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21858A -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21858A
TW201721858A TW105130497A TW105130497A TW201721858A TW 201721858 A TW201721858 A TW 201721858A TW 105130497 A TW105130497 A TW 105130497A TW 105130497 A TW105130497 A TW 105130497A TW 201721858 A TW201721858 A TW 20172185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organic light
electrode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0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27743B (zh
Inventor
張志向
金秀剛
趙昭英
具沅會
林炫秀
崔民根
Original Assignee
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218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18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77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774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10K50/813An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2Cathodes
    • H10K50/822Cath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8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4Insulating layers formed between TFT elements and OLED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6Shielding, e.g. light-blocking means over the TF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H10K59/8051Anodes
    • H10K59/80515An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H10K59/8052Cathodes
    • H10K59/80521Cath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02Details of OLEDs of OLED structures
    • H10K2102/3023Direction of light emission
    • H10K2102/3026Top emiss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9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包括:一覆蓋層,設置在一基板上;一第一電極,設置在該覆蓋層上;一堤岸層,設置在該覆蓋層和該第一電極上,並且包括一開口,該第一電極通過該開口裸露出來;一圖案層,以島形設置在通過該堤岸層的該開口裸露出來的該第一電極上;一有機發光層,設置在該第一電極和該圖案層上;以及一第二電極,設置在該有機發光層上。

Description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本發明涉及一種顯示影像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近來作為顯示裝置而引起了大量關注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使用自發光的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從而具有高響應速度和對比度、發光效率、亮度和視角增加的優點。
從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有機發光層發射的光通過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中的各種元件輸出到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外部。然而,有一部分從有機發光層發射的光可能未被輸出到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外部,被限制在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中,而引起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光提取效率的問題。為了提高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光提取效率,一直都使用一種將微透鏡陣列(MLA)結合至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基板的外表面的方法。
本發明之一態樣是提供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可以提高外部發光效率且同時降低電力消耗。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提供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包括:一覆蓋層,設置在一基板上;一第一電極,設置在該覆蓋層上;一堤岸層,設置在該覆蓋層和該第一電極上,且包括一開口,該第一電極通過該開口裸露出來;一圖案層,以島形設置在通過該堤岸層的開口裸露出來的該第一電極上;一有機發光層,設置在該第一電極和該圖案層上;以及一第二電極,設置在該有機發光層上。
根據本發明之一例示性實施例,根據該覆蓋層的表面形態,將該第一電極設置在該覆蓋層上,且該有機發光層在該第一電極層上連續凸起。對應於該第一電極的複數個凹部的有機發光層是平坦的。此外,設置有該圖案層的區域為一非有效發光區域。
根據上述之例示性實施例,可以提供一種能夠提高外部發光效率且也可降低電力消耗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100‧‧‧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110‧‧‧基板
120‧‧‧薄膜電晶體
121‧‧‧閘電極
122‧‧‧主動層
123‧‧‧源電極
124‧‧‧汲電極
131‧‧‧閘絕緣層
132‧‧‧蝕刻阻擋層
133‧‧‧鈍化層
136‧‧‧堤岸層
136a‧‧‧開口
137‧‧‧圖案層
