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35641A - Backlight module - Google Patents

Backlight modul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35641A
TW201035641A TW098108863A TW98108863A TW201035641A TW 201035641 A TW201035641 A TW 201035641A TW 098108863 A TW098108863 A TW 098108863A TW 98108863 A TW98108863 A TW 98108863A TW 201035641 A TW201035641 A TW 20103564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heets
guid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088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uan-Her Chiu
Irene Cheng
Original Assignee
Advanced Optoelectronic Te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vanced Optoelectronic Tech filed Critical Advanced Optoelectronic Tech
Priority to TW0981088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035641A/zh
Priority to US12/714,553 priority patent/US8366308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035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3564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2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between the light guide and the light source, or around the light source
    • G02B6/0031Reflecting element,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2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between the light guide and the light source, or around the light source
    • G02B6/0025Diffusing sheet or layer; Prismatic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8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varying in density, size, shape or depth along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61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varying in density, size, shape or depth along the light guide to provide homogeneous light output intensit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Description

201035641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背光模組之技術領域,特別是有關於一種使用分 離式光源之側面入光式背光源。 【先前技術】 現今的液晶顯示器(liquid eryStai display,LCD)的使用越來越普 遍,並且逐漸地取代傳統的陰極射線顯示器(cath〇de ray tube display, CRT display)。由於相較之下’液晶顯示器具有電能消耗低、熱能產 生少、、重量輕盈、型體細薄以及非輻射性等特性。因此,液晶顯示器 〇 經中被使用在許多現代化的電子產品,例如筆記型電腦、顯示器、電 視、個人行動電話或數位助理(PDA)等。 然而液晶顯示器本身並不具備發光的功能,需藉由一背光模組 =acklightmodule)以實施液晶顯示器的發光功能。背光模組的構造包 含了背板、導光板(light guide plate,LGp)、光源以及複數個光學膜片, 其中背光模組的功能係將光源所產生的光束藉由光學膜片轉換成一 面光源。此外背光模組的光源可為直下式光源或侧面入光式光源其 中直下式光源係光源平行於光學膜片之出光面,透過光學膜片將光束 形成一面光源並且由下向上射出;而侧面入光式光源係光源設置於導 〇 A板侧面並且垂直於光學則之出光面,透過光學則將光束轉換成 一面光源射出。 一般的背光模組均採用冷陰極螢光燈管(c〇丨d eath〇de flu〇rescent lamp,CCFL)或發光二極體(丨咖emitting diode,LED)做為光源。兩者 相較之下,長型的冷陰極螢光燈管需要高壓的交流電源供應器及光能 利用率低等缺失。所以背光模組的光源逐漸地被發光二極體取代之, 因為其具有較長的壽命、較低的能量消耗、較低的熱能產生以及元件 尺寸較小(compact)。若是由發光二極體構成的光源,係藉由複數個發 光二極體晶粒所組成,其中發光二極體的光束間隔區域可能會有亮暗 帶即光束分佈不均的問題(hot Sp〇t mura)產生。因此要求背光模組能 3 201035641 有輝度充足且亮度均勻的光源,是一項尚待改進的技術問題。 在一項先前技術中,利用白色光源覆蓋發光二極體的亮暗帶區 域,請參照中華民國專利公開號200705033。此項先前技術提出一種 側面入光式背光模組I,其線性光源係由複數個發光二極體晶粒2所 組成,並且包含複數個白色光源3於上述之發光二極體晶粒2的間 隔,如第一圖所示。利用上述之白色光源3將發光二極體晶粒2所形 成的暗帶區域覆蓋,藉此增加側面入光式背光模組i之亮度均勻。由 於上述之白色光源3係發白光之發光二極體,因此增加光源中發光二 極體的數量’會造成其背光模組製作成本上升並且也引起更多熱能的 消散問題。 一項先前技術形成一發光二極體之封裝結構於驅動電路板上,藉 自連續發光區域以避免亮暗帶的產生’請參照中華民國專利公開號 20074211b上述之先前技術在光源的驅動電路板4上設置複數個發 光一極體2及電極軌道5,同時形成一透明膠體單元6覆蓋於驅動電 路板4上’請參照第二圖。透過上述之透霄體單元6形成—長形的 1續發光區域並關用透卿體的導引以避免亮暗帶的產生。上述先 剛技,之封裝結構同樣地亦造成熱能消散不易的問題,並且藉由透明 膠體單元6所產生的連續發光區域並無法能有效地掌握其光源的均 〇 皱。 π、項先别技術將發光二極體置入導光板的凹槽内,藉此結構以增 =月光,組之亮度均勻,請參照中華民國專利公開號200821708。上 述先刖技術在導光板8的側面形成複數個凹槽7並且將侧面光源之 發光—極體置入上述之凹槽7内,藉由導光板8完全包覆發光二極體 :„束均勻的透射在導光板8内部,請參照第三圖。