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41892A - 觸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觸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41892A
TW201441892A TW103100816A TW103100816A TW201441892A TW 201441892 A TW201441892 A TW 201441892A TW 103100816 A TW103100816 A TW 103100816A TW 103100816 A TW103100816 A TW 103100816A TW 201441892 A TW201441892 A TW 20144189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transmitting substrate
electrode
touch panel
protect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08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unihiko Yokohama
Masaya Shimizu
Hiroyuki Ishikawa
Shuu Takeuchi
Original Assignee
Hoside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siden Corp filed Critical Hosiden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441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189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目的]本發明係提供可提升視認性,且可保護電極的觸控面板。[構造]觸控面板(T)係具備第1透光性基材(100a)、複數第1電極(200a)、第1低反射構件(500a)。第1透光性基材(100a)係具有位於觸控面板(T)的輸入面相反側的第1面(110a),與位於觸控面板(T)的輸入面側的第2面(120a)。第1電極(200a)係隔開間隔來設置於第1透光性基材(100a)的第1面(110a)上。第1低反射構件(500a)係覆蓋第1電極(200a)。

Description

觸控面板
本發明係關於觸控面板。
作為先前的觸控面板,有日本特開2009-259063號公報的圖1所記載者。該觸控面板係具備第1、第2透明薄膜,與複數第1、第2電極。第1透明薄膜係具有第1面,與該背側的第2面。第2透明薄膜係具有第1面,與該背側的第2面。第1電極係設置於第1透明薄膜的第1面上。第2電極係設置於第2透明薄膜的第1面上。第1透明薄膜的第2面與第2透明薄膜的第1面接著。第2透明薄膜的第2面為觸控輸入面。觸控面板係被固接於顯示器(亦即,第1透明薄膜的第1面被固接於顯示器)。
第1透明薄膜之第1面上的第1電極,係到該第1面被固接於顯示器為止之間會露出。亦即,第1透 明薄膜之第1面上的第1電極,係在觸控面板的製造工程中及/或觸控面板的輸送時露出,所以有損傷之虞。此外,觸控面板因為在受到直射日光的影響之環境下使用,被要求觸控面板的視認性的提升。
本發明係有鑑於前述情況所發明者,其目的係提供可提升視認性,且可保護電極的觸控面板。
本發明的觸控面板係具備第1透光性基材、複數第1電極、第1低反射構件。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係具有位於該觸控面板的輸入面相反側的第1面,與位於該觸控面板的輸入面側的第2面。前述第1電極,係隔開間隔來配置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前述第1低反射構件,係覆蓋前述第1電極。
在此種樣態的觸控面板所致之狀況中,因為第1電極被第1低反射構件覆蓋保護,所以可防止第1電極損傷。而且,作為保護第1透光性基材之輸入相反側的第1面上之第1電極的構件,使用第1低反射構件,所以,可抑制在第1低反射構件與第1電極的邊際面上光線反射。因此,可提升觸控面板的視認性。
前述觸控面板,係可作為更具備第2透光性基材、複數第2電極、第2低反射構件的構造。前述第2透光性基材,係可作為具有配置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第2面上之第1面,與該第1面的背側之第2面的構造。 前述第2電極,係可作為以對於前述第1電極,在平面位置上交叉之方式,隔開間隔來配置於前述第2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的構造。前述第2低反射構件,係可作為設置於前述第2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2面上的構造。
在此種樣態的觸控面板所致之狀況中,即使藉由第2低反射構件,也可抑制光線的反射,所以可更提升觸控面板的視認性。
前述觸控面板,係可作為更具備複數第1引線、第1保護層、複數第2引線、第2保護層的構造。前述複數第1引線,係可作為隔開間隔來配置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且連接於前述第1電極的構造。前述第1保護層,係可作為覆蓋前述第1電極及前述第1引線的至少一方的構造。前述第2引線,係可作為隔開間隔來配置於前述第2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且連接於前述第2電極的構造。前述第2保護層,係可作為覆蓋前述第2電極及前述第2引線的至少一方的構造。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第2面,係可作為固接於前述第2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及前述第2保護層至少一方的構造。前述第1低反射構件,係可作為以覆蓋前述第1電極之方式,設置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及前述第1保護層上的至少一方的構造。
前述觸控面板,係可作為更具備第1折射率匹配層的構造。前述第1折射率匹配層,係可作為設置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且至少中介存在於 該第1透光性基材與前述第1電極之間的構造。前述第1保護層,係可作為以覆蓋前述第1電極及前述第1引線的至少一方之方式,設置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及前述第1折射率匹配層上的至少一方的構造。前述觸控面板,係可作為更具備第2折射率匹配層的構造。前述第2折射率匹配層,係可作為設置於前述第2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且至少中介存在於該第2透光性基材與前述第2電極之間的構造。前述第2保護層,係可作為以覆蓋前述第2電極及前述第2引線的至少一方之方式,設置於前述第2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及前述第2折射率匹配層上的至少一方的構造。
或者,前述觸控面板,係可作為更具備複數第2電極,與第2低反射構件的構造。前述第2電極,係可作為以對於前述第1電極,在平面位置上交叉之方式,隔開間隔來配置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2面上的構造。前述第2低反射構件,係可作為覆蓋前述第2電極的構造。
