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26894A - 藉二氫吡并吡治療癌症 - Google Patents

藉二氫吡并吡治療癌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26894A
TW201526894A TW103113962A TW103113962A TW201526894A TW 201526894 A TW201526894 A TW 201526894A TW 103113962 A TW103113962 A TW 103113962A TW 103113962 A TW103113962 A TW 103113962A TW 201526894 A TW201526894 A TW 20152689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ituted
unsubstituted
dihydropyridyl
pyrimidine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39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eather Raymon
Shuichan Xu
Toshiya Tsuji
Kristen Mae Hege
Original Assignee
Signal Pharm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gnal Pharm Llc filed Critical Signal Pharm Llc
Publication of TW2015268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689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8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 C07D48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87/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atoms, e.g. piperazine or tetrazines
    • A61K31/4985Pyrazines or piperazines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43/00Drugs for specific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P1/00-A61P41/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48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transferase
    • C12Q1/485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transferase involving kinase

Abstract

本文提供治療或預防特徵為染色體11q22缺失或毛細血管擴張性共濟失調突變蛋白表現損失之頭頸鱗狀細胞癌之方法,其包括向罹患特徵為染色體11q22缺失或毛細血管擴張性共濟失調突變蛋白表現損失之頭頸鱗狀細胞癌之患者投與有效量之二氫吡□并吡□。

Description

藉二氫吡 并吡 治療癌症
本申請案主張2013年4月17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1/813,026號之權益,該案之全部內容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文提供治療或預防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毛細血管擴張性共濟失調突變蛋白(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損失之頭頸鱗狀細胞癌(HNSCC)之方法,其包括向罹患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損失之HNSCC之患者投與有效量之二氫吡并吡化合物。
異常蛋白磷酸化與疾病起因或結果之間的關係已被知曉超過20年。因此,蛋白激酶已成為極為重要的一類藥物標靶。參見Cohen,Nature,1:309-315(2002)。各種蛋白激酶抑制劑已在臨床上被用於治療各種疾病(如癌症及慢性炎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及中風)。參見Cohen,Eur.J.Biochem.,268:5001-5010(2001),Protein Kinase Inhibitors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The Promise and the Problems,Handbook of Experimental Pharmacology,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167(2005)。
蛋白激酶係催化蛋白質磷酸化並在細胞信號傳遞中起關鍵作用的一大酶家族。蛋白激酶可產生正或負調節作用,此取決於其目標蛋 白。蛋白激酶參與調節細胞功能(諸如(但不限於)新陳代謝、細胞週期進展、細胞黏著、血管功能、細胞凋亡及血管再生)之特定信號傳遞路徑。細胞信號傳遞之功能障礙已與諸多疾病有關,其中最常見的疾病包括癌症及糖尿病。信號轉導受細胞因子調控及信號分子與原癌基因及腫瘤抑制基因之關聯已得到充分證明。類似地,糖尿病及相關病症與蛋白激酶之失調水平之間的關聯亦已得到證明。參見(例如),Sridhar等人.Pharmaceutical Research,17(11):1345-1353(2000)。病毒感染及與其相關之病症亦與蛋白激酶之調控有關。Park等人.Cell 101(7):777-787(2000)。
由於蛋白激酶調控幾乎每個細胞過程(包括新陳代謝、細胞增殖、細胞分化及細胞生存),因此其等係治療干預各種疾病狀態中之受關注目標。例如,細胞週期控制及血管再生(其中蛋白激酶起重要作用)係與諸多疾病(例如(但不限於)癌症、炎性疾病、異常血管再生及與其相關之疾病、動脈粥樣硬化、黃斑變性、糖尿病、肥胖症及疼痛)有關之細胞過程。
蛋白激酶已成為用於治療癌症之受關注目標。Fabbro等人.,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93:79-98(2002)。已提出蛋白激酶參與人類惡性腫瘤發展可藉由以下方式發生:(1)基因組重排(例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中之BCR-ABL);(2)產生組成型活性激酶之活性之突變,例如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及胃腸瘤;(3)由致癌基因活化或腫瘤抑制功能損失所致的激酶活性失調,例如在具有致癌RAS之癌症中;(4)由過度表現所致之激酶活性失調,如在EGFR之情況下及(5)可促進瘤表型之發展及維持之生長因子的異位表現。Fabbro等人.,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93:79-98(2002)。
闡明複雜的蛋白激酶路徑及各種蛋白激酶與激酶路徑之間的關係及相互作用的複雜性突出了開發可作為對多種激酶或多種激酶路徑 具有有益活性之蛋白激酶調節劑、調控劑或抑制劑之藥劑的重要性。因此,仍需要新穎的激酶調節劑。
名為mTOR(哺乳動物雷帕黴素靶蛋白)之蛋白質(亦稱為FRAP、RAFTI或RAPT1)係含2549個胺基酸的Ser/Thr蛋白激酶,其已被證明為調節細胞生長及增殖之mTOR/PI3K/Akt路徑中的最關鍵蛋白質之一。Georgakis and Younes Expert Rev.Anticancer Ther.6(1):131-140(2006)。mTOR存在於兩種複合物mTORC1及mTORC2中。mTORC1對雷帕黴素類似物(如替西莫司(temsirolimus)或依維莫司(everolimus))敏感,而mTORC2在很大程度上對雷帕黴素不敏感。顯然,雷帕黴素不是TOR激酶抑制劑。若干mTOR抑制劑已經或正在針對癌症治療之臨床試驗中接受評估。替西莫司在2007年被批准用於腎細胞癌且西羅莫司(sirolimus)在1999年被批准用於預防腎移植排斥。依維莫司在2009年被批准用於在使用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抑制劑時惡化之腎細胞癌患者,在2010年被批准用於需要治療但不是手術切除候選者之患者之與結節性硬化症(TS)相關的室管膜下巨細胞星形細胞瘤(SEGA),且在2011年被批准用於治療患有不可切除疾病、局部晚期疾病或轉移性疾病之患者之漸進性胰源性神經內分泌瘤(PNET)。仍需要其他TOR激酶抑制劑。
DNA依賴性蛋白激酶(DNA-PK)係參與DNA雙股斷裂(DSB)修復之絲胺酸/蘇胺酸激酶。DSB被認為係最致命的DNA損傷且係內在發生或回應於電離輻射及化學療法而發生(評論見Jackson,S.P.,Bartek,J。The DNA-damage response in human biology and disease.Nature Rev 2009;461:1071-1078)。如果不修復,DSB將導致細胞週期停止及/或細胞死亡(Hoeijmakers,J.H.J.Genome maintenance mechanisms for preventing cancer.Nature 2001;411:366-374;van Gent,D.C.,Hoeiimakers,J.H.,Kanaar,R.Chromosomal stability and the DNA double-stranded break connection.Nat Rev Genet 2001;2:196-206)。為應對該損傷,細胞已發展出複雜機制來修復該等斷裂且此等機制可形成治療抗性之基礎。存在兩種用於修復DSB的主要途徑,非同源末端連接(NHEJ)及同源重組(HR)。NHEJ使DNA的斷裂末端集合在一起並在不參照另一模板的情況下使其等再結合(Collis,S.J.,DeWeese,T.L.,Jeggo P.A.,Parker,A.R.The life and death of DNA-PK.Oncogene 2005;24:949-961)。相反地,HR係依賴於姊妹染色半體之親近,該染色半體提供介導準確修復之模板(Takata,M.、Sasaki,M.S.、Sonoda,E.、Morrison,C.、Hashimoto,M.、Utsumi,H.,等人.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and non-homologous end-joining pathways of DNA double-strand break repair have overlapping roles in the maintenance of chromosomal integrity in vertebrate cells.EMBO J 1998;17:5497-5508;Haber,J.E.Partners and pathways repairing a double-strand break.Trends Genet 2000;16:259-264)。NHEJ修復大多數DSB。在NHEJ中,DSB係藉由結合DNA-PK之催化亞單位及然後使其活化之Ku蛋白加以識別。此導致末端加工酶、聚合酶及DNA連接酶IV之募集及活化(Collis,S.J.,DeWeese,T.L.,Jeggo P.A.,Parker,A.R.The life and death of DNA-PK.Oncogene 2005;24:949-961)。NHEJ係主要由DNA-PK控制且因此抑制DNA-PK係調節對外因誘導型DSB之修復反應之引人方法。缺乏NHEJ路徑組分之細胞在DSB修復方面有缺陷且對電離輻射及拓撲異構酶毒劑高度敏感(評論見Smith,G.C.M.,Jackson,S.P.The DNA-dependent protein kinase.Genes Dev 1999;13:916-934;Jeggo,P.A.,Caldecott,K.,Pidsley,S.,Banks,G.R.Sensitivity of Chinese hamster ovary mutants defective in DNA double strand break repair to topoisomerase II inhibitors.Cancer Res 1989;49:7057-7063)。DNA-PK抑制劑已被報導具有使癌細胞對治療 誘導型DSB敏感之相同作用(Smith,G.C.M.,Jackson,S.P.The DNA-dependent protein kinase.Genes Dev 1999;13:916-934)。
本申請案之第2部分中任何參考文獻之引用或指出不應被理解為承認該參考文獻係本申請案之先前技術。
本文提供治療或預防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損失之頭頸鱗狀細胞癌(HNSCC)之方法,其包括向罹患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損失之HNSCC之患者投與有效量之二氫吡并吡化合物。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文提供用於在罹患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損失之HNSCC之患者中實現完全反應、部分反應或穩定疾病之實體瘤反應評估標準(例如,RECIST 1.1)之方法,其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有效量之二氫吡并吡化合物。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HNSCC之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之缺失。在其他實施例中,該HNSCC之特徵為染色體11q22之缺失。在其他實施例中,該HNSCC之特徵為ATM編碼基因之丟失或突變。在其他實施例中,該HNSCC之特徵為ATM表現或功能之損失。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係文中所述之化合物。
本發明實施例可藉由參考實施方式及實例得到更充分的理解,且其等意欲舉例說明非限制性實施例。
定義
「烷基」係具有1至10個碳原子(通常1至8個碳原子,或在某些實施例中1至6個、1至4個或2至6個碳原子)之飽和、部分飽和或不飽和直鏈或分支鏈無環烴。代表性烷基包括-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正戊基及-正己基;而飽和分支鏈烷基包括-異丙基、-第二丁基、-異丁基、-第三丁基、-異戊基、2-甲基戊基、3-甲基戊基、4-甲基戊基、2,3-二甲基丁基等。不飽和烷基之實例尤其包括(但不限於)乙烯基、烯丙基、-CH=CH(CH3)、-CH=C(CH3)2、-C(CH3)=CH2、-C(CH3)=CH(CH3)、-C(CH2CH3)=CH2、-C≡CH、-C≡C(CH3)、-C≡C(CH2CH3)、-CH2C≡CH、-CH2C≡C(CH3)及-CH2C≡C(CH2CH3)。烷基可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在某些實施例中,當描述文中所述之烷基「經取代」時,其等可經任何取代基或彼等見於本文所揭示之示例性化合物及實施例中的取代基,以及鹵素(氯、碘、溴或氟)、羥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胺基、烷基胺基、羧基、硝基、氰基、硫醇、硫醚、亞胺、醯亞胺、脒、胍、烯胺、胺基羰基、醯胺基、膦醯基、膦、硫羰基、磺醯基、碸、磺醯胺、酮、醛、酯、脲、胺基甲酸酯、肟、羥胺、烷氧基胺、芳烷氧基胺、N-氧化物、肼、醯肼、腙、疊氮化物、異氰酸酯、異硫氰酸酯、氰酸酯、硫氰酸酯、B(OH)2或O(烷基)胺基羰基取代。
「烯基」係具有2至10個碳原子,通常2至8個碳原子,且包括至少一個碳-碳雙鍵的直鏈或分支鏈無環烴。代表性直鏈及分支鏈(C2-C8)烯基包括-乙烯基、-烯丙基、-1-丁烯基、-2-丁烯基、-異丁烯基、-1-戊烯基、-2-戊烯基、-3-甲基-1-丁烯基、-2-甲基-2-丁烯基、-2,3-二甲基-2-丁烯基、-1-己烯基、-2-己烯基、-3-己烯基、-1-庚烯基、-2-庚烯基、-3-庚烯基、-1-辛烯基、-2-辛烯基、-3-辛烯基等。烯基之雙鍵可係非共軛或共軛至另一不飽和基團。烯基可係未經取代或經取 代。
「環烷基」係具有單一環或多個稠合或橋接環且具有3至10個碳原子之飽和或部分飽和環狀烷基,其可視需要經1至3個烷基取代。在某些實施例中,環烷基具有3至8個環成員,而在其他實施例中,環碳原子的數量係3至5個、3至6個或3至7個。該環烷基包括(例如)單環結構,如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環庚基、環辛基、1-甲基環丙基、2-甲基環戊基、2-甲基環辛基等;或多環或橋接環結構,如金剛烷基等。不飽和環烷基之實例尤其包括環己烯基、環戊烯基、環己二烯基、丁二烯基、戊二烯基、己二烯基。環烷基可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該經取代之環烷基包括(例如)環己酮等。
「芳基」係具有單環(例如,苯基)或多個稠合環(例如,萘基或蒽基)之6至14個碳原子的芳族碳環基團。在某些實施例中,芳基之環部分包含6至14個碳,且在其他實施例中包含6至12個或甚至6至10個碳原子。特定芳基包括苯基、聯苯基、萘基等。芳基可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短語「芳基」亦包括含有稠合環的基團,如稠合芳族-脂族環系統(例如,茚滿基、四氫萘基等)。
「雜芳基」係在雜芳族環系統中含有1至4個雜原子作為環原子之芳基環系統,其中剩餘原子係碳原子。在某些實施例中,雜芳基之環部分含有5至6個環原子,且在其他實施例中含有6至9個或甚至6至10個原子。適宜的雜原子包括氧、硫及氮。在某些實施例中,該雜芳基環系統係單環或雙環。非限制性實例包括(但不限於)諸如下列之基團:吡咯基、吡唑基、咪唑基、***基、四唑基、噁唑基、異噁唑基、噻唑基、吡咯基、吡啶基、噠嗪基、嘧啶基、吡基、噻吩基、苯并噻吩基、呋喃基、苯并呋喃基(例如,異苯并呋喃-1,3-二亞胺)、吲哚基、氮雜吲哚基(例如,吡咯并吡啶基或1H-吡咯并[2,3-b]吡啶基)、吲唑基、苯并咪唑基(例如,1H-苯并[d]咪唑基)、咪唑并吡啶基 (例如,氮雜苯并咪唑基、3H-咪唑并[4,5-b]吡啶基或1H-咪唑并[4,5-b]吡啶基)、吡唑并吡啶基、***并吡啶基、苯并***基、苯并噁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噻二唑基、異噁唑并吡啶基、硫萘基、嘌呤基、黃嘌呤基、腺嘌呤基、鳥嘌呤基、喹啉基、異喹啉基、四氫喹啉基、喹噁啉基及喹唑啉基。
