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41493A - 新穎***衍生物 - Google Patents

新穎***衍生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41493A
TW201641493A TW105110208A TW105110208A TW201641493A TW 201641493 A TW201641493 A TW 201641493A TW 105110208 A TW105110208 A TW 105110208A TW 105110208 A TW105110208 A TW 105110208A TW 201641493 A TW201641493 A TW 20164149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lkyl
group
alkynyl
haloalkyl
alkox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02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戈爾卡 佩里斯
于爾根 班廷
彼得 達門
烏爾里克 瓦亨多夫諾伊曼
皮埃爾伊夫 科凱
皮埃爾 熱尼
斯特凡納 布魯奈特
里卡達 米勒
大衛 貝爾尼爾
尚皮耶 沃爾斯
斯文 維特羅克
飛利浦 凱奈
塞巴斯帝安 納德
露絲 邁斯納
Original Assignee
拜耳作物科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拜耳作物科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拜耳作物科學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41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4149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4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hre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249/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hre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249/081,2,4-Triazoles; Hydrogenated 1,2,4-triazo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2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s, or by their non-active ingredients or by their methods of application, e.g. seed treatment or sequential application; Substances for reducing the noxious effec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o organisms other than pests
    • A01N25/3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s, or by their non-active ingredients or by their methods of application, e.g. seed treatment or sequential application; Substances for reducing the noxious effec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o organisms other than pes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urfact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2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s, or by their non-active ingredients or by their methods of application, e.g. seed treatment or sequential application; Substances for reducing the noxious effec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o organisms other than pests
    • A01N25/32Ingredients for reducing the noxious effect of the active substances to organisms other than pests, e.g. toxicity reducing compositions, self-destructing composi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6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thre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647Triazoles; Hydrogenated triazoles
    • A01N43/6531,2,4-Triazoles; Hydrogenated 1,2,4-triazo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9/00Ketones; Ketenes; Dimeric ketenes; Ketonic chelates
    • C07C49/76Ketones containing a keto group bound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49/84Ketones containing a keto group bound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containing ether groups, groups, groups, or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03/00Compounds containing thre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303/02Compounds containing oxirane rings
    • C07D303/12Compounds containing oxirane rings with hydrocarbon radicals, substituted by singly or doubly bound oxygen atoms
    • C07D303/18Compounds containing oxirane rings with hydrocarbon radicals, substituted by singly or doubly bound oxygen atoms by etherified hydroxyl radicals
    • C07D303/20Ethers with hydroxy compounds containing no oxirane rings
    • C07D303/22Ethers with hydroxy compounds containing no oxirane rings with monohydroxy compounds
    • C07D303/23Oxiranylmethyl eth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hydroxy group bound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the oxiranylmethyl radical not being further substituted, i.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03/00Compounds containing thre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303/02Compounds containing oxirane rings
    • C07D303/12Compounds containing oxirane rings with hydrocarbon radicals, substituted by singly or doubly bound oxygen atoms
    • C07D303/18Compounds containing oxirane rings with hydrocarbon radicals, substituted by singly or doubly bound oxygen atoms by etherified hydroxyl radicals
    • C07D303/20Ethers with hydroxy compounds containing no oxirane rings
    • C07D303/24Ethers with hydroxy compounds containing no oxirane rings with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601/00Systems containing only non-condensed rings
    • C07C2601/02Systems containing only non-condensed rings with a three-membered ring

Landscapes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Nitrogen 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s (AREA)
  • Epoxy Compound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新穎***衍生物,關於這些化合物之製備方法,關於包括這些化合物之組成物,及關於其等作為生物活性化合物,尤其是於作物保護上及於物質保護上控制有害微生物及作為植物生長調節劑之用途。

Description

新穎***衍生物
本發明係關於新穎***衍生物,關於這些化合物之製備方法,關於包括這些化合物之組成物,及關於其等作為生物活性化合物,尤其是於作物保護上及於物質保護上控制有害微生物及作為植物生長調節劑之用途。
已知特定的唑基甲基環丙基甲醇衍生物可於數種藥物適應症中或於作物保護中用作為殺真菌劑(參見DE-A 35 22 440、EP-A 180 136、EP-A 180 850、EP-A 237 917)。再者,已知特定之唑基甲基甲醇衍生物可於作物保護中用作為殺真菌劑(參見WO-A 2012/025506、WO-A 2013/076227)。
由於對於現代活性組成分之生態及經濟要求,例如殺真菌劑,例如關於活性譜,毒性,選擇性,施用率,殘質形成及有利的製造,持續性的增加且其等亦可能有,例如抗性的問題,需要持續研發新穎殺真菌化合物及組成物,其至少於某些方面較已知化合物及組成物為優異。
因此,本發明係提供式(I)新穎***衍生物 其中X 代表氟或氯;R1 代表H、C1-C8-烷基、-Si(R3a)(R3b)(R3c)、-P(O)(OH)2、-CH2-O-P(O)(OH)2、-C(O)-C1-C8-烷基、-C(O)-C3-C7-環烷基、-C(O)NH-C1-C8-烷基、-C(O)N-二-C1-C8-烷基、-C(O)O-C1-C8-烷基,其中該-C(O)-C1-C8-烷基、-C(O)-C3-C7-環烷基、-C(O)NH-C1-C8-烷基、-C(O)N-二-C1-C8-烷基或-C(O)O-C1-C8-烷基可未經取代或被一個或多個選自鹵素或C1-C8-烷氧基之基團所取代;其中R3a、R3b、R3c各自獨立代表苯基或C1-C8-烷基;X1 代表鹵素、C1-C8-烷基、C1-C8-鹵烷基、C1-C8-鹵素烷氧基、C3-C7-環烷基、C2-C8-烯基、C2-C8-炔基、C2-C8-烯基氧基、C3-C8-炔基氧基、C3-C8-鹵代(halogeno)炔基氧基、C1-C8-烷氧基、C1-C8-鹵烷基硫烷基(sulfanyl)、苯基、5-員雜芳基、6-員雜芳基、苄基氧基、苯基氧基、苄基硫烷基、苄基胺基、苯基硫烷基、或苯基胺基;其中該C2-C8-烯基、C2-C8-炔基、C3-C7-環烷基、苄 基、苯基、5-員雜芳基、6-員雜芳基、苄基氧基或苯基氧基可任意的被一個或多個選自下列之基團所取代:鹵素、C1-C8-烷基、C1-C8-鹵烷基、C1-C8-鹵素烷氧基、C3-C7-環烷基、C2-C8-烯基、C2-C8-炔基、C2-C8-烯基氧基、C3-C8-炔基氧基、C3-C8-鹵代炔基氧基、C1-C8-烷氧基、C1-C8-鹵烷基硫烷基;X2 代表鹵素、C1-C8-烷基、C1-C8-鹵烷基、C1-C8-鹵素烷氧基、C3-C7-環烷基、C2-C8-烯基、C2-C8-炔基、C2-C8-烯基氧基、C3-C8-炔基氧基、C3-C8-鹵代炔基氧基、C1-C8-烷氧基、C1-C8-鹵烷基硫烷基;其中該C2-C8-烯基、C2-C8-炔基、C3-C7-環烷基可任意的被一個或多個選自下列之基團所取代:鹵素、C1-C8-烷基、C1-C8-鹵烷基、C1-C8-鹵素烷氧基、C3-C7-環烷基、C2-C8-烯基、C2-C8-炔基、C2-C8-烯基氧基、C3-C8-炔基氧基、C3-C8-鹵代炔基氧基、C1-C8-烷氧基、C1-C8-鹵烷基硫烷基;X3 代表鹵素、C1-C8-烷基、C1-C8-鹵烷基、C1-C8-鹵素烷氧基、C3-C7-環烷基、C2-C8-烯基、C2-C8-炔基、C2-C8-烯基氧基、C3-C8-炔基氧基、C3-C8-鹵代炔基氧基、C1-C8-烷氧基、C1-C8-鹵烷基硫烷基;X4 代表鹵素;X5 代表鹵素;n 代表0或1;m 代表0或1;及其鹽類或N-氧化物。
該式(I)***衍生物之鹽類或N-氧化物亦具有殺真菌特性。
較佳之式(I)化合物為那些式(I-a)者 其中X、R1、X1、X2及X3具有式(I)中所給予之定義。
較佳之式(I)化合物為那些式(I-b)者 其中X、R1、X1、X2及X3具有式(I)中所給予之定義。
式(I)、(I-a)及(I-b)提供了根據本發明之***衍生物的一般定義。 上示及下示之式中的較佳基團定義係給定如下。這些定義係適用於式(I)、(I-a)及(I-b)之最終產物且同樣亦適用於所有中間體。
X 宜代表氟。
R1 宜代表H、C1-C8-烷基、經鹵素-或經C1-C8-烷氧基-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O)-C1-C8-烷基。
R1 更宜代表H、C1-C4-烷基、未經取代之-C(O)-C1-C4-烷基。
R1 最宜代表H。
X1 宜代表氟、氯、溴、碘、C1-C4-烷基、C1-C4-鹵烷基、C1-C4-烷氧基、C1-C4-鹵烷氧基、C1-C4-鹵烷基硫基、C2-C4-炔基、苯基或苯基氧基;其中該苯基或苯基氧基可任意的被一個或多個選自下列之基團所取代:鹵素或C1-C8-鹵烷基。
X1 更宜代表氟、氯、溴、碘、C1-C4-烷基、C1-C4-鹵烷基、C1-C4- 烷氧基、C1-C4-鹵烷氧基、C1-C4-鹵烷基硫基或C2-C4-炔基。
X1 更宜代表氟、氯、溴或碘。
X2 宜代表氟、氯、溴、碘、C1-C4-烷基、C1-C4-鹵烷基、C1-C4-烷氧基、C1-C4-鹵烷氧基、C1-C4-鹵烷基硫基或C2-C4-炔基。
X2 更宜代表氟、氯、溴或碘。
X3 宜代表氟、氯、溴、碘、C1-C4-烷基、C1-C4-鹵烷基、C1-C4-烷氧基、C1-C4-鹵烷氧基、C1-C4-鹵烷基硫基或C2-C4-炔基。
X3 更宜代表氟、氯、溴或碘。
於本發明較佳具體例中,X1、X2及X3宜各自獨立代表氟、氯、溴、碘、C1-C4-烷基、C1-C4-鹵烷基、C1-C4-烷氧基、C1-C4-鹵烷氧基、C1-C4-鹵烷基硫基或C2-C4-炔基。
於本發明其他較佳具體例中,X1、X2及X3宜各自獨立代表氟、氯、溴、或碘。
於本發明其他較佳具體例中,X1及X3代表氟且X2代表鹵素。
上述以一般術語提出或於較佳範圍中註明之基團定義及說明,然而,亦可視需要而與另一個合併,亦即,包括特佳範圍及較佳範圍之間者。其等適用於最終產物且相應的適用於先質及中間體兩者。
較佳者為那些式(I)、(I-a)或(I-b)化合物,其中各個基團具有上述較佳之定義。
特佳者為那些式(I)、(I-a)或(I-b)化合物,其中各個基團具有上述更佳之定義。
最為特佳者為那些式(I)、(I-a)或(I-b)化合物,其中各個基團具有上述最佳之定義。
於本發明較佳具體例中,於式(I)、(I-a)或(I-b)中,X 代表氯或氟,宜為氟;R1 代表H、C1-C8-烷基、經鹵素-或經C1-C8-烷氧基-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O)-C1-C8-烷基;X1 代表氟、氯、溴、碘、C1-C4-烷基、C1-C4-鹵烷基、C1-C4-烷氧基、C1-C4-鹵烷氧基、C1-C4-鹵烷基硫基、C2-C4-炔基、苯基或苯基氧基;其中該苯基或苯基氧基可任意的被一個或多個選自下列之基團所取代:鹵素或C1-C8-鹵烷基;X2及X3各自獨立代表氟、氯、溴、碘、C1-C4-烷基、C1-C4-鹵烷基、C1-C4-烷氧基、C1-C4-鹵烷氧基、C1-C4-鹵烷基硫基或C2-C4-炔基,及於式(I)中,n及m係代表0。
於本發明式(I)、(I-a)或(I-b)的其他較佳具體例中,X 代表氯或氟、宜為氟;R1 代表H、C1-C4-烷基、未經取代之-C(O)-C1-C4-烷基;X1 代表氟、氯、溴、碘、C1-C4-烷基、C1-C4-鹵烷基、C1-C4-烷氧基、C1-C4-鹵烷氧基、C1-C4-鹵烷基硫基、C2-C4-炔基、苯基或苯基氧基;其中該苯基或苯基氧基可任意的被一個或多個選自下列之基團所取代:鹵素或C1-C8-鹵烷基;X2及X3各自獨立代表氟、氯、溴、碘、C1-C4-烷基、C1-C4-鹵烷基、C1-C4-烷氧基、C1-C4-鹵烷氧基、C1-C4-鹵烷基硫基或C2-C4-炔基,及於式(I)中,n及m係代表0。
於本發明式(I)、(I-a)或(I-b)的其他較佳具體例中, X 代表氯或氟,宜為氟;R1 代表H;X1 代表氟、氯、溴、碘、C1-C4-烷基、C1-C4-鹵烷基、C1-C4-烷氧基、C1-C4-鹵烷氧基、C1-C4-鹵烷基硫基、C2-C4-炔基、苯基或苯基氧基;其中該苯基或苯基氧基可任意的被一個或多個選自下列之基團所取代:鹵素或C1-C8-鹵烷基;X2及X3各自獨立代表氟、氯、溴、碘、C1-C4-烷基、C1-C4-鹵烷基、C1-C4-烷氧基、C1-C4-鹵烷氧基、C1-C4-鹵烷基硫基或C2-C4-炔基,及於式(I)中,n及m係代表0。
於本發明式(I)、(I-a)或(I-b)的其他較佳具體例中,X 代表氯或氟,宜為氟;R1 代表H、C1-C8-烷基、經鹵素-或經C1-C8-烷氧基-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O)-C1-C8-烷基;X1 代表氟、氯、溴、碘、C1-C4-烷基、C1-C4-鹵烷基、C1-C4-烷氧基、C1-C4-鹵烷氧基、C1-C4-鹵烷基硫基或C2-C4-炔基;X2及X3各自獨立代表氟、氯、溴、碘、C1-C4-烷基、C1-C4-鹵烷基、C1-C4-烷氧基、C1-C4-鹵烷氧基、C1-C4-鹵烷基硫基或C2-C4-炔基,及於式(I)中,n及m係代表0。