在此種樣態的觸控面板所致之狀況中,即使藉由第2低反射構件,也可抑制光線的反射,所以可更提升觸控面板的視認性。
前述觸控面板,係可作為更具備複數第1引線、第1保護層、複數第2引線、第2保護層的構造。前述第1引線,係可作為隔開間隔來配置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且連接於前述第1電極的構造。前 述第1保護層,係可作為覆蓋前述第1電極及前述第1引線的至少一方的構造。前述第2引線,係可作為隔開間隔來配置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2面上,且連接於前述第2電極的構造。前述第2保護層,係可作為覆蓋前述第2電極及前述第2引線的至少一方的構造。前述第1低反射構件,係可作為以覆蓋前述第1電極之方式,設置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及前述第1保護層上的至少一方的構造。前述第2低反射構件,係可作為以覆蓋前述第2電極之方式,設置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2面上及前述第2保護層上的至少一方的構造。
前述觸控面板,係可作為更具備第1折射率匹配層的構造。前述第1折射率匹配層,係可作為設置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且至少中介存在於該第1透光性基材與前述第1電極之間的構造。前述第1保護層,係可作為以覆蓋前述第1電極及前述第1引線的至少一方之方式,設置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及前述第1折射率匹配層上的至少一方的構造。前述觸控面板,係可作為更具備第2折射率匹配層的構造。前述第2折射率匹配層,係可作為設置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2面上,且至少中介存在於該第1透光性基材與前述第2電極之間的構造。前述第2保護層,係可作為以覆蓋前述第2電極及前述第2引線的至少一方之方式,設置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2面上及前述第2折射率匹配層上的至少一方的構造。
或者,前述觸控面板,係可作為更具備絕緣膜、複數第2電極、第2低反射構件的構造。前述絕緣膜,係可作為以覆蓋前述第1電極之方式,設置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的構造。前述第2電極,係可作為以對於前述第1電極,在平面位置上交叉之方式,隔開間隔來配置於前述絕緣膜上的構造。前述第2低反射構件,係可作為配置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2面上的構造。前述第1低反射構件,係可作為覆蓋前述第1、第2電極的構造。
在此種樣態的觸控面板所致之狀況中,即使藉由第2低反射構件,也可抑制光線的反射,所以可更提升觸控面板的視認性。
前述觸控面板,係可作為更具備複數第1引線、複數第2引線、第1保護層的構造。前述第1引線,係可作為隔開間隔來配置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且連接於前述第1電極的構造。前述第2引線,係可作為隔開間隔來配置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且連接於前述第2電極的構造。前述第1保護層,係可作為覆蓋前述第1、第2電極或前述第1、第2引線的構造。前述第1低反射構件,係可作為以覆蓋前述第1、第2電極之方式,設置於前述絕緣膜上及前述第1保護層上的至少一方的構造。
前述觸控面板,係可作為更具備第1折射率匹配層的構造。前述第1折射率匹配層,係可作為設置於 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且至少中介存在於該第1透光性基材與前述第1電極之間的構造。
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係以玻璃構成時,該第1透光性基材的厚度尺寸可設為0.05~2.0mm。此種樣態的觸控面板所致之狀況,可謀求第1透光性基材的材料費的減低,與第1電極的感度的提升。
前述第2透光性基材,係以玻璃構成時,該第2透光性基材的厚度尺寸可設為0.05~2.0mm。此種樣態的觸控面板所致之狀況,可謀求第2透光性基材的材料費的減低,與第2電極的感度的提升。
本發明之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係準備第1透光性基材,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第1面上形成複數第1電極,以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覆蓋前述第1電極之方式固接第1低反射構件之外,準備第2透光性基材,於前述第2透光性基材的第1面上形成複數第2電極,以於前述第2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覆蓋前述第2電極之方式形成保護層,之後,接著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之背側的第2面與前述保護層。
在此種樣態之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所致之狀況中,第1電極藉由第1低反射構件覆蓋。第2電極藉由保護層覆蓋。因此,到接著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之背側的第2面與前述保護層為止之間及接著後,可防止第1、第2電極損傷。
層積前述第1低反射構件之前,以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覆蓋前述第1電極之方式形成第1保護層,可於前述第1保護層上固接第1低反射構件。又,可於前述第2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之背側的第2面,固接第2低反射構件。可作為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第1面上,設置第1折射率匹配層的構造。可作為於前述第2透光性基材的第1面上,設置第2折射率匹配層的構造。
100a‧‧‧第1透光性基材
100b‧‧‧第2透光性基材
110a‧‧‧第1面
110b‧‧‧第1面
120a‧‧‧第2面
120b‧‧‧第2面
200a‧‧‧第1電極
200b‧‧‧第2電極
200b’‧‧‧第2電極
200b”‧‧‧第2電極
300a‧‧‧第1引線
300b‧‧‧第2引線
300b’‧‧‧第2引線
300b”‧‧‧第2引線
400a‧‧‧第1保護層
400a’‧‧‧第1保護層
400b‧‧‧第2保護層
400b’‧‧‧第2保護層
500a‧‧‧第1低反射構件
500a’‧‧‧第1低反射構件
500b‧‧‧第2低反射構件
500b’‧‧‧第2低反射構件
500b”‧‧‧第2低反射構件
510b‧‧‧固接面
520b‧‧‧觸控輸入面
600‧‧‧FPC(外部連接部)
610‧‧‧第1連接部
620‧‧‧第2連接部
700‧‧‧接著層
IMa‧‧‧第1折射率匹配層
IMb‧‧‧第2折射率匹配層
IMb’‧‧‧第2折射率匹配層
T‧‧‧觸控面板
T’‧‧‧觸控面板
T”‧‧‧觸控面板
[圖1A]關於本發明的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概略仰視圖。
[圖1B]前述觸控面板之圖1A中的1B-1B剖面圖。
[圖2A]前述觸控面板的設置第1電極及第1引線之第1透光性基材的概略仰視圖。
[圖2B]前述觸控面板的設置第2電極及第2引線之第2透光性基材的概略仰視圖。
