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20208A - Carbon nanotube film - Google Patents

Carbon nanotube fil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20208A
TW201020208A TW97146249A TW97146249A TW201020208A TW 201020208 A TW201020208 A TW 201020208A TW 97146249 A TW97146249 A TW 97146249A TW 97146249 A TW97146249 A TW 97146249A TW 201020208 A TW201020208 A TW 20102020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nanotube
nanotube film
carbon
carbon nanotubes
nanotub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71462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78865B (zh
Inventor
Kai-Li Jiang
Chen Feng
Lin Xiao
Zhuo Chen
Liang Liu
Shou-Shan Fan
Qun-Qing Li
Li Qian
Kai Liu
Yang Wei
Original Assignee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to TW0971462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78865B/zh
Publication of TW2010202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202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88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8865B/zh

Link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201020208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奈米材料膜,尤其涉及一種奈米碳管 .膜。 【先前技術】 奈米碳管(Carbon Nanotube,CNT)係一種新型後材 料,1991年由日本研究人員Iijima在實驗室製備獲得(請 參見,Helical Microtubules of Graphitic Carbon,Nature, V354, P56〜58 (1991))。奈米碳管的特殊結構决定了其具有 特殊的性質,如高抗張强度和高熱穩定性;隨著奈米碳管 螺旋方式的變化,奈米碳管可呈現出金屬性或半導體性 等。由於奈米碳管具有理想的一維結構以及在力學、電學、 熱學等領域優良的性質,其在材料科學、化學、物理學等 交叉學科領域已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包括場發射平板 顯示,電子器件,原子力顯微鏡(Atomic Force Microscope, ❹AFM)針尖,熱傳感器,光學傳感器,過濾器等。 雖然奈米碳管性能優異,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然, 由於奈米碳管爲奈米級,大量奈米碳管易團聚,不易分散 形成均勻的宏觀的奈米碳管結構,從而限制了奈米碳管在 宏觀領域的應用。有鑒於此,如何獲得宏觀的奈米碳管結 構係奈米領域研究的關鍵問題。 爲了製成宏觀的奈米碳管結構,先前的方法主要包 括:直接生長法、喷塗法或朗缪爾·布洛節塔(Langmuir Blodgett,LB)法。其中,直接生長法一般通過控制反應條 8 ‘201020208 爲添加劑或設置多層催化劑等,通過化學 ’、4 、、 生長得到奈米碳管薄膜結構。噴塗法一般 通過將奈求碳管粉末形成水性溶液並塗覆於一面 碳管溶液混入另一;;法-般通過將-奈米 利用八早白细# %、 冋雄、度之/合液(如有機溶劑)中, 裝運動’奈㈣管浮出溶液表面形成夺米破 管薄膜結構。 田小风不木板 ❹ 、’:而上述製備奈米碳管結構的方法通常步驟較爲繁 士 ?過ΐ接生長法或喷塗法獲得的奈米碳管薄膜結構 不、米碳&往往容易聚集成團,導致薄膜厚度不均。奈 米碳管在奈米碳管結構中爲無序排列,不利於充分發揮奈 米碳管的性能。 爲克服上述問題,申請人於2002年9月16日申請的 2008年8月20日公告的專利號為zlo^4·.3中國專利 中揭示了-種簡單的獲得有序的奈米碳管結構的方法。該 ©奈米碳管結構爲一連續的奈米碳管繩,其爲直接從一超順 排奈来碳管陣列中拉取獲得。所製備的奈米碳管繩中的奈 米碳管首尾相連且通過凡德瓦爾力緊密結合。該奈米碳管 繩的長度不限。其寬度與奈米碳管陣列所生長的基底尺寸 有關。進一步地,所述奈米碳管繩包括多個首尾相連的奈 米碳管片段,每個奈米碳管片段具有大致相等的長度且每 個奈米碳管片段由多個相互平行的奈米碳管構成,奈米碳 管片段兩端通過凡德瓦爾力相互連接。
Baughma,Ray, H.等人 2005 於文獻 “ strong, 9 201020208
Transparent, Multifunctional, Carbon Nanotube Sheets”
Mei Zhang, Shaoli Fang, Anvar A. Zakhidov, Ray H.