於本發明式(I)、(I-a)或(I-b)的其他較佳具體例中,X 代表氯或氟,宜為氟;R1 代表H、C1-C4-烷基、未經取代之-C(O)-C1-C4-烷基;X1 代表氟、氯、溴、碘、C1-C4-烷基、C1-C4-鹵烷基、C1-C4-烷氧 基、C1-C4-鹵烷氧基、C1-C4-鹵烷基硫基或C2-C4-炔基;X2及X3各自獨立代表氟、氯、溴、碘、C1-C4-烷基、C1-C4-鹵烷基、C1-C4-烷氧基、C1-C4-鹵烷氧基、C1-C4-鹵烷基硫基或C2-C4-炔基,及於式(I)中,n及m係代表0。
於本發明式(I)、(I-a)或(I-b)的其他較佳具體例中,X 代表氯或氟,宜為氟;R1 代表H;X1 代表氟、氯、溴、碘、C1-C4-烷基、C1-C4-鹵烷基、C1-C4-烷氧基、C1-C4-鹵烷氧基、C1-C4-鹵烷基硫基或C2-C4-炔基;X2及X3各自獨立代表氟、氯、溴、碘、C1-C4-烷基、C1-C4-鹵烷基、C1-C4-烷氧基、C1-C4-鹵烷氧基、C1-C4-鹵烷基硫基或C2-C4-炔基,及於式(I)中,n及m係代表0。
於本發明式(I)、(I-a)或(I-b)的其他較佳具體例中,X 代表氯或氟,宜為氟;R1 代表H、C1-C8-烷基、經鹵素-或經C1-C8-烷氧基-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O)-C1-C8-烷基;X1 代表氟、氯、溴或碘;X2及X3各自獨立代表氟、氯、溴或碘;及於式(I)中,n及m係代表0。
於本發明式(I)、(I-a)或(I-b)的其他較佳具體例中,X 代表氯或氟,宜為氟;R1 代表H、C1-C4-烷基、未經取代之-C(O)-C1-C4-烷基; X1 代表氟、氯、溴或碘;X2及X3各自獨立代表氟、氯、溴或碘,及於式(I)中,n及m係代表0。
於本發明式(I)、(I-a)或(I-b)的其他較佳具體例中,X 代表氯或氟,宜為氟;R1 代表H;X1 代表氟、氯、溴或碘;X2及X3各自獨立代表氟、氯、溴或碘;及於式(I)中,n及m係代表0。
於上式中之符號的定義,係使用集合性術語,其通常為下列取代基之代表:C1-C8-烷基之定義包括本文中所定義之烷基基團的最大範圍。具體而言,此定義包括之意義為甲基、乙基、正-、異丙基、正-、異-、另-、第三-丁基,且於各情況中,所有異構之戊基、己基、庚基及辛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1-甲基乙基、丁基、1-甲基丙基、2-甲基丙基、1,1-二甲基乙基、正-戊基、1-甲基丁基、2-甲基丁基、3-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丙基、1,1-二甲基丙基、2,2-二甲基丙基、1-乙基丙基、正-己基、1-甲基戊基、2-甲基戊基、3-甲基戊基、4-甲基戊基、1,2-二甲基丁基、1,3-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1,1-二甲基丁基、2,2-二甲基丁基、3,3-二甲基丁基、1,1,2-三甲基丙基、1,2,2-三甲基丙基、1-乙基丁基、2-乙基丁基、1-乙基-3-甲基丙基、正庚基、1-甲基己基、1-乙基戊基、2-乙基戊基、1-丙基丁基、辛基、1-甲基庚基、2-甲基庚基、1-乙基己基、2-乙基己基、1-丙基戊基及2-丙基戊基,特別為丙基、1-甲基乙基、丁基、1-甲基丁基、2-甲基 丁基、3-甲基丁基、1,1-二甲基乙基、1,2-二甲基丁基、1,3-二甲基丁基、戊基、1-甲基丁基、1-乙基丙基、己基、3-甲基戊基、庚基、1-甲基己基、1-乙基-3-甲基丁基、1-甲基庚基、1,2-二甲基己基、1,3-二甲基辛基、4-甲基辛基、1,2,2,3-四甲基丁基、1,3,3-三甲基丁基、1,2,3-三甲基丁基、1,3-二甲基戊基、1,3-二甲基己基、5-甲基-3-己基、2-甲基-4-庚基及1-甲基-2-環丙基乙基。較佳之範圍為C1-C4-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異丙基、正-、異-、另-、第三-丁基。該定義C1-C3-烷基包括甲基、乙基、正-、異丙基。
鹵素之定義包括氟、氯、溴及碘。
經鹵素-取代之烷基-係指C1-C8-鹵烷基-其係代表,例如定義如上被一個或多個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取代基所取代之C1-C8-烷基。較佳者,C1-C8-鹵烷基代表氯甲基、二氯甲基、三氯甲基、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氯氟甲基、二氯氟甲基、氯二氟甲基、1-氟乙基、2-氟乙基、2,2-二氟乙基、2,2,2-三氟乙基、2-氯-2-氟乙基、2-氯-2,2-二氟乙基、2,2-二氯-2-氟乙基、2,2,2-三氯乙基、五氟乙基、1-氟-1-甲基乙基、2-氟-1,1-二甲基乙基、2-氟-1-氟甲基-1-甲基乙基、2-氟-1,1-二(氟甲基)-乙基、3-氯-1-甲基丁基、2-氯-1-甲基丁基、1-氯丁基、3,3-二氯-1-甲基丁基、3-氯-1-甲基丁基、1-甲基-3-三氟甲基丁基、3-甲基-1-三氟甲基丁基。
單-或多氟化C1-C4-烷基代表,例如定義如前被一個或多個氟取代基所取代之C1-C4-烷基。較佳之單-或多氟化C1-C4-烷基代表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1-氟乙基、2-氟乙基、2,2-二氟乙基、2,2,2-三氟乙基、五氟乙基、1-氟-1-甲基乙基、2-氟-1,1-二甲基乙基、2-氟-1-氟甲基-1-甲基乙基、2-氟-1,1-二(氟甲基)-乙基、1-甲基-3-三氟 甲基丁基、3-甲基-1-三氟甲基丁基。
C2-C8-烯基之定義包括本文中對於烯基基團所定義之最大範圍。具體而言,此定義包括之意義為乙烯基、正-、異丙烯基、正-、異-、另-、第三-丁烯基,且亦於各情況中所有的異構戊烯基、己烯基、庚烯基、辛烯基、1-甲基-1-丙烯基、1-乙基-1-丁烯基、2,4-二甲基-1-戊烯基、2,4-二甲基-2-戊烯基。經鹵素-取代之烯基-係指C2-C8-鹵烯基-代表,例如定義如前被一個或多個鹵素取代基所取代之C2-C8-烯基。較佳之範圍為C2-C4-烯基,例如乙烯基、正-、異丙烯基、正-、異-、另-或第三-丁烯基。
C2-C8-炔基之定義包括本文中對於炔基基團所定義之最大範圍。具體而言,此定義包括之意義為乙炔基、正-、異丙炔基、正-、異-、另-、第三-丁炔基,且亦於各情況中所有的異構戊炔基、己炔基、庚炔基、辛炔基。經鹵素-取代之炔基-係指C2-C8-鹵炔基-代表,例如定義如前被一個或多個鹵素取代基所取代之C2-C8-炔基。較佳之範圍為C2-C4-炔基,例如乙炔基、正-、異丙炔基、正-、異-、另-或第三-丁炔基。
C3-C7-環烷基之定義包括單環飽和具有3至7個碳環員之烴基基團,例如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及環庚基。
芳基之定義包括芳族,單-、雙-或三環,例如苯基、萘基、蒽基(anthryl)、苯蒽基(phenanthryl)。
雜芳基(hetaryl或heteraryl)之定義包括未飽和,苯並稠合或未苯並稠合之含有至多4個選自N、O及S之雜原子之雜環5-至10-員環。較佳者,雜芳基(hetaryl或heteraryl)之定義包括未飽和含有至多4個選自N、O及S之雜原子之雜環5-至7-員環:例如2-呋喃 基、3-呋喃基、2-噻吩基、3-噻吩基、2-吡咯基、3-吡咯基、1-吡咯基、3-吡唑基、4-吡唑基、5-吡唑基、1-吡唑基、1H-咪唑-2-基、1H-咪唑-4-基、1H-咪唑-5-基、1H-咪唑-1-基、2-唑基、4-唑基、5-唑基、2-噻唑基、4-噻唑基、5-噻唑基、3-異唑基、4-異唑基、5-異唑基、3-異噻唑基、4-異噻唑基、5-異噻唑基、1H-1,2,3-***-1-基、1H-1,2,3-***-4-基、1H-1,2,3-***-5-基、2H-1,2,3-***-2-基、2H-1,2,3-***-4-基、1H-1,2,4-***-3-基、1H-1,2,4-***-5-基、1H-1,2,4-***-1-基、4H-1,2,4-***-3-基、4H-1,2,4-***-4-基、1H-四唑-1-基、1H-四唑-5-基、2H-四唑-2-基、2H-四唑-5-基、1,2,4-二唑-3-基、1,2,4-二唑-5-基、1,2,4-噻二唑-3-基、1,2,4-噻二唑-5-基、1,3,4-二唑-2-基、1,3,4-噻二唑-2-基、1,2,3-二唑-4-基、1,2,3-二唑-5-基、1,2,3-噻二唑-4-基、1,2,3-噻二唑-5-基、1,2,5-二唑-3-基、1,2,5-噻二唑-3-基、2-吡啶基、3-吡啶基、4-吡啶基、3-嗒基、4-嗒基、2-嘧啶基、4-嘧啶基、5-嘧啶基、2-吡基、1,3,5-三-2-基、1,2,4-三-3-基、1,2,4-三-5-基、1,2,4-三-6-基。
5-員雜芳基之定義包括含有至多4個選自N、O及S之雜原子之未飽和雜環5-員環:例如2-呋喃基、3-呋喃基、2-噻吩基、3-噻吩基、2-吡咯基、3-吡咯基、1-吡咯基、3-吡唑基、4-吡唑基、5-吡唑基、1-吡唑基、1H-咪唑-2-基、1H-咪唑-4-基、1H-咪唑-5-基、1H-咪唑-1-基、2-唑基、4-唑基、5-唑基、2-噻唑基、4-噻唑基、5-噻唑基、3-異唑基、4-異唑基、5-異唑基、3-異噻唑基、4-異噻唑基,5-異噻唑基、1H-1,2,3-***-1-基、1H-1,2,3-***-4-基、1H-1,2,3-***-5-基、2H-1,2,3-***-2-基、2H-1,2,3-***-4-基、1H-1,2,4-***-3-基、1H-1,2,4-***-5-基、1H-1,2,4-***-1-基、 4H-1,2,4-***-3-基、4H-1,2,4-***-4-基、1H-四唑-1-基、1H-四唑-5-基、2H-四唑-2-基、2H-四唑-5-基、1,2,4-二唑-3-基、1,2,4-二唑-5-基、1,2,4-噻二唑-3-基、1,2,4-噻二唑-5-基、1,3,4-二唑-2-基、1,3,4-噻二唑-2-基、1,2,3-二唑-4-基、1,2,3-二唑-5-基、1,2,3-噻二唑-4-基、1,2,3-噻二唑-5-基、1,2,5-二唑-3-基、1,2,5-噻二唑-3-基。
6-員雜芳基之定義包括含有至多4個選自N、O及S之雜原子之未飽和雜環6-員環:例如2-吡啶基、3-吡啶基、4-吡啶基、3-嗒基、4-嗒基、2-嘧啶基、4-嘧啶基、5-嘧啶基、2-吡基、1,3,5-三-2-基、1,2,4-三-3-基、1,2,4-三-5-基、1,2,4-三-6-基。
根據取代基之性質,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可以不同可能之異構型式之混合物存在,特別為立體異構物,例如E及Z,蘇及赤,以及光學異構物,且,如果適當,以及互變異構體。所請求的是E及Z異構物,以及蘇及赤,以及光學異構物,這些異構物之任意混合物,及可能的互變異構體型式。
根據取代基之性質,本發明化合物根據化合物中不對稱中心之數目而以一個或多個光學或對掌性異構體型式存在。本發明因此同樣係關於所有的光學異構物及關於其等之外消旋或消旋混合物("消旋"之詞係指成不同比例之對映異構體的混合物)及關於所有可能的立體異構物之混合物,以所有的比例。該非對映異構物及/或該光學異構物可根據一般方法來分離,其本身為精於此方面技藝者所已知。
根據取代基之性質,本發明化合物根據化合物中雙鍵之數目而亦可以一個或多個幾何異構物型式存在。本發明因此同樣係關於所 有的幾何異構物及關於所有可能的混合物,以所有的比例。該幾何異構物可根據一般方法來分離,其本身為精於此方面技藝者所已知。
根據取代基之性質,本發明化合物亦可根據環上取代基的相對位置而以一個或多個幾何異構物型式存在(順/反或順式/反式)。因此本發明同樣係關於所有的順/反(或順式/反式)異構物及關於所有可能的順/反(或順式/反式)混合物,以所有的比例。該順/反(或順式/反式)異構物可根據一般方法來分離,其本身係一般熟悉此方面技藝者所已知。
製法及中間體之闡述
本發明進一步係關於製備式(I)化合物之方法。本發明進一步係關於中間體,如式(IV)及(V)化合物,及其製法。
式(I)化合物可藉由多種類似於已知技藝方法之途徑(參見,如EP-A 180136、DE-A 3535456、DE-A 3608792及其中之參考文獻)及藉由下文中以圖示所顯示之合成途徑及本發明案之實驗部份來獲得。除非另有指明,基團X、R1、X1、X2、X3、X4、X5、n及m之定義如式(I)化合物中所給定之定義。這些定義不僅適用於式(I)最終產物,亦適用於所有中間體。
製法A(圖示1):
化合物(II)及/或(III)亦或市售可得亦或可藉由文獻中說明之方法製備(參見,例如,Farmaco,Edizione Scientifica(1980),35(7),605-14;EP-A 180136及其中所引述之參考文獻)。
化合物(II)(圖示1)可藉由用式(III)苯酚之取代反應及環丙烷化而以一依序或串聯方式,宜於一鹼存在之下,藉由於文獻中說明之方法而轉化為相關之化合物(IV)。
該反應宜於室溫及溶劑之回流溫度之溫度間進行。
至於溶劑,可使用所有在反應條件下為惰性之一般溶劑,例如極性溶劑(例如二甲基甲醯胺)且反應可在兩種或多種這些溶劑之混合物中作用。
製法B(圖示2):
化合物(IV)(圖示2)可藉由於文獻中說明之方法而轉化為相關之化合物(V)(參見,例如EP-A 180136、EP-A 461 502、DE-A 33 15 681、EP-A 291 797)。中間體(IV)宜與三甲基硫氧(sulfoxonium)-或三甲基鋶(sulfonium)-鹽類,宜為三甲基硫氧鹵化物,三甲基鋶鹵化物,三甲基硫氧甲基硫酸鹽或三甲基鋶甲基硫酸鹽,宜在一鹼例如氫氧化鈉存在之下進行反應。
製法C(圖示3):
或者,化合物(IV)可首先轉化為相關之烯烴(VI),接著為環氧化反應而得到環氧化物(V)(參見,例如EP-A 291 797)。
製法D(圖示4):
根據製法B或C得到之化合物(V)可藉由文獻中說明之方法而轉化為相關之化合物(Ia)(參見例如EP-A 180136、DE-A 40 27 608、EP-A 461 502、DE-A 33 15 681、EP-A 291 797、WO-A 9529901、EP-A 0291797)。該啟始物質(V)可與1H-1,2,4-***(VII)進行反應,宜在例如磷酸鉀,碳酸鉀及/或第三丁醇鉀之鹼的存在之下,且宜在例如DMF之有機溶劑的存在之下,而得到化合物(Ia)。
製法E(圖示5):
根據製法D得到之化合物(Ia)可藉由文獻中說明之方法而轉化為相關之化合物(Ib)(參見例如DE-A 3202604、JP-A 02101067、EP-A 225 739、CN-A 101824002、FR-A 2802772、WO-A 2012/175119、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7207-7213,2012;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9358-19361,2012,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9458-9472,2012;Organic Letters,554-557,2013;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5556,2012)。通式(Ia)化合物宜與烷基鹵、硫酸二烷酯、酸酐、醯基氯、磷醯氯、異氰酸烷酯、胺基甲醯氯、碳酸氯化物(carbono chloridates)或亞胺基碳酸酯(imidocarbonates),宜於鹼存在之下,進行反應而得到化合物(Ib)。
較佳之式(I-a)及(I-b)化合物亦可根據本發明製法A至E而得到。除非另有指明,基團X、R1、X1、X2、X3、X4、X5、n及m具有於式(I-a)及(I-b)化合物中給予之定義。這些定義不僅適用於式(I-a)及(I-b)最終產物,亦適用於所有中間體。
通論
根據本發明製備式(I)化合物之製法A至E可任意的使用一個或多個反應輔助劑來進行。
有用的反應輔助劑為,適當地,無機或有機鹼類或酸接受體。這些宜包括鹼金屬或鹼土金屬醋酸鹽類、醯胺化物、碳酸鹽類、碳酸氫鹽類、氫化物、氫氧化物或烷氧化物,例如醋酸鈉、醋酸鉀或醋酸鈣、醯胺鋰、醯胺鈉、醯胺鉀或醯胺鈣、碳酸鈉、碳酸鉀或碳酸鈣、碳酸氫鈉、碳酸氫鉀或碳酸氫鈣、氫化鋰、氫化鈉、氫化鉀或氫化鈣、氫氧化鋰、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或氫氧化鈣、正丁基鋰、第二丁基鋰、第三丁基鋰、二異丙基醯胺鋰、雙(三甲基矽烷基)醯胺鋰、鈉之甲醇化物、乙醇化物、正-或異-丙醇化物、正-、異-、另-或第三-丁醇化物或鉀之甲醇化物、乙醇化物、正-或異-丙醇化物、正-、異-、另-或第三-丁醇化物、以及鹼性有機氮化合物,例如三甲 基胺、三乙基胺、三丙基胺、三丁基胺、乙基二異丙基胺、N,N-二甲基環己基胺、二環己基胺、乙基二環己基胺、N,N-二甲基苯胺、N,N-二甲基苄基胺、吡啶、2-甲基-、3-甲基-、4-甲基-、2,4-二甲基-、2,6-二甲基-、3,4-二甲基-及3,5-二甲基吡啶、5-乙基-2-甲基吡啶、4-二甲基胺吡啶、N-甲基六氫吡啶、1,4-二氮雜二環[2.2.2]-辛烷(DABCO)、1,5-二氮雜二環[4.3.0]-壬-5-烯(DBN)或1,8-二氮雜二環[5.4.0]-十一-7-烯(DBU)。
有用之反應輔助劑為,適當地,無機或有機酸。這些宜包括無機酸,例如氟化氫、氯化氫、溴化氫及碘化氫、硫酸、磷酸及硝酸、及酸性鹽類,例如NaHSO4及KHSO4、或有機酸,例如甲酸、碳酸及烷酸,例如醋酸、三氟醋酸、三氯醋酸及丙酸、以及乙醇酸、硫氰酸、乳酸、琥珀酸、檸檬酸、苯甲酸、肉桂酸、草酸、飽和或單-或二未飽和C6-C20脂肪酸、烷基硫酸單酯、烷基磺酸(含有直鏈或分支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基團的磺酸)、芳基磺酸或芳基二磺酸(芳族基團,例如苯基及萘基,其攜有一個或兩個磺酸基團)、烷基膦酸(含有直鏈或分支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基團的膦酸)、芳基膦酸或芳基二膦酸(芳族基團,例如苯基及萘基,其攜有一個或兩個膦酸基團),其中該烷基及芳基基團可攜有其他取代基,例如對甲苯磺酸、水楊酸、對胺基水楊酸、2-苯氧基苯甲酸、2-乙醯氧基苯甲酸等。
該根據本發明之製法A至E可任意的使用一種或多種稀釋劑。有用之稀釋劑實際上為所有的惰性有機溶劑。除非於上述製法A至E中特別指明,這些宜包括脂族及芳族,經任意鹵化之烴類,例如戊烷、己烷、庚烷、環己烷、石油醚、苯、石油醚、苯、甲苯、二 甲苯、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氯仿、四氯化碳、氯苯及鄰二氯苯、醚類例如二***、二丁醚及甲基第三-丁基醚、乙二醇二甲基醚及二乙二醇二甲基醚、四氫呋喃及二烷、酮類,例如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異丙基酮及甲基異丁基酮、酯類,例如醋酸甲酯及醋酸乙酯、腈類,例如乙腈及丙腈,醯胺類,例如二甲基甲醯胺、二甲基乙醯胺及N-甲基吡咯烷酮、以及二甲亞碸、丁碸及六甲基磷醯胺及DMPU。
於根據本發明之製法中,反應溫度可在相當大的範圍間變化。通常,所採用之溫度係介於-78℃及250℃之間,溫度宜介於-78℃及150℃之間。
該反應時間為反應規模及反應溫度之函數變化,但其通常係介於數分鐘及48小時之間。
根據本發明之製法通常係在標準壓力下進行。然而,其亦可在昇高或降低壓力時進行。
於進行根據本發明之製法時,於每一情況下所需之起始物質通常大約係以等莫耳量使用。然而,其亦可於各情況中以相對大的過量來使用該成份。
於反應終止後,該化合物係任意的由反應混合物中藉由習用分離技術之一種分離出來。如果需要,該化合物係藉由再結晶或色層分離法來純化。
如果適當,於根據本發明知製法A至E中,亦可使用該啟始化合物之鹽類及/或N-氧化物。