上述先前 術之結構同樣地亦會造成熱能消散不易的問題,並且在導光板側邊 形成凹槽7其製程不易。 一項先前技術在側向式線性光源兩端分別形成兩凸起之反射牆, 此增加光束的反射,以降低亮暗帶區域產生,請參照美國專利公開 4 201035641 號20〇8〇017872。上述之先前技術在光源的兩側末端設置兩面相向之 反射牆9 ’糊反射牆9的角度將發光二極體2產生的光束反射,請 參照第四圖。同時藉由上述之反射牆9的設置增加光束在光源與導光 板間的反射讀,喊少光源之亮暗帶區域。由於反繼9之設置會 造成空間佔用過大’並且上述之結構只適小型的背光模組,在大 型的背光模組中其光源中間區域仍會有亮暗帶區域的問題__ mura) 〇 承上所述之,目前的習知技藝#中雜能提供側面人光式背光模 組有?度充足且亮度均㈣絲,但其熱源消散不易會料溫度影響 ❹ 絲壽命駄,並且其製程不轉致製作成本增加的缺失。因此,尚 f-摘的魏使得縣概之製_似錢餘減示器一亮 度均勻的光源,同賴減少統所產生之熱能消散 【發明内容】 寥於上述之發明背景,為了符合產業利益之需求,本發明之一目 的係提供一亮度均勻的背光模組。 本發明揭露-歸絲組,包含—導光板、—分離絲源以及複 數個反射片。上述之導光板具有—人光面及—出光面,其中入光面與 出光面彼此垂直。上述之分離式絲制賴㈣光板之人光面。而 ϋ 上述之複數個反射片設置於導光板之人光面的暗帶面積,配合一第二 長形反則將錄式絲射出的光束反射並且於導光板之出光面射 出’藉此解決分離式光源在導光板上產生的亮暗帶問題_轉 mura) ° 此外上述之導光板可搭配具有高密度之微結構(micr〇structure)位 於導光板内之暗帶區域,藉此增加暗帶區域之光學反射率。 上述之導光板更包含複數個第一擴散片位於導光板之入光面上, 其中複數個第-擴散片係設置於分離式光源投射於導光板之入光面 的面積。此外,上述之複數個第一紐片與複數個反射片係彼此交錯 5 201035641 上述之背光模組另包含一第一長形反射片於導光板之出光面,並 且相鄰於上述之複數個反射片,其中第一長形反射片及複數個反射片 為一體結構。此外上述之背光模組另包含一反射膜於導光板下方,其 中亦可使反射膜與複數個反射片為一體結構。 本發明另揭露一種背光模組,包含一導光板、一第一分離式光源、 一第二分離式光源、複數個第一反射片以及複數個第二反射片。上述 之導光板具有一第一入光面、一第二入光面及一出光面。此外上述之 複數個第一反射片係設置於導光板之第一入光面的暗帶面積,而上述 之複數個第二反射片係設置於導光板之第二入光面的暗帶面積。利用 0 分離式光源及複數個反射片之相對位置,將自分離式光源射出之光束 反射並且於導光板之出光面射出,藉此解決分離式光源在導光板所產 生的亮暗帶問題(hot spot mura)。 上述之導光板更包含複數個第一擴散片位於導光板之第一入光面 上’其中複數個第一擴散片係設置於第一分離式光源投射於導光板之 第一入光面的面積。此外上述之複數個第一擴散片與複數個第一反射 片係彼此交錯排列。 上述之導光板更包含複數個第二擴散片位於導光板之第二入光面 上,其中複數個第二擴散片係設置於第二分離式光源投射於導光板之 〇 第二入光面的面積。此外上述之複數個第二擴散片與複數個第二反射 片係彼此交錯排列。 上述之背光模組另包含一第一長形反射片於導光板之第一出光 面’並且相鄰於上述之複數個第一反射片,其中第一長形反射片及複 數個第-反射片為-體結構。此外上述之背光模組另包含—第二長形 反射片於導光板之第二出光面,並且相鄰於上述之複數個第二反射 片,其中第二長形反射片及複數個第二反射片為一體結構。 此外上述之背光模組另包含一反射膜於導光板下方,其中可使反 射膜、複數個第-反射片與複數個第二反射片為一體結構。 本發明另提供一第三分離式光源與一第四分離式光源於背光模組 6 201035641 中,其中第三分離式光源與第四分離式光源均垂直於第一分離式光源 與第二分離式光源。 上述之背光模組另包含一第三入光面及一第四入光面,其中第三 入光面與第四入光面分別垂直於出光面。此外上述之背光模組另包含 複數個第二反射片及複數個第四反射片,其中複數個第三反射片係設 置於第二分離式光源投射於第三入光面的暗帶面積,而複數個第四反 射片係設置於第四分離式光源投射於第四入光面的暗帶面積。利用分 離式光源及複數個反射片之相對位置,將自分離式光源射出之光束反 射並且於導光板之出光面射出,解此解決分離式光源在導光板所產生 ❹ 的亮暗帶問題(hot spot mura)。 • 上述之導光板更包含複數個第三擴散片位於導光板之第三入光面 上’其中複數個第三擴散片係設置於第三分離式光源投射於導光板之 第三入光面的面積。此外上述之複數個第三擴散片與複數個第三反射 片係彼此交錯排列。 上述之導光板更包含複數個第四擴散片位於導光板之第四入光面 上’其中複數㈣四擴散#係設置於第四分離式絲投射於導光板之 第四入光_面積。此外上述之複數個帛四擴散片與複數個第四反射 片係彼此交錯排列。 © ,此外上述之導光板可具有高密度之微結構(micr〇stmcture)位於導 光板内之暗帶區域,藉此增加暗帶區域之光學反射率。 本發明所揭露之背光模組’能降低分離式光源之發光晶粒的數量 同時能避免亮暗帶區域形成於導光板上。 一因此二本發明之另一目的為提供一種背光模組,除了能提供液晶 顯不器一亮度均勻的面光源同時還能夠降低其製作成本。 【實施方式】 本發明在此所探討的方向為—婦光模組。為了能徹底地瞭解本 發明’將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詳盡的步驟及其組成。顯然地,本發明 的施行並未限定於背光模組之技藝者所熟習的特殊細節。另一方面, 7 201035641 眾所周知的組成或步職未描述於轉巾,⑽免造成本發明不必要 之限制。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會詳細描述如下,然而除了這些詳細描 述之外,本發㈣可以歧地施行在其他的實施财,且本發明的範 圍不受限定,其以之後的專利範圍為準。 本發明利用在導絲的人光面形成複數個反射片之手段,使得自 分離式光源射出之光束經由複數個反射片垂直射出於導光板之出光 面’避免導光板產生亮暗帶區域。 〆由於亮暗帶區域是背光模組巾分離式光_晶粒間隔所造成的, 常導致背光模組形成的面光源亦會有亮暗帶區域的問題。而利用本發 〇 明之手段可以解決關題’同時明單之結構即可降低亮暗帶區域的 產生。 ’ 本發明揭露—種背光模組’包含—導光板、-分離式絲以及複 數個反射片。上述之導光板具有一入光面及一出光面,其中入光面與 出光面彼此垂直。上述之分離式光源相鄰於入光面,用以照射導光板 之入光面並提供導光板之光源。上述之複數個反射片設置於入光面 上,且相鄰於上述之分離式光源。 上述之分離式光源具有一驅動電路及複數個發光二極體,其中複 數個發光二極體設置於驅動電路上。此外上述之複數個反射片係設置 €) 於分離式光源投射於導光板之入光面的暗帶面積。 本發明提供一第一長形反射片於上述之導光板之出光面上,其中 第一長形反射片相鄰於上述之複數個反射片,並且上述之第一長形反 射片與複數個反射片為一體結構。 同時,本發明提出另一實施例,包含一反射膜於導光板下方且平 行於出光面,其中反射膜及複數個反射片為一體結構。 本發明同時提供一第二長形反射片設置於導光板之入光面的相對 面上’其中第二長形反射片平行於上述之複數個反射片。此外第二長 形反射片係用以將分離式光源之光束反射至複數個反射片,並藉由上 8 201035641 述之複數個反射片再將反射後的光源反射並且於導光板之出光面射 出。上述之複數個反射片係用以解決分離式光源在導光板上產生的亮 暗帶問題(hot spot mura)。 本發明提出另一實施例,更包含複數個第一擴散片位於導光板之 入光面上,其中複數個第一擴散片係設置於分離式光源投射於導光板 之入光面的面積。此外,上述之複數個第一擴散片與複數個反射片係 彼此交錯排列。 本發明同時k供尚翁度之微結構(micro-structure)位於導光板内之 暗帶區域,藉此增加暗帶區域之光學反射率。 