Baughman, etc.. Science, Vol.309, P1215,l219(2005)中揭示 * 了一種奈米碳管膜的製備方法。所述奈米碳管膜同樣可從 一奈米碳管陣列中拉取製備。該奈米碳管陣列爲一生長在 一基底上的奈米碳管陣列。所述奈米碳管膜的長度不限。 然而,上述兩種方式製備的奈米碳管膜或繩的寬度均受所 _ 述奈米碳管陣列生長基底的尺寸的限制(先前的用於生長 〇 奈米碳管陣列的基底一般爲4英寸),無法製備大面積奈米 碳管膜。另外,所製備的奈米碳管膜的透光度不够好。 有鑒於此,提供一種尺寸不受製備基底限制的奈米碳 管膜實為必要。 【發明内容】 一種奈米碳管膜,其包括:多個第一奈米碳管;以及 多個第二奈米碳管,其中,所述多個第一奈米碳管沿同一 φ 方向定向排列,至少部分第二奈米碳管與至少兩個第一奈 米碳管接觸。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技術方案提供的奈米碳管膜具有 以下優點:其一,本技術方案提供的奈米碳管膜可通過對 奈米碳管膜進行拉伸來提高其透光度’無需採用繁雜的工 序或昂貴的設備對奈米碳管膜進行後續處理來提高奈米碳 管膜透光度,方法簡單易控’且不會破壞奈米碳管膜的結 構,其可廣泛應用於對透光度具有較高要求的裝置中’如 觸摸屏等。其二,所述奈米碳管膜具有較好的拉伸性能, .201020208 故所述奈米碳管臈可用於彈性可拉伸元件及設備中。其 三’本技術方案奈米碳管膜具有較大尺寸,不底 的限制,進而有利於擴大奈米碳管膜在大尺寸裝置中二應 用。 〜 【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技術方案實施例提供的夺 米碳管膜及其拉伸方法。 «月參閲圖1至圖4,本技術方案實施例提供一種米 碳5膜10。該奈米碳管臈1〇包括多個奈米碳管⑽。該奈 米:管1〇〇包括多個第一奈米碳管1〇2以及多個第二奈米 碳吕104。其中,所述多個第一奈米碳管1〇2均勾分布在 所述奈米碳管膜1()中且沿第—方蚊向排列。所述第一方 ❹ 向。具體地’在第—方向上第-奈米碳管ι〇2 尾相連所述夕個首尾相連的第一奈米碳管m之間通 =凡德瓦爾^密連接。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奈米碳 102相互平行。該第二方向爲叫方向所述μ方向垂 直於所述D1方向。所述第二奈米碳管綱均句分布在所 =奈米碳管膜10中且與所述第一奈来碳管1〇2形成網絡結 構。至少部分第二奈米碳管1〇4與至少兩個第一奈米碳管 102通過凡德瓦爾力接觸。優選地,至少部分第二奈来碳 管104與至少兩個並排設置的第一奈米碳管1〇2接觸。所 述第二奈米碳管104的排列方向不限,所述第二奈米碳管 1〇4的排列方向可不同。所述多個第一奈米碳管皿和多 個第二奈米碳管廟形成一具有自支撐結構的奈米碳管臈 11 201020208 10。所謂自支撑結構的奈米碳管膜 10無需通過一支撑體支撐,也能保 ::米碳管膜 只需部分設置在-支撐體上即可維持 丛疋的形狀或 碳管膜H)本身的結構不會發生變化。如將;且奈来 • 10設置在-框架或兩個間隔設置的支撐碳管膜 未與框架或支撑結構接觸的奈米碳 ❹ 述奈米碳管膜10中,多個第一奈米碳管1〇2和多r第i 米碳管m形成多個間隙106。所述碳納管 奈 方向,即D2方向拉伸。由於多個第二夺 。^ 在’所述Η碳管膜1G在維制的結構的前提下可在1 方向上拉伸。在拉伸過程中,平行的第一奈米碳管⑽之 = 方ΐ述間隙⑽也可變化,即其隨著奈米 ^膜1〇在D2方向上形變率的增加而變大。所述平行的 第-奈未碳管1〇2之間的距離(即沿D2方向的 於0微米且小於等於50斜本 α秘 寻於5〇微未。所述第一奈米碳管102和第 二奈米碳管1〇4在奈米碳管膜1〇中的數量比大於等於Μ j J於等於6.1。本技術方案實施例中所述第—奈米碳 管102和第二奈米碳管1〇4在奈米碳管膜1〇中的數量比爲 4:1。 所述奈米碳管膜10的長度、寬度及厚度不限,可根據 實際需求製備。所述奈米碳管膜1G的厚度優選爲大於等於 0.5奈米且小於等於!毫米。所述奈米碳管膜ι〇中的奈卡 碳管100的直徑大於等於0.5奈米且小於等於5〇奈来。所 述奈米峡管100的長度爲大於等於5〇微米且小於等於5 12 .201020208 毫米。 所述奈米碳管膜10在D2方向上的形變率與奈米碳管 膜10的厚度及密度有關。所述奈米碳管膜10的厚度及密 度愈大,其在D2方向上的形變率愈大。進一步地,所述 奈米碳管膜10的透光度與第二奈米碳管1〇4的含量有關> 在一定含量範圍内,所述第二奈米碳管1〇4的含量越多, 所述奈米碳管膜10在D2方向上的形變率越大。所述奈米 ❹碳管膜10在D2方向上的形變率可達3〇〇%。拉伸前後的 奈米碳管膜10的電阻不發生變化。本技術方案實施例中, 所述奈米碳管膜10的厚度爲5〇奈米,其在D2方向上的 形變率可達到150%。 所述奈米碳管膜10的透光度(光透過比率)與奈米碳 管膜10的厚度及密度有關。所述奈米碳管膜1〇的厚度及 密度越大,所述奈米碳管膜1〇的透光度越小。進一步地, 所述奈米碳管膜10的透光度與間隙1〇6及第二奈米碳管 © 104的含量有關。所述間隙1〇6越大,第二奈米碳管ι〇4 的含量越少,則所述奈米碳管膜1〇的透光度越大。所述奈 米碳管膜10的透光度大於等於6G%且小於等於95%。請 參閱圖7,本技術方案實施例中,當奈米碳管膜1〇的厚▲ 爲50奈米時’拉伸前該奈米碳管膜1()的透錢爲大 於67%且小於等於82%。