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00929A - 有序化嵌段共聚物 - Google Patents

有序化嵌段共聚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00929A
TW201600929A TW104108158A TW104108158A TW201600929A TW 201600929 A TW201600929 A TW 201600929A TW 104108158 A TW104108158 A TW 104108158A TW 104108158 A TW104108158 A TW 104108158A TW 201600929 A TW201600929 A TW 20160092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block copolymer
block
reactant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8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61919B (en
Inventor
卡登 威爾森
克里斯多福 伊利森
麥可 馬赫
克里斯多福 貝茲
達斯汀 詹斯
Original Assignee
德州大學董事會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德州大學董事會 filed Critical 德州大學董事會
Publication of TW201600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09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19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191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20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5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block copolymer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sequence of a polymer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5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block copolymer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sequence of a polymer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53/005Modified block copolym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02Lith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patterning methods other than those involving the exposure to radiation, e.g. by stamp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9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supports, auxiliary layers
    • G03F7/11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supports, auxiliary layers having cover layers or intermediate layers, e.g. subbing lay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16Coating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1MICROSTRUCTURAL TECHNOLOGY
    • B81C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MICROSTRUCTURAL DEVICES OR SYSTEMS
    • B81C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or systems in or on a substrate
    • B81C1/00015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or systems in or on a substrate for manufacturing microsystems
    • B81C1/00023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or systems in or on a substrate for manufacturing microsystems without movable or flexible elements
    • B81C1/00031Regular or irregular arrays of nanoscale structures, e.g. etch mask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1MICROSTRUCTURAL TECHNOLOGY
    • B81C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MICROSTRUCTURAL DEVICES OR SYSTEMS
    • B81C220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microstructural devices or systems
    • B81C2201/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microstructural devices or systems in or on a substrate
    • B81C2201/0101Shaping material; Structuring the bulk substrate or layers on the substrate; Film patterning
    • B81C2201/0147Film patterning
    • B81C2201/0149Forming nanoscale microstructures using auto-arranging or self-assembling materia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xposure Of Semiconductors, Excluding Electron Or Ion Beam Exposure (AREA)
  • Photosensitive Polymer And Photoresist Processing (AREA)
  • Materials For Photolithography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關於一種將嵌段共聚物有序化之方法,其包括形成具有第一優先模式的第一層;及在該第一層之經選擇區域中提供反應劑,以將該等經選擇區域修改為第二優先模式,其中該等經選擇區域界定出保留該第一優先模式的其他第一層區域,從而形成嵌段共聚物之校準層。

Description

有序化嵌段共聚物
本發明大體上係關於將嵌段共聚物校準且定向,且特別關於將嵌段共聚物於製造過程中校準之方法。特定言之,該校準方法係利用入射照射而在嵌段共聚物頂塗層上產生光圖案。
嵌段共聚物為包括至少兩個化學上不同的重複單元之鏈段的巨分子。該等材料為材料科學中所熟知。在非限制性實例中,分別由重複單元A與B所組成的兩種均聚物以共價鍵連接成二嵌段共聚物,常被稱為AB二嵌段共聚物。在給出之嵌段共聚物鏈中的A與B重複單元之平均數目可改變,且A與B重複單元彼此相對的平均數目亦可能改變。在一些情況中,嵌段共聚物可包括含有一種以上的單體之嵌段或具有界定差或不規則的重複單元。嵌段共聚物亦可包括三嵌段共聚物,諸如ABA三嵌段共聚物,及在本技術中熟知的其他類型之多嵌段共聚物。