「雜環基」係其中1至4個環碳原子獨立地經選自由O、S及N組成之群的雜原子置換之芳族(亦稱為雜芳基)或非芳族環烷基。在某些實施例中,雜環基包括3至10個環成員,而其他該等基團具有3至5個、3至6個或3至8個環成員。雜環基之任何環原子(即,雜環之任何碳原子或雜原子)亦可鍵結至其他基團。雜環基可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雜環基包括不飽和、部分飽和及飽和環系統,例如:咪唑基、咪唑啉基及咪唑啶基。短語雜環基包括稠合環種類,其包括彼等包含稠合芳族及非芳族基團者,例如:苯并***基、2,3-二氫苯并[1,4]二氧雜環己烯基及苯并[1,3]二氧環戊烯基。該短語亦包括含有雜原子之橋接多環環系統,例如(但不限於)奎寧環基。雜環基之代表性實例包括(但不限於)氮雜環丙基、氮雜環丁基、吡咯啶基、咪唑啶基、吡唑啶基、噻唑啶基、四氫噻吩基、四氫呋喃基、二氧環戊烯基、呋喃基、噻吩基、吡咯基、吡咯啉基、咪唑基、咪唑啉基、吡唑基、吡唑啉基、***基、四唑基、噁唑基、異噁唑基、噻唑基、噻唑啉基、異噻唑基、噻二唑基、噁二唑基、哌啶基、哌嗪基、嗎啉基、硫嗎啉基、四氫哌喃基(例如,四氫-2H-哌喃基)、四氫硫哌喃基、噁噻烷、二氧雜環己基(dioxyl)、二噻烷基、哌喃基、吡啶基、嘧啶基、噠嗪基、吡基、三嗪基、二氫吡啶基、二氫二硫雜環己烯基(dihydrodithiinyl)、二氫二硫雜環己基(dihydrodithionyl)、高哌嗪基、奎寧環基、吲哚基、吲哚啉基、異吲哚基、氮雜吲哚基(吡咯并吡啶基)、吲唑基、吲嗪基、苯并***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呋喃基、苯并噻吩基、苯并噻 唑基、苯并噁二唑基、苯并噁嗪基、苯并二硫雜環己烯基、苯并氧硫雜環己烯基、苯并噻嗪基、苯并噁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噻二唑基、苯并[1,3]二氧環戊烯基、吡唑并吡啶基、咪唑并吡啶基(氮雜苯并咪唑基;例如,1H-咪唑并[4,5-b]吡啶基或1H-咪唑并[4,5-b]吡啶-2(3H)-酮基)、***并吡啶基、異噁唑并吡啶基、嘌呤基、黃嘌呤基、腺嘌呤基、鳥嘌呤基、喹啉基、異喹啉基、喹嗪基、喹噁啉基、喹唑啉基、啉基、酞嗪基、萘啶基、蝶啶基、硫萘基、二氫苯并噻嗪基、二氫苯并呋喃基、二氫吲哚基、二氫苯并二氧雜環己烯基、四氫吲哚基、四氫吲唑基、四氫苯并咪唑基、四氫苯并***基、四氫吡咯并吡啶基、四氫吡唑并吡啶基、四氫咪唑并吡啶基、四氫***并吡啶基、及四氫喹啉基。代表性經取代之雜環基可經單取代或多次取代,例如(但不限於)經諸如彼等下文所列者之各種取代基2-、3-、4-、5-或6-取代或二取代之吡啶基或嗎啉基。
「環烷基烷基」係式-烷基-環烷基之基團,其中烷基及環烷基係如上所定義。經取代之環烷基烷基可在烷基、環烷基或該基團之烷基及環烷基部分上經取代。代表性環烷基烷基包括(但不限於)環戊基甲基、環戊基乙基、環己基甲基、環己基乙基及環己基丙基。代表性經取代之環烷基烷基可經單取代或多次取代。
「芳烷基」係式-烷基-芳基之基團,其中烷基及芳基如上所定義。經取代之芳烷基可在烷基、芳基或該基團之烷基及芳基部分上經取代。代表性芳烷基包括(但不限於)苄基及苯乙基及稠合(環烷基芳基)烷基,如4-乙基-茚滿基。
「雜環基烷基」係式-烷基-雜環基之基團,其中烷基及雜環基係如上所定義。經取代之雜環基烷基可在烷基、雜環基或該基團之烷基及雜環基部分上經取代。代表性雜環基烷基包括(但不限於)4-乙基-嗎啉基、4-丙基嗎啉基、呋喃-2-基甲基、呋喃-3-基甲基、吡啶-3-基甲 基、(四氫-2H-哌喃-4-基)甲基、(四氫-2H-哌喃-4-基)乙基、四氫呋喃-2-基甲基、四氫呋喃-2-基乙基及吲哚-2-基丙基。
「鹵素」係氯、碘、溴或氟。
「羥烷基」係經一或多個羥基取代之上述烷基。
「烷氧基」係-O-(烷基),其中烷基係如上所定義。
「烷氧基烷基」係-(烷基)-O-(烷基),其中烷基係如上所定義。
「胺」基係式-NH2之基團。
「羥胺」基係式-N(R#)OH或-NHOH之基團,其中R#係如文中所定義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環烷基、環烷基烷基、芳基、芳烷基、雜環基或雜環基烷基。
「烷氧基胺」基係式-N(R#)O-烷基或-NHO-烷基之基團,其中R#係如上所定義。
「芳烷氧基胺」基係式-N(R#)O-芳基或-NHO-芳基之基團,其中R#係如上所定義。
「烷基胺」基係式-NH-烷基或-N(烷基)2之基團,其中各烷基係獨立地如上所定義。
「胺基羰基」係式-C(=O)N(R#)2、-C(=O)NH(R#)或-C(=O)NH2之基團,其中各R#係如上所定義。
「醯胺基」係式-NHC(=O)(R#)或-N(烷基)C(=O)(R#)之基團,其中各烷基及R#係獨立地如上所定義。
「O(烷基)胺基羰基」係式-O(烷基)C(=O)N(R#)2、-O(烷基)C(=O)NH(R#)或-O(烷基)C(=O)NH2之基團,其中各R#係獨立地如上所定義。
「N-氧化物」基團係式-N+-O-之基團。
「羧基」係式-C(=O)OH之基團。
「酮」基係式-C(=O)(R#)之基團,其中R#係如上所定義。
「醛」基係式-CH(=O)之基團。
「酯」基係式-C(=O)O(R#)或-OC(=O)(R#)之基團,其中R#係如上所定義。
「脲」基係式-N(烷基)C(=O)N(R#)2、-N(烷基)C(=O)NH(R#)、-N(烷基)C(=O)NH2、-NHC(=O)N(R#)2、-NHC(=O)NH(R#)或-NHC(=O)NH2 #之基團,其中各烷基及R#係獨立地如上所定義。
「亞胺」基係式-N=C(R#)2或-C(R#)=N(R#)之基團,其中各R#係獨立地如上所定義。
「醯亞胺」基係式-C(=O)N(R#)C(=O)(R#)或-N((C=O)(R#))2之基團,其中各R#係獨立地如上所定義。
「胺基甲酸酯」基係式-OC(=O)N(R#)2、-OC(=O)NH(R#)、-N(R#)C(=O)O(R#)或-NHC(=O)O(R#)之基團,其中各R#係獨立地如上所定義。
「脒」基係式-C(=N(R#))N(R#)2、-C(=N(R#))NH(R#)、-C(=N(R#))NH2、-C(=NH)N(R#)2、-C(=NH)NH(R#)、-C(=NH)NH2、-N=C(R#)N(R#)2、-N=C(R#)NH(R#)、-N=C(R#)NH2、-N(R#)C(R#)=N(R#)、-NHC(R#)=N(R#)、-N(R#)C(R#)=NH或-NHC(R#)=NH之基團,其中各R#係獨立地如上所定義。
「胍」基係式-N(R#)C(=N(R#))N(R#)2、-NHC(=N(R#))N(R#)2、-N(R#)C(=NH)N(R#)2、-N(R#)C(=N(R#))NH(R#)、-N(R#)C(=N(R#))NH2、-NHC(=NH)N(R#)2、-NHC(=N(R#))NH(R#)、-NHC(=N(R#))NH2、-NHC(=NH)NH(R#)、-NHC(=NH)NH2、-N=C(N(R#)2)2、-N=C(NH(R#))2或-N=C(NH2)2之基團,其中各R#係獨立地如上所定義。
「烯胺」基係式-N(R#)C(R#)=C(R#)2、-NHC(R#)=C(R#)2、- C(N(R#)2)=C(R#)2、-C(NH(R#))=C(R#)2、-C(NH2)=C(R#)2、-C(R#)=C(R#)(N(R#)2)、-C(R#)=C(R#)(NH(R#))或-C(R#)=C(R#)(NH2)之基團,其中各R#係獨立地如上所定義。
「肟」基係式-C(=NO(R#))(R#)、-C(=NOH)(R#)、-CH(=NO(R#))或-CH(=NOH)之基團,其中各R#係獨立地如上所定義。
「醯肼」基係式-C(=O)N(R#)N(R#)2、-C(=O)NHN(R#)2、-C(=O)N(R#)NH(R#)、-C(=O)N(R#)NH2、-C(=O)NHNH(R#)2或-C(=O)NHNH2之基團,其中各R#係獨立地如上所定義。
「肼」基係式-N(R#)N(R#)2、-NHN(R#)2、-N(R#)NH(R#)、-N(R#)NH2、-NHNH(R#)2或-NHNH2之基團,其中各R#係獨立地如上所定義。
「腙」基係式-C(=N-N(R#)2)(R#)2、-C(=N-NH(R#))(R#)2、-C(=N-NH2)(R#)2、-N(R#)(N=C(R#)2)或-NH(N=C(R#)2)之基團,其中各R#係獨立地如上所定義。
「疊氮」基係式-N3之基團。
「異氰酸酯」基係式-N=C=O之基團。
「異硫氰酸酯」基係式-N=C=S之基團。
「氰酸酯」基係式-OCN之基團。
「硫氰酸酯」基係式-SCN之基團。
「硫醚」基係式-S(R#)之基團,其中R#係如上所定義。
「硫羰基」係式-C(=S)(R#)之基團,其中R#係如上所定義。
「亞磺醯基」係式-S(=O)(R#)之基團,其中R#係如上所定義。
「碸」基係式-S(=O)2(R#)之基團,其中R#係如上所定義。
「磺醯胺基」係式-NHSO2(R#)或-N(烷基)SO2(R#)之基團,其中各烷基及R#係如上所定義。
「磺醯胺」基係式-S(=O)2N(R#)2或-S(=O)2NH(R#)或-S(=O)2NH2 之基團,其中各R#係獨立地如上所定義。
「膦酸酯」基團係式-P(=O)(O(R#))2、-P(=O)(OH)2、-OP(=O)(O(R#))(R#)或-OP(=O)(OH)(R#)之基團,其中各R#係獨立地如上所定義。
「膦」基係式-P(R#)2之基團,其中各R#係獨立地如上所定義。
當文中所述之基團(烷基除外)被描述為「經取代」時,其等可經任何適當的一或多個取代基取代。取代基之示例性實例係彼等見於文中所揭示之示例性化合物及實施例中者,以及鹵素(氯、碘、溴或氟);烷基;羥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胺基;烷基胺基;羧基;硝基;氰基;硫醇;硫醚;亞胺;醯亞胺;脒;胍;烯胺;胺基羰基;醯胺基;膦酸酯;膦;硫羰基;亞磺醯基;碸;磺醯胺;酮;醛;酯;脲;胺基甲酸酯;肟;羥胺;烷氧基胺;芳烷氧基胺;N-氧化物;肼;醯肼;腙;疊氮化物;異氰酸酯;異硫氰酸酯;氰酸酯;硫氰酸酯;氧(=O);B(OH)2、O(烷基)胺基羰基;環烷基,其可係單環或稠合或非稠合多環(例如,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或環己基);或雜環基,其可係單環或稠合或非稠合多環(例如,吡咯啶基、哌啶基、哌嗪基、嗎啉基或噻嗪基);單環或稠合或非稠合多環芳基或雜芳基(例如,苯基、萘基、吡咯基、吲哚基、呋喃基、噻吩基、咪唑基、噁唑基、異噁唑基、噻唑基、***基、四唑基、吡唑基、吡啶基、喹啉基、異喹啉基、吖啶基、吡基、噠嗪基、嘧啶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噻吩基或苯并呋喃基);芳氧基;芳烷基氧基;雜環基氧基;及雜環基烷氧基。
如文中所使用,術語「醫藥上可接受的鹽」係指由醫藥上可接受的非毒性酸或鹼(包括無機酸及鹼,及有機酸及鹼)製得的鹽。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之適宜的醫藥上可接受的鹼加成鹽包括(但不限於)由鋁、鈣、鋰、鎂、鉀、鈉及鋅製得的金屬鹽或由離胺酸、N,N’-二 苄基乙二胺、氯普魯卡因、膽鹼、二乙醇胺、乙二胺、葡甲胺(N-甲基葡糖胺)及普魯卡因製得之有機鹽。適宜的非毒性酸包括(但不限於)無機及有機酸,如乙酸、藻酸、鄰胺基苯甲酸、苯磺酸、苯甲酸、樟腦磺酸、檸檬酸、乙烯磺酸、甲酸、富馬酸、糠酸、半乳糖醛酸、葡糖酸、葡糖醛酸、穀胺酸、羥乙酸、氫溴酸、鹽酸、羥乙基磺酸、乳酸、馬來酸、蘋果酸、扁桃酸、甲磺酸、黏酸、硝酸、雙羥萘酸、泛酸、苯乙酸、磷酸、丙酸、水楊酸、硬脂酸、琥珀酸、磺胺酸、硫酸、酒石酸及對甲苯磺酸。特定非毒性酸包括鹽酸、氫溴酸、磷酸、硫酸及甲磺酸。特定鹽之實例因此包括鹽酸鹽及甲磺酸鹽。其他係此項技術中所熟知,參見(例如)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第18版,Mack Publishing,Easton PA(1990)或Remington:The Science and Practice of Pharmacy,第19版,Mack Publishing,Easton PA(1995)。
如文中所使用且除非另外指出,否則術語「籠形物」意指二氫吡并吡化合物或其鹽係呈包含其中截留有客體分子(例如,溶劑或水)之空間(例如,通道)之晶格形式或其中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係客體分子之晶格形式。
如文中所使用且除非另外指出,否則術語「溶劑化物」意指另外包括藉由非共價分子間力結合之化學計量或非化學計量的溶劑之二氫吡并吡化合物或其鹽。在一實施例中,該溶劑化物係水合物。
如文中所使用且除非另外指出,否則術語「水合物」意指另外包括藉由非共價分子間力結合之化學計量或非化學計量的水之二氫吡并吡化合物或其鹽。
如文中所使用且除非另外指出,否則術語「前藥」意指可在生物條件下水解、氧化或另外反應(活體外或活體內)以提供活性化合物(尤其係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之二氫吡并吡化合物衍生物。前 藥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之衍生物及代謝物,其包括生物可水解部分,如生物可水解醯胺、生物可水解酯、生物可水解胺基甲酸酯、生物可水解碳酸酯、生物可水解醯脲及生物可水解磷酸酯類似物。在某些實施例中,具有羧基官能基之化合物的前藥係羧酸之低碳數烷基酯。羧酸酯係方便藉由酯化分子上所存在之任何羧酸基團而形成。前藥通常可利用熟知方法製得,例如彼等由Burger’s Medicinal Chemistry and Drug Discovery第6版(Donald J.Abraham編輯,2001,Wiley)及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Prodrugs(H.Bundgaard編輯,1985,Harwood Academic Publishers Gmfh)所描述者。
如文中所使用且除非另外指出,否則術語「立體異構體」或「立體異構體純的」意指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之一種立體異構體,其實質上不含該化合物之其他立體異構體。例如,具有一個對掌性中心之立體異構體純的化合物將實質上不含該化合物之相反對映異構體。具有二個對掌性中心之立體異構體純的化合物將實質上不含該化合物之其他非對映異構體。典型立體異構體純的化合物包含大於約80重量%之該化合物之一種立體異構體及小於約20重量%之該化合物之其他立體異構體,大於約90重量%之該化合物之一種立體異構體及小於約10重量%之該化合物之其他立體異構體,大於約95重量%之該化合物之一種立體異構體及小於約5重量%之該化合物之其他立體異構體,大於約97重量%之該化合物之一種立體異構體及小於約3重量%之該化合物之其他立體異構體。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可具有對掌性中心,且可以外消旋物、個別對映異構體或非對映異構體及其混合物形式存在。所有該等異構體形式係包含在本文所揭示之實施例中,包括其混合物。該等二氫吡并吡化合物的立體異構體純形式的用途,以及彼等形式之混合物的用途係涵蓋於本文所揭示之實施例中。例如,包含等量或非等量特定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之對映異構體的混 合物可用於本文所揭示之方法及組合物中。此等異構體可以不對稱方法合成或利用標準技術如對掌性管柱或對掌性離析劑來離析。參見(例如)Jacques,J.,等人.,Enantiomers,Racemates and Resolutions(Wiley-Interscience,New York,1981);Wilen,S.H.,等人.,Tetrahedron 33:2725(1977);Eliel,E.L.,Stereochemistry of Carbon Compounds(McGraw-Hill,NY,1962);及Wilen,S.H.,Tables of Resolving Agents and Optical Resolutions p.268(E.L.Eliel,Ed.,Univ.of Notre Dame Press,Notre Dame,IN,1972)。
亦應注意,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可包括E及Z型異構體或其混合物,以及順式及反式異構體或其混合物。在某些實施例中,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係單離成順式或反式異構體。在其他實施例中,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係順式及反式異構體之混合物。
「互變異構體」係指化合物之相互平衡的異構體形式。該等異構體形式之濃度將取決於該化合物所處的環境且可根據(例如)該化合物是固體還是呈有機或水溶液形式而不同。例如,在水溶液中,吡唑可呈現以下異構體形式,其等係稱為彼此的互變異構體:
熟習此項技術者容易理解各種官能基及其他結構可呈現互變異構性,且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之所有互變異構體係在本發明之範圍內。
亦應注意,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中之一或多個原子可包含非天然比例之原子同位素。例如,該等化合物可經放射性同位素(例如:氚(3H)、碘-125(125I)、硫-35(35S)或碳-14(14C))放射性標記或可同位素富集(例如)氘(2H)、碳-13(13C)或氮-15(15N)。如文中所使用,「同位素異數體(isotopologue)」係同位素富集化合物。術語「同位素富集」係 指原子的同位素組成不同於該原子之天然同位素組成。「同位素富集」亦可指含有至少一個同位素組成不同於天然同位素組成之原子的化合物。術語「同位素組成」係指指定原子所存在之各同位素之量。放射性標記及同位素富集化合物可用作治療劑,例如,癌症及炎症治療劑、研究試劑(例如,結合分析試劑)及診斷劑(例如,活體內顯影劑)。文中所述之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之所有同位素變體,無論是否為放射性,皆意欲涵蓋於本文所提供之實施例之範圍內。在某些實施例中,提供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之同位素異數體,例如,該等同位素異數體係氘、碳-13或氮-15富集型二氫吡并吡化合物。
應注意,若描繪的結構與該結構之名稱之間存在差異,則更多以描繪的結構為準。
文中所使用之術語「ATM」係指毛細血管擴張性共濟失調突變蛋白(ATM),其係被DNA雙股斷裂募集及活化之絲胺酸/蘇胺酸蛋白激酶。ATM使引發DNA損傷檢查點之若干種關鍵蛋白質磷酸化,從而導致細胞週期停止、DNA修復或細胞凋亡。此等標靶中若干者(包括p53、CHK2及H2AX)係腫瘤抑制因子。ATM基因編碼由3056個胺基酸組成之350kDa蛋白質。
文中所使用之術語「11q之缺失」或「11q22之缺失」係指腫瘤細胞內含ATM基因之染色體11的所有或部分長臂之缺失。
文中所使用之「治療」意指完全或部分緩解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損失之HNSCC或其症狀,或減緩或阻止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損失之HNSCC或其症狀之進一步發展或惡化。在某些實施例中,該HNSCC之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之缺失。在其他實施例中,該HNSCC之特徵為染色體11q22之缺失。在其他實施例中,該HNSCC之特徵為ATM編碼基因之 丟失或突變。在其他實施例中,該HNSCC之特徵為ATM表現或功能之損失。
文中所使用之「預防」意指完全或部分防止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損失之HNSCC或其症狀之發作、復發或擴散。在某些實施例中,該HNSCC之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之缺失。在其他實施例中,該HNSCC之特徵為染色體11q22之缺失。在其他實施例中,該HNSCC之特徵為ATM編碼基因之丟失或突變。在其他實施例中,該HNSCC之特徵為ATM表現或功能之損失。
連同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一起使用之術語「有效量」意指能夠完全或部分緩解與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損失之HNSCC有關之症狀,或減緩或阻止彼等症狀之進一步發展或惡化,或治療或預防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損失之HNSCC之用量。例如醫藥組合物中之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之有效量可係將實現所需效果之含量;例如,在用於經口及非經腸投與之單位劑量中為約0.005mg/kg個體體重至約100mg/kg患者體重。如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預期文中所揭示之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之有效量可根據所治療之適應症之嚴重度而變化。在某些實施例中,該HNSCC之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之缺失。在其他實施例中,該HNSCC之特徵為染色體11q22之缺失。在其他實施例中,該HNSCC之特徵為ATM編碼基因之丟失或突變。在其他實施例中,該HNSCC之特徵為ATM表現或功能之損失。