[圖3A]揭示前述觸控面板的第2透光性基材、第2電極、第2引線、第2保護層及第2低反射構件的形成工程的圖。
[圖3B]揭示前述觸控面板的第1透光性基材、第1電極、第1引線、第1保護層及第1低反射構件的形成工程的圖。
[圖3C]揭示前述觸控面板之第1、第2層積體的貼合工程,及FPC連接工程的圖。
[圖4]揭示前述觸控面板之第1設計變更例的剖面圖。
[圖5]揭示前述觸控面板之第2設計變更例的剖面圖。
以下,針對關於本發明之實施例的觸控面板,一邊參照圖1A~圖3C一邊進行說明。圖1A及圖1B所示之觸控面板T係投影型靜電容方式的觸控面板。該觸控面板T係具備第1、第2層積體、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600(外部連接部)、透明接著層700。以下,針對觸控面板T的各構成要件,詳細進行說明。再者,圖1A~圖2B所示之X1係觸控面板T的寬度方向的一方側,X2係觸控面板T的寬度方向的另一方側。Y1係觸控面板T的長度方向的一方側,Y2係觸控面板T的長度方向的另一方側。Z1係觸控面板T的長度方向的一方側,Z2係觸控面板T的長度方向的另一方側。Y1-Y2方向係正交於X1-X2方向。Z1-Z2方向係正交於Y1-Y2方向及X1-X2方向。
第1層積體係具備第1透光性基材100a、複數第1電極200a、複數第1引線300a、第1保護層400a、第1低反射構件500a。第2層積體係具備第2透光 性基材100b、複數第2電極200b、複數第2引線300b、第2保護層400b、第2低反射構件500b。
第2透光性基材100b係如圖1A、圖1B及圖2B所示,為透明的玻璃薄片。第2透光性基材100b的厚度尺寸為0.05~2.0mm,1.1mm為佳。因為第2透光性基材100b的厚度尺寸為1.1mm對第2透光性基材100b的材料費的低成本,與第2透光性基材100b上的第2電極200b的高感度的均衡來說最佳。第2透光性基材100b係具有第1面110b,與第1面110b之背側的第2面120b。第2面120b係位於觸控面板T的輸入面側(表面側(Z1方向側)),第1面110b係位於觸控面板T的輸入面相反側(背面側(Z2方向側))。換句話說,第2面120b係於Z1-Z2方向中,位於比第1面110b還接近後述之觸控輸入面520b的位置。於第2面上120b上,可設置裝飾層,來覆蓋第1引線300a及/或第2引線300b。
第2低反射構件500b係如圖1B所示,為進行過抗眩處理及/或低反射處理的偏光板或偏光薄膜。第2低反射構件500b係被層積於第2透光性基材100b的第2面120b上。第2低反射構件500b係觸控面板T的最上層。第2低反射構件500b係具有固接面510b、固接面510b之背側的觸控輸入面520b。固接面510b係固接於第2透光性基材100b的第2面120b。第2低反射構件500b的固接面510b與第2透光性基材100b的第2面120b之間,幾乎不存在空氣層。觸控輸入面520b係手指及觸控 筆等的檢測對象可觸控之觸控面板T的外面(最上面)。再者,第2透光性基材100b破損時,可藉由第2低反射構件500b,防止第2透光性基材100b的飛散。
第2電極200b係如圖1A、圖1B及圖2B所示,為延伸於Y1-Y2方向之長條狀的透明導電膜、導電線或導體。第2電極200b係於X1-X2方向,隔開間隔來設置於第2透光性基材100b的第1面110b上。前述透明導電膜係以ITO(氧化銦+氧化錫)、IZO(氧化銦+氧化鋅)、AZO(AI摻雜氧化鋅)或導電性高分子(PEDOT或PSS)等所構成。前述導電線係銀(Ag)奈米線或線寬15μm以下的金屬線。前述導體係以感光性銀或圖形偏移等製作之線寬15μm以下的金屬(例如Ag、Cu)所構成的導體。
第2引線300b係如圖1A、圖1B及圖2B所示,為長條狀的透明導電膜、金屬(例如銀(Ag)、鉬(Mo)、鋁(Al)或銅(Cu))、合金(例如銀(Ag)、鈀(Pd)及銅(Cu)的合金)或金屬線。前述透明導電膜係可利用與第2電極200b的透明導電膜相同素材來構成。第2引線300b係隔開間隔來設置於第2透光性基材100b的第1面110b上。第2引線300b係具有第1、第2端部。第2引線300b的第1端部連接於第2電極200b的端部。
第2電極200b為前述透明導電膜時,可作為於第2透光性基材100b的第1面110b上,設置透明之第 2折射率匹配層IMb(第2折射率調整層)的構造。此時,第2電極200a及第2引線300b係設置於第1面110b的第2折射率匹配層IMb上。第2折射率匹配層IMb係中介存在於第2透光性基材100b與第2電極200b之間。第2電極200b的前述透明導電膜的折射率為約1.9~2.0。第2透光性基材100b的折射率一般為1.4~1.6。第2折射率匹配層IMb的折射率係大於第2透光性基材100b的折射率,且小於第2電極200b的前述透明導電膜的折射率。藉由第2折射率匹配層IMb,縮小第2透光性基材100b的折射率與第2電極200b的折射率的差(亦即,調整兩折射率的差)。再者,在圖2B~圖3C中,圖示省略第2折射率匹配層IMb。
第2保護層400b係如圖1B所示,為透明的丙烯酸系樹脂。第2保護層400b係以覆蓋第2電極200b及第2引線300b的第2端部以外的部分之方式被層積於第2透光性基材100b的第1面110b上。第2保護層400b與第2透光性基材100b的第1面110b之間,幾乎不存在空氣層。
第1透光性基材100a係如圖1A~圖2A所示,為透明的玻璃薄片。第1透光性基材100a的厚度尺寸為0.05~2.0mm,0.55mm為佳。因為第1透光性基材100a的厚度尺寸為0.55mm對第1透光性基材100a的材料費的低成本,與第1透光性基材100a上的第1電極200a的高感度的均衡來說最佳。第1透光性基材100a係 具有第1面110a,與第1面110a之背側的第2面120a。第2面120a係藉由透明接著層700,被固接於第2保護層400b。第2面120a係與第2透光性基材100b的第1面110b對向。第2面120a係位於觸控面板T的輸入面側(表面側(Z1方向側)),第1面110a係位於觸控面板T的輸入面相反側(背面側(Z2方向側))。換句話說,第1面110a係於Z1-Z2方向中,位於比第2面120a還遠離觸控輸入面520b的位置。
第1電極200a係如圖1A~圖2A所示,為延伸於X1-X2方向之長條狀的透明導電膜、導電線或導體。第1電極200a係於Y1-Y2方向,隔開間隔來設置於第1透光性基材100a的第1面110a上。第1電極200a係對於第2電極200b,在平面位置上略直角交叉。前述透明導電膜係以ITO(氧化銦+氧化錫)、IZO(氧化銦+氧化鋅)、AZO(AI摻雜氧化鋅)或導電性高分子(PEDOT或PSS)等所構成。前述導電線係銀(Ag)奈米線或線寬15μm以下的金屬線。前述導體係以感光性銀或圖形偏移等製作之線寬15μm以下的金屬(例如Ag、Cu)所構成的導體。
再者,第1、第2電極200a、200b的前述導電線及前述導體並不透明。但是,即使在第1、第2電極200a、200b是前述導電線或前述導體之狀況中,也可藉由將第1、第2電極200a、200b的數值口徑設為80%以上(亦即,將觸控面板T的顯示區域之第1、第2電極 200a、200b的佔有率設為20%以下),讓該第1、第2電極200a、200b成為擬似透明。
第1引線300a係如圖1B~圖2A所示,為長條狀的透明導電膜、金屬(例如銀(Ag)、鉬(Mo)、鋁(Al)或銅(Cu))、合金(例如銀(Ag)、鈀(Pd)及銅(Cu)的合金)或金屬線。前述透明導電膜係可利用與第1電極200a的透明導電膜相同素材來構成。第1引線300a係隔開間隔來設置於第1透光性基材100a的第1面110a上。第1引線300a係具有第1、第2端部。第1引線300a係以第1端部連接於第1電極200a的X1方向及X2方向的端部的任一方,第2端部位於第1透光性基材100a的第1面110a之圖2A的圖示右側之兩個角部的任一方之方式拉引。