兩種嵌段(例如,包括單元A與B)可能排斥或至少更吸引至除了彼此以外的其他相同種類之嵌段,而因此該等不可能輕易地互相混合。嵌段不相容性導致相分離,其本性取決於許多因素,包括嵌段的化學本性、溫度等等。因為嵌段係經共價附接,所以可發生奈米級相分離,導致形成化學上不同嵌段的週期結構域。結構域分離的特徵週期性在本文被稱為L0。L0為那些一般熟習本技術領域者熟知的術語。
在某些條件下,嵌段共聚物可經歷相分離而形成週期奈米結構,諸如層片、柱體、球體等等,如本技術所熟知。在嵌段共聚物的薄膜應用中,嵌段共聚物結構域之定向具有重要性。在非限制性實例中,在塗佈於基材上的薄膜中形成層片之嵌段共聚物可具有彼等垂直或平行於基材平面定向之結構域。嵌段共聚物結構域在薄膜中的定向受到嵌段共聚物結構域與界定膜的上和下表面之間的界面之化學本性的控制。例如,若下層基材表面優先潤濕(wet)嵌段A,則層片結構域係平行於基材平面而形成。此建立堆疊的平行結構域,其中嵌段A係與基材接觸。在第二實例中,下層基材可為中性且不優先潤濕任一嵌段。因此,嵌段共聚物可形成垂直於基材平面的層片、柱體等等之結構域。因此,形成層片之嵌段共聚物的結構域係垂直於基材定向,但是沒有長範圍的校準序列。在第三實例中,下層基材可能為中性,具有對嵌段A優先的經界定區域,該區域為約一半的週 期性長度(0.5 L0)。每個該等優先區域吸引嵌段共聚物的A嵌段,從而〝釘選(pinning)〞A結構域至所欲範圍且從而能夠校準且定向嵌段的垂直結構域。在本技術中已知其為導向式自組裝。約1.5倍圖案長度(1.5 L0)的優先區域亦可用於釘選特別的結構域。
在自組裝之後,選擇性移除嵌段之一可得到三維奈米級浮雕結構。選擇性移除一種嵌段可經由濕蝕刻術或乾蝕刻術達成。例如,嵌段A與B在某種反應性離子蝕刻條件下以不同的速率蝕刻,其容許選擇性地移除一種嵌段(在本文稱為選擇性蝕刻或分散蝕刻)且容許其他嵌段產生結構(在本文稱為抵抗性蝕刻或成形性蝕刻)。如上述使嵌段共聚物定向且校準之蝕刻可得到沉積線、柱或其他結構之週期系列,其有用於某些半導體或其他奈米結構應用。
本發明概括關於將嵌段共聚物校準且定向,且特別關於將嵌段共聚物於製造過程中有序化之方法。特定言之,校準方法係利用入射照射而在嵌段共聚物頂塗層上產生光圖案。
在一個實施態樣中,本發明涵蓋一種將嵌段共聚物有序化之方法,其包含:形成具有第一優先模式的第一層;及在第一層之經選擇區域中提供反應劑,以修改經選擇區域為第二優先模式,其中經選擇區域界定出保留 第一優先模式的其他第一層區域,從而形成嵌段共聚物之校準層。在一個實施態樣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形成與第一層毗連之嵌段共聚物層;及將嵌段共聚物層及毗連的第一層退火,依照毗連的第一層之經選擇部分及其他部分的優先模式誘導嵌段共聚物層的部分有序化成第一和第二結構域。在一個實施態樣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以圖案方式選擇性地照射反應劑載體組,從而使每一組反應劑載體對應於第一層之經選擇區域;其中經照射之反應劑載體提供反應劑至第一層之經選擇區域中。在一個實施態樣中,使反應劑擴散,從而增大第一層之經選擇區域的大小及縮減第一層之其他區域的大小。在一個實施態樣中,具有第一優先模式的第一層之其他區域的寬度大小在擴散期間縮減至少於照射圖案的線寬。在一個實施態樣中,第一層係在形成嵌段共聚物層之前形成。在一個實施態樣中,嵌段共聚物層係在第一層之後形成。在一個實施態樣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在形成嵌段共聚物層之後形成毗連嵌段共聚物層的第二層。在一個實施態樣中,以圖案方式選擇性地照射反應劑載體組,以提供反應劑至第一和第二層之經選擇區域中。在一個實施態樣中,退火係以熱退火進行。在一個實施態樣中,退火係以溶劑退火進行。在一個實施態樣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蝕刻嵌段共聚物層。在一個實施態樣中,蝕刻嵌段共聚物層以移除第一結構域且形成在第二結構域中的結構。在一個實施態樣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形成毗連第一層的含有反應劑載體之輻射敏感層;其中 輻射敏感層係在提供反應劑至第一層中之後移除。在一個實施態樣中,第一層之經選擇部分未經照射且未暴露於反應劑,從而保留第一優先模式。在一個實施態樣中,對應於第一層之經選擇部分的嵌段共聚物層部分係在退火期間定向並未校準。
在一個實施態樣中,本發明涵蓋一種將嵌段共聚物有序化之方法,其包含:形成具有第一優先模式的第一層;在第一層之經選擇區域中提供反應劑,將經選擇區域修改為第二優先模式,其中經選擇區域界定出保留第一優先模式的其他第一層區域,從而形成嵌段共聚物之校準層;在校準層上形成嵌段共聚物層;及將嵌段共聚物層及校準層退火,依照校準層的優先模式誘導嵌段共聚物層部分有序化成第一和第二結構域。在一個實施態樣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在嵌段共聚物層上形成具有第三優先模式的第二層。在一個實施態樣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提供第二反應劑至第二層之經選擇區域中,將第二層的那些經選擇區域修改為第四優先模式,其中經選擇區域界定出保留第二優先模式的第二校準層之其他區域。在一個實施態樣中,第一優先模式相當於第三優先模式,及其中第二優先模式相當於第四優先模式。在一個實施態樣中,退火嵌段共聚物層及第一校準層包括同步退火第二校準層,依照第一和第二校準層之經選擇部分及其他部分的優先模式誘導嵌段共聚物層部分有序化成第一和第二結構域。在一個實施態樣中,反應劑為自經照射之光酸產生劑釋出之酸。在 一個實施態樣中,同步照射第一和第二校準層二者的光酸產生劑。
在一個實施態樣中,本發明涵蓋一種將嵌段共聚物有序化之方法,其包含:形成具有第一優先模式的反應層,其毗連嵌段共聚物層;照射反應層之經選擇區域,將經選擇部分轉換為第二優先模式,其中經選擇區域界定出具有第一優先模式的反應層之其他區域;及利用具有第二優先模式之經選擇區域及具有第一優先模式之其他區域將嵌段共聚物層有序化。在一個實施態樣中,反應層係在嵌段共聚物層之前形成。在一個實施態樣中,反應層係在嵌段共聚物層之後形成。在一個實施態樣中,照射在反應層之經選擇區域中的反應劑產生劑,將經選擇區域轉換為第二優先模式。在一個實施態樣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形成含有反應劑產生劑之層,該層毗連反應層;其中照射經選擇之反應劑產生劑,以釋放反應劑供擴散至反應層之經選擇區域中。
在一個實施態樣中,共聚物層的經校準之嵌段共聚物為垂直的。在一個實施態樣中,共聚物層的經校準之嵌段共聚物為平行的。在一個實施態樣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將該光圖案頂塗層退火至該基材。在一個實施態樣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移除該光圖案頂塗層。在一個實施態樣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選擇性蝕刻該經校準之嵌段共聚物層。在一個實施態樣中,照射包含直接輻射。在一個實施態樣中,照射包含與添加劑調配物組合的間接輻 射。在一個實施態樣中,添加劑調配物包含光酸產生劑。在一個實施態樣中,照射催化該嵌段共聚物的再校準。在一個實施態樣中,光圖案結構受到選自包含以下群組之元素的控制:頂塗層結構、添加劑結構、退火時間及照射暴露劑量。
100,300,400,500,600‧‧‧基材
110,310,410,510,610‧‧‧表面層
118,338,419,448,518,538,638‧‧‧中性區域
119,418,339,449,519,539‧‧‧優先區域
120,420‧‧‧光酸產生劑載體層
125,335,425,445,515,535,635‧‧‧經選擇之酸區域
130,320,430,520,620‧‧‧嵌段共聚物層
138,329,428,529,628b‧‧‧含矽嵌段區域
139,328,429,528,628a,629a,629b‧‧‧不含矽嵌段區域
140‧‧‧頂塗層
800‧‧‧材料之化學組成
810‧‧‧更極性材料之化學組成
330,440,530‧‧‧頂層
630‧‧‧校準層
639‧‧‧優先層
639a‧‧‧窄的優先範圍
639b‧‧‧寬的優先範圍
700‧‧‧產生基材
710‧‧‧產生以嵌段為主之結構
720‧‧‧使用以嵌段為主之結構修改基材
730‧‧‧隨意的步驟:移除以嵌段為主之結構
740‧‧‧連續加工基材以製造產物
850‧‧‧部份非極性優先材料
855,860‧‧‧中性材料
865‧‧‧極性優先材料
視為本發明特性的新穎特徵列舉在附加的申請專利範圍中。本發明本身、其他目標及其優點,以及較佳的使用模式將藉由參考連同所附圖式一起閱覽時的以下例示用實施態樣的詳細說明而有最好的瞭解,其中:
圖1A至1M為依照第一實施態樣定向且校準嵌段共聚物的各種步驟期間之結構的橫截面圖;圖2為顯示反應劑擴散至其中可執行各種實施態樣之反應層的時序圖;圖3A至3J為依照第二實施態樣定向且校準嵌段共聚物的各種步驟期間之結構的橫截面圖;圖4A至4N為依照第三實施態樣定向且校準嵌段共聚物的各種步驟期間之結構的橫截面圖;圖5A至5I為依照第四實施態樣定向且校準嵌段共聚物的各種步驟期間之結構的橫截面圖;圖6A至6D為依照第五實施態樣定向且校準嵌段共聚物的各種步驟期間之結構的橫截面圖;圖7為利用其中可執行各種實施態樣之經校 準嵌段共聚物來建立圖案所使用之步驟的流程圖,其可用於製造某些裝置;及圖8A至8C為其中可執行各種實施態樣之光可圖案化的校準層材料及其用法的例示。
