輸的資料,傳統上,使用者設備將實體控制資訊和資料複用並且在PUSCH上聯合傳輸。然而,如果用於PUSCH的一指派的上行鏈路資源很小(例如,假定預分配之配置的上行鏈路資源很小),將實體控制資訊複用到PUSCH可能因為資料的編碼率可能比正常的更差而危及到資料傳送,使得資料傳輸可能失敗。此外,由於在PUCCH或PUSCH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取決於使用者設備是否具有可用以傳輸的資料,網路(例如,演進式B節點)可能不知道使用者設備是在PUCCH或PUSCH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所以增加了解碼使用者設備傳輸的複雜度。
情況 2 -當需在一傳輸時間間隔中傳輸一實體控制資訊時,如果使用者設備具有可用以傳輸的資料且允許在PUCCH和PUSCH上同時傳輸,但使用者設備不具足夠的功率在控制通道(即,PUCCH)和資料通道(即,PUSCH)上同時執行傳輸,傳統上,使用者設備會將PUCCH傳輸設定較PUSCH傳輸高的優先序。然而,在PUSCH上的資料可能不會在此傳輸時間間隔中傳輸,或較少功率用在PUSCH上,使得PUSCH傳輸可能會失敗。
情況 3 -如果使用者設備不具有可用以在一傳輸時間間隔中傳輸的資料,使用者在傳輸時間間隔中可省略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或動態上行鏈路授權。因此,如果使用者設備需在傳輸時間間隔中傳輸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使用者設備可在PUCCH上傳輸上行鏈路控制資訊。然而,如果在一個傳輸時間間隔中有多於一個上行鏈路控制資訊需進行傳輸,PUCCH可能並非為用以攜載上行鏈路控制資訊的一個良好候選者,因為PUCCH具有有限的容量,且使用者設備可能需要在捨棄一些在背景中提及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再者,在PUCCH上的可用資源是有限的,因此在PUCCH上傳輸上行鏈路控制資訊可能並非非常穩固。
一般而言,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在被啟動後是週期性可用的。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是由網路信令啟動。在被啟動後,無需要網路信令來分配下一個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
除非另有規定,如果沒有可用以傳輸的資料,使用者設備可能不會使用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除非另有規定,使用者設備可能不會使用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傳輸填充(padding)。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之週期可能小於一特定值。此特定值可為10毫秒(ms)或10個傳輸時間間隔(TTIs)。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之週期可能為1毫秒(ms)或1個傳輸時間間隔(TTI)。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之週期可能為2毫秒(ms)或2個傳輸時間間隔(TTIs)。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之週期可能為5毫秒(ms)或5個傳輸時間間隔(TTIs)
傳輸時間間隔的長度可能為1毫秒(ms)或或多個OFDM(或SC-FDMA)符元,例如1,2,3,4,5或6個符元。除非另有規定,在本案中之方法可適用於未配置HARQ-ACK重複的案例。此外,在本案中,使用者設備具有可用以傳輸的資料可能意味著使用者設備在緩存區具有上行鏈路資料。使用者設備具有可用以傳輸的資料可能意味著使用者設備具有用以傳輸之常規的MAC控制元件(MAC CE)。在本案中,使用者設備具有可用以傳輸的資料可能意味著使用者設備在緩存區具有上行鏈路資料以及具有用以傳輸之常規的MAC控制元件。
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可為預先分配的。當沒有資料可用以傳輸時,使用者設備可被分配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在使用者設備傳輸排程請求或緩存區狀態報告之前,使用者設備可被分配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
為了解決情況 1 ,一個解決方案通常為當有可用的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且在一傳輸時間間隔中需要傳輸實體控制資訊時,如果使用者設備無法在控制通道和資料通道上同時執行傳輸且使用者設備具有可用以傳輸的資料,使用者設備在控制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此外,使用者設備不使用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於資料通道上的傳輸。實施例列於圖18和圖19中。
為了解決情況 1 ,一個第二解決方案通常為當有可用的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且在一傳輸時間間隔中需要傳輸實體控制資訊時,如果未配置HARQ-ACK重複,以及如果使用者設備無法在控制通道和資料通道上同時執行傳輸且使用者設備具有可用以傳輸的資料,使用者設備可在控制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並且,如果已配置HARQ-ACK重複且使用者設備具有可用以傳輸的資料,使用者設備可在控制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此外,使用者設備不使用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於資料通道上的傳輸。
為了解決情況 1 ,一個第三解決方案為根據在傳輸時間間隔中之資料通道上的上行鏈路授權來決定在傳輸時間間隔中要在哪一個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在一實施例中,決定要在哪一個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是指決定在資料通道或控制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此外,對於不同類型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例如HARQ-ACK、CQI/PMI/RI、SR,其決定可能會不同。
在一實施例中,是根據上行鏈路授權的類型來決定。在一實施例中,上行鏈路授權的類型可為一週期性可用的上行鏈路授權或一用於特定的傳輸時間間隔的上行鏈路授權。更特別的是,基於上鏈路授權來決定是指如果上行鏈路授權為週期性可用的,則在控制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且如果上行鏈路授權是用於特定的傳輸時間間隔,則在資料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
在一實施例中,是基於上行鏈路授權之目的來決定。一例示的目的為無論上行鏈路授權用於降低延遲與否。上行鏈路授權之目的可根據一指示、一配置、上行鏈路授權的一週期或用於定址上行鏈路授權的指示符來得知。舉例而言,如果上行鏈路授權由一個無線網路暫時識別符(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 RNTI)定址,使用者設備在控制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
在一實施例中,基於上行鏈路授權之可用資源來決定。更特別的是,上行鏈路授權之可用資源是上行鏈路授權的傳輸時間間隔長度。或者,上行鏈路授權之可用資源是上行鏈路授權的實體資源塊(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對)之數量。或者,上行鏈路授權之可用資源是上行鏈路授權的傳輸時間間隔長度以及上行鏈路授權的實體資源塊(對)之數量。在一實施例中,如果上行鏈路之可用資源少於一特定值,則使用者設備在控制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且如果上行鏈路之可用資源多於一特定值,則使用者設備在資料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更特別的是,特定值為固定的或由使用者設備配置。或者,根據酬載量大小或實體控制資訊的數量來導出特定值。或者,根據實體控制資訊的類型,例如HARQ-ACK/CQI/PMI/RI/SR來導出特定值。或者,根據上行鏈路授權的調變及編碼方式(MCS)來導出特定值。此外,如果在資料通道上攜載有實體控制資訊,特定值是設定用以確保實體控制資訊的編碼率。
如果使用者設備的行為可以一致,無論使用者設備是否具有可用以傳輸的資料(例如,在如圖19所列的控制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網路解碼可因網路不需假定不同的使用者行為而被簡化。
為了解決情況 2 ,一解決方案通常是當有可用的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且需在一傳輸時間間隔中傳輸實體控制資訊時,如果使用者設備具有可用以傳輸的資料且在控制通道和資料通道上同時傳輸被啟用,但使用者設備不具有足夠的功率在控制通道和資料通道上同時執行傳輸,使用者設備可在資料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功率不足的情況可能是因為資料通道的計算功率和控制通道的計算功率之總量超過使用者設備的最大功率所致。
更特別的是,使用者設備在資料通道上複用實體控制資訊和資料。使用者設備使用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在資料通道上傳輸資料。此外,當有可用的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且沒有可用以傳輸的資料時,如果在傳輸時間間隔中無需傳輸實體控制資訊,使用者設備不使用上行鏈路授權於資料通道上的傳輸。實施例列於圖18和圖20中。
