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31490A - 通信裝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裝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31490A
TW201631490A TW105102019A TW105102019A TW201631490A TW 201631490 A TW201631490 A TW 201631490A TW 105102019 A TW105102019 A TW 105102019A TW 105102019 A TW105102019 A TW 105102019A TW 201631490 A TW201631490 A TW 20163149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physical layer
setting informa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20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76702B (zh
Inventor
浅井秀文
Original Assignee
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31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14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67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670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76Aspects of the degree of configuration automation
    • H04L41/0886Fully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30Peripheral units, e.g. input or output ports
    • H04L49/3054Auto-negotiation, e.g. access control between switch gigabit interface connector [GBIC] and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2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35Swi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power supply,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or backpla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通信裝置,係具備:實體層電路,係負責與通信對象之通信之實體層,且能在與通信對象之間進行決定用以表示通信之實體的設定之通信設定資訊的自動協商;非揮發性之記憶部;及控制部,用以控制實體層電路。控制部在一個動作模式,係控制實體層電路而使實體層電路在與通信對象之間進行自動協商,且將藉由自動協商所決定的通信設定資訊寫入記憶部;而在另一個動作模式,係將記憶部所記憶的通信設定資訊寫入實體層電路。

Description

通信裝置及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與通信對象進行通信的通信裝置及方法。
以往,在以1000Base-T(IEEE 802.3ab)所例示之負責通信之實體層的實體層電路,係具有為了確立與通信對象的通信,亦即為了連線(link-up),而在與通信對象的實體層電路之間決定用以表示通信之實體的設定之通信設定資訊的自動協商(automatic negotiation)功能。
作為關聯技術,乃有下以所述的專利文獻1至3。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19857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6-100940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2-118974號公報
專利文獻1記載的技術,係藉由DIP開關(Dual In-line Package switch)而將自動協商功能設成無效,並藉由DIP開關而設定傳送設定資料(data)的網路(network)裝置。專利文獻1記載的技術中,在將自動協商功能設成無效時,必須藉由DIP開關而設定傳送設定資料,且必須由使用者(user)來進行傳送設定資料的設定作業。
專利文獻2記載的技術,係將以PHY(實體層;physical layer)之自動協商所決定的雙工模式(duplex mode)作為MAC(媒體存取控制層;media access control)的雙工模式而記載到記憶體(memory)的雙工模式匹配方法。專利文獻2的技術並非用以縮短確立與通信對象之通信所須要的時間者。