文中所使用之術語「患者」及「個體」包括動物,其包括(但不限於)諸如牛、猴、馬、羊、豬、雞、火雞、鵪鶉、貓、狗、小鼠、大鼠、兔或豚鼠之動物,在一實施例中為哺乳動物,在另一實施例中 為人類。在一實施例中,「患者」或「個體」係罹患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損失之HNSCC之人類。在一實施例中,「患者」或「個體」係患有組織學或細胞學確診之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損失之HNSCC之人類,包括已在接受標準抗癌療法時惡化(或無法耐受標準抗癌療法)或未接受標準抗癌療法之個體。在一實施例中,該患者係罹患特徵為染色體11q22缺失之HNSCC之人類。在另一實施例中,該患者係罹患特徵為ATM表現損失之HNSCC之人類。在一實施例中,該患者係罹患特徵為染色體11q22缺失(藉由螢光原位雜交法(FISH)測得)之HNSCC之人類。在另一實施例中,該患者係罹患特徵為ATM表現損失(藉由免疫組織化學法(IHC)或西方墨點法(Western Blot)測得)之HNSCC之人類。在一實施例中,該患者係罹患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藉由螢光原位雜交法(FISH)或基因測序測得)之HNSCC之人類。在另一實施例中,該患者係罹患特徵為ATM編碼基因丟失(藉由FISH測得)之HNSCC之人類。在另一實施例中,該患者係罹患特徵為ATM編碼基因突變(藉由基因測序測得)之HNSCC之人類。在另一實施例中,該患者係罹患特徵為ATM表現損失(藉由免疫組織化學法(IHC)或西方墨點法測得)之HNSCC之人類。在另一實施例中,該患者係罹患特徵為由突變所致的ATM功能損失(藉由序列測定測得)之HNSCC之人類。在另一實施例中,該患者係罹患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之HNSCC之人類。在另一實施例中,該患者係罹患特徵為染色體11q22缺失之HNSCC之人類。在另一實施例中,該患者係罹患特徵為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之HNSCC之人類。在另一實施例中,該患者係罹患特徵為ATM表現或功能損失之HNSCC之人類。
就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 或ATM表現或功能損失之HNSCC而言,治療可尤其藉由疾病進展之抑制、腫瘤生長之抑制、原發性及/或繼發性腫瘤之減少、腫瘤相關症狀之減輕、生活品質提高、原發性及/或繼發性腫瘤之延遲出現、原發性及/或繼發性腫瘤之發展減緩、原發性及/或繼發性腫瘤之發生減少、疾病繼發效應減緩或嚴重度降低、腫瘤生長停止或腫瘤消退加以評估。在某些實施例中,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損失之HNSCC之治療可藉由在用二氫吡并吡化合物治療之前、期間及/或之後循環血細胞及/或腫瘤細胞及/或皮膚活組織切片或腫瘤活組織切片/抽出物中之S6RP、4E-BP1及/或AKT之磷酸化抑制作用來評估。在其他實施例中,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損失之HNSCC之治療可藉由在用二氫吡并吡化合物治療之前、期間及/或之後皮膚樣本及/或腫瘤活組織切片/抽出物中之DNA依賴性蛋白激酶(DNA-PK)活性之抑制作用來評估,例如藉由評估作為DNA損傷路徑之生物標記物之pDNA-PK S2056的含量。在一實施例中,用UV光照射該皮膚樣本。在極端情況下,完全抑制在文中係稱為預防或化學預防。就此而言,術語「預防」包括完全防止臨床顯著HNSCC(其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的損失)的發作或防止HNSCC癌(其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的損失)之臨床前顯著階段的發作。此定義亦意欲包括防止轉化成惡性細胞或阻止或逆轉惡化前細胞發展成惡性細胞。此包括預防性治療彼等具有發展成HNSCC癌(其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的損失)之風險的個體。
在某些實施例中,癌症之治療可藉由在用TOR激酶抑制劑(例 如,二氫吡并吡化合物)治療之前、期間及/或之後循環血細胞及/或腫瘤細胞及/或皮膚活組織切片或腫瘤活組織切片/抽出物中之S6RP、4E-BP1、AKT及/或DNA-PK之磷酸化抑制作用來評估。例如,在B細胞、T細胞及/或單核細胞中評估S6RP、4E-BP1、AKT及/或DNA-PK之磷酸化抑制作用。
在其他實施例中,癌症之治療可藉由在用TOR激酶抑制劑治療(例如,用二氫吡并吡化合物治療)之前、期間及/或之後皮膚樣本及/或腫瘤活組織切片/抽出物中之DNA依賴性蛋白激酶(DNA-PK)活性之抑制作用來評估,例如藉由評估作為DNA損傷路徑之生物標記物之pDNA-PK S2056的含量。在一實施例中,用UV光照射該皮膚樣本。
在極端情況下,完全抑制在文中係稱為預防或化學預防。就此而言,術語「預防」包括完全防止臨床顯著HNSCC(其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的損失)的發作或防止HNSCC(其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的損失)之臨床前顯著階段的發作。此定義亦意欲包括防止轉化成惡性細胞或阻止或逆轉惡化前細胞發展成惡性細胞。此包括預防性治療彼等具有發展成HNSCC(其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的損失)之風險的個體。
二氫吡并吡
本文所提供之化合物係通常被稱為「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之TOR激酶抑制劑。在一態樣中,該等TOR激酶抑制劑不包括雷帕黴素或雷帕黴素類似物(rapalog)。
在一實施例中,該等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包括具有下式(I)之化合物: 及其醫藥上可接受的鹽、籠形物、溶劑化物、立體異構體、互變異構體、前藥、代謝物及同位素異數體,其中:R1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烷基;R2係H、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烷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基烷基;R3係H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其中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等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不包括如下所示之7-(4-羥基苯基)-1-(3-甲氧基苄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
在式(I)化合物之某些實施例中,R1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芳基。例如,R1係苯基、吡啶基、嘧啶基、苯并咪唑基、1H-吡咯并[2,3-b]吡啶基、吲唑基、吲哚基、1H-咪唑并[4,5-b]吡啶基、1H-咪唑并[4,5-b]吡啶-2(3H)-酮基、3H-咪唑并[4,5-b]吡啶基或吡唑基,其等各視需要經取代。在某些實施例中,R1係經一 或多個獨立地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取代基取代之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例如,甲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例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基或吡唑基)、胺基羰基、鹵素(例如,氟)、氰基、羥烷基及羥基。在其他實施例中,R1係經一或多個獨立地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取代基取代之吡啶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例如,甲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例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基)、鹵素、胺基羰基、氰基、羥烷基(例如,羥丙基)、-OR、及-NR2,其中各R係獨立地為H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4烷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1係視需要經一或多個獨立地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取代基取代之1H-吡咯并[2,3-b]吡啶基或苯并咪唑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及-NR2,其中R係獨立地為H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4烷基。
在某些實施例中,R1 其中R在每次出現時獨立地為H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4烷基(例如,甲基);R’在每次出現時獨立地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4烷基(例如,甲基)、鹵素(例如,氟)、氰基、-OR或-NR2;m係0至3;且n係0至3。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取代基R’可鍵接至稠合環系統中 之任何環之任何適宜的原子。
在式(I)化合物之某些實施例中,R1 其中R在每次出現時獨立地為H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4烷基;R’在每次出現時獨立地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4烷基、鹵素、氰基、-OR或-NR2;m係0至3;且n係0至3。
在式(I)化合物之某些實施例中,R2係H、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4烷基-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4烷基-芳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4烷基-環烷基。例如,R2係H、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第二丁基、異丁基、第三丁基、正戊基、異戊基、環戊基、環己基、四氫呋喃基、四氫哌喃基、(C1-4烷基)-苯基、(C1-4烷基)-環丙基、(C1-4烷基)-環丁基、(C1-4烷基)-環戊基、(C1-4烷基)-環己基、(C1-4烷基)-吡咯啶基、(C1-4烷基)-哌啶基、(C1-4烷基)-哌嗪基、(C1-4烷基)-嗎啉基、(C1-4烷基)-四氫呋喃基或(C1-4烷基)-四氫哌喃基,其等各視需要經取代。
在其他實施例中,R2係H、C1-4烷基、(C1-4烷基)(OR)、 其中R在每次出現時獨立地為H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4烷基(例如,甲基);R’在每次出現時獨立地為、-OR、氰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4烷基(例如,甲基);且p係0至3。
在式(I)化合物之其他實施例中,R2係H、C1-4烷基、(C1-4烷基)(OR)、 其中R在每次出現時獨立地為H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2烷基;R’在每次出現時獨立地為H、-OR、氰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2烷基;且p係0至1。
在式(I)化合物之其他實施例中,R3係H。
在文中所述之某些該等實施例中,R1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芳基。例如,R1係苯基、吡啶基、嘧啶基、苯并咪唑基、1H-吡咯并[2,3-b]吡啶基、吲唑基、吲哚基、1H-咪唑并[4,5-b]吡啶、吡啶基、1H-咪唑并[4,5-b]吡啶-2(3H)-酮基、3H-咪唑并[4,5-b]吡啶基或吡唑基,其等各視需要經取代。在某些實施例中,R1係經一或多個獨立地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取代基取代之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胺基羰基、鹵素、氰基、羥烷基及羥基。在其他實施例中,R1係經一或多個獨立地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取代基取代之吡啶基:C1-8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鹵素、胺基羰基、氰基、羥烷基、-OR及-NR2,其中各R係獨立地為H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4烷基。在其他實施例 中,R1係視需要經一或多個獨立地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取代基取代之1H-吡咯并[2,3-b]吡啶基或苯并咪唑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及-NR2,其中R係獨立地為H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4烷基。
在式(I)化合物之一實施例中,R1係苯基、吡啶基、嘧啶基、苯并咪唑基、1H-吡咯并[2,3-b]吡啶基、吲唑基或吲哚基,其等各視需要經取代。在某些該等實施例中,R1係經一或多個獨立地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取代基取代之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例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基)或鹵素。在某些其他該等實施例中,R1係經一或多個獨立地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取代基取代之吡啶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例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基)、鹵素、胺基羰基、羥烷基、-OR及-NR2,其中各R係獨立地為H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4烷基。在某些其他該等實施例中,R1係視需要經一或多個獨立地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取代基取代之1H-吡咯并[2,3-b]吡啶基或苯并咪唑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及-NR2,其中R係獨立地為H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4烷基。
在式(I)化合物之某些實施例中,R2係H、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4烷基-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4烷基-芳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4烷基-環烷基。在某些該等實施例中,R2係H、甲基、乙基、異丙基、環己基、(C1-4烷基)-苯基、(C1-4烷基)-環己基或(C1-4烷基)-四氫哌喃基,其等各視需要經取代。
在R2之某些該等實施例中,R1係苯基、吡啶基、嘧啶基、苯并咪唑基、1H-吡咯并[2,3-b]吡啶基、吲唑基或吲哚基,其等各視需要經取代。例如,R1係經一或多個獨立地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取代基取代之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 基(例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基)或鹵素。在某些其他該等實施例中,R1係經一或多個獨立地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取代基取代之吡啶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例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基)、鹵素、胺基羰基、羥烷基、-OR及-NR2,其中各R係獨立地為H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4烷基。
在某些實施例中,式(I)化合物具有文中所列出之R1基團及文中所列出之R2基團。
在式(I)化合物之某些實施例中,該化合物抑制TOR激酶。在式(I)化合物之其他實施例中,該化合物抑制DNA-PK。在式(I)化合物之某些實施例中,該化合物抑制TOR激酶及DNA-PK。
在式(I)化合物之某些實施例中,10μM濃度之該化合物抑制TOR激酶、DNA-PK、PI3K或其組合達至少約50%。可在任何適宜的分析系統中證明式(I)化合物為以上激酶之抑制劑。