本發明進一步係關於式(I)化合物之新穎中間體,其亦形成本發明之一部份。
根據本發明之新穎中間體為新穎之式(IV)化合物 其中,X 代表氟或氯;X1 代表鹵素、C1-C8-烷基、C1-C8-鹵烷基、C1-C8-鹵素烷氧基、C3-C7-環烷基、C2-C8-烯基、C2-C8-炔基、C2-C8-烯基氧基、C3-C8-炔基氧基、C3-C8-鹵代炔基氧基、C1-C8-烷氧基、C1-C8-鹵烷基硫烷基、苯基、5-員雜芳基、6-員雜芳基、苄基氧基、苯基氧基、苄基硫烷基、苄基胺基、苯基硫烷基、或苯基胺基;其中該C2-C8-烯基、C2-C8-炔基、C3-C7-環烷基、苄基、苯基、5-員雜芳基、6-員雜芳基、苄基氧基或苯基氧基可任意的被一個或多個選自下列之基團所取代:鹵素、C1-C8-烷基、C1-C8-鹵烷基、C1-C8-鹵素烷氧基、C3-C7-環烷基、C2-C8-烯基、C2-C8-炔基、C2-C8-烯基氧基、C3-C8-炔基氧基、C3-C8-鹵代炔基氧基、C1-C8-烷氧基、C1-C8-鹵烷基硫烷基;X2 代表鹵素、C1-C8-烷基、C1-C8-鹵烷基、C1-C8-鹵素烷氧基、C3-C7-環烷基、C2-C8-烯基、C2-C8-炔基、C2-C8-烯基氧基、C3-C8-炔基氧基、C3-C8-鹵代炔基氧基、C1-C8-烷氧基、C1-C8-鹵烷基硫烷基;其中該C2-C8-烯基、C2-C8-炔基、C3-C7-環烷基,可任意的被一個或多個選自下列之基團所取代:鹵素、C1-C8-烷基、C1-C8-鹵烷基、C1-C8-鹵素烷氧基、C3-C7-環烷基、C2-C8-烯基、C2-C8- 炔基、C2-C8-烯基氧基、C3-C8-炔基氧基、C3-C8-鹵代炔基氧基、C1-C8-烷氧基、C1-C8-鹵烷基硫烷基;X3 代表鹵素、C1-C8-烷基、C1-C8-鹵烷基、C1-C8-鹵素烷氧基、C3-C7-環烷基、C2-C8-烯基、C2-C8-炔基、C2-C8-烯基氧基、C3-C8-炔基氧基、C3-C8-鹵代炔基氧基、C1-C8-烷氧基、C1-C8-鹵烷基硫烷基;X4 代表鹵素;X5 代表鹵素;n 代表0或1;m 代表0或1;及其鹽類或N-氧化物。
於式(IV)化合物時,適用下列較佳之定義:X 宜代表氟。
n 宜代表0。
m 宜代表0。
X1 宜代表氟、氯、溴、碘、C1-C4-烷基、C1-C4-鹵烷基、C1-C4-烷氧基、C1-C4-鹵烷氧基、C1-C4-鹵烷基硫基、C2-C4-炔基、苯基或苯基氧基;其中該苯基或苯基氧基可任意的被一個或多個選自下列之基團所取代:鹵素或C1-C8-鹵烷基。
X1 更宜代表氟、氯、溴、碘、C1-C4-烷基、C1-C4-鹵烷、C1-C4-烷氧基、C1-C4-鹵烷氧基、C1-C4-鹵烷基硫基或C2-C4-炔基。
X1 更宜代表氟、氯、溴或碘。
X2 宜代表氟、氯、溴、碘、C1-C4-烷基、C1-C4-鹵烷基、C1-C4-烷氧基、C1-C4-鹵烷氧基、C1-C4-鹵烷基硫基或C2-C4-炔基。
X2 更宜代表氟、氯、溴或碘。
X3 宜代表氟、氯、溴、碘、C1-C4-烷基、C1-C4-鹵烷基、C1-C4-烷氧基、C1-C4-鹵烷氧基、C1-C4-鹵烷基硫基或C2-C4-炔基。
X3 更宜代表氟、氯、溴或碘。
於本發明較佳具體例中,X1、X2及X3宜各自獨立代表氟、氯、溴、碘、C1-C4-烷基、C1-C4-鹵烷基、C1-C4-烷氧基、C1-C4-鹵烷氧基、C1-C4-鹵烷基硫基或C2-C4-炔基。
於本發明其他較佳具體例中,X1、X2及X3宜各自獨立代表氟、氯、溴、碘。
於本發明其他較佳具體例中,X1及X3代表氟且X2代表鹵素。
較佳之式(IV)化合物為那些式(IV-a)者 其中X、X1、X2及X3具有式(IV)中所給予之定義。
更佳之式(IV)化合物為那些式(IV-b)者 其中X、X1、X2及X3具有式(IV)中所給予之定義。
根據本發明之其他新穎中間體為式(V)之新穎環氧化物 其中X 代表氟或氯;X1 代表鹵素、C1-C8-烷基、C1-C8-鹵烷基、C1-C8-鹵素烷氧基、C3-C7-環烷基、C2-C8-烯基、C2-C8-炔基、C2-C8-烯基氧基、C3-C8-炔基氧基、C3-C8-鹵代炔基氧基、C1-C8-烷氧基、C1-C8-鹵烷基硫烷基、苯基、5-員雜芳基、6-員雜芳基、苄基氧基、苯基氧基、苄基硫烷基、苄基胺基、苯基硫烷基、或苯基胺基;其中該C2-C8-烯基、C2-C8-炔基、C3-C7-環烷基、苄基、苯基、5-員雜芳基、6-員雜芳基、苄基氧基或苯基氧基可任意的被一個或多個選自下列之基團所取代:鹵素、C1-C8-烷基、C1-C8-鹵烷基、C1-C8-鹵素烷氧基、C3-C7-環烷基、C2-C8-烯基、C2-C8-炔基、C2-C8-烯基氧基、C3-C8-炔基氧基、C3-C8-鹵代炔基氧基、C1-C8-烷氧基、C1-C8-鹵烷基硫烷基;X2 代表鹵素、C1-C8-烷基、C1-C8-鹵烷基、C1-C8-鹵素烷氧基、C3-C7-環烷基、C2-C8-烯基、C2-C8-炔基、C2-C8-烯基氧基、C3-C8-炔基氧基、C3-C8-鹵代炔基氧基、C1-C8-烷氧基、C1-C8-鹵烷基硫烷基;其中該C2-C8-烯基、C2-C8-炔基、C3-C7-環烷基可任意的被一個或多個選自下列之基團所取代:鹵素、C1-C8-烷基、C1-C8-鹵烷基、C1-C8-鹵素烷氧基、C3-C7-環烷基、C2-C8-烯基、C2-C8-炔基、C2-C8-烯基氧基、C3-C8-炔基氧基、C3-C8-鹵代炔 基氧基、C1-C8-烷氧基、C1-C8-鹵烷基硫烷基;X3 代表鹵素、C1-C8-烷基、C1-C8-鹵烷基、C1-C8-鹵素烷氧基、C3-C7-環烷基、C2-C8-烯基、C2-C8-炔基、C2-C8-烯基氧基、C3-C8-炔基氧基、C3-C8-鹵代炔基氧基、C1-C8-烷氧基、C1-C8-鹵烷基硫烷基;X4 代表鹵素;X5 代表鹵素;n 代表0或1;m 代表0或1;及其鹽類或N-氧化物。
於式(V)化合物時,適用下列較佳之定義:X 宜代表氟。
n 宜代表0。
m 宜代表0。
X1 宜代表氟、氯、溴、碘、C1-C4-烷基、C1-C4-鹵烷基、C1-C4-烷氧基、C1-C4-鹵烷氧基,C1-C4-鹵烷基硫基、C2-C4-炔基、苯基或苯基氧基;其中該苯基或苯基氧基可任意的被一個或多個選自下列之基團所取代:鹵素或C1-C8-鹵烷基。
X1 更宜代表氟、氯、溴、碘、C1-C4-烷基、C1-C4-鹵烷基、C1-C4-烷氧基、C1-C4-鹵烷氧基、C1-C4-鹵烷基硫基或C2-C4-炔基。
X1 更宜代表氟、氯、溴或碘。
X2 宜代表氟、氯、溴、碘、C1-C4-烷基、C1-C4-鹵烷基、C1-C4-烷氧基、C1-C4-鹵烷氧基、C1-C4-鹵烷基硫基或C2-C4-炔基。
X2 更宜代表氟、氯、溴或碘。
X3 宜代表氟、氯、溴、碘、C1-C4-烷基、C1-C4-鹵烷基、C1-C4-烷氧基、C1-C4-鹵烷氧基、C1-C4-鹵烷基硫基或C2-C4-炔基。
X3 更宜代表氟、氯、溴或碘。
於本發明較佳具體例中,X1、X2及X3宜各自獨立代表氟、氯、溴、碘、C1-C4-烷基、C1-C4-鹵烷基、C1-C4-烷氧基、C1-C4-鹵烷氧基、C1-C4-鹵烷基硫基或C2-C4-炔基。
於本發明其他較佳具體例中,X1、X2及X3宜各自獨立代表氟、氯、溴、碘。
於本發明其他較佳具體例中,X1及X3代表氟且X2代表鹵素。較佳之式(V)環氧化物為那些式(V-a)者 其中X、X1、X2及X3具有式(V)中所給予之定義。
更佳之式(V)環氧化物為那些式(V-b)者 其中X、X1、X2及X3具有式(V)中所給予之定義。
根據本發明之式(I)化合物可轉化為生理上可接受鹽類,例如酸加成鹽類或金屬鹽絡合物。
根據如前定義之取代基的性質,式(I)化合物具有酸性或鹼性特 徵而可與無機或有機酸或與鹼類或與金屬離子形成鹽類,如果適當亦可形成內鹽,或加成物。倘若式(I)化合物攜有胺基,烷基胺基或其他誘發鹼性特徵之基團,這些化合物可與酸類進行反應而得到鹽類,或其等可直接於合成法中得到。倘若式(I)化合物攜有羥基,羧基或其他誘發酸性特徵之基團,這些化合物可與鹼類進行反應而得到鹽類。適當的鹼類為,例如鹼金屬及鹼土金屬之氫氧化物、碳酸鹽、碳酸氫鹽,特別為其等之鈉、鉀、鎂及鈣鹽,再者為氨鹽、具有(C1-C4)-烷基基團之第一、第二及第三胺、(C1-C4)-烷烴之單-、二-及三烷烴胺、膽鹼以及氯膽鹼。
於此方法中得到的鹽類亦具有殺真菌特性。
無機酸之實例為氫鹵酸,例如氫氟酸、氫氯酸、氫溴酸及氫碘酸、硫酸、磷酸及硝酸,及酸性鹽,例如NaHSO4及KHSO4。適當的有機酸為,例如甲酸、碳酸及鏈烷酸,例如醋酸、三氟醋酸、三氯醋酸及丙酸,以及乙醇酸、硫氰酸、乳酸、琥珀酸、檸檬酸、苯甲酸、肉桂酸、順式丁烯二酸、反式丁烯二酸、酒石酸、山梨酸、草酸、烷基磺酸(含有直鏈或分支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基團的磺酸)、芳基磺酸或芳基二磺酸(芳族基團,例如苯基及萘基,其攜有一個或兩個磺酸基團)、烷基膦酸(含有直鏈或分支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基團的膦酸)、芳基膦酸或芳基二膦酸(芳族基團,例如苯基及萘基,其攜有一個或兩個磺酸膦酸基團),其中該烷基及芳基基團可攜有其他取代基,例如對甲苯磺酸、1,5-萘二磺酸、水楊酸、對胺基水楊酸、2-苯氧基苯甲酸、2-乙醯氧基苯甲酸等。
適當的金屬離子特別為第二主族元素離子,特別為鈣及鎂,第三及第四主族元素離子,特別為鋁,錫及鉛,以及第一至第八過渡 族,特別為鉻、錳、鐵、鈷、鎳、銅、鋅及其他者。特別佳者為第四週期元素的金屬離子。本文中,該金屬可以其等可承擔之多種價數出現。
該式(I)化合物之酸加成鹽類可藉由習用形成鹽類之簡單方式而得到,例如藉由將式(I)化合物溶解於適當惰性溶劑中並添加例如氫氯酸之酸,並依已知方式,例如藉由過濾法而單離出來,且如果需要,藉由用惰性有機溶劑清洗而純化。
該鹽類之適當陰離子宜為那些由下列酸所衍生者:氫鹵酸,例如氫氯酸及氫溴酸,此外為磷酸、硝酸及硫酸。
該式(I)化合物之金屬鹽絡合物可藉由習用製法之簡單方式而得到,例如藉由將金屬鹽溶解於例如乙醇之醇中,並將該溶液添加至式(I)化合物中。金屬鹽絡合物可依已知方式單離,例如藉由過濾法,且如果需要,藉由再結晶法而純化。
中間體之鹽類亦可根據上述製備式(I)化合物之鹽類的方法來製得。
式(I)化合物或其中間體之N-氧化物可依簡單方式藉由習用製法而得到,例如藉由用過氧化氫(H2O2)、過酸,例如過氧硫酸或過氧羧酸,例如間-氯過氧苯甲酸或過氧單硫酸(Caro's acid)之N-氧化反應。
方法及用途
本發明亦關於控制微生物之方法,其特點在於式(I)化合物係施用至該微生物上及/或其等之棲息地。
本發明進一步係關於種子,其業經至少一種式(I)化合物處理。
本發明最後係提供藉由使用以至少一種式(I)化合物處理過之種 子來保護種子以對抗微生物之方法。
式(I)化合物具有強效的殺微生物活性且可於作物保護及於物質保護上用來控制所不想要的微生物,例如真菌及細菌。
式(I)化合物具有極佳之殺真菌特性且可用於作物保護,例如用來控制根腫菌綱,卵菌綱,壺菌綱,接合菌,子囊菌,擔子菌和半知菌綱。
殺菌劑可用於作物保護,例如用於控制假單胞菌科,根瘤菌科,腸桿菌科,棒桿菌科及鏈黴菌科。
式(I)化合物可用於治療性或保護性控制植物病原性真菌。本發明因此亦關於藉由使用本發明活性組成份或組成物以治療性或保護性控制植物病原性真菌的方法,其係施用於種子,植物或植物部份,果實或該植物所生長之土壤。
植物
所有植物及植物部份可根據本發明來處理。應瞭解本文中之植物意指所有植物及植物群,如想要及不想要的野生植物或作物植物(包括天然生成的作物植物)。作物植物可為可藉由傳統培育及最優化方法或藉由生物技術及基因工程方法或這些方法合併而得到之植物,其包括轉基因植物且包括被植物育種者權利所保護及未保護之植物栽培種。應瞭解植物部份意指植物地上及地下之所有部份及器官,例如芽、葉、花及根,其實例包括葉、針葉、稈、莖、花、果實體、果實及種子,以及塊莖、根及根莖。植物部份亦包括收穫之物質及無性及生殖繁殖物質,例如扦插、塊莖、根莖、插枝及種子。
可根據本發明處理之植物包括下列者:棉、亞麻、葡萄、水果、蔬菜,例如薔薇科(Rosaceae sp.)(例如仁果類例如蘋果及梨子,以 及核果類例如杏子、櫻桃、杏仁及桃子,及軟果類例如草莓)、茶薦子科(Ribesioidae sp.)、胡桃科(Juglandaceae sp.)、樺木科(Betulaceae sp.)、漆樹科(Anacardiaceae sp.)、殼鬥科(Fagaceae sp.)、桑科(Moraceae sp.)、木犀科(Oleaceae sp.)、獼猴桃科(Actinidaceae sp.)、樟科(Lauraceae sp.)、芭蕉科(Musaceae sp.)(例如香蕉樹及種植園)、茜草科(Rubiaceae sp.)(例如咖啡)、山茶科(Theaceae sp.)、梧桐科(Sterculiceae sp.)、芸香科(Rutaceae sp.)(例如檸檬、柑橘及葡萄柚);茄科(Solanaceae sp.)(例如蕃茄)、百合科(Liliaceae sp.)、菊科(Asteraceae sp.)(例如萵苣)、繖形科(Umbelliferae sp.)、十字花科(Cruciferae sp.)、藜科(Chenopodiaceae sp.)、葫蘆科(Cucurbitaceae sp.)(例如黃瓜)、蔥科(Alliaceae sp.)(例如韭菜、洋蔥)、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 sp.)(例如豌豆);主要的作物植物,例如禾本科(Gramineae sp.)(例如玉米、草地、穀類,例如小麥、黑麥、稻米、大麥、燕麥、粟及小黑麥)、菊科(Asteraceae sp.)(例如向日葵)、十字花科(Brassicaceae sp.)(例如白菜、紅甘藍、花椰菜、花菜、球芽甘藍、柏菜、大頭菜、蘿蔔、及油菜、芥菜、辣根及水芹)、豆科(Fabacae sp.)(例如豆類、花生)、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 sp.)(例如大豆)、茄科(Solanaceae sp.)(例如馬鈴薯)、藜科(Chenopodiaceae sp.)(例如甜菜、飼用甜菜、瑞士甜菜、甜菜根);花園和樹林中之有用植物及觀賞植物;及這些植物之各種基因改造變種。
病原菌
可根據本發明處理之非限制性真菌疾病之病原菌實例包括:由白粉病之病原菌所引起之疾病,例如布氏白粉菌(Blumeria species),例如禾本科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叉絲單囊殼 屬(Podosphaera species),例如白叉絲單囊殼(Podosphaera leucotricha);單絲殼屬(Sphaerotheca species),例如單絲殼(Sphaerotheca fuliginea);鉤絲殼屬(Uncinula species),例如葡萄鉤絲殼(Uncinula necator);由銹病病原菌所引起之疾病,例如膠銹菌屬(Gymnosporangium species),例如梨膠銹菌(Gymnosporangium sabinae);駝孢銹菌屬(Hemileia species),例如咖啡駝孢銹菌(Hemileia vastatrix);層銹菌屬(Phakopsora species),例如豆薯層銹菌(Phakopsora pachyrhizi)或山馬蝗層銹菌(Phakopsora meibomiae);柄銹菌屬(Puccinia species),例如隱匿柄銹菌(Puccinia recondite)、禾柄銹菌(Puccinia graminis)或鴨茅條形柄銹菌(Puccinia striiformis);單孢銹菌屬(Uromyces species),例如疣頂單孢銹菌(Uromyces appendiculatus);由來自卵菌綱類(Oomycetes)之病原菌造成之疾病,例如白銹菌屬(Albugo species),例如白銹菌(Albugo candida);盤梗黴屬(Bremia species),例如萵苣盤梗黴(Bremia lactucae);霜黴屬,例如碗豆霜黴(Peronospora pisi)或蕓苔霜黴(P.brassicae);疫黴屬(Phytophthora species),例如致病疫黴(Phytophthora infestans);單軸黴屬(Plasmopara species),例如葡萄生單軸黴(Plasmopara viticola);假霜黴屬(Pseudoperonospora species),例如葎草假霜黴(Pseudoperonospora humuli)或古巴假霜黴(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腐黴屬(Pythium species),例如終極腐黴(Pythium ultimum);由例如,鏈格孢屬(Alternaria species),例如馬鈴薯鏈格孢(Alternaria solani);尾孢屬(Cercospora species),例如甜菜褐斑病菌(Cercospora beticola);枝孢屬(Cladiosporium species),例如甜瓜黑星病菌(Cladiosporium cucumerinum);旋胞腔菌屬(Cochliobolus species),例如禾旋胞腔菌(Cochliobolus sativus)(分生孢生型式:德克塞氏菌(Drechslera),共:長蠕孢屬(Helminthosporium))或宮部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miyabeanus);刺盤孢屬(Colletotrichum species),例如豆刺盤孢(Colletotrichum lindemuthanium);環錐病菌屬(Cycloconium species),例如油橄欖環錐病菌(Cycloconium oleaginum);間座殼屬(Diaporthe species),例如柑橘間座殼(Diaporthe citri);痂囊腔菌屬(Elsinoe species),例如柑橘痂囊腔菌(Elsinoe fawcettii);盤長孢屬(Gloeosporium species),例如悅色盤長孢(Gloeosporium laeticolor);小叢殼屬(Glomerella species),例如圍小叢殼(Glomerella cingulata);球座菌屬(Guignardia species),例如葡萄球座菌(Guignardia bidwelli);小球腔菌屬(Leptosphaeria species),例如斑點小球腔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小粒菌核病菌屬(Magnaporthe species),例如稻小粒菌核病菌(Magnaporthe grisea);雪腐病菌屬(Microdochium species),例如紅色雪腐病菌(Microdochium nivale);球腔菌屬(Mycosphaerella species),例如禾生球腔菌(Mycosphaerella graminicola),落花生球腔菌(Mycosphaerella arachidicola)或黑條葉斑病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小暗球殼屬(Phaeosphaeria species),例如穎枯病菌(Phaeosphaeria nodorum);核腔菌屬(Pyrenophora species),例如圓核腔菌(Pyrenophora teres)或堰麥草核腔菌(Pyrenophora tritici repentis);柱隔孢屬(Ramularia species),例如可洛塞尼柱隔孢菌(Ramularia collo-cygni)或白斑柱隔孢菌(Ramularia areola);喙孢屬(Rhynchosporium species),例如黑麥喙孢 (Rhynchosporium secalis);殼針孢屬(Septoria species),例如芥菜葉小殼針孢(Septoria apii)或義大利蕃茄殼針孢(Septoria lycopersici);殼多孢屬(Stagonospora species),例如穀類殼多孢(Stagonospora nodorum);核瑚菌屬(Typhula species),例如內孢核瑚菌(Typhula incarnate);黑星菌屬(Venturia species),例如蘋果黑星菌(Venturia inaequalis)造成之葉斑病及葉凋病;root