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03623A - 用於裝置對裝置探索的適應性靜音機構 - Google Patents

用於裝置對裝置探索的適應性靜音機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03623A
TW201603623A TW104101672A TW104101672A TW201603623A TW 201603623 A TW201603623 A TW 201603623A TW 104101672 A TW104101672 A TW 104101672A TW 104101672 A TW104101672 A TW 104101672A TW 201603623 A TW201603623 A TW 20160362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xploration
search
discovery
energy
resourc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16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77225B (zh
Inventor
熊崗
牛華寧
賽吉 潘特里夫
戴博迪普 伽太基
艾列西 克亞夫
Original Assignee
英特爾智財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特爾智財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特爾智財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03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36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72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722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於此揭示根據探索區中的負載條件之用於裝置對裝置(D2D)探索的新穎適應性靜音設計。這些適應性靜音設計可用以減輕有D2D連接形成的網路中的資料碰撞及干擾。在某些實施例中,靜音因數用以隨機地決定使用者設備(UE)是否將在探索區中傳送一或更多D2D探索訊號。使用此處說明的數個不同方式及量度,評估目前探索區中的負載條件。根據用於目前探索區之此處所述的一或更多量度的值,靜音因數增加或降低以用於後續的探索區。

Description

用於裝置對裝置探索的適應性靜音機構
本發明係關於用於裝置對裝置(D2D)探索的適應性靜音機構。
近接式應用及服務代表快速成長的社群及技術趨勢,對蜂巢式無線/行動寬頻技術的演進具有主要影響。這些服務是根據知道二裝置或二使用者正彼此接近以及包含例如公用安全作業、社交網路、行動商業、廣告、遊戲、等等應用。裝置對裝置(D2D)探索是能夠D2D服務的第一步。藉由直接D2D通訊,使用者設備(UE)可以彼此直接通訊而不用涉及基地台或強化節點B(eNB)。D2D通訊的一議題是裝置探索以便能夠造成D2D服務。裝置探索涉及探索D2D通訊之通訊範圍內一或更多其它可探索的UE。裝置探索也涉及由D2D通訊的通訊範圍內的一或更多其它探索UE探索。有很多與D2D通訊的裝置探索有關的未解議題,包含資源配置及發訊,特別是近接服務(ProSe)D2D探索。
100‧‧‧網路
102‧‧‧使用者設備
104‧‧‧強化節點B
115‧‧‧S1介面
120‧‧‧核心網路
122‧‧‧行動管理實體
124‧‧‧服務閘道器
126‧‧‧分封資料網路閘道器
202‧‧‧操作區
204‧‧‧探索區
206‧‧‧實體資源區
從配合附圖之詳細說明,可清楚揭示的特點及優點,詳細說明及附圖一起以舉例方式說明揭示的特點;以及,其中:圖1顯示根據某些實施例的LTE網路之端對端網路架構的一部份;圖2顯示根據某些實施例的包含D2D通訊之探索區的資源網柵的結構;圖3A顯示根據某些實施例的探索區度量報告;圖3B顯示根據某些實施例之使用隨機接取通道(RACH)以計數ProSe賦能的使用者設備(UE);圖4顯示用於對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模式中的UE計數ProSe賦能的UE之程序;圖5顯示根據某些實施例之用於D2D探索訊號傳輸之協力的上行鏈路子格電力控制;圖6顯示根據某些實施例的eNB觸發的無爭奪之自由D2D探索區資源;圖7顯示根據某些實施例的UE觸發的無爭奪D2D探索區資源;圖8顯示能夠近接服務的UE的電腦電路之功能800;及圖9顯示根據某些實施例的無線通訊裝置之功能方塊圖。
說明舉例說明及於此使用特定的語言來說明實施例。然而須瞭解,無意限定此處所要的範圍。
【發明內容與實施方式】
在揭示及說明某些實施例之前,須瞭解申請專利的標的不侷限於此處揭示的特定結構、處理操作、或材料,而是擴及習於此相關技藝者將知道的其均等範圍。也應瞭解,此處使用的術語僅是用於說明特定實例而非限定。在不同圖中相同的代號代表相同的元件。流程圖中提供的數字是為了清楚說明起見,而非要標示特定次序或順序。
舉例說明的實施例
於下將提供技術實施例的初始概述及稍後更詳細地說明特定技術實施例。此初始概述是要幫助讀者更快速地瞭解技術而不是要區別技術的關鍵特徵或必要特徵,也不是要限定申請專利的標的之範圍。
此處揭示的實施例提供用於支援LTE近接服務(ProSe)D2D探索的發訊設計。在這些實施例中,UE可以是配置成用於D2D探索訊號傳輸及D2D通訊之能夠近接服務的UE。某些實施例提供D2D探索區的配置(亦即,探索資源庫),分割成爭奪式及非爭奪式探索區以用於D2D探索區之網路共同及胞特定配置。某些實施例提供UE回饋機構以提供關於探索區負載的資訊給eNB。某些實施例提供選項以支援胞間/eNB探索。某些實施例提 供用於D2D探索分封的傳輸之適應性隨機靜音/隨機靜音的靜音因數之使用及配置。某些實施例提供包含下述的發訊內容:探索區配置、靜音因數、傳送功率控制配置、跳躍相關參數、及用於探索分封的循環冗餘核對(CRC)遮罩的拌碼之拌碼識別。某些實施例提供用於上述發訊內容的發訊機構。某些實施例提供D2D探索資源的靜態供應及/或預配置。某些實施例提供網路及UE行為以支援無爭奪直接裝置探索。於下,更詳細說明這些實施例。
圖1顯示根據某些實施例之具有網路的各式各樣的組件之LTE網路的端對端網路架構的一部份。網路100包括經由S1介面115而耦合在一起的無線電接取網路(RAN)(例如,如同所示,E-UTRAN或演進的通用陸面無線電接取網路)100及核心網路120(例如,顯示為演進分封核心(EPC))。為了方便及簡明起見,僅顯示核心網路120、及RAN 100的一部份。
核心網路120包含行動管理實體(MME)122、服務閘道器(服務GW)124、及分封資料網路閘道器(PDN GW)126。RAN包含用於與使用者設備(UE)102通訊的強化節點B(eNB)104(可操作成基地台)。eNB 104包含巨集eNB及低功率(LP)eNB。UE 102是能夠近接服務的。
MME在功能上類似於舊制的服務GPRS支援節點(SGSN)之控制平面。MME管理例如閘道器選取及追蹤區清單管理等接取行動態樣。服務閘道器124終止朝向 RAN 100的介面,以及路由資料分封在RAN 100與核心網路120之間。此外,其可為eNB間遞交的本地行動性錨點以及也提供用於3GPP間行動性的錨。其它責任包含合法攔截、計費、及某些政策執行。服務閘道器124及MME 122可以在一實體節點或分別的實體節點中實施。PDN GW 126終止朝向分封資料網路(PDN)的SGi介面。PDN GW 126路由資料分封在EPC 120與外部PDN之間,以及是用於政策執行及計費資料收集的關鍵節點。其也提供用於具有非LTE接取的行動性之錨點。外部分封資料網路(PDN)可為任何種類的IP網路、以及IP多媒體子系統(IMS)域。PDN GW 126及服務閘道器124可實施於一實體節點或分別的實體節點中。
eNB 104(巨及微)終止空中介面協定及是用於UE 102的第一接觸點。在某些實施例中,eNB 104滿足用於RAN 100的各式邏輯功能,包含但不限於RNC(無線電網路控制器功能),例如無線電載送管理、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動態無線電資源管理及資料分封排程、以及行動性管理。
S1介面115是分開RAN 100與EPC 120的介面。其分成二部份:S1-U,在eNB 104與服務閘道器124之間載送交通資料;以及,S1-MME,其為eNB 104與MME 122之間的發訊介面。X2介面是eNB 104之間的介面。X2介面包括二部份,X2-C及X2-U。X2-C是eNB 104間的控制平面介面,而X2-U是eNB 104間的使用者平面介面。
根據某些蜂巢式網路,LP胞典型地用以延伸涵蓋率至室外訊號無法良好到達的室內區,或是在例如車站等具有很稠密電話使用的區域中增加網路容量。如同此處使用般,低功率(LP)eNB一詞意指用於實施例如飛胞、微微胞、或微胞等較窄胞(比巨胞還窄)之任何適當的相對低的功率eNB。飛胞eNB典型上由行動網路操作者提供給其住宅或企業客戶。飛胞典型上是住宅閘道器的尺寸或是更小,且一般連接至使用者寬頻線。一旦***作用時,飛胞即連接至行動操作者的行動網路及提供典型上用於住宅飛胞之30至50米範圍的額外涵蓋率。因此,LP eNB由於經由PDN GW 126而耦合,所以其可為飛胞eNB。類似地,微微胞是典型上涵蓋小區域的無線通訊系統,舉例而言,小區域可為建築物內(辦公室、購物中心、車站、等等)、或是近來的飛機內。微微胞eNB通常經由其基地台控制器(BSC)功能而經過X2鏈路連接至例如巨eNB等另一eNB。因此,LP eNB由於其經由X2介面而耦合至巨eNB,所以,可以由微微胞eNB實施。微微胞eNB或其它LP eNB可以包含巨eNB的某些或所有功能。在某些情形中,這稱為接取點基地台或是企業飛胞。
在某些LTE實施例中,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通道(PDSCH)載送使用者資料及更高層發訊給UE 102。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載送特別是關於PDSCH通道的傳輸格式及資源分配的資訊。其也將關於上行鏈路共用通道之傳輸格式、資源分配、及H-ARQ資訊通知UE 102。典型地,根據從UE 102回饋至eNB 104的通道品質資訊,在eNB 104執行下行鏈路排程(指派控制及共用通道資源區塊給胞內的UE),然後,下行鏈路資源指派資訊傳送至用於(及可能指派給)UE 102的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上的UE。
PDCCH使用CCE(控制通道元件)以載送控制資訊。在被映射至資源元件之前,PDCCH複數值符號首先被組織成四個一組,然後使用子區塊交錯器而互換以用於速率匹配。使用一或更多這些控制通道元件(CCE)以傳送各PDCCH,其中,各CCE對應於稱為資源元件族(REG)之九組四個實體資源元件的組。四個QPSK符號映射至各REG。取決於DCI的尺寸及通道條件,使用一或更多CCE以傳送PDCCH。在具有不同數目的CCE之LTE中界定有四或更多的PDCCH格式(例如,聚集層,L=1,2,4,或8)。
根據某些實施例,配置能夠近接服務的UE 102以用於裝置對裝置(D2D)通訊,包含用於直接D2D通訊的其它UE 102之D2D探索。在這些實施例中,能夠近接服務的UE 102在探索資源內傳送探索訊號101,以探索一或更多其它能夠近接服務的UE。於下,更詳細說明這些實施例。
圖2顯示根據某些實施例的包含用於D2D通訊之探索區的資源網柵的結構。所示的網柵是時間-頻率網柵,稱為資源網柵,其是各槽中下行鏈路或上行鏈路中的實體 資源。在資源網柵中的最小時間-頻率標示為資源元件(RE)。資源網柵包括一些資源區(RB),說明某些實體通道至資源元件的映射。各資源區包括資源元件集合及在頻域中,代表可分配之最小數量的資源,但是,實施例的範圍不侷限於此。有數個使用這些資源區而被載送的不同實體通道。圖2中所示的資源網柵包括LTE操作區202,LTE操作區202包括複數個實體資源區(PRB)以由RAN 100使用。
根據某些實施例,UE 102(圖1)從標示LTE操作區202內的探索區204之eNB 104(圖1)接收發訊。探索區204包括複數個探索資源的實體資源區(PRB)206。UE 102傳送探索訊號或探索分封101(圖1)以由探索區204的某些PRB 206之內用於D2D之一或更多其它UE接收。在某些實施例中,分配給D2D探索的資源可為實體上行鏈路共用通道(PUSCH),但是,實施例的範圍不侷限於此。