代表性式(I)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包括:7-(5-氟-2-甲基-4-(1H-1,2,4-***-3-基)苯基)-1-((反式-4-甲氧基環己基)甲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6-(1H-1,2,4-***-3-基)吡啶-3-基)-1-(順式-4-甲氧基環己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1H-吡咯并[2,3-b]吡啶-3-基)-1-(2-(四氫-2H-哌喃-4-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5-氟-2-甲基-4-(1H-1,2,4-***-3-基)苯基)-1-((順式-4-甲氧基環己基)甲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1-乙基-7-(1H-吡咯并[3,2-b]吡啶-5-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6-(1H-1,2,4-***-3-基)吡啶-3-基)-1-((順式-4-甲氧基環己基)甲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 7-(1H-苯并[d]咪唑-4-基)-1-(2-(四氫-2H-哌喃-4-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1H-吡咯并[2,3-b]吡啶-4-基)-1-(2-(四氫-2H-哌喃-4-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6-(1H-1,2,4-***-3-基)吡啶-3-基)-1-((反式-4-甲氧基環己基)甲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6-(1H-1,2,4-***-3-基)吡啶-3-基)-1-((反式-4-羥基環己基)甲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6-(1H-1,2,4-***-3-基)吡啶-3-基)-1-(順式-4-羥基環己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5-氟-2-甲基-4-(1H-1,2,4-***-3-基)苯基)-1-(順式-4-羥基環己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6-(1H-1,2,4-***-3-基)吡啶-3-基)-1-(四氫-2H-哌喃-4-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6-(1H-1,2,4-***-3-基)吡啶-3-基)-1-(2-甲氧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6-(1H-1,2,4-***-3-基)吡啶-3-基)-1-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5-氟-2-甲基-4-(1H-1,2,4-***-3-基)苯基)-1-((順式-4-羥基環己基)甲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5-氟-2-甲基-4-(1H-1,2,4-***-3-基)苯基)-1-(四氫-2H-哌喃-4-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1H-吲哚-4-基)-1-(2-(四氫-2H-哌喃-4-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5-氟-2-甲基-4-(1H-1,2,4-***-3-基)苯基)-1-((反式-4-羥基環己基)甲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 7-(6-(1H-1,2,4-***-3-基)吡啶-3-基)-1-((順式-4-羥基環己基)甲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6-(1H-1,2,4-***-3-基)吡啶-3-基)-1-(反式-4-羥基環己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6-(1H-1,2,4-***-3-基)吡啶-3-基)-1-(反式-4-甲氧基環己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6-(1H-1,2,4-***-3-基)吡啶-3-基)-1-異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5-氟-2-甲基-4-(1H-1,2,4-***-3-基)苯基)-1-(反式-4-甲氧基環己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5-氟-2-甲基-4-(1H-1,2,4-***-3-基)苯基)-1-(反式-4-羥基環己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5-氟-2-甲基-4-(1H-1,2,4-***-3-基)苯基)-1-(2-甲氧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5-氟-2-甲基-4-(1H-1,2,4-***-3-基)苯基)-1-異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1-乙基-7-(5-氟-2-甲基-4-(1H-1,2,4-***-3-基)苯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2-羥基吡啶-4-基)-1-(2-(四氫-2H-哌喃-4-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1-異丙基-7-(4-甲基-6-(1H-1,2,4-***-3-基)吡啶-3-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5-(8-異丙基-7-側氧基-5,6,7,8-四氫吡并[2,3-b]吡-2-基)-4-甲基吡啶醯胺;7-(1H-吲唑-4-基)-1-(2-(四氫-2H-哌喃-4-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 7-(2-胺基嘧啶-5-基)-1-(2-(四氫-2H-哌喃-4-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2-胺基吡啶-4-基)-1-(2-(四氫-2H-哌喃-4-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6-(甲基胺基)吡啶-3-基)-1-(2-(四氫-2H-哌喃-4-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6-羥基吡啶-3-基)-1-(2-(四氫-2H-哌喃-4-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4-(1H-吡唑-3-基)苯基)-1-(2-甲氧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吡啶-3-基)-1-(2-(四氫-2H-哌喃-4-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1H-吲唑-4-基)-1-(2-甲氧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1H-吲唑-6-基)-1-(2-甲氧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嘧啶-5-基)-1-(2-(四氫-2H-哌喃-4-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6-甲氧基吡啶-3-基)-1-(2-(四氫-2H-哌喃-4-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1-(2-甲氧基乙基)-7-(1H-吡咯并[2,3-b]吡啶-5-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1-乙基-7-(1H-吡咯并[2,3-b]吡啶-5-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1-乙基-7-(1H-吲唑-4-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吡啶-4-基)-1-(2-(四氫-2H-哌喃-4-基)乙基)-3,4-二氫吡并 [2,3-b]吡-2(1H)-酮;7-(6-胺基吡啶-3-基)-1-(2-(四氫-2H-哌喃-4-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1-甲基-7-(2-甲基-6-(4H-1,2,4-***-3-基)吡啶-3-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2-(2-羥丙烷-2-基)-5-(8-(反式-4-甲氧基環己基)-7-側氧基-5,6,7,8-四氫吡并[2,3-b]吡-2-基)吡啶1-氧化物;4-甲基-5-(7-側氧基-8-((四氫-2H-哌喃-4-基)甲基)-5,6,7,8-四氫吡并[2,3-b]吡-2-基)吡啶醯胺;5-(8-((順式-4-甲氧基環己基)甲基)-7-側氧基-5,6,7,8-四氫吡并[2,3-b]吡-2-基)-4-甲基吡啶醯胺;7-(1H-吡唑-4-基)-1-(2-(四氫-2H-哌喃-4-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1-(反式-4-甲氧基環己基)-7-(4-甲基-6-(1H-1,2,4-***-3-基)吡啶-3-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3-((7-(2-甲基-6-(4H-1,2,4-***-3-基)吡啶-3-基)-2-側氧基-3,4-二氫吡并[2,3-b]吡-1(2H)-基)甲基)苯甲腈;1-((反式-4-甲氧基環己基)甲基)-7-(4-甲基-6-(1H-1,2,4-***-3-基)吡啶-3-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3-(7-側氧基-8-(2-(四氫-2H-哌喃-4-基)乙基)-5,6,7,8-四氫吡并[2,3-b]吡-2-基)苯甲醯胺;5-(8-((反式-4-甲氧基環己基)甲基)-7-側氧基-5,6,7,8-四氫吡并[2,3-b]吡-2-基)-4-甲基吡啶醯胺;3-((7-(6-(2-羥丙烷-2-基)吡啶-3-基)-2-側氧基-3,4-二氫吡并[2,3-b]吡-1(2H)-基)甲基)苯甲腈;7-(6-(2-羥丙烷-2-基)吡啶-3-基)-1-((1R,3R)-3-甲氧基環戊基)-3,4- 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6-(2-羥丙烷-2-基)吡啶-3-基)-1-((1S,3R)-3-甲氧基環戊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6-(2-羥丙烷-2-基)吡啶-3-基)-1-((1S,3S)-3-甲氧基環戊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6-(2-羥丙烷-2-基)吡啶-3-基)-1-((1R,3S)-3-甲氧基環戊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1H-吲唑-6-基)-1-(2-(四氫-2H-哌喃-4-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2-甲基-6-(4H-1,2,4-***-3-基)吡啶-3-基)-1-(2-嗎啉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1-(反式-4-羥基環己基)-7-(2-甲基-6-(4H-1,2,4-***-3-基)吡啶-3-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1-(順式-4-羥基環己基)-7-(2-甲基-6-(4H-1,2,4-***-3-基)吡啶-3-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6-(2-羥丙烷-2-基)吡啶-3-基)-1-(2-嗎啉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1-異丙基-7-(2-甲基-6-(4H-1,2,4-***-3-基)吡啶-3-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1H-咪唑并[4,5-b]吡啶-6-基)-1-(2-(四氫-2H-哌喃-4-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1-((順式-4-甲氧基環己基)甲基)-7-(2-甲基-6-(1H-1,2,4-***-3-基)吡啶-3-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1-(反式-4-羥基環己基)-7-(6-(2-羥丙烷-2-基)吡啶-3-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1-(順式-4-羥基環己基)-7-(6-(2-羥丙烷-2-基)吡啶-3-基)-3,4-二氫 吡并[2,3-b]吡-2(1H)-酮;4-(7-側氧基-8-(2-(四氫-2H-哌喃-4-基)乙基)-5,6,7,8-四氫吡并[2,3-b]吡-2-基)苯甲醯胺;7-(1H-吲唑-5-基)-1-(2-(四氫-2H-哌喃-4-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1H-吡咯并[2,3-b]吡啶-5-基)-1-(2-(四氫-2H-哌喃-4-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2-甲基-6-(4H-1,2,4-***-3-基)吡啶-3-基)-1-(四氫-2H-哌喃-4-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1-((1S,3R)-3-甲氧基環戊基)-7-(2-甲基-6-(4H-1,2,4-***-3-基)吡啶-3-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1-((1R,3R)-3-甲氧基環戊基)-7-(2-甲基-6-(4H-1,2,4-***-3-基)吡啶-3-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1-((1R,3S)-3-甲氧基環戊基)-7-(2-甲基-6-(4H-1,2,4-***-3-基)吡啶-3-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1-((1S,3S)-3-甲氧基環戊基)-7-(2-甲基-6-(4H-1,2,4-***-3-基)吡啶-3-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1H-吲哚-5-基)-1-(2-(四氫-2H-哌喃-4-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1-乙基-7-(2-甲基-6-(4H-1,2,4-***-3-基)吡啶-3-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1H-吲哚-6-基)-1-(2-(四氫-2H-哌喃-4-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4-(2-羥丙烷-2-基)苯基)-1-(反式-4-甲氧基環己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6-(2-羥丙烷-2-基)吡啶-3-基)-1-(四氫-2H-哌喃-4-基)-3,4-二氫 吡并[2,3-b]吡-2(1H)-酮;1-((反式-4-甲氧基環己基)甲基)-7-(2-甲基-6-(1H-1,2,4-***-3-基)吡啶-3-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6-(2-羥丙烷-2-基)吡啶-3-基)-1-((順式-4-甲氧基環己基)甲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1-(2-甲氧基乙基)-7-(4-甲基-2-(甲基胺基)-1H-苯并[d]咪唑-6-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7-甲基-2-側氧基-2,3-二氫-1H-苯并[d]咪唑-5-基)-1-((四氫-2H-哌喃-4-基)甲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2-甲基-4-(4H-1,2,4-***-3-基)苯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1-(2-甲氧基乙基)-7-(4-甲基-6-(1H-1,2,4-***-3-基)吡啶-3-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1-苄基-7-(2-甲基-4-(4H-1,2,4-***-3-基)苯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3-氟-4-(4H-1,2,4-***-3-基)苯基)-1-(2-甲氧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3-氟-4-(4H-1,2,4-***-3-基)苯基)-1-(2-(四氫-2H-哌喃-4-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3-氟-2-甲基-4-(1H-1,2,4-***-3-基)苯基)-1-(2-甲氧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1-(反式-4-甲氧基環己基)-7-(2-甲基-6-(4H-1,2,4-***-3-基)吡啶-3-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6-(2-羥丙烷-2-基)吡啶-3-基)-1-(反式-4-甲氧基環己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5-氟-2-甲基-4-(4H-1,2,4-***-3-基)苯基)-1-(2-(四氫-2H-哌喃- 4-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3-氟-2-甲基-4-(1H-1,2,4-***-3-基)苯基)-1-(2-(四氫-2H-哌喃-4-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1-(2-甲氧基乙基)-7-(2-甲基-6-(4H-1,2,4-***-3-基)吡啶-3-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6-(2-羥丙烷-2-基)吡啶-3-基)-1-((反式-4-甲氧基環己基)甲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1-(環戊基甲基)-7-(6-(2-羥丙烷-2-基)吡啶-3-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4-(2-羥丙烷-2-基)苯基)-1-(2-甲氧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S)-7-(6-(1-羥乙基)吡啶-3-基)-1-(2-(四氫-2H-哌喃-4-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R)-7-(6-(1-羥乙基)吡啶-3-基)-1-(2-(四氫-2H-哌喃-4-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2-甲基-6-(4H-1,2,4-***-3-基)吡啶-3-基)-1-((四氫-2H-哌喃-4-基)甲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4-(2-羥丙烷-2-基)苯基)-1-(2-(四氫-2H-哌喃-4-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6-(2-羥丙烷-2-基)吡啶-3-基)-1-(4-(三氟甲基)苄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6-(2-羥丙烷-2-基)吡啶-3-基)-1-(3-(三氟甲基)苄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6-(2-羥丙烷-2-基)吡啶-3-基)-1-(3-甲氧基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4-甲基-6-(1H-1,2,4-***-3-基)吡啶-3-基)-1-(2-(四氫-2H-哌喃- 