如果使用者設備是在資料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而並非是在控制通道上傳輸時,更多的功率可被用在資料通道傳輸且資料通道傳輸更可能成功。在另一方面,如果在傳輸時間間隔中有多於一個的實體控制資訊需要傳輸,如果使用者設備優先執行控制通道的傳輸,則一些實體控制資訊可能因控制通道之配置而被捨棄。在資料通道上傳輸控制資訊的動作允許傳輸所有實體控制資訊。
為了解決情況 3 ,一個解決方案通常為使用者設備根據在傳輸時間間隔中是否需要傳輸實體控制資訊來決定是否在傳輸時間間隔中省略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或省略動態授權。舉例而言,當有可用的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且如果使用者設備不具有用以傳輸的資料時,如果實體控制資訊需要在傳輸時間間隔中傳輸時,使用者設備在資料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如果在傳輸時間間隔中沒有實體控制資訊需要傳輸,使用者設備省略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
在一實施例中,使用者設備省略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是指使用者設備在資料通道上不執行傳輸。在另一實施例中,使用者設備利用包含填充(或填充MAC控制元件)之傳輸塊在資料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更特別的是,在使用者設備中的實體層可指示是否有實體控制資訊需要在傳輸時間間隔中傳輸至MAC層,使得MAC層可決定是否省略授權。或者,使用者設備不利用填充(或不利用填充MAC控制元件)在資料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更特別的是,MAC層可指示可用於傳輸時間間隔的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或動態授權,以及指示在傳輸時間間隔中沒有資料可傳輸,使得在使用者設備中的實體層可決定是否使用授權來傳輸實體控制資訊或省略上行鏈路授權,並且決定如何使用授權來傳輸實體控制資訊。
於此,有使用者設備如何不利用填充(或不利用填充MAC控制元件)在資料通道傳輸實體控制資訊的多個實施例。在一實施例中,使用者設備將所有實體控制資訊作為來自MAC層的常規之傳輸塊且對所有實體控制資訊執行常規的編碼,例如循環冗餘校驗(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附加、交錯(interleaving)、通道編碼。在另一實施例中,使用者設備可執行資料通道傳輸,如執行沒有上行鏈路共用通道(Uplink Shared Channel,UL-SCH)資料的PUSCH傳輸。更特別的是,使用者設備將第一類型的實體控制資訊(例如,CQI及/或PMI)作為來自MAC層之常規的傳輸塊,且對第一類型的實體控制資訊執行常規的編碼(例如,CRC附加、交錯、通道編碼)。此外,使用者設備在資料通道的一些資源上複用第二類型的實體控制資訊(例如,HARQ-ACK及/或RI)。
在一實施例中,對於上述的實施例,使用者設備可在資料通道上指示實體控制資訊的酬載量。更特別的是,酬載量的指示被攜載在資料通道的一些特定資源上。或者,酬載量的指示透過遮蔽(masking)資料通道的CRC來完成。
在一實施例中,對於上述的實施例,使用者設備可假定特定的酬載量以在資料通道上攜載實體控制資訊。在另一實施例中,使用者設備可指示使用者設備在資料通道上是否具有可用以傳輸的資料。更特別的是,使用者設備是否具有可用以傳輸的資料之指示是攜載在資料通道的一些特定資源上。或者,使用者設備是否具有可用以傳輸的資料之指示是藉由遮蔽資料通道的CRC來完成。此外,演進式B節點可假定使用者設備具有可用以傳輸的資料以及使用者設備不具有可用以傳輸的資料之兩種假設以進行解碼。
在上述實施例中,藉由遮蔽資料通道之CRC來指示資訊是指在CRC產生後利用不同序列來遮蔽CRC。為了指示1位元資訊,需要兩個序列。需注意的是,一個具有全部為1的序列是一個特殊案例且可意味著沒有完成任何遮蔽。在一實施例中,遮蔽CRC可意味著利用序列對CRC執行互斥或(exclusive OR,XOR)操作或其他操作。從接收者的角度來看,一個反向操作可利用不同的序列來執行且僅有其中之一可通過CRC檢驗,以根據哪一個序列可用以通過CRC檢驗來實現指示。
實體控控制資訊可為CQI。實體控制資訊可為PMI、RI、及/或HARQ反饋。使用者設備可能無法同時傳輸資料通道和控制通道(例如,因為使用者設備能力或功率限制)。資料通道可為PUSCH。控制通道可為PUCCH。
圖23為根據使用者設備角度來看之一實施例的流程圖2300。在步驟2305中,使用者設備接收用以配置上行鏈路授權的信令,其中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在資料通道上可週期性地用於上行鏈路傳輸。在步驟2310中,使用者設備在傳輸時間間隔中準備實體控制資訊傳輸,且有可用的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在步驟2315中,使用者設備於傳輸時間間隔中在控制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其中使用者設備具有可用以傳輸的資料,且其中使用者設備不被允許在控制通道和資料通道上同時執行傳輸。
復參閱圖3與圖4,在使用者設備的一實施例中,設備300包含儲存在記憶體310的程式碼312。中央處理單元(CPU)308可執行程式碼312以致動使用者設備(1)接收用以配置上行鏈路授權的信令,其中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在資料通道上是可週期性地用於上行鏈路傳輸,(2)在傳輸時間間隔中準備實體控制資訊傳輸,且有可用的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以及(3)於傳輸時間間隔中在控制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其中使用者設備不具有可用以傳輸的資料,且其中使用者設備不被允許在控制通道和資料通道上同時執行傳輸。此外,中央處理單元308可執行程式碼312以執行所有上述動作與步驟或其他於此所述。
圖24為根據使用者設備角度來看之一實施例的流程圖2400。在步驟S2405中,使用者設備接收用以配置上行鏈路授權的信令,其中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在資料通道上可週期性地用於上行鏈路傳輸。在步驟2410中,使用者設備在傳輸時間間隔中準備實體控制資訊傳輸,且有可用的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在步驟2415中,如果未配置HARQ-ACK重複,使用者設備於傳輸時間間隔中在控制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在步驟S2420中,如果已配置HARQ-ACK重複,使用者設備於傳輸時間間隔中在控制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其中使用者設備具有可用以傳輸的資料,且其中使用者設備不被允許在控制通道和資料通道上同時執行傳輸。
復參閱圖3與圖4,在使用者設備的一實施例中,設備300包含儲存在記憶體310的程式碼312。中央處理單元(CPU)308可執行程式碼312以致動使用者設備(1)接收用以配置上行鏈路授權的信令,其中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在資料通道上是可週期性地用於上行鏈路傳輸,(2)在傳輸時間間隔中準備實體控制資訊傳輸,且有可用的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3)如果未配置HARQ-ACK重複,於傳輸時間間隔中在控制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以及(4)如果已配置HARQ-ACK重複,於傳輸時間間隔中在控制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其中使用者設備具有可用以傳輸的資料,且其中使用者設備不被允許在控制通道和資料通道上同時執行傳輸。此外,中央處理單元308可執行程式碼312以執行所有上述動作與步驟或其他於此所述。
復參閱圖22與圖23所示的實施例,在一實施例中,使用者設備不使用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於資料通道上的傳輸。在一實施例中,使用者設備不傳輸可用的資料。
圖25為根據使用者設備角度來看之一實施例的流程圖2500。在步驟S2505中,使用者設備接收用以配置上行鏈路授權的信令,其中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在資料通道上可週期性地用於上行鏈路傳輸。在步驟2510中,使用者設備在傳輸時間間隔中準備實體控制資訊傳輸,且有可用的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在步驟2515中,使用者設備使用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在資料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其中使用者設備具有可用於傳輸的資料,且其中在控制通道和資料通道上同時執行傳輸是被允許的,但使用者設備不具有足夠的功率在控制通道和資料通道上同時執行傳輸。
在一實施例中,使用者設備在資料通道上將實體控制資訊和資料複用。如果沒有資料可用以傳輸,使用者設備使用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在資料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如果在傳輸時間間隔中沒有實體控資訊需要傳輸,使用者設備不使用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在資料通道上傳輸填充。