圖9示出建立光可圖案化表面處理(GTC)及光可圖案化頂塗層之入射照射方法的一個實施態樣。
圖10示出建立經接枝之頂塗層聚合物層的例示用實施態樣。
圖11示出使用照射光酸產生劑方法建立包含經校準嵌段共聚物的經蝕刻之光可圖案化的經接枝頂塗層的實施態樣。
圖12示出顯示藉由如本文所揭示之入射照射聚合物校準方法所達成之接觸印刷的顯微相片之範例資料。
圖13例示源自入射照射步驟的共聚物-特異性蝕刻。此方法具有許多優點,包括但不限於:1)簡單-較少的加工步驟;2)可達成次微影解析圖案;及3)沒有表面形貌。
圖14示出顯示在入射照射之前及之後的顯微相片之範例資料。在未暴露區域中之嵌段共聚物呈現完美垂直,而在暴露區域中之嵌段共聚物係呈平行。
本發明的詳細說明
本發明概括關於將嵌段共聚物校準且定向,且特別關於將嵌段共聚物於製造過程中有序化之方法。特定言之,校準方法係利用入射照射而在嵌段共聚物頂塗層上產生光圖案。
在一個實施態樣中,本發明涵蓋嵌段共聚物頂塗層,其在暴露於入射輻射時為光可圖案化的。雖然不必瞭解本發明的機制,但是認為如本文所述之頂塗層薄膜可在暴露於輻射時經歷反應(亦即例如直接照射或經由具有添加劑的調配物),其催化頂塗層結構的改變。進一步認為該等改變的規模及相對於由入射照射所界定之暴露區域的經退火之暴露區域的尺寸受到包括但不限於下列元素的控制:頂塗層結構、添加劑結構、退火時間及/或暴露劑量。
在一個實施態樣中,本發明涵蓋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或二者之嵌段共聚物特徵的校準(例如,經控制之方向性)。目前的技術係利用複雜化加工而於表面上形成導向圖案(亦即在表面上有嵌段共聚物的存在)。從上表面形成導向圖案有許多潛在的優點。第一,可能有明顯較少的加工步驟涉入。第二,導向頂塗層圖案可在校準嵌段共聚物結構域之後移除,其可能簡化後續的圖案轉移方法。第三,光反應範圍的大小可受到包括但不限於下列元素的控制:頂塗層結構、添加劑結構、退火時間及/或暴露劑量,即使以相同的光罩。
在頂塗層嵌段共聚物表面上形成導向光圖案 有許多優點。第一,可能有明顯較少的處理步驟涉入。第二,導向頂塗層圖案可在校準嵌段共聚物結構域之後移除,其可能簡化後續的圖案轉移方法。第三,光反應範圍的大小可受到包括但不限於下列元素的控制:頂塗層結構、添加劑結構、退火時間及/或暴露劑量,即使以相同的光罩。因此,嵌段共聚物校準之預圖案的尺寸可受到加工條件的控制。
例示用實施態樣提供將嵌段共聚物有序化之方法,其包括形成具有第一優先模式的第一層;及在第一層之經選擇區域中提供反應劑,將經選擇區域修改為第二優先模式,其中經選擇區域界定出保留第一優先模式的其他第一層區域,從而形成嵌段共聚物之校準層。
可執行且利用該等方法及結構來校準且定向嵌段共聚物。可參考以下各種實施態樣之解釋來執行且利用該等方法及結構。
在該等實施態樣中,形成毗連嵌段共聚物層之校準層,以誘導在毗連之共聚物層內有序化形成嵌段結構域。嵌段共聚物層可取決於應用而為二嵌段共聚物、三嵌段共聚物或多嵌段共聚物。毗連之校準層可在嵌段共聚物層下面及基材上面,在嵌段共聚物層上面及基材下面,或二者之組合。毗連之校準層可在嵌段共聚物層之前或共聚物層之後形成。
在層以反應劑轉換、修改或其他方式變換(形成)為校準層之前,校準層在本文可被稱為反應層。已經 轉換、修改或其他方式變換(形成)之校準層亦可稱為導引層。可選擇性地提供反應劑(諸如酸或鹼),諸如藉由在特定的反應層區域擴散以修改那些特定區域的校準層之優先模式。優先模式可對嵌段共聚物的第一嵌段、共聚物的第二嵌段優先,或對第一和第二嵌段二者為中性(或近中性)。校準層可於最初形成為遍及校準層的具有第一優先模式之反應層,接著經由與所提供之反應劑的化學反應而選擇性地修改為第二優先模式。此選擇性擴散導致形成具有第二優先模式之區域的校準層,其界定出保留第一優先模式的區域。此擴散方法可發生在形成嵌段共聚物層之前或之後。反應劑可置設於校準層、嵌段共聚物層或毗連校準層的另一層中。
一旦校準層經所提供的反應劑(亦即諸如以擴散)選擇性地修改為具有第一和第二優先模式的第一和第二區域時,則將嵌段共聚物以退火有序化(定向且校準)成嵌段結構域。此方法容許嵌段共聚物分子依照毗連之校準層或層等的優先模式而形成有序化嵌段共聚物結構域。此結構域的有序化包括那些結構域的校準且定向。接著可將嵌段共聚物蝕刻,從而使共聚物的任何抗蝕刻嵌段可依照嵌段共聚物的有序化而形成結構。有許多可能的此等結構形式及形成那些結構之方法,如參考以下實施態樣的說明。
圖1A至1M為依照第一實施態樣用於定向且校準(有序化)嵌段共聚物的各種步驟期間之結構的橫截面 圖。在此實施態樣中,校準層係形成於嵌段共聚物下面。校準層具有呈中性的周密地圖案化之區域及優先與嵌段共聚物的嵌段之一交互作用的區域。
圖1A例示基材100,該方法係從此基材開始。基材100可為裸矽晶圓、需要遮罩(亦即由下述方法所產生的結構)供進一步加工的具有下層電路之半導體裝置、需要圖案化之磁碟驅動盤等等。基材或基材頂層可為單晶且由矽、石英、金屬、玻璃或取決於應用的其他類型材料所組成。在此基材上可沉積、校準且定向嵌段共聚物,用於使下層基材圖案化或在基材上建造結構。以例示為目的,在此實施態樣中的基材為矽。此矽基材可取決於應用而為非晶形或結晶。此種矽表面通常在表面上具有原生氧化物,包括滲透的矽醇。可使用替代的實施態樣處置其他類型的基材。
圖1B和1C例示在基材上形成表面層110的建立。此層可適用於多重目的。其提供諸如藉由旋塗或沉積來施加後續材料的表面。另外,可利用後續加工(諸如下述)形成校準層,可使用其校準後續沉積之嵌段共聚物。在此實施態樣中,將此表面層以化學方式接枝至基材(例如,共價鍵結),雖然在替代的實施態樣中此表面層可以物理方式附接至基材且交聯,或為經接枝與經交聯之材料的組合。用於接枝此等層至基材之方法為本技術中已知且本技術教導如何以交聯建立此等層。
圖1B例示將黏合材料添加至基材中。在此實 施態樣中,可將APTES(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施加於基材表面,與基材表面矽醇反應,從而留下與基材表面鍵結之胺105,諸如NH2。該等胺容許其他後續提供之材料與基材的表面黏合。在此實施態樣中,將APTES在室溫下經約30秒施加至矽基材,雖然可利用替代的時間、溫度及沉積方法。接著可將表面以有機溶劑沖洗且可後烘烤,以移除任何過量APTES或溶劑。替代的實施態樣可取決於基材性質及後續施加的材料而利用不同的黏合材料或不黏合材料。例如,可將層沉積且接著交聯,使得其不溶於且不附接至基材。在本發明中,層的中性或優先交互作用特性可藉由以圖案方式暴露於輻射及接著在一些例子中烘烤而修改。
圖1C例示將此種類的所欲表面反應層110添加至黏合材料中。如上述,稍後利用此表面反應層以進一步的加工形成校準層,其與後續沉積之嵌段共聚物交互作用。在此實施態樣中,表面層為最初對嵌段之一優先的材料(例如,含矽嵌段或抗蝕刻性嵌段),雖然替代的實施態樣可利用不對任一嵌段優先的中性材料。這在本文被稱為優先模式,其可能對共聚物的第一嵌段、共聚物的第二嵌段優先,或對任一嵌段為中性(或近中性)。可將此最初優先材料旋塗或以其他方式沉積至表面,與下層反應層鍵結。在此旋塗方法之後可在180℃下烘栲約2分鐘,以溶劑沖洗,接著再烘烤以移除溶劑,從而提供約3至5奈米厚度的薄反應層。可基於各種因素而提供替代的層厚度, 諸如沉積類型、旋塗時間長度、旋塗溫度、沉積層類型、表面層的所欲厚度及那些一般熟習本技術領域者已知的其他因素。
圖1D例示PAG(光酸產生劑)載體層120的添加。該層為此實施態樣的暫時性聚合物層,其適合作為光酸產生劑(諸如三氟甲磺酸三苯基鋶鹽)的載體基質。在暴露於輻射時,諸如具有給定線寬之光或電子束(例如,使用193奈米波長照射以產生43奈米線寬特徵),光酸產生劑可轉換成酸。未暴露於光的那些光酸產生劑不轉換成酸。如下文所述,PAG的經選擇區域可藉由以圖案方式暴露或其他類型的照射而轉換成供使用的酸。酸可取決於條件而以光酸產生劑釋放至周圍材料或保留。在此實施態樣中,PAG層可為約40奈米厚度,雖然可利用替代的厚度。替代的實施態樣可利用替代的反應劑,諸如改變表面層之優先模式的鹼。替代的實施態樣亦可利用其他類型的反應劑載體,在照射時提供反應劑。其他替代的實施態樣可包括在反應表面層中或在其他毗連層(包括嵌段共聚物層)中的反應劑載體。
圖1E例示將PAG層選擇性暴露於輻射,使PAG在PAG層120之經選擇區域125中轉換成酸。這可使用標準的光微影技術(諸如使用在光微影術暴露工具中的光罩)或使用其他技術(諸如電子束暴露、直寫技術)等等進行。經選擇之酸區域125的產生無關於所利用的技術,如所示。在該等經選擇之酸區域之間的距離可為供 使用之嵌段共聚物的圖案長度(L0)之倍數,如下述。
圖1F至1G例示將表面層110之優先模式轉換為中性區域118。如圖1F中所示,藉由使用後暴露烘烤方法使得酸區域125下的範圍經由擴散而暴露於酸,從而將優先層的經選擇區域以化學方式修改為中性且從而自反應表面層建立、轉換、變換或以其他方式形成校準層。如圖1G中所例示,在中性區域周圍的優先範圍之主要部分可藉由連續後暴露烘烤方法而轉換為中性。這可連續轉換,直到校準層之剩餘的優先部分119窄化至約一半的L0。這可藉由小心控制後烘烤溫度和期間、相對於表面層之PAG類型、光酸產生劑密度、PAG基質的組成物等等而實現。此方法的控制係參考圖2而於下文更詳細說明。此方法的一個優點在於剩餘的優先部分可能比經選擇區域125更窄。因此,如下述所產生之剩餘的優先部分及經圖案化之嵌段共聚物殘餘物可能比以圖案化方法直接產生者更少。