and stem diseases caused,由例如,伏革菌屬(Corticium species),例如禾伏革菌(Corticium graminearum);鏈孢黴屬(Fusarium species),例如尖鏈孢黴(Fusarium oxysporum);頂囊殼屬(Gaeumannomyces species),例如禾頂囊殼屬(Gaeumannomyces graminis);根腫菌屬(Plasmodiophora species),例如蕓苔根腫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絲核菌屬(Rhizoctonia species),例如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帚枝黴屬(Sarocladium species),例如稻帚枝黴(Sarocladium oryzae);小菌核屬(Sclerotium species),例如稻腐小核菌(Sclerotium oryzae);泰比菌屬(Tapesia species),例如針形泰比菌(Tapesia acuformis);根串珠黴屬(Thielaviopsis species),例如根串球黴(Thielaviopsis basicola)造成之根及莖疾病;由例如,鏈格抱屬(Alternaria species),例如鏈格孢菌(Alternaria spp.);麴菌屬(Aspergillus specie),例如柄曲黴(Aspergillus flavus);枝孢屬(Cladosporium species),例如白楊煤病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麥角菌屬(Claviceps species),例如麥角菌(Claviceps purpurea);鏈孢黴屬(Fusarium species),例如大刀鏈孢(Fusarium culmorum);赤黴屬(Gibberella species),例如玉蜀黍赤黴(Gibberella zeae);明梭孢屬(Monographella species),例如雪腐明梭孢 (Monographella nivalis);殼多孢屬(Stagnospora species),例如穎枯殼多孢(Stagnospora nodorum)造成之穗及圓錐花序疾病(包括玉米穗軸);由黑穗病真菌,例如軸黑粉菌屬(Sphacelotheca species),例如絲軸黑粉菌(Sphacelotheca reiliana);腥黑粉菌屬(Tilletia species),例如小麥網腥黑粉菌(Tilletia caries)或小麥矮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ontroversa);條黑粉菌屬(Urocystis species),例如隱條黑粉菌(Urocystis occulta);黑粉菌屬(Ustilago species),例如裸黑粉菌(Ustilago nuda)造成之疾病;由例如,麴菌屬(Aspergillus species),例如柄曲黴(Aspergillus flavus);葡萄孢屬(Botrytis species),例如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青黴屬(Penicillium species),例如擴展青黴菌(Penicillium expansum)或產紫青黴菌(Penicillium purpurogenum);根黴屬(Rhizopus species),例如匍枝根黴(Rhizopus stolonifer);小核菌屬(Sclerotinia species),例如核盤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輪枝孢屬(Verticilium species),例如黃萎輪枝孢菌(Verticilium alboatrum)造成之果腐病;由例如,鏈格孢屬(Alternaria species),例如蕓苔鏈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絲囊黴屬(Aphanomyces species),例如根腐絲囊黴(Aphanomyces euteiches);殼二孢屬(Ascochyta species),例如扁豆殼二孢(Ascochyta lentis);麴菌屬(Aspergillus species),例如柄曲黴(Aspergillus flavus);枝孢屬(Cladosporium species),例如多主枝孢(Cladosporium herbarum);旋胞腔菌屬(Cochliobolus species),例如禾旋胞腔菌(Cochliobolus sativus;(分生孢子型式:德克塞氏菌(Drechslera),雙極黴屬(Bipolaris),共:長蠕孢屬(Helminthosporium)); 刺盤孢屬(Colletotrichum species),例如馬鈴薯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occodes);鏈孢黴屬(Fusarium species),例如大刀鏈孢(Fusarium culmorum);赤黴菌屬(Gibberella specie),例如玉蜀黍赤黴(Gibberella zeae);殼球孢屬(Macrophomina species),例如菜豆殼球孢(Macrophomina phaseolina);雪腐菌屬(Microdochium species),例如紅色雪腐菌(Microdochium nivale);雪黴葉枯菌屬(Monographella species),例如小麥雪黴葉枯菌(Monographella nivalis);青黴屬(Penicillium specie),例如擴展青黴菌(Penicillium expansum);莖點黴屬(Phoma species),例如黑脛莖點黴(Phoma lingam);擬莖點黴屬(Phomopsis species),例如大豆莖點黴(Phomopsis sojae);疫黴屬(Phytophthora species),例如惡疫黴(Phytophthora cactorum);核腔菌屬(Pyrenophora species),例如麥類核腔菌(Pyrenophora graminea);稻瘟病菌屬(Pyricularia species),例如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腐黴屬(Pythium species),例如終極腐黴(Pythium ultimum);絲核菌屬(Rhizoctonia species),例如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根黴菌屬(Rhizopus species),例如水稻根黴菌(Rhizopus oryzae);小核菌屬(Sclerotium species),例如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殼針孢屬(Septoria species),例如穎枯殼針孢(Septoria nodorum);核瑚菌屬(Typhula species),例如內抱核瑚菌(Typhula incarnata);輪枝孢屬(Verticillium species),例如大麗花輪枝孢(Verticillium dahliae)造成之種子及土壤傳介之腐病及凋萎疾病,以及幼苗之疾病;由例如,叢赤殼屬(Nectria species),例如癭叢赤殼(Nectria galligena)造成之毒瘤、癭瘤及叢枝病; 由例如,核盤菌屬(Monilinia species),例如核果鏈核盤菌(Monilinia laxa)造成之枯萎疾病;由例如,外擔菌屬(Exobasidium species),例如壞損外擔菌(Exobasidium vexans);外囊菌屬(Taphrina species),例如畸型外囊菌(Taphrina deformans)造成之葉片、花卉及果實的變形;由例如,埃斯卡菌屬(Esca species),例如葡萄厚膜孢菌(Phaeomoniella chlamydospora)、青黴懸鈴木菌(Phaeoacremonium aleophilum)或地中海層臥孔菌(Fomitiporia mediterranea);靈芝菌屬(Ganoderma species),例如小笠原靈芝(Ganoderma boninense)造成之木本植物的退化性疾病;由例如,葡萄孢屬(Botrytis species),例如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造成之花卉及種子的疾病;由例如,絲核菌屬(Rhizoctonia species),例如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長蠕孢屬(Helminthosporium species),例如腐衣長蠕孢(Helminthosporium solani)造成之植物塊莖的疾病;由細菌性病原菌,例如黃單胞菌屬(Xanthomonas species),例如水稻細菌性瘡痂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Oryzae);假單胞菌屬(Pseudomonas species),例如丁香假單胞菌甜瓜致病變種(Pseu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歐文氏菌屬(Erwinia species),例如解澱粉歐文氏菌(Erwinia amylovora)造成之疾病。
宜用來控制下列大豆疾病:
由下列於葉片、莖、莢及種子所造成的真菌性疾病,例如黑斑病(細極鏈格孢(Alternaria spec.atrans tenuissima))、炭疽病(盤長孢狀刺盤孢束狀變種(Colletotrichum gloeosporoides dematium var. truncatum))、褐斑病(大豆殼針孢(Septoria glycines))、角斑病及枯萎病(菊池尾孢(Cercospora kikuchii))、開黴葉枯病(漏斗開黴(Choanephora infundibulifera trispora)(共))、斑節葉斑病(大豆斑節菌(Dactuliophora glycines))、霜黴病(東北霜黴(Peronospora manshurica))、長蠕孢枯萎病(大豆長蠕孢菌(Drechslera glycini))、灰斑病(大豆尾孢(Cercospora sojina))、小光殼葉斑病(三葉草小光殼(Leptosphaerulina trifolii))、葉點黴葉斑病(大豆生葉點黴(Phyllosticta sojaecola))、莢果及莖枯萎病(大豆擬莖點黴(Phomopsis sojae))、白粉病(大豆白粉病菌(Microsphaera diffusa))、棘殼孢葉斑病(大豆棘殼孢(Pyrenochaeta glycines))、漂浮絲核菌(rhizoctonia aerial)、葉子、及網絡枯萎病(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腐鏽(豆薯層銹菌(Phakopsora pachyrhizi)、山馬蝗層銹菌(Phakopsora meibomiae))、瘡痂(大豆痂圓孢(Sphaceloma glycines))、葡柄黴葉枯萎病(葡柄黴(Stemphylium botryosum))、圓盾斑點病(山扁豆生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
由下列於根及莖基部造成的真菌性疾病,例如黑根腐病(野百合麗赤殼菌(Calonectria crotalariae))、炭腐病(菜豆殼球孢菌(Macrophomina phaseolina))、鐮刀菌萎蔫病、根腐病、及莢果和頸腐病(尖孢鐮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豌豆直喙鐮孢(Fusarium orthoceras)、半裸鐮孢(Fusarium semitectum)、木賊鐮孢(Fusarium equiseti))、根腐壞死病(大豆褐紅壞死菌(Mycoleptodiscus terrestris))、新赤殼屬(侵菅新赤殼(Neocosmospora vasinfecta))、莢果及莖枯萎病(菜豆間座殼(Diaporthe phaseolorum))、莖潰瘍病(菜豆間座殼大豆變種(Diaporthe phaseolorum var.caulivora))、疫黴腐病(大雄疫黴 (Phytophthora megasperma))、褐莖腐病(大豆褐莖腐病菌(Phialophora gregata))、腐黴腐病(瓜果腐黴(Pythium aphanidermatum)、畸雌腐黴(Pythium irregular)、德巴厘腐黴(Pythium debaryanum)、群結腐黴(Pythium myriotylum)、終極腐黴(Pythium ultimum))、絲核菌屬根腐病、莖腐病、及猝倒病(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核盤黴屬莖腐病(核盤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核盤黴屬斑點葉枯病(小核菌(Sclerotinia rolfsii))、根串珠黴屬根腐病(根串球黴(Thielaviopsis basicola))。
植物生長調節
於一些情況中,式(I)化合物可,於特定濃度或施用率時,亦可用作為生長調節劑或植物特性改良劑,或作為殺微生物劑,例如殺真菌劑、抗黴菌劑、殺菌劑、殺病毒劑(包括抗類病毒組成物)或作為對抗MLO(似支原體有機體)及RLO(似立克次體有機體)之試劑。
式(I)化合物會干預植物生理過程且因此可用作為植物生長調節。植物生長調節可對植物產生各種影響。物質的效應主要是根據施用時間與該植物的發育階段,以及活性組成份施用至該植物或其等之環境的量及施用型式。於各情況中,生長調節劑應當對作物植物具有特定的期望功效。
生長調節功效,包括提早發芽、較佳之出苗、更發達的根系及/或改善根系生長、提高分蘗能力、更多生產力的分蘗、提早開花、提高植物高度及/或生物量、縮短莖幹、新梢生長之改善、核/穗數目、穗數目/m2、匍匐莖數目及/或花卉數目、提高採收指數、較大葉片、較少死亡基葉、改進的葉序、較早成熟/較早果實完成、均勻成熟、增加籽粒充實期間、較佳的果實完成、較大果實/植物體尺寸、 抵抗萌芽及減少倒伏。
提高產量或改善產量係指係指每公頃的總生物量、每公頃的產量、核/果實重量、種子大小及/或每百升重量以及提高產物品質,包括:改善有關大小分佈之加工性(核、果實等)、均勻裂開、穀物水分、利於研磨、利於釀造、利於釀製、提高出汁率、採收能力、消化率、沉降值、掉落數目、莢果穩定性、貯存穩定性、改良纖維長度/強度/均勻性,提高青貯飼料餵養之動物奶及/或肉質量,適用於烹煮及油炸;其他包括有關改良的果實/顆粒品質、大小分佈(核、果實等)、提高的儲存性/保質期、硬度/柔軟度、味道(香氣、質地等)、等級(大小、形狀、漿果數目等)、每一束之漿果/果實數目、脆度、新鮮度、蠟覆蓋、生理失調的頻率、顏色等的商品性;其他包括提高想要的組成份如蛋白質含量、脂肪酸、油含量、油品質、胺基酸組成物、糖含量、酸含量(pH)、糖/酸比率(Brix)、聚苯酚、澱粉含量、營養品質、麩質含量/指數、能量含量、味道等;且進一步包括降低所不要的組成份如較少黴菌毒素、較少黃麴毒素、土臭素濃度、苯酚香味、漆酶、多酚氧化酶及過氧化酶、硝酸鹽含量等。
可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化合物,例如以減緩植物的營養生長。此等生長抑制性具有經濟利益,例如於牧草之情況時,由於其係如此而可減少在觀賞植物花園、公園及體育設施、在路邊、在機場或水果作物剪草的頻率。亦為顯著的是抑制草本和木本植物在路邊及管線或架空電纜附近、或挺常在不想要植物旺盛生長的地方生長。
亦屬重要的是使用生長調節劑以抑制穀類的縱向生長。此可以減少或完全避免植物於採收前倒伏。而且,於穀物之情況時,生長調節劑生長調節劑可加強莖稈,其亦可阻擋倒伏。使用生長調節劑以縮短並加強莖稈允許分配較多的肥料體積以提高產量,無任何穀類作物倒伏的風險。
於許多作物植物中,抑制營養生長允許更密集種植,且其因此可於該土壤表面上達到較高產量。以這種方式獲得之較小植物的另一個益處為該作物比較容易培養和採收。
降低植物營養生長亦可導致提高或改進產量,因為相較於植物營養部份,養分及同化物更有利於花朵及果實形成。
或者,生長調節劑亦可用來促進營養生長。當採收植物營養部份時,此更為有利。然而,在形成較多同化物時,促進營養生長亦可促進生殖生長,產生更多或更大的果實。
再者,對於生長或產量之有利功效可經由養分利用效率,尤其是氮(N)-利用率、磷(P)-利用率、水利用率、改良的蒸散作用、呼吸作用及/或CO2光合生產率、較好的結瘤、改良的Ca-代謝等而達成。
同樣地,生長調節劑可用來改變植物之組成物,從而可能造成收穫產品之質量的改進。在生長調節劑影響下,可以形成單性果實。此外,其可影響花朵之性別。其亦可產生不育花粉,此於培育及生產雜交種子上相當重要。可控制植物之分支。一方面,藉由打破頂端優勢,其能夠促進側枝發展,這可能特別是在觀賞植物之栽培上高度需要,且亦合併有抑制生長。另一方面,然而,其亦可抑制側枝生長。此功效特別關注在,例如菸草栽培或蕃茄栽培。
於生長調節劑的影響下,可控制植物之葉片量使得植物於想要 的時間達成落葉。此等落葉於機械採收棉上扮演重要角色,但亦關注在促進其他作物採收,例如於葡萄種植。植物落葉亦可被採用以於植物移植之前降低蒸散。
再者,生長調節劑可以調節植物衰老,其可使得綠葉面積期間延長,較長的籽粒充實期,提高產量質量等。
生長調節劑同樣的可用來調節果實開裂。一方面,其可避免過早的果實開裂。另一方面,其亦可促進果實開裂或甚至花朵敗育以達到想要的量(「疏化」)。此外其可於收穫時期使用生長調節劑以降低使果實脫離所需之力道,以便允許機械採收或方便於人工採收。
生長調節劑亦可用來於採收前或後達到採收物質加快或延遲成熟。此特別有利,因其允許最優化調整市場需求。再者,生長調節劑於某些情況同步集中熟化。此確立了在單一操作時完全機械或人工採收的先決條件,例如於菸草、蕃茄或咖啡之情況時。
藉由使用生長調節劑,另外亦可影響植物種子或芽的休息,使得於苗圃之植物如鳳梨或觀賞植物於其等通常不會的同一時間,例如發芽、抽條或開花。在有霜凍危機的地方,其可能需要藉助於生長調節劑以延緩種子出芽或萌芽,以便避免由晚霜凍所造成之傷害。
最後,生長調節劑可誘發植物對於霜凍、乾旱或土壤含鹽量之抗性。這允許植物在其等通常不適合於此目的之區域栽培。
抗性誘導/植物健康及其他功效
式(I)化合物亦對於植物具有強化作用的功效。因此,其等可用來發動植物之防禦性以對抗所不要之微生物。
於本文中,植物加強(抗性-誘發)物質係指能以此等方式刺激植 物之防禦系統,使得經處理之植物,當隨即接種以所不要之微生物,對這些微生物產生高程度抗性的物質。
再者,於本發明內文中,植物生理學效應包括下列者:非生物耐壓性,包括對高溫或低溫之耐受性、耐旱性及乾旱脅迫後復甦、水使用效率(相關於降低水消耗量)、防洪耐受性、臭氧脅迫及UV耐受性、對於化學品如重金屬、鹽類、殺蟲等之耐受性。
生物耐壓性,包括提高之抗真菌性及提高之抗線蟲、病毒及細菌性。於本發明內文中,生物耐壓性宜包括提高之抗真菌性及提高之抗線蟲性。
提高之植物活力,包括植物健康/植物品質及種子活力、降低站立失敗、改善外觀、提高壓力時期之恢復、改善色斑(如葉綠素含量、保綠效果等)並改良光合作用。
黴菌毒素