4-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6-(2-羥丙烷-2-基)吡啶-3-基)-1-(2-甲氧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6-(2-羥丙烷-2-基)吡啶-3-基)-1-((四氫-2H-哌喃-4-基)甲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4-甲基-2-(甲基胺基)-1H-苯并[d]咪唑-6-基)-1-((四氫-2H-哌喃-4-基)甲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2-胺基-4-甲基-1H-苯并[d]咪唑-6-基)-1-((四氫-2H-哌喃-4-基)甲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2-甲基-6-(4H-1,2,4-***-3-基)吡啶-3-基)-1-(2-(四氫-2H-哌喃-4-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R)-7-(6-(2-羥丙烷-2-基)吡啶-3-基)-3-甲基-1-(2-(四氫-2H-哌喃-4-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S)-7-(6-(2-羥丙烷-2-基)吡啶-3-基)-3-甲基-1-(2-(四氫-2H-哌喃-4-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6-(2-羥丙烷-2-基)吡啶-3-基)-3,3-二甲基-1-(2-(四氫-2H-哌喃-4-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2-胺基-4-甲基-1H-苯并[d]咪唑-6-基)-1-(2-(四氫-2H-哌喃-4-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6-(2-羥丙烷-2-基)吡啶-3-基)-1-(2-(四氫-2H-哌喃-4-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2-甲基-4-(1H-1,2,4-***-3-基)苯基)-1-(2-(四氫-2H-哌喃-4-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7-(4-(1H-1,2,4-***-5-基)苯基)-1-(2-(四氫-2H-哌喃-4-基)乙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1-(1-羥丙烷-2-基)-7-(2-甲基-6-(1H-1,2,4-***-3-基)吡啶-3-基)- 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及1-(2-羥乙基)-7-(2-甲基-6-(1H-1,2,4-***-3-基)吡啶-3-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及其醫藥上可接受的鹽、籠形物、溶劑化物、立體異構體、互變異構體、前藥、代謝物及同位素異數體。
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之製造方法
可藉由熟知的標準合成方法來獲得該等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參見(例如)March,J.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Reactions Mechanisms,and Structure,第4版,1992。用於製備式(I)化合物及其中間物之起始材料係可購得或可使用已知合成方法及反應物由市售材料製得。
用於製備式(I)化合物之特定方法係揭示於2012年2月7日發佈之美國專利案第8,110,578號及2013年10月29日發佈之美國專利案第8,569,494號中,其等各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使用方法
本文提供治療或預防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損失之頭頸鱗狀細胞癌(亦稱為HNSCC)之方法,其包括向罹患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損失之HNSCC之患者投與有效量之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在某些實施例中,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係投與至具有局部晚期、復發性或轉移性HNSCC之患者,該HNSCC之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之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之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之損失且不適合進行治癒性手術切除。在另一實施例中,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係投與至具有HNSCC且已接受過至少一種前線鉑基化學療法之患者,該HNSCC之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之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之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 之損失。在某些實施例中,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係投與至具有顯示DNA-PK過度表現之HNSCC之患者。在某些實施例中,該HNSCC之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之缺失。在其他實施例中,該HNSCC之特徵為染色體11q22之缺失。在其他實施例中,該HNSCC之特徵為ATM編碼基因之丟失或突變。在其他實施例中,該HNSCC之特徵為ATM表現或功能之損失。
在某些實施例中,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係投與至罹患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之HNSCC之患者。在某些實施例中,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係投與至罹患特徵為染色體11q22缺失之HNSCC之患者。在某些實施例中,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係投與至罹患特徵為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之HNSCC之患者。在某些實施例中,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係投與至罹患特徵為ATM表現或功能損失之HNSCC之患者。在某些實施例中,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係投與至罹患特徵為染色體11q22缺失之HNSCC之患者。在某些實施例中,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係投與至罹患特徵為毛細血管擴張性共濟失調突變蛋白(ATM)表現損失之HNSCC之患者。在某些實施例中,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係投與至罹患特徵為染色體11q22缺失(藉由FISH分析測得)之HNSCC之患者。在某些實施例中,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係投與至罹患特徵為ATM表現損失(藉由IHC分析或西方墨點法測得)之HNSCC之患者。
在一實施例中,該患者係無吞咽能力或吞咽困難。在某些該等實施例中,該患者係兒科患者。
在一實施例中,本文提供用於在罹患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損失之HNSCC之患者中實現完全反應、部分反應或穩定疾病之實體瘤反應評估標準(例如,RECIST 1.1)(參見Eisenhauer E.A.、Therasse P.、Bogaerts J.等 人,New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vised RECIST guideline(1.1版本).European J.Cancer;2009;(45)228-247)之方法,其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有效量之二氫吡并吡化合物。
在一實施例中,本文提供在罹患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損失之頭頸鱗狀細胞癌之患者中抑制S6RP、4E-BP1及/或AKT磷酸化之方法,其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有效量之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在某些該等實施例中,磷酸化之抑制作用係在患者之生物樣本(例如,循環血細胞及/或腫瘤細胞、皮膚活組織切片及/或腫瘤活組織切片或抽出物)中加以評估。在該等實施例中,磷酸化之抑制量係藉由比較投與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前後之磷酸-S6RP、4E-BP1及/或AKT的量加以評估。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文提供在罹患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損失之頭頸鱗狀細胞癌之患者中測量S6RP、4E-BP1或AKT之磷酸化抑制作用之方法,其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有效量之二氫吡并吡化合物,測量該患者中之磷酸化S6RP、4E BP1及/或AKT量,及比較該磷酸化S6RP、4E BP1及/或AKT量與該患者在投與有效量之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之前的磷酸化S6RP、4E BP1及/或AKT量。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文提供抑制頭頸鱗狀細胞癌(其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損失)患者之生物樣本中之S6RP、4E-BP1及/或AKT磷酸化之方法,其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有效量之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及比較在投與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之前及之後獲得的患者生物樣本中的磷酸化S6RP、4E-BP1及/或AKT的量,其中投與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之後獲得的該生物樣本中的磷酸化S6RP、4E-BP1及/或AKT比投與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之前獲得的該生物樣本中的磷酸化S6RP、4E- BP1及/或AKT量更少係顯示抑制作用。
在一實施例中,本文提供在罹患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損失之頭頸鱗狀細胞癌之患者中抑制DNA依賴性蛋白激酶(DNA-PK)活性之方法,其包括向該罹患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損失之HNSCC之患者投與有效量之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在某些實施例中,DNA-PK抑制作用係在罹患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損失之HNSCC之患者的皮膚中(在一實例中,於該患者之UV光照射皮膚樣本中)加以評估。在另一實施例中,DNA-PK抑制作用係在罹患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損失之頭頸鱗狀細胞癌之患者的腫瘤活組織切片或抽出物中加以評估。在一實施例中,抑制作用係藉由測量投與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前後的磷酸化DNA-PK S2056(亦稱為pDNA-PK S2056)的量來評估。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文提供測量頭頸鱗狀細胞癌(其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的損失)患者之皮膚樣本中之DNA-PK S2056之磷酸化抑制作用的方法,其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有效量之二氫吡并吡化合物,測量皮膚樣本中存在的磷酸化DNA-PK S2056量及比較該磷酸化DNA-PK S2056量與投與有效量之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前該患者之皮膚樣本中的磷酸化DNA-PK S2056量。在一實施例中,該皮膚樣本係經UV光照射。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文提供抑制頭頸鱗狀細胞癌(其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的損失)患者之皮膚樣本中之DNA依賴性蛋白激酶(DNA-PK)活性之方法,其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有效量之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及比較在投 與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之前及之後獲得的患者生物樣本中的磷酸化DNA-PK的量,其中投與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之後獲得的該生物樣本中的磷酸化DNA-PK比投與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之前獲得的該生物樣本中的磷酸化DNA-PK量更少係顯示抑制作用。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係文中所述之化合物。在一實施例中,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係化合物1(文中所述之分子式為C16H16N8O之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在一實施例中,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係化合物2(文中所述之分子式為C21H27N5O3之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在一實施例中,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係化合物3(文中所述之分子式為C20H25N5O3之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在一實施例中,化合物1係1-乙基-7-(2-甲基-6-(1H-1,2,4-***-3-基)吡啶-3-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或其互變異構體,例如,1-乙基-7-(2-甲基-6-(4H-1,2,4-***-3-基)吡啶-3-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或1-乙基-7-(2-甲基-6-(1H-1,2,4-***-5-基)吡啶-3-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在一實施例中,化合物2係7-(6-(2-羥丙烷-2-基)吡啶-3-基)-1-((1r,4r)-4-甲氧基環己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其另外命名為7-(6-(2-羥丙烷-2-基)吡啶-3-基)-1-((反式)-4-甲氧基環己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或7-(6-(2-羥丙烷-2-基)吡啶-3-基)-1-((1R*,4R*)-4-甲氧基環己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在另一實施例中,化合物3係1-((反式)-4-羥基環己基)-7-(6-(2-羥丙烷-2-基)吡啶-3-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其另外命名為1-((1r,4r)-4-羥基環己基)-7-(6-(2-羥丙烷-2-基)吡啶-3-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在一實施例中,化合物3係化合物2之代謝物。
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可與放射療法或外科手術組合。在某些實施例中,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係投與至正在接受放射療法、先前已 接受放射療法或將要接受放射療法之患者。在某些實施例中,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係投與至已接受過HNSCC切除手術之患者。
本文另外提供用於治療先前已接受過頭頸鱗狀細胞癌(其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的損失)治療但對標準療法無反應之患者及彼等先前未經過治療者之方法。本文另外提供用於治療已接受過外科手術以試圖治療待解決之病症之患者及彼等未接受過外科手術者之方法。由於罹患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損失之頭頸鱗狀細胞癌的患者可具有異質臨床表現及不同臨床結果,因此給予患者之治療可根據其預後而變化。熟練的臨床醫師將能夠在無需過度實驗下容易地確定可有效用於治療個別頭頸鱗狀細胞癌(其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的損失)患者之特定第二藥劑、外科手術之類型及非藥物型標準療法之類型。