一旦完成後烘烤及在校準層中產生所欲中性區域118和優先區域119,接著可移除PAG層,諸如藉由以有機溶劑沖洗,如圖1H中所例示。接著可將嵌段共聚物層130旋塗在校準層上,如圖1I中所示。嵌段共聚物在此時通常未定向或校準。在此實施態樣中,嵌段共聚物在化學上含有與不含有任何矽的嵌段共價鍵結之含矽嵌段。替代的實施態樣可利用其他的均聚物或含有懸浮材料或與材料反應,該等材料選擇性地回應蝕刻或其他的移除 技術。
接著可將頂塗層旋塗在嵌段共聚物層上,如圖1J中所示。在此實施態樣中的頂塗層係用於保護嵌段共聚物不受下一加工步驟期間暴露於周圍的影響。對某些類型的嵌段共聚物可能不需要頂塗層。可在此時採用替代步驟,如參考第二實施態樣的下文所述。
圖1K例示現行的層組合件之退火效應。此退火可為熱退火或溶劑退火。這導致嵌段共聚物的一種嵌段區域或結構域被吸引至優先區域119,從而定向、校準且自組裝嵌段共聚物或以其他方式誘導嵌段共聚物有序化,如所示。在此實例中,優先區域119吸引或釘選嵌段共聚物的含矽嵌段區域或結構域138。在替代的實施態樣,優先區域可吸引嵌段共聚物的不含矽嵌段區域139。
現將嵌段共聚物經由導向式自組裝而定向且校準,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將頂塗層剝離,如圖1L中所例示。這可藉由選擇用於頂塗層之化學浴或藉由使用化學機械拋光或其他移除技術(諸如蝕刻)來進行。接著將嵌段共聚物的嵌段之一蝕刻,如圖1M中所例示,導致選擇性移除一種嵌段(例如,蝕刻選擇性嵌段或不含矽嵌段138)。步驟1L和1M可在相同的步驟中藉由使用化學浴或蝕刻方法來進行,其有效於同時移除頂塗層及嵌段共聚物的所欲嵌段。若有要求,此種方法可延伸至校準層及下層基材。
在此時可採用各種利用該等經圖案化之嵌段共聚物結構的步驟。將於下文更詳細解釋該等步驟。
圖2為顯示反應劑擴散至校準層中的時序圖,其中可執行各種實施態樣。顯示三種擴散曲線C1、C2和C3,以例示反應劑(諸如酸)可在退火過程期間隨時間行進至校準層中的距離。該三種曲線可代表三種不同類型的反應劑或相同反應劑的三種不同溫度。反應劑可自PAG層中的經暴露之含酸區域擴散,如第一實施態樣中所示,或自校準層內的經暴露之含酸區域擴散,如第二、第三及第四實施態樣中所示。替代的實施態樣可利用其他類型的反應劑載體。
在此實例中,各曲線具有不同的最大擴散程度,其以迅速擴散開始及接著緩慢趨向漸近極限或最大程度Dmax。為了限制變異性,許多製造商以超過最少的時間Tmin擴散,在此曲線的斜度非常小或平坦。接著可使用所選擇的某些溫度、反應劑、鹼淬滅劑等等來決定所欲擴散程度。可取決於應用而利用許多其他因素以及許多其他曲線,如那些熟習本技術領域者所知。
圖3A至3J為依照第二實施態樣用於定向且校準嵌段共聚物的各種步驟期間之結構的橫截面圖。在此實施態樣中,校準層係形成於嵌段共聚物的上面而非下面。
圖3A例示基材300,這方法係從此基材開始。基材300可為裸矽晶圓、需要遮罩供進一步加工的 具有下層電路之半導體裝置、需要圖案化之具有媒體的磁碟驅動器等等。基材或基材頂層可為單晶且由矽、石英、金屬、玻璃或取決於應用的其他類型材料所組成。在此基材上可沉積、校準且定向嵌段共聚物,用於使下層基材圖案化或在基材上建造結構。以例示為目的,在此實施態樣中的基材為矽。此矽基材可取決於應用而為非晶形或結晶。此種矽表面通常在表面上具有原生氧化物,包括滲透的矽醇。可使用替代的實施態樣處置其他類型的基材。
圖3B例示添加附接至基材的中性或近中性可交聯表面層310。在此實施態樣中,表面層是不可圖案化的或不被用作為校準層。然而,其為中性層。此表面層以物理方式附接至基材表面且可用於提供鹼給嵌段共聚物。在某些情況下可不需要此層。
接著將嵌段共聚物層320旋塗在表面層上,如圖3C中所示。嵌段共聚物在此時通常未定向或校準。在此實施態樣中,嵌段共聚物在化學上含有與不含有任何矽的嵌段共價鍵結之含矽嵌段。替代的實施態樣可利用其他的均聚物或懸浮材料,該等材料選擇性地回應蝕刻或其他的移除或烘烤技術。
接著將含有光酸產生劑(PAG)之反應性頂塗層330旋塗在嵌段共聚物上且烘烤,如圖3D中所示。可利用其他方法形成頂塗層。可利用此頂塗層以進一步加工(如下述)而於後續校準下層嵌段共聚物。在此實施態樣 中,反應性頂塗層對嵌段之一優先(不含矽嵌段或其他類型的蝕刻選擇性嵌段),雖然替代的實施態樣可利用不對任一嵌段優先的中性材料。這在本文被稱為優先模式,其可能對共聚物的第一嵌段、共聚物的第二嵌段優先,或對任一嵌段為中性(或近中性)。在替代的實施態樣中,反應層330可能不含有光酸產生劑且可添加後續的PAG層,如參考第一實施態樣的上文所述,或PAG可內含在嵌段共聚物層中。替代的實施態樣可利用替代的反應劑,諸如改變校準層的優先模式之鹼。替代的實施態樣亦可利用其他類型的反應劑載體。
圖3E例示將頂塗層選擇性暴露於具有給定線寬之輻射(例如,使用193奈米波長照射以產生43奈米線寬特徵),使PAG在層330的經選擇區域335中轉換成酸。這可使用標準的光微影技術(諸如使用在光微影術暴露工具中的光罩)或使用其他技術(諸如電子束暴露、直寫技術)等等進行。經選擇之酸區域335的產生無關於所利用的技術,如所示。在該等經選擇之含酸區域之間的距離可為供使用之嵌段共聚物的圖案長度(L0)之倍數,如下述。
圖3F至3G例示將頂塗層330之優先模式轉換為中性區域338,從而自頂塗層建立校準層。如圖3F中所示,藉由使用後暴露烘烤方法使含酸區域335內的範圍經由擴散而暴露於酸,從而將優先的頂塗層的那些區域以化學方式修改為中性區域338。如圖3G中所例示,在 中性區域338周圍的優先範圍339之主要部分亦可藉由連續後暴露烘烤方法而轉換為中性。這可連續轉換,直到校準層之剩餘的優先部分339窄化至約一半的L0或0.5倍的L0。這可藉由小心控制後烘烤溫度和期間、相對於校準層組成物之酸的類型、光酸產生劑密度、鹼淬滅劑的添加等等而實現。此方法的控制係參考圖2而於上文更詳細說明。此方法的一個優點在於剩餘的優先部分可能比經選擇之酸區域335更窄。因此,如下述所產生之剩餘的優先區域及經圖案化之嵌段共聚物區域可能比那些以圖案化方法直接產生者更少。
圖3H例示現行的層組合件之退火效應。這導致嵌段共聚物的一種嵌段區域或結構域被吸引至優先區域339,從而定向、校準及自組裝嵌段共聚物或以其他方式誘導嵌段共聚物有序化,如所示。在此實例中,優先區域339吸引或釘選嵌段共聚物的不含矽嵌段區域或結構域328。在替代的實施態樣中,優先區域可吸引嵌段共聚物的含矽嵌段區域329。
現將嵌段共聚物有序化(經由導向式自組裝而定向且校準),將頂塗層剝離,如圖3I中所例示。這可藉由選擇用於頂塗層之化學浴或藉由使用化學機械拋光或其他移除技術(諸如蝕刻)來進行。接著將嵌段共聚物蝕刻,如圖3J中所例示,導致選擇性移除嵌段共聚物膜的結構域(例如,蝕刻選擇性嵌段或不含矽嵌段328)。步驟3I和3J可在相同的步驟中藉由使用化學浴或蝕刻方法來 進行,其有效於同時移除頂塗層及嵌段共聚物的所欲嵌段。若有要求,此種方法可延伸至校準層及下層基材。
在此時可採用各種利用該等經圖案化之嵌段共聚物結構的步驟。將於下文更詳細解釋該等步驟。
圖4A至4N為依照第三實施態樣用於定向且校準嵌段共聚物的各種步驟期間之結構的橫截面圖。在此實施態樣中,校準層形成於嵌段共聚物的上面及下面二者。
圖4A例示基材400,這方法係從此基材開始。基材400可為裸矽晶圓、需要遮罩供進一步加工的具有下層電路之半導體裝置、需要圖案化之磁碟驅動媒體等等。基材或基材頂層可為單晶且由矽、石英、金屬、玻璃或取決於應用的其他類型材料所組成。在此基材上可沉積、校準且定向嵌段共聚物,用於使下層基材圖案化或在基材上建造結構。以例示為目的,在此實施態樣中的基材為矽。此矽基材可取決於應用而為非晶形或結晶。此種矽表面通常在表面上具有原生氧化物,包括滲透的矽醇。可使用替代的實施態樣處置其他類型的基材。
圖4B例示在基材上形成表面校準層410的建立。此層可適用於多重目的。其提供諸如藉由旋塗或沉積來施加後續材料的表面。另外,可利用後續加工(諸如下述)而於後續校準沉積之嵌段共聚物作為校準層。在此實施態樣中,將此表面層以物理方式附接至基材作為可交聯層。在替代的實施態樣中,將此表面層以化學方 式接枝至基材(例如,共價鍵結),或以接枝與交聯之組合。
在此實施態樣中,層410為不對任一嵌段優先的中性材料,雖然替代的實施態樣可利用對嵌段之一優先的材料。可將此中性材料旋塗或以其他方式沉積至表面,與下層基材鍵結。此旋塗方法可在180℃下進行約2分鐘,從而提供約3至5奈米厚度的淺薄校準層。可基於各種因素而提供替代的層厚度,諸如沉積類型、旋塗時間長度、旋塗溫度、沉積層類型、層的所欲深度及一般熟習本技術領域者已知的其他因素。
圖4C例示PAG(光酸產生劑)載體層420的添加。該層為此實施態樣之具有基質的暫時性聚合物層,該基質包括光酸產生劑,諸如三氟甲磺酸三苯基鋶鹽。在暴露於輻射時,諸如具有給定線寬之光(例如,使用193奈米波長照射以產生43奈米線寬特徵),光酸產生劑可轉換成酸。未暴露於光的那些光酸產生劑不轉換成酸。PAG的經選擇範圍可藉由選擇的圖案方式暴露而轉換成供使用的酸,如下述。酸可取決於條件而以光酸產生劑釋放至周圍材料或保留。在此實施態樣中,PAG層可約40奈米深度,雖然可利用替代的深度。替代的實施態樣可利用替代的反應劑,諸如改變校準層之優先模式的鹼。替代的實施態樣亦可利用其他類型的反應劑載體。