在一實施例中,實體控制資訊為CQI及/或HARQ反饋。在啟動後,無需網路信令以分配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可由網路信令啟動或可為預分配的。網路信令可為半持續性排程啟動或重啟動。
在一實施例中,使用者設備可在傳輸排程請求前接收信令。使用者設備可在傳輸BSR控制元件前接收信令。使用者設備可在沒有資料可用於傳輸時接收信令。
在一實施例中,使用者設備不經由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傳輸僅具有填充的MAC PDU。填充可包含:(1)填充位元,(2)關聯於填充位元的至少一子標頭(subheader),(3)對應至一填充BSR的MAC控制元件,(4)關聯於對應至填充BSR之MAC控制元件的子標頭,(5)對應至填充側鏈路(Sidelink)BSR的MAC控制元件,及/或(6)關聯於對應至填充側鏈路(Sidelink)BSR的MAC控制元件的子標頭。
在一實施例中,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為可用的週期是短於一特定值,例如10毫秒(ms)。或者,週期可為1毫秒(ms)、2毫秒(ms)或5毫秒(ms)。
在一實施例中,信令可在PDCCH上傳輸。信令可被定址至半持續性排程C-RNTI。信令可為RRC訊息。
在一實施例中,上行鏈路授權可在資料通道或UL-SCH上。可用於傳輸的資料可指屬於可利用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之邏輯通道的資料可用於傳輸。
在一實施例中,基於網路配置,使用者設備不被允許在控制通道和資料通道上執行傳輸。控制通道可為PUCCH。資料通道可為PUSCH。使用者設備不具有足夠功率在控制通道和資料通道上同時執行傳輸意味著資料通道之計算功率與控制通道之計算功率的總量超過使用者設備的最大功率。
復參閱圖3與圖4,在使用者設備的一實施例中,設備300包含儲存在記憶體310的程式碼312。中央處理單元(CPU)308可執行程式碼312以致動使用者設備(1)接收用以配置上行鏈路授權的信令,其中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在資料通道上是可週期性地用於上行鏈路傳輸,(2) 在傳輸時間間隔中準備實體控制資訊傳輸,且有可用的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以及(3)使用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在資料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其中使用者設備具有可用以傳輸的資料,且其中在控制通道和資料通道上同時執行傳輸是被允許的,但使用者設備不具有足夠的功率在控制通道和資料通道上同時執行傳輸。此外,中央控制單元308可執行程式碼312以執行所有上述動作與步驟或其他於此所述。
圖26為根據使用者設備角度來看之一實施例的流程圖2600。在步驟S2605中,使用者設備接收用以配置第一上行鏈路授權的第一信令,其中配置的第一上行鏈路授權在資料通道上可週期性地用於上行鏈路傳輸。在步驟2610中,使用者設備在傳輸時間間隔中準備實體控制資訊傳輸。在步驟2615中,如果在傳輸時間間隔中有可用的配置的第一上行鏈路授權,使用者設備於傳輸時間間隔中在控制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在步驟2620,如果在傳輸時間間隔中接收到用以指示特定傳輸時間間隔的第二上行鏈路授權的第二信令,使用者設備於傳輸時間間隔中在資料通道上傳輸實體控資訊。
在一實施例中,如果實體控制資訊在控制通道上傳輸,使用者設備不使用配置的第一上行鏈路授權於資料通道上的傳輸之。使用者設備不被允許在控制通道和資料通道上同時執行傳輸。
復參閱圖3與圖4,在使用者設備的一實施例中,設備300包含儲存在記憶體310的程式碼312。中央處理單元(CPU)308可執行程式碼312以致動使用者設備(1)接收用以配置第一上行鏈路授權的第一信令,其中配置的第一上行鏈路授權在資料通道上是可週期性地用於上行鏈路傳輸,(2)在給定的傳輸時間間隔中準備實體控制資訊傳輸,(3)如果在傳輸時間間隔中有可用的配置的第一上行鏈路授權,於傳輸時間間隔中在控制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及(4) 如果在傳輸時間間隔中接收到用以指示特定傳輸時間間隔的第二上行鏈路授權的第二信令,於傳輸時間間隔中在資料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此外,中央處理單元308可執行程式碼312以執行所有上述動作與步驟或其他於此所述。
圖27為根據使用者設備角度來看之一實施例的流程圖2700。在步驟S2705中,使用者設備接收用以配置第一上行鏈路授權的第一信令,其中配置的第一上行鏈路授權在資料通道上可週期性地用於上行鏈路傳輸。在步驟2710中,使用者設備在傳輸時間間隔中準備實體控制資訊傳輸。在步驟2715中,如果在傳輸時間間隔中有可用的配置的第一上行鏈路授權,使用者設備使用配置的第一上行鏈路授權在資料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在步驟2720中,如果在傳輸時間間隔中接收到用以指示特定傳輸時間間隔的第二上行鏈路授權的第二信令,使用者設備在控制通道層中傳輸實體控制資訊,其中在控制通道和資料通道上同時傳輸是被允許的。
在一實施例中,如果實體控制資訊在資料通道上傳輸,使用者設備在資料通道上將實體控制資訊與資料複用。如果沒有資料可用以傳輸,使用者設備使用配置的第一上行鏈路授權在資料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如果在傳輸時間間隔中沒有實體控制資訊需要傳輸,使用者設備使用第二上行鏈路授權在資料通道上傳輸填充。如果資料可用於傳輸,使用者設備使用第二上行鏈路授權傳輸資料。
在一實施例中,實體控制資訊可為CQI及/或HARQ反饋。在啟動後,無需網路信令以分配配置的第一上行鏈路授權。配置的第一上行鏈路授權可由網路信令啟動或可為預分配的。網路信令可為半持續性排程啟動或重啟動。
在一實施例中,使用者設備可在傳輸排程請求前接收信令。使用者設備可在傳輸BSR控制元件前接收信令。使用者設備可在沒有資料可用於傳輸時接收信令。
在一實施例中,使用者設備不經由配置的第一上行鏈路授權傳輸僅具有填充的MAC PDU。填充可包含:(1)填充位元,(2)關聯於填充位元的至少一子標頭(subheader),(3)對應至一填充BSR的MAC控制元件,(4)關聯於對應至填充BSR之MAC控制元件的子標頭,(5)對應至填充側鏈路(Sidelink)BSR的MAC控制元件,(6)關聯於對應至填充側鏈路(Sidelink)BSR的MAC控制元件的子標頭。
在一實施例中,配置的第一上行鏈路授權為可用的週期是短於一特定值,例如10毫秒(ms)。或者,週期可為1毫秒(ms)、2毫秒(ms)或5毫秒(ms)。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信令可在PDCCH上傳輸。第一信令可被定址至半持續性排程C-RNTI。第一信令可為RRC訊息。
在一實施例中,第二信令可在PDCCH上傳輸。此外,第二信令可被定址至C-RNTI。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上行鏈路授權與第二上行鏈路授權可在資料通道或UL-SCH上。此外,可用於傳輸的資料是指屬於可利用配置的第一上行鏈路授權之邏輯通道的資料可用於傳輸。基於網路配置,使用者設備不被允許在控制通道和資料通道上執行傳輸。控制通道可為PUCCH。資料通道可為PUSCH。
復參閱圖3與圖4,在使用者設備的一實施例中,設備300包含儲存在記憶體310的程式碼312。中央處理單元(CPU)308可執行程式碼312以致動使用者設備(1) 接收用以配置第一上行鏈路授權的第一信令,其中配置的第一上行鏈路授權在資料通道上是可週期性地用於上行鏈路傳輸,(2)在給定的傳輸時間間隔中準備實體控制資訊傳輸,(3) 如果在傳輸時間間隔中有可用的配置的第一上行鏈路授權,使用配置的第一上行鏈路授權在資料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及(4) 如果在傳輸時間間隔中接收到用以指示特定傳輸時間間隔的第二上行鏈路授權的第二信令,在控制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其中在控制通道和資料通道上同時傳輸是被允許的。此外,中央處理單元308可執行程式碼312以執行所有上述動作與步驟或其他於此所述。
圖28為根據使用者設備角度來看之一實施例的流程圖2800。在步驟S2805中,使用者設備接收用以配置第上行鏈路授權的第一信令,其中配置的第一上行鏈路授權在資料通道上可週期性地用於上行鏈路傳輸。在步驟2810中,使用者設備在給定的傳輸時間間隔中準備實體控制資訊傳輸。在步驟2815中,如果在傳輸時間間隔中有可用的配置的第一上行鏈路授權,使用者設備於傳輸時間間隔中在控制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在步驟2820中,如果在傳輸時間間隔中接收到用以指示特定傳輸時間間隔的第二上行鏈路授權的第二信令,使用者設備於傳輸時間間隔中在資料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
復參閱圖3與圖4,在使用者設備的一實施例中,設備300包含儲存在記憶體310的程式碼312。中央處理單元(CPU)308可執行程式碼312以致動使用者設備(1)接收用以配置第一上行鏈路授權的第一信令,其中配置的第一上行鏈路授權在資料通道上是可週期性地用於上行鏈路傳輸,(2)在給定的傳輸時間間隔中準備實體控制資訊傳輸,(3)如果在傳輸時間間隔中有可用的配置的第一上行鏈路授權,於傳輸時間間隔中在控制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及(4) 如果在傳輸時間間隔中接收到用以指示特定傳輸時間間隔的第二上行鏈路授權的第二信令,於傳輸時間間隔中在資料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此外,中央處理單元308可執行程式碼312以執行所有上述動作與步驟或其他於此所述。