在一實施例中,該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的損失之頭頸鱗狀細胞癌係其中PI3K/mTOR路徑被活化之頭頸鱗狀細胞癌。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的損失之頭頸鱗狀細胞癌係其中PI3K/mTOR路徑因PTEN損失、PIK3Ca突變或EGFR過度表現或其組合而被活化之頭頸鱗狀細胞癌。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HNSCC之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之缺失。在其他實施例中,該HNSCC之特徵為染色體11q22之缺失。在其他實施例中,該HNSCC之特徵為ATM編碼基因的丟失或突變。在其他實施例中,該HNSCC之特徵為ATM表現或功能的損失。
醫藥組合物及投與途徑
本文提供包含有效量之二氫吡并吡化合物的組合物;及包含 有效量之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及醫藥上可接受的載劑或媒劑的組合物。在某些實施例中,文中所述之醫藥組合物係適用於經口、非經腸、經黏膜、經皮或局部投與。
該等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可以習知製劑形式(如膠囊、微膠囊、錠劑、粒劑、粉劑、片劑、丸劑、栓劑、注射液、懸浮液及糖漿)經口或非經腸投與至患者。適宜的調配物可藉由常用方法利用習知的有機或無機添加劑來製備,例如:賦形劑(例如,蔗糖、澱粉、甘露醇、山梨糖醇、乳糖、葡萄糖、纖維素、滑石、磷酸鈣或碳酸鈣)、黏合劑(例如,纖維素、甲基纖維素、羥甲基纖維素、聚丙基吡咯啶酮、聚乙烯基吡咯啶酮、明膠、***膠、聚乙二醇、蔗糖或澱粉)、崩解劑(例如,澱粉、羧甲基纖維素、羥丙基澱粉、低取代度羥丙基纖維素、碳酸氫鈉、硫酸鈣或檸檬酸鈣)、潤滑劑(例如,硬脂酸鎂、輕質無水矽酸、滑石或月桂基硫酸鈉)、調味劑(例如,檸檬酸、薄荷醇、甘胺酸或橘子粉)、防腐劑(例如,苯甲酸鈉、亞硫酸氫鈉、對羥基苯甲酸甲酯或對羥基苯甲酸丙酯)、安定劑(例如,檸檬酸、檸檬酸鈉或乙酸)、懸浮劑(例如,甲基纖維素、聚乙烯基吡咯啶酮或硬脂酸鋁)、分散劑(例如,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稀釋劑(例如,水)及基質蠟(例如,可可油、白礦脂或聚乙二醇)。該醫藥組合物中之有效量之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可係將實現所需效果之含量;例如,在用於經口及非經腸投與之單位劑量中為約0.005mg/kg患者體重至約10mg/kg患者體重。
欲投與至患者之二氫吡并吡化合物的劑量可相當廣泛地變化且可依從醫療保健從業者之判斷。通常,該等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可每天投與至患者一至四次,劑量為約0.005mg/kg患者體重至約10mg/kg患者體重,但上述劑量可根據患者之年齡、體重及醫療狀況及投與類型適當地變化。在一實施例中,該劑量係約0.01mg/kg患者體 重至約5mg/kg患者體重、約0.05mg/kg患者體重至約1mg/kg患者體重、約0.1mg/kg患者體重至約0.75mg/kg患者體重、約0.25mg/kg患者體重至約0.5mg/kg患者體重或約0.007mg/kg患者體重至約1.7mg/kg患者體重。在一實施例中,每天給藥一次。在另一實施例中,每天給藥二次。在任何特定情況下,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的投與量將取決於諸如活性組分溶解度、所用調配物及投與途徑之因素。
在另一實施例中,本文提供治療或預防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損失之頭頸鱗狀細胞癌之方法,其包括向有此需要之患者投與約0.375mg/天至約750mg/天、約0.75mg/天至約375mg/天、約3.75mg/天至約75mg/天、約7.5mg/天至約55mg/天、約18mg/天至約37mg/天、約0.5mg/天至約60mg/天或約0.5mg/天至約128mg/天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在另一實施例中,本文提供治療或預防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損失之頭頸鱗狀細胞癌之方法,其包括向有此需要之患者投與約0.5mg/天至約1200mg/天、約10mg/天至約1200mg/天、約100mg/天至約1200mg/天、約400mg/天至約1200mg/天、約600mg/天至約1200mg/天、約400mg/天至約800mg/天或約600mg/天至約800mg/天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在一特定實施例中,本文所揭示之方法包括向有此需要之患者投與0.5mg/天、1mg/天、2mg/天、4mg/天、8mg/天、10mg/天、15mg/天、16mg/天、20mg/天、25mg/天、30mg/天、45mg/天、60mg/天、90mg/天、120mg/天或128mg/天二氫吡并吡化合物。
在另一實施例中,本文提供單位劑量調配物,其包含約0.1mg至約2000mg、約1mg至200mg、約35mg至約1400mg、約125mg至約1000mg、約250mg至約1000mg或約500mg至約1000mg二氫吡并吡化合物。
在一特定實施例中,本文提供單位劑量調配物,其包含約0.1mg、0.25mg、0.5mg、1mg、2.5mg、5mg、7.5mg、10mg、15mg、20mg、30mg、35mg、45mg、50mg、60mg、70mg、75mg、100mg、125mg、140mg、150mg、175mg、200mg、250mg、280mg、300mg、350mg、400mg、500mg、560mg、600mg、700mg、750mg、800mg、1000mg或1400mg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在一特定實施例中,本文提供單位劑量調配物,其包含2.5mg、5mg、7.5mg、8mg、10mg、15mg、20mg、30mg、45mg、50mg、60mg或100mg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在一特定實施例中,本文提供單位劑量調配物,其包含5mg、7.5mg或10mg二氫吡并吡化合物。
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可每天投與一次、兩次、三次、四次或更多次。
在某些實施例中,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係循環投與至患者。循環療法包括投與活性劑達一段時間,然後停止一段時間,及重複此連續投與。循環療法可減少抗性的發展、避免或減少副作用及/或提高治療效力。
在一實施例中,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係每日以單劑量或分劑量投與並持續約3天、約5天、約1週、約2週、約3週、約4週(例如,28天)、約5週、約6週、約7週、約8週、約10週、約15週或約20週,然後停止約1天至約10週。在一實施例中,文中所提供之方法涵蓋約1週、約2週、約3週、約4週、約5週、約6週、約8週、約10週、約15週或約20週之循環治療。在某些實施例中,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係以單劑量或分劑量投與約3天、約5天、約1週、約2週、約3週、約4週(例如,28天)、約5週或約6週,且停止期為約1、2、3、4、5、6、7、8、9、10、12、14、16、18、20、22、24、26、28、29或30天。在某 些實施例中,停止期1天。在某些實施例中,停止期係3天。在某些實施例中,停止期係7天。在某些實施例中,停止期係14天。在某些實施例中,停止期係28天。給藥循環之頻率、數量及長度可增加或減小。
為了方便,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可經口投與。在一實施例中,當經口投與時,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係隨膳食及水一起投與。在另一實施例中,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係分散於水或果汁(例如,蘋果汁或橘子汁)中並作為懸浮液經口投與。在另一實施例中,當經口投與時,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係在空腹狀態下投與。
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亦可經皮內、肌內、腹膜內、經皮、靜脈內、皮下、鼻內、硬膜外、舌下、腦內、***內、穿皮、經直腸、經黏膜、藉由吸入法、經胃內投與或局部投與至耳、鼻、眼腈或皮膚。投與方式係由醫療保健從業者來判斷且可部分取決於醫學病症之位置。
在本文所述方法之一實施例中,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係經由經皮的胃內或空腸飼管投與。在一實施例中,當經由飼管投與時,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係以溶液形式投與,其中該溶液係藉由(例如)將含有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之錠劑或膠囊溶解於水中而獲得。
在一實施例中,本文提供包含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且不含其他載劑、賦形劑或媒劑之膠囊。
在另一實施例中,本文提供包含有效量之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及醫藥上可接受的載劑或媒劑之組合物,其中醫藥上可接受的載劑或媒劑可包含賦形劑、稀釋劑或其混合物。在一實施例中,該組合物係醫藥組合物。
該等組合物可呈錠劑、可咀嚼錠劑、膠囊、溶液、非經腸溶液、片劑、栓劑及懸浮液等形式。組合物可調配成包含日劑量或日劑量之方便部分(呈劑量單位,其可係單一錠劑或膠囊或液體之方便體 積)。在一實施例中,該等溶液係由水溶性鹽(如鹽酸鹽)製得。通常,所有組合物係根據醫藥化學中之已知方法製得。膠囊可藉由混合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及適宜的載劑或稀釋劑並在膠囊中填充適量該混合物而製得。常用的載劑及稀釋劑包括(但不限於)惰性粉末物質,例如許多不同種類的澱粉、粉狀纖維素(尤其係結晶及微晶纖維素)、糖(如果糖、甘露醇及蔗糖)、穀物粉及類似可食用粉末。
錠劑可藉由直接壓縮、濕式製粒或乾式製粒製得。其調配物通常併入稀釋劑、黏合劑、潤滑劑及崩解劑以及該化合物。典型稀釋劑包括(例如)各種類型的澱粉、乳糖、甘露醇、高嶺土、磷酸鈣或硫酸鈣、無機鹽(如氯化鈉)及糖粉。亦可使用粉狀纖維素衍生物。在一實施例中,該醫藥組合物不含乳糖。典型的錠劑黏合劑係諸如澱粉、明膠及糖(如乳糖、果糖、葡萄糖等)之物質。天然及合成膠亦係方便,包括***膠、藻酸鹽、甲基纖維素、聚乙烯基吡咯啶等。聚乙二醇、乙基纖維素及蠟亦可用作黏合劑。
錠劑調配物中可能需要潤滑劑以防止錠劑及沖模在模具中黏連。該潤滑劑可選自諸如滑石、硬脂酸鎂及硬脂酸鈣之光滑固體、硬脂酸及氫化植物油。錠劑崩解劑係在潤濕時膨脹,從而使錠劑分解並釋放該化合物之物質。其等包括澱粉、黏土、纖維素、藻膠及膠質。更具體言之,可使用(例如)玉米及馬鈴薯澱粉、甲基纖維素、瓊脂、膨潤土、木質纖維素、天然海綿粉、陽離子交換樹脂、藻酸、瓜耳膠、柑橘渣及羧甲基纖維素以及月桂基硫酸鈉。錠劑可經糖(作為調味劑及密封劑)塗覆或經成膜保護劑塗覆以改變該錠劑之溶解性質。該等組合物亦可調配成可咀嚼錠劑,例如藉由在調配物中使用諸如甘露醇之物質。
當希望以栓劑形式投與二氫吡并吡化合物時,可使用典型基質。可可油係傳統栓劑基質,其可藉由添加蠟經改質以小幅提升其熔 點。尤其包含各種分子量之聚乙二醇之水混溶性栓劑基質被廣泛使用。
可藉由適當調配來延遲或延長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之作用。例如,可製備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之緩溶性顆粒並將其併入錠劑或膠囊中或作為緩釋可移植裝置。該技術亦包括製造具有若干種不同溶解速率之顆粒並用該等顆粒之混合物填充膠囊。錠劑或膠囊可經抵抗溶解達一段可預期時間之薄膜塗覆。甚至非經腸製劑亦可藉由將二氫吡并吡化合物溶解或懸浮於允許其緩慢分散於血清中之油性或乳化媒劑中而變得長效。
在某些實施例中,化合物2係以2013年6月6日公開之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13-0142873號中所述之調配物形式投與,該案之全文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具體言之,參見段落[0323]至段落[0424]及段落[0636]至段落[0655])。在其他實施例,化合物2係以2013年5月29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828,506號中所述之調配物形式投與,該案之全文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具體言之,參見段落[0246]至段落[0403]及段落[0571]至段落[0586])。
在某些實施例中,化合物1係以2013年4月17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1/813,064號中所述之調配物形式投與,該案之全文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具體言之,參見段落[0168]至段落[0189]及段落[0262]至段落[0294])。在其他實施例,化合物1係以2013年12月3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911,201號中所述之調配物形式投與,該案之全文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具體言之,參見段落[0170]至段落[0190]及段落[0264]至段落[0296])。
套組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文提供包含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之套組。
在其他實施例中,本文提供包含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及用於監測患者對投與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之反應的裝置之套組。在某些 實施例中,該患者罹患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之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之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之損失的頭頸鱗狀細胞癌。在特定實施例中,所測得之患者反應為疾病進展之抑制、腫瘤生長之抑制、原發性及/或繼發性腫瘤之減少、腫瘤相關症狀之減輕、生活品質提高、原發性及/或繼發性腫瘤之延遲出現、原發性及/或繼發性腫瘤之發展減緩、原發性及/或繼發性腫瘤之發生減少、疾病繼發效應減緩或嚴重度降低、腫瘤生長停止或腫瘤消退。
在其他實施例中,本文提供包含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及用於測量患者之S6RP、4E-BP1及/或AKT之磷酸化抑制量的裝置之套組。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等套組包含用於測量患者之循環血細胞或腫瘤細胞及/或皮膚活組織切片或腫瘤活組織切片/抽出物中之S6RP、4E-BP1及/或AKT之磷酸化抑制作用之裝置。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文提供包含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及用於測量磷酸化抑制量之裝置的套組,該磷酸化抑制量係藉由比較投與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之前、期間及/或之後的磷酸-S6RP、4E-BP1及/或AKT的量而加以評估。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患者罹患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之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之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之損失的頭頸鱗狀細胞癌。
在其他實施例中,本文提供包含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及用於測量患者之DNA依賴性蛋白激酶(DNA-PK)活性之抑制量的裝置之套組。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等套組包含用於測量患者之皮膚樣本及/或腫瘤活組織切片/抽出物中之DNA依賴性蛋白激酶(DNA-PK)活性之抑制量的裝置。在一實施例中,該等套組包含用於測量患者之皮膚樣本及/或腫瘤活組織切片/抽出物中之pDNA-PK S2056含量的裝置。在一實施例中,該皮膚樣本係經UV光照射。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文提供套組,其包含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及用於測量投與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之前、期間及/或之後的DNA依賴性蛋白激酶(DNA-PK)活性 之抑制量的裝置。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文提供套組,其包含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及用於測量投與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之前、期間及/或之後的磷酸化DNA-PK S2056含量的裝置。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患者罹患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之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之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之損失的頭頸鱗狀細胞癌。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提供之套組包含可有效治療或預防頭頸鱗狀細胞癌(其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之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之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之損失)之含量的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提供之套組包含化合物1。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文提供之套組另外包含使用說明書,例如用於投與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及/或監測患者對投與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之反應的說明書。