〇 本發明另揭露一種背光模組,包含一導光板、一第一分離式光源' 一第二分離式光源、複數個第一反射片以及複數個第二反射片。上述 . 之導光板包含一第一入光面、一第二入光面以及一出光面,其中第一 入光面平行於第二入光面,而第一入光面與第二入光面分別垂直於出 光面。上述之第一分離式光源係用以照射第一入光面,而第二分離式 光源係用以照射第二入光面。上述之複數個第一反射片設置於第一入 光面上並且相鄰第一分離式光源,而上述之複數個第二反射片設置於 第二入光面上並且相鄰於第二分離式光源。 上述之第一分離式光源具有一驅動電路及複數個發光二極體,其 Q 中上述之複數個發光二極體設置於驅動電路上。同樣地,上述之第二 分離式光源亦具有一驅動電路及複數個發光二極體,其中複數個發光 二極體設置於驅動電路上。 本發明提供一第一長形反射片於上述之導光板之出光面上,其中 第一長形反射片相鄰於上述之複數個第一反射片。另外,上述之第一 長形反射片與複數個第一反射片為一體結構。 上述之複數個第一反射片係設置於第一分離式光源投射於導光板 之第一入光面的暗帶面積’並且上述之複數個第一反射片係相對於第 一分離式光源之複數個發光二極體。上述之複數個第一反射片係用以 將第二分離式光源反射並且於導光板之出光面射出。 本發明同時&供一第二長形反射片於上述之導光板之出光面上, 9 201035641 並且相鄰於上述之複數個第二反射片,其中第二長形反射片與複數個 第一反射片為一體結構。 上述之複數個第二反射片係設置於第二分離式光源投射於導光板 之第二入光面的暗帶面積,並且上述之複數個第二反射片係相對於第 一分離式光源之複數個發光二極體。上述之複數個第二反射片係用以 將第一分離式光源反射並且於導光板之出光面射出。 在此,本發明提供例一實施例,包含一反射膜於導光板下方,並 且平行於出光面,其中上述之反射膜、複數個第一反射片及複數個第 一反射片為一體結構。 〇 本發明提供例一實施例,上述之導光板更包含複數個第一擴散片 位於導光板之第一入光面上,其中複數個第一擴散片係設置於第一分 離式光源投射於導光板之第一入光面的面積。此外上述之複數個第一 擴散片與複數個第一反射片係彼此交錯排列。 上述之導光板更包含複數個第二擴散片位於導光板之第二入光面 上’其中複數個第二擴散片係設置於第二分離式光源投射於導光板之 第二入光面的面積。此外上述之複數個第二擴散片與複數個第二反射 片係彼此交錯排列。 本發明同時提出另一實施例,其中上述之背光模組另包含一第三 〇 入光面及一第四入光面,而第三入光面與第四入光面分別垂直於出光 面。 本發明同時具有一第三分離式光源及一第四分離式光源,其中第 三分離式光源相鄰於第三入光面,而第四分離式光源相鄰於第四入光 面。上述之第三分離式光源垂直於第一分離式光源及第二分離式光 源,而第四分離式光源亦垂直於第一分離式光源及第二分離式光源。 上述之第三分離式光源具有一驅動電路及複數個發光二極體,其 中複數個發光二極體設置於驅動電路上。上述之第四分離式光源亦具 有一驅動電路及複數個發光二極體,其中複數個發光二極體設置於藤 動電路上。 本發明同時具有複數個第三反射片及複數個第四反射片,其中複 201035641 數個第三反射片設置於第三人光面上並且相鄰第三分離式光源,而複 數個第四反射片設置於第四入光面上並且相鄰第四分離式光源。 本發明提供一第三長形反射片於上述之導光板之出光面上,其中 第三長形反射片相鄰於上述之複數個第三反射片。另外,上述之^三 長形反射片與複數個第三反射片為一體結構。 一 上述之複數個第三反射片係設置於第三分離式光源投射於導光板 之第三入光面的暗帶面積,並且上述之複數個第三反射片係相對於第 四分離式光源之複數個發光二極體。上述之複數個第三反射片係用以 將第四分離式光源反射並且於導光板之出光面射出。 ¢) 本發明同時提供一第四長形反射片於上述之導光板之出光面上, 並且相鄰於上述之複數個第四反射片,其中第四長形反射片與複數個 第四反射片為一體結構。 上述之複數個第四反射片係設置於第四分離式光源投射於導光板 之第四入光面的暗帶面積,並且上述之複數個第四反射片係相對於第 —为離式光源之複數個發光二極體。上述之複數個第四反射片係用以 將第三分離式光源反射並且於導光板之出光面射出。 在此,本發明提供例一實施例,包含一反射膜於導光板下方,並 且平行於出光面,其中上述之反射膜、複數個第一反射片及複數個第 ^ 二反射片為一體結構。 上述之導光板更包含複數個第三擴散片位於導光板之第三入光面 上’其中複數個第三擴散片係設置於第三分離式光源投射於導光板之 第三入光面的面積。此外上述之複數個第三擴散片與複數個第三反射 片係彼此交錯排列。 上述之導光板更包含複數個第四擴散片位於導光板之第四入光面 上’其中複數個第四擴散片係設置於第四分離式光源投射於導光板之 第四入光面的面積。此外上述之複數個第四擴散片與複數個第四反射 片係彼此交錯排列。 本發明同時提供高密度之微結構(micro-structure)位於導光板内之 暗帶區域,藉此增加暗帶區域之光學反射率。 11 201035641 下文將搭配圖示與範例,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内容與各項實施 例0 ,本發明揭露-背光模組,請參照第五圖之俯視示意圖,其包含一 導光板8,其中導光板8具有-人光面81及―出光面82,而入光面 81及出光面82是彼此相鄰連接且垂直的(請配合第六圖之剖面示意 圖)。 另外,相鄰於入光面81係-分離式光源1〇 ;相較於傳統的冷陰 極螢光燈管(CCFL),分離式光源1〇可以由複數個發光二極體2以彼 此間隔距離相同之線性排列方式設置。此種排列方式能夠降低發光二 〇 極體之晶粒的使用量以節省電能,同時還能夠降低熱能對於光源的影 響。然而降低發光二極體之晶粒的使用量,使得複數個發光二極體2 彼此的光束間隔於導光板8上會形成暗帶區域17。 在本發明提出的結構中,導光板g與分離式光源1〇之間另包含複 數個反射片11形成於人光面81上,其巾複數做則u的形狀係 为離式光源10投射於入光面81表面的暗帶面積。 在本發明所提出的實施例中,更包含複數個第一擴散片位於 導光板8之入光面81上。上述之複數個第一擴散片2如係設置於分 離式光源10投射於導光板8之入光面81的面積,其中複數個第一擴 © 散片24a與複數個反射片u係彼此交錯排列。利用上述之結構,可 以增加分離式光源10在導光板8上之照射區域。 為達上述實施例之相同目的,亦可使用表面粗化的方式使得導光 板8之人光面81形成粗化表面(未顯示圖形)。其中上述之表面粗化 ' G 3 了噴々'、印刷、喷塗、熱壓、触刻技術或利用模具研磨加 工方式形成。 本發明同時提供一第二長形反射片14設置於導光板8之入光面 的相對面上,其中第二長形反射片14平行於上述之複數個反射片 11及入光面81。 12 201035641 配合上述之結構,當分離式光源10之光束(第五圖内之箭頭符號) 自發光二極體2射出至第二長形反射片14時,其中第二長形反射^ 14會將部份的光束反射至複數個反射片u的位置。接著,請參照第 六圖之剖面示意圖,由上述之複數個反射片u將自第二長形反射片 14反射後的光束反射並且於出光面82射出於導光板8外。因此,上 述之複數個反射片11能增加導光板8内之光束的利用並且產生光線 反射作用,藉此能減少分離式光源1G在導光板8上形成的亮暗帶問 題(hot spot mura)。 在此本發明提供一項實施例,係改變導光板8内部之微結構的分 〇 佈,以提升複數個反射片11之反射的效益。請參照第七圖^俯視二 意圖,本發明提供之導光板8内部之微結構包含一般密度的微結構 21以及複數個高密度的微結構20,特別的是上述之複數個 微結構20係相鄰於入光面81。此外上述之複數個高密度的微結構又2的〇 之分佈區域係分離式光源10投射於導光板8之暗帶區域17(綠於第五 圖)承上所述之,藉由第二長形反射片14增加暗帶區域的光源,以 及藉由上述之複數個高密度的微結構20的分佈以增加暗帶區域的光 束反射率’使得光束從暗帶區域能夠充足的透射出出光面82, 低面光源之暗帶區域的產生。 〇 、上述之微結構的製程’包含印刷、喷、塗、熱壓、機械切削(鑽石切 肖D微光刻電鑄模造技術(LIGA)、姓刻技術、微電極加工(放電加 或雷射加工方法形成。