第1電極200a為前述透明導電膜時,可作為於第1透光性基材100a的第1面110a上,設置透明之第1折射率匹配層IMa(第1折射率調整層)的構造。此時,第1電極200a及第1引線300a係設置於第1面110a的第1折射率匹配層IMa上。第1折射率匹配層IMa係中介存在於第1透光性基材100a與第1電極200a之間。第1電極200a的前述透明導電膜的折射率為約1.9~2.0。第1透光性基材100a的折射率一般為1.4~1.6。第1折射率匹配層IMa的折射率係大於第1透光性基材100a的折射率,且小於第1電極200a的前述透明導電膜的折射率。藉由第1折射率匹配層IMa,縮小第1透光性基材 100a的折射率與第1電極200a的折射率的差(亦即,調整兩折射率的差)。再者,在圖2A及圖3A~圖3C中,圖示省略第1折射率匹配層IMa。
第1保護層400a係如圖1B所示,為透明的丙烯酸系樹脂。第1保護層400a係以覆蓋第1電極200a及第1引線300a的第2端部以外的部分之方式被層積於第1透光性基材100a的第1面110a上。第1保護層400a與第1透光性基材100a的第1面110a之間,幾乎不存在空氣層。
第1低反射構件500a係如圖1A~圖1B所示,為LR(Low Reflective)薄膜。第1低反射構件500a係以覆蓋第1電極200a及第1引線300a的第2端部以外的部分之方式,設置於第1保護層400a上。第1低反射構件500a係觸控面板T的最下層。第1電極200a及第1引線300a係藉由第1保護層400a及第1低反射構件500a保護。第1低反射構件500a與第1保護層400a之間,幾乎不存在空氣層。
FPC600係如圖1A及圖1B所示,具有一對的第1連接部610,與第2連接部620。第1連接部610係從第2連接部620的兩端延伸設置。各第1連接部610係被固接於第1透光性基材100a的第1面110a之前述角部,連接於第1引線300a的前述第2端部。第2連接部620係被固接於第2透光性基材100b的第1面110b,連接於第2引線300b。藉由FPC600,觸控面板T可連接於 攜帶終端裝置及顯示器裝置等的電子機器。
以下,針對上述之構造的觸控面板T的製造工程,一邊參照圖3A~圖3C,一邊進行說明。再者,在此,第1、第2電極200a、200b及第2引線300b設為以ITO構成者,第1引線300a設為以銀構成者。
如下所述,形成觸控面板T的第2層積體(第2低反射構件500b、第2透光性基材100b、第2電極200b、第2引線300b及第2保護層400b)。首先,準備第2透光性基材100b及折射率匹配薄膜。之後,於第2透光性基材100b的第1面110b上,接著未圖示的折射率匹配薄膜(第2折射率匹配層IMb)。之後,於第1面110b的第2折射率匹配層IMb上,形成ITO膜。之後,利用蝕刻等的公知手法,對ITO膜進行圖案化。藉此,如圖3A所示,於第2透光性基材100b的第1面110b之第2折射率匹配層IMb上,隔開間隔來形成複數第2電極200b,並且於該第1面110b之第2折射率匹配層IMb上,複數第2引線300b以連續於第2電極200b之方式形成(參照圖2B)。
之後,於第2透光性基材100b的第1面110b之第2折射率匹配層IMb上,塗布透明的丙烯酸系樹脂。此時,讓丙烯酸系樹脂與第2折射率匹配層IMb之間不會形成空氣層。前述丙烯酸系樹脂成為第2保護層400b。第2保護層400b係被固接於第1面110b的第2折射率匹配層IMb上,覆蓋該第2折射率匹配層IMb上的第2電 極200b及第2引線300b的第2端部以外的部分。之後,以第2透光性基材100b的第2面120b與第2低反射構件500b的固接面510b之間不會形成空氣層之方式,於第2透光性基材100b的第2面120b,固接第2低反射構件500b的固接面510b。再者,在裝飾層被設置在第2透光性基材100b的第2面120b上時,在使第2低反射構件500b接著於第2面120b之前,於該第2面120b上,進行網版印刷或凹版印刷等,或貼附裝飾薄膜,藉此形成裝飾層。
另一方面,如下所述,形成觸控面板T的第1層積體(第1透光性基材100a、第1電極200a、第1引線300a、第1保護層400a及第1低反射構件500a)。首先,準備第1透光性基材100a及折射率匹配薄膜。之後,於第1透光性基材100a的第1面110a上,貼附未圖示的折射率匹配薄膜(第1折射率匹配層IMa)。之後,於第1面110a的第1折射率匹配層IMa上,形成ITO膜。之後,利用蝕刻等的公知手法,對ITO膜進行圖案化。藉此,如圖3B所示,於第1透光性基材100a的第1面110a之第1折射率匹配層IMa上,隔開間隔來形成複數第1電極200a。之後,於第1透光性基材100a的第1面110a之第1折射率匹配層IMa上,利用銀進行配線印刷,形成複數第1引線300a。此時,以第1引線300a的第1端部重疊於第1電極200a的X1方向及X2方向之端部的任一方上之方式進行印刷。藉此,第1引線300a連 接於第1電極200a。
之後,於第1透光性基材100a的第1面110a之第1折射率匹配層IMa上,塗布透明的丙烯酸系樹脂。此時,讓丙烯酸系樹脂與第1折射率匹配層IMa之間不會形成空氣層。前述丙烯酸系樹脂成為第1保護層400a。第1保護層400a係被固接於第1面110a的第1折射率匹配層IMa上,覆蓋該第1折射率匹配層IMa上的第1電極200a及第1引線300a的第2端部以外的部分。之後,以第1保護層400a與第1低反射構件500a之間不會形成空氣層之方式,於第1保護層400a接著第1低反射構件500a。藉此,第1低反射構件500a覆蓋保護第1面110a的第1折射率匹配層IMa上的第1電極200a。
之後,貼合觸控面板T的第2層積體與觸控面板T的第1層積體。具體來說,於第2保護層400b及/或第1透光性基材100a的第2面120b上,塗布接著劑(透明接著層700)。之後,利用透明接著層700來接著第2保護層400b與第1透光性基材100a的第2面120b。藉此,觸控面板T的第2層積體與觸控面板T的第1層積體被貼合,第2電極200b對於第1電極200a,在平面位置上略直角交叉。
之後,準備FPC600。之後,使用異向性導電膜,將FPC600的第1連接部610壓接於第1透光性基材100a的第1面110a上。藉此,第1連接部610連接於第1引線300a。同樣地,使用異向性導電膜,將FPC600的 第2連接部620壓接於第2透光性基材100b的第1面110b上。藉此,第2連接部620連接於第2引線300b。
如上所述的觸控面板T係具有以下的技術特徵。第1,可防止第1、第2電極200a、200b於觸控面板T的製造工程及觸控面板T的搬送時損傷。具體來說,於第1層積體的形成工程中,於第1面110a上形成第1電極200a之後,以於第1面110a上覆蓋第1電極200a之方式形成第1保護層400a,以於第1保護層400a上,覆蓋第1電極200a之方式固接第1低反射構件。如此,第1電極200a係被第1保護層400a及第1低反射構件500a覆蓋,所以,第1電極200a係於觸控面板T的製造工程及之後不會損傷。又,於第2層積體的形成工程中,於第1面110b上,形成第2電極200b之後,以於第1面110b上,覆蓋第2電極200b之方式形成第2保護層400b。如此,第2電極200b係被第2保護層400b覆蓋,所以,第2電極200b係於觸控面板T的製造工程及之後不會損傷。
第2,觸控面板T的視認性會提升。其理由係如下所述。於第1電極下,存在露出與該第1電極大幅不同的其他層(第1電極露出時,前述其他層為空氣層(折射率為1))時,在第1電極與其他層的邊際面中,光線會反射。但是,觸控面板T係第1電極200a藉由第1保護層400a及第1低反射構件500a覆蓋。第1保護層400a及第1低反射構件500a的折射率,係接近第1電極200a 的折射率,所以,可抑制第1電極200a與第1保護層400a及第1低反射構件500a的邊際面中光線反射。尤其,藉由利用第1低反射構件500a覆蓋第1電極200a,可適當抑制光線的反射。進而,第1折射率匹配層IMa中介存在於第1透光性基材100a與第1電極200a之間時,藉由第1折射率匹配層IMa,可縮小第1透光性基材100a的折射率與第1電極200a的折射率的差。因此,可抑制第1透光性基材100a與第1電極200a的邊際面中光線反射。第2折射率匹配層IMb中介存在於第2透光性基材100b與第2電極200b之間時,藉由第2折射率匹配層IMb,可縮小第2透光性基材100b的折射率與第2電極200b的折射率的差。因此,可抑制第2透光性基材100b與第2電極200b的邊際面中光線反射。又,藉由第2低反射構件500b,抑制光線的反射。