PRB可與時間維度上特定的子格槽以及頻域中的特定子載頻組相關連。舉例而言,以RB索引及子格索引來識別各PRB。在某些實施例中,在N個資源區的M子格內傳送探索分封101,其中,M及N至少為一且可大於一。於下,更詳細地說明這些實施例。
在某些實施例中,PRB包括頻域中的十二個子載波乘以時間中的0.5ms(亦即一槽)。PRB可以被成對地分配(在時域上),但是,這不是必要的。在某些實施例中, PRB包括複數個RE。RE包含一子載波乘以一符號。當使用正常CP時,RB含有七個符號。當使用擴充的CP時,RB含有六個符號。超過正常CP長度的延遲散佈表示使用擴充的CP。各子格可為一毫秒,一格包括十個此子格。
在D2D探索中有二不同的方式:受限及封閉式的D2D探索以及開放式D2D探索。受限/封閉式D2D探索應用於可探索的裝置僅由選取的能夠近接服務之探索裝置組探索之情形。封閉式裝置探索的其它意含是探索裝置嘗試探索特定的能夠近接服務的裝置(來自能夠近接服務的裝置組之一或很多裝置)之情境的考量。因此,對於此使用情形,探索裝置被假定為知道其希望探索之在其近程內能夠近接服務的裝置。
與封閉式D2D裝置相反,開放式裝置探索考慮可探索的裝置要其本身由其近程中的其它能夠近接服務的裝置探索之使用情形。從探索裝置的觀點而言,開放式裝置探索意指在探索之前,未假定探索裝置知道其它能夠近接服務的裝置之身份。結果,用於開放式探索的裝置探索機構應以探索其近程內儘可能多的能夠近接服務的裝置為目的。
對於開放式D2D探索,eNB 104對於UE 102中的探索處理具有有限的控制。特別地,eNB 104週期地分配D2D探索區形式之某些探索資源以用於UE 102,以傳送探索資訊。探索資訊可為具有酬載資訊的探索分封或探索序列形式。當設計需要傳送用於裝置識別、服務識別、等 等的獨特ID(例如48位元或更多)作為受CRC保護之資料酬載時,UE要彼此共享之探索有關的資訊內容可以更高。取決於酬載尺寸及整體探索性能要求,在開放式D2D探索設計中探索分封傳輸所需的資源區(RB)的數目可為1或更多,其以表示。
在某些實施例中,探索區包括出現一些週期探索區,各探索區包括頻域中的某些RB以及時域中的數個子格。圖2顯示在LTE操作區202內的探索區204的實例,其中,、及分別代表分配的RB數目、啟始RB索引、及子格數目、各探索區的啟始子格索引。這些D2D探索區的分割有關資訊可以是由使用RRC發訊的eNB半靜態發訊,或是由用於網路涵蓋情境內的系統資訊區(SIB)半靜態發訊。對於部份網路涵蓋情境,此資訊可由協調UE遞送至在網路涵蓋之外的UE。對於網路涵蓋之外的情境,可由中央D2D裝置預定定或廣播探索區。
在某些實施例中,參數未包含於D2D區配置訊息中,取代地,PUCCH區(在頻帶邊緣)除外的全系統頻寬設計成從系統觀點而言是專用地保留給D2D探索,但是,實施例的範圍不侷限於此。在某些實施例中,參數配置成作為D2D探索區分配的週期性。
即使是對於UE為基礎的開放式探索情形,在RRC_CONNECTED模式中用於UE之探索訊號傳送之UE特定探索資源分配時,利用可能的網路輔助仍是有利的, 因而增進探索處理的效率。關於此點,各D2D探索區(D2D-DZ)或探索資源庫可以又分割成二正交時間-頻率區:(1)非爭奪式D2D DZ(NCB-D2D DZ),eNB用此以分配用於探索訊號的傳輸之週期資源,以及,此區是RRC_CONNECTED模式中D2D UE可接取的;(2)爭奪式D2D DZ(CB-D2D DZ),也稱為型I探索資源庫或是用於UE自發性資源選取的探索資源庫:此區一般而言可由所有D2D UE(包含涵蓋之外的UE)利用,其中,能夠D2D的UE依循純爭奪式的探索訊號傳輸。此外,用於CB-D2D DZ的D2D探索資源又分成二部份,稱為A部份及B部份,以便能夠D2D探索以及概略地標示所需的D2D通訊資源的大小(例如,用於D2D通訊的子格數目)所需的D2D通訊資料的大小取決於在UE側緩衝的D2D資料量,特別是導因於D2D通訊操作依循D2D探索程序之事實。使用來自一組之D2D探索資源係表示偏好比一預定臨界值更大量的資源。
根據某些實施例,以二不同方式配置D2D探索區:網路共同D2D探索區及胞特定D2D探索區,於下將詳述其細節。對於網路共同探索區,保留共同的時間一頻率資源組給整個網路之D2D探索。配置在不同的公用陸地行動網路(PLMN)之間是不同的,以使得各別的操作者在資源供應時能夠有某程度的彈性。經由操作、管理及維護(OAM)工具,由各PLMN提供探索區。探索區的網路共同配置可以經由多個路徑發訊。可以根據網路中能夠近 接服務的UE之數目統計、它們分別的能力及位置(直到追蹤區(TA)粒度),決定確切的資源供應。在D2D伺服器處可取得此資訊,以及,D2D伺服器可經由行動管理實體(MME)而將確切的資源配置通知eNB。
對於胞特定探索區,使用關於活躍的能夠近接服務的UE 102的目前數目及干擾情形之資訊,各eNB 104決定用於胞特定探索區或探索資源庫的確切的資源配置。經由從參與探索處理的能夠近接服務的UE 102回饋之週期/事件觸發/應求,可取得某些此資訊。為了能夠在eNB間D2D探索,存有鄰近的eNB之間某種程度的協調,以及經由在X2介面上交換關於鄰近的eNB之間探索區的配置資訊,可以取得鄰近的eNB之間某種程度的協調。
根據某些實施例,eNB 104傳送發訊以標示D2D探索區配置給能夠近接服務的UE 102。發訊會表示時間及頻率資源及探索區204的週期性、以及包含用於探索區204的操作參數。D2D探索區204的資源可以分配用於能夠近接服務的UE102之D2D探索訊號傳輸。
在某些實施例中,D2D探索區配置發訊會標示一或更多探索區204的出現以及由eNB 104半靜態地使用無線電資源控制(RRC)發訊而傳送或是使用SIB而傳送。在圖2中所示的實例中,探索區204包括在LTE操作區202內的複數個PRB 206以及探索區204週期地或規律地出現。
在某些實施例中,由eNB使用專用的PRC發訊而傳送或是使用經由SIB之共同無線電資源控制(RRC)發訊 (亦即SIB發訊)而傳送。當由eNB發送的發訊使用經由SIB之共同RRC發訊時,由eNB傳送的發訊包含SIB傳輸及呼叫傳輸中至少之一。在某些實施例中,配置資訊可以加至現有的SIB(例如,根據LTE版本11)或是經由新界定的SIB而發訊(例如根據更近的LTE版本)。
為了在網路共同及胞特定探索區分配的情形中發訊,網路應該能夠在操作的RRC_CONNECTED及RRC_IDLE模式等二模式中將此資訊發訊給UE。對於網路共同D2D探索區分配,可以應用不同的發訊機構。在某些實施例中,現存的系統資訊區(SIB)(例如SIB2)可以用以將包含靜音因數及其它下述更詳細說明之關於胞或網路共同參數之D2D探索區配置資訊發訊。
在某些實施例中,探索區204被稱為或視為探索週期。在某些實施例中,爭奪式D2D探索可以被稱為或視為型1探索,而非爭奪式D2D可以被稱為或視為型2探索。
在某些實施例中,D2D探索區配置發訊表示非爭奪式D2D探索區(NCB-D2D DZ)及爭奪式D2D探索區(CB-D2D DZ)中至少之一,對於非爭奪式D2D探索區(NCB-D2D DZ),週期資源會被分配用於僅由RRC連接模式之能夠近接服務的UE所作之探索訊號101的非爭奪式D2D傳輸,以及,對於爭奪式D2D探索區(CB-D2D DZ),週期資源會被分配用於任何能夠近接服務的UE所作之探索訊號101的爭奪式傳輸,所述任何能夠近接服務的UE 包含RRC連接模式的、RRC閒置模式的及UE涵蓋之外的能夠近接服務的UE。在這些實施例中,根據RRC連接模式中的能夠近接服務的UE所作之非爭奪式技術,非爭奪式D2D探索區(NCB-D2D DZ)可被指定用於探索訊號101的傳輸。在某些實施例中,在RRC連接模式中的能夠近接服務的UE可為用於它們的探索訊號101的傳輸之非爭奪式D2D探索區(NCB-D2D DZ)之指派的特定探索資源。在某些實施例中,D2D探索區配置發訊表示探索區204分隔成非爭奪式D2D探索區及爭奪式D2D探索區。
在這些實施例中的某些實施例中,爭奪式D2D探索區被指定用於任何能夠近接服務的UE所作的根據純爭奪式技術之探索訊號101的傳輸。在這些實施例中,能夠近接服務的UE不是探索訊號101的爭奪式傳輸之指派的特定探索資訊。利用爭奪式D2D探索區的能夠近接服務的UE包含RRC連接模式的能夠近接服務的UE、RRC閒置模式的能夠近接服務的UE、及UE涵蓋之外的能夠近接服務的UE。
在這些實施例中的某些實施例中,eNB 104提供D2D探索資源的發訊,以及,爭奪式和無爭奪式D2D探索資源都由eNB分割及配置。在某些實施例中,分割可以是邏輯性的。對於資源的真實分割,最終會達到網路或eNB(亦即,根據實施)。在某些實施例中,某些實體資源在兩個區/資源庫之間重疊,但是,實施例的範圍不侷限於此。
在某些實施例中,應用層發訊可以用以將D2D探索區配置發訊。在這些實施例中,D2D伺服器可以在能夠近接服務的UE之D2D註冊期間,將D2D探索區配置發訊。D2D探索區配置的改變會由來自D2D伺服器的應用層重配置訊息發訊給能夠近接服務的UE。
在某些實施例中,非接取層(NAS)可用以將D2D探索區配置發訊。在這些實施例中,行動管理實體(MME)在能夠近接服務的UE對D2D伺服器D2D註冊期間,將D2D探索區配置發訊。在這些實施例中,UE或D2D伺服器請求探索區資訊。對於上述二發訊選項(應用層或NAS發訊),由於探索區資源是由MME而非eNB管理且結果因為核心網路中發訊的開銷而致動態資源分配不是較佳的,所以,支援無爭奪資源分配給RRC_CONNECTED UE是較無效率的。
圖3A顯示根據某些實施例的探索區量度之報告。在這些實施例中,eNB 104(圖1)可以配置成接收探索區負載量度,探索區負載量度是根據一或更多能夠近接服務的UE 102(圖1)對探索區204(圖2)內探索訊號101(圖1)的監視。eNB 104根據探索區負載量度而決定是否改變D2D活動的資源分配配置。在這些實施例中,能夠近接服務的UE 102監視由其它能夠近接服務的UE 102傳送的用於D2D探索訊號101之探索區204,以及,將探索區負載量度報告給eNB 104。根據探索區負載量度,eNB 104改變其用於D2D活動的資源分配置,所述用於 D2D活動的資源分配配置包含用於D2D探索的資源及用於D2D通訊的資源。在某些實施例中,根據探索區負載量度,eNB 104作出改變以使用於D2D活動的資源分配配置最佳化。舉例而言,根據探索區負載量度,eNB 104可以改變用於D2D活動的資源庫之大小以及可以分配後續的探索區資源及分配用於後續的D2D通訊的資源。根據探索區負載量度,舉例而言,藉由改變用於干擾抑制(例如隨機靜音或隨機傳輸)的參數,eNB 104也施加或中止一或更多干擾控制技術。如圖3A所示,能夠近接服務的UE 102可以從eNB 104接收表示探索區配置的發訊312。UE 102在操作313中監視探索區以及在訊息314中報告探索區量度。
在某些實施例中,探索區量度包含以探索區出現的數目計數探索訊號傳輸(例如計數數目)。在某些實施例中,探索區量度又包含獨特探索訊號傳輸的數目,以及,eNB根據探索區量度而決定能夠近接服務的UE 102之數目。在某些實施例中,探索區量度包含下述至少之一:依探索區出現的數目之探索訊號傳輸的數目;依探索區出現的數目之成功地偵測到的探索訊號之數目;以及,依探索區出現的數目之干擾程度標示。在這些實施例中的某些實施例中,能夠近接服務的UE能夠根據DMRS而區別其它UE的探索訊號傳輸,以及,探索區量度包含盲目測得的獨特DMRS序列或獨特循環偏移值之數目。
在這些實施例中,UE可以配置成提供用於D2D探索 區的配置之回饋。對於胞特定的探索區配置之情形,eNB可以從參與探索處理的能夠近接服務的UE接收關於胞中的負載之資訊。但是,eNB僅知道這些在RRC_CONNETED模式中的能夠近接服務的UE之有關數目。eNB不知道參與其服務區域內D2D探索之RRC_IDLE模式UE的數目。某些實施例提供經由使UE回饋賦能而實現之探索區負載的有關資訊給eNB。
在某些實施例中,能夠近接服務的UE報告過去N個探索區中的傳輸數目,其中,N可為呼叫響應形式之預定的或可規劃的參數。由於以不同的UE組被指派用於監視呼叫的不同子格,而以UE特定方式來規劃呼叫循環,所以,初始化隨機接取(RA)程序以作為提供此回饋的呼叫響應之UE的數目可由eNB管理。注意,假使探索區的配置的低工作循環,則eNB不需在相同的呼叫子格向所有RRC_IDLE模式UE請求此回饋,來評估探索區的負載量。由於靜音因數可由eNB規劃,所以,在推導此評估時,其影響會由eNB作為因素計入。
當要求UE或UE組報告此量度時,對過去的N探索區中傳輸數目的回饋請求可以加至呼叫訊息及由eNB賦能。此外,藉由使用上述機構或經由專用的RRC或MAC CE發訊而標示之回饋請求,參與D2D探索的RRC_CONNECTED模式的UE之數目可為eNB得知。