晴參照第八a圖之示意圖’本發明同時提供—第—長形反射片U ^上述之出光面82上,其巾第-長形反射片B相鄰於複數個反射片 、,i’t且第一長形反射片13與複數個反射片u為一體結構。利用上 ^ 一體結構之手段可以使得本發賴提供之背紐_製程更加 地簡化。 β月參,’、、第八b圖之示意圖,為達上述之相同目的,本發明同時提 供另項實施例,其包含一反射膜18位於導光板8的下方並且平行 13 201035641 於第一長形反射片13,其中反射膜18相鄰於複數個反射片n,此外 反射膜18與複數個反射片11為一體結構。 此外上述之反射膜18與每一個複數個反射片丨丨相鄰之處包含一 騎縫線19。當導光板8固定於反射膜18上時,同時沿著騎縫線19 將複數個反射片11彎折並附著於入光面81表面,此時複數個反射片 11會與反射膜18呈彼此垂直。利用上述之一體結構之手段亦可以使 得本發明所提供之背光模組的製程更加簡化。 請參照第九圖之剖面示意圖,本發明提供之背光模組可利用導光 板8兩端的末側部份鑲嵌於框架(frame)15之中,藉此將導光板8固 0 定於背板(back bezel)16上,其中被包覆的兩端的末側部份包含第一 長形反射片13及複數個第一擴散片24a。當光束(圖中以箭號顯示) 自發光二極體2射出並經過第一擴散片24a被框架15所遮蔽之部份 時,可透過第一長形反射片13將光束反射回導光板8内部。因此, 上述之第一長形反射片13之功能為增加光束在導光板8内之反射, 以增加分離式光源10之光束的利用性。 承上所述之,請參照第十圖之結構示意圖,本發明所提供之背光 模組,具有一導光板8及一分離式光源10 ,其中導光板8包含一入 光面81及一出光面82,並且入光面81與出光面82彼此垂直。當光 來經由複數個第—擴散片2如進入導光板8之後,藉由導光板8中的 ^ 微結構(micr〇-Structure)(圖中未繪出)破壞光束的全反射並且將光束 均勻的分佈在導光板8内。同時藉由導光板8側邊的反射層u以及 下方之反射膜18,將光束於出光面82射出導光板8(圖中以箭號標 示)’藉此形成一光源均勻之面光源。 另外,相鄰於入光面81係、一分離式光源1〇,其中分離式光源1〇 具有-驅動電路12與複數個發光二極體2。上述之複數個發光二極 體2以彼關隔雜姻之雜排觸方式設置於驅動電路12上, 同時藉由驅動電路12來控制複數個發光二極體2之發光。利用分離 式光源10作為光源,以提供一側面入光式線性光源照射導光板8之 14 201035641 入光面81。 本發明另揭露一項實施例,請參照第十一圖之俯視示意圖,在一 背光模組中分別具有一第一分離式光源10a相鄰於第一入光面81a, 以及一第二分離式光源l〇b相鄰於第二入光面81b,以作為背光模組 之光源。上述之第一分離式光源10a及第二分離式光源1〇b係藉由驅 動電路(圖中未標示)來控制複數個發光二極體2之發光,並且上述之 複數個發光二極體2可以由彼此間隔距離相同之線性排列的方式設 置於驅動電路上。由於上述之分離式光源可以由複數個發光二極體2
所組成之光源,因此發光二極體2彼此的光束間隔於導光板8上會形 成暗帶區域17。 本發明提供例一實施例,上述之導光板8更包含複數個第一擴散 片^4a位於導光板8之第一入光面81a上,其中複數個第一擴散片2如 係设置於第-分離式光源1()a投射於導光板8之第一入光面81a的面 積。此外上述之複數個第一擴散片24a與複數個第一反射片11&係彼 此交錯排列。利用上述之結構,可以增加第一分離式光源收在導光 板8上之照射區域。 上述之導光板8更包含複數個第二擴散片2牝位於導光板8之第 二入光面81b上,其中複數個第二擴散片2仆係設置於第二分離式光 源·投射於導光板8之第二入光面仙的面積。此外上述之複數個 第擴散片24b與複數個第二反射#仙係彼此交錯排列。利用上述 之結構’可以增加第二分離式光源在導光板8上之照射區域。 為達上述實施例之相同目的,亦可使用表面粗化的方式使得導光 板8之第^光面Sla及第二入光面仙形成粗化表面(未顯示圖 形)其中上述之表面粗化的方式包含了喷砂、印刷、喷塗、熱壓、 蝕刻技術、或利用模具研磨加工方式形成。 ”、 ^別的疋上述之第一分離式光源1〇a與第二分離式光源⑽上之 ΐ數^發光二鋪2是彼此交錯的形式設置。藉由交錯的形式設置, -夕刀離式光源l〇a之光束會直接照射在第二分離式光源⑽之暗帶 15 201035641 區域17,相同地,第二分離式光源i〇b之光束會直接照射在第—分 離式光源10a之暗帶區域π。 在本發明中,導光板8與第一分離式光源10a之間包含複數個第 一反射片11a於第一入光面81a表面,而導光板8與第二分離式光源 l〇b之間包含複數個第二反射片Ub於第二入光面8ib表面。此外複 數個第一反射片11a的形狀係第一分離式光源10a投射於第一入光面 81a的暗帶面積,而複數個第二反射片llb的形狀係第二分離式光源 10b投射於第二入光面gib的暗帶面積。 請參照第十二圖之刮面示意圖’當發光二極體2射出之光束自第 〇 一分離式光源射至第二反射片lib時,藉由第二反射片llb將光 源反射並且射出於導光板8。同樣地,當發光二極體2射出之光束自 第二分離式光源l〇a射至第一反射片llb時,藉由第一反射片將光源 反射並且射出於導光板8(無圖示)。 在此本發明提供一項實施例,係改變導光板内部之微結構的分 佈,以增加複數個反射片之反射的效益。例如導光板之微結構為一般 密度的微結構,更包含複數個高密度的微結構形成於第一分離式光源 投射於導光板之暗帶區域,以及第二分離式光源投射於導光板之暗帶 區域。承上所述,藉由上述之複數個高密度的微結構的分佈以增加暗 〇 帶區域的光束反射率,使得光束從暗帶區域能夠充足的透射出出光 面,同時避免出光面產生暗帶區域。 °月參照第十二圖之結構示意圖,承上所述之,本發明所提出之背 光模組結構包含-導光板8,其中導光板8包含__第_人光面81a以 及-第二入光面81b。而第-入光面81a平行於第二入光面仙,並 且第一入光面81a與第二入光面81b分別垂直於出光面82。 本實施例中同時提供—第—長形反射片13及-第二長形反射片 14分別位於上述之出光面82上,其中第一長形反射片13相鄰於複 數個第-反射片11a,而第二形反射片14相鄰於複數個第二反射片 iib。第-長形反射片13與複數個第—反射片lla可為—體結構,而 16 201035641 第二長形反射片14與複數個第二反射片llb可為一體結構。利用上 述之體結構之手段可以使得本發明所提供之背光模組的製程更加 地簡化。 為達到上述之相同目的,本發明同時另提供一項實施例,其中複 數個第-反射片11a及複數個第二反射片llb與導光板8的下^之反 射膜18相鄰並且為一體結構。上述之反射膜18與每一個複數個反射 片相鄰之處包含一騎縫線。當導光板8固定於反射膜18上時,沿著 騎縫線將每一個複數個反射片彎折並附著於入光面81a與81b表面。 藉此使得複數個第一反射片lla、複數個第二反射片Ub及反射膜18 0 為一體之結構,以達到背光模組之製程更加地簡化。 請參照第十四圖之結構示意圖,本發明同時提出另一實施例’其 ,上述之導光板8另包含一第三入光面81c及一第四入光面81d,而 第三入光面81c與第四入光面81d分別垂直於出光面82。 在本項實施例中,同時具有一第三分離式光源1〇c及一第四分離 式光源i〇d,其中第三分離式光源10c相鄰於第三入光面81c,而第 四分離式光源i〇d相鄰於第四入光面8ld。上述之第三分離式光源1〇c 垂直於第一分離式光源l〇a及第二分離式光源1〇b,而第四分離式光 源10d亦垂直於第一分離式光源l〇a及第二分離式光源l〇b。 Q 上述之第三分離式光源l〇c具有一驅動電路12及複數個發光二極 體2,其中複數個發光二極體2係設置於驅動電路12上,而第四分 離式光源10d亦具有一驅動電路12及複數個發光二極體2,其中複 數個發光二極體2設置於驅動電路12上。上述之第三分離式光源10c 及第四分離式光源10d均藉由驅動電路12來控制複數個發光二極體 2之發光,同時複數個發光二極體2可以彼此間隔距離相同之線性排 列的方式設置於驅動電路12上。 