140‧‧‧有機發光二極體
141‧‧‧第一電極
142‧‧‧有機發光層
143‧‧‧第二電極
150‧‧‧彩色濾光片
160‧‧‧覆蓋層
300‧‧‧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310‧‧‧基板
320‧‧‧薄膜電晶體
321‧‧‧閘電極
322‧‧‧主動層
323‧‧‧源電極
324‧‧‧汲電極
331‧‧‧閘絕緣層
332‧‧‧主動層
333‧‧‧鈍化層
336‧‧‧堤岸層
336a‧‧‧開口
337‧‧‧圖案層
340‧‧‧有機發光二極體
341‧‧‧第一電極
342‧‧‧有機發光層
343‧‧‧第二電極
350‧‧‧彩色濾光片
360‧‧‧覆蓋層
361‧‧‧凹部
361a‧‧‧底部
362‧‧‧第一連接部
500‧‧‧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540‧‧‧有機發光二極體
541‧‧‧第一電極
542‧‧‧有機發光層
543‧‧‧第二電極
550‧‧‧彩色濾光片
560‧‧‧覆蓋層
561‧‧‧凹部
562‧‧‧第一連接部
600‧‧‧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637‧‧‧圖案層
640‧‧‧有機發光二極體
641‧‧‧第一電極
642‧‧‧有機發光層
643‧‧‧第二電極
650‧‧‧彩色濾光片
660‧‧‧覆蓋層
663‧‧‧凸部
664‧‧‧第二連接部
700‧‧‧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710‧‧‧有機發光顯示面板
720‧‧‧資料驅動器
730‧‧‧閘極驅動器
740‧‧‧控制器
A‧‧‧有效發光區域
B‧‧‧非有效發光區域
DL‧‧‧資料線
GL‧‧‧閘極線
SP‧‧‧子像素
本發明之上述和其它態樣、特徵和其它優點從以下結合後附圖式之說明書將會更清楚瞭解。
第1圖為根據一例示性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剖面圖;第2圖為第1圖之區域X之放大剖面圖;第3圖為根據另一例示性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剖面圖;第4A圖為第3圖之區域Y之放大剖面圖;第4B圖為在第3圖之區域Y中的覆蓋層、第一電極和圖案層的局部平面圖;第5圖為根據比較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局部剖面圖;第6圖為說明在一般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中的覆蓋層的例子的剖面圖;第7圖為根據另一例示性實施例說明在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中的覆蓋層的變形例的剖面圖;第8A圖至第8C圖為比較說明外部光提取效率和視角分佈的圖,其取決於有機發光層的發光表面(調整有效發射面積)的位置與設置在覆蓋層之凹部上的圖案層之調整後的厚度而定;第9圖為提供用於解釋根據又一例示性實施例之包括具有複數個凸部的覆蓋層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剖面圖;以及第10圖為根據本例示性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示意性系統配置圖。
在下文中,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將參照附圖詳細描述。當參考編號涉及每一個圖式的元件時,儘管相同的元件出現在不同的圖式中,但是相同 的元件儘可能以相同的參考編號表示。此外,若相關已知配置或功能的描述可能模糊本發明的要點,則將省略該描述。
此外,在描述本發明的元件時,可使用諸如第一、第二、A、B、(a)和(b)的術語。這些術語僅用於區分這些元件與其他元件。因此,相應元件的性質、順序、次序或數量不受這些術語的限制。應當理解,當一個元件涉及“連接到”或“耦合到”另一元件時,其可以直接連接到或直接耦合到另一元件、連接到或耦合到另一元件、具有其他另一元件“***”其間、或者經由其他另一元件“連接到”或“耦合到”另一元件。
第1圖為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剖面圖。第2圖為第1圖之區域X之放大剖面圖。
參考第1圖和第2圖,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包括:基板110、薄膜電晶體120、彩色濾光片150、覆蓋層160、圖案層137、以及有機發光二極體140。
包括閘電極121、主動層122、源電極123、汲電極124的薄膜電晶體120設置在基板110上。
具體而言,閘電極121設置在基板110上,並且配置為使閘電極121和主動層122絕緣的閘絕緣層131設置在閘電極121和基板110上。此外,主動層122設置在閘絕緣層131上,並且蝕刻阻擋層132設置在主動層122上。又,源電極123和汲電極124設置在主動層122和蝕刻阻擋層132上。源電極123和汲電極124電性連接到主動層122,作為與主動層122接觸,且被設置在蝕刻阻擋層132的部分區域上。該蝕刻阻擋層132可以不被設置。
為了便於說明,在本說明書中,從可以包括在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中的各種薄膜電晶體中,僅說明驅動薄膜電晶體。此外,在本說明書中,薄膜電晶體120被示出為具有一反交錯結構或一下閘型結構,其中閘電極121位於源電極123和汲電極124的對面,且有主動層122***於其間。然而,可以使用具有一共面結構或一上閘型結構的薄膜電晶體,其中閘電極121位於主動層122與源電極123和汲電極124相同的一側。
鈍化層133設置在薄膜電晶體120上,且彩色濾光片150設置在該鈍化層133上。
彩色濾光片150被配置以轉換從有機發光層142發射的光的顏色,且可以是紅色濾光片、綠色濾光片和藍色濾光片之其中的一種。
覆蓋層160設置在彩色濾光片150和鈍化層133上。覆蓋層160包括平坦的頂表面。
包括第一電極141、有機發光層142和第二電極143、堤岸層136和圖案層137的有機發光二極體140設置在覆蓋層160上。
堤岸層136設置在覆蓋層160和第一電極141上,且包括開口136a,第一電極141通過開口136a裸露出來。堤岸層136被配置為區分相鄰的像素(或子像素)區域,且可以設置在相鄰的像素(或子像素)區域之間。
圖案層137設置在第一電極150上。圖案層137以島形設置在通過該堤岸層136的開口136a裸露出來的第一電極150上。
圖案層137可以包括與堤岸層136相同的材料。在製程方面,在形成平坦覆蓋層160之後,在覆蓋層160上形成第一電極141。堤岸層136和圖案層137的原始材料被塗覆在覆蓋層160和第一電極141的整個表面上。然後,使用對應於堤岸層136的開口136a和圖案層137的遮罩進行曝光和顯影製程。這裡,對應於圖案層137的位置以比傳統製程更少量的光進行曝光和顯影。因此,堤岸層136和圖案層137可以由與堤岸層136相同的材料同時形成,而不需要特別額外的製程或遮罩。
有機發光層142設置在第一電極141和圖案層137上,且被配置以向有機發光層142提供電子或電洞其中一者的第二電極143係設置在有機發光層142上。