實例
化合物調配物
可用於文中所提供之方法中的示例性化合物1調配物係列於下表1中。
可用於文中所提供之方法中的示例性化合物2調配物係列於下表2-5中。
生物實例
生物化學分析
mTOR HTR-FRET分析:以下係可用於測定測試化合物之TOR激酶抑制活性之一分析實例。將二氫吡并吡化合物溶解於DMSO中並製備成10mM原液並適當稀釋以供實驗用。試劑製備方法如下:「Simple TOR緩衝液」(用於稀釋高甘油TOR部分):10mM Tris pH7.4、100mM NaCl、0.1%Tween-20、1mM DTT。將Invitrogen mTOR(目錄號PV4753)稀釋於此緩衝液中達0.200μg/mL之分析濃度。
ATP/底物溶液:0.075mM ATP、12.5mM MnCl2、50mM Hepes(pH7.4)、50mM β-GOP、250nM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LR、0.25mM EDTA、5mM DTT及3.5μg/mL GST-p70S6。
檢測試劑溶液:50mM HEPES(pH 7.4)、0.01%Triton X-100、0.01%BSA、0.1mM EDTA、12.7μg/mL Cy5-αGST Amersham(目錄號PA92002V)、9ng/mL α-磷酸p70S6(Thr389)(Cell Signaling小鼠單株#9206L)、627ng/mL α-小鼠Lance Eu(Perkin Elmer目錄號AD0077)。
將0.5μL測試化合物DMSO溶液添加至20μL Simple TOR緩衝液中。將5μL ATP/底物溶液添加至20μL Simple TOR緩衝溶液中(對照)及如上所製備的化合物溶液中,以引發反應。60分鐘後,藉由添加5μL之60mM EDTA溶液停止該分析;然後添加10μL檢測試劑溶液並 使該混合物靜置至少2小時,接著在設定成檢測LANCE Eu TR-FRET(在320nm下激發及在495/520nm下發射)之Perkin-Elmer Envision微板讀數儀上讀數。
在mTOR HTR-FRET分析中測試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且發現該等化合物在其中具有活性,其中某些化合物在該分析中具有低於10μM的IC50,某些化合物具有介於0.005nM與250nM之間的IC50,其他化合物具有介於250nM與500nM之間的IC50,其他化合物具有介於500nM與1μM之間的IC50,且其他化合物具有介於1μM與10μM之間的Ic50
DNA-PK分析:DNA-PK分析係利用Promega DNA-PK分析套組(目錄號V7870)中所提供之程序進行。DNA-PK酶可自Promega購得(Promega目錄號V5811)。
文中所述之選定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在此分析中具有或有望具有低於10μM之IC50,其中某些文中所述之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具有低於1μM之IC50,且其他化合物具有低於0.10μM之IC50
基於細胞之分析
頭頸鱗狀癌細胞(HNSCC)株(特徵為染色體11q22缺失或毛細血管擴張性共濟失調突變蛋白(ATM)表現損失)之生長抑制分析。可以如下方式測試化合物:將測試化合物(文中所述之二氫吡并吡化合物)溶解於二甲亞碸(DMSO)中,以製備10mM原液。進行連續滴定以產生1.5μM至10mM之操作濃度範圍。經由聲分配器(EDC ATS-100)將產生1.5nM至10μM最終濃度之等分試樣點入空的384孔板中。以10點連續稀釋方式(3倍稀釋)將該測試化合物點入該平板中並重複進行。DMSO濃度保持不變以使最終分析濃度為0.1%DMSO。複製平板以供不同細胞株及測試期使用。在複製化合物平板之後,密封所有平板(Agilent ThermoLoc)並在-20℃下儲存至多1個月。當準備好測試時, 自冷凍器取出平板,解凍並在即將添加測試細胞之前啟封。在測試前,在培養燒瓶中生長及擴展細胞,以提供足量的起始材料。然後,將細胞稀釋至適當密度並直接添加至該等點有測試化合物之384孔板中。允許細胞在37℃/5%CO2下生長72小時。在添加測試化合物時的時間點下(t0),經由活力分析(Cell Titer-Glo),藉由量化活細胞中存在的ATP所產生之發光水平來評估初始細胞數。72小時後,經由Cell Titer-Glo及發光測量評估經測試化合物處理之細胞的細胞活力。在至少3個獨立測試中分析測試化合物對細胞株之生長抑制作用。各分析中包含對照細胞株。密切監測此對照細胞株之測試化合物反應,以允許比較分析期內所產生的數據。將所有數據歸一化並表示成DMSO處理細胞之百分比。然後結果係表示為GI50值。GI50值校正0時間點下的細胞計數。
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之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之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之損失的HNSCC細胞株之細胞凋亡分析。在測試前,在培養燒瓶中生長及擴展細胞,以提供足量的起始材料。然後,將細胞稀釋至其所需密度並直接添加至點有測試化合物之384孔板中。允許細胞在5%CO2/37℃下生長24小時。藉由量化處理細胞及對照細胞中之卡斯蛋白酶3及卡斯蛋白酶7(Caspase 3/7-Glo)在24小時時間點之活性來評估細胞凋亡反應。將所有數據歸一化並表示成相對於DMSO處理細胞之值。然後結果係表示為CalX,其係使卡斯蛋白酶3/7含量為彼等DMSO處理細胞在其處理期內之卡斯蛋白酶3/7含量的兩倍的最低測試化合物濃度。
活體內分析
利用患有不同HNSCC(其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之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之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之損失)腫瘤之小鼠進行異種移植研究。在SCID小鼠或裸小鼠之右後肢上方的測面區域中 皮下接種HNSCC細胞(其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之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之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之損失)。在對動物進行接種後,允許該等腫瘤在隨機分組之前生長至約150-200mm3。將測試化合物調配於0.5%CMC及0.25%Tween 80水溶液中(呈懸浮液)。向該等動物經口投與媒劑(CMC-Tween)或測試化合物,每天一次(QD),持續26-40天。測試化合物的劑量可介於1與5mg/kg之間。利用卡尺測量腫瘤兩次/週並利用公式W2 x L/2(其中「W」係腫瘤寬度且「L」係腫瘤長度)計算腫瘤體積。
臨床研究
進行1B階段多中心非盲劑量探索研究以評估經口投與至患有HNSCC(其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之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之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之損失)之受試者之化合物1的安全性、耐受性、藥物動力學及初步療效。
研究目標
該研究之主要目標係測定:在將化合物1經口投與至具有HNSCC(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之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之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之損失)之患者時,(1)化合物1之安全性及耐受性;(2)化合物1之不耐受劑量(NTD);(3)化合物1之最大耐受劑量(MTD);及(4)化合物1之藥物動力學(PK)。
該研究之次要目標係:(1)在用化合物1治療之前及期間,當血液、皮膚及/或腫瘤活組織切片/抽出物可用時,評估其中的S6RP及/或4E-BP1(針對mTORC1活性)及AKT及/或其他相關生物標記物(針對mTORC2活性)之磷酸化抑制程度;(2)在用化合物1治療之前及期間,使用pDNA-PK S2056及/或DNA損傷路徑之其他相關生物標記物評估經UV光照射之皮膚樣本及/或腫瘤活組織切片/抽出物中之DNA依賴性蛋白激酶(DNA-PK)活性之抑制作用;及(3)評估化合物1之療效。
該研究之探索性目標係:(1)評估用化合物1治療期間的葡萄糖體內平衡;(2)探索化合物1曝露於血液中與具有反應(mTOR及DNA-PK生物標記物之抑制)之腫瘤之間的關係;(3)探索化合物1曝露於血液中與具有臨床結果及不良事情(AE)之腫瘤之間的關係;(4)在治療前及治療期間的腫瘤活組織檢查可用時,探索化合物1對生物標記物的作用,包括細胞凋亡及/或增殖抑制作用;(5)研究對化合物1的反應可否藉由蛋白質表現不同或遺傳變異加以解釋,包括(但不限於)研究PI3K/AKT/mTOR路徑之組分、DNA損傷反應路徑及p53基因家族;(6)識別化合物1在血漿及尿液中的主要代謝物;及(7)分析所回收之CTC中mTOR及DNA-PK生物標記物的分子異常及變化。
研究設計
在此研究中,將化合物1經口投與至具有HNSCC(其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之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之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之損失)之患者。
受試者將以10mg BID開始服用化合物1。將在每兩個/三個治療週期後評估受試者的安全性及抗腫瘤活性。
研究群體
18歲或以上的患有HNSCC(其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之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之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之損失)的男性及女性,且包括已在接受標準抗癌療法時惡化(或無法耐受標準抗癌療法)或未接受過其他批准療法之受試者。
入選標準
入選標準為:(1)在進行任何研究相關性評估/程序之前,理解並自願簽署知情同意文件;(2)患有組織學或細胞學確診之HNSCC(其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之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之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之損失)的18歲或以上男性及女性;(3)同意篩選腫瘤 活組織切片;(4)ECOG PS為0或1;(5)具有以下實驗值:(i)絕對嗜中性白血球計數(ANC)1.5 x 109/L;(ii)血紅蛋白(Hgb)9g/dl;(iii)血小板(plt)100 x 109/L;(iv)鉀在正常範圍內或可補充校正;(v)AST/SGOT及ALT/SGPT2.5 x正常值上限(ULN)或5.0 x ULN(若存在肝腫瘤);(vi)血清總膽紅素1.5 x ULN;(vii)血清肌酐1.5 x ULN或24小時清除率50mL/min;及(viii)在開始研究治療前72小時內,育齡女性血清或尿妊娠測試為阴性;(6)能遵循研究訪問計劃及其他方案要求;(7)受試者同意恢復福馬林固定石蠟包埋(FFPE)的檔案腫瘤組織(呈腫瘤塊或切片/固定樣本);(8)組織學確診的HNSCC(其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之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之丟失或突變或ATM表現或功能之損失);(9)不適合進行治癒性手術切除之局部晚期、復發性或轉移性頭頸鱗狀細胞癌;(10)可根據(例如)RECIST 1.1版本測量之疾病;(11)必須已接受至少一種前線鉑基化學療法;及(12)同意接受成對(篩選及治療過程中)腫瘤活組織檢查。可擴大定群以錄取最少5名患有DNA-PK過度表現型腫瘤之受試者。
研究長度
受試者以10mg BID開始服用化合物1,每天接受治療,且週期為28天。當出現腫瘤進展跡象時,可停止服用化合物1,但受試者可繼續接受研究藥物,只要研究者認為其等在獲益即可。當出現不可接受的毒性或受試者決定退出研究時,停止治療。
招募預計將花費約30個月時間完成。反應受試者之延長治療及隨訪可再持續3至6個月。
研究治療
化合物1將以口服用膠囊形式提供或經由胃內/空腸飼管(若適用)提供。大多數受試者將以10mg BID開始服用化合物1。
療效評估概述
所有經治療受試者將被列入療效分析中。主要療效變數係腫瘤反應,其係基於使用實體瘤反應評估標準(例如,RECIST 1.1)針對HNSCC進行之研究者評估。亦將調查補充性療效變數(例如,CTC量化)。
安全評估概述
此研究之主要及探索性安全變數包括AE、綜合組別的臨床實驗室變數(包括血液學、化學、免疫學及甲狀腺功能及評估葡萄糖體內平衡之分析物)、集中分析的12導程三重心電圖(ECG)、左心室射血分率(LVEF)評估、身體檢查、ECOG體能狀態(ECOG PS)及生命徵象。
安全審查委員會(SRC)將確定適當劑量、劑量或計劃表。SRC將繼續定期審查安全數據並對研究持續性作出適當建議。
藥物動力學評估概述
化合物1及任何檢測到的主要代謝物之PK特性將在可獲得連續血液及尿液收集物(包括腫瘤組織)時自其測定,且若可能,係與PD結果相互關聯。
藥效評估概述
探索性終點包括:在可獲得的循環血細胞及其他腫瘤細胞及/或組織及抽出物中mTOR及DNA-PK生物標記物之抑制作用;皮膚中經UV刺激的DNA-PK活性;組織病理學反應及與藥物基因組學發現的相關性。在大多數具有被研究者確定為可接受活組織檢查之腫瘤病灶之受試者中進行成對(治療前及治療期間)腫瘤活組織檢查。分析亦將包括血液、皮膚及/或腫瘤樣本(在可獲得時)中之細胞凋亡及增殖生物標記物。
預測性生物標記物評估概述
探索包括(但不限於)PI3K/mTOR、DNA損傷修復及p53路徑之相關路徑中組分之突變及/或蛋白質水平以識別潛在的預測性生物標記 物。
在某些實施例中,接受本文所提供之臨床方案之患者顯示積極腫瘤反應,例如腫瘤生長之抑制或腫瘤尺寸減小。在某些實施例中,接受本文所提供之臨床方案之患者顯示實體瘤反應評估標準(例如,RECTST 1.1)之改善。
本文已引用諸多參考文獻,其揭示內容係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文中所揭示之實施例在範圍上不欲受該等實例中所揭示之特定實施例限制,該等特定實施例僅意欲說明所揭示實施例之一些態樣,且任何功能等效實施例係涵蓋於本發明中。實際上,除彼等文中所展現及描述者以外,文中所揭示之實施例之各種改變將為熟習此項技術者所明瞭且意欲涵蓋於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之內。

Claims (24)

  1. 一種二氫吡并吡化合物於製造用於治療患者的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之頭頸鱗狀細胞癌之藥劑之用途,其中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係式(I)化合物及其醫藥上可接受的鹽、籠形物、溶劑化物、立體異構體、互變異構體、前藥、代謝物及同位素異數體(isotopologue): 其中:R1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烷基;R2係H、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烷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基烷基;R3係H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限制條件為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不為7-(4-羥基苯基)-1-(3-甲氧基苄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
  2. 一種二氫吡并吡化合物於製造用於治療患者的特徵為毛細血管擴張性共濟失調突變蛋白表現損失之頭頸鱗狀細胞癌之藥劑之用途,其中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係式(I)化合物及其醫藥上 可接受的鹽、籠形物、溶劑化物、立體異構體、互變異構體、前藥、代謝物及同位素異數體: 其中:R1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烷基;R2係H、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烷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基烷基;R3係H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限制條件為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不為7-(4-羥基苯基)-1-(3-甲氧基苄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
  3. 如請求項1或2之用途,其中該頭頸鱗狀細胞癌係其中PI3K/mTOR路徑被活化的頭頸鱗狀細胞癌。
  4. 如請求項3之用途,其中該頭頸鱗狀細胞癌係其中該PI3K/mTOR路徑因PTEN損失、PIK3Ca突變或EGFR過度表現或其組合而被活化之頭頸鱗狀細胞癌。
  5. 如請求項1或2之用途,其中向該患者投與約0.5mg/天至約128mg/天二氫吡并吡化合物。
  6. 如請求項5之用途,其中向該患者投與0.5mg/天、1mg/天、2 mg/天、4mg/天、8mg/天、16mg/天、20mg/天、25mg/天、30mg/天、45mg/天、60mg/天、90mg/天、120mg/天或約128mg/天二氫吡并吡化合物。
  7. 如請求項1或2之用途,其中向該患者投與包含0.1mg、0.25mg、0.5mg、1mg、2.5mg、5mg、7.5mg、10mg、15mg、20mg、30mg、35mg、45mg、50mg、60mg、70mg、75mg、100mg、125mg、140mg、150mg、175mg、200mg、250mg、280mg、300mg、350mg、400mg、500mg、560mg、600mg、700mg、750mg、800mg、1000mg或1400mg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之單位劑型。
  8. 一種二氫吡并吡化合物於製造用於在罹患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之頭頸鱗狀細胞癌之患者中實現完全反應、部分反應或穩定疾病之實體瘤反應評估標準(RECIST 1.1)之藥劑之用途,其中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係式(I)化合物及其醫藥上可接受的鹽、籠形物、溶劑化物、立體異構體、互變異構體、前藥、代謝物及同位素異數體: 其中:R1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烷基;R2係H、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 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烷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基烷基;R3係H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限制條件為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不為7-(4-羥基苯基)-1-(3-甲氧基苄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