特別的是上述之第三分離式光源l〇c與第四分離式光源1〇d上之 複數個發光二極體2是彼此交錯的形式設置❶藉由交錯的形式設置, 第三分離式光源10c之光束會直接照射在第四分離式光源i〇d之暗帶 區域’相同地,第四分離式光源10d之光束會直接照射在第三分離式 17 201035641 光源10c之暗帶區域。 在此實施例中同時具有複數個第三反射片Uc及複數個第四反 射片lld’其中複數個第三反射片11c設置於第三入光面81c上並且 相鄰第三分離式光源10c ’而複數個第四反射片11(1設置於第四入光 面81d上並且相鄰第四分離式光源1〇d。 上述之複數個第三反射片llc係設置於第三分離式光源l〇c投射 於導光板8之第三入光面81c的暗帶面積,並且複數個第三反射片 lie係相對於第四分離式光源10d之複數個發光二極體2。此外複數 個第二反射片lie係用以將第四分離式光源1〇d之光束反射並且於導 光板8之出光面82射出。 〇 本發明提供例一實施例,上述之導光板8更包含複數個第三擴散 片24c位於導光板8之第三入光面81c上,其中複數個第三擴散片24c 係没置於第二分離式光源1〇c投射於導光板8之第三入光面81c的面 積。此外上述之複數個第三擴散片24c與複數個第三反射片lk係彼 此交錯排列。利用上述之結構,可以增加第三分離式光源1〇c在導光 板8上之照射區域。 上述之導光板8更包含複數個第四擴散片24d位於導光板8之第 四入光面81d上,其中複數個第四擴散片24d係設置於第四分離式光 〇 源1〇d投射於導光板8之第四人光面81d的面積。此外上述之複數個 第四擴散片24d與複數個第四反射片lid係彼此交錯排列。利用上述 之結構,可以增加第四分離式光源l〇d在導光板8上之照射區域。 為達亡述實施例之相同目的,亦可使用表面粗化的方式使得導光 ,8之第三^光面81e及第四人光面81d形成粗化表面(未顯示圖 形)。其中上述之表面粗化的方式包含了喷砂、印刷、喷塗、熱壓、 蝕刻技術、或利用模具研磨加工方式形成。 此實施例中另包含一第三長形反射片22於上述之導光板8之出光 面上八中第二長形反射片22相鄰於上述之複數個第三反射片 UC。另外,上述之第三長形反射片22與複數個第三反射片Uc為一 體結構。 201035641 本發明同時提供一第四長形反射片23於上述之導光板8之出光面 82上,並且相鄰於上述之複數個第四反射片lid,其中第四長形反射 片23與複數個第四反射片Ud為一體結構。 上述之複數個第四反射片lld係設置於第四分離式光源1〇d投射 於導光板8之第四入光面81d的暗帶面積,並且複數個第四反射片 lid係相對於第三分離式光源1〇c之複數個發光二極體2。此外複數 個第四反射片lid係用以將第三分離式光源1〇c之光束反射並且於導 光板8之出光面82射出。 在此,本發明提供例另一實施例,包含一反射膜18於導光板8下 0 方、’並且平行於出光面82,其中反射膜18、複數個第三反射片He 及複數個第四反射片lld為一體結構,藉此達到背光模組之製程簡 化0 本發明同時提供高密度之微結構(micro-structure)位於導光板内之 暗帶區域,藉此増加暗帶區域之光學反射率。 從本發明之手段與具有的功效中,可以得到本發明具有諸多的優 點。首先,本發明利用複數個反射片形成於出光面上,配合對相的反 射片或是對向光源將分離式光源產生的暗帶區域覆蓋。藉由本發明之 手段,以簡單的構造即能解決背光模組之亮暗帶問題(hot spot Q 證&)。糾’配合著本發賴出之反則與反賴之-體結構,能 更加地簡化本發明提出之背光模組的製程。 再’在本發贿出的手段巾,崎齡離式統之發光晶粒的 使用畺則夺此夠降低背光模組之製作成本,以及減少分離式光源熱 源的產生以提高背光模組之壽命。 顯然地,依照上面實施例中的描述,本發明可能有許多的修正與 差異。因此需要在其附加的權利要求項之範圍内加以理解,除了上述 詳細的描述外’本發明還可以廣泛地在其他的實施例中施行。上述僅 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 凡其它未麟本發輯揭示之精神下所絲鱗效改變祕飾,均應 包含在下述申請專利範圍内。 19 201035641 【圖式簡單說明】 第一圖為習知技藝之背光模組的俯視示意圖; 第二圖為習知技藝之背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第三圖為習知技藝之背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第四圖為習知技藝之背光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第五圖為本發明之背光模組的俯視示意圖; 第六圖為本發明之背光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Ο 第七圖為本發明之背光模組的俯視示意圖; 第八a圖為本發明之背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第八b圖為本發明之背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第九圖為本發明之背光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第十圖為本發明之背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第十一圖為本發明之背光模組的俯視示意圖; 第十二圖為本發明之背光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〇 第十三圖為本發明之背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以及 第十四圖為本發明之背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側面入光式背光模組 22 第三長形反射片 發光二極體 23 第四長形反射片 白色光源 24a 第一擴散片 驅動電路板 24b 第二擴散片 20 201035641
5 電極軌道 24c 第三擴散片 6 膠體單元 24d 第四擴散片 7 凹槽 81 入光面 8 導光板 82 出光面 9 反射牆 10a 第一分離式光源 10 分離式光源 10b 第二分離式光源 11 反射片 10c 第三分離式光源 12 驅動電路 lOd 第四分離式光源 13 第一長形反射片 11a 第一反射片 14 第二長形反射片 lib 第二反射片 15 框架 11c 第三反射片 16 背板 lid 第四反射片 17 暗帶區域 81a 第一入光面 18 反射膜 81b 第二入光面 19 騎縫線 81c 第三入光面 20 高密度的微結構 81d 第四入光面 21 一般密度的微結構 21

Claims (1)

  1. 201035641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背光模組,包含: -導光板’具有-人光面及—出光面,其中該人光面與該出 光面彼此垂直; 一分離式光源,係用來照射該導光板之入光面;以及 複數個反射片,設置於該入光面上,並且相鄰該分離式光源。 2·根據巾請專概@第丨項之背光池,其中上述之分離式光源且