在堤岸層136的開口136a中,設置在覆蓋層160上的第一電極141具有根據覆蓋層160的表面形態的形狀。也就是說,在堤岸層136的開口136a中,設置在覆蓋層160上的第一電極141具有包括平坦底表面和頂表面的平坦形狀。根據覆蓋層160的表面形態和圖案層137的頂表面的形狀,有機發光層142和第二電極143沿著第一電極141的頂表面的形狀設置,從而具有非平坦的頂部和底部表面。因此,第一電極141具有平坦形狀,而有機發光層142和第二電極143在圖案層137上具有凸的形狀。因此,在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 裝置100中,圖案層137設置在第一電極141上,且有機發光層142和第二電極143具有彎曲。因此,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包括微透鏡陣列結構。
在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中,凹部或凸部並沒有形成在覆蓋層160上,並且同時形成堤岸層136和圖案層137。因此,可以在沒有附加製程的情況下形成一微透鏡陣列結構。由於使用圖案層137形成該微透鏡陣列結構,因此可以提高外部光提取效率。
第3圖為根據另一例示性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剖面圖。第4A圖為第3圖之區域Y之放大剖面圖。第4B圖為在第3圖之區域Y中的覆蓋層、第一電極和圖案層的局部平面圖。
參考第3圖和第4A圖,有機發光顯示裝置300包括:基板310、薄膜電晶體320、彩色濾光片350、覆蓋層360、圖案層337以及有機發光二極體340。
在第3圖和第4A圖所示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300為一下發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然而,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300可以是一上發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彩色濾光片350位於基板310的對面。
包括閘電極321、主動層322源電極323和汲電極324的薄膜電晶體320設置在基板310上。
具體而言,閘電極321設置在基板310上,且配置為使閘電極321和主動層322絕緣的閘絕緣層331設置在閘電極321和基板310上。此外,主動層322設置在閘絕緣層331上,且蝕刻阻擋層332設置在主動層322上。又,源電極323和汲電極324設置在主動層322和蝕刻阻擋層332上。源電極323和汲電極324電性連接到主動層322,作為與主動層322接觸,並且設置在蝕刻阻擋層332的部分區域上。該蝕刻阻擋層332可以不被設置。
鈍化層333設置在薄膜電晶體320上,且彩色濾光片350設置在鈍化層333上。
第4A圖說明鈍化層333使薄膜電晶體320的上部平坦化。然而,鈍化層333可以不使薄膜電晶體320的上部變平,而是可以根據位於鈍化層333下的元件的表面形態來設置。
彩色濾光片350被配置以轉換從有機發光層342發射的光的顏色,且可以是紅色濾光片、綠色濾光片和藍色濾光片之其中的一種。
彩色濾光片350設置在對應於鈍化層333上的發光區域的位置。這裡,發光區域是指藉由第一電極341和第二電極343從有機發光層342發射光的區域。彩色濾光片350設置在對應於該發光區域的位置,這意味著彩色濾光片350被設置以抑制由相鄰發光區域發射的光的混合所造成的模糊現象或重影現象的發生。
例如,彩色濾光片350可以被設置為與發光區域重疊。這裡,彩色濾光片350的位置和尺寸可以由各種因素確定,包括:發光區域的尺寸和位置、彩色濾光片350與第一電極341之間的距離、彩色濾光片350與覆蓋層360的凹部361或凸部之間的距離、以及發光區域之間的距離。
覆蓋層360設置在彩色濾光片350和鈍化層333上。第4A圖說明鈍化層333(參見第3圖)被包括在有機發光顯示裝置300中。然而,可以不使用鈍化層333,且覆蓋層360可以直接設置在薄膜電晶體320上。再者,第4A圖說明彩色濾光片350設置在鈍化層333(參見第3圖)上,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彩色濾光片350可以設置在覆蓋層360與基板310之間的任何位置。
覆蓋層360包括設置為與彩色濾光片350重疊的複數個凹部361和連接彼此相鄰的凹部361的第一連接部362。第4A圖是具有六邊形形狀的複數個凹部361的剖面圖。第一連接部362是彼此相鄰的凹部361之間的較高部分。覆蓋層360在設置有複數個凹部361的區域中用作平坦化層。
如第4B圖所示,複數個凹部361(參見第4A圖)和第一連接部362中的每一個在平面圖中可以具有總體六邊形形狀,但是不限於此,並且可以具有各種形狀,例如整體半球形狀、半橢圓形或正方形。複數個凹部361可以在平面圖中佈置成六邊形蜂窩結構。換句話說,六邊形凹部361與另一相鄰的凹部361共享一側邊,以便形成為具有六邊形蜂窩結構的一整體。
包括第一電極341、有機發光層342及第二電極343的有機發光二極體340、堤岸層336以及圖案層337設置在覆蓋層360上。這裡,儘管未敘明,被配置以抑制從覆蓋層360到有機發光二極體340的逸氣的擴散而減少有機發光二極體的壽命、且具有根據覆蓋層360的凹部361的形態的形狀以及類似於 第一電極341的折射率的一第二絕緣鈍化層(圖中未示)可以進一步設置在覆蓋層360與第一電極341之間。
具體而言,被配置以向有機發光層342提供電子或電洞其中的一者的第一電極341設置在覆蓋層360的一部分上。第一電極341可以是正常OLED中的正電極、像素電極、或陽極,或者可以是倒置式OLED中的負電極、像素電極、或陰極。
第一電極341可以通過形成在覆蓋層360中的接觸孔連接到薄膜電晶體320的源電極323。在本說明書中,假設薄膜電晶體320是一N型薄膜電晶體,第一電極341被描述為連接到源電極323。然而,如果薄膜電晶體320是一P型薄膜電晶體,則第一電極341可以連接到汲電極324。第一電極341可以電性連接到有機發光層342作為與有機發光層342直接接觸、或者與有機發光層342接觸,其間***導電材料。
第一電極341根據覆蓋層360的表面形態的形狀設置。因此,第一電極341在覆蓋層360的凹部361上具有凹的形態。
堤岸層336設置在覆蓋層360和第一電極341上,且包括開口336a,第一電極341通過開口336a裸露出來。堤岸層336被配置以區分相鄰的像素(或子像素)區域,並且可以設置在相鄰的像素(或子像素)區域之間。覆蓋層360的凹部361和第一連接部362設置為與堤岸層336的開口336a重疊。如上所述,覆蓋層360的凹部361和第一連接部362設置為與彩色濾光片350重疊,從而覆蓋層360的凹部361和第一連接部362與其下方的彩色濾光片350重疊,並且也與其上方的堤岸層336的開口336a重疊。
圖案層337設置在第一電極341上。圖案層337以島形設置在通過堤岸層336的開口336a裸露出來的第一電極341上。也就是說,第一電極341上的圖案層337部分地填充覆蓋層360的複數個凹部361的凹陷區域。圖案層337可以位於所有複數個凹部中,如第4B圖所示,但不限於此。圖案層337可以位於該複數個凹部中的一些凹部中。
圖案層337可以減少其上設置有機發光二極體340的表面的彎曲。
圖案層337可以包括與堤岸層336相同的材料。在製程方面,在形成包括凹部361和第一連接部362的覆蓋層360之後,第一電極341形成在覆蓋層360上。堤岸層336和圖案層337的原始材料被塗覆在覆蓋層360和第一電極341的整個表面上。然後,使用對應於堤岸層336的開口336a和圖案層337的遮罩進行曝光及顯影製程。這裡,對應於圖案層337的位置以比傳統製程更小的光量曝光和顯影。因此,堤岸層336和圖案層337可以由與堤岸層336相同的材料同時形成,無需特別額外的製程或遮罩。