專利文獻3記載的技術,係CPU韌體(firm ware),從PHB(PCI主橋;PCI Host Bridge)或路由器通信埠(router port)接收到連線故障事件(link down event)等信號時,就會檢查纜線(cable)或連線的動作狀態,並從失去纜線的PHB再選路(routing)到其他有效(active)的PHB纜線之未使用通道(lane)者。專利文獻3所記載的技術並非用以縮短確立與通信對象之通信所須要的時間者。
本發明即是鑒於上述習知問題而完成者,目的在於獲得能夠縮短確立與通信對象之通信所須要之時間的通信裝置。
為解決上述課題而達成目的,本發明之通 信裝置,係具備:實體層電路,負責與通信對象之通信之實體層,且能在與前述通信對象之間進行決定用以表示通信之實體的設定之通信設定資訊的自動協商;非揮發性之記憶部;及控制部,用以控制前述實體層電路,其中,前述控制部在一個動作模式(mode),係控制前述實體層電路而使前述實體層電路在與前述通信對象之間進行自動協商,且將藉由自動協商所決定的前述通信設定資訊寫入前述記憶部,而在另一個動作模式,係該控制部將前述記憶部所記憶的前述通信設定資訊寫入前述實體層電路。
本發明之通信裝置及方法可達到能夠縮短確立與通信對象之通信所須要之時間的功效。
1‧‧‧系統
2‧‧‧第1通信設備
3‧‧‧第2通信設備
4‧‧‧工程工具
5‧‧‧通信裝置
6、7、8‧‧‧纜線
11、12、18、19‧‧‧連接器
13‧‧‧第1實體層部
13a、14a‧‧‧暫存器
14‧‧‧第2實體層部
15‧‧‧媒體存取控制層部
16‧‧‧控制部
17‧‧‧記憶部
21、22、23、24、25、26‧‧‧路徑
30‧‧‧表
第1圖係顯示具備實施形態1之通信裝置之系統(system)的構成。
第2圖係顯示具備實施形態1之通信裝置之系統的構成。
第3圖係顯示具備實施形態1之通信裝置之系統的構成。
第4圖係顯示具備實施形態1之通信裝置之系統的構成。
第5圖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通信裝置之在各動作模式之通信確立時之處理項目的表。
第6圖係實施形態1之通信裝置的狀態轉移圖。
第7圖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通信裝置之動作的流程圖(flowchart)。
第8圖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通信裝置之動作的流程圖。
第9圖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通信裝置之動作的流程圖。
以下,依據圖式來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通信裝置及通信方法。此外,並非以該實施形態來限定本發明。
實施形態1
第1圖係顯示具備實施形態1之通信裝置之系統的構成。系統1具有:第1通信設備2、第2通信設備3、工程工具(engineering tool)4、以及通信裝置5。
第1通信設備2及第2通信設備3係以可程式邏輯控制器(JIS B 3502:2011、programmable controllers(PLC))為例說明。
工程工具4係對通信裝置5進行設定的設定工具。工程工具4係以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執行工程工具程式(engineering tool program)的方式來構成。
通信裝置5具有:連接器(connector)11及12、第1實體層部13、第2實體層部14、媒體存取控制層(media access control,MAC)部15、控制部16、記憶部17、連接器18、及DIP開關19。
連接器11連接於通信纜線6的一端。通信纜線6的另一端連接於第1通信設備2。連接器12連接於通信纜線7的一端。通信纜線7的另一端連接於第2通信設備3。通信纜線6及通信纜線7係以雙絞線纜線(twisted pair cable)為例說明。
第1實體層部13及第2實體層部14係負責屬於OSI參照模式(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ISO/IEC 7498)之第1層之實體層的實體層電路。
第1實體層部13連接於連接器11而在與第1通信設備2之實體層電路之間進行通信。第2實體層部14連接於連接器12而在與第2通信設備3之實體層電路之間進行通信。
第1實體層部13及第2實體層部14具有在與通信對象之實體層電路之間決定用以表示通信之實體的設定之通信設定資訊的協商功能。
第1實體層部13以於後述的時序(timing)在與第1通信設備2之實體層電路之間進行協商,而決定在第1實體層部13與第1通信設備2之實體層電路之間的通信設定資訊。
通信設定資訊係以通信速度、主時鐘(master clock)或子時鐘(slave clock)的區別、MDI(媒體相依介面;Medium Dependent interface)或MDI-X(媒體相依介面相交;Medium Dependent interface Crossover)的區別為例說明。
在第1實體層部13與第1通信設備2之實 體層電路之間所決定的通信設定資訊係寫入第1實體層部13的暫存器(register)13a。
第2實體層部14以於後述的時序進行與第2通信設備3之實體層電路之間的自動協商,而決定在第2實體層部14與第2通信設備3之實體層電路之間的通信設定資訊。
在第2實體層部14與第2通信設備3之實體層電路之間所決定的通信設定資訊係寫入第2實體層部14的暫存器14a。
媒體存取控制層部15係負責屬於OSI參照模式之第2層之資料連線層(data link layer)的資料連線層電路。媒體存取控制層部15連接於第1實體層部13及第2實體層部14,而在與第1通信設備2之資料連線部13及第2通信設備3之資料連線層電路之間進行通信。