在某些實施例中,UE會報告探索有關的量度或是類似於最小化驅動測試(MDT)或作為MDT報告的一部份 之測量報告。在閒置模式中,UE儲存及累積測量以及一旦UE被連接時即報告記錄的測量。在連接模式中,週期地或以事件觸發方式,UE報告探索有關的測量。由於在閒置模式的情形中,報告不是立即的,所以,需要包含標示記錄的測量結果的瞬間之時戳。此外,也包含詳細地點有關資訊(例如,胞索引或GPS資訊)。關於探索有關量度或測量,如上所述,可以報告過去的N探索區中的傳輸數目。替代地,可以報告干擾程度或成功偵測到的D2D探索分封傳送。舉例而言,假定探索分封傳輸使用隨機選取的DM-RS式序列及/或循環偏移(用於PUSCH式探索分封傳輸),則UE會報告盲目偵測到的獨特DM-RS序列或是在最近的N1 D2D探索區上總合的或平均的循環偏移,其中,N1是預定的或可規劃的。
圖3B顯示根據某些實施例之使用隨機接取通道(RACH)以計數能夠近接服務的UE。在這些實施例中,在爭奪式隨機接取(CBRA)程序300作為初始接取程序的一部份期間,根據從能夠近接服務的UE102接收之無線電資源控制(RRC)發訊(操作308),eNB 104決定能夠近接服務的UE 102之數目。舉例而言,RRC發訊包含發送能夠近接服務的UE 102之D2D能力標示。在這些實施例中,根據探索區負載量度以及根據RRC發訊而決定的能夠近接服務的UE 102之數目,eNB 104決定是否改變用於D2D活動的資源分配配置。
在這些實施例中,RACH用於D2D UE計數:在UE 的初始爭奪式隨機接取(CBRA)程序(操作302、304、306、308及310)期間,執行能夠近接服務的(亦即,能夠D2D的)UE之計數。在這些實施例中,UE的近接服務能力可以包含在訊息傳送操作308中。這些實施例可以用以計數RRC_CONNECTED以及RRC_IDLE模式UE。
圖4顯示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模式的UE中計數能夠近接服務的UE之程序。在這些實施例中,eNB 104可以配置成傳送D2D計數請求訊息(操作402)及從處於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模式的能夠近接服務的UE 102接收D2D計數響應訊息(操作404)。在這些實施例中,D2D計數響應訊息404標示回應的UE是能夠近接服務的UE,允許eNB 104根據收到的D2D計數響應訊息404之數目,粗略評估能夠近接服務的UE之數目。在這些實施例中的某些實施例中,D2D計數響應訊息404標示RRC連接模式的UE不能夠近接服務。
在某些實施例中,D2D計數請求訊息(操作402)包含分配給D2D計數之複數個專用的RACH前言,以及,D2D計數響應訊息(操作404)包括由能夠近接服務的UE 102選取且在指定的接取槽(例如RACH時間/頻率資源)之內傳送的多個RACH前言中之一。
在這些實施例中,專用的RACH前言組包含於D2D計數請求訊息中。在為了D2D計數目的而從網路接收計數請求時,能夠D2D的UE會藉由傳送選自被分配用於D2D UE計數目的之RACH前言庫的RACH前言而回應; UE傳送關於指派的接取槽(RACH通道時間/頻率資訊)之選取的前言。注意,能夠D2D UE之數目的相對粗略評估足以決定D2D探索資源相對於目前的配置是否需要增加或減少(藉由與目前的D2D資源配置有關之某臨界數目相比而可達成)。較大數目的UE之很準確計數並非必須。因此,藉由分配類似於或僅稍大於此臨界數目之一些前言簽章-時槽結合,即可直接地導出所需資訊。
在這些實施例中,由於探索訊號資源典型上以半靜態方式分配之事實,所以,在最佳化探索資源分配的某些情形中,計數RRC_CONNECTED模式中能夠D2D的UE可能已足夠,以及,導因於缺乏無線電接取網路中的RRC脈絡,所以,任何RRC_IDLE模式能夠D2D的UE必須使用用於D2D探索之爭奪式資源。網路具有根據偵測到的D2D資源利用之統計及碰撞可能性而逐漸調整資源之能力。因此,如同部份MBMS計數程序所界定般,藉由送出D2DCountingRequest訊息,E-UTRAN首先初始化程序。在收到D2DCountingRequest訊息時,在RRC_CONNECTED模式中能夠D2D探索的UE將傳送D2DCountingResponse訊息。
在某些實施例中,根據RRC連接模式之能夠近接服務的UE傳送之標示探索資源釋放的RRC訊息,eNB決定能夠近接服務的UE 102的數目。在這些實施例中的某些實施例中,即使RRC連接模式之能夠近接服務的UE尚未配置有專用的探索資源,它們仍能傳送標示探索資源釋放 的RRC訊息。此資訊幫助eNB評估參與D2D探索的RRC連接模式之能夠近接服務的UE之數目,因而最佳化用於RRC連接模式的UE之資源分配。
在某些實施例中,根據RRC閒置模式的能夠近接服務的UE傳送的具有D2D能力標示之週期追蹤區(TA)訊息的接收,eNB決定能夠近接服務的UE 102之數目。在這些實施例中,RRC閘置模式的能夠近接服務的UE可以配置成將D2D能力標示加至週期追蹤區(TA)訊息。
在某些實施例中,能夠近接服務的UE配置成從強化節點B(eNB)接收裝置對裝置(D2D)探索區配置發訊,以標示探索區的週期性以時間及頻率資源,以及標示一或更多探索區操作參數。在某些實施例中,當UE是在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閒置模式(RRC_IDLE)中時,UE轉換至RRC連接模式(RRC_CONNECTED)以發送探索資源請求給eNB。在從eNB收到資源配置訊息時,至少是為了在爭奪式D2D探索區(CB-D2D DZ)中傳輸,UE會自動地切回至RRC閒置模式。
在某些實施例中,eNB 104配置成與一或更多鄰近eNB交換D2D探索區配置資訊。eNB 104配置成將一或更多鄰近eNB的D2D探索區配置資訊發訊給能夠近接服務的UE(舉例而言,經由SIB發訊)。在這些實施例中,特別是對於D2D探索區的胞特定配置之情形,在鄰近的eNB之間某程度的協調可支援eNB間探索。在某些實施例中,多個eNB 104可以交換它們各別胞中關於D2D探 索區配置之資訊。鄰近胞的D2D探索配置會由各別的服務胞發訊給UE 102。在某些替代實施例中,服務胞會將鄰近胞傳送的相關系統資訊區(SIB)之位置通知UE,以及,UE會取得對應的SIB並因而知道鄰近胞中的D2D探索區配置。對於這二情形,特別是在UE式開放探索時,關於是否在僅是選取的子集合的鄰近胞清單中所有胞的D2D探索區(未與其服務的胞D2D探索區重疊)上傳送及/或聆聽,可以由UE實施負責。
對於網路共同的D2D探索區配置,構成的胞可以配置成與子格邊界、子格號數(SFN)等等維持緊密的時間同步,以使共同D2D探索區賦能。舉例而言,使用回載式同步或使用GPS,可以達成此點。在某些實施例中,藉由使用用於D2D探索區之擴充的循環前置(CP)及使用用於非探索區的正常長度循環前置,可以放鬆嚴格的時間同步要求。
對於以胞特定為基礎而配置之D2D探索區,會產生D2D探索傳輸/接收與蜂巢式(WAN)交通共存的議題之挑戰。由於D2D探索區以目前界定的UL子格配置,所以,舉例而言,藉由用於PUSCH傳輸的UL功率控制及UL排程、加入某些型式之用於探索訊號傳輸的傳送功率控制(舉例而言,藉由規劃最大的傳送功率)、及/或根據UE幾何之UE所作的探索資源選取,可以管理D2D探索訊號傳輸與UL PUSCH傳輸之間的胞間干擾。於下,將更詳細說明這些實施例。
在某些實施例中,為了將一或更多鄰近的eNB之D2D探索區配置資訊發訊,當作為服務的eNB時,eNB 104配置成提供一或更多用於鄰近eNB傳送的系統資訊區(SIB)的位置資訊,以允許服務的eNB所服務的UE取得SIB,SIB標示用於一或更多鄰近的eNB之D2D探索區配置。在這些實施例中,特別是在UE式開放探索時,關於是否在僅是選取的子集合的鄰近胞清單中所有胞的D2D探索區(未與其服務的胞D2D探索區重疊)上傳送及/或聆聽,可以由UE實施負責。在這些實施例中,當在RRC連接模式中時UE可以從服務的eNB接收發訊,以及,當UE在RRC閒置模式時,從UE正暫駐的eNB接收發訊。根據實施例,當在RRC連接模式時,UE有服務的eNB,而當在RRC閒置模式時,UE暫駐於eNB上(由於當處於閒置時其未由eNB服務)。
在某些實施例中,eNB 104配置成與一或更多鄰近的eNB交換D2D探索區配置資訊。根據一或更多鄰近的eNB之D2D探索區配置資訊,eNB 104配置成以胞間干擾減少技術操作,以降低探索區內的胞內及胞間干擾以及探索訊號傳輸與上行鏈路蜂巢式傳輸之間的胞間干擾。胞間干擾降低技術包含下述之一或更多:用於D2D探索訊號傳輸之協力子格功率控制的性能,其中,上行鏈路子格組配置有分別的功率控制參數,用於上行鏈路蜂巢式傳輸(例如實體上行鏈路共用通道(PUSCH)傳輸)與D2D探索訊號傳輸之間的干擾降 低;用於探索訊號的傳輸之傳送功率控制位準的配置;使用協力胞簇集以對齊一或更多鄰近eNB的探索區;以及使用幾何式胞內探索區分割。
圖5顯示根據某些實施例之D2D探索訊號傳輸的協力上行鏈路子格功率控制。在某些實施例中,用於PUSCH傳輸的UL功率控制及UL排程可以由服務胞規劃作為服務胞知道的鄰近胞中D2D探索區配置。在某些實施例中,二UL子格組可以配置成具有分別的功率控制參數(例如開放迴路功率控制參數P0及阿爾發)以用於不同的UL子格組。藉由使用如圖5所示之一UL子格組來涵蓋鄰近胞的D2D探索資源,這可以避免蜂巢式PUSCH傳送對鄰近胞的D2D探索訊號接收之強烈胞間干擾。
某些實施例包含用於探索訊號的傳輸之傳送功率控制形式(例如,藉由規劃最大傳送功率)。在某些實施例中,用於D2D探索訊號之多個最大功率等級可以是預定的且被選取的最大傳送功率位準可以經由D2D探索配置發訊而發訊給UE。
某些實施例採用蜂巢式簇集方式,因而鄰近的胞們會經由資訊交換通路X2 115(圖1)而對齊它們的D2D探索區配置。在這些實施例中,僅有保留給D2D探索區之時間一頻率資源需要對齊,且各胞可以獨立地規劃靜音因數(於下更詳細說明)以視D2D探索區的負載變化而調 整,而管理D2D探索區內之胞內/簇集內干擾。
在某些實施例中,探索區操作參數包含靜音因數、傳送功率控制配置、跳躍有關參數及拌碼ID中至少之一。在這些實施例中,不管用於RRC_CONNECTED或RRC_IDLE的能夠近接服務的UE之D2D探索操作的型式為何:開放或限制式探索,都會將與探索區的配置及傳輸有關的某些參數和訊號(例如探索分封)發訊給對應的UE。
在這些實施例中,探索區配置包含整體區分割成爭奪式及無爭奪式探索區之任何分割。可以包含參數以標示在時間及頻域中各探索區的程度,以及,這些參數可以標示時間偏離及區配置的週期性。對於胞特定探索區分配,此資訊將是胞特定的,以及,服務胞可以將對應於鄰近胞的參數發訊以支援eNB間探索。
在某些實施例中,假使規劃固定的隨機靜音,則用於靜音因數的單一值會被發訊。另一方面,為了支援更進階的適應性靜音機構,一個以上的參數需要被發訊。在一實施例中,各能夠近接服務的UE 102可以配置有應用於各別UE的探索區之第一次出現之額定靜音因數。對於後續的探索區出現,取決於UE在先前區中是否傳送,由UE施加的靜音因數可在某下限與上限之內增量或減量(以網路/eNB發訊的某因數增減)。邊限可以是靜態的(預規劃的)或是由網路及/或eNB以很緩慢的速率規劃及更新,但是,實施例的範圍不侷限於此。
在某些實施例中,eNB配置成藉由採用用於探索訊號傳輸的靜音及沈默協定而降低探索區內的干擾以及配置成在探索區參數中包含靜音因數。在這些實施例中,靜音及沈默協定以靜音因數規劃能夠近接服務的UE,以用於根據靜音因數標示的機率而隨機選取的D2D探索區資源上之D2D探索訊號傳輸。探索分封的有效抵達速率可以受控制及因而在D2D探索區內干擾程度也可以受控制。在這些實施例中,要傳送探索分封之各能夠近接服務的UE從D2D探索區內隨機地選取資源以及以某機率傳送分封(例如,(1-p),0≦p≦1)。在這些實施例中,p可以定義為由網路以網路共同方式或是由個別服務胞以胞特定方式規劃的靜音因數。替代地,由於傳輸機率因數被定義為1減掉靜音因數,所以,以1減掉傳輸機率因數來表示靜音因數。
在某些實施例中,對UE發訊是表示:取決於在探索區的先前探索週期中UE是否傳送D2D探索訊號,靜音因數是要增量或減量以用於探索區之後續的探索週期中。
有一些方式評估D2D探索區的負載條件。負載條件接著用以幫助決定如何調整可適應的靜音因數以用於後續的DZ。在一實施例中(選項1),當解碼來自目前的D2D探索區中的其它UE之探索分封時,能夠近接服務的UE會計數成功的循環冗餘核對(CRC)之數目;此成功的CRC計數以ICRCsucc表示。臨界數目ThresCRCsucc定義成當ICRCsucc大於ThresCRCsucc時,UE將目前的探索區視 為重度負載且將使靜音因數增加數量q0以用於下一探索區。另一方面,假使在目前的探索區中ICRCsucc小於或等於ThresCRCsucc時,則UE將使靜音因數減少數量q1以用於下一探索區。臨界數目ThresCRCsucc可以是靜態的或是由網路以緩慢速率規劃或更新。