有機發光層342設置在第一電極341和圖案層337上,且被配置以向有機發光層342提供電子或電洞其中一者的第二電極343設置在有機發光層342上。有機發光層342設置在層疊複數個有機發光層以發射白光的(串聯式白光)結構中。有機發光層342包括被配置為發射藍光的第一有機發光層;和被配置在第一有機發光層上並且被配置以發射當與藍色混合時變為白色的光的第二有機發光層。第二有機發光層可以是例如發射黃綠色光的有機發光層。同時,有機發光層342可以僅包括發射藍光、紅光和綠光之其中一種的有機發光層。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不設置彩色濾光片350。第二電極343可以是正常OLED中的負電極、公共電極、或陰極,或者可以是倒置式OLED中的正電極、公共電極、或陽極。
根據覆蓋層360的表面形態和設置在第一電極341上的圖案層337的頂表面的形狀以及部分地填充覆蓋層360的複數個凹部361的凹陷區域,有機發光層342和第二電極343沿著第一電極341的頂表面的形狀設置,從而具有非平坦的頂表面和底表面。例如,若透過沉積方式設置有機發光層342和第二電極343,則根據第一電極341和圖案層337的頂表面的形態來設置有機發光層342和第二電極343。
參考第4A圖,在覆蓋層360的凹部361與第一連接部362之間的有機發光層342的厚度可以小於有機發光層342在覆蓋層360的凹部361的底部或第一連接部362之頂部處的厚度。特別是,有機發光層342可以在有機發光層342在覆蓋層的凹部361與第一連接部362之間具有最高斜率的位置處具有最小厚度。
例如,若透過沉積方式形成有機發光層342,則在垂直於基板310的方向上沉積的有機發光層342具有相同的厚度。然而,有機發光層342具有根據覆蓋層360的形態的形狀。因此,實際上,有機發光層342在有機發光層342具有最高斜率的位置處於第一電極341與第二電極342之間具有電流驅動的最小厚度,並且在有機發光層342具有最低斜率的位置,即在底部或頂部具有最大厚度。
就取決於有機發光層342之厚度的有機發光層342的發光量而言,覆蓋層360的凹部361與第一連接部362之間的有機發光層342的每單位面積的發光量可以大於在凹部361的底部或第一連接部362的頂部處的有機發光層342的每單位面積的發光量。特別是,有機發光層342可以具有最大發光量的位置是在:有機發光層342在覆蓋層360的凹部361與第一連接部362之間具有最高斜率的位置。
第5圖為根據比較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局部剖面圖。
參考第5圖,根據比較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500包括:彩色濾光片550、以及包括凹部561和第一連接部562的覆蓋層560。此外,有機發光顯示裝置500包括有機發光二極體540,該有機發光二極體540包括依次設置在覆蓋層560上的第一電極541、有機發光層542和第二電極543。根據比較示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500不包括包含在根據另一例示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300中的圖案層337,並且第一電極541、有機發光層542和第二電極543具有根據覆蓋層560的表面形態的形狀。
若有機發光二極體540具有用於提高外部光提取效率的一微透鏡陣列結構,則由於如第5圖所示的圖案特性而藉由覆蓋層560的凹部561在有機發光二極體540的表面上形成凹狀彎曲。隨著斜率增加,第一電極541與第二電極543之間的有機發光層542的厚度減小,而產生電場局部集中的有效發光區域C,亦即覆蓋層560之凹部561與第一連接部562之間的區域。當有機發光二極體540被驅動時,電場局部集中,並且在有效發光區域中形成主電流路徑,使得發射光主要發生在有效發光區域中。然而,覆蓋層560的凹部561是一非有效發光區域D,且幾乎不會從該非有效發光區域D提取光。雖然該非有效發光 區域D消耗功率,但是光幾乎不會從該非有效發光區域D提取出來。因此,外部光提取效率降低。
此外,覆蓋層560的凹部561的彎曲主要反射外部光,從而導致反射率的增加。
如第4A圖和第4B圖所示,區域A對應於發射光的有效發光區域,因為圖案層337沒有設置在第一電極341與有機發光層342和第二電極343之間,其中該區域A為圖案層337沒有設置在通過堤岸層336的開口336a裸露出來的第一電極341上的區域。區域B對應於不發射光的非有效發光區域,因為圖案層337設置在第一電極341與有機發光層342和第二電極343之間,其中該區域B為圖案層337設置在通過堤岸層336的開口336a裸露出來的第一電極341上的區域。
在根據另一例示性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300中,由於因覆蓋層360之凹部361的彎曲而造成有機發光二極體340的表面彎曲,有機發光層342具有不均勻的厚度,並且施加的電流集中在具有高斜率的區域中,致使光僅能從有效發光區域A發出。然而,在非有效發光區域B中,圖案層337設置在第一電極341與有機發光層342和第二電極343之間,以致無法發出光。因此,可以最小化或抑制被限制在有機發光二極體340中大部分的光,而無需致力於提高如第5圖所示之在非有效發光區域D中的光提取效率。此外,可以最小化或抑制限制在有機發光二極體340中的光避免殘留而成為非有效發光區域D中的漏光元件,如第5圖所示。因此,有機發光二極體340的外部光提取效率可以最大化。
在根據另一例示性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300中,設置在覆蓋層560的凹部561上的圖案層337減少覆蓋層560的彎曲。因此,可以減小外部光反射率。
表1列出根據第3圖至第4B圖說明之另一例示性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300和根據第5圖說明之比較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500之驅動電壓V、電流密度J、發光效率cd/A以及外部量子效率(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EQE)的測量結果。在表1中,外部量子效率EQE可由內部量子效率(in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IQE)和光提取效率相乘來定義。
從表1可以看出,根據第3圖至第4B圖說明之另一例示性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300與根據第5圖說明之比較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500相比,發光效率和外部量子效率提高了10%以上,例如約15%。
同時,在根據參照第3圖至第4B圖之另一例示性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300中,設置在覆蓋層360下方以與堤案層336的開口336a重疊的彩色濾光片350不與第一電極341接觸。