連接器18連接於纜線8的一端。纜線8的另一端連接於工程工具4。纜線8係可例示為RS-232-C纜線、USB(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纜線。
控制部16連接於媒體存取控制層部15、記憶部17、連接器18及DIP開關,藉由執行記憶部17所記憶的韌體程式(firmware program),負責屬於OSI參照模式之第3層的網路層(network layer)、屬於第4層的傳輸層(transport layer)、屬於第5層的交談層(session layer)、屬於第6層的表現層(presentation layer)、及屬於第7層的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之中至少一層。此外,控制部16也 進行第1實體層部13、第2實體層部14及媒體存取控制層部15的控制。控制部16可例示為CPU(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
記憶部17係記憶上述的韌體程式之外,也可寫入暫存器13a及14a所記憶之通信設定資訊的非揮發性記憶電路。記憶部17係可例示為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註冊商標)。
此外,通信裝置5可為裝設在工程工具4內之母板(motherboard)上之擴充槽(slot)的擴充板。擴充槽可例示為PCI Express(登錄商標)。
此外,在實施形態1中,通信裝置5設為具有第1實體層部13及第2實體層部14之2個實體層電路,惟也可具備1個實體層電路,也可具備比2個多的實體層電路。
接著,說明通信裝置5的動作。
通信裝置5具有第1動作模式、第2動作模式及第3動作模式。通信裝置5的動作模式係藉由DIP開關來設定。此外,通信裝置5的動作模式也可依據來自工程工具4的指示信號而設定。
通信裝置5的第1動作模式,係使用第1實體層部13及第2實體層部14之自動協商功能,進行第1通信設備2及第2通信設備3之間之通信的確立,亦即,進行連線。具體而言,控制部16於第1動作模式中,將第1實體層部13及第2實體層部14之自動協商功能設成有 效。於實施形態1中,將第1動作模式稱為通常動作模式。
第1實體層部13於第1動作模式中,通信裝置5設為電源導通(ON)時或以纜線6與第1通信設備2連接時,在與第1通信設備2之間進行自動協商,而進行與第1通信設備2之間之通信的確立,即進行連線。藉此,工程工具4可在與第1通信設備2之間進行通信。第1實體層部13使經決定的通信設定資訊記憶於暫存器13a。
第2實體層部14於第1動作模式中,通信裝置5設為電源導通(ON)時或以纜線7與第2通信設備3連接時,在與第2通信設備3之間進行自動協商,而進行與第2通信設備3之間之通信的確立,即進行連線。藉此,工程工具4可在與第2通信設備3之間進行通信。第2實體層部14使經決定的通信設定資訊記憶於暫存器14a。
通信裝置5在第2動作模式中,使用第1實體層部13及第2實體層部14之自動協商功能,進行第1通信設備2及第2通信設備3之間之通信的確立,亦即,進行連線。具體上,控制部16於第2動作模式中,將第1實體層部13及第2實體層部14之自動協商功能設成有效。藉此,工程工具4可在第1通信設備2及第2通信設備3之間進行通信。
再者,通信裝置5在第2動作模式中,從其他動作桿式轉移至第2動作模式時、或使用第1實體層部13或第2實體層部14之自動協商功能,而進行與第1通信設備2或第2通信設備3之間之通信的確立,亦即進行 連線時,讀出與暫存器13a所記憶之第1通信設備2之間之連線時的通信設定資訊或與暫存器14a所記憶之第2通信設備3之間之連線時的通信設定資訊,並使其記憶於記憶部17。於實施形態1中,將第2動作模式稱為高速連線設定模式。
第2圖係顯示具備實施形態1之通信裝置之系統的構成。如第2圖所示,控制部16在高速連線設定模式中,沿著經由暫存器13a、第1實體層部13、媒體存取控制層部15、控制部16及記憶部17的路徑21,而讀出與暫存器13a所記憶之第1通信設備2之間之連線時之通信設定資訊,並寫入記憶部17。此外,控制部16沿著經由暫存器14a、第2實體層部14、媒體存取控制層部15、控制部16及記憶部17的路徑22,而讀出與暫存器14a所記憶之第2通信設備3之間之連線時之通信設定資訊,並寫入記憶部17。
此外,控制部16在高速連線設定模式中,在從其他的動作模式轉移至高速連線設定模式時、或與第1通信設備2或第2通信設備3之間的通信狀態從未連線變為連線的情形,將與暫存器13a所記憶之第1通信設備2之間之連線時之通信設定資訊或與暫存器14a所記憶之第2通信設備3之間之連線時之通信設定資訊改寫到記憶部17。因此,高速連線設定模式中,暫存器13a及14a內的通信設定資訊與記憶部17內之通信設定資訊總是相同。
通信裝置5之第3動作模式,係將第1實體 層部13及第2實體層部14之自動協商功能設成無效。具體上,控制部16於第3動作模式中,將第1實體層部13及第2實體層部14之自動協商功能設成無效。
通信裝置5在第3動作模式中,通信裝置5之投入電源時,讀出以高速連線設定模式寫入記憶部17之與第1通信設備2之間之連線時的通信設定資訊、以及與第2通信設備3之間之連線時的通信設定資訊,並以將所讀出之2個通信設定資訊分別寫入暫存器13a及14a的方式,分別確立第1實體層部13與第1通信設備2之間及第2實體層部14與第2通信設備3之間的通信。於實施形態1,將第3動作模式稱為高速連線動作模式。