在與爭奪式探索有關的實施例(選項2)中,當傳送探索分封時,能夠近接服務的UE隨機地選取解調變參考訊號(DM-RS)序列或探索前言。在接收端,接收探索傳輸的UE需要執行探索前言偵測或是分封偵測,以便確定探索分封是否存在於給定的探索資源中及執行DM-RS識別以確保適當的通道評估及時序/頻率偏移補償。當執行包含DM-RS盲偵測之探索前言偵測或分封偵測時,能夠近接服務的UE計算所有候選的DM-RS序列之關連能量及選取具有最高關連能量的DM-RS序列以用於另外的基頻帶處理。
在與爭奪式探索有關的其它實施例中,能夠近接服務的UE首先決定在各受監視的探索資源內之所有候選DM-RS序列之最大關連能量。遍及探索區中所有受監視的探索資源之平均最大關連能量(例如探索週期)於此稱為MaxEnDZ,其可被決定為受制於半雙工限制。選取此處稱為ThresMAXENDR的臨界值。假使MaxEnDZ大於或等於用於目前的探索區之ThresMAXENDR,則UE將目前的探索區視為重度負載探索分封傳輸以及使靜音因數增加數量q0以用於下一探索區。相反地,假使MaxEnDZ小於用於目前 的探索區之ThresMAXENDR,則UE使靜音因數減少數量q1以用於下一探索區。ThresMAXENDR可為靜態的或是由網路以緩慢速率規劃及更新。
在另一實施例中(選項3),能夠近接服務的UE計算各受監視的探索資源內候選的DM-RS序列之最大及第二最大(亦即,第二最高)關連能量。UE接著計算遍及受制於半雙工限制的探索區中所有受監視的探索資源之此處稱為MaxSecMaxEnDZ之第二最大關連能量的平均值。選取此處稱為ThresMAXSECMAXENDR的臨界值。假使MaxSecMaxEnDZ大於或等於用於目前的探索區之ThresMAXSECMAXENDR,則UE將目前的探索區視為重度負載探索分封傳輸以及使靜音因數增加數量q0以用於下一探索區。相反地,假使MaxSecMaxEnDZ小於用於目前的探索區之ThresMAXSECMAXENDR,則UE使靜音因數減少數量q1以用於下一探索區。ThresMAXSECMAXENDR可為靜態的或是由網路以緩慢速率規劃及更新。
在另一實施例中(選項4),計算各受監視的探索資源內候選的DM-RS序列之最大及第二最大(亦即,第二最高)關連能量。UE接著計算各受監視的探索資源內最大與第二最大關連能量之間的比例以及比較此計算比例與臨界值比例(此處稱為ThresratioDR)。UE接著計算計算的比例大於或等於ThresratioDR之探索資源的數目計數(在目前的探索區中)。決定遍及受制於半雙工限制的探索週期內之所有受監視的探索資源之平均,此平均此處稱為 Iratio。Iratio與此處稱為ThresratioDZ的臨界值相比較。假使Iratio小於用於目前探索區之ThresratioDZ,則UE將目前的探索區視為重度負載探索分封傳輸以及使靜音因數增加數量q0以用於下一探索區。相反地,假使Iratio大於或等於用於目前的探索區之ThresratioDZ,則UE使靜音因數減少數量q1以用於下一探索區。ThresratioDZ可為靜態的或是由網路以緩慢速率規劃及更新。
在另一實施例中(選項5),結合地使用複數個選項1-4,以導出複合量度來評估探索區中的負載條件。也配合選項1-4中任一選項,考慮UE在先前的探索區中是否傳送之額外選項,以導出此複合量度。選取此處稱為Threscomb的臨界值以用於複合量度。假使用於複合量度之目前探索區的值大於或等於Threscomb,則UE將目前的探索區視為重度負載探索分封傳輸以及使靜音因數增加數量q0以用於下一探索區。相反地,假使用於複合量度之目前探索區的值小於Threscomb,則UE使靜音因數減少數量q1以用於下一探索區。Threscomb可為靜態的或是由網路以緩慢速率規劃及更新。
在另一實施例中,上述列出的準則(例如選項1-5)中之一或更多可以作為用於界定增量因數q0和減量因數q1之函數的參數。舉例而言,預定的函數f接收準則作為參數以及使用這些參數以決定用於增量因數q0的值,增量因數q0用以調整靜音因數以用於後續的探索區。在另一實例中,預定的函數g接收準則作為參數以及使用這些 參數以決定用於減量因數q1的值,減量因數q1用以調整靜音因數以用於後續的探索區。
在評估D2D探索區的負載條件及使靜音因數適應化之實施例中,靜音因數受限制以適配下限及/或上限。此下限及/或上限可為靜態的或是由網路以緩慢速率規劃及更新。
在某些實施例中,允許能夠近接服務的UE傳送相同探索區內探索分封的多個拷貝。在允許此點之實施例中,探索區分成子探索區(子DZ)。使用子探索區(子DZ)以取代DZ,應用如選項1-5中所述之使靜音機率適應化之設計。
在某些實施例中,界定有條件的靜音機率preTx以用於在DZ內的再傳輸。在UE在DZ中傳送初始探索訊號時,可調節此條件化靜音機率。假使在DZ期間真正地傳送初始探索訊號,則以機率preTx傳送探索訊號之一或更多後續的再傳輸。條件化靜音機率preTx可為靜態的或是由網路以緩慢速率規劃及更新。
在另一實施例中,不同型式的D2D探索訊息具有不同的尺寸。舉例而言,用於公眾安全(PS)及非PS D2D探索訊息的探索分封典型上具有不同尺寸。能夠近接服務的UE配置成視探索分封的大小而在DZ(或子DZ)中傳送/再傳送探索分封不同次數。固定或適應性靜音因數可以施加至初始探索訊號傳輸、再傳輸、或二者。上述方式(例如在選項1-5中)可以用以根據負載條件而調整適應 性靜音因數。
在另一實施例中,上述方式(例如在選項1-5中)可以用以評估在探索週期組內的負載條件。舉例而言,在選項1-5中所述的比較準則在探索區中n個先前探索週期上平均,以具有較大的探索週期取樣大小,由此評估目前的負載條件。n個先前的探索週期組包括滑動的探索週期窗,以致於從探索週期t-n至t-1的準則包含於組中以評估用於探索週期t的負載條件。
在某些實施例中,當探索區參數包含傳送功率控制配置,UE可以配置有用於D2D探索訊號傳輸的最大傳送功率,低於各別UE類別指定的傳送功率。在這些實施例中,取決於探索交通條件及使用情形,能夠近接服務的UE可以配置有低於各別UE類別指定的傳送功率之最大傳送功率。最大傳送功率可以施加於探索分封傳輸。假使受支援時,與更進階的適應性功率控制選項有關的其它參數將需要也被發訊。
在某些實施例中,當探索區參數包含跳躍有關的參數,跳躍有關的參數標示:用於無爭奪D2D探索區配置中跳躍的探索資源參數;跳躍型式包括型式1或型式2跳躍;跳躍模式包括子格內或子格間跳躍;用於型式2跳躍的子頻帶大小;以及用於型式2跳躍的擬隨機序列初始化。
在這些實施例中,對於無爭奪探索資源分配,某隨機跳躍有關的發訊會提供給UE。此外,為了各探索分封傳輸涵蓋多個PRB對之酬載式傳輸,可以規劃不同型式的子格內或子格間跳躍。
在某些實施例中,當探索區參數包含拌碼識別時,拌碼識別可以用於D2D探索分封的CRC遮罩之拌碼。可以每一探索組指派共同拌碼ID。在這些實施例中,拌碼識別(ID)可以用於探索分封的CRC遮罩之拌碼。拌碼識別可以是每一探索組共同的。對於開放式探索,在網路內(用於網路共同探索資源配置)或在胞或胞簇內(用於胞特定探索資源配置)之所有能夠近接服務的UE可以配置有共同拌碼ID。
對於限制探索,在傳送候選清單給上層以用於限制探索的驗證之前,拌碼ID可以由探索UE用於解碼的候選之過濾。對於封閉探索,拌碼在每一白名單基礎上是與限制探索相同的。依此方式,那些不在白名單上能夠近接服務的UE不能將分封解碼。封閉組拌碼種子應由D2D伺服器產生,且在D2D註冊期間與白清單組資訊一起發送(未經SIB/呼叫)。
在某些實施例中,對於限制探索,暫時識別符(Temp_ID)可以用以區別屬於不同探索組(其它能夠近接服務的UE之不同的白清單)的相同能夠近接服務的UE。傳送限制探索的一部份之各能夠近接服務的UE被分派一或更多Temp_ID,取代探索分封中的UE識別。當探 索UE將此分封解碼時,其將解碼的Temp_ID遞送給網路,用於進一步辨識及驗證作為限制探索處理的一部份。舉例而言,考慮三個參與限制探索之能夠近接服務的UE:UE_A、UE_B、及UE_C。UE_A及UE_B分別屬於不同組A及B,且在它們各別的白清單中不具有彼此,而UE_C是都在這二個白清單中。然後,UE_C可以被分派二不同的Temp_ID(UE_Ca及UE_Cb),以致於UE_A及UE_B都能分別探索UE_Ca和UE_Cb,因而根據來自網路的後續識別,可以探索UE_C。但是,UE_A及UE_B經由開放探索操作而僅能探索彼此。
圖6顯示根據某些實施例之eNB觸發的無爭奪D2D探索區資源。在這些實施例中,eNB使用RRC及/或層1(實體層)發訊以表示:探索資源會半永久分配給用於D2D探索訊號的無爭奪傳輸之RRC連接模式的能夠近接服務的UE。eNB可以配置成藉由探索資源釋放的傳輸而釋放探索資源的分配。在這些實施例中,以多種方式支援D2D探索的無爭奪模式。在某些實施例中,此操作模式由eNB觸發(操作602),其中,在操作604,eNB使一或更多RRC_CONNECTED模式之能夠近接服務的UE配置有用於探索訊號傳輸的專用資源。以使用RRC及層1發訊(操作606)之探索資源的半永久分配的形式,實現此情形中的資源分配。取決於負載及整體D2D探索資源分配狀態,也由eNB釋放配置的專用資源(操作608)。
圖7顯示根據某些實施例的UE觸發的無爭奪D2D探 索區資源。在這些實施例中,eNB將探索資源分配給用於D2D探索訊號的無爭奪傳輸之RRC連接模式的能夠近接服務的UE,以回應來自能夠近接服務的UE之RRC資源請求。除了eNB專用的探索資源釋放之外,eNB釋放探索資源分配以回應經由來自能夠近接服務的UE之RRC發訊的資源釋放請求的接收。在這些實施例中,舉例而言,RRC_CONNECTED UE在從更高層初始時可以向服務胞請求(操作702)用於經由RRC層的D2D探索訊號傳輸的資源。接著,受制於eNB決定,服務胞以資源分配(操作704)及經由層1發訊的最終半永久分配之經由RRC發訊來配置UE。由於可以經由RRC(操作704)而配置資源且接著探索傳輸從探索資源庫/區的下一次出現而開始自動地致動(操作706),所以,未使用層1發訊/致動。除了eNB決定的資源釋放(操作710)之外,UE也請求經由RRC層的探索資源釋放(操作708)。
在這些實施例中,當經由PDCCH而明顯地分配D2D探索資源時,未要求RRC資源配置(操作704)。也可實現eNB觸發、依eNB決定之UE觸發無爭奪資源分配設計、及UE請求之資源釋放機制的結合。
此外,取決於活躍的能夠近接服務的UE之存在,在胞/胞簇集層或網路層未保留用於D2D探索的資源(亦即,無探索區被配置)。在此情形中,在RRC_CONNECTED模式中的能夠近接服務的UE經由RRC或應用層而發出D2D探索資源的配置請求。假使是 經由應用層請求時,則此請求將被送至D2D伺服器,接著,D2D伺服器請求eNB開啟探索區或是於需要時分配增加的資源以用於無爭奪探索。而且,在RRC_IDLE模式的能夠近接服務的UE可轉換至連接模式以發送探索資源請求。但是,其不會涉及RRC連接設立。舉例而言,UE發送僅標示探索區請求的RRC連接請求。或者,當eNB發送用於探索請求訊息的確認訊息(或是探索無線電資源配置)時,UE自發地進入閒置模式。
在某些實施例中,靜態地提供D2D探索資源。為了在外面或部份網路涵蓋情境的使用情形中支援用於國家安全及公眾安全(NSPS)的D2D探索,可以預先配置某些週期時間頻率資源作為D2D探索資源,以用於公眾安全(PS)之能夠近接服務的UE。這些資源可配置成取決於確切的D2D探索協定而在適當條件下具有低工作循環,以及,藉由協調UE用於部份或外面網路涵蓋情境,分配額外的資源以補充預配置的D2D探索區。額外資源的配置是依循考慮靜態預配置的內定D2D探索區存在之上述列出的原理。
在某些實施例中,對於幾何式胞內D2D探索區分割,UE從服務eNB接收標示一或更多鄰近的eNB之D2D探索區配置資訊的發訊,一或更多鄰近的eNB之D2D探索區配置資訊包含用於胞中心D2D UE及胞邊緣D2D UE中至少之一的D2D探索區的探索資源。至少根據服務的eNB之RSRP,UE選取標示用於D2D探索訊號的傳輸 之胞中心D2D UE或胞邊緣D2D UE的資源。在這些實施例中,UE根據UE幾何而選取探索資源。探索區可被分割,以及,假使這些探索資源用於鄰近胞中的正常UL排程時,某些探索資源主要用於胞中心UE。具有大於某些預定或配置的臨界值之RSRPserving/RSRPstrongest_neighbor比例的能夠近接服務的UE會在保留用於胞中心能夠近接服務的UE之探索區中傳送D2D探索分封。在上述中,RSRPserving是服務胞RSRP,以及,RSRPstrongest_neighbor相當於用於鏈結至具有最大的RSRP值之鄰近胞清單中的胞之RSRP。與具有WAN交通的胞中的PUSCH傳輸的小心排程相耦合之此幾何式胞內D2D探索區分割使得D2D探索區與鄰近胞中的LTE UL傳輸能夠共存。複數個eNB交換關於用於胞中心D2D UE或胞邊緣D2D UE的探索資源之資訊。在這些實施例中的某些實施例中,特別是在設有具有類似的傳輸功率之複數個eNB的NW中(例如,用於僅微型網路),UE根據RSRPserving而非比例來選取探索資源,以及類似地工作。