第3,第1低反射構件500a係抑制光線的反射,並且保護第1電極200a,第2低反射構件500b係抑制光線的反射,並且可防止第2透光性基材100b破損時的飛散。亦即,第1、第2低反射構件500a、500b係具有兩個功能,所以,觸控面板T可藉由具備該第1、第2低反射構件500a、500b,來抑制成本增加。
第4,可謀求觸控面板T的低成本化及感度的提升。因為,第1、第2透光性基材100a、100b的厚度尺寸為0.05~2.0mm,故可謀求第1、第2透光性基材100a、100b的材料費的減低,並且可提升第1、第2電極 200a、200b的感度。
再者,上述之觸控面板T並不限定於前述實施例者,於申請專利範圍的記載範圍中,可任意變更設計。以下,詳細說明。
在前述實施例中,第2電極200b係以對於第1電極200a,在平面位置上直角交叉之方式隔開間隔來設置於第2透光性基材100b的第1面110b上。但是,本發明的第2電極係只要以對於第1電極,在平面位置上交叉之方式配置的話,可任意設定。例如,如圖4所示的觸控面板T’,可變更設計為第2電極200b’於X1-X2方向,隔開間隔來配設於第1透光性基材100a的第2面120b上,且延伸於Y1-Y2方向的構造。該第2電極200b’也對於第1電極200a,略直角交叉。第2引線300b’也隔開間隔來設置於第1透光性基材100a的第2面120b上。第2保護層400b’係以覆蓋第2電極200b’及第2引線300b’的第2端部以外的部分之方式被層積於第1透光性基材100a的第2面120b上。第2低反射構件500b’係被層積於第2保護層400b’上。再者,可作為於第1透光性基材100a的第1面110a上,設置第1折射率匹配層IMa,於第1透光性基材100a的第2面120a上,設置第2折射率匹配層IMb’的構造。可作為於第1折射率匹配層IMa上,設置第1電極200a,於第2折射率匹配層IMb’上,設置第2電極200b的構造。
或者,如圖5所示之觸控面板T”,可變更設 計成於第1透光性基材100a的第1面110a上,以覆蓋第1電極200a之方式設置絕緣膜800時,第2電極200b”於X1-X2方向,隔開間隔來配置於絕緣膜800上,且延伸於Y1-Y2方向的構造。該第2電極200b”也對於第1電極200a,略直角交叉。第2引線300b”係隔開間隔來設置於第1透光性基材100a的第1面110a上。第2引線300b”係具有第1、第2端部。第2引線300b”係以第1端部連接於第2電極200b”之Y2方向的端部,第2端部位於第1透光性基材100a的第1面110a之圖2A的圖示右側的端部之方式拉引。第1引線300a雖於圖5中並未圖示,與前述實施例相同,設置於第1透光性基材100a的第1面110a。第1保護層400a’係以覆蓋第1、第2電極200a、200b”及第1、第2引線300a、300b”的第2端部以外的部分之方式設置於絕緣膜800及第1透光性基材100a的第1面110a上。第1低反射構件500a’係以覆蓋第1、第2電極200a、200b”及第1、第2引線300a、300b”的第2端部以外的部分之方式,設置於第1保護層400a’上。第2低反射構件500b”係被層積於第1透光性基材100a的第2面120a上。FPC600’係被固接於第1透光性基材100a的第1面110a,連接於第1、第2引線300a、300b”的第2端部。再者,可作為於第1透光性基材100a的第1面110a上,設置第1折射率匹配層IMa的構造。可作為於第1面110a的第1折射率匹配層IMa上,設置第1電極200a的構造。
在前述實施例及前述設計變形例中,第1透光性基材100a設為具有第1、第2面110a、110b之透明的玻璃薄片。但是,本發明的第1透光性基材係只要是具有位於觸控面板之輸入面相反側(背面側)的第1面,與位於該觸控面板的輸入面側(表面側)的第2面,且具有透光性的構件,可任意變更設計。例如,第1透光性基材可變更設計成具有透光性之PET等的樹脂薄膜。又,第1透光性基材可利用具有透光性之剛性的玻璃或樹脂薄膜構成,也可利用具有透光性之可撓性的玻璃或樹脂薄膜構成。第1透光性基材在利用前述之剛性或可撓性的玻璃構成時,也可將該第1透光性基材的厚度尺寸設為與前述實施例相同的厚度尺寸。
本發明的第1電極係只要隔開間隔來配置於上述之第1透光性基材的第1面上,可任意變更設計。本發明的第1電極係作為直接設置於第1透光性基材的第1面上的構造亦可,作為設置於第1透光性基材之第1面上的折射率匹配層等上的構造亦可。
本發明的第1低反射構件,係可減低光線的反射者,只要覆蓋上述之第1電極,可任意變更設計。例如,於觸控面板T及T’中,可作為第1低反射構件500a以覆蓋第1電極200a之方式,設置於第1透光性基材100a的第1面110a的構造。此時,省略第1保護層400a。於觸控面板T”中,可作為第1低反射構件500a’以覆蓋第1、第2電極200a、200b”之方式,設置於絕緣膜 800上的構造。此時,省略第1保護層400a’。又,本發明的第1低反射構件並不限定於觸控面板的最下層。亦即,本發明的觸控面板可於第1低反射構件的下側,設置保護層等的其他層。又,作為上述之第1低反射構件,可使用施加過抗眩處理及/或低反射處理的偏光板或偏光薄膜。
於本發明中,可省略第2透光性基材(例如,觸控面板T’及T”)。又,本發明的第2透光性基材係具有第1面及該第1面之背側的第2面,且具有透光性的構件,只要前述第1面以對向於第1透光性基材的第2面之方式配置,可任意變更設計。例如,第2透光性基材可變更設計成具有透光性之PET等的樹脂薄膜。又,第2透光性基材可利用具有透光性之剛性的玻璃或樹脂薄膜構成,也可利用具有透光性之可撓性的玻璃或樹脂薄膜構成。第2透光性基材在利用前述之剛性或可撓性的玻璃構成時,也可將該第2透光性基材的厚度尺寸設為與前述實施例相同的厚度尺寸。
於本發明中,可省略第2低反射構件。又,可於第2透光性基材的第2面或第1透光性基材的第2面上設置保護層,來代替上述之第2低反射構件。又,上述之第2低反射構件並不限定於觸控面板的最上層。亦即,本發明的觸控面板可於第2低反射構件的上側,設置保護層或裝飾面板等的其他層。本發明的觸控輸入面係只要是觸控面板的最上面或該觸控面板具有之電子機器的觸控輸 入部的外面,可任意變更設計。又,本發明的第2低反射構件係只要可減低光線的反射,使用任何種類亦可。例如,作為上述之第2低反射構件,可使用LR薄膜。
於本發明中,可省略第1折射率匹配層及/或第2折射率匹配層。又,第1折射率匹配層即使在第1電極以前述透明導電膜以外的素材構成之狀況中,也可設置於第1透光性基材的第1面上。該第1折射率匹配層係以具有大於第1透光性基材的折射率,且小於第1電極的折射率之折射率的素材構成即可。即使在第1折射率匹配層設置於第1透光性基材的第1面上之狀況中,第1引線也可作為設置於第1透光性基材的第1面上的構造。第2折射率匹配層即使在第2電極以前述透明導電膜以外的素材構成之狀況中,也可作為設置於第2透光性基材的第1面或第1透光性基材的第2面上的構造。該第2折射率匹配層係以第1透光性基材或具有大於第1透光性基材的折射率,且小於第2電極的折射率之折射率的素材構成即可。即使在第2折射率匹配層設置於第2透光性基材的第1面或第1透光性基材的第2面上之狀況中,第2引線也可作為設置於第2透光性基材的第1面或第1透光性基材的第2面上的構造。
於本發明中,可省略第1保護層及/或第2保護層。在省略第1保護層時,上述之第1低反射構件係可變更設計成以至少覆蓋第1電極之方式設置於上述之第1透光性基材的第1面上的構造。在省略第2保護層時,上 述之第1透光性基材的第2面係可以固接於上述第2透光性基材的第1面或第2低反射構件之方式變更設計。