第3圖係顯示具備實施形態1之通信裝置之系統的構成。如第3圖所示,控制部16在高速連線設定模式中,沿著經由記憶部17、控制部16、媒體存取控制層部15、第1實體層部13及暫存器13a的路徑23,而讀出與記憶部17所記憶之第1通信設備2之間之連線時之通信設定資訊,並使之寫入暫存器13a。藉此,第1實體層部13能與第1通信設備2之間進行連線。
此外,控制部16沿著經由記憶部17、控制部16、媒體存取控制層部15、第2實體層部14及暫存器14a的路徑24,而讀出與記憶部17所記憶之第2通信設備3之間之連線時之通信設定資訊,並使之寫入暫存器14a。藉此,第2實體層部14能與第2通信設備3之間進行連線。
如此一來,通信裝置5於高速連線設定模式 中,不須進行自動協商即能在與第1通信設備2及第2通信設備3之間進行連線。藉此,通信裝置5可不須要於先動協商所須要的時間,而能縮短在與第1通信設備2及第2通信設備3之間進行連線的時間。此乃對於在通信裝置5與第1通信設備2及第2通信設備3之間頻繁地產生連線的情形,特別具有效果。
此外,通信裝置5在高速連線設定模式中,由於不進行自動協商,所以會有可能產生以下所述的不良情形。亦即,通信裝置5在系統1之網路構成有變更的情形下,會有可能無法在與第1通信設備2及第2通信設備3之間進行連線。
第4圖係顯示具備實施形態1之通信裝置之系統的構成。如第4圖所示,纜線6從連接器11脫開後連接於連接器12,纜線7從連接器12脫開後連接於連接器11。
第4圖所示之網路構成中,對經設定成高速連線動作模式之通信裝置5投入電源,記憶部17所記憶之與第1通信設備2之間的通信設定資訊就被寫入暫存器13a,而記憶部17所記憶之與第2通信設備3之間的通信設定資訊就被寫入暫存器14a。
如此一來,由於第1實體層部13使用與第1通信設備2之間的通信設定資訊而欲將與第2通信設備3進行通信,所以有可能在與第2通信設備3之間無法進行連線。同樣地,由於第2實體層部14使用與第2通信設備 3之間的通信設定資訊而欲將與第1通信設備2進行通信,所以有可能在與第1通信設備2之間無法進行連線。
此外,在第1實體層部13與第1通信設備2之間所決定的通信設定資訊與在第2實體層部14與第2通信設備3之間所決定的通信設定資訊若是相同,則第4圖所示之網路構成也能進行在第1實體層部13與第2通信設備3之間及第2實體層部14與第1通信設備2之間的連線。然而,在第1實體層部13與第1通信設備2之間所決定的通信設定資訊與在第2實體層部14與第2通信設備3之間所決定的通信設定資訊若不相同,則無法進行在第1實體層部13與第2通信設備3之間及第2實體層部14與第1通信設備2之間的連線。
通信裝置5於高速連線動作模式中,即使經過預定的時間,在第1實體層部13及第2實體層部14與第1通信設備2及第2通信設備3之間也未連線的情形下,不論是否有來自於DIP開關19或工程工具4的指令,都轉移至通常動作模式。
是否已經過預定的時間的判定,係以分別將表示第1實體層部13的連線或未連線的旗標(flag)設於暫存器13a,將表示第2實體層部14的連線或未連線的旗標設於暫存器14a,而令控制部16定期性地監視該等旗標的方式而可判定。
具體而言,當控制部16從高速連線動作模式轉行至通常動作模式時,就會沿著經過控制部16、媒體 存取控制層部15及第1實體層部13的路徑25,而將使自動協商設成有效的指令傳送至第1實體層部13。第1實體層部13依據來自於控制部16的指令,在與第2通信設備3之間進行自動協商,在與第2通信設備3之間決定通信設定資訊,並將經決定的通信設定資訊寫入暫存器13a。藉此,第1實體層部13能夠在與第2通信設備3之間進行連線。如此一來,工程工具4能在與第2通信設備3之間進行通信。
同樣地,控制部沿著經過控制部16、媒體存取控制層部15及第2實體層部14的路徑26,而將使自動協商設成有效的指令傳送至第2實體層部14。第2實體層部14依據來自於控制部16的指令,在與第1通信設備2之間進行自動協商,在與第1通信設備2之間決定通信設定資訊,並將經決定的通信設定資訊寫入暫存器14a。藉此,第2實體層部14能夠在與第1通信設備2之間進行連線。如此一來,工程工具4能在與第1通信設備2之間進行通信。
如以上所述,通信裝置5在網路構成已變更的情形下,也能夠實現第1實體層部13與第2通信設備3之間及第2實體層部14與第1通信設備2之間的連線。
第5圖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通信裝置之在各動作模式之通信確立時之處理項目的表。表30的第1行顯示在通常動作模式之通信確立時之處理項目,表30的第2行顯示在高速連線設定模式之通信確立時之處理項目,表 30的第3行顯示在高速連線動作模式之通信確立時之處理項目。
如表30之第1行所示,通信裝置5在通常動作模式係將第1實體層部13及第2實體層部14之自動協商功能設成有效。此外,通信裝置5在通常動作模式係藉由第1實體層部13及第2實體層部14之自動協商功能來決定通信設定資訊。又,通信裝置5在通常動作模式係不進行對記憶部17的存取(access)。
如表30之第2行所示,通信裝置5在高速連線設定模式係將第1實體層部13及第2實體層部14之自動協商功能設成有效。此外,通信裝置5在高速連線設定模式係藉由第1實體層部13及第2實體層部14之自動協商功能來決定通信設定資訊。又,通信裝置5在高速連線設定模式係在以下之中任一時序,將暫存器13a所記憶之與第1通信設備2之間的通信設定資訊或暫存器14a所記憶之與第2通信設備3之間的通信設定資訊寫入記憶部17。
即,控制部16於從其他動作模式轉移至高速連線設定模式時,將暫存器13a所記憶之與第1通信設備2之間的通信設定資訊或暫存器14a所記憶之與第2通信設備3之間的通信設定資訊寫入記憶部17。
此外,控制部16使用第1實體層部13之自動協商功能而進行了與第1通信設備2之間之通信的確立,即連線時,亦即,與第1通信設備2之間之通信狀態 係從未連線變成連線時,將暫存器13a所記憶之與第1通信設備2之間的通信設定資訊寫入記憶部17。