此外,式(I)化合物可降低所採收物質及由其所製得之食物及飼料中的黴菌毒素含量。黴菌毒素特別包括,但非侷限於下列者:嘔吐毒素(DON)、雪腐鐮刀菌醇、15-Ac-DON、3-Ac-DON、T2-及HT2-毒素、伏馬毒素(fumonisins)、玉米赤黴烯酮(zearalenon)、串珠鐮刀(moniliformin)、鐮刀菌素(fusarin)、草鐮孢烯醇(diaceotoxyscirpenol)(DAS)、白殭菌素(beauvericin)、恩鐮孢菌素(enniatin)、福斯普利夫諾(fusaroproliferin)、福斯利諾(fusarenol)、赭麯黴毒素(ochratoxins)、展青黴素(patulin)、麥角生物鹼(ergot alkaloids)及黃麴毒素(aflatoxins)其可由下列真菌製得,例如:鐮孢屬(Fusarium spec.),例如銳頂鐮孢(F.acuminatum)、亞洲鐮抱(F.asiaticum)、蠶豆鐮孢(F.avenaceum)、克魯克威爾鐮孢(F.crookwellense)、大刀鐮孢(F. culmorum)、禾本科鐮孢(F.graminearum)(小麥赤黴病菌(Gibberella zeae))、木賊鐮孢(F.equiseti)、藤倉鐮孢(F.fujikoroi)、香蕉鐮孢(F.musarum)、尖鐮孢(F.oxysporum)、再育鐮刀菌(F.proliferatum)、早熟禾鐮孢(F.poae)、小麥冠腐病菌(F.pseudograminearum)、接骨木鐮孢(F.sambucinum)、藨草鐮孢(F.scirpi)、半裸鐮孢(F.semitectum)、腐皮鐮孢(F.olani)、擬分支孢鐮孢(F.sporotrichoides)、藍申閃鐮孢(F.langsethiae)、亞黏團串珠鐮孢(F.subglutinans)、三隔鐮孢(F.tricinctum)、輪枝鐮孢(F.verticillioides)等、以及曲黴屬(Aspergillus spec.),例如黃曲黴(A.flavus)、寄生曲黴(A.parasiticus)、集峰麯黴(A.nomius)、赭曲黴(A.ochraceus)、棒黃曲黴(A.clavatus)、土曲黴(A.terreus)、雜色曲黴(A.versicolor)、青黴屬(Penicillium spec.),例如疣孢青黴(P.verrucosum)、鮮綠青黴(P.viridicatum)、橘青黴(P.citrinum)、擴展青黴(P.expansum)、棒形青黴(P.claviforme)、婁地青黴(P.roqueforti)、麥角屬(Claviceps spec.),例如麥角菌(C.purpurea)、梭形麥角(C.fusiformis)、雀稗麥角(C.paspali)、非洲麥角(C.Africana)、葡萄穗黴屬(Stachybotrys spec.)及其他者。
物質保護
式(I)化合物亦可用來保護物質,以保護工業物質來對抗植物病原性真菌之攻擊和破壞。
此外,式(I)化合物可用作為防垢組成物,單獨或與其他活性組成份合併。
於本文中,應瞭解工業物質係指無生命的物質,其係製備來供工業使用。例如藉由本發明組成物保護以免除微生物改變或破壞之工業物質可為膠粘劑、粘膠、紙、壁紙及板子/紙板、紡織品、地毯、 皮革、木材、纖維及組織、塗料及塑膠物品、冷卻潤滑劑及可被微生物感染或破壞之其他物質。部份生產工廠及建築物,例如冷卻水迴路、冷卻及加溫系統及通風及空調單位,其可因微生物增殖而受損而亦可提及在物質可保護的範圍內。於本發明範圍內之工業物質宜包括膠粘劑、膠水、紙及卡紙、皮革、木材、塗料、冷卻潤滑劑及熱傳導液、更宜為木材。
式(I)化合物可避免不良反應,例如腐爛、腐朽、褪色、脫色或形成發黴。
於處理木材之情況時,亦可使用式(I)化合物來對抗易於生長或木材內部之真菌疾病。「木材」之詞係指所有木材種類之型式,及所有擬用於建築之此等加工型式之木材,例如實木、高密度木材、膠合木、及夾板。根據本發明處理木材之方法主要包括與根據本發明之組成物接觸;此包括例如直接施用、噴灑、浸漬、注射或任何其他適當的方法。
此外,式(I)化合物可用來保護與鹽水或微鹹水接觸之物體,尤其是船體、螢幕、魚網、建築物、停泊處及信號系統免於發黴。
式(I)化合物亦可使用來保護儲存之物品。應瞭解,儲存之物品係指蔬菜或動物來源之天然物質或其加工品,其為天然來源,且其需要長期保護。蔬菜來源,例如植物或植物部份,例如莖、葉片、塊莖、種子、果實、穀物之儲存物品可於剛採收時予以保護或於預乾燥、潤濕、粉碎、磨碎、按壓或焙燒加工之後予以保護。儲存物品亦包括木材、兩者未加工,例如建築木材、電線桿及障礙、或最終產物之型式,例如傢俱。動物來源之儲存物品為例如獸皮、皮革、毛皮及毛髮。本發明組成物可避免不良反應,例如腐爛、腐朽、褪 色、脫色或形成發黴。
能降解或改變工業物質之微生物包括例如細菌、真菌、酵母菌、藻類及黏菌生物。式(I)化合物宜用來對抗真菌,尤其是黴菌、木材變色及木材破壞真菌(子囊菌綱(Ascomycetes)、擔子菌綱(Basidiomycetes)、半知菌綱(Deuteromycetes)及接合菌綱(Zygomycetes))、及對抗黏菌生物及藻類。實例包括下列屬之微生物:鏈格孢屬(Alternaria),例如細極鏈格抱(Alternaria tenuis);曲黴屬(Aspergillus),例如黑曲黴(Aspergillus niger);毛殼屬(Chaetomium),例如球毛殼(Chaetomium globosum);粉孢革菌屬(Coniophora),例如粉孢革菌(Coniophora puetana);香菇屬(Lentinus),例如虎皮香菇(Lentinus tigrinus);青黴屬(Penicillium),例如灰綠青黴(Penicillium glaucum);多孔屬(Polyporus),例如變色多孔菌(Polyporus versicolor);短梗黴屬(Aureobasidium),例如出芽短梗黴(Aureobasidium pullulans);指疫黴屬(Sclerophoma),例如松形指疫黴菌(Sclerophoma pityophila);木黴屬(Trichoderma),例如綠木黴(Trichoderma viride);長喙殼屬(Ophiostoma spp.)、甘藷長喙屬(Ceratocystis spp.)、腐質黴屬(Humicola spp.)、彼德殼屬(Petriella spp.)、毛束黴屬(Trichurus spp.)、革蓋束菌屬(Coriolus spp.)、黏褶菌屬(Gloeophyllum spp.)、側耳屬(Pleurotus spp.)、臥孔屬(Poria spp.)、色孢皺孔菌屬(Serpula spp.)及乾酪菌屬(Tyromyces spp.)、枝胞屬(Cladosporium spp.)、擬青黴屬(Paecilomyces spp.)、毛黴屬(Mucor spp.)、埃希氏菌屬(Escherichia),例如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假單胞菌屬(Pseudomonas),例如銅綠假單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葡萄球菌屬(Staphylococcus),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假絲酵母(Candida spp.)及酵母屬(Saccharomyces spp.),例如釀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ae)。
配方
本發明進一步係關於控制所不欲之微生物的組成物,其包括至少一種式(I)化合物。這些宜為殺真菌組成物,其包括農業上適當的輔助劑、溶劑、載體、表面活性劑或增充劑。
根據本發明,載體為天然或合成,有機或無機物質,活性組成份係為了更好的實用性而含有或合併有其等,特別是施用至植物或植物部份或種子。該載體,其可為固體或液體,通常為惰性且應該是適用於農業。
有用之固體載體包括:例如銨鹽及天然岩石粉末,例如高嶺土、黏土、滑石、白堊、石英、活性白土、蒙脫土或矽藻土,及合成的巖石粉末,例如極度分散之矽石、氧化鋁及矽酸鹽;適用於顆粒之有用的固體載體包括:例如壓碎且分級之天然巖石,例如方解石、大理石、浮石、海泡石及白雲石、以及無機及有機粉類之合成顆粒、及有機物質之顆粒,例如紙、鋸屑、椰子殼、玉米穗軸及菸草稈;有用的乳化劑及/或泡沫形成劑包括:例如非離子性及陰離子性乳化劑,例如聚乙烯脂肪酸酯、聚乙烯脂肪醇醚,例如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烷基磺酸鹽、烷基硫酸鹽、芳基磺酸鹽以及蛋白質水解產物;適當的分散劑為非離子性及/或離子性物質,例如來自下列各類:醇-POE及/或-POP醚、酸及/或POP POE酯、烷基芳基及/或POP POE醚、脂肪及/或POP POE加成物、POE-及/或POP-聚醇衍生物、POE-及/或POP-山梨糖醇或-糖加成物、烷基或芳基硫酸鹽、烷基或芳基磺酸鹽及烷基或芳基磷酸鹽或相關之PO-醚加成物。其他適當的為 寡-或聚合物,例如那些衍生自乙烯基單體,自丙烯酸,自EO及/或PO,單獨或與,例如(聚)醇或(聚)胺合併者。其亦可能使用木質素及其磺酸衍生物,未經修改及經修改之纖維素、芳族及/或脂族磺酸及其等與甲醛之加成物。
該活性組成份可轉化成為習用配方,例如溶液、乳化液、可濕性粉末、水-及油基懸浮液、粉末、粉劑、膏劑、可溶性粉末、可溶性顆粒、散播用顆粒、懸浮乳液濃縮物、以活性組成份浸漬之天然產物,以活性組成份浸漬之合成物質,肥料以及在聚合物質中的微封裝。
該活性組成份可如此使用,以其等之配方或由其等製得之使用型式,如立即可用溶液、乳化液、水-或油基懸浮液、粉末、可濕性粉末、膏劑、可溶性粉末、粉劑、可溶性顆粒、散播用顆粒、懸浮乳液濃縮物、以活性組成份浸漬之天然產物、以活性組成份浸漬之合成物質、肥料以及在聚合物質中的微封裝。施用係以常規方式來完成,例如藉由澆水、噴灑、霧化、散播、噴粉、起泡、散佈於上等。其亦可藉由超低體積方式來調配活性組成份或將活性組成份製劑/該活性組成份本身注射至土壤中。其亦可處理植物之種子。
該提及之配方可依本身已知之方式製備,例如藉由將該活性組成份與至少一種習用增充劑、溶劑或稀釋劑、乳化劑、分散劑及/或黏合劑或固著劑、潤濕劑、防水劑、如果適當乾燥劑及UV穩定劑及如果適當染劑及顏料、消泡劑、防腐劑、第二增稠劑、膠粘劑、赤黴素以及其他加工輔助劑掺合。
本發明不僅包含立即可用之配方且可用適當裝置來施用至植物或種子,以及市售之於使用前需用水稀釋之濃縮物。
式(I)化合物可如此存在,或以其等之(市售)配方及由此等配方製得之使用型式作為與其他(已知)活性組成份,例如殺蟲劑、引誘劑、消毒劑、殺菌劑、殺蟎劑、殺線蟲劑、殺真菌劑、生長調節劑、除草劑、肥料、安全劑及/或化學資訊素之混合物。
所使用之輔助劑可為那些物質,其適用於將特定之特點賦予至組成物本身及/或賦予至由其等衍生之製劑(例如噴灑液、種子敷料),例如某些技術特點及/或特定生物特性。典型的輔助劑包括:增充劑、溶劑及載體。
適當的增充劑為,例如水、極性及非極性有機化學液體,例如來自芳族及非芳族之類者(例如石蠟、烷基苯、烷基萘、氯苯)、醇類及多元醇類(其可任意的經取代、醚化及/或酯化)、酮類(例如丙酮、環己酮)、酯類(包括脂肪及油類)及(聚)醚類、未經取代及經取代之胺類、醯胺類、內醯胺(例如N-烷基吡咯烷酮)及內酯類、碸類及亞碸類(例如二甲亞碸)。
液化之氣體增充劑或載體意指於標準温度及標準壓力下為氣態之液體,例如氣溶膠推進劑例如鹵代烴類、或丁烷、丙烷、氮及二氧化碳。
於配方中,可使用增黏劑例如羧甲基纖維素、天然及合成之聚合物,其係以例如***膠、聚乙烯醇及聚醋酸乙烯酯、或天然磷脂類例如腦磷脂和卵磷脂及合成磷脂之粉末、顆粒或晶格型式。其他添加劑可為礦物及植物油。
如果所使用之增充劑為水,其亦可使用,例如有機溶劑作為輔助溶劑。有用之液態溶劑尤其為:芳族例如二甲苯、甲苯或烷基萘、氯化芳族或氯化脂族烴類,例如氯苯、氯化乙烯或二氯甲烷,脂族 烴類例如環己烷或石蠟,例如石油餾分、醇類例如丁醇或乙二醇及其等之醚類及酯類、酮類,例如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異丁基酮或環己酮、強極性溶劑例如二甲基甲醯胺及二甲亞碸、或水。
包含式(I)化合物之組成物可另外包含其他組成份,例如表面活性劑。適當的表面活性劑為具有離子性或非離子性特性之乳化劑及/或泡沫形成劑,分散劑或潤濕劑,或這些表面活性劑之混合物。其等之實例為聚丙烯酸之鹽、木質素磺酸之鹽、苯酚磺酸或萘磺酸之鹽、環氧乙烷與脂肪醇或與脂肪酸或與脂肪胺之縮聚物、經取代之苯酚(宜為烷基苯酚或芳基苯酚)、磺基琥珀酸酯之鹽、牛磺酸衍生物(宜為烷基牛磺酸鹽)、聚乙氧化醇類或苯酚之磷酸酯、多元醇之脂肪酯、及含有硫酸鹽、磺酸鹽及磷酸鹽之化合物的衍生物,例如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烷基磺酸鹽、烷基硫酸鹽、芳基磺酸鹽、蛋白質水解產物、木質素亞硫酸鹽廢液及甲基纖維素。如果活性組成份中之一者及/或該惰性載體中之一者為不溶於水及當施用係於水中生效時,需要存在有表面活性劑。表面活性劑之比例為介於本發明組成物重量之5及40百分比之間。
亦可使用染劑例如無機顏料,例如氧化鐵、二氧化鈦及普魯士藍,及有機染劑例如茜素染劑、偶氮染劑及金屬鈦花青染劑,及微量營養素例如鐵、錳、硼、銅、鈷、鉬及鋅之鹽類。
其他添加劑可為香料,礦物性或植物性,任意改質之油、蠟及營養素(包括微量營養素),例如鐵、錳、硼、銅、鈷、鉬及鋅之鹽類。
另外之組成份可為穩定劑,例如冷穩定劑、防腐劑、抗氧化劑、光穩定劑、或其他改良化學及/或物理穩定性之試劑。
如果適當,亦可存在有其他添加組成份,例如保護膠體、黏合劑、膠黏劑、增稠劑、觸變性物質、滲透劑、穩定劑、螯合劑、絡合物形成體。通常,該活性組成份可與任何通常使用於配方目的之固體或液體添加劑合併。
該配方一般含有介於0.05及99%重量、0.01及98%重量,宜為介於0.1及95%重量,更宜為介於0.5及90%重量之活性組成份,最宜為介於10及70%重量。
該上述配方可用來控制所不想要的微生物,其中該包含式(I)化合物之組成物係施用至微生物及/或其等之棲息地。
混合物
式(I)化合可如此使用或於其等之配方中使用且可與已知殺真菌劑、殺菌劑、殺蟎劑、殺線蟲劑或殺蟲劑掺合,因此以便擴大,例如活性範圍或避免抗性的發展。
有用的掺合成員包括,例如已知殺真菌劑、殺蟲劑、殺蟎劑、殺線蟲劑或者殺菌劑(亦請參見Pesticide Manual,14th ed.)。
含有其他已知活性組成份,例如除草劑、或含肥料及生長調節劑、安全劑及/或化學資訊素,之混合物亦可。
種子處理
本發明進一步包括處理種子之方法。
本發明進一步特別係關於以至少一種式(I)化合物處理之種子(休眠、催芽、發芽前或甚至長成之根及葉片)。本發明種子係使用於方法中以保護種子及由該種子所長成之植物以免於植物病原性有害真菌。於此方法中,係使用至少一種用本發明活性組成份來處理之種子。
式(I)化合物亦適用於處理種子及幼苗。作物植物之大部份由有害生物所造成的傷害係藉由種子於播種前或在植物發芽後感染而引發。此階段特別關鍵,因為生長之植物的根及芽特別敏感,且即使是輕微的傷害可能會導致植物死亡。因此,很感興趣的是藉由使用適當組成物以保護種子及發芽植物。
亦希望優化該所使用之活性組成份的量,以便提供種子,發芽植物及幼苗最佳保護,而免受植物病原性真菌侵襲,但不會遭到該所使用之活性組成份傷害植物本身。特別的,處理種子之方法亦應考慮到轉基因植物之內在表型以便於使用最少的作物保護組成物對於種子及發芽植物達到最優保護。
因此,本發明亦係關於保護種子,發芽植物及幼苗以藉由用本發明組成物處理種子而對抗動物蟲害及/或植物病原性有害微生物之侵襲。本發明亦係關於以根據本發明之組成物處理種子以保護種子,發芽植物及幼苗以保護對抗動物蟲害及/或植物病原性微生物之用途。本發明進一步係關於用本發明組成物處理以保護免於動物蟲害及/或植物病原性微生物的種子。
本發明之優點之一為用這些組成物來處理種子時非僅保護種子本身,亦保護出苗後所生成的植物,免於動物蟲害及/或植物病原性有害微生物。依此方式,於播種之時或隨後不久立即處理作物可保護植物以及於播種之前之種子處理。同樣被認為有利的是本發明活性組成份或組成物尤其亦可用於轉基因種子,於此情況時,該由此種子長成之植物可表現一蛋白質,其作動為可對抗害蟲,除草損傷或非生物壓力。用本發明活性組成份或組成物處理此等種子,例如殺蟲性蛋白質,可造成某些蟲害之控制。令人驚奇的,可於此情況 中看到進一步之協乘效應,其額外的提高保護功效以對抗蟲害,微生物,雜草或非生物壓力之侵襲。
式(I)化合物適用於保護任何使用於農業,於溫室、於森林或於園藝之植物品種的種子。更特別的種子為穀類(例如小麥、大麥、黑麥、粟及燕麥)、油菜、玉米、棉、黃豆、稻米、馬鈴薯、向日葵、豆類、咖啡、甜菜(例如甜菜及飼用甜菜)、花生、蔬菜(例如蕃茄、黃瓜、洋蔥及萵苣)、草坪及觀賞植物之種子。特別顯著的為處理小麥、黃豆、油菜、玉米及稻米之種子。
如亦說明於下,以本發明活性組成份或組成物處理轉基因種子時特別顯著。此係關於含有至少一種異種基因之植物的種子,其允許表現如具有殺蟲特性之多肽或蛋白質。該於轉基因種子之異種基因可起源,例如於下列種類之微生物:芽孢桿菌、根瘤菌、假單胞菌、沙雷氏菌、木黴菌、環腐病菌、球囊黴或黏帚黴。此異種基因宜源自芽孢桿菌屬,於此情況中該基因產物係有效於對抗歐洲玉米螟及/或西方玉米根蟲。該異種基因更特別宜為源自蘇雲金芽孢桿菌。
於本發明內文中,本發明組成物係單獨或於適當配方中施用至種子。較佳者,該種子係於一狀況處理,其中,其係足夠穩定而於處理過程中無損害發生。通常,種子可在採收及播種之間的任何時間處理。習慣上使用種子,其業已由植物分離出來且沒有果實之芯、殼、稈、外層、毛或瓤。例如其亦可使用種子,其業已採收,清潔並乾燥至水分含量少於15重量%。或者,其亦可使用種子,其於乾燥後,例如用水處理且然後再次乾燥,或剛催芽後之種子,或儲存在催芽條件下之種子或發芽前種子或播種於育苗托盤,磁帶或紙張 上之種子。
當處理種子時,通常必須確保本發明組成物施用至種子的量及/或其他添加物的量係經選擇使得種子之發芽不會受損,或所生成之植物不被損壞。於活性組成份的情況下,必須特別保證其於特定施用率時可具有植物毒性功效。
式(I)化合物可直接施用,亦即未含有任何其他組成份且未經稀釋。通常,宜將組成物以適當配方之型式施用至種子。處理種子之適當配方及方法係已知於那些精於此技藝者。式(I)化合物可轉化為習用施用於種子上之相關配方,例如溶液、乳化液、懸浮液、粉末、泡沫、漿料或其他種子包覆組成物,例如成膜材料、製粒材料、細鐵或其他金屬粉末、顆粒、塗層材料以供失活種子,以及ULV配方。
這些配方係依已知方式,藉由將活性組成份或活性組成份合併物與習用添加劑摻合而製備,例如習用之增充劑及溶劑或稀釋劑、染劑、潤濕劑、分散劑、乳化劑、消泡劑、防腐劑、第二增稠劑、膠黏劑、赤黴素以及水。
可存在於可根據本發明使用之種子敷料配方的有用染劑為所有習用於此目的之染劑。其亦可使用難溶於水之顏料或可溶於水之染劑。實例包括已知名為Rhodamine B,C.I.Pigment Red 112及C.I.溶劑Red 1之染劑。
可根據本發明使用之可存在於種子敷料配方之有用的濕潤劑為所有可促進濕潤性且習用於活性農化組成份配方之物質。宜為使用烷基萘磺酸鹽,例如二異丙基-或二異丁基萘磺酸鹽。
可根據本發明使用之可存在於種子敷料配方之有用的分散劑及/或乳化劑為所有習用於活性農化組成份配方之非離子性,陰離子性 及陽離子性分散劑。可用者宜為非離子性或陰離子性分散劑或非離子性或陰離子性分散劑之混合物。有用之非離子性分散劑尤其是包括環氧乙烷/環氧丙烷嵌段聚合物、烷基苯酚聚乙二醇醚及三苯乙烯苯酚聚乙二醇醚、及其磷酸化或硫酸化之衍生物。適當的陰離子性分散劑尤其是木質素磺酸鹽、聚丙烯酸鹽及芳基磺酸鹽/甲醛縮合物者。
可根據本發明使用之可存在於種子敷料配方之消泡劑為所有習用於活性農化組成份配方的泡沫抑制物質。矽膠消泡劑及硬脂酸鎂可以優先使用。
可根據本發明使用之可存在於種子敷料配方之防腐劑為所有於農化組成物中以此目的使用之物質。實例包括二氯酚及苄基醇半縮甲醛。
可根據本發明使用之可存在於種子敷料配方之第二增稠劑為所有於農化組成物中以此目的使用之物質。實例宜包括纖維素衍生物、丙烯酸衍生物、黃原膠、經改質之黏土及極度分散之矽酸。
可根據本發明使用之可存在於種子敷料配方之膠粘劑為所有使用於種子敷料產品之習用黏合劑。實例宜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聚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及纖基乙酸鈉。
可根據本發明使用之種子上施用配方可直接使用或事先用水稀釋後來處理相當大範圍之不同種子。例如該濃縮物或由其藉由添加水而得到之製劑可用來覆蓋穀類,例如小麥、大麥、黑麥、燕麥、及小黑麥之種子,以及玉米、黃豆、稻米、油菜、豌豆、豆類、棉、向日葵、及甜菜之種子,或者相當大範圍之不同蔬菜種子。該可根據本發明使用配方、或其稀釋之製劑,亦可使用於轉基因植物之種 子。於此情況中,額外的協乘效應亦可與藉由表現所形成之物質的相互作用而產生。