本發明的第1保護層係只要是覆蓋第1電極及第1引線的至少一方之具有透光性的構件,可任意變更設計。例如,於觸控面板T及T’中,第1保護層400a可變更設計成覆蓋第1電極200a的一部分、第1電極200a的全部或第1引線300a的第2端部以外之部分的形狀。第1低反射構件500a係以覆蓋第1電極200a之方式,設置於第1保護層400a上及第1透光性基材100a的第1面110a上。於觸控面板T”中,第1保護層400a’可變更設計成覆蓋第1、第2電極200a、200b”的一部分、第1、第2電極200a、200b”的全部或第1、第2引線300a、300b”的第2端部以外之部分的形狀。第1低反射構件500a’係以覆蓋第1、第2電極200a、200b”之方式,設置於第1保護層400a上及絕緣膜800上。
本發明的第2保護層係只要是覆蓋第2電極及第2引線的至少一方之具有透光性的構件,可任意變更設計。例如,於觸控面板T中,第2保護層400b可變更設計成覆蓋第2電極200b的一部分、第2電極200b的全部或第2引線300b的第2端部以外之部分的形狀。第1透光性基材100a的第2面120a係被固接於第2保護層400b及第2透光性基材100b的第1面110b上。例如,於觸控面板T’中,第2保護層400b’可變更設計成覆蓋第2電極200b’的一部分、第2電極200b’的全部或第2引線 300b’的第2端部以外之部分的形狀。第2低反射構件500b’係被固接於第2保護層400b’及第1透光性基材100a的第2面120a。
在前述實施例及前述變更設計例中,外部連接部設為FPC。但是,本發明的外部連接部係只要可將第1、第2電極連接於外部者,可任意變更設計。例如,外部連接部係可變更設計成連接於第1、第2電極的栓或連接器等。進而,也將上述之第1、第2引線的一部分,作為外部連接部來使用。
本發明之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係只要是準備第1透光性基材,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第1面上形成複數第1電極,以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覆蓋前述第1電極之方式固接第1低反射構件之外,準備第2透光性基材,於前述第2透光性基材的第1面上形成複數第2電極,以於前述第2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覆蓋前述第2電極之方式形成保護層(第2保護層),之後,接著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之背側的第2面與前述保護層,可任意變更設計。可在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形成前述第1電極之前,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第1面上,設置第1折射率匹配層,之後,將前述第1電極形成於前述第1折射率匹配層上。可在於前述第2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形成前述第2電極之前,於前述第2透光性基材的第1面上,設置第2折射率匹配層,之後,將前述第2電極形成 於前述第2折射率匹配層上。層積前述第1低反射構件之前,以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覆蓋前述第1電極之方式形成第1保護層,可於前述第1保護層上固接第1低反射構件。又,可於前述第2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之背側的第2面,固接第2低反射構件。
再者,構成上述之觸控面板的各構成構件的素材、形狀、尺寸、數量及配置等係說明該一例者,只要是可實現相同功能的話,可任意變更設計。上述之實施例及變更設計例,只要不互相矛盾,可相互組合。
100a‧‧‧第1透光性基材
100b‧‧‧第2透光性基材
110a‧‧‧第1面
110b‧‧‧第1面
120a‧‧‧第2面
120b‧‧‧第2面
200a‧‧‧第1電極
200b‧‧‧第2電極
300a‧‧‧第1引線
300b‧‧‧第2引線
400a‧‧‧第1保護層
400b‧‧‧第2保護層
500a‧‧‧第1低反射構件
500b‧‧‧第2低反射構件
510b‧‧‧固接面
520b‧‧‧觸控輸入面
600‧‧‧FPC(外部連接部)
610‧‧‧第1連接部
620‧‧‧第2連接部
700‧‧‧接著層
IMa‧‧‧第1折射率匹配層
IMb‧‧‧第2折射率匹配層
T‧‧‧觸控面板

Claims (12)

  1. 一種觸控面板,其特徵為具備:第1透光性基材,係具有位於該觸控面板的輸入面相反側的第1面及位於該觸控面板的輸入面側的第2面;複數第1電極,係隔開間隔來配置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及第1低反射構件,係覆蓋前述第1電極。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觸控面板,其中,更具備:第2透光性基材,係具有配置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第2面上之第1面,及該第1面的背側之第2面;複數第2電極,係以對於前述第1電極,在平面位置上交叉之方式,隔開間隔來配置於前述第2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及第2低反射構件,係設置於前述第2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2面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記載之觸控面板,其中,更具備:複數第1引線,係隔開間隔來配置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且連接於前述第1電極;第1保護層,係覆蓋前述第1電極及前述第1引線的至少一方;複數第2引線,係隔開間隔來配置於前述第2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且連接於前述第2電極;及 第2保護層,係覆蓋前述第2電極及前述第2引線的至少一方;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第2面,係固接於前述第2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及前述第2保護層之至少一方;前述第1低反射構件,係以覆蓋前述第1電極之方式,設置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及前述第1保護層上的至少一方。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記載之觸控面板,其中,更具備:第1折射率匹配層,係設置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且至少中介存在於該第1透光性基材與前述第1電極之間;及第2折射率匹配層,係設置於前述第2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且至少中介存在於該第2透光性基材與前述第2電極之間;前述第1保護層,係以覆蓋前述第1電極及前述第1引線的至少一方之方式,設置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及前述第1折射率匹配層上的至少一方;前述第2保護層,係以覆蓋前述第2電極及前述第2引線的至少一方之方式,設置於前述第2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及前述第2折射率匹配層上的至少一方。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觸控面板,其中,更具備:複數第2電極,係以對於前述第1電極,在平面位置 上交叉之方式,隔開間隔來配置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2面上;及第2低反射構件,係覆蓋前述第2電極。