當其形變率爲12〇%時, 米碳管膜1〇的透光度爲大於等於⑽且小於等於咖不 以波長爲550奈米的綠光爲例,拉伸前所述奈米碳管膜〇 的透光度爲78%,當形變率爲12〇%時,該奈米碳管膜忉 13 .201020208 的透光度可達89%。 由於所述奈米碳管膜10可在D2方向上被拉伸,故所 述奈米碳管膜10可廣泛應用於彈性可拉伸元件和設備 中。另外,本技術方案提供的奈米碳管膜1〇的拉伸方法避 免了採用繁雜的設備對奈米碳管膜1〇進行後續處理來提 高奈米碳管膜10透光度的步驟,其可廣泛應用於對透光度 具有較高要求的裝置中,如觸摸屏等。另外,所述奈米碳 ❹管膜10可用於發聲裝置中’且奈米碳管1〇在拉伸過程中 不影響發聲效果。 請同時參閱圖5及圖6,本技術方案實施例進一步提 供一種拉伸奈米碳管膜的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提供至少一奈米碳管膜10及至少一彈性支撑 體20。 請參閱圖3’該奈米碳管膜1〇包括多個第一奈米碳管 102以及多個第二奈米碳管1〇4。其中,所述多個第一奈米 ❹碳管102均勻分布在所述奈米碳管膜1〇中且沿第一方向定 向排列。所述多個第一奈米碳管1〇2在第二方向上相互平 行。所述第一方向爲D1方向,所述第二方向爲D2方向, 所述D2方向垂直於所述01方向。具體地,在第一方向上 第一奈米碳管102首尾相連。所述多個首尾相連的第一奈 米碳官102之間通過凡德瓦爾力緊密連接。所述第二奈^ 碳管104均勻分布在所述奈米碳管膜1〇中且與所述第 米碳管102形成網絡結構。至少部分第二奈米碳管^ 至少兩個第一奈米碳管102通過凡德瓦爾力接觸。優異 201020208 地=少部分第二奈米碳管1G4與至少兩個相互平行的第 〜米碳管102接觸。所述第二奈米碳管撕的排列方向 不限,所述第二奈米碳管104的排列方向可不同。所述多 個第-奈米碳管皿和多個第二奈米碳管綱形成一具有 自支撑結構的奈米碳管膜1(W/f述奈米碳管膜ig中多 個第-奈米碳管道和多個第二奈米碳管⑽形成多個間 隙106。所述平行的第-奈米碳管1〇2之間的距離(即沿 Φ D2方向的距離)大於〇微米小於等於5〇微米。所述第一 奈米碳管102和第二奈米碳管1〇4在奈米碳管膜ι〇中的數 量比大於等於2:1且小於等於6:1。本技術方案實施例中, 所述第-奈米碳管1〇2和第二奈米碳管1〇4在奈米碳管膜 10中的數量比爲4:1。 所述奈米碳管膜1〇的透光度(光透過比率)與奈米碳 =膜10的厚度及密度有關。所述奈米碳管膜10的厚度及 岔度越大,所述奈米碳管膜10的透光度越小。進一步地, ©所述奈求碳管膜10的透光度與間隙及第二奈米碳管的含 量有關。所述間隙106越大,第二奈米碳管的含量越少, 貝!所述奈米碳官膜10的透光度越大。請參閱圖6,本技術 方案實施例中,該直接製備的奈米碳管膜10的厚度爲5〇 奈米,其透光度大於等於67%且小於等於82%。 所述彈性支撑體20具有較好的彈性。所述彈性支撑體 2〇的形狀和結構不限,其可爲一平面結構或一曲面結構。 所述彈性支撑體20包括一彈性橡膠、彈簧及橡皮筋中的一 種或幾種。該彈性支撐體20可用於支撐並拉伸所述奈米碳 15 ,201020208 管膜10。 步驟二:將所述至少一奈米碳管膜1〇至少部分固定設 置在所述至少一彈性支撑體20。 該彈性支撲體20可用於支撐並拉伸所述奈米碳管膜 10。所述奈米%管膜10可直接設置並貼合在彈性支撐體 20的表面,此時,所述彈性支撐體2〇爲具有一表面的基 體,如一彈性橡膠。另外,所述奈米碳管膜1〇也可部分設 ❹置在所述彈性支撑體20的表面。如鋪設在兩個彈性支撑體 20如彈簀或橡皮筋之間。由於奈米碳管具有極大的比表面 積,在凡德瓦爾力的作用下,該奈米碳管膜1〇本身有很好 的黏附性,可直接設置在彈性支撑體2〇上。可以理解,爲 提高奈米碳管膜10與彈性支撑體20之間的結合力,所述 奈米碳管膜10也可通過黏結劑固定於所述彈性支撑體20 上。另外,可將所述多個奈米碳管膜沿同一方向重叠輔 βΧ,形成一多層奈米碳管膜。相鄰兩層奈米碳管膜1〇中的 ◎第一奈米故管的排列方向相同。多個奈米碳管膜重叠設置 可增加奈米碳管膜的厚度,提高奈米碳管膜的形變率。 本技術方案實施例中,將直接拉取的一層奈米碳管膜 10設置於兩個彈性支揮體20上。請參閱圖6,所述兩個彈 性支撺體20平行且間隔設置。所述兩個彈性支撑體均 沿D2方向设置。所述奈米碳管膜1〇通過黏結劑設置在所 述彈性支撑體20表面。所述奈米碳管膜1〇沿方向的 兩端分別固定於該兩個彈性支撑體20上。該黏結劑爲一層 銀膠。所述奈米碳管膜在設置時,奈米碳管膜1〇中的 16 201020208 第一奈米碳管沿一個彈性支攆體20至另一個彈性支撑體 20的方向延伸。 步驟三:拉伸該彈性支撑體2〇。 具體地’可通過將上述彈性支撑體20固定於一拉伸裝 置(圖未示)中,通過該拉伸裝置拉伸該彈性支撑體2〇。 本技術方案實施例中,可分別將兩個彈性支撐體2〇的兩端 分別固定於拉伸裝置上。 ❹ 所述拉伸速度不限,可根據所要拉伸的奈米碳管膜10 具體進行選擇。拉伸速度太大,則奈米碳管膜10容易發生 破裂。優選地,所述彈性支律體20的拉伸速度小於10厘 米每和本技術方案實施例中,所述彈性支撑體20的拉伸 速度爲2厘米每秒。 ,所述拉伸方向與至少一層奈米碳管膜1〇中的第一奈 米碳管102的排列方向㈣。所述拉伸方向爲沿垂直於第 一奈米碳管的排列方向,即D2方向。 〇 由於所述至少一奈米碳管膜1〇固定在所述彈性支撑 體20上,故在拉力的作用下,隨著所述彈性支揮體2〇被 =伸,該奈米碳管膜10也隨之被拉伸。