圖4D例示將PAG層選擇性暴露於輻射,使 PAG在PAG層420之經選擇區域425中轉換成酸。這可使用標準的光微影技術(諸如使用在光微影術暴露工具中的光罩)或使用其他技術(諸如電子束暴露、直寫技術)等等進行。經選擇之酸區域425的產生無關於所利用的技術,如所示。在該等經選擇之酸區域之間的距離可為供使用之嵌段共聚物的圖案長度(L0)之倍數,如下述。
圖4E例示層410之中性範圍轉換為優先區域418。在此實施態樣中,在層410中的優先區域418對嵌段共聚物之含矽嵌段優先。如圖1F中所示,藉由使用後暴露烘烤方法使酸區域425下的範圍經由擴散而暴露於酸,從而使中性層區域以化學方式修改成為優先區域。
一旦完成後烘烤及產生所欲優先區域418和中性區域419,以生產校準層,接著可移除PAG層,諸如藉由以有機溶劑沖洗,如圖4F中所例示。接著可將嵌段共聚物層430旋塗在校準層上,如圖4G中所示。嵌段共聚物在此時通常未定向或校準,雖然一些可由於優先區域418的存在而發生。在此實施態樣中,嵌段共聚物在化學上含有與不含有任何矽的嵌段共價鍵結之含矽嵌段。替代的實施態樣可利用其他的均聚物或含有懸浮材料,該等材料選擇性地回應蝕刻或其他的移除或烘烤技術。
接著將含有光酸產生劑(PAG)之頂層440旋塗在嵌段共聚物上,如圖4H中所示。最後可利用此層以進一步加工(如下述)有助於嵌段共聚物於層420中校準。在 此實施態樣中,層440對嵌段之一優先(例如,蝕刻選擇性嵌段,諸如不含矽嵌段),雖然替代的實施態樣可利用不對任一嵌段優先的中性材料。在替代的實施態樣中,層440可能不含有光酸產生劑且可添加後續的PAG層,如參考第一實施態樣的上文所述。替代的實施態樣可利用替代的反應劑,諸如改變校準層之優先模式的鹼。
圖4I例示將層440以圖案方式暴露於輻射,使層440之經選擇區域445中的PAG轉換成酸。在此實施態樣中,在校準層440中的優先區域對嵌段共聚物的不含矽嵌段優先,不像在校準層410中的優先區域。這可使用標準的光微影技術(諸如使用在光微影術暴露工具中的光罩)或使用其他技術(諸如電子束暴露、直寫技術)等等進行。經選擇之酸區域335的產生無關於所利用的技術,如所示。在該等經選擇之酸區域之間的距離可為供使用之嵌段共聚物的圖案長度(L0)之倍數,如下述。
圖4J至4K例示將對塗層440反應之優先範圍449轉換為中性區域448。如圖4J中所示,藉由使用後暴露烘烤方法使含酸區域445內的範圍經由擴散而暴露於酸,從而將優先層的那些區域以化學方式修改為中性區域448。如圖4K中所例示,在中性區域448周圍的優先範圍449之主要部分亦可藉由連續後暴露烘烤方法而轉換為中性。這可連續轉換,直到層之剩餘的優先部分449窄化至約一半的L0或0.5倍的L0。這可藉由小心控制後烘烤溫度和期間、相對於校準層組成物之酸的類型、光酸產生劑 密度、所添加的鹼淬滅劑等等而實現。此方法的控制係參考圖2而於上文更詳細說明。此方法的一個優點在於剩餘的優先部分可能比經選擇之酸區域445更窄。因此,如所述而產生之剩餘的優先區域可能比以圖案化方法直接產生者更少。
圖4L例示層組合件之退火效應。這導致嵌段共聚物的一種嵌段區域或結構域被吸引至優先區域449,且嵌段共聚物的其他嵌段區域或結構域被吸引至優先區域418,從而定向、校準及自組裝嵌段共聚物或以其他方式誘導嵌段共聚物有序化,如所示。在此實例中,優先區域449吸引或釘選嵌段共聚物的不含矽嵌段區域或結構域429,且優先區域418吸引或釘選嵌段共聚物的含矽嵌段區域或結構域428。在替代的實施態樣中,上及下優先區域二者可吸引嵌段共聚物之相同的嵌段區域(例如,含矽或不含矽)。在其他替代的實施態樣中,上及下優先區域彼此可直接上下交錯,如第三實施態樣中所示,或取決於應用而呈一般熟習本技術領域者可理解的其他組態,以產生不同類型的結構,諸如層片、柱體等等。例如,可將上及下優先區域不同地校準,諸如形成彼此正交或呈45度角之優先區域,以產生不同類型的嵌段共聚物結構。
現將嵌段共聚物經由導向式自組裝而定向且校準,可將校準層剝離,如圖4M中所例示。這可藉由選擇用於頂塗層之化學浴或藉由使用化學機械拋光或其他 移除技術(諸如蝕刻)來進行。接著例如藉由蝕刻處理嵌段共聚物,如圖4N中所例示,導致嵌段共聚物的一種結構域移除(例如,蝕刻選擇性嵌段或不含矽嵌段429)。步驟4M和4N可在相同的步驟中藉由使用化學浴或蝕刻方法來進行,其有效於同步移除頂塗層及嵌段共聚物的所欲嵌段。若有要求,此種方法可延伸至校準層及下層基材。
在此時可採用各種利用該等經圖案化之嵌段共聚物結構的步驟。將於下文更詳細解釋該等步驟。
圖5A至5I為依照第四實施態樣用於校準且定向嵌段共聚物的各種步驟期間之結構的橫截面圖。在此實施態樣中,校準層係形成於嵌段共聚物上面及下面二者。
圖5A例示基材500,這方法係從此基材開始。基材500可為裸矽晶圓、需要遮罩供進一步加工的具有下層電路之半導體裝置、需要圖案化之磁碟驅動媒體(用於此種磁盤的壓印微影術模板)等等。基材或基材頂層可為單晶且由矽、石英、金屬、玻璃或取決於應用的其他類型材料所組成。在此基材上可沉積、校準且定向嵌段共聚物,用於使下層基材圖案化或在基材上建造結構。以例示為目的,在此實施態樣中的基材為矽。此矽基材可取決於應用而為非晶形或結晶。此種矽表面通常在表面上具有原生氧化物,包括滲透的矽醇。可使用替代的實施態樣處置其他類型的基材。
圖5B例示在基材上形成表面層510的建立。此層可適用於多重目的。其提供諸如藉由旋塗或沉積來施加後續材料的表面。另外,可利用後續加工(諸如下述)形成校準層,其有助於校準後續沉積之嵌段共聚物。在此實施態樣中,將此表面層以物理方式附接至基材作為可交聯層。在替代的實施態樣中,可將此表面層以化學方式接枝至基材(例如,共價鍵結),或可使用接枝與交聯之組合來建立此層。
在此實施態樣中,校準層510為對不含矽嵌段優先的材料,雖然替代的實施態樣可利用中性材料。
接著將嵌段共聚物層520旋塗在表面層上,如圖5C中所示。嵌段共聚物在此時通常未定向或校準。在此實施態樣中,嵌段共聚物在化學上含有與不含有任何矽的嵌段共價鍵結之含矽嵌段。替代的實施態樣可利用其他的均聚物、含有懸浮材料或與材料反應,該等材料選擇性地回應蝕刻或其他的移除或烘烤技術。
接著將含有光酸產生劑(PAG)之頂層530旋塗在嵌段共聚物上且烘烤,如圖5D中所示。可利用其他方法形成頂塗層。稍後利用此層以進一步加工(如下述)有助於後續校準沉積之嵌段共聚物。在此實施態樣中,含有PAG的反應性頂層為對嵌段之一(蝕刻選擇性嵌段或不含矽嵌段)優先的材料,雖然替代的實施態樣可利用不對任一嵌段優先的中性材料。這在本文被稱為優先模式,其可能對共聚物的第一嵌段、共聚物的第二嵌段優先,或對任 一嵌段為中性(或近中性)。在替代的實施態樣中,校準層530可能不含有光酸產生劑且可添加後續的PAG層,如參考第一實施態樣的上文所述。替代的實施態樣可利用替代的反應劑,諸如改變校準層之優先模式的鹼。替代的實施態樣亦可利用其他類型的反應劑載體。
圖5E例示將所有的層同步以圖案方式暴露於具有給定線寬之輻射(例如,使用193奈米波長照射以產生43奈米線寬特徵),從而將層510和530的經選擇區域515和535中的PAG轉換成酸。在此實例中,當區域515和535係以單次暴露產生時,該等區域將自校準。這可使用標準的光微影術(諸如使用在光微影術暴露工具中的光罩)或使用其他技術(諸如電子束暴露)等等進行。經選擇之酸區域515和535的產生無關於所利用的技術,如所示。該等經選擇之含酸區域之間的距離可為供使用之嵌段共聚物的圖案長度(L0)的倍數,如下述。
圖5F至5G例示將校準層510和530之優先範圍轉換為中性區域518和538。如圖5F中所示,藉由使用後暴露烘烤方法使含酸區域515和535內的範圍經由擴散而暴露於酸,從而將優先層的那些區域以化學方式修改為中性區域518和538。如圖3G中所例示,在中性區域338周圍的優先範圍519和539之主要部分可藉由連續後暴露烘烤方法而轉換為中性。這可連續轉換,直到校準層之剩餘的優先部分519和539窄化至約一半的L0或0.5倍的L0。這可藉由小心控制後烘烤溫度和期間、相對於 校準層組成物的酸類型、光酸產生劑密度、加成或鹼淬滅劑等等而實現。此方法的控制係參考圖2而上文更詳細說明。此方法的一個優點在於剩餘的優先部分可能比經選擇之酸區域515和535更窄。因此,如下述所產生之剩餘的優先部分及經圖案化之嵌段共聚物殘餘物可能比原始圖案化方法所產生者更少。
圖5H例示現行的層組合件之退火效應。這導致嵌段共聚物的一種嵌段區域或結構域被吸引至優先區域519和539,從而定向、校準及自組裝嵌段共聚物或以其他方式誘導嵌段共聚物有序化,如所示。在此實例中,優先區域519和539吸引或釘選嵌段共聚物的不含矽嵌段區域或結構域528。在替代的實施態樣,優先區域可吸引嵌段共聚物的含矽嵌段區域529。
現將嵌段共聚物經由導向式自組裝而定向且校準,將校準層530、不含矽共聚物嵌段528及下層校準層510的暴露部分剝離,如圖5I中所例示。這可藉由選擇用於頂塗層之化學浴或藉由使用化學機械拋光或其他移除技術(諸如蝕刻)來進行。嵌段區域529中的矽可經保留為結構且轉換成二氧化矽。
在此時可採用各種利用該等經圖案化之嵌段共聚物結構的步驟。將於下文更詳細解釋該等步驟。
在另一實施態樣中,層510和530可能不含有PAG,但是將PAG併入嵌段共聚物層520中。以圖案方式暴露(如圖5E中所示)建立在層520中的含酸區域。 接著以烘烤造成酸擴散至區域515和535中。
此方法的一個優點在於剩餘的優先部分可能比經選擇之酸區域515和535更窄。因此,如下述所產生之剩餘的優先部分及經圖案化之嵌段共聚物殘餘物可能比原始圖案化方法所產生者更少。