如第6圖所示,如果通過光微影技術等使用負向光阻材料在覆蓋層360中形成複數個凹部361,則形成覆蓋層360的凹部361使整個基板具有良好均勻性的最簡單方法是露出凹部361的底部361a。這裡,如果凹部361的底部361a裸露出來,則彩色濾光片350也會裸露出來。因此,有機發光二極體340的可靠性可能存在大的問題。為此,即使覆蓋層360的凹部361在形狀上符合要求,覆蓋層360的凹部361不能被應用至有機發光顯示裝置300。
如第7圖所示,在根據另一例示性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300中,覆蓋層360的複數個凹部361的底部361a是敞開的,且第一電極341可以通過該等敞開的凹部361與彩色濾光片350接觸。
因此,如果通過光微影技術等使用負向光阻材料在覆蓋層360中形成複數個凹部361,則覆蓋層360的凹部361被形成使整個基板具有良好均勻性,且圖案層337設置在覆蓋層360的凹部361上,從而形成一非有效發光區域。因此,可以維持有機發光二極體340的可靠性。
第8A圖至第8C圖為比較說明外部光提取效率和視角分佈的圖,其取決於有機發光層的發光表面(調整有效發射面積)的位置與設置在覆蓋層之凹部上的圖案層之調整後的厚度而定。
假設從覆蓋層360的凹部361的底部到第一連接部362的頂部的高度為H,則有機發光層342如第8A圖所示從凹部361的底部分成四等份,且在凹部361的底部與1H/4之間(第一部分)、在1H/4與2H/4之間(第二部分)、在2H/4與3H/4之間(第三部分)、以及在3H/4與H之間(第四部分)的每一個位置處使用一般的模擬工具來比較根據有機發光層342之發光表面的位置(有效發光區域的調整)之外部光提取效率和視角分佈。同時,沒有將微透鏡陣列結構應用至覆蓋層360和有機發光二極體340的一般有機發光顯示裝置設定為一參考Ref.。
如第8B圖和第8C圖所示,可以看出,在如第8A圖所示,在凹部361的底部與1H/4之間(第一部分)、在1H/4與2H/4之間(第二部分)、在2H/4與3H/4之間(第三部分)、在3H/4與H之間(第四部分)的每一個位置,由於微透鏡陣列結構,有機發光層343的前側光提取效率從第一部分到第四部分大大地增加。特別是,可以看出,與該參考Ref.相比,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的前側光提取效率提高了30%至40%。
因此,假設從覆蓋層360的凹部361的底部到第一連接部362的頂部的高度為H,圖案層337的頂表面可以位於凹部361的底部與2H/4之間。由於圖案層337的頂表面位於凹部361的底部與2H/4之間,因此,有效發光區域A可以從凹部361的底部及2H/4到H形成。因此,可以最大化前側光提取效率。
第9圖為提供用於解釋根據又一例示性實施例之包括具有複數個凸部的覆蓋層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剖面圖。
參考第9圖,根據又一例示性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600與第4A圖和第4B圖所示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300基本上係相同的,除了覆蓋層660包括複數個凸部663且圖案層637設置在複數個凸部663之間的第二連接部664上,其重複的描述予以省略。有機發光顯示裝置600的其它元件(第9圖中未示)可以與根據參考第3圖所描述之另一例示性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300的元件相同。
覆蓋層660包括形成為與彩色濾光片650重疊的複數個凸部663以及連接彼此相鄰的凸部663的第二連接部664。換句話說,覆蓋層660包括被設置以與第3圖中所示的堤岸層336的開口336a重疊的複數個凸部663以及複數個第二連接部664,每一個第二連接部664連接該等凸部663。
第一電極641設置在覆蓋層660上。圖案層637設置在覆蓋層660和第一電極641上,且有機發光層642和第二電極643設置在第一電極641和圖案層637上。第一電極641、有機發光層642、和第二電極643構成有機發光二極體640。圖案層637可以位於複數個第二連接部664中的全部或一部分上。
由於圖案層637位於複數個第二連接部664的全部或一部分上,所以圖案層637設置在非有效發光區域中的第一電極641與有機發光層642和第二電極643之間,其與如第1圖至第8圖所描述之位於凹部361上的圖案層337以相同的方式形成,以致不能發射光。因此,可以最小化或抑制被限制在有機發光二極體640中大部分的光,而無須致力於在非有效發光區域中提高光提取效率。此外,可以最小化或抑制限制在有機發光二極體640中的光避免殘留而成為非有效發光區域B中的漏光元件。因此,有機發光二極體640的外部光提取效率可以最大化。
第10圖為根據本發明例示性實施例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示意性系統配置圖。
參考第10圖,根據本例示性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700包括:一有機發光顯示面板710,其中設置有複數條資料線DL和複數條閘極線GL,且複數個子像素SP以矩陣形式佈置;一資料驅動器720,被配置以藉由向複數條資料線施加資料電壓來驅動複數條資料線;一閘極驅動器730,被配置以藉由依序地向複數條閘極線提供掃描信號來依序驅動複數條閘極線GL;以及一控制器740,被配置以控制資料驅動器720和閘極驅動器730。
設置在根據本例示性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710中的複數個像素中的每一個包括前述參照第1圖至第9圖所描述的薄膜電晶體和有機發光二極體。
根據上述例示性實施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可以提高外部發光效率且還可降低電力消耗。
此外,根據上述例示性實施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可以改善覆蓋層的彎曲的形狀均勻性,這提高了外部發光效率並且同時保持該裝置的可靠性。
前面描述和附圖僅僅是提供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該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將理解,可進行例如元件的組合、分離、替換、以及變化等 各種修飾和改變,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範圍。因此,本發明的例示性實施例僅是提供用為說明之目的,而不是意圖限制本發明的技術構思。本發明的技術構思的範圍並不限於此。因此,應當理解,在所有態樣中,上述例示性實施例都是例示性的,並非限制本發明。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當根據以下申請專利範圍進行解釋,並且在其等效範圍內的所有技術構思應當被解釋為落入本發明的範圍內。
本申請案主張2015年9月23日提交的韓國專利申請第10-2015-0134419號之優先權,其在此為了所有目的透過引用的方式併入,如同在本文中全部陳述。
100‧‧‧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110‧‧‧基板
120‧‧‧薄膜電晶體
121‧‧‧閘電極
122‧‧‧主動層
123‧‧‧源電極
124‧‧‧汲電極
131‧‧‧閘絕緣層
132‧‧‧蝕刻阻擋層
133‧‧‧鈍化層
136‧‧‧堤岸層
136a‧‧‧開口
137‧‧‧圖案層
140‧‧‧有機發光二極體
141‧‧‧第一電極