圖29為根據使用者設備角度來看之一實施例的流程圖2900。在步驟S2905中,上行鏈路授權在用於資料通道上之傳輸的傳輸時間間隔內為可用的。在步驟2910中,使用者設備在傳輸時間間隔中準備實體控制資訊傳輸。在步驟2915中,使用者設備根據上行鏈路的可用資源決定要在哪個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在一實施例中,根據上行鏈路的可用資源(顯示於步驟2915中)決定在哪個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是指如果上行鏈路的可用資源少於特定值,於傳輸時間間隔中在控制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以及如果上行鏈路的可用資源多於特定值,於傳輸時間間隔中在資料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
復參閱圖3與圖4,在使用者設備的一實施例中,其中上行鏈路授權在用於資料通道上之傳輸的傳輸時間間隔內為可用的,設備300包含儲存在記憶體310的程式碼312。中央處理單元(CPU)308可執行程式碼312以致動使用者設備(1) 在傳輸時間間隔中準備實體控制資訊傳輸,及(2)根據上行鏈路的可用資源來決定在哪個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此外,中央處理單元308可執行程式碼312以執行所有上述動作與步驟或其他於此所述。
復參閱顯示於圖28與圖29的實施例,在一實施例中,如果上行鏈路的可用資源少於一特定值,使用者設備於傳輸時間間隔中在控制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如果上行鏈路的可用資源多於一特定值,使用者設備於傳輸時間間隔中在資料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
在一實施例中,上行鏈路授權之可用資源可為上行鏈路授權的傳輸時間間隔長度或上行鏈路授權的實體資源塊(PRB)(對)之數量。上行鏈路授權可在用於特定之傳輸時間間隔的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上被接收。上行鏈路授權可被配置為可週期性用於上行鏈路傳輸。
在一實施例中,對於不同數量/酬載量的實體控制資訊,特定值可不相同。對於不同調變及編碼方式,特定值可不相同。特定值可確保實體控制資訊的編碼率可在一閥值以上。
在一實施例中,如果實體控制資訊在控制通道上傳輸,使用者設備不使用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於資料通道上之傳輸。使用者設備不允許在控制通道與資料通道上同時執行傳輸。
圖30為根據使用者設備角度來看之一實施例的流程圖3000。在步驟S3005中,在傳輸時間間隔中使用者設備有可用的上行鏈路授權,其中使用者設備不具有可用於傳輸的資料。在步驟3010中,使用者設備根據是否需在傳輸時間間隔中傳輸實體控制資訊來決定是否在傳輸時間間隔中省略上行鏈路授權。
復參閱圖3與圖4,在使用者設備的一實施例中,其中在傳輸時間間隔中使用者設備有可用的上行鏈路授權,且使用者設備不具有可用以傳輸的資料,設備300包含儲存在記憶體310的程式碼312。中央處理單元(CPU)308可執行程式碼312以致動使用者設備根據是否需在傳輸時間間隔中傳輸實體控制資訊來決定是否在傳輸時間間隔中省略上行鏈路授權。此外,中央處理單元308可執行程式碼312以執行所有上述動作與步驟或其他於此所述。
圖31為根據使用者設備角度來看之一實施例的流程圖3100。在步驟S3105中,在傳輸時間間隔中使用者設備有可用的上行鏈路授權,其中使用者設備不具有可用於傳輸的資料。在步驟3110中,如果實體控制資訊需要在傳輸時間間隔中傳輸,使用者設備根據上行鏈路授權在資料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在步驟3115中,如果沒有實體控制資訊需要在傳輸時間間隔中傳輸,使用者設備省略上行鏈路授權。
復參閱圖3與圖4,在使用者設備的一實施例中,其中在傳輸時間間隔中使用者設備有可用的上行鏈路授權,且使用者設備不具有可用以傳輸的資料,設備300包含儲存在記憶體310的程式碼312。中央處理單元(CPU)308可執行程式碼312以致動使用者設備(1) 如果實體控制資訊需要在傳輸時間間隔中傳輸,根據上行鏈路授權在資料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以及(2) 如果沒有實體控制資訊需要在傳輸時間間隔中傳輸,省略上行鏈路授權。此外,中央處理單元308可執行程式碼312以執行所有上述動作與步驟或其他於此所述。
復參閱顯示於圖30與圖31的實施例,在一實施例中,省略上行鏈路授權是指使用者設備不在資料通道上執行傳輸。使用者設備以包含填充或填充MAC(Medium Access Control)控制元件的傳輸塊在資料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
在一實施例中,上行鏈路授權可為週期性可用之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上行鏈路授權可為特定於傳輸時間間隔的動態授權。
在一實施例中,使用者設備不利用填充(或不利用填充MAC控制元件)在資料通道上傳輸實體控制資訊。為了在資料通道上執行傳輸,使用者設備將所有實體控制資訊作為來自MAC層之常規的傳輸塊並對所有實體控制資訊執行常規的編碼。使用者設備可在資料通道上執行傳輸,如使用者設備可執行不具有UL-SCH資料的PUSCH傳輸。
在一實施例中,使用者設備將第一類型之實體控制資訊(例如,CQI及/或PMI)作為來自MAC層之常規的傳輸塊,並對第一類型之實體控制資訊執行常規的編碼(例如,CRC附加、交錯及/或通道編碼)。使用者設備在資料通道的一些資源上複用第二類型的實體控制資訊(例如,HARQ-ACK及/或RI)。使用者設備在資料通道上指示實體控制資訊的酬載量。酬載量的指示被攜載在資料通道的一些特定資源上。酬載量的指示是藉由遮蔽資料通道的CRC來完成。使用者設備指示使用者設備是否在資料通道上具有可用以傳輸的資料。用於使用者設備是否具有可用以傳輸的資料之指示是被攜載在資料通道的一些特定資源上。用於使用者設備是否具有可用以傳輸的資料之指示是藉由遮蔽資料通道的CRC來完成。
基於上述解決方案或實施例,可更有效地傳輸實體控制資訊。
以上實施例從多種角度來描述。顯而易見的是,本發明之教示可以各種形式來實現,而在本發明所揭露之任何特定的架構及/或功能僅能為代表例示。基於本發明之教示,任何熟習此技藝者應理解在本文所呈之內容可獨立利用其他某種型式或綜合多種型式來實現。舉例而言,裝置之實施或方法之執行可利用前文中所提到之任何方式來實現。此外,所述之裝置之實施或方法之執行可利用其他任何架構及/或功能性或和本發明於前述所揭之一或多個層面來實現。再舉例說明以上觀點,在某些情況,共頻道可基於脈衝重複頻率所建立。在某些情況,共頻道可基於脈衝位置或偏移量所建立。在某些情況,共頻道可基於時序跳頻所建立。在某些情況,共頻道可基於脈衝重複頻率、脈衝位置或偏移量,以及時序跳頻所建立。
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將了解資訊及訊號可用多種不同科技與技巧來展現。例如,在以上敘述中所有可能引用到的資料、指令、命令、資訊、訊號、位元、符元以及碼片(chips)可以伏特、電流、電磁波、磁場或磁粒、光場或光粒、或以上任何組合所呈現。
任何熟習此技藝者更將了解關於本發明所揭露之各種例示性之邏輯區塊、模組、處理器、手段、電路與演算步驟可以電子硬體(例如,利用來源編碼或其他技術設計之數位實施、類比實施或兩者之組合)、各種形式之程式或與併入指令之設計碼(為了方便,於此可稱為「軟體」或「軟體模組」)、或兩者之組合來實現。為清楚說明硬體與軟體之間的可互換性,上述之多種例示的元件、塊、模組、電路以及步驟大體上以其功能為主。不論此功能性以硬體或軟體來實現,將視加注於整體系統的特定應用及設計限制而定。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可為每一特定應用以各種作法來實現所述之功能性,但此種實現決策不應被解讀為偏離本發明所揭露之範圍。
此外,關於本發明所揭露之各種例示性的邏輯塊、模組以及電路可實現在或由積體電路(IC)、存取終端或存取點來執行。積體電路可包含一般用途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DSP)、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SIC)、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或其他可程式化邏輯裝置(discrete gate)、離散閘或電晶體邏輯、離散硬體元件、電子元件、光學元件、機械元件、或任何以上之組合之設計已完成本發明所述之功能,並且可執行存在於積體電路內及/或積體電路外之碼或指令。一般用途處理器可為微處理器、但也可能是任何常規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態機。處理器也可由電腦設備之組合來實現,例如,數位訊號處理器與微處理器之組合、多個微處理器、一或多個結合數位訊號處理器核心的微處理器,或任何其他類似的配置。
須了解的是,在本發明所揭露之程序中的任何具體順序或步驟分層純為例示方法的一實施例。基於設計上之偏好,程序上之任何具體順序或步驟分層可在本發明所揭之範圍內重組。伴隨之方法項以一範例順序呈現出各步驟之元件,且不應被限制至具體順序或步驟分層。
本發明所揭露之方法或演算法的步驟可直接以硬體、由處理器所執行的軟體模組、或兩者之組合來實現。軟體模組(例如,包含執行指令與相關資料)和其他資料可儲存在資料記憶體,如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唯讀記憶體(ROM)、可抹除可規劃式唯讀記憶體(EPROM)、電子抹除式可複寫唯讀記憶體(EEPROM)、暫存器、硬碟、可攜式硬碟、光碟唯讀記憶體(CD-ROM)、或其他本領域所熟知的電腦可讀取之儲存媒體的格式。一例示儲存媒體可耦接至一機器,舉例來說,如電腦/處理器(為了方便說明,於此以「處理器」稱之),所述之處理器可自儲存媒體讀取資訊或寫入資訊至儲存媒體。一例示儲存媒體可整合於處理器。處理器與儲存媒體可在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SIC)中。特定應用積體電路可在使用者設備中。換句話說,處理器與儲存媒體可如同離散元件存在於使用者設備中。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任何合適的電腦程式產品可包含電腦可讀媒體,其中電腦可讀媒體包含與本發明所揭露之一或多個層面相關的程式碼。在一些實施例中,電腦程式產品可包含封裝材料。