於使用可根據本發明使用之配方,或藉由加水而製備之製劑來處理種子時,可使用所有習用於施用於種子之混合單位。特別的,於施用於種子之過程係將種子置於混合器中,加入特定所要量之配方,抑或如此或於事前用水稀釋後,並將所有摻合直到所施用之配方均勻分佈在種子上。如果適當,接著進行乾燥步驟。
可根據本發明使用之配方的施用率可在相當廣的範圍間變化。其係由配方中活性組成份之特定含量及種子來主導。各單一活性組成份之施用率通常為每公斤種子介於0.001及15g,宜為每公斤種子介於0.01及5g。
抗黴菌功效
此外,式(I)化合物亦具有極佳之抗黴菌功效。其等具有極廣之抗黴菌活性譜,尤其是對抗皮膚癬菌及酵母菌,黴菌及二相真菌(例如對抗念珠菌屬(Candida species),例如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光滑念珠菌(Candida glabrata)),及絮狀表皮癬菌(Epidermophyton floccosum),曲黴菌屬(Aspergillus species),例如黑曲黴菌(Aspergillus niger)及煙曲黴菌(Aspergillus fumigates),毛癬菌屬(Trichophyton species),例如須癬毛癬菌(Trichophyton mentagrophytes),孢子菌屬(Microsporon species),例如犬小孢子菌(Microsporon canis)及奥杜盎小孢子菌(Microsporon audouinii)。列舉這些真菌絕非形成該所涵蓋之真菌譜的限制,且僅係說明特徵。
該化合物亦可用來控制於魚類及甲殼類養殖時重要的真菌病原體,例如在鱒魚之異絲水黴(saprolegnia diclina),在小龍蝦之寄生水 黴(saprolegnia parasitica)。
式(I)化合物因此可用於醫藥及非醫藥應用兩者。
式(I)化合物可如此使用,以其等之配劑型式或由其等製得之使用型式,例如立即可用之溶液、懸浮液、可濕性粉末、糊劑、可溶性粉末、粉劑及顆粒。施用係依習慣方式來完成,例如藉由灑水、噴灑、霧化、散播、撒粉、起泡、分散等。其亦可將該活性組成份藉由超低容積法而配置或將該活性組成份製劑/活性組成份本身注射至土壤中。其亦可處理植物之種子。
GMO
如前所述,其可根據本發明處理所有植物及其等之部份。於較佳具體例中,係處理野生植物種類及植物栽培品種,或那些藉由習用培育法,例如雜交或原生質體融合技術得到者,以及其部份。於其他較佳具體例中,係處理藉由基因工程法得到的轉基因植物及植物栽培品種,如果適當,與習用法組合(基因改造生物),及其部份。「部份」或「植物之部份」或「植物部份」之詞業已說明如上。更佳者,植物栽培品種之植物,其為市售可得者或以根據本發明處理而使用者。應瞭解植物栽培品種係指植物,其具有新穎特性(「特點」)且係藉由傳統培育,藉由誘變或藉由重組體DNA技藝而得到者。其等可為栽培品種,變種,生物-或基因型。
根據本發明之處理方法可用來處理基因改造生物(GMOs),例如植物或種子。基因改造植物(或轉基因植物)係為其中之異種基因業已穩定整合至染色體組中之植物。「異種基因」標記法主要係指一基因,其於植物外圍提供或聚集且當導入至核,葉綠粒或粒線體染色體組時,藉由表現感興趣的蛋白質或多胜呔或藉著向下調節或 壓制存在於植物中之其他基因(類)(使用例如反義技術,協同抑制機制技術,RNA干擾-RNAi-技術或microRNA-miRNA-技術)而得到轉殖植物新的或改良的農藝或其他特性。位於染色體組中之異種基因亦稱為轉殖基因。轉殖基因係以其於植物染色體組中之特別位置而定義者稱為轉換或基因轉殖事件。
宜根據本發明處理之植物及植物栽培品種包括具有授予至此等植物特別有利,有用特點之基因物質之所有植物(無論係藉由培育及/或生物科技方式獲得)。
亦宜根據本發明處理之植物及植物栽培品種為對抗一種或多種生物壓力具抗性者,亦即該植物於對抗動物及微生物蟲害,例如對抗線蟲、昆蟲、蟎蟲、植物病原性真菌、細菌、病毒及/或類病毒。
亦宜根據本發明處理之植物及植物栽培品種為那些對抗一種或多種非生物壓力具抗性之植物。非生物壓力條件可包括,例如乾旱、冷溫暴露、熱暴露、滲透壓力、洪水、土壤鹽度增加、對礦物暴露增加、臭氧暴露、強光暴露、有限的氮養分可利用性、有限的磷養分可利用性、避免遮光。
亦可根據本發明處理之植物及植物栽培品種為那些以產量增強為特徵之植物。可於該植物中提高產量者為例如改善植物生理,生長及發展的結果,例如水之使用效率,水之停滯效益,改良氮使用,增強碳吸收,改進光合作用,提高發芽效率及加速成熟。再者,產量可被改良之植物構造所影響(於壓力及非-壓力條件下),包括但非侷限於,提早開花,於混種種子生產時之開花控制,種苗茁壯,植株大小,節間數目及節間長度,根系生長,種子大小,果實大小,莢果大小,莢果數或穗數,每個莢果或每穗之種子數,種子粒重, 增強種子飽實,降低種子稀疏,降低裂莢及抗倒伏。其他產量特點包括種子組成物,例如碳水化合物含量及組成物例如棉或澱粉,蛋白質含量,油含量及組成物,營養價值,抗-營養化合物降低,改善可加工性及較佳之儲存穩定性。
可根據本發明處理之植物為業已表現出混種優勢特性或混種強勢之混種植物,其通常導致較高的產量,強健活力,健康且對於生物及非生物壓力因數具抗性。
植物或植物栽培品種(其可得自植物生物技術方法例如基因工程),其可根據本發明處理之植物為耐受除草劑植物,亦即,使植物耐受所給予之一種或多種除草劑。此等植物可藉由基因轉化,或藉由選擇含有賦予此等耐受除草劑之突變的植物而得到。
植物或植物栽培品種(其可得自植物生物技術方法例如基因工程),其亦可根據本發明處理者為對昆蟲具抗性轉基因植物,亦即,使植物對特定目標昆蟲之攻擊具抗性。此等植物可藉由基因轉化,或藉由選擇含有賦予此等昆蟲抗性之突變的植物而得到。
藉由表現感興趣的植物或植物栽培品種(其可得自植物生物技術方法例如基因工程),其亦可根據本發明處理者為耐受非生物壓力者。此等植物可藉由基因轉化,或藉由選擇含有賦予此等對壓力具抗性之突變的植物而得到。
植物或植物栽培品種(其可得自植物生物技術方法例如基因工程)其亦可根據本發明處理者顯示該收穫產物之改變的數量,質量及/或儲存安定性及/或該收穫產物之特定組成份之改變的特性。
植物或植物栽培品種(其可得自植物生物技術方法例如基因工程),其亦可根據本發明處理之植物為具有改變之纖維特點,例如棉 植物。此等植物可藉由基因轉化,或藉由選擇含有賦予此等改變之纖維特點之突變的植物而得到。
植物或植物栽培品種(其可得自植物生物技術方法例如基因工程),其亦可根據本發明處理之植物為具有改變之油態樣特點,例如油菜或相關之油菜植物。此等植物可藉由基因轉化,或藉由選擇含有賦予此等改變之油態樣特點之突變的植物而得到。
植物或植物栽培品種(其可得自植物生物技術方法例如基因工程),其亦可根據本發明處理之植物為具有改變之種子落粒特點,例如油菜或相關之油菜植物。此等植物可藉由基因轉化,或藉由選擇含有賦予此等改變之種子落粒特點之突變的植物而得到且包括植物,例如具有延遲或減少種子落粒之油菜植物。
植物或植物栽培品種(其可得自植物生物技術方法例如基因工程),其亦可根據本發明處理之植物為具有改變之轉譯後蛋白修飾模式,例如菸草植物。
施用率
當使用式(I)化合物作為殺真菌劑時,施用率可於一相當大的範圍間變化,根據施用之種類。本發明活性組成份之施用率為‧於處理植物部份之情況時,例如葉子:由0.1至10 000g/ha,宜為由10至1000g/ha,更宜為由50至300g/ha(藉由澆水或滴水之施用情況時,甚至有可能降低施用率,尤其是當使用惰性物質例如岩棉或珍珠岩時);‧於處理種子之情況時:每100kg種子由0.1至200g,每100kg種子宜為由1至150g,每100kg種子更宜為由2.5 to 25g,每100kg種子甚至更宜為由2.5至12.5g; ‧於處理土壤子之情況時:由0.1至10 000g/ha,宜為由1至5000g/ha。
這些施用率僅係藉由實例之方式且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之目的。本發明係藉由下列實例闡釋。然而,本發明非侷限於實例。
實例 製備實例 式(I-02)化合物根據製法D之製備: 實例1:1-(2,4-二氟苯基)-2-(1H-1,2,4-***-1-基)-1-[1-(2,4,6-三氟苯氧基)環丙基]乙醇(I-02)之製備
在氬氣中,於一裝設有磁力攪拌器之圓底燒瓶中,將1H-1,2,4-***(1606mg,3.0eq,23.25mmol)溶解於6mL之N,N-二甲基甲醯胺中。於攪拌時,將第三-丁氧基鉀(174mg,0.2eq,1.55mmol)加入。將反應混合物於80℃時加溫,之後將含有2-(2,4-二氟苯基)-2-[1-(2,4,6-三氟苯氧基)環丙基]環氧乙烷於4mL之N,N-二甲基 甲醯胺的溶液加入。將反應混合物於100℃攪拌過夜。冷卻至室溫後(室溫=21℃),將反應混合物藉由添加水而驟冷,並用醋酸乙酯萃取。將合併之有機相清洗,於硫酸鎂上乾燥,用10mL二-異丙基醚稀釋,過濾並於真空中濃縮。將粗產物藉由管柱色層分離法於矽膠上予以純化(洗提液環己烷/醋酸乙酯梯度)。將溶劑蒸發後,將所收集之餾份濃縮而得到494mg(15%)呈無色固體之1-(2,4-二氟苯基)-2-(1H-1,2,4-***-1-基)-1-[1-(2,4,6-三氟苯氧基)環丙基]乙醇(I-02)。
MS(ESI):412.09([M+H]+)
式(IV-1)中間體根據製法A之製備: 實例2:(2,4-二氟苯基)[1-(2,4,6-三氟苯氧基)環丙基]甲酮(IV-1)之製備
在氬氣中,將一含有2-溴-4-氯-1-(2,4-二氟苯基)丁-1-酮(50g,1eq,159.65mmol),2,4,6-三氟苯酚(23.64g,1.0eq,159.65mmol)及碳酸鉀(44.12g,2.0eq,319.30mmol)於800mL乙腈之混合物於50℃時攪拌1小時且然後再於回流溫度達2.5小時。
將混合物予以達到周遭溫度並於真空中濃縮。將殘質於醋酸乙酯及水之間分怖。將各相分離後,將含水層用100mL醋酸乙酯萃取。將合併之有機相用鹽水清洗,於硫酸鎂上乾燥,於其中加入活性碳及二氧化矽(50g),將混合物經由寅氏鹽墊過濾。將溶劑於真空 中蒸發,得到45.0g(81%)淺棕色油之(2,4-二氟苯基)[1-(2,4,6-三氟苯氧基)環丙基]甲酮(IV-1)。
MS(ESI):329.05([M+H]+)
式(V-1)中間體根據製法B之製備: 實例3:2-(2,4-二氟苯基)-2-[1-(2,4,6-三氟苯氧基)環丙基]環氧乙烷(V-1)之製備
在氬氣中,於一裝備有磁力攪拌器之500mL 3-頸燒瓶中,將氫化鈉(1.15g,1.00eq,60%於油性懸浮液中)懸浮於90mL四氫呋喃中。然後將45mL二甲亞碸加入。將反應混合物冷卻至10℃並將三甲基碘化亞碸(6.37g,1.00eq,28.94mmol)逐份加入。將反應混合於室溫攪拌30分鐘。之後,將含有(2,4-二氟苯基)[1-(2,4,6-三氟苯氧基)環丙基]甲酮(IV-1)(10.0g,1.0eq,28.94mmol)於45mL二甲亞碸之溶液逐滴添加至該反應混合物中。將該反應混合於室溫攪拌18小時直到未觀察到進一步之發展。將該反應混合物用飽和氯化銨水溶液驟冷。將含水相用2 X 10mL甲基第三-丁基醚萃取。將合併之有機層用水清洗兩次且然後用鹽水清洗,於MgSO4上乾燥並濃縮而得到9.00g呈淡褐色油之2-(2,4-二氟苯基)-2-[1-(2,4,6-三氟苯氧基)環丙基]環氧乙烷(V-1),85%純度(77%),其未經進一步純化而使用。
MS(ESI):343.07([M+H]+)
式(I-04)化合物根據製法E之製備: 實例4:1-(2,4-二氟苯基)-2-(1H-1,2,4-***-1-基)-1-[1-(2,4,6-三氟苯 氧基)環丙基]醋酸乙酯(I-04)之製備
於一85%純度含有1-(2,4-二氟苯基)-2-(1H-1,2,4-***-1-基)-1-[1-(2,4,6-三氟苯氧基)環丙基]乙醇(I-02)(110mg,1eq,0.23mmol)於5mL二烷之溶液中,於攪拌時添加氫化鈉(11mg,1.20eq,60%於油性懸浮液)。將反應混合物攪拌1小時再加入乙醯氯(215mg,10.0eq,2.27mmol)。將該反應混合物於70℃時攪拌20小時。予以達到室溫後,將反應混合物藉由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而驟冷。將各相分離後,將含水相用醋酸乙酯萃取。將合併之有機相於硫酸鎂上乾燥,過濾並於真空中濃縮。將粗產物藉由液體色層分離法予以純化(洗提液乙腈/水梯度)。將溶劑蒸發後,將所收集之餾份予以濃縮而得到10mg(11%)1-(2,4-二氟苯基)-2-(1H-1,2,4-***-1-基)-1-[1-(2,4,6-三氟苯氧基)環丙基]醋酸乙酯(I-04)。
MS(ESI):454.1([M+H]+)
下列表1係以非限制性的方式闡述根據式(I)之化合物。
旋光度
濃度c係以g/100mL表示
(*)實例I-19及I-20為實例I-01之兩個對映體
實例I-19:旋光度:+6.0(c=1.00,DCM,20℃)
實例I-20:旋光度:-6.0(c=1.00,DCM,20℃)
(*)實例I-21及I-22為實例I-03之兩個對映體
實例I-21:旋光度:+6.2(c=0.97,DCM,20℃)
實例I-22:旋光度:-5.7(c=1.05,DCM,20℃)
下列表2係以非限制性的方式闡述根據式(IV)之化合物。
下列表3係以非限制性的方式闡述根據式(V)之化合物。
LogP值之測量係根據EEC directive 79/831 Annex V.A8藉由HPLC(高效液體色層分離法)於逆相管柱上用下列方法來進行:
[a]LogP值係藉由測量LC-UV,於酸性範圍,用0.1%甲酸於水及乙腈作為洗提液時(線性梯度:由10%乙腈至95%乙腈)而確定。
[b]LogP值係藉由測量LC-UV,於中性範圍,用0.001莫耳醋酸銨溶液於水及乙腈作為洗提液時(線性梯度:由10%乙腈至95%乙腈)而確定。
[c]LogP值係藉由測量LC-UV,於酸性範圍,用0.1%磷酸於乙腈作為洗提液時(線性梯度:由10%乙腈至95%乙腈)而確定。
如果有一個以上的LogP值可於相同方法得到,所有值係給出並且由「+」分隔。
校準係用直鏈烷2-酮(含有3至16個碳原子)以已知LogP值(LogP值係使用保留時間及於連續烷烴之間的線性插值來測量)來完成。λ-最大-值係使用由200nm至400nm之UV-光譜及該色譜信號之峰值來測定。
NMR-峰值表列
所選擇實例之1H-NMR數據係以1H-NMR-峰值表列之型式書寫。 每個信號的峰係以ppm列出δ-值且信號強度係載於圓括號中。δ-值-信號強度對之間係以分號作為分隔。
因此實例之峰列型式如下:
δ1(強度1);δ2(強度2);......;δi(強度i);......;δn(強度n)
於NMR光譜之一印示實例中與訊號高度相關之尖銳訊號強度係以cm表示且顯示真實的訊號強度關係。由寬訊號,可顯示數個峰或訊號中間及其等之相關強度與光譜中最強訊號之比較。
為了校準1H光譜之化學位移,吾等係使用四甲基矽烷及/或所使用溶劑之化學位移,尤其是於DMSO中測量光譜之情況時。因此於NMR峰列中,四甲基矽烷峰可出現但非一定。
該1H-NMR峰列係類似於傳統的1H-NMR印示出來的且因此通常含有列於傳統NMR解讀之所有峰。
此外,其等可顯示例如溶劑,標的化合物之立體異構物(其亦為本發明之目的,及/或不純物之峰)之傳統1H-NMR印示訊號。
為了顯示於溶劑及/或水之δ範圍之化合物訊號,通常的溶劑峰,例如DMSO於DMSO-D6之峰及水之峰係顯示於吾等之1H-NMR峰列且其通常具有平均高強度。
目標化合物之立體異構物的峰及/或不純物的峰通常較目標化合物的峰具有較低的平均強度(例如純度為>90%)。
此等立體異構物及/或不純物典型的係存於特定製備方法中。因此其等之峰可經由「副產物-指紋」來協助確認吾等之製備方法的重現。
專家藉由已知方法(MestreC,ACD-刺激,但亦憑經驗來評估期望值)計算目標化合物之峰時可視需要任意使用其他強度之濾器,而 單離目標化合物之峰。此單離將類似於在傳統1H-NMR解讀中所揀選之相關峰。
NMR-數據說明及峰列之其他細節可見於公告「Citation of NMR Peaklist Data within Patent Applications」of the Research Disclosure Database Number 564025。
用途實例 實例A:對於雲苔鏈格孢之生體內預防性測試(於蘿蔔上之葉斑)
溶劑:5% 體積之二甲亞碸
10% 體積之丙酮
乳化劑:1μl Tween® 80(每mg活性組成份)
該活性組成份係於含二甲亞碸/丙酮//Tween® 80之混合物中溶 解並均質化且然後於水中稀釋成想要的濃度。
將蘿蔔幼株藉由噴灑如上製備之活性組成份而處理。控制組植物僅係噴灑丙酮/二甲亞碸/Tween® 80水溶液。
24小後,將植物藉由於葉片上噴灑雲苔鏈格孢孢子水性懸浮液而受到污染。將該受污染蘿蔔植物於20℃及於100%相對濕度培育6天。
於接種6天後評估該測試。0%意指相當於控制組植物之功效而100%意指未觀察到疾病。
於此測試中,下列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於500ppm濃度之活性組成份時顯示介於70%及79%之功效:I-24。
於此測試中,下列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於500ppm濃度之活性組成份時顯示介於80%及89%之功效:I-28。
於此測試中,下列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於500ppm濃度之活性組成份時顯示介於90%及100%之功效:I-29。
實例B:對於隱匿柄銹菌之生體內預防性測試(於小麥上之棕銹)
溶劑:5% 體積之二甲亞碸
10% 體積之丙酮
乳化劑:1μl Tween® 80(每莫耳活性組成份)
該活性組成份係於含二甲亞碸/丙酮//Tween® 80之混合物中溶解並均質化且然後於水中稀釋成想要的濃度。
小麥幼株藉由噴灑如前所述製備之活性組成份而處理。控制組植物僅用丙酮/二甲亞碸/Tween®水溶液處理。
24小時後,將植物藉由於葉片上噴灑隱匿柄銹菌孢子水性懸浮液而受到污染。將受污染之小麥植物於20℃及於100%相對濕度時 培育24小時且然後於20℃及於70-80%相對濕度時培育10天。
於接種11天後評估該測試。0%意指相當於控制組植物之功效而100%意指未觀察到疾病。
於此測試中,下列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於500ppm濃度之活性組成份時顯示介於80%及89%之功效:I-04、I-06、I-09、I-10。
於此測試中,下列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於500ppm濃度之活性組成份時顯示介於90%及100%之功效:I-01、I-05、I-07、I-08、I-11、I-12、I-13、I-14、I-15、I-16、I-17、I-18、I-19、I-20、I-21、I-22、I-23、I-24、I-25、I-26、I-27、I-28、I-29、I-30。
實例C:對於小麥殼針孢之生體內預防性測試(於小麥上之葉斑)
溶劑:5% 體積之二甲亞碸
10% 體積之丙酮
乳化劑:1μl Tween® 80(每莫耳活性組成份)
該活性組成份係於含二甲亞碸/丙酮//Tween® 80之混合物中溶解並均質化且然後於水中稀釋成想要的濃度。
小麥幼株藉由噴灑如前所述製備之活性組成份而處理。控制組植物僅用丙酮/二甲亞碸/Tween® 80水溶液處理。
24小時後,將植物藉由於葉片上噴灑小麥殼針孢子水性懸浮液而受到污染。將受污染之小麥植物於18℃及於100%相對濕度時培育72小時且然後於20℃及於90%相對濕度時培育21天。
於接種24天後評估該測試。0%意指相當於控制組植物之功效而100%意指未觀察到疾病。
於此測試中,下列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於500ppm濃度之活性組成份時顯示介於70%及79%之功效:I-06。
於此測試中,下列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於500ppm濃度之活性組成份時顯示介於80%及89%之功效:I-15、I-18。
於此測試中,下列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於500ppm濃度之活性組成份時顯示介於90%及100%之功效:I-01、I-04、I-05、I-07、I-08、I-10、I-11、I-12、I-13、I-14、I-16、I-17、I-19、I-20、I-21、I-22、I-23、I-24、I-25、I-26、I-27、I-28、I-29、I-30。