142‧‧‧有機發光層
143‧‧‧第二電極
150‧‧‧彩色濾光片
160‧‧‧覆蓋層

Claims (14)

  1. 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包括:一覆蓋層,設置在一基板上;一第一電極,設置在該覆蓋層上;一堤岸層,設置在該覆蓋層和該第一電極上,並且包括一開口,該第一電極通過該開口而裸露出來;一圖案層,以島形設置在通過該堤岸層的該開口而裸露出來的該第一電極上;一有機發光層,設置在該第一電極和該圖案層上;以及一第二電極,設置在該有機發光層上。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圖案層包括與該堤岸層相同的材料。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電極係平坦的,以及該有機發光層在該圖案層上連續地凸起。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覆蓋層包括:複數個凹部,設置為與該堤岸層的該開口重疊;以及複數個第一連接部,該複數個第一連接部的每一個連接該等凹部,且該圖案層位於該複數個凹部的全部或一部分上。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電極根據該覆蓋層之表面形態設置在該覆蓋層上,該有機發光層在該第一電極層上連續地凸起。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對應於該第一電極的複數個凹部的該有機發光層是平坦的。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一彩色濾光片,設置在該覆蓋層下方,以與該堤岸層的該開口重疊, 其中該覆蓋層的該複數個凹部中的全部或一部分係敞開的,且該第一電極通過該等敞開的凹部與該彩色濾光片接觸。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從該覆蓋層的該凹部的底部到該第一連接部的頂部的高度為H,該圖案層位於該凹部的該底部與2H/4之間。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在該凹部與該第一連接部之間的該有機發光層的厚度小於在該凹部的該底部或該第一連接部的該頂部處的該有機發光層的厚度。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有機發光層在該凹部與該第一連接部之間具有最高斜率的位置處,該有機發光層具有最小的厚度。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在該凹部與該第一連接部之間的該有機發光層的每單位面積的發光量大於在該凹部的該底部或該第一連接部的該頂部的該有機發光層的每單位面積的發光量。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有機發光層在該凹部與該第一連接部之間的該有機發光層具有最高斜率的位置處具有每單位面積的最大發光量。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覆蓋層包括:複數個凸部,設置為與該堤岸層的該開口重疊;以及複數個第二連接部,該複數個第二連接部的每一個連接該等凸部,且該圖案層位於該複數個第二連接部的全部或一部分上。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設置有該圖案層的區域是一非有效發光區域。
TW105130497A 2015-09-23 2016-09-21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TWI6277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134419A KR101808715B1 (ko) 2015-09-23 2015-09-23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KR10-2015-0134419 2015-09-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1858A true TW201721858A (zh) 2017-06-16
TWI627743B TWI627743B (zh) 2018-06-21

Family

ID=58224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0497A TWI627743B (zh) 2015-09-23 2016-09-21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4) US9978819B2 (zh)
KR (1) KR101808715B1 (zh)
CN (2) CN106784362B (zh)
DE (1) DE102016117918A1 (zh)
TW (1) TWI62774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9789B (zh) * 2018-06-22 2019-12-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08715B1 (ko) * 2015-09-23 2017-12-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US9978814B2 (en) 2015-10-30 2018-05-22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KR20170052455A (ko) * 2015-10-30 2017-05-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KR101739771B1 (ko) 2015-11-30 2017-05-2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1048689B (zh) * 2016-06-30 2022-10-2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KR20180030365A (ko) * 2016-09-13 2018-03-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10181574B2 (en) * 2016-12-29 2019-01-15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10418583B2 (en) 2017-02-27 2019-09-17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KR102317419B1 (ko) * 2017-06-30 2021-10-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436250B1 (ko) * 2017-08-31 2022-08-2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EP3679422B1 (en) * 2017-09-04 2024-02-21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KR102400751B1 (ko) * 2017-09-27 2022-05-2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EP3699970A4 (en) 2017-10-20 2021-07-14 Pioneer Corporation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ELECTROLUMINESCENT MODULE