本發明之技術內容已以較佳實施例揭示如上述,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所做些許之更動與潤飾,皆應涵蓋於本發明之範疇內,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存取網路
104‧‧‧天線
106‧‧‧天線
108‧‧‧天線
110‧‧‧天線
112‧‧‧天線
114‧‧‧天線
116‧‧‧存取終端
118‧‧‧反向鏈路
120‧‧‧前向鏈路
122‧‧‧存取終端
124‧‧‧反向鏈路
126‧‧‧前向鏈路
200‧‧‧多重輸入多重輸出系統
210‧‧‧發送系統
212‧‧‧資料源
214‧‧‧資料發送處理器
220‧‧‧多重輸入多重輸出發送處理器
222a-222t‧‧‧發送器/接收器
224a-224t‧‧‧天線
230‧‧‧處理器
232‧‧‧記憶體
236‧‧‧資料源
238‧‧‧資料發送處理器
240‧‧‧解調器
242‧‧‧資料接收處理器
250‧‧‧接收器系統
252a-252r‧‧‧天線
254a-254r‧‧‧接收器/發射器
260‧‧‧資料接收處理器
270‧‧‧處理器
272‧‧‧記憶體
280‧‧‧調變器
300‧‧‧裝置
302‧‧‧輸入裝置
304‧‧‧輸出裝置
306‧‧‧控制電路
308‧‧‧中央處理單元
310‧‧‧記憶體
312‧‧‧程式碼
314‧‧‧收發器
400‧‧‧應用層
402‧‧‧第三層
404‧‧‧第二層
406‧‧‧第一層
2300-3115‧‧‧步驟
圖1為一實施例之無線通訊系統的示意圖。 圖2為一實施例之發送器系統(可視為存取網路)與接收器系統(可視為存取終端或使用者設備)的方塊圖。 圖3為一實施例之通訊系統的功能方塊圖。 圖4為圖3中一實施例之程式碼的功能方塊圖。 圖5為3GPP RP-150310中圖1的重製圖。 圖6為3GPP TS 36.212 v13.0.0中圖5.2.2-1的重製圖。 圖7為3GPP TS 36.212 v13.0.0中表5.2.2.6-1的重製圖。 圖8為3GPP TS 36.212 v13.0.0中表5.2.2.6-2的重製圖。 圖9為3GPP TS 36.212 v13.0.0中表5.2.2.6-A的重製圖。 圖10為3GPP TS 36.212 v13.0.0中表5.2.2.6-3的重製圖。 圖11為3GPP TS 36.212 v13.0.0中表5.2.2.6-4的重製圖。 圖12為3GPP TS 36.212 v13.0.0中表5.2.2.6-5的重製圖。 圖13為3GPP TS 36.212 v13.0.0中表5.2.2.6-6的重製圖。 圖14為3GPP TS 36.212 v13.0.0中表5.2.2.6-7的重製圖。 圖15為3GPP TS 36.212 v13.0.0中表5.2.2.8-1的重製圖。 圖16為3GPP TS 36.212 v13.0.0中表5.2.2.8-2的重製圖。 圖17為一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18為一實施例之表格。 圖19為一實施例之表格。 圖20為一實施例之表格。 圖21為一實施例之表格。 圖22為一實施例之表格。 圖23為一實施例之流程圖。 圖24為一實施例之流程圖。 圖25為一實施例之流程圖。 圖26為一實施例之流程圖。 圖27為一實施例之流程圖。 圖28為一實施例之流程圖。 圖29為一實施例之流程圖。 圖30為一實施例之流程圖。 圖31為一實施例之流程圖。
100‧‧‧存取網路
104‧‧‧天線
106‧‧‧天線
108‧‧‧天線
110‧‧‧天線
112‧‧‧天線
114‧‧‧天線
116‧‧‧存取終端
118‧‧‧反向鏈路
120‧‧‧前向鏈路
122‧‧‧存取終端
124‧‧‧反向鏈路
126‧‧‧前向鏈路

Claims (20)

  1. 一種應用於無線通訊系統中一使用者設備的方法,包含: 在一傳輸時間間隔中該使用者設備有可用的一上行鏈路授權,其中該使用者設備不具有可用以傳輸的資料;及 該使用者設備根據是否需在該傳輸時間間隔中傳輸一實體控制資訊來決定是否在該傳輸時間間隔中省略該上行鏈路授權。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方法,其中該上行鏈路授權係週期性可用的一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方法,其中該上行鏈路授權係特定於該傳輸時間間隔的一動態授權。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方法,其中省略該上行鏈路授權係指該使用者設備不在一資料通道上執行傳輸。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方法,其中該使用者設備係以包含一填充(padding)或一填充媒體存取控制(MAC)控制元件的一傳輸塊在該資料通道傳輸該實體控制資訊。
  6. 一種使用者設備,其中在一傳輸時間間隔中該使用者設備有可用的一上行鏈路授權,且該使用者設備不具有可用以傳輸的資料,該使用者設備包含: 一控制電路; 一處理器,設置於該控制電路中;及 一記憶體,設置於該控制電路中,且操作地耦合至該處理器; 其中,該處理器用以執行儲存於該記憶體的一程式碼,該程式碼包含: 根據在該傳輸時間間隔中是否需傳輸一實體控制資訊來決定是否在該傳輸時間間隔中省略該上行鏈路授權。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使用者設備,其中該上行鏈路授權係週期性可用的一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使用者設備,其中該上行鏈路授權係特定於該傳輸時間間隔的一動態授權。
  9. 如請求項6所述的使用者設備,其中省略該上行鏈路授權係指該使用者設備不在一資料通道上執行傳輸。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使用者設備,其中該程式碼更包含: 以包含一填充(padding)或一填充媒體存取控制(MAC)控制元件的一傳輸塊在該資料通道傳輸該實體控制資訊。
  11. 一種應用於無線通訊系統中一使用者設備的方法,包含: 在一傳輸時間間隔中該使用者設備有可用的一上行鏈路授權,其中該使用者設備不具有可用以傳輸的資料; 當一實體控制資訊需在該傳輸時間間隔中傳輸時,該使用者設備根據該上行鏈路授權在一資料通道中傳輸該實體控制資訊;及 當該實體控制資訊不需在該傳輸時間間隔中傳輸時,該使用者設備省略該上行鏈路授權。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方法,其中該上行鏈路授權係週期性可用的一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
  13. 如請求項11所述的方法,其中該上行鏈路授權係特定於該傳輸時間間隔的一動態授權。
  14. 如請求項11所述的方法,其中省略該上行鏈路授權係指該使用者設備不在該資料通道上執行傳輸。
  15. 如請求項11所述的方法,其中該使用者設備係以包含一填充(padding)或一填充媒體存取控制(MAC)控制元件的一傳輸塊在該資料通道傳輸該實體控制資訊。
  16. 一種使用者設備,其中在一傳輸時間間隔中該使用者設備有可用的一上行鏈路授權,且該使用者設備不具有可用以傳輸的資料,該使用者設備包含: 一控制電路; 一處理器,設置於該控制電路中;及 一記憶體,設置於該控制電路中,且操作地耦合至該處理器; 其中,該處理器用以執行儲存於該記憶體的一程式碼,該程式碼包含: 當一實體控制資訊需在該傳輸時間間隔中傳輸時,根據該上行鏈路授權在一資料通道中傳輸該實體控制資訊;及 當該實體控制資訊不需在該傳輸時間間隔中傳輸時,省略該上行鏈路授權。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使用者裝置,其中該上行鏈路授權係週期性可用的一配置的上行鏈路授權。
  18. 如請求項16所述的使用者裝置,其中該上行鏈路授權係特定於該傳輸時間間隔的一動態授權。
  19. 如請求項16所述的使用者裝置,其中省略該上行鏈路授權係指該使用者設備不在該資料通道上執行傳輸。
  20. 如請求項16所述的使用者裝置,其中該程式碼更包含: 以包含一填充(padding)或一填充媒體存取控制(MAC)控制元件的一傳輸塊在該資料通道傳輸該實體控制資訊。
TW106111274A 2016-04-01 2017-03-31 無線通訊系統中改善使用配置資源之傳輸的方法及裝置 TWI6435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316799P 2016-04-01 2016-04-01
US62/316,799 2016-04-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7739A true TW201737739A (zh) 2017-10-16
TWI643510B TWI643510B (zh) 2018-12-01

Family

ID=58672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1274A TWI643510B (zh) 2016-04-01 2017-03-31 無線通訊系統中改善使用配置資源之傳輸的方法及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187878B2 (zh)
EP (1) EP3226639B1 (zh)
JP (1) JP6435007B2 (zh)
KR (1) KR101953969B1 (zh)
CN (1) CN107277923B (zh)
TW (1) TWI64351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0950B (zh) * 2018-02-14 2019-09-01 M31 Technology Corporation 發送器與相關後置補償系統
TWI778176B (zh) * 2017-11-15 2022-09-21 日商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移動通訊系統中之移動台裝置及基地台裝置
TWI786259B (zh) * 2018-01-24 2022-12-11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資料傳輸方法、裝置以及電腦可讀媒體