此外,控制部16使用第2實體層部14之自動協商功能而進行了與第2通信設備3之間之通信的確立,即連線時,亦即,與第2通信設備3之間之通信狀態係從未連線變成連線時,將暫存器14a所記憶之與第2通信設備3之間的通信設定資訊寫入記憶部17。
如表30之第3行所示,通信裝置5在高速連線設定模式係將第1實體層部13及第2實體層部14之自動協商功能設成無效。此外,通信裝置5在高速連線設定模式係讀出記憶部17所記憶之通信設定資訊並加以使用。此外,通信裝置5在高速連線設定模式下,電源投入時,讀出記憶部17所記憶之與第1通信設備2之間之連線時之通信設定資訊及與第2通信設備3之間之連線時之通信設定資訊,並將所讀出的2個通信設定資訊分別寫入暫存器13a及暫存器14a。
第6圖係實施形態1之通信裝置的狀態轉移圖。控制部16於通常動作模式ST1,若是電源被斷開(OFF),則經由轉移路徑S1而轉移至停止狀態ST4。控制部16於停止模式ST4,若是被投入電源,則經由轉移路徑S2而轉移至通常動作模式,並使第1實體層部13及第2實體層部14進行自動協商。藉此,第1實體層部13及第2實體層部14能夠在與通信對象之間分別進行連線。如此一來,工程工具4能夠與第1通信設備2及第2通信設備 3進行通信。
控制部16在高速連線設定模式ST2,若是電源被斷開,則經由轉移路徑S3而轉移至停止狀態ST5。控制部16於停止模式ST5,若是被投入電源,則經由轉移路徑S4而轉移至高速連線設定模式ST2,並使第1實體層部13及第2實體層部14進行自動協商。此外,控制部16分別讀出暫存器13a及暫存器14a內的通信設定資訊,並寫入記憶部17。藉此,第1實體層部13及第2實體層部14能夠在與通信對象之間分別進行連線。如此一來,工程工具4能夠與第1通信設備2及第2通信設備3進行通信。
控制部16在高速連線設定模式ST3,若是電源被斷開,則經由轉移路徑S5而轉移至停止狀態ST6。控制部16於停止模式ST6,若是被投入電源,則經由轉移路徑S6而轉移至高速連線動作模式ST3。此時,控制部16將第1實體層部13及第2實體層部14之自動協商功能設成無效,而讀出記憶部17所記憶之2個通信設定資訊,並分別寫入暫存器13a及暫存器14a。藉此,第1實體層部13及第2實體層部14不進行自動協商即能在與通信對象之間分別進行連線。藉此,通信裝置5能夠不須要自動協商所須要的時間,而能縮短在第1通信設備2及第2通信設備3之間進行連線的時間。如此一來,工程工具4能夠與第1通信設備2及第2通信設備3進行通信。
控制部16若是接收到在DIP開關19所設定或從工程工具來的指示,就經由轉移路徑S7而從通常動作 模式ST1轉移至高速連線設定模式ST2或從高速連線設定模式ST2轉移至通常動作模式ST1。
控制部16若是接收到在DIP開關19所設定或從工程工具來的指示,就經由轉移路徑S8而從高速連線設定模式ST2轉移至高速連線設定模式ST3或高速連線設定模式ST3轉移至高速連線設定模式ST2。
控制部16若是接收到在DIP開關19所設定或從工程工具來的指示,就經由轉移路徑S9而從通常動作模式ST1轉移至高速連線設定模式ST3或從高速連線設定模式ST3轉移至通常動作模式ST1。
控制部16於高速連線設定模式ST3,若是經過預定的時間,第1實體層部13或第2實體層部14也無法連線的情形下,就經由轉移路徑S10而轉移至通常動作模式ST1,而使第1實體層部13及第2實體層部14進行自動協商。藉此,即使網路構成經變更的情形下,第1實體層部13及第2實體層部14在與通信對象之間也能夠分別進行連線。藉此,即使網路構成經變更的情形下,通信裝置5也夠在與第1通信設備2及第2通信設備3之間進行連線。如此一來,工程工具4能夠與第1通信設備2及第2通信設備3進行通信。
第7圖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通信裝置之動作的流程圖。第7圖係顯示通信裝置5在通常動作模式之動作的流程圖。
通信裝置5在通常動作模式,於步驟S100 中,與屬於通信對象的第1通信設備2及第2通信設備3進行自動協商,而決定通信設定資訊。藉此,通信裝置5在與通信對象之間能夠分別進行連線。如此一來,工程工具4能夠與第1通信設備2及第2通信設備3進行通信。
第8圖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通信裝置之動作的流程圖。第8圖係顯示通信裝置5在高速連線設定模式之動作的流程圖。
通信裝置5在高速連線設定模式,於步驟S110中,與屬於通信對象的第1通信設備2及第2通信設備3進行自動協商,而決定通信設定資訊。藉此,通信裝置5在與通信對象之間能夠分別進行連線。如此一來,工程工具4能夠與第1通信設備2及第2通信設備3進行通信。
接著,通信裝置5於步驟S112,將暫存器13a及14a所記憶之通信設定資訊寫入記憶部17。藉此,通信裝置5能夠先將連線時之通信設定資訊記憶起來。
第9圖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通信裝置之動作的流程圖。第9圖係顯示通信裝置5在高速連線設定模式之動作的流程圖。
通信裝置5在高速連線設定模式,於步驟S120中,將記憶部17所記憶之通信設定資訊寫入暫存器13a及14a。
接著,通信裝置5於步驟S122,判定所預定的時間內是否已與第1通信設備2及第2通信設備3連 線。通信裝置5若是在步驟S12判定為所預定之時間內已與第1通信設備2及第2通信設備3連線(是(Yes)),則結束處理。藉此,通信裝置5不須進行自動協商即能夠在與第1通信設備2及第2通信設備3之間進行連線。如此一來,通信裝置5能夠不須要自動協商所須要的時間,能夠縮短在與第1通信設備2及第2通信設備3之間進行連線的時間。如此一來,工程工具4能夠與第1通信設備2及第2通信設備3進行通信。