KR102418513B1 (ko) * 2017-10-31 2022-07-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CN108183157B (zh) * 2017-11-30 2019-11-12 华灿光电(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制备方法
KR102328085B1 (ko) * 2017-11-30 2021-11-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KR102495204B1 (ko) * 2017-12-29 2023-02-0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Oled 표시장치
JP7057147B2 (ja) * 2018-01-31 2022-04-19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及び表示装置
CN109979983B (zh) 2018-06-22 2021-05-2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US10991914B2 (en) * 2018-06-26 2021-04-27 Lg Display Co., Ltd.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CN109166980B (zh) * 2018-08-10 2020-05-19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KR102505170B1 (ko) 2018-08-14 2023-02-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KR102664156B1 (ko) * 2018-08-14 2024-05-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KR102555411B1 (ko) * 2018-10-16 2023-07-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발광 소자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9671745B (zh) * 2018-12-11 2021-06-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KR102075741B1 (ko) * 2018-12-17 2020-02-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패널
CN111599932B (zh) * 2019-02-20 2023-02-03 咸阳彩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oled显示器
TWI677979B (zh) * 2019-03-21 2019-11-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CN109950282B (zh) 2019-03-25 2021-04-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阵列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0098234B (zh) * 2019-05-07 2021-08-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致发光器件、其制备方法、检测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1987124B (zh) * 2019-05-24 2024-05-2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发光显示装置
CN110571255B (zh) * 2019-09-10 2021-09-0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膜层结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膜层结构制备方法
KR20210034194A (ko) * 2019-09-20 2021-03-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KR20210042515A (ko) * 2019-10-10 2021-04-2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KR20210077475A (ko) * 2019-12-17 2021-06-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13380862B (zh) * 2021-05-31 2023-12-22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22292A (zh) * 2021-11-15 2022-03-01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KR20230071502A (ko) * 2021-11-16 2023-05-2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36799B2 (ja) 2002-07-24 2008-08-2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El表示素子の形成方法