TWI805643B (zh) * 2017-11-14 2023-06-21 美商高通公司 解調參考信號傳輸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50056B2 (en) * 2015-01-27 2017-08-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in a grant-free uplink transmission scheme
US11218254B2 (en) * 2015-01-29 2022-01-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HARQ-ACK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US10499384B2 (en) * 2015-09-17 2019-12-03 Intel IP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systems
US11178692B2 (en) * 2016-01-29 2021-11-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device supporting sam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unlicensed band
CN110430027B (zh) * 2016-03-16 2024-0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发送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231217B (zh) * 2016-03-25 2020-08-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786749B (zh) * 2016-06-17 2022-01-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JP2019149592A (ja) * 2016-07-15 2019-09-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2019153824A (ja) * 2016-07-22 2019-09-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16782393A (zh) * 2016-08-12 2023-09-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WO2018083198A1 (en) * 2016-11-04 2018-05-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mi-persistent transmission scheduling
WO2018162059A1 (en) * 2017-03-08 2018-09-13 Ericsson Gmbh Utilization of unused long-term ul assignments
WO2018201488A1 (en) * 2017-05-05 2018-11-08 Zte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a scheduling request
US11652522B2 (en) * 2017-08-11 2023-05-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RS antenna switching in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9392152B (zh) * 2017-08-11 2023-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0677371B (zh) 2017-10-11 2020-09-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9756987B (zh) * 2017-11-03 2021-02-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缓冲区状态上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277792B2 (en) * 2017-11-17 2022-03-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aperiodic CQI in a new SCell state of LTE carrier aggregation
WO2019095284A1 (en) * 2017-11-17 2019-05-23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hereof
US10645610B2 (en) * 2017-11-24 2020-05-05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kipping uplink transmiss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US10958383B2 (en) * 2017-12-06 2021-03-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based redundancy version determination for grant-free signaling
WO2019109353A1 (zh) 2017-12-08 2019-06-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缓存状态报告传输和装置
CN108476432B (zh) * 2017-12-08 2021-12-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缓存状态报告传输和装置
KR102609731B1 (ko) 2018-01-05 2023-12-0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로 다른 상향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0022608B (zh) * 2018-01-09 2021-05-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US10660119B2 (en) * 2018-01-09 2020-05-19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SCell deactivation tim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9139361A1 (en) * 2018-01-11 2019-07-1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based on configured gra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9153125A1 (zh) * 2018-02-06 2019-08-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710304B (zh) * 2018-02-14 2020-11-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传输参数的方法、设备及***
CN112055995B (zh) * 2018-03-13 2024-06-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候选资源或候选资源组的传输
US20190327064A1 (en) * 2018-04-19 2019-10-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petition-based transmissions for uplink 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
KR102600387B1 (ko) * 2018-05-10 2023-11-0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차세대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주변 셀의 기준 신호로 준지속적 사운딩 기준 신호를 지시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4785385B (zh) * 2018-06-15 2023-11-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2385282A (zh) * 2018-06-29 2021-02-19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过程期间的上行链路跳过
CN110831161B (zh) * 2018-08-07 2021-08-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2640554B (zh) * 2018-08-08 2024-04-30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过程期间的tb大小不匹配
EP3834578A1 (en) * 2018-08-08 2021-06-16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Skipping uplink transmission allocated by rach procedure