由於所述第一奈米 碳管102爲首尾相連,且至少部分第二奈米碳管1〇4與至 少兩個第一奈米碳管1〇2通過凡德瓦爾力接觸,所述多個 第一奈米碳管102和多個第二奈米碳管1〇4之間形成多個 間隙106,在奈米碳管膜1〇被拉伸過程中,所述第一奈米 碳管102和第二奈来碳管撕之間可維持凡德瓦爾力連 接,平行的第一奈米碳管102之間的距離增大。其中,拉 17 201020208 伸前所述平行的第一奈米碳管102之間的距離大於〇微来 小於10微米,拉伸後平行的第一奈米碳管1〇2之間的距離 最大可達50微米。所述奈米碳管膜1〇仍維持膜狀結構。 當所述多個奈米碳管膜10重叠設置形成一多層奈米碳管 膜時,由於該多層奈米碳管膜中的奈米碳管1〇〇分布更均 勻、密度更大,故當對該多層奈米碳管膜進行拉伸時,可 獲得更高的形變率。所述奈米碳管膜1〇的形變率小於等於 ❹300%,且可基本維持奈米碳管膜1〇的形態。即所述奈米 碳管膜10可在原有尺寸的基礎上增加300%。本實施例 中,所述奈米碳管膜爲單層奈米碳管膜,拉伸方向爲沿與 第奈米碳官102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所述奈米碳管膜 10在垂直於所述第一奈米碳管102的排列方向上可拉伸 25%至150%。圖4爲奈米碳管膜1〇拉伸120%時放大5〇〇 倍的掃描電鏡照片’從圖中可以看出拉伸後的奈米碳管膜 10相對拉伸前的奈米碳管膜10,平行的第一奈米碳管1〇2 ❹之間的距離變大。從圖7中可以看出,當形變率爲12〇% 時,所述奈米碳官膜10對波長大於190奈米小於9〇〇奈米 的光的透光度可達84%至92%。在拉伸過程中,所述奈米 碳管膜10在拉伸方向上的電阻不發生變化。 進一步地,當形變率小於60%時,所述平行的第一奈 米碳管102之間的距離最大可達20微米。該拉伸後的奈书 碳管膜10可在反向拉力的作用下逐漸回復爲拉伸前的奈 米碳管膜10。在回復的過程中,所述平行的第—奈米碳管 102之間的距離逐漸减小。故所述奈米碳管膜1〇可在拉力 18 201020208 的作用下實現伸縮。所述奈米碳管膜10可廣泛應用於可伸 縮的裝置中。 本技術方案實施例提供的奈米碳管膜10及其拉伸方 法具有以下優點:其一,所述拉伸奈米碳管膜10的方法爲 通過將所述奈米碳管膜10設置在一彈性支撑體20上,拉 伸該彈性支撐體20,該拉伸方法簡單、成本較低。其二, 本技術方案乂供的奈米碳管膜的拉伸方法避免了採用 ❹繁雜的工序和昂貴的設備(如雷射器)對奈米碳管膜10 進行後續處理來提面奈米碳官膜10透光度的步驟,其可廣 泛應用於對透光度具有較高要求的裝置中,如觸摸屏等。 其三,由於所述奈米碳管膜10具有較好的拉伸性能,其可 在一定方向上被拉伸,故所述奈米碳管膜10可用於彈性可 拉伸疋件及設備中。其四,本技術方案拉伸奈米碳管膜 的方法有利於製備纟尺寸奈米碳管膜,進而有利於擴大奈 米碳管膜在大尺寸裝置中的應用。 ❹ 綜上所述,本發明確已符合發明專利之要件,遂依法 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 自不能以此限制本案之中請專利範圍。舉凡f知本案技藝 之人士援依本發明之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涵 蓋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内。 4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本技術方案實施例奈米碳管膜的結構示意圓。 圖2係圖1中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係本技術方案實施例拉伸前奈米碳管膜的掃描電 19 201020208 鏡照片。 圖4係本技術方案實施例拉伸後奈米碳管膜的掃描電 鏡照片。 圖5係本技術方案實施例奈米碳管膜的拉伸方法流程 圖。 圖6係本技術方案實施例奈米碳管膜的拉伸示意圖。 圖7係本技術方案實施例奈米碳管膜拉伸前後透光度 ❹對比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奈米碳管膜 奈米碳管 100 第一奈米碳管 102 第二奈米碳管 1〇4 間隙 106 Ο彈性支撑體 20

Claims (1)

  1. 201020208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奈米碳管膜,其包括: 多個第一奈米碳管;以及 多個第二奈米碳管;其改良在於, =述多個第—奈来碳管沿第-方蚊向排列,至少部 分第,奈米碳管與至少兩個第一奈米碳管接觸。 如ΐ明專利範圍第W所述的奈米碳管膜,其中,所 ❹ 述第—奈米碳管在第—方向上首尾相連排列,且通過 凡德瓦爾力緊密連接。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丄項所述的奈米碳管膜,其中,所 述第一奈米碳管在第二方向上相互平行且間隔一定距 離排列,該第二方向垂直於第一方向。 如申”青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奈米碳管膜,其中,所 述至少部分第二奈米碳管與至少兩個平行的第一奈米 碳管通過凡德瓦爾力接觸。 ❿5.*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奈米碳管臈,其中,所 述奈米碳管膜在第二方向上受力後發生形變。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奈米碳管膜,其中,所 述奈米碳管膜在第二方向上的形變率小於等於3〇〇%。