圖6A至6D為依照第五實施態樣用於校準且定向嵌段共聚物的各種步驟期間之結構的橫截面圖。此實施態樣為第二實施態樣之變型,其中嵌段共聚物係以經選擇範圍中的一個方向校準及以其他範圍中的另一方向校準。在此實施態樣中,表面層為中性且不被用作為校準層,但是頂層為校準層。
圖6A例示裝置,其中基材600、中性表面層610、嵌段共聚物層620及含PAG(或其他類型的反應劑載體)之校準層630已以類似於參考第二實施態樣所述之步驟形成。校準層最初經沉積為優先層639(對不含矽嵌段優先)且以經選擇範圍635暴露於輻射。當烘烤頂層時,則在那些範圍內的酸經過頂層擴散,如上圖2中所示,得到中性範圍638,窄的優先範圍639a及寬的優先層639b,如圖6B中所示。
當結構退火時,如圖6C中所示,窄的優先範圍639a將釘選嵌段共聚物的不含矽嵌段,於短距離產生以不含矽區域629a及不含矽區域628a垂直定向於基材之嵌段共聚物結構域。該等結構可能為層片、柱體或本技術中已知的其他形態。在寬的優先範圍639b下,嵌段共聚 物結構域係以具有交替的不含矽區域629b及含矽區域628b之層平行定向於基材平面之結構域的方向校準。在蝕刻或選擇性移除不含矽區域的其他方法之後,保留含矽結構628。此建立提供下層基材通路的開口,如圖6D中所示之淺灰色。接著該等開口可供各種加工技術利用,諸如用作為使基材600圖案化之蝕刻遮罩或一般熟習本技術領域者可理解的其他所欲目的。接著保護基材的周圍範圍免於該等方法。
此實施態樣的一個優點在於開口690可能比經選擇之酸區域635更窄。因此,如上述所產生的開口690可能比使用現行圖案化方法所產生的開口更小。此實施態樣的另一可能的優點在於可就其他目的利用其中沒有垂直的結構域(諸如628b)之大水平矽結構,諸如形成可用於硬磁碟驅動器伺服圖案之指標(indicia)或用於形成其他有用的電路之目的。
在替代的實施態樣中,在圖6C中的628B下之範圍亦可能已改變為含矽嵌段的優先區域,類似於第一或第三實施態樣中所述之方法,可能使含矽區域在那些位置上更強力貼附於下層表面層。
圖7為利用其中可執行各種實施態樣之經校準之嵌段共聚物用於建立圖案之步驟的流程圖,其可用於製造某些裝置。在第一步驟700中產生基材。其可為裸矽晶圓、金屬或陶瓷磁碟盤、含有下層電路的半導體晶圓等等。在第二步驟710中產生以嵌段為主之結構,諸如在上 述第一至第四實施態樣中所示,或在一般熟習本技術領域者從本文說明可理解之該等替代的實施態樣中所示。該等結構可為以矽為主之材料或其他材料,諸如金屬、玻璃、石英等等。在第三步驟720中,接著利用那些以嵌段為主之結構修改或補充下層基材。在隨意的步驟730中,接著可移除以嵌段為主之結構。另一選擇地,可能保留那些結構或其部分供進一步加工或使用。最後,在步驟740中,接著進一步加工所得裝置,使用一般熟習本技術領域者熟知的方法生產製成品。該等方法可能包括再利用參考步驟710至730之上述方法。
圖8A至8C為光可圖案化的校準層材料及其用法的例示,其中可執行各種實施態樣。可將該等材料利用在表面校準層中或頂塗層中,諸如上述。圖8A例示可輕易地建構為更極性或非極性之材料的一般化學組成,如可為一般熟習本技術領域者所理解。當此材料暴露於酸及熱時,其以化學方式修改為更極性的材料,如圖8B中所示。
圖8C例示該等材料的使用。若圖8A的材料最初經設定為部份非極性優先材料850,接著將該材料暴露於酸及熱,將該材料調整為中性材料855。若圖8A的材料最初經設定為中性材料860,接著該材料暴露於酸及熱,將該材料調整為極性優先材料865。
雖然此材料在暴露於酸及熱時通常向圖8C之標繪圖的左邊移動,但是可利用在暴露於酸及熱時向右邊 移動的其他材料。可利用其他類型的反應劑,諸如鹼。另外,可利用其他類型或優先材料來吸引或排斥某些類型的共聚物嵌段。許多該等類型的材料為那些一般熟習本技術領域者所知。
本發明的說明已以例示及說明為目的而呈示,且不意欲窮舉或限制成所揭示之形式的本發明。許多修改及變化為那些一般熟習本技術領域者顯而易見。實施態樣的選擇及說明是為了解釋本發明的原理、實際應用,且為了能使一般熟習本技術領域的其他人瞭解關於具有適合於所涵蓋之特別用途的各種修改之各種實施態樣的本發明。
本文所使用以術語係以說明特別的實施態樣為目的且不意欲限制本發明。如本文所使用的單數形式〝a〞、〝an〞及〝the〞亦意欲包括複數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其他明確的指示。應進一步瞭解當術語〝包含(comprise)〞及/或〝包含(comprising)〞用於本說明書時,該等術語具體指出所陳述之特徵、整數、步驟、操作、元素及/或組份的存在,但是不排除一或多種其他特徵、整數、步驟、操作、元素、組份及/或其群組的存在或添加。
在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內的所有措施或步驟加上功能性元素的對應結構、材料、作用及同等物意欲包括用於進行與如明確地請求之其他請求元素組合之功能的任何結構、材料或作用。本發明的說明已以例示及說明為目 的而呈示,並不意欲窮舉或限制成所揭示之形式的本發明。許多本違背本發名的範疇及精神的修改及變化為那些一般熟習本技術領域者所明白。實施態樣的選擇及說明是為了最好地解釋本發明的原理及實際應用,且為了能使一般熟習本技術領域的其他人瞭解關於具有適合於所涵蓋之特別用途的各種修改之各種實施態樣的本發明。

Claims (22)

  1. 一種將嵌段共聚物校準且定向之方法,其包含:a)提供包含嵌段A與嵌段B之重複單元的嵌段共聚物、基材及用於形成層的材料;b)在該基材上形成第一層,其優先潤濕(wet)該嵌段共聚物的嵌段A,或為中性且不優先潤濕該嵌段共聚物的任一嵌段,該第一層包含反應劑載體;c)在該第一層上形成與其毗連之嵌段共聚物層;d)在步驟c)之前或之後,以圖案方式選擇性地照射該第一層之該反應劑載體,從而使該等經照射之反應劑載體提供該反應劑至該第一層之經選擇區域中,以修改該等經選擇區域的優先潤濕;e)在該嵌段共聚物層上施加頂塗層,以建立組合件;及f)處理該組合件,以將該嵌段共聚物定向且校準。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頂塗層不優先潤濕該嵌段共聚物的任一嵌段。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步驟f)的處理包含熱退火。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處理該第一層,使得該反應劑擴散,從而增大該第一層之該等經選擇區域的大小及縮減該第一層之其他區域的大小。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在該第一層於步驟b)中形成之後,將該等反應劑載體引入該第一層 中。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反應劑載體為光酸產生劑。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方法,其中該反應劑為酸。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反應劑為鹼。
  9. 一種將嵌段共聚物校準且定向之方法,其包含:a)提供包含嵌段A與嵌段B之重複單元的嵌段共聚物、基材及用於形成層的材料;b)在該基材上形成第一層,其不優先潤濕該嵌段共聚物的任一嵌段;c)在該第一層上形成與其毗連之嵌段共聚物層;d)在該嵌段共聚物層上形成頂塗層,其優先潤濕該嵌段共聚物的嵌段A,或為中性且不優先潤濕該嵌段共聚物的任一嵌段,以建立組合件,該頂塗層包含反應劑載體;e)以圖案方式選擇性地照射該頂塗層之該等反應劑載體,從而使該等經照射之反應劑載體提供該反應劑至該第一層之經選擇區域中,以修改該等經選擇區域的優先潤濕;及f)處理該組合件,以將該嵌段共聚物定向且校準。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方法,其中該步驟f)的處理包含熱退火。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方法,其中在該頂塗 層於步驟d)中形成之後,將該等反應劑載體引入該頂塗層中。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方法,其中該等反應劑載體為光酸產生劑。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方法,其中該反應劑為酸。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方法,其中該反應劑為鹼。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步驟f)之前處理該頂塗層,使得該等反應劑擴散,從而增大該第一層之該等經選擇區域的大小及縮減該第一層之其他區域的大小。
  16. 一種將嵌段共聚物校準且定向之方法,其包含:a)提供包含嵌段A與嵌段B之重複單元的嵌段共聚物、基材及用於形成層的材料;b)在該基材上形成第一層,其優先潤濕該嵌段共聚物的嵌段A,或為中性且不優先潤濕該嵌段共聚物的任一嵌段,該第一層包含反應劑載體;c)在該第一層上形成與其毗連之嵌段共聚物層;d)在該嵌段共聚物層上形成頂塗層,其優先潤濕該嵌段共聚物的嵌段A,或為中性且不優先潤濕該嵌段共聚物的任一嵌段,以建立組合件,該頂塗層包含反應劑載體;e)以圖案方式選擇性地照射該第一層及頂塗層之該等反應劑載體,從而使該等經照射之反應劑載體提供該反應 劑至該第一層之經選擇區域中,以修改該等經選擇區域的優先潤濕;及f)處理該組合件,以將該嵌段共聚物定向且校準。