    Ο 有-驅動及複數㈣光二極體,並魏贿光二極體設置於 該驅動電路上。 3·根據巾請專魏圍第2項之背光模組,更包含複數個第一擴散片 位於該導光板之人光面上,其巾該複數個第—擴則係設置於該分離 式光源投射於該導光板之入光面的面積。 4. 根據㈣專職Μ 3項之縣,其巾上述之複數個第一擴 散片與該複數個反射片係彼此交錯排列。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帛1項之背光模組,更包含一第一長形反射片 於該導光板之出光面上,並且相鄰於該複數個反射片。 6. 根據巾請補顧第5項之背光顯,其巾上述之第—長形反射 片及該複數個反射片為一體結構。 7. 根據申請補綱第丨項之t光模組,更包含—反繼於該導光 板下方,並且平行於該出光面。 8. 根射料纖Μ 7狀背光敝,其巾战之反繼及該複 數個反射片為一體結構。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背光模組,其中上述之複數個反射片 係設置於該分離式絲投射麟導光板之人絲的暗帶面積。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背光模組,更包含一第二長形反射片 22 201035641 並且S亥第二長形反射片平行於該複數個 設置於該入光面之相對面上 反射片。 射片係轉獅二長形反 片係用以反述之複數個反射 片係用以解決分
    14. 根射請專利翻第i項之f光模組,更包含高紐之微結構 (micro-structure)位於導光板内之暗帶區域。 15. —種背光模組,包含: 一導光板,包含: 一第一入光面; 一第二入光面;以及 一出光面; 其中該第-入光面平行於該第二入光面,並且該第一入光面與該 第二入光面分別垂直於該出光面; 一第一分離式光源及一第二分離式光源,該第一分離式光源 係用來照射該第-人光面’而該第二分離式光源伽來贿該第二入 光面; 複數個第一反射片及複數個第二反射片,該複數個第—反射片設 置於該第一入光面上並且相鄰該第一分離式光源,而該複數個第二反 射片設置於該第二入光面上並且相鄰該第二分離式光源。 16.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背光模組,其中上述之第一分離式 23 201035641 並且該複數個發光二極體 光源具有一驅動電路及複數個發光二極體, 設置於該驅動電路上。 分離式 二極體 Π.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背光模組,其中上述之第二 光源具有一驅動電路及複數個發光二極體,並且該複數個發光 設置於該驅動電路上。 18. 根據巾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背光模組,更包含複數個第一擴散 片位於該導光板之第-人光面上,其中該複數個第_擴散片係設置於 該第一分離式光源投射於該導光板之第一入光面的面積。 1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背光模組,其中上述之複數個第一 擴散片與該複數個第一反射片係彼此交錯排列。 2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背光模組,更包含複數個第二擴散 片位於該導光板之第二入光面上’其中該複數個第二擴散片係設置於 該第二分離式光源投射於該導光板之第二入光面的面積。 、 21. 根據申凊專利範圍第20項之背光模組,其中上述之複數個第二 擴散片與該複數個第二反射片係彼此交錯排列。 2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背光模組,更包含一第一長形反射 片於該導光板之出光面上,並且相鄰於該複數個第一反射片。 2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之背光模組,更包含一第二長形反射 片於該導光板之出光面上,並且相鄰於該複數個第二反射片。 2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背光模組,其中上述之第一長形反 射片及該複數個第一反射片為一體結構,而該第二長形反射片及該複 數個第二反射片為一體結構。 2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背光模組,更包含一反射膜於該導 光板下方,並且該反射膜平行於該出光面。 26.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背光模組,其中上述之反射膜、該 複數個第一反射片及該複數個第二反射片為一體結構。 24 201035641 27. 專利範圍第項之背光模組,其中上述之複數個第一 反^ ^置於請第-分離式光源投射於該導光板之第-入光面的 暗帶面積。 範圍第27項之背光模組,其中上述之複數個第二 暗帶面積Γ ;該第二分離式光源投射於該導光板之第二入光面的 專利範圍第28項之背光模組,其中上述之複數個第一 Ο Ο 笛二/5鉍Η仫Γ该第二分離式光源之複數個發光二極體,而該複數個 、目對於該第一分離式光源之複數個發光二極體。 第29項之背光模組,其中上述之複數個第一 出。、’、"冬該第二分離式光源反射並且於該導光板之出光面射 概㈣3G項之細組,其中上述之複數個第二 出。^、該第—分離式光源反射並且於該導光板之出光面射 3含15 _細組,其巾上叙導光板更包 光面,並且μ-人^四人光面’其巾該帛三人光面平行於該第四入 以第二入先面與該第四入光面分別垂直於該出光面。 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之背光模組,更包含一第三分離式光 光源及該第二分離式光源 式光雜直於該第一分離式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帛33項之背光模組,更包含一第四分離式光 止、目祕該帛四人光面,其巾該第四分離式光_直於該第—分 光源及該第二分離式光源。 3=^請賴細第34項之f賴組,其巾上述之第三分離式 =具有-驅動電路及減個發光二極體,並且該複數個發光 呔置於該驅動電路上。 肢 25 201035641 3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之背光模組,其中上述之第四分離式 光源具有一驅動電路及複數個發光二極體,並且該複數個發光二極體 設置於該驅動電路上。 37. 根據申睛專利範圍第36項之背光模組,更包含複數個第三反射 片及複數個第四反射片,該複數個第三反射片設置於該第三入光面上 並且相鄰該第三分離式光源’而該複數個第四反射片設置於該第四入 光面上並且相鄰該第四分離式光源。 38·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之背光模組,更包含複數個第三擴散 片位於該導光板之第三入光面上’其中該複數個第三擴散片係設置於 〇 該苐二分離式光源投射於該導光板之第三入光面的面積。 39. 根據申请專利範圍第38項之背光模組,其中上述之複數個第三 擴散片與該複數個第三反射片係彼此交錯排列。 4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帛37項之背光模組,更包含複數㈣四擴散 片位於該導光板之第四入光面上,其中該複數個第四擴散片係設置於 該第四分離式光源投射於該導光板之第四入光面的面積。 礼根據申請專利範圍帛40項之背光模組,其中上述之複數個第四 擴散片與該複數個第四反射片係彼此交錯排列。 〇 42.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之背光模組,更包含一第三長形反射 片於該導光板之出光面上,並且相鄰於該複數個第三反射片。 4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帛42項之背光模組,更包含一第四長形反射 片於該導光板之出光面上,並且相鄰於該複數個第四反射片。 4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之背光模組,其中上述之第三長形反 射片及該複數個第三反射片為-體結構,而該第四長形反射狀該複 數個第四反射片為一體結構。 45·根據申請專利範圍帛43項之背光模組,更包含一反射膜於該導 光板下方’並且該反射膜平行於該出光面。 