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記載之觸控面板,其中,更具備:複數第1引線,係隔開間隔來配置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且連接於前述第1電極;第1保護層,係覆蓋前述第1電極及前述第1引線的至少一方;複數第2引線,係隔開間隔來配置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2面上,且連接於前述第2電極;及第2保護層,係覆蓋前述第2電極及前述第2引線的至少一方;前述第1低反射構件,係以覆蓋前述第1電極之方式,設置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及前述第1保護層上的至少一方;前述第2低反射構件,係以覆蓋前述第2電極之方式,設置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2面上及前述第2保護層上的至少一方。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記載之觸控面板,其中,更具備:第1折射率匹配層,係設置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且至少中介存在於該第1透光性基材與前述第1電極之間;及 第2折射率匹配層,係設置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2面上,且至少中介存在於該第1透光性基材與前述第2電極之間;前述第1保護層,係以覆蓋前述第1電極及前述第1引線的至少一方之方式,設置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及前述第1折射率匹配層上的至少一方;前述第2保護層,係以覆蓋前述第2電極及前述第2引線的至少一方之方式,設置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2面上及前述第2折射率匹配層上的至少一方。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觸控面板,其中,更具備:絕緣膜,係以覆蓋前述第1電極之方式,設置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複數第2電極,係以對於前述第1電極,在平面位置上交叉之方式,隔開間隔來配置於前述絕緣膜上;及第2低反射構件,係設置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2面上;前述第1低反射構件覆蓋前述第1、第2電極。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記載之觸控面板,其中,更具備:複數第1引線,係隔開間隔來配置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且連接於前述第1電極;複數第2引線,係隔開間隔來配置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且連接於前述第2電極;及 第1保護層,係覆蓋前述第1、第2電極或前述第1、第2引線;前述第1低反射構件,係以覆蓋前述第1、第2電極之方式,設置於前述絕緣膜上及前述第1保護層上的至少一方。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記載之觸控面板,其中,更具備:第1折射率匹配層,係設置於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的前述第1面上,且至少中介存在於該第1透光性基材與前述第1電極之間。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8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觸控面板,其中,前述第1透光性基材,係以玻璃構成,該第1透光性基材的厚度尺寸為0.05~2.0mm。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觸控面板,其中,前述第2透光性基材,係以玻璃構成,該第2透光性基材的厚度尺寸為0.05~2.0mm。
TW103100816A 2013-02-27 2014-01-09 觸控面板 TW20144189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36812 2013-02-27
JP2013255699A JP2014194749A (ja) 2013-02-27 2013-12-11 タッチパネ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1892A true TW201441892A (zh) 2014-11-01

Family

ID=50272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0816A TW201441892A (zh) 2013-02-27 2014-01-09 觸控面板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240619A1 (zh)
EP (1) EP2772839A2 (zh)
JP (1) JP2014194749A (zh)
KR (1) KR20140107113A (zh)
CN (1) CN104007872A (zh)
TW (1) TW20144189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90648B (zh) * 2013-10-10 2015-12-09 成都芯源***有限公司 隔离式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US9541965B1 (en) * 2014-03-10 2017-01-10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Cover assembly for a display stack
US10318026B2 (en) 2014-12-09 2019-06-11 Lg Innotek Co., Ltd. Touch window
CN104699309B (zh) * 2015-03-31 2017-06-13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JP6052330B2 (ja) * 2015-04-24 2016-12-27 Tdk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タッチパネル
CN105260050A (zh) * 2015-09-10 2016-01-20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触控显示装置
CN105138191B (zh) * 2015-10-15 2019-02-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JP6814106B2 (ja) * 2017-08-01 2021-01-13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タッチ入力装置