圖8顯示能夠近接服務(ProSe)的UE的功能800。如同在810中般,能夠近接服務的UE從強化節點B(eNB)接收裝置對裝置(D2D)探索區配置資訊以標示探索區的週期性及時間和頻率資源以及標示一或更多探索區操作參數。如同在820中般,能夠近接服務的UE監視用於由其它UE傳送的D2D探索訊號之D2D探索區的第一探索週期。如同在830中般,能夠近接服務的UE從其 它UE接收第一探索週期中的探索分封。如同在840中般,能夠近接服務的UE評估第一探索週期內的負載條件。如同在850中般,根據第一探索週期內評估的負載條件,能夠近接服務的UE裝置使靜音因數適應化。靜音因數包括UE不會在跟隨於第一探索週期之後的第二探索週期中傳送D2D探索訊號之機率。
在一實例中,當將接收自受到半雙工限制的其它UE之探索分封解碼時藉由計數成功的循環冗餘核對(CRC)數目;比較成功的循環冗餘核對(CRC)數目與臨界數目(可為靜態的或是由來自eNB的訊號週期地更新);假使成功的循環冗餘核對(CRC)數目等於或超過臨界數目時,增加靜音因數;及假使成功的循環冗餘核對(CRC)數目小於臨界數目時,降低靜音因數,則能夠近接服務的UE可以評估探索區(例如爭奪式D2D探索區)的第一探索週期內的負載條件。
在另一實例中,藉由下述,能夠近接服務的UE可以評估探索區(例如爭奪式D2D探索區)的第一探索週期內的負載條件:執行包含解調變及參考訊號(DM-RS)盲偵測之探索分封偵測或探索前言偵測;接收位於第一探索週期內的複數個探索資源中的各探索資源內的複數個DM-RS序列;計算包括第一探索區內複數個DM-RS序列之所有DM-RS序列的關連能量;以及,從複數個探索資源中的各探索資源內的複數個DM-RS序列中選取DM-RS序列,其中,被選取的DM-RS序列具有相對於包括各別探 索資源上傳送的複數個DM-RS序列之所有DM-RS序列的計算的關連能量之最大計算的關連能量。
能夠近接服務的UE也配置成藉由下述以評估負載條件:計算受到半雙工限制的探索週期內遍及所有受監視的探索資源之第一探索區內的平均最大關連能量;比較平均最大關連能量與臨界關連能量(可為靜態的或由來自eNB的訊號週期地更新);假使平均最大關連能量大於或等於臨界關連能量時,增加靜音因數;以及,假使平均最大關連能量小於臨界關連能量時,降低靜音因數。
能夠近接服務的UE也配置成藉由下述以評估負載條件:從位於第一探索週期內的複數個探索資源中的各探索資源內的複數個DM-RS序列選取第二DM-RS序列,其中,第二DM-RS序列具有相對於包括探索資源上傳送的複數個DM-RS序列之所有DM-RS序列的計算的關連能量之第二最大計算的關連能量;計算受制於半雙工限制的探索週期內遍及所有受監視的探索資源之第一探索區內的平均第二最大關連能量;比較平均第二最大計算的關連能量與臨界關連能量(可為靜態的或由來自eNB的訊號週期地更新);假使第二最大計算的關連能量大於或等於臨界關連能量時,增加靜音因數;以及,假使第二最大計算的關連能量小於臨界關連能量時,降低靜音因數。
在另一實施例中,能夠近接服務的UE也配置成藉由下述以評估負載條件:執行包含解調變參考訊號(DM-RS)盲偵測之分封偵測或探索前言偵測;接收位於第一探 索週期內的複數個探索資源中的各探索資源中的複數個DM-RS序列;計算用於位於第一探索週期內複數個探索資源的各探索資源之各DM-RS序列的關連能量;決定用於第一探索區中各探索資源的最大關連能量,其中,用於位於探索週期內複數個探索資源的各探索資源之最大關連能量包括可在各別探索資源上傳送之任何DM-RS序列的最大關連能量;決定用於位於第一探索週期內的複數個探索資源的各探索資源之第二最大關連能量;計算用於位於第一探索週期內的複數個探索資源的各探索資源之關連能量比例,其中,用於選取的探索資源之關連能量比例包括選取的探索資源之最大關連能量與選取的探索資源之第二最大關連能量之間的比例;計算位於第一探索週期內的複數個探索資源的各探索資源上之用於各探索資源的符合臨界計數,其中,當選取的探索資源之關連能量比例大於或等於臨界比例(可為靜態的或是由來自eNB的訊號週期地更新)時,用於選取的探索資源之符合臨界計數增量;計算遍及位於第一探索區內的所有受監視的探索資源之平均符合臨界計數;比較平均符合臨界計數與臨界數目(可為靜態的或是由來自eNB的訊號週期地更新);假使比較平均符合臨界計數小於臨界數目時,則增加靜音因數;以及,假使比較平均符合臨界計數大於或等於臨界數目時,則降低靜音因數。
在另一實例中,能夠近接服務的UE配置成藉由使用接收包括下述之一或更多的輸入之量化第一探索週期內的 負載條件之函數,以評估負載條件:標示符,標示UE在先前的探索週期中是否傳送;成功的循環冗餘核對(CRC)的數目,其中,硬體電路又配置成當將第一探索週期內從其它UE接收的探索分封解碼時計數成功的CRC數目;在第一探索區內最大的關連能量,其中,硬體電路又配置成藉由下述而決定最大關連能量:計算在位於第一探索週期內的複數個探索資源的各探索資源上的UE接收之複數個DM-RS序列的關連能量,以及將最大關連能量設定成等於與複數個DM-RS序列中的DM-RS序列相關連的最高計算的關連能量;在第一探索區內的第二最大關連能量,其中,硬體電路又配置成藉由下述而決定第二最大關連能量:計算在位於第一探索週期內的複數個探索資源的各探索資源上的UE接收之複數個DM-RS序列的關連能量,以及將第二最大關連能量設定成等於與複數個DM-RS序列中的DM-RS序列相關連的第二最高計算的關連能量;或者,平均符合臨界計數,其中,硬體電路又配置成藉由計數位於最大關連能量與第二最大關連能量的比例大於或等於臨界比例之第一探索週期內的複數個探索資源的各探索資源上的探索資源的數目、以及以探索區的第一探索週期中探索資源的數目作平均,而計算平均符合臨界計數。當由函數量化的負載條件大於或等於臨界值時,能夠近接服務的UE會增加靜音因數,而當由函數量化的負載條件小於臨界值時,能夠近接服務的UE會降低靜音因數。這些臨界值可以是靜態的或是由來自UE的訊號週期 地更新。靜音因數以上限值及下限值為界限。當由函數量化的負載條件大於或等於臨界值時,使靜音因數以增量因數Q0增加,當由函數量化的負載條件小於臨界值時,使靜音因數以減量因數Q1降低。
圖9提供例如使用者設備(UE)、行動台(MS)、行動無線裝置、行動通訊裝置、平板電腦、手機、或其它型式的無線裝置等無線裝置之實例。無線裝置包含一或更多天線,配置成與節點、巨節點、低功率節點(LPN)、或例如基地台(BS)、演進節點B(eNB)、基頻帶單元(BBU)、遠端無線電頭(RRH)、遠端無線電設備(RRE)、中繼站(RS)、無線電設備(RE)、或其它型式的無線廣域網路(WWAN)接取點等傳輸站通訊。無線裝置配置成使用包含3GPP LTE、WiMAX、高速分封接取(HSPA)、藍芽、及WiFi之至少一無線通訊標準來通訊。無線裝置使用用於各別無線通訊標準的分別天線或用於多個無線通訊標準的共用天線。無線裝置在無線區域網路(WLAN)、無線個人區域網路(WPAN)、及/或WWAN中通訊。
圖8也提供可用於音頻輸入及來自無線裝置的輸出之麥克風和一或更多揚音器。顯示幕可為液晶顯示器(LCD)幕、或例如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器等其它型式的顯示幕。顯示幕可配置成觸控顯示幕。觸控顯示幕可使用電容式、電阻式、或另一型式的觸控幕技術。應用處理器及圖形處理器耦合至內部記憶體以提供處理和 顯示能力。非依電性記憶體埠也用以提供資料輸入/輸出選項給使用者。非依電性記憶體埠也用以擴充無線裝置的記憶體能力。鍵盤可與無線裝置整合或是無線地連接至無線裝置以提供額外的使用者輸入。使用觸控顯示幕也可提供虛擬鍵盤。
各式各樣的技術或是其某些態樣或部份可以採取具體實施於例如軟碟、CD-ROM、硬碟、非暫時電腦可讀取的儲存媒體、或任何其它機器可讀取的儲存媒體等實體媒體中的程式碼(亦即,指令)的形式,其中,當程式碼由例如電腦等機器載入及執行時,機器成為用於實施各式各樣的技術之設備。電路包含硬體、韌體、程式碼、可執行碼、電腦指令、及/或軟體。非暫時電腦可讀取的儲存媒體可為未包含訊息之電腦可讀取的儲存媒體。在程式碼於可編程電腦上執行的情形中,計算裝置包含處理器、可由處理器讀取的儲存媒體(包含依電性及非依電性記憶體及/或儲存元件)、至少一輸入裝置、及至少一輸出裝置。依電性及非依電性記憶體及/或儲存元件可為RAM、EPROM、快閃驅動器、光學驅動器、磁碟機、固態驅動器、或用於儲存電子資料的其它媒體。節點及無線裝置也包含收發器模組、計數器模組、處理模組、及/或時計模組或計時器模組。可實施或利用此處所述的各式各樣的技術之一或更多程式可以使用應用程式介面(AIP)、可再使用的控制、等等。這些程式可以以高階程序或物件導向程式語言實施,以與電腦系統通訊。但是,假使需要時, 程式可以以組合語言或機器語言實施。在任何情形中,語言可為編譯或解譯語言、且與硬體實施相結合。
應瞭解,本說明書中所述的很多功能單元標示為模組,以便更特別強調它們的實施獨立性。舉例而言,模組可實施成硬體電路,包括客製化VLSI電路閘陣列、例如邏輯晶片等現成半導體、電晶體、或其它離散的組件。模組也可由例如現場可編程閘陣列、可編程陣列邏輯、可編程邏輯裝置等等可編程硬體裝置實施。
模組也可由各式處理器執行的軟體實施。舉例而言,經過識別之可執行碼的模組包括一或更多可組織成物件、程序、或函數之電腦指令的實體或邏輯區,經過識別的模組之可執行碼無需實體地設置在一起,但是可以包括儲存在不同位置中的相異指令,當它們邏輯上接合在一起時,包含模組及達成所述之模組目的。
事實上,可執行碼的模組可為單一指令、或是很多指令、以及甚至分佈於數個不同的碼段中、不同的程式中、及遍及數個記憶體裝置。類似地,此處在模組中可以識別及顯示操作資料,操作資料可以以任何適當形式具體實施及在任何適當型式的資料結構內組織。操作資料可以集合成單一資料集,或是散佈於不同位置,包含在不同儲存裝置上,以及,操作資料至少部份地存在僅作為系統或網路上的電子訊號。模組可以是被動的或主動的,包含可操作以執行所需功能的代理器。
在本說明書中述及「實例」是意指配合實例所述的特 定特點、結構、或特徵包含在至少一實施例中。因此,在本說明書中不同處出現「在實例中」等詞時,並非都意指相同實施例。
如此處所使用般,在共同清單中呈現複數個項目、結構元件、構成元件、及/或材料。但是,這些清單應被解釋為宛如清單的各構件被個別地識別為分別的及獨特的構件。因此,除非另外指明,否則此清單的個別構件不應僅根據它們呈現在共同組中即被解釋為相同清單的任何其它構件的實質等同構件。此外,此處慮及各實施例及實例、與其各種組件的替代。須瞭解,這些實施例、實例、及替代不是要解釋為是彼此事實上相等的,而是被視為分別的及獨立自主的。
此外,在一或更多實施例中,所述的特點、結構、或特徵可以以任何適當形式相結合。在說明中,提供複數個特定細節,例如佈局實例、距離、網路實例、等等,以助於完整瞭解各式各樣的實施例。但是,習於此技藝者將瞭解,不用這些特定細節中之一或更多、或是以其它方法、組件、佈局、等等,仍可實施申請專利之標的。換言之,未顯示或詳述習知的結構、材料、或操作以免模糊申請專利的標的之態樣。
雖然上述實例顯示一或更多特定應用中本申請專利標的之原理,但是,不經由創造的心智活動及不悖離申請專利的標的之原理及概念下,習於此技藝者可以在實施的形式上、用途上、及細節上作出複數個修改。因此,申請專 利之標目僅受限於下述揭示的申請專利範圍而不受其它限制。
100‧‧‧網路
102‧‧‧使用者設備
104‧‧‧強化節點B
115‧‧‧S1介面
120‧‧‧核心網路
122‧‧‧行動管理實體
124‧‧‧服務閘道器
126‧‧‧分封資料網路閘道器

Claims (28)