另一方面,通信裝置5若是在步驟S12判定為所預定之時間內未與第1通信設備2及第2通信設備3連線(否(No)),則於步驟S124中轉移至第7圖所示的通常動作模式。通信裝置5在通常動作模式係與第1通信設備2及第2通信設備3進行連線。藉此,即使網路構成經變更的情形下,通信裝置5也夠在與第1通信設備2及第2通信設備3之間進行連線。如此一來,工程工具4能夠與第1通信設備2及第2通信設備3進行通信。
以上的實施形態所示的構成,係表示本發明之內容的一例者,而也能夠與其他眾所周知的技術組合,在不脫離本發明之主旨的範圍內也能夠省略、變更構成的一部分。
1‧‧‧系統
2‧‧‧第1通信設備
3‧‧‧第2通信設備
4‧‧‧工程工具
5‧‧‧通信裝置
6、7、8‧‧‧纜線
11、12、18、19‧‧‧連接器
13‧‧‧第1實體層部
13a、14a‧‧‧暫存器
14‧‧‧第2實體層部
15‧‧‧媒體存取控制層部
16‧‧‧控制部
17‧‧‧記憶部

Claims (8)

  1. 一種通信裝置,係具備:實體層電路,係負責與通信對象之通信之實體層,且在與前述通信對象之間決定用以表示通信之實體的設定之通信設定資訊;非揮發性之記憶部;及控制部,用以控制前述實體層電路;前述控制部在一個動作模式,係控制前述實體層電路而將在與前述通信對象之間所決定的前述通信設定資訊寫入前述記憶部,而在另一個動作模式,係將前述記憶部所記憶的前述通信設定資訊寫入前述實體層電路。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通信裝置,更包含設定前述動作模式之開關。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通信裝置,其中,從外部裝置指示前述動作模式之指示信號係被輸入前述控制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通信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在將前述記憶部所記憶之前述通信設定資訊寫入前述實體層電路之後經過預定的時間,前述實體層電路與前述通信對象之間的通信仍未確立時,控制前述實體層電路而在與前述通信對象之間決定前述通信設定資訊。
  5. 一種通信方法,係包含: 第1步驟,在一個動作模式,控制實體層電路,且將表示在與通信對象之間所決定的通信的實體的設定的通信設定資訊寫入非揮發性之記憶部,其中,該實體層電路係負責與前述通信對象之通信的實體層;及第2步驟,在另一個動作模式,將前述記憶部所記憶之前述通信設定資訊寫入前述實體層電路。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通信方法,其中,前述動作模式係藉由開關而設定。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通信方法,其中,指示前述動作模式之指示信號係從外部裝置被輸入。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至7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通信方法,更包含第3步驟,該第3步驟係在將前述記憶部所記憶之前述通信設定資訊寫入前述實體層電路之後經過預定的時間,前述實體層電路與前述通信對象之間的通信仍未確立時,控制前述實體層電路而在與前述通信對象之間決定前述通信設定資訊。
TW105102019A 2015-01-26 2016-01-22 通信裝置及方法 TWI5767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5/052058 WO2016120976A1 (ja) 2015-01-26 2015-01-26 通信装置及び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1490A true TW201631490A (zh) 2016-09-01
TWI576702B TWI576702B (zh) 2017-04-01

Family

ID=55301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2019A TWI576702B (zh) 2015-01-26 2016-01-22 通信裝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787543B2 (zh)
JP (1) JP5859178B1 (zh)
KR (1) KR101706906B1 (zh)
CN (1) CN106063196B (zh)
DE (1) DE112015000526B4 (zh)
TW (1) TWI576702B (zh)
WO (1) WO20161209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49665B2 (ja) * 2015-02-09 2019-01-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載通信装置
JP6511921B2 (ja) * 2015-03-31 2019-05-15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マスタ装置、およびマスタ装置の設定方法