實例D:對於單絲殼之生體內預防性測試(在瓜類上之白粉病)
溶劑:5% 體積之二甲亞碸
10% 體積之丙酮
乳化劑:1μl Tween® 80(每莫耳活性組成份)
該活性組成份係於含二甲亞碸/丙酮//Tween® 80之混合物中溶解並均質化且然後於水中稀釋成想要的濃度。
黃瓜幼株藉由噴灑如前所述製備之活性組成份而處理。控制組植物僅用丙酮/二甲亞碸/Tween® 80水溶液處理。
24小時後,將植物藉由於葉片上噴灑單絲殼孢子水性懸浮液而受到污染。將受污染之黃瓜植物於18℃及於100%相對濕度時培育72小時且然後於20℃及於70-80%相對濕時培育12天。
於接種15天後評估該測試。0%意指相當於控制組植物之功效而100%意指未觀察到疾病。
於此測試中,下列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於500ppm濃度之活性組成份時顯示介於80%及89%之功效:I-29。
於此測試中,下列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於500ppm濃度之活性組成份時顯示介於90%及100%之功效:I-01、I-04、I-05、I-06、I-07、I-08、I-09、I-10、I-11、I-12、I-13、I-14、I-15、I-16、I-17、I-18、 I-20、I-22、I-23、I-24、I-25、I-26、I-27、I-28、I-30。
實例E:對於疣頂單抱銹菌之生體內預防性測試(豆類銹病)
溶劑:5% 體積之二甲亞碸
10% 體積之丙酮
乳化劑:1μl Tween® 80(每莫耳活性組成份)
該活性組成份係於含二甲亞碸/丙酮//Tween® 80之混合物中溶解並均質化且然後於水中稀釋成想要的濃度。
豆子幼株藉由噴灑如前所述製備之活性組成份而處理。控制組植物僅用丙酮/二甲亞碸/Tween® 80水溶液處理。
24小時後,將植物藉由於葉片上噴灑疣頂單孢銹菌孢子水性懸浮液而受到污染。將受污染之豆子植物於20℃及於100%相對濕度時培育24小時且然後於20℃及於70-80%相對濕度時培育10天。
於接種11天後評估該測試。0%意指相當於控制組植物之功效而100%意指未觀察到疾病。
於此測試中,下列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於500ppm濃度之活性組成份時顯示介於90%及100%之功效:I-01、I-05、I-06、I-07、I-08、I-09、I-10、I-11、I-12、I-13、I-14、I-15、I-16、I-17、I-18、I-19、I-20、I-21、I-22、I-23、I-24、I-25、I-26、I-27、I-28、I-29、I-30。
實例F:對於葡萄孢之生體內預防性測試(豆子)
溶劑:24.5 重量份之丙酮
24.5 重量份之二甲基乙醯胺
乳化劑:1 重量份之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為了製備適當的活性化合物製劑,將1重量份之活性化合物與 所陳述量之溶劑及乳化劑混合,並將濃縮物用水稀釋成想要的濃度。
為了測試預防性活性,將植物幼株噴灑以活性化合物製劑。於噴灑層乾燥後,將覆蓋著灰葡萄孢生長的2小片培養基置放於各葉片上。將接種之植物於20℃及100%相對大氣濕度時置於暗室。
於接種2天後,評估葉子上的損傷的大小。0%意指相當於未經處理控制組之功效,而100%功效意指未觀察到疾病。
於此測試中,下列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於250ppm濃度之活性組成份時顯示介於70%及79%之功效:I-01、I-02、I-03。
實例G:對於層銹菌之生體內預防性測試(大豆)
溶劑:24.5 重量份之丙酮
24.5 重量份之二甲基乙醯胺
乳化劑:1 重量份之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為了製備適當的活性化合物製劑,將1重量份之活性化合物與所陳述量之溶劑及乳化劑混合,並將濃縮物用水稀釋成想要的濃度。
為了測試預防性活性,將植物幼株以所述施用率噴灑活性化合物製劑。於噴灑層乾燥後,於噴灑層乾燥後,將植物接種以大豆銹病之水性孢子懸浮液引發劑(豆薯層銹菌)並於大約24℃及95%相對大氣濕度之無光培育箱中靜置24小時。
將植物留置於大約24℃及相對大氣溼度為大約80%及晝/夜間隔12小時之培育箱中。
於接種7天後評估該測試。0%意指相當於未經處理控制組之功效,而100%功效意指未觀察到疾病。
於此測試中,下列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於100ppm濃度之活性組成份時顯示介於90%及100%之功效:I-02、I-08、I-13、I-20、I-22、I-23。
於此測試中,下列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於10ppm濃度之活性組成份時顯示介於70%及79%之功效:I-10、I-16。
於此測試中,下列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於10ppm濃度之活性組成份時顯示介於90%及100%之功效:I-01、I-03、I-05、I-24。
實例H:對於單孢銹菌之生體內預防性測試(豆子)
溶劑:24.5 重量份之丙酮
24.5 重量份之二甲基乙醯胺
乳化劑:1 重量份之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為了製備適當的活性化合物製劑,將1重量份之活性化合物與所陳述量之溶劑及乳化劑混合,並將濃縮物用水稀釋成想要濃度。
為了測試預防性活性,將植物幼株以所述施用率噴灑活性化合物製劑。於噴灑層乾燥後,將植物接種以豆子銹病之水性孢子懸浮液引發劑(疣頂單孢銹菌)且然後於大約20℃及相對大氣溼100%之培育箱中靜置1天。
然後將植物置於大約21℃及相對大氣溼度為大約90%之溫室中。
於接種10天後評估該測試。0%意指相當於未經處理控制組之功效,而100%功效意指未觀察到疾病。
於此測試中,下列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於100ppm濃度之活性組成份時顯示介於90%及100%之功效:I-01、I-02、I-03、I-08、I-13、I-20、I-22、I-23。
實例I:對於黑星菌之生體內預防性測試(蘋果)
溶劑:24.5 重量份之丙酮
24.5 重量份之二甲基乙醯胺
乳化劑:1 重量份之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為了製備適當的活性化合物製劑,將1重量份之活性化合物與所陳述量之溶劑及乳化劑混合,並將濃縮物用水稀釋成想要濃度。
為了測試預防性活性,將植物幼株以所述施用率噴灑活性化合物製劑。於噴灑層乾燥後,將植物接種以蘋果黑星病(蘋果黑星菌)之水性孢子懸浮液引發劑且然後於大約20℃及相對大氣溼度100%時於培育箱中靜置1天。
然後將植物置於大約21℃及相對大氣溼度大約90%之溫室中。
於接種10天後評估該測試。0%意指相當於未經處理控制組之功效,而100%功效意指未觀察到疾病。0%意指相當於未經處理控制組之功效,而100%功效意指未觀察到疾病。
於此測試中,下列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於100ppm濃度之活性組成份時顯示介於80%及89%之功效:I-13、I-20。
於此測試中,下列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於100ppm濃度之活性組成份時顯示介於90%及100%之功效:I-01、I-02、I-03、I-08、I-22、I-23。
實例J:對於白粉菌之生體內預防性測試(大麥)
溶劑:49 重量份之N,N-二甲基乙醯胺
乳化劑:1 重量份之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為了製備適當的活性化合物製劑,將1重量份之活性化合物或 活性化合物組合物與所陳述量之溶劑及乳化劑混合,並將濃縮物用水稀釋成想要濃度。
為了測試預防性活性,將植物幼株以所陳述之施用率噴灑活性化合物或活性化合物組合物製劑。
於噴灑層乾燥後,將植物撒上大麥白粉菌之孢子。
將植物置於大約18℃溫度及相對大氣溼度大約80%之溫室中以促進白粉病膿皰發展。
於接種7天後評估該測試。0%意指相當於未經處理控制組之功效,而100%功效意指未觀察到疾病。
於此測試中,下列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於500ppm濃度之活性組成份時顯示介於90%及100%之功效:I-01、I-03、I-05、I-08、I-13、I-14、I-16、I-17、I-20、I-22。
實例K:穎枯小球腔菌之生體內預防性測試(小麥)
溶劑:49 重量份之N,N-二甲基乙醯胺
乳化劑:1 重量份之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為了製備適當的活性化合物製劑,將1重量份之活性化合物或活性化合物組合物與所陳述量之溶劑及乳化劑混合,並將濃縮物用水稀釋成想要濃度。
為了測試預防性活性,將植物幼株以所陳述之施用率噴灑活性化合物或活性化合物組合物製劑。
於噴灑層乾燥後,將植物噴灑以穎枯小球腔菌之孢子懸浮液。將植物置於大約20℃及相對大氣溼度大約100%之培育箱中達48小時。
將植物置於大約25℃溫度及相對大氣溼度大約80%之溫室 中。
於接種8天後評估該測試。0%意指相當於未經處理控制組之功效,而100%功效意指未觀察到疾病。
於此測試中,下列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於500ppm濃度之活性組成份時顯示介於70%及79%之功效:I-08、I-22。
於此測試中,下列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於500ppm濃度之活性組成份時顯示介於80%及89%之功效:I-13。
於此測試中,下列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於500ppm濃度之活性組成份時顯示介於90%及100%之功效:I-01、I-02、I-03、I-20。
實例L:圓核腔菌之生體內預防性測試(大麥)
溶劑:49 重量份之N,N-二甲基乙醯胺
乳化劑:1 重量份之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為了製備適當的活性化合物製劑,將1重量份之活性化合物或活性化合物組合物與所陳述量之溶劑及乳化劑混合,並將濃縮物用水稀釋成想要濃度。
為了測試預防性活性,將植物幼株以所陳述之施用率噴灑活性化合物或活性化合物組合物製劑。
於噴灑層乾燥後,將植物噴灑以圓核腔菌之孢子懸浮液。將植物置於大約20℃及相對大氣溼度大約100%之培育香中達48小時。
將植物置於大約20℃溫度及相對大氣溼度大約80%之溫室中。
於接種8天後評估該測試。0%意指相當於未經處理控制組之功效,而100%功效意指未觀察到疾病。
於此測試中,下列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於500ppm濃度之活性 組成份時顯示介於70%及79%之功效:I-13。
於此測試中,下列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於500ppm濃度之活性組成份時顯示介於90%及100%之功效:I-01、I-02、I-03、I-20、I-22。
實例M:小麥殼針孢之生體內預防性測試(小麥)
溶劑:49 重量份之N,N-二甲基乙醯胺
乳化劑:1 重量份之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為了製備適當的活性化合物製劑,將1重量份之活性化合物或活性化合物組合物與所陳述量之溶劑及乳化劑混合,並將濃縮物用水稀釋成想要濃度。
為了測試預防性活性,將植物幼株以所陳述之施用率噴灑活性化合物或活性化合物組合物製劑。
於噴灑層乾燥後,將植物噴灑以小麥殼針孢之孢子懸浮液。將植物置大約20℃及相對大氣溼度大約100%之培育箱中達48小時且之後於大約15℃於相對大氣溼度大約100%之半透明培育箱中達60小時。
將植物置於大約15℃溫度及相對大氣溼度大約80%之溫室中。
於接種21天後評估該測試。0%意指相當於未經處理控制組之功效,而100%功效意指未觀察到疾病。
於此測試中,下列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於500ppm濃度之活性組成份時顯示介於80%及89%之功效:I-05。
於此測試中,下列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於500ppm濃度之活性組成份時顯示介於90%及100%之功效:I-01、I-02、I-03、I-08、I-13、I-14、I-17、I-20、I-22。
實例N:鏈格孢測試(蕃茄)/預防性
溶劑:49 重量份之N,N-二甲基甲醯胺
乳化劑:1 重量份之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為了製備適當的活性化合物製劑,將1重量份之活性化合物與所陳述量之溶劑及乳化劑混合,並將濃縮物用水稀釋成想要濃度。
為了測試預防性活性,將植物幼株以所述施用率噴灑活性化合物製劑。於此處置一天後,將植物接種以茄鏈格孢之水性孢子懸浮液。將植物置於大約22℃及相對大氣溼度100%之培育箱達一天。然後將植物置於大約20℃及相對大氣溼度96%之培育箱中。
於接種7天後評估該測試。0%意指相當於未經處理控制組之功效而100%功效意指未觀察到疾病。
於此測試中,下列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於100ppm濃度之活性組成份時顯示介於70%及79%之功效:I-02。
實例O:小球腔菌測試(小麥)/預防性
溶劑:49 重量份之N,N-二甲基甲醯胺
乳化劑:1 重量份之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為了製備適當的活性化合物製劑,將1重量份之活性化合物與所陳述量之溶劑及乳化劑混合,並將濃縮物用水稀釋成想要濃度。
為了測試預防性活性,將植物幼株以所陳述之施用率噴灑活性化合物組合物製劑。於此處置一天後,將植物接種以穎枯小球腔菌之水性孢子懸浮液。將植物置於22℃及相對大氣溼度100%之培育箱中達48小時。然後將植物置於大約22℃溫度及相對大氣溼度大約90%之溫室中。
於接種7-9天後評估該測試。0%意指相當於未經處理控制組之 功效,而100%功效意指未觀察到疾病。
於此測試中,下列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於100ppm濃度之活性組成份時顯示介於90%及100%之功效:I-01。
實例P:隱匿柄銹孢測試(小麥)/預防性
溶劑:49 重量份之N,N-二甲基甲醯胺
乳化劑:1 重量份之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為了製備適當的活性化合物製劑,將1重量份之活性化合物與所陳述量之溶劑及乳化劑混合,並將濃縮物用水稀釋成想要濃度。
為了測試預防性活性,將植物幼株以所述施用率噴灑活性化合物製劑。於此處置一天後,將植物接種以固隱匿柄銹孢之水性孢子懸浮液。將植物置於22℃及相對大氣溼度100%之培育箱中達48小時。然後將植物置於大約20℃溫度及相對大氣溼度大約80%之溫室中。
於接種7-9天後評估該測試。0%意指相當於未經處理控制組之功效而100%功效意指未觀察到疾病。
於此測試中,下列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於100ppm濃度之活性組成份時顯示介於90%及100%之功效:I-01、I-02、I-03。
實例Q:稻瘟病菌(Pyricularia)測試(稻米)/預防性
溶劑:49 重量份之N,N-二甲基甲醯胺
乳化劑:1 重量份之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為了製備適當的活性化合物製劑,將1重量份之活性化合物與所陳述量之溶劑及乳化劑混合,並將濃縮物用水稀釋成想要濃度。為了測試預防性活性,將植物幼株以所陳述之施用率噴灑活性化合物組合物製劑。於此處置一天後,將植物接種以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之水性孢子懸浮液。將植物置於24℃及相對大氣溼度100%之培育箱中達48小時。然後將植物置於大約24℃溫度及相對大氣溼度大約80%之溫室中。
於接種7天後評估該測試。0%意指相當於未經處理控制組之功效,而100%功效意指未觀察到疾病。
於此測試中,下列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於100ppm濃度之活性組成份時顯示介於70%及79%之功效:I-01。
於此測試中,下列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於100ppm濃度之活性組成份時顯示介於90%及100%之功效:I-02、I-03。
實例R:核腔菌測試(大麥)/預防性
溶劑:49 重量份之N,N-二甲基甲醯胺
乳化劑:1 重量份之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為了製備適當的活性化合物製劑,將1重量份之活性化合物與所陳述量之溶劑及乳化劑混合,並將濃縮物用水稀釋成想要濃度。
為了測試預防性活性,將植物幼株以所述施用率噴灑活性化合物製劑。於此處置一天後,將植物接種以圓核腔菌之水性孢子懸浮液。將植物置於22℃及相對大氣溼度100%之培育箱中達48小時。然後將植物置於大約20℃及相對大氣溼度大約80%之溫室中。
於接種7-9天後評估該測試。0%意指相當於未經處理控制組之功效而100%功效意指未觀察到疾病。
於此測試中,下列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於100ppm濃度之活性組成份時顯示介於70%及79%之功效:I-01。
於此測試中,下列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於100ppm濃度之活性組成份時顯示介於80%及89%之功效1:I-03。
實例S:單絲殼測試(黃瓜)/預防性
溶劑:49 重量份之N,N-二甲基甲醯胺
乳化劑:1 重量份之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為了製備適當的活性化合物製劑,將1重量份之活性化合物與所陳述量之溶劑及乳化劑混合,並將濃縮物用水稀釋成想要濃度。
為了測試預防性活性,將植物幼株以所述施用率噴灑活性化合物製劑。於此處置一天後,將植物接種以單絲殼之水性孢子懸浮液。然後將植物置於大約23℃及相對大氣溼度大約70%之溫室中。
於接種7天後評估該測試。0%意指相當於未經處理控制組之功效,而100%功效意指未觀察到疾病。
於此測試中,下列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於100ppm濃度之活性組成份時顯示介於90%及100%之功效:I-01、I-02、I-03。
實例T:黑星菌之生體內預防性測試(蘋果);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與已知化合物之比較
溶劑:24.5 重量份之丙酮
24.5 重量份之二甲基乙醯胺
乳化劑:1 重量份之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為了製備適當的活性化合物製劑,將1重量份之活性化合物與所陳述量之溶劑及乳化劑混合,並將濃縮物用水稀釋成想要濃度。
為了測試預防性活性,將植物幼株以所述施用率噴灑活性化合物製劑。於噴灑層乾燥後,將植物接種以造成蘋果斑點病之起因劑的水性分生孢子懸浮液(蘋果黑星菌)且然後留在大約20℃及相對大氣溼度100%之培育箱中達1天。