26 201035641 4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之背光模組,其中上述之反射膜、該 複數個第三反射片及該複數個第四反射片為一體結構。 4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之背光模組,其中上述之複數個第三 反射片係設置於該第三分離式光源投射於該導光板之第三入光面的 暗帶面積。 48. 根據申请專利範圍第47項之背光模組,其中上述之複數個第四 反射片係設置於該第四分離式光源投射於該導光板之第四入光面的 暗帶面積。 4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8項之背光模組,其中上述之複數個第三 Ο 反射片係相對於該第四分離式光源之複數個發光二極體,而該複數個 第四反射片係相對於該第三分離式光源之複數個發光二極體。 5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9項之背光模組,其中上述之複數個第三 反射片係用以將該第四分離式光源反射並且於該導光板之出光面射 5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0項之背光模組,其中上述之複數個第四 反射片係用以將該第三分離式光源反射並且於該導光板之出光面射 出。 Q 52.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1項之背光模組,其中上述之複數個第一 反射片、該複數個第二反射片、該複數個第三反射片及該複數個第四 反射片,係用來解決分離式光源在導光板所產生的亮暗帶問題(匕说 spot mura) ° 53.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之背光模組,更包含高密度之微結構 (micro-structure)位於該導光板内之暗帶區域。 27
TW098108863A 2009-03-19 2009-03-19 Backlight module TW201035641A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8108863A TW201035641A (en) 2009-03-19 2009-03-19 Backlight module
US12/714,553 US8366308B2 (en) 2009-03-19 2010-03-01 Backlight modu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8108863A TW201035641A (en) 2009-03-19 2009-03-19 Backlight modul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35641A true TW201035641A (en) 2010-10-01

Family

ID=42737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08863A TW201035641A (en) 2009-03-19 2009-03-19 Backlight module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366308B2 (zh)
TW (1) TW20103564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5033A (zh) * 2013-03-25 2013-06-26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侧光源led背光模组
TWI457659B (zh) * 2011-07-27 2014-10-21 Au Optronics Corp 背光模組
TWI563330B (en) * 2011-07-27 2016-12-21 Au Optronics Corp Backlight modul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67298B2 (ja) 2009-04-13 2013-08-21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CN102080789B (zh) * 2010-10-28 2012-08-1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块
TWI465808B (zh) 2010-11-25 2014-12-21 Lg伊諾特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單元及其顯示設備
JP5857496B2 (ja) 2011-07-25 2016-02-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ITAN20110163A1 (it) * 2011-12-07 2013-06-08 Luca Pietrella Lampada a led.
TWI565980B (zh) * 2012-02-02 2017-01-1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導光板
CN103246005B (zh) * 2012-02-04 2017-05-24 东莞恒扬光电有限公司 导光板
CN102854561B (zh) * 2012-09-14 2015-02-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其制备和应用
TWI550325B (zh) * 2012-12-21 2016-09-2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組
US9316779B1 (en) * 2013-09-30 2016-04-19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haping reflective material for controlling lighting uniformity
US9690036B1 (en) 2013-09-30 2017-06-27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Controlling display lighting color and uniformity
TWI622837B (zh) 2013-10-24 2018-05-01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TW201518645A (zh) * 2013-11-15 2015-05-16 Wen-Shin Pan 用於產生一特定光型的發光裝置及其導光單元
CN106154392A (zh) * 2015-04-27 2016-11-23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05759335B (zh) * 2015-12-18 2019-07-0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5652361A (zh) * 2016-01-22 2016-06-08 京东方光科技有限公司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9903995B2 (en) * 2016-03-03 2018-02-2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Flat panel illuminator with concentrator