JP3956046B2 (ja) * 2002-09-30 2007-08-08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El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el装置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KR100908234B1 (ko) * 2003-02-13 2009-07-20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전계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326135B1 (ko) * 2006-11-27 2013-11-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0952831B1 (ko) * 2009-01-12 2010-04-15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1145724B1 (ko) * 2010-05-04 2012-05-16 부산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외부 광 추출 효율을 향상시킨 유기 발광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5109136A (ja) * 2012-03-14 2015-06-11 旭硝子株式会社 有機led素子、透光性基板、および透光性基板の製造方法
KR101939366B1 (ko) * 2012-09-11 2019-01-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203150551U (zh) * 2012-12-12 2013-08-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KR102014885B1 (ko) * 2012-12-26 2019-08-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WO2014155717A1 (ja) 2013-03-29 2014-10-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シーケンスプログラム部品作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シーケンスプログラム部品作成装置
JP6115274B2 (ja) * 2013-04-11 2017-04-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20140140810A (ko) 2013-05-30 2014-12-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KR102123589B1 (ko) 2013-11-27 2020-06-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KR102080296B1 (ko) 2013-12-03 2020-02-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장치
KR20150077261A (ko) * 2013-12-27 2015-07-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CN104659070B (zh) 2015-03-13 2018-11-16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KR102512713B1 (ko) * 2015-04-20 2023-03-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KR102612903B1 (ko) * 2015-07-02 2023-12-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1808715B1 (ko) * 2015-09-23 2017-12-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9789B (zh) * 2018-06-22 2019-12-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84362A (zh) 2017-05-31
DE102016117918A1 (de) 2017-03-23
US20180247987A1 (en) 2018-08-30
CN109285961A (zh) 2019-01-29
US20200194523A1 (en) 2020-06-18
US10608063B2 (en) 2020-03-31
CN106784362B (zh) 2018-09-21
CN109285961B (zh) 2021-02-26
TWI627743B (zh) 2018-06-21
US20170084676A1 (en) 2017-03-23
US11049919B2 (en) 2021-06-29
US10319796B2 (en) 2019-06-11
KR101808715B1 (ko) 2017-12-14
US20190267439A1 (en) 2019-08-29
KR20170036155A (ko) 2017-04-03
US9978819B2 (en) 2018-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7743B (zh)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US11956993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679764B (zh) 電致發光顯示裝置
KR101818423B1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US10096659B2 (en) Top emission typ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CN108258134B (zh) 顶部发光型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GB2566606A (en)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KR101766714B1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KR102285918B1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US10658623B2 (en)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plurality of low-refractive members
US20120305950A1 (en) Display apparatus
KR101890608B1 (ko)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KR20210075289A (ko) 표시 장치
KR101802778B1 (ko) 상부발광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KR102515632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498271B1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JP2006190536A (ja) 表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