ES2974293T3 (es) 2018-08-08 2024-06-26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étodo y aparato de realimentación de petición de repetición automática híbrida (HARQ)
CN110831173B (zh) * 2018-08-09 2023-07-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元素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KR102586632B1 (ko) * 2018-09-28 2023-10-11 주식회사 아이티엘 Nr v2x 시스템을 위한 harq 동작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3634061A1 (en) * 2018-10-04 2020-04-08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questing resource for sidelink re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356250B (zh) * 2018-12-20 2021-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0134437A1 (en) 2018-12-29 2020-07-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radio node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enhanced grant skipping
US11539475B2 (en) * 2019-01-04 2022-12-27 K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delink HARQ feedback information
KR20240063209A (ko) 2019-01-10 2024-05-09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엔.브이. 사이드링크 내에서의 진보된 피드백
CN111431674A (zh) * 2019-01-10 2020-07-17 夏普株式会社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EP3718367A1 (en) * 2019-01-11 2020-10-07 Google LLC Method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in a 5g nr system
KR20200095879A (ko) 2019-02-01 2020-08-1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그랜트 프리 방식에 기초한 상향링크 통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1329781B2 (en) * 2019-02-12 2022-05-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RS) transmission in multiple SRS symbols in a subframe
EP3925274A4 (en) * 2019-02-14 2022-09-07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COMMUNICATION USING CONFIGURED ASSIGNMENTS
CN113615112B (zh) * 2019-02-15 2024-04-09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V2x harq进程管理
EP3700292B1 (en) * 2019-02-20 2022-04-27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sidelink and uplink harq-ack feedbac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412497B2 (en) 2019-03-27 2022-08-09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uplink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JP7397098B2 (ja) * 2019-05-24 2023-12-12 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 制御情報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US11470609B2 (en) 2019-06-28 2022-10-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layer 1 cross-carrier repetition
US20210037503A1 (en) * 2019-08-02 2021-0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delink assisted multi-link communication
WO2021022518A1 (zh) * 2019-08-07 2021-02-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的重传方法、装置及设备
JP6935557B2 (ja) * 2019-08-08 2021-09-15 華碩電腦股▲ふん▼有限公司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マルチサイドリンク通信を処理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22544311A (ja) * 2019-08-15 2022-10-17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サイドリンク通信を制御する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WO2021030998A1 (en) * 2019-08-16 2021-02-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rq procedure for rach response message in two-step rach
CN111800802B (zh) * 2019-08-23 2022-02-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参数修改方法及设备
US11452123B2 (en) 2019-09-17 2022-09-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multiplexing with dynamic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skipping
US11265908B2 (en) 2019-10-02 2022-03-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of uplink transmission skipping
WO2021071200A1 (en) * 2019-10-10 2021-04-15 Lg Electronics Inc. Clearing retransmission resource based on harq-ack
CN116456481A (zh) * 2019-10-29 2023-07-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传输的方法、上行传输指示的方法和设备
US11558904B2 (en) * 2019-11-06 2023-01-17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grant overridde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762412A (zh) * 2019-12-20 2022-07-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随机接入过程的处理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3099547B (zh) * 2020-01-09 2023-04-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Msg3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US11540313B2 (en) * 2020-02-12 2022-1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user equipment (UE) assisted uplink resource modif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365367B (zh) * 2020-03-03 2022-07-15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EP4120608A4 (en) * 2020-04-09 2023-06-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mode 1 sl communication in nr v2x