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ό項所述的奈米碳管膜,其中,所 述奈米碳管臈在第二方向上的形變率小於等於15〇%。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奈米碳管膜,其中,所 述相互平行的第一奈米碳管之間的距離受力後發生變 化。 21 201020208 9· if:第8項所述的奈米碳管膜,其中,所 .奈米碳管之間的距離一米且 項的奈米碳管膜,,所 膜中。 一不米碳管均勻分布在奈米碳管 1==!第1項所述的奈米碳管膜,其中,所 碳其开:忐S、的多個第—奈米碳管和多個第二奈米 石反管形成一網絡結構。 丁丁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太 =米碳管㈣度大4:'::::二= ❹ 1==1 第項所述的奈米碳管膜,其中,所 2:工且小於等於6:1。…切管的數4比大於等於 U·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奈米碳管膜,其中,所 述多個第一奈米碳管和多管成 隙,該間隙受力後發生變化第一不未碳管形成多個間 15:1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奈米碳管膜,其中,所 碳管膜的透光度大於等於60%且小於等於 16·=Ι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奈米碳管膜,其中,所 迷奈来碳管膜爲自支撑結構b 7·種奈米碳管膜,其包括: 22 201020208 多個第一奈米碳管;以及 多個第二奈米碳管;其改良在於, 所述多個第-奈米碳管沿第一方向定向排列。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奈米碳管膜 :奈米碳管膜可沿垂直于第-碳納米管的轴向方向拉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奈米碳管膜,其中,所 ❹=相互平行的第—奈米碳管之間的距離受力後發生變 20.^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奈来碳管膜,其中,所 Y相互平行的第—奈米碳管之間的距離大於0微来且 小於等於50微米。 ❹ 23
TW097146249A 2008-11-28 2008-11-28 奈米碳管膜 TWI4788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7146249A TWI478865B (zh) 2008-11-28 2008-11-28 奈米碳管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7146249A TWI478865B (zh) 2008-11-28 2008-11-28 奈米碳管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20208A true TW201020208A (en) 2010-06-01
TWI478865B TWI478865B (zh) 2015-04-01

Family

ID=44832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46249A TWI478865B (zh) 2008-11-28 2008-11-28 奈米碳管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78865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7774A (zh) * 2012-04-25 2013-10-30 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导电元件的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
CN103728742A (zh) * 2012-10-15 2014-04-16 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热致显示元件及热致显示装置
CN103728743A (zh) * 2012-10-15 2014-04-16 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热致显示元件及热致显示装置
US20140124495A1 (en) * 2012-11-06 2014-05-08 Beijing Funat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arbon nanotube defrost windows
US8981235B2 (en) 2012-04-25 2015-03-17 Beijing Funat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Electronic element
US9239474B2 (en) 2012-10-15 2016-01-19 Beijing Funat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Thermochromatic element and thermochromatic display apparatus