  1. 一種使用者設備(UE),能夠近接服務(ProSe),該能夠近接服務(ProSe)的UE包括硬體電路,該硬體電路配置成:從強化節點B(eNB)接收裝置對裝置(D2D)探索區配置資訊,以標示探索區的週期性及時間和頻率資源,以及標示一或更多探索區操作參數;監視用於其它UE傳送的D2D探索訊號之D2D探索區的第一探索週期;從該其它UE接收第一探索週期中的探索分封;評估該第一探索週期內的負載條件;根據該第一探索週期內該評估的負載條件,使靜音因數適應化,其中,該靜音因數包括在跟隨在該第一探索週期之後的第二探索週期中該UE將不傳送D2D探索訊號之機率。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UE,其中,配置成評估該探索區的該第一探索週期內的該負載條件之該硬體電路又配置成:當將從受到半雙工限制的該其它UE接收的該探索分封解碼時,計數成功的循環冗餘核對(CRC);比較成功的循環冗餘核對(CRC)的數目與臨界數目;假使該成功的循環冗餘核對(CRC)的數目等於或超過該臨界數目,增加該靜音因數;以及 假使該成功的循環冗餘核對(CRC)的數目小於該臨界數目,減少該靜音因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UE,其中,該臨界數目是靜態的。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UE,其中,該硬體電路又配置成從該強化節點B(eNB)週期地接收更新的臨界值;以及根據該更新的臨界值,更新該臨界數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UE,其中,該探索區的該第一及第二探索週期是爭奪式D2D探索區(CB-D2D DZ)。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UE,其中,配置成評估該第一探索週期內的該負載條件之該硬體電路又配置成:執行包含解調變及參考訊號(DM-RS)盲偵測的探索分封偵測或探索前言偵測;接收位於該第一探索週期內的複數個探索資源之各探索資源內的複數個DM-RS序列;計算包括該第一探索區內的該複數個DM-RS序列之所有DM-RS序列的關連能量;以及,從該複數個探索資源的各探索資源內的該複數個DM-RS序列選取DM-RS序列,其中,該選取的DM-RS序列具有最大計算的關連能量,該最大計算的關連能量是相對於包括在該各別探索資源上傳送的該複數個DM-RS序列之所有DM-RS序列的該計算的關連能量。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UE,其中,配置成評估該第一探索週期內的該負載條件之該硬體電路又配置成:計算遍及受到半雙工限制的探索週期內所有被監視的探索資源之該第一探索區內的平均最大關連能量;比較該平均最大關連能量與臨界關連能量;假使該平均最大關連能量大於或等於該臨界關連能量時,增加該靜音因數;以及,假使該平均最大關連能量小於該臨界關連能量時,降低該靜音因數。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UE,其中,該臨界關連能量是靜態的。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UE,其中,該硬體電路又配置成:從強化節點B(eNB)週期地接收訊號;以及根據來自該eNB的資訊,更新該臨界數目。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UE,又配置成:從位於該第一探索週期內的複數個探索資源的各探索資源內的該複數個DM-RS序列選取第二DM-RS序列,其中,該第二DM-RS序列具有第二最大計算的關連能量,該第二最大計算的關連能量是相對於包括在該探索資源上傳送的該複數個DM-RS序列之所有DM-RS序列的該計算的關連能量;計算遍及受到半雙工限制的探索週期內所有被監視的探索資源之該第一探索區內的平均第二最大關連能量; 比較該第二最大計算的關連能量與臨界關連能量;假使該第二最大計算的關連能量大於或等於該臨界關連能量時,增加該靜音因數;以及,假使該第二最大計算的關連能量小於該臨界關連能量時,降低該靜音因數。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UE,其中,該臨界關連能量是靜態的。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UE,其中,該硬體電路又配置成:從強化節點B(eNB)週期地接收訊號;以及該UE根據來自該eNB的資訊而更新該臨界數目。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UE,又配置成:執行包含解調變參考訊號(DM-RS)盲偵測的探索前言或分封偵測;接收位於該第一探索週期內的複數個探索資源之各探索資源中的複數個DM-RS序列;計算用於位於該第一探索週期內的該複數個探索資源的各探索資源之各DM-RS序列的關連能量;決定用於該第一探索區中各探索資源的最大關連能量,其中,用於位於該探索週期內的該複數個探索資源的各探索資源之最大關連能量包括在該各別探索資源上傳送的任何DM-RS序列的最大關連能量;決定用於位於該第一探索週期內的該複數個探索資源的各探索資源之第二最大關連能量; 計算位於該第一探索週期內的該複數個探索資源的的各探索資源之關連能量比例,其中,用於選取的探索資源之關連能量比例包括該選取的探索資源的最大關連能量與該選取的探索資源的第二最大關連能量之間的比例;計算用於位於該第一探索週期內的該複數個探索資源的各探索資源上的各探索資源之符合臨界計數,其中,當該選取的探索資源的關連能量比例大於或等於臨界比例時,用於選取的探索資源的符合臨界計數會增量;計算遍及位於該第一探索區內的所有被監視的探索資源之平均符合臨界計數;比較該平均符合臨界計數與臨界數目;假使該平均符合臨界計數小於該臨界數目,則增加該靜音因數;以及假使該平均符合臨界計數大於或等於該臨界數目,則降低該靜音因數。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UE,其中,該臨界比例是靜態的。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UE,其中,該臨界數目是靜態的。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UE,其中,該UE從強化節點B(eNB)週期地接收訊號及根據來自該eNB的訊號而更新該臨界比例。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UE,其中,該UE從強化節點B(eNB)週期地接收訊號及根據來自該eNB的 訊號而更新該臨界數目。
  18. 一種使用者設備(UE),能夠近接服務(ProSe),該能夠近接服務(ProSe)的UE包括硬體電路,該硬體電路配置成:從強化節點B(eNB)接收裝置對裝置(D2D)探索區配置資訊,以標示該探索區的週期性及時間和頻率資源,以及標示一或更多探索區操作參數;監視用於其它UE傳送的D2D探索訊號之D2D探索區的第一探索週期;從該其它UE接收第一探索週期中的探索分封;使用函數,量化該第一探索週期內的負載條件,其中,該負載條件與量度相關連;以及根據該第一探索週期內該量化的負載條件,使靜音因數適應化,其中,該靜音因數包括在跟隨在該第一探索週期之後的第二探索週期中該UE將不傳送D2D探索訊號之機率。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UE,其中,用以量化該第一探索週期內的負載條件之該函數接收包括下述之一或更多的輸入:標示符,標示該UE在先前的探索週期中是否傳送;成功的循環冗餘核對(CRC)的數目,其中,該硬體電路又配置成當將第一探索週期內從該其它UE接收的探索分封解碼時,計數成功的CRC數目;在該第一探索區內最大的關連能量,其中,該硬體電 路又配置成藉由下述而決定該最大關連能量:計算在位於該第一探索週期內的該複數個探索資源的各探索資源上的該UE所接收之複數個DM-RS序列的關連能量,以及將該最大關連能量設定成等於與該複數個DM-RS序列中的DM-RS序列相關連的最高計算的關連能量;在該第一探索區內的第二最大關連能量,其中,該硬體電路又配置成藉由下述而決定該第二最大關連能量:計算在位於該第一探索週期內的該複數個探索資源的各探索資源上的該UE所接收之複數個DM-RS序列的關連能量,以及將該第二最大關連能量設定成等於與該複數個DM-RS序列中的DM-RS序列相關連的第二最高計算的關連能量;或者,平均符合臨界計數,其中,該硬體電路又配置成藉由計數位於最大關連能量與第二最大關連能量的比例大於或等於臨界比例之該第一探索週期內的該複數個探索資源的各探索資源上的探索資源的數目、以及以該探索區的該第一探索週期中該探索資源的數目作平均,而計算該平均符合臨界計數。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UE,其中,該硬體電路又配置成:當由該函數量化的該負載條件大於或等於臨界值時,增加該靜音因數;以及,當由該函數量化的該負載條件小於該臨界值時,降低該靜音因數。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UE,其中,該硬體電路又配置成:不將該靜音因數增加至上限值之外;以及不將該靜音因數降低至下限值之外。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UE,其中,該臨界值是靜態的。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UE,其中,該硬體電路又配置成:從強化節點B(eNB)週期地接收通訊;以及,根據來自該eNB的訊號而更新該臨界值。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UE,其中,該硬體電路又配置成:當由該函數量化的該負載條件大於或等於臨界值時,使該靜音因數增加增量因數(Q0);以及當由該函數量化的該負載條件小於該臨界值時,使該靜音因數減少減量因數(Q1)。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UE,其中,該增量因數或該減量因數中至少之一是靜態的。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UE,其中,該硬體電路又配置成當該靜音因數增加或降低時改變該增量因數或該減量因數中之一或更多。
  27. 一種使用者設備(UE),能夠近接服務(ProSe),該能夠近接服務(ProSe)的UE包括硬體電路,該硬體電路配置成: 從強化節點B(eNB)接收裝置對裝置(D2D)探索區配置資訊,以標示探索區的位置;監視用於其它UE傳送的D2D探索訊號之該探索區;從該其它UE接收該探索區中的探索分封;在該探索區的第一探索週期中傳送探索訊號;以及在一或更多後續的探索週期中再傳送該探索訊號,其中,該硬體電路配置成根據條件化的靜音機率而隨機選取是否在一或更多後續的探索週期中再傳送該探索訊號,該條件化靜音機率是根據該探索訊號在該探索區中先前被傳送的次數而動態地調整。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之UE,其中,該條件化靜音機率由上限或下限中之一或更多所限制。
TW104101672A 2014-02-24 2015-01-19 用於裝置對裝置探索的適應性靜音機構 TWI5772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1943974P 2014-02-24 2014-02-24
US14/582,990 US9609502B2 (en) 2014-02-24 2014-12-24 Adaptive silencing mechanism for device-to-device (D2D) discover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3623A true TW201603623A (zh) 2016-01-16
TWI577225B TWI577225B (zh) 2017-04-01

Family

ID=53878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1672A TWI577225B (zh) 2014-02-24 2015-01-19 用於裝置對裝置探索的適應性靜音機構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609502B2 (zh)
EP (1) EP3111686A4 (zh)
JP (1) JP6325117B2 (zh)
KR (1) KR101832231B1 (zh)
CN (1) CN106416326B (zh)
TW (1) TWI577225B (zh)
WO (1) WO201512656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5728B (zh) * 2014-11-14 2018-12-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使用者設備以及使用者設備控制發現訊號通訊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86968B2 (ja) * 2012-08-28 2016-03-16 京セラ株式会社 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プロセッサ
CN116865923A (zh) * 2013-01-18 2023-10-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现参考信号的发送和检测方法及装置