然後將植物置於大約21℃及相對大氣溼度大約90%之溫室 中。
於接種10天後評估該測試。0%意指相當於未經處理控制組之功效,而100%功效意指未觀察到疾病。
實例U:層銹菌之生體內預防性測試(大豆);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與已知化合物之比較
溶劑:24.5 重量份之丙酮
24.5 重量份之二甲基乙醯胺
乳化劑:1 重量份之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為了製備適當的活性化合物製劑,將1重量份之活性化合物與所陳述量之溶劑及乳化劑混合,並將濃縮物用水稀釋成想要濃度。
為了測試預防性活性,將植物幼株以所述施用率噴灑活性化合物製劑。於噴灑層乾燥後,將植物接種以造成大豆銹病之起因劑的水性孢子懸浮液(豆薯層銹菌)且放置於大約24℃及相對大氣溼度95%之無光培育箱中達24小時。
將植物置於大約24℃及相對大氣溼度大約80%及12小時的晝/夜間隔之培育箱中。
於接種7天後評估該測試。0%意指相當於未經處理控制組之功效,而100%功效意指未觀察到疾病。

Claims (14)

  1. 一種式(I)之***衍生物 其中X 代表氟或氯;R1 代表H、C1-C8-烷基、-Si(R3a)(R3b)(R3c)、-P(O)(OH)2、-CH2-O-P(O)(OH)2、-C(O)-C1-C8-烷基、-C(O)-C3-C7-環烷基、-C(O)NH-C1-C8-烷基、-C(O)N-二-C1-C8-烷基或-C(O)O-C1-C8-烷基;其中該-C(O)-C1-C8-烷基、-C(O)-C3-C7-環烷基、-C(O)NH-C1-C8-烷基、-C(O)N-二-C1-C8-烷基或-C(O)O-C1-C8-烷基可未經取代或被一個或多個選自下列之基團所取代:鹵素或C1-C8-烷氧基;其中R3a、R3b、R3c 各自獨立代表苯基或C1-C8-烷基;X1 代表鹵素、C1-C8-烷基、C1-C8-鹵(halo)烷基、C1-C8-鹵素烷氧基、C3-C7-環烷基、C2-C8-烯基、C2-C8-炔基、C2-C8-烯基氧基、C3-C8-炔基氧基、C3-C8-鹵代(halogeno)炔基氧基、C1-C8-烷氧基、C1-C8-鹵烷基硫烷基、苯基、5-員雜芳基、6-員雜芳基、苄基氧基、苯基氧基、苄基硫烷基、苄基胺基、苯基硫烷基、或苯基胺基;其中該C2-C8-烯基、C2-C8- 炔基、C3-C7-環烷基、苄基、苯基、5-員雜芳基、6-員雜芳基、苄基氧基或苯基氧基可任意的被一個或多個選自下列之基團所取代:鹵素、C1-C8-烷基、C1-C8-鹵烷基、C1-C8-鹵素烷氧基、C3-C7-環烷基、C2-C8-烯基、C2-C8-炔基、C2-C8-烯基氧基、C3-C8-炔基氧基、C3-C8-鹵代炔基氧基、C1-C8-烷氧基、C1-C8-鹵烷基硫烷基;X2 代表鹵素、C1-C8-烷基、C1-C8-鹵烷基、C1-C8-鹵素烷氧基、C3-C7-環烷基、C2-C8-烯基、C2-C8-炔基、C2-C8-烯基氧基、C3-C8-炔基氧基、C3-C8-鹵代炔基氧基、C1-C8-烷氧基、或C1-C8-鹵烷基硫烷基;其中該C2-C8-烯基、C2-C8-炔基、C3-C7-環烷基可任意的被一個或多個選自下列之基團所取代:鹵素、C1-C8-烷基、C1-C8-鹵烷基、C1-C8-鹵素烷氧基、C3-C7-環烷基、C2-C8-烯基、C2-C8-炔基、C2-C8-烯基氧基、C3-C8-炔基氧基、C3-C8-鹵代炔基氧基、C1-C8-烷氧基、C1-C8-鹵烷基硫烷基;X3 代表鹵素、C1-C8-烷基、C1-C8-鹵烷基、C1-C8-鹵素烷氧基、C3-C7-環烷基、C2-C8-烯基、C2-C8-炔基、C2-C8-烯基氧基、C3-C8-炔基氧基、C3-C8-鹵代炔基氧基、C1-C8-烷氧基或C1-C8-鹵烷基硫烷基;X4 代表鹵素;X5 代表鹵素;n 代表0或1;m 代表0或1;及其鹽類或N-氧化物。
  2. 根據請求項1之***衍生物,其中X 代表氟或氯;R1 代表H、C1-C8-烷基、經鹵素-或經C1-C8-烷氧基-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O)-C1-C8-烷基;X1 代表鹵素、C1-C8-烷基、C1-C8-鹵烷基、C1-C8-鹵素烷氧基、C3-C7-環烷基、C2-C8-烯基、C2-C8-炔基、C2-C8-烯基氧基、C3-C8-炔基氧基、C3-C8-鹵代炔基氧基、C1-C8-烷氧基、C1-C8-鹵烷基硫烷基、苯基、5-員雜芳基、6-員雜芳基、苄基氧基、苯基氧基、苄基硫烷基、苄基胺基、苯基硫烷基、或苯基胺基;其中該C2-C8-烯基、C2-C8-炔基、C3-C7-環烷基、苄基、苯基、5-員雜芳基、6-員雜芳基、苄基氧基或苯基氧基可任意的被一個或多個選自下列之基團所取代:鹵素、C1-C8-烷基、C1-C8-鹵烷基、C1-C8-鹵素烷氧基、C3-C7-環烷基、C2-C8-烯基、C2-C8-炔基、C2-C8-烯基氧基、C3-C8-炔基氧基、C3-C8-鹵代炔基氧基、C1-C8-烷氧基、C1-C8-鹵烷基硫烷基;X2 代表氟、氯、溴、碘、C1-C4-烷基、C1-C4-鹵烷基、C1-C4-烷氧基、C1-C4-鹵烷氧基、C1-C4-鹵烷基硫基或C2-C4-炔基;X3 代表氟、氯、溴、碘、C1-C4-烷基、C1-C4-鹵烷基、C1-C4-烷氧基、C1-C4-鹵烷氧基、C1-C4-鹵烷基硫基或C2-C4-炔基;X4 代表鹵素;X5 代表鹵素; n 代表0或1;m 代表0或1;及其鹽類或N-氧化物。
  3. 根據請求項1或2之式(I)***衍生物,其中X 代表氟或氯;R1 代表H、C1-C8-烷基、經鹵素-或經C1-C8-烷氧基-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O)-C1-C8-烷基;X1 代表氟、氯、溴、碘、C1-C4-烷基、C1-C4-鹵烷基、C1-C4-烷氧基、C1-C4-鹵烷氧基、C1-C4-鹵烷基硫基、C2-C4-炔基、苯基或苯基氧基;其中該苯基或苯基氧基可任意的被一個或多個選自下列之基團所取代:鹵素或C1-C8-鹵烷基;X2 代表氟、氯、溴、碘、C1-C4-烷基、C1-C4-鹵烷基、C1-C4-烷氧基、C1-C4-鹵烷氧基、C1-C4-鹵烷基硫基或C2-C4-炔基;X3 代表氟、氯、溴、碘、C1-C4-烷基、C1-C4-鹵烷基、C1-C4-烷氧基、C1-C4-鹵烷氧基、C1-C4-鹵烷基硫基或C2-C4-炔基;X4 代表鹵素;X5 代表鹵素;n 代表0或1;m 代表0或1;及其鹽類或N-氧化物。
  4. 根據請求項1、2或3之式(I-a)***衍生物, 其中X、R1、X1、X2及X3具有於請求項1、2或3之式(I)中所給予之定義;及其鹽類或N-氧化物。
  5. 一種於作物保護及於物質保護上控制有害微生物的方法,其特點在於將根據請求項1、2、3或4之式(I)化合物施用至有害微生物及/或其等之棲息地。
  6. 一種控制致病性有害真菌的方法,其特點在於將根據請求項1、2、3或4之式(I)化合物施用至致病性有害真菌及/或其等之棲息地。
  7. 一種組成物,其係於作物保護及於物質保護上控制有害微生物,宜為控制致病性有害真菌,其特點在於,除了增充劑及/或表面活性劑,含有至少一種根據請求項1、2、3或4之式(I)化合物。
  8. 根據請求項7之組成物,其包括至少一種選自包括下列者之其他活性組成份:殺蟲劑、引誘劑、消毒劑、殺菌劑、殺蟎劑、殺線蟲劑、殺真菌劑、生長調節劑、除草劑、肥料、安全劑和化學信息素。
  9. 一種根據請求項1、2、3或4之式(I)化合物於控制有害微生物,宜為植物致病性有害真菌,於作物保護及於物質保護上的用途。
  10. 一種製備用來控制有害微生物,宜為控制致病性有害真菌的方法,其特點在於將根據請求項1、2、3或4之式(I)化合物與增充劑及/或表面活性劑掺合。
  11. 一種根據請求項1、2、3或4之式(I)化合物於治療轉基因植物之用途。
  12. 一種根據請求項1、2、3或4之式(I)化合物於治療種子及轉基因植物之種子的用途。
  13. 一種式(IV)之酮類 其中X 代表氟或氯;X1 代表鹵素、C1-C8-烷基、C1-C8-鹵烷基、C1-C8-鹵素烷氧基、C3-C7-環烷基、C2-C8-烯基、C2-C8-炔基、C2-C8-烯基氧基、C3-C8-炔基氧基、C3-C8-鹵代炔基氧基、C1-C8-烷氧基、C1-C8-鹵烷基硫烷基、苯基、5-員雜芳基、6-員雜芳基、苄基氧基、苯基氧基、苄基硫烷基、苄基胺基、苯基硫烷基、或苯基胺基,其中該C2-C8-烯基、C2-C8-炔基、C3-C7-環烷基、苄基、苯基、5-員雜芳基、6-員雜芳基、苄基氧基或苯基氧基可任意的被一個或多個選自下列之基團所取代:鹵素、C1-C8-烷基、C1-C8-鹵烷基、C1-C8-鹵素烷氧基、C3-C7-環烷基、C2-C8-烯基、C2-C8-炔基、C2-C8-烯基 氧基、C3-C8-炔基氧基、C3-C8-鹵代炔基氧基、C1-C8-烷氧基、C1-C8-鹵烷基硫烷基;X2 代表鹵素、C1-C8-烷基、C1-C8-鹵烷基、C1-C8-鹵素烷氧基、C3-C7-環烷基、C2-C8-烯基、C2-C8-炔基、C2-C8-烯基氧基、C3-C8-炔基氧基、C3-C8-鹵代炔基氧基、C1-C8-烷氧基或C1-C8-鹵烷基硫烷基,其中該C2-C8-烯基、C2-C8-炔基、C3-C7-環烷基可任意的被一個或多個選自下列之基團所取代:鹵素、C1-C8-烷基、C1-C8-鹵烷基、C1-C8-鹵素烷氧基、C3-C7-環烷基、C2-C8-烯基、C2-C8-炔基、C2-C8-烯基氧基、C3-C8-炔基氧基、C3-C8-鹵代炔基氧基、C1-C8-烷氧基、C1-C8-鹵烷基硫烷基;X3 代表鹵素、C1-C8-烷基、C1-C8-鹵烷基、C1-C8-鹵素烷氧基、C3-C7-環烷基、C2-C8-烯基、C2-C8-炔基、C2-C8-烯基氧基、C3-C8-炔基氧基、C3-C8-鹵代炔基氧基、C1-C8-烷氧基或C1-C8-鹵烷基硫烷基;X4 代表鹵素;X5 代表鹵素;n 代表0或1;m 代表0或1;及其鹽類或N-氧化物。
  14. 一種式(V)之環氧化物 其中X 代表氟或氯;X1 代表鹵素、C1-C8-烷基、C1-C8-鹵烷基、C1-C8-鹵素烷氧基、C3-C7-環烷基、C2-C8-烯基、C2-C8-炔基、C2-C8-烯基氧基、C3-C8-炔基氧基、C3-C8-鹵代炔基氧基、C1-C8-烷氧基、C1-C8-鹵烷基硫烷基、苯基、5-員雜芳基、6-員雜芳基、苄基氧基、苯基氧基、苄基硫烷基、苄基胺基、苯基硫烷基、或苯基胺基,其中該C2-C8-烯基、C2-C8-炔基、C3-C7-環烷基、苄基、苯基、5-員雜芳基、6-員雜芳基、苄基氧基或苯基氧基可任意的被一個或多個選自下列之基團所取代:鹵素、C1-C8-烷基、C1-C8-鹵烷基、C1-C8-鹵素烷氧基、C3-C7-環烷基、C2-C8-烯基、C2-C8-炔基、C2-C8-烯基氧基、C3-C8-炔基氧基、C3-C8-鹵代炔基氧基、C1-C8-烷氧基、C1-C8-鹵烷基硫烷基;X2 代表鹵素、C1-C8-烷基、C1-C8-鹵烷基、C1-C8-鹵素烷氧基、C3-C7-環烷基、C2-C8-烯基、C2-C8-炔基、C2-C8-烯基氧基、C3-C8-炔基氧基、C3-C8-鹵代炔基氧基、C1-C8-烷氧基、C1-C8-鹵烷基硫烷基;其中該C2-C8-烯基、C2-C8-炔基、C3-C7-環烷基可任意的被一個或多個選自下列之基團所取代:鹵素、C1-C8-烷基、C1-C8-鹵烷基、C1-C8-鹵素烷氧 基、C3-C7-環烷基、C2-C8-烯基、C2-C8-炔基、C2-C8-烯基氧基、C3-C8-炔基氧基、C3-C8-鹵代炔基氧基、C1-C8-烷氧基、C1-C8-鹵烷基硫烷基;X3 代表鹵素、C1-C8-烷基、C1-C8-鹵烷基、C1-C8-鹵素烷氧基、C3-C7-環烷基、C2-C8-烯基、C2-C8-炔基、C2-C8-烯基氧基、C3-C8-炔基氧基、C3-C8-鹵代炔基氧基、C1-C8-烷氧基、C1-C8-鹵烷基硫烷基;X4 代表鹵素;X5 代表鹵素;n 代表0或1;m 代表0或1;及其鹽類或N-氧化物。
TW105110208A 2015-04-02 2016-03-31 新穎***衍生物 TW20164149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5162418 2015-04-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41493A true TW201641493A (zh) 2016-12-01

Family

ID=52807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0208A TW201641493A (zh) 2015-04-02 2016-03-31 新穎***衍生物

Country Status (21)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057467A1 (zh)
EP (1) EP3277668A1 (zh)
JP (1) JP2018516236A (zh)
KR (1) KR20170132743A (zh)
CN (1) CN107406393A (zh)
AR (1) AR104164A1 (zh)
AU (1) AU2016239175A1 (zh)
BR (1) BR112017020964A2 (zh)
CA (1) CA2981387A1 (zh)
CO (1) CO2017010010A2 (zh)
CR (1) CR20170446A (zh)
EA (1) EA201792119A1 (zh)
EC (1) ECSP17065500A (zh)
IL (1) IL253839A0 (zh)
MX (1) MX2017012710A (zh)
PE (1) PE20180033A1 (zh)
PH (1) PH12017501791A1 (zh)
TW (1) TW201641493A (zh)
UY (1) UY36605A (zh)
WO (1) WO2016156314A1 (zh)
ZA (1) ZA2017074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50535A1 (en) 2016-09-13 2018-03-22 Bayer Cropscience Aktiengesellschaft Active compound combinations
AR109695A1 (es) * 2016-09-29 2019-01-16 Bayer Cropscience Ag Derivados de triazol como fungicidas y como reguladores del crecimiento de plantas
UY37416A (es) 2016-09-29 2018-04-30 Bayer Ag Nuevos derivados de triazol
KR102635084B1 (ko) * 2023-07-21 2024-02-07 장정희 과수 개화기 꽃눈 발아 지연 방법 및 과수 개화기 꽃눈발아 지연액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22440A1 (de) * 1985-06-22 1987-01-02 Bayer Ag Substituierte azolylmethyl-cyclopropyl-carbinol-derivate
CN1008735B (zh) * 1984-11-02 1990-07-11 拜尔公司 以取代的氮杂茂基甲基-环丙基-甲醇衍生物为活性成分的组合物
CA2809219A1 (en) * 2010-08-26 2012-03-01 Bay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Gmbh 5-iodo-triazole derivatives
US9198429B2 (en) * 2011-11-25 2015-12-01 Bay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Gmbh Heterocyclic alkanol-derivativ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ZA201707422B (en) 2020-01-29
CA2981387A1 (en) 2016-10-06
JP2018516236A (ja) 2018-06-21
CR20170446A (es) 2017-10-31
PH12017501791A1 (en) 2018-04-11
UY36605A (es) 2017-01-31
CN107406393A (zh) 2017-11-28
WO2016156314A1 (en) 2016-10-06
ECSP17065500A (es) 2017-10-31
MX2017012710A (es) 2017-11-23
EP3277668A1 (en) 2018-02-07
AU2016239175A1 (en) 2017-08-24
EA201792119A1 (ru) 2018-03-30
PE20180033A1 (es) 2018-01-09
US20180057467A1 (en) 2018-03-01
KR20170132743A (ko) 2017-12-04
BR112017020964A2 (pt) 2018-07-10
IL253839A0 (en) 2017-09-28
CO2017010010A2 (es) 2018-01-05
AR104164A1 (es) 2017-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67370B2 (ja) トリアゾール誘導体、その中間体および殺真菌剤としてのそれらの使用
AU2016239067A1 (en) Novel 5-substituted imidazole derivatives
WO2016156282A1 (en) Novel triazole compounds for controlling phytopathogenic harmful fungi
TW201641493A (zh) 新穎***衍生物
TW201841901A (zh) 新穎之***衍生物
KR20190053202A (ko) 살진균제로서의 5-치환된 이미다졸릴메틸디옥솔란 유도체
WO2018060074A1 (en) Novel 5-substituted imidazolylmethyl derivatives
TW201643146A (zh) 新穎之***衍生物
EP3201188A1 (en) Novel triazole derivatives useful as fungicides
EP3277674B1 (en) Triazol derivatives as fungicides
TW201841902A (zh) 新穎之***硫酮衍生物
CA3038401A1 (en) 5-substituted imidazolylmethyloxirane derivatives as fungicides
US20190218187A1 (en) Novel 5-substituted imidazolylmethyl derivatives
TW201841906A (zh) 新穎***衍生物
WO2018060071A1 (en) Novel triazole derivatives
WO2018060070A1 (en) Novel triazole derivatives
KR20190052007A (ko) 5-치환된 이미다졸 유도체를 포함하는 활성 화합물 조합물
OA18593A (en) Triazole derivatives, intermediates thereof and their use as fungicides
WO2016156284A1 (en) Novel pyridine compounds for controlling phytopathogenic harmful fungi
TW201531226A (zh) 苯并環丁烷(硫基)羧醯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