WO2020059054A1 (ja) * 2018-09-19 2020-03-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969587B2 (ja) * 2019-04-24 2021-11-2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機器
JP7475818B2 (ja) 2019-04-24 2024-04-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13641601A (zh) 2020-04-27 2021-11-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存储设备的链路启动方法、存储设备、主机及其实现***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78A (ja) 1983-06-14 1985-01-0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ピ−ク値ホ−ルドメ−タ回路
JPH10940A (ja) 1996-06-14 1998-01-06 Nishikawa Rubber Co Ltd グラスランチャンネルの金型成形部
JPH118974A (ja) 1997-06-17 1999-01-12 Nec Tohoku Ltd 並列運転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US6457055B1 (en) * 1999-05-12 2002-09-24 3Com Corporation Configuring ethernet devices
KR100389922B1 (ko) * 2001-01-15 2003-07-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1000베이스-t 표준을 이용하는 기가비트 이더넷에서의고속 링크를 위한 자동-교섭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장치
KR20020069562A (ko) * 2001-02-26 2002-09-05 주식회사 씨엘씨소프트 한 쌍의 신호선을 통한 고속 데이터 통신이 가능한 이더넷시스템
JP2003198578A (ja) 2001-12-25 2003-07-11 Kyushu Ando Denki Kk 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JP3938503B2 (ja) * 2002-03-06 2007-06-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ネットワークインタフェース装置及び通信装置
US8576820B2 (en) * 2003-07-03 2013-11-05 Broadcom Corporation Standby mode for use in a device having a multiple channel physical layer
CN1484156A (zh) * 2003-07-31 2004-03-24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协商模式的设定方法及其网络接口装置
JP4541013B2 (ja) 2004-03-29 2010-09-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イーサネット・インタフェースを具備するネットワーク機器
JP2006100940A (ja) 2004-09-28 2006-04-13 Iwatsu Electric Co Ltd デュプレックスモード整合方法およびlan通信装置
JP2006293983A (ja) * 2005-03-18 2006-10-26 Ricoh Co Ltd ネットワーク通信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ネットワーク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851961B2 (ja) 2007-02-27 2012-01-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観測局、監視制御システム、監視制御コントローラ、通信制御装置、およびlanスイッチ装置
WO2010073349A1 (ja) * 2008-12-25 2010-07-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通信管理装置、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5093519B2 (ja) 2009-05-27 2012-12-12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ならびにその通信制御方法
US8677176B2 (en) 2010-12-03 2014-03-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able redundancy and failover for multi-lane PCI express IO interconnections