  9. 一種二氫吡并吡化合物於製造用於在罹患特徵為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之頭頸鱗狀細胞癌之患者中實現完全反應、部分反應或穩定疾病之實體瘤反應評估標準(RECIST 1.1)之藥劑之用途,其中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係式(I)化合物及其醫藥上可接受的鹽、籠形物、溶劑化物、立體異構體、互變異構體、前藥、代謝物及同位素異數體: 其中:R1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烷基;R2係H、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烷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基烷基;R3係H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 限制條件為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不為7-(4-羥基苯基)-1-(3-甲氧基苄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
  10. 如請求項8或9之用途,其中該頭頸鱗狀細胞癌係其中PI3K/mTOR路徑被活化的頭頸鱗狀細胞癌。
  11. 如請求項10之用途,其中該頭頸鱗狀細胞癌係其中該PI3K/mTOR路徑因PTEN損失、PIK3Ca突變或EGFR過度表現或其組合而被活化之頭頸鱗狀細胞癌。
  12. 一種二氫吡并吡化合物於製造用於在罹患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之頭頸鱗狀細胞癌之患者中抑制S6RP、4E-BP1及/或AKT磷酸化之藥劑之用途,其中該抑制作用係藉由比較在投與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之前及之後獲得的該患者生物樣本中的磷酸化S6RP、4E-BP1及/或AKT的量來確定,其中投與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之後獲得的該生物樣本中的磷酸化S6RP、4E-BP1及/或AKT比投與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之前獲得的該生物樣本中的磷酸化S6RP、4E-BP1及/或AKT的量更少係指示抑制作用,且其中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係式(I)化合物及其醫藥上可接受的鹽、籠形物、溶劑化物、立體異構體、互變異構體、前藥、代謝物及同位素異數體: 其中:R1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 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烷基;R2係H、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烷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基烷基;R3係H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限制條件為該等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不包括7-(4-羥基苯基)-1-(3-甲氧基苄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
  13. 如請求項12之用途,其中該頭頸鱗狀細胞癌係其中PI3K/mTOR路徑被活化的頭頸鱗狀細胞癌。
  14. 如請求項13之用途,其中該頭頸鱗狀細胞癌係其中該PI3K/mTOR路徑因PTEN損失、PIK3Ca突變或EGFR過度表現或其組合而被活化之頭頸鱗狀細胞癌。
  15. 一種二氫吡并吡化合物於製造用於在罹患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之頭頸鱗狀細胞癌之患者中抑制DNA依賴性蛋白激酶(DNA-PK)活性之藥劑之用途,其中該抑制作用係藉由比較在投與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之前及之後獲得的該患者生物樣本中的磷酸化DNA-PK的量來確定,其中投與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之後獲得的該生物樣本中的磷酸化DNA-PK比投與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之前獲得的該生物樣本中的磷酸化DNA-PK的量更少係指示抑制作用,且其中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係式(I)化合物及其醫藥上可接受的鹽、籠形物、溶劑化物、立體異構體、互變異構體、前藥、代謝物及同位素異數體: 其中:R1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烷基;R2係H、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烷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基烷基;R3係H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限制條件為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不為7-(4-羥基苯基)-1-(3-甲氧基苄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
  16. 如請求項15之用途,其中該頭頸鱗狀細胞癌係其中PI3K/mTOR路徑被活化的頭頸鱗狀細胞癌。
  17. 如請求項16之用途,其中該頭頸鱗狀細胞癌係其中該PI3K/mTOR路徑因PTEN損失、PIK3Ca突變或EGFR過度表現或其組合而被活化之頭頸鱗狀細胞癌。
  18. 一種在罹患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之頭頸鱗狀細胞癌之患者中測量S6RP、4E-BP1或AKT之磷酸化抑制作用之方法,其包括在投與有效量之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後測量該患者之磷酸化S6RP、4E-BP1或AKT的量,及比較該磷酸化S6RP、4E-BP1或AKT的量與該患者在投與有效量 之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之前的磷酸化S6RP、4E-BP1或AKT的量,其中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係式(I)化合物及其醫藥上可接受的鹽、籠形物、溶劑化物、立體異構體、互變異構體、前藥、代謝物及同位素異數體: 其中:R1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烷基;R2係H、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烷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基烷基;R3係H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限制條件為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不為7-(4-羥基苯基)-1-(3-甲氧基苄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
  19. 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該頭頸鱗狀細胞癌係其中PI3K/mTOR路徑被活化的頭頸鱗狀細胞癌。
  20. 如請求項19之方法,其中該頭頸鱗狀細胞癌係其中該PI3K/mTOR路徑因PTEN損失、PIK3Ca突變或EGFR過度表現或其組合而被活化之頭頸鱗狀細胞癌。
  21. 一種在罹患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 失或突變之頭頸鱗狀細胞癌之患者的皮膚樣本中測量DNA-PKS2056之磷酸化抑制作用之方法,其包括提供被投與有效量之二氫吡并吡化合物的該患者之皮膚樣本,測量該皮膚樣本中存在之磷酸化DNA-PK S2056的量,及比較該磷酸化DNA-PKS2056的量與該患者在投與有效量之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之前的皮膚樣本中的磷酸化DNA-PK S2056的量,其中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係式(I)化合物及其醫藥上可接受的鹽、籠形物、溶劑化物、立體異構體、互變異構體、前藥、代謝物及同位素異數體: 其中:R1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烷基;R2係H、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烷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基烷基;R3係H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限制條件為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不為7-(4-羥基苯基)-1-(3-甲氧基苄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
  22. 如請求項21之方法,其中該頭頸鱗狀細胞癌係其中PI3K/mTOR 路徑被活化的頭頸鱗狀細胞癌。
  23. 如請求項22之方法,其中該頭頸鱗狀細胞癌係其中該PI3K/mTOR路徑因PTEN損失、PIK3Ca突變或EGFR過度表現或其組合而被活化之頭頸鱗狀細胞癌。
  24. 一種包含二氫吡并吡化合物及用於監測患者對投與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之反應之裝置的套組,其中該患者罹患特徵為所有或部分染色體11q缺失或ATM編碼基因丟失或突變之頭頸鱗狀細胞癌,其中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係式(I)化合物及其醫藥上可接受的鹽、籠形物、溶劑化物、立體異構體、互變異構體、前藥、代謝物及同位素異數體: 其中:R1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烷基;R2係H、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烷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基烷基;R3係H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8烷基,限制條件為該二氫吡并吡化合物不為7-(4-羥基苯基)-1-(3-甲氧基苄基)-3,4-二氫吡并[2,3-b]吡-2(1H)-酮。
TW103113962A 2013-04-17 2014-04-16 藉二氫吡并吡治療癌症 TW20152689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813026P 2013-04-17 2013-04-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6894A true TW201526894A (zh) 2015-07-16

Family

ID=50732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3962A TW201526894A (zh) 2013-04-17 2014-04-16 藉二氫吡并吡治療癌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314673A1 (zh)
EP (1) EP2986297A1 (zh)
JP (1) JP2016522177A (zh)
TW (1) TW201526894A (zh)
WO (1) WO20141724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112015026297B1 (pt) 2013-04-17 2022-08-23 Signal Pharmaceuticals, Llc Uso de um inibidor da quinase tor e quinazolinona 5-substituída, composição farmacêutica que os compreende, e kit
EA030726B1 (ru) 2013-04-17 2018-09-28 СИГНАЛ ФАРМАСЬЮТИКАЛЗ, ЭлЭлСи ФАРМАЦЕВТИЧЕСКИЕ СОСТАВЫ, СПОСОБЫ, ТВЕРДЫЕ ФОРМЫ И СПОСОБЫ ПРИМЕНЕНИЯ, ОТНОСЯЩИЕСЯ К 1-ЭТИЛ-7-(2-МЕТИЛ-6-(1H-1,2,4-ТРИАЗОЛ-3-ИЛ)ПИРИДИН-3-ИЛ)-3,4-ДИГИДРОПИРАЗИНО[2,3-b]ПИРАЗИН-2(1H)-ОНУ
SG10201801965RA (en) 2013-04-17 2018-04-27 Signal Pharm Llc Treatment of cancer with dihydropyrazino-pyrazines
TWI674897B (zh) 2013-04-17 2019-10-21 美商標誌製藥公司 藉二氫吡并吡化合物組合療法的癌症治療方法
CA2908830C (en) 2013-04-17 2021-12-07 Signal Pharmaceuticals, Llc Treatment of cancer with dihydropyrazino-pyrazines
CN105407892B (zh) 2013-05-29 2019-05-07 西格诺药品有限公司 一种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其固体形式及它们的使用方法
US9737535B2 (en) 2014-04-16 2017-08-22 Signal Pharmaceuticals, Llc Methods for treating cancer using TOR kinase inhibitor combination therapy comprising administering substituted pyrazino[2,3-b]pyrazines
US9512129B2 (en) 2014-04-16 2016-12-06 Signal Pharmaceuticals, Llc Solid forms comprising 1-ethyl-7-(2-methyl-6-(1H-1,2,4-triazol-3-yl)pyridin-3-yl)-3,4-dihydropyrazino[2,3-b]pyrazin-2(1H)-one and a coformer
NZ714742A (en) 2014-04-16 2017-04-28 Signal Pharm Llc Solid forms of 1-ethyl-7-(2-methyl-6-(1h-1,2,4-triazol-3-yl)pyridin-3-yl)-3,4-dihydropyrazino[2,3-b]pyrazin-2(1h)-one, compositions thereof and methods of their use
CA3067585A1 (en) 2017-06-22 2018-12-27 Celgene Corporation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haracterized by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CN108342355B (zh) * 2018-01-10 2021-06-18 南京艾维艾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原始卵泡激活剂及其在人卵巢皮质培养液中的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104060A (ko) * 2006-10-19 2014-08-27 시그날 파마소티칼 엘엘씨 헤테로아릴 화합물, 이들의 조성물 그리고 단백질 키나아제 억제제로서의 이들의 용도
CA2734828C (en) * 2008-08-20 2018-07-24 J. Silvio Gutkind Chemoprevention of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US8110578B2 (en) * 2008-10-27 2012-02-07 Signal Pharmaceuticals, Llc Pyrazino[2,3-b]pyrazine mTOR kinase inhibitors for oncology indications and diseases associated with the mTOR/PI3K/Akt pathway
EP2493472B1 (en) * 2009-10-26 2016-12-07 Signal Pharmaceuticals, LLC Methods of synthesis and purification of heteroaryl compounds
CN108992446A (zh) * 2012-03-15 2018-12-14 西格诺药品有限公司 用tor激酶抑制剂治疗癌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72424A1 (en) 2014-10-23
JP2016522177A (ja) 2016-07-28
EP2986297A1 (en) 2016-02-24
US20140314673A1 (en) 2014-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4843B (zh) 藉二氫吡并吡治療癌症
JP6838085B2 (ja) Torキナーゼ阻害剤組み合わせ療法を使用して癌を治療する方法
US10391092B2 (en) Methods for treating cancer using dihydropyrazino-pyrazine compound combination therapy
TWI600428B (zh) 使用tor激酶抑制劑之癌症治療
TW201526894A (zh) 藉二氫吡并吡治療癌症
TWI635862B (zh) 使用tor激酶抑制劑之癌症治療
TWI656875B (zh) 藉二氫吡并吡治療癌症
US20130245026A1 (en) Treatment of cancer with tor kinase inhibitors
JP2017514805A (ja) Torキナーゼ阻害剤組み合わせ療法を使用して癌を治療す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