  1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方法,其中該步驟f)的處理包含熱退火。
  1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方法,其中該等反應劑載體為光酸產生劑。
  1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方法,其中該反應劑為酸。
  2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方法,其中該反應劑為鹼。
  2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方法,其中在該頂塗層於步驟d)中形成之後,將該等反應劑載體引入該頂塗層中。
  2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方法,其中在該第一層於步驟b)中形成之後,將該等反應劑載體引入該第一層中。
TW104108158A 2014-03-15 2015-03-13 Ordering block copolymers TWI561919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1953836P 2014-03-15 2014-03-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0929A true TW201600929A (zh) 2016-01-01
TWI561919B TWI561919B (en) 2016-12-11

Family

ID=52727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8158A TWI561919B (en) 2014-03-15 2015-03-13 Ordering block copolymers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9557640B2 (zh)
JP (1) JP6650879B2 (zh)
KR (1) KR20160133511A (zh)
CN (1) CN106462055A (zh)
TW (1) TWI561919B (zh)
WO (1) WO20151426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209327A1 (en) * 2013-06-27 2014-12-31 Intel Corporation Non-lithographically patterned directed self assembly alignment promotion layers
US10151978B2 (en) * 2014-11-18 2018-12-11 Seagate Technology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directed self-assembly
US9738765B2 (en) * 2015-02-19 2017-08-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Hybrid topographical and chemical pre-patterns for directed self-assembly of block copolymers
JP6039028B1 (ja) * 2015-09-11 2016-12-07 株式会社東芝 自己組織化材料及び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US9910355B2 (en) * 2016-07-29 2018-03-06 Rohm And Haas Electronic Materials Llc Method of negative tone development using a copolymer multilayer electrolyte and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US10755942B2 (en) * 2016-11-02 2020-08-25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ethod of forming topcoat for patterning
FR3074180B1 (fr) * 2017-11-24 2021-01-01 Arkema France Procede de controle de la planeite d'un empilement polymerique
FR3074179B1 (fr) * 2017-11-24 2021-01-01 Arkema France Procede de controle de la planeite d'un empilement polymerique
KR102406439B1 (ko) * 2018-06-29 2022-06-08 일루미나, 인코포레이티드 플로우 셀
FR3105786A1 (fr) * 2019-12-31 2021-07-02 Arkema France Procédé de nanostructuration d’un substrat
FR3105793B1 (fr) * 2019-12-31 2023-11-17 Arkema France Composition prepolymere destinee a former une couche de contraste et procede de structuration d’un materiau d’interfa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54339B2 (ja) * 1992-11-24 1997-09-17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感光性レジスト組成物及び基板上にレジスト像を形成する方法
US8083953B2 (en) * 2007-03-06 2011-12-27 Micron Technology, Inc. Registered structure formation via the application of directed thermal energy to diblock copolymer films
US7790350B2 (en) * 2007-07-30 2010-09-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materials for patterning a neutral surface
US7989026B2 (en) * 2008-01-12 2011-08-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of use of epoxy-containing cycloaliphatic acrylic polymers as orientation control layers for block copolymer thin films
TW200949446A (en) * 2008-03-07 2009-12-01 Fujifilm Corp Photomask material, photomask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photomask
JP2010184371A (ja) * 2009-02-10 2010-08-26 Canon Inc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US8623458B2 (en) * 2009-12-18 2014-01-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s of directed self-assembly, and layered structures formed therefrom
JP5820676B2 (ja) * 2010-10-04 2015-11-24 ローム アンド ハース エレクトロニック マテリアルズ エルエルシーRohm and Haas Electronic Materials LLC 下層組成物および下層を像形成する方法
JP6035017B2 (ja) * 2010-10-04 2016-11-30 ローム アンド ハース エレクトロニック マテリアルズ エルエルシーRohm and Haas Electronic Materials LLC 下層組成物および下層を像形成する方法