WO2014137098A1 (ko) * 2013-03-07 2014-09-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근접 서비스 범위 조정 방법 및 필터링 방법
US20150089382A1 (en) * 2013-09-26 2015-03-26 Wu-chi Feng Application context migration framework and protocol
JP5864034B2 (ja) * 2013-10-11 2016-02-17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方法、ユーザ端末及び通信装置
US10136371B2 (en) * 2014-01-24 2018-11-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T selection for devices capable of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US9560574B2 (en) * 2014-01-31 2017-01-31 Intel IP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transmit power control for D2D tranmissions
WO2015142898A1 (en) 2014-03-18 2015-09-24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EP3120468B1 (en) 2014-03-18 2020-08-1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cheduling wireless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CN106105345B (zh) * 2014-03-19 2019-08-06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中由终端实施的d2d(装置到装置)信号发送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JP6483154B2 (ja) * 2014-05-01 2019-03-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デバイス・ツー・デバイス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6233780B (zh) 2014-05-08 2020-06-26 夏普株式会社 无线终端及其方法
KR102280577B1 (ko) * 2014-08-01 2021-07-2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D2d 통신에서 단말의 송신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06575993B (zh) 2014-08-06 2020-04-28 夏普株式会社 用户设备及其执行的方法
KR102289116B1 (ko) * 2014-08-08 2021-08-12 주식회사 아이티엘 단말간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EP3179805A4 (en) * 2014-08-08 2018-06-13 Kyocera Corporation User terminal
US9967912B2 (en) * 2014-08-11 2018-05-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2D and cellular operations
US10142946B2 (en) * 2014-08-18 2018-11-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2D discovery signal by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299235B2 (en) * 2014-09-05 2019-05-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devi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same
WO2016047753A1 (ja) 2014-09-26 2016-03-3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US9295011B1 (en) * 2014-11-06 2016-03-22 At&T Mobility Ii Llc Low power chaining
US20160142897A1 (en) * 2014-11-14 2016-05-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Enriched D2D Discovery Content
US10070337B2 (en) * 2014-11-16 2018-09-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porting information related to D2D performed by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195119B (zh) * 2014-12-04 2022-03-08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资源选择方法及无线装置
US9781753B2 (en) * 2015-01-09 2017-10-03 Acer Incorporated Proximity map request method, server and network entity using the same, proximity request validating method, and server and network entity using the same
WO2016163747A1 (en) * 2015-04-06 2016-10-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evice to device discovery mess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device to device scheme
JP6302134B2 (ja) 2015-04-10 2018-03-28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ユーザ端末
CN107534832B (zh) * 2015-04-17 2021-01-01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中测量d2d信号或选择中继的方法和设备
CN106211332B (zh) * 2015-05-05 2021-08-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7926004B (zh) 2015-08-06 2022-03-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执行载波间d2d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029577A1 (en) * 2015-08-14 2017-02-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ducing collisions between communication and discovery resources
US20170064638A1 (en) * 2015-09-01 2017-03-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control in d2d/wan coexistence networks
US10624023B2 (en) 2015-09-24 2020-04-14 Sony Corporation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routing of D2D traffic
US10638342B2 (en) 2015-12-21 2020-04-28 Apple Inc.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US10383147B2 (en) 2015-12-28 2019-08-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collision avoidance in vehicle to vehicle communication
EP3403427B1 (en) * 2016-01-13 2021-10-20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Fast device discovery
CN108370565B (zh) * 2016-01-29 2020-12-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副链路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终端
US9894648B2 (en) * 2016-03-01 2018-02-13 Wipro Limi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device to device proximity servi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WO2017159972A1 (ko) * 2016-03-17 2017-09-21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WO2017156790A1 (zh) * 2016-03-18 2017-09-2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d2d通信的方法和d2d设备
US20170347311A1 (en) * 2016-05-25 2017-11-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Identification and/or profiling of stationary users and mobile users
JP7082576B2 (ja) 2016-06-24 2022-06-08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情報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US10517072B2 (en) * 2016-08-11 2019-1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utonomous resource selection for 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s