US10923002B1 (en) * 2019-08-29 2021-02-16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79515B2 (ja) * 1999-11-10 2006-05-31 グンゼ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
JP4632589B2 (ja) * 2001-08-06 2011-02-1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機能付きの透明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5413937B2 (ja) * 2006-09-28 2014-02-1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20090096763A1 (en) * 2007-10-16 2009-04-16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oration Touch panel, display device with input function,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1498972B (zh) * 2008-02-01 2012-07-18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JP2009259063A (ja) 2008-04-18 2009-11-05 Gunze Ltd 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958020B2 (ja) * 2009-03-31 2012-06-2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を作製するための積層体、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の製造方法
US20110012845A1 (en) * 2009-07-20 2011-01-20 Rothkopf Fletcher R Touch sensor structures for displays
US20110012841A1 (en) * 2009-07-20 2011-01-20 Teh-Zheng Lin Transparent touch panel capable of being arranged before display of electronic device
KR101122949B1 (ko) * 2010-04-28 2012-06-12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2138019A (ja) * 2010-12-27 2012-07-19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KR101294569B1 (ko) * 2011-06-29 2013-08-0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9079384B2 (en) * 2011-11-11 2015-07-14 Apple Inc. Touch sensor panel having an index matching passivation lay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07872A (zh) 2014-08-27
KR20140107113A (ko) 2014-09-04
US20140240619A1 (en) 2014-08-28
JP2014194749A (ja) 2014-10-09
EP2772839A2 (en) 2014-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441892A (zh) 觸控面板
JP5372697B2 (ja) 投影型静電容量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6324656B2 (ja) タッチパネル基板、及び表示装置
TWI411948B (zh) 靜電電容型輸入裝置
TW201610783A (zh) 層疊構造體、觸摸面板、帶觸摸面板的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US8742772B2 (en) Touch panel sensor
JP5970805B2 (ja) 透明シート付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
TW201426449A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JP2009053894A (ja) 静電容量型入力装置
JP2009301767A (ja) タッチパネル、タッチパネル装置及び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5884763B2 (ja) タッチパネル用電極基板、及びタッチパネル、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US11061504B2 (en) Input sensing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TWM425334U (en)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panel using the same
JP2017102579A (ja) センサ付き表示装置及びセンサ装置
TW201337680A (zh) 輸入裝置
TW201516815A (zh) 電容式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JP2012118936A (ja) 透明シート付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
TW201601043A (zh) 靜電容量型觸控面板
JP5659684B2 (ja) タッチパネル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4186687A (ja) タッチパネル用電極基板、及びタッチパネル、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JP2012018590A (ja) 入力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光学装置
JP6384177B2 (ja) 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タッチパネル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TWI552042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JP2016194746A (ja) 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用中間部材、及び、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の製造方法
JP7206744B2 (ja) 導電性パターン基板及び導電性パターン基板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