KR20200011626A (ko) * 2018-07-24 2020-02-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한 표시 장치
CN109975919B (zh) * 2019-05-20 2020-08-25 苏州茂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兼具高出光辉度及高入光展角的导光板及背光模块制造方法
US11846798B2 (en) * 2022-04-01 2023-12-19 Valve Corporation Head-mounted display devices with non-rectangular backligh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23945C (zh) * 2002-10-04 2009-08-05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面发光装置的导光板
JP4075000B2 (ja) 2004-02-27 2008-04-16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面状照明装置
KR20070043102A (ko) * 2005-10-20 2007-04-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점광원용 광 가이드 유닛, 이를 갖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표시 장치
CN100498455C (zh) * 2005-11-10 2009-06-1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KR100790857B1 (ko) * 2006-01-16 2008-01-0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도광판 및 이를 채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261449B1 (ko) * 2006-05-03 2013-05-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0989219B1 (ko) 2006-06-30 2010-10-2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CN101196590A (zh) 2006-12-07 2008-06-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具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TWM322560U (en) 2006-12-29 2007-11-21 Innolux Display Corp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2008210691A (ja) * 2007-02-27 2008-09-11 Minebea Co Ltd 面状照明装置
JP2009128647A (ja) * 2007-11-26 2009-06-11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7659B (zh) * 2011-07-27 2014-10-21 Au Optronics Corp 背光模組
TWI563330B (en) * 2011-07-27 2016-12-21 Au Optronics Corp Backlight module
CN103175033A (zh) * 2013-03-25 2013-06-26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侧光源led背光模组
CN103175033B (zh) * 2013-03-25 2015-11-25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侧光源led背光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238684A1 (en) 2010-09-23
US8366308B2 (en) 2013-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035641A (en) Backlight module
JP4855944B2 (ja) 連結導光板、これを用いる面状照明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US8353614B2 (en) Backlight unit
TWI487981B (zh) 面光源元件及具此元件之圖像顯示裝置
TWI490564B (zh) 導光板、面狀照明裝置及液晶顯示裝置
US20020172030A1 (en) Planar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TW201243453A (en) Backlight module
US20120281166A1 (en) Light guide plate, surface illuminating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O2007086456A1 (ja) 面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JP2011100724A (ja) 画像表示装置
WO2012009882A1 (zh)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JP2009283365A5 (zh)
TW201326925A (zh) 微結構導光板及側光式背光模組
CN101852363B (zh) 背光模块
JP5424901B2 (ja) 面光源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導光体
TW201104317A (en)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display module
TWI378299B (en) Light module with high collimation emitting property
JP2005228718A (ja) 導光板
KR100770383B1 (ko) 백라이트 장치의 도광판
JP2013008639A (ja) 導光板及び面状照明装置
TWI285286B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light guiding plate thereof
JP4680847B2 (ja) 面状照明装置
JP2003208810A (ja) 導光板および平面照明装置
KR100911463B1 (ko) 면광원 장치
JP2001006418A (ja) 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