US9244294B2 (en) 2012-10-15 2016-01-26 Beijing Funat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Thermochromatic element and thermochromatic display device
US9540242B2 (en) 2012-04-25 2017-01-10 Beijing Funat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for making carbon nanotube film
US10388422B2 (en) 2012-04-25 2019-08-20 Beijing Funat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element
EP3671342A1 (en) * 2018-12-20 2020-06-24 IMEC vzw Induced stress for euv pellicle tension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58846B1 (ko) * 2004-11-09 2014-11-07 더 보드 오브 리전츠 오브 더 유니버시티 오브 텍사스 시스템 나노섬유 리본과 시트 및 트위스팅 및 논-트위스팅 나노섬유 방적사의 제조 및 애플리케이션
TWI312337B (en) * 2005-12-16 2009-07-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Method for making the carbon nanotubes silk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7774B (zh) * 2012-04-25 2015-11-25 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导电元件的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
US10388422B2 (en) 2012-04-25 2019-08-20 Beijing Funat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element
US10377120B2 (en) 2012-04-25 2019-08-13 Beijing Funat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king conductive element
US9540242B2 (en) 2012-04-25 2017-01-10 Beijing Funat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for making carbon nanotube film
US8981235B2 (en) 2012-04-25 2015-03-17 Beijing Funat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Electronic element
CN103377774A (zh) * 2012-04-25 2013-10-30 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导电元件的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
US9057892B2 (en) 2012-10-15 2015-06-16 Beijing Funat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Thermochromatic element and thermochromatic display device
CN103728743A (zh) * 2012-10-15 2014-04-16 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热致显示元件及热致显示装置
US9244294B2 (en) 2012-10-15 2016-01-26 Beijing Funat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Thermochromatic element and thermochromatic display device
US9323077B2 (en) 2012-10-15 2016-04-26 Beijing Funat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Thermochromatic element and thermochromatic display device
CN103728742A (zh) * 2012-10-15 2014-04-16 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热致显示元件及热致显示装置