US8691925B2 (en) * 2011-09-23 2014-04-08 Az Electronic Materials (Luxembourg) S.A.R.L. Compositions of neutral layer for directed self assembly block copolymers and processes thereof
JP6258227B2 (ja) * 2012-02-10 2018-01-10 ボード・オブ・リージエンツ,ザ・ユニバーシテイ・オブ・テキサス・システム 薄膜ブロックコポリマーの配向性の制御のための無水コポリマートップコート
US9314819B2 (en) * 2012-02-10 2016-04-19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Anhydride copolymer top coats for orientation control of thin film block copolymers
JP6118573B2 (ja) * 2012-03-14 2017-04-19 東京応化工業株式会社 下地剤、ブロックコポリマーを含む層の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5710546B2 (ja) * 2012-04-27 2015-04-30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5642731B2 (ja) * 2012-04-27 2014-12-17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US20140065379A1 (en) 2012-08-31 2014-03-06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Topcoat surfaces for directing the assembly of block copolymer films on chemically patterned surfaces
JP5752655B2 (ja) * 2012-09-10 2015-07-22 株式会社東芝 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6027912B2 (ja) * 2013-02-22 2016-11-16 東京応化工業株式会社 相分離構造を含む構造体の製造方法、及びパターン形成方法、並びにトップコート材料
CN104788598A (zh) * 2013-12-31 2015-07-22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公司 可交联聚合物和底层组合物
TWI573808B (zh) * 2013-12-31 2017-03-11 陶氏全球科技責任有限公司 經引導之自組裝圖案形成方法及組成物
US20150303055A1 (en) * 2014-04-16 2015-10-22 GlobalFoundries, Inc. Methods for fabricating integrated circuits including surface treating for directed self-assembly
US9556353B2 (en) * 2014-10-29 2017-01-3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Orientation control materials for block copolymers used in directed self-assembly applica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139326A1 (en) 2017-05-18
WO2015142641A8 (en) 2017-02-23
US9557640B2 (en) 2017-01-31
WO2015142641A1 (en) 2015-09-24
CN106462055A (zh) 2017-02-22
US20150261090A1 (en) 2015-09-17
JP6650879B2 (ja) 2020-02-19
KR20160133511A (ko) 2016-11-22
US9823568B2 (en) 2017-11-21
TWI561919B (en) 2016-12-11
JP2017514671A (ja) 2017-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600929A (zh) 有序化嵌段共聚物
Ji et al. Directed self-assembly of block copolymers on chemical patterns: A platform for nanofabrication
TWI529816B (zh) 藉嵌段共聚物之自組裝而在一基板上提供具間隔的微影特徵之方法
Jeong et al. Directed self-assembly of block copolymers for next generation nanolithography
Son et al. Hierarchical nanostructures by sequential self‐assembly of styrene‐dimethylsiloxane block copolymers of different periods
KR100930966B1 (ko) 블록공중합체의 나노구조와 일치하지 않는 형태의 표면패턴상에 형성되는 블록공중합체의 나노구조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US8822139B2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an ordered layer of self-assemblable polymer for use in lithography
TW201802874A (zh) 於基底上形成定向自組裝層之方法
JP5990539B2 (ja) 個別領域を有するテンプレートの形成
WO2010024117A1 (ja) 微細構造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752655B2 (ja) 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TW201044439A (en) Method for reducing tip-to-tip spacing between lines
TW201219968A (en) Lithography using self-assembled polymers
JP2014053476A (ja) 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Yang et al. Integration of nanoimprint lithography with block copolymer directed self-assembly for fabrication of a sub-20 nm template for bit-patterned media
US9513553B2 (en) Methods of providing patterned epitaxy templates for self-assemblable block copolymers for use in device lithography
KR20140087904A (ko) 블록 코폴리머 층의 패턴 형성 방법
KR20100089021A (ko) 유기물 포토레지스트 교차패턴을 이용하여 배향이 제어된 블록공중합체의 나노구조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4170802A (ja) 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KR102595510B1 (ko) 기판의 표면장력을 조절하여 형성된 이중 나노 중공 패턴을 포함하는 이중 나노 중공 패턴 공중합체 박막 적층체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108231547A (zh) 半导体装置的形成方法
JP2014507790A (ja) レーザ干渉リソグラフィを用いた大面積微細パターンの製作方法、前記方法を用いて製作された微細パターンの非平面的転写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て微細パターンを転写した物品
JP2018516788A (ja) 積層体
TWI569094B (zh) 藉由嵌段共聚物之自組裝而在基板上提供微影特徵之方法
Singh et al. Hexagonal hole array patterning for memory appl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