JP5696480B2 (ja) * 2011-01-04 2015-04-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制御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に接続可能な装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US8732262B2 (en) * 2011-08-30 2014-05-20 Adc Dsl Systems, Inc. Rate adaptive auto-negotiation
KR20130070251A (ko) 2011-12-19 2013-06-27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브릿지 칩셋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데이터 저장 시스템
JP5938966B2 (ja) * 2012-03-19 2016-06-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装置、無線基地局装置における接続モード切替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5576421B2 (ja) * 2012-03-21 2014-08-20 Necアクセステクニカ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955091B2 (ja) * 2012-05-10 2016-07-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63196A (zh) 2016-10-26
DE112015000526T5 (de) 2016-11-24
KR101706906B1 (ko) 2017-02-14
WO2016120976A1 (ja) 2016-08-04
DE112015000526B4 (de) 2018-12-06
US9787543B2 (en) 2017-10-10
JPWO2016120976A1 (ja) 2017-04-27
JP5859178B1 (ja) 2016-02-10
US20160359670A1 (en) 2016-12-08
KR20160104079A (ko) 2016-09-02
CN106063196B (zh) 2018-04-13
TWI576702B (zh) 2017-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6702B (zh) 通信裝置及方法
TWI782919B (zh) 通用串列匯流排多主機端點反射器集線器
US8711153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onfiguring and operating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s
US20120036306A1 (en) Switching circui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witching circuit control method
US10698856B1 (en) Alternative protocol selection
JP2005209057A (ja) データ通信方法
JP2018523957A (ja) ネットワーク機器
JP2013161477A (ja) 拡張コネクタを備えたマザーボード
JP2018116648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220269630A1 (en) Multi-image output system and usb hub thereof
JP2019159921A (ja) システム、電子機器および接続制御方法
TWI582577B (zh) 至少部分接收及/或至少部分發布至少一封包以請求功率消耗狀態之改變的技術
US10831257B2 (en) Storage device having a serial communication port
JP2008065364A (ja) 拡張システム、アドインカード及び外部装置
JP2012059178A (ja) Usbハブ装置
JP5456434B2 (ja) パイプ調停回路、パイプ調停方法
CN112688843A (zh) 用于多点互连上的对等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US20150089088A1 (en) Interface controller, external electronic device, and external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method
JP2007213411A (ja) バスブリッジ装置
CN106663079B (zh) 用于管理通用串行总线上的错误的管理装置
CN111506179B (zh) 多主机适配器
JP6958110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516511B2 (ja) 電子機器
TWI590543B (zh) 直流電源插頭以及電子系統
TWI590075B (zh) 外接式電子裝置與介面控制器與外接式電子裝置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