US10631271B2 (en) * 2016-08-25 2020-04-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utonomous resource selection for multiple transmissions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US10674389B2 (en) * 2016-12-01 2020-06-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cess terminal radio link monitoring (RLM) o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US9986513B1 (en) * 2016-12-31 2018-05-29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Device to-device (D2D)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CN108668363A (zh) * 2017-03-28 2018-10-16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中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CA3073572C (en) * 2017-11-16 2023-03-21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oe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1107512B (zh) * 2018-10-26 2021-06-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参数更新方法及装置
JP7039739B2 (ja) * 2019-02-12 2022-03-22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方法、ユーザ装置、及び基地局
WO2021006666A1 (ko) * 2019-07-09 2021-01-1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들 간 간섭을 검출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20210100027A1 (en) * 2019-09-26 2021-04-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performing sidelink discover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20230050960A1 (en) * 2021-08-16 2023-0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arget cell selection of autonomous mobile repeaters
WO2024125780A1 (en) * 2022-12-14 2024-06-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ssisted chanenl occupancy indication for idle mode transceiver device
CN117979423B (zh) * 2024-03-28 2024-05-31 杰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60854B2 (ja) * 1989-09-19 1996-12-0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制御方法
US9485069B2 (en) * 2010-04-15 2016-11-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proximity detection signal for peer discovery
US9198210B2 (en) 2010-04-20 2015-11-2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D2D communications considering different network operators
US20130010618A1 (en) * 2011-07-07 2013-0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flexibility in peer discovery range and frequency of updates
US20130109314A1 (en) 2011-10-27 2013-05-02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stopping reception of discovery responses in wireless networks
GB2496153B (en) 2011-11-02 2014-07-02 Broadcom Corp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GB2497740B (en) 2011-12-19 2013-12-11 Renesas Mobile Corp Method,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WO2013163599A2 (en) 2012-04-27 2013-10-3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proximity discovery procedures
US9002281B2 (en) 2012-04-30 2015-04-07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enable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in cellular networks
WO2013191609A1 (en) * 2012-06-19 2013-12-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d2d discovery
WO2014007556A1 (ko) * 2012-07-05 2014-01-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간 직접 통신을 위한 단말 검출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204377B2 (en) 2012-07-16 2015-12-01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ximity-based communication
CN103581093B (zh) * 2012-08-10 2018-03-1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信号发送及接收方法、设备及设备发现***
KR101833187B1 (ko) 2013-02-22 2018-02-27 인텔 아이피 코포레이션 액세스 네트워크 선택 및 트래픽 라우팅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US9326122B2 (en) * 2013-08-08 2016-04-26 Intel IP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packet based device-to-device (D2D) discovery in an LTE network
US9560574B2 (en) * 2014-01-31 2017-01-31 Intel IP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transmit power control for D2D tranmission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5728B (zh) * 2014-11-14 2018-12-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使用者設備以及使用者設備控制發現訊號通訊的方法
US10470107B2 (en) 2014-11-14 2019-11-05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discovery signal communic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832231B1 (ko) 2018-02-27
CN106416326A (zh) 2017-02-15
EP3111686A4 (en) 2018-01-17
KR20160101122A (ko) 2016-08-24
JP6325117B2 (ja) 2018-05-16
WO2015126567A1 (en) 2015-08-27
CN106416326B (zh) 2019-12-06
US20150245193A1 (en) 2015-08-27
JP2017511021A (ja) 2017-04-13
TWI577225B (zh) 2017-04-01
EP3111686A1 (en) 2017-01-04
US9609502B2 (en) 2017-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7225B (zh) 用於裝置對裝置探索的適應性靜音機構
US10321294B2 (en) Signaling for proximity services and D2D discovery in an LTE network
US9788186B2 (en) Signaling for proximity services and D2D discovery in an LTE network
US20200359388A1 (en) Dynamical time division duplex uplink and downlink configura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EP3031272B1 (en) Signaling for proximity services and d2d discovery in an lte network
CN103686858B (zh) 上行控制信息的反馈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EP3211820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aptive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JP7280255B2 (ja) 指向性ビーム環境における電力制御
US1009812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TW201808051A (zh) 設備到設備通訊系統中基於優先順序的資源選擇
CN108141851B (zh) 选择非授权无线通信的信道的方法和***
TW201713145A (zh) 用於車輛到車輛通訊的基於位置和先聽後排程的資源配置
CN114208334A (zh) 用于协调侧行链路通信的网络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
WO2019037555A1 (zh) 资源调度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KR102149889B1 (ko) D2d를 위한 블랭크 서브프레임 사용
CN116636259A (zh) 用于用户装备功率节省的技术
BR122017000902B1 (pt) Sinalização para serviços de proximidade e descoberta de d2d em uma rede l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