CN103728742B (zh) * 2012-10-15 2017-01-18 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热致显示元件及热致显示装置
CN103728743B (zh) * 2012-10-15 2017-02-01 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热致显示元件及热致显示装置
TWI603130B (zh) * 2012-10-15 2017-10-21 北京富納特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熱致顯示元件及熱致顯示裝置
TWI603129B (zh) * 2012-10-15 2017-10-21 北京富納特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熱致變色元件及熱致變色顯示裝置
US9239474B2 (en) 2012-10-15 2016-01-19 Beijing Funat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Thermochromatic element and thermochromatic display apparatus
US10225888B2 (en) * 2012-11-06 2019-03-05 Beijing Funat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arbon nanotube defrost windows
US20140124495A1 (en) * 2012-11-06 2014-05-08 Beijing Funat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arbon nanotube defrost windows
EP3671342A1 (en) * 2018-12-20 2020-06-24 IMEC vzw Induced stress for euv pellicle tensioning
US11163229B2 (en) 2018-12-20 2021-11-02 Imec Vzw Induced stress for EUV pellicle tension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78865B (zh) 2015-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020208A (en) Carbon nanotube film
CN101734644B (zh) 碳纳米管膜的拉伸方法
CN101734646B (zh) 碳纳米管膜
CN101734645B (zh) 碳纳米管膜
CN101276012B (zh) 偏光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US8481158B2 (en) Carbon-based fine structure array, aggregate of carbon-based fine structures, use thereof and method for preparation thereof
TWI395708B (zh) 奈米碳管膜的拉伸方法
TWI478866B (zh) 奈米碳管膜
CN101905877B (zh) 碳纳米管膜的制备方法
JP2010260784A (ja) ナノ材料薄膜
TW201323325A (zh) 奈米碳管膜的製備方法
JP2010254567A (ja) 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TWI585039B (zh) 透明奈米碳管複合膜的製備方法
CN102207575B (zh) 偏光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07574B (zh) 偏光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KR20110046102A (ko) 탄소나노튜브 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TW200841052A (en) Polarizer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TWI344981B (en) Conductive tap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TWI557062B (zh) 承載結構以及承載有奈米碳管膜狀結構的承載結構
TWI452007B (zh) 奈米碳管膜承載結構及其使用方法
TWI387743B (zh) 透射電鏡試樣製備方法
KR101304339B1 (ko) 탄소나노튜브시트 구조물 제조방법 및 제조된 탄소나노튜브시트 구조물
TWI444325B (zh) 奈米碳管膜承載結構及其使用方法
TWI415791B (zh) 奈米碳管膜之製備方法
KR20210079301A (ko) 나노 섬유 시트의 투명도 증가