ES2926288T3 (es) * 2020-05-11 2022-10-25 Asustek Comp Inc Método y aparato para la generación de bloques de transporte con multiplexación espacial de UL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a
CN113766565B (zh) * 2020-06-04 2024-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
US11165482B1 (en) * 2020-08-20 2021-11-02 Nxp Usa, Inc. Efficient engine and algorithm for control and data multiplexing/demultiplexing in 5G NR devices
US12016015B2 (en) * 2020-09-14 2024-06-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rminations of multiplexing or prioritization of conflicting transmissions
US20230284330A1 (en) * 2021-11-09 2023-09-07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Differentiate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based on user equipment service profi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8108A (zh) * 2006-02-10 2007-08-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及数据发送和接收装置
US8483149B2 (en) 2008-12-05 2013-07-0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Resource allocation technique for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blanking
CN102013938B (zh) * 2009-12-07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KR101692072B1 (ko) * 2010-02-24 2017-01-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1932116B (zh) * 2010-08-09 2015-08-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US9203559B2 (en) * 2012-01-27 2015-12-01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inter-band carrier aggregation with different UL/DL TDD configurations
JP5940850B2 (ja) * 2012-03-19 2016-06-29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端末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WO2013172753A1 (en) * 2012-05-16 2013-11-2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mproved uplink scheduling timing
US20160242176A1 (en) * 2013-09-27 2016-08-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scheduling
US10361833B2 (en) * 2013-12-11 2019-07-23 Innovative Son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device to 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5098880A1 (ja) * 2013-12-27 2015-07-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方法
ES2727751T3 (es) * 2014-01-29 2019-10-1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Transmisiones de enlace ascendente en las comunicaciones inalámbricas
GB2524594A (en) * 2014-03-25 2015-09-30 Conversant Ip Man Inc Schedu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networks
WO2016049813A1 (zh) * 2014-09-29 2016-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调度方法,接入设备及无线网络
WO2016182486A1 (en) * 2015-05-12 2016-11-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terference control in dual connectivity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5643B (zh) * 2017-11-14 2023-06-21 美商高通公司 解調參考信號傳輸
TWI778176B (zh) * 2017-11-15 2022-09-21 日商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移動通訊系統中之移動台裝置及基地台裝置
TWI786259B (zh) * 2018-01-24 2022-12-11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資料傳輸方法、裝置以及電腦可讀媒體
TWI670950B (zh) * 2018-02-14 2019-09-01 M31 Technology Corporation 發送器與相關後置補償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26639A1 (en) 2017-10-04
KR20170113462A (ko) 2017-10-12
US20170289995A1 (en) 2017-10-05
KR101953969B1 (ko) 2019-03-04
CN107277923B (zh) 2020-01-14
JP6435007B2 (ja) 2018-12-05
US10187878B2 (en) 2019-01-22
EP3226639B1 (en) 2018-09-19
CN107277923A (zh) 2017-10-20
JP2017188897A (ja) 2017-10-12
TWI643510B (zh) 2018-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43510B (zh) 無線通訊系統中改善使用配置資源之傳輸的方法及裝置
CN113543336B (zh) 处理侧链路混合自动请求的时间间隙的方法和设备
CN109479315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KR101747838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감소된 시그널링 전송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WO2017167308A1 (en) Control channel design for elaa
EP399645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9186927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プリエンプション指示のサイズを決定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KR20170128120A (ko) 비면허 대역을 사용하는 셀룰러 네트워크에서의 상향링크 자원할당 방법 및 그 장치
JP2019521549A (ja) アダプティブ送信時間間隔長
WO2018003913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WO2010032714A1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13645660B (zh) 使用上行链路空间复用和上行链路跳过的用户设备和方法
CN113273292B (zh) 通信设备、操作通信设备的方法、基础设施设备以及方法
JP7355104B2 (ja) 通信デバイス、通信デバイスを動作させる方法、インフラ機器、および方法
KR20200057482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4193542A1 (en) System and methods of pucch enhancement with intra-slot repetitions towards multiple trps
WO2018003903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6952166B2 (ja) 装置、方法、及び集積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